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英文格式

2024-04-09

毕业论文英文格式(精选6篇)

篇1:毕业论文英文格式

毕业论文英文摘要格式

一篇论文的摘要在本质上就是一篇浓缩的论文,它是作者对研究过程、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简要陈述和概括,其结构与论文的主体结构相对应。

格式:

Abstract

(“Abstract”一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三号,加黑,居中。)

Thought of people as the center is the marrow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re of the theory of managing state affairs.It germinates in the early state of antiquity society and is based on patriarchal clan system.It is also a kind of value seeking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thic reason and moral justice.

Its basic thinking is that the monarch is defined by people and conversely people are defined by the monarch. At first appearance, its purpose is to value people’s suffering, fate and interest on the ruler’s position.However, its real intention is to fool the people so as to strengthen and consolidate the ruler’s rule.

The theory of “people-oriented concept” includes nine topics such as “the theory of people is being the root of the monarch’s rule”, “the theory of people is being more valuable than the monarch”, “the theory of the monarch is being people’s servant” and so on.

People –oriented means “value the people ” in essence, which sees “people” as its foundation of politics rule, ranking official, and administration.

(正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且行距为单倍或1.5倍。)

Key words:people- oriented concept;democracy;new people-basisism

(“Key words” 一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加黑。)

注意: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只能单独一页.

1、摘要的种类与结构

摘要一般分为两类:信息性摘要和指示性摘要。

当今绝大部分的科技期刊和会议论文都要求作者提供信息性摘要。

1)信息性(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

信息性摘要即报道性摘要,也称资料性摘要,它是原文内容要点的具体总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1)研究的目的(Objective or Purpose);(2)研究的过程与采用的方法(Process and Method);(3)主要成果或发现(Results or Findings);(4)主要结论和推论(Conclusion)。

有的摘要的第一部分还包括背景介绍(Background)。

实际上,信息性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浓缩,相当于论文的简介或概要。

本科毕业论文的摘要按其种类来讲应当属于信息性摘要。

(信息性摘要范文请见第6-7页:第二部分;二;至 1、摘要的要素)

2)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 Descriptive Abstract)

指示性摘要即介绍性摘要,也称陈述性摘要。

它主要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表述研究的目的,用简单几句话使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不需要介绍方法、结果、结论等具体内容,也不需要用数据进行定量描述。

指示性摘要只讲述论文的主题思想,不涉及或很少涉及细节问题,但要指明文献的论题和所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及所达到的水平。

下面就是一篇题目为《英语写作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论文的英文题目及其指示性摘要的范文。

Titl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and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of English writ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unction of English wri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from such aspects as language proficiency, logical thinking, and a rigorous work style.

一般情况下,作者应首选信息性摘要,因为它具体而实用。

但多数摘要并不完全是信息性或指示性的,常常是二者相结合。

信息性摘要中加入指示性叙述可使摘要简明,指示性摘要中加入信息性内容又使摘要详细,二者互补,使摘要既能充分反映论文最重要的事实与概念,又能节省篇幅。

摘要的长度应根据文献及摘要的用途而变化。

一般来讲 ,指示性摘要以100-150 words 为宜。

而学术论文的信息性摘要的长短约为正文字数的.2%至3%;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不少于250个词,最多不超过500个词。

本科毕业论文摘要可以说是信息性摘要的扩展。

我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撰写规范指出:本科毕业论文的中文摘要约500—800字左右(限一页)。

外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

2、摘要的文体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的摘要撰写应遵循准确、简明、清楚、完整的原则。

准确是指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

简明是摘要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英文摘要中要使用正规英语、标准术语,避免使用缩写词汇,也不能使用图表和表格。

清楚是指使用简洁的正规英语将论文的论题、实验方法、试验结果、结论等用有限的字数表达出来,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不带有感情色彩和意义不确定的词语,也不使用祈使句或感叹句。

摘要的内容要完整,在摘要中应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不能使用论文的导言来代替摘要的内容。

篇2:毕业论文英文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1(1):56-58.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3):62C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42.

[5]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7]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InC.Nelson&L.Grossberg(eds.).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8,pp.271-313.

1.毕业论文外文文献格式

2.留学生毕业论文的文献格式

3.论文格式与参考文献格式

4.毕业论文格式

5.文献综述字体格式要求

6.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7.参考文献格式学位论文

8.文献综述写作格式

9.详解文献综述格式

篇3:中英文信封格式书写差异的再思考

关键词:信封书写,邮政历史,文化差异

0 引言

中英文信封书写格式有很大的差异。中文信封先写收信人地址,从国家、省、市、城区、街道、门牌号,最后才写收信的人的姓名。而英文信封先写收信的人,然后才是门牌号、街道、城区、市、省、国家。两种信封写法前后顺序刚好相反。有学者认为这种格局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考虑问题习惯于从大到小,由远及近,而西方人则反之;正是这种思维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信封书写上的不同格局。(张业菊,2006)笔者对这种文化角度的解释不能认同。特从英汉语言角度和中西邮政史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活跃学坛。

1 英汉语言习惯

英汉信封书写格式的不同并不是由所谓“中国人考虑问题是从大到小,由远及近;而西方人考虑问题是从小到大,由近到远”的思维模式不同引起的。因为这种思维模式二元对立的命题很难成立。在现实中,中国人考虑问题从小到大,由近及远的例子俯拾即是。反之亦然,西方人也不尽是思考问题从小到大,从近到远。那么,中西方信封格式为何有这种差异呢,笔者认为这应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的层面做出解释。

汉语和英语在书写中最大的不同在于修饰语位置的不同。这种差异,反映在信封的书写上,就形成了在英汉信封书写格局的不同。在英语里,短小的修饰语一般放在被修饰名词的前面。如:President Barack Obama.但是,如果修饰成分稍长,则往往采用所有格,同位语或定语从句的形式,将修饰部分后置。比如,英语常用of构成表示无生命的名词的所有格,其词序和汉语习惯正相反。如:the gate of our school,或the windows of the house。其中被修饰的在前,修饰语在后。在某些固定搭配中,形容词作定语也常常后置,比如:“Secretary General(秘书长,总干事)”。英语表示“坐在我身旁的姑娘是我表妹”这句话,将姑娘一词放在前边,然后具体说明是怎样的姑娘,形成“The girl sitting by my side is my cousin.”这样的句式。英语“The young man has read all kinds of books,ancient and modern,Chinese and foreign.”这句话中,古、今、中、外用来修饰“书”时都放在所修饰语之后。此外,还常用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后置来修饰或定义名词事物。“这是要搬进城里的一家人”这句汉语,在英语可以这样表达:“This is the family which is planning to move to the city.”英语修饰语后置是英语不同于汉语的一大特色。只要有需要界定的词汇,概念,事物出现,都可以把修饰语放在后边。这种特色使得英语在表达上较之汉语有一定的优势。一句话出来能够边写,边思考,边修饰。这样句子可以写的很长,甚至一直写下去。在汉语里,古汉语中有些定语后置的情况,现代汉语一般都将修饰语放置在所修饰名词之前。因此在写作上,下笔前头脑中要对词汇进行更多的排序,然后下笔。如果修饰语与被修饰事物之间只是两个词汇,这种排序并不费劲,但是在修饰语多的情况下,排序绝对成了必要。比如,要对“菩萨”一词进行修饰,要给他加一些头衔。汉语的正常语序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又如,明代正德皇帝好武,将国家大事视为儿戏,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以上英汉举例,说明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的语序关系特点。

写信封地址无论中西其实本不存在思维上“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思维方式问题。中西方信封写法的差异其实源于两种语言语序习惯的不同。设令中西二人同写两信,而信封封面上只能写一个字或词。那么这个字或词肯定都是收信人的名字。此时,无论中西方,思维中心肯定都是那个收件人。实际情况正是如此。我们看到的一些中外私递的旧信封,封面上就都只有名字。这种情况说明,书写信封时,无论中外,大家都是想着收件人。但是当收信人的名字和地址同时出现在信封上时,就出现了差别。这个差别是语言语法上的差别引起的。西方人在表示曼哈顿的约翰时,一般会使用所有格标志of联结二者,表示所属。因而会写成“John of Manhattan”如果,加上城市名则成了“John of Manhattan(of)New York”很明显,这种看起来从小到大的排序,实在是取决于语法规则。而中国人处理地名和人名同时出现时,会写绍兴鲁迅。这也是固定的语言习惯。因此,西方信封上书写格式可以理解为:Name(of)House name(of)Street name(of)City name(of)State name(of)Country.在这个书写格式里,邻近的名词之间是所属关系,但在信封上表示时,为了节省空间,通常去掉了所有格的标志符号“of”。

2 文化与历史

中西方的邮政发展历史上一些文化因素曾促成信封书写格局的形成。就中国信封书写来看,它的确给人以特别重视地址的印象。这种情况的形成可以从下面的情况得到解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建立了统一的驿递制度和地名体系。其时,中国幅员辽阔,控制地域覆盖36郡,后又增至46郡,郡下又有乡里组织,形成数以万计的地名。可以想象,不论公函私信,在这么大的版图中传递,正确的地名地址书写是何等的重要啊。虽然,秦汉时期还没有现代信封,但不管公私信件用什么样的信函传递,地名是非写清楚不可的。

相比之下,英国17世纪才有了官方控制的邮路建设,而范围不出英伦诸岛。美国在18世纪后期才开始了东海岸的邮路的使用(Day,2007)。不管是英国或是美国,邮递机构在早期都不开展投递业务,邮件只在邮局之间传递,再由收件人前往邮局查看领取。因此,对于早期的西方民众来说,通信的具体街道地址意义不大,而收信人的名字则较为重要。因而有了中国人重地址,西洋人重名字的表面现象。

无论中西方,信件封面上的地址姓名都有个从简单随意到复杂规范的书写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与邮政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首先,制作信封材料的价格对信封封面的写法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与书写顺序无关,而与信封地址书写详略有系。英国和美国早期写信并不使用信封,主要原因是纸张昂贵。人们通常只是写完信后,把信纸折叠起来进行蜡封,利用背面的空白来书写邮寄对方的信息。邮资以邮递的距离和信件的重量来计算。因此,为节省费用,信件尽量少用纸。1775年,美国建国之初的政治家萨缪尔·亚当(Samuel Adams)从波士顿向费城发了一封信,价格为22美分。这封信就没有信封,由一页信纸折叠而成。因为此时使用信封,意味着多付一页纸的邮费,当时只有极少数富人能够支付的起。信封的使用当在1838年前后,当时,英国曾进行过信封设计大赛。有一种“Mulready”信封曾赢得过奖。这种“四角折叠,会于中心,然后蜡封的新式信封”是现代信封的原始样式。其时,英国邮政当局,决定生产邮资付纥信封,通过邮局发售。当时虽然是一种创新,但是,也获得不少民众批评。一般英国民众认为这种发明史愚蠢的。美国历史记载,1843年皮埃森先生曾在自己的作坊里,用带刀模具切纸,进行手工信封制作。不久,各种信封制作机相继发明,终于使信封的价格下跌,大大促进了人们使用信封的习惯。当然,从简单的信纸背面书写,到信封封面书写是个不小的飞跃。在这一转变中,信封的书写有了较大的空间。(Benjamin,2002)

其次,对信封书写习惯影响最大的应该属住址投递制度的改变。1863年以前,付费信函邮递都是邮局之间进行,民众到邮局取信件。在这种情况下,信封的门牌号码,街道地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落地邮局信息。而邮局信息也常常只是个邮局的代号。因此,信封上可以不写对方具体地址,而只写对方邮局编号。1863以后,美国推行城市住址免费投递制度,对信封的街道,门牌号码的细节提出了要求。到1880年美国有104个城市实行免费投递,到1900年则升到796个城市。1896年,乡村也开始实行住址投递,先在西佛吉尼亚的三个邮局试行,当时覆盖29各州的44条邮路。到1902年,乡村住址投递遂成定局。到了1930年城市乡村到处都有了“方便的路边信箱。”(Benjamin,2002)

此外,邮递价格的下降对信封的使用有积极意义。西方邮政部门在19世纪中期曾努力降低邮寄费用。1845年前高昂的邮费价格抑制着一般的通信使用信封。以美国为例,1799-1815美国东部邮路上报纸的邮费为2美分以下,而信件的邮寄价格却按邮程远近每页信纸在6~25美分之间。邮资的多少和信件的大小,重量和邮寄距离都有关系。1840,年从巴尔的摩到纽约的一封信邮资为18.5美分。其时,一个劳动力的日收入为72美分,一封信占去日薪的4分之一。美国1845年国会立法大大降低了通信费用。由过去五等距离计算变为两等距离计算。巴尔的摩到纽约的邮资降至5分。1863年,价格又有降低,距离因素取消,统一按重量收费。信封的机器制作,邮寄费用的价格降低和住址投递的实行鼓励了人们使用信封,并且将信封的地址延至街道和门牌号码。(John,2008)

总之,信封的书写格局的形成和邮政历史发展事件关系密切,却与思维方式很难挂上钩。

3 技术与教育

中国人和西方人书写信封的格式的形成,还可归因于现代邮政体系的暗示、引导和规范。现代邮寄制度产生以前,人们在信封上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写信人个体意志的表现,个性化的信封时有所见。比如,宋代进士李逊一时遭难,寄了个空信封,委托名士刘元普照顾家人,信封上写:“辱弟李逊书呈洛阳恩兄刘元普亲拆。”刘元普本不认识李逊,接到空信封后,揣摩再三,有所领悟,于是承担起照顾李逊家人的责任。又比如,从民国期间的私人信件上看,地址和人名是写给不同的人看的。其中地址是给邮差看的,而名字则是给收信人看的。不少信封上写着:捎,交,面交,烦致,烦交,拜托等字样,且信封没有邮戳,说明信件是通过私人或信使等传递。这样的信件往往能看到保留的个性文化痕迹。

清代和民国时期,我国民众识字率低,有一种代人写信的职业。这些专业写信人对信封的书写极为讲究。这时期的信封,有时双面书写。根据书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地位不同,需要用不同等级的敬语或谦语。于是信封写得文雅古朴,成为信封史上的佳话。西方信封早期也能见到代表个人意志的文化痕迹。比如火漆封印的使用,欧洲就很有讲究。棕色漆为赴宴请贴,红色漆为官方文件,白色漆为婚嫁喜庆,黑色漆为丧事讣讯等。

自从现代邮政业务展开以来,无论中西方,都出现一个趋势,即写信人对如何写信封的主观意志体现的越来越少,而邮政系统为实现现代标准化服务,越来越多地干预信封的书写格式。为了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理和投递邮件,现代欧美国家邮政机构都规定了信件地址书写标准要求民众遵守。

邮政机构推行标准化信封书写的措施之一是利用信封上的提示文字指导信封书写。写信人地址写在何处,收信人地址写在何处,一一均有注明。其次,利用出版物进行宣传。各国邮政部门都在邮局里张贴或悬挂信封书写标准提示。这种做法逐渐统一了人们书写信封的格式。不仅如此,英语国家邮政机构重视邮政知识的普及,并且非常重视对民众和儿童的邮政知识教育,以致小学生都要学习信封书写方法(Aibelweiss,1994)。

此外,各国邮政部门,一直致力于邮政信件分拣机械化,信件电脑识别和邮政智能化。对信封格式的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加拿大邮政机构希望书写信封时不使用标点符号,包括缩写语后边的逗号。在表示乡村道路(RD)和郊区服务缩写(SS)语前,不使用数码符号#,只用空格隔开等等。信封封面的每一个字母都提倡大写,包括回信地址。最后形成这样的格式。

如:BRIAN HUNTER SYLVIA BURTON

RR 3 PO BOX 1234

FREDERICTON NB E3A 1H9 NEWCASTLE NB E1V2V5

在邮政机构的强势干预下,信封的书写逐渐摆脱了对个人意志的反映。信封书写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为技术因素所取代。写信人越来越多地服从机器对信件的要求,而个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少地表现在信封上。写信者如何写信封强烈地受到邮政体系的约束和规范。

4 结语

以上对英汉语言习惯和邮政历史的回顾清楚地表明,中西方信封书写的差异渊源已久。书写顺序相反的差异主要是由汉英两种语言语法结构引起。而在漫长的邮政发展史上,信纸的价格,信封的发明,邮寄价格的降低,住址免费投递,机械分拣,电脑识别技术的需要,以及邮政知识普及教育等,都对信封的写法产生过影响。很显然,没有证据表明,中西方信封写法的差别反映了中西方民族“从大到小,从远到近”或者相反的思维习惯。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职业教育中心校校立项目

参考文献

[1]张业菊.从中英文信封格式看中西方思维方式[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6)总第42期:82-83.

[2]刘广生等.中国古代邮驿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3]马楚坚.中国古代邮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臧嶸.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Aibel-weiss,Wendy.Post pack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Z].National Post Museum,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94.

[6]Benjamin,Maynard H.The History of Envelopes:1840-1900[Z].Envelop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2002.

[7]Day,Thomas G..The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An American History1775–2006[Z].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May,2007.

篇4:英文书信的格式你知道吗?

英文信包括信头、信内地址、称呼、正文、结束语和签名六个部分。比中文信多了一个信头,而信头包括两项:写信人的地址和写信的日期。写时是先写地址再写日期。在写地址时要注意哟,和中文写法有点不同,是先小后大,也就是说,第一行写门牌号及街道名,第二行写区名、市名、省名。寄往国外还要记得在第三行加上国家名,日期是写在地址的下方。如: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65号(邮编341000),英文写法是:

65 Wenqing Road

Ganzhou, Jiangxi Province 341000

China

信内还有个地址,它是指收信人的姓名、职业、单位和地址,且位于信纸的左上角,比信头低一二行就行了,其顺序是先写收信人的姓名与头衔,再写地址。有时信内的地址常省略。其它部分和中文格式没多大区别,但要注意,称呼关系密切的要加上dear,如:Dear Tom。而不太熟悉的可加上Mr.,Mrs.或 Prof.如:Prof. Green,后要用逗号。正文只要行文流畅,传情达意,字迹清楚。结束语放在正文的下一二行右下。首字母大写,别忘了加个逗号。常用的有:Yours/Yours sincerely/Yours faithfully/Yours respectfully。签名时如果不是特别亲密,一般要用全名。例如:

Ganxian High School

Jiaoyu Road

Ganzhou, Jiangxi Province 341100

China

June 26, 2007

Dear Liu Xin,

I was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

……………………………………………………………

Best wishes for you.

Yours sincerely,

Lee Xiaoming

最后,还有个信封(envelope)。英语的信封和中文的一样,由三部分组成,即发信人地址、收信人地址和邮票。只不过英语信封的格式除了邮票所贴的位置(信封的右上角)和中文的一样外,英语信封上要写的发信人和收信人的地址和中文的大不一样。发信人的地址应写在信封的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应写在信封偏中右偏下处,如:

Liu Fanghua

Bayi Road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340069

Sun Yihua

Hongqi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902

篇5:关于英文毕业论文基本格式的建议

本“建议”是叶苗老师在参考某些国际学术规范的要求、国内一些权威著作、期刊和重点外国语学院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院情况总结出来的指导性意见。这些建议并不全面,还会继续补充和完善。希望09届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遵照执行。若发现有误,请与本人联系。

一、论文封面: 学校统一(全中文)。

论文第一页格式(全英文,字体上半部分使用Times New Roman 3号字、加黑,下半部分为Times New Roman 4号字)(页码标为I,居中)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raduation Thesis for BA Degree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itle Student:

______________ Class

______________ Supervisor: ____________ Wenzhou University, Zhejiang, China May, 2009

I

论文第二页格式:Acknowledgements„„„(单独占一页, Times New Roman 4号字。页码标为II)

论文第三页格式:先英文Abstract & Key words(Times New Roman,5号字,加粗,加冒号。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宋体5号,加粗,加冒号。页码标为III)论文第四页格式:(Times New Roman 4号字, 页码标为V)

CONTENTS 1.„„„„„„„„„„„„„„„„„„„„„(page 1开始)2.……………………………………….………………………… 2.1...………………………………………………………….2.2.…………………………………………………………………...2.3.……………………………………………………………… 3.………………………………………………………………..3.1.………………………………………………………………

论文正文开始:(page 1开始)。

(正文开始每页要有页眉,写上论文题目,靠左。正文的大标题:3号字,粗体。小标题:四号字,粗体。内容:小四号字。字体:Times New Roman)·正文一律采用文内注释法,即在括号内列出作者,出版年代:页码.·例句编号用(1)、(1a)、(1b)、和(2)„的形式,全文统一编号。Bibliography(另起一页,左边顶格,页码为论文正文页码的延续)参考文献(宋体5号):引据或参考文献按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姓氏A-Z顺序列出,英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并依次排上序号[1]、[2]、[3]„„,所列文献必须与文内注释对应。

二、引用文献的格式要求

(一)引用文献的基本格式

这里我们分两种情况来介绍引文的基本格式:第一种情况是把文献作者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通常作主语),我们把它叫做“格式1”;第二情况是把作者的姓放在括弧里,我们把它叫做“格式2”。在同一篇论文中,以上两种格式可以同时使用。格式1 格式1的基本做法是,把作者的姓(Family name)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通常作主语),随后用括弧标出所引用文献的出版年代。比如:

Long(1991:67)argues that without this, outcomes such as those from immersion education are likely to occur, with a lack of sustained development.如果文献有两个作者,则要将两个作者的姓都写出来,并用and连接(不能用&符号连接)。比如:

Perkins and Gass(1996:34)argue that, since proficiency is multidimensional, it does not always develop at the same rate in all domains.如果文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六个以下)的作者,论文中第一次引用时必须把所有作者的姓都写出来,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作者的姓用and连接。

Sanders, Spooren and Noordman(1992:21)presents a useful taxonomy of coherence relations.在第二次及以后再引用该文献时,只需写出第一个作者的姓,再加上 et al.,比如: Sanders et al.(1992:65)studied coherence relations based on four criteria.注意,参考书目的条目中不允许使用et al.来代替其他作者。应列出文献的所有作者。如果所引用的内容在原文献中跨页(直接引用时一般应该只跨两页),则要标出页码范围,比如:

Hu(胡壮鳞1994:5~6)points out that text studies in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re more or less concerned with “text grammar” and textual “grammaticality”.在直接引用文献时,如所引用的内容较长(一般超过50单词),则应该另起一段,左右缩进。比如: „„

Lorenz(1999:76)voiced a very similar view that because in written communication, coherence cannot be explicitly negotiated face-to-face between text producer and text receiver,“writers therefore have every reason for trying to be unequivocal and to make their ideas, intentions and arguments unmistakably clear.One way of doing this is to carefully signal logical relations and thereby ‘signpost’ the path to coherence for the reader.Consequently, when looking at the fabrication of coherence in written discourse, we ne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ose explicit signposts of coherence, i.e.the text’s cohesive ties”(p.55).格式2 格式2的基本做法是,把作者的姓、出版年代以及页码均放在括弧里,出版年代紧随作者的姓,之后是页码。比如:

The first criticism is that the text-based researchers choose to study the text itself for “methodological convenience”(Givón, 1995:59).使用格式2时,如果文献有两位作者,则必须把两位作者的姓都写出来,用&连接(不能用and),比如:

One validates not a test, but ‘a principle for making inferences’(Cronbach & Meehl, 1955:297).(二)转引的格式 所谓转引,是指论文作者并没有看到某个文献的原始出版物,而是在另外一个文献中看到的。比如Chapelle在其1998年的某个文献中引用了Shepard在1993年发表的文章中的内容。现在论文作者看到的是Chapelle的文献,而不是Shepard的原始文献。如果论文作者希望引用Shepard的话,则应该用下面的格式:

If construct validity is seen as an exhaustive process that can be accomplished over a 50-year period, test developers may be inclined to think that any validity information is good enough in the short run(Shepard 1993: 444, cited in Chapelle 1998:78).上例中的cited in表示“转引自”,也可以用quoted from表示。注意,毕业论文中不能有过多的转引的内容。

(三)如何引用论文集的文献

论文集是指各章节由不同作者撰写并由一位或几位作者编辑出版的著作。负责编辑出版的作者称为editor(s),封面和扉页一般会注明edited by,或在编辑者后面用括弧注明(Editor(s))。在论文集中,前言(Preface)、导论(Introduction)及每篇文章(或每章)都单独署名。引用论文集的内容时,要根据文献作者进行引用,不能用编辑者的姓名进行引用。比如,M.A.Gernsbacher和 T.Givón在1995年编辑出版了一本名为Coherence in Spontaneous Text的论文集。其中有A.Sanford和L.Moxey写的一篇文章Aspects of coherence in written languag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如果要引用这篇文章的内容,则应该按以下格式: Obviously Reinhart’s criterion of relevance is in fact obviously psychological, since “relevance can only be defined with respect to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reasoning processes”(Sanford & Moxey 1995:163).在这种情况下,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写法是:

Sanford, A.& Moxey, L.Aspects of coherence in written languag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In Gernsbacher, M.A.& Givon, T.(Eds.), Coherence in Spontaneous Text.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161-187.(四)如何引用中文文献

在用英文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如果要引用中文文献,要将引用的中文信息翻译成英文,作者直接用中文名。比如:

For example, text studies in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were more or less concerned with “text grammar” and textual “grammaticality”(胡壮鳞, 1994:5~6).(五)关于引文的其他注意事项

1.关于重复引用。在同一段落中,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引用同一文献时(中间没有引用其他的文献),从第二次开始,不重复文献作者的姓和出版年代,而是用ibid.代替。如所引内容在不同页码,可以在ibid.之后加上页码。凡是另起一段,全部要重写。比如:

A principle of text sequencing is that “without overt indications to the contrary, the order of mention of certain items may be assumed to reflect the order of these items in reality or in our conceptualization of reality”(Dik, 1997:435).This equals to say that textual description of events or states-of-affairs should follow either the order which actually exists in the worlds described or the order in which we perceive the worlds.As Dik(ibid.:436)further points out, “as long as the ordering within the discourse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natural defaults, this adds to the overall coherence.Where such orders are shifted around, overt markers must warn the interpreter of this marked situation”.2.有时论文中不是直接或间接引用文献,而只是为了描述或介绍研究现状而提及某些文献,往往同时提及多种文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格式(注意使用e.g.,):

The situation with accuracy is not so clear.Some studies(e.g., Foster & Skehan 1996;Skehan & Foster 1997;Mehnert 1998)do suggest that accuracy is raised when there is planning, but other studies(e.g., Crookes 1989;Ortega 1999;Wigglesworth 1997, 2001)do not support this claim.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安排文献的顺序。一是按文献的年代排列,较早的排在前面(如上例);二是按作者的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

3.在同一处提及一个作者不同年代的文献时,可在括弧中列出若干个年代,用逗号隔开,按时间顺序排列。比如:

According to Halliday(1973, 1978, 1985, 1994), language has three main metafunctions, namely,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and textual metafunction.4.如果需要同时引用某个作者在其独立完成的某个著作中的观点以及这个作者与其他作者合作的著作中的观点,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格式:

However, McNamara(1995;McNamara & Lumley, 1997)has challenged the Bachman model.However, researchers have challenged the Bachman model(McNamara, 1995;McNamara & Lumley, 1997).5.在同一论文中如果需要引用的两个作者的姓氏相同(即使出版年代不同),则需要加上作者的名字(First name)的首字母加以区分。比如:

R.Dawkins(1986)and M.S.Dawkins(1980)have contributed to an understanding of consciousness in animals.6.如果所引用的文献没有具体的作者,而是某个机构出版物,在引用时用机构的名称代替作者的姓,比如:

Retired officers retain access to all of the university’s educational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Columbia University,1995:54).7.词典或百科全书一般用出版物的名称,如果有大家熟悉的缩写形式,也可以使用缩写形式。

三、参考书目的基本格式

(一)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外文文献用斜体)[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5-18.[2] Elliott E.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 State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二)论文集、编著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外文文献用斜体)[C].出版地:出版年, 起止页码.例:[1]方梦之.加强对比语言学的研究[A].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79-85.[2]Carter R.Is There A Literary Language?[A].Steel & Threadgold Language Topics Vol.2 [C].Amsterdan/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9.(三)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外文文献用斜体,书和杂志的名字要斜体,文章名字不要斜体。)[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1]王东风.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中国翻译.1998,(5):6-9.[2]Vigil, F.& J.Oller.Rules of Fossilization;a tentative model[J].Language Teaching.1976,(26):281-295.(四)译著

[序号]原著者姓名.原著名(斜体)[Z].译者姓名.书名.译著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 例:Faulkner W.The Sound and the Fury[Z].李文俊.喧哗与骚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81-82.(五)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

[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六)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示例:

[1]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七)电子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记载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示例:

[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注:网上资源慎用)

(十二)参考书目的排列顺序

排列参考书目的顺序时要遵守以下规则:

1.所有条目按文献作者的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先英文后中文。2.同一作者在不同年代的文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

Halliday, M.A.K.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Second Edition).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3.由某个作者独立撰写的著作排在该作者与其他作者合作的著作之前,比如:

Halliday, 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 Edward Arnold,1978.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Second Edition).London: Edward Arnold,1994.Halliday, M.A.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 Longman,1976.Halliday, M.A.K.& Hasan, R.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4.作者的姓名有复姓时,姓名前有前缀(如van, de),正文中只出现名字,而在参考文献中则要出现名字的前缀,按照前缀的字母顺序排列。如下面的de Beaugrande, R.1980排在Dahlgren, K.1992之后,而不是按照Beaugrande中的首字母B来排顺序:

Dahlgren, K.Convergent evidence for a set of coherence relations.In Stein, D.(Ed.), Cooperating with Written Texts: The Pragmatics and Comprehension of Written Texts.pp.631~663.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2.de Beaugrande, R.Text, Discourse, and Process: Towards a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of texts.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1980.此时de应该大写还是小写要查清楚,最好的做法是看看这个作者的文章在其他人的作品中是如何引用的。

论文格式常见问题(补充)一.论文行文结构

1.论文的总体顺序是:封面,扉页,致谢(Acknowledgements),英文摘要(Abstract),中文摘要,目录(Contents),缩写词列表(Abbreviations),正文,参考文献(Bibliography),附录(Appendix;附录要编号)。

2.文章中每段文字不能少于3-4行,太少的文字不能单独成段。所有段落首行缩进(4个字母的空间)。自动换行后一率顶格。

3.不允许使用Microsoft Word的自动编号功能(录入时取消自动编号功能),也不能使用bulletin的格式(加黑点罗列)。

4.标题与正文之间要有距离。不同层次的标题字号应该有所区别。最小层次的标题可以与正文字号相同,但是要加粗字体以示区别。

5.不同的标题之间不能按次堆列在一起,中间应该有文字过渡。另外标题下面不能直接出现表格、图形、例句等,要有文字过渡。

6.每个section 的字数不能太少,同级的section字数应该大致相等,不能相差过于悬殊。每个section如果中间没有出现下级标题的话一般不要超过3页,否则应该将本节内容划分更为细致。最低层次的subsection(如2.2.2.1)的篇幅不能太长(1~2页为宜)。段落不宜过长。一个段落一般不超过一页的一半篇幅。但是段落也不能太短(如2~3行),至少5~6行以上为宜。

7.实验中哪组是实验组,哪组是控制组要交待清楚。实验组叫做Experimental Group,习惯用EG表示,控制组叫做Control Group,缩写为CG。

8.出现例句时,例句与正文的字体字号应该有所不同以示区别。

9.文章不能无缘无故随意出现空半页的情况。表格和图形如果排版时排不下,可以整体排到下一页。

10.正文中不要出现缩写。例如,don’t,can’t。不能使用非正式用语,如quite many, a lot of, a little。不能使用祈使句。11.一些常见术语,第一次出现时要出现全称,在括号里写出缩写,例如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再次出现时则直接写SLA。

12.文章时态问题:建议大多数时候用一般现在时;除了例如investigate,study,conduct a study 这种强调动作的动词经常出现过去时之外。13.文中大的段落之间应空一行,其他按默认处理。二.表格及数据

1.表格不能跨页。为了保证表格在一页上可以把后面的文字提到前面写。如果表格过长一页放不下可以在下页继续,把表头照抄过去。

2.表格的标号问题:可以从Table 1,Table 2 „..按数字顺序列下去;也可以根据表格所在的章节列出。比如第三章的第一个表格就是 Table 3.1,第二个就是Table 3.2,以次类推;不能出现Table 3.1.1 的情况。

3.表格中的数字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应该统一:惯例是平均分保留到两位;P值保留三位;一般不要超过四位。4.在使用Word,Excel,SPSS计算数据时数据位数太多,计算机会自动将其变为科学计算法,但我们在呈现数据时要将其变成普通数据。

5.一般我们在判断T是否著差时,P值只取到0.05 和0.01;不能理想当然的取其它值。小于0.05是显著,在表格中要标出*;小于0.01 是非常显著,在表格中标出**, 并在表格下面说明一个星号,两个星号分别是p值小于0.05 和0.01 时。

6.表格要划线清楚,以免读者出现对错行的问题。上下和左右线应对齐。三.有关摘要的问题

这篇论文研究的主题/范围是什么? 作者提供了哪些背景信息? 本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研究是怎样进行的? 有哪些主要研究发现?

篇6:毕业论文英文格式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Certificate No: **********

XXX, male, born on March 3rd, 1966, was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eptember, 1995, majoring in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s System, having passed all the examinations and thesis required by the three-year graduate program, graduated in May, 1998.Date of Issue: June, 1998

上一篇:2007年xx电厂个人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尊师感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