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散文读后感

2024-05-08

丰子恺散文读后感(通用8篇)

篇1:丰子恺散文读后感

《丰子恺散文集》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丰子恺散文集》,感觉他写的文章确确实实如同丰老说的一样:“丧失了美丽的童年时代,送尽了蓬勃的青年时代,而初入黯淡的中年时代的我,在这群真率的儿童生活中梦见自己过去的幸福,觅得了自己已失的童心。”我读完后,也就找回了在天真幼稚时光中的记忆。

他的文章总是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总是希望人们能团结在一起,但是总是在生活中便成了泡影,我觉得他非常喜欢观察,比如他从孩子亲情友情体会到了爱和未来的希望,每次读他的散文,每一篇我都会看到美好和希望,但也会看到那些阴暗和光明的比较,让人们品的更高尚,更加反对那些社会的阴暗。

他曾说过:“人体的美的姿态,必是出于自然的。换言之,凡美的姿态,都是从物理的自然的要求而出的姿态,即舒服的时候的姿态。这一点屡次引起我非常的敏感。无论贫贱之人,丑陋之人,劳动者,黄包车夫,只要是顺其自然的天性而动,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以礼赞。”是呀,对此,我也感同身受。在我之前的小区里,有一个蹬三轮车打扫卫生的老爷爷,我们亲切地称他为“垃圾爷爷”。

垃圾爷爷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记录着多年的辛勤劳苦。他那粗壮的大手上刻着裂痕,向我们诉说着他那多年来的风霜艰辛。然而,一个朴素淳朴的老爷爷,却有着心灵的美。那一天,垃圾爷爷照常在学校里转悠。我刚吃完饭从餐厅里出来就见他了,我打了招呼,就快步走了,赶去读书,这时马一凡又来了。他说问我借钱。我一摸口袋,钱没了。我自言自语道:“咱能没有呢?”我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顿时,我那原来平和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认真的把所有的都翻便了,都没有。于是我凭着记忆找。马一凡也帮忙。我们好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勇士,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行动。

一圈,没找到!两圈,也没找到!三圈,还是没找到!

我们简直失去了希望,这时只间垃圾爷爷来了,他的手里竟拿着我的钱,他向我走来,我高兴极了!拿上钱连蹦带跳,大声叫道:“找到了”!垃圾爷爷见到我高兴的样子也大笑起来,过了一阵便悄悄离开了,他的影子印在了我心里!

其实,美,是没有形 式,没有形状,却令你惊叹,令你着迷,艺术大师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眼睛而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见美是无时无刻出现在每个角落,但 是有些人却是视而不见,如果能更用心去体会那就更完美了。在学校里有的人要赶着上体育课、有的人在走廊奔跑.....种种看见的都是活力十足且青春的美。

所以,只要你善于发现,美就在你身边!

杭州市文澜中学

温志华

篇2:丰子恺散文读后感

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主要文学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车厢社会》、《率真集》、《丰子恺散文选集》、《丰子恺文集》(7卷)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丰子恺散文精选读后感3篇,希望大家喜欢。

时值新春二月,天气多变,乍暖还寒,正是最难将息的时候。

日前的天气本还是好好的,想不到早上起床之后抬眼望外,发觉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更因气温低下而感觉稍许寒冷之意。天空中乌云密布,显得阴暗异常,丝丝的冷风中更传递着风雨欲来的讯息,这样的天气凭空让人心态情绪上感到些压抑和消沉。然而事实上,确是人心的多变更胜于天气的。

傍晚时分天空阴暗得愈发厉害,直到淅淅沥沥的小雨渐次的滴落和湿润了大地为止,这当算得上是立春之后的第一场春雨。但当暮色四合之后,窗外的景色渐渐的淹没于夜色之中终于不见,只有远方的霓虹灯的灯光透过层层的细雨而遥远的传过来。雨声淅沥,连绵不绝,暗合着这冬去春来的夜晚,心绪更加感到彷徨。刚刚从家里出来有十天,难道又想家了吗?虽是自己的心事,自己却未必就说得清楚。正赶上今天还是我的生日,心情上更加是欲言又止。而对于我的生日,我想哪怕全天下的人都不记得,甚至连我自己都不记得的,但想家中的母亲却一定会记得的。而事实上我的生日又何尝不是老妈的受难日呢。但很遗憾的是日间一直都没能来得及给家里打个电话问安一下,感到有些惭愧。

满怀无着无落的心绪或者感觉,翻开日前带来的那本书《现代闲情小品》,读到丰子恺的那篇散文《春》之后,移情于物来遣怀的竟有所感。而加之连日来我又感冒复发,持续服药使得满嘴终日感觉苦涩,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以为借用别人的感受来排解自身的烦绪,那却也是未为不可的事情。

“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但当看到这段文字之时,感觉有些微妙,因我日前还曾发短信给距近的好友说来日择个好天气一起去爬山游玩呢,郊外踏青寻春却也是潜在的目的。

“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诗人词客似乎也承认这一点,春寒、春困、春愁、春怨,不是诗词中的常谈么?不但现在如此,就是再过个把月,到了清明时节,也不见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极乐。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可知春徒美其名,在实际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而这段对春的描述更让人苟同,春风化雨竟多愁,且不说诗人词客,单说凡夫俗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但变化多端,始终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的时候。到了暮春,方才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而一路向暖。”丰子恺的这段文字的理性认知,更加让我感到五体投地。想到乍暖还寒的初春,景象固然是一派生机勃发,但风雨不定气温多变,却也正是古人词句里说的是最难降息的时候。所以说暮春才是最美好最愉快的时节。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事实是的确如此。侧耳倾听着窗外的雨声,依然淅淅沥沥的错落有致的富于节奏。“小楼一夜听春雨”的诗句意境是无比美妙的,然而实际上若拿到现实情境里来映照,我们或都会感到失望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遭逢际遇并不总是那么富有“诗意”的。想及到日间午后因为天寒,而蜷缩到屋内一隅不愿再动,再反观诗人词家那些淡雅恬静的诗句,我们或也会感到哑然失笑的吧。

丰子恺有着佛家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他渴望人间充满温情,这从他的一篇随笔《敬礼》中体现出来。文章写的是丰子恺在译稿时不小心压伤一只蚂蚁,它企图爬走,一步一瘸,终于倒下,绝望地挣扎。丰子恺感到很对不住它,但又不能把它送去医治,也不忍把它捻死,以解除痛苦,所以就不理睬它,继续译稿。后来,另一只蚂蚁来救助伤者,不惜劳苦,不惜冒险,丰子恺感到非常抱歉,非常惭愧。丰子恺忽然觉得这两只蚂蚁突然大起来,变得高不可仰了,而自己却变得向蚂蚁那么小,最后,他站起身来,对着这两只蚂蚁,行了一个敬礼。

这样藐小的动物,竟有这样深挚的友爱之情、这样慷慨的牺牲精神、这样伟大的互助精神,真使我大吃一惊!

当有人侵略了蜂巢或伤害了某些蜜蜂,许多蜜蜂竟不惜生命代价用叮咬来报仇,好像这是自己的职责、荣耀。然而,蜜蜂的刺是“一次性”的,叮完便会死去,就这样,无数只蜜蜂为此丧命,最后,人在草地上痛苦地挣扎,身旁是一位位蜜蜂烈士。

动物尚有这样的精神,人有时竟没有。我看过一则新闻:一名女子在露天银行取钱,一名男子持刀抢劫,女子不肯给钱,男子刺了女子一刀,拿钱离去。女子痛苦地挣扎,可一旁来来往往的行人竟无动于衷,还避而远之,没有人来送她去医院,好像怕被掺和进去似的。最后,女子因失血过多而死去。

动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也懂得体贴,懂得关爱,对人的关爱继而对动物、对世间的一切的关爱,我希望人世幸福快乐、没有冷酷!

“宇宙间人的生灭,犹如大海中的波涛起伏。大波小波,无非海的变幻,无不归元于海,世间一切现象,皆是宇宙的大生命的显示。”

掩卷沉思,轻轻用手抚摩着书页。丰子恺先生的《阿难》,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让人放下尘世一切,静静地自然地明净地品读。文章记载的是丰先生的妻子当年不幸小产。半夜里,这个来得太早的小生灵刚刚来到人间,又在一秒间重回到生命的故乡在一瞬间的跳动后悄悄地死去。对于这样的人间哀痛,作为父亲的丰子恺能够淡然地加以描绘,不为孩子的死而哀伤,反而是以一颗包容的心,从宇宙万物的倏现倏灭中释然心中痛楚,平静赞叹只有一跳的一生的天真和聪慧,为孩子不受丝毫尘世苦难而感到由衷的欣慰。这其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丰先生一颗十分朴素,非常真诚的心。

我虽然无缘亲眼见到丰先生,但脑子里却浮现出一个如此模糊而又清晰的形象:雍容恬静的相貌,一团和气的风度,无论在人生的海洋中遇到什么风浪,他也总是欣然微笑,在浪花飞溅中,没有忧虑没有怨言,只有他的本色依旧。

巴金形容他是个“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有着一颗纯洁无污垢的孩子的心”。他的作品就像他的人品一般,朴素而真诚。在他的《大帐簿》里,他细细地写尽人生旅程中的无数疑惑与悲哀,最后他仍然纯朴地希望宇宙间有一本大帐簿,事无大小轻重、来历都一一记录在案,以此解除困惑。《学画回忆》则像放电影般重现出幼年子恺学习画画的趣事,他将那些孩童可爱真挚又逗趣的微妙心理都一一细致地加以描摹,真真切切,没有一丝人造的虚假气息。还有《华瞻日记》里的无邪童真;《秋》里的超脱淡然,只求在死的灵光中度送生命,都表现出他的朴素而真诚的文风。无论是生动有趣的描写,还是对生命的沉思,都渗露出他的真,他的朴,能让读者随之进行一次生命之旅,并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灵魂的洗礼。

他,就如滔滔长江流水边的一个辛勤的摆渡人,用他质朴的笔作长篙,以他的真诚纯洁,为被生活所迷的失望的旅人,撑出一片天空。他让旅客的心由喧嚣归于平静,由消沉而重燃对彼岸阳光的希望。

仰望着蓝天白云,我不禁自问,什么时候,我们世界才可少些欺诈,少些执着,多些自然与淡泊。正如丰子恺先生作品中所希冀的一样。

篇3:丰子恺散文中的童心思想

儿童是上帝赋予的礼物, 童年是人生的毕竟阶段,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以父亲为本位, 崇拜祖先, 推崇老者, 这种文化根本上是对儿童天性的泯灭, 儿童是不被重视的群体, 儿童的成长也过早的被光宗耀祖的功力思想浸染, 儿童的天性在最初的时期就已经萎缩变形。

五四时期人们被禁锢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解放, 这种解放最大的意义就是对人的发现, 并且进一步发现了“儿童”。20世界初新文学运动一开始, 丰子恺就表现了对于儿童世界的极大热情。这在他的文章《儿女》中就明确地说道:“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和星辰, 人间的艺术与儿童”1。儿童在丰子恺的思想中和神明、星辰、艺术是并列的。那么“童心”到底是什么呢?在他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童心”即“孩子本来的心……不是经过这世间的造作后的心。明言之, 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纯洁无疵, 天真烂漫的真心”2。本来的心、真心营造出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孩子世界”。尤其在五四之后丰子恺以如此集中的文字来描写儿童世界, 这在当时是极少的。人们在长期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下, 儿童这一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人们开始意识到, 儿童的思想和情感原来直通人心灵的内核, 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内层。

丰子恺以儿童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文章。但丰子恺的散文不仅仅属于儿童。丰子恺散文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对于万物细微的观察、对于现实的同情和对于永恒的追寻, 这一切因素的综合使得他的散文获得了一种“诗”的品质。于是, 在一个纯真、自然、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文本中, 我们看到了自己逝去的童年, 看到诗, 看到欢乐和柔情。

丰子恺以白描式的手法、清新而又蕴藉的叙事方式描写人类最初的情感, 这些情感融合着丰子恺自己的生命体验, 表现了一种人性的、乐观的、美的主题思想。这在他的文章中处处可见, 《儿女》中写小孩嬉笑玩闹的场面:孩子们破坏“我”的东西, 拿起笔随意的挥舞, 洒的一地一身的墨水, 撞翻茶壶, 壶盖打翻在地上……这在大人眼中看来是让人厌烦的举动, 但丰子恺却在短暂的厌烦之后写道:“我立刻后悔, 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 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 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 终于变批为抚摸”3。在丰子恺的思想中, 儿童的天性永远是第一位的。他由衷的喜爱孩子们, 天马行空地吵闹在他的笔下霎时也变得妙趣横生。丰子恺崇尚这种彻底的真实而又简单的儿童生活, 他会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孩子的心境, 会把自己放在儿童的高度和他们同喜同悲。《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中孩子对逃难的理解让丰子恺明白儿童才能“真正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 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他是创造者, 能赋给生命于一切的事物”4。这不正体现了童心即赤子之心, 还原世界最初的面貌, 儿童的心境最接近世界的本体。成人需要时时恢复自己的童年心境, 才能更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本心, 而回到儿童的心境, 需要淡定从容的内心, 丰子恺正拥有这样平和从容的风度, 这样的风度使丰子恺能在痛苦的年代中发现儿童, 并且将儿童世界趣味化、诗化。丰子恺用自己的文字, 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世界——儿童的世界, 其中蕴含着道义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和美的力量, 这种种力量让我们为之感动。

儿童世界向我们诉说着让人深深感动的情愫、思想和人格精神, 大人应该向儿童靠拢, 接近儿童的心理, 那么“童心”应该怎样生成呢?在丰子恺的观念中“他们的世界原来与‘艺术的世界’相交通, 与‘宗教的世界’想毗连”5。这也点出艺术与宗教和童心是息息相关的。丰子恺把人的生活分为三层:一、物质生活;二、精神生活;三、灵魂生活。而世间居第一层的人占大多数, 居第二层的也很多, 上第三层的需要有大脚力。这其实点明了在尘世中大多数人通过艺术来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 每一个人在世间都如离家在外的游子, 但是, 我们总是需要找到一条回归精神家园的路, 艺术带给人精神的安慰、生活的情趣、心灵的家园。丰子恺对于艺术的追寻极大一部分体现为对于童心的回归。

大人对于世界总是持一种功利态度, 然而儿童和大人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对世界总是保持一种“绝缘”的态度, 这种态度, 与艺术的态度是一致的。他们看待众生相是无功利的, 在丰子恺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儿童们会明确的告诉对方我喜欢你, 坐火车就是出去旅游而并不是逃难, 看到街口卖小鸡的商贩就一齐嚷着“要买!要买!”, 一旦没买成, 最初的快乐就变成了一滴滴的眼泪……孩子们随着自己的心意或哭或笑或闹。丰子恺在和孩子们亲近的过程中, 渐渐看到大人在尘世中的计算心理、大人式的权威教条主义, 这使得大人们渐渐失去了天真的人生乐趣。

“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近。”李叔同曾给丰子恺取法号“婴行”, 他的另一位老朋友马一浮说:“然艺之独绝者往往超出情识之表, 乃与婴儿为近。婴儿任天而动, 亦以妄想, 缘气尚浅, 未与世俗接耳。今观子恺之贵婴儿, 其言恣直, 似不思议境界。盖子恺目中之婴儿, 乃真具大人相, 而世所名大人, 猥琐忿矜, 乃真失其本心者也。”6“婴行——婴儿——童心”这正道出了丰子恺的性格和宗教的缘分。丰子恺的文章正如他的人一般以一种婴儿的心态进行虔诚地写作, 在那里我们体会到对于儿童的敬畏、对于儿童的赞美、对于儿童的无限宽容。对于宗教我们也在总是怀着一颗敬畏的、虔诚的心, 慢慢的接近它、欣赏它、赞美它, 因而在丰子恺的思想里, 不管是艺术、宗教还是童心, 它们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正是这种相似之处, 让人在发张过程中, 应该时时警惕保持自己的“大人相”, 这种“大人相”在丰子恺看来应该具有孩子气, 这才是真正的人。

丰子恺一方面赞美儿童纯真的心, 一方面也在为童心的发展担忧。大人作为社会的主宰, 正逐渐沦为金钱、名利的奴隶, 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他在《谈自己的画》中感叹当人从美丽的童年到蓬勃的青年而后进入黯淡的中年, 在时间的变迁中, 人反而越来越虚伪,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实。甚至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 也应该向儿童学习他们天真烂漫的态度, 否则就会被社会的种种幻象所迷惑。他以佛家“悲欣交集”的态度关注着现实世界中的儿童, 也藉此希望大人们能将更多的目光投注在儿童的身上。因而在人的历史进程中, 不论你是平民大众还是艺术家, 都应该时时回头看看, 去追寻自己最初的本心。

在丰子恺的文字中我们回归童年, 在回归童年的过程中, 渐渐敞开自己最初的本心——童心, 这是诗意的、柔软的、美的, 正如人最初降临到世上, 让我们以最纯真的眼去观察世间万物, 最纯净的心去体验一切的真善美, 这正是丰子恺散文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摘要: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独具一格的。他的散文与儿童世界相互生发, 趣味也多由童心流出。对于儿童, 丰子恺怀有无限的爱心和高度的关注。

关键词:丰子恺,童心,艺术

参考文献

[1].丰陈宝.丰一吟.丰子恺文集 (文学卷一)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115-116.

[2].丰陈宝.丰一吟.丰子恺文集 (艺术卷一)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79.

[3].丰陈宝.丰一吟.丰子恺文集 (文学卷一)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115.

[4].丰陈宝.丰一吟.丰子恺文集 (文学卷一)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122.

[5].丰陈宝.丰一吟.丰子恺文集 (艺术卷二)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248.

篇4: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颁奖记

由西安市文联、《美文》杂志社和浙江桐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颁奖典礼于2015年11月7日14:30在桐乡市振石大酒店隆重开幕,现场名流云集,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10位金奖获得者、2位优秀奖代表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赛事评委团的4位专家,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舫,浙江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麦家,《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穆涛。主办方领导西安市文联党组书记李伯钧、桐乡市市委书记卢跃东、桐乡市市长盛勇军等在典礼中担当颁奖嘉宾,丰子恺女儿丰一吟及其家属也莅临现场。

丰子恺先生是20世纪杰出的画家和作家,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为向文学先辈学习,承继华语文学优秀传统,去年5月,由西安市文联、美文杂志社和浙江桐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评选大赛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全球华人广泛征集稿件,体裁为散文,内容不拘,怀古、察今、记人、述事均宜。征文活动从2014年5月份启动,今年5月31日征文截稿,经过一年征文,受到了海内外作家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收到来自全球的散文类文稿4000余篇,其中有来自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作品百余篇。

经过初评和复评两轮评选后,由李敬泽、贾平凹、吴义勤、施占军、李舫、彭程、黄亚洲、麦家、穆涛等9名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作品进行最终评审,共评选出金奖10名,优秀奖10名。10名金奖获得者中,不仅包括德国汉学家顾彬、著名诗人余光中、新加坡女作家尤今、马来西亚女作家李忆莙、中国文联副主席及国家一级演员奚美娟等一批名家,同时我省著名作家张艳茜荣获金奖,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马聪敏荣获优秀奖。

来自浙江省内外的文学爱好者、市民代表、各级媒体代表等300百余人到场见证了这次盛事,并与文学大家们进行了近距离交流。

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先生致辞,他说丰子恺先生《缘缘堂随笔》中的名篇《怀李叔同先生》,体现了东方精神的精髓,佛家与儒家在丰子恺先生身上非常完美地融合,他知晓生之有涯、人生虚幻,同时又对人生非常虔敬,即使是遭遇了两次人生浩劫,依然存有仁爱之心。李敬泽深情地表示,将传统融入生命,他与所有获奖者、写作者共勉。并祝愿丰子恺散文大赛长久地办下去,“此生有涯,认真做事”。

西安市文联党组书记李伯钧在致辞中说,本次大赛是对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的积极响应,丰子恺先生曾在上海市陕西路生活,恰好体现了丰子恺先生与陕西的“缘分“,体现了东部桐乡与西部长安情谊的源远流长。

本届大赛评委之一、《美文》杂志主编、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先生因为身体缘故未能亲临颁奖现场,但是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祝贺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大赛圆满成功。同样因故未能到场的金奖获得者余光中先生也发来了感谢信。之后,德国汉学家顾彬等金奖获得者一一发表获奖感言,或真挚幽默,或朴实感人,动情抒怀,表达了对丰子恺先生文学艺术的景仰以及对丰子恺先生的深切追念。观众掌声笑声不断,现场气氛和谐热烈。同时,主办方还组织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包括丰子恺散文朗诵,由丰子恺谱曲的校歌演唱、越剧《大师情》(丰子恺与梅兰芳)等。

李敬泽: 此生有涯,认真做事

年轻时,我曾读过子恺先生一篇文章,《为青年说弘一法师》。文章讲弘一法师已经去世五个月了,子恺先生却一直沉默着。其实弘一法师去世时,子恺先生接到了电报,当时,他坐在窗下沉默了几十分钟。子恺先生事后说,别人都知道他和弘一法师的关系,都以为他会非常地悲痛,会去张罗着开追悼会或者编印纪念刊物,但子恺先生说,这些他都没想到。他在窗下静坐了几十分钟,发了一个愿:要为法师画一百幅画像,送给那些敬爱法师的人。

我印象很深的是子恺先生在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态度,他说他并没有惊慌和悲痛是因为他早就知道即使是法师也终有一死,所以他能够做的事,是认真去为法师画像,而让那些爱法师的人们去为法师立碑。但子恺先生说,即使是碑,时间长了碑也会模糊,也会腐烂。我看了以后印象很深,这篇文章里面包含了东方精神,一方面,我们知道生之有涯,我们知道人生的虚幻和寂灭;但另一方面,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才对人生怀着一种非常认真和虔敬的态度。我想这两个方面可以说一个是佛家,一个是儒家。佛家与儒家的思想在子恺先生身上有非常完美地融合。在座的都是文化人,我们都知道这些道理,但我们和子恺先生不同的是,这种精神是渗透在子恺先生生命的最深处。子恺先生一生遭遇了两次劫难,一次是抗战,被迫逃亡,缘缘堂也被日寇炸毁。在缘缘堂被炸毁前,那时战事已经很紧急了,1938年子恺先生在缘缘堂为自己祝了四十寿辰,他在后来的文章中写到,日本人的飞机在天上转,但是,他依然要摆酒祝寿,而且堂前要红烛高烧。他写到:“四座勿惊,有我在此,炸弹杀人,我祝人寿。”他讲,仁能克暴。仁义是一定能够克服和战胜人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暴力。过了不久,缘缘堂就被炸了。

一次是“文革”。我看熊莺的文章,印象特别深。讲到在文化大革命中子恺先生被批斗,被羞辱。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能想象那是怎样的羞辱。然而在经历了那样的羞辱回家之后,子恺先生继续画他的《护生画集》。其中一幅画一口鼎沸的锅中,有一条蛇,这条蛇的腹部,向上高高隆起。为什么?因为这是一条怀孕的蛇。我看了我也感动了。我想我们很难想象子恺先生在1966年那样的岁月,依然画下那样的画来。他同样是真的相信仁爱是存在的,所以他画了《护生画集》。“护生”是什么?不是“养生”,是爱生命,是尊重珍惜我们的此生,把这个此生认认真真光明坦荡地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子恺先生和他的那一代,他们所承受的传统,以及把这种传统融入自己的生命,他们写出的文字是不可企及的。我说出来,是为了让我和我们的这些获奖者,我们现在写作的人们,一起共勉。

篇5:丰子恺散文集读后感

丰老先生一生身兼数职:漫画家、文学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丰子恺的漫画功底非常了得,但阅读过后才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纯朴的文笔中透出的是丰子恺的文学基础和生活积淀,而简洁的漫画点缀恰到好处,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给我的孩子们》这篇文章。丰子恺运用回忆甚至略带忏悔的语调写了自己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真实反映了一个父亲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态度。书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软儿,你常常耍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去,而有一次,我甚至打了你,看你嚎哭的样子,我竟不安慰,还大声说:‘这就是你的下场!’我现在痛苦极了,后悔自己那么无情。可后悔有什么用呢?我只能十分真诚的对你说:软儿,原谅我吧!我错了,我应该平下心对你讲对与错,不该那么粗鲁,当时你也还是个小孩,什么事也不懂!”丰子恺用自己真诚的一颗心,期望去弥补过去的错事,也对自己的鲁莽后悔莫及,多么负责人的父亲啊!也许软儿已不记得这件早在十几年前的事了,可他还是向我们描述出来,如同对待一件大事一样,郑重地进行道歉,丰老先生这样的个性让我反思。

有的话又让我在读的时候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瞻瞻,你最纯真可爱,我每次剃了头,你都疑心我变成了和尚,好几时都不让我抱。最好玩的是,今年夏季,你发现我的腋上长满了毛,又以为我是黄鼠狼,忽然挣脱了我的怀抱,好久都不理我。”多么可爱啊!都说,童年是天真的,是啊!我们的心里充满了莫多的问号,大人们却非常死板,总是不能理解我们内心的想法,而且还拿我们说的话不当回事,或者应付两句就完事。不想像们小孩,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和好奇,我们的世界总是那样的美丽、纯真,怪不得丰子恺会这么羡慕我们的童真。

篇6:丰子恺散文

但是现在,李先生那种严肃慈祥的脸色已不易再见,却在世间看饱了各种各样的奇异的脸色——当作雕刻或纸脸具看时,倒也很有兴味。

在人们谈话议论的坐席中,与其听他们言辞的意义,不如看他们颜面的变化,兴味好得多,且在实际上,也可以更深切地了解各人的心理。因为感情的复杂深刻的部分,往往为理义的言说所不能表出,而在“造形的”脸色上历历地披露着。不但如此,尽有口上说“是”而脸上明明表出“非”的怪事。聪明的对手也能不听其言辞而但窥其脸色,正确地会得其心理。然而我并不想做这种聪明的对手,我最欢喜当作雕刻或纸脸具看人的脸孔。

看惯了脸,以为脸当然如此。但仔细凝视,就觉得颜面是很奇怪的一种形象。同是两眼,两眉,一口,一鼻排列在一个面中,而有万人各不相同的形式。同一颜面中,又有喜,怒,哀,乐,嫉妒,同情,冷淡,阴险,仓皇,忸怩……千万种表情。凡词典内所有的一切感情的形容词,在颜面上都可表演。推究其差别的原因,不外乎这数寸宽广的浮雕板中的形状与色彩的变化而已。

就五官而论,耳朵在表情上全然无用。记得某文学家说,耳朵的形状最表出人类的兽相。我从前曾经取一大张纸,在其中央剪出一洞,套在一个朋友的耳朵上,而单独地观看耳朵的姿态,久之不认识其为耳朵,而越觉得可怕。这大概是为了耳朵一向躲在鬓边,素不登颜面表情的舞台的缘故。只有日本文学家芥川龙之介对于中国女子的耳朵表示敬意,说玲珑而洁白像贝壳。然耳朵无论如何美好,也不过像鬓边的玉兰花一类的装饰物而已,与表情全无关系。实际,耳朵位在脸的边上,只能当做这浮雕板的两个环子,不入浮雕范围之内。

在浮雕的版图内,鼻可说是颜面中的北辰,固定在中央。眉,眼,口,均以它为中心而活动,而做出各种表情。眉位在上方,形态简单;然与眼有表里的关系,处于眼的伴奏者的地位。演奏“颜面表情”的主要旋律的,是眼与口。二者的性质又不相同:照顾恺之的意见,“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故其画人常数年不点睛,说“点睛便欲飞去”,则眼是最富于表情的。然而口也不差:肖像画得似否,口的关系居多;试用粉笔在黑板上任意画一颜面,而仅变更其口的形状,大小,厚薄,弯度,方向,地位,可得各种完全不同的表情。故我以为眼与口在颜面表情上同样重要,眼是“色的”;口是“形的”。眼不能移动位置,但有青眼白眼等种种眼色;口虽没有色,但形状与位置的变动在五官中最为剧烈。倘把颜面看作一个家庭,则口是男性的,眼是女性的,两者常常协力而作出这家庭生活中的诸相。

然更进一步,我就要想到颜面构造的本质的问题。神造人的时候,颜面的创作是根据某种定理的,抑任意造出的?即颜面中的五官形状与位置的排法是必然的,抑偶然的?从生理上说来,也许是合于实用原则的,例如眉生在眼上,可以保护眼;鼻生在口上,可以帮助味觉。但从造形上说来,不必一定,苟有别种便于实用的排列法,我们也可同样地承认其为颜面,而看出其中的表情。

各种动物的颜面,便得按照别种实用的原则而变更其形状与位置的。我们在动物的颜面中,一样可以看出表情,不过其脸上的筋肉不动,远不及人面的表情丰富而已。试仔细辨察狗的颜面,可知各狗的相貌也各不相同。我们平常往往以“狗”的一个概念抹杀各狗的差别,难得有人尊重狗的个性,而费心辨察它们的相貌。这犹之我小时候初到上海,第一次看见西洋人,觉得面孔个个一样,红头巡捕尤其如此——我的母亲每年来上海一二次,看见西洋人总说“这个人又来了”,实则西洋人与印度人看我们,恐怕也是这样。这全是黄白异种的缘故,我们看日本人或朝鲜人就没有这种感觉。这异种的范围推广起来,及于禽兽的时候,即可辨识禽兽的相貌。所以照我想来,人的颜面的形状与位置不一定要照现在的排法,不过偶然排成这样而已。倘变换一种排法,同样地有表情。只因我们久已看惯了现在状态的颜面,故对于这种颜面的表情,辨识力特别丰富又精细而已。

至于眼睛有特殊训练的艺术家,尤其是画家,就能推广其对于颜面表情的辨识力,而在自然界一切生物及无生物中看出种种表情。“拟人化”的看法即由此而生。在桃花中看出笑颜,在莲花中看出粉脸,又如德国理想派画家勃克林,其描写波涛,曾画魔王追扑一弱女,以象征大波吞没小浪,这可谓拟人化的极致了。就是非画家的普通人,倘能应用其对于颜面的看法于一切自然界,也可看到物象表情。有一个小孩子曾经发现开盖的洋琴的相貌好像露出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的某先生,威迪文的墨水瓶姿态像邻家的肥胖的妇人。我叹佩这孩子对造形的敏感。孩子比大人,概念弱而直观强,故所见更多拟人的印象,容易看见物象的真相。艺术家就是学习孩子们这种看法的。艺术家要在自然中看出生命,要在一草一木中发现自己,故必推广其同情心,普及于一切自然,有情化一切自然。

篇7:丰子恺写景散文

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

再迟个把月罢,就象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好象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一日之内,乍暖乍寒。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淇淋,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天气又忽晴忽雨,偶一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屯拖泥带水归来。“一春能有几番晴”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总之,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诗人词客似乎也承认这一点,春寒、春困、春愁、春怨,不是诗词中的常谈么?不但现在如此,就是再过个把月,到了清明时节,也不见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极乐。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

可知春徒美其名,在实际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但变化多端,始终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的时候。到了暮春,方才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而一路向暖。寒暑表上的水银爬到temperate上,正是气候最temperate的时节。就景色上说,春色不须寻找,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慰人心目。古人词云:“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出。”原来山要到春去的时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我觉得自然景色中,青草与白雪是最伟大的现象。造物者描写“自然”这幅大画图时,对于春红、秋艳,都只是略蘸些胭脂、硃磦,轻描淡写。到了描写白雪与青草,他就毫不吝惜颜料,用刷子蘸了铅粉、藤黄和花青而大块地涂抹,使屋屋皆白,山山皆青。

这仿佛是米派山水的点染法,又好象是Cezanne风景画的“色的块”,何等泼辣的画风!而草色青青,连天遍野,尤为和平可亲,大公无私的春色。花木有时被关闭在私人的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草则到处自生自长,不择贵贱高下。人都以为花是春的作品,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看花的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欣赏。这种美景,是早春所见不到的。那时候山野中枯草遍地,满目憔悴之色,看了令人不快。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

讲求实利的西洋人,向来重视这季节,称之为May(五月)。May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人间有种种的娱乐,即所谓May-queen(五月美人)、May-pole(五月彩柱)、May-games(五月游艺)等。May这一个字,原是“青春”、“盛年”的意思。可知西洋人视一年中的五月,犹如人生中的青年,为最快乐、最幸福、最精彩的时期。这确是名符其实的。但东洋人的看法就与他们不同:东洋人称这时期为暮春,正是留春、送春、惜春、伤春,而感慨、悲叹、流泪的时候,全然说不到乐。

篇8:丰子恺散文读后感

【关键词】《旅宿》 夏目漱石 丰子恺 散文

夏目漱石的《旅宿》,描述了画家来到一个乡下温泉村,一直以一种超然物外的艺术家态度去观察周边的人和事的故事。《旅宿》情节简单却辞藻华丽,极力营造出一个幽雅静美的世外桃源空间。书中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夏目漱石非功利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引起了丰子恺强烈的共鸣。

极度喜爱这本书的丰子恺先后于1956、1974年两度翻译《旅宿》,并在五篇文章中引用《旅宿》。他的一生都对这本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晚年所作的《塘栖》中引用后甚至发出“知我者,其唯夏目漱石乎?”的感慨。

本文将通过重点梳理《旅宿》对子恺散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探讨丰子恺受《旅宿》强烈共鸣背后的原因。

一、直接影响

(一)五次引述

丰子恺对《旅宿》喜好之深,首先就反映在他多次引用《旅宿》的文段。这些引用中有的是原意引用,有的则是进行补充和引申。学者杨晓文在《夏目漱石与丰子恺》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丰子恺提及或引用夏目漱石的文章。笔者在其基础上,挑出引用《旅宿》的文章,备注具体征引语境,详情见下表:

从而立之年到人生七十古来稀,丰子恺在其一生的著述活动中,无论是沉思默想,欢愉逍遥,还是苦闷落魄的时刻,始终深深收到《旅宿》的影响。

(二)《野外理发处》——素材化用

除直接引用以外,丰子恺的《野外理发处》化用了《旅宿》中第五章的素材。以下将就其中的相似性作梳理。

《野外理发处》讲述的是“我”在船上观摩岸上的剃头担,为剃头司务和被剃者作画的情景。而《旅宿》的第五节则主要描述了理发店的剃头司务一边为主人公“我”剃头,一边与“我”谈论那美小姐的情景。

围绕着剃头这一特定的主题,两篇文章都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表现出剃头司务剃头工作的粗鲁莽撞。《旅宿》中“剃头司务狠命地在我头上搔着,我觉得所有的头发都连根掉落,整个头皮条条肿起,余势通过头盖骨,一直震荡到脑浆里”,让读者体会到主人公“我”头皮的剧烈之痛。而《野外理发处》中“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头去”,让读者感受到被剃者身体的不自由之苦。同时,两位作者对这种粗鲁莽撞的行为都不是纯粹贬斥的,而是以一种对待非文明教化、淳朴自然的角度去感受的。

除此之外,两篇文章还都包含了对被剃者和剃头者主被动关系的思考。二者都认为,在剃头期间剃头司居于主导地位而被剃者居于从属地位。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视角的不同。

在《旅宿》中,这种思考是站在被剃者“我”的立场上的,“使我怀疑这期间头颅的所有权到底是全部属于剃头司务之手呢,还是我也有分”在《野外理发处》中,这种思考则是居于剃头司务和被剃者之外的视角,一个绘画者“我”的视角上,“剃头司务为画中主人,而被剃者为附从”。

丰子恺的《野外理发处》具有与《旅宿》相似的剃头细节描写与思考,但丰子恺作品仍有其独到之处。《野外理发处》还重点描述了“我”绘画“剃头担”的生动画面和与老板娘交谈的情景。而这都是作为一个画家的角度去观察的,极为富有个人性与纪实性。这篇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文,既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充满了丰子恺作为一个散文和漫画兼通的艺术家所独有的闲趣。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丰子恺作品的主题与素材在某些地方无疑参考了《旅宿》。但丰子恺的参考,不是显而易见的模仿,而是以亲身经历为题材,推陈出新地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二、间接影响

(一)图画叙事法

《旅宿》的主人公是一名画师,因此观察世界的方式犹如欣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而丰子恺的散文处处皆画的特点,除了源于其独特的漫画家视角,其中也不无《旅宿》的影响。

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反映在方方面面。如《旅宿》把食物看做艺术品去欣赏,尤其喜欢以色彩搭配的角度去品鉴。当小女仆送上一道“嫩蕨中间有红白相间的虾”这道“好色彩”的菜时,主人公认为吃了很可惜。而对于羊羹的描述,从质地、光线、盛装的器具去欣赏,更是把点心视作高雅的艺术品。

除把食物等静物看作一副画,夏目漱石与丰子恺也善于把动态的人物,凝固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中,进行静态的人物塑造。

陈雪认为《旅宿》具有独特的图像性叙事特征,即“利用淡化时间的叙述,展现出图像系列并置的效应”。在《旅宿》中,那美形象的塑造是通过一幅幅静态画面所塑造而成的。在听闻那美的传闻时,主人公对那美的想象是一幅画,“新娘的马停在那棵樱花树下的时候,樱花簌簌地掉下来,高岛田头上尽是斑斑烂烂的花瓣。”。在小说的最后,当那美姑娘脸上露出了一丝“哀怜”的神情,主人公“胸中的画面在一刹那间成就了。”

在丰子恺《我的母亲》中,母亲形象在文章开头就以图像的方式定型。

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下文主要围绕着“眼睛里严肃光辉”与“口角上慈爱的笑容”而展开,描绘出“母亲坐在八仙椅上招呼来往的人”、“丰子恺离乡时母亲的神情”等一幅幅静态的画面。

两者的区别在于,在《旅宿》中,主人公与“画中人”那美的接触,是自觉带有赏画性质的接触,故描绘出一幅幅那美的图画,而没有对人物的心理进行过多的关注。在《我的母亲》中,丰子恺通过记忆中母亲一个个静止的姿态和形象,突出母亲“严肃”与“慈爱”并重的心理特质。

(二)非人情与绝缘

1.夏目漱石的非人情

《旅宿》这部中篇小说是夏目漱石“非人情”文艺理论的创作实践,艺术化结晶。夏目漱石在其《文学论》的第二编第三章中,使用了“非人情”的概念,认为其为“抽去了道德的文学”。总而言之,“非人情”的世界观是一种离开人情社会,非功利,超脱世俗的世界观。

在《旅宿》第二章中,主人公以一种艺术的审美方式去倾听老婆婆口中长良少女的古雅故事。但当婆婆开始闲谈家常时。“我”却极为不满:“冒着崎岖之险,好容易来到这里;若胡乱地被拖回俗界,就失去我飘然离家的初意了。”

在这里,“我”呈现了一种拒绝被拉入尘世社会的姿态。

2.丰子恺的绝缘

“绝缘”的概念,于丰子恺《看展览会用的眼镜》中被提出:

戴上这幅“绝缘”的眼镜,望出来所见的森罗万象,个个是不相关系的独立的存在物。一切事物都变成了没有实用的、专其为自己而存在的有生命的现象。

这种绝缘的观念,不仅与艺术生活相联系。在丰子恺《实行的悲哀》中,作者见游人泛舟湖上犹如仙人,亲自实行的时候却只有不快,总结出“世事之乐不在于实行而在于希望,犹似风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这种拒绝参与进入俗世生活中的姿态,可以说是“绝缘”的姿态,也可以说是“非人情”的姿态。

可以说,丰子恺的“绝缘”很大程度上吸取了《旅宿》“非人情”的思想。两者相较,“非人情”强调的是远离俗世人情的生活,而“绝缘”强调的是远离一切因果关系。但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殊途同归的,一样表达了一种暂时脱离俗世生活的超然态度。而且,无论是丰子恺还是夏目漱石都清楚地明白身处人类社会是不能完全超脱物外的,故而只能一边提倡这种超然态度,一边自觉地表达这种暂时性超然的无力感。

三、共鸣缘由

丰子恺对《旅宿》产生强烈的共鸣,从个人身份上而言,是由于小说主人公的画师身份与丰子恺漫画家身份的相似性。但更重要的是,于文化背景而言,丰子恺对夏目漱石《旅宿》的接受是基于对东方文化与禅宗文化的共同推崇。

1.对东方文化的推崇

丰子恺自幼接受举人父亲的熏陶,后师从夏丐尊、弘一大师李叔同,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密切联系。儿子丰华瞻在《丰子恺与诗词》中梳理了丰子恺与古典诗词的密切联系。丰子恺有一种人淡如菊的中国古典文人气息,在写作中也往往信手拈来中国传统诗词与典故。

夏目自幼喜爱汉学,故在《旅宿》中,主人公多次感兴所作,皆是汉诗。此外,《旅宿》还引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王维《竹里馆》的全诗。杜冰卉在《《草枕》的中国文学元素运用及意义》(《草枕》即《旅宿》的日本名)中梳理了《旅宿》对中国文学典籍的引用、化用与临摹。

与此同时,《旅宿》中也有大量的俳句,整篇小说也富有日本传统的物哀之美、趣味之美。因此,丰子恺对《旅宿》的喜爱是基于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喜好,加之对东洋唯美文化的吸收。

2.对禅宗文化的推崇

丰子恺八岁丧父,即对佛教生命“无常”有所体会,后在浙江省第一师范大学师从李叔同。李叔同于1918年正式剃度皈依佛门,成为弘一大师。深受恩师影响的丰子恺走近佛教,最终于1928年成为一名在家居士,法名婴行。

《旅宿》第十一章,就有主人公登山拜访老和尚的情节。老和尚的不拘形迹,“我”的随性而行,观海寺的神圣气氛,禅趣悠然。除此之外,《旅宿》中还有大量的禅宗术语。学者马英萍对《旅宿》第六章的一段文字,作如下解读:

这里的“放下”, 指舍弃执著, 是禅宗用语;“泥团”指人的肉体, 语出禅宗典籍《碧岩录》第 81则:“山云,弄泥团汉,有什么限。”。而“破笠”一句来源于《维摩经》,据经书上说, 维摩居士狭小的房间内可容纳众人无数。

一段话中有三个禅语,可见《旅宿》禅宗气息的浓厚。也正是这种对禅宗文化的推崇,成为居士丰子恺喜爱《旅宿》的原因之一。

丰子恺生活在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毋庸置疑受到了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他留学日本仅仅十个月,所接受的影响深度也与其他留日派有所差异。丰子恺对《旅宿》的共鸣与喜爱,有对东洋唯美文化的推崇,但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同感。在中国留学生普遍的崇洋媚外情结的对比下,丰子恺对《旅宿》的喜爱表现出一种对传统的回归。

【参考文献】

[1][日]夏目漱石著;丰子恺译. 旅宿. 夏目漱石选集 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06.

[2]丰一吟著. 丰子恺传.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3.02.

[3]丰华瞻,殷琦编. 丰子恺研究资料.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11.

[4]丰子恺著;丰陈宝等编. 丰子恺文集 (1-4艺术卷)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09.

[5]丰子恺著;丰陈宝等编. 丰子恺文集 (5-7 文学卷)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09.

上一篇:理财的寓言故事下一篇:浅论企业内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