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和蛇》教案

2024-04-30

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和蛇》教案(精选6篇)

篇1: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和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媒体再现,引疑导入

1、播放课件,再现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

师: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成为了朋友,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啊!

2、他们会永远成为朋友吗?(在板书“成为朋友”后打上“?”)

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二)、图文结合,分角色演读,体验感悟

1、课件出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看看图中有谁?他们在说什么?自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句子。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3、谁来扮演青蛙妈妈来给我们表演?

4、评评演得怎么样?

在评议中体会“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的含义。

5、你觉得青蛙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在讨论中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心,体会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爱。

6、互相学着演一演,比一比谁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

7、看来,青蛙妈妈是坚决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的。她的理由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青蛙妈妈说蛇是坏人,应该远离他们。

8、看图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对小蛇说呢?

9、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蛇妈妈和小蛇说的话

10、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11、看图中(出示插图)蛇妈妈的样子真可怕,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蛇妈妈表情的词语吗?指名学生找到词语“张大嘴巴、露出毒牙”你会做这种表情吗?指名学生演蛇妈妈的表情“张大嘴巴、露出毒牙”

12、带着这个表情读读蛇妈妈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吃青蛙是我们蛇家族的习俗。)课件出示句子: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族的习俗吗?你能用不同的话来说这个意思吗?

在句子变换中体会“习俗”的含义。

13、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蛇妈妈是怎么想的,小蛇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抓住表情的变化体会蛇的本性。

14、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过渡:青蛙妈妈和蛇妈妈都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做朋友。这可怎么办呢?

(三)、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1、出示文中第四幅插图,师简述六、七自然段内容。

小青蛙和小蛇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2、指名读六、七自然段。

指名说说,小青蛙会来和小蛇玩吗?为什么?

3、青蛙妈妈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呀!请看一看——

播放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录像。使同学们对自然法则有直观的感受。

4、讨论:小青蛙和小蛇有什么愿望?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结合看到的,进行讨论,思辩,明确:虽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为朋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师:是啊,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板书:(不能)

(四)、角色朗读,语境体验

1、在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将学生从旁观者推向了与文 本对话的位置,成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角色体验。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呢?

师小结:自然界中不能成为朋友的不仅仅是小青蛙和小蛇,还有好多动物呢!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红字板书:自然法则)同学们,还有很多自然界的法则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五)、拓展训练,发展想象

请学生分别以小青蛙和小蛇的口吻给对方写一封信,告诉对方不能在一起的原因,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和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青蛙和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根据这些基本理念,我在本课教学时,采取抓关键词理解法、直观感受法、引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教学特色。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要求,结合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用观察、归类、比较的方法学习生字,并查字典理解“以防万一、彼此羡慕、浑身颤抖、脸色苍白、习俗”等词。了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一些联系。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体会“青蛙与蛇”的个性体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体会、质疑、讨论相结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一定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新课标》关于识字教学策略要求: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本课的识字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 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学会生字。

2、 交流学习方法并归纳总结。

第一、初步检查生字的读音、部首和结构,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归类、比较来巩固识记字音、字形和结构,哪些是后鼻音和前鼻音,哪些是翘舌和平舌。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蛇、拥、劲、接”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写的时候大多数字要左窄右宽,而“劲、断”却要左宽右窄。

第三、 给生字找朋友,并把生字词写一写,要求写的规范、美观、整洁。

3、将生字带入文中熟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课件,观察第一幅活动插图内容,学生看课件讲述青蛙和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导入课文。

(三)媒体再现,体验感悟。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学习1-3自然段时,要充分信任学生,在理解“羡慕”一词时,让学生找近义词,并用“羡慕”一词说话。通过学生的个性朗读来体会青蛙和蛇在一起的快乐以及他们之间产生的真诚的友谊。

(四)图文结合,以读促讲,角色演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学习重点段落4-5自然段时,结合活动插图二、插图三,放手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

1、质疑:小青蛙和小蛇会成为永远的朋友吗?

2、观图说图,在文中找出青蛙妈妈的话划上“——”;读文说文,体会青蛙妈妈说话时的心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个性体验。

3、紧扣关键词“惊呆、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坏人、远离”,并在这些能体现人物心情的词语下加上着重符号,在反复朗读这些关键词的基础上,揣摩青蛙妈妈谈“蛇”色变的紧张、惧怕、担心和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庆幸的复杂心情。

4、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再说说小青蛙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并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母爱的伟大,以及母亲为孩子担心的焦虑心情。

5、再次提问: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说呢?

先由插图导入朗读此段,对蛇妈妈和小蛇的心情整体感知,再仿效前面一段的学法,找出蛇妈妈和小蛇的话,找出体现蛇妈妈和小蛇表情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感悟、朗读。用换句子意思不变的方法来比较,并理解“习俗”一词,让学生体会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暗示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此教学环节要在学生认真读文,细心体会,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得出蛇妈妈和青蛙妈妈一样,也不同意小蛇和小青蛙在一起玩的结论,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课文的最后部分,有小青蛙和小蛇想的话:“要是我们能一直在一块玩就好了”,学生诵读时,肯定会体会到小青蛙和小蛇内心发出的真诚的愿望,学生学到这儿,一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那么,在学习6-7自然段的时候,很自然的会引发出一个问题:他们的这个愿望会不会实现?这时,安排学生开一个现场讨论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研究的愿望,让他们明白本课的学习重点:自然界是残酷的,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儿童的认知能力,不过多使用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力求自然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在读中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拓展。

1、自然界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查阅资料的方法来寻找相关资料。

2、学生叙说青蛙和蛇以后在一起玩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表演出来。

3、全班交流“天敌”的资料,老师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18.青蛙和蛇

(不能)成为朋友

青蛙————————————蛇

自然法则

篇2: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和蛇》教案

青蛙和蛇

教学内容:

青蛙和蛇成为了朋友,你相信吗?在鄂教版三年级上册《青蛙和蛇》这篇童话中,小青蛙和小蛇在一次偶遇中成为了“朋友”,天真可爱地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一天。然而,这样的友谊会长久吗?这篇知识性很强的童话,可以把孩子们带入奥妙无穷的自然界,让学生们在为青蛙和蛇不能成为朋友而遗憾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即使青蛙和蛇能建立短暂的友谊,这种友谊也是不会长久的。因为自然界中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整篇童话语言流畅、生动有趣,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对话贴近儿童生活,在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可进行角色体验,唤起学生的共鸣,探索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以防万

一、彼此羡慕、脸色苍白、习俗”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演读中进行角色体验,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情感目标:在讨论中理解,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2.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学习内容:

1.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2. 学习1——3自然段,了解小青蛙和小蛇是怎样成为朋友的,他们又是怎样在一起玩耍的。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青蛙和蛇

说说你对青蛙和蛇的了解,这样的两个动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读顺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 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认读生词:

恰好 臭美 彼此 羡慕习俗 保佑 小蛇 准备 苍老 教会 拥有

使劲 接近背后 骨头 断裂

2. 指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内容。

A. 读课文,疏通语句。

B. 思考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C. 读了文章之后,你有哪些困惑?

3. 识记生字。完成小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媒体再现,引疑导入。

1.播放CAI课件,再现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

师: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成为了朋友,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啊!

2.他们会永远成为朋友吗?(在板书“成为朋友”后打上“?”)

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二、图文结合,分角色演读,体验感悟。

1.CAI出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看看图中有谁?他们在说什么?自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句子。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3.谁来扮演青蛙妈妈来给我们表演?

4.评评演得怎么样?

在评议中体会“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的含义。

5.你觉得青蛙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在讨论中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心,体会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爱。

6.互相学着演一演,比一比谁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

7.看来,青蛙妈妈是坚决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的。她的理由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青蛙妈妈说蛇是坏人,应该远离他们。

8.看图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对小蛇说呢?

9.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蛇妈妈和小蛇说的话。

10.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11.看图中(CAI出示插图)蛇妈妈的样子真可怕,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蛇妈妈表情的词语吗?指名学生找到词语“张大嘴巴、露出毒牙”你会做这种表情吗?指名学生演蛇妈妈的表情“张大嘴巴、露出毒牙”

12.带着这个表情读读蛇妈妈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吃青蛙是我们蛇家族的习俗。)

CAI出示句子: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族的习俗吗?

你能用不同的话来说这个意思吗?

在句子变换中体会“习俗”的含义。

13.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蛇妈妈是怎么想的,小蛇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抓住表情的变化体会蛇的本性。

14.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过渡:青蛙妈妈和蛇妈妈都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做朋友。这可怎么办呢?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三、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1.CAI出示文中第四幅插图,师简述六、七自然段内容。

小青蛙和小蛇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2.指名读六、七自然段。

指名说说,小青蛙会来和小蛇玩吗?为什么?

3.青蛙妈妈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呀!请看一看——

CAI播放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录像。使同学们对自然法则有直观的感受。

4.讨论:小青蛙和小蛇有什么愿望?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结合看到的,进行讨论,思辩,明确:虽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为朋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师:是啊,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板书:(不能)

四、拓展表演,课堂延伸。

1.请你来扮演小青蛙(带上头饰),对着大屏幕上的小蛇说说,你们不能在一起的原因。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呢?

同学们交流自己查找的天敌资料,CAI相机播放。

师:自然界中不能成为朋友的不仅仅是小青蛙和小蛇,还有好多动物呢!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红字板书:自然法则)同学们,还有很多自然界的法则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板书设计】

青蛙和蛇

青蛙(不能)成为朋友蛇

自然法则

篇3: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和蛇》教案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 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 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 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 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 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 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 然后欣赏动画片,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然后小组合作, 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 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 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 近处的什么大 (高) ?远处的什么小 (矮) ?然后让孩子们总结。 (同样大小的物体, 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 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 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 让孩子们欣赏, 教师引导, 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 能力反馈, 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 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 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 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 拼贴, 或两者结合) , 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 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 课后拓展

篇4: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的精髓是读、写,阅读教学最终的收获仍然是读、写。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启步阶段,抓好读、写,至关重要。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

1、导语设疑。比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第二自然段中有个关键词——“五彩缤纷”我没有让学生换词理解或者直接读词典上的解释,而是先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在课件中,我用黑色为底,把学生找出来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我还抓住文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说说菊花还有哪些颜色?并给学生展示出其他美丽颜色的菊花。并让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五彩缤纷”。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五颜六色、绚丽多彩、五彩斑斓”,学生对词语理解进一步加深。

2、走进人物内心,加深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抓住“犹豫”一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体会对英子的自卑、害怕的内心。在出示这一句话时,“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此时她在想什么?引导学生走进英子的内心,感受她此时矛盾的心情。再如:教学《给予树》一课时,抓住“沉默不语”一词体会金吉娅体贴家人的品质。我先让学生朗读感悟其他孩子买完礼物后的表现——“兴高采烈”,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在朗读金吉娅的句子,找出金吉娅的表现——“沉默不语”。让学生自主发现。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的表现截然相反。金吉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她此时心里在想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感悟金吉娅因为没有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而感到难过,这就是她体贴家人的表现。

3、表演读、赛读。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达到难以想象的效果。借助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富于趣味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赛读具有挑战性,可以是个人赛、小组赛、男女赛等,一般用于感情较浓、语言较美、需多次朗读的课文,也可以与表演读相结合,如男生读A部分,女生读B部分比,然后换过来比。此外,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朗读形式。

二、鼓励反复阅读,体昧文本内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内涵总能在不断的阅读中体现出来,而且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张庆老师说:“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只有做到反复阅读、书声琅琅,才能領略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变化的微妙;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田园的温馨。反之,则难以深刻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之中蕴含的哲理。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之中,教师自始至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学生生疑、释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进行积极的读书活动,而不必进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

三、加强学生词句段的训练

1、要加强词语训练。三年级学生,有较好的字词基础,课文里遇到的,多数是熟悉的词语,但这些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该怎样深入地理解,应是三年级进行词语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在字面上易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读懂这些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深刻含义。

2、要加强句子训练。三年级阅读教学,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结构复杂、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了关键词语,再理解全句。指导学生读懂总起句和过渡句的意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3、要加强段的训练。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总之,集中识字后三年级阅读教学,要加强词句段的训练,打好阅读基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段的训练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主要抓自然段的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划分段落。学生学会了划分段落和划分层次的方法。

四、扩大学生阅读的数量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去接收处理。因此小学生也要与时俱进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认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增大阅读量,扩展阅读面,从小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必要时指定具体的阅读内容,并提示阅读方法。定期检查阅读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从中接触新观念,了解世界,认识社会。在丰富多彩的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体验和感受学习的乐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参考文献

[1] 张扬.探讨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

相关策略.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7):

37~38

[2] 李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之我见.新课

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7):84~85

篇5: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和蛇》教案

1、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3个新词,知道“敏锐”和“迟钝”是一对反义词。

3、能给第1自然段选择合适的意,能根据第4自然段的意思把概括意的句子补充完整。

4、读懂第3自然段,能按要求划出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当小科学家?

好呀,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试试,揭开青蛙眼睛的秘密。板题、读题。

二、研读课文

课前老师已经发了一份研究报告,同学们已经着手研究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谁是最有前途的小科学家。(出示研究报告)

1、交流研究内容: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

2、说说研究结果

出示: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找出这一句中的一对反义词)

出示第三自然段

(1)读一读,说说自一自然段是什么段式结构。

(2)划出总起句,并找出中心词

(3)说说课文是怎样把总起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体会“只要……不管……都……”、“准能”、“如果……就……”,并用“准能”说话

(4)文中那里也能看出青蛙看动的东西很敏锐?

“跳”、“伸”、“卷”写出了它动作的敏捷,“只要……就……”表明它一旦出击决不失误,“鼓着一双大眼睛”则暗示了青蛙捉虫“百发百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眼睛。

3、青蛙眼睛的特点是怎样研究出来呢?(教学第2自然段)

实验法

4、那么,我们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有何前景呢?(教学第4自然段)

(1)为什么要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利用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在地球上,动植物身上有许多特殊的本领,是我们人类所不及的。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研究动植物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发明出来的,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

(2)对于“电子蛙眼”,你想了解什么?(生提问:“电子蛙眼”是怎样的?“电子蛙眼”是怎么工作的?“电子蛙眼”有什么优点?……)

(3)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不少!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研究。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你能读懂什么?自己读好想好后,与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

“立刻判断”写出了“电子蛙眼”的敏锐,“准确地指挥”突出了它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段段意可概括为:人们制成了“电子蛙眼”,用来监视飞机,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读中体会)

(4)通过研究,你发现“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答后,出示青蛙的眼睛与“电子蛙眼”的两段话。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话,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的敏锐。

(5)出示填空练习

“电子蛙眼”相当于,飞机相当于( )。青蛙的眼睛看动的东西(),只要虫子在飞,它都能(),而且还能( )。“电子蛙眼”也一样,只要飞机在飞,机场上的工作人员凭着()的帮助,就能(),还能()。

三、拓展延伸。

1、过渡语

动植物身上有好多神奇的本领,远远超过人类。而我们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善于从动植物身上发现它们的长处,学习它们的长处,为我们人类所用,为人类造福。

2、你能说说人类还利的动植物的什么特点为人类造福。

填空:

人们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 ),用它来( )。人们研究了( ),制成了( ),用它来( )。

我想研究( ),制成( ),用它来( )。

3、这道题能做得完吗?为什么?谈谈你在研究青蛙眼睛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4、师总结:是啊,在这奇妙的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动植物特殊本领还等着我们去发现研究,许许多多的东西有待于在座的同学去发明创造。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勇于实践,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中间。

板书:

青蛙的眼睛———————电子蛙眼

看动的东西 敏锐 立即判断飞机方向

篇6:《青蛙和蛇》教案(全篇简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7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以防万

一、彼此羡慕、浑身颤抖、脸色苍白、习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理解小蛇和小青蛙是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明白在自然界中不能做朋友的动物不止这一对。初步了解一些自然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蛇和小青蛙是一对天敌,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磁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听录音故事。思考:青蛙和蛇能一直在一块玩吗?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2、点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订正读音。

3、再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谁愿意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评议。引导学生读出小蛇和小青蛙彼此羡慕的感情。3)齐读这一段。

3指名读第3自然段。学生评价。引导学生体会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时快乐的心情。

4当小青蛙、小蛇快乐地玩了一天,等待它们的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复习巩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

五、指导书写

1、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2、老师师范写田字格。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辅导。强调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青蛙和蛇》(板书)

2、第一节课大家读了课文,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

吗?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二、学习课文

过渡:当小青蛙和小蛇快乐地玩了一天,等待着它们的又是什么呢?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互相说说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紧扣“惊呆、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等词语,体会青蛙妈妈的紧张、恐惧、担心和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庆幸的复杂心情。

3、指导朗读。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忧。

4、指名读。齐读第4自然段。

5、默读第5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6、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张大嘴巴”一词体会蛇妈妈的惊讶。

7指导朗读。体会蛇吃青蛙的本性。指名读。分角色朗读。

8、齐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小蛇等了一天,为什么小青蛙一直都没有来?谁能告诉大家?

9、齐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能在一块玩?(指名回答)

三、扩展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不能在一块玩?

2、请同学们分别以小青蛙和小蛇的口吻,给对方写一封信,告诉对方不能在一起的原因。

板书设计:

青蛙和蛇

上一篇:大马乡中心小学请假制度下一篇:教育安全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