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青蛙三年级作文

2024-05-21

保护青蛙三年级作文(共16篇)

篇1:保护青蛙三年级作文

在一声声凄惨绝望地哀嚎中,一只只青蛙失去了生命,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让我感到无比痛心。

青蛙是动物界的“灭虫大将军”,农民伯伯也十分亲切地称它们为“农田护卫”。青蛙的舌头很长,上面有像蜜一样的黏液,这个可是它捕害虫的好帮手。它专门捕食小飞蛾,苍蝇,蚊子,蚜虫,蝗虫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能吃300多只害虫,一年吃大约15000只害虫,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呀!可是至今为止,还是有人为了一己私欲,捕杀,伤害青蛙。

我们杀害一只青蛙就会让几万只害虫逃之夭夭,从而造成更多的庄稼受到伤害。不但青蛙是益虫,就连它们的儿女——小蝌蚪也是益虫。小蝌蚪吃水里的浮游生物,既能消灭水里的害虫,又可以净化水质,你说青蛙能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好帮手吗?一亩田里如果有400只青蛙,农民伯伯就不用朝田里喷撒农药,这样我们就能吃到无公害又好吃的健康绿色食品了。

世界上不能没有“灭虫大将军”——青蛙,让我们手拉手一起保护它们吧!

篇2:保护青蛙三年级作文

回到家后,梁小刚打开广播,广播员正在对听众说:“青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请大家都来保护青蛙。”梁小刚想:青蛙有什么可保护的呀!我才不会放了它呢!立刻把广播关啦。随后,他又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百科全书》,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突然,他看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他最喜欢的动物就是小蝌蚪了。他想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我一定要把这个故事认认真真的看完……乌龟大叔对小蝌蚪说:“你们的妈妈是青蛙,快去找它吧。”果然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并且它们快乐的生活下去。看完后,小刚终于明白了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我要把它们放回田野里。可是,青蛙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来的,不能那么轻易放了,如果我不放那么小蝌蚪就没有妈妈啦,我不能让它们没有妈妈。想着想着,就起身拿这竹篓,往池塘奔去。

梁小刚跑到了池塘边,就把青蛙放了。小刚对青蛙说:“以后,我不会捉小动物了,我要保护它们,决不会让它们失去妈妈。”小青蛙听了,说:“对了!只要你保护动物,动物们就不会伤害你们人类,会好好地为人类保护好庄稼的。”梁小刚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回家去了。

篇3:三年级作文如何起步

三年级的同学,刚刚接触作文,他们觉得无话可写,或记流水帐。这个时候,能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这对他们的一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对三年级作文如何起步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书面表达语言

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及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加以指导,让学生多积累优美的词、句,多读、多背名段、名篇,培养学生表达的语感,久而久之,就可以解决学生语言苍白干瘪的问题。

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实践的平台

作文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作文应来源于生活,同时,作文又是生活的反映,更是生活的提炼和延伸。学生写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生活经验,即无话可写。那么,要想作文写得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就应让学生参与活动,深入生活,亲身体验生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从而捕捉到生活中最真实的写作素材,积累素材,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我上三年级作文课时设计的一个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想当发明家吗?

生:想。

师:会制作模型吗?

生:会。

师:好,同学们可以回去找你们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亲戚朋友帮忙,发明一种在你的生活中你觉得最需要的东西。实在发明不出来,就制作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模型。下星期一把你们的小发明或小制作带来展览,我们开个评比会,你们把小发明、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外形、特点、用途等介绍出来,然后评出最好的给予颁奖。

生:好!(同学们积极响应着)

星期一作文课时,同学们的桌子上都摆着亲手制作的东西。

师:同学们都制作了自己的东西,想好怎样介绍了吗?要让大家认识它,并使大家认为它是最好的。

生:想好了!(学生很自信的样子,个个都争先恐后地上讲台,尽可能详细地把小发明、小制作介绍给大家。有些同学怕讲不完整甚至用笔把制作过程及功能写出来念给大家听。)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得真好,特别是用笔写出来的同学介绍得更清楚、更完整。那同学们愿不愿意把小发明、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功能及外表写在作文本上整理成一篇文章呢?(题目自拟。)

生:好。(同学们都认真地写起来。)

三、习作过程的指导

首先,习作方法的指导。重点指导习作的细节描写、句段关系、详略安排等,让学生在处理中逐步学会谋篇布局、整体规划习作。其次,指导学生定下习作的基调。要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及时矫正学生表现出的颓废思想。再次,习作语言的指导。小学生的作文应体现出儿童语言的特点,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应鼓励他们多用定语、状语,多用形容词,多用适当的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准确、生动、优美。

四、相互交流,合理评价

我倡导学生间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有习作前的口头交流,还有作文定稿前后的交流。在学生口头作文和作文完成后,教师还要组织进行习作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自改互改、师生共同评价修改等方式我都经常使用。比如这次作文定稿后,我先批阅,然后选出好、中、差三类作文各三篇读给学生听,由学生评、批、改。再在屏幕上展示一篇,由学生修改,学生受益无穷。

这次作文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不仅有话可写了,而且写得非常详细、具体。因为这节作文课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过程,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为作文打好实践的基础,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克服了作文课学生无话可写、提起作文就头疼的现象,而且在习作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正确引导。

从此,我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亲眼见到的人、物和景,像这节课一样,用自己的话具体地介绍出来写在日记本上。这样,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感,畅所欲言,很乐意写,激发了写作兴趣,不但为以后的习作积累了素材,还不知不觉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习作的指导是一项持久、连续又艰巨的工作,教师只要在教学工作中时时注意、事事留心,多花心思,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刚刚起步习作,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书面语言,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体验生活,品味生活,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上下功夫,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篇4:保护青蛙三年级作文

我发现有许多老伯伯在大街上卖青蛙,小青蛙在老伯伯的手中挣扎着,不停的叫,好像再说:“救命啊!就命啊!谁来救救我!?”我看到了,感到十分痛心。

青蛙在田里可以做庄稼的“守护神”,它在田里,就可以让农作物有了好收成,因为青蛙可以吃虫子,而田里的害虫最多,比如蝼蛄、天牛、蝗虫等害虫随处可见,但青蛙可以吃掉害虫,让庄稼不被害虫所侵略。如果不把青蛙放到田里去,田里的庄稼就会被害虫吃掉,这样农作物就不会有好收成。古人说的好“岂无布袜青蛙兴,过却梅天出未迟。”

同学们,保护青蛙,人人有责,一起行动起来吧!

篇5:保护青蛙作文三年级

青蛙被农民称为“农田卫士”,是我们忠实的好伙伴。青蛙跳得非常高,它的后腿的肌肉非常发达,弹跳力很强。据说,一只青蛙最高可以跳一百三十厘米高,这么高的高度,只有跳蚤才能与青蛙相媲美。青蛙眼睛很大,它是青蛙捕捉虫子的得力助手。它的眼睛就像两颗晶莹透亮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如果它后面有害虫,它就能及时发现,就不会让害虫逃跑。

青蛙主要吃稻螟、稻蜢、蝗虫、苍蝇、灯蛾、菜花虫、天牛、百脚虫……青蛙找到虫子时,会将又长又宽还带有黏液的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一下子就把小虫粘住了。当青蛙将舌头折回嘴里时,害虫就会被青蛙吞吃掉。一只青蛙一天大约吃3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青蛙一年大约能吃15万只害虫。对于“农田卫士”这个称号,青蛙真是当之无愧!

民谚说:“春捕一只蛙,秋少一担谷。”是呀!现在青蛙对农作物那么重要,对人类作出的贡献那么的大,我们怎么能捕杀它们呢?让我们一起保护青蛙吧!

篇6:保护青蛙三年级作文

最近,我发现有些小贩为了赚钱抓了青蛙去卖,我看见那些被剥了皮的青蛙,想到它们将成为一些人的美味佳肴,我感到非常痛心。

青蛙是动物世界中最出色的“农田卫士”。一只青蛙一天捕食的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只。如此推算,一只青蛙一年至少要吃50000只。每只青蛙吃掉这么多害虫,成千上万只青蛙吃掉的害虫就很可观了。青蛙的子女蝌蚪也有吃小虫的本领,一只蝌蚪每天要吃掉100多只孑孓。因此,青蛙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的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生物防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是我们捕捉一只青蛙,就相当于放过了无数只对人类有害的虫子。

朋友们,在此我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就不能随意捕杀青蛙以及其它的益虫。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呀!

篇7: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三年级;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97-01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作文起始阶段的三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深思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写作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让学生轻松畅游于习作乐园,也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追求目标。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五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时,可先以石榴为例,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一种水果的方法。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可以从多种渠道入手,如:观察感知、利用教材进行想象、练习说话中进行想象等等。我们可结合课文,在“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仿写。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好的仿写就是在创作。如:我们在教完《听听,秋的声音》一文后,就要求学生仿照文中描写大树、蟋蟀声音的语句格式,写一写其他事物的声音。这种仿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分析、抽象、探究、类比思维和创造想象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续写。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可选择结尾含蓄而有较大想象余地的课文。如:寓言《守株待兔》一文结尾,种田人的庄稼全死了。可启发学生:种田人见到庄稼全死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有没有醒悟过来等。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这样,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文结尾的妙处,加深理解课文,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想象能力。

3、改写、扩写。如:古诗《小儿垂钓》,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启发学生,将古代文学语言改编为现代文学语言。适当展开想象,注意行人和小孩的语言、神态、对话环境、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将一首简单的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文学故事,在改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又如:《新编乌鸦喝水》,由原来的一只乌鸦改编为四只小乌鸦排着队去喝水,它们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喝到水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形象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要求学生每天看一、两篇童话故事;要舍得每堂语文课前五分钟用来给学生上讲台读或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可按学号顺序开展,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四、同学间互相批改作文

学生打好草稿后,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互相批改作文。为了鼓励学生多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要求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同学会用一个好词就给十分,会用一个好句子给十分,就这样加上去,不限分。互改下来,有的同学得了二百多分,有的得了一百多分,有的只得了几十分。得分高的同学让他到讲台上去读自己的作文,让大家听后说说自己喜欢他作文里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这样,写得不好或偷懒的同学也会自觉地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慢慢学会去完善自己的作文。学生互改后再把自己的作文誊写在正本上给老师批改,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就会逐步完整和完善了。

五、教会学生细心地感受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多彩,写作素材就越充足,作文内容就越丰富具体,具有真情实感。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作文素材的习惯,我每周一都会给学生画一个表格,表格里记录着一个星期里自己每天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比如:星期一,在学校早餐店里我与同学发生争执。到了周末,我就会给学生从表格里选一件事来写一篇日记。慢慢地,学生就逐渐变成生活中的有心人了。

篇8:小学三年级作文:保护青蛙

春天来了,灿烂的阳光照射着大地,小乐拿着鱼网去河边抓鱼。

到了河边,清清的湖水里,一条条活泼的小蝌蚪游了过去,黑色的身体,大大的脑袋,像一排逗号,又像小音符,看着非常可爱。于是,他抓了好多小蝌蚪,回家了。

小乐回到家,打开录音机,里面正讲到:“大家要保护青蛙。”小乐打开百科全书一看,原来青蛙可以吃好多好多害虫,保护庄稼,是人类的.好帮手,而且是蝌蚪进化之后来的。小乐赶紧拿起鱼缸,跑向池塘,小乐把蝌蚪放回池塘去了,说:“祝你们快快长大,变成青蛙,保护庄稼。”

篇9:三年级保护青蛙作文400字

欢迎借鉴参阅,下面是优悦小生精心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资料,下载后可以自行删除、添加、修改等编辑,希望对您的使用有所帮助,您的努力学习必定能创造更美好的未

【篇一】三年级保护青蛙作文400字

夏天,是青蛙活动平凡的季节,田野里、小河边到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可是我最近发现好多青蛙被抓走,成了餐桌上的美味,我感到非常心痛。

星期六的早晨,我在姑奶家的菜园里玩耍。突然几个小朋友走过来拿着树枝挖泥土,挖呀挖呀,嘿挖出来一直青蛙,他们赶紧拿起身边的大石头向青蛙扔去。大石头重重地压到了青蛙的腿上。出血了!出血了!青蛙惨叫一声,拖着受伤的腿拼命的逃着,可是再怎么逃也没用,最后还是被小朋友们带回了家。看见这场面我非常可怜这只被抓走的青蛙。

青蛙是捕虫高手,每天至少捕食害虫80多只,一年能吃掉15000多只害虫。而且它们的宝宝小蝌蚪也有吃害虫的本领,一只小蝌蚪每天能吃80多只孑孓呢!所以青蛙是农田的小卫士。可是,现在的人们大量的捕捉青蛙,使青蛙数量大量减少,农田里的害虫就逐渐增多了。人们必须使用农药消灭害虫,这样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污染了环境,真是害人害己啊!

让我们一起保护“除害使者”——青蛙吧!让动物们过上快乐的生活。

【篇二】三年级保护青蛙作文400字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也发现青蛙逐渐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我很难过,残忍的人类啊,难道你们不知道青蛙对我们的重要性吗?

青蛙是捉害虫能手。它的身体的颜色和草的颜色接近,这样便于它利用伪装来捕捉猎物。它的舌头又长又宽,上面有许多黏液。只要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它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快速地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把害虫吃掉。据统计,一只青蛙每天平均要吃70只害虫,一年下来就能吃掉一万多只害虫,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青蛙,那么害虫肆虐,庄稼遭殃,受害的将是我们人类!

青蛙还是出色的歌唱家。每到夏夜,你静静的坐在田野里,耳边听着那欢快的“呱呱”声,难道不认为这是一首恬静又和谐的田野之歌、是一首农业丰收的赞歌?你还能为了逞一时之快伸出你那罪恶的双手去捕捉它?伤害它?

执迷不悟的人们啊,你们清醒吧!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让我们来保护它,保护我们自己吧!

【篇三】三年级保护青蛙作文400字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小军带着网和瓶,兴高采烈地去池塘边玩。他一边走一边想:我今天捉些什么呢?蝌蚪?小鱼?还是什么呀?突然,他听见“呱呱”的声音,原来是一只青蛙停在池塘边的草丛里。小军蹑手蹑脚地走到它身边,猛地一下,把网盖上,青蛙被罩住了,他双轻轻的抓起青蛙,把它放到瓶子里。小军满心欢喜地往家里走去,一边走,一边想:今天运气可真好!我以为我能捉到两只小蝌蚪,结果没想到竟然捉到了一只小青蛙。

小军回到家,抱着装有小青蛙的瓶子爱不释手,他想打开收音机,看看小青蛙会不会随着音乐跳舞?当他打开收音机,收音机里正播放着保护青蛙的节目。收音机里说:“青蛙是保护庄稼的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军想起自己有一本《儿童成长小百科全书》,他连忙找到这本书,翻到介绍青蛙的那一页,书上说:“青蛙常蹲在田间帮助人们消灭害虫,所以,它有‘田园卫士’的美称。”小军听了广播,又看了书,觉得应该把小青蛙放回自然界,虽然他心里有点舍不得,但是最后他还是决定让小青蛙回归自然。

小军小心翼翼地端起瓶子,飞快地跑回到小池塘边,打开盖子,小青蛙“扑通”一声就蹦到水里,然后又伸出头来对着小军“呱呱”地叫了几声,好像在说“谢谢你,我要去捉害虫了,再见。”

【篇四】三年级保护青蛙作文400字

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喜欢捉小蝌蚪,小蝌蚪长大了就是青蛙,所以我看到那些小蝌蚪死于非命时,就感到非常痛心。

青蛙是最厉害的“小小捕虫专家”,农民伯伯还称它们为“农田卫士”。青蛙的眼睛锐利,能看见后面的虫子,舌头吞吐迅速,吃苍蝇,蚊子,飞蛾等害虫。一天大约吃70只害虫,多则200只左右,照这样推算,青蛙一年大约能吃18000只害虫。连它们的幼虫小蝌蚪在水里一天大约也能吃100只左右害虫,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哇!青蛙是两栖动物,既能在地上跳,又能在水里游,可以吃害虫,也可以帮农民伯伯保护庄稼。我们不要捕杀青蛙了,捕杀一只青蛙就等于捕杀了一只“小小捕虫专家”,这样,就会让许多害虫逃掉。失去青蛙,农田,庄稼谁来保护啊!青蛙不但是庄稼的保护神,而且是“天气播报员”,如果下大雨,它就会呱呱大叫。据说,早在2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地球上就出现了青蛙,人民调查发现,在地球的陆地上,海洋里,除南北极以后,都可以找到青蛙或它的同类。

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田野里的丰收,为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朋友——青蛙!

篇10:保护青蛙三年级作文

今天,妈妈买来几只青蛙,把它放在脸盆里。只见青蛙在脸盆里的袋子里乱蹦乱跳,似乎想逃出这个监狱,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可是这里没有洞口,怎么逃出去呢?青蛙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现在已经是中午10点钟了,妈妈手拿剪刀,正要把这些青蛙给杀了,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站在脸盆旁边,望着妈妈杀这些可怜的小生命--青蛙。突然,一只青蛙跳了起来,把那地上的一只小虫给吃了。这时我才醒悟过来,青蛙在野外一天约吃害虫100只,十天下来就是1000只。这是多么大的数目啊!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从现在开始你不要再买青蛙了,青蛙对庄稼,对社会有很大的贡献,我们绝对不能伤害它,如果世界上的青蛙被我们吃光了,那么社会会变成如何呢?”妈妈听了我的话以后,似乎明白了什么,连买来的几只青蛙也被妈妈放掉了。

篇11: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指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使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苹果),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以使其加深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苹果有更深的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写作时,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写作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习作七“用几种动物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物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和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激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就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孩子从喜欢的事物中观察,他们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时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有的同学写道:“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由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记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篇12:保护青蛙三年级作文

青蛙是动物界中有名的“除害家”,它眼睛锐利,舌头很长,专门吃各种田间害虫,对人类有益。它不单是害虫的天敌,更是丰收的卫士。那悦耳的蛙鸣如同是大自然弹奏的音乐,是一道和谐的田野之歌。然而,青蛙的乐园正被城市的蔓延所吞噬,它们失去了宽阔的水塘,失去了无际的田野,失去了相伴的禾苗,失去了栖息的天地与自由。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幸存者才敢怯生生的发出几声鸣叫,似乎在呼唤着同伴。

青蛙已被列为国家禁止捕杀的动物,捕蛙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害虫泛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蛙声农民就会少用农药,有蛙声就会有绿色的生态环境,有蛙声就会有收获的喜悦与欢乐。

篇13:保护青蛙二年级作文

青蛙是个捕虫能手,一只青蛙每天能吃掉70多只害虫,一年要吃掉1。5万只害虫。是一个“农业保护神”。研究证明,青蛙不仅不能吃,而且还会影响人体健康。可是人们还要害死青蛙呢?

夜间,当人们睡着时,青蛙们还在工作,为人发服务。

我们应该保护青蛙,让青蛙欢乐地生存下去。不再大量捕捉青蛙,更不要把一只只活生生的青蛙摆在餐桌上。农民伯伯们一定要少洒农药,也可以减少化工肥料的投放量。我们也可以成立一个志愿队,去宣传保护青蛙知识。

篇14:保护青蛙二年级作文

一回到家,小明就打开了收音机,他一边吃零食一边听收音机,突然小明听见收音机里面的人说:“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大家都要保护青蛙。”小明将信将疑,就看书查找,他查出来一看,青蛙专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小明很快就跑到河边,把青蛙放生了。

篇15:再议“三年级起步作文”

因此,模糊“起步作文”,控制下落趋势,成为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追求和主张。

一、写作伴随着“非写作”

新课程的作文教学好像没有要哪一天正式告诉学生“我们开始写作文”。如果说有“开始”,那就是一开始学习就有写作了,但并不告诉学生,也不是正式的写作。读拼音、学字词,就结合着说话训练,也就可以结合着写作,将所学的字词(特别是课堂之外所学的)记下来,将含有词语的句子记下来,将所说的有意思的一句或两三句记下来,或长或短,能写字就写字,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或其他符号代替。其他如口语交际、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也可以与写作结合。教师贵在有这种意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过高要求。但“提起笔来学习,也就要提起笔来写作”,应该由教师训练而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此,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这个学段的要求非常明确,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二、写作伴随着阅读

千万不要让写作成为一件独立的事。写作一定要紧随着阅读而展开,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我们看来,与读书相关的“动笔墨”是更加泛化的写——“亦读亦说亦写”。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从一年级起系统规划、设计学生的阅读——从儿歌开始,到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再到阅读童话、神话故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一年级),《海底两万里》、《西游记》、《木偶奇遇纪》等(二年级),再到阅读历史小说或故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成语故事》、《上下五千年》等(三年级)……

这样,在“课前三分钟”和专门的阅读展示课中,学生就会大显身手。学生的读、诵伴随着自评和他评,说的基础上便有了写,写感悟,写想法,或长或短,由短逐渐变长。

三、写作伴随着观察生活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并从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一个教师就语文而教语文,就不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将语文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包括让学生在其间观察、体验并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才能创造最佳的语文学习成效。因此,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为此,我们从一二年级起就应注重将“非写作”的写作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

首先,要不定期地结合教材学习进行主题观察。

其次,要坚持每日观察,写“每日几句”(三年级后扩展为“每日一记”)。

第三,要拓展孩子们写作的范围,班上可以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学校活动中写;家长负责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在快乐生活中写……

四、淡化形式,着重内容

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的写作定位于“写话”,三四年级定位于“习作”,不出现“作文”的概念,并强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淡化形式要求,将内容看得比形式重要,“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内容重于形式。我们也可将周记作为学生小练笔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个系列,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有无限的内容可写。

五、培养写作的兴趣与自信心

新课程的作文教学把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喜欢写作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标志,也是基础。要使学生乐于写,策略上除了将形成学生有话可写的内容(素材形式)活动化、游戏化或增强其趣味性外,旨在培养与强化学生写作兴趣与自信心,此外激励与评价的使用也显得无比重要。对此,我们的可以这样做:

美文欣赏。注意发现学生的佳作。对于佳作,主要是教师激情澎湃地朗读并竭力予以宣扬,以令小作者无比荣耀,从而增强其奋进的动力,让其他同学顿生羡慕之感,也努力追赶。

激情评语。富有激情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将使学生激动万分,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写作是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编作文集。建立班级出版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精选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或誊抄并装订,配以新颖的书名,漂亮的封面,还有目录、编后记、家长赠言等。班上要举行隆重的“出版仪式”。作品一经出版便是对孩子作文的最高奖赏,是学生美好童年生活的永久纪念。

篇16:保护青蛙二年级作文

青蛙然而捉害虫能手,它然而对农作物有益的小动物,它的身体的颜色和草的颜色接兵,这样便于它利用伪装来捕捉猎物,它的舌头长长的,沾满了黏液,只要小害虫从身边飞过,它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从速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把害虫捉住吃掉,青蛙每一天平均要吃70多只害虫,一年就能吃1万多只害虫,这然而多么大的数字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青蛙保护庄稼,害虫超多繁殖,庄稼遭秧了,最后受害的将然而我们人类自己。

青蛙还然而歌唱家,每到夏天的夜晚,只要有一只青蛙叫得欢,就会有几十只青蛙甚至几百只青蛙跟着回应,耳边听着欢快的“呱呱声”仿佛然而一支优美的交响曲,伴我入睡。

上一篇:新年快乐优秀下一篇:员工宿舍消防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