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评课

2024-05-02

作文指导课评课(通用9篇)

篇1:作文指导课评课

作文指导课评课

循序渐进

有效课堂

——评作文课《让你的心在作文中跳动》

今天有幸聆听了周老师的一节“心理活动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家往往用“课堂的是否有效”标准来衡量一堂课是否是好课。周老师的课,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注学生,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基本掌握了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正是 “有效课堂”的最好体现。

1、巧架桥梁,“有效”在悬念中起步

作文是学生头疼的事情,“咬着笔杆愁眉苦脸”,“看着题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这样的情形在作文课堂并不少见。但令人惊奇的是,周老师的作文课堂中不但没有这样的情形,相反我们看见学生的是他们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我想,这一切“反常”的表现,应该是源于周老师巧妙地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一座心灵桥梁。上课前,周老师特意创造情景“老师迟到了”,让学生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说起,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自然导入本节课内容,教学无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2、巧设过程,“有效”在灵动演绎中铺展

周老师用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给予多角度的范文,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我们不妨连起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写心理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感受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写心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情、环境烘托的方法。看,周老师让学生思考回答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恰当,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本可依。

纵观整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既轻松又有效。

3、巧作点评,“有效”在肯定鼓励中升华

教师好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还能引领学生、提升学生。作文,需要的是语言,所以周老师的评价,尤其注重对学生语言的提升。比如本堂课,周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和自己语言中表现心理活动的一些关键词,“小心翼翼”、“愧疚心理”等,课堂上,学生的心是活跃的,情是真挚的,但由于平时的积累不够,或一时不能联想,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想说却无法说,说不明,此时,教师提供一些词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作时运用语言,使描写更具体。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今后同类题材的写作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专家谭惟翰曾说过,“纳”是“吐”的前提,是基础,会“纳”才谈得上“吐”。”周老师的设计与引导,不正是在帮助学生“纳”吗?有了足够的“纳”,还怕学生“吐”不出吗?

智慧的教师能创造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能培养智慧的学生。在周老师的作文课中,处处显示着教师的智慧: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关注了学生的起点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能看到生命成长的画面,是真正的有效课堂。当然,如果再加点时间,通过师生评点,生生点评,紧扣前面学到的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在习作中得到落实,那么被评点的学生会更有信心,其他学生也能明白怎样的描写是好的,从哪些方面改进等,这样也许会更生本、更有效。......

篇2:作文指导课评课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王丽

星期三上午有幸聆听了夏征英老师、刘静老师、和杨菁老师的写作指导课,异彩纷呈的三节课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的启迪,让我在习作教学中渐渐明朗并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解决了我在教学中一些困惑。下面我就谈一谈对这三节课的感受。

夏征英老师教授的《爱家乡》,我感觉有着很多的闪光点。其一谈话导入富有吸引力。夏老师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在哪里导入新课,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其二,夏老师善于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在明确了写作诀窍之后,通过出示东平湖图片,鼓励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畅谈欣赏,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为下面的习作做好了铺垫。其三,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鼓励学生说完整话、说生动话,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等。

如果提一些建议的话,针对本节课我认为: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夏老师应适时的给予调动,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刘静老师教授的《我和冬天有个约会之走进校园》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更多。其一,通过现场制作的视频交流感受,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丰富了写作的内容,同时也拉近了写作内容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有了熟悉的感受,消除了对写作的恐惧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其二,通过我手写我心这一环节,使学生真正能情动于中而发

于言,使得作文真正是心灵的宣泄,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虽然学生语言还有些生硬稚嫩,但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文风的形成。其三,制定的目标明确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课堂中刘老师不是把教学重点一股脑儿塞给学生,而是把目标妥当的不露痕迹的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努力地去实现,自信心也慢慢提升。其四,训练方法丰富的当。针对学生的生活面窄,缺乏写作素材,写作时无话可说这一问题,刘老师先是引领学生走进校园,丰富体验。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捕捉事物的特征、样子、结构等,这样就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我听来感觉耳目一新,同时也找到了以后教学的方向。

如果说建议的话,我认为在制作视频录像时,如果能够更清晰的呈现观察的顺序,给学生有效引领会更好。

杨菁老师教授的《我为家乡做名片》我的印象更为深刻,其一,杨老师虽然年龄不大,但在她巧妙的引导下,整个课堂活泼、有序。老师幽默、亲切,学生情绪高昂、饱满,这也是保证学生写作成功的关键。其二杨老师让学生介绍家乡美景导入新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通过学生滔滔不绝的解说为下面的习作打下了准备,可谓一箭三雕。足以见证了杨老师的智慧。其三,杨老师教学方法丰富多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多角度的进行训练。一堂课中,或是利用范文引领,让学生在讨论中不知不觉明确了写作方法,或是下发金卡肯定学生的优点,或是颁发荣誉卡增强学生自信心,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写作技艺,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

果。这样整个课堂就由原来的单

一、静态的课堂变成了多元、动态的课堂。其四,杨老师灵活巧妙地处理好了“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她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鼓励学生运用目之所见、心灵所感进行交流与习作。她通过口头交流调动学生思维,通过写作又调动学生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

如果让我提些建议,我认为在学生介绍自己的名片时适时指出学生的闪光点会更好。

篇3:观课评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观课评课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中最重要的方面, 因为教师的基本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 一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强, 就很难说他是一名好教师。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仅仅表现在组织教学、管理学生、讲课表达、演示板书等常规性的上课技能技巧方面, 它应该是各方面专业素养的综合表现。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首先与他的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 主要是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和学生观。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 新教师上课大多是模仿, 随着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会形成对课程教材、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乃至学生的认识和看法。这些观点从出现到形成的过程中, 都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所以,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首先与他们的教学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 是直接受其支配的。其次是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知识窄化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 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此外, 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学术规范、日常言行等因素, 也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 从这个角度讲,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说到底就是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的“合金”, 所以不可能直接从师范教育中完全获取。而观课评课是促进认识与实践相互转化, 帮助新教师顺利进入成熟期的催化剂。因此, 对教师来说, 观课评课不仅是对他们课堂教学能力的督查, 更重要的作用是促使他们对课堂教学认识与实践的转化, 是培养他们尽快形成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教师最初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来自于听其他教师的示范课。这种认识是表象的、浅显的。这时候, 新教师开始了以模仿为主的上课, 尽量从形式和环节上做到符合他们心中的课的样子。这时候, 如果有老教师或教研员去听听课, 就可以告诉他哪些是形似而神不同的地方, 应该怎样去改进, 这对加深他们对课的感悟是有好处的。慢慢地, 当新教师对课的形式、环节基本熟悉以后, 上课的问题就会表现在教与学的脱节方面, 即教师只会按照教案照本宣科, 一步一步地教, 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 不顾学生是否喜欢听, 是否跟得上。这时候, 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教研员观课评课的主要关注点是教与学的协调性, 即要告诉授课老师, 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反应, 要边上课边观察学生的反应, 观察学生是否有兴趣, 是否听得懂, 尽量多关注学生的感受, 争取做到教和学的协调一致。当教师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上课的技巧, 能够驾驭课堂以后, 观课评课的重点则应该转为去发现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长。

二、从组织方式的角度看, 不同的观课评课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观课评课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为此, 需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从不同侧面有针对性地设计并运用各种不同的观课模式。

(1) 鉴赏式观课评课给教师的启示。中小学经常组织的观课评课活动中有一种示范课, 即由优秀的教师设计并执教, 向其他教师进行示范或展示。这样的课, 从设计到教学过程的掌控, 都渗透着授课教师的智慧与经验, 比如, 对文本的解读程度、教学过程的设计思想、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师生关系的处理等等, 这些对青年教师都有教育意义。

(2) 互助式观课评课有利于相互学习。在学校的教研组内部, 同学科教师之间经常可以开展的观课评课活动是互助式的。即通过同伴间的听课评课, 互相指出问题和缺点, 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 取长补短,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一般来说, 这种教师之间的互助式观课评课重点在解决教师的一般性课堂教学技能问题, 所以对新任教师用的比较多, 可以帮助他们尽快掌握课堂教学技能, 成为熟练掌控课堂教学的合格教师。假如一位教师能经常听到、看到其他优秀教师上课, 那么他对什么是好课, 怎样上好课就会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自己的上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3) 专题式观课评课促使教师对教学现象作出理性思考。教学论中的许多命题是需要从课堂教学中得到验证的。为了理解这些命题, 探索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实践意义, 有时可以开展专题式观课评课活动。比如,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许多教师都觉得困难, 这就可以以“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三位一体目标”为主题, 开展专题式观课评课活动。既可以是研讨课, 也可以是师范课。与其他类别的观课评课不同的是, 专题式的观课评课更强调说课与评课的环节, 要围绕说说评评, 探究这个主题在课堂上是如何实现的。只有付之以比较深入的研讨成分, 才能体现出观课评课的专题, 并且加深大家对专题的认识与理解。

参考文献

[1]顾志跃.如何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我国新型观课评课方式简述

【摘 要】目前传统的观课评课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的专家教授和一线教师研究出的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追问式”“同步互动式”“复盘式”以及“课堂观察LICC范式”,以望观课评课的有效性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视频切片式 追问式 同步互动式 复盘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

观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水平,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当前学校的评课活动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观评课活动缺乏专业的听评课技术的引领,听课老师不清楚听课的目的,不知道要研究的内容,观评课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效果欠佳;评课老师的评价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触及教学深层次的专业问题,不能触及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或者仅仅是只提意见,不提建议。评课的结果很难对教师的成长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形式,确保课堂教学观评课的功能能够落到实处,国内的一些专家教授和一线教师研究出了几种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观课评课、“追问式”评课、“同步互动式”观课评课、“复盘式”评课、“课堂观察LICC范式”。这些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肯定,这对于改进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我国新型听评课模式简述

1.1 “视频切片式”观课评课方式

2006年下半年,上海市教委推出了862节录像观摩课[1]。在进行完一轮评课活动之后,为了能最大效能地发挥观课评课的功能,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成立的视频案例项目开发研究小组开发出了观课与评课的视频切片分析系统平台,成为“视频切片式”观课评课的良好载体。

“切片”的概念来自医学诊断领域,指用特质刀具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薄片,然后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用来检查组织是否发生病变。这个概念用在教育领域则是指根据学科的特点,利用视频切片分析系统这一资源来截取多个授课者课堂上的某个视频片段,如问题导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等环节并把同类学科同一个专业性问题集中在一起来进行对比观察,且每一个大的环节的下面设有小的切片集,如“问题导入”下设有问题情境、认知冲突等更为细化的小栏目。

“视频切片式”观课评课方式较好地改变了评课者对一节课泛泛而谈的现象,使评课者能够对某一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且在视频案例分析系统中设置有“分析模型”这一栏目,能较快生成课堂诊断的数据,与描述性的语言结合,形成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化评课方式,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利用这个平台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这个视频切片分析系统平台并不具有普遍性,由于资源有限,不能进行很好的推广。

1.2 “追问式”评课方式

“追问式”评课方式[2]是2009年由上海洋泾中学的李海林老师提出并践行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评课方式,它一出现就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

所谓“追问式”评课,就是以追问的方式,认定教学事实,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认知活动[3]。就是要求评课者仔细记录课堂教学事实,同时把错综复杂的教学事实进行归纳整理,并在这些教学事实的基础之上对执教者的教学指向、教学形态、教学效果等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苏格拉底式追问,从而达到帮助执教者认识教学规律、提升自身专业化高度的目的并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它的特点在于不是直接指出教师的问题,而是通过追问的方式,让教师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追问式”评课以其高度关注课堂教学事实、高度明确评课者参与者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追问探讨内容的专业化、学术化纠正了传统评课中“无事实”“无合作”“无研究”的“三无”现象,但“追问式”评课对于评课者的要求较高,若是评课者不能对问题有清晰的了解,对课堂有全局的掌控,“追问式”评课就无法顺利地进行。

1.3 “复盘式”评课方式

“复盘式”评课[4]是近年由徐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魏本亚教授首创的,一开始运用在语文课的评课中,后来也陆续被其他教师推广到其他的科目如数学、化学的评课中。

“复盘”是围棋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棋盘的对局过程,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和得失关键,分析当时走这步的想法,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走这步,还可以走哪步,怎么走才是最佳方案。在复盘过程中,双方的思维不断碰撞,新的方案不断被激发,新的思路、新的理论也很有可能在此过程中诞生。

“复盘式”评课步骤如下:

执教老师上课,评课者详细记录听课内容或用录像设备记录执教老师上课全过程;

b.请执教老师用简洁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并完成表格(可在听课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c.对照目标,审视教学。请执教老师将自己所写的教学目标与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相对应地连起来;

d.请一位听课老师把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相连,并大致分析通过这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

e.根据课堂反应的事实,反思教学过程,展开平等对话,进行多方交流,审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学习效果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发现问题,协商解决。

“复盘式”评课的方式更多的关注上课过程、关注学生,有效地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和教师的热情,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同时能对一堂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有助于打造精品课堂,无疑是一种有效、高效的评课方式。

1.4 “同步互动式”观课评课方式

“同步互动式”评课是由江苏省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王愫懿[6]提出来的,是一种利用现代化录播手段进行的评课方式。

“同步互动式”评课指通过录像或是录播手段,在听课过程中,教研员根据授课教师的教学策划,针对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活动的安排、问题的导入等问题,边听边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与授课教师以及其他听课教师进行言语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改进方案。在“同步互动式”评课中应注意,评课的语言应简明扼要,直抓重点,而且应该预先确定评课的侧重点,使得评课有应有的效率,时间花在刀刃上。endprint

通过“同步互动式”评课,可以观察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段时期内是否取得了明显进步,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同时还可以观察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是如何来进行自己的诠释的,教师之间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1.5 “课堂观察LICC范式”观课评课方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7]所带领的团队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构建出的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听评课模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把课堂解构成四个要素: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其中学生学习是核心,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每个要素又分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被分解为3~5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见表二)

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课堂的认识,也为我们理解课堂、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和使用的研究框架[8]。

“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它提供了课堂观察的程序,保证了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了传统评课的随意、零散、肤浅等问题。 “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且课堂观察的对象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明显,更重要的是,它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可靠性还有待考量。

2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作为新型的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追问式”“复盘式”“同步互动式” 观课评课方式和“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提高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听课评课不再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评课效率低下、随意性大、对学生的学习未能给予足够关注等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些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中,“复盘式”评课步骤清晰,便于实际操作,且最大限度促进了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是值得推崇的一种评课方式。

听课评课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关键,评课时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得切合校情教情,把有效性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听课评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松林.视频案例:观课评课的新方法[J].现代教学,2007(04):16.

[2]沙培宁.追问式评课:一种指向有效评课的研究活动[J].中小学管理,2012(05):59.

[3]王春燕.下水、追问、合作:追问式评课的取向——以李海林教授的追问式评课为例[J]. 现代教育论丛,2010(12):21-24.

[4]余耀清.“复盘式评课”的解读与思考[J].教学管理,2010(02):17-19.

[5]孙运利,蒋泓.“复盘式”评课在化学评课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08):22-24.

[6]王愫懿.同步互动式评课在教研活动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10):31-33.

[7]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 (05):1-6.

[8]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范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3).endprint

通过“同步互动式”评课,可以观察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段时期内是否取得了明显进步,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同时还可以观察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是如何来进行自己的诠释的,教师之间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1.5 “课堂观察LICC范式”观课评课方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7]所带领的团队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构建出的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听评课模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把课堂解构成四个要素: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其中学生学习是核心,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每个要素又分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被分解为3~5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见表二)

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课堂的认识,也为我们理解课堂、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和使用的研究框架[8]。

“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它提供了课堂观察的程序,保证了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了传统评课的随意、零散、肤浅等问题。 “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且课堂观察的对象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明显,更重要的是,它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可靠性还有待考量。

2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作为新型的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追问式”“复盘式”“同步互动式” 观课评课方式和“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提高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听课评课不再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评课效率低下、随意性大、对学生的学习未能给予足够关注等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些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中,“复盘式”评课步骤清晰,便于实际操作,且最大限度促进了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是值得推崇的一种评课方式。

听课评课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关键,评课时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得切合校情教情,把有效性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听课评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松林.视频案例:观课评课的新方法[J].现代教学,2007(04):16.

[2]沙培宁.追问式评课:一种指向有效评课的研究活动[J].中小学管理,2012(05):59.

[3]王春燕.下水、追问、合作:追问式评课的取向——以李海林教授的追问式评课为例[J]. 现代教育论丛,2010(12):21-24.

[4]余耀清.“复盘式评课”的解读与思考[J].教学管理,2010(02):17-19.

[5]孙运利,蒋泓.“复盘式”评课在化学评课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08):22-24.

[6]王愫懿.同步互动式评课在教研活动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10):31-33.

[7]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 (05):1-6.

[8]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范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3).endprint

通过“同步互动式”评课,可以观察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段时期内是否取得了明显进步,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同时还可以观察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是如何来进行自己的诠释的,教师之间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1.5 “课堂观察LICC范式”观课评课方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7]所带领的团队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构建出的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听评课模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把课堂解构成四个要素: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其中学生学习是核心,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每个要素又分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被分解为3~5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见表二)

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课堂的认识,也为我们理解课堂、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和使用的研究框架[8]。

“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它提供了课堂观察的程序,保证了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了传统评课的随意、零散、肤浅等问题。 “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且课堂观察的对象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明显,更重要的是,它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可靠性还有待考量。

2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作为新型的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追问式”“复盘式”“同步互动式” 观课评课方式和“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提高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听课评课不再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评课效率低下、随意性大、对学生的学习未能给予足够关注等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些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中,“复盘式”评课步骤清晰,便于实际操作,且最大限度促进了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是值得推崇的一种评课方式。

听课评课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关键,评课时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得切合校情教情,把有效性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听课评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松林.视频案例:观课评课的新方法[J].现代教学,2007(04):16.

[2]沙培宁.追问式评课:一种指向有效评课的研究活动[J].中小学管理,2012(05):59.

[3]王春燕.下水、追问、合作:追问式评课的取向——以李海林教授的追问式评课为例[J]. 现代教育论丛,2010(12):21-24.

[4]余耀清.“复盘式评课”的解读与思考[J].教学管理,2010(02):17-19.

[5]孙运利,蒋泓.“复盘式”评课在化学评课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08):22-24.

[6]王愫懿.同步互动式评课在教研活动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10):31-33.

[7]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 (05):1-6.

篇5:指导课评课稿

散文的拓展与研究都在“读”中完成,就一定要注意“读”什么,怎样“读”了。当然,我们一直也在“读”着,可是,我们有时候仅限于“朗读”。就像培训内容中的案例,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预习的泛读,课上的研读,都要落到实处。

我们必须让学生先读通,把握它们的整体结构以及思想倾向,主要的语言特色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进行鉴赏评价,才能有领悟和审美的深入,进而才有纵深挖掘的可能性。道理我们都明白,但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赶进度,到一定时间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要求学生完成我们要求的题目,因此,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也就成了形同虚设的要求。当然,时间不能无限期,这个度还要我们在教学中灵活把握。

教师的引导,往往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甚至可以雪中送炭,画龙点睛,也能锦上添花。除了在历史的天空中找到相应的云朵,也要在现实中指点迷津。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读,怎样读,读什么,引导学生参与,参与学习,参与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放眼未来。

散文的情蕴语言都独具特色,而学生的理解领悟有时是很难到位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出学生的真“思”深“思”。

散文有思想有灵魂,又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的外在展演,所以,它就构成了一种境界。正如司空图所言“思与境偕”,而王国维则推崇为:“有境界则成高格。”林纾把意境的理论运用到散文的创作和品评上,提出“后文采而先意境”的主张。培训内容有言,散文创造意境,多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明理等方法。物、景、事与志、情、理的关系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创造意境须找到客观与主观之间的精确而微妙的联系,抓住外物与心灵之间的相通点,用巧妙我觉得一定要让学生写,并把那些经典的散文作为范本,由仿写到独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很多学生都喜欢散文,但他们阅历知识思想深度都有限,写散文多数流于肤浅。可是如果坚持写作,应该可以促发学生思考和观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经典的魅力和力量。学以致“写”,让经典渗活起来。

篇6:阅读指导课评课稿

面对这种新课型,我们至少应该去思考三个问题:什么叫做“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外阅读”?

听了这五节课,我有了三个感悟:

1、“课外阅读活动”必须要让学生阅读精品。

2、“课外阅读活动”必须要教会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否则就是“花架子”、“无效劳动”。

3、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多读课外书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阅读指导课就是点燃课外阅读这“火药”的导火索。

这五位老师执教的五节课,都做到了这几点,而且做得相当不错:

1、阅读的都是精品如:安徒生童话、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余光中的乡愁、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2、教会学生阅读方法:魏老师注重指导诵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有感情,詹老师注重指导让学生边读边画线做好记号,这一点很重要。通过读书卡让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教学童话故事时,注重积累、让学生在读童话故事中明理。谢老师教会了孩子如何读整本的书:

作者曹文轩在《追随永恒》中写道:“能感动孩子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一一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羹和殷殷情爱……感动孩子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这些都在书中有所体现,都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需要追寻的永恒的内涵。学生在阅读过程往往比较难发现这些内涵。

篇7:化学课评课评课

王中:本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讲与练时间搭配合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学生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合理。教师在课堂上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谢道宏:在教学方法上,本节课教学方法多样化且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特点且很扎实。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英语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肖天洋:教学效率高,课堂容量很大,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参与了,投入了;很兴奋,也很喜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篇8:体育与健康课评课切入点分析

一、目标切入点

新课程标准设立了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目标。其中运动技能目标是核心, 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实践载体, 因此, 对体育课堂教学运动技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应当作为体育评课的重点。

对运动技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时, 应当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目标指向技能本身的有效性, 即运动技能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以及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二是目标指向教与学的有效性, 教师用怎样的方法去教学生技能, 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在实际的评课过程中, 也可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实际, 对照影响技能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并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 对教学技能达成的有效性展开分析, 并且在对技能教学目标分析的前提下, 对其他四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观察与评价。

二、课堂结构切入点

体育课堂结构可概括为开始 (准备) 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在体育评课中, 最直接而简单的方式就是将各个部分作为切入点进行观察和评价。如分析开始部分, 可以观察学生对课堂常规教学的接受程度、集合整队的形式、准备活动的内容是否与基本部分内容相关联, 编排是否合理;学生在准备活动时表现如何, 是否达到了热身和为基本部分铺垫的作用;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语言表述及口令等是否清晰、得当;开始部分有无亮点, 亮点的呈现形式怎样;开始部分存在什么问题, 时间是否合理等。又如分析基本部分, 可以观察并记录基本部分的主教材是什么, 辅助教材是什么, 主辅教材的搭配是否合理,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并体现相关规律,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 学生学习表现如何, 教学效果怎样, 存在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实施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尊重个体差异, 教学亮点有哪些, 呈现的形式怎样, 基本部分各部分活动时间、次数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三、教学方法切入点

在体育教学中, 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对于教师来说, 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与手段, 对于学生来说, 教学方法是消化教学内容, 将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内化为自身运动技能, 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策略与方法。教学方法选用的合适与否, 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有效程度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体育评课过程中, 要及时观察和记录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哪些方法运用得比较合理、有效, 哪些方法运用有待商榷。同时要特别注意重点关注学生的学法表现, 因为就教学而言, 教法始终是为学法服务的, 无论教法呈现如何精彩, 如果没有很好的学法表现, 仍然达不到课堂学习的效果, 这又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 要最大限度地观察学生的学练情况, 捕捉有价值的学法信息。

四、活动内容切入点

体育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一堂课上会有多个教学内容。在评课中, 可以观察和记录课堂所有的练习活动内容, 分析这些练习内容是否很好地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是否符合主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是否合理, 是否体现了围绕主教材内容, 做到循序渐进;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等。具体来说, 可观察与评价开始部分安排了哪些练习活动, 有什么样的热身活动, 是否有与基本部分主要内容相联系的专门性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形式与效果如何, 是否具有创新性;基本部分安排了哪些内容, 各项活动内容的编排是否合理, 是否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 各项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安排怎样, 各项活动内容需要哪些场地和器材, 场地与器材的利用效率如何, 是否有安全隐患;结束部分安排了哪些活动内容, 放松的形式与内容是什么及是否合理等。

五、语言信息切入点

课堂语言包括教师的语言和学生的语言。在体育评课中, 如果以语言为切入点, 就应关注教师语言运用的合理性、规范性。如错误口令“跑步———跑”, 不规范口令“以中间同学为基准, 向中间靠拢走”。关注教师讲解是否符合精讲原则, 是否出现反复的口头禅 (如“嗯、嗯”“好的、好的”) , 是否出现讽刺挖苦语言 (如“你真笨, 这么简单的动作都不会做”“跑得那么慢, 像猪一样”) 以及一些不合规范的语言。除了关注教师的语言外, 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 因为体育课堂强调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语言是交流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说了什么, 提出过哪些问题与困惑,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这些都可以成为评课观察与记录的重要内容。

六、场地器材切入点

场地器材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必备条件, 几乎所有的室外体育课都或多或少需要用到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合理布局与使用与否, 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评课中把场地器材作为切入点, 可以分析体育课上场地的利用是否合理 (如队列练习时, 队伍的组织和调动与场地空间大小的关系, 往返接力跑时, 组与组之间的横向距离是否合理) , 器材的利用率如何 (如篮球课上, 学生接触篮球的次数以及练习的频率) , 器材的摆放、使用与管理情况怎样 (如技巧课上, 垫子的摆放距离, 垫子的移动、回收) 等等。通过对场地器材布局、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观察, 可以了解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预设程度以及教学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与严谨性。

七、教学亮点切入点

体育课上的教学亮点往往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教学亮点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预设的创新点, 是教师课前事先预设好的;二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经教师利用教学机智及时处理后变成的课堂亮点。一堂课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亮点, 这需要评课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并且及时捕捉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一般来说, 课堂上的亮点表现在:巧妙处理过的教学内容, 合理、科学的教学组织, 新颖、实用的教学策略, 合理、有效、充分使用场地、器材, 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过硬的、扎实的基本功等方面, 在评课中可以根据这些方面的内容, 有准备地展开观察、记录与评价。

摘要:体育课评课已成为考查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对评课的目的、方法的理解以及体育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不同, 评课的水准也各有差别。体育课怎么评, 评哪些内容等问题, 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笔者根据自身经验, 结合对评课理论的研究与分析, 对体育与健康课评课切入点做了探讨与分析, 以期能给广大体育教师评课提供适当的对比与参考, 更好地为体育教学实践服务。

关键词:体育健康课,评课,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刘军.影响体育课技能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及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2) .

[2]金海滨等.关于运动技能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2) .

[3]于素梅.看体育课的若干视角与切入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2) .

[4]吴爱军, 王渺一.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传授体育知识[J].体育教学, 2011 (4) .

篇9:作文指导课评课

摘 要:说课是我国基础教育开发的教学研究的新形式,很快在基础教育中传播开来,收到了良好成效。十多年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借鉴说课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形成了系统的说课评课体系,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新型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既推动了教学研究,又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说课 评课 课程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机制

课 题:本文系“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201107303)研究成果。

随着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确保高职教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为此,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永恒课题。一个科学的高效的教学运行和质量保障机制是确保高职教学质量的根本。这些年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抓说课,抓评课,创新了说课评课体系机制,把构建、实施新型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落到实处,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说专业课程体系,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

说专业课程体系,可以简称为说专业,实际上就是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任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由若干课程群科学组合而构成的,因此又常称为课程结构体系,简称为课程体系。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专业课程体系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际就是高等学校专业办学的一个基本系统。在高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重点专业的建设就是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怎样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呢?以前,高等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制定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已经下放给各个高校自行制定。我国新生的高职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一些高职院校开始职业课程开发。随后,出现了职业课程改革的浪潮。高职示范校建设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由国家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高职示范校建设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学校借鉴了我国基础教育首创的“说课”机制。基础教育的“说课”,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说课”,一般是一节课或一次课的“说课”;其好处是将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教学智慧的叠加,逐步形成最优化的课程教学方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开展“说专业、评专业”的活动,即以说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引领专业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包括课程开发、设计、建设和实施等等。不但要求各个专业说出专业课程体系方案及其构建过程,而且要说出理论依据;说完以后进行点评、反馈、修改。通过多次的反复的“说专业、评专业”,最终形成了5个重点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设、数控技术、金融保险)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层层验收,获得了优秀的评价,并于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二、说课程整体设计,评价课程实施方案的质量

一般来说,传统教学是不讲究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每学期开学,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填写一份教学日历表就可以开始上课了。现在为了确保每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要求每门课程的教师做好整体教学设计,并且通过说课进行课程评价。现代职业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理论指出,要符合课程开发构建课程标准,还要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以便促进和达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优化。整体教学设计是根据每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教学要求(课程标准)来进行的。

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主要包括基本设计方案和教学进程表两大部分。其中,基本设计方案包括:课程基本教学信息、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项目或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基本模式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表达和学业评价)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设计;学业评价反馈系统设计和课程资源设计等内容。课程教学进程表包括:项目或子项目(课程单元)标题;能力目标;认知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业评价;学时分配等内容。根据目前高职生的学情和学习风格,教学过程设计还特别强调“理实一体化”、启发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方式。

说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主要是说上述这些内涵和如何设计的,还要有根据地说明为什么这样设计。也就是说,要具有高职课程理论以及课程设计理论的依据,同时还要工学结合,将有关专业理论与专业岗位实践融合起来。

专家、同行、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等都可以参与说课点评或评价。目的是提高课程整体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三、说单元课教学设计,评价教师执教能力和素质

单元课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单元课教学质量可以看出教师具体教学设计的思维能力和实施能力,看出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及其修养修炼,看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和教学理论水平。目前国内外教学设计论著实际上涉及的主要是单元课教学设计。

单元课教学设计的内涵,也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单元课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单元课教学方案设计包括:单元名称、课时/ min、上课班级、上课地点、学习目标(能力和知识等)、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等)、教学模式与策略(模式、方法、手段和评价等)、课外作业、课程资源、教学反思等内容。单元课教学过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min等内容。

教师说课结束后,由专家、同行、研究人员等组成的专家团队要对教师的说课进行细致的点评或评价。专家团队还会到教学现场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最后,专家团队还要对教师的单元课教授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四、构建说课评课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说课可以在课前进行(设计性说课),也可以课后进行(反思性说课),形式灵活。说课是教研活动的有效方式。说课这种形式很贴近课堂讲课,它主要体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组织、监控能力。由此对教师的授课评价也就可以参考说课评课的方式进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过长期教学质量跟踪和教学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索,摸索出一条说课评课机制,不但确保全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而且培养出一批批青年教师,提升了他们职业教育的执教能力。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创新“说课评课”体系机制,构建了新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践证明,“说课评课”体系机制是构建可靠的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机制。这种机制不仅可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促进教学研究,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说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兴良,马爱玲.教学智慧的生成与表达——说课原理与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育委员会.说课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秦忠义,董承明.说课探索[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上一篇:发给客户的立秋的祝福语下一篇:三湾乡三湾村党支部 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