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社工

2024-05-11

学习社工(精选6篇)

篇1:学习社工

学习《社会工作》的心得体会

作者:任亚东1[①]

二零零八 年十一月我们学习了《社会工作》这本书,中央党校李慧英老师、林梅老师为我们讲了《社会工作》的起源、历史、发展、技术等知识,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课使我们知道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心理学和社会学工作者,学习后自己也有很多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大致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认识;个人从事社会工作与理论学习体会;《社会工作》成为《社会学》专业两大应用体系之一的设想;社会工作的实用性和发展的设想。学习后自己根据所学、所看、所想、所用的观点,现简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部分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认识

本人认为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是“专业化技术性的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同

时又是人与人的真诚相遇,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是服务于“多样性之共融”的事业。英国的工业革命催生了社会工作。当初的社会工作只是对穷人的一种同情,不是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的需要。上帝委托他的忠实教民去帮助受苦受难的人。到今天为止,弱势群体还一直是我们专业的重心。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才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治疗模式。”所以,本人认为社会工作应是一个心理帮扶与社会帮扶统一体的科学有效的公益性工作。

在中国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其实社会工作不是课本上的社会工作,也不是国外的社会工作,而是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工作。所以,正视事实,不仅仅那些有大专、大本文凭的学生才是社会工作人才,那些常年奋斗在基层一线的人们也是社会工作人才。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天在接触社会工作。在民政部统率下的社会工作,建设的意义“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于转变民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民政整体服务水平和增强民政基层力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央《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也要求,结合民政干部队伍实际,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训方案组织动员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以及社区和社会公益类民间组织的从业人员,积极参加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确保首次考试顺利举行。

本人根据国家对社会工作的政策方针认为“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这样才能更好更科学的服务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部分 个人从事社会工作与理论学习体会

二零零三年的抗击“非典”工作是自己从事的第一次社会工作。03年4月是自己刚考取劳动部与全军联合开展的首期《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时候,“非典”来临,一腔热血的我投入了抗击“非典”的大军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承担着面向全国和全军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社会的舆论谣言漫天飞舞,听起来让人心惊胆跳,每天通过电话和面谈感受到了“非典”给民众带来得恐惧心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那些求助者们减少焦虑减少恐慌。作为一个心理专家一个社会工作者“非典”带给我的感想是:

一、“非典”不可怕,舆论谣言真可怕。

二、社会工作在灾难面前遇到专业技术与法律不和时要以法律为第一位。

三、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在灾难面前是强者,非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在灾难面前是“帮扶不成道害己”反而是越帮越忙,严重时会帮倒忙!

四、中国的心理督导和社会督导体系还需要快速建立,督导师还需要加强学习。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我国四川等地爆发了大地震,很多人无家可归,妻离子散,严重的出现家破人亡。我国出现有史以来最多的社会志愿者前去一线进行帮扶的景象。本人也对灾区进行了捐款,并作为专家志愿者参与了灾区的帮扶工作,为灾区奉献爱心,为国家献计献策。灾后感触最深的是:

一、灾难面前中国有近十万个志愿者在进行帮扶,人员之多队伍庞大。增加了人民

与祖国的凝聚力。

二、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专业技术有待加强学习,社会工作的安排有

待一个科学有序的战略布局。

三、本人对在灾区进行帮扶的社会工作者总结如下:“广大的志愿者和社会工

作者们,感谢你们为灾区作出了贡献,你们的热情是高涨的,但你们的工作是

不过关的。”

四、在抗震救灾中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参与是多组织,多领导,无统一的。希望

以后的社会工作变成有领导,有统一,先培训后上岗的一个科学模式。

五、中国的社会督导体系需要快速建立,督导师还需要加强学习为抗震救灾后的社会工作人员作好身心健康的保障,减少灾后心理疾病和不良人格的出现。

第三部分 《社会工作》成为《社会学》专业两大应用体系之一的设想

据民间调查,我国民众对现在《社会学》的认识是“神秘的、未知的、理论的、研究性的工作”。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社会学知识,如协会、学会、组织、社会工作、帮扶、社会主义等等。

社会工作的课程一般地都开在社会学系,有的在社会学系里设“社会工作组”....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价值观、技巧和方法等在实践中会受到检验和挑战。

本人认为在科学的《社会学》专业中把社会学知识划分为三大体系部分,这样能够让全国民众亲眼看到社会学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如“社会研究”老百姓能够亲眼看到,并能接触到它的应用性。再比如,“社会工作”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又是科学应用的,大众通过帮助他人和受他人帮助能实实在在感触到它就在身边。以下设想划分如下:

一、社会学基础部分:包括社会学的基础课程。

二、社会学理论部分:包括社会学的理论课程。

三、社会学应用部分:包括社会学研究课程和社会工作应用。

第四部分 社会工作的实用性和发展的设想

当个人或家庭发生需求时,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来获得满足,社会工作者是广泛的针对社会上各种不同的阶层的人,直接细致其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社会工作者协助人们处理

生活适应方面的问题的方法有许多,其中社区工作、小组工作是以群体为工作对象,而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的就是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也称为社会个案工作,或简称为个案工作,它是与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并列为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之一。个案工作的特点是通过一对一的直接方式,为案主提供帮助。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中,个案工作是最早成熟起来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个案工作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丰富多彩的工作方法。个案工作专业发展表现为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强强结合。首先,从人员看,这两个原本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有很密切的交往关系,他们都要参加心理咨询培训和社会工作培训,彼此建立联系。其次,随着社会工作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些以心理学为学科背景的人承担社会工作的教学任务。在指导和参与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中,心理学背景的人注重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背景的人注重心理咨询与治疗知识和技术的运用。共同接受是在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专业知识指导下的个案工作的服务。因此,社会工作必须有一个告知公众、塑造专业形象的任务。

一、个案工作的应用领域有很多,本人概括如下:

1、教育体系的个案工作

学校个案工作是在学校设置专业人员为解决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个人成长以及学校生活适应等方面的困难或问题,提供帮助。要求个案工作者要具备发展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要求对学校文化、管理、制度、政策、法规有所了解,还必须注意与其他机构进行很好的协调和配合。

2、医疗体系的个案工作

医疗个案工作通过为病人和家属解决由生理问题导致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经济问题,提供各种类型的帮助和援助,包括资金、物质和人力方面的援助。

3、司法行为矫治个案工作

矫治个案工作是在司法机构中开展的为犯罪青少年、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吸毒卖淫者等提供的个案帮助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个案工作者的配合,帮助他们以正确的心理态度接受改正,以积极的态度重返社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4、家庭个案工作

家庭个案工作关注的问题包括了家庭的经济困难、成员的心理问题、紧张的家庭关系、家庭生活障碍等,通过个案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心理和情绪上的辅导,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帮助寻求支持资源等。

5、个案工作的其他应用领域:军队、农村、企业和其他弱势群体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个案工作。在我国,个案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有广阔的发展领域和发展空间。

二、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设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逐渐发展出了一套由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实际社会工作模式(王思斌,1999),即政府提供几乎所有的福利资源并通过行政体系,运用行政力量推行各种福利性、服务性、公益性活动。参与这种工作的政府部门主要是民政部门、工青妇残等群众团体、各级党组织等,而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所要求的专门训练。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中,个案工作表现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工青妇组织及社区居委会有关人员的调解工作等。

据本人统计,21世纪我国每年各机构各岗位都涌现出大批社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其中突出的2003年我国党员干部和各机构积极分子参与抗击“非典”工作的人员达一百万人次以上,医生护士和科研人员参与“非典”工作达一百万以上,并涌现出一大批的社会先进工作者;2008年我国党政人员、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参与捐款和抗震救灾工作的达两百万人次以上;医护人员、军人和科研人员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达一百万以上,也涌现出一大批的社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2008年的奥运会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也在二十万人以上;未来,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还会出现更多的社会志愿者,既而会出现更多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本人设想2010年专业社会工作者估计会有十万人,2020年估计会有二十万人以上,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最多,最大,最专业的国家。

让我们忠心祝愿中国更强大,祝愿社会工作者们更幸福!

篇2:学习社工

一、若隐若现,“潜水大军”迎来正名佳机。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在我市早就存在,并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比如各类矛盾调节站(室)、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各类弱势群体帮扶活动等等。只是所有这些工作都基于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条线下衍生出来的工作手臂,并未单独地存在于某一个民办非企业注册机构中,换言之,他们做着社会工作或者类似社会工作,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恰当的与社会工作相应的称呼,如同QQ处于一种隐身状态,通俗地称之为“潜水”,“潜水大军”在我们的身边处处皆是。

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日益重视对社会管理的创新,千方百计地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潜水大军”迎来了正名的佳机,社会工作相应地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并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引进或培育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加强专职社工队伍建设;制定并完善各项社会工作制度,形成科学合法的工作机制、考评机制;加大对社会工作的财政扶持,确保社会工作留得住人,办得成事等等。

二、叔同精神引领,助推社会工作发展。用长远的目光来看,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管理的需要,社会工作机构将逐渐实现对民生问题的全方位覆盖,只要有不和谐因素的制造环节,就会配备起相应的社工机构。在助推社会工作发展上,应该可以结合全市正在倡导的“凡事认真勇猛精进”的李叔同人格精神。

首先,建立一个机构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水到渠成的,望而生畏止步不前还是勇猛精进敢作敢当,全在态度决定一切。比如我个人最近申报了平湖市“阳光小屋”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这个社会工作机构,前后经历颇为丰富:最早跟民政局到嘉兴学习取经跑了一趟,回来我和我们领导民政局跑了三趟,在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后,筹备提交材料过程中,行政服务中心民政窗口又来回跑了四趟,期间电话联系多次,不懂了问,出错了改,耗时一个多月终于完成申报。通过申报,我总结得出只要认真对待一个事情,认真去处理每一个环节,再难的事情也是能办好、办成功的。

建立机构后真正发挥职能功效的还是里面的工作人员,所以选人是关键。选什么样的人,除了社工必须具备的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专业素养高之外,还必须以此人是否办事认真,敢于担当作为衡量标准。董金娣主任课堂中展示的所有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任何一个个案的成功,都是建立在社工人员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上门谈心、电话联系等服务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的社工必须是一个凡事认真,不轻言放弃的人。

有了机构,有了合适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各类政策、工作机制、法律条规的出台。在制定各项政策制度时,一定要先认真学习他人精华,比如学习上海等地的先进管理制度,再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只有科学的人性化的政策、制度才能引导好社会工作开展,保护、激励社会工作人员。

三、整合资源,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社会工作的`对象主要为弱势群体或者需要给予更多关心的特殊群体,在开展过程中往往涉及心理疏导、法律维权、就业就医帮扶、矛盾调解等等,这系列工作不是单个社工机构能出面出人就能解决的,尤其在我们县市区一级的社工机构,更加显得人力资源的匮乏。此时,就需要各单位相互协作,整合资源,多管齐下,出人出谋给予配合,才能将问题有效化解。另外,任何一个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群众所需的工作机构,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都将举步维艰。单凭以项目养人养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在扶持各类社会工作机构建立的同时,也要考虑适当的财政补助,最好能配备相应的奖励激励政策,正确引导好社会工作机构健康有序地发展。

篇3:学习社工

随着时代变迁及发展, 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 学生的问题日趋复杂, 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目前, 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 尚未有学校引进专职的学校社工, 只有专业社工机构会定期到学校开展一些活动, 且开展活动的内容较为有限。2014年底, 淮安市清河区馨诚社工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馨诚社工”) 推出的“青春陪伴, 社工驻校”试点计划, 获得了淮安市公益创投项目的资金支持, 率先在淮安开展学校社会工作。虽然这个项目只是对学校社工的尝试, 却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社工这样一个新事物的关注。本文试图以这一计划的实际运作为例, 探讨学校社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目前淮安市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困境

(一) 社工机构层面

1. 资金的缺乏。

淮安社工机构均为高校教师出资成立, 由于获取资金的渠道极其有限, 社工机构难以获得相应配套资金。社工机构基本只能依靠参加各种级别的公益创投和较少的政府直接购买服务来获得项目资金, 以维持机构的运营及项目的开展, 并且获得的支持资金数目较小。馨诚社工的学校社工项目仅获得了3万元的资金支持。资金上的缺乏使得社工机构在办公条件改善、人员培训等方面表现得力不从心。

2. 社工人才的缺乏。

从2012年第一家社工机构成立至今, 淮安市总共有四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 全部分布于淮安市清河区, 其中规模、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心苑社会工作服务社目前有专职工作人员6名 (均毕业于淮安当地高校) , 而其他社工机构则只有一名或者没有专职人员。目前淮安地区的两所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有100多人, 毕业后选择从事社会工作的不到20%, 而留在淮安从事社工的就更少。此外, 淮安市报考助理社工师、社工师的人数虽逐年增加, 但他们多为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无法从事专职社会工作。由于学校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社工实践经验, 但目前淮安地区较低的薪资待遇、社会认可度低等因素, 降低了这一类人才来淮发展的可能性。清河馨诚社工服务中心目前十分缺乏社工人才。

3. 社工机构服务的局限性。

淮安地区社工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残疾人、失独老人、困境青少年等, 对其他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探索较少。相对说来, 这一类人群问题突出, 社工介入相对容易, 再加上社工机构自身发展不足等因素, 社会工作机构忽视了对新服务领域的探索。

4. 机构间交流的缺失。

心苑社工从事困境青少年、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以及社会组织孵化管理等, 馨诚社工倾向于学校社会工作, 爱尔社工则专注于社会治理这一方向。社工机构涉及领域的不同, 使得他们在交流合作上缺乏共同话题, 并且社工机构之间存在着竞争, 彼此相对保守, 交流协作的意识缺乏, 因而社工机构在资源上难以实现共享。

(二) 学校层面

应试教育冲击着学校社工的发展。学校社工的介入, 可以有效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但矛盾之处在于, 社工开展个案、咨询、小组活动 (团体活动) 等需要占用学生的时间, 但是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十分紧张, 初中、高中生尤为突出, 很多学生放学回家作业写到晚上11点是常事, 即使是小学生, 学习压力也不小。馨诚社工项目实施定点于小学, 就是出于学生空余时间相对充裕的考虑, 但现实情况是: (1) 活动时间短, 40分钟左右。 (2) 原计划每周开展一次的抗挫力训练变成了一月1次。 (3) 每天1次的手工坊活动, 学校出于时间、安全等因素的考虑而取消。

(三) 政策制度层面

1. 管理上的担忧。

淮安地区社工试点计划的项目经费是由民政局拨付, 项目的实施是在民政局、社工机构、学校三方面的沟通下开展的, 作为学校主管部门的教育局并未参与意见, 虽然也曾咨询过教育部门相关领导, 但其态度只是不反对。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实施效果好, 将来学校社工推广之后, 教育部门必将介入, 那时就会出现管理多重化的问题:民政局给予社工机构资金, 社工机构则要派驻社工到学校开展工作, 并且需要与教育局有效协调, 学校社工需要向机构、学校领导、教育局一一汇报工作, 这对于学校社工来说工作量加大, 程序烦琐, 压力骤增。

2. 项目资金分配不合理。

市公益创投明确规定项目中的劳务支出不许超过项目资金的30%。但是我们要知道, 给学校配备的是专职社工, 不是志愿者、义工, 社工需要把自己所有精力花在学校工作上, 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正常情况下, 一位社工可以同时负责两个项目, 因此针对学校社工项目的资金安排规定需要做出修改。此外, 由于目前淮安地区尚未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公益项目资金监管体系, 所以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程度难以得到保障。在社工机构缺乏发展资金的背景下, 社工机构会把部分项目资金用于机构的日常运营, 其他类型的项目也是。社工机构能否把项目资金完全用于学校社工项目之中, 也决定了项目最终的服务质量。

3. 社工岗位设置的困惑。

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岗位的设置有内设与外置两种, 所谓内设就是把社工纳入学校编制之中, 社工以学校正式成员的身份为学校师生提供专业服务, 类似于心理老师;所谓外置就是社会工作者以机构外派的形式介入学校工作之中。目前试点学校社工的地区在社工岗位设置上以后者居多。

4. 评估机制不完善。

对于项目实施的监管, 淮安地区还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首先, 民政局委托心苑社工的工作人员对所有公益项目进行督导, 学校社工项目也包括在内。而在监管过程中, 他们也只是着重于对项目开展的活动的数量进行评估, 而忽视对活动质量的评估, 当然如何评估活动质量是一大难题。此外, 评估人员平时的工作量比较大, 并且缺乏一定评估技能, 致使评价行为不理想。

三、对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一点反思

(一) 政府加大经费支持, 给予社工机构更多发展空间

淮安地区社工机构资金获取渠道实在有限, 每次的公益创投还要和其他社会组织竞争, 真是僧多粥少。因此政府有必要增加对社工机构社会服务的购买, 并根据具体需求设立专项资金, 通过社工机构间竞争的方式申请经费, 也就避免了上述“僧多粥少”状况的发生;此外政策上也可以给予适度的优惠。这样一来, 社工机构就有一定能力改善自身硬件设施, 引进社工人才, 走出以往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留不住凤凰”的困境, 转而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二) 简化管理, 实行层级管理

建立单向的层级管理体制, 即学校社工向学校汇报工作, 学校向教育局汇报工作, 社工机构向教育局汇报工作。这样, 既减轻了学校社工繁复的文字汇报工作, 又让其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服务于学生。

(三) 做好学校社工的宣传, 让社工站成为一个资源链接平台

学校社工开展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 那么最为关心学生的莫过于家长和校方了。鉴于家长及学校对学校社工缺乏了解和认同的现状, 因此前期学校社工的宣传工作尤其重要。具体宣传过程中, 不仅需要让他们对社工、学校社工有个基本了解, 还需要给他们介绍学校社工的成功的案例, 并且可以具体到通过学校社工的努力怎样改变了一个问题学生, 助其走上正轨, 使得家长、学校给予社工更多的认同。此外, 学校社工的开展也迫切需要他们的支持。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需要一系列资源的介入, 需要家长、学校、社区、社工机构的配合, 因此社工需要进行家访或者是深入学生生活的社区了解情况。社工只有掌握了多方面的资源, 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帮助案主走出困境。

(四) 社工岗位内设与外置相结合, 形成优势互补

内设, 在同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 通过在学校体制内设立专职社会工作者岗位并招聘优秀社会工作者到学校任职的方法, 或者通过将学校部分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 (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等) 转岗, 使每个学校都配备一定比例的专职社工。外置, 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社会工作机构派驻社工进入学校的模式开展。与此同时, 社工机构仍需承担对学校内设社工的培训、督导、资源的协调以及大型活动的人力支援职责。

(五) 建立一套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估机制

首先, 明确评估对象, 对学校社工和社工机构分开评估, 对机构的评估着重于机构的制度建设;对于学校社工则注重评估服务工作的质和量。其次要量化个案以及团体的界定, 即个案是以时间、会面的次数还是以解决问题数量作为量化的指标。最后, 评估内容的设置也要合理、灵活。

四、结语

在中国, 学校社工的发展已经具备基本雏形, 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但是由于其积淀不足, 也面临一定困境。相比于香港、广州、上海等地区, 淮安学校社工可谓是一穷二白, 但是馨诚社工的探索也给我们学校社工发展以宝贵的经验, 有助于我们找到一条适合本土化学校社工开展的模式。总之, 学校社会工作的践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信在政府、社会各界、社工界同仁的支持和努力下, 一定会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林芳, 王建平.学校社工的实践反思[J].中国社会导刊, 2008, (16) :26-28.

[2]喻双桃.学校社工服务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 (实务版) , 2011, (04) :49.

篇4:深圳社工初生

深圳市罗湖区委大楼。王娟挤进电梯,到达第15层的妇联办公室,泡一杯茶,坐定,时针尚未指向九点,打开电脑,接着完成昨天的各种报表。

这个27岁的武汉女孩,举手投足和办公室的其他女公务员并无区别。其实,她并不是一名公务员。她是深圳市罗湖区妇联从一家非政府机构——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花6万元“购买”的“外援”。

与王娟一起被“购买”到罗湖区妇联的还有23岁的路,她被安排到罗湖区下属的翠竹街道妇联办公。

两个女孩都是2008年的大学毕业生。刚刚步入职场的“新生”,正如他们从事的职业——社工,一个中国内地新生且陌生的职业。

“我过来和您随便聊聊”

“您好,我是被安排到翠竹街道负责单亲母亲帮扶的社工小路。方便的话,我想去家访一下,和您随便聊聊,看有没有什么能够帮助到的。”路一字一顿地打电话。

路在电话中说到的“社工”,是社会工作的简称。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91年7月,但社会工作市场化和非政府化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这在中国具有将部分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还于社会的意义。2007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开始面向中国招聘99名社工,这是以政府部门出面招聘的方式录用社工。

每一次电话约访单亲贫困母亲,路都很紧张。这是她一个新“案子”的开始,她需要思考很久,这次要怎么说,才能让对方接受。此前,路和王娟挨家挨户进行过一次调查问卷摸底。问题是自己设置的,目的是简单了解罗湖区单亲贫困母亲的情况。

2007年,深圳市罗湖区妇联建有一个334名单亲母亲的档案。这是罗湖区妇联的工作人员以及下属各个街道、社区的妇干(妇女干部)调查统计而来的。

2008年,路和王娟重新调查,并且划定更多的限制:最小的孩子不大于18岁,月收入不超过550元。调查结束,筛选下来的帮扶对象有200多名。路借着调查问卷见过面的由头,挨个给翠竹街道的单亲贫困母亲打电话。

这些单亲贫困母亲不知道什么是“社工”,只知道他们是由社区妇女干部引荐而来的工作人员。她们很奇怪这几个年轻人的工作方式——“随便聊聊”,在印象中,政府工作人员并不会到他们家中随便聊聊。

路和王娟有两个直接“老板”:机构——深圳社联社工服务中心,用人单位——深圳市罗湖区妇联;事实上,还有主管单位——深圳市民政局,她们同时受到这几方考核。

深圳社联社工服务中心主任严书翔,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后来考到深圳市人事局工作,再下海经商,尝试了不同角色、不同职业。

深圳市毗邻香港,社工行业在中国内地走得最早,2007年便开始酝酿社工行业的非政府化。5月,深圳市民政局社工办主任找到严书翔,问他:“愿不愿意接手社工办底下的社联组织?”当时深圳市还没有非政府化的社工组织。严书翔答应了,此时他连什么是“社工”都一头雾水。

6月,在深圳市民政局的组织下,三家非政府化的社工机构成立。严书翔牵头的社联社工服务中心也脱离民政局,在财物上和主管部门划清了界限,但严书翔的政府关系和资源还在。

深圳市民政局定下“游戏规则”,“购买”社工,必须由各个机关单位上报申请需求岗位和人数,深圳市民政局社工办从几家社工机构中自由选择。2007年8月,第一轮社工“购买”。严书翔提交自己对招聘岗位的设想和方案,到主管单位“上门走访”,最后推荐会接受审核。当时,他的机构只有几个管理人员,没有专门的社工,仰仗对项目的理解,更多的是政府关系,严书翔拿到两个社工“购买”名额,一人一年6万元。

严书翔这才去各大高校的社工专业和相关专业招聘社工,并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找到合适的,严书翔从中挑选两名上岗,其余的并不着急拉进服务中心,而是等着下一拨政府“购买”。

这一次,深圳市民政局一口气“购买”了37名社工服务,他们大多是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

9月30日,为了更完善社工服务,深圳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社工1+7文件,这是中国第一个社工规范文件。在这个发展意见指导之下,制订了职业水平评价、人才教育培训、专业岗位设置、发挥民间组织作用、财政支持、“社工、义工”联动七个配套实施方案。

路和王娟属于2008年2月入职的第二批社工。元月,深圳市各区政府再次购买社工服务,岗位有司法矫正社工、妇女家庭社工、社会行政社工等,最后与9家民间社工服务机构签订协议,购买427名社工服务。这一次,深圳社联社工服务中心,获得31个名额。

2008年末,深圳市成立和正在考核通过的社工机构已达到18家。现存的社工“购买”方式并不透明规范。截至2009年1月,深圳市民政局总共“购买”542名社工。私下讨论,深圳社工办负责人告诉几位社工机构负责人,2009年政府“购买”可能会改革为较规范化的招投标方式,“购买”300名社工。

“原来社工和别人还是不一样”

46岁的单亲母亲李玉梅(化名)在电话中同意路的家访请求。第二天,路找到李玉梅的家,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是城中村,四层低矮的民房,楼梯阴暗潮湿。她住在最上层的小阁楼。简陋的小厨房挨着卫生间,挪步是客厅加寝室,边上是挂满衣物的小阳台,整个屋子不到15平米——她和女儿睡一张床,儿子睡一张床。

李玉梅比实际年龄略显苍老。离婚没多久,前夫去世,一家三口每月仅靠李玉梅做清洁工所挣的1500元。扣除社保,仅有800多元。小阁楼房租要500元。大女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初中上完就辍学在家。小儿子今年刚上初一,还要交学费。路不断地点头示意,专注的倾听着:“可以申请补助吗?”

“第一胎小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没来得及办手续,就生了第二胎。”李玉梅回答。路明白过来:李玉梅违反了计划生育条例。经济条件不好,使得她一直没有交罚款。虽然达到低保标准,却领取不到低保补助,也无法申请廉租房。逢年过节,政府会有对困难户的慰问性补助,李玉梅都无法享受到。

她开始不断对路抱怨:“我好惨啊,我是世界上最惨的人。”聊着聊着,哭了起来。路不做声,静静地看李玉梅哭。李玉梅反倒不好意思,抹一把脸,打圆场:“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路点点头:“其实你的这个经历不是一般人都能承受的,有些人可能就放弃了,会去走其他道路。这样看来,你是格外坚强的。”说得李玉梅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这一招其实是深圳市民政局从香港聘请的督导教的:“不要急着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是要让她把情绪倾倒完了,再去解决。”香港社工积攒了很多经验,深圳市民政局社工办一年来聘请了26名资深的香港社工督导。平均每个督导在深圳担任着22.5个社工岗位的经验传授工作。

路请教香港督导:“像李玉梅这种违反政策的情况该怎么办?”香港没有类似的计划生育政策,督导也答不上来,只是提示:“灰色地带,政策都是无法解决的,一般要避免提及,因为说出来也没有办法解决,反而会加重案主的负担。”

第三次家访,李玉梅聊得多了起来。路开始有意引导李玉梅聊自己的童年:小时候父母闹离婚,她习得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现在运用于与自己的孩子交流上。

她对李玉梅阶段性辅导的目标开始明朗起来,也对李玉梅的个案正式开题,包括描述案主的主要问题,让案主自评困扰程度,以及工作总体目标,同时还需要整理一份李玉梅的个案基本信息和家庭图。

李玉梅的家,路去了十几次。督导曾经告诉过她:“我们要陪着他们一起走,而不是在前面拖着他们走。”这种陪伴也使路深有感触。刚开始做社工她会想:“人家干吗和我说心事。”当关系密切起来,案主也开始讲述心事。有的案主说:“小路,这些话我和其他朋友都不说的,也就是你,我才说。”听到这话,路会很惊喜:“社工和其他人还是不一样的嘛。”

未来往前走?

当然,并不是每个社工都能体会到自己职业的不一般。社工的裁判员是政府部门。许多被政府“购买”的社工,做的是行政工作。

对王娟来说,她现在最实际的问题是:“请不到假。”除了要和用人单位——妇联请假,还要向机构——深圳社联社工服务中心请假。请假的难度大,王娟往往放弃。

年末又往往是社工最忙碌的时期,要准备许多份不同版本的总结和报表,社工机构、用人单位、主管单位——深圳市民政局,各个部门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给社工下发不同的“期末考卷”。

未来的前景路和王娟很难预料。深圳市政府规定社工工资指导价:机构扣除10%左右做日常管理费用,其余的为该社工工资。王娟,研究生毕业,每月税前工资为4000元,路本科生毕业,每月为3500元。她们私底下聊天称,这份待遇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还算不错,但是明年,或者再过几年,待遇会怎么变化,还是不管从业长短,每个人每年6万元以下?

社工的多头管理,令严书翔很头疼。这可能造成社工人才的流失。王娟的不少社工朋友,工作一段时间就转为行政人员,或者去参加公务员考试。“社工不是赚钱的行业。刚开始不是很有信心一定要做这个职业。我当时觉得这份工作是先锻炼自己。现在不可能一辈子做一个职业。”闲聊时,王娟说。

正如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行政总裁吴水丽对深圳社工说:“几十年前开始在香港做社工,那时香港的情况和今日社工在深圳面对的情况很相似。社会人士不明白社工是什么?做些什么?社工的岗位、社工的职业阶梯、待遇未见完善,用人单位要不就把社工当作没有用的冗员,或就是把社工当作全能的神……”

篇5:社工干预服务学习心得

儿童,是启明最主要服务对象;

游戏,是儿童生命的主要元素;

如何更好的将游戏运用于儿童服务中,则是王社工本月学习的主要内容!

社工干预旨在解决问题or关怀生命

在我实践的记忆中,在案主的反馈中,社工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的。带着这个服务目标,在干预案主问题的过程中,作为社工的我们按照既定的收集资料的模式访谈案主,收集有用信息,以方便解决问题。因此,在收集资料时我们总是着急去收集信息,而忽略案主的感受,忽略案主问题背后的需要,总是很着急的想要证明自己能帮助案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问题时便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这是我在实践服务中的常态,尽管我知道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增强案主的能力,促进案主的发展。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常常忽略掉这一点,忙于解决问题。最后,就会发现案主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没有止境。案主就变成问题的案主,社工也变成问题社工。

叶锦成老师的培训是一把利剑,直接戳到心窝,让自己更多的看见自己的过去,看见在服务实践中的自己。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醒,提醒社工不要忘记自己做的是人的工作。服务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增强案主的能力,促进案主的发展。因此,在个案介入的过程中,社工不要太急于收集信息,了解案主事件发展的.经过,着急于案主问题的解决。而是要去感受案主当时的情绪状态,感受案主当下的需要,感受案主的内在世界,与案主一起,代入案主的世界,与案主形成情感联结,让这种联结带出案主的经历、矛盾和无奈。带出案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形成联动,促进案主的改变。

服务视角的转变,让社工更明白自己做的是人的工作。因此,我们主要的不是运用技巧带动案主的改变。最重要的是,用爱、用尊重、用期待与希望以及信任,去真正的关怀案主的生命历程,去聆听案主,去顿悟案主,去感受案主。

伤害&创伤

在服务实践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认真去了解过伤害与创伤,也从来没有觉得创伤真的能给人带来多大的影响,我想那是因为我没有清楚的认识创伤。我们生活的回避,生活中的退行、退缩,情感失控、敏感自卫和攻击、发展性拖延以及依赖与依恋都是日积月累的伤害形成创伤造成的。伤害是一次或者两次,是表层的;创伤是由日积月累的伤害带来的,是深层的,而且创伤的根源不在于创伤本身,而在于创伤过程中的经历,在于创伤者身边相关的人和事的发展。所以,创伤有不同层次的,创伤是许多创伤叠加而成的,不同层次的创伤相互关联,形成了创伤的复杂性。

因此,在社工干预创伤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次次的去挖掘案主的创伤,而是一步步削减其创伤,引导案主重新建立信任、爱、希望和期待,让新东西走进案主的生命里,旧的东西自然就会走出来。这就像一个太极图,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的部分多,阳的部分就少,此消彼长。人的经历也是有限的,当你把主要经历放在积极需要的一面,问题一面的关注自然会减少。关注现在越多,过去就越少,而往往绊住我们的是过去。所以,社工干预是让案主重建自己的生命历程,重新认识自己,但不是挖掘过去,而是通过正面的体验和对自己的重新认识来过好现在的生活。

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是在社工干预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是指主体与任何客体互动的形式,通过这种互动主体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充分体验到主体性;能感受到互动,关系得到提升,技能得到提升,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主体还能得到放松,并且能充分表达自己。这是个自愈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某种互动使主体得到改善的过程。

在开展服务实践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与案主关系的建立,任何社工的干预都要建立在此基础上。而社工在干预的过程中面对的案主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案主来求助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及需要,有的案主不愿意说出来,有的案主想说说不出来。针对以上各种各样的案主,作为社工想要与案主建立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面谈只是一种方式,其中游戏也是一种方式。这里指的游戏是跟案主相关的任何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主体是案主,而客体则多种多样。因此,游戏的种类也多种多样,要根据案主的特质选择不同的游戏以引导案主的成长和改变。尤其是在儿童社会工作干预中或者受过重大创伤的案主干预中,游戏治疗无疑是很好的方式。通过玩游戏案主的主体性得到很大发挥,让案主感受到自尊,感受到放松,案主就会很自然的在游戏中表达自己,在表达的过程中,社工通过观察了解案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案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带动案主的成长和改变。

篇6:社工赴港学习总结

扶斯慧

到香港协青社学习青少年服务,我期待已久,七天安排紧密的课程让我们有些筋疲力尽,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欣慰。在培训中能够从多层面接触香港社工,他们专业服务经验和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协青社这所机构也是很成熟的机构,对青少年的服务一直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对我影响很深的活动:

课堂教学,老师讲课时最大的亮点是不断提问,令我们的思维跟着他走,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阿豪老师讲的“小组领导技巧”时,有两次角色演绎,将戏剧和游戏贯穿到课堂上让人耳目一新,同学们都被这种新鲜的教授方式吸引。杨卓华老师讲的“关系建立及试探性行为处理”的“初步接触”一课时,当他提问到假如青少年提出有一个很刁钻的问题你会怎样答?于是我们答了许多的答案,老师否定后再给我们一点启发,课堂上又再次活跃起来,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答案最终令老师满意,那堂课让我难忘。

深宵外展是我的一个实习项目,主动出击是协青社外展队的主要任务,晚上11点至凌晨6点,外展队跑遍香港的公园、7-11便利店、屋屯等的每一个角落,主动寻找通宵流连在外、无家可归或离家出走的“夜青”,把他们带回危机介入中心作进一步协助。在七天的课程当中,深宵外展是最累的,但也是经历最多,学习东西最多的。周日晚上,我跟着外展队四处奔走,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寻找着“夜青”的身影,在我的眼中他们对工作从没半点马虎。当社工发现“夜青”时首先跟他们热情打呼、闲聊、时不时还运用起身体语言,不一会的功夫就和“夜青”们像朋友一样熟了。看上去很简单谈话过程,但其实包含着社工的许多专业知识与沟通技巧的充分运用上。用得最多的是优势视角,我们真诚地去表扬他们,赞许他们能帮助自己得到信任。

蒲吧,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是路过浦吧的时候能感觉到蒲吧足够吸引年轻人。蓝球、街舞、桌球、涂鸦、音乐室、排球、滑板、游戏机等甚至都吸引我了,24小进开放,提供一站式娱乐设施及社工辅导服务,为“边青”“夜青”提供一个安全的聚脚点,同时亦为社工创造了机会及空间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并提供协助。在我们实习期间这里举行了一次街舞大赛,看到了很多热情、技术娴熟的舞者。协青社提供这样一个场所让青少年发挥自己的潜能,彰显自己的个性,也是对青少年成长的需要的回应。

历奇训练是着重个人参与以及团队合作,通过训练导师的指导获得训练过程中的乐趣和对他人的信任。我们的训练导师叫“阿乐”,指导起来很熟练:鼓励沉默的组员表达自己,在任务提前完成后以谈论香港文化避免冷场。城市之峰挑战时,阿乐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让组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指导,在小组后期自己的领导者角色淡化。

男危机中心专门收容一些因为家庭关系问题长期不愿意回家的青少年。和这些青少年的接触我发现危机中心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所,这里有男青年会喜欢的网络和电视游戏,纸牌,桌游,棋类甚至还有钢琴,在男青年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之前在这里生活会有像在家里一样的温馨。协青社的社工有负责日常生活的有负责但同时我也发现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12岁的小学生和高中生住在一起,高中生会教他们一些这个年纪还不应该接触的知识。

我的收获:

对优势视角的理解更深一步。优势视角是对传统社会工作理念的冲击,传统社会工作认为来求助的案主是有瑕疵,有病理,有问题的人。面对这些朋克风、夜青、纹身,我们很容易认为他们是有问题的人。在协青社的几天,我们发现每一个社工都不会这样轻易地给青少年贴上“有问题”的标签。协青社对边缘少年的看法和社会上大多数人不同,看到青少年非常夸张的朋克发型,大多数人就会认为,这是街上的混混,协青社只会觉得这些青少年夸张的行为只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爱或者喜欢这种文化。优势视角不仅要求不能把案主当做有问题的人,对辅导关系也有要求,社工和案主的关系由专家关系转变为陪伴关系。社工不应该是权威,“你不能……不要…….你应该……”说这些话的可以是案主的父母、老师,但绝对不是社工,社工是和案主同行的人,让案主知道自己会陪伴他,会鼓励他会和案主一起面对困扰。

社工不是救世主。社工也得承认自己的能力会有不足,当“边缘青年”不理睬我们时,不要郁闷“我是不是不够好”。社工更不能代替受助者去解决问题。社工一定要相信,受助者解决问题的力量一定是受助者本身,不要把自己当救世主,我们只是陪伴者,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受助者发挥他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相信受助者的力量。

以服务对象为本。通过观察服务对象的特征,找到服务对象感兴趣的话题,社工做一个倾听者就已经能让受助者释放内心的焦虑。不仅要找到服务对象感兴趣的话题,还要关注服务对象的需要。协青社完善的服务设施就是很好的证明,唱歌,跳舞,篮球,全都有,如果想有个地方自习,这里也有自习室。

真诚。从这一次学习,我知道了“你真棒”真的很苍白,这样的鼓励,很空洞,受助者不会因为这样一句不痛不痒的赞美而保持好的改变。真诚的赞美和千篇一律、没有内容的赞美是不同的。我们听到“你真棒!”和听到“难度很大耶,你是怎么做到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不敢承认自己虚荣,不敢承认自己很贪吃,不敢承认自己做了错事,不仅社工要通过自我剖析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短板,还要协助回避问题的受助者认识到有问题。

上一篇:初三考试作文下一篇:活着暑假读书心得800字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