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趋势

2024-04-26

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趋势(共6篇)

篇1: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趋势

加入WTO后,我国各行各业将面临进一步改革开放,人才市场面临的形势将是人才结构调整加快、人才国际化日益明显、人才资源配置方式更趋市场化、人才中介组织多元化。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双重影响,必然促使我国人才市场朝着加强人才市场机制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人才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平方向转变,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人才领域,将会促进中外人才市场的融通,扩大市场资源,有利于加速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促进人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造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人才中介组织的竞争力和服务手段、技术的提升。

一、入世给我国人才市场带来的影响

从总体上讲加入WTO将掀起和推动中国的又一轮改革,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技术、资金和管理模式引进上的便利和迅速发展,从而带动投资增长和出口的增长,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增长,给我国人才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人才结构调整加快,人才流动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入世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将会面临大的调整,这直接影响到就业结构的变化,进而极大地改变人才资源的分布和结构状况;农业和一些传统工业如汽车、机械、石油、冶金等面临冲击,将不可避免带来减员;而纺织、服装、旅游、外贸和服务业会得到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人才、熟悉国际市场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以及法律、金融、保险等人才将出现短缺,这种需求的变化将促使人才流动日益加快。因此加入WTO还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即人才在不同行业之间的转移和人员在职业、职位上的转变。

(二)、人才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入世将使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动将从国内转向国际,“人才无国界”的特点将日益突出。国家的户口政策将进一步开放,最近,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又作出了取消外来务工人员的7项费用的决定,预示着户口将不再是制约人才流动的主要障碍。国际人才流动日渐频繁,并且呈现出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特点。人才需求将由国内企业转向国内外企业,国内各行各业的外向型人才需求将会大大增加,人才供给将由国内人才扩展到世界范围的各类人才。

(三)、人才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开放的扩大,以人才争夺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并呈现出国际、国内竞争相互交织的特点。争夺的重点主要是高层次人才,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将使本来紧缺的人才更加紧缺。发达国家不断变化策略,在世界范围内挖掘人才。例如,在美国硅谷的二十多万就业人员中约有六万中国人,占美国一流人才的四分之一强。在据资料介绍,现已出现美国、德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很多公司直接把手伸到国内市场的新动态。他们到上海等地的名牌高校招聘毕业生出国就业,条件优厚,一切手续由公司代办,有的还承诺可以取得永久居留权。加上外国公司以其经济实力、财团资本和人才本土化策略,与国内企业争夺人才,我国将面临人才流失的冲击。

(四)、人才资源配置方式更趋市场化。开放市场将使资源优化配置规律发挥作用的空间扩大,公平竞争、自由选择的原则会在各个领域得到体现。人才流动的国别界限、所有制界限、户籍界限将逐步被打破,人才资源配置方式要求与之相适应,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入世后人才资源配置的迫切要求。

(五)、人才中介组织多元化。有关专家分析,入世后人才中介组织将开始新一轮的“洗牌”。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是平等的,人才中介服务业无疑是我国入世后外商最感兴趣的领域之一。对各国、各地、各类企业实行“普惠制”和“国际待遇”,意味着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其他成员方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必须给予与本国、本地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相同的待遇。将出现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机构、非公有制人才中介机构、外资人才中介机构并存的情况,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所具有的行政优势将逐步消失,面临着国外人才中介组织和国内非政府所属人才中介组织的双重竞争,迫切需要提高竞争力,在运作方式上向市场化转变。

(六)、除了这些具体的影响,入世还给人才市场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影响,即机制性和体制性的影响。入世要求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框架与国际通行规则看齐,这意味着我国需要在法律、规则和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这种调整是在一定程度上的被动性开放、规则性、体制性开放。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律架构和体制架构正在逐步建立。市场基础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特别是人才市场机制尚不成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市场层次不高,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市场服务比较粗放,这些都不能适应加入WTO以后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同样,入世使政府的管理体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表现在宏观调控能力不强、市场监管能力不足、管理队伍的能力不适应需要等方面。以我们现在的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相对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其次,人才市场作为要素市场,其发育发展程度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据有关专家的分析,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总体上为50%----60%,与我国目标市场化程度80%----85%还有很大距离。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形成。第三,人才市场机制建设有赖于各项改革的深化,如户籍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等,不可能孤军深入。第四,今后人才中介组织将面临挑战。人才市场必须加快解决自身的能力建设问题,增强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这关系到人才中介机构的生存问题。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重影响,也将深刻地反映在我国人才资源开发领域,对我国的人才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

入世后人才市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重视人才及人才市场,反映了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谁抢占了世界高科技人才制高点,谁就成为未来真正的赢家。

因此,在新的世纪里,人才市场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机制建设为中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中介组织转型,促进人才市场服务上水平和人才中介服务队伍能力建设。

(一)、以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为出发点,加强人才市场机制建设。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结合实际,研究人才市场发展的宏观规划,明确人才市场发展的目标和步骤,促进人才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强调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市场机制建设。

1、规范人才市场内部建设。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一个中介服务机构,人才市场必然会成为独立的运行主体,这就需要我们提供的每一项服务都符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要求,人才市场必须以优异的服务质量、多样的服务项目赢得市场。服务的规范化表现为服务的标准化,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人才的委托推荐、代理录用、培训等工作制订程序化流程及规范说明,既保证人才服务的效率,又体现人才市场化运作的规范。今年初,南方人才市场在国内率先获得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首开人才服务行业创立质量品牌的先河,标志着我们人才市场也正向着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方向努力。

2、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供求、价格和信息三大机制,并使其发挥作用。首先,构建人才市场供求机制,打破人才单位、部门所有,实现人才供给主体个人化;同时通过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推进人才市场需求主体真正到位。其次,要发挥市场价格的导向作用,对各类人才的市场工资进行规范化的调查和整理,并定期或不定期公开发布有信度的市场工资信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根据人才市场的供需变化,研究制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层次人才的市场工资指导价。再次,抓好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供求信息在市场调节中的作用,为政府决策、单位用人和个人择业,以及人才培养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指导。

3、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市场建设。高层次人才是人才争夺的重点,掌握高层次人才流向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抓好。一方面引导创建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人才中介集团公司,增强国内人才中介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整合现有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和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的力量,发挥整体效应,抢占市场份额,与将来进入我国的跨国人才公司相抗衡,有效地保护国内人才,同时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吸引和挖掘国际型人才。

4、抢占制高点,发挥人才高地作用。面对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若干人才高地,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宽松的环境吸引人才,使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适当聚集,以避免人才的过度流失。

(二)、以深化改革、创建市场环境为出发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有评论说,国家与国家之间分散的企业竞争,正在逐步发展为以集中形式表现出来的政府之间的竞争。要提高政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人才市场机制建设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政府的改革。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入世后,政府可以通过体制创新和深化改革,加大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力度,进行分配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为人才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市场等环境。要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观念转变到符合市场经济和世贸规则要求的管理观念,学会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管理市场;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根据人才市场建设需要,逐步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市场秩序、加强市场规划、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正确履行职能。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由原来单纯的“行政----控制型管理”转到“行政----控制和规则----服务相结合型管理”。

首先是在创造环境上下功夫。要创造法治环境,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在实施《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管理法规,并以此为中心建立内容完善、相互配套的人才市场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市场管理制度,建立和维护人才市场秩序,加强政策研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促进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建设的有关政策。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人才中介组织,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其次,对市场建设可以从“办”市场转为“放”市场,转为引导扶持,如引导市场的联合和高层次人才市场建设。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对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扶持信息网络市场的形成,逐步实现全国人才市场信息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发展网络人才市场,开展网络人才交流活动,提高人才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再次,以加快发展、提升质量为出发点,提高人才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平。高层次人才市场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观念,在服务手段、服务规程、服务标准等方面,都要有所思考,有所动作。当然,人才市场的服务是要有效益的,包括我们常说的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一定形式,例如在适当的时候,开展人才市场“创优、创名牌”活动,明确人才中介服务的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管理,促进人才市场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力。基础性市场还要以提高成交率为目标,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人才与单位的双向选择、合理流动,这样人才市场才有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地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网络化、标准化服务体系,真正的把服务公开化、明朗化,从而树立起人才市场的品牌形象。

最后,加快培养和建立一支熟悉人事业务、懂得市场经济运作程序的人才市场管理队伍。要加强对现有队伍的能力建设,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开展人才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不断提高行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整个行业水平;注重培养队伍的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挖掘队伍潜能;培养造就我们自己的专家队伍,努力学习各种人才服务技术,提高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学习熟悉国际法和世贸规则,能够运用这些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权益,适应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篇2: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趋势

王书侠

2012-9-21 15:38:19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6期

摘要:随着欧美经济的疲软和人民币汇率下调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将目光瞄准内贸市场,这 一块被忽视的蛋糕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内市场的众多行业中,儿童旅游消费市场又尤为独树一帜,加之中国传统的育儿观念,对于家庭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都格外看重,由此催生的旅游消费市场几乎难以估量。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浙江省儿童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需求特征,提出趋势预测。

关键词:儿童旅游,市场需求,特征,浙江

引言

根据医学界和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将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人称作儿童。从年龄段上划分,多指0~14岁的孩子。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省目前0~14岁人口(儿童)为718.92万,儿童占总人口的13.21%,儿童旅游者基数大。

当今,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渴望在旅游中回归自然。旅游正成为家长们越来越能够接受的为儿童安排的休闲方式和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全社会的旅游观影响着浙江儿童的旅游需求。浙江省经济发达,儿童旅游需求意愿十分强烈,出游频率也很高,而且儿童出游往往是“1拖2”的模式,甚至是“1拖4”、“1拖6”的模式,即儿童出游同时带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旅游。某调查公司曾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个城市做过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平均会拿出家庭收入的18%~30%来养育孩子,浙江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消费支出都花在子女身上,因此如果以大家庭观来看待浙江省的儿童旅游潜力,浙江省的儿童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可为难以限量。

为了开拓浙江儿童旅游市场这块处女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浙江儿童旅游需求,并使儿童旅游市场开发取得综合效益,十分有必要深入儿童和家长内部,对儿童旅游需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此,本课题组成员花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对浙江儿童旅游需求状况的调查。在最初的信息采集阶段,根据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状况等要素进行抽样,对浙江省各地符合条件的儿童及其家庭发出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0份,问卷回收率97.14%。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到了弥足珍贵的统计数据,总结出了浙江省儿童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

一、浙江儿童旅游市场需求特征调查分析

(一)浙江儿童旅游市场结构特征分析

1.儿童性别

本次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340份,受调研的男性儿童为175人(占51.47%);女性儿童为165人(占48.53%)。

2.儿童年龄

受调研儿童的年龄分布1~6岁者最多,10~14岁者最少。1~6岁儿童占45.59%,7~9岁儿童占29.41%,10~14岁儿童占25%。

(二)浙江儿童旅游市场行为特征分析 1.儿童出游意愿分析

本次调研显示,浙江儿童整体外出旅游的意愿强烈,受调研儿童58.82%表示近期有出游意愿。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出游意愿就表现为更加强烈。下页表2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出游意愿进行比较分析。

2.儿童出游率分析

(1)出游率高。受调研儿童中明确表示近一年曾外出旅游过的占82.35%,而没有外出游过的仅占17.65%。由此可证明,浙江省儿童的出游率高,儿童旅游市场十分活跃。

(2)出游频率高。浙江省儿童不仅出游率高,而且出游频率也较高。表3提供了浙江省儿童和家长们近一年的出游次数信息。

上表数据说明,浙江省儿童近一年外出旅游次数多为两次以上,受调研儿童出游两次以上的比例达58.82%,而一次没有外出旅游过的仅占8.82%。

3.儿童出游方式分析

(1)出游组织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家长带儿童出游多采用家庭自助游的形式,家庭自助游的比例高达80.88%,选择跟旅行社团队出游的比例为7.35%,家长因公带儿童出游的比例为1.47%。这说明家庭自助出游是目前浙江儿童出游的最主要方式,分析其原因,首先浙江省家庭的私家车保有量高,家长们更愿意自驾车带儿童出游,实现其旅游目的,先进的道路导航设备、网络预订平台和完善的景区交通网解决了自驾车出游的诸多弊端;其次,由于儿童身心发育还不成熟,经不起旅途的奔波,更经不起太多的突发状况,家长们选择家庭自助出游,就可以根据儿童的身心状况灵活掌控行程和旅游节奏。值得注意的是,跟旅行社散客出游虽也能满足家长和儿童的一些个性化需求,也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但本次调查中,家长们选择带儿童跟旅行社散客出游的比例确是零。

(2)出游交通方式。浙江家长带儿童外出旅游更多选择自驾车的交通形式,调研显示,浙江省家长带儿童出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与其出游方式的选择调研结果大体一致。自驾车出游的比例为47.06%,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浙江省经济发达,私家车数量多。除了自驾车外,汽车和火车也是出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乘汽车和火车出游的比例分别为22.06%和14.71%。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没有家长选择乘飞机和乘轮船带儿童出游,没有选择飞机的原因是带儿童出游一般距离较近,在外面逗留时间较短,没有必要选择飞机,另外机场离儿童居住地和目的地一般较远甚至是没有机场,不方便选乘飞机,同时乘飞机相对其他交通工具而言家长需支付更高的费用。没有选择轮船的原因是轮船的速度较慢,在行程中的方便和灵活性较差,不适合携儿童长时间乘坐。

4.儿童出游时长、出游时机和出游费用分析

(1)出游时长分析。本次调查样本中儿童随家长平均出游时长多为两天,1天次之,半天和3天以上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调研发现浙江省儿童出游时长在3天以上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达19.12%,这表明浙江省家庭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家长对儿童旅游持较强的肯定和支持态度。

(2)出游时机分析。受儿童寒暑假和国家法定休息日的影响,调研结果很明显,浙江省儿童多集中在寒暑假外出旅游,寒暑假出游的比例为48.53%,周末双休日出游比例也比较高,为33.82%,而在父母休年假和随时出游的比例分别不足5%,其他时机出游的为7.35%。浙江儿童的出游时机与中国整个儿童旅游市场的出游时机一致。

(3)出游费用分析。与前面的调查分析一致,浙江省儿童不但出游率高、出游频率高、每次出游时间较长,而且每次出游的花费相对也较高。

儿童出游费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儿童所在家庭的收入状况,为此,本调查组同时调查了儿童所在家庭的收入状况。调查信息显示,浙江儿童所在家庭的收入基本是工薪阶层中等收入水平,儿童所在家庭的年收入在10万元~20万元之间的比例为52.94%,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比例为42.65%,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比例较少。但仅以此来判断浙江家长在儿童旅游中的支付水平是比较片面的,因为其一,调查组在调查时发现许多家长不愿炫富,填写收入信息时非常保守,家庭的实际年收入高于其所填报的数额,其二,浙江许多家庭投资性消费较多,比如置业,因此其年度收入净额相对下降。

(三)浙江儿童旅游市场偏好特征分析

1.家长对儿童出游必要性的认识分析

家长是儿童的监护人,也是儿童外出旅游的费用承担者和终极决策者,家长对儿童旅游的态度和必要性认识直接影响着儿童旅游,为此,专门针对家长对儿童出游的必要性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家长认为儿童外出旅游十分必要的比例高达50%,认为必要的比例为30.88%,认为比较必要的为16.18%,认为毫无意义的仅有2.94%。这一调研数据更加充分说明,浙江的家长十分重视儿童外出旅游,对儿童出游高度认可。

2.儿童旅游偏好分析

(1)对景点类型的偏好分析。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浙江儿童和家长最感兴趣的景点类型是儿童游乐园和动物园,所占比例分别为79.41%和72.06%,水景地、植物园和文化主题园等旅游景点次之。红色旅游地和工业旅游地两类景点的偏好比例最低,仅为1.47%和0。这一调查结果说明,浙江儿童和家长对儿童游乐园和动物园具有极强的兴趣,对水景地、植物园和文化主题园也具有较高的兴趣,但对于红色旅游地和工业旅游地两类景点则缺乏兴趣,分析原因,一是浙江这两类景点开发的都不是非常成熟,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和影响力,对家长和儿童缺乏吸引力;二是浙江儿童在家庭旅游决策中的主导作用比较大,调查发现,选择出游景点时,儿童单方决策的比例为13.24%,儿童和家长共同决策的比例为50%,而儿童完全不参与决策的比例只有4.41%,儿童天性喜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比较强的景点和项目,浙江的红色旅游地和工业旅游地景点相对来说趣味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等还不够,因此难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2)对活动内容的偏好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儿童感兴趣的旅游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儿童最喜欢的旅游内容是看动物表演,其次是买玩具、尝美食和参与互动活动,再次是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买(看)书籍等。仅管参与刺激、惊险和挑战性的项目很有吸引力,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儿童和家长对此项内容偏好较低。

(3)对出游意义和作用的偏好分析。浙江家长们认为,儿童外出旅游最大的意义是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可称其为“求知性”偏好,这一偏好比例为91.18%;意义之二是接触自然和强身健体,可称其为“健康性”偏好,这一偏好比例为64.71%;意义之三是感受家庭温暖和增进家庭感情,可称其为“情感性”偏好,这一偏好比例为60.29%;意义之四是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操以达到教育和引导的目的,可称其为“德育性”偏好,这一偏好比例为52.94%;意义之五是让儿童开开心心的尽情享受生活,可称其为“享受性”偏好,这一偏好比例为51.47%;最后是让儿童多交朋友和培养其开朗乐群的性格,可称其为“乐群性”偏好,这一偏好比例为42.65%。

二、浙江儿童旅游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1.儿童出游意愿将更加强烈

在浙江,外出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儿童及其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必须消费。受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宏观政策影响,浙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瞄准内贸市场,他们很快会看到儿童旅游这片蕴涵着巨大财富的新大陆,围绕着儿童旅游消费的衍生品市场将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儿童旅游产业链将逐渐形成和发展。儿童旅游产品供给在满足儿童旅游需求的同时会极大的刺激儿童旅游需求。因此浙江儿童及其家长的出游意愿将更加强烈。

2.家庭自驾车出游比率将会更高

自驾车出游有其独特的方便性和灵活性,适合带儿童出游时选择。家长带着儿童自驾车出游,不用等车挤车,早去晚归非常灵活,行李不用背又可多带,行程根据儿童身心状况随时调整,所以自驾车旅游曾经风靡发达国家。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自驾车游已经成为国人旅游的新风尚,浙江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汽车保有量高且继续攀升,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出游订票、订酒店、订餐、订景点门票等十分便利,加之汽车导航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的广泛使用,家庭自驾车自助出游的形式将会成为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因此浙江儿童随家庭自驾车出游的比率将会更高。

3.儿童旅游产业链将被催生

篇3:有机食品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1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过去的二十年, 全球有机农业发展迅速。自1996年, 有机食品销售额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的3720万公顷农地用于有机生产, 2009年, 有机食品和饮料销售额达549亿美元。而且有机生产的种养殖面积以5%、市场价值以6.2%的速度增加。

我国1999年以前, 为有机农业的初期阶段, 其发展的原动力在于出口创汇。十几年下来,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 截止2006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12177.59万公顷, 既18.27亿亩。当年中国经认证为有机农田的面积有210万公顷, 经有机认证的野生采集面积208万公顷, 还有110万有机转换农田, 合计528万公顷, 是我国当年耕地面积的4.3%。以产值计, 2006年我国有机食品出口值为3.5亿美元, 国内市场零售额为7.5亿美元。

无论从数字上还是从市场看, 我国有机食品市场还不成气候。但是从分析推动其市场需求的诸因素开始, 可以发现其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这对于生产商来说, 不失为一种预测市场, 了解消费者和培育市场的办法。

2 决定有机食品市场需求的诸多因素

决定有机食品市场需求的因素很多。对单个消费者来说, 下列诸多因素中任何一个都可能会使之做出购买的决定: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种类、文化因素、社交圈子、心血来潮等等。社会科学家不可能对个体消费行为的所有原因一一列举并全部加以解释。但是运用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 可以将影响有机食品市场需求的主要力量辨析和归纳如下:

Qd=f (P, M, Pr, T, …) , 其中:

Qd=有机食品的需求量

P=有机食品价格

M=人均收入

Pr=相关商品的价格

T=消费者偏好

以上函数关系式表明有机食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偏好四个主要经济变量有关, 其中省略号代表其他各种各样的次要因素。下面将逐一分析这四个主要变量对有机食品需求量的影响。

2.1 价格

依据需求定律, 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是反向变动的关系,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其需求量降低, 反之相反。有机食品零售价格变动, 也会影响其需求量的变动。因而, 当有机食品的生产成本下降、营销和认证门槛降低使其零售价格下调时, 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量就会上升。这一点对未来的有机食品市场非常重要, 因为如前所述, 有机农业发展很快, 生产商在竭力发现更高效的生产过程、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产品质量也更好, 这会促使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发展。这种技术的进步、生产过程的改进、大规模生产带来的运输成本降低、市场营销和认证门槛的降低等规模经济效益, 最终将降低有机食品的零售价格, 从而引起对价格敏感的消费人群的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 还有部分人群对价格的变动不会有太大反应。无论价格如何变动, 这个群体总会选择有机食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要么是坚定相信有机食品, 要么是高收入。第一类消费者, 在我国大多数由于家庭、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对健康环保非常注重, 对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和添加剂等化学物质极度反对, 价格变动基本不会改变其购买行为。第二类消费者因为收入很高, 食品消费占其日常消费比例极低, 因而其购买决定也不会受有机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两类消费者愿意为有机食品支付溢价。在现阶段, 对于像有机食品这样的高质量产品, 收入比价格更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是否有能力为其健康饮食付出溢价。

2.2 收入

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会改变其消费行为, 逐步淘汰对劣质商品的购买, 增加对高质量商品的需求。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根据恩格尔定律, 随着收入的增加, 食品支出占总支出会减少。1978年我国还是贫困国家, 家庭平均恩格尔系数约60%;到2003年, 中国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平均约40%, 这也证明了恩格尔定律。

收入与食品购买的关系是, 收入增加, 购买的食品也会增加, 但是增加的比率在下降, 而且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 食品支出达到最高点后, 反而会下降。营养学家发现, 发达国家的一些低收入人群肥胖症者较多。随着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 消费者会选择吃得更少、吃得更好, 他们会更倾向于购买有机食品。

基于上述分析, 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会更乐于为食品质量支付溢价, 当然其中包括有机食品。这一点对预测未来的有机食品市场非常重要。我国高收入阶层将会越来越多, 据麦肯锡季刊的研究“中国富裕家庭的数量在不断攀升, 到2015年, 中国将拥有全球第四大的富裕消费群体。”

2.3 相关商品价格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 不仅考虑该商品的价格, 还会考虑到相关商品的价格, 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有机食品的替代品是非有机生产的食品, 既常规食品, 目前价格低于有机食品价格, 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影响极大。上文中提及的有机食品的坚定信仰者和高收入群体不会因为价格因素转而选择替代品。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 还是会在常规食品和有机食品之间进行价格比较, 并据此做出购买决定。因而消费者对有机食品质量的认知, 和两类食品的价格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对未来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

理性消费者购买食品会遵循这样的模式:他们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cost-benefi t analysis) 。购买有机食品的成本是有机食品溢价, 收益是其本人及家人健康的饮食和营养。如果在将来有机食品相对于常规食品价格降低了, 那么更多的人会购买有机食品。如果将来有更多科学数据和证据证明有机食品对健康和营养的重大作用, 使更多人认为有机食品对健康有作用, 也会增加有机食品的需求。

造成目前有机食品溢价的原因在于有机食品与常规食品表面上无法通过肉眼加以区分。所以首先, 有机食品要满足有机生产标准;其次, 有机食品生产规模较小, 在存储、加工和运输环节要与常规食品隔离;最后, 有机食品要想在市场上获得有机溢价, 必须经过认证。所有这些满足生产标准、小规模生产、隔离和认证等程序都会带来成本的增加, 抬高零售价格。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 种植面积增加, 生产规模加大, 其生产、仓储和运输和加工过程的成本就会降低, 规模经济发挥作用, 降低有机生产的成本, 零售价格也随之降低, 需求增加。

在我国, 从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可。从人们对养生的狂热, 从卖菜的小贩常常以野生和绿色标榜自己的产品也可以推知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消费者最为熟悉的是“绿色食品”, 大多数人对“有机食品”的理解似乎似是而非, 对于有机认证也是半信半疑。

总结一下相关产品价格对有机食品需求的影响, 在于相对价格 (有机溢价) 和消费者所认知的有机食品质量。有机溢价是购买与否的决定因素, 这一相对价格会随着有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 进而刺激有机食品需求上升。关于对有机食品健康和环保收益的认识, 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但相对于收入和价格, 没有如此敏感。如果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 哪怕极小的健康收益, 消费者也愿意为健康买单, 为此支付溢价。

2.4 消费者偏好

有些人对有机食品持反对态度, 认为既然只有高收入阶层消费得起, 有机食品属于奢侈品。还有人认为既然没有充分确凿的科学数据证明食用常规食品对健康的危害, 没有必要追求有机食品的高消费, 对其支付溢价。其实, 有没有科学数据证明有机食品对健康和环境的益处, 在这里并不重要。经济学家对消费者的选择不做价值评判, 消费者的行为没有所谓的对错或好坏, 这正如有人买巧克力, 有人吃烤羊肉串, 有人抽烟, 有人喝咖啡。进行市场分析时, 经济学者只关心消费者实际的选择。事实上, 消费者认为有机食品有利于健康并乐于支付溢价, 有机食品需求旺盛, 而且在持续增长。

另外, 消费者的理念和认知可能与事实不符, 但是消费选择却是基于理念和认知而并不一定就基于完全正确的事实。经济发达国家, 有机食品理念建立较早, 消费者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 对有机食品需求自然多。我国虽属发展中国家, 但经济增长较快, 富裕阶层不断壮大。此外由于受传统医学、养生学和传统哲学文化的影响, 有机理念似乎一触即发, 极易普及。就此方面而言, 我国国内未来有机食品市场需求将会呈上升趋势。

随着医学、环境和营养科学的发展, 将来如有更有力的研究结果明确农药、化肥等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作用, 消费者会在新的认识基础上, 在有机食品和非有机食品间作出新的选择。

3 结语

上文分析了影响有机食品需求的主要因素:价格、人均收入、有机食品对常规食品的相对价格 (既有机溢价) 和消费者偏好。随着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有机食品价格会逐步降低;我国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和富裕阶层的壮大也会促使消费者对有机溢价不再敏感;生产规模的扩大, 单位成本的降低, 都会促使有机溢价越来越小;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会增强其对有机食品的忠诚度。从这些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主要因素, 可以预知有机食品市场需求会有强劲的增势。当然, 其价格还是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

参考文献

[1]李显军.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阶段与前景, 2007年10月18日全球背景下的有机农业会议.

[2]Stephen Scoones, 中国的有机农业——现状与挑战, 中国——欧盟世界贸易项目, 2008, (5) .

[3]Mankiw, N.Gregory, 2007,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4th ed, Thomson South-western press.

[4]Yuval Atsmon and Vinay Dixit, Understanding China’s Wealthy, Mckinsey Quarterly, 2009, (7) .

[5]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六号) 2008, (2) .

[6]http://baike.baidu.com/view/28093.htm 2011-03-15.

[7]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9_402465309.htm.

[8]http://www.ifoam.org/2011-03-14.

篇4:卷烟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

1.消费档次不断上升,中高档竞争加剧。企业为提升利润而在品牌形象上向上延伸,使2005年的卷烟市场呈现高端化的突出特点。但由于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容量毕竟有限,能形成规模市场的品牌并不多。因此大家开始关注6—10元/包、1l—15元/包价位的卷烟市场,大量品牌开始集中于该档次进行鏖战,渐渐形成新一轮竞争的热点。

2.消费者更注重卷烟的“商务交际,舒适健康”价值。消费者对卷烟产品好坏的评价指标与行业内的评价体系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们更倾向于从自己的视觉、味觉、嗅觉直观判断卷烟产品的好坏,且同时受产品价格、周边人的口碑、企业实力、品牌宣传力度,甚至销售点的信誉和规模的影响(见表2)。这与企业在包装和烟支高档化、品牌宣传力度上的大投入密切相关,也反映了卷烟产品的商务和交际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得到加强和提升。

另外,消费者更倾向于关注卷烟对喉咙的顺滑程度及有无明显的干燥感觉、吸后的余味是否舒适、不容易生痰等方面。同时,更多的消费者对焦油量和烟碱量影响卷烟口味的功效有所了解,卷烟危害健康的忧患意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10-12毫克低焦油量的卷烟将会成为未来的消费趋势。

篇5: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趋势

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咨询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4784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文章来源】http:/ ▄ 报告目录

第一章、建筑涂料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建筑涂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建筑涂料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建筑涂料分类情况 第四节、建筑涂料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建筑涂料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建筑涂料发展环境及政策分析 第一节、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15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二、2016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第二节、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第三章、中国建筑涂料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建筑涂料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建筑涂料产能概况

一、2011-2016年产能分析

二、2016-2020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建筑涂料产量概况

一、2011-2016年产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6-2020年产量预测

第四节、建筑涂料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章、建筑涂料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国内产品2011-2016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2016-2020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2010-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中国建筑涂料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五、行业敏感性分析

第二节、中国建筑涂料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中国建筑涂料行业财务能力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六章、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七章、建筑涂料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建筑涂料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建筑涂料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建筑涂料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建筑涂料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6-2020年我国建筑涂料市场竞争趋势

二、2016-2020年建筑涂料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6-2020年建筑涂料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建筑涂料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202011—2015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2016-2020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九章、建筑涂料产业用户度分析 第一节、建筑涂料产业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建筑涂料产业用户关注因素

一、功能

二、质量

三、价格

四、外观

五、服务

第十章、2011-2016年建筑涂料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当前建筑涂料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建筑涂料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建筑涂料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1-2016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规模

三、2011-2016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2011-2016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十一章、建筑涂料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企业1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二节、企业2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三节、企业3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四节、企业4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五节、企业5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十二章、建筑涂料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第一节、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第二节、体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节、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第十三章、建筑涂料行业供需平衡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7-2022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产量预测 第二节、2017-2022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需求量预测 第三节、2017-2022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2017-2022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价格走势 第十四章、业内专家观点与结论

第一节、建筑涂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把握客户对产品需求动向

二、渠道发展变化预测

三、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 第二节、建筑涂料企业营销策略

一、价格策略

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

三、促销策略

四、服务策略

五、品牌策略

第三节、建筑涂料企业投资策略

一、子行业投资策略

二、区域投资策略

三、产业链投资策略

四、生产策略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

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篇6: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趋势

市场需求:颗粒全自动包装机所应用的主要对象是食品和药品等产品,而这些产品都与人们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当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继而对于食品与药物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增长之中。而且人们对于包装的质量,卫生条件的要求也在提升,这对于包装机械市场是挑战也是机遇。

用于生产医药和个人护理产品的包装设备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对设备的投入增加。越来越多地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随着药物品种的迅速增加.这一市场对包装设备的需求也水涨船高。饮料包装机械市场也将呈现稳健的发展态势,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对饮料包装产品的消费日益高涨。并且更多地利用更高效、高端的包装设备。而在工业化国家更是如此。最引人关注的是,食品加工领域仍将是包装设备的最大需求市场。

全球医药用品行业是包装业重点发展的一个领域,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制药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如医药企业巨头辉瑞公司2010年1月就宣布了裁员计划。然而.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弗里多尼亚集团公司预测.世界医药包装市场的需求预计仍将以每年6,3%的速度增长。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将继续占据全球医药包装市场需求量的70%以上。就发展后劲来说,由于迅速增加的药品制造能力和政府制定的多项旨在提升医药产质量的政策措施.中国医药包装市场将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也将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此外,中国包装机械市场有很大一部分由国外产品长期占据,因此开发适合。中国国情,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的包装机械一定可以在市场上有不俗的表现。

技术发展趋势:

1、颗粒全自动包装机向多功能、高效、低耗的方向发展。许多加工设备,已经越来越被用户,要求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比如一套设备可以生产两种以上的不同型号产品,因此包装机械也必须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同时,要求设备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以降低成本.赢得市场;

2、要求包装机械向灵活性、柔软性方向发展。对于同一种设备,每一个用户都有不同的要求。因为其产品各有特色,这就要求包装机械.根据用户要求的不同而设计、变化;

3、包装具有保质期的食品,药品等物料,一旦出现机械故障导致停产,就会导致物料积压和浪费。所以更高的稳定性、可靠性是一个发展方向。

4、颗粒全自动包装机在采用技术上,越来越多地向高科技方向发展。包装机械已越来越多地

采用了机、电、光、声、磁、化、生等技术,使其越来越适合于各类户的要求。同时采用高新技术,操作方便,维修简单,稳定性好,寿命长,同时给生产管理上带来很大益处。

5、包装机械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其社会性。如其对环境保护、使用安全等方 面的考虑,体现得越来越多。

上一篇:军理各章节笔记整理下一篇:妇女儿童工作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