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2024-04-19

岗位危险源及防范措施(精选6篇)

篇1:岗位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事故造成的后果也十分的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大型工程增多,施工技术含量提高,增大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危险性。尽管我们已经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施工安全事故仍然在不断的发生,危险源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根源,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及其触发因素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从源头开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就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这对于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有必要从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根源出发,从全新的视角去全面系统的分析我国的施工安全管理。1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总体现状表现为:虽然安全事故总数有下降的趋势,但安全事故次数仍然较多,且安全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多,安全事故发生率远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而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这己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索。2010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了3314.95万人,建筑业实现总产值952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比上年增长24%,但是,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施工安全事故也在频繁发生,这使其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的第二大危险行业,仅在采矿业之后。2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危险源

1)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在高处作业的情况下,由于人为的或环境影响的原因导致的坠落。该危险源的突发概率以及发生后造成的伤亡率很高。仅在2011年1月份,高处坠落导致的事故就占了当月全国建筑安全事故的60%以上。高处坠落事故主要表现为: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2)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常见伤害之一,主要指机械设备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施工现场在钢筋下料处理、混凝土浇灌、各类切割和焊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机械设备。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和设备主要有:运输机械,钢筋弯曲处理机械、装载机械,钻探机械,破碎设备,混凝土泵送设备、通风及排水设备、其他转动或传动设备等等。

3)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一般都比较紧张,这就使得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机械和材料投入较多,并且需要交叉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4)触电伤害。触电伤害一般可以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电伤一般是由于电流的热、化学和机械效应引起人体外表伤害,电伤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施工人员的生命危险;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这种触电伤害的后果比较严重,甚至经常会危及生命。

5)坍塌事故。坍塌事故在地下工程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边坡支护工程中。在施工前的地质勘测中,地下的情况只能是分区域的大致了解,这就对未知的地下情况造成坍塌事故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另外在不具备放坡条件的情况下,强行放坡,坑边布置重物或停放各类运输车辆都会大大提高坍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雨雪季之后更要注意避免由于土壤物理力学性能发生变化而导致发生的事故,如冻融现象导致的坍塌。

6)起重伤害。工程项目起重吊装时由于吊点、吊装索具、指挥信号、卷扬机、起重重量等因素会造成起重机器的整体失衡,或者物料吊装过程中的坠落、撞击、遗洒等问题,直接会造成对人、机械设备和车辆的伤害。7)危险品。在工程项目中由于焊接、切割、驱动、制冷等需求,经常会需要一些易燃、易爆的施工资源。如果对这些资源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存放、搬运和使用,那么就会在各个环节有危险品爆炸、泄露的隐患,极易发生安全事故。3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的防范对策 3.1技术控制措施

主要运用的技术控制措施包括: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屏蔽危险源、坚固防护设施、消除薄弱环节、避免靠近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触发因素、取代操作、警告警示、冗余技术、个人防护等。在施工系统中,要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存在状态、触发条件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施工企业能够采用的技术、人力、物力,有选择地采用上述技术措施,以达到消除、控制、防护、转移危险源的目的。危险源控制的技术措施包括施工作业中的危险源控制技术和安全设施2个方面的内容:

1)危险源控制技术是根据现有的工艺技术的安全要求和标准,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的第一类危险源,如机械设备、物质材料等的危险属性如温度、压力、强度等加以控制,避免在触发因素的影响下,一旦约束失效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加强紧急情况下的控制装置执行能力,如紧急过电保护装置、机械突发事件紧急停车系统等。2)安全设施是指一些施工现场预防危险源引发事故的设备和手段。如工地消防设施(消防水、消防车、灭火器、其它灭火装置、消防通道等)、危险源监控系统、检测报警系统和防静电设施等。技术层面的措施在开展危险源控制的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我们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效用时,才可能有效地规避管理失误导致的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避免事故的发生。3.2管理控制措施

做好应急准备要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灵敏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单位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管理控制程序:

1)建立健全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源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2)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危险源管理工作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做到安全责任到人。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源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施工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的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查等。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控制。搞好安全值班工作、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和按操作规程进行正确作业。所有活动均应认真做好记录,使危险源控制工作时时刻刻处在有序进行之中,保证对危险源及其触发因素的有效控制。4)建立安个信息反馈制度。抓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规定实行各级信息反馈和整改,并作好整改记录;发现重大危险隐患,及时报告主管领导,组织紧急处置。5)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工作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应当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定期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给予奖励或处罚,并逐年提高要求,促使企业和项目组织在危险源管理水平上实现不断的提高。3.3人的行为控制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个流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对涉及危险源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源管理的意义;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危险源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源管理的日常工作和事故应急处理等。2)岗位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和各个施工阶段所涉及的危险源及其特征,制定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4结语

论文通过在对危险源进行理论分析,并从技术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及人的行为控制对建筑施工危险源管理与控制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性和改善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

排污管道施工危险源的识别预防及事故预防

A.危险源的识别

一、物体打击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起吊重物时绳断、脱钩、井上物体放置不当跌进井下造成的物体打击。

2.顶管施工过程中龙门吊、吊车向工作井内下管挂管方式不当及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当,钢丝绳断裂造成的物体打击。

3.顶管过程中顶铁放置不当造成蹦铁产生的物体打击。

4.开槽埋管施工过程中沟槽边物体放置不当跌进沟内造成的物体打击。

5.顶管管材放置不当造成滑管产生物体打击。

6.顶管机高压油管脱落,高压油产生物体打击。

二、土方坍塌

1.开槽埋管施工中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沟槽坍塌。

2.开槽埋管施工中砼路面下形成神仙土造成的土方坍塌。

3.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逆作法施工中砼井壁灌注不及时造成的土方坍塌。

4.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中随意改变井壁结构造成的土方坍塌。

5.顶管施工中,顶进人工回填卵石地层及其它不稳定地层掘进过长造成的土方坍塌。

三、高空坠落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过程中,井边围栏不围护或围护不当造成的高空坠落;上下人爬梯安装不当造成的高空坠落;独脚吊杆操纵职员不系安全带造成的高空坠落。

2.工作井进场及转场施工中,搭设龙门吊,拆、装简易出土龙门吊,工作职员不系安全带造成的高空坠落。

四、触电

1.工地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配电线路不符合安全规定造成漏电。

2.电缆线老化、与使用功率不匹配造成漏电。

3.线缆接头未用尽缘胶布包扎,接头处设搭接造成脱落。

4.各种电器没有防雨、防潮措施造成漏电。

5.穿越各路口明设电缆没加设防护套管产生漏电。

6.无上岗证擅自上岗作业造成事故。

五、有害气体危害

1.顶管及开槽埋管施工过程中挖断不明管道造成气体泄露。

2.进进现状给水井及排水检查井不留排气时间,造成气体危害。

六、交通事故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开槽埋管施工作业面未按规定围护防护栏。

2.施工作业现场未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牌、限速牌、禁止通行牌、夜间警示灯或警示灯夜间不亮造成交通事故。

七、公用设施破坏

1.地下给水管、排水管在施工中破坏。

2.地下燃气管道在施工中破坏。

3.地下光缆、电缆在施工中破坏。

4.地上路边电杆在施工中破坏。

5.地上空中电线在施工中破坏。

八、顶管施工穿越竹公溪,发生地层漏水事故。

B.危险源的预防

一、物体打击的预防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主吊钢丝绳连接处卡头每处不应少于2个;钢丝绳每两天检查一次;吊土麻绳直径不应大于20mm,天天检查两次。

起吊块状物体应装框或用吊布;吊勾应有防脱落装置;井上物体放置应距井边2米以外。圆形易转动物体应设片塞;堆集物体高度不应大于1.5米。

2.顶管施工下管时应使用专用起吊设备,改用其它装置时应通过有关职员准许。吊杆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应少于2个,挂管工具应使用专用工具。主吊钢丝绳每3天检查一次。

3.顶管使用顶钢应使用专用圆形顶钢,当使用其它长形顶钢时应有防蹦铁装置。

4.沟槽边1米以内不准堆放物体;管材应分散放置,不准堆码。

5.顶管管材在井边放置不准堆码,管材应用卡塞固定。

6.顶管机高压油管接头应联接牢固,每3天检查一次,有题目及时更换。

二、土方坍塌事故预防

1.开槽埋管施工中钢板桩及支撑杆的设置现场技术职员施工前应按施工规范及技术要求进行交底。钢板桩之间的土方挖除后应马上安装横支撑,无支撑时沟槽内严禁下人。

2.沟槽开挖严禁掏挖神仙土。如因地质题目造成塌方形成神仙土,悬空的砼路面板应及时清除。

3.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逆作法灌注砼井壁时分层高度不应大于1.2m。

4.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如地层结构发生变化,确需改变原设计井壁结构时应通知相关职员,同意后方可改变。

5.采取人工掏土顶管施工,机头工具管刃脚应始终保持在土体之内。

三、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边围栏应使用国家标准脚手杆,严禁使用薄壁分歧格材料做围护杆。围护立杆应深进砼井壁不小于200mm,井边围栏的具体搭设尺寸应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更改。井内上下人爬梯要焊接全封闭护栏。独脚吊杆操纵职员要系安全带。

2.工作井、接收井的进场、转场、搭设简易龙门吊、拆除简易吊脚手架杆时现场技术职员应进行安全交底,交代搭、拆顺序,施工作业职员需带安全带。

四、触电事故的预防

1.工地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的配置应由专业电工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配置。

2.电缆线的使用期限应进行登记标识,年久老化与使用功率不匹配的电线、电缆禁止使用。

3.各种电器应设置防潮措施,所有线、缆接头应、打结,并用尽缘胶布包扎。

4.所有穿越各路口的明设电缆必须加设钢管防护套。

五、有害气体事故的预防

1.顶管施工应安装送风装置向工作面送风,顶进过程中发现不明管道时应通知有关职员,禁止私自处理。当地层中有异味时应马上撤离现场。

2.当需要进进现状给水检查井、排水检查井施工作业时,应先打开检查井盖透风,15分钟后用明火检查井内空气含量,必要时工作职员戴防毒面具进进井内作业。

六、交通事故的预防

所有施工作业面开工前必须按要求设置安全防护栏、安全警示牌、限速牌、单行线标识牌、禁止通行牌、夜间警示灯,经安质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施工作业,夜间需有专人巡视。

七、公用设施破坏的预防

1.项目开工前工程组应调查地下公用设施的现状情况,绘制现状图,标明管道的埋深、平面尺寸及管道的用途。

2.开槽埋管施工电器近建筑、电杆等公用设施需设置丈量点,施工过程中丈量其变化情况。

八、地层漏水事故的预防

顶管施工穿越竹公溪之前应具体了解地层情况顶管机头处应设置防水闸板。

C、事故的应急措施

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现场职员进行事故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110,并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组织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2.当发生土方坍塌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现场职员进行事故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110,并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当明确事故职员具体位置时,可配合挖掘机急救,位置不明确时人工急救。事故职员救出后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3.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应将事故伤员就地放平妥善安置,如有外伤应进行止血,拨打急救电话120、110,同时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4.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马上切断电源,将事故职员放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110急救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5.当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故时,应马上向事故现场送风,将事故职员转移至透风良好处,平放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110,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6.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将伤者救出、止血、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110,交警支队电话**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7.当给水管挖断时,应马上将就近阀门封闭,电话通知自来水公司抢修队

8.当燃气管道挖断,事故现场不准使用明火,不准进行电器操纵。事故职员马上撤离,如四周有阀门应马上封闭,同时电话通知燃气公司

9.如电信通讯线路破坏,马上拨打移动公司:

10.当顶管发生地层漏水事故时,应马上封闭机头闸门,管内工作职员马上撤离,同时拨打110、120急救电话。

篇2:岗位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福建省龙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7月15日

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为确保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扼制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损害,以全面地掌握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及具体的危害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物体打击;

2、高处坠落;

3、坍塌事故;

5、机械伤害;

6、触电伤害;

7、从业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

8、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似是而非、似懂非懂,而发生安全事故;

9、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搬运、使用和保管时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以上九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如下:

(一)、防止物体打击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殊途同归定戴好安全帽。

2、任何人严禁由高处向下抛掷物品,临边作业、钢管、钢筋、木楞等杂物下班时应全部清入室内,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下伤人。

3、水平安全网每周派专人将网中的杂物清除干净。

4、通道口、临街、临路边施工必须设置双层防砸棚。

(二)、防止高处坠落措施

1、脚手架工程:脚手架全部采用满挂安全网(立网),操作层设置水平安全网,防护栏杆及踢脚板,严格按要求搭设,施工层满铺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脚手板搭接不少于20㎝,脚手板上严禁推车超载,只许堆放少量装修材料及操作人员。料具下班后必须转移到室内。

2、“四口”防护: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必须按规定进行防护,专职安全员每天上下班应对“四口”防护进行检查,如有移动、拆除应立即通知相应工长整改。

3、“五临边”防护:“五临边”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且漆红白油漆相间,上下班削安全员也应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改。

4、高处作业:安装搭设脚手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架工必须持证上岗,脚手架必须超高主体。

5、施工现场严禁穿硬底鞋、拖鞋,严禁酒后上班。

(三)、防止坍塌事故的措施

1、认真做好模板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保证模板工程安全施工的先决条件。模 板施工前必须进行模板支撑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模板支撑设计不仅要有设计计算书,还要有细部构造的大样图,并应详细说明材料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纵横拉杆及剪撑设置等细节问题。模板支撑杆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一般情况,梁模板的支柱间距不宜大于2m,纵横向水平系杆的上下间距不宜大于1.5m,纵横向的垂直剪刀撑的间距不宜大于6m,底层模板,宜先做好垫层再支模。支撑杆件的材质应能满足杆件的抗压、抗弯强度。规范规定:凡支撑高度超过4m的杜绝采用木支撑,必须采用钢管支撑体系,包括钢门式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等。立杆底部应该设木、混凝土、钢板垫块,严禁采用砖垫高。

2、加强和落实模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首先,建设单位应加强模板施工队伍的选择,要选择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专业队伍,模板安装拆除工人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合格颁发上岗证才可进行模板安装拆除操作。模板安装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模板工程设计书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换支撑杆件的材料,减少杆件规格尺寸。模板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模板上堆放材料均匀,在模板上运输混凝土时必须铺设走道且须牢固可靠。

3、认真做好模板工程拆除的安全工作。模板拆除必须等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申请拆模,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模前应清除掉模板上堆放的杂物,在拆除区域设置警戒线,张挂安全警戒标志牌,设专人监护,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按照后装先拆,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的原则逐一拆除。拆模应彻底,严禁留有未拆除悬空模板。(2)、防止土方坍塌措施

1、在开始施工之前,应当进行详尽的研究,制定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安全组织,落实责任制度。

2、机械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土方开挖机械的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3、基坑开挖时,要根据设计深度和土质类别来确定边坡系数;如果放坡受场地条件限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4、地质条件较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低于基坑底高程时,可不放越,开挖成直壁,但必须控制在规范的允许深度范围内。若超过允许深度,应根据地质类别和深度对照规定 的边越系数进行放坡,同时采取支援等必要的固臂安全措施。

5、在边坡顶部,要尽力减少荷载(静荷载、动荷载)。弃土的堆放,距离开挖线应大于0.8~1.0m,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5m。

6、施工必须方法正确。土方开挖施工时,应自上而下分层均衡开挖,严禁采用掏洞或挖空脚基的方法。施工人员严禁在基坑内休息。

7、开挖后如地质情况异常,在遇有砂子、河卵石以及其他疏松土质时,应加大放坡系数或加固壁支撑;在遇淤泥、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可选择集水井降低地下水位。

8、施工期间若无法避免降雨时,要首先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防止雨后地表水入基坑;对坑内的积水要及时排除,尽量缩短浸泡时间。

9、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动力机械的震动影响。严禁在开挖边缘处行驶机动车和堆放杂物。

(四)、防止机械伤害措施

1、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圆锯、手持电动机具等施工机械,必须设置保护接地,接零及漏电保护器。手持电动工具的电线不许有破损及有接头。

2、钢筋加工机械、砼搅拌机、木工圆锯等施工机械传动部位必须设置防护罩和安全挡板。

3、电焊机必须和移动防雨蓬,通风良好,焊把线、电源线不得随地乱拉乱拖、绝缘良好,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氧气乙炔瓶必须具有明显标志,有防震圈,有防曝晒棚,无漏气现象。

(五)、起重伤害

1、坚持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及安全教育制度,特殊工种坚持持证上岗。

2、起吊时,必须待构件(如屋架)离地面50㎝后停车5~10分钟,检查吊车稳定性、吊具牢固性、制动器可靠性,确认无误方可继续作业,严禁急开急停。

3、构件纵横向移时,要缓慢作业,小心碰撞。

4、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佩戴标志,遵守建筑工地“十大禁令”。

5、坚持“十不吊”原则。

6、起吊时应有场院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应准确、宏亮、清楚。

7、严禁所有人员在起重机臂和吊物下面停留或行走。

8、在非常情况下作业,如冬季施工、雨天施工、高温条件下作业,以及施工现场内有高压线、有害气或其他不利因素,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六)防止触电伤害措施

1、电源线严禁沿明设,随地拖拉,必须架空铺设,不少于4m,不准用裸线绑扎,严禁将电源线直接架设在钢管脚手架,钢筋或树上,电源线不准使用裸线。

2、进入配电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

3、手持照明灯具必须使用低压行灯。

4、安全员每天应对漏电保护器全面检查,如有失灵,应通知电工立即更换。

5、配电箱内的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必须接在各自专用的接线端子上。

6、非电工人员严禁乱拉、乱接各种用电设备。

7、砼工、电工及泥水工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

(七)、安全防护用具、用品的使用规定

1、劳动者穿戴防护用品进入作业现场所后,不能随便脱卸。

2、在生产过程中,千万不能以为穿戴防护用品便高枕无忧,要注意作业环境的变化,如发现作业现场的危害增加或有其它险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3、若发现防护用品穿戴移位,应随即纠正正确佩戴。

4、发现防护用品失灵时,应根据危害性质分别堵住某一泄漏位置,使用紧急补救装置或立即撤离现场。

5、受过较大冲击的安全帽和安全绳不能继续使用,应更新。

6、在使用过程中,各种防护用品还应根据不同用料、不同结构,尽量避免接触具有溶解燃烧性质的物质和尖锐锋利的器件,如橡胶制品(耐油橡胶除外)忌接触油类物质,有机溶剂、丝绸制品忌接触碱液,一般塑料忌接触高温或低温等,以免防护用品受损失去防护性能,影响使用寿命。

(八)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

1、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执行相关规定。

2、特种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

3、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中须持证上岗。

4、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 必须定期进行复审。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两年复审一次,凡未经复审合格者不得继续独立作业。

6、对在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方面有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并记入操作证。

7、对违章作业和造成事故者,企业安全机构和有关部门根据违章或事故情节,有权扣证一至三个月,并记入操作证;对情节严重者,由发证部门吊销操作证,所在单位也可以给予经济处理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九)、易燃、易爆及危险品的搬运、使用和保管

1、凡出厂易燃易爆产品,都必须有产品的安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有经法定检验机构规定的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各种消防安全数据和防火、灭火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2、生产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应当根据危险品的种类、性能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降温、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消防安全设施。所用易燃溶剂不得存放在使用场所,应存放在专用库内,专人管理,随用随领。同时,使用场所内应有明显的“禁火”标志。

3、生产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用火管理制度。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有消防安全防护措施和用

具。

二、应急救援预案

(一)、紧急设施

1、事故报警系统。事故发生时,现场用于救助的报警装置。事故报警系统必需与工地的办公区、值班室、门卫等主要岗位相连。

2、紧急救援工具。主要是用于排除各项伤害的机具和消防器材。如千斤顶、起重葫芦、吊索具、金属切割机和泡沫灭火器材等。

3、应用技术照明。用于事故现场紧急停电时以及救援时的照明。

4、紧急医疗工具。用于紧急医疗救护的基本器材,如急救药箱、担架等。

(二)、紧急联络与通讯

发生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时,除起动工地报警系统外,应拔打119报警和医疗救护120。同时按预案规定的通讯方法向有关部门联络。

(三)、紧急撤离方法

撤离时以人员安全为主,不要急于抢救财物,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有序地向安全区域撤离。

(四)、紧急工作组

紧急工作组的组成目的是对工地内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作出响应。其工作宗旨是减少人员伤亡,并关注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经过紧急医疗救护和事故预案等救援知识的培训,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紧急工作组应经常组织培训和演习。紧急工作组的成和职责:

1、救援组:主要负责人员和物质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及排除救援障碍。

2、事故处理组:按事故预案使用各种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向救援组提供相应的救援方法和必要的施救工具及条件。

3、联络组: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以及现场救援联络、后勤供应,接应外部专业救援单位施救。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

4、警戒组:主要负责安全警戒任务,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禁止外人闯入现场保护区。

(五)、紧急救援的一般原则

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损失。紧急救援最关键是速度,救援时间就是生命。此外要培养施工人员正确的处险意识,凡是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紧急工作组成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服从紧急工作组成员的指挥。

项目部重大危险源救援小组

经项目部研究决定,成立厦门新希阳中心工程项目部 重大危险源救援小组:

救援组:蒋超龙、苏旭成、李国华、徐兵、魏文田、郭西军、章水礼 事故处理组:黄剑兵、陈志坚、吴东阳 联络组:黄思林、康灵、警戒组:吴宁海、周远良

福建省龙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篇3:代建工程风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

1 风险源

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从国家层面来看, 目前仅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财建 (2004) 300号文《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财政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中阐述了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财政管理的若干意见, 其余各省, 例如浙江、广东等结合本省项目投资状况, 相应出台了代建企业资质认证、代建项目管理收费标准及暂行 (试行) 的代建制管理办法。安徽省出台的相应政策仅有《安徽省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财购[2010]396号文) 和《安徽省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 (发改稽察 (2009) 174号文) , 如此在项目具体执行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 将会给代建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

1.2 法律地位不明确

总体来看, 代建人在项目建设中与项目委托人和项目使用人是合同关系, 为一方独立的责任主体, 在工程建设期间代理委托人的职责, 行使项目管理的职能。但从代建管理模式来看, 主要分为企业型代建和政府机构集中代建两种。在实际操作时, 又可分为:

1) 代建人与委托人签署合同, 工程各参建单位直接与代建人签署合同, 不直接与项目的委托人和使用人发生合同关系。

2) 代建人、委托人、工程参建各方共同签署三方合同。

3) 代建人仅与委托人签署代建合同, 工程参加各方仍独立与委托人签署合同, 委托人在代建合同中明确代建人的相关管理权利和职责。

由于代建模式不同, 合同关系也不一样, 在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 代建人不能完全取代建设单位的地位, 存在建设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各省对代建人的权利约束又有所不同, 同为代建项目,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结合在安徽省实施代建项目的具体实践, 就发现存在企业型和政府型两种并行的局面。省市机构有安徽省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蚌埠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等;企业型的有各地的综合性设计研究院、工程咨询单位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等。

1.3 合同风险 (尤其是权责利不匹配)

在代建工程实践中, 代建人既没有真正建设单位的权威性, 也没有自行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的权利, 较之建设方和施工总承包方合同关系存在多种权利上的局限, 反而在责任上代建人往往面临着无处罚上限的经济风险。一般来讲, 对施工承包单位的处罚上限是施工合同额的30%;对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的处罚上限是合同总价;对代建人目前尚无明确的处罚上限。从取费角度来讲, 国家针对勘察、设计、监理都有相应的取费标准和调价规定, 而代建项目取费各省市的规定不一, 有的地方甚至没有代建工程取费的相关规定。代建合同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低、重、虚”的三种特性:“低”表现为代建取费低, “重”表现为违约责任重, “虚”即节余奖励难以兑现。

笔者参建的代建项目中, 监理合同取费为总投资的1.5%, 代建合同取费为总投资的2%。在违约处罚上, 涉及代建人自身失职时, 当项目实际建设投资金额超过合同约定投资控制金额的, 按超出数额10%赔偿;当工程质量有问题的, 按评估损失10%赔偿, 赔偿款从银行履约保函 (保额为代建合同标的10%) 中扣除。履约保函中担保金不足的, 相应扣减项目代建管理费, 但最高不能超过项目代建管理费总额。一般监理合同中不会要求监理单位提供履约保函, 而代建合同却参照了施工合同的模式, 要求代建人提供10%左右的保证金。就费率本身而言, 代建取费仅比监理取费高0.5%, 然而在合同实施过程中, 代建人承担的责任远比监理单位要重且范围要广, 而10%的处罚又略显偏高。节余奖励在参建的代建合同中就没有体现, 相应的奖励条款在专用条款中予以了删除。

1.4 代建监管体系和配套管理办法未建立健全

主要体现在:

1) 政府监督资源的优化整合不容乐观, 往往出现“人人有权, 没人负责”的局面。发改、财政、建设、审计等部门, 在代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中存在衔接不到位, 分工不够明确, 职能划分存在差异等问题。

2) 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推行的代建制地区中, 只有约15%的地方通过采取公开中标参建单位、设立公众举报或网站等措施, 接收公众对代建项目的监督。

3) 在政府机构集中代建模式中, 政府监督机制易流于形式。与企业模式相比, 政府代建行为本身就缺乏竞争性与激励机制、非利润化、缺乏敏感性、个人影响力较大等特点, 加之政府各部门对代建人的监督属于内部监督, 这在很大程度上让监督成了概念化。

4) 代建资质管理、代建合同范本、代建取费标准的不健全和不统一。各省对代建人资质审查要求不尽相同。总体来看, 可划分为综合类和专业类, 设甲级和乙级。有的省市要求代建人须集工程咨询和工程造价资质于一身, 有的则要求集工程咨询和工程监理或施工资质于一体。不同企业的转型, 再加上企业原始技术力量的侧重点不同, 必然会导致代建管理思路上的较大差异, 影响整体代建工程的管理方针和目标。代建合同的范本从目前各省实施的情况来看, 基本着重于委托人、使用人和代建人的三方代建合同。从实际的代建操作模式来看, 又具体分为企业型和政府型, 且有时候还会出现委托人、代建人、施工方共同签署合同的状况。随着代建模式的推行和实践, 应该颁布统一的代建合同范本, 必要时也可以参照“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的模式 (具体分为GF-2000-0203、GF-2000-0204两个范本) , 针对不同的情况酌情采用不一样的范本。代建取费标准方面也是高低不一, 有一刀切的, 有按造价不同的, 也有专业不同结合造价高低的。譬如:广东省是以总投资额2亿元为节点, 2亿元以下的统一按照2%收取, 超过2亿的部分按照1.5%收取;湖南省则是按照投资额的大小, 5 000万元以下的按照3%收取, 0.5~1亿元的按照2.5%收取, 1~2亿元的按照2%收取, 2~5亿元的按照1.5%收取, 5亿元以上的按照0.5%收取;上海市则是按照市政基础建设、园林绿化、大型桥梁和前期动拆迁再结合投资额的大小区别对待。取费标准的不统一, 必将影响代建市场的正常秩序, 影响代建制的发展。

5) 工程本身的风险。就代建工程本身而言, 可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 具体又体现在工程进度、投资、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风险。以某代建工程为例, 风险清单见表1。

2 代建工程风险防范措施

代建人在代建管理中的风险防范的主旨是加强项目管理水平, 提升风险认识。风险承担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从代建人在代建管理中的规范性、合法性、效益性的角度考虑, 风险防范与风险承担相辅相成, 鉴于目前代建市场形成的原则及共识, 代建人对其在代建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2.1 合理、公平地在代建合同中分配风险要素

应针对不同的情形, 在合同中约定各风险要素的责任承担主体, 有些要素属于当事人一方承担, 有些则属于合同双方 (或三方) 共同承担, 有些则属于免责条款。在合同订立时, 各方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合理妥当地制定权、责、利等方面的专项条款。同时要本着权、责、利对等的原则, 做到谁有能力控制风险即由谁来承担风险, 同时也由谁来享受利益。

2.2 风险分担和规避

在实施项目代建管理中, 代建人可以通过与项目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监理单位、招标单位等签订相应合同。将代建管理合同中应承担的风险进一步分担到前述有关单位, 以达到风险承担规避和分担目的。

2.3 工程保险

工程保险能取到防范风险的保障作用, 可以降低事故纠纷的处理成本, 有利于对代建工程风险的监管。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 连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设计、咨询专业人员均购买专业责任险, 让保险公司能为他们的工作疏忽或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可预见风险来买单, 从而降低和转移自身风险。我们要有所借鉴, 抛开国内的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等强制入保的理念, 做到积极和自愿参保, 要顺应代建市场需求, 积极推行代建项目工程保险制度, 鼓励代建人牵头, 就建设工程项目统一投保。

3 结语

随着国内投资体制的改革深入和项目管理机制的发展, 代建制亦在逐步推广。代建人在委托合同缔约过程中, 要运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 对将会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各种消极影响和影响程度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达到降低风险或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的目的, 进而积极有效控制代建项目的投资、质量、工期和安全等, 实现代建的最终目标, 由此才能更好的促进代建制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米万国, 任远.工程项目代建管理实务与操作[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2]周国栋, 严玲.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 2009, 5 (S1) :10-16, 23.

[3]王建中.代建项目管理指南[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3.

[4]余建星.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篇4:岗位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危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98-01

作为对电能进行接收和分配的地方,在电力的整个系统中,变电站始终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用户与发电厂以及电力网这三者之间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对三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变电运行可以通过各种电压级别的变压器的帮助,把电压级别不相同的电力网互相连接起来。这种运行不仅能让用户在用电方面被完全保障,又能给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关键性的保证。但是如果在变电运行操作中出现一些失误或者大小错误,很有可能会在设备及社会用电,电网正常运行上出现一些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变电运行的管理问题就变得很重要。面对这些,单单只依靠在规章制度上的制约显然还远远不够,一些管理者的少量监督检查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突发实际问题,反而给变电运行人员带来抵触的情绪。所以,越来越多的电力系统在变电运行中以“危险点分析与控制”进行管理,对整个变电运行工作的过程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根据现状找出其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专门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这种变电运行管理方法,是一种实时、高效的应用,但首先我们要找出变电运行管理中常见的潜在危险。

一、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分析

1 变压器与母线倒闸操作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值班人员一定要高度保证在对变压器操作时的谨小慎微,变压器牵涉众多,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变压器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危险点主要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首先是在大多在对合空载变压器进行操作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过电压的操作问题,给变压器在绝缘的功能上面造成不小的损害;其次是变压器可能会出现一些空载电压不断增大的问题,这种问题也会给变压器的绝缘带来一定的损害。相关人员在对其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投注一定的细心与关注。作为倒闸操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母线倒闸的操作在准备工作上一定做到绝对的充分。假设操作者在母线倒闸的操作上准备工作不足,没有根据工序的严格标准进行操作,变电运行中危险比例将会会出现不断增大的情况。母线倒闸操作要注意的危险点也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带负荷拉刀闸存在的问题;其次是由于继电保护以及在自动装置上的切换错误可能造成的母线倒闸的误动问题;第三是空载母线在充电过程中的互感器与开关之间在电容上造成的串联谐振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及时处理,否则给变电站带来的损害将会是无比巨大的。

2 倒闸操作票编制与直流回路操作以及由于天气因素引起的危险

在变电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对各种形式不同的设备的应用是贯穿其变电运行始终的,这些过程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况分为运行、热冷备用以及检修等几种情况。变电运行中的设备状态是会不断转变的,这个时候不同状态在转化时必须要对倒闸操作票进行填写。在电网倒闸操作中,倒闸操作票是其最关键的一种依据,是电网与设备能否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如果出现操作票错误,不仅会给设备及操作人员带来损失,也会阻碍电力系统在运行上的正常性。其次,是在直流回路操作上的潜在危险因素。直流回路操作是变电运行中值班管理人员各种不同方面操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操作,虽然常见,但直流回路操作仍然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操作。在操作方式上的选择必须正确,否则将会给整个变电站造成很多的不便,所以在对其操作时一定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作业。在变电运行管理中最后要注意的是外在的天气等因素有可能引起的一些危险因素,天气的突发异常也经常给造成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各种事故。以充油设备为例,冬天很容易出现油面太低,导线太紧的状况,而夏天则是过高与过松的问题,出现刮风天气很容易产生引线被缠绕的现象,有雾时设备则经常出现一些闪络状况。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二、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防范措施

1 完善制度,落实工作,加强变电工作人员素质和操作规范

变电运行的整个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变电技术操作,还包括变电运行中的维护与管理工作。针对变电运行工作也有很多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所以,要求在这个环节上要有针对性,不然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重复,给变电运行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变电运行人员通常来说,在安全上的压力都会很大,必须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并及时对这些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与操作,慌乱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给电力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必须完善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各项制度,并在制度之下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意识。其次,针对变电管理人员工作素质不够的情况,要根据实际对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培训,提高其素质与技术,保证在操作上能够更加规范。

2 仔细对待继电保护,对预防工作进行尽量完善,认真巡视与修理

电网变电运行中绝对不能缺少的一项安全保障是继电保护工作,继电保护的作用如果得不到及时与相应的发挥,就会置变电站于随时的危险之中。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仔细对待和完善继电保护工作,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都具有绝对关键的作用,在继电保护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三个管好与检查”的标准来走,积极管理好每一个分支回路,杜绝误动操作的出现,给变电运行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虽然很多事故发生于突然,不好掌握,但只要知道各种常见问题,制定好防范措施,对预防做好尽量的完善工作,就能有效对很多事故进行避免,进一步保证变电运行在运行中的安全与稳定。对变电运行中的各种操作设备进行认真的巡视和检查,是及时对异常问题发现的有效保证,提高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使其更好地对运行过程进行管理与维护。在对变电站倒闸操作与工作票执行的年度大修整时,一定要对检修工作进行合理地规划,加强检修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保证不会遗漏任何—个小细节。

变电运行工作是变电站中最主要的内容部分,只有对其运行管理中容易出现的危险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及时恰当的防范措施,才能使其在管理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23—26

篇5:铁管处危险源点明细及防范措施

一、机务段工作场所(西库),办公室楼下机车库(东库)主要危险源点是火灾碰接事故。防范措施:

1、在进行机车检修前,要认真检查机车油料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是否有可燃物品,所使用的各种工具、设备是否有打火或产生静电、漏电、短路等现象。

2、进入工作场地时要杜绝一切火源,包括吸烟、明火照明等,禁止将火源带入现场,车库内不准存放其它车辆和物品。

3、灭火器具要摆放在明显易取处,要备有灭火沙、镐、锹等工具,并要明确使用方法,离开时要检查好,确认无隐患时方可离开。

4、为防止机车进库时发生碰撞事故,进库前应先将库门打开等做好止落措施,由指定人员引导机车进入车库,在轨面上要放有防溜铁鞋。

二、锅炉房

主要危险源点是火灾、触电事故 防范措施:

1、司炉工在作业前要仔细检查各种设备的状态,供电线路、电器开关有无破损,是否有水浸现象,启动设备时要逐个按顺序启动避免因负荷瞬间过大产生短路。

2、清除的炉渣,要待完全熄灭后方可外运清倒,以免引发火灾。

三、责任人的职责:

1、责任人应每天对所管辖的设备、电器等进行例行检查,询问当班人员设备运行状态,并做好记录备查,遇有重大险情及时汇报领导。

2、责任人应对操作者讲明设备易发生的事故和防范知识,如出现高温、高压、断电、触电、火灾、误操作等的处理方法。

机务段工作场所(西库)办公室楼下车库(东库)锅炉房安全责任人:周凯

四、润滑油库

主要危险源点是火灾 防范措施:

1、禁止将火源带入库内,禁止在库内吸烟及用明火照看油量,要用手电观察油面,闲杂人员严禁入内,领用油料时必须由保管人员亲自交付。

2、要备有灭火器具及防火工具,要定时进行通风干燥,检查供电线路状态,离人断电,油桶要远离刀闸等用电器具,要有足够的通道,不准存放其它易燃助燃物品。责任人应每天对供电线状态进行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汇报做好防范。

油库责任人:关海林

五、铁路沿线的危险源点

各线路的警冲标是线路的危险源点 防范措施:

1、各线的车辆应在警冲标以内,不准超越警冲标停在叉区,防止车辆相撞。

2、警冲标涂有红白两色相间的荧光漆,应定期粉刷和擦拭,保持其醒目明显。

3、所停放的车辆应按“行规”要求做好止轮措施,防止因风大、线路坡度大使车辆溜走。

4、各班调度要严格执行规章和调车作业方法,杜绝违章作业。

篇6:岗位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1目的为确保在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有序地处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人员伤害,保障公司群众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

3职责

3.1采购部负责危险废物的外售联系及档案资料索取。

3.2物管组负责危险废物的入库存储、外售通知及存储期间的废物与资料保管。

3.3行政部负责危险废物的管理监督及废弃物的中转管理。

4工作内容与要求

4.1意外事故的确认

4.1.1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是指危险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处理等环节上出现了扩散、流失、泄漏、人员受伤等情况。

4.2意外事故定级

根据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后导致的人员伤害情况及环境污染程度分为三级:

一级: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扩散、泄漏时,需紧急处理的。

二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厂区环境受污染(50—200㎡)或人员(2-5人)受伤害,须对区域污染紧急处理或对受伤人员紧急救护的。

三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人员死亡或5人以上受伤,须对受伤人员提供危险救护和现场救援的;导致厂区

200㎡以上污染,需紧急处理的。

4.3指挥系统与职责

4.3.1成立以(副)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行政部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4.3.2环境监督员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情况。

4.3.3若有伤害案例产生,行政部负责组织做好受伤害人员的抢救治疗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负责受伤害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4.3.4环境监督员负责协调事故现场的监测及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估;

4.3.5行政部部负责保障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时所需危险防护用品的供应;

4.3.6生产部负责危险废物的集中、收集、转贮、防止损失加重。

5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

5.1不同品种危险废物分别存放在不同容器中,不得混合。

5.2危险废物贮藏仓库外张贴“危险废物”图标。

5.3固体危险废物:包装完整,不遗漏。

5.4液体危险废物:容器密封、不渗漏;

5.5危险废液暂时存放应采取防渗漏、防外溢措施。

5.6在设备或叉车维修中产生的废油等应全部收集到指定区域的油桶中,不得随意倾倒。洒漏在地面的废油等由责任部门(相关方由相关负责部门监督)用碎布或报纸清理,产生的油 抹布等,一并按危险废物处理。

5.7废弃或暂时不用的空化学品桶应送交废弃库集中存放,避免液体污染地面及雨水冲刷后污染地下水。

6意外事故的应急响应

意外事故发生后,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指挥小组,根据意外事故的不同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6.1一级响应

6.1.1意外事故现场立即进行处理,包括洒散危险废物的再收集,必要时采样监测,由生产车间和物管组负责。

6.1.2若属危险化学废液少量洒漏,先用沙土覆盖清扫,后用水冲洗。

6.1.3意外事故报告:48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抢救工作情况,由行政部负责。

6.2二级响应

6.2.1意外事故现场立即进行处理,洒散危险废物的再收集、采样监测,由行政部负责。

6.2.2若属危险化学废液大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50—200㎡),立即用消防沙吸收围堵废液,产生的废沙送到废弃物指定回收点。

6.2.3对受伤进行紧急护理治疗,密切观察接触者,必要时求救120,由行政部负责。

6.2.4行政部对现场实施管制。必要时24小时内向卫生、环保主管部门报告,采取相应紧急措施。

6.3三级响应

6.3.1意外事故立即进行相应处理,包括洒漏危险废物的再收集,由生产车间负责。

6.3.2若属危险化学废液大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200㎡以上),立即用大量沙土吸收废液,产生沙土送到废弃物指定回收点。

6.3.3意外事故报告:1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由行政部负责。

6.3.4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救治,由行政部负责。

6.3.5做好监测,观察其发展动态,随时向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由环境监督员负责。

6.3.6立即组织保障抢救、抢险物资供应,由行政部负责。

6.3.7作好相关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由生产车间、行政部负责。

6.3.8意外事故实施现场管制,由环境监督员负责。

6.4结束响应:受污染的环境已紧急处理;受伤人员已得到救治,由本次意外事故再次引发事故的因素已清除。

上一篇:孙坪小学简介下一篇:素梅 四二,素梅 四二王冕,素梅 四二的意思,素梅 四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