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问题分析及解决

2024-04-08

麦当劳问题分析及解决(共6篇)

篇1:麦当劳问题分析及解决

与麦当劳对比分析其问题

一.麦当劳的本土化营销

二、中国快餐业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快餐业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

方面:

一是产品缺乏创新。

虽然中国快餐品种丰富、口味齐全 ,但是大多都是消费者很熟悉的炒饭、盖饭、烩面、拉面、豆浆、油条等 ,即使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快餐 仍然是常年不变地守着祖传的菜谱。很多快餐只是将现有的品种拼凑在一起、换个菜名而已。品种创新对快餐而言只是个名词。而肯德基则以月平均推出一到两款新产品的速度遥遥领先。

二是著名品牌缺乏。

品牌是能够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 ,品牌更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 ,也是一个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主要标志。品牌代表着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好的品牌往往代表高质量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等。不少企业不惜血本走名牌道路、创名牌的招数层出不穷 ,但真正走上名牌道路的企业还很少 ,在快餐市场上名牌更是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企业犹如短跑运动员跑马拉松 ,几乎必然是后劲不足。很多知名的大型国际快餐企业都拥有多个国际著名品牌 ,例如百盛集团旗下拥有必胜客、肯德基、塔可钟和东方既白等。但中国快餐企业品牌拥有数量仍较保守 ,尚没有中国快餐企业品牌

拥有国际驰名商标。中国仅有个别快餐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部分快餐企业拥有地区驰名商标 ,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快餐企业尚不具备地区驰名商标。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的无形资产 ,代表着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中国快餐企业应采取广告、促销等方式加大对商标知名度的提升 ,既为打造知名品牌来提供支持 ,也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提供有力保证。

三是专业的、有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数量缺

乏。

目前 ,我国快餐业从业人员 ,多数是低文化层次的群体 ,大多数从业人员是初中、高中或以下文化水平,快餐企业管理人员学历水平也不高 ,管理人员中具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的企业微乎其微 ,部分中国快餐企业管理人员学历在大专或本科水平,另外仍有不少企业 ,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快餐企业 ,管理人员学历在高中及以下 ,缺乏创新、竞争

意识 ,快餐业人员素质亟待加强。而到目前为止 ,国内设立快餐专业的学校数量少 ,仅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原黑龙江商学院)培养硕士研究生 ,四川高等烹饪专科学校培养高职(专科)学生 ,每年毕业生的数量有限 ,而我国的快餐业发展迅速 ,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 ,这显然难以满足快餐业对人才的需求。

四是部分快餐企业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

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管理的触角涉及到每个岗位、每件事、每个动作 ,企业的竞争是资本竞争、产品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管理竞争 ,但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管理 ,管理决定成败。虽然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快餐企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但仍然有许多快餐企业在管理上存在问题 ,例如:权力所属关系模糊、制度不健全、设施设备管理不到位、服务水平低下等。五是我国快餐企业经营仍以单店经营为主 ,规模效益低 ,缺乏竞争力。

由于连锁经营能够实现规模经营 ,能够降低成本、易于管理 ,一些规模较大的快餐企业都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例如:截至 2009年 2月 21日 ,真功夫已经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多个城市开设了 310家直营连锁餐厅 ,创下了国内中国快餐连锁企业的新纪 录。但由于开展连锁经营需要企业有一定规模 ,并且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保证 ,大多数中小型快餐企业仍然采用单店经营的方式进行经营 ,竞争力缺乏。

六是国际化程度低。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趋势使得企业在经营时不再仅仅面对一个局部市场而是面对着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市场 ,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西式快餐企业早已在 40多年前便采用了国际化战略 ,西式快餐店遍布世界多数国家。西式快餐进入我国 ,不仅丰富了中国的餐饮市场 ,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全新的饮食体验 ,同时也加剧了中国餐饮市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国本土快餐走出国门 ,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餐

市场的竞争压力 ,还有利于企业利用其他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攫取国际市场的无限商机 ,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但目前中国只有马兰拉面等个别快餐企业走出国门 ,国际化程度低。

七是产品缺少文化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 ,餐饮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享誉全球。优秀的品牌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更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餐饮产业本身是极具文化内涵的产业 ,强势品牌更是如此 ,麦当劳供给的不仅仅是标准化的产品 ,更是自信快乐的文化很多中国快餐企业产品与饮食文联系不紧密 ,产品缺少文化性。

八是要加强政府和行业协会指导。

市场是无形的手 ,行业发展壮大除了市场竞争外还需要有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协调和引导。中国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起到不少作用 ,中国烹饪协会也在厨师技艺交流、组织会议、提供培训方面起到一定作

用 ,但在快餐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竞争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空间提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不够整体上削弱了快餐业的竞争实力。总之 ,中国快餐业正处于成长时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 ,只有分析中国快餐市场的供求情况、目前存在问题并了解快餐市场的竞争情况后 ,才能选择实施适合企业自身的竞争策略 ,采取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价值活动 ,才能更好地体现竞争优势 ,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 [ EB/OL ].http: //.[3]杨 柳.2008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 [R ].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 ,2008:62.[4]杨铭铎.餐饮企业管理研究(上册)———餐饮企业战略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M ].: ,2007,98.[5]李亚光.2007年中国快餐企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R].2008年中国快餐大会讲话.2008,(5): 21.[6]杨铭铎 ,张良胤.中国快餐业发展现状分析 [J ].商业 经济 ,2010,(4): 17.

篇2:麦当劳问题分析及解决

公司GMP管理部成立于2015年03月,4月1日正运行开展部门相关工作,现针对本部门以及公司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解决措施列举如下:

一、生产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 生产工艺问题一直以来是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一方面需要按期出成品保证销售市场的产品供应,一方面是药品管理法和GMP的约束和监管,很大程度上在生产过程中,淡化了药品监管的约束,重在如何能够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足量供应市场的药品,每个月的产量是否完成了计划量,而忽略了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预定用途和产品注册的要求。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赶生产任务,按照产品标准工艺不能生产出药品来,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了产品标准工艺或者擅自添加了部分辅料和药材粉,致使生产现场、生产物料、物料台账、记录、生产现场,检验都不符合要求,因生产工艺改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台账、记录的填写,物料的转移、原辅包材的购销合同、发票的编制等等 建议:

1、统一产品质量认识,提高居安思危意识,产品质量责任重大,不容忽视,目前,国家各级药监部门监管力度频次和力度在不断扩大,以后药企需要规规矩矩地生产药品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

2、制定并严格执行产品生产工艺研究解决计划和方案,落实专人负责,配备足够的人员,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工艺研究小组的工作

3、工艺研究解决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相关部门药学技术人员都参与进来,共同研究、探讨细节性方面的问题,需要再小实验、中试和大生产中不断地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使之产品生产工艺符合产品标准工艺和产品注册工艺,产品质量标准符合法定标准。

二、产品批生产记录、台账方面存在的问题:

批生产记录中的某一物料情况引申到仓库的物料情况,物料的采购、入库、发放、质量部的检验、留样等情况;批生产记录中的工艺参数、物料平衡、偏差、操作要点等引申到工艺规程、工艺执行情况、工艺监控等;批生产记录中的物料传递过程引申到工艺流动情况、中间站运转情况;压差、温湿度记录引申到厂房情况、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情况;设备运行记录引申到设备情况;清场记录引申到卫生执行情况、卫生SOP、现场卫生监控;销售记录引申到销售情况;检验记录引申到质量管理情况(质量标准、检验SOP、质量管理制度、全检等)。就前期GMP记录、台账存在的问题统计如下:

1、前期所定的生产按工艺领料,生产实际按原固定的生产模式生产,不体现的物料在宿舍楼的闲置库存放,但在实际生产中,未能按照制定的流程执行

2、同品种不同批次的生产记录中的数据不稳定:例如生产时间、产品收率或物料平衡,质量指标(水分、含量等)、辅料、包材等

3、批记录上交不及时,成品入库一周后批记录还没有入档

4、生产、质量、工程、物料部分记录为入档保存,无法查找

5、记录审核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6、因生产计划变化,导致批记录及相关台账填写较频繁

7、记录台账检查很容被检查出能虚作假之嫌疑

建议:

1、严格执行之前所定的记录管理规定,并将执行情况列入考核

2、记录实行部门负责人责任制,部门负责人为记录第一责任人

3、生产、物料、质量、工程等相关辅助普通记录按月建档保存

4、批生产记录审核统一标准,涉及批记录对外解释统一口径,防止出现异议

5、生产部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执行,确保各项工作以生产计划开展实施

6、严格GMP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工艺标准的执行,加快工艺解决的步伐

三、公司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公司培训计划进行培训,以及新进员工的培训等等,都存在一个弊端,就是流于形式,员工培训后不知道培训的内容,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培训会场纪律混乱,讲师和学生各讲各的,培训会场和培训设施不好,培训考核缺少时间来安排,使之培训目标与培训效果差距很大,每年都培训,培训的内容也很多,为什么在日常的工作中还是会出像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并且是接二连三,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包露出培训不到位的问题,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我分析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没有培训每个人、岗位、部门的职责和职能,没有培训岗位SOP、工艺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没有培训公司制度、车间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员工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自己如何干,怎样干,按什么标准干,干的好坏是如何考核的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培训,也是每一个人员需要掌握和熟悉的,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入门的培训;

2、培训没有针对性,没有目标和结果,全员培训是共性知识,培训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培训之后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或许是我们主管培训部门和每个参加培训人员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3、培训纪律不好,讲师和学员各讲各的,培训会场没有一点的培训气氛,导致培训后,有的都不知道培训的内容是什么,更别说能入脑有多少知识,这是制度执行的一个缺陷,可以尝试讲师和学员进行互动式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4、培训考核、培训讲师的选用、培训场所以及培训设施的有效配备等也是培训工作做得好坏的几个重要因素 建议:

1、按岗位所需培训所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药品生产知识,要求掌握岗位的基础知识,并定期考核

2、所制定培训方案,增加每一项培训项目的学习目标,实行三级培训机制,实行培训讲师培训效果责任制,将培训效果列入培训讲师的考核,此外,公司换要给与培训讲师一部分薪酬

3、培训主管部门要加强培训现场纪律的维持,对于违反培训纪律的培训主管部门要给惩治,4、公司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培训场所,配备齐全的音响设施,实施高效率、高效能的培训打好基础

四、文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自GMP认证后,在多次GMP自检中,发现制定的GMP文件可操作性不强,无法按照文件执行生产操作,文件中存在制定的内容有遗漏现象,描述不详细、制定不合理等,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定的文件要求去操作,文件成了摆设。建议如下:

1、各部门梳理各自的文件,特别是操作类文件要求与管理文件和实际操作相对应,并符合新版GMP的要求

2、加强各部门对文件类的学习掌握,并按照文件要求操作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有关的事物

3、加强对文件系统的整体贯彻执行,加强生产一线员工的培训,减少文件执行差错缺漏带来的风险与GMP检查缺陷,严格落实,保证实际运行状况与文件管理要求的有效性和一致性。落实三级培训制度,建立有效的培训卡和办法,并严格执行。

4、建立每个岗位产品工艺卡,每个产品生产之前由工艺员或车间主任现场召集相关岗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产品质量和物料消耗的的控制等的简单培训学习,加深操作员工对产品个细节的熟悉和掌握。

五、自检方面存在的问题

公司成立GMP管理部,并执行了每月例行一次公司级GMP自检和GMP管理部门自检一次,很大程度上对公司各部门执行GMPJ进行了督查和督促作用,加之对GMP自检列入部门工作考核中,对于各部门日常执行GMP已初见成效;然而,在自检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例如:自检人员组织不齐、自检整改不彻底、自检考核意见大等

建议如下:

1、公司GMP自检常态化,制度化,相关部门负责人准时参与每月定期的自检工作,参加自检工作的人员分工明确,严格按标准进行检查公司各部门、车间GMP执行情况,并如实记录汇总

2、根据自检整改表召开相关部门会议确定整改方案,实施整改计划及完成时限,所需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源支持,相关部门配合完成

3、建立执行GMP全员考核制度,人人参与、人人执行、人人考核,让执行GMP日常化、常态化、习惯化,并强制执行,将GMP自检考核落实到分级考核,找准问题根源,解决问题彻底

六、部门衔接问题:

凡涉及GMP的相关部门基本上本部门都有日常的工作交往,最频繁的主要是生产部、质量部、物料部,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

1、对于GMP管理部定位大家模糊不清,基本都是认为GMP管理部是做记录的,部门之间工作分工不清晰,存在交叉与重叠现象

2、目前公司管理上存在越级汇报和错位管理的现象,部门主管领导签批后,还要收到其他部门或其他领导的不同意等,造成员工意见较大

3、部门之间问题存在推诿现象,问题解决进程推迟,4、部门之间,部门负责人之间缺乏沟通致使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诸多矛盾 建议:

1、完善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确保各部门旅行个部门职责和行使本部门职能

2、理清公司各阶层管理流程,防止出现越级管理、错位管理现象

3、责任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规定题解决期限并加以后期跟踪

4、创建部门之间,同事之间融洽沟通的有效机制,利用公司会议、聚会等平台搭建融洽的、有效的沟通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七、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由于工艺不稳定造成批生产记录书写问题

2、生产计划不稳定,造成记录台账反复修订

3、生产处方投料问题

4、生产人员记录填写不规范,批生产记录内部审核

5、生产偏差异常情况,生产周期超限情况等

6、部分岗位工序生产线粉尘较大,7、乙醇回收管理

8、生产现场真假记录都在生产现场

9、车间昆虫管理

建议:

1、因工艺问题,造成填写的批生产记录,需在成品入库后3天内填写完毕,按流程进行审核,并入档管理

2、月初稳定生产计划,便于GMP管理部门协调GMP记录、台账的统筹协调,避免记录台账的反复修订

3、车间生产严格按工艺处方领料,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记录和台账,不能体现的物料负责安放到闲置库,并做好车间现场物料的标示,符合检查之要求

4、加强生产一线员工的操作培训,记录书写培训和工艺参数标准的培训,逐步将记录书写规范化;批生产记录审核严格按照产品工艺流程、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等进行严格审核,八、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

1、加强现场监控,针对生产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在现场解决,避免问题的延迟,加强现场产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监控

2、检验数据的稳定性问题,建议稳定工艺处方投料,制定相关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指标范围,生产前投料严格控制指标在范围内

九、物料管理方面的建议

1、遵循按照工艺处方指令发料,无相关人员签字的指令限制领料,防止物料管理的混乱

2、GMP记录体现多余的物料建立相关采购合同、发票

GMP管理部下阶段工作计划:

1、计划10月底前将GMP文件修订完毕,并将文件打印下发到相关部门执行

2、例行每月GMP自检2次,并积极督促相关部门按时完成自检整改项目,并定期进行回检

3、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记录、台账等填写工作,并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及时跟催按要求入档管理

4、根据相关GMP文件和产品质量标准审核质量部所交批生产记录

5、督促、协调相关部门按计划要求将培训、验证、稳定性实验等按期完成

6、每周不定期进入生产区域和仓库现场督查现场符合要求

7、按计划完成产品的质量回顾分析工作

篇3:我国资源环保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1 我国环境的历史问题

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而产生、加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我国也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并且在环境污染、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取得的这些成效使我国的环境问题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在一些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却没有一点成效。因此, 我国的环境问题是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的。

2 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

2.1 土地荒漠化严重

我国的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104km2, 是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荒漠化的威胁下, 我国的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旱涝灾害加剧。这些威胁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森林资源锐减

在我国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但是随着全国采伐量和消耗量的增加, 森林资源已经变得开始枯竭。森林枯竭的问题根源是我国的不合理的开荒种地、乱砍滥伐。这使我国的森林资源在不断的减少。森林资源的减少不仅影响环境的质量, 也会使很多动物失去自己的家, 从而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构成。

2.3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在我国, 每年流失表土总量达50×108t,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以每年10cm的速度抬升, 高出地面3m~10m, 成为地上悬河。长江每年输入的泥沙就有5×108t, 已经超过黄河入海泥沙1/3。由于这些泥沙的淤积, 全国损失水库库容累计200×108m3, 相当于废弃库容1×108m3的水库200 座。

2.4 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水资源短缺分为三种类型: (1) 资源型缺水; (2) 工程型缺水; (3) 污染型缺水。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 成为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夏秋多, 立春少。我国的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2300m3。如果按国际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000m3就是严重缺水。据统计, 我国有18 个省区、30%的国土、60%的人口就处于严重缺少的边缘。因此,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3 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

3.1 投资环保产业, 优化投资结构

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因此, 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我国只有把环保产业作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才能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的发展起来, 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的发展会使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得到改善, 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3.2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我国的环境问题在不断的恶化因此, 完善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得到政策法规体系的支持, 才能够使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这样, 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以前, 环境问题得不到改善, 主要原因是国家没有出台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 没有法律保护。环保的法律法规很多, 涉及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 完善环境法律体系是我国改善环境问题的指导方向, 是有效的政策措施。

3.3 植物工程

植物是改善环境的一个有效武器, 尤其是对美化工业环境有着巨大的帮助。工业环境得到美化后, 可以给员工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 这样在工作中, 员工就会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例如, 人工造林能够增加温室气体的沉降植物工程。这个工程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植物来改善环境的一个有效措施。

3.4 加强废水的规范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造纸厂、橡胶厂等工业废水污染。这些污染会严重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 造成一些水生物的死亡。对于一些企业来说, 只有建立完善政策的废水处理系统, 才能加快工业废水的净化速度。企业应该不断更新企业的生产技术, 增加废水的二次利用率和减少对饮用水资源的随意利用, 避免混合性的污染。企业除了要对污水的处理有一个科学的技术, 还要有一个预防水污染的意识。

4 结语

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生产和生活, 应该得到国家的重视。只有这样, 我国的生活环境才能有一个好的质量。环境治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需要我国不断的总结经验, 不断的研究治理方案。相信, 在我国的努力下, 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会做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瞿为民, 朱德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13:2.

篇4:元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元分析;发表性偏倚;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

一、元分析常见问题

元分析是对已有的同类课题的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整合独立研究的成果,以获得普遍性、概括性结论的方法。元分析的优势有两点,一是将哲学中的批判思想转变成为可操作的方法,二是填补了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的鸿沟。在心理学界,元分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分析某领域研究的趋势,整合不统一的研究结论,探寻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国内介绍、应用元分析的论文逐渐增多。但是,同国外的元分析论文相比,国内元分析论文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发表性偏倚过程的缺失,发表性偏倚在元分析过程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步骤,但是国内的元分析文献中较少涉及此过程;二是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选择标准误用。上述两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均有可能影响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甚至有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为此,本研究整理分析有关这两个问题的文献,期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二、发表性偏倚的识别及解决办法

(一)如何识别发表性偏倚

发表性偏倚是指由于研究者不能完全占有相关领域的资料而造成元分析结果存在偏倚。发表性偏倚常被称为“文件柜问题”,缘其类似于研究者没有将结果不显著的文献用于分析,就像把它们放在文件柜里(Rosenthal,1979)[1]。造成偏倚的原因有二:一是元分析者很难收集到相关研究领域的所有文献,很多没有公开发表的文献是不易获取的;二是已经发表的文献中,证实了研究假设的居多,而有悖于研究假设的很少,同时元分析者也易将结果显著的研究纳入元分析中(Rosenthal,2001) [2]。偏倚一般体现为结果偏向于研究者的原假设。常用的评定方法有两类:直观的观察法和统计的方法。

直观的观察法常用漏斗图法(funnel plot),它由Light和Pillemer于1984年提出。漏斗图将各个研究表示为直角坐标系里的散点图。一般来说,X轴是效应量值,Y轴是样本量。各个研究表示为坐标系内的点。漏斗图的理论依据是样本量越大,其对效应量值的估计也就越准确,样本量越小,其误差也越大。具体表现为漏斗图里样本量大的研究集中在图的上方,平均效应量值周围;样本量小的研究散落在图的底部,离平均效应量值较远。元分析者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来确定偏倚是否存在。如果没有,各个点应该是成堆的、对称的,聚集在平均效应量周围,就像一个倒着的漏斗一样;如果有,图形会有缺角。漏斗图很直观,且方便,易于操作,但是它的主观性很强。而且漏斗图只能够提供定性的结论,并不能说明偏倚的程度有多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元分析结果造成影响。针对这些缺点,研究者提出了统计的方法。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有Fail-safe N、Egger回归系数、Trim and Fill。

(二)Fail-safe N法

罗森塔尔(Rosenthal,1979)提出了Fail-safe N法[3]。他指出,由于证实原假设的文章易发表,就造成了元分析的结果有偏倚。发表性偏倚的原因就是缺乏结论不显著的文章。要确定这些文章的数量,可以通过计算需要合并多少个这些并未纳入元分析的研究从而使原来元分析显著的p值变为不显著来实现。具体做法为:假定缺失的研究显著性水平不足0.05,它们的效应量值为0,计算出Z值,将这些Z值用特殊的方法合并到原来的结果中去,得出总效应量的Z值。将合并后的Z值与p值为0.05的Z值相比较,计算出使前者小于后者需要的研究个数。

有研究者对Fail-safe N提出了批评:一是罗森塔尔所说的显著,仅是局限于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而没有从数量上说明;二是罗森塔尔的模型假定缺失的效应量值均为0,然而缺失的研究的效应量值并不总为0,另外研究的样本量也未被考虑;三是显著性水平p是联合研究后计算出来的,而现在的元分析则是直接计算出p值(B.J.Becker,2005) [4]。

针对以上的这些缺陷,后来的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改进了的Fail-safe N法。如奥温(Orwin,1983)提出的另一种计算方法[5],在基本思路上仍然沿袭罗森塔尔,即确定需要多少研究才能使得结果的显著性发生变化。与之不同的是,针对罗森塔尔方法中将缺失研究的效应量值定义为0这个缺陷,奥温则将缺失研究的效应量值扩展为一定的数值,即计算出需要多少个效应量值为某一确定值的研究才能够使原先的效应量值的显著性水平发生变化。奥温的方法好处在于研究者可以自己确定出缺失效应量值的最低水平。罗森塔尔(1991)则进一步提出了Fail-safe N法的评定标准,当N值大于5k+10时就不存在发表性偏倚[6]。

(三)回归系数

埃格尔(Egger,1997)提出可以利用回归方程中的截距是否为0来推测发表性偏倚是否存在[7]。这种方法基于漏斗图,将每个研究表示成效应量值的Z分数(θi/vi)为标准误倒数的回归的形式。

Zi为效应量值对应的Z分数,vi为标准误。

如果没有偏倚,漏斗图是对称的,那么直线就应该穿过标准正态分布图形的原点,也就是β0为0。研究者应该报告β0=0时双尾检验的p值。

埃格尔则认为Z值以1/vi的形式加权是缺乏理论支持的,因此,他又提出了未加权的方法。埃格尔认为上一种方法仅考虑将各个研究的方差的倒数作为权重,这种情形只适用于固定效应模型。在随机效应模型中,方差被区分为被试内方差vi和被试间方差τ2,会造成偏差。采用τ2和vi加权能适用于两种模型,因为在固定效应模型中τ2为0。

nlc202309020341

(四)Trim and Fill法

Trim and Fill法由杜瓦尔(Duval)和特威迪(Twe-edie)提出。这种方法同样是基于漏斗图。其基本思路为:如果漏斗图是不对称的,那么在左边或者右边就会有一些多余的散点,如果将这些散点删去,那么漏斗图又会变得对称。Trim and Fill法采用迭代的方法将这些研究一个个去掉,直到图形对称了以后,再重新计算出效应量值的无偏估计。由于去掉了一部分研究以后,会影响原来样本的方差,使置信区间变小。因此还需采用一定的算法将删去的研究还原,重新计算出样本的方差。

(五)如何处理发表性偏倚

缘其究竟,发表性偏倚是由数据缺失造成的。因此,对发表性偏倚问题的处理等同于对缺失数据的处理。罗宾(Rubin,1976)将缺失数据划分为三种类型:完全随机缺失(missing completely at random)、随机缺失(missing at random)、非随机缺失(not missing at random)[8]。其中,完全随机缺失数据和随机缺失数据是正态分布,非随机缺失数据是偏态分布的。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缺失值类型。

三、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原理及

选择

元分析的核心是效应量值,因此确定效应量值的真实值θ以及确定其置信区间是最为重要的步骤。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其原理大同小异,均是分别对样本的效应量值和方差进行估计。但是,由于两种模型对误差的定义不同,造成了最终的结果有所区别。

(一)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s Model)

固定效应模型由赫奇斯(Hedges)于1982年提出[9]。他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中各个参数是固定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这些参数估算出来。当所纳入的研究属于同一分布时,各个研究中均包含有相同的真值(true effect size)。固定效应模型中假定真值θ是由效应量值的观测值和误差共同决定。用公式表达为:

确定真值θ需要估计两个值:一个是平均效应量值的观测值Ti,另一个是误差εi。在对平均效应量值估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权重。元分析中各个研究的被试个数差别可能特别大,所以就不能单纯采取算术平均数,或者是以各研究被试个数来加权。权重的最佳估计值是各研究方差的倒数,记为wi:

wi为各个研究的权重,vi为各个研究的方差。

采用最大似然比法估计出平均效应量值的观测值T.为:

wi为个研究权重,Ti为各研究效应量值。

下一步,需要估计样本的方差。由于权重等于方差的倒数。那么,样本的方差计算方法为:

权重是每个研究方差的倒数,样本方差的直接计算方法为:

其中,σ2为各个研究的标准误,k是研究个数,n为各项研究的被试个数。

在得到了平均效应量值的估计值和方差的估计值以后,就可以推断置信区间。采用Z分数进行推断,显著性水平α通常设定为5%或者1%,可以得到置信区间为:

(二)随机效应模型(Random-Effects Model)

赫奇斯于1983年提出了随机效应模型[10]。当所纳入研究变化超过了预想的范围,那么他们就不属于同一分布。每一个研究均有一个真值,但是这些真值是各不相同的,对真值不能作准确的估算。也就是说,在随机效应模型中,平均效应量值是可变的,不是固定的。总体的变异被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来自各个研究的变异,另一部分是来自平均效应量值的变异。观测值表示为:

Ti为效应量值的观测值,μ为随机效应模型中的效应量值的真值,而变异则被划分为来自效应量值真值的变异ξi和来自各个研究的变异εi。

由于方差的不同,导致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有两点区别:一是权重不同,会影响到平均效应量值的不同;二是方差的估计不同,导致置信区间不一致。

随机效应模型中同样采用最大似然比法对平均数进行估计:

由于随机效应模型引进了来自效应量值真值的变异ξi,所以总体方差就被区分成了两个部分,表示为:

v*i是样本方差,vi为各个研究的方差,τ2为效应量值真值的方差。这种表述形式类似于方差分析,所以τ2常被称为被试间方差(Qw),vi常被称为被试内方差(Qb)。

τ2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c和Q分别为:

由此可以推算出效应量值的标准误SEM为:

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之后,显著性水平α下的置信区间为:

(三)异质性检验(Heterogeneity)

异质性检验是单个研究的效应量值合成整体效应量值中的关键步骤,其实质为检验各个研究是否属于同一分布。常用的判别方法有两种:Q检验和I2检验。

1.Q检验

Q检验实际上是检验理论变异和观测变异是否有区别,也就是Q和df在统计上是否有区别。统计量Q表示的是观测变异,df表示的是理论变异。这两者的差值服从χ2分布。

Q值的计算方法是:

wi为各个研究的权重,Xi为各效应量值,X为平均效应量值。Q实际上是加权平方和,表示观测量的变异。

联系Q和τ2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看出Q检验的实质是检验真实变异的方差τ2是否为0。在固定效应模型中,效应量值在所有研究中均是相同的,故τ2为0;在随机效应模型中,效应量值在所有研究中不同,故τ2不为0。

2.I2检验

Q检验是检验τ2是否为0,它与研究数量的关系密切,因此也会出现偏差。例如,杰斐逊(Jefferson,2002)做的一项元分析[11],纳入了8个药物有效率的研究,有效率从16%变化至93%,这表明这几项研究已经是异质的。但是Q检验的结果显示p值为0.09,表明这几项研究还是同质的(Higgins,2003)[12]。针对Q检验的弊端,希金斯(Higgins,2003)提出了I2。I2检验真实变异占总变异的百分比,避免了对df的依赖。I2的计算方法为:

nlc202309020341

变异由方差表示,故I2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写成:

I2的变化范围是0~1。不同的I2表示纳入研究的不一致程度。希金斯(2003)将I2区分为25%、50%、75%,分别代表变异为低、中等、高。高的I2表示纳入研究一致性高,需要采用例如回归分析、子群分析来分析变异的原因(Borenstein & Hedges,2009) [13];低的I2表示一致性低,没有必要对这些研究作进一步的分析。

(四)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

赫奇斯(1982,1983)指出,两种模型的选择取决于异质性检验的结果[14,15]。如果异质性检验的结果为显著,所有研究不属于同一分布,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如果异质性检验结果为不显著,所有研究属于同一分布,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赫奇斯和维瓦于1998年指出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选择应当取决于元分析者所做的推论过程,异质性检验只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16]。从他们将研究的推论过程区分为条件推论(conditional inference)和非条件推论(unconditional inference)。条件推论是指元分析者试图将结论应用到与所纳入研究相同的群体,例如被试的背景(如年龄、受教育程度、来源),干预实验的程序等均相同。此时应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非条件推论是指元分析者试图将结论应用到不同的研究背景,例如将初中生的结果推论及高中生,将一种实验程序的结果推论及其他实验程序。此时则应该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四、结论和建议

元分析中,研究者为了获取更精确的研究结果需要严格筛选源文献,处理发表性偏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者应当遵循漏斗图以及相关统计的指标,判别自己的研究是否存在发表性偏倚。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选取则应当遵循研究假设以及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来选取。

[1][3]Rosenthal R.The “File Drawer Problem” and tolerance for null result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9,86:638-641.

[2]Rosenthal R, DiMatteo M R.Meta-Analysi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literature review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59-82.

[4]Becker B J. Failsafe N or file-drawer number[M]// Rothstein H R, Sutton A J, Borenstein M (Eds.), Publication bias in meta-analysis: Prevention, assessment and adjustments. Chichester, West Sussex, England: Wiley.2005. 111–125.

[5]Orwin R G. A fail-safe N for effect size in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atistics, 1983,8:157-159.

[6]Rosenthal R.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J].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atistics, 1983,8:157-159.

[7]Egger M, Smith G D, Schneider M, Minder C. Bias in meta-analysis detected by a simple, graphical test[J]. Bmj, 1997,315(7109): 629-634.

[8]Rubin D B. Inference and missing data[J]. Biometrika,1976, 63(3): 581-592.

[9][14] Hedges L V. Estimation of effect size from a series of independen experiment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2,92:490-499.

[10] [15]Hedges L V.A random effects model for effect size[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3, 93:388-395.

[11]Jefferson T, Demicheli V, Di Pietrantonj C, Rivetti D. Amantadine and rimantadine for influenza A in adult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6.

[12] Higgins J P T, Thompson S G, Deeks J J, Altman D G. Measuring inconsistency in mata-analyses[J]. Education and debate, 2003,327:557-560.

[13]Borenstein M, Hedges L V, Higgins J, Rothstein H R. Fixed‐effect versus random‐effects models[J]. Introduction to Meta-analysis, 2009: 77-86.

[16]Hedges L V, Vevea J L. Fixed- and random-effects model in meta-analysis[J]. Psychological Methods, 1998,3:486-504.

栏目编辑 / 王晶晶.终校 / 任玉丹

篇5:麦当劳问题分析及解决

(一)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地支配自身,排除干扰,使主观恰当地协调于客观,并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为效果。

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逐步形成的。

常见的学生自控能力薄弱的现象有一下几点: 上课不注意听讲

精神不易集中,往往刚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作笔记,但持续时间并不长,有时自己都说不清刚刚在想些什么;还有些学生前一天晚上开夜车到很晚,白天上课更不能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任务,甚至因为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打盹;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学习任务,就利用第一节课或其他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堂上完成这些事情,也有学生干脆做学习以外的事情。2.一心二用

一些学生在做作业时习惯性听歌、看电视,认为自己能一心二用,或是认为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欣赏音乐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3.易被外界事物影响

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让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习影响很大;漫画、小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放松,流行八卦新闻让学生有了娱乐的话题,这让一些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成绩下滑。

亦讲亦学。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独角戏”的授课尴尬,也可以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走神的可能性。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敏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举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的问题下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怕提问,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在学生作题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保证学生答题的连贯性,可以采取限制时间、优化作题方法等的方式督促学生有时间概念,全神贯注在题目上。关注学生做题的弊端,在哪些问题上容易绕弯路,多准备几种解题思路,以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易理解题目。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不妨试试游戏或实验等实物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不要排斥学生上网,可以给学生一些学习题目,鼓励学生主动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再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料灵活掌握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学习方法不科学

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因而不

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当的学习方法:

1.死记硬背,理论与实际脱离

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喜欢实验课和操作课,不关心现实生活。2.不注重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过的知识没有合理的结构,只能像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它们没有掌握知识间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3.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无计划,学习时不会科学利用时间,不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开夜车,上课时常常犯困。

学习缺乏计划性是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

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的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4.不重视学习的基本步骤

学生很少预习,或者不知道怎么预习,不明白预习的意义。他们不知道如果能够有效预习,就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听课,能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和难点上,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体会思维的乐趣。比如,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觉得自己上课听懂了,直接拿出作业来做,很少将上课的笔记整理一下、例题独立做一遍、老师讲的重难点拎一下。这样,可能由于不会做而产生挫败,也会隐藏很多自己学习中的盲点,导致其学得太浅而没有内化为能力。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学生要么不订计划,想到哪里学到哪里,缺乏规划,要么订了计划难以执行。他们不懂一个好的计划对于学习的帮助,也不清楚如何去订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序低效,从而导致出现学习方面的许多问题。

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英语等识记类知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记忆的技巧,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老师应给学生多做辨析,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应善于总结。对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老

师可以为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思路,多引例题,保证学生在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再练习,让学生尽快树立学习的信心。

老师应首先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归纳,清楚知识点间的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新知识平缓的连接起来,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有过多压力。

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应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既不过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也不让学生过度轻松,题目强度适中,尽量避免采用题海战术,不致让学生对某一科目产生反感情绪。

可以强制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内容不必过多,但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努力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引进新课程,不会让学生有突兀的感觉。要求学生做好课后复习,特别是技巧性的解题思路要反复消化,才能在下次作题中有所帮助。

(三)、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学习方法除了要适应学习特点外,还要适应个体特征。如果学生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的话,则很可能造成方法不当,因为正确的方法首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对自身认识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二是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在学习方法上就很有可能盲目模仿别人,强己所难,身心棋疲。所以,可以说,认识自己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前提。

学习状况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太好而妄自菲薄、过于谦单,认为

自己一无所长、无可救药。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良好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不客观的认识会使学生在运用学习方法的时候发生失误。如自以为是的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往往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个性特征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个性。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是适合自己的个性特征的,别人的方法仅是参考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少个学习成功的人就有多少种成功学习的方法。有的人喜欢呆在空旷的大房间里看书,有的人喜欢缩在狭小的房间里看书,而有的人喜欢躺在草地上看书,只要学习效果好,这些方式本身都无可厚非。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的“生物钟”是不同的,应该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然后把艰深的学习内容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尽可能安排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属于“百灵鸟型”的,可多利用白天;属于“猫头鹰型”的,可多利用晚上。

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要求

了解学生整体,是指教师能从宏观上熟知当代青少年学生群体所呈现的共性特点,以便对学生个体进行教育时,做到高屋建瓴,更富有全局性和针对性。了解学生整体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显著不同的个性特点。就弱点方面来说,比较突出的是:唯我独尊,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较差。这种消极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行为自由散漫,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不强;有攀富比阔思想等等。

能远离游戏厅,节制看电视。同时,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 “乐学”,进入“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四)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

在现在学生的话题中关于理想的讨论比较少了,学生更原意谈谈网络游戏、明星八卦或者身边的奇闻趣事,理想有时候在他们口中变得十分可笑。有些学生说:“想这些干嘛,想了也没用,走一步算一步”,有的学生能说出未来想做什么,但是比较模糊。比如想当医生,是因为当医生能挣大钱等等。这一方面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理想的培育丰富多彩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新颖,富有启发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通过学习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2、利用学习反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美国学者鲁斯.亨利说过:“每天都知道自己学习成果的学生,成绩能大幅上升。”不管成绩好坏,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都有一种迫切了解的要求。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能他如果人体感染人个人太感人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当堂所学的知识当堂就能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了多少。反馈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找出点滴进步,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时加以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种反馈信息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

3、组织竞赛和考试。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它利用人们自重的需要,获取成就的需要。能极大地激发人们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考试是一种对学习的检查,但也是一种竞赛(竞争)。一般讲它能激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学如果人体个人让人给个人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但过多的竞赛和考试有时反而会起反作用,也可能导致错误动机的滋长。因此要注意下列几点:A,要立足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竞赛次数不宜过多,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不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态度为佳。B,题目不宜过难,出题应该考虑调动如果人体个人股 如果人 学习信心。C,要注意进行思想教育,克服一些学生的优越感和自卑感,强化其正确的学习动机,纠正其错误的动机。

(五)意志薄弱

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别是纠正一些不良的、已经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学生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在运用过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有目标无结果,有计划无行动。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学习效果也会糟糕得多。因此,学生在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或同学多鼓励、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来克服意志的薄弱状态。

意志薄弱是后进生非智力因素中最大一个缺陷,它既是后进生“屡教不改”的一个因素,也是导致学习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是坚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过去我们对后进生的教育,往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而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却做得很少。我们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是课内的“三定”、课余的“三闲”和课外的“二锻炼”,即:在课内的学习上,要定目标、定内容、定时间,在课余生活方面要控制闲话、闲思、闲事,而在课外活动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劳动锻炼和体育锻炼。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觉得这些做法不仅能够强化后进生的意志,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劳动观念。(六)心理因素 1.挫败太多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或者几乎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多的是挫败的痛苦。家长和部分老师更是喜欢用“打击”学生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奋进。比如,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更加优秀的孩子比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奋起直追;有的老师喜欢用难题来考倒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还差很远,应该更加努力。这样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却十分不科学,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就说明当一个人屡受挫折之后会感觉没有希望而放弃努力。2.抵触情绪

对于青少年的抵触行为笔者认为可分为两大类。即: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所谓的显性行为就是当学生的爱好、追求得不到认可,受

到限制甚至反对时表现的一种以行为反应不顺从的反叛行为,往往表现为桀傲不训,当面顶撞或背后破坏、逃学等。另一种抵触情绪是无明显的行为举动,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一般难以发现,即所谓的隐性行为。它往往表现为害怕学习、厌世,干什么都无兴趣,整天萎靡不振,甚至有自残和轻生的念头,有时这种心理上的反应会以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如头晕、烦燥等症状。事实上发生隐性行为时其本人一般都无抵触情绪,但这种无意识的不抵触情绪又确确实实地存在,只不过渗透到日常的行为中或自身的生理反应中。最常见的抵触情绪有以下几点:

(1)对个别学科没有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善于逻辑分析而有些喜欢文学类学科,如果初学没有建立充分的信心,就可能导致后期一学就烦,一学就厌。

(2)与该学科老师相处不融洽,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或不认可,甚至有矛盾。有些学生虽然很努力学习,却得不到老师充分认可,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让学生一见到老师就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听老师的话,甚至故意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

(3)厌学,学习学不进去,心烦,急需有个压力排遣的方式或地方,但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过高要求,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压抑自己,虽然有时候也想学,但是就是无法付诸行动。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学习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学生存在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能达到的学业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那么大多数学生是被挫败的。在平时 的教学教育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尽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为每个学生创设符合他特点的成功体验,多用“肯定技术”(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表扬)肯定学生,那么无论怎样程度的学生都可能在学校感受到被关注、被肯定,产生愉悦感。

另外,我认为初一阶段是关键阶段,大多数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会有不适应感,但是大多数学生在新生阶段还是有较高的学习欲望和成就动机的,所以在这个阶段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有效的指导来适应调整,不适宜安排频繁难度较大的考试和精确的排名挫败学生。

还有,各学科老师上课要利用好“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最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上好第一堂课,并且建立好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增强学习兴趣。

3.早恋,对爱情缺乏理解,却急于尝试,一旦双方出现感情危机,成绩往往迅速下滑;花费很多的时间,学习时容易心不在焉,影响学习成绩,易对双方造成深深的伤害。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对策:

(1)对于处在“朦胧期”的孩子

要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性别角色,在与异性同龄孩子的交往中要大方、诚恳,克服拘束、害羞心理。而与成年异性交往,不宜过分亲昵。父亲对于女儿,母亲对于儿子要特别注意,适度亲近,不要过分。

(2)对于处在“爱慕期”的孩子

要教育孩子尊重异性和自我尊重,注意自身的仪表和文明礼貌,多关心班级集体的事情,为集体出力,男女同学坦诚合作。不随便盯着异性同学。这时期正是性渐渐成熟的时候,要配合学校进行科学的性心理教育,正确对待性心理现象,避免因生理现象而出现盲目紧张和盲目好奇。父母要认认真真、大大方方地给孩子讲解有关知识和正确对待的方法。

(3)对于处在“初恋期”的孩子

父母要教育引导孩子多参与群体活动,尽量减少与异性同学单独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不要跟某一位异性同学过多地单独接触,避免萌发初恋之情,牵扯精力,影响学业和全面发展。教育孩子与异性交往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随便逗闹,不动手动脚。

(4)对于处在“钟情期”的孩子

要教育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和集体生活,用意志力克服自己与异性交往感情需要,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做有远大抱负的青年人。让孩子懂得“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成人成才的关键。要正面严肃地对孩子进行婚恋观的教育,排除不正确思想意识的干扰。

二、外界因素

(一)家庭教育——父母高要求但缺乏有效教育

学生的父母大多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能够有好的前途,在“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的话语模式下对孩子提出要求。在小学阶段,孩子能够比较听话,加之学习难度较小,能够满足父母的要求。学生也就把自己学习的目标理解为是“父母让我学习好的,我学得好

他们会高兴”。进入初中,一方面学习的难度增加,学生压力增大,另外一方面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父母的权威性变弱,当父母只一味高要求,却缺少有效的沟通去建立好的亲子关系,更缺少有效的引导去帮助孩子面对困难时,学生“为父母而学习”的动机就显得很弱小,学生一下子丧失了有动力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理由。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我们都能理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揠苗助长。学习的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任务完成的好坏,不仅是努力的结果,也要因材施教。不同阶段的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作为家长,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整体把握孩子的情况,按照自己孩子的条件,来制定期望。如果过高的给孩子制定目标,不仅不能激励孩子更加进步,反而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是孩子产生厌学、抵触心理等不良反应。

(二)周围学习氛围不良

篇6:麦当劳问题分析及解决

SMA路面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近年SMA路面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增多,但是这种结构的路面渗水和泛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结合广州市市政道路的`改造项目,对SMA路面渗水和泛油的原因、危害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作 者:翟冬梅 作者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刊 名:广东建材英文刊名:GUANGDONG BUILDING MATERIALS年,卷(期):“”(4)分类号:U4关键词:SMA路面 渗水 泛油

上一篇:小学生看图写话:放风筝下一篇:十一月班主任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