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大峡谷散文

2024-04-30

探幽大峡谷散文(共6篇)

篇1:探幽大峡谷散文

青岩古镇探幽 散文 作者:顺 延

顶着菲菲小雨,我们一行来到了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青岩,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它距离省会贵阳市仅仅30公里路程,位于贵阳市南郊花溪区,与黔东南的镇远、赤水的丙安、锦屏的隆里一起,并称为贵州四大古镇。

青岩古镇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历明清两代,迄今6百余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氛围极为浓郁。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古为屯田驻兵之地。人们都说贵州这个地方的天气很独特,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之说,果不其然,刚一出贵阳城,天上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虽然说雨不太大,但对外出旅游的人来说,总感到不爽,因为它影响我们的行程和不利于我们游览及观赏。在旅游车上大家都感到异常沉闷,大家的兴致似乎都不太高,一直到了青岩古镇,当我们跨入了满是历史沧桑的古城门,见到城内的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后,才豁然开朗,大家的心绪才逐渐好转,话语也多了起来。

青岩古镇建筑依山就势,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我们则是从南门——“定广门”入城的。远远望去,城门上大书“定广门”三个字。城门左右两边有逶迤城墙,上筑敌楼、垛口、炮台。全部用方块巨石筑就,一派青灰苍黑。我们了解到,南门定广门是四大城门中最为气势恢宏的一座,历史上,这里曾是扼守贵阳南大门的第一座门户。巨石砌成的城门楼和城墙高大威武,加上城外蜿蜒的石板路和两侧的农田,构成一副壮美的画图。我们到了城门下纷纷拍照留念,因为这具有历史沧桑感的老城门在国内并不多见。

贵阳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层层岩石堆垒,异军突起处,即为山。山多石就多,石又厚厚薄薄,逐一分层,使用极为方便。因此,许多民居多以石片当瓦、石块垒墙。大石屋连着小石屋,青苍苍

一片,是当地山乡非常特别的一道风景。青岩古镇的民居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石砌的围墙、路面、柜台、庭院及石滩、石磨、石碾、石缸随处可见,石砌的院墙据说是以糯米熬浆黏合而成,极富地方风貌,所以,将青岩古镇比喻为青岩石头城是恰如其分的。青岩镇依山傍岭,城门城墙全用石头建造成也就顺理成章了,古镇的盎然古意首先来自苍然青石。

凭心而论,青岩的民居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是创造性的,重檐悬山式民居是青岩人完全是人体仿生学与商业经营两者之间的巧妙结合。青岩古镇的民居表面看起来和其他明清建筑并无明显不同之处,青瓦石墙、古朴沧桑,但仔细观察,却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个性和地域色彩。贵州素来有“天无三日晴”之说,下雨是常事,总不能够耽误了生意。于是,精明的生意人们经过反复地经验和教训的积累,青岩镇的典型民居就这样应运而生。门面作为商铺的民居,一般会显得高大一些,光有第一重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更何况还有带着风的偏山雨,但总不能把门关上了不做生意吧,就再加上一重檐,很好的保护了柜台,这样再大的雨也不怕了。

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双重檐就像人的眉毛和睫毛,保护眼睛的是睫毛,而不是眉毛,眉毛起到是一种装饰作用,这种仿生学的商铺式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古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善于创新的精神。这种运用人体仿生学,独具特色的多功能民居建筑即便放在全国范围看也实属罕见。

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艺精湛,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令人叹为观止。一条条纵横四方的

青石板路和弯曲狭长的小巷,分列两旁的、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门窗间精雕细刻的小棂,石坊上倒立的石狮„„,无不引人发思古之幽情。当您信步沿着蜿蜒曲折、幽深安谧的街巷,来到被叫做“背街”的小巷时,立即就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时间和空间的莫大距离,青石板铺的路、青石板垒的墙,仿佛是一条石板制成的时空隧道,身临其境的你,一定会感到自己仿佛是穿越了时空。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充满历史的沧桑及悠悠古韵,令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把青岩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并不过分。整个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艺精湛,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在青岩,除了寺庙、教堂之外,镇上最有文化代表性的东西可能就是保存完好的古代牌坊,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古镇原建有八座石牌坊,现仅存三座。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定门外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均是南北向,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阿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有石鼓护柱或狮护柱。节孝坊的正中横梁上刻有空雕“二龙抢宝”、“五龙图”,雕刻十分精美,中间还嵌圣旨立匾。

在青岩古镇,除了闻名遐迩的“背街”“石牌坊”之外,很有名

气的旅游景点繁多,如:万寿宫、寿福寺、龙泉寺、天主教堂、石牌坊、状元府、文昌阁、慈云寺、万寿宫、迎祥寺等等,不胜枚举。在这里,让外人让人感到诧异不解的是,小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也就是说,小镇中既有佛教徒、道教徒,又同样盛行天主教和基督教,无法得知这样的“四教并存”现象是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但据镇上人说,每每到了初一、十五、寺庙里的香火是不会断的,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一镇四教并存,各念各的经,相安无事,倒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了实地观察和了解一下,我和同去的伙伴踏入高悬紫红色十字架的教堂内,可发现教堂非常简陋,也许是下雨关系,没有见到教徒在活动,出了大门,只见得略显寒酸的大门两侧竟然书写着这样一副楹联:“两大包罗统属一元开造化,群生普仰并无二帅可钦崇”。洋文化也本地化了。

站在青岩镇的城楼上远眺,尖顶的教堂和肃穆巍然的贞女牌坊遥遥相对,你不觉得它们之间的突兀,反倒感觉出一种参差文化的不对称美,就像那镂空花窗、玻璃青瓦和五颜六色的现代商品,流露出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扯不断、理还乱。青岩人那种淡定以及生俱来的、对外来事物的宽容与大度,使本不属于这方天地的宗教信仰也在此生生不息。

要知道,过去外来的文化也是通过小路悄悄地进入古镇的。宗教的影响尤为典型,在中国的古镇中已很难再有青岩这样的“四教合一”的风景了。在青岩,佛教和道教寺庙的香火也很旺。佛教寺庙虽然谈不上规模宏大,但布局严谨,有不少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出庙门不远是基督教堂,教堂里教徒们聆听着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讲解《圣经》。还有道教的宫观,在袅袅的青烟中传出道家的祷文。

镇内还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和自然风物景观。现存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作战指挥所。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在青岩镇北街10号,1939~1941年李克农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属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位于南街75号,邓颖超之母杨振德女士1939~1941年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另外,位于青岩背街2号,1939~1941年,周恩来父亲周懋臣老人曾在此居住,现已对外开放。

在青岩游览,我们发现这里的美食和小吃,比比皆是。古镇的传统特色小吃所用的原料其实并不复杂而特殊,仅仅是一些家常的五谷杂粮、荤腥畜肉而已。但在镇内巧妇的精妙手艺加工下,一盘盘极有

特色的小吃就摆上了桌面。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豆腐果、泡豆腐、豆腐皮、腊肉、腊肠、状元蹄、状元膀、鸡辣角等等。名目繁多,品种多样,且营养丰富、百吃不厌。

与众不同的豆腐圆子是用豆腐捏成圆球状,再裹上面粉做成的。在油锅里微微一炸,出锅的时候黄灿灿的。趁热蘸点贵州特有的沾水,再整个儿放入嘴里,外脆内软,甜中带辣,确是极品的美味。糕粑稀饭,早餐的首选,藕粉做底,上面放上一个煮熟了的米糕团,看上去煞是可爱诱人,一般吃前先撒上些瓜子、芝麻、花生仁、蜜饯之类的配料,然后用勺子把米糕捣碎,和在藕粉里一勺勺吃,口味甜糯,细滑无比。很多去青岩的游客都极其推崇“糕粑稀饭”,认为是一种最好吃、最受欢迎的小吃。

青岩还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玫瑰酥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宽家于1874年首户生产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字号。很多去青岩旅游的朋友都买了“玫瑰酥糖”,以便带回去自吃和送朋友。

青岩双花醋也十分著名,尽管已有百岁高龄,至今仍然不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黑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老贵阳”们对它颇为偏爱。青岩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蜜汁猪肘、酸汤鱼等等,当地还盛产各种山间野菜,处理后摆上饭桌,也是极具特色。其他像当地出的“苗酒”、“苗烟”也很受游客青睐,我们一行还在导游的带领下,去老乡家的美食加工处参观,寻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行走在青岩的青石板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里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青岩镇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文明市场。众所周知,青岩古镇人文荟萃,文化沉淀深厚,十分著名的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都是青岩人的骄傲。状元府,就是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故居,它坐落在小镇状元街1号,状元街与北街交接,靠南边那一截叫“下院街”,北街干道上有指示路牌比较容易找到。大院门前是一副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均为一正两厢,风格是歇山式,总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左右。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曾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

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一一去造访青岩的各个景点,因为毕竟时间有限,要按照行程的安排开展游览。所以,此次游览也是属于走马观花,匆匆而行。但青岩的那种清静、祥和、古朴、浓郁的古镇风格,还是令人欣喜不已。

篇2:探幽大峡谷散文

早上走出酒店,天仍然是灰蒙蒙的,街上到处是积水和枯枝黄叶的狼藉。据预报,婺源今日上午有雾,担心高速路的封堵,无心逗留,即刻打的离开婺源,直奔黄山市而去。在黄山市(屯溪)又换乘了当地的汽车。去往景区的路是在山脚下绕山而且蜿蜒的,有些路段坑坑洼洼,满是泥水,很颠簸。但沿途雨后的青山翠竹、重峦叠嶂,让我忘记了这些艰辛,也好像是前世有约,又好像故地重游,很顺利的就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就看见立在景区门前的一块浅黄色景观大石头,上面镌刻着两个斗大的红字――呈坎,上面还有五个黄色的“A”字。

呈坎村是座落在黄山脚下深山腹地之中的一个古村落,现为呈坎镇政府所在地。呈坎古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据当地《罗氏族谱》记载,豫章(今南昌)柏林罗氏兄弟于唐末迁居此地,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来选址、布局、建设,并改“龙溪”为“呈坎”。呈坎四面环山,“众川”河绕村而过,“枕山、环水、面屏”, 从地理选址到人文建设巧妙的构成了内外八卦的格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也许是“风水”的关系,呈坎历史上科甲不断、英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一大批高官、巨贾、诗人、学者等。苏东坡在《罗氏族谱》题辞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的评说;曾因罗氏家族名人辈出,朱熹来呈坎后曾写诗赞誉说“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目前,呈坎是全国独一无二保存完好的明代古村落,还有宋、元、明、清历代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群。这里汇集了徽派不同风格的建筑,尤其那些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木雕,不仅彰显了徽派建筑的特点,也把徽派建筑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被中外专家和游人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呈坎的古建筑群和村中罗东舒祠均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村两国宝”,全国罕见。

中国绘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作家毕淑敏也感叹过,认为“中国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呈坎!”美誉实在是不少……

我们下车的时候,天空灰蒙蒙的,空气潮潮的地面湿湿的。一夜的春雨妆扮了这座古村,花草树木的枝叶上都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微风中颤动;周围山的顶部都已隐没在云雾之中,还有一缕很长的云雾像一条白练在山腰飘动。有一个很大的清水池塘横卧在村前,这里人叫做“水口”,这是景区的进口处。一个向南方向的石拱桥连着一条青砖甬路,将池塘分割成东西两片。东面的池塘是个圆形,从东边又有一座石拱桥并连接一块不大的绿地,再经一座石板桥从西南面出来,像一条弧线,把这片湖水勾画成一个“阴阳鱼”八卦的图案。处处体现着八卦的特点。池塘本是荷花池,因现在才刚刚进入四月,水面只有一些干枯的荷杆和绿色的水藻,岸边生长着旺盛的蒲草,岸上还有一些金黄色的油菜花没有凋落。围绕池塘的东南面是很俊秀的徽式古老的房舍建筑,粉白的墙壁布满了或黄色或褐色的瘢痕,墙角处还长着绿绿的苔藓。一种古老而沧桑感让人油然而生。紧挨着池塘还建有雨廊、水磨、舂米碾坊、亭阁;在池塘边一堵高墙上,攀爬着一片紫藤花,正开得热闹。这里是景区一个典型景点,景色很秀美,搭配也很简洁、别致,不仅展示了徽式建筑的浓郁特色,也显现了“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诗情画意。粉墙黛瓦的房舍建筑因经春雨的浸润,有一种浓墨淡彩般的深沉、厚重感,并清晰地倒映在池塘中,加之池塘的绿水、岸边的粉红杏花、繁花缀满枝头的紫藤、拱形而古老的小桥和灰白色的.天空,简直就是一副田园写意水墨画。

呈坎景区开发的比较晚,来这里的游人很少,也没有像有些景区那种浓重的商业味道,民风很淳朴。尤其是座落山中,远离闹市,宁静是这里最大的特色。正在美景中流连时,天空又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马上躲进池塘边的亭阁中,站在阁中欣赏这雨中的图画,又有一种别样的韵味。那种美的景色、那种美的心情,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体会得到。

待雨小了一些,我撑着雨伞,走进了村子,静静地去寻找这古老村落的千年风韵。这里不愧为八卦村,无论是街还是巷都是曲曲折折、拐来绕去的,就像迷宫一样。这里的街巷也比较特别,长的少短的多、宽的少窄的多,窄的小巷只容两人并行。巷子两边都是高深的灰面斑驳的围墙,路面基本都是用花岗条石铺筑,条石已经被岁月的脚步踏磨得凹凸不平,但很平滑。小巷的石板路大多在一侧开有窄窄的沟渠,还有清水流淌,这些水都是引众川河的河水。沟渠沿住宅房舍开凿,星罗棋布,布满了村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街巷水系。这种设计充分体现“阴阳”和“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风水理论,而且这水可以泄洪、排水、消防,还可以滋润这个古老的村落。一个人撑着伞,在潇潇的春雨中,走在这样的古巷中,似乎有些寂寥、孤独、阴森之感,好像走在很遥远的的从前……

稍宽一些街巷的两面是民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高高的马头墙高低错落、黑白相间,粉墙黛瓦、淡雅清秀。峭立高耸的门楼上方还有突出墙体的黑色飞檐浮雕,更增添了房舍的古朴。据说呈坎因为开发较晚,至今还处于原始的状态,这里的古民居,除了一些国家保护文物,明清的房子也有人随意的住着。人们在这里淡淡然然的生活、殷殷勤勤的劳作,流淌着一种久违的随意、闲适和寂寞,这里似乎永远也没有过热闹和激情。这里的原住村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用具,依然保持着徽州先民的摸样,他们对于自己居住的老宅,充满了自豪和敬畏,不愿做轻易的改动,哪怕有些许风雨剥蚀的痕迹,他们也会维持原貌。也正是得益于对古宅的敬畏感,呈坎的古民居才能保持着原滋原味,才能鲜活地呈现在今人面前。因为今天是雨天,街巷中更是很少行人,各家的门都是关着的。偶尔有开着门的,可以窥见民宅一斑。民宅基本也是两层格局,进门都是厅堂,穿厅而过是自家的院落。房舍内的摆设基本都很陈旧、古朴,主人大多是一些老年人,穿着也很朴素,与房舍一样,显得很沧桑;有的在拾掇杂物,有的坐在小竹凳上喝着茶水。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常、安宁、淡然,并透着一种久违了的寂寥、随意。与如今的城市相比,犹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秦人”,似乎“乃不知有汉”一样,似如隔世。

村子的南面是众川河。可能是上游下雨造成的,河水很混黄,水势很大。这与原来照片上那种河水清浅、卵石可见、鸭鹅嬉水的画面已不可同日而语。对面是田地,一直连接到山脚下,几头黄牛正在田中吃草,青绿色的田野点缀着零星的油菜花,显现着充满韵味的田园风光。在远处青绿色的山坡还有隐隐的村落显现。在面对村子中心位置的河上,建有一座“三孔”石桥,名为“环秀桥”,桥上有亭、亭中有条凳。环秀桥为溪东街和前后街的主要通道。这是一座建于元代的五孔石桥,历经百年沧桑,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然而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却将古桥冲垮,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的修复,才恢复成如今模样。虽然已恢复,也仅剩下三孔,而且也少了些往日的那份古朴感,这对世人来说不能不算作是件遗憾的事情。

呈坎的古民居与宏村、西递不同,虽然都是徽式建筑,但西递和宏村以徽商住宅居多,呈坎则以官家宅见长。这里的官宅、祠堂不仅多,还因地位的不同,各具特色。官宅的前后进之间有院落,院里花木疏朗,石径分明。特别是规模宏大的“贞靖罗东舒先生祠”(简称罗东舒祠)。据介绍,“罗东舒祠”是罗氏家族的祠堂,在设计和建筑上集古、雅、美于一体,是徽派建筑的典范,罗东舒祠被誉为“民间故宫”、“国之瑰宝”、“江南第一祠”。罗东舒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万历三十五年续建,到万历三十九年完工,前后耗时八十七年、花费白银逾四万五千两。“罗东舒祠”是为纪念呈坎村前罗氏宗族十三世祖罗东舒的,建筑设计基本是按文庙和孔庙的格局兴建的,是典型的徽州明代祠堂。整个祠堂建筑分为四进,层层升高,气势恢宏。走进祠堂给我的感觉是规模宏大,结构完整,风格独特。高大粗壮的梁柱、精细华美的隔窗、栩栩如生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宽大的匾额、彩画都记述着昔日的繁华,令人感叹先人的智慧和技艺。祠中的“宝纶阁”为祠堂后寝,用于珍藏历代皇帝赐予呈坎罗氏的诰命、诏书等恩旨纶音,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高近十四米,面阔十一开间,进深十米,仅比北京故宫太和殿少两个开间。宝纶阁还是安徽省迄今保留明代彩画及祠堂最完整的一组家庙建筑。虽说祠堂处处都展示着规模的恢弘、构造的华美、工艺的精湛,但那些斑驳的墙壁、褪色的漆柱和彩画、积满灰尘而又空荡荡的厅堂,就像一位穿着破旧的朝服、手里拄着拐杖、满身灰垢的老人,满脸刻录着岁月的沧桑。让人深深地感觉到“逝者如斯夫”。只有那株长在庭院已有400多年树龄的桂花树,还郁郁葱葱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豪宅虽破旧仍在,其主人焉在?其修祠者焉在?

篇3:探幽大峡谷散文

如果我们把一篇篇经典之作比作一座座美丽的宫殿, 那么只有那些掌握着能打开各个门户的钥匙的人, 才有可能拾级而上, 登堂入室, 去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那么打开这些文章的“门户”的第一把钥匙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要找准作者的情感触发点。

其实要找到这个点并不难, 它常常是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或关键语句, 如《春酒》中的“家乡味”, 《老王》中的“不安”与“愧怍”, 《背影》中的最后几句话, 等等。所以在上《背影》这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在听了课文录音后从课文中找到作者的写作缘由 (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 , 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篇不见父亲两年之后见信伤情的回忆之作, 再借助多媒体投影补充作者谈写作动机时的原话:“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然后抛出问题:“这是父亲什么时候留给我的背影呢?这让我‘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的背影又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朱自清先生透过那充盈泪水的双眸去追寻那令他无法忘怀的感人的背影。”这样就直接切入了文本的核心部分———文章的第6自然段。

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 从不同角度感知背影。我要求学生想象并模拟“探”“攀”“缩”“倾”这一系列动作, 然后问:“如果让你去完成这一系列动作, 你会感到困难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 “很轻松”。

“那么对父亲而言呢?为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很困难”, “因为父亲年老”“因为父亲肥胖”“因为父亲走平地都步履蹒跚”“因为父亲穿的是不方便行动的棉袍”……

“父亲明知过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对自己并非易事, 为什么偏不让儿子去, 一定要自己勉力为之呢?”

……

在朗读、讨论、想象与回放中, 学生充分感知了背影的沉重、蹒跚和艰难, 然后我又深入追问:“父亲的背影对于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如果是在平常, 如果这是一个昂首挺胸时的背影, 如果这是一个春风得意时的背影, 也许它就不会令人泪眼婆娑、刻骨铭心。那么这个背影为何会在历时八年之后仍如此清晰地凸显在朱自清眼前呢?请联系相关语段找答案。”这样就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学生迅速地从二、三两个自然段中找到了原因:那是因为父亲的背影出现在家境惨淡, 祸不单行这一不平常的背景下。然后教师总结:“这个背影是在冬日, 是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祸不单行, 奔丧回家时的背影;是变卖典质, 借钱办丧, 老境颓唐时的背影。日渐苍老的父亲在丧母失业的悲痛中还要独力承担家庭的重担, 我们可以想见父亲的心头一定郁结着浓浓的愁云。就在这凄凉哀伤、令人禁不住悲从中来的氛围中, 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出现了。一头是谋事养家的重担, 一头是儿子的路途平安, 天平的两头孰轻孰重?父亲选择了儿子。为给儿子送行、买橘子, 他从月台上爬上又爬下, 这一沉重、蹒跚、艰难的背影因不同寻常的背景更彰显出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 这一份较之平常更显深挚的父爱怎不令儿子心疼而又感动以致潸然泪下?”至此, 学生已经遵照作者的思路渐入佳境。课堂上凝重的气氛、动情的朗读以及积极的参与说明他们心底的情感之弦已被一次次拨动, 一些相似的体验开始被唤醒, 他们的心情开始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但如果我们对《背影》的解读仅满足于此, 那是远远不够的。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回忆性的散文一般都会涉及到两个“我”, 即“现在的写作时的我”和“所写的事情中涉及到的过去的我”, “现在的我”在注视着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甚至完全陌生的另一个“过去的我”, 就在这样的一种审视与观照中, 文章诞生了。这两个“我”在文章中有时会以一隐一显的状态出现。就如《阿长与〈山海经〉》中, 回忆中阿长的许多行为让“我”讨厌, 那是因为鲁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 但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儿时的“我”在文中是显性的, 而现在的“我”则是隐性的, 是需要我们透过文字的表面去理解的。有时这两个“我”在文中会交叉出现, 现在的“我”会站出来对过去的“我”进行评论。比如《背影》中“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和“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是过去的二十岁时的“我”的心态, 但一句“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却透露出了现在的“我”对那时的“我”的批判和揶揄。有时文中的两个“我”会遵照顺序一前一后出现, 现在的“我”通常会在文末表达对过去的追念或反思。比如《老王》中的“我”在听闻老王的死讯后, 开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 在对过去的“我”的言行的一次次审视与反省中, “我”渐渐明白心上的不安源自“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两个“我”在年龄、阅历、心态、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距决定了这些文章所寄予的情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它必定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解读文章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肯定只能是浅尝辄止, 甚至还会对作者的情感产生误读。所以我觉得要想准确解读这些文章, 把那一种“蟠结在心中”的“极浓厚的情感”, “像春蚕抽丝一般把它抽出来”, 就必须掌握第二把钥匙, 那就是立足作者的观照点, 循着作者的视角, 披文入情, 探幽览胜, 最终洞察作者的心灵轨迹。

篇4:曲径探幽教散文

关键词:美的课堂语言;意境、再现意境;领悟主旨、揣摩语言、理解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

散文是“情种”的艺术,堪称美文之首,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散文如“素描”,如“谈心”,散文是“观察”,是“思考”,散文是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宣泄。散文有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有微妙莫测的心灵领域;散文的笔法变化无穷,无拘无束。阅读散文令我们愉悦,令我们沉思,令我们扼腕长叹,令我们愁肠百转……它的浓烈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使其深受师生的喜爱,毫无疑问,散文中有“美”的丰富的因子,因此相对其他文体,教学中更受学生的欢迎。如何真正使散文教学获得成功,深入学生内心,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我认为可以考虑散文教学的以下几个个层面:

一、葡萄美酒夜光杯

当你把斟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波光粼粼,闪闪发亮,煞是好看,葡萄美酒因有夜光杯的“烘云托月”而魅力四射。如果把散文佳作比作葡萄美酒,把美的教学语言比作夜光杯的话,那么,如能用这美的教学语言来传授散文佳作,那就如同是用夜光杯来盛用葡萄美酒一样的令人赏心悦目,或者说才不辜负散文的美。这样一来,一堂散文课,听起来定能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如临其境、心情舒畅。

有人曾经说过,完善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这虽然对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尽善尽美、几近苛求的要求,但它无疑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追求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将我们的课堂语言铸就成一樽晶莹剔透的“夜光杯”,那么有了这“夜光杯”的承载,每一节语文课都将充满着诗情画意!

二、观海则意溢于海

“意境者,文之母也”,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从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规律和创作原则,而散文美的灵魂正在于意境。散文是一片浩瀚的大海,可以包容万象,大痛大感,大彻大悟,可以寄情寄意地写,点滴之得,些微之感,也可以信手拈来,寄寓物景。智者之思,哲人之理可以用散文意境蕴涵,芸芸众生的一己之思,一时之感,也可以用散文意境来表现。意境是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一篇优美散文犹如一幅画,一首诗,字里行间,充满着真切、诚挚而浓郁的感情。读者即景、披事、体物而悟情,从而欣赏散文的意境美,最终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如何能达到这一境界呢?我想对于散文营造的意境颠峰的研究,可以说是“前人之述备已”,在此,我只谈感触比较深的两点。

1.正确地理解散文的意境

中学课本收入了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品,要真正把握好这些文章的精髓,正确地理解散文的意境是关键所在。首先,散文的意境,具体的说是作者在独特的情感氛围中,创造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能引起人丰富想象,并给人以美感的艺术画面,读者从画面的存在中得到想象的虚象,并加以玩味,由此而产生意境。其次,司空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也。” 在诗人看来,诗境与现实的关系是即不粘合于现实,又不背离现实,追求的是一种如水中月、镜中花的空灵美。

2.再现意境

散文的意境就是内在的“意”与外界的“境”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散文中的意境,有时的确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给教学中的信息发射与反馈形成了一种屏障。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通过其中丰富的内容,领会作者强烈的感情,并从中发掘出散文中的深刻含义。

三、磨刀不误砍柴功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特别青睐以散文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材料,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要领。在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磨刀,炼就深厚的砍柴功:1.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对文章主旨的领悟。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2.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注重对语言的揣摩、品析。3.突出散文的艺术性,注重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及艺术特色的理解。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指物言志、欲扬先抑、虚实相生、联想、渲染、烘托对比、象征手法、修辞技巧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通过对这些技巧的考查,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

篇5:乾隆御诗碑探幽散文

站在碑廊院内西侧的三道乾隆御碑前,去触摸那些如行云流水般超然出尘的文字时,我一直在用沉静的心去揣摩一个古代皇帝的内心世界,包括他的为人、情趣甚至灵魂。至于我的诠释是否有悖于史册,你可以信其有,也大可信其无,权当一杯茶好了。

【关于禅】

阳光从参天古柏的缝隙里洒下一缕缕温暖时,碑廊院内显得格外静谧而安详,颇有一种禅味。

而说到禅,少林十八罗汉潘国静说:“禅乃悟也,静也。即“悟”“静”生慧。禅是无,禅是有,禅是实,禅是虚,禅是天地万物!”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然后问:“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原来这就是禅。

站在碑廊院内西侧的三道乾隆御碑前,去触摸那些如行云流水般超然出尘的文字时,我一直在用沉静的心去揣摩一个古代皇帝的内心世界,包括他的为人、情趣甚至灵魂。至于我的诠释是否有悖于史册,你可以信其有,也大可信其无,权当一杯茶好了。

【乾隆缘何来百泉】

在中国这么大的一块版图上,只要是古代稍微英明点儿的皇帝所涉足的地方,都应该留下点什么痕迹以供时人以及后人,做点类似文章性的说古论今,更何况是才华横溢、功高大清的乾隆皇帝,留下御碑实在是一件很平常也很经常的小事了。单在河南辉县市百泉风景区苏门山,就有乾隆御碑四块,其中碑廊三块,山上龙亭一块儿。

乾隆皇帝是在公元1750年农历9月22日驾临百泉的,至于他来百泉游览的原因,在辉县市文物局局长张有新所作的《钟灵百泉》一书中是这样说的:乾隆游览百泉,是他称帝十五年后的第一次远游,原因一是乾隆登基之初就有南巡之意,但是皇位还不够巩固,他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治国;二是需要得到朝庭权贵的支持,当时,他即位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他父亲雍正皇帝遗诏中指定的辅政大臣鄂尔泰、张廷玉主事。这次远游是为他六巡江南作的一个试探,他要借此看看朝廷大臣的反应。至于乾隆十六年成功南巡,应该说这次试探是成功的。

然而,在华夏这块版图上,值得欣赏的美景那么多,乾隆大帝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在辉县百泉游览呢?

也许是百泉湖那翡翠般的光华在诱惑着、招引着他乐山乐水的情怀,让他智慧、仁德的性灵久欲找到一个与他心有灵犀的地方获得释放,毕竟这自地穴迸出的累累如贯珠的泉水,早在三千年前即自豪地被殷商开凿过,那冬暖夏凉的湖水四季碧绿,清冽纯净,鱼来蟹往,荇藻交横;既有北方平原俊朗的风情,又有江南水乡柔美的雅韵,《论语・雍也》中不是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句吗?《宋・程颢、程颐・二程外书・卷七》不是也说“乐山乐水,气类相合”吗?而天然毓秀的苏门山、百泉水,不正是合着这些古人的诗句顺理成章地成了那些或文静或活泼的人们所向往的地方了吗?

也许乾隆的驾临,是因了那些错落在湖水上的星罗棋布的亭台楼阁、诗意相连的曲桥回廊,以及清静幽雅的竹林书院,他可以在其中找到与其性情合拍的古典韵味吧。毕竟百泉的人文建筑从周朝开始就已经声名远扬了,连宋代大文豪苏轼都要在此激情泼墨“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更别说那湖畔的卫源庙、山腰的孔庙、夫子祠等这些与山水交相辉映的充满灵性的寺祠院殿了,它们骄傲地荟萃在一起,让多少莅临者疑是西湖照人来,惊如园林皇家开。美,是人人向往的,何况一个风流倜傥、颇富才情的乾隆皇帝呢?

也许更是那从《诗经》的《泉水》里依呀而来的《柏舟》橹桨荡漾的旋律激发了诗人的幽情,让皇帝也想在淇一方,荡舟而歌?或者是西晋那个叫做孙登的隐士一声长啸的牵引,让乾隆意欲揭开其真实的心结?至于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唐代张籍、贾岛,宋代邵雍、苏轼,金朝元好问、元朝耶律楚材,明朝于谦、清初孙奇逢等等这些贤士名流,他们下自平民百姓,上至朝野官员接踵而至,聚集在这里或游览隐居、吟诗唱和,或挥毫泼墨、题词镌碑等形成的浓厚的文雅之气,是否让乾隆也想过一把风骚雅瘾?亦或许更是当年宋代那些理学大师周敦颐、邵雍、二程,元代姚枢、许衡,明代孙奇逢等他们在这里讲学布道,使得太极书院声名远震,那些于修人治国很有影响的思想,吸引了更多的名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也使得乾隆心里生羡,他要亲自在这里与这些贤士名流们零距离心晤,来寻得一些与治国有关的笈语?

也许,只是也许,也许乾隆来这里还有更多别的理由,总之,他来了,他“驻跸苏门下,躬瞻清卫源”,他“清跸来游卫水源,小加构筑俨林园。洛中名胜山川秀,秋杪风光颂菊存”,他很诗意地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乾隆在游览百泉的日子里,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很实惠的事情,比如于二十四日免除河南歉收地方额定赋税的十分之五,三十日免除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等县第二年的额定赋税等,都被当地百姓含泪地镌刻进文字的碑刻上,流芳百世,供后人颂扬。而在这里,我想琢磨的是――他留在御碑上的诗歌。

乾隆皇帝一生酷爱作诗,他一生作诗的数量43000多首,几乎相当于全唐诗的总量,是历史上一位高产诗人,确实堪称一奇。据说有一次他去香山,5日内竟然做了67首。但是他在游览辉县的这段时间里,据资料记载,仅仅留下了11首诗歌、6块匾额和一幅对联。我们在碑廊读到的只有四首。

【同归何碍却殊途】

前者周程后者朱,同归何碍却殊途。深知天帝理数蕴,不作语言文字儒。

咸思安贫乐道趣,常依月到风来湖。啸台近在烟霄里,异世芝兰结契无?

这是刻在第一块碑上的诗,是他游览安乐窝后所写。透视这首诗歌的文字背后,我犹如看到一个凝眸深思的皇帝,一个博学儒雅的学者,一个性幽高洁的志士,正踯躅在夫子祠旁的竹林里沉思低吟“前者周程后者朱,同归何碍却殊途”,他在想什么呢?

大概他正在理学大师们的经典里寻找他们殊途同归的原因吧。周敦熙将佛、道二教援入儒学,提出新的儒学理念,创造出一种理学形态,邵雍又提出“内圣”一说,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关键在于善于内心修养,为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在太极书院讲学布道,与他的两个弟子程颢、与其二程以及慕名来访的周敦颐诚心切磋,最后在二程那里形成真正的理学,又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那里集于大成。在乾隆皇帝的眼里,这些人“深知天帝理数蕴”,断非是卖弄“语言文字”的酸夫迂儒。他敬重这些人均为知识渊博的大师,他们或时代、或身份、或地方不同,却能够安贫乐道,殊途同归,或开创、或传承,或奋斗,共同促成了一项事业的成功,这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乾隆虽然没有直接作答,却用一个有力的反诘问句,引起我们的思考。

在这里,乾隆并非真的就仅仅是在谈论古人,更是在借理学文化的传承精神,来思考一个朝代的命运,来寻找一个民族发展的更为和谐的路子。理学作为一门学问,如果没有这些人继往开来、精诚合作、团结奋进的奉献,就不可能有后来理学的发扬光大;同理,一个民族如果离开了这种精神,就一定是一个涣散的民族,一个颓废的民族、败落的民族。因此这一句“同归何碍却殊途”的反诘,问得是何等有力、何等微妙啊!对于一个登基十五年的皇帝来说,他追思先贤,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精神的仰慕,对治国之道的思考!看来读乾隆的诗歌是需要站在一个俯瞰社稷民生的高度去品味的。

“深知天帝理数蕴,不作语言文字儒。”既是对理学大师的赞美,也是在表达诗人的一种志向。“咸思安贫乐道趣,常依月到风来湖”,一份清贫,一份淡泊,是人生于高雅处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宁静致远的胸怀;“啸台近在烟霄里,异世芝兰结契无?”对孙登的仰望,对邵雍的思慕,对月亮的依恋,对兰芝的`崇誉,既是乾隆对他们灵魂的阐释,也是对他人、对自己应有操守的一种反思。他追慕先贤,在理学大师呆过的地方寻找儒香的痕迹,欣叹“读书近溯周程旨,恰喜明窗暖日暾”;他善于思辩,在碑廊前徘徊不前,感慨“巡檐更读前人句,却似韩陵可语稀”,这虽然不免有些偏颇,但都给我们留下了某种精神的暗示。

现在,乾隆的这些诗歌站在一块石碑上被人们瞻仰了千年,我想,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古代的皇帝,更是缘于这首诗歌蕴含了一种人文精神和治国理念,它透露出了一个皇帝的内心所怀,就如一鉴明亮的镜子照明古代,鉴亮后人。

【知乐仁乐逸兴飞】

其一

清跸来游卫水源,小加构筑俨林园。洛中名胜山川秀,秋杪风光颂菊存。

座晚沧池下鸥侣,阶含碧藓育桐孙。读书近溯周程旨,恰喜明窗暖日暾。

其二

半顷明湖绿竹园,卫诗风景尚依依。大珠小珠玉盘落,知乐仁乐逸兴飞。

竿线不期鱼受钓,樊笼可惜鹤思归。巡檐更读前人句,却似韩陵可语稀。

这是刻在第二块石碑上的两首律诗,从“洛中名胜山川秀,秋杪风光颂菊存”句上看,应该是游览洛阳后经比较对百泉风光所作出的高度评价和赞美,因为百泉离洛水、洛阳很近,也统称为洛中。

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乾隆皇帝那里是怎样一种阐释呢?我逐个儿抚摸着他留在碑石上的文字,试着里面寻找他灵魂出没的痕迹,触摸他心智前行的方向。

一个诗人,或端了一杯水酒端坐在百泉湖畔,低吟着“座晚沧池下鸥侣”的诗句,眯着眼沉醉;或携了一根竹杖行走于苏门石阶,念叨着“阶含碧藓育桐孙”,拾阶而自言自语,那是多么惬意的一个诗人啊!在幽居百泉短暂的日子里,乾隆除了处理公事,他将往日朝中的喧闹、争斗的疲惫一概抛掷身外,沉醉于“半顷明湖绿竹园”中,对着那曾经在《诗经》中依依摇曳的绿竹静默,或听风竹耳语,乱玉跳珠;或观山水相亲,丹霞落碧,甚是悠闲自得。这是一个善待生活的人。他陶醉在秀丽的百泉山水中,以一个寻常百姓的身份与它们相亲,在他的眼里,山是那么可爱,可以让他用温暖的词语去赞美它,水石那么可亲,可以让他用圆润的珠玉去歌唱它的。

然而他又多愁善感,他坐在河边持竿垂钓,他在钓鱼吗?为什么却不期望鱼儿上钩?他哪里是在钓鱼啊,他分明是在垂钓人生的哲理啊,鱼儿啊,你千万不要贪恋那一钩诱饵,你的生命是属于水的,水才是你自由行走的世界;而那鸟儿呢?他漫步在曲径回廊,看着檐下樊笼里的小鸟频频地向山林张望,忍不住怜悯叹息,他在叹息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何况是一只鸟儿呢?然而在他的眼里,它哪里只是一只鸟儿啊,那是一个有着人一样的生命,它不愿意被束缚在樊笼里,它要自由,只有那山林才是它飞翔快乐的归巢啊!他微皱着眉头行走在湖畔的青砖台阶上,以一个悲悯的心怀为一条鱼儿、一只鸟儿的命运忧思。

这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呢?这是怎样的一个国君呢?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找到一个可以快乐的理由,但是又有谁会为自己寻找不快乐的借口呢?“竿线不期鱼受钓,樊笼可惜鹤思归。”对鱼儿的担忧、对鹤鸟的怜悯,是对自然万物的深切关爱,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虽身为国君却不能自由施展抱负的感喟呢?

“知乐仁乐逸兴飞”,乾隆时一个智者又是一个仁者,因为他能够读懂山水的灵性,能够在禅悟山水的灵性,然而神州几千年,能够做到智仁兼备的人太多了,而乾隆却能够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做得这样天衣无缝,何哉?我想这是在生活中所站的高度不同,就如麻雀与鹏鸟的区别。而乾隆又岂止是一只鹏鸟呢?

邵雍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他善于进行内心修养,尽心为人,尽心处事的。因此,对于自然万物,只有以人类的心灵才能读懂山水的性情。因此在乾隆的诗歌里,那些山水都是有灵魂的,因为乾隆已经把一颗心放置在了天地之间。

而作为一朝明君,乾隆的心里不只是装了山水,更装了能够载舟亦能覆舟的子民。

【流淇润桑土,利泽永中原】

驻跸苏门下,躬瞻清卫源。地灵神以妥,派远物蒙恩。

百颗珠呈翡,一泓月贮痕。流淇润桑土,利泽永中原。

抚摸碑刻上的每一个文字,想象乾隆躬身卫源庙,以虔诚的姿势手执焚香跪在拜亭前,他在祈求什么呢?是希望天地神灵委以重任、派他去来这里让万物远物蒙受恩泽吗?白昼,泉内珠玉喷涌,夜里湖内月光皎皎,那是一个多么安详宁静美丽的地方啊,乾隆对着河神祈祷,期望它涌着清澈的泉水去滋润这一方秀丽的山水,永远让老百姓沐浴幸福的恩泽!

军人是用武器征服世界的,诗人是用文字来拯救灵魂的,而乾隆不但是一个杰出的军人,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那么,乾隆又是靠什么来统治天下呢?是靠武器吗?那是用来抵御外患、保家卫国的;是靠文字吗?那是用来描写万物、记载历史、抒发情怀和教化民众的。应该说这两样东西都是他统治天下的工具,但是又可以说都不是,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形式罢了,真正能够使得天下之民皆为王臣的是靠一颗“心”字,他为一条鱼儿祈祷,为一只笼子里的鸟儿悲悯,为土地上的子民躬身跪拜,那是心灵甘流淌出来的汩汩甘泉啊!他“读书近溯周程旨,恰喜明窗暖日暾”来提醒自己注意提升内心修养,用“流淇润桑土,利泽永中原。”诗句,表达自己对苍生的志向,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

诗歌是充满灵性的东西,它是来自民间的对美好的祈求和吟唱,凡是能够与诗歌挂上关系的东西都应该是美的,而这美不是人人都可以获得的,它是有条件的,它要求诗者首先有一颗美好的心,它才会为他带来美好和幸福。而乾隆也正是拥了这样一颗灵魂来倾诉的,因此,他的诗歌才被刻写在一方百姓的心里流传了一千多年,并且还要向一万多年流去……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而乾隆不只乐山乐水,他还乐民,在他的眼里,山水应该与他的子民紧密连在一起的,用山水的性情去阅读人类的情怀,以人类的心灵去体味山水的性情,才能够做到天地合一万物归心,才可以成为宇宙中真正的灵性者。因此,乾隆不只是在品水读山,更是在品味自然、社会与人生,因此,乾隆不只是乐山的智者,乐水的仁者,更是一个能够将智仁之心移植于万民的乐人的圣者。

生活在乾隆时代的祖先是幸运的,是幸福的,在这样一个皇帝的庇护下,会感受到和谐的人文气息,而少了些横征暴敛的惶恐不安。正如我现在站在苏门碑廊里,用目光去抚摸那些酣畅的线条,投过时空的遥远,想象着有一位圣明的皇帝曾经在这里呆过,曾经用一个大智大仁的情怀,为这方水土祈祷和祝福,并如惠民以生命的泉水一样施恩布德,我也如沐浴了他的恩泽一样欣慰而幸福。

篇6:杏花村探幽优美散文

浅冬,桃花不来,杏花不开;有雨,极似断魂时节。恰逢同学来,相邀同游杏花村,这倒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擎一柄雨伞,入园,我们把尘世的喧嚣抛在墙外。在这“天下第一诗村”里,我极力迈出诗意的脚步,踏上杜牧曾经走过的麻石道。道旁浅枝高木,俱翠绿披身,浓郁葱茏;隐现不明的小溪,潺潺有声,诗意地流淌。行走间,微雨湿面,空气清新,顿觉心旷神怡,俗念殆尽。

沿路,那些古老的井圈、石凳、石磉,俯拾即是,莫不彰显这个村庄悠远的年轮。顾盼间,我们望见近处那一面墙,工整地镶嵌着一排碑刻,皆字迹斑驳,古朴而凝重。其一残,本为“杜牧”的落款竟成了“土牧”字样,反而给人一种真实可信的感觉。残缺,本为憾事,但在此处,反而成就一种美,一种真实无欺的美。

惊叹间,瞥见那一轮石碾,如满月,静静地歇在圈定的石槽内。耳里宛若有声,“嚯嚯”轰鸣,似远天滚动的旱雷。正是眼前这石碾石槽,“嚯嚯”滚动,推动日月乾坤,把一个杏花开满的村落从唐朝一路推来,一直推到我们面前。沿着它的印迹,我们让思维和脚步逆时跟进。

于是,我们来到“古井院”。这神秘的古井,是杏花村里最具资格的`正宗原居民。麻石质的井圈,刻录着岁月光顾的痕迹,光滑,不失深沉;那井中的清泉,沿着唐朝的水路汩汩而来,质地明澈,甘醇诱人。提起那只木桶,我感觉装满了千年的风月。一种无法承受的重,让我心慌气短起来。杏花村的先民,正是用这一根绳索,凭此一吊木桶,汲取大地深处的精华,和着杏花的弥香,酿制出甘醇绵厚的绝世美酒,让晚唐池州刺史杜牧,禁不住一番畅饮,而后诗兴勃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名传千古的《清明》诗甫一推出,便引得历代多少文人墨客按捺不住热辣辣的情怀,趋之若鹜,纷至沓来;为杏花,为杏花村,为杏花村酒。

闻着酒香,我们来到村中的酿酒坊。我央求酿酒师傅让我来一次操作,却发现西装革履的我,像一个套着戏装的舞台小丑,与这古意的酒坊格格不入。同样,在古色古香的陆舫、焕园,我感觉自己又像极了一个精致的玩具娃娃,浅薄而幼稚。那些徽派建筑的老屋,皆粉墙黛瓦雕花窗,飞檐翘角马头墙,把岁月的沧桑,把历史的厚重涂抹得无处不在。推门而入,旧式的厅堂里,光线昏弱,板壁黯然,似乎随时会走出一位长袍马褂的管家来。按住心跳,小心翼翼地踏上古旧的木楼梯。楼梯扶手黝黑,那是岁月熏陶的结果;楼梯扶手发亮,这是岁月打磨的结果。脚下“吱吱呀呀”地响,我猜,旧时的老爷、太太、小姐大概就是如此踩着黑暗的影子上楼的吧。

清初,杏花村人郎遂编纂《杏花村志》,成为全国唯一收入《四库全书》的村志。怀着一种虔诚的敬意,我们走进“村志馆”。立时,我被那些农耕时代的器物所吸引。斗笠、蓑衣;木犁、耖耙;风煽、水车……无一不让我感到亲切和熟识,仿佛是刚刚用过放置于此一般。看到它们,脑海里不由得闪过这样的情形———房舍俨然,道路阡陌,田园成片,桑麻相间,炊烟袅袅,酒幡飘扬……

上一篇:小营村村委会述职报告下一篇:《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