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教学设计反思

2024-04-27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教学设计反思(精选6篇)

篇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教学设计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内容

作者是怎样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二、阅读对比,体会表达

1.出示部分段落,说一说与课文中的段落有什么不同?

(段落1摘选第二段,去掉了传说内容;段落2摘选第三段,去掉了段中的数字;段落3摘选第五段,用“非常”换掉了“最”。)

2.学生互读比较,交流意见。

3.学生在班上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段落1加入了传说故事赋予了神奇的色彩,而且更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段落2加入准确的数字使得说明的事物更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段落3用“最”表示达到了极点、极限,表达的程度要比“非常”高。)

[通过学生对不同段落的比较和感受,体验到不同的表达效果,切身感悟文中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效果,从而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以及其方法的作用。]

三、欣赏奇观,激发情感

1、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无音乐、无解说)

2、同学们,风光秀丽,景观宏伟,只是好像缺点什么?(学生会提出没有音乐和解说)

3、组织学生从课文中选择内容做解说。

4、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有音乐),学生做解说。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实践,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

四、拓展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你还知道哪些奇观?能不能介绍给大家。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奇观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2、搜集整理资料,写一处你知道的奇观。

板书设计

篇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教学设计反思

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解读文本之后融于新闻发布会中,以记者和旅游者的身份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以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调控的作用。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解决重难点,保证一课时能完成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在理解词语时用词语配图片的形式,直观、形象、省时。在理解大峡谷的奇异景色时,让学生谈感受后欣赏景观图片,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再带着感受朗读课文,突出了重点,加深了印象。

篇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教学设计反思

[问题呈现]

在上《雅鲁藏布大峡谷》时, 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 对于对话教学的理解不够到位, 从而课堂上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的现象, 缺失了对话教学的真实意义。

片段一: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哪里?

生:青藏高原。

师:青藏高原号称什么?

生:世界屋脊。

师:青藏高原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喜马拉雅山……

师: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第一?

生: (照本宣读文中句子)

片段二:

师:同学们, 学了这篇课文后, 你明白了什么?

生1:我明白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

生2:我觉得雅鲁藏布大峡谷不愧是世界第一峡谷。

师:说得好!谁还有不同意见?

学生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事论事说了许多。

[诊断分析]

上完课后, 发现自己真的很失败, 静下心来仔细分析, 发现了许多问题。

片段一, 这种看似流畅的交流只是教学中的对答, 这样的对话只在同一知识层面转圈, 没有走向深入, 这些问题所引发的思维价值及阅读空间都很小, 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教师只是把教材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 这些细小的问题把文章“肢解”了, 不但文章的整体美丧失殆尽,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说权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学生在这些所谓井井有条的提问中, 忙于去寻找书上现成的答案, 忙于把这些机械的答案机械地表述出来。这样零碎的对话只停留在教学内容的“浅表层”理解, 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深刻感悟。这样的对话必定视野狭窄, 思维僵化。这样空泛的问与答, 导致课堂对话浅显无价值。

片段二, 按理说, 这个谈感受环节还是不错的, 既体现了“教学对话”的新理念, 又增进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可因拘泥于“以本为本”的思想, 使其教学对话大打折扣。我们知道,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更广阔的课程视野。能将文本与作者本身的生命经历实现相互比对和观照, 把孩子的生命体验与对文本的阅读感受紧紧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充满张力的“对话场”, 建构起对于我们的学生具有真实价值的意义对话。

[治疗处方]

为了不让自己有太多的遗憾, 笔者去网上欣赏了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教学《蒲公英的种子》教学片断。

生1:“第二年的春天, 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 落在湖泊里的蒲公英早已淹死, 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读了这一节, 我想, 蒲公英的种子离开了妈妈, 可能枯萎, 也可能毁灭, 但是它们如果不离开妈妈, 就永远没有新的生机。

师:你的理解很深刻!对我也有所启发。我认为, 动物也一样, 如强大的狮子、老虎, 年幼的时候就要各自独立, 再如弱小的鸟雀, 也不能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之下。

生2:在这一方面, 有的人还不如蒲公英。例如, 我爸爸要到深圳去工作, 爷爷、奶奶都哭着不让离开。

师:请大家再读课文, 对于“孩子”的选择, 你从蒲公英妈妈身上有什么新的启发?

生3:我想, 蒲公英既是妈妈的孩子, 又不是妈妈的孩子。说它是妈妈的孩子, 因为没有妈妈就没有它;说它不是妈妈的孩子, 是因为它一旦离开了妈妈, 就是大地的孩子。

师:妙!有哲理!有一位思想家说:“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们是‘生命’的子与女……”

看完名师的教学片断, 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明白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 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使课堂“对话” 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笔者从孙老师教学片断中得到不少启发。

一、关注鱼水亲和的氛围——让对话怒放

一般来说, 由教师和学生打造的对话氛围, 应该是很美很美的, 一如山之光, 水之声, 月之色, 花之香, 有着无可名状的美;孙老师真诚地把学生看做心灵上的朋友, 学生忘情地把教师当做灵魂中的亲人;教师眉开眼笑, 学生眉飞色舞;教师欢声笑语, 学生莺歌燕舞;教师真诚拥抱, 学生掌声不息;教师柔情似水, 学生情深似海。

二、关注人格平等的精神——让对话涅

师生间平等的对话, 不是玩噱头, 不是偶有所得即兴发挥, 不是漫天撒网。它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教学过程。同时, 我们也发现教师不能操纵对话的过程, 不再是金口玉言的“师皇”, 而是平等对话的首席;不再是绝对真理的代言人, 而是平等对话的精神领袖。语文课堂上的对话, 犹如玉石相互碰撞, 只有这种平等互动的作用力, 才能擦出火花, 得以焚烧, 得以涅■。

三、关注文本价值的取向——让对话深远

篇4:《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建议

《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阅读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从心底升腾。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是能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重点是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难点是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略读课文,建议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并把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内容。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读了《观潮》,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除了钱塘江大潮本身气势壮观外,也源于作者准确、精彩的描写。神州大地上,这样的奇景又何止一处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将让我们领略到的是一个“世界之最”——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思考问题,揭示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揭开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1.雅鲁藏布大峡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2.作者又是怎样向我们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呢?

三、明确任务,达成目标

1.读一读。阅读教学,读,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读,要层次分明,逐层推进。(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读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③用一个词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的印象。学生自读后,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每读一段指名说一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读完课文后,文章的“总-分-总”的结构就清晰可见了。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自己的初步印象,比如:壮丽、神奇、人间奇迹等等,并把学生所说之词写在黑板上。(2)自读感悟,练写批注。如此壮丽的景观,真是令人叹服。首先,课文中列举的确切数字,与世界上其他两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其次,课文从大峡谷的山和水两个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最后,课文通过对九个垂直自然带和“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的描述,再次表现大峡谷的壮丽神奇。这样的景观和文字都需要学生仔细地品读,用心地体悟。所以,课堂上,可让学生默读课文2-4自然段,想象画面,画出让自己有真切感受的句子,并试着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3)交流体悟,感情朗读。课文的2、3、4自然段的语言各具特色。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引导学生体会“不容置疑”的含义。)再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引导学生通过比喻句,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凌空展开的神奇美丽的画卷”;还可以相机理解“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等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才得以共鸣,才能有感情地朗读文字。同样,想象到了画面,理解了文字,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学生分句分段交流之后,相机进行朗读的指导,通过个别读、分组读、集体读、比赛读、示范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畅享语言文字的魅力,得以情感的升华,同时也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做准备。

2.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21世纪,它也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到时,势必有很多人想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所以,教师在此时可提出:“你愿意成为小小解说员,为全世界人民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吗?”以此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课文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准备,可以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在练习介绍之前,教师可提示学生抓住课文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如:“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除了引用课文中的文字内容外,学生还需要加入一些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让自己的介绍更富感染力)在学生自由准备后,请三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同时为他们佩戴上“解说员”的工作牌,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角色之中。

篇5: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的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在教学时,重点抓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的神奇?为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学生边读边想象大峡谷是怎么样的一副“神奇美丽的画卷”,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在这过程中,我觉得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探究方面做得还不够,略读课文不能引导的太多,要放学让自己去读,去感受。除了课文中写到的内容,学生也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各自都了解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所以最后一环节,我设置了学生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当然,说的亮点无非是补充上别人不知道的内容。但这个环节之后,我觉得,并不是和我想象的那么顺利,学生介绍的不够流畅,更多的是背书,因此我认为,介绍资料还是放在课的开头,作为简介,可能更能够让学生接受。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做好厚实的铺垫。

篇6: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

如果教学中不做这样的设计,而是让学生据课题、据课文内容质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自然会引起学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呢?它有哪些奇特之处?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依据课后提纲:①交代雅鲁藏布大峡谷②神奇的大拐弯③世界之最④自然博物馆⑤最后一块秘境。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分别就每一部分是如何具体描述的,进行品词析句,从中体会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从而明白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誉为人世间最壮丽山河的原因。

我想这样的设计更合理些。首先,高质量的质疑,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本来就是密切结合的,学习之中产生疑问,经过思考之后,不解之处再去学习,探求真知,才能使学习在螺旋往复中提高。由此可见,质疑是学习前进的动力,解疑是学习的目的。提高设疑的质量也就成为我们高效学习的基础。故而,我认为质疑要直奔文章中心,反映文章的重点、难点,才能统领全文,使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才能引领学生在学习美词佳句、说明方法的同时,仍能从整体上把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各种神奇之处,使我们语文教学层次分明,使语文学习浑然一体。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课时,我紧紧抓住“神奇”这条主线教学时,我始终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读文、谈感受。由于本篇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整体印象比较明确,并且在我的引导下,从文中找到重点词语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在细品课文体会时,我让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在读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读文,就像在品一杯香茶,反复的体会、回味,从中真正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使学生内心中达到真正的惊叹。了解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用比较的方法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与课标的精神是相符合的。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归纳语言,积累语言,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拓展实践学生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

上一篇:纪律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漳平市注重加强安全生产专家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