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

2024-05-11

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精选9篇)

篇1: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

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特别是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异常猖獗。为减少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增强在校学生的防范意识和水平,校保卫处、安庆市公安局大龙山派出所对各种网络诈骗案例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常见几种的网上诈骗手法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骗术一:冒充合法网站实施诈骗

冒充合法网站实施诈骗惯用的伎俩就是用字母与数字之间差异小的的去代替。一些假冒交易网站的域名和正式网站差别很小,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别。如果用户不仔细看地址栏,就会进入骗子预先设计好的假冒交易网站,从而导致密码被盗,资金丢失。

【防范对策】进入网站要从正规网站登录,要注意看清网站的域名。在网络上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骗。

骗术二:以低价为诱惑实施诈骗

在很多交易网站上会看到一些商品的销售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此类交易共同的特点是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且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

【防范对策】坚持使用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在网上购物时要核对对方身份,尽量寻找信誉度高、正规的商家。最好使用专用的银行进行网上购物,且卡内不要存放太多的现金。

骗术三:网络游戏交易中实施诈骗

这类骗术往往会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低价的游戏虚拟商品交易信息,之后冒充网络游戏的交易客服、热线客服等方式对游戏玩家实

施诈骗。

【防范对策】不要轻信互联网上发布的一些低价游戏虚拟商品交易信息,这些往往是骗子的诱饵。

骗术四:利用电信实施银行卡诈骗

此类骗术大部分都会通过电脑改号软件来冒充“司法机关”、“电信部门”、“快递公司”等部门的电话拨打家庭电话或手机,并以各种理由诱骗被害人将银行卡账户内资金转账。例如:被害人接到冒充邮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在被害人的邮包内发现毒品,要求被害人与公安机关联系并告知联系电话。当被害人联系之后,对方又编造各种理由,使被害人相信其身份信息或银行卡信息泄露,从而以银行卡解冻、设置防火墙等名义诱骗受害人将存款汇入指定账户。

【防范对策】在接到此类电话之后,应拨打被冒充部门的正确电话核实,不要按照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进行拨打核实,因为电话的一头也是骗子的团伙。不要给对方汇钱或转账,无论对方是何种理由。

骗术五:使用木马等技术实施诈骗

此类诈骗大都是先通过QQ等聊天软件与受害人联系,并以各种名目给被害人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压缩包,从而篡改被害人的网银付款路径,使原本要转入第三方平台支付的钱,自动划入骗子预设的账户。

【防范对策】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不要轻易打开来源不明的附件。

骗术六:冒充亲朋好友实施诈骗

冒充亲朋好友实施诈骗大部分都是先使用木马等黑客技术盗取QQ等聊天软件的账号,然后伪装成该聊天软件原用户与其好友进行

聊天,骗取好友信任。接着以各种借口向好友借钱,实施诈骗。这种诈骗手段往往都附有“视频”聊天片段,容易使受害人相信。

【防范对策】遇到这种情况之后,一定要通过其他联系方式与好友联系,或在与对方聊天时注意视频中对方的动态,如仅有视频聊天静态片段或照片,对方是骗子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时就需要设置一些问题来辨别对方的身份。

骗术七:以网络兼职形式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会以网络兼职为名,要求被害人做各种类型的“任务”从而获取“提成”。而这些“任务”都需要被害人购买一些产品才能完成。例如要求被害人用自己的钱给某某公司“刷信誉度”,并承诺被害人会得到“回扣”。当被害人用小额金钱进行操作时,会得到相应的“回扣”。当被害人尝到甜头之后,就会投入更多的金钱。但是受害人投入大额金钱之后,不仅没有收到“回扣”,而且自己投入的金钱都无法收回。

【防范对策】不要轻信网络兼职,凡是让你自己花钱做兼职的,都不要相信。

篇2: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

针对近期不法分子冒充单位领导、利用网络、电话等通讯工具对我公司员工进行诈骗,为使公司员工能有效识别此类诈骗,提高防诈骗安全意识,谨防上当受骗,现公司整理了各类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进行宣传,此次宣传普及工作主要针对以电话、互联网方式进行的诈骗活动,谨防受骗,安全防范意识是最坚实的一道防线。

骗术一:冒充:“单位领导”实施电话诈骗

老套的电话诈骗案件类型,诈骗分子事先非法获取受害人的姓名、单位、手机等信息,冒充受害人的领导拨打电话给受害人,以“领导”的口吻叫受害人于次日或约某一时间点到“他办公室”一趟,说有要事交代。对受害人提出对方手机号码变更质疑的,对方就说是该号码刚换的,还要求受害人将该领导的原来手机号码删除;对方未表明是某领导的,受害者一般会问是不是“XX领导”,诈骗分子便马上对号入座。

在约定时间到“领导办公室”前,诈骗分子以“XX领导”名义再次给受害者打电话,称现在有两名上级领导在他办公室谈话,现在不方便和他见面,同时提出需要准备红包给其两名上级领导送礼,并不方便使用现金,叫受害者代为去银行汇款至两名上级领导的指定账户。当受害人汇款完毕后,诈骗分子会继续以上级领导“胃口太大”还需继续汇款为由,叫受害者继续汇款,直至受害者发现被骗。

【防范对策】此类犯罪是继“猜猜是我谁?”、冒充“公检法”部门工作人员实施电话诈骗形式后的一种新型诈骗类型,冒充“领导”对其下属实施电话诈骗,容易使受害人上当受骗。当前,此类案件在全

省和全国呈多发态势。广大群众和单位职员要提高防骗意识和识骗技能,避免上当受骗。

骗术二:企业财务人员成新型诈骗对象

案犯先从网上搜索各地会计、财务QQ群,以发“会计证办理”、“会计资格考试大纲”等文件名为诱饵,植入盗号木马,一旦受害人点击文件激活木马便可获取财务人员的QQ好友信息及聊天记录,掌握领导QQ账号、表达习惯及近期的交易往来等情况。

案犯会事先将财务QQ好友中客户、领导的QQ删除,再用相同的头像和昵称注册一新QQ,然后将新QQ加入财务QQ好友,当财务再与客户、领导用QQ交流时学客户、领导等人的口吻要求财务汇款实施诈骗。

【防范对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设置QQ密码不要过于简单,且一定要对QQ密码设置保护。电脑要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不要随便接收陌生人发来的邮件,防止因中了木马病毒而导致QQ号码被盗,尽量将财务电脑和其它电脑分开,减少病毒传染的可能性,聊天时,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泄露个人信息。

骗术三:冒充合法网站实施诈骗

冒充合法网站实施诈骗惯用的伎俩就是用字母与数字之间差异小的的去代替。一些假冒交易网站的域名和正式网站差别很小,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别。如果用户不仔细看地址栏,就会进入骗子预先设计好的假冒交易网站,从而导致密码被盗,资金丢失。

【防范对策】进入网站要从正规网站登录,要注意看清网站的域

名。在网络上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骗。

骗术四:以低价为诱惑实施诈骗

在很多交易网站上会看到一些商品的销售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此类交易共同的特点是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且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

【防范对策】坚持使用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在网上购物时要核对对方身份,尽量寻找信誉度高、正规的商家。最好使用专用的银行进行网上购物,且卡内不要存放太多的现金。

骗术五:网络游戏交易中实施诈骗

这类骗术往往会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低价的游戏虚拟商品交易信息,之后冒充网络游戏的交易客服、热线客服等方式对游戏玩家实施诈骗。

【防范对策】不要轻信互联网上发布的一些低价游戏虚拟商品交易信息,这些往往是骗子的诱饵。

骗术六:利用电信实施银行卡诈骗

此类骗术大部分都会通过电脑改号软件来冒充“司法机关”、“电信部门”、“快递公司”等部门的电话拨打家庭电话或手机,并以各种理由诱骗被害人将银行卡账户内资金转账。例如:被害人接到冒充邮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在被害人的邮包内发现毒品,要求被害人与公安机关联系并告知联系电话。当被害人联系之后,对方又编造各种理由,使被害人相信其身份信息或银行卡信息泄露,从而以银行卡解冻、设置防火墙等名义诱骗受害人将存款汇入指定账户。

【防范对策】在接到此类电话之后,应拨打被冒充部门的正确电话核实,不要按照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进行拨打核实,因为电话的一

头也是骗子的团伙。不要给对方汇钱或转账,无论对方是何种理由。

骗术七:使用木马等技术实施诈骗

此类诈骗大都是先通过QQ等聊天软件与受害人联系,并以各种名目给被害人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压缩包,从而篡改被害人的网银付款路径,使原本要转入第三方平台支付的钱,自动划入骗子预设的账户。

【防范对策】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不要轻易打开来源不明的附件。

骗术八:冒充亲朋好友实施诈骗

冒充亲朋好友实施诈骗大部分都是先使用木马等黑客技术盗取QQ等聊天软件的账号,然后伪装成该聊天软件原用户与其好友进行聊天,骗取好友信任。接着以各种借口向好友借钱,实施诈骗。这种诈骗手段往往都附有“视频”聊天片段,容易使受害人相信。

【防范对策】遇到这种情况之后,一定要通过其他联系方式与好友联系,或在与对方聊天时注意视频中对方的动态,如仅有视频聊天静态片段或照片,对方是骗子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时就需要设置一些问题来辨别对方的身份。

骗术九:以网络兼职形式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会以网络兼职为名,要求被害人做各种类型的“任务”从而获取“提成”。而这些“任务”都需要被害人购买一些产品才能完成。例如要求被害人用自己的钱给某某公司“刷信誉度”,并承诺被害人会得到“回扣”。当被害人用小额金钱进行操作时,会得到相应的“回扣”。当被害人尝到甜头之后,就会投入更多的金钱。但是受害人投入大额金钱之后,不仅没有收到“回扣”,而且自己投入的金钱都无法收回。

【防范对策】不要轻信网络兼职,凡是让你自己花钱做兼职的,都不要相信。

骗术十:短信诈骗

银行卡消费诈骗:通过短信告知受害人银行卡在异地欠费,如有疑问拨打电话,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

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请速汇款”等内容行骗正要汇款的群众。

篇3: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

但随着我国持卡群体的迅速扩大以及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些唯利是图的诈骗分子开始盯上银行卡用户, 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银行卡消费者, 挖空心思地设下圈套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各种各样利用银行卡诈骗的行为频繁发生。据统计, 今年1月至4月, 全国公安机关共立银行卡犯罪案件6 700多起, 涉案金额达59.6亿元, 破案4 800多起, 挽回经济损失近1亿元。银行卡犯罪正呈日益上升的趋势, 形势日益严峻。同时, 随着银行卡的普及, 关于银行卡的各类犯罪现象也伴之而生。特别是近几年来, 关于银行卡的犯罪案件不仅持续高发, 而且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变换, 严重妨碍了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

一、当前银行卡诈骗案件的手段

(一) 网络银行诈骗

主要是指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载体, 骗取持卡人的账号和密码, 造成持卡人、发卡人财产损失的行为。其主要手段有以下两种:一是开设假银行网站或假购物网站, 如在大型网站上发布与市场价格差距较大的物品, 提供虚假的销售信息, 从而达到骗取持卡人银行卡转账资金的目的;二是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诈骗。

(二) 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

近年来出现的手机短信诈骗范围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 上千万个手机用户收到过冒充银行及银联的虚假短信, 数以千计的持卡人上当, 损失金额超过千万元。这类诈骗案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中奖型, 宣称持卡人中了大奖, 让持卡人在领奖前先交税;另一种是消费型, 宣称持卡人的银行卡在某商场消费若干元, 如有疑问请回电咨询, 通过电话获取持卡人卡号及密码, 然后将持卡人的现金转走;第三种是转账型, 通过疑问的方式询问持卡人是否尚未转账, 并提示新的银行账户, 请持卡人将现金汇入。

(三) 以购车退税为借口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前期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获取一些城市居民的身份资料、购车信息、房产信息等个人隐私资料, 然后冒充国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通过网络电话拨打事主的电话, 依照当前国家税务政策可以退税为借口骗取信任。因诈骗分子对事主的个人购车、购房资料“了如指掌”, 致使一些事主对“退税”这一虚构事实信以为真, 主动按照诈骗分子的指引, 到银行柜员机实施转账操作。一些诈骗分子为迷惑事主, 还会诱导事主将柜员机操作界面切换为英文界面, 后再进行转账, 最终达到诈骗目的。

(四) 伪卡欺诈

伪卡欺诈也称克隆卡欺诈, 是指不法分子利用偷窥、录像、测录磁卡信息、安装假刷卡设备等各种手段窃取卡号和密码, 然后仿制出伪卡, 再利用伪卡消费或取现。

(五) 在ATM机上做手脚

如在ATM机上张贴紧急通知、公告 (如温馨提示、银行系统升级、银行程序调试等) , 要求持卡人将银行卡资金通过ATM机转到指定账户上, 从而实现盗取持卡人资金的目的。再如在自助银行门禁系统、ATM机或POS机上加装读卡装置, 套取客户银行卡上的磁道信息, 并在ATM机或POS机上安装带摄像功能的MP4装置, 摄取客户密码。这种高科技的犯罪行为, 令客户防不胜防, 给持卡人和发卡银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的不法分子在自动取款机上做手脚, 设法使取款人的银行卡插入ATM机后被“吞没”, 然后利用各种手段骗取密码。当客户离开后, 犯罪嫌疑人迅速上前将被“吞没”的银行卡从ATM机中拉出, 将资金盗取。

(六) 以办理银行透支信用卡为名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在媒体上刊登广告, 宣称可以为个人、团体办理银行信用卡进行无抵押信用贷款, 从而收取手续费用, 诈骗成功后携款逃匿。

二、银行卡诈骗得逞的原因分析

(一) 银行卡密码未修改或密码设置简单, 造成密码易被破译

密码是银行卡安全最根本的保护措施。有相当部分的银行卡用户在密码设置环节存在较多问题, 如未及时修改初始密码, 这种情况在单位集中办理代发工资卡业务中较为普遍, 如果持卡人长时间不修改初始密码, 银行卡一旦被盗或被伪造后, 极易造成持卡人资金损失。另外, 银行卡密码设置简单和长时间不更换密码, 如以6个有规律的数字、生日、电话等为密码, 就会容易被不法分子破译。

(二) 银行卡用户金融知识水平有限

按照规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放银行卡时, 应给持卡人发放《安全用卡须知》, 提醒持卡人安全使用银行卡, 在银行卡章程中或申请表中列明“用卡须知”的条款。有关媒体上也曝光了很多银行卡诈骗的案例, 但是仍然有少部分的银行卡用户掉进陷阱。例如, 仍有用户按不法分子张贴的非银行服务热线电话提示, “自觉”地将卡上存款转账到不法分子账户上。

(三) 银行卡用户自我保护意识不高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不要贪小便宜。贪念一起, 自然容易被骗。骗子一般都是“撒大网捕小鱼”, 特别是发短信、打电话主动给钱、主动给账号要求汇款的, 千万不得大意。

(四) 银行卡信息管理不严

主要表现在:一是将持卡人的银行卡资料信息未经持卡人本人同意就复印给有关企业或个人, 造成银行卡信息外泄;二是持卡人将银行卡与身份证放在一起, 一旦银行卡丢失或被盗, 便给不法分子打开了方便之门;三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持卡人无意中将个人银行卡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三、防范银行卡诈骗的思考

当前我国银行卡及电子银行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应该看到银行卡及电子银行业务是一项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风险业务, 而安全是银行业务经营的基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增强防范意识, 健全内控机制, 多管齐下, 防打并重, 综合治理, 有效防范银行卡及电子银行业务风险。

(一) 应进一步认识银行卡诈骗案件的社会危害性, 增强严打犯罪的责任感、紧迫感

银行卡诈骗案件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 激化社会矛盾, 其社会危害性比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更为严重。但打击此类犯罪过程中, 相关部门却面临着调查取证难、追赃清偿难、沟通协作难、办案保障难、稳定处置难等诸多难题, 部分同志存在畏难和“出力不讨好”的埋怨情绪, 直接影响着预防和打击工作。统筹兼顾, 各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公、检、法三家司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在案件定性和证据认定上统一认识。要加大追赃工作力度, 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和骨干分子获得的非法收入严加追缴, 让犯罪嫌疑人“倾家荡产”, 使非法所得“物归原主”, 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

(二) 针对银行卡诈骗等新型手段诈骗案件, 要变“单案单打”为“全面出击”

要高度重视此类案件侦破工作, 特别是要加强公安、银行、电信等部门之间的协作, 建立手机号码、银行卡号段归属地等数据库, 建立手机号码实名制, 建立健全打击、防范电话诈骗犯罪新机制, 全面遏制银行卡诈骗犯罪活动猖獗势头。

(三) 高度重视, 齐抓共管

各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和网银犯罪的现实危害性,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民生、促和谐的高度出发, 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各级行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加强对现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检查、督促, 从发卡宣传、客户资金管理、交易处理、查询查复、资金清算等方面抓好银行卡的风险防范工作, 定期分析银行卡和网银业务中的风险苗头和发案特点, 实现案情资源共享。同时要健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把风险控制贯穿于银行卡及电子银行业务开展的整个流程和各个环节, 定期对风险点进行排查和梳理, 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堵塞漏洞, 消除隐患, 严格防控外部欺诈风险。

(四) 加强业务宣传和风险提示, 增强持卡人风险防范意识

各网点要充分利用警方提醒牌、宣传画、口头或手机短信提醒、书面安全提示等各种宣传方式, 让客户了解银行卡和网银使用方面的相关知识, 掌握用卡发生异常时的正确处置方法。通过开卡、换卡、日常对账等机会, 忠告客户要妥善保管银行卡、密码和有关交易凭条, 在输入密码时注意遮挡, 严防泄密, 大堂经理和安保人员要引导客户严格遵守“一米线”的管理规定。所有柜员应切实履行对客户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和大额转账业务安全提示和提醒, 提醒其切勿上当受骗, 提高个人防范技巧, 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还要向持卡人大力推广营销短信通产品, 以便及时掌握账户变化信息, 提高持卡人风险防范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尽管不法分子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手段不断变换, 花样层出不穷, 但是, 识破这些银行卡骗术并非难事, 只要持卡人认真阅读发卡银行提供的有关用卡使用说明和安全防范要求, 掌握基本的用卡常识, 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及密码, 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账户信息, 不要轻易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诈骗分子就无计可施。

(五) 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建议收到类似短信的持卡人及时向警方报案。如果对自己的银行卡消费确有疑问, 应亲自到银行柜台办理, 或者致电各发卡行的客服热线、中国银联客户服务热线等, 在未经中国银联和发卡行客服中心核实前不要拨打任何人提供的陌生电话。

(六) 加强ATM等自助设备管理, 防范欺诈风险

一要切实加强对银行自助设备的日常检查。银行机构要严格落实ATM机等银行自助设备的检查制度, 定时对自助设备工作区域进行检查, 并做好检查记录, 尤其要加强自助银行区域的安全管理。二要定期检查监控录像设备和相关录像资料。各银行机构必须在自助设备营业场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24小时监测系统等。三要完善相关制度, 按制度规定调阅银行自助设备区域的全套录像资料, 重点查看有无可疑人员在银行自助设备上安装物件, 并做好调阅情况记录。

(七) 健全相关应急和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篇4:网络攻击的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 网络安全;网络攻击;安全策略

一、常见网络攻击的原理和手段

1.口令入侵。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户的账号和口令登录到目的主机,然后再实施攻击活动。获得用户账号的方法很多,如利用目标主机的Finger功能、X.500服务、从电子邮件地址中收集、查看习惯性账号。获取用户的账号后,利用一些专门软件强行破解用户口令。

2.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特洛伊木马程序可以直接侵入用户的电脑并进行破坏,它常被伪装成工具程序或者游戏等诱使用户打开或下载,一旦用户打开或者执行了这些程序,就会像古特洛伊人在敌人城外留下的藏满士兵的木马一样留在自己的电脑中,并在计算机系统中隐藏一个可以在windows启动时悄悄执行的程序。当你连接到因特网上时,这个程序就会通知攻击者,来报告你的IP地址以及预先设定的端口。攻击者在收到这些信息后,再利用预先潜伏的程序,就可以任意地修改你的计算机的参数设定、复制文件、窥视你整个硬盘中的内容等,达到控制你的计算机的目的。

3.电子邮件攻击。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上运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通讯方式。攻击者使用一些邮件炸弹软件或CGI程序向目的邮箱发送大量内容重复、无用的垃圾邮件,使目的邮箱被撑爆而无法使用。攻击者还可以佯装系统管理员,给用户发送邮件要求用户修改口令或在貌似正常的附件中加载病毒或其他木马程序。

4.网络监听。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机可以接收到本网段在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不管这些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是谁。系统在进行密码校验时,用户输入的密码需要从用户端传送到服务器端,攻击者就能在两端之间进行数据监听。此时若两台主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没有加密,只要使用某些网络监听工具(如NetXRay for Windows95/98/NT、Sniffit for Linux、Solaries等)就可轻而易举地截取包括口令和账号在内的信息资料。

5.安全漏洞攻击。许多系统都有这样那样的安全漏洞(B ugs)。由于很多系统在不检查程序与缓冲之间变化的情况,就任意接受任意长度的数据输入,把溢出的数据放在堆栈里,系统还照常执行命令。这样攻击者只要发送超出缓冲区所能处理的长度的指令,系统便进入不稳定状态。若攻击者特别配置一串准备用作攻击的字符,他甚至可以访问根目录,从而拥有对整个网络的绝对控制权。

二、网络攻击应对策略

1.利用安全防范技术。(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主要分为公开算法和私有算法两种,私有算法是运用起来是比较简单和运算速度比较快,缺点是一旦被解密者追踪到算法,算法就彻底废了。公开算法的算法是公开,有的是不可逆,有用公钥,私钥的,优点是非常难破解,可广泛用于各种应用;缺点是运算速度较慢,使用时很不方便。(2)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在电子商务应用中是极为重要的核心安全技术之一,主要在数字签名是用公钥私钥的方式保证文件是由使用者发出的和保证数据的安全。在网络应用中有第三方认证技术Kerberos,可以使用户使用的密码在网络传送中,每次均不一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数据安全和方便用户在网络登入其它机器的过程中不需要重复输入密码。(3)防火墙。防火墙技术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桥梁,以用来过滤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环境,在网络安全方面,它的核心技术就是包过滤,高级防火墙还具有地址转换,虚拟私网等功能。

2.制订安全策略。(1)提高安全意识。一是不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文件,不随意运行不明程序;二是尽量避免从Internet下载不明软件,一旦下载软件及时用最新的病毒和木马查杀软件进行扫描;三是密码设置尽可能使用字母数字混排,不容易穷举,重要密码最好经常更换;四是及时下载安装系统补丁程序。(2)使用防毒、防黑等防火墙。防火墙是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也可称之为控制进/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在网络边界上通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以阻档外部网络的侵入。(3)设置代理服务器,隐藏自己的IP地址。事实上,即便你的机器上被安装了木马程序,若没有你的IP地址,攻击者也是没有办法,保护IP地址的最好方法就是设置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能起到外部网络申请访问内部网络的中间转接作用。当外部网络向内部网络申请某种网络服务时,代理服务器接受申请,然后它根据其服务类型、服务内容、被服务的对象、服务者申请的时间、申请者的域名范围等来决定是否接受此项服务。(4)将防毒、防黑当成日常例性工作,定时更新防毒组件,将防毒软件保持在常驻状态,以彻底防毒。(5)对于重要的资料做好严密的保护,并养成资料备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耿杰,方风波.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实训[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155~158

[2]刘远生.计算机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229~244

篇5: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

电信网络诈骗的几类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骗术

一、冒充“公、检、法”型:

骗子冒充电信、公检法人员,通过网络电话拨打事主电话,并利用改号软件,设置虚拟号码,使事主来电显示为公检法等办案部门对外公布的固定电话号码,有些骗子甚至会给事主通过传真的方式发来传票,以此迷惑事主,在取得了事主的信任后,骗子就谎称事主的银行卡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并以录口供为由,询问事主银行账户存款情况。最后,会以种种理由,要求事主将存款转移致一个所谓的“安全账户”。

警方提示:无论电信、银行或任何执法机关,都不会设立所谓的“安全账号”,更不会仅仅通过电话就告知当事人转移财产。

骗术二:刷卡消费型

骗子向事主发送“银行卡消费”、“信用卡透支”等内容的信息,并留下“咨询电话”,当事主“垂询”时,几名同伙便分别扮演“银行”、“警方”、“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要求事主将银行卡的存款转至一指定账户,由“银行专业人员”做升级保护,达到诈骗的目的。

警方提示:对这种不是很明确的陌生电话号码,持卡人不要拨打,而应及时跟发卡银行取得联系,以确定信息来源。各大银行设有24小时固定客服热线,均为5位数短号。骗术三:U盾升级型

警方提示: 骗术四:“猜猜我是谁”型

犯罪分子先拨通事主电话,让事主“猜猜我是谁”,事主往往碍于情面在自己亲友中联想猜测对方身份,此时犯罪分子顺势答应,并称近日要来看望事主,为下一步做好铺垫。次日再编造出车祸、嫖妓被抓、被海关扣留货物之类的理由向事主借钱,让事主汇钱到指定账户。

警方提示:接听电话切忌麻痹大意,对方身份要核实 骗术五:征婚送花篮型

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发布征婚广告,自称是香港太子爷,并留下香港电话号码,一旦有女事主被骗与其联系上后,骗子就会利用几天时间逐步展现一个预先精心编造好的故事情节来取得女事主的信任。双方在经过一段时间沟通交流后,骗子诈称自己在香港的家族店新开张,要求女事主送祝福花篮若干个,好在家长面前表示诚意,并留下花店的汇款账号。女事主在骗子的花言巧语迷惑下,很容易会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诈骗的对象都为大龄女青年,骗子抓住此类人群的“待嫁剩女”心态,利用花言巧语往往很容易迷惑事主,广大女青年应提高警惕。骗术六:钓鱼网站

骗子会在互联网上设立形形式式的钓鱼网站,主要包括几种形式:

1、“有内幕消息”的炒股网站

2、表面酷似银行、彩票中心官方网站的诈骗网站、3、商品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购物网站

4、购买机票、所谓走私罚没车辆的不明网站

骗子在网上发布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迷惑事主,最终将事主的款项转走。

警方提示:网上信息真假难辨,广大网友应谨慎对待,切忌贪小便宜。骗术

七、退税型

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事主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银行ATM机转账获取税款。骗子继而利用电话指引事主到ATM机上进行操作,乘机将事主的存款转移。

警方提示:国家各种税项收费标准的变更,会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广而告之,不会以电话的形式向纳税人逐个通知。骗术八:电话号码中奖型

骗子以“你的手机号码中奖了,请于XX号码联系”为内容群发短信,当事主拨打电话联系时,骗子会以预先支付公证费、税费等为由,让事主往指定账户存入一定数额的款项。

篇6: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

2.1技术手段防范

计算机网络系统还存在很多没有改善的系统漏洞,维护网络安全的工作者要尽快完善网络漏洞,尽快推出有效的系统补丁。网络用户也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选择合适的查毒、杀毒、扫描软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扫描监控和消灭病毒。而且,网络系统的数据安全也要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利用复杂的加密措施来防止系统数据被恶意破坏或者外泄。同时还可以通过使用网络密钥以期达到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的目的。

2.2加强网络安全监管

计算机网络安全还没有引起国家和群众的足够重视,很对人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认识还不够。为了让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应该制定一套系统的针对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对恶意破坏攻击网络安全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制剂。同时在社会上加大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加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运营商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2.3物理安全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高手的攻击方式繁多,但攻击对象多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相关的硬件设施或是网络服务器等。所以物理安全防范措施就是要防范以上的硬件系统受到攻击。为了更好的保护物理安全,计算机网络用户一定要提防外界传播导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被恶意攻击破坏。上网时不下载有安全隐患的软件程序,不访问有安全隐患的网站,不把不知道安全与否的外界媒体插入计算机,对网上下载的资料可以先进行安全监测之后在打开,对本地计算机存储的重要数据进行及时备份。以此来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2.4访问控制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会被非法攻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计算机的访问限制存在漏洞,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所以为了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应该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控制。对访问的控制可以从以下方向着手: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防火墙技术。首先要做的是严格做好入网访问的控制。入网访问控制要做的就是对网络用户连接服务器和获取信息的时候进行控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对用户的账号、用户名、密码等用户基本信息的正确性进行识别,并提高用户密码的加密等级。当用户入网后,要控制给用户一定的网络权限,对用户的修改、读写等等操作加以控制。为了保证完了服务器的安全,必须要用软件和删除的方式来防止服务器被恶意破坏修改。同时要实时对服务器的访问动态进行监测。当出现非法访问时要通过警报的方式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最后也是最应用最为普遍的防范措施就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一种软件和硬件设备的组合,就是网络之间通过预定义的安全策略对内外网之间的通信实施访问控制。为了提高网络安全,应该尽快完善防火墙技术

3总结

如今的网络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出现了诸多漏洞,威胁了网络环境的健康。为了能够让网络更好的服务于大众,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网络继续发展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个方法就能达到目的,所以必须在全民重视的同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不断完善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豪.浅谈网络时代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08).

[2]唐雅玲.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2).

篇7:电信诈骗特点、类型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信业及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远程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也不断滋生,严重危害着老百姓的生活。特别是近两年来,以虚假信息为诱饵进行的诈骗犯罪在我国迅速的蔓延,犯罪分子借用手机、固话及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人民群众反响及大。针对当前几种多发性电信诈骗案件,松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特提示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平时擦亮眼睛,识破骗术,谨防上当。现就电信诈骗案的特点、类型及防范对策作一简单的探讨。

一、电信诈骗的渊源:

(一)电信诈骗的定义: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就是违法犯罪份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假冒国家机关、公司、医院、朋友等名义,谎称被骗人中奖、退税、家人意外受伤、朋友急事、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资分红等情况,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叫其将钱汇入到指定银行卡帐户的一种诈骗活动。

(二)电信诈骗起源于台湾

1、电信诈骗与台湾息息相关,最早起源于台湾

2上世纪九十年代,技术加人才优势,推进台湾岛内高发。3、2000年以来,陆、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等亚州国家蔓延。近年来,呈加速和泛滥之势

二、电信诈骗犯罪特点及规律

(一)犯罪手段科技化

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从手机短信群发器、电脑群发软件、一号通等发展到任意显号、任意改号软件等,犯罪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增强。

(二)诈骗方式多样化

犯罪分子利用民众心理弱点,不断翻新诈骗内容和作案手法。目前常见的诈骗内容有:假冒党政要员、企业高管的协迫型诈骗;虚构“中奖”、“ 退费退税”的利诱型诈骗;谎称“银行卡泄密”、亲友车祸的避险型诈骗等。

(三)作案手段隐蔽化

犯罪分子通过邮件、短信、电汇等现代金融及通信技术实施诈骗、获取赃款。犯罪过程中不与被害人直接接触,常选用跨省市手机卡或运用相应的电脑软件进行编发短信、接打电话等,给群众的判断识别和公安机关的侦查增加了难度。

(四)犯罪现场流动化

犯罪群体不断蔓延扩散,作案过程多区域活动,犯罪分子大跨度流窜。台湾籍和安溪籍是电信诈骗犯罪的主力军。

湖北武汉.湖南娄底.广东茂名.广西南宁.海南儋州籍是电信诈骗犯罪的常规军。犯罪主体渐呈扩散之势。

(三)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主体

台湾人为主、雇佣操纵大陆人员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利用境外网络电话,针对大陆经济发达地区实施 “电话欠费”、“购车退税”等手段的诈骗犯罪

湖北武汉不法分子冒充领导虚假销售纪念品、书籍诈骗或勒索钱财诈骗犯罪 海南儋州不法分子网络中奖诈骗犯罪

湖南娄底不法分子夫妻结伙实施虚假银联卡消费、二手车销售、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诈骗犯罪

广东茂名不法分子冒充同学、熟友诈骗犯罪,广西南宁不法分子ATM机虚假提示诈骗犯罪

安溪人为主的虚假信息诈骗

(五)犯罪群体职业化

结伙形式从家族式作案,到企业化运作,招聘下线,话务员、取款人、团伙骨干、幕后指挥者相互之间单向联系,甚至境内外勾结,犯罪团伙头子躲在境外,电话远程操控。

(六)社会影响深度化

诈骗金额从几千元、几万元、几十万元,到数百万元,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三、当前电信诈骗的主要发案类型:

(一)电话欠费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告知其话机欠费,谎称该用户个人身份信息可能被他人冒用申报办理了欠费话机,并声称要帮助联系报案;再由一名自称公安局的男子接听电话,称事主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接着,让事主将银行存款转移至其指定的所谓安全账号进行保管。

案例:莲都区东升北区受害人陈某在家中被犯罪嫌疑人以电话欠费和身份信息被盗用名义,冒充公安局和银行工作人员,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分5次诈骗走人民币914000元。

(二)银行卡消费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刷卡消费,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查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如用户回电,则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逐步将手机用户引入“转 用钱,但自己随身所带钱财不够,从而诱骗事主邮汇钱款。

案例:2008年12月11日,家住松阳县西屏镇环城西路115号的受害人李某收到一银行卡消费短信,受害人同短信内所留电话联系,后在12月12日被对方以唱三簧方式从银行转帐诈骗走工商银行卡内现金43000元。

(三)冒充领导诈骗。

冒充某系统或单位主要领导,通过短信或直接拨打下级单位领导电话,编造各种事由,诱骗事主钱财。

案例:2009年12月16日晚上16时30分许,松阳县象溪镇龙湾村白麻寮14号村民余某来所报案称:其于昨天晚上20时许,接到一自称松阳县政府办公室人员的陌生男子电话,男子称县里的叶副县长正在省厅开会,可以帮余某村里争取扶贫资金60万元。并留下电话号码,说是叶副县长的电话。余某立即拨打了此号码,电话中对方自称是叶副县长的男子说要余某给予15000元的打点费用才能争取到扶贫资金。12月16日早上8时左右,余某即向对方提供的帐号,打进15000元人民币。下午15时许,自称叶副县长的男子又打电话要钱6000元,才使余某得知自己被诈骗。

(四)冒充熟人诈骗。

此类诈骗俗称“猜猜我是谁”,即冒充事主外地朋友通过电话先与事主联系,谎称次日要去事主所在城市看望事主,但第二天通过电话谎称自己出了事需要 用钱,但自己随身所带钱财不够,从而诱骗事主邮汇钱款。

案例:2013年5月15日10时左右,家住古湖东二区2幢5号的周某接到一自称其小叔子的男子电话,对方在电话里称在温州办事需要用钱,周某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向对方提供帐号内汇款5000元,后发现被骗。

(五)退还汽车购退税诈骗。

不法分子以向车主发送手机短信或拨打电话的方式,谎称税务局要退还其购买汽车时的税款,让车主速与财政局某主任联系。若车主拨打电话与该主任联系时,对方便让其从银行ATM机上利用转账操作获取退税费用。

案例: 缙云县五云镇林某接到电话,对方冒充丽水车管所工作人员,告知其所购的车子可退税,林某按其提供的号码拨打电话后,被告知拿银行卡到银行按提示操作,操作完毕后才发现两张银行卡上原有的69662.12元人民币都已被转账走。

(六)中奖诈骗。

不法分子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拨打电话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一旦回复,便称兑奖必 须交纳所得税或手续费,否则不予兑奖,通过电话指引受害 人将这些款项汇至其提供的账户。还有一种是网络中奖诈骗。在网络上制作虚假网页,通过向事主发中奖短信,谎称事主中奖,诱骗事主登录虚假网页,从而进一步使事主进入圈套。

案例:有人通过QQ联系庆元县松源镇胡某说其可通过控制六合彩内部摇号使其中奖并用电话与胡本人联系,骗取信任后,胡某将320000元人民币汇至对方的银行卡上,后发现被骗。

(七)销售廉价违法物品诈骗。不法分子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汽车或防身武器等虚假信息,待被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以必须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为名义,要求向其 提供的账汇款。

(八)、编造事故诈骗。不法分子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致使被骗人亲属手机关机,利用被骗人亲属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被骗人或其家人打电话,谎称其亲属生病或遇车祸住院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骗其汇钱 到指定账户实施诈骗。

案例:2011年3月23日上午9时15分,受害人李玉伟到刑大报案:称自己上午8时20分许,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一男的,自称是小孩学校老师,说受害人小孩大出血到医院急救了,现在要往医院内的账号内存钱,受害人接电话后惊慌失措,就往对方提供的账号(建设银行,***3881,开户人:陈肖飞)内存了9000元现金,后发现被骗。

(九)、ATM取款机告示诈骗。不法分子事先损坏ATM取款机,并在旁张贴虚假的提示信息,受害人在取款时出现故障后,如与不法分子提供的虚假银行客服电话联系,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的犯罪分子便以保证受害人资金安全为由,通过电话指引受害人将自己账户上的资金转入其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上。

(十)、.发布汇款账户诈骗。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直接存到某银行账号”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

(十一)、身份信息被冒用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公安民警拨打受害人电话,称其涉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待受害人辩解后,犯罪分子便称其身份信息可能被人冒用,银行存款有被人冒取的危险,要求受害人将银行账户上的资金转入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

(十二)、QQ诈骗。首先通过木马程序盗取用户QQ,然后向该 QQ好友群诈骗。案例:2013年3月11日10时左右,犯罪嫌疑人使用被害人老公QQ联系被害人QQ,犯罪嫌疑人在QQ里冒充被害人老公称其领导已回国,但有10000美金在其身上,让被害人与一唐姓领导联系。被害人与唐领导联系后,被唐领导以父亲看病为由分两次诈骗30000元。青田县鹤城镇季某在家中上网聊QQ时被人盗用她弟弟的QQ,以有事急需用钱为由,季某信以为真,最后被骗走人民币340570元

(十三)以社保退钱名义进行诈骗。充当设备社保局的工作人员,电话或短信通知你有一笔社保金领取,从而实施诈骗。

案例:庆元县松源镇吴某收到一条短信,称其有社会保险金可领取,受害人拨打对方提供的号码,被告知受害人需去银行ATM机上操作才能领取社会保险金,受害人信以为真,于是到银行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被骗23000元人民币。

(十四)包裹涉毒为由实施诈骗。冒充邮局和公安人员,称你有一涉毒包裹,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莲都区岩泉街道受害人陈某报案称其收到一条短信,称其有一个快件速与某某联系,其就拨打该号码对方称她有个从云南西双百纳寄来的包裹内有一张银行卡和普洱茶,茶里有毒品白粉,让其联系刑侦队,她按对方提供的号码拨打电话,对方又让她先后去多个银行按对方提示操作在ATM机上将卡里的148399元人民币转到了对方账户。

四、2012年、2013年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情况:

我县受理电信诈骗案件起82起,月均受案7起,涉案金额200余万元。今年以来受案38起,月均受案与去年基本持平,涉案金额41余万元。

五、防范电信诈骗的措施

纵观公安机关破获的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归根结底,就是骗钱。所以如果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对此类骗术保持高度警惕,遇到行骗时及时核实,不贪图便宜,不轻信中奖、低价售车等虚假信息,就不会轻易上当。

(一)树立防骗意识,不轻信天上掉馅饼。公安机关要结合类似案发状况,加大对辖区居民的防骗宣传,提醒广大居民不要贪一时便宜,以免因为贪念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涉及到汇款等银行业务时,要加强防范 对于陌生人及陌生号码的来电,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冒充受害人亲属、朋友借钱的电话,要求受害人去银行进行汇款、转账时,一定要及时和亲属、老师核实此事,千万不可贸然汇款。

(三)、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在银行办理业务、购车、购房时,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谨防不法分子获取。要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上当将“急用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四)、加强与警方配合,切实保护其财产安全。遇到此类案件时,应沉着应对,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提供对方账号等线索,协助警方破案。在接到此类信息、电话时,也要向公安机关积极举报,提供破案线索。

1、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犯罪份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中奖和他人能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及有致富信息转让,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五)多作调查应证,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帐,不应汇入过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

(六)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收到以加害、举报等威胁和谎称反洗钱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无措和轻信上当,最好不予理睬,更不要为“消灾”将钱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账户。

(七)购买违禁物品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广告“推销”特殊器材、违禁品的短信、电话,应不予理睬并及时清除,更不应汇款购买。对于要求先汇款后交货或要求预交定金、保证金、风险抵押金、公证费、手续费购物的陌生短信、电话,一定要小心谨慎,仔细甄别,千万不要轻信麻痹和上当受骗。

(八)到银行自动取款机(ATM机)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以外情况,认真识别自动取款机(ATM机)的“提示”真伪,千万不要轻信和上当,最好打95516银联中心客服电话的人工服务台了解查问,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决。

六、最后致家长们一封信:

尊敬的学生家长:

近年来,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网络IP电话、手机、固定电话、手机短信息等方式,冒充电信、公安、检察院、法院、税务、金融监管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接收加密邮件、个人资料泄漏、涉嫌某一案件、参与洗黑钱犯罪、购车退税、银行卡在某地消费、请转某银行帐号及冒充亲朋好友借钱、中奖、协助炒股等方式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受骗群众因为轻易相信犯罪分子的说辞,将钱转入犯罪分子所提供的银行账户或“安全”账户(也可能是其他名目的账户),以致多年积蓄被犯罪分子轻松骗走。为了保护您以及您的朋友、亲人的财产安全,根据公安部门打击此类犯罪手段的实践经验,特向您提供以下3条建议,请您百忙当中认真细读,并协助公安部门将此信息向您的亲朋好友传播,共同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

一、犯罪分子经常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电信、银行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诈骗。请您在接听陌生和来历不明的电话时,要提高警惕,对电话中称您参与洗黑钱以及其他犯罪活动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可以挂断电话后,直接拨打110询问情况。请不要相信犯罪分子提供给您的“安全账号”。任何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绝不会在电话里让您将您的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号”,也根本不存在“安全帐号”。

二、如果您接到自称为您久别的亲朋好友或同学,并让您猜他的姓名,只要您说他是谁,他就承认是谁,这种电话要特别留心,接下来或者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给您打电话,借口有急事、被抓、遗失钱包等急需用钱,向您借钱,达到骗钱的目的。接到此类电话,请不要猜他的姓名,切不能轻易汇款到可疑帐户。

三,接到自称是上级领导或领导身边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您转账一笔钱帮助处理有关事务,请您要想法核实情况,不要急于转账,避免上当受骗。

除了以上骗术,还有诸如推荐帮购股票、虚构重金求子、高薪招工、提供低息无息贷款等诈骗手法令人防不胜防,松阳警方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对遇见的可疑信息、应采取不听、不信、不汇款、不转账、查询求证的方法处理’以免财物损失,并及时向警方进行举报。

篇8: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

关键词:网络购物,大学生,网络诈骗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已经被新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打破, 网络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购物因其方便快捷、价格实惠、可选品种多样而受到人们的喜欢, 尤其是大学生。“90后”大学生因其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对新兴事物又充满好奇, 作为对网络最为敏感的群体, 成为了网络购物群体的新生力量。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 主要的生活开支来源于父母, 更倾向于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网络销售的物品日新月异, 个性化, 符合“90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和个性的追求。

一、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

(一) 网络购物便捷,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网络购物方便快捷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很多大学建在郊区, 交通不便使得他们不喜欢去市区购物, 另一方面, 大学生学习任务重, 课程多, 还常常参加一些班级、社团活动, 听讲座等等, 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实体店购物, 然而, 网络购物提供给学生们一个很好的平台,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在校园里就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选择, 而且送货上门, 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二) 网络购物便宜, 想买的东西在网上都能找到。

价格便宜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网络销售相对于实体店销售模式省去了店铺铺面费、装修费等, 网购价格就更有优势。大部分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固定, 由于消费水平有限, 要协调好生活开支与购物开支, 价格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因此, 网购满足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

二、常见的网络购物陷阱

网络购物因其便捷、低廉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亲睐, 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实体店购物, 因为怕买的东西和广告上宣传的不一样, 售后也成问题, 怕上当受骗。随着网络购物逐渐普及, 网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欺诈手段, 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 对事物充满好奇, 最容易成为了网络诈骗分子侵害的目标。商家为了牟取暴利, 发布虚假广告, 诱骗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以达到欺诈的目的, 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低价诱骗。

消费者在浏览网页时, 会被价格低廉所吸引, 一元到十几元不等, 而且还包邮。网络是虚拟的, 消费者只是通过商家的介绍了解物品的信息, 因贪图便宜, 点击购买, 而欺诈者随便输入单号发货, 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发货, 提供的物流号在快递那里根本查不到, 卖家点击发货之后钱自动打入卖家账户, 买家根本就收不到货物。虽然价格便宜, 有时贪便宜一次买很多, 买的人多了总金额也不少;还有一种形式是通过不易区分的导购页面迷惑消费者, 让消费者看到的是低价, 但是多次收取邮费, 否则不予发货。

(二) 利用钓鱼网站骗取买家信息。

钓鱼网站实际上就是假网站, 通过引诱消费者到一个与正规网站非常相似, 消费者根本不易察觉的网站上, 获取消费者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信息, 窃取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使得消费者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案例:张同学在网上看到了一条项链, 准备送给闺蜜做生日礼物, 在张同学和卖家用旺旺 (淘宝网官方聊天工具) 聊了没多久, 店家就借故说不能使用旺旺, 用QQ聊, 张同学也没有怀疑加了店家的QQ号, 没聊多久后, 店家就说以最便宜的价格卖给张同学, 而且只有一条了, 抓紧时间, 店家随即将修改好价格的链接发给张同学, 张同学爽快地就根据店家的引导付了款, 可是, 隔了没多久, 张同学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说银行卡余额为0元, 这才意识到上了当。

(三) 以次充好。

有的网络商家, 为了牟取暴利, 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 消费者在网页上看到的是优质的商品, 而商家却将低劣的商品发给消费者。这也是网络购物中经常出现的买到的实物与商品描述不一致。由于缺乏实际的触摸感受, 很难直接把握商品的质量。另一方面, 虽然卖家强调要查货之后再签收快递, 但是, 大多数消费者看一下外包装没有损毁, 一般不会当场开封验货, 欺诈者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以假乱真, 以次充好。因为消费者收货时没有当场提出异议, 所以消费者也没有充足的证据投诉卖家, 大多数只有自认倒霉了。

(四) 以假“信誉度”诱骗消费者购买。

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 一般会考虑价格低, 但信誉度高的网店购买。他们认为, 信誉度高说明质量有保证, 更值得信赖。在信誉度中, 有星级、钻石级、金钻级、皇冠级和多皇冠级。对于卖家信誉度的评价分为商品描述、服务态度、发货速度、快递服务等几个方面, 人们通常以这几个方面为参考, 选择评价较好的、信誉度高的店铺购物。而有的店铺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 花钱去“刷”信誉度, 人为地制造“高信誉度”来诱骗消费者购买商品。

三、网络购物诈骗产生的原因

(一) 大学生网络购物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网络购物为新兴的特殊的购物方式, 存在很多漏洞, 给了欺诈者可乘之机。由于网购的虚拟性, 大学生只能借助网络了解商家信息, 其具体的信息和信誉度都值得怀疑。欺诈者利用了大学生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物品这种心理, 发布虚假信息诱骗大学生购买其产品, 以达到欺诈的目的, 这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利益。而大学生极易信赖人, 对于欺诈者发的链接常常不思考是否是官方网站就点击, 使得欺诈者轻松将大学生们登录到“钓鱼网站”上的信息窃取了。他们对于网络欺诈鉴别力太差, 受到欺诈后, 没有保留证据, 也没有维权意识, 只有自认倒霉, 很少有想12315投诉及索要赔偿。

(二) 网络购物交易平台提供商对不法卖家监管力度不够。

欺诈者利用网络购物虚拟特性以及利用与网络购物交易平台提供商协议的漏洞对消费者进行欺诈, 而提供商对于这种欺诈行为惩罚措施薄弱助长了欺诈行为的产生。对于网络卖家的信息真实与否、货物质量良好与否监督力度不够, 有时提供商为了自己的利益, 对网络店铺销售行为没有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售后服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对于违规商家没有取消其销售资格等措施。这使得电子商务立法以规范网络购物显得极为重要。

四、大学生防范网络购物诈骗的对策

网络购物是大学生主要的购物方式之一, 为了减少损失, 一定要提高网络购物防骗意识, 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第一, 不贪小便宜, 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轻信网上的“超低价”商品, 对于选购的商品多选几家比较价格, 也不要被网页上的描述所迷惑, 注意其他购买者对商品的评价, 切勿贪图小便宜, 提高警惕。第二, 不进入非官方网站 (不正规网站) 购物, 点击网站时要慎重, 不接受不明链接、图片等, 千万不要成为骗子的“鱼”。一方面看域名, 钓鱼网站的域名通常不易区分, 与真实域名极像, 如淘宝网域名www.taobao.com, 而很可能欺诈者制作一个域名为www.taobao0.com的网站, 混淆消费者, 一眼不容易区分;另一方面看红盾标志, 如果有红盾标志说明有网上经营许可证以及在工商管理机构备案。第三, 坚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杜绝私下交易, 坚持使用官方支付工具, 拒绝使用卖家以各种借口要求使用汇款或转账等方式支付, 由于消费者防范意识薄弱, 在支付时要认真查阅支付网页是否是官方支付网页, 以防信息和密码被欺诈者窃取。第四, 保护证据, 勇于维权, 在购买商品时要完整地保留与卖家的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物流信息记录等, 以及在购买商品后索要购物发票等, 为维权找到凭证。而且大学生们要有维权意识, 不要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参考文献

[1]郝文静, 郭王娟.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嘉兴学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 2010

[2]李萌.预防网络购物诈骗[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庞云霞, 张有林.论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及其防范[J].经济与发展, 2012

篇9: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诈骗类型;防范

一、高校学生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网络日益盛行的时代,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网络技术的高效、便捷,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承认社会成员鱼龙混杂,虚拟世界中黑暗的阴影越来越大,网络诈骗正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盛行的时代所带来的副效应。在犯罪手段日益猖狂而人们的防范意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多诈骗分子将眼光转向了涉世未深、思想单纯的大学生群体。单纯地依赖警方打击不法活动、实施重拳出击是不够全面的,高校应该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基本防范意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识别诈骗的手段,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要轻易被蛊惑,要自己思考,切忌被假象所迷惑。笔者在这里总结几种主要的网络诈骗形式:

(一)利用微信、QQ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

首先,很多诈骗分子冒充QQ好友借钱。诈骗分子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和相应的黑客程序破解微信用户和QQ用户的密码,然后搜寻好友列表,张冠李戴,向事主的微信和QQ好友借钱,大学生通常深信不疑,完全考虑不到核实好友的真实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慎之又慎,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有一些诈骗分子通过冒充熟人进行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可以运用盗取图像的方式与被骗者进行视频聊天,大学生稍有不慎就可能调入陷阱,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应该首先和好友取得电话联系,防止被骗。

其次,利用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游戏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这也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近几年来利用虚拟网络游戏对大学生进行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男生大多对网络游戏很感兴趣,对游戏装备有着较高的要求,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一点进行诈骗,声称低价销售游戏装备和游戏币,在骗取了大学生玩家的信任之后引导玩家在线下银行为其付款,在大学生付款之后不是不履行承诺就是在网上消失不见,导致大学生钱财两空;另外,很多游戏论坛上有人发帖称自己可以提供代练服务,但是在大学生汇款并提供游戏账号之后,或者不为其提供代练服务,或者在为其代练之后将账号一并侵吞,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网络购物诈骗

网络购物诈骗是指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而发生诈骗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形式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多次汇款,骗子可能对大学生表达款项没有收到或者汇款数额达到一定数目才能返还以前款项的说辞,大学生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可能会多次被骗,经济损失非常严重;第二是提供假链接、假网页让大学生汇款,骗子在大学生购买商品的时候为其提供假的网页或者链接让大学生付款,一旦付款就会被骗;第三拒绝安全支付方法,很多骗子都拒绝用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进行交易,他们一般会谎称自己的账户最近出现故障,支付宝付款不可行或者不使用支付宝可以省去一笔手续费,以提供打折为诱饵诱拐大学生上当;第四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很多学生发现自己在花费了高昂的价格在网上订购品牌产品之后,接收到的缺失假冒、伪劣和低廉的山寨产品,事后犯罪分子往往拒绝任何售后服务,大学生投诉无门、叫苦不迭。

另外,目前很多微信群、QQ群中和高校校园板报上都有招聘兼职的广告,声称招聘刷单员或者打字员,并许诺较高的时薪或者月薪,很多大学生对此没有抵抗力,一股脑地投入进去,发现对方只是骗取入会费或者垫付费,最终使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笔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家境不佳、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生活费的学生很容易上如此的当。

(三)网上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向微信、QQ用户、淘宝客户等发布中奖信息,要求当事人去打指定的电话或者去一定的网页中进行咨询和查证,并填写个人信息领取奖品,一些大学生对此信以为真,被盗取了个人信息,导致银行卡、支付宝中的金额纷纷别盗走,最后才幡然醒悟。高校教师应该告诫学生在遇到这样的信息的时候千万不要理会,不论内容多么诱人逼真,都不要相信,要认真对待,否则可能一步步落入陷阱之中。

二、高校防范学生受到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

首先,教学环节是高校培养学生防范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导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场所应该在政治理论课上,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在恰当的教学章节中进行教育来引导学生站在世界观的角度。比如说在讲授世界物质统一的理论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网络世界的本质和人们之间行为的伦理关系进行思考,并举例让学生感受到网络诈骗的危害。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法理来让学生了解到网络诈骗的侵害:诈骗分子一般利用互联网进行虚拟事实的创建或者隐瞒事件的真想,从而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诈骗的特点和危害,2014年某校一学生就因为在网上购物的时候不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而被骗了2000元;另一名学生在网络上和一个名为激情性感的女孩结识,他在过生日的时候提出共同过夜的想法,但是这位女孩却说度夜需要支付200元,该生没有疑惑的就付款了但是汇款之后对方就销声匿迹了。

其次,高校应该传授学生识破网络诈骗技术的技巧并提供其保护切身权益的方法和途径。只有让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形式,破解网络诈骗的手段,这样学生才能够普遍地安全上网,高校教师还是要从实践层面上和意识层面来让学生掌握防骗技巧。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即便大学生通过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对网络诈骗的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意识,面对网络的时候也不能轻松散漫,要客观、理智地对待网络世界,认识到诈骗分子的阴险嘴脸,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高校应该培养学生健康平和的心态。网络诈骗虽然随处可见、无缝不钻,但是大学生只要不贪图便宜,不抱有投机心理,那么久能够戳穿犯罪本质,保证资金不受侵害。世界上绝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送上门的便宜不好占。去掉贪念,不掉以轻心,保持理性,提高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钟新春.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

上一篇:放飞梦想青春正能量下一篇:高中物理新课标下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