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丰子恺读后感

2024-04-21

读丰子恺读后感(精选11篇)

篇1:读丰子恺读后感

早闻知丰子恺的散文和漫画,乃一绝。可以堪称世界级的大师。看完《丰子恺散文》后,在内心的许多烦恼和纠结同时不知去向。

都说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见字如见人。果不其然,从丰子恺的散文集中就所知他的性格童真,哲性,有很高的人生感观和见解,对于人或事都是一个淡薄名利,而又开朗通达的人。

该书由七十多篇的小散文组成,多是作者在平常事物中所撰写而成,从出版的时间以及文章落脚的时间来看,都是1972年前所撰写,可以说年岁比我还大。所以,一捧起这本书,感到有一种岁月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渐》是该书第一篇文章,写于1925年,推算当时的作者应该在27岁的青春大好年龄,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应该有憧憬,有魄力,而作者这篇《渐》却写出了一个对世态有体悟之感。

文章首先描述人生圆滑正如书中写到“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因为变更是渐进的…”。作者用“渐”来描述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里变化。

孩子的天真往往是最可贵,最难得的赋予,可在成长和欲望的膨胀之下,初心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变得各取所能,各自发挥。有的人从富豪变为乞丐,有的人从学生变为学者,还有的人不再是单一的只为吃穿的人,因为在他们内心越来越渴望更多的美好,甚至为其犯下违法违纪的勾当。

作者用“渐”来形容人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以及许多事物的变化,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许多人或许多事物并不是立马形成,而是日积月累中逐渐而成,就好比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并不只是一个成长的问题,每天的习惯、爱心、善良都是在一点一滴中显现。

“渐”的本质是时间…”的确,没有时间的蜕变何来宇宙中的浩瀚长河。渐,多余山河,改变山河,也能改变历史。作者在结尾部分引用了一句话“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丰子恺出生在浙江崇德石门湾,而最近出游的乌镇在其附近,在这样一个水清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可以想象当时的作者是在怎么的愉悦、轻松环境中。因为有游览的图像在脑中,当作者描述自己的家乡和居住的环境时,就能勾画出一个水流环绕,砖瓦结构,屋檐高巍的图案出来。

文中作者多次提到船和水,因为在其周围是由杭州运河所环绕,所以出行中的作者多半以船为工具。

青春期的作者在人生中遇到了两位恩师,一是弘一法师,另一位就是夏丐尊,两位老师对作者起着较大作为,对于他的仕途和创造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可以说没有两位的引指,就没有后来的作者。

作者以散文著称,其笔脱俗而风趣,哲深而不凡,我们在作者的文章看到了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在作者的笔下还看到了一个风趣的智者。

作者除了写作,还有他的漫画享誉世界,独特的构思和细节的表现,让我不由想起看到的一篇关于《细节之美》的讲座,其实在丰子恺先生的笔下,无论是散文,还是漫画,都在抓住细节,抓住内心世界的,所以作者的漫画仅仅是几笔,没有夸张的色彩,只是一个人形的表现,仅仅在于抓住细节的过程,凸显出画中真正的深入内心的笔触和感想。这就是丰子恺的长处。一个内心细腻,观察端详的人。这也是作为后人应该学习的地方和借鉴之处。

篇2:读丰子恺读后感

洋泾中学

许焕武

很久以前,我对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就很感兴趣。这次能聆听老师对他的介绍,了解更深了。

在读他文章的过程中,我就有一种潜在的意识——读书是在跟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在对话、交流,好象在拉家常,在谈一些身边小事,但同时能以小见大,从中扩大见识,吸得精神营养,净化心灵。。丰子恺就像在身边的长辈,给你谈谈周围的“小事”——个人的、社会的及人生本性、生活和艺术。其文章让人能在一个很轻松的氛围下感受、体会“大道理”。过后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真实、清净与享受快乐。。

我虽然无缘亲眼见到丰先生,但脑子里却浮现出一个如此模糊而又清晰的形象:雍容恬静的相貌,一团和气的风度,无论在人生的海洋中遇到什么风浪,他也总是欣然微笑,在浪花飞溅中,没有忧虑没有怨言,只有他的本色依旧。

他的作品就像他的人品一般,朴素而真诚。在他的《大帐簿》里,他细细地写尽人生旅程中的无数疑惑与悲哀,最后他仍然纯朴地希望宇宙间有一本大帐簿,事无大小轻重、来历都一一记录在案,以此解除困惑。《学画回忆》则像放电影般重现出幼年子恺学习画画的趣事,他将那些孩童可爱真挚又逗趣的微妙心理都一一细致地加以描摹,真真切切,没有一丝人造的虚假气息。还有《华瞻日记》里的无邪童真;《秋》里的超脱淡然,只求在死的灵光中度送生命,都表现出他的朴素而真诚的文风。无论是生动有趣的描写,还是对生命的沉思,都渗露出他的真,他的朴,能让读者随之进行一次生命之旅,并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灵魂的洗礼。

他,就如滔滔长江流水边的一个辛勤的摆渡人,用他质朴的笔作长篙,以他的真诚纯洁,为被生活所迷的失望的旅人,撑出一片天空。他让旅客的心由喧嚣归于平静,由消沉而重燃对彼岸阳光的希望。

丰子恺先生有一付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付善于分析的大脑,有一付善于描写现实的手。他的所写所画,像似在不经意之中随意勾画,有些画,笔法简单到不可再减一笔的境界。然而他所表现的,却几乎包含了社会的所有层面。因此也可以说,对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读”,因为画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社会,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一个中国人,凡稍许受过教育的,都学过中国历史。然而,我们所学到的历史,大都是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历史;即便有电影、有电视,但在电影电视中人们所见到的,更多的是经过后人诠释过的,时常使人不禁对其真实性表现出怀疑。历史给我们提供的实证性的资料毕竟太少了。然而我们有了丰子恺漫画,有了这样一部用画表现的历史,她表现出无可怀疑的真实性,加之赏心悦目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翁叟还是孩童,无论是智者还是文盲,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不分男女,均可成为爱释手之物,她的教育意义,蕴藏在“读”画之中,其作用更是潜移默化的。

仰望着蓝天白云,我不禁自问,什么时候,我们世界才可少些欺诈,少些执着,多些自然与淡泊。正如丰子恺先生作品中所希冀的一样。

篇3:读丰子恺读后感

一、丰子恺与《子午山纪游册》

抗日战争爆发, 1940年日军侵占江浙, 丰子恺受聘于浙江大学跟随“浙大西迁”的步伐最终落脚并安置在贵州的遵义。从1940年元月到1942年11月丰子恺在遵义近三年的时间里完成和整理了自己的多部著作, 与遵义当地风土人情形成良好的互动, 《子午山纪游册》就是这种“互动”的最好的例证。浙大学者认为沙滩曾是全国文化高值区, 名动海内外, 学术传承数代, 形成了一个成就斐然、影响深远的文人学术群体, 即现在常说的“沙滩文化”。《子午山纪游册》是丰子恺与浙大教授等一行到遵义沙滩考察拜谒三贤故居和陵墓随后以文字记录并作画多幅汇刻而成。“艺术逃难”的背景下, 画家的作品渗透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释放出无限的希望和力量。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关注, 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追求之一, 也是艺术作品魅力呈现的主要因素。同时, 通过美术作品也能体现出画家的人文情怀。子午山纪游册中的作品通过人物肖像画、山水画等十余幅作品平实记录了丰子恺与浙大教授们的沙滩之行, 也渗透出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画家个人人生际遇的心理体验, 也更加深刻地彰显了浓郁的人文力量。

二、《子午山纪游册》中美术作品的人文情怀探析

(一) 笔墨简练, “人”物形象“真实”的力量。子午山纪游册中前三幅作品分别是沙滩文化名人代表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的人物肖像画, 画家丰子恺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真实微妙的人物形象, 并置三幅作品可以看出尽管人物身上衣纹相似, 但是细微的差异把人物的动态和身份特征却个性鲜明的区分出来。尤其人物头部五官的刻画尽管郑珍和莫友芝颧骨均略微突出, 郑的鼻子挺直, 莫的鼻如垂胆并且眉宇间宽阔, 把一个由朱程理学浸染过的人物与版本目录学研究专家寥寥数笔区别开来。对于以文化为纽带走出国门的外交家黎庶昌的形象描绘更是以一个满满的“国”字型脸和轻微上昂的头, 表现了他与郑珍和莫友芝相比更加独具国际视野与个人经历。这种用简练的笔墨, 传递出人物的“真实”力量的能力, 得益于画家丰子恺的学画经历。作为国内较早接受西方写实绘画技巧, 又有深厚的中国画功底的画家, 绘画犹如很多文学家的个人日记, 笔墨语言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画家把对象看得很简单、质朴, 并要作为一个整体转移到画布上来, 并且越是以一个不可分割的直觉的投影来感动我们, 表现也就越完整了。……因为事实上并不存在拼合起来的方块, 只有画本身。”可以说三幅人物肖像画“简洁”却不简单, 而简练、准确、真实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是丰子恺对“三贤”的深入研究和深刻关注, 是丰子恺个人对遵义地方文化的人性化关注。

(二) 寒梅古邱, 心灵对话的力量。子午山纪游册中有四幅作品是描绘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坟墓的作品, 其中郑珍坟墓有一幅是当时场景“写实”作品, 另一幅是郑墓原状想象图。无论是两幅带有考究性质的郑墓描绘图, 还是有高山仰止般节奏匀称静穆的莫墓, 以及在两组高树庇荫下的黎墓, 有着“菩萨”心肠的丰子恺在吊念、追思的同时把自己对“三贤”的敬畏之心融入笔端。画面中无论是树的蓬勃还是水的静谧, 亭舍井然、山丘祥睦, 画家笔笔“写”来, 不涂不抹, 用点和线诉说着画家个人对三贤墓地的考察和记录, 在诉说中传递出个人心灵与三贤的心灵对话。画面的“宁静”告诉我们, 坟墓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而人总有终老的一天, 坟场宁静而肃穆的感觉, 那是对生命的敬畏。

丰子恺对墓场的描绘、画面传递的宁静, 这中宁静让人想起了汉涌, 李泽厚先生在赞美汉涌时说“尽管汉涌也有静立静坐的形象, 却仍然充满了雄浑厚重的冲涌力量…汉代艺术那样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 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丰子恺用笔写和点出三贤墓场的宁静状态, 这背后缘于画家个人对佛教的研究和学习, 以敬畏和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乃至生老病死, 有这样深层次的心理认知在画面的运笔和表达上会把一般画面的安静和平和推向境界的层面。

(三) 江山之助, 默契良久画更真。“坐久意未厌”是子午山纪游册里的作品之一, 画面一丛高树微斜上占竖画幅的黄金分割线, 远山一座占横画幅的黄金分割线, 大的画面“幕布”支撑起来后, 山与树中间斜上小路“两个角色”路中静坐, 同丰子恺很多作品一样, 人物依旧没有面部表情, 只是一个脸略沉思, 一个轻上扬。画面用点用线圆润、不生硬, 不同于北宋山水的磅礴与笔墨皴插后石头的嶙峋质感。面对这西南地区特有的山水风貌, 画中人与画外的画家“意未厌”。

遵义山水不同于北方山水, 也不同于江浙一带南方山水, 由于空气中水分大, 少有纯粹的石头堆积的山, 一般都会有植被覆盖, 有记录记载丰子恺在遵义期间, 为了表现好遵义山水的特点, 曾刻意去遵义金鼎山庙上住了一段时间, 直至画出“白云无事常来往, 莫怪山僧少送迎”、“青山不语, 残月当门”等作品。丰子恺对于遵义自然风景的两相忘成就了画家更多的佳作, 也成就了黔北的山岭峻峰。同时, 这种“意未厌”是艺术与生活关系的鲜活呈现。

(四) 有补于世, “教人知道是春来”。作品“折取一枝城里去, 教人知道是春来”是把春天的讯息带给更多人的一种莫大喜悦。遵义的冬天直至初春都格外阴冷, 丰子恺等人前往沙滩的时间正值春天到来之际。而事实上在季节背后比天气更阴冷的是画家为躲避战争拖家带口逃难的处境。另一幅画画中人居中孤零零的站在桥上, 望江水留去“伤春心”。还有作品“柳待春回绿未生”一群人坐在桥上, 与柳树一起等待春天的到来, 期盼绿色的回归。也就是在这种又“冷”、又“伤”、又“等待”的背景下, 一枝红梅放大了画家的坚韧品格, “春”的希望再次坚定了画家和看画人坚强的耐受力、勇气和后劲。

丰子恺对出世和入世曾有过自己的思考, 恩师弘一法师对丰子恺影响至深。“入世还是出世呢?入世有补于世。”当这样的结论坚定在画家心中时, 画家性格也变得更加坚韧起来, 一方面, 丰子恺同恩师一样有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这种关怀情感无关乎对象的强弱、贫富等, 甚至延伸至动植物等对象。这种赤子之心丰子恺在其文章《美与同情》中这样描述“圣书中说:你们不像小孩子, 便不得进入天国。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 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 任爱, 而和平的世界。”另一方面, 因为人文情怀的存在画家的性格变得格外坚韧, 表现出在困难面前坚持而不放弃的强大忍受力。同时, 因为两种情绪的存在, 但凡微弱的希望都会被画家无限珍视和无限放大。“教人知道是春来”画家是多么希望传递这“春”的讯息, 我们更应该看到丰子恺的所有作品正是这般真诚和热切的“传递”。

(五) 苍松竹林, 能量包前孕后。在子午山纪游册里有“节孝祠”、“一弯绿水山百转, 门前一笑师象迎”两幅作品, 两幅作品看似类似, 都是苍松树下或者点树、或者修竹环绕在屋舍或祠堂周边。如果说丰子恺曾得遵义“山水之助”, 而画面里遒劲的苍松, 与遵义寻常松树比较倒更像芥子园教科书里的模样, 拿来“造景”的“嫌疑”较大。其实松柏乃至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形象寓意在中国画包括中国人的心里早就根深蒂固。画家在节孝祠旁边画上松树和竹子有利于表现节孝的德行与气节高尚和恒长, 这些信手拈来的画面物象契合中国人的心理形象语言, 有利于实现与观者的共鸣。

其实, 无论是子午山纪游册还是画家的其他很多美术作品, 丰子恺都不介意自己的作品是以插图的形式存在的, 尽管谁也否认不了所谓“插图”有很强的作品独立性。正如我们那么确信古祠堂旁边松树和竹子的存在, 因为画家和观画者拥有共通的视觉心理符号的契合点。画家本人在沟通文学和绘画关系、沟通木刻和水墨画关系、沟通漫画和水墨画关系、沟通中西绘画之间的关系所做的成就可谓包前孕后。与松柏常在的不仅有作品里的“节孝”品行, 更有丰子恺对绘画语言的探索精神。

三、“人”的力量——用希望来反抗

丰子恺在《子午山纪游册》中完成了十三幅作品, 从肖像画和山水风景画记录了画家与浙大教授考察遵义沙滩文化的整个情景。画家以扎实的西方写实基础和中国传统绘画功力, 用点、线“写”出个人心中逸气。在抗战爆发的特定时代背景下, 在对具体人物与山水的人文关怀中掺杂和隐喻了画家个人对美好生活、对“春”的期待。这种期待和希望是一个画家对战争的反抗, 更是其坚韧品格与文人铮铮铁骨的体现。这种人性化的希望给予看画人和时代无尽的力量。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 丰子恺在遵义期间与浙大教授考察遵义沙滩文化后, 汇刻完成了《子午山纪游册》。无论是肖像画, 还是山水风景画, 画家以扎实的西方写实基础和中国传统绘画功力完成了十三幅作品。在抗战爆发的特定时代背景下, 在对具体人物与山水的人文关怀中掺杂和隐喻了画家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用希望来反抗, 表现了画家的坚韧品格与文人风骨。

关键词:沙滩文化,丰子恺,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M].北京:现代出版社, 2012.114.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141.

[3]孙冰.丰子恺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23.

篇4:读《丰子恺的故事》有感600字

北小庄中心学校 李亚东

知道丰子恺是因为魔法象故事进课堂的一个读书活动,当时在该读书群里报了名,很庆幸收到了这本书,当看到干净而简洁的封面上一位正在读书的儒雅先生,让我一见倾心。他的漫画简洁生动,清新自然,意味深长,既有古典诗词的美妙意境,又不失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和气韵。

《丰子恺的故事》讲述的是丰子恺从少年直至终老的人生故事,这即是一部传记式的故事集,也是一部反映大千世界和人生百态的社会丛书,书中描述了丰子恺经历了中国几个艰难和**的历史时期,其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与他的勤奋好学和善于钻研的治学态度密不可分。丰子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他的博爱和爱国,在他的众多作品里更多的是对贫苦大众的展现,折射出他对人间悲欢离合、悲悯仁爱、忧国忧民之情,当面对大灾大难时,面对日本侵略者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的一颗大义凛然的爱国之心。

当读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时候,丰子恺先生携一家老小,辗转流离,奔波有8年之久,着实不易。这八年,先生在途中饱受着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却不忘以笔为刀,揭发日寇的罪行,以此来激励民众一致抗日的决心,展现了一名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被先生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打动,想到自己所从事的育人工作,自己更加应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对祖**亲的热爱。

篇5:《丰子恺》读后感

在生活中,我们的母亲不也是这样的吗?从我出生时总给妈妈增添麻烦,但妈妈总会微笑着看着我。我贪玩跑出去,回家后,总会看到妈妈在门口,焦急地注视着门口的方向。

记得那次,我贪玩很晚回家,手表电话没电了,爸爸妈妈联系不到我。当我急忙赶回家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幕:他们俩门口,焦急地走动着,时不时向外张望,急得脑门上都是汗珠。看着这样一幕,我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我贪玩这么晚回家,只好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踏进家门。爸爸妈妈见到我,立马迎了上来,焦急地问我这问我那,就是没有一丝丝责备。

篇6:丰子恺杨柳读后感

为了不让这些可恶的蝉吵得大人睡不好午觉,我常常用自做的面筋,裹在长长竹竿上去粘蝉,自做的面筋很粘,几乎没有落空,粘下来一只,就用剪刀剪掉它的翅膀,使它飞不起来。当我们要和其它院子里的伙伴玩打仗游戏时,我还会折下柳枝,圈成一个柳帽戴在头上,当然树上会有我们叫毛辣子的虫子,给它蜇一下痛得受不了,非得要用胶布在皮肤上反复粘才行。秋天来了,柳树的叶子也慢慢发黄,慢慢的落了,每当看到地上落了一层树叶时,我都会有一种麽名忧伤,我都会把它扫掉,直到扫到没有落叶为止。冬天到了,柳树静悄悄的站在那,我们全家人每天来回来去的从柳树边走过,但大家不在去关心它,只是当有鸟儿落在上面,叽叽喳喳叫的时候,我才去用目光看着。但这都无碍,来年柳树又会给我们带来童年的欢乐。

丰子恺的:我赞美杨柳,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距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会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

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砍,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做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这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相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的活泼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此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篇7:读丰子恺读后感

当然, 我们多少也能把握一点的是, 他的画和他的文确有形似与神似之处, 有很多风格上的接近。比如, 都“只是疏朗朗的几笔似乎很粗率, 然物类的神态悉落彀中” (俞平伯《子恺漫画·序》) ;再比如, 在小小的篇幅或画幅里都“有了人生的鞭痕” (朱自清《子恺漫画·代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他的画就是他的文, 他的文也就是他的画, 都是可以用心来“读”的, 都是可以从相同的视角来解析和感悟的。像朱自清那段著名的评论———“一幅幅的漫画, 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 我们就像吃了橄榄似的, 老咂着那味儿” (同上) ———用来描述丰子恺散文特点, 实在也是再形象、恰当不过了。有人打比方说, 丰子恺的漫画和随笔是他的“孪生的孩子”, 神貌相似, 难分彼此。丰子恺自己也坦言:“我作漫画, 感觉同写随笔一样, 不过或用线或用文字, 表现工具不同而已。” (《漫画创作二十年》) 所以, 观丰子恺先生的画, 我们不妨如读他的散文;读他的散文, 我们又何妨

中小学课本里, 有许多名篇佳作, 它们不仅给学生以营养, 相信也常常让老师们心有所悟。在提倡阅读个性化的今天, 如果没有教师个性化阅读的率先垂范, 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也许很难有效实现。古人读书, 常把自己的零星随感写在书边的空白处。这里, 我们大着胆子套用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 开辟了“写在课本边上”这样一个栏目, 期待汇集老师们备课时对名家名篇的感悟, 期待大家能和我一起用心耕耘这块特别的园地。

如观赏他的画。《手指》就是这样一篇如漫画般有趣且有味的文章。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曾这样概括丰子恺的散文:“他所取的题材, 原并不是什么有实用或深奥的东西, 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 一到他的笔端, 就有一种风韵, 殊不可思议。”手指, 如丰子恺开篇所写:“我们每个人, 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 再熟悉不过, 再亲近不过, 也再平常不过, 可丰子恺写来, 却如执画笔, 随意勾勒, 姿态万方, 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难怪朱自清爱咂着他作品中的“橄榄味儿”, 谷崎润一郎着迷于其文中那摸不透的“韵味儿”, 就连课文前的导读, 也特别提示了《手指》的“意味深长”。那么, 《手指》的“味儿”在哪儿呢?

在我看来, 《手指》之“味”, 一为“趣味”。

“趣味”之一:写手如写人, 或者干脆就是把手指当人来写。瞧瞧, 拇指有着“短而胖”的身体, “大而肥”的头, 还有“最肯吃苦”却又不会“讨好生活”的性格;中指倒是“曲线优美”, 可“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无名指和食指还要作他的保镖, “贴身左右”, “一文一武, 片刻不离”。多形象, 多幽默, 多深刻!让我们很难分清是手指时刻伴随我们呢, 还是这类人就在我们身边?丰子恺先生写手指, 却带着他对人性的观察和了解, 用着只有在写人时才用得上的生动词句, 让一个个手指有了人的灵魂和性情。面对手指, 我们发现了熟悉的自己, 也走近了陌生的他人, 岂不是很有趣?

“趣味”之二:在人所常见中发现人所未见。朱光潜先生认为他的画能“从纷纭的世态中挑出人所熟知而不注意的一鳞一爪, 经过他的一点染, 便显出微妙隽永, 令人一见不忘。” (《缅怀丰子恺老友》) 其实, 他的散文何尝不如此。把手指当人来写, 当然要有把握手指与人共性的能力, 但更要有不脱离手指的特点和功能来写人的本事。要让读的人读出文中确实在写手指, 可又始终在写人, 是在写手指上的人。丰子恺先生做到了, 他把写散文当作画漫画, 让形象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而又恰如其分, 从而制造了一种特别的阅读趣味。我们注意到, 丰子恺先生始终通过每个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为手指填血肉、补神韵, 使他们每一根都有性格, 有故事, 鲜活如人, 神似于人。比如写大拇指, “水要喷出来”, 一定是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 总要“叫他拼命按住”;可“招呼人, 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 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而食指的工作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 全靠他推动笔杆”, “遇到危险的事, 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想想在日常生活中, 每个手指还真有这些特定的分工, 可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 人们却常常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丰子恺的超凡之处恰在他的平凡, 他的脱俗之处恰在他的入俗。他总能在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细小的生活现象中有大发现, 在人所常见中发掘出人所未见却又恍若所见、似曾相识、回味无尽的东西。在这方面, 就连他的朋友、著名学者夏丏尊也由衷地佩服, 称赞他对生活有一种“咀嚼玩味的能力” (《子恺漫画·序》) 。散文《儿女》、《给我的孩子们》, 漫画《去年的先生》、《穷小孩的跷跷板》、《小母亲》、《教育》 (见下图) 等都有一些如《手指》一样人们见过又一定错过、熟悉又一定陌生的生活细节, 它们让作品闪烁着与众不同、经久不衰的光芒, 几十年后仍然会打动我们, 让我们会心微笑, 深以为是。

“趣味”之三:有节制地下笔。对五指, 无论作者的态度还是写法都不是极端和放纵的。作者只写“差异”, 而“无爱憎在其中”;只隐藏在形象背后客观呈现, 而不会挺身而出主观评判;只漫画般素笔白描, 不会油画般浓墨重彩渲染。这让我们读着轻松———不会感到如重负在身, 读着放心———不会觉得芒刺在背, 读着开心———许多夸张如哈哈镜般放大了人性的长短, 读着随意———还有很多想象的空间任我们的思绪自由驰骋。五根手指, 谁也不是完美的, 谁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如丰子恺开篇所言, 他们“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有“不同的姿态”, “不同的性格”。而对它们的“长”和“短”, 丰先生也是点到为止, 不多啰嗦, 而且把“不同”放在比较中写, 把“特点”放在差别中写———写每一根手指, 他一方面在与其他手指的对比和关系中写, 如写中指,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 却比大拇指复杂”;写大拇指, “给人瘙痒, 人舒服后, 感谢的是四指”。另一方面, 写每个手指的性格都不脱离它的特点, 让人觉得言之有理, 毫不牵强。如中指的“贪功”, 并非作者刻意为之, 而是因为他原本就“身体最长”, 所以他“取物时, 往往最先碰到物, 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这一话里有话的描写, 也就顺理成章, 再自然不过了。教学中, 老师们是不是该让这种状物的写法成为孩子们作文的借鉴呢?

当然, 《手指》中作者的态度和笔法节制, 不等于没有态度, 没有是非判断。还以写中指的句子为例:“每逢做事, 名义上他是参加的, 但其实并不出力”, 他“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 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不废笔墨, 不动声色, 未下结论, 但作者对中指的褒贬已尽在其中了。他的讽刺是温和的, 批评是委婉的, 肯定是含蓄的, 提醒是点到为止的。丰子恺先生是个画家, 他的漫画是他的画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他的漫画常常“只有寥寥数笔的轮廓, 眉目都不全, 但颇能代表那个幻象, 不要求加详了。”他对古人所谓“意到笔不到”有着会心的领悟, 认为“作画意在笔先, 只要意到, 笔不妨不到”, “有时到了, 反而累赘” (《漫画创作二十年》) 。这种想法, 表现在散文的写作上, 同样是省简笔墨, 不因辞害义, 反而内涵丰富, 无声胜有声, 尽在不言中, 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手指》之“味”, 二在“意味”。

好的作品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手指》也不例外。它让我们有所乐, 也让我们有所悟。

“意味”之一:包容之心。尽管五根手指并不是那么尽善尽美, 多少都有些或大或小的毛病, 但丰子恺的字里行间始终透着深深的理解。对大拇指这样“长处”多一些的, 没有绝对的赞扬;对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样“短处”多一些的, 也没有鲜明的谴责。他始终带着一颗仁厚之心来看待人性的弱点, 始终以包容之心来谅解每一种人处世的理由。这也许是因为弘一法师李叔同和佛教对丰子恺影响至深的缘故。丰子恺是弘一法师的佛门弟子, 弘一法师一向主张为人处世要有包容之心, “不可太分明”, “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否则, 就会如班固所言:“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朋。” (梁静《倾听李叔同》) 所以我们看到, 即便几乎一无是处的中指, 似乎也没被作者写到面目可憎、过街老鼠的程度。不能做朋友, 做兄弟, 也不至于做对手, 做敌人, 至少还可以是同胞。在国难当头的日子, 更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去实现抗战胜利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大目标。这也是《手指》的———

“意味”之二:爱国之情。直到文章的结尾, 丰子恺先生才画龙点睛道:“手指的全体, 同人群的全体一样, 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 成为一个拳头, 那就根根有用, 根根有力量, 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原来, 这才是《手指》最终要表达的愿望。文章写在抗日战争开始不久的1938年, 日军的炮火让丰子恺仓促间忍痛辞别了故乡心爱的缘缘堂, 从浙江石门湾出发, “率亲族老幼十余人”, “水陆颠沛, 一路迤逦, 逃至桂林”, “走了五省, 经过大小百数十个码头” (丰子恺《辞缘缘堂》) , 亲身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怎样的灾难。他虽一介书生, 不能上战场冲锋陷阵, 但他有一腔爱国热情和铮铮骨气。他“宁做流浪者, 不做亡国奴”。 (丰一吟《丰子恺传》) 在他看来, “不做亡国奴”也是抗敌救国的表现 (丰子恺《佛无灵》) 。同时, 他更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愤怒和对抗战的声援。那段日子, 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作了许多抗战漫画。《手指》的结尾让我们恍然:丰子恺先生写手不是目的, 写人也不是主旨, 他要表达的是:大敌当前, 全体中国人要如手的五指一样, 不论美丑, 无论强弱, 尽自己的力量, 团结起来, 成为拳头, 形成合力, 同仇敌忾, 一致对外, 这样才有力量打败入侵者。这也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了为什么丰先生在写每一根手指的时候, 一定要把它放在与其他四指的关系中去写。他使我们意识到, 五根手指, 无论优劣, 都是血脉相连的整体, 都有其他手指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必须依赖其他手指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 丰子恺的包容不是迁就, 宽厚也不是盲目的认同。他是深明大义, “和而不流”, (朱光潜语) 一切以国家需要为重。

丰子恺先生的随笔一向被认为是“闲适”风格的代表作, 但抗战开始后, 他的散文在保持了一直以来“不但直接来自现实生活, 而且也有诗意和谐趣” (《缅怀丰子恺老友》) 的风格的基础上, 开始积极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体现了中国文人“所欲有甚于生者”的精神追求和爱国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 《手指》有“趣味”, 有“意味”, 同时也有“情味”。

《手指》对于大多数六年级的孩子而言也许感受更多的是其中的“趣味”, 但对于教师来说, 引导孩子们进入到“意味”和“情味”的层次, 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也才能不辜负丰子恺通过《手指》留给我们的这份精神财富。丰子恺在他的另外一篇散文《渐》中曾以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作结:“一颗沙里看世界, 一朵野花见天国, 手掌里盛住无限, 一时间便是永劫。”他在自己的《手指》里也投入了无限的“滋味”, 等着翻阅它的后人们细嚼慢品。

篇8:丰子恺作品读后感

丰子恺爱柳是出于偶然,他只不过看见人家在种柳,就讨了一株来种,顺手就常常把它作为画材,因此看他画的人说他爱柳,他自己也觉得与柳有缘了。所以,杨柳也便成了丰子恺漫画中重要的元素。

丰子恺在《杨柳》一书中写道: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居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在丰子恺的眼中,杨柳的精神是值得让他为之浪费油墨和精力的。就在他的漫画和某些工笔画作中,先后画出了许多风姿各异的杨柳:小柳树,老柳树,春之柳,夏之柳,湖畔之柳,陌上之柳,桥头之柳,窗前之柳,月下之柳,梦幻之柳,更有诗韵茶韵兼而得之之柳……而最堪耐人寻味的,则当推《月上柳梢头》这一幅画作。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大抵有两类:一类取材于日常生活;另一类呢,则取材于古典词词。即如“月上柳梢头”,就是一例。且看这幅画的五分之四画面,全被“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的柳条占满,只在几缕柳条的下端即柳梢处,系住了一轮低悬的圆月,而在画面下方五分之一处,则画出了一个垂着长长辨子的、伫立在矮竹篱里厢的半身背影,这分明在作一种期待,那是被画题兼题款所隐去的、而又是画面着意表达的那种期待:即是“人约黄昏后”的期待。这大篇幅的柳条则是意义无荆

因此,丰子恺画中的杨柳,也就不再是一种景色的单纯点缀,而是出于生命底部的本真关怀。我曾在网上下载了他的很多幅画,也曾在图书馆看过他的一些书籍,多半也是因为他的插图,但文归文,画归画,其内在的韵味毕竟是相同的。他的画作中,大概一翻,荫荫柳风扑面吹来:《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柳风是清新的,早春天气,柳丝垂碧,山清气爽;《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的柳风是蓬勃的,怒放的,生命与春天一同生长,生命也就郁郁葱葱了;《郎骑竹马来》的柳风是顽皮的,天真的,欢悦中又多了几分羞涩与温情。《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柳风习习,《湖滨之晨》的柳风浩荡,《一担挑尽古今愁》的柳风晦涩,还有《女墙上黯然的一抹斜阳》,还有《小楼西角断虹明》,还有《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还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那柳风的感觉,既不见也能看得到,既不闻,也能嗅得到,或密或疏,浓淡相宜,参差高低,错落有致,稍加点染,情趣颇多。

丰子恺与杨柳的缘,其实还在于其师-父――弘一法师。弘一法师生前,在南普陀寺种了一株杨柳。十年的时光,风云变幻,十年的人生,风风雨雨,十年的柳枝,摇摇曳曳,从弱柳到虬枝,丰子恺再次来到时,心中怎能不心潮澎湃?杨柳枝高却垂望深根,先师之恩,就是那株杨柳的根,而作为弟-子的,永远只能是根上生出的枝叶,树高千尺,也离不开根的滋养。这寄托着丰子恺多少的深情厚意,也映照出这位漫画大家的高洁情怀和朴素追求:他就是那一株垂枝的杨柳,眼睛是向下的,下面有根,有土地。后来,摩挲杨柳,便成了丰子恺的最爱,不止用手,更是用心。其实在这里并不是说他爱柳,而是留恋这份师徒之情。“柳”者“留”也,这是典型的东方情结,古典情结。当然,丰子恺对于柳树的爱并不只是止步于这个层面,更多的还是我一开始就谈到的被柳树的精神与道德所感动,由此渐生爱慕,不舍不弃。

杨柳是极富画意和诗情的,好像是一棵从古诗中生长出的一种树,上上下下都浸润着诗词歌赋。那些杨柳,也是丰子恺自己的风神与姿采――眼光向下,不忘根本。

篇9:丰子恺散文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丰子恺散文集》,感觉他写的文章确确实实如同丰老说的一样:“丧失了美丽的童年时代,送尽了蓬勃的青年时代,而初入黯淡的中年时代的我,在这群真率的儿童生活中梦见自己过去的幸福,觅得了自己已失的童心。”我读完后,也就找回了在天真幼稚时光中的记忆。

他的文章总是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总是希望人们能团结在一起,但是总是在生活中便成了泡影,我觉得他非常喜欢观察,比如他从孩子亲情友情体会到了爱和未来的希望,每次读他的散文,每一篇我都会看到美好和希望,但也会看到那些阴暗和光明的比较,让人们品的更高尚,更加反对那些社会的阴暗。

他曾说过:“人体的美的姿态,必是出于自然的。换言之,凡美的姿态,都是从物理的自然的要求而出的姿态,即舒服的时候的姿态。这一点屡次引起我非常的敏感。无论贫贱之人,丑陋之人,劳动者,黄包车夫,只要是顺其自然的天性而动,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以礼赞。”是呀,对此,我也感同身受。在我之前的小区里,有一个蹬三轮车打扫卫生的老爷爷,我们亲切地称他为“垃圾爷爷”。

垃圾爷爷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记录着多年的辛勤劳苦。他那粗壮的大手上刻着裂痕,向我们诉说着他那多年来的风霜艰辛。然而,一个朴素淳朴的老爷爷,却有着心灵的美。那一天,垃圾爷爷照常在学校里转悠。我刚吃完饭从餐厅里出来就见他了,我打了招呼,就快步走了,赶去读书,这时马一凡又来了。他说问我借钱。我一摸口袋,钱没了。我自言自语道:“咱能没有呢?”我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顿时,我那原来平和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认真的把所有的都翻便了,都没有。于是我凭着记忆找。马一凡也帮忙。我们好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勇士,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行动。

一圈,没找到!两圈,也没找到!三圈,还是没找到!

我们简直失去了希望,这时只间垃圾爷爷来了,他的手里竟拿着我的钱,他向我走来,我高兴极了!拿上钱连蹦带跳,大声叫道:“找到了”!垃圾爷爷见到我高兴的样子也大笑起来,过了一阵便悄悄离开了,他的影子印在了我心里!

其实,美,是没有形 式,没有形状,却令你惊叹,令你着迷,艺术大师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眼睛而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见美是无时无刻出现在每个角落,但 是有些人却是视而不见,如果能更用心去体会那就更完美了。在学校里有的人要赶着上体育课、有的人在走廊奔跑.....种种看见的都是活力十足且青春的美。

所以,只要你善于发现,美就在你身边!

杭州市文澜中学

篇10: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

丰子恺先生的文学作品就如同他的画一样,质朴,简洁,让人可以洞悉一切。《忆儿时》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是一篇很真实无华,却异常感人的文章。丰子恺回忆儿时,说有三件事不能忘却,一是养蚕,二是中秋赏月,三是钓鱼。养蚕主要为了纪念祖母,这是一个良辰佳节,祖母将“养蚕”也大规模地举行,作者看着祖母、诸姐・・・・・・后来祖母去世了,养蚕也不再继续;中秋赏月是跟着父亲、姐姐一起吃蟹,父亲最爱吃蟹,再配上一壶酒就更不错了,我和姐姐也很享受这一晚的宁静;钓鱼是好朋友王囡囡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关照,很开心。三件事都让作者难以忘怀。然而,在文章结尾他说:“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作者很有爱心,对动物有怜悯之情,他也很淳朴,很善良,和小伙伴很友好。

不过,对于作者“杀生取乐”的看法,确实也有一些争议的地方。人们和动物共生共存,人类离不开动物,动物也离不开人。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有些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实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在我看来,我是绝对不敢杀生的,也不敢看别人杀生,但在品尝美食的时候,我也并不会联想到这些鲜血淋漓的场面。所以,有些事情不用太过在意,更不用忏悔。站在人类的角度,食各种生物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而站在动物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这也是动物对于人类的一种回报方式吧。当然,对于一些时时相伴的动物,因朝夕相处与人类产生了感情,那么消灭它们将是一种残忍的行径,此时,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已升级到了朋友的关系,彼此依靠、相互依存才是最好的结果。

篇11:丰子恺春读后感600字

最早想读这本书,缘于丰子恺其人。在老师的描述中,他留着一撮短短的山羊胡子,一副小眼镜挂在鼻梁上,滑稽有趣。他内心童真,希望能像儿童那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有时还趴在城墙上开心地看着嬉戏打闹的儿童流口水!

然而当真正细读《小学生丰子恺读本》后,我才真正地走进了丰子恺的神奇世界中里。你看:

在“生物乐园”,“不生眼睛”的扁豆秧,“不喝肉汤”的杨柳,调皮搞怪的猫伯伯,骄傲自大的鹅老爷,还有那可怜撞窗的蜜蜂……一个个原来不起眼的动植物,在丰子恺的“神笔”下栩栩如生,真是万物皆灵,就仿佛看到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一样呢!

在“儿童乐园”,有一个儿童的崇拜者,用漫画和文字记录了儿女成长的快乐足迹。“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姊姊做媒人”,这在大人眼里不着调的游戏,在丰子恺眼中却全是美好和率真,全是“天地间最纯洁的精灵”。还有那引蚊深入的“自我保卫战”,“蚕豆水龙”、“吹豆梗苗”、用番薯刻印的好玩游戏,真是令人捧腹又羡慕。

在“茶坊乐园”,你可以品出人生百味,人间百态,“盆子三娘娘”爱吹牛,她的唾沫好像要从文字里溅出,喷人一脸;“咬瓜子”博士,“格”地一咬,“呸”地一吐,闲散的少爷小姐们吃瓜子的动作描写地惟妙惟肖;还有“贪污的猫”,“躲在那里分脏,分得不均,正在那里吵架!”,结果被发现挨打;“老羊奸”充当托儿,引导群羊进屠场而保全自己性命……这些人和物以前存在,现在也依然没有消失!

在“艺术乐园”,你可以从“画得好”和“画得像”的比较中感悟“画画之美”;可以从“自鸣钟”的修饰改造中体验“创造之美”;可以从把普通的玉米称为“珍珠米”,把吃螃蟹誉为“风雅的事”,用“白云一片去悠悠”赞美胡桃云片,用“醉翁之意不在酒”阐述喝酒之道中发现“食物之美”,还有用蚕豆茎制作“翡翠笛”吹奏出的“音乐之美”,桂林山、黄山松的“自然之美”,真是美不胜收!

在故事乐园,《旧上海的传奇故事》写了碰瓷式的敲诈,写了明抢暗盗,写了有托儿配合的“套圈”,写了明仇暗合的商业骗局,时代在进步,但丑陋却换了外衣顽固地存在至今;《生死关头》中王毅盗取神蛋后艰险逃生,靠的既是一颗慧心,一颗勇敢之心,但何尝不是令人感动的一颗孝心?《一篑之功》中老板娘最终成功掘得盐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归功于善的报应,也可以归结于科学与毅力。

上一篇:青春远航下一篇:分解因式法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