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科室简介

2024-04-20

医院检验科科室简介(共9篇)

篇1:医院检验科科室简介

医院临床检验科室工作的量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并且不断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检验系统,医学检验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越来越简单、快速、准确、稳定。医学检验模式的转变,对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科室管理人员。检验科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如何与本人的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如何真正地体现检验工作人员的收入与本人工作量、业务素质及其综合素质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管理者们不得不考虑的话题。检验人员接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学历高低不等,职称不一样,工作经验丰富不等,社会阅历不同。学历上最高的有博士、硕士,而最低的是没有学历的,是以前由护士或其他人员改行成为检验人员的;职称上最高的有主任检验师,最低的是没有职称的工作人员,同在一个科室,如何分配科室的效益工资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分配不公,会直接影响大家的工

作积极性,可能出现出工不出力,甚至会有事故隐患。面对同一样工作,高学历、高职称的检验人员所检验的结果是否比没有学历、没有职称的人员做得准确,许多基本的检验工作由谁去做,做多做少又如何量化等一系列问题,自2002年开始,我院检验科在科内实行检验科人员效益工资量化考核,在此提出并与各位阿行交流,以期求得更加完善。

1.将员工每月收入分成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由基本生活费用、学历或职称工资、工龄或院龄工资组成。其中基本生活费用都一样,学历或职称就高不就低,每人只能选其中一项,无学历无职称人员为0,目的是促使科室低学历低职称人员积极上进,通过自学、夜大等方式来取得高学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龄或院龄工资考虑了社会阅历丰富、工作经

验多的人员的收入,同时,也鼓励、提倡员工对医院科室的诚信,一定程度上不鼓励职工跳槽。效益工资由工作量化考核、临床医护评议、科内员工综合评议、科室主任评议组成,其中工作量化考核占70%,其余各项占10%。工作越多,工作量分值就越高,收入就会越多。但是,还需考虑工作质量问题,如对临床医护人员、患者的服务态度及效果如何,具体的由临床医护人员、患者来针对每一个人进行评议,并与本人收入挂钩。科员在科室团队精神如何,联劳协作、互帮互助如何,在科室人际关系、人格魅力如何,是否服从领导,是否处处维护科室的利益声誉等等,均与本人收入挂钩。

2.将检验科内所有工作进行量化

2.1 岗位量化 岗位基础分是将不同工作岗位根据其所需要的知识含

量、工作复杂程度、所需时间长短进行粗略估分。如骨髓检验岗位:组长20分/日;科员10分/日。生化岗位:组长15分/日,科员10分/日。微生物:组长20分/日,科员10分/日。免疫岗位:组长15分/日;科员10分/日。夜班基础10分;中班基础5分等等,具体每个工作岗位多少分,经过充分民主评议,大家讨论一致通过有效。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竞争自己要取得的岗位。科室根据竞聘者自身的条件,如学历、职称、敬业精神、对科室的忠诚度和目标计划书(计划开展何种新项目、检验质量、撰写论文情况)、竞聘报告来决定其具体岗位等等。

2.2 工作量量化 根据检验项目的复杂程度、所需知识含量、检验完成所需时间长短、风险大小等等来决定其分值。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较为简单可以以此作为一个参数,随着新的检验项目的开展,其分值多少由主要完成者提出具体分值,大家讨论决定。检验科各个检验项目分值为:① 基

础分值类:白班基础10分,夜班基础10分,中班基础5分,参加集体活动10分,集体大扫除10分,公派出差基础10分,外送标本20分。②生化检验类、免疫检验类、骨髓检验类、PCR实验类、染色体检验类、流氏细胞检验类、其他等等均以临床检验类参考评分,在此,不一一列出。由于各个医院情况不同,其具体操作也应不同,故在此只写了临床检验类项目和微生物项目类的分值,供兄弟医院参考。

3.临床医护人员的评议内容

判断标准分为5级,即优秀、良好、一般、差、极差。评议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协调能力、业务素质、人格魅力、应变能力。

4.科内员工综合评议内容

判断标准分为5级,即优秀、良好、一般、差、极差。综合评议内容包括:①基础知识。不完全以学历高低来评判,还包括是否注重学习及现在学习状况和参加医院、科室各种考试结果情况;② 服务态度。包括对患者、医生、护士、同事的态度,以及是否执行了检验科服务规范用语、是否完全领悟了微笑服务和感动服务的精神等;③ 团队协作。在科室、医院同事之间工作、生活上互帮互助、联劳协作;④ 临床沟通。指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临床医护评议满意程度;⑤ 工作态度。考察员工对待工作的主观态度,如是否主动加班,认真程度;⑥ 劳动纪律。包括是否违反医院、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执行程度;⑦ 清洁卫生。指个人岗位卫生和个人的清洁卫生、使用的仪器整洁程度;⑧检验结果。包括检验报告的书写工整与否,有无低级错误,结果与临床符合程度,对科室、本人使用的仪器维护保养程度;⑨ 个人魅力。是本人的社会形象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个人业务素质、道德修

养、博学、高尚情操综合素质等;④ 科研创新。是在检验方法有无改进,是否开展新的检验项目、有无论文发表,是否积极撰写论文和对检验专业前沿性的内容感兴趣等;

5.主任评议员工内容

判断标准分为5级,即优秀、良好、一般、差、极差。评议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服务态度、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检验结果、劳动纪律、清洁卫生、个人修养等等,基本是根据临床医生、护士、患者反馈的信息对员工每一个月全方位的综合评判,每月一评,年终考核并与个人每月的经济收入挂钩,与个人的年终奖金挂钩。

通过2年多的临床实践,我科在服务、检验质量、科研、经济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有明显的进步。在最近2年时间内,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2篇,收到各种表扬信6封,参加河北省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连续2年取得优异成绩,科室收入比以前增加了4.5倍,开展各种新的检验项目68项,尤其是干细胞移植、CIK细胞培养、治疗,骨髓、外周血染色体检测、PCR实验室的建立等等,获得单位领导的认可,同行的好评。但是,在这2年的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同事间联劳协作不是很好,同事间易产生矛盾,有时会出现部分人很忙,部分人较为轻松,时常出现帮忙而没有工作量的情况,有人工作不积极主动,产生可以不要工作量,少挣工作量钱的思想,等等。针对出现的新情况,科室经过大家讨论又制定了一系列检验科室制度管理,结合量化考核制度有效地制止了不正确的思想与现象。检验科量化、细化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责”、“权”、“利”更加分明,还应结

合医院、检验科内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具体执行,否则会偏离量化、细化的管理原则。

检验科是运用专门的技术、设备协同临床进行诊断、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科室,它包括:门诊采血处、病房化验室、中心实验室、免疫一、二、三室、细胞形态室、艾滋病筛查室等多个小组,在以前的工作中,由于“大锅饭”的因素,工作人员养成了“松、散、疲、懒”等不良作风,由于管理不善,迟到早退,工作互相推诿,扯皮情况时有发生,工作人员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拿一样的奖金,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为了搞好检验科管理,我们从2002年起实行工作量化制,采用全员绩效奖金分配制度,对一线的人员实行政策倾斜,领导拿平均奖金,收到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方法与内容

1.1 由科主任提名,选出科室各组小组长,制定出各项工作的量化标准,交由全科人员讨论、修改、最后全体人员通过后实施。

1.2 科室选出会计、出纳、负责登记每人每天的工作量,月终进行汇总计算,录在考核本内,人人随时可翻阅查对、公开透明。

1.3 方法及标准

等级与效益奖金对半开。科主任、主任医师分配标准10;副主任、副主任技师分配标准9.5;中级职称15 a以上 分配标准9.0;中级职称10 a以上 分配标准8.5;中级职称5 a以上 分配标准8.0;初级职称15 a以上 分配标准7.5;初级职称10 a以上 分配标准7.0;初级职称5 a以上 分配标准6.5;初级职称5 a以下 分配标准6.0;各小组组长,每月提成50元;工作在门诊一线的人员多提成10%;节假日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凡上班者每天补40元,其余假日补20元;门诊、病房的工作人员其工作量按点数走,一个脑脊液12点,一个血常规10点、一个尿常规8点、一个静脉抽血7点、血沉一个7点等;发表一篇论文,科室每月给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以适当奖励;迟到早退每次扣20元;无故不参加业务、政治学习每次扣50元;发现差错事故,取消一切评比资格,领全科最低的基本奖;中心实验室和免疫室拿科室统筹平均奖;对科室的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年底用科室基金给予重奖。结果

2.1 全科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

门诊抽血时间从7:50至11:30,全上午抽血,下午2点即可在服务台取化验结果,既方便患者,又为患者节省大量费用,由于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工作由被动变主动,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

2.2 全科同志的业务素质有较大提高

自2002年以来,全科各小组共开展100多项新技术项目,每年均有4篇以上论文刊登在各学术刊物上。

2.3 服务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

推诿现象消失,杜绝了和患者吵架,用一个简单的微笑,一声温暖的问候,一双亲切的目光谅解患者的急躁、宽容患者、因势利导、减少并消除了不必要的纠纷,得到广大患者一致好评。

2.4 医疗质量大幅度提高

大型精密仪器建立了严格的监控和日、周、月维护网,遇到仪器故障,每位同志都能加班加点连夜排除故障,保证日常诊疗的工作顺利进行。

2.5每位工作人员强化了责任心

从标本接收、编号、加血开始,建立了严格的核对制度,门诊工作人员在试管上除写编号外,还要写上患者姓名,防止张冠李戴,杜绝差错事故。

2.6 科室连续几年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先进科主任,其中一人被评为全院作出特殊贡献的标兵,全科经济收入以每年平均递增35%的速度发展。讨论

3.1 量化制管理打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

在科室的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劳动原则,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2 量化制管理体现了公正、公开

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化,有利于增强科室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3.3 量化制管理使科室工作硬指标量化,软指标硬化

是探讨检验科规范标准化管理的一种有效尝试,使原来的“懒、散、疲”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使检验科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科学化管理。

篇2:医院检验科科室简介

各位领导:

大家新年好!在这里我要感谢中心领导对检验科的关心,感谢中心各科室对检验科的大力协助,谢谢您们。

20xx本人在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全体同志的积极配合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带领全科同志大力抓好消毒质量检测,食品微生物检测,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职业病和结核病体检,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按照本中心的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现将20xx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科学管理,充分调动科室同志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检验工作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激励机制,是抓好管理促进工作的根本途径,人的因素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加强职工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二、做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采样及各项检测工作,为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及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保证。

20xx检验科共完成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理化检测各82份,食物微生物共计75份。对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共计1568人(乙肝表抗阳性66人)。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对辖区内化工类,粉尘类工人进行职业病体检,共计520人。对辖区内医院及诊所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检测工作(空气、手术器械、医务人员双手及物体表面、消毒剂、消毒锅等),共检测样品359份。配合本单位结核病门诊,对结核病人进行治疗检验,共计189人次。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抗体测定400人次。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检测水准,争取顺利通过计量认证,在日常检测中,从收样、检测、原始记录到发出完整报告,我们始终按照各项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按照计量认证的要求,自始至终的做好每一份样品的检测。

为顺利通过计量认证,我们已准备好各项工作,等待认证。

四、为适应防病工作的需求,检验工作仍需拓宽业务。

五、改不足,促发展。

篇3:医院检验科室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1]。近年来,医学检验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伴随着新的检验技术及仪器的引进,检验科室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与扩张。检验科在医院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等健康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但是,目前检验科室普遍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难以管理和控制其检验质量,检验的准确性不能与其先进的技术和仪器相匹配。同时,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布与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其承担了巨大的工作任务,使得提高检验科的服务水平和检验的准确性,成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的一个关键。

1 检验科的现状及问题

1.1 检验科硬件体系

检验科的硬件体系主要包括检验科室的布局、检验环境以及设备仪器。目前,我国医院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引进以及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推行,促进了检验科室的布局、环境等规范化发展,建立了规范的防尘、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等措施,为检验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提供了完备的硬件条件。同时,医学检验仪器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检验水平的提高。精密的光电、电子智能仪器的引进与应用,促进了检验科室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检验效率与检验的准确性。但是,由于这些高端检验设备对检验员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而检验人才相对缺乏,检验仪器优越性与先进性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

1.2 检验科软件体系

全面的管理体系,检验行为规范,检验人员责任,组织结构以及检验技术等共同构成了检验科的软件体系。目前,检验科大都由微生物、血液、免疫、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等独立部门所组成,各学科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同时检验科内部多专业的相互合作交流,促进了各类检验工作的优良发展[3]。除此之外,生化检验等部分检验项目已经初步具备质量管理机制,对于检验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检验科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大,考虑成本原因,检验科日益增加对合同制员工招收的比例,使得多种雇佣关系并存[4]。因而引起了同工不同酬等不公平的问题出现,导致部分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积极性。软件不如硬件那样直观地引人关注,所以常被人忽略。伴随着硬件的快速进步,传统的软件体系已难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1.3 检验人员素质

检验人员是软、硬件体系的制定者与执行者。随着检验仪器的快速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检验人员开始过分依赖于仪器检验,而不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这个误区背离了现代化检验科室的人才要求。根据北京地区社区医学检验现状调研报告,在北京社区检验人员中属于检验专业的人员只有75.6%,而大、中专水平的检验人员占89.4%,且获得医学检验专业相应资格认证的检验人员只有72.3%,说明了社区医学检验人员学历水平相对较低[5]。比较社区检验科室的情况,二级、三级医院检验科人才建设体制较为健全,培养了较多高素质检验人员,但是相对于医院发展而言还是不足。

2 质量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2.1 检验科管理体系不健全

2.1.1 检验过程控制的缺陷。

检验质量不是结果反应出来的,而是对检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所保证。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检验的技术控制以及误差控制等。除此之外,医学检验的准确性还受到了患者的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以及检验仪器调试的影响。检验过程中环节多,情况较为复杂。但是,目前医学检验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以对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做规范化的管理,使得检验结果可能出现偏倚,检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1.2 检验结果管理不健全。

医学检验的结果主要受到检验标本质量、存放时间以及实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6]。检验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服药、运动、饮食、情绪、采集操作等。检验人员通常通过采集患者早晨空腹的标本以减少昼夜变化的干扰。同时,标本保存时间应控制得当,以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如检测血糖的标本必须及时检验,若放置时间过长,检验的结果指标就会降低。其他的标本如尿、便、痰、体液等都须要及时送检[7]。同样,检验人员的实验操作水平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然而,多数检验科缺乏一套结果质控标准来控制各因素的影响,例如没有对病人检验前的行为进行控制管理,以至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2.2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短缺

检验专业人才短缺已严重影响检验科室的发展。伴随着检验科专业化与技术化程度的提高,科室对检验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同时,高、精、尖的仪器设备的广泛运用[8,9],需要检验人员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检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对样品的抽取、报告的撰写等基本操作都有严格的规范,任何失误都可引起检验结果的误差。检验人员素质不符合现代化要求和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已影响着检验科的发展,不利于医学检验质量提升。

2.3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不畅

检验与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特异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临床诊断的正确性。例如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就可对白血病进行确诊。同时检验科的发展,也依赖于临床科室的支持。然而,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常处于一种脱节状态,缺乏交流,对相互之间的情况都互不了解。医师不了解检验科的新检测项目、新技术与新仪器,这样就引发了开展工作的矛盾。由于检验科的工作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与临床之间的沟通不畅将影响着检验科的良好发展与诊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3 加强质量管理对策

3.1 贯彻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医院要全面贯彻卫生部颁布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并且落实相关的规定,加强对医技科室的管理,促进医学检验科室的改进。根据该办法传达的精神,检验科应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科室管理措施与制度。通过强化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来提高检验科的检验服务质量,以此保证医院诊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3.2 建立检验质控小组

建立检验质控小组,由检验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涉及生化、理化、血液、免疫等各专业负责人[10]。引入个人负责制,小组成员需要对自己所在检验单位的质量负责。各项目之间进行相互监督与合作,定期对各检测项目的质量进行抽检,并且形成质量报告,抽检的结果与该项目的检验人员的绩效挂钩。如果质控小组发现检验质量问题,应采取内部讨论的方式,共同协商解决。

3.3 强化检验前质量管理

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指自临床医师提出检验申请起,对包括标本采集、运送以及标本实验前处理等过程的管理。据调查,70%的检验误差来自于检验前[11]。因此,强化检验前的质量管理,对减少检验误差尤为重要。

首先,选择正确的检验项目是对高质量的检验结果的保证。随着更多新检验项目的引进,医院需要加强临床与检验科的交流,以确保医师对新检验项目的及时了解,并指导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良好的检测结果需要有一个合格的检验标本。高质量检验标本的采取需要得到患者的充分配合。然而患者的准备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取样时,患者应处于休息平静状态,防止情绪心波动对标本的影响;控制患者饮食,采样时最好保持空腹;掌握病人的用药情况,必要时须及时停止患者服药;采集标本应严格控制采集时间,原则上在早上空腹时采集标本,以避免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便于与参考值进行比较;但某些疾病也需要特殊时间的标本,如病毒性抗体检查需要在急诊期及恢复期采集双份血清进行检查。总之,检验人员要熟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对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3.4 构建学习型科室大力开展人才建设

检验人员是生产要素中的主动因素。现代化的医学检验强调人员教育、培训和经验三者结合起来要足以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对其技术水平与专业素质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近年来,检验技术与仪器发展迅速,自动化、智能化逐渐成为了检验科室的发展趋势。新检验项目的不断引进,使得检验科对高素质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构建学习型的科室,加强对现有检验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成为促进科室发展的重要任务。鼓励检验新人进行大量的观察和试验,通过充分的实践,来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教育培训、出国进修等,以此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除此之外,科室还要坚持人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以增加新鲜的血液。完善人事制度,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调动检验人员的积极性。因材施教,人才分级培训,将对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使用情况与科室的绩效挂钩,完善检验科室人才队伍建设。

3.5 加强临床交流与协作

检验科应重视提升检验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交流,促进临床医师与检验人员对相互部门与学科的了解。由于临床医师对新项目的不了解,检验科室有责任指导建议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同时鼓励检验人员参加临床查房和病例讨论[12]。在接收检验申请时,检验人员发现检验项目与患者情况有异议,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意见交流。医院可以通过组织知识讲座等活动来增进检验科与临床交流协作的机会。检验员的业务水平在与临床的交流协作中得到不断锻炼,有利于检验质量的提升和科室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华,朱建斌.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4):226.

[2]李轶.浅析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育,2011,9(18):138-139.

[3]彭兰英.浅谈医院检验科如何构建和谐的内部关系[J].中外医疗,2008,33(11):88.

[4]张洪波,刘丽,陈丽.检验科员工结构现状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4):11-12.

[5]李晖.北京地区社区医学检验现状调研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06-107.

[6]林英辉,黄小琪.医学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7,17(3):941.

[7]殷丽.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正确采集[J].医疗装备,2011(8):86-88.

[8]姚军,韩月萍,石兆光.对现代医院医技科室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2004,20(8):496-498.

[9]陈宏础.检验医学发展的现状及展望[J].临床检验信息,2000,7(1):1-5.

[10]部纪春.论医院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体系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309-310.

[11]刘广勤,金春明,文景爱.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难点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6):62.

篇4:医院检验科科室简介

心脏外科

孟旭医生:现为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第九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外科分会常委、瓣膜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微创心外科协会理事、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常委、北京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北京高级卫生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际合作评审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他擅长治疗瓣膜病、冠心病、房颤及多种心血管外科疾病,尤其在心脏移植手术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孙立忠医生:现为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五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常委兼副总干事、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库成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孤残儿童医疗救助顾问团成员、中华医学会及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擅长诊治各种疑难复杂性心脏病,如复杂性先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症瓣膜病、严重的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或腹主动脉瘤等。

心脏内科

周玉杰医生:现为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心血管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工程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FACC)、美国心律协会会员(FHRS)。他擅长应用药物及介入疗法治疗冠心病,尤其擅长应用药物及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吕树铮医生: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促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保健局老年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研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是我国知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在诊治冠心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及疑难性心脏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的见解。

马长生医生:现为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心律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常务委员。他是我国心内科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曾应邀到国内300余家医院进行指导教学工作,擅长做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及心脏内科疾病的介入治疗,尤其擅长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小儿心脏中心(北京市儿童心血管病中心)

刘迎龙医生:现为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国家科委科技成果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求医问药》杂志顾问。他擅长诊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三尖瓣下移等疾病。

金梅医生:现为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心血管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先心病工作委员会常委、北京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北京市介入治疗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国际先心病培训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妇幼卫生专家组成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北京市及朝阳区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专家。她从事小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近30年,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她还擅长诊治神经感染、神经免疫性疾病、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缺血缺氧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等疾病。

血管科

陈忠医生:现为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他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有深厚的血管外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

胸外科

区颂雷医生:现为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副主任、北京安贞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胸外科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肺癌专业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胸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他擅长做肺癌切除术、胸腔镜手术、纵膈肿瘤切除术及肺移植等手术。

张志泰医生:现为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委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擅长诊治各种气管及支气管疾病、先天性肺部疾患、肺动静脉瘘、肺发育不全及食管狭窄等疾病,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及肺移植手术。

呼吸内科

刘双医生:现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北京安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呼吸疾病学术委员会委员。她擅长诊治各种心肺血管疾病、复杂性呼吸内科疾病及严重感染。

篇5:医院检验科科室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东面,紧邻“三环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

医院现拥有床位500张,科室齐全,人才荟萃。博士生,硕士生30多名,高级技术职务50余人。医院现有两个军区医学专科中心和一个军区苏北专科中心:军区烧伤外科专科中心、军区麻醉中心和军区苏北检验中心,消化肿瘤内科、麻醉科、普通外科系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点,有硕士生导师3人,教授1人,兼职副教授20多人。

该院在本地区有较大优势的学科和技术项目主要有:烧伤科的重度烧伤救治、耳鼻喉头颈外科的疾病综合诊疗、消化内科的肿瘤综合治疗、骨科的断指(肢)再植、心胸外科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泌尿外科的肾脏移植、神经外科的重型颅脑外伤救治、普通外科的腹腔镜手术和理疗科的高压氧治疗等。近几年来,取得了54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中华级30余篇。

医院荣誉

医院始终坚持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竭诚为部队和驻地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多次被总部、军区评为“优质服务先进医院”、“培养人才先进单位”。

先进设备

医院不断加大医疗设施和设备建设,现拥有1.5T核磁共振、螺旋CT、大型X光机、超9型彩色多普勒、体外循环机、血透机、腹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和光敏治疗仪等6000多万元的先进设备,拥有现代化的病房大楼、门诊医技楼等配备精良的医疗设施。

科室特色

作为我院特色科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拥有结构合理的医疗及学术梯队,具有良好的门诊就诊环境和现代化专科病房,目前展开床位30余张。其便捷的就医流程、专业的咨询服务、完善的回访制度、舒适的就诊环境带给每一位患者宾至如归的就诊体验。

设备齐全 科室配备有国际先进的STORZ鼻内镜系统、OLYMPUS电子纤维鼻咽喉镜、耳鼻咽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多导睡眠监护仪、Madsen纯音电测听仪、全功能中耳分析仪、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系统、耳声发射仪、耳聋耳鸣治疗仪、低温等离子治疗仪、低频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微波多功能治疗仪、综合治疗台等先进设备,在硬件上确保治疗的效果。

技术领先 科室除开展全喉切除、喉部分切除、鼻侧切开、上颌骨(次)全切除术、腭咽成形术、乳突根治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等常规手术外,近年来还先后开展了纤维电子鼻咽喉镜下鼻咽喉疾病诊疗、鼻内镜下窦蝶窦病变切除、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头颈部肿瘤综合疗法等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满足广大病患的多样化医疗需求。

硕果累累 科室先后承担或已完成全军、军区及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获得军队科

技进步(医疗成果)三等奖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编专著3部。2006年以来,科室共发表医学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科室连续多年被表彰为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单位及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名医荟萃 科室依托军队优势资源,吸引了一大批全军中声誉卓著的专家、教授倾情加

盟,强强联合,形成了最具权威的专家团队。常年开设专家门诊,均由高级职称医师出诊,技术力量雄厚,每年都有大量疑难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对各类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达到省市领先水平。

平价收费标准 价格透明公开

解放军九七医院统一实行惠民收费标准,普通门诊按照一级医院(地段医院)的标准收费,特色诊疗项目按照市、区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此外,还实行开单预告制度,患者先核对帐单后付款,透明公开,免除患者后顾之忧。

交通便捷 方便周边市民就医

解放军九七医院>>位于徐州市云龙区铜山路226号、交通即其便捷。外地患者看病十分方便!

网络预约 开通线上就诊直通车

篇6:医院检验中心简介

检验病理中心是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医学模式的检验科。服务宗旨为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以质量为保证、以科学为原则,提供准确、客观、及时的优质服务,积极地为临床诊断、疾病防治提供诊断依据,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检验病理中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共设有十一大专业实验室,包括:急诊检验室、临床血液学实验室、临床体液实验室、临床免疫实验室、临床生化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PCR实验室、病理诊断实验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临床输血实验室、微量元素实验室。

检验病理中心在人员的配备上有着很强的实力,拥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生5人。由于检验医学是一门进展很快的学科,检验仪器与检验方法的不断更新使得我院检验病理中心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科研型、实用型人才。

检验病理中心拥有一流现代化的大型检验设备和高质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XS-1000i)、全自动血凝仪(SF-8000)、全自动尿沉渣工作站、超高倍显微成像系统、特种蛋白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680)、全自动Beckman 发光仪、全自动西门子发光仪、全自动微生物培养鉴定药敏分析仪、全自动血培养仪、全自动病理切片机、全自动快速病理诊断仪等一大批高档精密仪器。为医疗、科研、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给广大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就医环境,检验病理中心将数百项检验项目按不同的功能进行了科学的优化组合,避免了患者因重复化验在经济和时间上的浪费。

我院检验病理中心开展的检验技术项目齐全,有临床检验(血液检验、体液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病理诊断、癫痫药物浓度监测等专业。努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根据临床的需要合理进行组合,对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泌尿系疾病、内分泌疾病、癫痫、血液病以及肿瘤等开展多种检验项目,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学科研方面,我院检验病理中心承担着专业实验诊断学、医学检验专业、病理诊断学、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临床免疫学检验的见习、实习的工作。检验科大力倡导科研工作,十年以来我院检验病理中心在省内外一级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院检验病理中心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科室培养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培养高素质的检验人材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力保障。

篇7:检验科科室管理制度

2、实验室内的电路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电器安装、维修规程,导线质量与负荷是非相符。

3、火灾的.扑救:常用的泡沫来火机适用扑救油类火灾,不能扑救电气火灾。二氧化碳灭火机用于扑救设备及电气火灾。灭火器应放在方便的地方,并每年检查一次是否可用。

4、贵重仪器室应有良好的防火、防盗、防爆、防潮措施。小型贵重物品应用铁柜存放。

5、工作人员在下班前要检查各在岗位的门、窗、水、电是否安全,防盗防窃。

篇8: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交流

为了提高科室的工作质量,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使临床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 并提出治疗意见,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1 临床检验医学的特点

(1) 临床检验医学是以实验医学为基础, 密切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综合学科, 因此, 除了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外, 还要了解和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 (2) 检验医学是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为治病和防病服务, 为科研和教学服务, 检验工作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 为临床服务的思想; (3) 临床检验医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数据必须可靠、准确;检验结果必须符合临床的客观情况, 凡是不符合临床的实验结果必须寻找原因, 重复实验, 纠正检验结果。否则, 将给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带来误解、困惑, 甚至错误的指导, 严重时会伤害患者的健康和利益, 导致医疗差错和事故。

2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相结合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检验科来说, 主要工作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 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检测报告上, 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 (准确、可靠、及时) 的实验室报告, 得到患者、临床的信赖和认可, 是检验科建设的核心问题。

为了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报告质量的要求, 仅仅靠对检验科标本本身的控制是不够的, 因为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为了保证实验报告的质量, 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 控制范围应涉及检验的全过程, 也就是以体系概念去分析、研究上述质量形成中各种要素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以整体优化的要求处理各项质量活动的协调和配合。检验科必须掌握质量体系的运行规律, 及时分析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并注意解决在内外环境变化时体系的适应性问题, 使质量体系有效地运行。换言之, 按系统学原理建立起一个体系, 对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 使检验结果始终保持可靠。

3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关系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关系应该放在第一位, 如果检验科不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 不具备最基本的业务能力, 那就根本谈不上如何发展。准确的临床诊断, 要求检验工作者必须以质量为核心, 提高检验水平。在检验医学的管理上, 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缺乏切实可行的质量体系, 加强检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 科学评价临床检验质量水平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因此必须和临床科室及时联系, 方可采集到标准、准确无误的标本。分析后还要与临床进行沟通, 观察检验结果是否与临床病情相符,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检验科要想发展, 就要走进临床, 走近患者, 而临床要想得到更有指导意义的检验结果, 也要尽可能精确地把所需的指标反馈给检验科, 只有彼此更好地合作, 才有利于保证检验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4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医学检验与临床相关学科之间已形成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医学检验在医学领域尤其在医院中的地位。因此, 临床检验必须与临床科学紧密联系, 加强沟通和交流, 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从而提高整体业务水平。现代疾病诊断治疗中, 医生决策的依据70%~80%取决于检验报告的结果。

总之, 检验科的发展需要临床的支持, 满足临床需要是检验科永恒的主题, 临床科室没有检验科的实验结果, 医生们将会举步维艰。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 临床对检验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 而检验医学的发展, 又促进了临床的进步。医学检验与临床相关学科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 更需要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篇9:医院检验科科室简介

上海中山医院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该院创建于1937年,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上海中山医院是上世纪30年代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目前,该院拥有中高级技术的人员2986人,有高级职称的37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设有除小儿科以外的所有科室,其中肝肿瘤科、骨科、普外科、心外科及心内科等科室是该院的重点特色科室。上海中山医院拥有包括64排128层超速螺旋CT、全数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机、直线加速器、1.5T磁共振断层扫描仪、同位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机、震波碎石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电子胃镜和介入放射造影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对肝脏疾病、肾脏疾病、骨科疾病、心脏疾病的诊治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该院每年都承担着近百项国家卫生部及上海市的重大科研项目,荣获了百余项国家级、教育部、卫生部及上海市的科技成果奖。现将该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介绍如下:

肝肿瘤科

上海中山医院肝肿瘤科创建于1968年,并于1969年正式建立内外科结合的肝肿瘤小组,1978年经卫生部批准正式成立肝癌研究室,1988年10月扩编为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该科室率先在国内开展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肝癌复发后再切除及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等临床科研项目,其中小肝癌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60%~70%。以外科治疗为主,将内外科、中西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理念是该科室治疗肝肿瘤的突出特色。近年来,该科室开展的肝移植术在治疗终末期肝硬化、肝脏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及胆汁淤滞性疾病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海中山医院肝肿瘤科是以原发性肝癌为主攻方向的内外科紧密结合的临床科室,拥有近百张专科病床及设备精良的实验室,现有医技人员4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目前,该科室年均实施肝肿瘤手术近千例,肿瘤切除率高达60%~80%,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50%、手术死亡率为1%~3%。

汤钊猷医生简介

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医科大学国际抗癌联盟理事。汤钊猷教授是国际上著名的肝癌专家,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的首批院士,曾任第15、16届国际癌症大会肝癌专题会主席、第5届上海国际肝癌肝炎大会主席,曾应邀在多场国际会议中作演讲80余次,擅长诊治各种肝脏肿瘤。汤钊猷教授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美国癌症研究所金牌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学科学奖、中国工程科技奖等奖项。

樊嘉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肝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外科学会肝脏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樊嘉教授擅长使用手术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巨大肝癌、肝门区肝癌、尾状叶肝癌、累及下腔静脉肝癌、腔静脉肝癌、肝硬化、肝纤维化、胰腺癌等疾病,尤其在实施肝移植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首创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使伴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由不可治变为部分可治。近年来,樊教授共累计完成肝肿瘤手术5000余例,其中疑难、危重、复杂肝肿瘤手术2000余例,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3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骨科

上海中山医院骨科成立于1936年,由我国骨科创始人之一、著名骨科专家李鸿儒任首任主任。上世纪40年代末,该科室开始尝试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研究,1953年在国内率先进行椎间盘造影的研究,196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小血管外科技术的实验研究,并成功地研制出一整套小血管手术的显微外科器械,1963年成功地进行了上臂断臂再植手术,1966年与上海华山医院合作,成功地完成了5例第二足趾一期移植再造拇指术,1970年完成了上海首例金属全肱骨置换术,同年成功地设计出II型人工股骨头,1976年率先开展膝关节镜检查项目,对整个上海地区早期关节镜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2年,被医学界誉为“世界显微外科之父”的陈中伟院士任该科室主任,并成立了显微外科中心实验室。上海中山医院骨科现有医师34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0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核定病床64张。该科室擅长诊治各种关节创伤、骨髓炎、周围神经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与软组织肿瘤、骨与关节结核、骨与关节先天性畸形等疾病,年手术量达1500余次,年门诊量高达50000余例次。

姚振均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关节外科专业组常委、上海市骨科学会委员、上海市骨科学会关节学组副组长、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中国分会理事、华裔骨科学会关节外科分会理事。姚振均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1987年7月赴法国LA-ARBER康复中心进修,并多次赴美国、德国进行短期的参观学习。在来到上海中山医院工作以后,姚振均教授在陈中伟院士及张光健主任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技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了无数例高难度的手术,深得广大骨病患者的信任。姚振均教授擅长诊治骨关节创伤、脊柱创伤及各种骨科疾病,尤其擅长做S-ROM人工关节置换术、ZIM人工肘关节置换术、各种复杂性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及颈椎、胸腰椎肿瘤切除、矫形手术。

nlc202309010456

陈峥嵘医生简介

历任上海中山医院骨科主任,现为上海中山医院骨关节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创伤学会委员、中华手外科学会上海分会委员、国际矫形外科学分会会员、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市司法科技鉴定研究所顾问、上海市人身伤害司法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手外科专科委员会委员。陈峥嵘教授长期从事骨组织工程学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诊治各种骨肿瘤、关节外科及脊柱外科疾病。

普外科

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外科专家沈克非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科室在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等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涌现出黄家驷、崔之义、吴肇汉、吴肇光、孟承伟、王承棓等国内外著名的外科学专家。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擅长做各种外科手术,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乳房肿块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人造血管移植术、肠系膜下腔静脉吻合术、剖腹探查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等。

吴肇汉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临床营养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上海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欧洲肠内外营养学会委员。吴肇汉教授擅长诊治各种外科疾病。

许剑民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大肠癌诊疗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外科协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副组长、卫生部大肠癌早诊早治专家组成员、卫生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规范制定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评审专家。许剑民教授在诊治普外科疾病、肠梗阻、胃肠道肿瘤、结直肠肿瘤、肛门疾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做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全系膜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梗阻性结直肠癌手术、重度痔疮切除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近年来,许剑民教授参与研究的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以及结直肠癌肝转移等多项科研成果,已得到美国外科学学会、亚洲外科学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的认可,并荣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心外科

上海中山医院心外科创建于1947年,由我国著名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任首任主任。1958年,石美鑫教授任该科室主任,同年成立上海市胸病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前身),是国内最先开展心血管手术的单位之一。该科室率先在国内开展的心脏手术多达十余种,如动脉导管切断缝合术、右径二尖瓣闭式分离术、主动脉弓切除同种异体主动脉弓移植术等,成功地研制出我国首台静立垂屏式人工心肺机,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及二尖瓣修复术。1978年,该科室成立了上海瓣膜中心,成功地将同种硬脑膜、猪主动脉瓣和牛心包膜制成生物瓣膜,并将其应用于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替换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复杂性心脏病手术、大血管转位、局限性肥厚心肌病(IHSS)等手术当中。作为国内首批的硕士和博士授予学科,上海中山医院心外科共培养了博士10余名,硕士20余名,并为国内许多省市培养了大批胸心外科专业人才。目前,该科室共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12人,拥有普通床位87张,特需病床2张,独立心外科监护病床18张。该科室擅长诊治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大动脉瘤、心脏肿瘤、马凡氏综合征及终末期心肌病,尤其擅长做各种高难度的心脏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移植术、动脉瘤手术及各种瓣膜手术,年手术量达1000余次,手术的成功率高达98%,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王春生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心脏瓣膜中心主任、上海市胸心外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瓣膜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大血管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专家。王春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脏移植专家,是我国心脏移植技术规范和准入制度的主要制定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大血管外科及心脏瓣膜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他累计完成各种复杂性心血管外科手术8000余例,其中包括心脏移植手术250余例,年均完成心外科手术1000余例,其中包括心脏移植手术40余例、大血管手术100余例、心脏瓣膜及冠脉搭桥手术800余例,曾荣获2002年卫生部吴阶平医学研究一等奖、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8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2008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余个奖项。

心内科

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成立于1958年,由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陶寿琪教授任首任主任。1989年,该科室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领先学科,1997年被列入“211工程”发展规划重点学科,并被指定为中国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自50年代起,率先在我国进行了左右心导管检查、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体外电除颤复律、冠状动脉造影、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经导管消融室速、经静脉安置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冠脉内激光溶栓、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该科室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统及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其中包括2台GE-INNOVA2000数字血管造影系统、64导电生理记录仪、CARTO射频消融系统、心脏程序刺激仪、血管内超声成像仪、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仪、冠状动脉内血流储备分数测定仪、冠状动脉内斑块旋磨仪及血液动力监测系统。该科室擅长诊治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擅长进行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心律失常的电学治疗、定向旋切、药物涂层支架及干细胞移植手术。该科室年均完成各种心导管基础手术4000余例,包括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导管治疗、起搏器植入、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的介入治疗等。目前,该科室开设有4个病房,其中包括1个干部病房和1个监护室,实际床位190余张。此外,该科室还开设有心内科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冠心病介入治疗随访门诊、起搏器门诊、房颤门诊、高血压门诊、高脂血症门诊、心律失常门诊、晕厥门诊等特色门诊,每年接诊人数高达16万例次,年收治慢性病患者5000余例次,位居全国各大医院前列。

葛均波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院士、欧洲心脏病学会(FESC)院士。葛均波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为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心肌肌桥、冠状动脉综合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发现的心肌桥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半月现象”,被编入国际权威心血管病教科书,被美国医学界称为“葛氏现象”。此外,葛均波教授还成功地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冠状动脉旋磨技术,首次开展了上海地区全天候的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

钱菊英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钱菊英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擅长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她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曾荣获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上一篇:学无止境的作文500字下一篇:环渤海最大消防展览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