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民间舞有感

2024-05-03

观民间舞有感(共9篇)

篇1:观民间舞有感

观民间舞《沉香》有感

高一(1)李子辰

沉香,一种可以沉入水中的带有香味的珍贵木料。我想,将中华民族民间舞取名“沉香”代表了这些中华文化的深厚、醇香。这场舞蹈以本色纯粹的形式,问那些伟大的散布四方的无名舞者致敬。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大地对于生活最本真的感悟。

每支舞以快入快出的形式,简短却不失其精华,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个人最喜欢的舞蹈是第6支舞,名为“彝族打歌”。这是一支出自于云南省大理许多州巍山县的自娱性集体舞蹈,讲究的是舞步的自然和快速的节拍。

舞台又暗了下来,突然,一小束聚光打在了舞台的一个角落,隐约可以看见一个人影,观众不禁都稍向前欠身,看向那唯一的光亮处。一段悠长的笛声慢慢奏起,贯穿了整个会场,一个身着蓝衣的青年彝族小伙,手里端着一个芦笙,出现在了光亮里,他吸一口气,使劲奏响了芦笙,一时间所有乐器全部响了起来,灯光也全部打开,所有的、不同颜色的光线照向舞台,舞师们就在这样的壮大而欢快的气氛中登上了舞台。

全幕启,男青年们双手撑开身披的“查尔白”头上的帽缨俏皮地探出“树丛”颤斗着似乎在招示着什么,而女青年们则带着钉着一排排银制桂花和一串串蜜蜂坠折叠式的青布,胸前挂着银链三须,绚丽多姿。他们随着有节拍的笛声,霎时围成圆圈。又霎时散开成两列动作一致,此起彼落,像澎湃的江河,像漫烂的山花,每到一小节末便大呵一声,热情活力充溢全场。

音乐渐渐弱了下来,这时的男青年们都已用舞蹈向女青年表达了心中的爱,然后趁势把心仪的女孩“抢”了回家,女孩叫,男孩笑,整场舞蹈便在观众的掌声与笑声中结束了。我依然为方才的舞蹈感动,其实在舞蹈中,早已没有了观众与演员的区分,所有人都融入了其中;从心中发出最真诚的赞美。

我喜欢这次舞蹈演出,舞师们尊重每个民族舞蹈的动作原型与情感的表达。保持它独有的凤格特色。为我展示了一族群文化的丰富色彩与民族个性。

穷水之源则澄澈,求大之根故深茂。原史的民间舞如沉香之一瓣,历久而永芳。

篇2:观民间舞有感

牛 耕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 :原始色彩是人类的色彩审美观之源,对原始色彩的认识来自于原始色彩崇拜。中华民族本有信古崇祖的传统,根植于原始崇拜,而深受中国儒、释、道文化思想哲学影响的中国民间色彩观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生生观的色彩观,阴阳观的色彩观、五行八卦观的色彩观三大体系。红色是中化民族群体的神祗崇拜色彩,由四万年前山顶洞人在死者身旁洒矿物质的红粉,祈愿灵魂不死生命永生开始,尚红意识流的至今。在传统文化中,中国红意味着吉祥、平安、喜庆、福禄、康寿、忠诚、兴旺,意味着百事顺遂、祛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等愿望,决定了中国民间尚红的色彩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色彩文化。

【关健词】 :原始色彩

色彩观

尚红 色彩文化

本原哲学

一、色彩起源

原始色彩是人类的色彩之源,其最典型的现象就是色彩崇拜。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绪言中谈到: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色彩感觉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之一。原始先民对于大自然中颜色的感觉,逐渐影响到人类的色彩活动。人类对于色彩的感悟力,往往是由经验、联想而得。人类最初对红色的关注与血液有关,因为任何动物的生命都是与血液紧密相连的,另一种红色的象征源于对日和火的崇拜。对太阳和火神的图腾崇拜中国人对红色偏爱的民族心理,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对太阳神虔诚的膜拜。中国人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炎帝又称赤帝,他是中国的太阳神,太阳鸟是他的化身,故“太阳、赤鸟均受到先民崇拜,对赤帝的崇拜,即对火的崇拜。以红色为贵,即以赤帝为尊。”尚赤之习古已有之,《礼记·檀弓篇》有“周人尚赤”。人类早期直觉本能所反映的正是人的生命在源所呈现的生命状态,中国民间色彩观就是建筑在人的生命本源基础之上的色彩原系统,这中华民族尚红意识的根源。

二、中国古代色彩观的形成

一,社会等级制度。、一个民族或文化群体的色彩观念要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经济条件和群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2]我们从社会环境方面考虑, 认为尚红现象主要与古代的等级制度和观念有关

。自唐朝开始,官员的服饰就与品级相挂钩。从唐朝至明朝,官服是以颜色区分品阶:三品以上为紫袍,佩带金鱼袋;

四、五品为绯红袍,佩带银鱼袋;六品以下为绿袍,无佩带鱼袋。由此可见,紫色和红色是官位较高的人穿着的,象征着更高的地位与权力。明朝规定,凡送皇帝的奏章必须为红色,称为“红本”;清朝也有类似的制度,凡经皇帝批定的本章统由内阁用朱书批发,也称为“红本”。红色成为皇帝批发文书的专用颜色,称为“朱批”。“朱批”具有无上的权威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古文化, 其在色彩观念上也有自身的特点。

一南楚墓葬中随葬的器物, 无论服装、漆器、内棺, 大抵图案繁缉, 色彩斑斓, 以红色为主调。楚人尚红色, 以红色为贵。” [l “ 楚人尚赤之风,相沿不衰。⋯ ⋯ 江陵江陵的马山1 号楚墓, 相对年代是战国中期, 出土了大量衣袅, 图案繁缉, 色彩鲜丽, 而以赤为主色。各地楚墓出土的漆器,黑底朱彩, 绝少例外。淮阳的楚车马坑, 相对年代是战国晚期, 从中发现了多面战旗, 全是火红的。”

故《后汉书· 舆服志下》: “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 ⋯ 故上衣一玄, 下裳黄。日月星辰, 山龙华虫, 作绩宗彝,藻火粉米, 椭献稀编, 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孔安国日: “ 以五采明施于五色, 作尊卑之服。”从传说时代的黄帝尧舜开始, 色彩即己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 被赋予政治和社会的功能, 象征地位的高低。在两周, 正色象征高贵, 间色象征卑贱。《论语· 阳货》: “ 子日‘恶紫之夺朱也,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恶利口之覆邦家也”,。朱为正色, 紫为间色, 即体现了当时人们的

因此楚国的上层贵族也许正是利用了楚人的这种心理为了体现自己的正统权威区别尊卑贵贱而限制甚至剥 ,、夺庶民使用红色的权利把红色主要使用在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锦绣之上使用红色成为贵族的特权红色自,一。, 然就成了高贵的象征这种措施的长期实行当然会导致楚人社会内部在色彩观念上形成一种总体的认识和倾。向

“ 以红色为贵 ”。

二、传统哲学观念

“阴阳相和,化生与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哲学基础。诞生于中国原始社会的阴阳观和生生观合一的中国本原哲学,是人类生命意识的哲学升华,即阴阳相合才能繁衍人类的万物,而人类万物是永生不息的。中国人把自然属性的事物和天地,阴阳观联系起来,把某些事归为天,视为阳性的事物、把某些事物归于地,视为阴性的事物,一般普遍视为阳性的色彩,相反的色彩一般则视为阴性的色彩。红色是中华民族群体神祗崇拜的阳性色彩,由四万年前山顶洞人在死者自旁洒赤铁矿分和摆放被涂染成赤色的石珠、鱼骨等装饰品,这说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通过红色为象征,祈愿灵魂不死生命永续。到了新器时代,最典型的物化形成是彩陶。彩陶是原始人类表达色彩审美最早,最直接、最普遍的媒介材料之一,而尤以红色使用最为广泛。这种尚红现象和中国传统吉祥观念是相符的。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崇尚吉祥、平安的思想观念,运用红色来表达宜子益寿、生命不息、驱邪去灾的愿望,红色成了中国人的首选。

(三)自然条件

三、古代尚红现象与尚红民间美术

在中国逢年过节时,域镇乡村、大街小巷,挂红灯、贴红对联,红窗花、穿红衣、戴红花、放红鞭炮,处处都有红,中国人的春节就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红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利用红色充分表达着自己追求美好、吉祥的愿望,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是独一无二的色彩文化现象。

中国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和美术作品其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尚红美术作品当属剪纸。因此它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而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民族学和社会学内涵,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本原艺术体系、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剪纸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从艺术风格上来看,北方地域剪纸粗犷纯朴、古拙随意;南方剪纸工细优美、华丽明快。但是,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剪纸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色彩观念上基本上都是红色调。选择红色不是一个巧合,它有着深层的本原哲学、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的体系理念背景,可以说是以红、黑、白为主色的彩陶文化艺术的变种与演变发展,在造型观念的色彩观念上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以红色为主旋律的民间美术还有就是刺绣作品,尤其是山西、河北、陕西、甘肃一带的刺绣更是尚红刺绣的代表。这集中体现在刺绣作品中大面积使用红色,尽管刺绣纹样用红、绿、兰、黄、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表现,但它体积不大,而底色大多以红色居多,这使得刺绣作品给人的印象便是红。比如陕西一带民间艺人常常选择红色布料作虎头帽,虎头鞋,肚兜等送给过满月的小孩,尤其是肚兜都选用红色布料制作。在这里红色带着消灾避难的祈祷和祝福。

一切的现在都源自遥远的过去,华夏民族对红色的偏爱,应该是有意味的,这种尚红意识根源于最初使用红色的本能意识。人类早期直觉本能所反映的正是人的生命本源所呈现的状态,是中国本原哲学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尚红色彩观念就是建筑的生命本源基础上的色彩原系统和色彩文化学。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美术》靳之林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中国人的色彩观》姜澄清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3]《色彩美学》 郭廉夫,张继华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1版 [4]《色彩艺术学》李广无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1版

篇3:观舞蹈作品《海子》有感

艺术是一门由心而生的创作, 无论是舞蹈、绘画、音乐还是戏剧戏曲, 每一个艺术的创作都会有心灵的感染, 总有那么一部分会触动你的心弦。但是在现在的社会, 看看我们的艺术, 大多都是商业化的操作, 再看看我们的艺术作品大多也都成了商业品。舞蹈是人类最早的一门艺术, 当我们人类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 我们已经学会了舞动自己的四肢和身体, 这是多么真实的舞蹈。但是, 再看看现在我们的周围, 社会上所谓的舞蹈已经慢慢在变化。真正的舞蹈去了哪里?它诞生以后怎么就可以不夭折。

又想起2012年7月的下旬, 我们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海子》这场演出。它把诗歌、戏剧和舞蹈很自然的结合起来。让我们走进海子, 了解、猜测他的内心, 这也体现了艺术的创作来自于对生活的好奇。大家都在疑惑像海子这样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怎么就会选择了不归之路, 答案也许就在《海子》。

在这里舞蹈不但能与音乐结合, 而且可以和诗歌相融。用海子的诗歌, 演绎海子的故事, 体会着海子的忧伤。都说一个好的舞蹈要具备三个条件:伤感的, 敏感的, 性感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刺到人的内心, 体会人生的真谛。我想《海子》是忧伤的。

但是在当代社会现在的舞蹈大多已是其它艺术的附属品, 唱歌的时候来个歌伴舞。在我们周围也不难看到, 某些庆典的时候来个劲舞热闹一番。中国近几十年的舞蹈虽然有抒情舞, 特别是民族民间舞, 但创作舞蹈从来都是或明或暗的强调思想内容, 造成舞蹈作品的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走向公式化, 概念化。

那种体现人最质朴的舞蹈越来越少, 我认为《海子》带来了诗歌, 同时也带来了最质朴的舞蹈表现, 以及中国的舞蹈究竟要回归到什么地方去?在《海子》中, 导演大胆的运用了偌大的充气体, 表现大石头。这在舞蹈现场是很少见的, 一般庞大的道具是很阻挡舞蹈的发挥的, 但是在这里, “石头”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 导演大胆的尝试, 还原了当时海边真实的情景, 少年们绕着石头的嬉戏, 还原生活的真实。这和我们一般的歌伴舞、舞蹈表演有着性质的不同, 是人生真实情感的再现。

在这里不得不让我想起, 在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上, 张继钢老师编创的舞蹈《牵手观音》, 你会发现整个舞蹈唯美无比, 灯光、音响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使人“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牵手观音。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这个舞蹈主要是在一条竖线上发展的, 一个人举手摆手, 很普通, 但是几十个人在竖线上一起或依次举手摆手却大有不同, 出现了让人震惊的画面。一个正真的作品, 一个好的舞蹈, 也许无需太多花哨的东西, 无需复杂的队形和高难度的动作。只要用心去创造, 真正的艺术就会产生, 就会让人感悟和过目不忘。它和《海子》是不一样的舞风舞派, 但共同组成了中国现在的舞蹈。

舞蹈作品《海子》让我想到, 也许中国舞蹈前60年是共性风格大建设, 那么后60年应是个性风格得到张扬。中国需要更多的个体舞风。大舞风的丰硕, 需要更多个人舞风舞派的构成, 有古典的, 现代的, 有民族的, 国际的, 有抒情的, 有唯美的, 有体现人间的千千万万的。就像《海子》, 虽然它不能称之完美, 但是它可以说是一种回归, 是舞派舞风的个性张扬。如果说中国舞蹈前60年舞风是混杂的, 那么后60年应有更广阔的包容性。只有最大的包容才有多样性, 真正的多样才能实现“百花齐放”。

作为在一线直接接触学生的教师, 对于学科的方向, 一定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即便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在艺术商业化的局面, 但我们依然要坚守艺术的真谛, 把这种思想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感染他们, 真正的艺术会产生美和给人以人生的启迪。

在课堂上我也发现, 作为一个艺术学生的迷茫, 你问她们, 为什么要学习艺术?真正的喜欢艺术吗?至少一半同学的回答是否定的, 毕业后她们首先得为自己的生计打算, 有些不得不进入各种各样的演艺团体, 不得不暂时的随波逐流, 社会需要看什么样的演出, 我就跳什么,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之后再说什么心中的艺术创作吧。这就是社会的残酷, 我只能说, 孩子们你们这样做没有错, 我们不能要求你们饿着肚子去创作, 但是要记住, 在生计问题不是问题的时候, 重新找回真正的艺术, 多元的发展舞蹈艺术, 提高自己的审美。

舞蹈作品《海子》作为新的舞蹈艺术, 带来舞蹈审美的多元性, 舞蹈审美的多元, 必须追求更高的审美境界。

摘要:现在舞蹈作品越来越多, 但是大多已是其它艺术的附属品。一个正真的作品, 一个好的舞蹈, 也许无需太多花哨的东西, 无需复杂的队形和高难度的动作。舞蹈作品《海子》, 使舞蹈不但能与音乐结合, 而且可以和诗歌相融, 让我对它有了不一样的舞蹈体会。

关键词:舞蹈作品,《海子》,观后感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9.

[3]钱亚梅.从社会阶层分化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探索, 2005, 01.

[4]资华筠.中国舞蹈.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

篇4:德保北路歌手民间合唱观

三月初八上午十一点,笔者赶到了歌圩现场敢壮山,经众多国内外壮学专家考证,敢壮山确认是壮民族创世始祖布洛陀的诞生地和生活劳作的地方,是壮民族精神文化的发祥地和精神家园,千百年沿袭下来,每年旧历三月初八以朝拜布洛陀为主要内容的敢壮山歌圩吸引了右江流域及周边十余县份民众,是广西最大的歌圩。现场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当笔者快走到山脚下时,就已经被山坡上传来的阵阵歌声所吸引,笔者顺着歌声爬了上去,山上至少有八组歌手在对歌,每组都是五人以上,歌声现场就像大型无伴奏合唱表演,各组歌手本身唱的就是多声部,又在一起同时唱,你进我出,让人心旷神怡。

德保北路山歌是一般由五人以上演唱,其中一人领唱的多声山歌,如十人以上演唱,其中可有两个领唱者。以往对德保北路山歌的研究大多注重其音乐形态方面,先对众多录音进行记谱,然后对许多谱面进行反复比较分析,这些研究对不同演唱的共同点作出了贡献,但是这些研究中,与其说是叙述演奏本身,不如说更强调的是演奏结果的记述。忽略了德保北路歌手多声部合唱演唱过程中,歌手声音是怎样达到相互协调的?忽略了歌手的合唱审美观。笔者通过听取德保北路歌手的说明,追溯、调查音乐用语的来源,注重音乐资讯的相关点,来探讨德保北路歌手音乐行为中所隐藏的合唱观。

1. 音色协调法

(1)长期稳定的群体歌唱行为

德保壮族北路歌手不仅在节日里会赶歌圩,而且在一定聚会时机和场合中也会进行会歌,如群体劳动、婚宴喜庆、集市聚会,虽无特定的日期和场地,规模也比节日性传统歌圩小,但逢此临场开唱已成为习俗惯例。在音乐调查中,笔者问歌手他们的声音是怎样进行调合的?歌手们回答:“我们一般几个经常会合在一起,这样就互相调节好了,大家都有节奏啊,都很默契了,多少拍,那个音符大家都掌握完啦。”当笔者询问领唱是否任何人都能够担任,歌手说:“高声我们都会唱,但不是专门唱的也唱不好,因为她(指领唱者)就是专门唱的,她就有那个专职的音带,声音很尖很细,很好听,平时我们不唱高调的话,一下子来唱就不那么好了,因为一大帮人,只能一个人唱高调,其他人都是唱中的。”这表明高低声部的固定分工和歌唱群体的长期性合作有助于歌手之间相互协调音色来获得高低声部音色的协调统一。

(2)歌手围圈演唱的音乐行为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为了能够拍摄到歌手唱歌时的面部表情,曾建议歌手唱歌时能不能不要围成一个圈,站成一排,以便笔者能拍到他们歌唱时的面部表情,一个女歌手笑着拒绝了,说:“站成一排只是在舞台上才这样,我们是要围成一个圈的,这样我们才能够互相照顾,才能观察到别人的眼神。”他们唱歌时都会自觉围成一个圈,互相注视,或手拉手或肩靠肩,这样有助于他们互相看到各自的表情,谁如果出错了也可以及时提醒,也有助于歌手声音的协调统一,而且编词者也只要低声说一遍新歌词,大家就都可以听到了。

(3)哼鸣引子音调的音乐行为

德保北路歌手每次歌唱前都要先哼鸣“la、sol、mi”这样一个音调,笔者感觉很奇怪,在高等院校训练合唱队时,一般会用哼鸣的方法来帮助合唱队员声音协调一致,找到头腔共鸣的位置,难道德保北路歌手也是这样?笔者问其中一位女歌手:“你们为什么每次唱时都要哼鸣‘la、sol、mi’这个音调呢?”那位歌手说:“这是个预备动作,首先引起对方的注意,就像汉歌唱‘do、re、mi、fa、sol’一样,是个过门,我们通过它集中注意力,我们也可以不唱它。”这说明哼鸣“la、sol、mi”这样一个音调,在德保北路歌手的歌唱中起着指挥的作用,暗示对方的注意,同时又可以集中自己歌友的注意力,无形中又把大家的声音通过哼鸣协调到一个声音上,而且通过这个音调也预示了速度。笔者不得不感叹,难怪民间合唱可以不通过指挥就能够将合唱声音处理得协调一致,原来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

2. 合唱审美观

过去德保人从生到死,从出生后听“三朝歌”、“满月歌”、“背带歌”,到成年时代唱“岁时农事歌”、“生产劳动歌”、“恋情婚仪歌”,到步入老年听“祝寿歌”,几乎都在歌的海洋中生活,“歌圩”深深扎根于德保人心中,成为男女老幼都乐于接受和参与的审美活动,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民族审美意识。歌圩不仅是德保人歌唱社会化生活的集中表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保人传统音乐文化的特质。因此,透过歌圩中德保北路歌手的音乐行为,我们可以了解德保北路歌手的合唱审美观。

(1)低声厚高声亮

德保北路歌手对高低两声部的音色及音量强弱的分布有着自己的审美要求。在歌手们每一次歌唱时,笔者特别去注意听高声部,可总是听得不够清楚,高声部的声音就像云一样忽隐忽现。笔者为了听清楚高声部,提议“能不能一男一女两个高声一起唱”歌手说:“可以”,笔者为了强调高声部的力量又提议“能不能让两个高音坐在一起唱”,一个男歌手马上回答:“那可不行,那样就重(chong)音啦。”笔者纳闷“重音”是什么意思,一个女歌手补充:“唱中音(低声部)的音量一定要压倒高音,高音不能太露骨,要隐隐约约含蓄才好听,像一条线一样。”笔者意识到难怪低声部大多用胸腔共鸣,真声演唱;领唱则喜用头腔共鸣,假声演唱。高声音量相对低声要弱,但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2)低声高声相辅相成

德保北路山歌两个声部的关系是怎样?能否单独演唱某一个声部?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询问了歌手。笔者要求领唱单独唱给笔者听,领唱说“不可以,我们要一起唱才能唱”,另一女歌手说“她那个唱高调的要和我们唱中调的相辅相成才得,离开了低音,高音不好听,离开了高音,低音也不好听”。这段话说明两个声部同等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笔者继续追问:“那到底哪个声部更重要一些?”歌手回答:“如果是内行的人就会更喜欢去听高音。”这表明高音是处于主旋律声部的地位,领唱者需有更好的音乐素质。

(3)低声高声悠扬一致

在采访过程中,当三位男歌手围地而坐随兴唱时,他们见笔者要摄像,一位歌手马上站起来说:“刚才那样唱不好听,人太少了,等另外两位歌手来了一起唱才好听,而且要站起来唱。”等那两位男歌手来了,五位女歌手兴趣也很浓厚,要求一起唱,于是男女歌手各自围成一个圈开始唱了,在雄浑有力的低声部声中隐约飘出领唱者细亮的声音,就像一座大山被若隐若现的云雾所轻轻环绕。唱完后,歌手就说:“这回唱得很好,声音非常悠扬”,其他歌手也说:“对,很悠扬”。笔者马上追问:“悠扬是什么意思?”一位歌手回答:“悠扬一般来讲就是指你的声音和我的声音差不多,这样唱起来没有变”,另一位歌手插进来说:“就是像拧成一股绳一样”,前面那位歌手接着说:“声音要没有杂音,就是说你唱起来一个声音高点一个声音低点,声音不好听,就像动物的喊声一样不好听”。这段话反映了德保北路歌手认为两个人是不能唱歌的,至少要三人以上,五人以上的声音才好听,而且非常讲究声音的悠扬性——声音的协调统一。

(4)歌词需咬明

笔者曾询问可有汉族或瑶族歌手会唱德保调,歌手说:“不多,而且他们唱不好,因为他们字不能咬明,调不对!”在各个民族及方言区中,字音的声调是构成歌咏旋律的基础,正由于字音声调的不同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曲调。笔者再问:“山歌用壮语是怎样说呢?”歌手说:“用壮语就是yongse,yongse就是山歌的意思,汉语就是咏诗啊。”其实德保北路歌手对歌就是一种群体性的诗歌创作活动。正如清代龙舟壮族文人黄敬春的诗所云:“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知;男女行歌同如市,听谁慧舌制新诗。”如果歌词不能咬明,不能让对方和观众听清楚,就谈不上展示和品赏诗歌艺的创作智慧、技术和才能,从中获得艺术的美感享受,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求。

我们可以将德保北路歌手合唱观与西方合唱观进行比较,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德保北路歌手合唱观的独特性。两者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讲究声音的协调统一。相异处在于:

①对旋律声部与副旋律声部的要求不同。

从西方合唱观来说,旋律声部需在副旋律声部的衬托中凸现出来,如果有两个领唱,他们会站在一起歌唱,以加强旋律声部的清晰度,方便领唱者音色的协调统一。而这一点,德保北路歌手恰好相反,如果有十人以上合唱,其中两位领唱者不能站在一起歌唱,要分开站,来削弱旋律声部的力度,旋律声部要隐藏在低声部中,需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犹抱琵琶半遮面,以体现一种含蓄的美。

②对咬字吐字要求不同。

西方合唱学的咬字吐字讲究其发音要在保持口咽腔前面上提软腭,后面上提鼻咽后壁,同时下拉喉头(打开下颌关节)基本形态不变的前提下,咬一切字,发所有音,前面字头动,而后面韵母不动,来求得音色的统一与高位置的歌唱。但这种要求势必会削弱咬字吐字的清晰度。而德保北路歌手则是以咬字吐字的清晰度为其合唱审美观的根本原则之一,讲究声母要咬紧,字音的声调是构成歌咏旋律的基础,歌唱的旋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咬字吐字的清晰度。

余论

尽管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首次发现侗族大歌以来,迄今为止,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已发现有二十三个民族保存和流传着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多声部民歌。①但是中华民族多声部民歌的合唱观并没有受到重视,大家都以西方合唱的协和观、审美观等来要求、评价、发展我国的合唱艺术,导致全国的合唱也都是一种声音、一种标准,而忽视了我国现存的原生态的多声民歌合唱观。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会阻止我国合唱艺术的全面发展。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并存也一样利于音乐艺术的繁荣。从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对原生态唱法的纳入可以看出,原生态艺术面对经济现代化的车轮正在逐渐失去它的领土时,人们开始重视到它的美和可贵,承认原生态艺术也有着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但如果只是将其保存起来让人欣赏,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原生态艺术的技法,势必失去最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特色。

笔者就目前的中国合唱艺术现状提出以下几个建议:1.合唱评判标准的多层次化。合唱大赛评委不要以一种合唱审美标准来评判合唱声音的好坏,而要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制定不同的评判标准,以适应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2.合唱训练方法的多元化。指挥应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合唱艺术,制定不同的合唱训练法。例如,侗族大歌的歌师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训练方法和合唱审美观,侗族大歌的训练法就是尽量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劳作,让歌手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声音的发声法。例如,侗族姑娘学习侗歌时,要去大树下体会模仿各种蝉鸣声,去小溪旁感受水的流动声,也就是侗族大歌合唱法的精髓,是来自于对自然界、日常生活的模仿。而现在县城歌舞团的新一代歌师则多半用美声训练法去训练歌手的发声,这造成歌手嘴型的不自然、合唱音色变化减少、呼吸的断裂,而且更糟糕的是还造成新一代的歌手认为美声训练法先进,自己民族独特的合唱训练法落后,这样长期下去,侗族大歌一旦失去自己独特的合唱训练法,那势必民族特色也将成为历史。3.合唱音乐工作者深入田间。中国合唱艺术要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色,必定需要合唱音乐工作者去踏入民间、走进田野、深入乡村,了解多声部民歌音响背后歌手的合唱观,并将其合唱观系统化、理论化,以促进我国合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德丸吉彦著,王耀华、陈新凤译.《民族音乐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①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第5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篇5:观民间舞有感

园中观草木有感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木笔枝已空,玉簪殊未花,X桐时更晚,春尽始萌芽。

老人多感慨,俯仰悲岁华,两曜如奔轮,疾去不可遮。

城头插双旗,叠鼓催清笳。

兀然一室间,不复过邻家。

午睡或至暮,乱发垂发发。

篇6:观《太行山上有感》有感

长江奔腾,黄河咆哮,沉浮五千年的中华史熔铸了华夏奋人的辛酸,苦涩,跃过荆棘,跋涉戈壁,怎能忘怀创痛心扉的残情酷景?

有这样一首歌:敌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这是豪迈的吐露,是中华恒远不朽的生命升腾„„

翻开中华史册最辉煌的一页,铭记1937年9月25日,那是记载着民族精魂,用勇扞的青春,沸腾的热血与外敌生死博斗的画面。

勇军“士有人为死之念,绝无贪生之意”触动心弦,千钧一发之际,临危不惧,不畏牺牲,宁与外敌同归于尽,刀矛殊死相搏,热血洒地,染红大江南北„„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儿上战场之情感人涕下;临终前的一封家信匿藏着多少动感悲歌„„

战场雄师身经百战,身上血痕数之不尽,那不正是最好的爱国见证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风云变幻造就一代英豪,可歌可泣!

刀光剑影之后,八路军埋葬了为国捐躯的烈士,同时却也为皇军立了一个“丰碑”八路军慷慨博大的胸怀,虽然这不是惊天动地之举,但足以振憾人心,要知道他们只求和平共处,不求战火销烟!

血战太行山上的一幕幕触目惊心,一颗颗碧血丹心的跳动是中华永言不败的旋律,一句句豪言壮语是中华恒远胜利的呐喊,与其说我们打破皇军不能战胜的神话,不如道中华是神话的始作俑者!

篇7:读《西湖民间故事》有感

我向你们推荐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明珠》:古时候,明珠是由玉龙和金凤来守护。有一天,王母娘娘看到了这只明珠,她特别喜爱明珠,就连夜派人把明珠偷过来。第二天早上,玉龙和金凤找遍了了仙山上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他们心爱的明珠。王母娘娘生日那天,她给各位仙长看了看明珠,啧啧叫好。后来玉龙金凤发现了明珠的藏身之地,就上去抢,明珠掉下去了,玉龙和金凤怕明珠摔破就跟着下去保护明珠。明珠掉在了人间,就变成了西湖,玉龙变成了玉龙山,金凤变成了凤凰山。故事中玉龙和金凤对明珠的热爱令人感动,并竭力保护、坚持不懈的信念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个故事是《金牛湖》:从前,西湖其实叫金牛湖,那时候,湖里是白茫茫的大水,大家过着安乐的日子。在湖底有一头金牛,只要它吐出一口清水,湖水立刻又涨满了。有一年夏天,有许多天没下雨了,四周都变得十分干旱,他们天天盼望金牛出现。果然有一天,金牛从湖底破水而出,它大口吐水,霎时间湖水又涨满了。金牛的事情被县官听到后,他决定要把金牛抓回来,献给皇帝就能升官发财。县官想方设法要把金牛拉回来,最后县官叫百姓抽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把水抽完了,只见县官看着金牛,眼睛发亮。县官看着,又叫百姓们把金牛抬起来,不然就要杀头。金牛被县官击怒了,县官看到金牛的眼睛,他觉得像山崩地裂一样,金牛看着县官,他就双腿发软,面如土色,心里想要逃走,可又一步也挪不动。这时,金牛从嘴里吐出了白花花的大水,把县官卷入巨浪之中去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心中装着老百姓,多为别人着想就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热爱。相反就会被所有人嫌弃,不受人欢迎,最后落得坏下场。

篇8:观画家武星宽画作有感

武星宽老师的绘画作品, 以毫无羁绊的笔触, 层面丰富, 纯净清新的色彩组合和到位的手感控制, 营造出充满音乐幻想的视觉空间。武老师绘画虽然采用了中国画的绘画表现方式, 但却把传统水墨与西洋水彩、水粉、油画等各种因素随意糅合起来, 其涉猎甚宽, 包括气势、肌理、背景的处理, 文化符号的借鉴, 从而大大丰富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印证了林风眠的一句话“绘画就是绘画, 不分什么中西。”

笔者不知道武老师是以怎样的比例混合了对于线条的爱好和对于色彩的痴迷, 以及他是通过怎样的神秘方式进行融合, 其结果是一幅画, 画中错综复杂的语言系统结合最初的审美带来了一点茫然, 然而, 当你凝神注明, 画中融合的丰富形象, 一个一个地在你眼前展现, 展现出他们各自独特的面貌, 在武老师的绘画中, 一个一个的形象瞬息跃入你的眼中, 一会是群花朵朵, 一会又似飞流万丈 。而当你目光流动, 大块的对比色, 红色、黄色、绿色, 相互冲突, 又彼此关联, 一个形象又唤起另一个形象, 以种种方式显示着各自的存在, 互为象征, 形成了一个象征的世界, 并发出信息, 而这种信息又是模糊的, 多解的, 只有通过多空间的角度, 并通过观者的心灵产生联想, 才能理解这些形象的审意。

在这里, 色彩和线条起了重要的作用, 武老师的作品, 色调是强烈的、沉重的、紧凑的、合乎逻辑的, 从中产生出一种激动人心的面貌, 色彩的分配带来了空间的层次转换, 以色彩和造型的变幻表述着自己的独立存在, 在武老师的作品中, 线条构成了整个作品的灵魂, 作品形象的不同变化就靠多样的线条表现, 从线条的美感及多样性, 可以看到武老师多年研习绘画的功力和不断探索的心得。

武老师的绘画, 以传统水墨入手, 借鉴国画的养分, 浓墨重彩, 更有现代抽象绘画形式, 对传统中国绘画的理解与偏爱在画面中亦可强烈地体会到, 如同将墨迹氤氲合理用于凸显结构的明暗, 如同使明暗光影顺应传统的“留白”或“计白当黑, 而又不失法度。”对如此问题的解答必须保持纯正高质的笔墨品格的基础上进行才愈发有意义。笔墨与造型密不可分, 在武老师的系列绘画作品中, 深深体会到了其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理解与把握。

武老师的系列绘画随意大胆的构图与单纯的画面, 笔意或放荡随意、或收敛含蓄, 在表达方式上追求“写”与“意”的情绪与精神, 笔触或激情奔放、或平静舒缓细腻刻画;时而极度抽象, 时而高度细微具体, 从中可以感受到经营极致的微妙与狂野, 不羁的潇洒挥毫, 从理性的呈现到感性的张扬,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又使人惊心动魄。在看似杂乱无章的画面上蕴含着有机而必然的联系, 通过形而上精神的表达, 率真地体现了自我。而武老师画面营造出的气韵生动的场面, 使你不得不感受艺术精神的震撼力量, 而这些努力的最终目标, 正是武老师对艺术本质精神至高追求的当代视觉表现方式——给观众最直白的视觉经验与充满联想的空间, 去感受它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力量。

武老师的绘画作品中, 颜色与颜色的分布, 是一种纯粹的绘画空间, 是秩序与混乱, 激情与冷漠, 平庸与机灵的较量。武老师必有情绪上的积累, 才能如此准确地把握瞬间, 把持了画面的和谐, 又引发逐渐显露出来的对抗, 作品里色域边缘的界定又是随手拈来而又水到渠成, 不生亦不硬, 恰到好处。

艺术永远是通过每个人的情感, 热情和梦想而得到表现的美。武老师一副的作品总是给人留下无穷丰富的印象, 其强烈的程度随观赏的距离而有所变化, 同时武老师的绘画中又隐约传递出一种对无限的向往, 也能看到无限的形象产生无限的联想, 体验无限的心理变化。我们常说画如其人, 人如其画, 武老师的作品呈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 必定与他的创作体验密不可分, 而武老师涉猎范围之广, 从城市雕塑到普通的设计, 从传统水墨到现代艺术, 这些都给武老师的绘画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武老师必定博览科学、哲学、美学等著作, 并在创作中不断地反思, 不断尝试, 不断改进, 才会有如此优秀的创作。一副好的作品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不在于智慧, 而在于心灵自然的流露。一个人能接受多少知识, 就有多少创作的激情。在武老师的绘画中, 我们能感觉到其在边画边想, 大胆地将确定的因素融入画中, 利用放大缩小, 情绪的打乱, 营造出梦幻的艺术境界。

武老师将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审美修养融入绘画语言中, 才使我们看到了如此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 但凡读懂了武老师艺术作品的观者, 都会产生一种由衷的喜悦, 发出一声衷心的赞美。从中我们看到了无尽的美和无尽的丰富, 武老师的画一看再看, 无穷无尽看下去的原因, 是因为每个人最终在画中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心灵。

摘要:每个艺术家都在追寻和体验生命的本质, 绘画的魅力在于体验和感受的排他性和不可替代性, 表现方式的选择更是出自艺术家内心的体验和需要。在武星宽的绘画中, 能感觉到其在边画边想, 大胆地将确定的因素融入画中, 利用放大缩小, 情绪的打乱, 营造出梦幻的艺术境界。

篇9:民间美食家的饮食观

土哥:上市公司董事为王世襄下厨

土哥是我见过的美食实践者中最自信、最实在、最执着的一位。他曾为王世襄做过饭,其厨艺被王老称为“神品”。

他穿梭于不同城市为别人的私宴下厨,却极少与人提起他是某上市公司执行董事的身份。

土哥打“飞的”为名人做饭

2007年1月,土哥拧着大包小包的原材料赴京,去好友邵燕祥府上献艺。席上有一位尊贵的客人,他是人称“烹调圣手”的王世襄。当年,93岁高龄的王老基本上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能出来会友品菜确是难得的机会。

土哥回忆起当日的情景,心情非常激动,他说:“当天是王老的儿子王敦煌陪着一起来的,还有几位文艺界的朋友。我一共做了七八道菜,有肉丸子、凉菜、锅贴……大家一致说好吃。” 菜好在口味,不在原料贵贱。如砂锅肉丸,与一般的狮子头不同,土哥参照了书本上传统的做法,改进了肉与菜的比例,使浸在高汤中的肉丸入口即化。

上个月我收到友人邀请去品尝土哥私房菜,赶到华南碧桂园的一处住所,这是土哥宴请宾客的广州据点。出席晚宴的名单,是圈中朋友之间互相邀请过来的。土哥私房菜不对外营业,也不收取费用。

客厅里有一张红木桌和十三把椅子,一幅对联和不少餐饮书籍,显得很清静。几位素未谋面且准时的宾客,像是土哥家的常客,熟门熟路,做好了进餐前的准备。

土哥在厨房忙着手头的活,突然探出头来说:“你们下次一定准时,不然这菜没法做。” 他小平头一头花白,纯朴的着装,一副眼镜架在鼻尖,随时有掉下来的可能。

我打量了一下厨房,里面不到十平方米,放着三台冰箱和四个炉头。案板上备好料的菜等着下锅,还有砂锅里飘来的香气。

餐桌上已摆好了碗筷,却没有土哥的位置,他只做菜但从不上桌。土哥下厨,不要人打荷,他一边做,你一边吃。几样很普通的菜,在土哥的餐桌上却别有一番滋味。

“今天这桌菜,口味有浓有淡,有甜有咸。如果全部都是一样的菜,吃饭的人就没有惊喜。而且少油少盐少糖,非常健康。你看我的衣服很干净,没有一点油渍。”土哥说。

什么菜都可以教,除了鲍鱼

“你看今天这个鲍鱼吃起来,不会一点都嚼不动吧。我能把鲍鱼做成老人家吃肥猪肉一样软。”土哥的秘技是将澳洲鲜鲍做出干鲍的效果,有溏心,且口感软糯。

在土哥研究的几百道菜式中,惟独烹制鲍鱼的方法他暂不外传。他说现代人太浮躁,学会一点东西就沾沾自喜,不看书,不思考,不研究。

说到烹制鲍鱼的方法,有些行内人不信。第一,别人用高压锅,他不用;第二别人做鲍汁要放醋,他不放醋;第三别人做干鲍放化学原料,他不放。别人发干鲍要泡几天几夜,他24小时做好。

“我就想,鲍鱼是块肉,不是块石头。为什么有些人要做几天几夜?”土哥最开始研究的菜式就是鲍鱼。

“在外面吃鲍鱼,基本上看上去都是这样状态的!供应商为照顾厨师将鲍鱼裙边全部片掉了,为什么要片掉?他们要用高压锅来做,做完以后鲍鱼的裙边全部焖烂了,所以要全部片掉。下次我买鲜鲍来做,全部不会是这样的。” 土哥一说到做菜,语速会不断加快。

“干鲍为什么难做?”我问。

“这个我可以去讲,但没人去琢磨,因为干鲍、鱼翅都是碱性的东西,你一定想办法把碱性的东西处理好。现在很多人在家里研究鲍鱼,但做不好,无论干鲍还是鲜鲍。”土哥径直走进厨房,把鲍鱼锅放回炉上,小火,慢煮。他说等下让我看个现象。

“你看,鲍鱼煮久了,有一些白点,这些口感很涩。你把这些处理好了,自然就……”

对味道的把握,每样材料放多少,怎么调制这个味是关键。土哥做菜比较细心,他觉味道是口感最舒服的时候,就怎么做。中国古语说“有味从焉”,指人的口味有很多共鸣的地方。

关于吃,他从不玩噱头

在商界日子里,土哥经常光顾各种高档食府,越吃越不满意。六年前,从来没下过厨房的土哥,开始从书本中学习烹饪之术。经常去土哥家蹭饭的,都是幕名而来的一些有头有脸、对吃很是讲究的角色。

与土哥聊美食他有一个习惯动作,随时有可能从桌上抽出几本书,来表达他对菜式看法的依据。翻开小山欲久写的《日本料理神髓》中的一段:许多致力学习料理的人,有些只是一味学习名师的做法,但是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味道。想要适合主厨所煮的汤头,想要品尝某位前辈的调味,与其花时间去专研火锅剩余的,还不如花时间去确认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正确。这样对自己的成长才是最有帮助的。

“这段说的得太对啦。我现在不看烹调书了,我只看两类书。一是理论性的;还有是名人、大师写的书。”土哥说。“饮食说到底,就是把原始的材料,做出它本来的味道。日本人把中国好的东西留下了。中国人自己把好的东西丢了。现在厨师根本就不按这套东西来。他们不看书,不研究,传统的继承不了,新的菜式又做不出来。人们为什么有时讨厌到外面吃饭,大家的菜式都差不多,连做法都一样。”

“你放心,我做的菜一定好吃。保证每次你吃到的都不一样。你看我今天做的东西,都很简单,谁都会做。我就告诉你其实菜的变化,只是味道的变化而已。”

直到今天,土哥从未受过一天正规的厨艺培训,他的厨艺是用书本与实践烹调出来的。他向书本学,向老百姓学,他说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

土哥打算退休后,选择全职来研究美食,他想为中华美食留下点好的东西。

王微:游历三十多个国家的美食经

“记得十多年前,我曾在美国的某个中餐厅掰开一个签语饼,里间的纸条写着‘你将踏足许多国家的土地’。”统率着国内最早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土豆网的CEO王微,喜欢旅行,热爱美食,钟情干邑……在三十多个国家留下足迹。

“Alex的包里带了瓶香槟,Marc的包里裹了3个香槟杯子,我们在峰顶打开酒瓶,倒满了杯子,不过,都只敢小尝一口,意思意思。还有下山的路呢。”王微在自己博客中写到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时的情景,其游历多国的丰富见闻及对美食美酒的深入了解,一直被传为美谈。

“我十分喜欢法国南部,那里有地道的小餐馆,空气里永远飘荡着酒香、橄榄味和呢喃的法文。”在王微看来,经历的浸润会让舌尖的感觉变得更加敏锐,“在那里,酒自然而然变得是每顿不可少的,而菜也相当好。虽说全法国可以说得上来的通用菜式就那么十几种,但各处的做法又能让你发现不一样,好奇心和好味道总引得你一座座城市那么转悠下去……”

王微迷恋于佳酿在口中次第绽放的层层滋味,更喜爱在入乡随俗的探寻中享受独一无二的品酒体验。在他家的酒橱里,摆放着他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各种好酒。王微期待着在不同的环境中,杯中的美酒带来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干邑:“在欧洲时,我认为干邑更适合在深夜里独自品赏。净饮,而且头脑保持着清醒的状态,才能欣赏到其中重重变幻的滋味。而回到中国,我却更期待干邑与中华料理的对话,希望在一场足够精致的欢宴中分享它。”这是在轩尼诗“赏深·越慕—名人私房菜”活动上能见到王微的原因。

当晚,王微穿了件敞开衣襟的两扣西服,仍掩饰不住他大男孩般的率真。言谈中,还不时冒出几个流行的口头禅。

晚宴是以商界领袖为主题的名人私房菜,王微说自己并不会做菜,他只负责美馔创作的理念,因此满载探寻之美。与顺峰酒家的雷总厨联袂呈献一席忠于食材真味的顺德私房菜。

重头戏的“锦绣拆鱼羹”,这一道菜用意表现王微先生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拆鱼羹本是顺德美食传承百年的烹鱼之道,此番被雷主厨混搭入十多种新颖的配料。清脆的鲜松仁、冬菇、木耳、翅针,将浓郁汤羹点缀得趣味盎然。

仿佛是将王微在法国旅居的经历妙手撷来,压轴之作“鹅肝酱芋件拼扇贝”登场。这一道中西合璧的佳肴,散发着浓郁法国风情的鹅肝酱,热情包裹着绵甜香糯的粉芋,化作舌尖上丰腴幼滑的圆舞曲。金黄的扇贝,又以海鲜的沁甜和烘烤的焦香,带来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味觉奇遇。层层叠叠的丰富口感,与轩尼诗X.O纯饮时的馥郁相得益彰,让王微先生赞不绝口:“我是福州人,生于海边的缘故,贝类的味道让我有种重游故乡的亲切感;鹅肝酱是法国的名产,多年前我在枫丹白露求学时,第一次尝到便觉得非常惊艳……”

晚宴与王微本应是写满惊叹号的历险记,被他独特的描述化作一杯陈年的干邑,浓烈的酒体里游动着曼妙纤细的花果香,和风细语,回味连绵。

上一篇:一地烧饼散文下一篇:用三变改革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