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社区走访

2024-05-10

社工社区走访(共9篇)

篇1:社工社区走访

社工社区走访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工同新莞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广大新莞人群体的意愿和要求,增强社会工作的服务水平,特设立社工入户走访制度:

一、走访人:社工。

二、走访范围:清溪困难新莞人家庭。

三、走访时间:每月最少一次,一次三小时。

五、走访要求: 深入新莞人家庭,关心新莞人的生活,耐心听取新莞人的述求或者对社工以及新莞人服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熟悉他们对在东莞生活的感触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对于他们疑问,现场可以解答的现场解答,现场不能解答的留下联系方式,熟悉后给予解答;对于他们的述求,可以开启个案的开启个案,不属于社工服务范围或者职责能力范围内的,给予解释说明。

六:访谈步骤:

1、社工自我介绍,社工工作介绍以及表发服务意愿;

2、如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述求,则询问对社工工作或者政府公益服务事业的建议或者建议;3对于不愿意表达述求的居民,留下联系方式,告知其工作地点和方式,有需要的时候联系社工;对于愿意表达述求和方法的,听取其述求和想法,并给与积极回应。

篇2:社工社区走访

7月29日   星期一   天气:晴(26-37)

火热的太阳就象阳光社工关爱老人那一颗火热的心,为了了解社区长寿老人的真实需求,收集长寿老人们最精彩有故事,阳光社工走在社区长寿老人家访的路上。

今天的家访对象是89岁的谢婆婆,谢婆婆现在自己一个人住在房管所的廉租房中,我们到谢婆婆家时,她正一个人躺在床上,因为房门开着,我们径直的走了进去,谢婆婆看到我们,努力的坐了起来,了解我们的来意后,谢婆婆特别高兴和激动,没等我们开始我们的调查问卷,谢婆婆就拉开了话匣子,和我们聊了起来。

婆婆说,她有一儿两女,现在都不在身边,现在是自己一个人住,每月有一千块左右的社保工资,但自己因为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每月都需要买药,余下的钱过生活就有些欠缺了,孩子们的经济条件也不好,所以自己的生活现在过得很清苦,自己常常是吃白糖兑饭或是酱油兑饭吃,说着还打开床边小碗盖着的一碗白饭给我们看。

婆婆说,她现在因为有病,发病时会抽搐,最多时一天要发6、7次,走路时特别容易摔跤,上个月头上才被摔了一个包,说着,她还把她的额头给我们看,为了避免摔跤,她现在基本上都不出门,但即便是这样,她说她还是会摔跤,因为是自己一个人住,摔倒了也没有人扶,邻居的关系也不太好,上次摔跤,她叫邻居帮忙,邻居都没有来,她觉得很苦恼。

最让婆婆伤心的是,婆婆的儿女没有在身边,婆婆很想自己的孙子,还有8岁曾孙子,她说她的儿子女儿1、2个月来看她一次,她很想念他们。

婆婆一边说一边开始流泪了,社工小张靠近奶奶,握着她的手,对婆婆说,婆婆,别着急,一切都会好的,听您刚刚说,对门邻居跟您关系不太好是吗?那其它的邻居呢?婆婆听了,赶紧说,嗯,对面楼的好,对面楼的楼长小秦常常来看我,帮我做饭,还给我端饭来吃呢!还有对面3号楼的赖婆婆也很好,她92岁了,住6楼,身体很好,她也常常来看我!

婆婆说着这些好心人,情绪也慢慢稳定了,社工小王给社工小张招了招手,带着两个志愿者出门了,小王和志愿者来到社区超市,给谢婆婆买了油、米、鸡蛋还有米花糖,然后还买了些菜,他们想为谢婆婆做点好吃的,两个志愿者的手艺是真的不错,不一会儿就做好了蕃茄鸡蛋汤,细心的小洁还为婆婆挑出了蛋汤内的花椒。

志愿者小刚听婆婆说她的捌杖有些滑,不好用,马上就拿着婆婆的拐杖出门了,当婆婆开始喝蛋汤时,小刚才回来,捌杖修好了,婆婆拿着拐杖特别的开心,不住的说着谢谢!

看谢婆婆喝着志愿者做的鸡蛋汤,不停的说着好喝,社工和志愿者们都感觉特别的满足,看着婆婆那写着苍桑的脸露着微笑,社工们都特别的开心。

篇3:社工社区走访

一、社区学院社工培训项目的运作现状及启示

在联合办学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社区学院首批学生——2008初级班65名学员的培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从项目教学的角度看, 围绕2008初级班 (一年制) 教学计划, 学员们每月安排2天面授 (一般为每月第一周的周六和周日) , 每天8个课时。教学活动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堂教学采用个案教学、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等方法, 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 注重理论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 以专题教学为主, 教学内容与校内专业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课外实践以优秀社区建设的实地考察为主, 并辅以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的专题讲座。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 在项目负责人制和班主任制的模式下, 对内班主任对班级常规常抓不懈, 上课率一直近乎100%;对外项目负责人与联合办学各方时刻保持有效联系, 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社区学院村官培训项目的创立假想及分析

(一) 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 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从历史的角度看, “县”级行政曾长期充当中国社会“城”与“乡”的分界点, 以上城市特征明显, 往下则是村野乡民的天地。20世纪50年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后, “乡镇”取代“县”, 成为沟通国家意志和乡村社会的重要中介者。当代中国, 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下, “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而存在的乡镇政府, 在利益上与村民往往并不一致, 甚至是冲突的, 村民普遍对乡镇干部抱有不信任的态度, 如此村官成为村民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社会角色”。第二, 村官是新农村建设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农村在中国当代社会结构中占据主要位置。“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诸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 自2004年开始, 中央政府以出台“一号文件”的方式从政策上加以修正, 2006年更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方案。时至2008年, 面对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冲击, 为保持社会稳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做出适当调整, 扩大内需的目标主要是提高7亿多中国农民 (国家统计局2007年数据为7.37亿) 的消费能力。这些都取决于农村的发展。农村要发展, 人是关键因素。村官身处农村基层一线, 是国家政策和农村发展具体工作的重要执行者, 他们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发展的好坏。根据《调查》所提供的数据, 我们将浙江省和安徽省村官的文化程度情况制成如表1所示:

从表可知:①两省村官的文化素质均有提高的空间;②两省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所体现。这与《名村》提出的“村庄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呈正相关关系”的假设验证是一致的。所以, 从政府的角度看, 对村官的培训是必须的。

(二) 村官培训项目的市场规模

近一、两年来, 在就业压力的驱使下, 参与村官选拔成为大学生的热门选择, 河南农业大学甚至创立了“农林经济管理 (农村发展与管理) 专业”来培养大学生村官。但我们认为, 大学生当村官对于学生和农村来说都需要一个过程, 试图以此在短期内解决中国农村长期积累的问题是不现实的。除了要克服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法律难题外, 现任村官们在扎根农村、深入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的乡土化等方面都要优于前者, 就连已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自己也认为, 高校开设“村官”专业, 还不如将现在的村官送入高校进行短期培训有效果。因此在农村基层管理队伍的选择上我们更倾向于加强对现有村官的培训。

三、村官培训项目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初探

(一) 村官培训项目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原则

“鞋松鞋紧脚板知道, 干部好坏百姓明了”“做农民满意的事才是真做事”。村官培训项目必须根据村官的需要来设置课程。要了解村官的需要, 必须先了解村民的渴求。中国农村地广人多, 百姓想法各异, 乍一看似无从下手, 但《名村》和《调查》两书的实地调查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晰翔实的乡野群生百态图。前者的调查显示, 当前村民自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收入、教育、环境、医疗、村政和其他”。后者则对浙江和安徽两省的情况分别进行了统计汇总, 为了更加直观, 我们将其制成如表2所示:

比较两家的调查结果并无实质性差异, 教育、医疗和养老依旧是村民最关心的事情, 其核心仍然是怎样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要解决问题, 村民寄望于村官, 他们心目中的村官是“能为村民做实事”“为人正直, 有能力”和“感为村民说话”, 而所谓“读过书, 有知识, 有文化”村民不是很看重。村民所虑就是村官所想。如何真正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村民收入是个实在问题, 所以我们在设计村官培训项目的课程时必须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

(二) 村官培训项目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原则

村官们在想什么?《调查》显示, 浙江村官认为当前农村最需要做的事依次为:发展集体经济、旧房改造、村建设规划、村道路建设、建村民活动中心、垃圾统一处理、农田水利建设、建自来水、厕所改建、建医疗站、学校建设与公共交通;安徽村官依次为:村道路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农田水利建设、村建设规划、旧房改造、建医疗站、通公交、建村民活动中心、学校建设、厕所改建、建自来水和垃圾统一处理。两项比较可以看出:1.村官所思与村民所想是一致的, 收入问题都排在优先位置, 这也证明了我们看法的合理性, 即村官培训不能只想到村官, 也要考虑村民的需求;2.中国疆域辽阔, 农村情况千差万别, 浙江村官的所想代表了农村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需要, 而安徽村官则代表了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不发达地区的现实状况, 两者发展思想的地域性差异, 再加上客观存在的同地区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村与村之间的差异, 这些都在提醒我们, 既然我们假定社区学院社工培训项目的政校联办的模式可以用于村官培训项目的创立, 政府部门的介入又使得这种培训带有一定的国家意志在其中, 而国家意志又往往带有自上而下的性质, 那么村官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如果不考虑乡土特征而搞一刀切, 试图以典型现象取代个性发展来解决农村问题是不现实的, 也是无法实现的。

如何在量身订制思想的指导下, 遵循实用性和差异性原则, 实现村官培训由项目假想到实施方案的真正转化?这是社区学院留给我们的第三个思考。我们将以《关于建邺社区发展学院村官培训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的形式加以阐述。

参考文献

[1]陈友华, 杜骏飞等.中国名村调查报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149.3.35.57.38.

[2]郭红东, 韩玲梅.中国新农村建设——基于村官和村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226-234.57.179.242-252.222.230.

篇4:社工社区走访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背景,总结了各地在购买社工服务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尤其关注了河北省在此项工作中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社工机构;购买模式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伴随着打造服务型政府、改善民生的步伐应运而生。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工作部署内容,民政部、财政部于2012年联合下发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促进各地开展此项工作。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指出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在政策指导下,我国地方政府在探索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现方式,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者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实践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去年8月河北省民政厅、财政厅也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意见》,然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实践还未遍布整个中国大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仍具备新兴特质,所以对其研究也正处于起步阶段。

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研究

(一)购买范围。据中新网报道,广东省政府采购范围已由单纯的货物类采购扩大到工程类和服务类采购,一些公益性强、关系民生的采购项目,如中小学免费教材等也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日益增多的民生项目成为政府采购规模扩大中的亮点。在上海,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已涉及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统一战线、婚姻家庭、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劳动关系、人口计生、信访维稳、应急处置等领域,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妇女、社区矫治对象、来沪人员等。

(二)购买模式。经过研究,从我国目前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两大类购买模式:购买岗位和购买项目。购买岗位就是购买方根据服务需求设置岗位,经过资格审核和竞争机制聘用符合岗位要求的社会工作者,而服务提供方不是独立法人而是自然人,买卖双方在合同的约束下,构成劳动契约关系;购买项目则是购买方根据社会需求形成购买计划,通过一定的购买程序,以合约管理方式向符合项目要求的民间组织或企业法人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以这两大购买模式为基础,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做出了更深层的分析。陈小强就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从试点情况来看,我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形式性购买模式。即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方实际上是购买方在职能上的延伸,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方不是独立的决策主体,买卖双方不构成契约关系,因而只能是形式上购买。二是非竞争性购买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买卖双方是独立的法人主体,二者也形成契约关系,但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主要是委托方式进行的。这种模式借鉴了市场机制,但仍然缺少竞争和透明,社会工作服务买卖难以监控。三是竞争性购买模式。即合同双方是两个独立决策的主体、有明确的社会工作服务购买目标、有可选择性的竞争市场和公开的竞标程序等四个条件,从而实现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达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政府通过竞争性购买的方式提供了多种社会工作服务。代曦从项目购买的实践中总结出三种模式:一是竞争性购买模式。二是谈判购买模式。三是协议委托模式,这是一种没有竞争的单一来源的谈判购买模式,服务购买方向唯一的服务提供方征求建议、协议价格并购买其服务。

应该说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前文所提到的竞争性购买模式是最理想的模式,也是我国随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工作进一步推行过程中应提倡和完善的模式。但是由于社工机构和购买社工服务在我国还属新兴事物,政府在购买服务的科学性设计、有效评估、信息公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社工组织数量不足、专业能力差等因素也导致在现阶段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性购买模式。

(三)购买流程。在各地探索购买流程的实践中,大多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内地欠发达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学习,沿海发达地区向国外学习。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城市在推行政府购买工作时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

在计划阶段,政府和有关专家收集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信息,评估需求,按照需求指定购买计划并报财政预算,审核通过后报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准备招标。在招标阶段,既是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阶段,也是体现购买构成竞争性市场化的重要步骤。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向社会公布招标要求,然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撰写标书,参加竞标。标书预审后,发标方针对符合开标要求的标书组织开标,在综合评标中得分最高者中标。最后民政局与中标机构签订书面合同,招标流程结束。实施阶段是指社工机构面对服务对象直接提供服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工服务机构根据合同约定的条款和服务方案向服务对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在服务的实施过程中,民政部门对服务的开展情况、服务质量和效果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监管。评估阶段是指政府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服务实施过程、成效进行检查评价的阶段。

(四)资金问题。在资金问题上,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税收收入或者非税收入。利用税收收入是各地较为普遍的做法,各级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或者文件,将购买社工服务的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财政部门起到统筹和监督的作用。二是利用非税收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彩票公益金收入。笔者认为,经济基础是推进购买社工服务和促进社工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投入自然较大。相比之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还在抓GDP,无心也无力把购买服务纳入资金投入的重点工作,社工组织也还处于萌芽阶段,有的城市甚至没有一个有规模的社工机构,所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也就无从谈起。

二、河北省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根据2014年8月《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意见》,河北省将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领域,面向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服务对象,组织开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不仅包括为老年人、残疾人和优抚安置对象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社会参与、代际沟通等服务,也包括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计划,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生活扶助、就业援助、生计发展、权益维护等服务,帮助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城市户籍居民与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和谐共处。此外,还实施了农村留守人员社会保护计划,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缓解生活困难,构建完善的社会保护与支持网络。

河北省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具有普遍性,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思想认识方面,社会和政府部门对社工服务的内涵和功能缺乏了解,宣传力度不够;其次在体制机制方面,表现在社工机构发育不健全和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不健全;第三在资金方面,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投入不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第四是人员方面,表现为社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待遇低,流动性大等;最后是制度方面,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滞后。而针对这五大方面的问题,现有研究给出的解决思路也比较一致,一是要转变思想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二是主张试点先行,按照分步建设原则推进购买社工服务的工作;三是合理安排社会工作服务采购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四是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购买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小强,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初探[J], 观点,2008(6)

篇5:法治社区,社工在路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此开启了“法治中国”的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进程就是要从法制到法治,法治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任何人和组织群体都不能够超越宪法和法律。再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们讲法治精神、法治社区,这是精髓性的东西。

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岗位的社区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为国家法制建设、法治社区建设作出贡献。树立法制观念我们应该做到学法,知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从微观的视角谈起,我认为自身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大国,熟知法律有利于我们生活得更好,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消除随心所欲的错误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立足于社会,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发展,有利于我们更了解社会的现状。总而言之我们生活的国家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大国,生存在这样的国家必须了解法律,学习法律。同时,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应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法律法规、社区居委会有关规定及法规以及物业知识。为了提高法律素养,我们应学习《物业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了成为人民的公仆,我们应该牢记与工作息息相关的条例、办法等中的每一条规定。只要这样全方位的武装自己,意识才能被养成,依法行政的基础才打的坚实。

第二,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多途径多渠道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群众的愿望是简单的,“以最快的速度最简单的方式把事情办好”仅此而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需求不断膨胀,事事讲究依据,这就要求我们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同时我们也应该主动深入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尽量满足群众的诉求。学习法律,就是要了解我国现有的法律,明确法律中要求我们的义务和权利,了解相关的法部门和执法机构,严格规范我们的行为,努力履行我们应尽的职责,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习法律还要明确法律是什么,法律的内容是什么,法律的意义是什么,法律怎样规定人的行为等等。学习法律有很多途径,社区可以组织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宣传法律知识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看有关法律的法制栏目和道德观察等节目,在社区召开我你身边的违法行为讨论会,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法律知识。

第三,耐心解释,勇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员”。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障。树立自由平等的观念,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树立权利义务观念,明确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的性质,明确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的关系。

篇6:社区社工个人工作总结

转眼间,我来到社区工作已经三个月了。这三个月中,在街道居民科和社区居委会的教育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虽然自己的思想、工作上取得了一点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当我真正开始进入到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刚步入社会的人,遇到许多的事情都是平时接触不到的,与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思想上和工作上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所以我要通过我的努力,尽快熟悉新工作。

思想上,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面对复杂的工作,首先要虚心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向有经验的同事们学习。向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如何与社区的居民融洽相处;顾全大局,不争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的为居民服务,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不断的完善自己,为社区的建设发展尽职尽责。

在工作上,要虚心请教,踏实肯干。作为一名刚刚步入社区的新人,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对社区很多工作不了解,面对这种情况,让自己尽早的熟悉,少走弯路。刚刚进入社区的时候,我和大家一起投入了实有人口采集的工作当中,白天了为了避免家中无人,入户困难,我与同事利用这段时间和负责楼门的楼门长交流、了解外地人情况,大体了解后,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入户调查。通过这次的实有人口登记,我对社区居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为我在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社区举办活动中,尽力做好各项辅助工作,确保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

在通过第八届换届选举后,我担任了居委会的社区治安与人民调解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一方面积极向领导、向前辈请教、自己摸索实践,总结、积累工作经验。在重点人排查工作中,我身为一个新人,很多事情不了解,主任耐心的教导我,跟我一起做这个工作,使这个对我来说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起来。

另一方面,自觉进行业务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平时注意收集各类信息,吸取各种方式方法,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每一项的工作。

在居委会融洽的工作氛围以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我很快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工作中能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以诚待人,为居民排忧解难办实事。通过这三个月的努力已经逐渐适应了社区的工作,对社区工作也较为深入的了解,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更加优秀成绩来回报社会。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深知自己还知自己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加以改进。

篇7:社区专职社工述职报告

一、岗位工作基本情况

老旧楼栋、拆迁面积大、流动人口多,这是下半城社区的共同特点。社工的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与辖区其他社区比较,我们的组员招募显得更加困难一些,这成为社工开展小组和社区活动的一大瓶颈,社工开展服务4年来,根据我社区的情况,重点服务老年和青少年人群。今年我继续参加了渝中区社区社会工作助理督导培养对象培训班以及渝中区社区社会工作骨干人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让我们能更好的为大家服务,社区创新治理的今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只有充分发挥好居民自我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动性,社区这个大家庭才会越来越美好,做为社区的专职社工,我们也希望真正做到“社工让社区更美好”。

二、具体履职情况

现在,我就20xx年全年社工工作开展情况做一个简单汇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各位居民代表批评指正。

20xx年整体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青少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全年完成了10个个案、6场社区活动、6个小组活动、建档100人、询访218人次……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与去年一样,社区的品牌项目“健康365”。社区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源,那就是滨江公园,立足于辖区实际情况,探索性的开展了以提升辖区居民健康意识为主题的“健康365”系列活动。青少年人群主要围绕安全、环保开展活动。志愿者能力提升将作为社工接下来开展的重点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在专业活动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实践能力远远不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强专业学习,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培训活动,更多地咨询督导和其他同工的意见,听取工作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争取做出更好地的工作成效。

(二)活动组织的创新性不够。在开展的社区,小组活动中,思路不够开阔,融入的创新元素不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来争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借鉴别人的好的活动创意,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设计出更好的社区活动和小组活动。

(三)对服务对象的细化不够,没有挖掘出居民的深层次需求,用已有的工作经验去开展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服务,发现了自己身上更多的不足,如何提供更精准化的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挖掘自身的潜能。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等内容

篇8:社工社区走访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部分福利、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逐步分离并转交给社区,建设社区工作的发展日益重要。进入二十一世纪,社区开始成为人们所熟悉并依赖的生活环境,城市居民自治关系到居民自身的切实利益以及健康安定的生活,也关系到社区建设的稳定性与民主性以及国家的安定。但社区服务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服务人员专业化低,居民参与率不高等。

(二)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主要以社会互动理论、社会网络支持理论为切入视角和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观察法、无结构式访谈法进行案例研究。以C市N区H社区真实案例,将社区案主与社工以及社区居民积极分子均纳入具体的情境之中,以观察员和记录员的角度提出城市社区与居民建立关系的实务方法,分析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及社区居民积极分子在社区服务中的优势。从而探讨、分析具体社区案例中的社区工作人员和积极分子他们在城市社区中的服务专业提升上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社工是如何整合资源介入社区居民的生活,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居民服务当中如何运用等。

二、概念与研究理论

(一)概念界定

1、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指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在民政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依托,以社区居民的自助与互助为基础,面向生社区全体居民,重点关注弱势群体,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而开展额各种社会福利服务和便民服务。

2、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主要是指在中国城市的区、街、居等社区范围内,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理论知识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为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总称。

3、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指依靠城市社区居民自身力量,以国家相关法律为依据,遵循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统一协商,民主决策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解决社区事务的问题中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

(二)理论工具

本文试图运用社会互动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进行分析。互动论研究将社区案主面临的问题置于社区这个特定场域之中,集中在社区独居老人与社工以及社区居民自治在这种互动情境中进行研究分析。

社会支持网络指出,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大,就越能更好的应付来自环境的各种挑战,通过这些支持,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社会支持网络模式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领域,尤其是对农民工、下岗职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研究。

三、社区服务案例分析

本文从C重庆市市N区H社区的调查材料中选取两个长期案例加以分析,凸显社工如何整合有利资源介入社区居民的生活。

(一)案例一:

访谈案主是一位独居空巢老人,王婆婆。外地人氏。为躲避战乱与老伴来到重庆生活,现在老伴已逝,膝下无子,一人独守。

通过和案主的访谈,社会工作者通过案主的态度和言语仔细观察,社工决定每周定期并坚持去看望老人,运用个案开展工作。经过长时间的与老人接触,老人逐渐接受社工和邻。此次探访中,社工特意找到社区居民代表H女士,希望他可以带动小区居民主动去关心、帮助老人,从而减轻老人的孤独感。现在老人没有事就会主动走到小区院里和居民聊天,彼此作为各自的倾听者和诉说者。现在老人明显比以前更加开朗,也结交了小区其他老年朋友,个人的社交圈明显的拓宽了,也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

(二)案例二:

访谈案主是一位高龄独居老人,吴爷爷,重庆本地人氏。案主患有严重的眼疾,行动不便。老人退休金较为优渥,曾经入住过养老院,由于养老院服务质量差,原有的饮食、起居以及生活方式无法得到满足和支持,老人难以适应养老院的生活,最后决定选择回归家庭养老。虽然子孙会定期看望他,但老人因为自身健康原因,根本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被迫从社会生活中撤离,与之相关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单一,薄弱,稳定性较差。

通过之前几次与老人的交谈,可以发现案主具有一定文化,说话条理清楚。故社工采用缅怀疗法,通过带领案主进行往事回顾,从过往中的获取成就感,从而打开心,探访人员包括案主,社工,以及居民自治委员会社区积极分子何利君阿姨。在前后至少六次的访谈时间里,老人频频赞赏何阿姨平日对他的照顾,通过老人对社区阿姨的赞扬,透露出安慰。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到作为社区活动积极分子何阿姨的热心和不易。

四、社区工作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一)促进居民“四个自我”的形成

社会工作崇尚“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强调开展这次社区居民需求调查就是为了实现以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为本,以预防、治疗和发展的服务模式唤起居民自治的积极性,促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在此次调查中,可以发现社区居民的参与性较低,但他们的社区生活确是单调乏味的。社工入驻到社区后,就将立足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能,为居民提供科学化与精细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培养自治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活动机制

一套完善的活动机制,比如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定期开展同时仍让居民对活动抱有新鲜感,尤其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应充分开展具有较强覆盖性的社区活动,这样能够扩大社区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社区居民融入,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活动有效实现其既定目标,提高活动连贯性。增强居民参与意识,为居民自治打下基础。(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文军.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魏成.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务的路径——以B市Q区的个案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2

[4]赵静.专业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中的嵌入性发展.[D].西北大学.2015

[5]胡俊.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模式探索——以深圳市X社区为例.[D].郑州大学.2014

[6]闫丽.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经验分析——基于深圳市C社区服务中心项目的实践反思.[D].云南大学.2013

[7]何筠.关于发展社区服务的思考.[J].青年思想家.1997:18-20

[8]霍立珠.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排斥与社会工作介入—以S市D社区个案为例.[D].吉林大学.2013

[9]梁赋.试论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J].2010年3月第3期

[10]马贵侠.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工作职工的应用——以合肥市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为例[J].社会工作方法.2011

[11]李杰伟.社区工作方法在改进社区服务中的实践研究——以昆民是某“村改居”社区为例.[D].云南大学.2014.

[12]谭寿敢.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社区建设中的运用于整合—以东莞市塘厦镇四村社区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篇9:社区社工培训心得体会

在开展培训的三天里,持续着闷热难耐的“桑拿天”,但绝大部分同志仍然坚持参加了两天的培训课程和第三天的社区工作经验交流,虽然一坐就是整整一天,但大家都很认真地听讲、做着记录。最难得的是我们都被彼此积极的精神激励着,作为新工作的开始,这让我感到非常鼓舞人心。两天多的入职学习和工作经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感触很深。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自己社区工作者的新的岗位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对自己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帮助我更快地从学生的身份中转变过来。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不断学习,也离不开外界对他的不断鞭策。

通过各位领导和老师对社区工作的介绍、指导和鼓励,我们充分了解和学习了社区工作的内容、认识了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让我对社区工作者这样一个岗位有了全面的了解。各位领导的鼓励使我对自己的工作的未来充满信心,自己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也激励着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在第一堂《新形势下首都社区建设》的课程当中,通过xx市社工委孙处长的介绍,我们认识到xx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发展的新形势。

随着xx市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工作,新型服务型社区在转型和不断建设的同时面对着各种问题和社区治理特点的转变。在第一天下午的《社会建设“1+4”文件》课程当中,区社工委的王书记为我们详尽解读了xx市社会建设的各重要文件,使我们全面明确地认识了xx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精神。通过孙处长和王书记的介绍,我们对社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社区工作是艰巨而有意义的,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可以磨练我们更快地成长起来。

我们作为一支年轻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程度还很低,所以在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应该尽快适应自己工作的新角色、不断提高自己社区工作的专业素质,更好地为社区服务工作和社区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在第二天的培训当中,区委党校李副校长的讲课让我受益良多。他讲课的内容是《青年人才的成长》,他的讲话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李副校长结合自身的成长发展为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八点重要的建议:要求我们要立志气、育灵气、扬正气、展才气、炼静气、聚人气、强底气、扬朝气。我体会最深的是“扬正气”和“炼静气”这两点,李副校长说:“人品是做事的根基,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善待他人、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这一番话对于站在人生起点的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只要能够放平心态,坚持做到这些,今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们都一定会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炼静气”这一点也很重要,前一段时间,我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急之国: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不知何时,“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成为了我们的做事准则,“欲速则不达”的古训却被我们抛之脑后,不耐烦和急躁的成为了我们的通病,而能够安静专心地做事、精益求精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人调侃问:“是谁按下了中国人的快进键?”这种现象在我们年轻人的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不急功近利,而是多一些沉静的学习和反思,这对于我们的成长来说也是重要的一点。我们加入了社区工作者这个还很陌生的行列,更加需要沉下心来向老同志和前辈多学多听多看,他们都有着丰富而全面的经验。能够在社区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会牢牢记住李副校长给送给我们的这几点忠告,并且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做人做事。

在接下来的《礼仪与沟通技巧》课上,万老师为我们展开了一堂生动有趣、充满互动的礼仪培训课程。我们即将走向的社区服务岗位,最多的是与社区居民的接触与沟通,这样一堂专业的课程可以让我们工作更好地展开、为居民进行服务。在课程结束之后,相信我们将以自己最真诚的笑容来面对今后的工作。最后一天的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们认识了来自大红门街道的社区工作者黄涛。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从她质朴而充满情感的叙述当中,我们感受到社区工作虽然琐碎繁重,但辛勤的工作却能够换来居民的便利和真心实意的感激。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体现在于献身社会,我越发觉得社区工作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了。我们的社区作为政府和居民之间的纽带,我们工作的时候就更应该想居民之所想,以平常心乐观地去面对各种繁重的工作,只有舍得付出的人才能让自己生命的意义变得更有价值。三天的专业课培训结束了,感谢所有领导和老师对我们新进工作者安排的这次入职培训,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工作中。让我们努力建设新社区,为居民做好服务,促进xx区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

社区社工培训心得体会2

x月x号,x号、x月x日我有幸参加了区社工委组织的社区居委会主任、服务站站长干部培训班。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社区知识及业务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活动提高了我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让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受益非浅。总的来看,本次培训班指导思想明确,教学内容集中,社区工作者精神饱满,学习认真,具体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这期培训班是今年xx市万名社区工作者xx区社区居委会主任、服务站站长第一期社区工作者培训班,为此,区社工委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区社工委xxx书记到会参加了开班典礼,并做了动员讲话,中青院xxx书记给我们大家上了第一课。

2、重点突出,内容紧凑。这期培训班的学习内容紧紧围绕社区工作实际,重点学习了社区自治与基层民主、社区队伍与志愿者队伍建设、社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加强和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中外社会建设理论与方法、《xx市xxx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及其相关政策等内容。

3、社区工作者们遵守纪律,学习认真。区社工委的领导和各社区工作同志都能按照要求按时报到并参加学习。特别是第一天上课,同志们到的比较齐,绝大多数同志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能够自觉遵守培训班有关规定,按时听课,保持了较好的课堂秩序,表现出了社区工作者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和的精神风貌。

经过三天的培训学习活动,我有以下几点心得及感想:

一、社区工作,举足轻重,责任重大。

通过这次学习,首先给我的印象就是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工作涉及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责任重大。各部门都对社区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做了指导,总的感受就是党和国家对社区工作相当重视,同时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觉得社区群众对社区各项服务职能的要求也随着群众意识的发展不断提高,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我们工作的好与坏,上牵涉到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和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下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群众利益和生活,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是十分沉重的,加强了我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社区工作要围绕服务主题。

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是社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工作包罗万象,大到婚丧嫁娶,小到衣食住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群众在各方面的需求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我们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本着服务于民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结合我社区工作特点及工作需要,为群众解决紧急的问题。我社区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为居民“服务”这个主题。

三、开展社区工作,需要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党和政府提倡和谐社会,而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细胞,细胞的和谐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国家的和谐。社区作为基层工作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我们社区所管辖的属于老旧小区,是xx区惠民工程项目的小区,老旧小区节能改造、自来水改造、环境综合整治都进入我们的社区,社区工作变得日益繁重复杂起来。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开拓创新,强化载体建设,宽思路、多渠道的为民服务。积极探索为民服务的工作方法、工作理念、工作思路。

四、社区工作要求社区干部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

新的时期对我们的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组织管理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

作为一名刚上任不久的社区主任,我更应该多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树立为群众无私奉献的思想观念,做到进百家门,解百家难,暖百家情。同时,要充分发挥我们年龄的优势,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不断开拓进取,为社区工作注入年轻的、积极的、更新的因素,成为社区工作的生力军。

经过这三天的学习,我深切的感受到各级领导对社区工作和社区干部的重视,我更加有信心和决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的为居民群众服务。为我们和谐社区建设和居民群众多做事,做实事。

上一篇:《你好,李焕英》观影有感下一篇: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