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文件的防范方法

2024-05-06

常见危险文件的防范方法(精选8篇)

篇1:常见危险文件的防范方法

新手上网要注意防范的几个危险文件

我们知道,bat是DOS批处理命令文件,我们可以用记事本添加一些命令,运行后系统就会自动逐条执行命令。所以一些危险的命令就会被某些有心人写进批处理文件中去,在网上四处传播搞破坏,例如在hello。bat中写进:

简直是比病毒还要恶毒。

另外,注册表文件。reg也可以被编写进类似的代码,例如我们编辑一个hello.reg:

双击执行它导入注册表,我胆小没敢试,哪位胆子大请试试看,你会发现C盘文件没了。

类似的,在.hlp(帮助文件)、.pif(指向DOS的快捷方式)、。lnk(Windows快捷方式)这些文件中也可以写入危险的命令,如果不小心执行了那就危险了。防范以上调用DOS命令进行破坏的文件,被动的做法是通过将Format、Deltree这类命令改名换姓。

网页文件对大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HTML本身没有危害,但HTML有一个调用外部对象的脚本运行的功能,可以调用能够读写其他文件的外部对象,所以也就被居心不良者利用,把带有恶意的脚本嵌入HTML中。当你打开包含有这类脚本和ActiveX控件的网页时,HTML应用文件中的可执行程序就会自动运行,接下来就是……所以有时当IE提示“该页上某些软件可能不安全,建议不要运行”,最好不要点“确定”。

但是像。VBS、。JS这类脚本文件病毒就更毒、更狠了,因为它们在破坏过程中几乎无声无息,运行它们时没有任何提示。去年风光一时的“爱虫”就属于此类病毒,而大名鼎鼎的“Happy Time”甚至只要用鼠标移动到它的邮件名上,IE的预览功能就可激活此病毒,好历害!像这样的文件还有wsc、wsf、vbe、jse,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Wscript.exe来执行,也就是Windows的“批处理”--Windows scripting host,

防范此类病毒的方法就是将Windows scripting host卸载掉,具体方法是:选择“我的电脑→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Windows安装程序→附件→详细资料→Windows scriptinghost→确定”。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更简单,依次键入下面两段命令:regsvr32/uwshom.ocx回车、regsvr32/uwshext.dll回车,就可以把注册表中。wsh对象的注册值删掉。这样那些必须依靠这些对象运行的病毒就因为找不着对象而无法运行下去。

另外,这些病毒基本都是利用Outlook来散播的,它们往往会自动往地址簿中的E-mail地址发送以自己为附件的邮件。所以我们也可以把Outlook提供给外部脚本调用的接口对象给禁掉,具体做法是:regsvr32/umsoe。dll。如果要恢复使用,只要在以上的命令中去掉/u,再运行一次即可。

在此,建议你在浏览一些不熟悉的网站时最好把IE的安全级别设为高级,把ActiveX控件和插件关闭,将Active scripting屏蔽掉。方法是:运行IE,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自定义级别”,对所有ActiveX相关选项选“禁用”,对所有JS脚本也选择“禁用”。对于来历不明的邮件,特别是含有附件的邮件不要轻易打开,更不要执行附件里面的文件。

安装网络防火墙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对拨号上网的用户),至少可以在你的电脑和网络之间筑起一道防线。防火墙软件推荐用国产的“天网个人防火墙”,免费,占用系统资源也不多。再有,平时还要打开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以防止病毒感染和破坏。对于经常下载软件的下载狂,每次下载完一定要用几种杀毒软件轮流查一遍,在确保无毒的情况,再用木马查杀软件如TheCleaner、木马克星等查上一遍,然后方可执行。最后,就是要及时更新这些软件的病毒库,否则,对新病毒、新木马的防御几乎等于零。

篇2:常见危险文件的防范方法

(一)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使用与运输安全要求

1.汽车罐车的使用、装卸单位,应根据本规程及省级劳动、公安、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对操作、运输和管理等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2.汽车罐车的使用,应按JT3130《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准运证,并按车辆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汽车罐车牌照。

3.汽车罐车的押运员和驾驶员应熟悉其所运输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了解装卸的有关要求,具备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能力。汽车罐车押运员和汽车驾驶员必须经培训和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汽车罐车的使用,必须有本单位的持证押运员和驾驶员,并为押运员、驾驶员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具和工作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必要的备品、备件等。

5.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本规程并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汽车罐车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制度,经常检查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紧急切断装置、管接头、人孔、管道阀门、导静电装置等)性能,有无泄漏、损伤等;按汽车日常检修和保养要求对汽车底盘及其行走部分进行检查和修理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性能完好。同时,应保持汽车罐车干净和漆色完好。

6.改变汽车罐车的使用条件(介质、温度、压力、用途等)时,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由有资格的单位更换安全附件、重新涂漆和标志。经检验单位内、外部检验合格后,由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汽车罐车使用证。

7.随车的文件和资料包括:

(1)汽车罐车使用证。

(2)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

(3)押运证。

(4)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

(5)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在不同温度下,介质密度、压力、体积对照表。

(6)运行检查记录本。

(7)汽车罐车装卸记录。

8.汽车罐车装卸应具备下述条件,方可从事装卸作业:

(1)有熟悉汽车罐车运输与装卸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汽车罐车装卸安全技术工作;有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

(2)有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管理制度。

(3)有符合防火或消毒、防爆规定的专用场地,并有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具和备件。

(4)装卸设备和管线实施定期检验制度;装卸管道有可靠的连接方式;装卸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装卸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4倍。

(5)必须有经计量部门检验并出具合格证书或定期校验证书的计量设备。

(6)必须有专人负责装卸前的检查和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

(7)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介质毒害程度,设置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和自动报警以及消防等设施。

9.充装前充装单位应进行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充装:

(1)汽车罐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过有效期。

(2)汽车罐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

(3)汽车罐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4)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车携带。

(5)随车必带的文件和资料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或与实物不符。

(6)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车罐车,如对罐体介质有置换要求的,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报告单或证明文件。

(7)余压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8)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

10.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充装前的检查。

(2)按指定位置停车,关闭汽车发动机并用手闸制动。有滑动可能时,应加防滑块。

(3)易燃介质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且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4)作业前应接好安全地线,管道和管接头连接必须牢靠,对于充装介质不允许与空气混合的应排尽空气。

(5)汽车罐车作业人员相对稳定,且经培训和考核合格。装卸作业时,操作人员、司机和押运员均不得离开现场。在正常装卸时,不得随意起动车辆。

(6)新制造的汽车罐车或检修后首次充装的汽车罐车,充装易燃、易爆介质前必须经抽真空处理,或充氮置换处理,要求真空度不得低于650mm汞柱,或罐内气体含氧量不得大于3%,且必须由处理单位出具证明文件。

(7)汽车罐车允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充装重量。充装的必须有液面计、流量计、地磅或其他计量装置。严禁超装。充装完毕必须复查充装重量或液位,如有超装必须立即妥善处理,否则严禁驶离充装单位。

(8)装卸完毕应按规定填写装卸记录,并妥善保存。

(9)汽车罐车到站后,应及时卸液。卸液前必须对汽车罐车各附件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方可卸液。单车式汽车罐车不得兼作储罐使用。汽车罐车不得直接向气瓶灌装。

(10)液氨、液化石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卸液时不得用空气加压;液化气体卸液,不得采用蒸汽等可引起罐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升压卸液,采用热水升温卸液时,水温不得超过45摄氏度。

(11)装卸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关闭紧急切断阀和阀门。

(12)汽车罐车卸液不得把介质完全排净,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0.5%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低于0.1MPa。

(13)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禁止装卸作业:

①介质易燃、易爆的汽车罐车,遇有雷雨天气或附近有明火时。

②周围有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泄漏时。

③罐体内压力异常时。

低温型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还应符合由制造厂提供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11.装卸完后,应填写装卸记录并进行下列各项工作:

(1)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关闭紧急切断阀和阀门。

(2)检查各密封面有无泄漏。

(3)核查罐体内介质的压力(充装后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力)或余压。

(4)检查罐体充装重量(不得超过规定的充装重量)或余量。

(5)分离汽车罐车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

(6)装卸记录(二联)由押运员负责送达卸液单位。

(7)驾驶员必须亲自确认汽车罐车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已经妥善分离,才准启动车体。

12.汽车罐车行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交通管理法规的规定。行驶时按汽车罐车的设计限速行驶,保持与前车的距离,严禁违章超车,并按指定路线行驶。

(2)押运员必须随车押运。

(3)不准拖带挂车,不得携带其他危险品,严禁其他人员搭乘。

(4)车上禁止吸烟。

(5)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等必须注意标高并减速行驶。

13.汽车罐车停放的要求:

(1)不得停靠在机关、学校、厂矿、桥梁、仓库和人员稠密等地方。

(2)停车位置应通风良好,停车地点附近不得有明火。

(3)停车检修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得有明火作业。

(4)途中停车如果超过6小时,应按当地公安部门指定的安全地点或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转许可证》的专用停车场停放。

(5)途中发生故障,维修时间长或故障程度危及安全时,应立即将汽车罐车转移到安全场地,并由专人看管,方可进行维修。

(6)重新行车前应对全车进行认真检查,遇有异常情况应驾善处理,达到要求后方可行车;

(7)停车时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同时离开车辆

(二)运输车辆安全检验要求

运输车辆能否保持安全状态,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运输企业应使运输车辆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各机构部件完整无缺,所配工具设施齐全、良好,档案齐备。车况达到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四净(油净、水净、空气净、车辆净)。在出车前应进行检验,具体检验要求如下:

1.发动机部分

(1)汽车发动机设置有效的起动机。

(2)发动机运转平稳,动力性能好,功率至少达到其标定功率的80%以上,没有异响,容易起动、关闭熄火。

(3)点火系统、燃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机件齐全、性能良好,安装牢固,线路、管路不磨不碰,不漏电、漏水、漏油。

(4)消声器作用正常有效。车辆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2.传动部分

(1)离合器分离彻底,接合平稳,不打滑,无异响。离合器踏板或握把要有适当的自由行程。

(2)变速器的变速杆位置适当,不跳挡、不乱挡;变速器分动器不缺油、不漏油、无异响。

(3)万向节、传动轴、中间轴承不紧不旷,螺栓齐全,装配角度正确,润滑良好,行驶中不抖动,无异响。

(4)主传动器、差速器工作正常,不松旷、无异响,螺栓齐全紧固,后桥不漏油。

3.行驶部分

(1)车架无变形、开裂或锈蚀现象,螺母、螺栓、铆钉不短缺、松动、锈蚀,底盘涂漆均匀。

(2)减震器弹簧片整齐,卡子齐全,螺栓紧固。

(3)钢板弹簧、支架、蓄电池和油箱托架均牢固可靠。

(4)前、后桥无变形及裂纹。

(5)轮毂完好,安装松紧适度。

(6)轮胎气压和承受的负荷符合规定。

(7)轮辋完整无损,螺母齐全、紧固。

4.转向部分

(1)方向盘的自由转动量不大于30度。

(2)转向轻便灵活,行驶中无轻飘、摆振、抖动、阻滞及跑偏现象,在平直的道路上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转向后能自动回正。

(3)前轮定位值符合设计规定。

(4)设有转向助力器的须可靠好用,该装置意外失效时,驾驶员仍能对车辆进行灵活可靠的操纵。

(5)转向机不缺油、漏油,固定托架牢固。转向垂臂、横直拉杆等转向传动零件不拼凑焊接,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松紧适度,润滑良好。

(6)后三轮车前叉无变形、拼凑焊接、转向沉重、跑偏、阻滞现象,左右减震器性能良好。

5.制动部分

(1)机动车设置行车制动及驻车制动装置。

(2)行车制动器的踏板,有适当的自由行程。

(3)各式行车制动器,均能在第一脚达到最大的制动效能。

(4)制动器能保证在踏板踏下(拉杆拉出)全行程的1/3至3/4时产生最大制动作用;棘轮式手制动器能在拉杆最大行程的2/3以前产生最大制动作用。(5)制动器的操纵踏板或拉杆,在产生最大制动作用后,留有1/4以上的储备行程。

(6)液压式制动的车辆,制动系统不漏油或进入空气,在踏下制动踏板停留一分钟后,踏板无下行现象。

(7)气压式制动车辆,制动系统不漏气,管路不与其他机件摩擦,设有放水装置和限压装置。

(8)机械式制动器,拉杆线等机件完好无损。

(9)各种车辆(含挂车)的全部车轮,均设置制动器(拖拉机、专用机械可只设于主要承载车轮)。

(10)时速在30km情况下(低速车用最高车速),轻度制动无跑偏现象。

(11)在平坦、干燥、清洁、坚实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不同车类、车况在规定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对最大制动能力的要求)符合规定。

(12)驻车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在20%的坡道上,空载车双方向均能将车停住。锁止装置灵敏可靠。

6.灯光电器部分

各种车辆安装的灯具,其灯泡均有保护装置,安装牢靠,车辆震动时不松脱、损坏,失去作用或改变光照方向,所有灯光开关安装牢固,开启、关闭自如,车辆震动时不自行开启或开闭开关安装位置便于驾驶操纵。

所有灯光均保持一定的亮度,不炫目(照明灯除外)。左右两边装置的灯,光色、规格一致,安装位置对称。

(1)照明灯。机动车前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个照明灯(后三轮可安装一个)。

(2)示宽灯。机动车前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示宽灯。

(3)尾灯。机动车后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尾灯。光色为红色。

(4)制动灯。机动车后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制动灯。光色为红色。制动灯的启闭受行车制动装置的控制。

(5)转向信号灯。机动车前、后面的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转向信号灯,车身总长超过9m的(包括机动车辆带挂车),两侧前方也装有侧向转向信号灯;在驾驶室内的仪表板上设有相应的转向指示信号。转向灯光色为黄色,以每分钟60一120次的频率点灭。

(6)挂车灯光。挂车后部灯光与牵引车后部相同。

(7)机动车(后三轮除外)装有电源总开关。

(8)所有电器导线均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固并有绝缘封套。穿越洞孔的导线装设绝缘套管。

(9)喇叭。机动车设有低噪声喇叭。

7.车身部分

(1)车身端正,左右对称。

(2)车身两侧无超出车身外廓的凸出物(后视镜及转向灯除外)。

(3)各种车辆前、后部分别设有适用的牌照座,前牌照应设于前面的中部或右侧,后牌照应设于后面的中部或左侧。

(4)后视镜。机动车左右两侧装有一面后视镜。后视镜安装位置、角度适宜,能使驾驶员看清车身侧后方50m以内的交通情况。

(5)安全防护装置。大型货车、挂车(载重量3t以上)的前后桥以及挂车之间车身两侧,均设有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6)机动车的燃油箱、蓄电池、排气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rn,燃油箱的加油口不设于车厢内。

(7)货车车辆前部装有比驾驶室高100mm的安全架(自卸车除外)。车厢整齐,厢板无破损变形,挂钩完好有效,行驶中无松旷、异响。

8.驾驶室及其设备部分

(1)前风挡玻璃采用透明度良好的安全玻璃,无炫目的波纹、气泡等缺陷,不能使用有机玻璃。

(2)风挡玻璃左、右两边装有灵敏有效的自动刮水器(有驾驶室的后三轮可只装一个)。

(3)仪表。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机动车设有醒目的气压表、机动车设有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量表、电流仪表。

(三)液化气罐车安全技术参考

l.对罐车充装量的控制

对于盛装液化气的容器,规定要求有一定的气相空间,如超量充装,当温度升高时,液化气的液体膨胀,会很快充满整个容器空间,若温度再升高,罐体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团此要严格控制容器的充装量。液化石油气罐车一般用旋转式液位计,以液位高度来控制充液量,液位计通常安装在罐车尾部,由于液位计的安装位置和人为操作误差,实际充装量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为了避免因液位计的安装位置和人为操作误差,该厂将液位计安装在罐体侧面中间位置,另外增加一限液口,设计限液高度为85%的体积充装量,液氨在常温下的高度为o.52t/m3,这与《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单位容积的充装重量是一致的。

应当注意的是,这是指在常温下(25℃)的情况,如果充装液体温度偏低(25℃以下)或偏高都是不适用的。

2.对罐体压力的控制

为了控制罐体工作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须经常观察罐体内压力的变化,通常装有压力表。压力表一般装在紧急切断阀之后的气相管上,在装卸液化气时对罐体压力可一目了然。但罐车在行驶途中,切断阀是关闭的,要想观察罐体内压力,必须打开紧急切断阀,这样操作比较烦琐。该厂将压力表装在罐体上,打开压力表阀,随时可以观察罐体内的压力。为防止压力表、阀门被损坏,罐内液化气体泄漏产生危险,压力表阀带有过流装置,当液化气体泄漏时过流装置将自动关闭,阻止液化气体外泄。另外,在出液管路上亦装有压力表,便于观察,随时处理管路出现的超压情况。

3.装卸系统的安全控制

(1)通常罐车的装卸系统,设有一个液相口和一个气相平衡口,液相口兼作进液口和出液口,每个管口配有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切断阀采用油压操纵。实际上进液和出液操作在工艺上不尽相同,对管路的结构也有不同的要求。改进后的装卸系统设有独立的进出液口和气相平衡口,每个管口配备了内置快速断流的紧急切断阀,切断阀采用气动控制。气动系统采用汽车气源,每个切断装置有单独的操作按钮,亦有可同时进行操作的总按钮。与油压操作系统相比,气压操作系统有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2)为防止出现误操作而使管路超压可能损坏管道和阀门,液相管道中每两个阀门中间一段装有液压减压阀,当管道出现超压时减压阀开启泄掉部分压力,保证管道和阀门不受损坏。

(3)在充装软管的末端,配有易断式连接器和快速反应关闭充装阀,当出现意外情况,可迅速脱开充装容器并自动关闭充装阀。在充装软管的前端装有快速断流的过流阀,当软管拉断或充装阀脱开又无法关闭时,过流阀将自行关闭而快速断流,防止事,态的扩大。

4.防火、防撞安全措施

(1)所有驾驶室后的电线改为双重线路,与底盘进行分离,不以底盘作为回路。电线用可伸缩的无缝金属软管保护,起到防火作用。

(2)燃油箱和电池箱外加防护罩保护,起到防火、防撞作用。

(3)驾驶室后窗安装防火板,一旦发生火灾,防火板将阻止火势,为驾驶员逃生争取时间。

(4)为防止发动机排气时产生火花,排气管安装消火器,并将排气口移至车辆右前方。

篇3:常见危险文件的防范方法

1 易燃易爆气体

配备、输送和贮存易燃易爆气体的气体车间一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是在所有化工事故中损失最为惨重的, 因此必须在存在易燃易爆的气体的车间中加强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1.1 爆炸事故产生的条件

爆炸的条件有: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和足够的氧气;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存在着火源。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气体车间中时存在足够的氧气的, 而可燃气体一般都在管道和设备之中, 只有在设备和管道泄漏后气体才有可能暴露在空气中[1]。

1.2 防范措施

1.2.1 预防泄漏和对堵漏处理

从本质安全观点, 要做到彻底的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就要让气体车间中不存在可燃气体, 首先就必须密封防止泄漏的发生:

(1) 所以各种管道、设备应当使用防腐、抗疲劳、抗老化材料;

(2) 气体车间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员, 定期对管道、阀口、设备、螺纹连接口和仪表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泄漏进行必要的处理, 及时发现已经老化、疲劳和腐蚀的管道和设备, 并进行更换;

(3) 加强企业管理和对员工进行培训, 防止因为操作失误 (关闭阀门过急) 而造成设备的损坏导致泄漏的发生。

对已经发生泄漏的设备必须采取措施堵漏。由于不同设备不同部件发生泄漏的处理方法都不一样, 所以得具体问题具体化, 参考具体技术标准加以处理。这里仅仅列举三个例子加以说明:

(1) 对于沉降器螺纹滑丝泄漏的堵漏:先利用螺栓固定卡具, 再对螺纹滑丝部分压紧再注入密封胶;

(2) 对于氯气法兰表面腐蚀缺损堵漏:用注胶枪向钢环外空腔注胶以保证被腐蚀的法兰表面能够非常严密的密封堵漏胶;

(3) 焦化车间瓦斯线大法兰垫片堵漏:使用带弹性舌的卡具, 当注胶后弹性舌被撑开紧紧的连着瓦斯大法兰内侧, 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1.2.2 安装气体报警设施和通风设施

在气体车间安装气体报警装置可以随时的监控空气中可燃气体的含量。一般来说气体车间一般都含有一些生产出的气体, 但当超过一定量的时候就是由于泄漏引起的, 所以气体探测装置也可以探知泄漏的发生。气体车间的通风设施可以将可燃气体带到空气中, 使其不能达到爆炸极限, 从而达到预防爆炸事故发生的目的。

1.2.3 气体车间的防火措施

在还有可燃气体的气体车间, 工厂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气体车间严禁员工吸烟、使用手机;车间的电气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动火作业时, 必须有相关部门批准;使用防火防爆的管道设备。

2 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

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对人身体产生伤害甚至导致人死亡的气体如一氧化碳、硫的化合物等, 一般也是通过泄漏的方式暴露在员工呼吸环境中。因此, 和上述可燃气体泄漏防止一样同时也要安装气体报警设施和通风设施, 检测气体的含量。此外, 必须让员工们佩戴防毒面罩才能上岗, 配备应急救援室并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企业也要加强企业管理, 定期检查员工们职业病情况, 关心员工们身体健康。一旦发生人员急性中毒的情况, 必须马上进行抢救并送到医院诊治。

3 压力容器的危害及防护

在许多气体车间中会用到许多高压容器, 用以盛装贮存被压缩的气体, 一旦管理、操作或压力设备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就很有可能会发生事故。当压力容器严重超压就会发生物理爆炸, 其产生的冲击波会对周围的人、建筑和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由于物理爆炸超生的设备碎片带着巨大的能量也会周围的人和设备造成伤害;于此同时如果容器中含有有毒气体会造成人员中毒, 如果还有易燃气体就会扩散到空气中, 达到爆炸极限产生二次爆炸并伴随着火灾, 造成重大损失[2]。

因此必须加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预防事故的发生。首先, 压力容器的材料应当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良好的韧性和较低的缺口敏感性;明确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和工作压力, 在设备运行时不能超压;气体车间必须配备相应的压力容器安全装置, 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爆破帽、易熔塞和应急切断阀与减压阀等;高压区域应当有相应的警告标签;车间配备专业人员在压力容器运行期间定期的检查其工作状况, 以便及时发现其异常的状态, 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消除隐患。

4 气体车间噪声的治理

一般我们把是使人听起来超生心烦意乱的声音称为噪声。设备在运行的工程都会噪声, 例如配备氮气是用来压缩空气的大功率压缩机。许多企业领导并不注重对噪声的防治, 但是噪音会使员工产生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这样就会使他们很难认真工作, 容易产生失误, 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更为严重的噪声会使人耳聋、头痛、神志不清甚至导致休克或死亡。因此也将噪声列为气体车间中危险有害因素,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噪声的等级[3]。

在气体车间中噪声是无法彻底的消除,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措施降低其对人员的伤害。一般声音都是由声源通过传声介质传到人耳的, 可以通过这个原理对噪声的传播加以控制。员工工作时可以佩戴耳塞;在各个控制室安装隔声装置;在严重产生噪声的设备上安装消声装置;天花板采用吸声指数较大的PVC板。

摘要:近年来, 气体车间事故不断发生, 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人员伤亡十分惨烈。分析气体车间常见的的危险有害因素, 对预防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压力容器和噪声这四种因素的危害, 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其加以管理。

关键词:气体车间,危险有害因素,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泗霖.防火防爆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2]蒋军成, 王之荣.工业特种设备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篇4:常见危险文件的防范方法

摘要:介绍了液氯、液氨、白磷、铝粉和氰化钠五种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储存这些化学品必需注意的问题;列举了近年来这些危化品的典型突发事故及现场的处置;解释了这些危化品事故的防范方法及处理某些有毒物质的化学原理。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事故防范;事故处理;知识介绍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4–006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危险化学品是指有毒或易燃、易爆等危及人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及严重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对于危险化学品只要了解其性质,进行科学的防范,是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危害程度的。万一发生了危险化学品意外事故,切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镇静,尽快辨别出是何种危险化学品,然后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利用地形地物进行有效避让和及时报警,以便公安、消防部门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有关性质,采用相应科学方法进行有效施救和化解,从而化险为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防范、识别、避让的方法及化解的化学原理。

1 常见液态(液化)危险化学品的防范、识别、避让的方法及处理

1.1 Cl2(氯气)

Cl2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是空气的2.45倍),通常1体积水中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常压下降温至239K时或288K下加压至607.8kPa时液化。因此工业上贮存与运输的氯气均是液态的。

贮存和运输液氯的容器必须是钢制的,防范氯气逸出除容器的密封性良好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氯气必须干燥(经浓硫酸洗气),因干燥氯不会与金属铁反应。一旦有极少量水蒸气混入其中,钢制容器就会被腐蚀,特别是管道与容器的接触处腐蚀更快。腐蚀的原理主要是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其反应如下:

容器泄漏氯气是常见事故之一,其危险性表现在人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泄漏出来,有时危害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例如2004年4月15日重庆市江北区天原化工厂储氯罐穿孔泄漏液氯。发现后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擅自改变了专家组的排险方案,致使次日另外三个储量达10吨的储罐先后发生爆炸,死亡9人,受伤多人,15万余居民被迫大撤离。另一类泄漏事故是交通事故,突发性的,致管道或容器破裂使液氯大规模外泄。液氯迅速气化扩散,事故现场弥漫着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据此特征可确认泄漏的是氯气。事故现场的人们在辨明风向后要立即向背风(与“黄绿色气体”移动方向相反)的高处地形撤离(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会滞留在低洼处),同时要迅速组织处于下风的居民群众向两侧背风高处撤离。稍具有科学常识的人应见义“智”为:大声呼喊提醒同胞们脱下外衣就地用水淋湿,捂住鼻、口,向背风方向撤离,并及时报警。

事故发生时施救人员可采用如下化学方法消除氯气:

一是迅速向氯气溢出口以及地面、空气中喷洒氨水(此时会产生白烟),因氨水中氨的挥发能同时消除逸散在空气中的氯气,并将其转变为无毒的氮气和NH4Cl(固体),其化学反应式是:

3Cl2+2NH3=N2+6HCl

NH3+HCl=NH4Cl或3Cl2+8NH3=N2+6NH4Cl

二是向氯的逸出口喷洒纯碱溶液(但已逸散到空气中的氯气不接触液体就不能消除,且生成的次氯酸仍有一定的腐蚀性),其反应式为:

Na2CO3+Cl2+H2O=NaHCO3+NaCl+HClO 2HClO=2HCl+O2↑或

2Na2CO3+2Cl2+2H2O=2NaHCO3+2NaCl+2HCl+O2

三是用碱液(NaOH)来消除氯气,效果虽然比纯碱溶液好,但逸散到空气中的氯气仍然不能有效消除,其反应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且环境中过量的碱液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化解事故时逸出的氯气理论上不宜用水喷洒,因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吸收氯气有限,同时溶于水中的氯与水反应,会产生二次污染。但没有上述试剂时,喷洒水雾也是一种方法,可减少氯的挥发。事故时扩散进入周边百姓室内的氯气,除地面喷洒纯碱溶液吸收氯气之外,还可用活性炭或新鲜的粘土平铺地上吸收室内少量氯气,从而净化环境。

1.2 NH3(氨气)

氨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臭气)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是空气的0.59倍),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一体积水可溶解约700体积氨气。氨易液化,常压降温至239.65K,或常温加压至700~800kPa时均可液化。

一是贮氨容器因腐蚀穿孔泄漏,由于少量氨气逸散在空气中人们就嗅到其臭味,比较容易发现问题。若是交通事故致使罐车撕裂而大量泄漏的突发性事故,必须迅速组织现场群众向背风的低洼处撤离(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氨分子向上运动),处于下风的群众则要向两侧背风低洼处撤离。现场最好用NaHCO3溶液喷洒,因氨可与之反应:

2NaHCO3+2NH3=Na2CO3+(NH4)2CO3或

2NaHCO3+2NH3·H2O=Na2CO3+(NH4)2CO3+2H2O

很可能消防部门没有大量备用的NaHCO3,此时,也可用大量水(柱)喷洒在逸出口,还可同时采用雾状水气喷洒在逸出口上方的空间里吸收逸散在空气中的氨气。

二是贮氨容器泄漏并发生次生事故,如引起爆炸和火灾。氨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6%~25%(体积比)[1],当空气中有如此多氨气时,人们理应早已察觉(恶臭难嗅),然而这类恶性爆炸事故还是发生过。如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宝源禽业有限公司发生了因氨气大量泄漏引发的爆炸和火害事故,造成119人遇难,50多人受伤[2]。氨气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时爆炸的反应式为: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氨气泄漏,并达到爆炸极限;同时有明火,如抽烟、电机产生静电火花、金属之间剧烈碰撞产生的火花等。

2 常见固态(粉粒)危险化学品的防范、识别、避让的方法及处理

2.1 Al(铝粉)

铝属于活泼金属,但铝锭、铝片等成型铝材的化学性质稳定,因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铝不被氧化,但铝粉的性质截然不同,关于铝粉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也是危险化学品。引起铝粉爆炸的直接原因多为明火,也有自燃的,从具体爆炸事故的化学原理上看可分为三类。

2.1.1 空气中铝粉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点燃爆炸

铝粉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5 g/m3(爆炸最强点≥396 g/m3),空气中铝粉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立即爆炸。这种爆炸的破坏性极大,因人们没有防护,且建筑物同时倒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9年3月11日,承建沪宁城际铁路的某公司,在江苏丹阳市吕城镇惠济村为劳务人员租用一栋民房,房内还剩有部分袋装铝粉和铁红,地面和墙壁上撒落有大量铝粉和铁红(铝粉和铁红是铝热剂,用来焊接金属)。午后准备入住的劳务人员清扫房屋,清扫过程中由于搬动粉袋以及打扫地面和墙壁上残留的铝粉和铁红,致使大量粉尘漂浮于空气中,其间有人点火抽烟,引爆了空气中铝粉,由于空气中有铁红这类氧化剂的存在,爆炸更加剧烈,顷刻房屋坍塌,造成了11人死亡,20人受伤的特大爆炸事故[3]。

2.1.2 铝粉引燃后用水灭火引起爆炸

2010年12月17日,扬州江都发生一起由铝粉燃烧引起的爆炸事故。起因是:电焊工在给仓库窗户加固钢筋时,电焊火花溅落在仓库里堆放的铝粉袋上引起了铝粉的燃烧,火势逐渐蔓延,越来越大,现场人员不假思索地打来水灭火,当水泼洒在燃烧的铝粉上时,瞬间火花四溅,引起爆炸。随着水的泼入,连环爆炸一浪高过一浪,爆炸产生的气浪把灭火人员推倒,并没入火海之中。本来是一场小火,由于缺乏科学常识(用水灭火)酿成重大爆炸性火灾事故[4]。

铝粉燃烧时为什么不能泼水灭火呢?原因有两个:①当水泼在铝粉上时,水变成一个个小水珠,铝粉聚集其表面,或者溅起,或者四溢,加快了铝粉的散落,增大了铝粉燃烧的表面积,使火势迅速蔓延加大。可燃性粉状物质失火不同于木材等块状被燃物,向块状被燃物表面泼水,水落在被燃物上,其表面高温使水气化形成高密度水蒸气可阻止空气(氧气)与之接触,使被燃物窒熄;同时水在气化过程中吸热可降低被燃物的温度,直至着火点以下使之熄灭。②在高温下铝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2Al+3H2O(g)高温= Al2O3+3H2↑,氢气生成后被引燃爆炸,加剧了铝粉的扩散,致使火势迅速蔓延和引发连环爆炸。

因此,铝粉着火切忌用常规方法(泼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否则产生的气流吹动铝粉加剧其扩散,引起更剧烈的爆炸反应,造成更大的危害。铝粉(或其他可燃性粉状物)着火后只可用干石灰粉或无压力的干粉灭火器来灭火[5]。

2.1.3 铝粉存放在潮湿环境中可能爆炸

铝粉因其表面积大,性质变得更加活泼,着火点降低,通常情况下铝粉在潮湿的空气里可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因此,铝粉不能存放在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中,否则大量水蒸气与铝粉反应产生氢气并放热,当铝粉与水蒸气反应积热不散时,温度升高到铝粉着火点,铝粉自燃并引爆氢气(爆炸极限4%~74.2%),产生严重的爆炸事故。正因为如此,有些存放铝粉的仓库或运输铝粉的卡车在阴雨天气里有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爆炸事故。所以,铝粉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里,且仓库内显要位置要堆放灭火的干石灰粉,以防着火时用来灭火。

2.2 P4(磷)

纯白磷是无色而透明的晶体,遇光逐渐变黄(蜡状固体),因而又叫黄磷,有蒜臭味,在暗处发淡绿色磷光。黄磷熔点44.1℃,沸点280.5℃。白磷不溶于水,微溶于苯、氯仿,易溶于CS2。黄磷属于剧毒物,误食0.1克就会致死。皮肤经常接触黄磷也会引起吸收中毒。吸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心动过缓、上腹疼痛、黄疸、肝肿大等。口服中毒出现口腔糜烂、急性胃肠炎、肾损伤,严重者肾坏死。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消化功能紊乱、骨骼损害,尤以下颌骨显著。

工业上贮运白磷均是将其置于铁制容器中,加满水使之液封,以隔绝其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40℃在空气中可自燃)。

白磷之所以称为危险化学品,其一自身是剧毒物,误食和接触都会引起中毒;其二是它可在空气(氧气)中缓慢氧化使热量累积而自燃,引发火灾、爆炸等恶性次生灾害。由于白磷是固体,且保存在水中,安全系数相对气体危险化学品要大一些。但由磷引发的恶性事故仍有发生,2013年6月14日凌晨,贵州省开阳县一家黄磷化工厂的生产车间,生产黄磷的熔化磷矿石电锅炉发生爆炸,液态黄磷向外泄漏并燃烧,大量黄磷蒸气扩散。地方政府和消防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方案:消防人员用泡沫水枪对发生泄漏燃烧的液态黄磷进行覆盖,以阻止黄磷的泄漏和扩散。同时立即组织事故顺风下方位置的居民迅速向两侧背风的高处地形撤离,让群众尽可能避免黄磷蒸气的吸入或皮肤接触。随后分发5%的CuSO4溶液冲冼皮肤和口服1%的CuSO4溶液洗胃解毒。大火扑灭后,再向事故现场喷洒0.2 mol/L的CuSO4溶液冲冼,彻底消除黄磷的残留物。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或2P+5CuSO4+8H2O△=5Cu+2H3PO4+5H2SO4

值得提醒的是,遇到白磷泄漏、甚至爆炸的恶性事故,此时会伴有浓烈的白烟,现场人员及周边群众不要惊慌,产生的白烟是白磷蒸气在空气中氧化为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磷酸(4P+5O2=2P2O5,P2O5+3H2O= 2H3PO4),磷酸又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磷酸酸雾(同军事上的烟幕弹原理),因而可减轻白磷对人的直接伤害。烟雾消失后,空气就基本上净化了。事故后地面经CuSO4溶液处理后显酸性,此时撒一些石灰石粉末或消石灰可中和土壤里的酸。

2.3 NaCN(氰化钠)

“8.2天津新港特大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再次使剧毒物NaCN进入人们的视野,简直是“谈氰(化钠)色变”,然而人们对其知之并不多。

氰化钠(NaCN),外观是一种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吸入、口服(50~100mg)或经皮肤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而猝死。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人体直接接触。氰化钠易溶于水、氨、乙醇和甲醇中。储运时必须先用塑料密封袋包好,然后再装入厚度不小于1毫米的坚固钢桶中,桶盖严密卡紧(每桶净重50公斤)。储、运人员必须持有“特种化学品专业技术人员”证件上岗。

氰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如下几点:

(3)在氧气的参与下,Au、Ag、Cu、Fe、Zn等金属可与之反应。例如从含金量很低的金矿中炼金。先将含金矿石中的金溶解:4Au+16NaCN+6H2O+3O2=4Na[Au(CN)4]+12NaOH,然后用锌或铝把金还原出来:

Na[Au(CN)4]+Al=Na[Al(CN)4]+Au

例如2001年11月1日发生在河南洛阳洛宁县运输NaCN的卡车翻在洛河上游的一条支流河中,就是因个体户非法采金而导致的恶性事故。

(4)与氯酸盐(或硝酸盐、亚硝酸盐)剧烈反应,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6NaCN+5NaClO3=3N2↑+3CO2↑+5NaCl+3Na2CO3

上述反应也是“8.2天津新港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因仓储现场也堆积有盛装NaClO3的集装箱。(当然,爆炸事故直接原因还有CaC2与灭火时的水反应产生大量乙快,乙炔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和浓烈黑烟,引发更大的次生事故。)

应对NaCN泄漏事故,首先要迅速组织群众向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撤离,避免接触污染物,同时迅速报警和向当地政府报告。其次是施救中要迅速堵住污染源,特别是落入河水中的毒物,更要组织人力、机械争分夺秒筑坝截流,随后由上至下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化解毒品,遏制扩散。第三,对中毒人员送医院抢救时要先用剪刀剪开衣服,脱下封存,不能做人工呼吸等人体直接接触之类的抢救,而要借助医疔器械抢救。同时还要做好医护人员自己的防护。第四,要及时做好宣传教育和污染监测,消除恐慌和维护社会稳定。上述翻入洛阳河中运输氰化钠的卡车的救援事故就是一例科学施救的典范。

参考文献:

[1][2]祝大伟,刘文波.广播类公益广告:诚实守信之立木取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6-4.

篇5:电脑恢复文件常见方法概述(一)

一、DOS时代的恢复方法现在依然有效

随着Windows的普及与发展,可能没有多少人还会去使用命令打天下的DOS了,不过在重装系统,格式化或硬盘分区等操作的时候,还是很信任DOS命令的,在这其中误删误格而造成的损失甚至比Windows下的还要大,

1.DOS下恢复下误删误格文件

造成DOS下文件误删除的主要是delete和formt删除文件和格式化硬盘分区这两个命令命令,执行了这两个命令后,被选定的文件或分区上的数据就会全部消失,其实不然,被格式化分区上的数据其实并没有被真正删除,只是重新写入了FAT表,,知道了这议案点,恢复被误删误格的文件就容易多了。我们只要在这两个命令前加上一个un即undelete和unformt(这两个命令需要DOS5.0以上版本的支持),你的文件就可以恢复到误删除/误格式化以前的样子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执行formt/u命令(无条件格式化),不能进行恢复外,unformt可以较好的对误格式化分区上的文件进行恢复,但是完全无损恢复是不太可能的了,只能恢复像MP3、文档、图片、邮件等等独立的文件,对于一些要VXD设备文件、DLL动态链接对话框运行的软件,完好地恢复是不太可能。

2.恢复误分区造成的数据丢失

当使用了fdisk误删除了硬盘上的分区时,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文件,而硬盘中的其它分区的数据(包括系统)依然存在。分区表文件损坏后电脑将无法正常启动。其实只要恢复分区表文件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及数据,这里需要提前将分区表文件备份下了,利用Kvw3000等杀毒软件就可以对分区表文件进行备份,恢复时键入kvw3000/HDPT.DAT后回车就可以了,

二、菜鸟和高手都可能忽略的“收容所”

Windows都有一个“收容所”,被删除的文件都会先去那里呆上一阵子,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它就是“回收站”了。不但但是刚学会使用电脑的菜鸟们时常将重要的文件“保存”在那里,就连一些老手也会常常因找不到文件而发愁,其实文件找不到了,不妨先去“回收站”里找一找,说不定就能找到你误删除的文件,如果真的幸运,恢复起来当然是很简单的了,只要右键单击文件,选择“还原”,就搞定了。

三、硬盘的逻辑损坏只需扫描修复一下

有些时候硬盘的逻辑损坏,也会造成文件丢失或损坏,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妨用Windows自带的“磁盘扫描程序”进行修复,恢复的方法为用鼠标右键单击U盘驱动器,在弹出的菜单中依次选择“工具”&rrr;“错误状况”&rrr;“开始检查”(注:扫描类型必须是完全,不要选定自动修复,图1)。

四、提取Windows丢失的系统文件

篇6:常见危险文件的防范方法

2。2 增强素质,规范操作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每个变电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尽管当前我国的变电运行得到了严格的管理。但受到操作人员素质的影响,使得整个变电运行工作水平高低不一,这些都直接造成变电运行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变电管理者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培训措施,积极采取当前具备的技术条件,坚持认真培训以及种岗位的资格考试增强自身素质。另外,对不同的变电技术需要及时更新调整,以此不断改善变电作业能力。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也是提高操作者技能的必备措施,将不同变电站的人员聚集到一起,针对相应的问题开展讨论也是很有必要的,能不断增强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2。3 继电保护,仔细对待

继电保护工作在电网运行中是不可缺少的安全屏障,一旦继电保护没有及时发挥相应的作用,则变电站存在的危险性将更大。因而,从各个方面完善继电保护工作,使继电保护装置长时间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是很关键的。对于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我们需采纳“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指标。对于压板、控制保护设备、直流系统、各个分支回路等都需要积极管理,避免出现误动操作而引起一系列的故障,未变电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4 预防工作,尽量完善

虽然事故的发生有时不易被掌控,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从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采取多方面的防范措施则会有效控制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值班人员在日常工作时,需要对安监部的事故及时报告,并且做好事故原有的分析排查,且根据实际问题的处理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制定出科学可行的预防措施。除了要避免类似事故出现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故障形式获取丰富的经验,严格控制危险点的分布情况。经过这些预期性的防范后,作业人员的安全运行意识将得到很大的提高由此能够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稳定地运行。

2。5 巡视工作,必须加强

对操作设备运行给予严格的监视,是尽早发现异常问题的保证。变电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监视可以时刻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安全情况,引导作业人员及时调整设备状态以维持正常运行。而实际情况中,许多变电站并没有对设备监视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给变电安全运行埋下的隐患。这就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专业工作水平,对电气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

2。6 大修工作,认真对待

在年度大修过程中,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过于密集,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量大,是维持系统安全的重点阶段。在大修时期进行控制的措施体现在:大修之前,根据检修部门的工作,合理安排检修工作规划,对不同设备的正常状态进行检测,积极的完全落实“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等方面的工作;加强与同行之间的工作交流、技术交流,重点学习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大修阶段,在相关记录薄册中需标明各个工作日所需接地线的数量语布置点位置,已避免操作不当导致带接地线合闸的误操作。

3 结语

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危险分析、加强预控是极为重要的。为了保证这两方面在现实工作中发挥理想的效果,则需要全面落实各项操作内容,不能把规章制度仅仅局限于口头上或书面上。积极采取监督、指导和总结工作,对于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1] 高宜凡。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及应用[J]。科技资讯,(13)。

辛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J]。科技资讯,2009(9)。

剧淑红。浅谈变电运行危险点预控[J]。科技信息,2009(32)。

袁晓杰。浅谈变电运行管理工作[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

篇7:常见危险文件的防范方法

1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在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中的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由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等3个要素构成。危险源引发事故的4个基本要素为:(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环境的不安全条件;(4)管理缺陷。

2 空箱堆高机设备本身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经过多年的高强度使用,空箱堆高机设备的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问题,从而成为危险源,对此,笔者提出相应修复方案和防范措施。

2.1 危险源一:吊具伸缩梁开裂

经过多年使用,南沙公司10台空箱堆高机都陆续出现吊具伸缩梁开裂现象(见图1)。

修复方案:将开裂部分截掉,用16 Mn钢板定做1块相应尺寸的钢板,然后进行焊接、打磨修复,重新定做部分的厚度较原来增加约。

防范措施:(1)将吊具伸缩梁与吊具箱体梁连接的滑块长度增加1倍,以扩大下端承载受力面积;(2)当司机处于40英尺部位,行车靠近集装箱时,司机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吊具慢慢靠近集装箱,避免吊具与集装箱发生碰撞;(3)当放置的集装箱与其他集装箱未对齐时,严禁采用集装箱吊具撞箱的方式来对齐;(4)按要求定期检查吊具伸缩梁等关键部位,必要时还须进行探伤检查。

2.2 危险源二:吊具活动端伸缩梁开裂

经过长时间使用,空箱堆高机吊具活动端伸缩梁下端易出现开裂现象(见图2)。

修复方案:将开裂部分割除,重新加工1块相应尺寸的钢板并焊接。

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在吊具活动端伸缩梁上增加1个接近开关(见图3),将吊具活动端伸缩梁置于集装箱后,以便伸缩梁可继续往下;将接近开关串联到新增加的控制吊具下降的电磁阀电路,防止吊具继续下降,从而减少对吊具活动端伸缩梁的冲击。

2.3 危险源三:门架倾斜油缸固定处开裂

在使用过程中,空箱堆高机门架的2个倾斜油缸固定处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见图4)。

防范措施:定期检查门架倾斜油缸固定部位,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2.4 危险源四:门架倾斜油缸活塞杆及油缸头产生滑牙或裂纹

修复方案:更换门架倾斜油缸活塞杆及油缸头。

防范措施:定期检查或探伤检测门架倾斜油缸活塞杆及油缸头。

2.5 危险源五:吊具起升链条拉伸超标或断片

修复方案:更换同标准和规格的起升链条。

防范措施:定期检查,若发现链条拉伸超标或链片开裂,立即更换。

2.6 危险源六:吊具起升链条调整器开裂

修复方案:更换同标准和规格的链条调整器。

防范措施:定期检查,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为链条调整器加装保护螺母,以便在链条调整器断裂时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2.7 危险源七:吊具旋锁变形或失效

修复方案:更换同标准和规格的旋锁。

防范措施:定期对旋锁进行探伤检查,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更换;或者当达到一定作业量(如20万自然箱)时,强制更换旋锁。

2.8 危险源八:门架与车架铰接销轴固定螺栓断裂

修复方案:更换改进型销轴。

防范措施:将销轴加长,在其一端增加1个卡环,防止销轴在固定螺栓断裂的情况下脱出;同时,在维保过程中加强对铰接销轴的检查。

2.9 危险源九:起升油缸链轮支架开裂

修复方案:更换加厚型链轮支架。

防范措施:整改链轮支架,将其厚度由改为;同时,在维保过程中加强对该部位的检查。

2.10 危险源十:电气线路老化或破损

修复方案:换用满足要求的阻燃电线电缆,更换老化的电气元件。

防范措施:定期检查线路,若发现老化、破损的电线或电气元件,及时更换;同时,在维修线路时,严禁随意分线、短接等。

3 空箱堆高机操作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1)危险源一:转弯速度过快可能造成空箱堆高机侧翻。防范措施:在空箱堆高机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监控空箱堆高机速度;同时,要求空箱堆高机在码头90€白湮恢玫乃俣炔坏贸?h,对超速司机采取停工学习的处罚措施。

(2)危险源二:门架前倾过大且地面不平可能导致空箱堆高机前翻(见图6)。防范措施:定期(每月)巡查码头堆场,对下陷超过15 mm的堆场地面进行及时整改。

(3)危险源三:当吊具在高位时,若司机紧急制动,则可能导致空箱堆高机前翻。防范措施:加强司机(尤其是新入职司机)培训;当门架在高位且车速超过/h时,严禁紧急制动。

(4)危险源四:吊具在作业过程中可能挂到邻近贝位的集装箱,导致集装箱跌落到等待作业的牵引车上。防范措施:①加强司机培训,要求司机在倒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后方情况,还要注意行车路线是否倾斜、吊具是否挂到邻近贝位的集装箱等;②在设计堆场时,相邻2排箱位间必须保留足够的安全距离;③在制订出箱计划时,尽量不安排两边都堆满集装箱的贝位出箱;④等待装箱的牵引车车头不得停靠在空箱堆高机作业贝位及相邻贝位,必须与作业贝位隔1个贝位(即离作业贝位2个箱位)停靠。

(5)危险源五:当空箱堆高机与牵引车或半挂车组合作业,起吊集装箱未脱离牵引车或半挂车时,牵引车或半挂车行车可能导致吊具损坏。防范措施:加强牵引车和空箱堆高机司机的培训,利用空箱堆高机喇叭等及时沟通,避免发生牵引车拖吊具事故。

(6)危险源六:当空箱堆高机未停稳时,若司机挂相反挡位,可能导致变速箱受损。防范措施:加强司机培训,规范司机操作,要求其必须在设备停稳后才可以换相反挡位。

(7)危险源七:司机在作业时受视野过窄的影响,可能操作空箱堆高机撞到其他设备或人员。防范措施:在空箱堆高机左右面及后面贴上警示标志“工作范围禁止靠近”;同时,用雪糕筒围避工作区域,只有作业牵引车和空箱堆高机可以进入,其他设备及人员不得靠近。

(编辑:曹莉琼 收稿日期:2016-01-28)

篇8:常见危险文件的防范方法

关键词:变电运行 管理 危险点 防范

中图分类号:TM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256-01

1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几种危险点

1.1 变压器操作

值班人员对变压器操作时必须保证高度的谨慎,只要某一个小的环节出现错误都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一般状态下,人员操作变压器时的危险点多数呈现在两种形式:首先,切合空载变压器时大多数会出现操作过电压的问题,这些会给变压器的绝缘功能造成损害;其次,变压器的空载电压不断增大,这种情况同样会损害变压器的绝缘受到损坏。这些都提醒操作者必须要针对变压器的整个操作过程给予关注。

1.2 母线倒闸操作

母线倒闸操作对于倒闸操作而言是很重要的组成,若操作者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操作时也未能根据标准的工序严格操作,其存在危险的概率将会不断增大。而母线倒闸操作时同样具有了不同形式的危险点,一是存在带负荷拉刀闸的问题,二是有由于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而造成的误动现象,三是在对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和开关的断口电容造成的串联谐振。若没有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将会给变电站造成巨大的损害。

1.3 倒闸操作票编制

在变电运行中需要用到各种不同形式的设备,结合具体的状况可以将其划分成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等四种情况。对于设备来说,其自身状态是在不断转变的,两种不同状态相互变化时应当填写倒闸操作票。倒闸操作票在电网倒闸操作中式关键的依据,是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基础。从不同的意外事故情况看,错误的操作票形成之后,则会给设备或人员造成很大的损害,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阻碍。

1.4 直流回路操作

值班人员在变电运行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操作,而直流回路操作则是最为常见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操作具有的危险性也是很高。若开展这类操作时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那么将会造成某些自动装置以及保护误动作,给变电站带来诸多不利。因而,对直流电路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作业,维持变电操作的正确性。

1.5 天气因素引起的危险

外在环境是变电运行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若天气发生了异常问题同样会造成变电运行管理出现各种形式的事故。例:冬季时,充油设备的油面过低、导线过紧;夏天时,充油设备的油面过高、导线过松;大风时,引线被杂物缠绕;大雾时,设备发生闪络现象等等,这些都会给变电带来不同的危险事故。因而,我们必须要综合多方面进行防范,对不同的天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的防范

2.1 完善制度,落实工作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保证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思想意识上对值班的操作人員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其实际的操作行为。此外,落实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创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机制,把每项工作内容完全落实到实处,且经过对操作事项的量化、细化,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维持各项操作形式的有序开展。全面贯彻执行不同的规章准则,维持各项制度发挥理想的作用,以此增强运行人员的责任意识。

2.2 增强素质,规范操作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每个变电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尽管当前我国的变电运行得到了严格的管理。但受到操作人员素质的影响,使得整个变电运行工作水平高低不一,这些都直接造成变电运行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变电管理者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培训措施,积极采取当前具备的技术条件,坚持认真培训以及种岗位的资格考试增强自身素质。另外,对不同的变电技术需要及时更新调整,以此不断改善变电作业能力。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也是提高操作者技能的必备措施,将不同变电站的人员聚集到一起,针对相应的问题开展讨论也是很有必要的,能不断增强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2.3 继电保护,仔细对待

继电保护工作在电网运行中是不可缺少的安全屏障,一旦继电保护没有及时发挥相应的作用,则变电站存在的危险性将更大。因而,从各个方面完善继电保护工作,使继电保护装置长时间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是很关键的。对于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我们需采纳“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指标。对于压板、控制保护设备、直流系统、各个分支回路等都需要积极管理,避免出现误动操作而引起一系列的故障,未变电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4 预防工作,尽量完善

虽然事故的发生有时不易被掌控,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从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采取多方面的防范措施则会有效控制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值班人员在日常工作时,需要对安监部的事故及时报告,并且做好事故原有的分析排查,且根据实际问题的处理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制定出科学可行的预防措施。除了要避免类似事故出现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故障形式获取丰富的经验,严格控制危险点的分布情况。经过这些预期性的防范后,作业人员的安全运行意识将得到很大的提高由此能够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稳定地运行。

2.5 巡视工作,必须加强

对操作设备运行给予严格的监视,是尽早发现异常问题的保证。变电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监视可以时刻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安全情况,引导作业人员及时调整设备状态以维持正常运行。而实际情况中,许多变电站并没有对设备监视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给变电安全运行埋下的隐患。这就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专业工作水平,对电气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

2.6 大修工作,认真对待

在年度大修过程中,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过于密集,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量大,是维持系统安全的重点阶段。在大修时期进行控制的措施体现在:大修之前,根据检修部门的工作,合理安排检修工作规划,对不同设备的正常状态进行检测,积极的完全落实“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等方面的工作;加强与同行之间的工作交流、技术交流,重点学习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大修阶段,在相关记录薄册中需标明各个工作日所需接地线的数量语布置点位置,已避免操作不当导致带接地线合闸的误操作。

3 结语

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危险分析、加强预控是极为重要的。为了保证这两方面在现实工作中发挥理想的效果,则需要全面落实各项操作内容,不能把规章制度仅仅局限于口头上或书面上。积极采取监督、指导和总结工作,对于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1]高宜凡.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9(13).

[2]辛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J].科技资讯,2009(9).

[3]剧淑红.浅谈变电运行危险点预控[J].科技信息,2009(32).

[4]袁晓杰.浅谈变电运行管理工作[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

上一篇:内部审计工作报告下一篇:大学生礼仪实训课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