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2024-04-19

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精选8篇)

篇1: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中学物理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4.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5.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

3.“双基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振幅不同

2.如图1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

图1图23.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D.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如图3,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a点运动到d点,钢珠()。

图3A.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

B.在c点比在b点的重力势能小

C.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如图4为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热机效率η等于()。

图4A.E1E4×100% B.E4E1×100% C.E3+E4E1×100%

D.E4E1+E2+E3+E4+E5×100%

6.嫦娥一号卫星的微波探测仪可探测“月壤”发出的频率3.0 GHz、7.8 GHz、19.35 GHz和37.0 GHz的微波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波属于电磁波 B.微波是可见光

C.这四种微波在真空中波长一样

D.这四种微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7.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10 cm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图59.如图5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 N

B.升降机以1.5 m /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 N C.升降机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 N D.升降机以1 m /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 N

10.如图6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O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物G的质量及a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每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O的距离的关系是选项中哪一幅图所表示?()图6图71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7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图812.如图8是某同学连接的电铃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始终有电流,但电铃只响一声就不再响了,原因是()。

A.电磁铁始终没有磁性

B.衔铁没有向下运动

C.衔铁一直被电磁铁吸着不能回弹

D.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13.如图9,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图9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M+m)g B.(M+m)g-F C.(M+m)g+Fsinθ D.(M+m)g-Fsinθ

14.静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为φa的a点运动至电势为φb的b点。若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a、vb,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的比荷q/m为()。

A.v2a-v2bφb-φa B.v2b-v2aφb-φa C.v2a-v2b2(φb-φa)D.v2b-v2a2(φb-φa)

15.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F=0,0<r<r1-F0,r1≤r≤r2 0,r>r2,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U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U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U-r图像中正确的是()。(图形略)

A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 ——方式失去水分的。

(2)小明触摸电冰箱门时感到手“麻”,下表列出了小明对造成手“麻”原因的四种猜想,其中的猜想是合理的(填写序号)。

序号猜想A火线断路B火、零线短接C火线与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触D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了地线

2.据报道:“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把绳索递给他,大家合力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1)报道中描述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增大;

(2)报道中描述和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减小,你判断的依据是:。

3.电动机车利用电动机产生动力以200 km /h的速度高速行驶,电动机把 ——能转化为—— 能。由于所以行驶的列车在动力消失后不能立即停下,当高速运行的列车开始制动时,电动机变成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减速,发电机应用的物理现象工作。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如图10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2.如图11所示,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木块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图10图113.用图12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5m时,重物升高0.5m,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图12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图131.(1)如图13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电(选填写“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红外线(选填“大于”或“小于”)。

图14(2)用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1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2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2.(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 e.用公式g=4π2lT2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图15(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

T′=T01+asin2θ2,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像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15所示的图像,则图像中的横轴表示。

3.某同学利用图16所示的电路研究灯泡L1(6V,1.5W)、L2(6V,10W)的发光情况(假设灯泡电阻恒定),图17为实物图。

图16图17图18(1)他分别将L1、L2接入图16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在图17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2)接着他将L1和L2串联后接入图16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其中一个灯泡亮而另一个灯泡不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现有如下器材:电源E(6V,内阻不计),灯泡L1(6V,1.5W)、L2(6V,10W),L3(6V,10W),单刀双掷开关S。在图18中设计一个机动车转向灯的控制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接时,信号灯L1亮,右转向灯L2亮而左转向灯L3不亮;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2相接时,信号灯L1亮,左转向灯L3亮而右转向灯L2不亮。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990 kg。气球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发现气球漏气而下降,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速度为1 m/s,且做匀加速运动,4s内下降了12m。为使气球安全着陆,科研人员向舱外缓慢抛出一定的压舱物,此后发现气球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速度在5分钟内减少3m/s,若泄漏气体的质量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9.89m/s2,求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

2.如图19,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为y轴正方向,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外,电场和磁场都可以随意加上或撤除,重新加上的电场或磁场与撤除前的一样,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从P(x=0,y=h)点以一定的速度平行于x轴正向入射,这时若只有磁场,粒子将做半径为R0的圆周运动;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运动。现在,只加电场,当粒子从P点运动到x=R0平面(图中虚线所示)时,立即撤除电场同时加上磁场,粒子继续运动,其轨迹与x轴交于M点,不计重力,求:

图19(1)粒子到达x=R0平面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以及粒子到x轴的距离;

(2)M点的横坐标xM。

六、教学设计题(12分)

以“全反射”为目标内容写一篇说课稿并说明思路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多项选择题

1.AC2.ABC3.ABCD4.BCD5.ABCD

二、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地教育,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2.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个体的质量规格或素质标准要求的总设想、总规定。

3.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通称为“双基”。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略。

2.D[解析] 略。

3.B[解析] 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说明A、B两极间有电压,故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B正确,C、D错误;由图可知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负极,选项A错误。

4.A[解析] 考查能量的转换,由c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选项A正确。

5.B[解析] 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易知η=E4E1×100%,选项B正确。

6.A[解析] 各种微波都属于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速度均等于光速,但由于各种微波各自频率不同而会不同的波长,且其频率范围不在可见光范围内。

7.A[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时,会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实像,故可判断出选项A正确。

8.D[解析] 略。

9.C[解析] 略。

10.B[解析] 根据力矩的相关知识可知在相同力矩下,力的大小与力到作用点的距离成反比,从而可判断出B正确。

11.A[解析] 比较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变化可知,甲液体温度升高较少,从而可知甲液体比热容较大,从而可判断出选项A正确。

12.C[解析] 略。

13.D[解析] 由于小物块匀速上滑,而楔形物块保持静止,故楔形物块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有FN+Fsinθ=Mg+mg,所以FN=(M+m)g-Fsinθ,D选项正确。

14.C[解析] 由于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故带电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总和保持一致,从而有qφa+12mv2a=qφb+12mv2b,所以qm=v2a-v2b2(φb-φa),选项C正确。

15.B[解析] 两夸克从相距无穷远到相距接近r2过程中,引力为零,故引力不做功,势能一直为零。当两夸克从相距r2逐渐减小到相距r1过程中,势能U=F(r2-r1);当两夸克相距r1时,U=-F0(r2-r1)=-U0;当两夸克距离小于r1且减小时,引力为零,不再做功,势能保持-U0不变,故B正确。

二、填空题

1.(1)扩散蒸发升华(2)C

2.(1)“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2)“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压力一定,接触面积增大,则压强减小

3.电动惯性电磁感应

三、作图题

1.2.3.四、实验与探究题

1.(1)正大于(2)D 2.(1)偏小

(2)T′(或t、n)、θT′ 图1图23.(1)如图1

(2)由于RL1比RL2大得多,灯泡L2分得的电压很小,虽然有电流通过,但实际功率很小,故不能发光

(3)如图2

五、计算题

1.解: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h=v0t+12at2 抛物后减速下降有:f-(m-m′)g=(m-m′)a′,Δv=a′Δt 解得:m′=ma+Δv/Δtg+Δv/Δt=101kg。2.解:

(1)做直线运动有:qE=qBv0 做圆周运动有:qBv0=mv20R0 只有电场时,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有:

qE=ma R0=v0t vy=at 解得:vy=v0

粒子速度大小为:v=v20+v2y=2v0 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θ=π4

粒子到x轴的距离为:H=h+12at2=h+R02(2)撤电场加上磁场后,有:qBv=mv2R 解得:R=2R0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圆心C位于与速度v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该直线与x轴和y轴的夹角均为π/4,由几何关系得C点坐标为:

xC=2R0 yC=H-R0=h-R02

过C作x轴的垂线,在△CDM中:CM=R=2R0 CD=yC=h-R02

解得:DM=CM2-CD2=74R20+R0h-h2 M点横坐标为:xM=2R0+74R20+R0h-h2

六、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一)引入新课

通过光的折射实验演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然后由光的可逆性推断可能发生的现象,并用实验证实全反射现象。

(二)教学过程

1.做好演示实验:光的折射和光的全反射实验。

2.带领学生分析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会发生全反射,而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先达到9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强调:入射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一定的角度——临界角

全反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光线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全反射。

A.产生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者等于临界角。

B.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发生了全反射。

C.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应先判断会不会发生全反射,为此应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光路,然后再根据折射定律或反射定律进行定量计算或动态分析。3.棱镜:通常指截面是三角形的三棱镜。

(三)探究活动

1.利用光的全反射的有关知识自制光导纤维。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光纤的发展和过程。

实验研究:

题目:“海市蜃楼”实验模拟

内容:本实验的关键在于配置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做法如下:先在玻璃缸中加入蔗糖直到析出时为止,这样就配置了浓度很高的蔗糖溶液,再在蔗糖溶液上面缓慢加入清水,加入清水时要注意不能让溶液与清水混合。过1~2天后,由于蔗糖分子内扩散,在玻璃缸中就形成了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当光在其中传播时,可清晰的看到溶液中弯曲的光路。

建议:配置溶液工作应提前1~2天完成,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

篇2: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中公江西教师网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归纳六

(江西教师网http://jx.zgjsks.com/)

【9月25日-26日晚7点师大瑶湖】江西教招备考公益讲座

【9月25日晚7点农业大学】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备考攻略免费讲座

【教师资格证笔试通关班】两门连报880。协议班2380,两科不过全退

【全程无忧协议班】只需18800元,教师招聘笔试不过退15000,面试不过退10000。并赠送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课程

探究电路 1.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2)单位:欧姆,简称欧,用字母Ω表示。换算关系: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3)1Ω的物理意义;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其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中是否有电流、两端是否有电压及电流、电压的大小无关。

(5)种类:实验室常用的有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可变电阻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两种。(6)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区别: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的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不能;滑动变阻器无法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可以。

(7)变阻原理:变阻器是靠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8)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控制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有时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9)说明: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一定要采取“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否则不起变阻作用。

2.欧姆定律: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通过实验所的出的结论。(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专业教师辅导

中公江西教师网

(2)公式:I=U/R 单位:安培,简称安。(3)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注意的事项:

a.公式中的I、U、R均应对同一导体而言,且对应于同一时刻。

b.关于I、U、R间的关系,正确的描述只有两种:①U不变时,I与R成反比。②R不变时,I与U成正比。

c.由I=U/R变形成R=U/I后,不要认为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与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无关。对应于R=U/I的正确理解是:R在数值上等于U与I的比值,对应同一个电阻,U、I改变时,其比值不变。

3.伏安法测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得R=U/I,如果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公式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个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4.电阻的串并联(1)串联电路:

①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②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串联,R总=nR。

③串联电路总电阻大于任意分电阻,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2)并联电路

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1/R总=1/R1=1/R2=„„=1/Rn ②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R并联,R总=R1÷n ③对于两个电阻R1、R2并联,则 R总=R1R2÷(R1+R2)④对于三个电阻R1、R2、R3并联 R总=R1R2R3÷(R1R2+R2R3+R1R3)⑤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5.家庭用电

(1)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插座、电灯、开关。① 进户线由“火线”和“零线”组成,“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伏。

专业教师辅导

中公江西教师网

② 电能表:安装在干路上。根据电能表名牌上表示的额定电压U额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可估算出电路中允许使用的最大功率: P=U额.I(电能表的接法:

一、三进,二、四出;

一、二为火线)。

③ 闸刀不动触头与电源线相连。

④ 熔断丝(保险盒):接在火线上。选择熔丝,应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最大工作电流。

㈠ 熔丝的作用: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㈡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二是电路中某处发生短路。

⑤ 插座:二孔:左“零”右“火”;三孔:左“零”右“火”上接“地”。

⑥白炽电灯:卡口和螺丝口两种。常用的是螺丝口的,连入电路时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只能接在零线上。

⑦测电笔:㈠构造: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弹簧、和金属体笔尾,㈡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

⑧安全用电:

㈠触电: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的现象。

㈡触电方式:单线触电:火线→人体→大地;双线触电:火线→人体→零线。㈢高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和人体间发生放电现象,击穿空气形成电弧,有强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点之间存在着电压,人迈步时有强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触电事故。

㈣不高于36伏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㈤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体。

㈥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去拉触电的人,应先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使触电人迅速脱离电源。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绝不要带电泼水救火。

【更多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动态关注:2014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

专业教师辅导

中公江西教师网

篇3: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科学的知识体系应该是不分阶段的, 但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认知水平的阶段性, 于是我们的教材就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 把同一个知识在不同的阶段讲到不同的深度。这的确是照顾了普九的学生, 但对成绩好的优生, 我觉得太委屈了。我们及时恰当地、合理地顺沿和讲讲知识体系中高中的部分, 学生还是能够接受的。与现有知识有关的深层次内容就只是让他们了解一下, 也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帮助。我是这样想的, 也是这样做的。通过学生的反馈, 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常赞成我这样的做法。中学物理学习声、光、热、力、电, 高中还是学习这些东西, 只是层次有所加深, 我觉得现行教材的编写还是照顾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很多知识在现有大纲基础上, 对优生还是要讲深一点, 这对他们更好地、系统地掌握知识有帮助。所以, 在这里我想把我的物理知识引申和拓展的教学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对于现行的人教版初中物理这套教材, 在我过去的几年教学中, 我是这样对现有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的:在学习声音的特性的时候, 我及时引入了机械振动, 让学生了解平衡位置、振幅概念, 加深学生对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理解;及时引入正弦波、波长、频率这些概念, 加深学生对音调由频率决定的理解;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里面, 我及时引入临界角和全反射的概念, 为今后学习光导纤维打下伏笔;在学习了电荷以后, 及时补充电荷守恒, 补充电场有关知识;在学习了电场、磁场、重力场以后, 及时提出一个“场”的概念, 让大家寻找各种场的共性;在讲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 我及时引入电阻定律、电阻率等概念, 让大家初步了解电阻定律, 本来初中只求定形分析, 不求定量分析, 但我觉得, 告诉学生定量分析未为不可;在学习磁场时, 我还及时补充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 让大家在高中学习时增加亲切感;在力学部分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 再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 我不失时机地提出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并问学生想知识牛顿第二定律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并及时提示学生牛顿第二定律就是告诉大家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让大家的知识成体系;在讲到重力势能时, 我及时补充势能的记法Ep, 并给出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 同时给大家提出了零势能面的概念, 为高中学习电场的等势面的概念埋下伏笔;在讲动能时及时引入动能符号Ek, 动能的计算式Ek=1/2mv2, 为高中学习增加亲切感……

篇4:高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师 专业发展 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2-01

1.自我教育方法

高中物理教师作为物理知识的传递者,应该具有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关键基础。为了提高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通过自我教育获取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内容,合理有效地改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成为具有高专业性的教师。高中物理教师的自我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育理论知识和物理学知识。

1.1教育理论知识的自学

新课改的实施改变了传统高中教育中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师首先应该学习最为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从而获取在新课改所推行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自我教育,高中物理教师不仅可以更正教学观念中的缺陷,改善教学素养,而且可以采用新型的教育理论进行物理教学工作,有效地提高物理课程的质量。

1.2物理专业知识的自学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物理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改倡导教师掌握最新的物理知识,以便学生了解最为前沿的专业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最为前沿的物理专业知识,如最近几年的物理诺贝尔奖和国内的物理研究现状。

2.课堂实践方法

高中物理教师在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物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学以致用,充分将自我教育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课堂的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教学素材,利用学生较为常见的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具象化,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3.校本物理研修方法

校本物理研修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实施方案为以学校为单位,物理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研修中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促进高中物理教师的共同进步。

3.1构建有效的物理教研组

校本物理研修的实现依托于教研组之间对于具体教学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是实现高中物理质量提升的关键载体。构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教研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实现物理教研组的中教学与研究的充分结合,有效的促进组内的教师成员共同进步,向专业化进一步发展。

3.2提高教育研究水平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物理教学研究的意识,对于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查阅相关的教学书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后,以科学的水段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并定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通过自身的研究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总结出自身教学方式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更为有效地进行今后的教学工作,提高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4.借鉴优秀教学模式方法

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往往自身的经验和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师向专业化教学发展,学校应该组织有效地交流活动,借鉴优秀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形式包括向本校优秀的物理教师讨教经验、旁听课程以及将教师送往其他学校进行培训,向其他院校的专家教师进行学习。

4.1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模式

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虽然具有强烈的教学热情,但是其教学经验往往不足,难以立即胜任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有组织的将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进行配对,以便年轻教师可以学习到高中物理教学种常用的模式,通过进行旁听、探讨等方式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物理教学经验和熟悉程度。

4.2学习专家教师的教学模式

由于本校的教师可能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进行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模式,与其他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则十分关键。首先,高中学校可以有组织地进行交换教师的活动,从而将不同学校的教学方式进行融会贯通,实现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其次,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换的教师应该注意学习具有丰富教学和研究经验的专家教师的教学模式,总结其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工具以及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频率、程度等等。再次,学校还可以请专家教师来本校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工作,让本校的教师与专家教师一同进行课堂的讲解和旁听工作,请专家教师指出本校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的不足之处与可取之处。最后,高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本校的骨干教师,传承本校优良的教学经验,掌握新课改倡导的先进教学理念,学习专家教师的独到之处,进而,有效的促进教师向专业教师的教学模式发展。

4.结语

高中物理教师向专业化教学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新课改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教学研究价值。笔者经过分析得到高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包括教师进行自我教育、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进行课堂实践验证、学校组织进行校本物理研修和借鉴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篇5: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知识与技能】能叙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理解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能够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斜面实验和气垫导轨实验,初步具备“实验+推想”的思维方式,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利用惯性解释生活现象,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惯性与质量的关系。【难点】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章学习的各式各样的运动,提出问题:运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状况?从而导出课题——牛顿第一定律(板书)。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教师介绍亚里士多德,并提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先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用力推货物货物会被推动,停止用力后货物不会运动等,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次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一错误观点会延续两千年。学生思考后明确亚里士多德未考虑摩擦力的作用。

(二)理想实验

教师介绍是伽利略首先把摩擦力考虑到这一问题中,由此引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2)先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

问题一:伽利略“如没有摩擦阻力,小球将永远滚下去”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二:理想实验是如何设计的? 问题三:这一实验是怎样说明了伽利略的思想? 教师通过PPT播放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讲解伽利略的实验过程,并总结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讲解时注重介绍伽利略的“实验+推想”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3)教师补充笛卡儿对伽利略的实验结论补充,: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是保持在直线上的运动。

(三)惯性定律

(1)介绍牛顿的工作,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由牛顿第一定律引出惯性的概念: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运动状态的性质。

用汽车刹车后还会滑行一段距离;坐公交停车时人会往前倾,启动时人会往后倾等例子说明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环节三:巩固提高

利用惯性定律解答:为什么踢出去的足球在在空中仅受重力却会往前运动,为什么最后又会停止运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共同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梳理本节课知识。作业:思考如果生活中没有惯性,会发生怎样的状况。

四、板书设计

篇6: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2015南京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更多请关注:江苏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网

辅导简章:2015南京四城区教师招聘笔试辅导简章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网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网

篇7: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教师考试教材主编及云南师范大学历年考试命题.阅卷专家亲临授课!

6月-8月(滚动上课)

1、精讲班(教育学+心理学)送内部资料

2、协议班(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教法技能)(见协议)

曲靖报名点:曲靖学士电脑(力耘培训曲靖分校)http://blog.sina.com.cn/u/2630543740(新浪博客)地址:曲靖麒麟西路288号(曲靖市二中上100米)电话:*** QQ:853598560 我处代网上报名交费,软件、教材、考试题库均打8折!

物 理

2012年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统一考试

专业知识

教法技能

大纲 物 理(高中教育岗位)曲 靖 市 教 育 局

一、考试性质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属选拔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 要,考查、考核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因此,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1)简答题;(2)习题分析;(3)教学设计题。

三、考试内容

专业知识

1.质点运动学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运动方程。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圆周运动,抛物线运动)。相对运动。2.牛顿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惯性、质量和力。非惯性系中的力学定律。3.功和能

恒力的功、变力的功。功率。动能、动能定理。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4.冲量和动量

冲量、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碰撞。

5.刚体的运动

刚体。刚体的平动、转动和定轴转动。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角量和线量的关系。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力矩的功和转动动能。角动量(动量矩)、角动量守恒定律。

6.振动与波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简谐振动的能量转换。波的基本概念、平面简谐波方程。

7.气体分子运动论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能均分定理、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体、等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增量及卡诺循环等简单循环的效率、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到理想气体。

8.静电场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场线。电通量。真空中的高斯定理。电场力。静电场力的功。静电场的环流定理。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及其计算。等势面。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微分关系。导体的静电平衡。电容器的电容、简单电容器电容的计算。

9.恒定电流和电路

恒定电流、直流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动势、非静电力。10.稳恒磁场

磁感应强度。磁力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毕—萨定律。安培环路定理。安培定律。磁场对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载流线圈的磁矩。洛伦兹力。

11.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12.电磁场

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13.光的干涉

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半波损失。光程。等厚干涉(劈尖、牛顿环)。等倾干涉。迈克耳孙干涉。

14.光的衍射

单缝衍射。衍射光栅。光栅光谱。15.光的偏振

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

16.原子发光的基本原理、光电效应 教法技能(物理教学)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共同必修模块、选修模块。

5.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6.物理教学的基本功:组织教材的基本功;设计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的基本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功;组织教学的基本功;中学物理教学评价命题的基本功;参与物理教学研究的基本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功。

7.制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期、单元、章节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学生成绩考核;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学案、说课案;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改进、调整教学。

四、考试要求

专业知识

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知识要求:

1.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2.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教法技能(物理教学)

1.了解《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主要内容: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2.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明确物理学科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模块内容间的关系和各模块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3.掌握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4.能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把握好课堂教学结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和说课案,进行实际教学。

5.掌握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能力的要求,明确科学探究要素。

6.依据《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五、题型示例

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其中k为大于零的常数,当t=0时,初速为,则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为()

A. B.

C. D.

2.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相距d,对它充电后把电源断开,然后把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到2d,如果电容器内电源边缘效应忽略不计,则()A.电容器的电容增大一倍 B.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增大一倍 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强一倍 D.储存在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增大一倍 3.自然光从空气入射到某介质表面上,当折射角为

时,反射光线是偏正光,则此介质的折射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一简谐振动的初位相为0,当振子离开平衡位置2.4cm时,其速度是3cm/s;而离开平衡位置2.8cm 时其速度是2cm/s,那么该振子的振幅为,振动周期为。2.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裸导线,若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三倍,电阻变为原来 倍;

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三段再绞合成一段,它的电阻变为原来的 倍。(设拉长与绞合时温度不变)3.氢原子从n=4的能量状态跃迁到较低的各种可能的能量状态中,能发出 种不同频率的光。

三、解答题:

1.质量为50kg的杂技演员,表演时不慎掉下,当他下落5m时安全带被拉直,带和人作用时间为1s,则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2.,演员可视为自由下落)

在半径为和;的两个同心球面上,均匀分布着电荷三个区域内的电势分布。

和,如图所示。求:;

教法技能(物理教学)1.简答题:

课堂教学的引入十分重要,但课堂结尾的教学设计也不能忽视。设计课堂教学结尾的原则:灵活性、学生主体性、内容求准、手段求新等;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常用方法:总结归纳、练习巩固、留下悬念、首尾呼应、发散式、比较式、探索活动、自由复习等。

案例《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一课采用这样的结尾:用洛仑兹力演示仪演示实验,当无磁场时电子束轨迹是直线,当电子束的初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子束轨迹将发生偏转,增大磁场,偏转加剧,到最后轨迹竟是一个圆周,使学生感到惊讶,最后提问:这是什么原因?这样的结尾使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参照案例从高中物理知识点举出两种结尾方式。

2.习题分析:

火车甲以4m/s的速度匀速行驶,火车乙误入同一轨道,且以20m/s的速度追向甲,当乙车司机发现时两车仅距125m,乙车立即刹车制动,制动后需经200m才能停下。两车是否相撞?

解:设甲车的速度为v,乙车的初速度为v,加速度大小为a,乙车的制动距离为s,则a==1m/s 乙车制动后运动的时间: t==20s 在20s内甲车运动的位移:s=vt=80m 因为:s﹢△S=205m>200m 所以两车不会相撞。说明此解答错误的原因,并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3.教学设计题:

根据新课标理念,从以下几方面设计“牛顿第二定律”一节的教学案例:(1)三维目标;(2)重点和难点;(3)过程与方法;(4)自主、合作、探究;(5)结论;(6)深层理解。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现行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

篇8: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1. 明确重点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压强的知识在初中物理占的比重比较大, 特别是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类可以利用大气压。

2. 现行教学内容与前后相关教学内容的融通。

液体的压强与浮力的区别和联系是:

区别:P=ρghF=ρgV排联系:都与ρ有关

3. 重点知识专题化应用 (包括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 。

例如, 在平时训练中有这样的问题:用吸管吸饮料时, 是吸上来的还是压上来的呢?我领着学生自制了水气压计, 让学生亲自感受是什么情况。恰好今年阿城期中统考时出了类似的一道题如下:

例1:小张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 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 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直玻璃管内的气压,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 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例2:鸟在树上“歌唱”, 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 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窗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 靠近双层玻璃 (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 , 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A) 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能看见室外的鸟儿, 而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B) 两个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到室外树上的鸟, 而只有在甲房间内才听到室外鸟的“歌声”, 请你分析一下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

例3:如左图所示, 敲响右边的音叉, 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 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 在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____, 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

例4:如下图是研究压强的简易实验。实验器材是:一块泡沫塑料 (海绵) 、一只自制的小桌、一只 (50g) 大砝码。实验时, 按图甲、乙、丙三种方式放置器材, 观察海绵表面下陷的程度。 (1) 图甲和图乙相比较, 小桌对海绵的压力____, 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____, 海绵下陷的程度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通过比较,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2) 图乙和图丙相比较, 小桌对海绵的压力____, 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____, 海绵下陷的深度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通过比较,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二、整体性知识的链接

1. 摆出知识点、寻找知识链、编织知识网。

我昨天在电视中看新闻时, 才知道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是鸟巢形状的。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建筑物能模仿鸟巢的形状来建设, 那么人类还有很多地方受到动物的启示, 于是我想到: (1) 鸟与飞机的联系; (2) 蝙蝠与雷达的联系; (3) 鱼与潜水艇的联系。

2. 分散、零碎的知识通过归纳梳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

(1) 用伯努利原理解释。如下图所示是鸟翼的横截面图, 当鸟水平飞行时, 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使鸟获得向上的升力而飞行。飞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2) 电磁波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而蝙蝠飞行时能辨别方向就是靠它本身发射的电磁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是特性辨别方向的。雷达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 鱼能在水中自由地上浮和下沉是靠改变鱼鳔的大小来实现的, 受到这种启示潜水艇设计了“水舱”, 靠改变水的多少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3. 构造整体知识结构图表。

三、关于物理学科课内外习题的挖掘

1. 课内习题的闪亮点。

例如:教科版物理 (九年级上册) 第49页第3题。

在一本用电常识的书中, 列出了使用白炽灯泡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 其中一项故障现象如下。从电路的组成来看, 上述故障现象可以概括成一个什么原因?

这道题的亮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断路的现象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课外经典题目的示范点。

所选的课外经典题都源于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的经验中体验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无时不在, 无时不有的感受。

例5:如图所示,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 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 甲试管竖立放置, 乙试管倾斜放置, 两试管液面相平。社员耳麦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ρ甲和ρ乙, 则 () 。

D.条件不足, 无法判断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密度与体积的关系。

例6:摩托车的底部通常有一根长管子, 它的作用是 () 。

A.为了车的美观大方

B.发出喇叭声, 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C.排出废气同时减弱噪声D.减小行进中的阻力

例7:夏天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 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 这是 () 。

A.冷冻室里的冰升华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冷冻室里的冷空气遇冷时凝华形成的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凝华形成的小水珠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

3. 重点问题的专题点。

浮力问题的专题点:

例8:一个冰块漂浮在水面上, 冰全部溶化成水后, 水面的升降情况怎样?

以这个问题为背景, 变化条件可以进行专题汇编。

变式一:一块冰里面有一气泡, 并漂浮水面上, 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液面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为什么?

变式二:一块冰里面有一块小石子, 并漂浮水面上, 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液面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为什么?

变式三:一块石头外面结有一层冰, 当把它放水中后沉底, 若冰完全熔化成水后, 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

连接一:从行驶的轮船上向水中丢入一铁块, 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

连接二:从行驶的轮船上向水中丢入一木块, 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

连接三:从行驶的轮船上向水中倒出一些水, 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

4. 创新题目的思维点。

物理思维是将物理现象与物理实验所得到的感性认识, 上升为理性认识, 并从已有的理性认识上获得新的理性认识。根据学生都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创编了下面几道题,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 让学生感知知识点的应用。

例9:如图甲所示, 拿球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中的哪一个 () 。

例10:如图表示托里拆利测大气压的实验。看图回答问题:

(1) 图中A、B、C、D、E各点处, ____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为cm水银柱;

(2) A点压强PA=_____cm水银柱;

(3) B点压强PB=_____cm水银柱;

(4) C点压强PC=_____cm水银柱;

(5) D点压强PD=_____cm水银柱;

(6) E点压强PE=_____cm水银柱。

例11:某电器厂欲设计一种高、中、低温三档的家用电饭锅, 要求高温发热功率为1 000W, 其发热体电阻丝如图所示, A、B、C为三个接线柱, B是电阻丝的中点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 (1) 说明各档位的连接方式 (文字表述、画图说明均可) 。 (2) 分别计算出中、低两档的发热功率。

该题以家庭中常用的电饭锅为题材, 考查了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画图能力、计算能力等, 很好的体现了试题以能力立意的思想。

5. 中考题目的监控点。

哈尔滨市中考的特点是贴近新教材的特点, 而新教材中设置了观察、实验探究、走向社会、家庭实验室等栏目, 我平时教学中就注重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 多讲物理和生活联系的问题, 并不断地创编和收集这方面的习题。例如下面的是今年中考的两道这类物理试题。 (原题中的19、20题。)

例12:暑假去植物园游玩, 同学们的感受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不正确的是 () 。

A.在园内散步时闻到花香, 是升华现象

B.中午坐公园的椅子感觉很烫, 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C.人出汗后, 微风吹过感到凉爽, 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 带走更多的热量

D.同学们感到植物园是避暑的好去处, 是因为园内树木多且有人工湖, 起到调温作用

例13:如图所示, 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 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 。

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 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 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 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例14:奥运圣火“祥云”2008年5月26日来到古城扬州, 从15时到16时30分进行了全长11km的火炬传递.火炬手手持火炬跑动过程中, 火炬相对于站立路旁热情迎圣火的市民是_____ (运动/静止) 的;市民从不同的方向看见火炬, 是因为阳光在火炬表面发生了_____反射;火炬手袁静用了约1min的时间跑完了85m的路程, 她的平均速度约_____m/s (保留一位小数) ;她将质量为985g的火炬紧握在手中, 如果火炬处于竖直位置静止, 火炬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g=10N/kg) 。

例15:在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中, 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 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_____ (费力/省力/等臂) 杠杆, 使用它的好处是_____, 船桨向后划水, 艇就向前运动, 这一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 (只要写出两点) : (1) _____; (2) _____。

例16:刚泡好的两杯茶, 从侧壁看到的茶叶比实际的大, 这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凸透镜, 形成_____像 (填像的性质) ;浮在水面的茶叶受到的浮力_____ (大于/等于/小于) 它受到的重力;用手转动茶杯.发现浮着的茶叶几乎不动, 其原因是_____;若茶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30cm2, 茶水和杯子的总重是6N, 则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_____Pa。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下一篇:任职廉洁谈话记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