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文化口号

2024-04-27

贤文化口号(精选8篇)

篇1:贤文化口号

齐贤学校“贤文化”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区优质化工程推进成果汇总

2011年1月,区优质化工程项目组专家在本校举办了“远郊师资素质提升暨优质化项目骨干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和座谈会,全体区、镇骨干教师利用假期就学校1+2区级“贤文化”课题的实践与研究,特汇总区优质化工程推进成果集,包含课堂教学案例和论文等。

一、论文

01.写实孩子们的生活 屠杏珍 02.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学习耿 耘 03.适度关注作者的表达,提高二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 顾雅仙 04.培养低年级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05.低年级口头表达教学点滴体会 06.持之以恒 学会提问 07.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08.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09.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 10.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1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初探 12.师爱——芬芳绽放的花朵 五年级 13.燕 子 14.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15.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16.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7.语文教学现状的探讨 18.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究 19.以苏轼词为例谈宋词学习20.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探究 21.浅谈古诗词教学的三步曲 22.语文课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23.如何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24.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5.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26.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27.小学数学教学中策略 28.让爱开启他的心灵 29.捧起关爱之情 燃起信心之火 30.用真爱感动学生 31.走进生活 感悟数学 32.关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幸福甜蜜

——反思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评价 33.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4.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5.浅谈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36.数学感悟 37.向学生要教学质量的两个绝招 38.谈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形成和对策 39.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激励性教育 40.用 心 灵 去 沟 通 41.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2.浅谈如何学好中学数学 43.几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44.小学生活化英语教学 45.小学英语口语训练 46.听,花开的声音 韩桂云 崔超群 陈培荣 周琴娥 周纪芳 周立忠 黄 玲 王冬梅 张国平夏铭龙 费羽青 金 晶 黄 琳 尤新龙 韩宝国 丁烨旻 王玲玲 朱琳琳 方春艳 乔 虹 韩银芳 杨辉辉 蔡德明 尤美华 顾国院 冯辉辉 方 英 方 英 于世梅 张德华 卫国连 许妙丽

周丹丹 巫秀妍 郭黎明 周龙平匡双霞 余林华 唐奇龙 朱祖平吕 琦 周丽军 沈翠华

47.浅谈如何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陆春锋 48.情境教育让英语课堂焕发生机 张 媛 49.让学生亲近你 陈晓燕 50.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蔡桂华 51.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谢 杰 52.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口头评价 张建玲 5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进行有效的词汇学习於 娜 54.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陆凤贤 55.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 徐 薇 56.浅谈农村六年级英语入门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陈海琴 57.How to make a lesson better 徐菊英 58.作业批改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所应注意的几点思考 余水萍 59.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60.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记忆的能力 61.如何使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62.激 趣 63.美术教育与孩子们的发展 64.点燃生命之火 65.“教”而不思则罔 66.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让音乐课“活”起来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性 67.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 68.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互动的方式及其运用 69.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学 70.善待生物 善待地球 71.儿童版画 72.基于ASP.NET的学生电子学习档案袋的开发和应用 73.“创设问题情景与实施问题教学”初探 74.劳技课中的创造教育探索 75.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76.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77.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的练习效率 78.如何在实践中引导和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79.如何在政治课堂中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80.《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教学案例 81.小学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82.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 83.任务驱动教学法 84.音乐课上的愉快教学 85.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中提升学生家庭责任感 86.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学校德育“贤文化”的研究 87.活动主题:“美味”大调查 88.《中学美术新课标》有感 89.《中学新课程与体育教师谈心》一书读后感 90.重视“自由探究”,提高动手能力

——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做中学 91.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学校指导教师教学模式转变的尝试 方菊华

二、案例

92.4B M2 U3 A busy family 教学案例 93.小学体育课案例----跳绳 94.立定跳远教学案例 95.《小石潭记》教学案例 96.生动的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A M4U2 案例 97.体 育 课 教 学 案 例 98.教学案例——由一道容易出错的题而想到的 孙金花 韩文静 陈晓丽 范 晖 宋 玥 王 静 栗 曼 蔡梅华 朱 婷 潘秀英 程华英 薛淑华 胡 丹 葛世秋 陈晓红 唐德林 邢桂娥 赵春香 陈 立 周中华 盛泉龙 徐美群 韩玉婵 王高华 连 莉 吴 颢 乔 艳 王晓红 张亚琼 唐忠平周 明 郝玉梅 高安平沈菊仙 马亮亮 唐仁弟 王 馨 沈 怡 吴跃花 殷惠凤

99.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王 伟 100.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质量守恒定律 >> 徐 琴 101.运用句式 让学生自主表达

-----一堂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 钱仁红 102.初中数学概念新授课问题导入研究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课例 刘 燕

篇2:贤文化口号

一、广水“四贤文化”的产生背景

广水市(原应山县,1988年撤县设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文荟萃,尤以北宋时期宋祁、宋庠、连庶、连庠最为知名,后人将其四人合称为 “应山四贤”,并建祠祀之。“应山四贤”的人文风范在广水堪为表率,后人广为传颂,影响深远,形成了醇厚的“四贤文化”。

2006年,广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市”的目标。经过认真调查、论证,该市将“四贤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名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二、广水建设“四贤文化”的主要做法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该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市文体局、市广电局、市教育局、市史志办、市文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保证了 “四贤文化” 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2、精心提炼“四贤文化”核心内涵。该市组织专班,结合时代精神,提炼出“四贤文化”。其一,坚持致学。“应山四贤”家族世代坚持终身致学,报效国家,并有多卷自撰诗文广传人世。其二,进取有为。“应山四贤”出任朝廷官员后,管理有方,治政有为,多有政绩。其三,清正廉洁。“应山四贤”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深受百姓爱戴。其四,行善爱民。“应山四贤”教化民众,扶贫济困,恩播乡里,惠及四方。其五,忠诚爱国。“应山四贤”爱国爱家,其后裔勇战叛军,平息海盗,战功卓著。

广水市将“四贤文化”建设纳入全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发掘四贤遗迹、轶事,充分整合“四贤文化”资源,建设“四贤文化”景点,开展“四贤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教育活动,使“四贤文化”在广水大放光彩。

1、修建四贤文化景观。目前,在应山城区已建成“四贤祠”、“四贤路”,在印台山公园魁星楼内建有“四贤雕像”,在城区繁华街道建有与四贤有关的文化长廊和书法灯箱,在陈巷镇整修了连舜宾(连庶、连庠父)墓园。

2、编撰四贤文艺作品。截至目前,共编写以“四贤文化”为题材的文艺作品10多部,其中史学家马骐撰写的《连战家族》,作家胡启华编写的《追寻连氏家族之根》,广水市政府组织编写的《广水连氏人文集》、《印台春秋》等书籍,内容翔实,影响深远。

3、开展四贤文化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四贤文化”“进社区、进校园、上舞台”活动,每年都安排含有四贤文化元素的书画作品进社区、进校园展览,将“四贤文化”编排成多种形式的节目在全市演出,让“四贤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广水建设“四贤文化”的主要成效

1、营造了良好人文环境。“四贤文化”深刻了影响了广水人民,“应山四贤”的传统美德在广水得到了传承、弘扬,“四贤文化”的精髓在广水得到了。

2、提升了广水对外形象。近几年来,中央、省、随州市各级新闻媒体对广水“四贤文化”尤其是其中的“连氏文化”建设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擦亮了 “四贤文化”的品牌。此外,广水“四贤文化”还通过书籍、文艺演出等载体,走向了海内外,提升了广水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促进了对台交流。在建设“四贤文化”过程中,经专家考证,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广水连氏家族后裔,并获得了连战先生的认可。随州市、广水市以此为纽带,赴台湾同连战先生进行了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了海峡两岸的了解,增进了友谊。

篇3:“贤文化”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贤文化是以言子思想为历史渊源的,是生活在上海奉贤这片土地上的历代劳动者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一种物质文化,贤文化主要指奉贤历史上留存的物态文化,包括遗物、遗址、遗迹等。而“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精神是贤文化的核心。2000多年前,当言偃来到青溪(今奉贤)讲学时,这里的人们接纳了孔子的这位得意弟子,不但尊敬他,而且听他讲学传道,虚心学习儒家伦理。“敬奉贤人”之举,开启了奉贤文明之源。

贤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的极佳资源。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悠久的历史遗存中感受先辈留下的光辉业绩,感悟贤达热爱乡土、传承文化的精神,从先贤的嘉言懿行中汲取他们修身立德的精神养料,塑造敬贤、乐贤、践贤的品格。

二、“贤文化”的德育路径

贤文化资源富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内涵丰富,是极好的德育素材,对其合理加以利用,对于充实中学历史德育内容,提升历史学科德育效果大有裨益。

1. 在历史基础课上引入贤文化资源,激活课堂,培育民族精神

在基础性课程中引入贤文化资源,便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课时,笔者补充介绍了柘林、江海古文化遗址曾出土4000多年前的石器、陶器、玉器及小型陶窑等资料,以此印证古代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多中心格局。学生对这一遗存兴趣甚浓,无不为奉贤地区有这样的文明遗址而感到骄傲,一种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再如,讲明代朱元璋强化君主专制时,我引用了明代大诗人奉贤陶宅袁凯的事迹。朱元璋惩治犯人刻薄寡恩,有一次录好犯人姓名之后,让太子复审。太子心地仁慈善良,想要为犯人减刑。于是,朱元璋便让监察御史袁凯来评判是非。这显然是件犯难的事,袁凯的回答是“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明史·文苑传》),应该是十分得体的,但仍开罪了朱元璋,认为他圆滑。后来袁凯佯装疯癫,辞官回家。世人从中可以看出袁凯处事的智慧与心境的淡泊。

在讲国民大革命失败时,我补充了革命烈士李主一的事迹。在奉城镇的曙光中学内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上书“死得其所”四个大字,就是为纪念烈士李主一而建的。但为什么不直书其名而只写“死得其所”四个字呢?我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其中鲜为人知的一段来历。李主一青年时就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洗礼,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全国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李主一不顾个人安危,邀请地下党员李晓来奉贤一起创办了曙光初级中学,把它作为革命的活动中心。1928年3月,他在上海某地下联络站送信时不幸被捕入狱,受尽了老虎凳、棍棒、电烙等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在龙华狱中,妻子前往探监,他嘱咐妻子:“我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你要把孩子抚养成人,并在曙光中学操场旁买两亩田,把我葬在那里,立一块石碑,碑上题“死得其所”四个字就行,这样我虽死犹生。”听完我的介绍,学生都为烈士的大义之举深深感动,感悟到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可贵的献身精神。

在历史基础课上引入贤文化资源应注意内容的有机衔接,所引入的资源要能体现民族精神和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贤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

2. 在历史拓展课上开展寻贤活动,通过搜求考证,培养求真意识和探究能力

要让中学生树立起“敬贤”的意识,仅仅通过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他们的主动探求,深入了解“贤人”事迹。

对于乡贤名宦事迹的考证,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首先是确定考证对象,要选取能够突出体现贤文化精神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同时其事迹又有一些模糊或争议之处。其次是采取适当的方法,要对不同类型的文献材料进行比对研究,并开展实地调查。

我曾指导学生做过一次“徐阶的家乡是否在奉贤”的考证活动。选题主要着眼于两点:徐阶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政治方面有杰出表现;本地有关徐阶事迹的传说甚多,一些问题尚需厘清。研究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我要求学生明确本课题需要采取的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要尽可能搜集有关徐阶出身的史料,如《明史》,还有一些野史,如民间传说等,作必要的梳理考证;还要作实地调查,到传说为徐阶家乡的地方进行采访调查,寻求有价值的资料,再与文献资料作比对研究。学生按照要求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探究,通过阅读《明史》,得知徐阶“立朝有相度,保全善类。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间有委蛇,亦不失大节”,更为敬佩徐阶的为政为人。但《明史》中关于徐阶的出身记载却颇为笼统,只是说他是华亭县人,而明代的华亭县包括松江、奉贤等地,尚不能据此就断定徐阶出生于奉贤。于是学生们又仔细阅读本地地方志,有了重要发现。据记载,新寺镇柘林乡东海村有一个地方叫“小城头”,为什么叫“小城头”,传说这地方原是徐阶家的花园,气势雄伟,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小小城池,所以百姓称之为“小城头”。明嘉靖后就有“东是湾里,西是柘林,中有‘小城头’”的说法,它产生的时间正好是徐阶生活的年代。于是研究小组去“小城头”做了实地调查,当地居民至今仍保留了“小城头”的称呼,并且居民都姓徐,自称徐阶后裔。之后,学生又从徐阶著作中找到一首诗,诗作出自徐阶唯一的作品集《世经堂集》,标题是《赠沈少畲内弟兼怀柘山外舅》,这个标题让我们惊喜万分,从中可以看出徐阶外舅家在柘山,从地名来看,叫柘山的地方并不多,且在华亭地区只有一个,那就是柘林。基于以上材料,研究小组得出了徐阶故乡应该就在奉贤的结论。

篇4:崇贤文化活水来

这个江南小镇,有的是淳朴的水乡农民栽种的大红袍荸荠、清脆莲藕;水灵的江南姑娘亲手绣的崇贤刺绣;有的是口口相传的民间小调、春雨般娓娓诉说的民间故事。崇贤建制历史较短,1935年才得现名,但崇贤人对自己乡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宣传工作却是出类拔萃的。从2004年开展的崇贤民俗、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到2012年“崇贤文化丛书”的策划出版,再到“崇贤街道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制订,崇贤人不仅对自身文化进行了发掘和保护,还对本土文化做到了传承和拓展。为有源头活水来,他们扎根最土最糙的民间文化,并让文化回归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硕果累累。

捡拾本土的文化遗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地方也有大文化,文化讲究的是接地气,要扎根在群众生活的这片土地中。”这是崇贤人开展文化工作的基调,而搞掂这种基调的人中有一位年近古稀的陆云松老人。

陆云松,精神矍铄、目光坚毅、言语直爽,人如其名——“松柏本孤直”,却因岁月沉淀而多一分释然,显得坚定而不执拗。他是地道的崇贤农民,打从呱呱落地后,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土。他吮吸着运河的水,用软软的家乡话,把村上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人物、风物,叙述得如同行云流水。改革开放了,陆云松写得舒心,写得尽兴。他的乡土散文,是一幅幅乡情浓浓的江南水乡风俗画。这位曾兼任过首届余杭县文联副主席的老人,从2004年退休起就投身于崇贤民间艺术普查工作,一直坚持文化工作必须走进百姓生活,去发掘最土最原生态的文化遗产。“当时的文化普查工作许多地方都不太重视。崇贤的领导这么重视,我们就得扎扎实实地搞。”云松老人操着一口崇贤方言说。

当时的崇贤地方领导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进行地毯式调查。崇贤十一个建制村、一个社区,有数不清的里弄小巷,但当时的普查小组只有八个人。所幸这些人都是“老崇贤”,有供销社人员,负责记录民间技艺,绣女姚彩仙的绣花裙就是他们从民间淘来的;有退休教师,收集民间文学;还有当地医生,收集土单方。陆云松等人负责寻找民间小调和游艺。2008年上半年,崇贤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这次人手足了,进村入户的调查也更深入了。

在这两次普查中,陆云松一行人提着录音机,挨家挨户寻访本地老人,让他们把小调都哼唱起来,技艺都表演出来,回去再一句句听写。“这些土话是很‘土’的,现在年轻人都听不懂。幸好我们收集得早,现在有些老人都去世了,唱词小调是留存下来了,但有的技艺却失传了。”陆云松停顿了一下,抽了一口烟。

崇贤过去婚礼都得请司公唱哼。司公似司仪,主持婚礼全过程,从新娘出嫁、上送亲船、入花轿、花轿进堂,再到拜天地、入洞房,都得司公行礼唱哼,唱的是伦理纲常或祈福之词。比如花轿进堂后,司公唤喜娘添灯芯,唱道:“尖尖玉手添灯芯,添得千家万年好,保佑蚕花廿四分。”这唱词正是对水乡人家蚕茧丰收的祈求。他们千辛万苦才找到了崇贤最后一位司公,说服他演示水乡传统婚礼的全过程。现在他去世了,但宝贵的民俗资料被抢救下来了。

陆云松成了捡拾本土文化遗珠的代表人物,崇贤民间艺术资源第一次普查后,他便建议将这些资料结集成册。之后崇贤的文化收集整理,皆以这册《崇贤民间艺术资源选编》为基础。

绚丽的纸上风情

两次普查整理汇集起来的成果需修改和扩充,这就有赖于崇贤两个支撑的文化平台:一是《崇尚贤德简报》,另一个是《崇贤》》杂志。而长期经办这两种刊物需要一个稳定的机构。崇贤街道文体中心便承担起这份职责。《崇尚贤德简报》成了崇贤家喻户晓的纸上“文化广场”,一段时间内专门刊登非遗普查工作成果,并欢迎广大群众指正。

“不久,我们办公室电话就变成热线了,许多群众给我们纠正错误,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资料。”街道文体中心主任王跃田说。每星期他们都会组织退休老干部聚会,一些搞文化工作的人都会参加,会上专门讨论这些文化事儿。通过多方参与互动,收集的资料越来越翔实,脉络越来越清晰。但光这些还不够,于是他们办起了《崇贤》杂志。

陆云松兴奋地翻出几本装帧精良的《崇贤》杂志,递给我们。“这本杂志的定位就是‘崇贤人,崇贤事’。作者都是在崇贤生活过的老中青几代人,写的是崇贤昨天和今天的风貌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他充满自豪地说。

崇贤是盛产大红袍荸荠的地方,而这大红袍荸荠的前世今生早被收录在《崇贤》杂志中—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崇贤的荸荠田更是收容了大批逃荒者,成就了许多外地闺女和本地小伙的“荒年姻缘”。改革开放后,选用大红袍荸荠加工生产的“清水马蹄”成了中国第一种出口美国的农产品。如今,大红袍荸荠已成为江南最受欢迎的土产之一。

一颗荸荠,承载了农耕社会的质朴与近现代的变迁。诚如王跃田所言,“我们的杂志不仅要收集古代文化,还要整理近代记忆和现状,来引导今天的文化建设”。可见,崇贤人在理清文化家底与脉络中找到了适合自身的文化发展之道。

2012年崇贤街道申报“崇贤文化丛书”为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并定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乃是崇贤文化整理工作的集大成者。王跃田在《崇贤》杂志开卷语中侃侃而谈:崇贤文化丛书共五本,第一本是崇贤民间文学集,书名为《民间拾艺》。该册以非遗普查资料为蓝本,分民间故事、民间小调、民间风俗、民间技艺、民间游艺等五个章节。第二本是崇贤女作者散文集,书名为《爱的承载》。近年来,崇贤涌现出一批女作者。此书收录崇贤23位女作者的95篇作品。这两本书已经出版。

崇贤文化丛书第三本是本土作家陆云松的散文集,书名为《运河散语》,作者已整理出近作约21万字。第四册是崇贤纪实文学集,书名为《崇贤记忆》。该书收录有关崇贤记忆的非虚构文稿60篇左右,20万字上下。因是纪实文学集,所收录的文稿既可当作崇贤的故事来读,也可当作崇贤的历史来看。第五本是崇贤乡土文学集,书名为《漫步家园》,都是取材于崇贤这方水土的作品。

群文活动红似火

崇贤因运河而生,伴运河而兴。古时端午时节,上百条龙舟齐集运河畔鸭兰港,龙旗猎猎,锣鼓喧天,呐喊与水花并发。如今鸭兰村的乡村文化节一派欢腾,处处是欢歌笑语。

旧时在三家村、鸭兰村,年年举行崇贤最火的“麻皮会”(庙会),四邻八乡的民间故事、民俗样式都拿去表演,有《十样景》这样的说唱艺术,也有载歌载舞的石前“花篮”表演,热闹非凡。如今的三家村、鸭兰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投资百万元的古戏台正在建设中。

崇贤的群众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这还得益于崇贤实施的“崇贤街道文化建设行动计划”。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崇贤文化队伍的建设,现已组建“花篮”表演队、绣花表演队、舞龙队等十余支特色队伍;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崇贤文化宣传员。他们大都是普通老百姓,怀着一腔热忱,积极联络邻里街坊,发掘民间人才并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崇贤街道的文化骨干是老中青三结合,有陆云松、陈如兴这样的老前辈,有王跃田、孙高平这样的中坚力量,更有许多80后、90后新一代的文化工作者。有了这些文化骨干,崇贤的民间文化不再是“纸上谈兵”,而融入百姓生活。各村(社区)的庙会办起来了,龙舟胜会回来了,乡村文化节搞得风生水起,还有排舞大赛、“相约周末”文化夜市、崇贤少数民族团表演等。这些活动可不是做做样子,老百姓的参与热情可高了。

崇贤群文活动多多,他们以“德文化”、“和文化”、“创文化”为主题,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评比表彰系列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正是让传统文化回归群众的土壤,才有了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崇贤将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一批文化产业。三家村土壤湿肥,塘深埂高,为莲藕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坊间常说的西湖藕粉,其实更多为三家村藕粉。近年来,三家村藕粉已从机械制作逐步回归手工制作,中断了近三十年的削片藕粉工艺也已恢复。崇贤的民间刺绣艺术历史悠久,通过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如今崇贤绣花女已近五千人,绣花产值超两亿元,绣品享誉国内外。

“这些传承发展都是扎实做好文化整理工作的结果。如果不能认识自己文化的源头活水,怎么激活群众这脉源泉,让崇贤文化‘清如许’、红似火?”王跃田说。

篇5:贤文化口号

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保障企业的根本目标

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结果,企业为客户提供的结果价值越大,企业的回报的就越大,企业的品牌就越大,员工的回报和成就感就越高。要保障能够提供更好的结果,除了必要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物质手段外,更需要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就是看是不是持续地凝聚员工人心去创造结果的精神力量。验证一个企业有没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优劣,就是看企业为客户提供的结果是不是持续达到和超出客户的心理预期。不能保证目标实现、不能拿出结果的文化就是假文化,就是表面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立是基于企业管理的三个源点:客户、员工、结果

企业就是一个平台,让员工通过创造结果为客户服务,员工创造结果给企业获取薪酬,企业文化必须作用在客户、员工和结果上,持续不断满足和超越客户需求,持续不断地凝聚员工并释放员工的创造力,持续不断的达成企业所要的结果。最终让客户、企业、员工三者获得共赢,只有在共同利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一个企业才会持续的发展壮大。

企业文化的体现在于通过愿景、使命、价值观凝聚人心

愿景解决的是“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企业”。通过愿景的打造,使得员工清晰的知道企业的未来和自己的方向,因此极大的形成了长期的动力,让员工和企业走得更远。

使命解决的是“我们为什么人服务,我们的提供什么样的业务”,使命使企业和客户联系在一起,使员工清晰地知道直接服务对象的要求和服务目标,结果导向更为明确,客户也建立了需求认知。

价值观是解决员工以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在一起,包括企业在处理与顾客、供应商、社区、政府、新闻媒体等关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则;对内包括企业对其投资者、员工及其它资源的基本观念。只有价值观相同的人,才会更好的走在一起,并且走得远。反之,企业高层员工分崩离析,其根本原因往往是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

通过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打造,尤其是价值观的打造,客户、企业和员工建立的相互认同感,客户建立起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建立了品牌凝聚,员工的归属感也大大增加。

企业文化必须是单一价值观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来自不同背景的员工在公司的各个层级,如果老板一套价值观、高层有一套文化、部门有一套文化,企业的力量就会分散和消耗。没有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就不会有对解决问题的统一思想认知。企业最大的成本不是人力、物流、税收,而是价值观的统一,沟通不畅,其结果就是执行力不强。执行力不强,自然就会出现久拖不决,议而不决,最后导致不能向客户交出结果,失去企业的根本目标。不仅如此,企业还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产生权力制衡和敌对等负面情绪,轻则执行不畅,重则拉帮结派,严重影响企业的团结和稳定,最终导致人才流失,人力资源成本也大大增加。

单一的价值要求有共同认知的人走到一起,企业要用认同自己、喜欢自己的员工,不论是老员工,还是新招聘的员工,都必须是这样。

为此,单一的价值观文化,是企业稳定和高效的根本。

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必须是执行文化

文化在表现上可以是狼性的、和谐的,开放的、封闭的、国际化的、本地化的,国有的、私营的、开明的、保守的。。但无论如何,企业要生存发展,都必须回到企业的根本目标,为客户提供结果。要拿出结果,只有一种核心文化,就是执行文化。执行文化的核心就是干干干、马上干、干出结果。客户的要求,就是企业的最高指令,快速的、毫不犹豫的、立即的反应是每一个员工内心的行为规则,这样的文化需要员工保持高度的意愿度、敢做敢为的精神、做出结果的能力。只有这种文化,才会让客户满意,只有客户满意,企业才能生存,员工才得以发展!

企业文化的重要的组成:奖惩分明,即黑白文化

能做出结果,就是英雄!能做出结果就是王道!

反之,就是强盗,就是南郭先生。

企业必须有一种文化,能够保障执行文化的顺利进行,能够让人追求优秀,追求卓越。让优秀的人大量涌现,这个文化就是黑白文化。

一个公司之所以人才流失,之所以优秀的人才无法涌现,之所以不断的产生负面文化,其本质就是没有辨别是非黑白的奖惩机制,因此公司没有正气,只有溜须拍马,只有人际关系,你好我好,上级不敢惩罚下属,公司不敢处理员工,这样的文化必然没有结果。在执行文化上只有黑白文化,没有和谐文化,可以在态度上、语气上和谐,但绝对不能拿公司的结果目标做和谐。奖励优秀,可以激发更多的优秀。惩罚差劲,就是杜绝更多的差劲。

企业文化中的人文关怀

在以结果为导向的商业思维企业里面,黑白文化是保证执行力的重要措施。但在人性的思维层面,我们要做到管理无情人有情。比如公司的员工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总经理和普通员工在制度上同样的接受处罚,在人格上接受同样的尊重如基本福利、旅游、培训、上下班考勤,在员工的生日、节假日等给予必要的关怀待遇。员工的家庭在年会上邀请参与。企业文化倡导尊重员工,鼓励和保护员工,培养和造就员工。通过激励制度、晋升制度、授权制度等一系列方式凝聚人心。

企业文化的提升和超越:从优秀到卓越,到基业长青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文化基础上,而持续做出结果,并且持续超越客户的心理预期,企业的价值才会增长,企业的品牌才会提升,企业才活得更长久。为此,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还必须同时具备超越的精神,从优秀到卓越卓越,再到基业长青,企业必须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倡导创新和超越,追求第一!一流的企业是一流的人做出来的,一流的品牌也是一流的文化打造的,超越、创新、一流的意识和文化,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动力。

企业文化的入心就是分享传承

企业有三种错误的文化,即抄文化、写文化和墙壁文化。而真正的企业文化,一定在成长过程中的共同经历,通过公司和部门的发展,总结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形成一个个品牌人物,建立一个个项目口碑。企业在发展中,要学会不断的总结和提炼,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论人员变迁世事更替,企业的精神和文化却一点点传承下来,从而形成了企业自有的独特的一种精神。伴随着客户的积累和企业历史的增长,企业的文化越来越厚重。

企业文化是一种经历,制度治行,文化之心。文化要在员工和客户的心理沉淀,就必须不停地分享。通过外部客户活动、内部交流分享会、文化昭示标志等听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方式进行传承,让企业文化变成一种文化惯性,思想惯性,牢牢的印记在员工和客户的心里。执行文化、黑白文化、人文关怀,无处不在的清润着员工的心灵,影响着思维和行为习惯。让员工从内心产生出驱动力,并深刻的认同这是一个正确的文化,当每一个员工都有这样的理念时,企业文化就成了真正的价值观!为企业的目标实现保驾护航。

企业文化就是通过拉意识在理念上形成统一价值观,通过拉标准在行为上建立统一行为模式,通过建平台形成文化惯性,最终保证企业文化的落地和传承。

总结:

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通过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打造,形成以倡导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文化作为单一价值观,辅之以黑白奖惩文化和人文关怀,并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分享和提炼,凝聚组织成员的人心,最终保障企业拿出结果,实现经营目标,同时实现客户、企业、员工的共赢。并在此基础上,保持追求卓越,基业长青的持续精神动力。

篇6:贤文化口号

2016年河南公务员申论热点:培育新乡贤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

【背景链接】

近来,重庆市永川区弘扬“新乡贤”文化,提高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新乡贤们带领村民崇德尚法、致富增收。永川区朱沱镇会垭村村民罗金太是远近闻 名的龙眼种植专家,自家致富后不忘乡亲,将技术传授给村民。在罗金太的带领下,会垭村通过种植龙眼收入过百万,全村推举罗金太为“新乡贤”,他家的门上悬 挂着“永川新乡贤”的牌匾。

2016年6月初,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续乡村文脉,创新发展农村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引 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河北省石家庄新华区在全区乡村开展了“寻找新乡贤”活动。在钟家庄,大家一致推选段秀灵来当本村的“新乡贤”。村民韩学贞说:“段阿 姨对我们村贡献可大了,除了挖掘我们村的历史,还热心牵线搭桥,找专家帮助村里制作了现在的规划蓝图,这才有了现在的村容村貌。”在新华区,段秀灵这样的 “新乡贤”还有很多。

【政策理论】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培育新乡贤文化。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乡贤文化。

【重要意义】

培育新乡贤文化对于缓解城市病、促进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乡村治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培育新乡贤文化有肋于实现城乡人才流动,缓解城市病。广大城镇乡贤的“告老还乡”能实现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对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育新乡贤文化有肋于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当下,我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的农村地区正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新乡贤对农村的贫困根 源深有感触,可以利用

http://henan.jingjia.org

他们的资源、优势、声望等,在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战中发挥更为积极的协调、引领作用;优秀乡贤文化作为可利用的资源,能在中国社会的 巨变中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倡导时代新风,构建乡村文明。

培育新乡贤文化有助于激发基层治理创新。乡贤文化积淀了我国千百年来的乡村基层治理智慧,新乡贤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传统乡绅文化的接续,他们 在乡村治理中有相似的作用机制,把传统乡贤文化的智慧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能激活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的活力,激发乡村自我发展的潜能。

【问题阐述】

1.新乡贤的文化建设作用未充分发挥。当前各地新乡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乡村治理方面,而在新乡村文化建设上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在当代不断变迁的农村社会中,传统乡绅文化已经断裂,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缺乏核心价值观念的文化建设问题日益突出。

2.新乡贤的乡村治理存在权力意识观念。传统乡绅以儒家思想和家族观念为本,这与现代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相冲突,现今国家已进入法治时代,乡贤 社会治理作用逐渐减少,但乡村治理中的民间矛盾以及官民矛盾,依然需要通过乡贤的柔化和缓冲机制来改善;退休官员通常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乡村请求难免违纪 甚至违法,可能使坏风气污染乡村社会环境。

3.新乡贤的人才吸纳机制尚显不足。多年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束 缚了回乡创业者的脚步;现代社会本质上是陌生人社会,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乡土观念大为淡化,但极少有人愿意定居乡间;当前新乡贤主要以离退休干部和退隐 企业家为主,吸引更多类型的乡贤较为困难,一些大学生村官受长辈旧有观念的影响,很难在农村扎根。

【解决对策】

1.营造崇尚新乡贤的文化氛围。大力弘扬传统乡村文化,让文化为“新乡贤”反哺乡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挖掘好乡贤背后所隐含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持续树立新榜样,推选出“新乡贤”,营造崇德尚贤的文化氛围,让乡贤事迹垂范乡里。

http://henan.jingjia.org

2.用刚性制度约束权力磁场。新乡贤文化不能以情代法,以人代法,在倡导新乡贤的同时,还需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将刚性的国家管理与柔性的乡 贤治理互为补充;在制度设计时就要堵住漏洞,使乡贤真正远离权力磁场,可以采用政府出面组织,成立乡贤志愿者工作队或工作站,由村委颁发聘书,持证上岗的 “抱团”模式,充分发挥乡贤的乡村治理功能。

篇7:贤文化口号

2、计划是时刻的最好保障,时刻是效率的坚实基础,效率是行动的优化大师,行动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3、不好小看自我,人有无限可能。

4、市场比作一块蛋糕。咱们但是分地在现有市场抢占份额,而是去另创造一个市场,即另做一个蛋糕――另做一个蛋糕独享。

5、如果能使每个海尔人都愿意奉献自我的爱给海尔,那么还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咱们前进的步伐。

6、应对加人WTO,中国企业怎样办?我想讲三点:第一是怎样想?笫二是怎样做?笫三是怎样嬴?怎样想?我认为务必成为狼;怎样做?就应做出一个国内国外市场相互呼应的市场体系;怎样赢?使每个人成为一个策划事业单位。

7、今日的质量,明日的市场。

8、检验记录要可靠,统计分析才有效。

9、一个真正的领导务必同时是两种截然不一样的大师:他是思想的大师,善于把握高度抽象的思维逻辑;他也是行动的大师,善于处理最精细的实际事务。

10、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这样的会议是属最浪费的行动。

11、对员工忠诚,员工反过来就会对你忠诚;对员工负责,员工反过来就会对你负责。

12、淘!我喜欢(之前的“淘你喜欢”更好点)

13、我做事是有目标的,不到达这个目标我不走神,“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14、咱们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进”。

15、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到位了。

16、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17、正常的加以持续,异常的予以纠正。

18、培育礼仪员工,创造团队精神。

19、企业强大难,持续长盛不衰更难;重要的不是个别人,一部分人,而是全体人员,即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才行。

20、质量——企业亘古不变的制胜之道。

21、你正在做什么?(Whatareyoudoing?)

22、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其次是运作模式的创新,包括制度组织结构等;新技术的创新排在第三位。

23、微软:挖掘你的潜能,释放咱们的激情(YourPotential,OurPassion)

24、海尔格言:

25、要给用户意想不到的惊喜。

26、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

27、企业文化培训有三个层次: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制度和企业文化物质。

28、海尔的价值观是什么?只有二个字,创新。创新就是要不断战胜自我。也就是确定目标,不断打破现有平衡,再建立一个新的不平衡;在新的不平衡的基础上,再建一个新的平衡。

29、领导者要有威信,务必言必行,行必果。

30、素质究竟是什么?是一种自我的约束潜质。

31、开创新视野,创造新文化

32、领导在与不在,企业照样良性运转。

33、珠穆朗玛,数字巅峰(域名丢了,老榕很悲哀)

34、推动全员品质活动,提高全员工作士气。

35、爱护公物,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同发展

36、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

37、海尔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38、实施须趁早,无谓浪费必然少。

39、没有FT,没有评论(NoFT,NOcomment)

40、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有失败。

41、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

42、海尔市场观念――“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运在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否定自我,创造市场”;

43、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传奇的过程,却有传奇的结果。

44、以厂为校,以厂为家,互相学习,互相关怀

45、管理无小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所言)可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46、训练一个日本人,让他每一天擦六遍桌子,他必须会这样做;而训练一个中国人,开始他会擦六遍,慢慢觉得五遍四遍也能够;到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国人做事最大的毛病是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一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

47、聆听,发明,量身定制(Listen,Invent,Personalize)

48、不作恶(Don’tbeevil)

49、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50、海尔一旦决策失误,也许就象坦泰尼克号,顷刻沉没。“我每时每刻都存在危机意识,其强烈的程度远远超过那些批评我的和总为我担忧的人所提醒的”。“询问任何一个在微软工作过的人,他都会告诉你,如果他们只有一个优秀品质的话,那就是他们始终认为自我是失败者。‘如果咱们不坚持这种看法,咱们的竞争对手就会吃掉咱们的午餐’”。孟子云:“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1、人都有七情六欲,一件事干成了,总是十分兴奋;但兴奋之余怎样持续冷静,就是大问题。

52、不一样凡响(ThinkDifferent)

53、“鲶鱼效应”――即透过内部竞争机制,把每个人的活力激活起来。(挪威民间传说:渔民捕沙丁鱼通常很难活着返港。偶尔一次发现有一艘船的沙丁鱼全活着回到。秘密原来里面有1条鲶鱼,它的存在使沙丁鱼们惊恐万状,左冲右突,结果反而都保全了性命)。

54、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认为是在市场上能够嬴得用户忠诚度的潜质。

55、斜坡球体理论:企业在市场所处位置,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才能产生强有力的止动力。否则,球体肯定会向下滚动。

56、首先,作为企业的领导要有善于把握大局的潜质。在眼前一大堆事情里,你能不能找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来,找出制约发展的根本问题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会不会对其它问题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很快抓住主要矛盾的潜质,是企业领导务必具备的。另一点,作为企业领导,要有一种对一件事一抓到底的韧劲。咱们的做法是,一件事从头到尾抓出一个模式来,再把这个模式推而广之,成功率十分高。有时候务必抓得十分具体。当然是属于带全局性的趋向性的问题。

57、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58、网聚人的力量(xx年的那个广告片印象很深)

59、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

60、我想引用美国历史上唯一位连任四届总统的罗斯福的名言来回答你:“咱们唯一害怕的只是咱们自我”。

61、这天你有否e唐(四六级查分“官网”,可惜如今域名都被拍卖了)

62、为所有人建立一个最高效最丰富的市场

63、咱们是群众企业,没有大山依靠。事先务必做好心理准备,提前穿好御寒的衣服。来了寒流,别人感冒了,咱们却抗过去了,这时不但身体更强壮,而且抓住机迂,趁别人“生病”的机会,向前紧赶几步。

64、谁让我心动?(联想当时很心痛)

65、事前反复研究,慎之又慎;一旦做出决策,务必坚决执行,不容含糊。

66、成就团队辉煌,助我人生成长!

67、领导者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预测变化,规划未来。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务必具有洞察力和趋势分析潜质。

68、咱们极度鄙视一切乱丢乱吐等不礼貌行为。

69、这天工作不发奋,明天发奋找工作!

70、管理有模式,无定式,这是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71、打价值战,而不打价格战。

72、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73、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

74、一小步一小步地跑,才能有大的进步。

75、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的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成为现实。提练坚持重复,这是你成功的法宝;持之以恒,最终会到达临界值――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名言(全球二十世纪最优秀经理人)。

76、否定自我,创造市场。即赶在别人之前否定自我。

77、大不是美,小不是美,能够从小到大才是美。

78、改善是无穷的。

79、海尔国际方法――先难后易;

80、海尔资本运营――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81、每一天自我检讨,品质自然更好。

82、实施三大方法创信誉,培育企业文化树形象。

83、海尔质量观念――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84、只有把每个员工的用心性调动起来,成为喷涌的源头,企业才会充满活力。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与员工的关联就应是“源头喷涌大河满”。

85、有记者问:“你在企业中应当是什么主角?”张瑞敏答:“第一,应是设计师;第二,应是牧师。”

86、能够说我一分钟一秒钟都没有想别的事,就是想企业的事。中国没有一代人的牺牲,办出优秀的企业不可能。美国是不是牺牲了一代人?日本是不是牺牲了一代人?德国是不是牺牲了一代人?创业这一代人都牺牲了。

87、与狼共舞,务必自我成为狼,而且变成“超级狼”。

88、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有口皆碑,这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是无价的,是最可贵最可靠的市场资源。

89、所有成功的企业务必有十分强烈的企业文化,用这个企业文化把所有人凝聚在一齐。上百年的企业,不知道有多少东西都变化了,惟独它的企业精神百年不变,这十分能够说明问题。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灵魂,而这个灵魂如果是永远不衰永远常青的,企业就永远存在。

90、提高企业效益的保证!

91、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换,末位要淘汰。

92、海尔作风――迅速反应,立刻行动;

93、部下的素质低,不是你的职责;但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质,是你的职责。

94、海尔人才观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95、只有勇于承担职责,才能承担更大的职责。

96、高质量的产品是由高素质的人生产出来的,这就是管理哲学的核心。

97、在新经济时代,什么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98、“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其含义是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清日毕,日清日高”,每一天的工作每一天完成,而且每一天的工作质量都有一点儿(%)的提高。(日事日毕,解决基础管理问题;日清日高,解决速度问题)。

99、优质产品,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篇8:贤文化口号

关键词:乡贤,乡贤文化,农业,农村,农民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 的重视和不断解决关乎国计民生。 李克强说:“农业和农村就像大榕树的根,这个根扎牢了,大家的日子会过得更好,国家也才能发展得更好。 ”改革开放以来,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扶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三农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在当前新形势下,“三农”问题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变得更加复杂。“三农”问题的解决由原来单纯的“输血”政策开始不断地向“造血”政策转变, 而这一转变的实现离不开文化作用的支撑。 2015年中央颁布 《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创新和发展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在当下探析其对“三农”问题的有利影响,发挥其现代社会价值,不仅关系“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关系乡贤文化的承继。

一、乡贤及乡贤文化内涵

“乡贤”作为封建农耕文化的一种产物,在近几年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乡贤”一词内涵的明确统一界定,百家各抒己见。 笔者赞同王泉根教授对乡贤的定义:“乡贤系指民间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关于“乡贤”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范围更加扩大,包括所有在人文、社会、科技界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教育、文艺、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取得非凡业绩,具有全局性影响或在本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各界精英名流。[1]这些社会各界精英名流也被称之谓“新乡贤”。

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为人类所创造。 乡贤文化就是这个地域历代乡贤积淀下来的榜样文化、精英文化和先进文化,是这个地域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价值的一种文化形态。[2]这种文化既具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特征, 又呈现出自己相对独立性的一面,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人本性、亲善性和现实性的独特特征,是教化乡里、涵育乡风文明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乡贤文化的现代社会价值

1.有利于农业生产力发展

恩格斯说:“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3]生产力主要包括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和劳动工具构成生产资料。 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需要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 使用先进生产工具作用于生产对象从而产生增值。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提高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而乡贤文化的发展, 源源不断的乡贤回村不仅能够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回乡村, 而且还能够带动农民主动学习先进的生产知识,向农民传授使用先进生产技术的经验和技巧,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效率, 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既需要政府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农民自身的积极努力。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受城市化“虹吸效应”的影响,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村劳动力主要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 这两大群体受自身局限性的影响,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差,对农业转型升级认识不清,只注重眼前利益而自觉排斥新生事物, 让其接受农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 而乡贤回归却能够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农民解读“三农”政策,让农民了解国家农业新政策,帮助农民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带领农民走上农业现代化道路。

2.带动农村精神风貌的改变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过:“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性格局’”。[4]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并自觉遵守支持这一格局运行的相关礼法和习俗,整个乡村运行和谐有序。然而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 我国农村物质文明在不断丰盈的同时却导致了乡村精神文明的畸形发展, 原有的乡村和谐正在不断的消失。 乡村教育凋敝,原有的朗朗读书声已经不复存在。 礼俗秩序崩塌,祭祀问祖、探亲访友维护亲情血脉的传统礼仪形式开始逐渐被 “发红包” 这一行为淡化。 拜金拜权力之风日盛,受人性自私和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有钱有权的人在乡村会被格外青睐。 暴戾之气横行,乡村治安存在严重隐患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的精神风貌和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 而乡贤回归和乡贤文化的发展却有助于扭转这种局面。

在2014 年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时任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5]乡贤文化作为一种亲善性、人本性的先进文化,具有教化乡民,引导乡民,能够被乡民更好的认同并自觉内化的的价值作用。 弘扬乡贤文化的耕读精神,引导农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营造学习型乡村共同体;发挥乡贤文化的教化功能,引导农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自觉遵守相关礼法,重塑乡村的伦理共识;以优秀乡贤文化涵养乡村文化, 最终实现培育文明乡风的目标。

3.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乡村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本上取决于农民实际收入的增加, 表现为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业人口向大城市转移,进城务工。 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原有的资源承载能力出现负担, 从而引起城市内部交通、住房、医疗、教育、就业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紧张,各行各业竞争加剧。 进城务工人员受户籍和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影响,在行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生存发展压力很大。 即便在城市竞争中为争夺生产生活资源被挤压的气喘吁吁,他们也不愿返回乡村,因为返乡便意味着无能。 而没有离开故土的农民尽管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下收入有所增加,但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差距还很大。

乡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较廉价,再加上国家大力弘扬乡贤文化政策的号召, 回村有经济头脑的乡贤凭借自身的知识、管理经验、资本在乡村投资建农业加工厂,在主观获得企业利润的同时,客观上还能吸引城市青壮年劳动力回流乡村, 青壮年劳动力在工厂务工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土地耕作,保证农业增收,从而实现双份收入,生存压力减少。 而回村乐衷于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贤达,依据本土文化底蕴,通过各种措施可以在乡村建图书馆,带动农民学习各种改进农业生产知识;在乡村建文化馆,定期播放村中各种好人好事,引导农民崇德向善;在乡村建设文化广场,开展各种文艺汇演,满足农民闲暇的的精神需求等等, 从而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

三、乡贤文化现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1.满足乡贤合理需要,积极吸引更多乡贤回归故里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性”。 满足自身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依据,满足乡贤需要,才能更好的吸引乡贤归来。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回归乡贤作为乡村精英人士, 生理和安全需要的满足不是其主要目标,其更加注重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乡村各项政策制定是否真正以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其返乡从事投资建设是否能够真正惠及到农民, 是否能得到农民的认可和尊重等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症下药。 我们要依据本村实际情况, 以维护和保障农民利益为最终目的制定各项政策, 让未归乡贤真正体会到基层乡镇各级政权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感受到基层的乡、镇、村各级政权制定的各项政策真正是在为农民办实事, 为农民谋福利,增加其返乡的信心。与此同时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积极歌颂古乡贤和现有新乡贤的嘉言懿行, 激励未归新乡贤见贤思齐,服务乡里。 因为历代古乡贤和现有新乡贤之所以能被乡民铭记并颂扬, 就是因为他们积极服务乡民,造福乡里,实现了自身价值与人生价值的完美统一, 而这种价值目标正是当下部分未归乡贤所追求的。 只有积极打消未归乡贤各种顾虑,满足其合理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新乡贤回归故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2. 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和体制, 保证乡贤能够有效地作有益之为

(1)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 乡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是指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通过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开展工作,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我国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当下很多学者都认为,我国乡村治理存在治理主体弱化的问题。而乡贤的回归正好能弥补乡村治理主体不足这一不良现象。 所以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乡贤的逐渐回归,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正确恰当地处理好乡贤这一新型群体与村民委员会这一组织之间的关系。 在坚持村民委员会制度的基础上,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比如专门为乡贤成立乡贤委员会,作为村民委员会的附属机构。 通过定期举办乡贤研讨会,让乡贤就当下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 最后由乡贤委员会主席在参加村民委员会会议时积极献言献策; 也可以让相关乡贤担任乡村相关机构的领导干部直接参与乡村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并接受民主监督, 使乡贤发挥其最大的能量,从而真正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2)健全和完善乡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其治理主体正在走向多元化,不同的治理主体都为乡村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 乡贤作为乡村的精英, 以其动员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支持和鼓励乡贤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大力培育各种合法的乡间团体组织。 各大团体组织在乡贤的带领下, 自愿服从村民委员会和村党委的领导,积极开展各项有利于乡村建设的活动,调动农民积极性,使乡村的主体农民切身感受到乡贤文化的力量,从而自觉地配合各种乡贤团体投入乡村建设, 扭转乡村一片死寂的局面, 使乡村各项建设真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画面。

3. 大力弘扬乡贤文化, 保证乡贤文化得以践行和发展

(1)总结成功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制度加以推广。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 优秀乡贤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在全国各地被弘扬和推行。 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挖掘当地乡贤文化资源, 积极传承和弘扬本地区的特色乡贤文化。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典型的有“上虞经验”,堪称全国乡贤工作之楷模。

上虞市在开展乡贤文化的过程中, 先是设立上虞乡贤研究会,其会以“挖掘故乡历史,抢救文化遗产,弘扬乡贤精神,服务上虞发展”为宗旨,花费大量时间整理出版了《上虞乡贤文化》八辑、《上虞乡贤报》,与上虞区政协联手编撰了《上虞文史资料选粹》、《上虞孝德文化》等书籍,还编撰了《虞籍名士通讯录》,共收录虞籍成功人士1500 余名。[6]之后又成立“虞商联谊会”招商引资,吸引广大虞商回乡参加家乡建设事业。 另外还开展乡贤走访活动, 通过走访来联络遍布各地的在外虞贤,扩大上虞乡贤文化的影响。 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必须转化为制度加以推广。 通过物化为制度将成功经验固化, 不仅有利于鼓励和激发上虞市政府和乡贤研究会以及广大乡民更加努力的去探索乡贤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还可以为其他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乡贤文化发展模式的样板, 增加其发展乡贤文化的积极性和可行性, 从而使乡贤文化真正在各地乡村得到弘扬和发展。

(2)加强村民思想道德教育,使乡贤文化观念深入人心。

文化具有可习得性。 文化只能通过后天学习而不能通过生理遗传方式获得, 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育具有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传承功能, 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下发展乡贤文化,应该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乡贤文化作为一种中国特色农村文化, 其发展也离不开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两个方面。 我们要定期开展关于乡贤文化的教育专题讲座, 在思想上向农民灌输乡村好人好事迹, 培养农民识别是非好坏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农民自觉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在道德建设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农民向 “爱国主义、团队精神、谦逊有礼、职业道德水准高”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农民看齐。[7]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乡贤,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乡贤,向农民讲述致富经验和方法,鼓励和激发农民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 使其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争做现代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3)挖掘乡贤文化资源,使乡贤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乡贤文化资源包括古乡贤文化资源和新乡贤文化资源两大类。 挖掘乡贤文化资源需要对两大类区分对待。 古乡贤文化主要是指古乡贤及其事迹通过民谣、习俗、文献、文物等形式流传于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随着乡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这些优秀的乡贤文化资源正在不断被忽略、丢失甚至消失。 这就需要我们反过来重拾古乡贤文化资源。 积极挖掘古乡贤文化资源,基于民谣创作乡贤之歌;设立乡贤祠堂传承礼仪习俗;整理文献出版;修葺庙祠、故居、碑志等故物,从而使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粹得以保护和弘扬。[7]

在新时代下, 我们也需要在传承古乡贤精神的基础上挖掘新乡贤,提炼新乡贤文化。 在当下社会我们也涌现了一大批新乡贤。 他们有的是本村的优秀基层干部、乡村道德模范,有的是外出拼搏事业却心系家乡父老的荣归人士,有的是外出求学毕业返回家乡创业,带领农民致富的年轻大学生等。 对于这些新乡贤以及由此形成的新乡贤文化资源我们更要积极挖掘, 扩大新乡贤的效应。 比如近年来我国实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教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等扩大就业的政策, 使更多的刚毕业大学生愿意回到家乡搞建设,既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繁荣了农村。 比如2011 年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一心想着要为家乡做点实事的丁二强就参加了当年的陕西省大学生村官统一招考,9 月份他正式成为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北梁村的一名村官。 丁二强最初的岗位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由于工作表现出色,他曾被评为耀州区优秀村干部、铜川市十佳大学生村官等称号,在今年的选举中,丁二强成为了新一届村委会主任。[8]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下我们只有不断地挖掘新乡贤资源,保护和承继旧乡贤资源,增强乡贤文化发展的资源基础,才能使乡贤文化不断走向兴旺,从而真正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泉根.中国乡贤文化研究的当代形态与上虞经验[J].中国文化研究,2014,(10).

[2]陈秋强.乡贤: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J].社会治理,2016,(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7).

[5]杨军.乡贤文化与乡村治理探究[J].未来与发展,2015,(3).

[6]绍兴:发展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N].中国文明网,2014-12-16.

[7]刘淑兰.乡村治理中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理论月刊,2016,(2).

上一篇:事务员应注意的礼节下一篇:二十年同学聚会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