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实习自我评价

2024-04-29

本科生实习自我评价(通用9篇)

篇1:本科生实习自我评价

成长的过程之中,总要去做自己之前没做过的一些事情,同时在这些困难里,让自己得到锻炼,去适应要去接触的工作,去了解之前并不熟悉的社会,这次毕业的实习,对于我来说,也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我也是尽力的去做好了,实习结束的那一刻,我感觉我是有了很多的改变。也是来给自己做个鉴定。

工作于我而言,这次的实习是我第一次接触,虽然之前也是有过社会的实践,但是更多的我是去做一些义工类的工作,和这种到公司来,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特别是每次都是会有任务的要求,我也是不那么的适应,虽然在学校有考试的压力,但是那其实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的轻松,但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有一个任务的要求给到你,今天完成了什么,做的如何,有哪些要改进的,每一天都是要去想,压力给到你,还不能被打倒,要做好,我也是知道这个挑战挺大的,但我也是去接受,实习也是看到很多和我刚进来的同事,他们很优秀,适应得很快,也是有了解,有些同事是之前就做过类似的工作,有了一些经验,而我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我也是有一些他们没有的东西在支撑着我,帮助着我去做好。

学校的学习,我一直都是很认真努力,所以也是有一个好的习惯,来到实习之后,我也是清楚,要做好一件事情,那么首先也是要学会怎么样去做,有什么要注意的,又是自己用哪种方式可以更快做好,提升效率,而在校的习惯也是让我对这块能学得快,适应比较的慢,也是经常出一些小错,很多是我没有想到,接触的,但是经过学习,多次的尝试之后,我进步很快,也是收获了经验,慢慢我的工作也是得到肯定,和之前相比,真的改变很多,经验有了,做起事情来也是得心应手,会很快了。我也是多和同事去交流,我缺的是经验,那么就从他们那收获,我的理论其实也是很扎实,所以同事们教我一次之后,我也是会了,学得快,自然到了工作里头,也是能做得更加的有效率。

实习的结束,让我明白,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做一份自己未曾做过的事情。并不容易,但是如果自己一心的去做,但只要认真负责的去学好,去做好,那么肯定是会有收获的,通过实习,也是让我对于今后的工作更加的有信心去做好了。

篇2:本科生实习自我评价

社区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仅考验的是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也考验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洞察反应能力,更需要有真真切切为居民解决困难的爱心和责任感。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积极地与居民融合,保持良好、融洽的社会关系才能把社会政策、方针、规章等落到实处

在这实习期间,我感觉社区工作是艰辛的,但同时又是快乐的。艰辛的是要不厌其烦的面对社区每位居民,为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琐碎问题,同时还要面对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快乐是能够为社区,为居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我给自己定下了几点要求和目标:一、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文件及上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加强沟通交流。社区是一个整体,团队精神很重要,社区工作不是只靠单方面的力量就能处理得好的,需要同事间相互沟通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好;三、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定期不定期的做好排查和走访工作,做好社区工作计划;四、及时记录,做好软件资料;五、善于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拓展思路,积极进取,创新地开展工作。三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它留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业务技能的提高,更多是一种精神的同化和感召。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新的起点上,我将重新审视自己,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强技能训练,使自身在原有水平上再创新高,力求做一个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服务让人满意的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篇3:本科生实习自我评价

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的主要形式

从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出发, 目前各高校的校外实习主要设置有社会调查、参观实习及顶岗实习三种类型。社会调查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走入社会了解物流领域的相关问题, 收集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利于学生形成对物流现状的总体认识。社会调查活动可以穿插于课程教学中, 分主题多次进行。参观实习一般采用集中的形式进行, 由指导老师联系有代表性的实习单位, 带领学生集体参观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及作业流程, 使学生形成对物流相关工作的初步印象, 一般在学生接触专业知识之初的大二阶段进行。顶岗实习则出现在大三或大四, 在学生已学习了较丰富的物流理论知识后开展, 学生需要进入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进行实际的操作, 进入真实的工作状态。三种形式的校外实习活动相辅相成, 逐步深入, 形成了一个较合理的实习体系。

二、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性

实习成绩评定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环节, 它的评价考核应充分体现甄别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实用功能[1]。校外实习作为物流管理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实施效果对于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影响非常大。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考核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把关手段, 也能促进实习工作的不断优化。

1. 检验校外实习的真实效果。

由于各种现实条件限制, 社会调查及顶岗实习往往不能采用集中实习的形式进行, 这导致学生不会全程处于老师的视线范围之内, 如果不对实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考核, 校外实习很容易流于形式, 实习质量得不到控制。

2. 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校外实习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很高, 需要学生对实习活动投入一定的热情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公平有效的考核方式是一种激励制度, 往往能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实习活动。反之, 若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学生很容易丧失对实习的兴趣, 无法端正实习态度。

3. 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加强校外实习的考核工作, 能有效评价实习的真实效果, 考量学生、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在实习中的参与度及工作成效, 同时也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的问题, 进而推动校外实习工作的改革, 使实习效果不断得到优化。

4. 加强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联系。

校外实习考核可以邀请实习单位参与其中, 从实习单位的角度来了解实习实施的具体情况, 将使考核结果更为真实有效, 也将有助于学校与实习单位维持较好的合作关系, 利于实习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的难点与问题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校外实习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持续时间也较长, 其考核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难点。一方面是考核依据难以搜集。当校外实习采用分散的方式进行时, 指导老师不能跟在每一个学生身边, 也就不能了解学生实习的所有真实情况, 对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很难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是考核指标很难制订。社会调查、参观实习与顶岗实习的实习程度与内容均不同, 其考核指标也应不同。同时, 对实习的合理考核应该是综合评价学生的实习态度、实际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等等, 如何设置合适的指标并赋予恰当的权值来正确衡量学生的综合表现就成为一个难题。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办学时间还不长, 各高校校外实习的考核机制并不完善, 尚处于不断摸索之中。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 考核主体不足。

据了解, 很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习的成绩都是由指导教师单方面给出, 有些进行了办公室综合合议, 大部分却没有, 仅凭指导老师的独断, 这明显不太合理。校外实习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人员, 他们都对实习工作的真实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都应该对实习情况作出判断, 只有综合各方意见的评价才应该是最合理的、最贴近实际的。

2. 考核形式单一。

目前, 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 一般仅凭学生出勤情况、实习中的大体表现以及最后提交的材料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考核内容简单, 没有与相关实习的内容及特点相结合, 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 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在校外实习中, 实习报告能一定程度上再现学生的实习表现, 却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等, 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工作能力。

3. 考核手段缺乏。

以实习报告为依据进行考核主要通过学生的文字表达来传达实习中的相关信息, 这种手段是有效的, 因为社会实际工作中对文字功底都有一定的要求, 很多方案、建议及总结都需要通过书面报告来表达, 这能一定程度上考查并锻炼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但校外实习的内容非常丰富, 很多东西可能光通过文字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需要借助语言、图像等其他工具进行阐释, 考核手段应该多样化。

4. 考核制度不完善。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 物流管理尚属于新专业, 有许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和发展, 校外实习的考核成了被忽略的部分, 学校缺乏健全的校外实习考核制度和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 致使考核的随意性很大, 考核的积极意义也就难以发挥。在专业发展过程中, 若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遗憾的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习考核方面可以作为标榜的制度与系统还很少。

四、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创新

正因为存在难点与问题,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的教学效果评价亟待创新。从校外实习的形式及专业特点来看, 可以同时从考核制度、内容和方式三方面进行。

1. 考核制度创新。

实习教学效果评价的质量必须有制度的保障, 因此在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应逐步建立起合理完善的校外实习考核制度。首先是要编制专门的校外实习考核大纲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考核大纲将实习考核的目的、形式和指标等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作为整个实习考核工作的指导。在实习动员大会上, 指导老师应将大纲内容郑重告知学生, 使其在实习之前即明确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在实习过程中, 指导老师或实习单位严格按照考核大纲进行相关项目的考核, 并在实习结束之后进行最终成绩评定, 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及学生分别以总结报告的形式反映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其次, 考核工作应形成反馈机制。实习成绩评定后并不代表实习工作的结束, 指导老师需将考核成绩公开并与学生交流, 老师应指出学生实习中的不足或可改进的地方, 学生有疑问也可以直接咨询老师, 避免产生实习遗留问题。另外, 为发挥实习考核的积极作用, 应引入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学生而言, 若实习成绩优异应该获得一定的奖励, 形式可以是学分奖励、与奖学金评定挂钩等;指导老师方面, 对于那些能积极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公平公正进行实习成绩评定并善于总结, 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老师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 对于积极支持学校实习考核工作的实习单位, 学校也要以向其输送优秀人才、提供决策咨询等方式支持其发展, 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

2. 考核内容创新。

实习态度是目前校外实习考核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看学生有没有按时参加实习, 有无遵守实习单位纪律, 在实习中有没有抱着谦虚的态度, 这无疑是学生实习中的重要表现, 是考核的重中之重。但除此之外, 还有另外一些东西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是关于实习工作内容的考核。因为校外实习中学生散布于社会各个工作岗位, 老师考核每个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很多学校就忽略了这一部分考核。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能学到一些新知识或新技能, 这是他们在实习结束时最想表现和得到肯定的东西, 尤其是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 老师应在实习单位的配合下, 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展示其实习内容和实际工作能力, 如在实习将结束时到实习单位实际考察或模拟有关情境测试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让学生具有认同感和荣誉感的同时, 也让自己收集到更多的评价依据。另一方面是创新能力的考核。在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共同的目标。校外实习让学生开始融入社会工作, 是最能体现其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表现在能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 向实习单位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或建议, 也可以表现在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创意。这都是在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当然, 校外实习不仅是一项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活动, 更应该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等都是评价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应该通过考核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考核方式创新。

为保证考核的真实效果, 不同的校外实习类型应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社会调查活动往往采用小组的形式开展, 因此应该采用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习成绩的最终评定。教师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实习日志、调查报告等书面材料判断小组成员能否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能否设计出一份合格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总结能力如何等等;而小组成员互评则可以发现在调查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及各方面的真实表现;若能在调查活动结束之后举办全专业的调查报告会, 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发现调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也能收集到更多真实的信息。认知实习一般是集中进行, 考核工作相对简单一些, 但也可以灵活采用讨论会、辩论会或方案设计大赛等形式进行。在集体参观和学习完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或有关工艺流程后,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往往能更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生在实习中的参与度及创新意识。顶岗实习是校外实习中最复杂的, 也是考核难度最大的, 应该要综合采用多种考核方法。从考核主体来说, 老师、实习单位工作人员及学生都应该参与进来;从考核手段来说, 文字、语言、音像文件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载体。除了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和实习单位开出的实习鉴定表等文字材料外, 还可以采用答辩会的形式由学生汇报实习情况, 也可以举办各种规模的交流会, 在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传授于其他同学的过程中了解其实习表现。

对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而言, 校外实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 其教学效果评价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但具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 在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 要重视校外实习考核工作, 并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具体的、更先进合理的方法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摘要:校外实习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效果评价对于保证实习质量及促进实习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校外实习考核工作本身存在难点, 加之物流管理在大部分高校中属于新专业, 实习教学效果评价存在众多问题, 需要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完善。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叔新.教育实习评价考核功能的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 2007, 29 (5) .

篇4:本科生实习自我评价

[摘 要]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能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自我评价 指标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04-03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高校教师评价是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则是其中的难点。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等各有其不同的视角,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又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是全方位的、多视角的、多指标的综合评价,要考虑“质”的因素,也要考虑“量”的因素,既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要加强绩效管理。“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为教师发展而评价”是评教最根本的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为教师的晋职、聘任、奖惩提供参考依据,也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开展教师自评的目的、意义

(一)教师自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激励”的手段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活动。教育既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关注的是教师的需要与发展,追求的是管理过程的激励价值。教师具有自我理解和客观评价的能力,能够有效评定和诊断自己的教育行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确定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教师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客体,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师自评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自我分析和反思,充分、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二)教师自评是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有持续的作用。[1]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是教师专业提高的根本动力。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过于强调其工具的价值,致使教师过于重视外部动力而忽视内部动因。[2]教师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内部动因比外部压力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外部压力可以使他们达到最低标准,但很难达到更高标准。教师有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的需要,他们渴望获得发展的机会。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评价本人目标的达到程度、教学技能的改进程度以及知识的增长程度等,通过自我评价来实现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三)教师自评体现了教师的职业要求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也是教学的直接责任者,整个教学过程的构思乃至每个教学细节的安排只有他们本身最清楚,外来的研究者对实际情景的了解往往非常肤浅,因此提出的问题往往无法切入问题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效果评价只有建立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才会比较准确全面和切合实际,也才容易为教师所接受。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展开批判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实行自我专业发展管理。这是教师专业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更是一名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3]

二、开展教师自评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师自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且广大高校教师也经常自我反思和评价自己,但是将其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开展,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目前在高校教学管理(或评价)机构开展这项工作的甚少。

(一)管理者对自我评价的认识不足

教师教学评价在高校已很普遍,但对于评价的目的,由于受到社会价值导向、学校政策环境的影响,管理者缺乏对发展性自我评价的认识,比较容易接受奖惩性评价。很多教学管理者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更加重视“他评”,如“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而忽视教师自我反思进而自我提高的“教师自我评价”。奖惩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鉴定与筛选,评价的结果往往与教师的晋升、奖惩挂钩。这种评价方式是我们所熟悉的,它与当今社会价值导向相适应,有利于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性,有利于管理工作的简单化。同时,这种评价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评价是单向的,只是一种外部的作用;评价使一些教师产生恐惧,耽误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如何将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加强教师管理”的目的,是教师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教师对自我评价的认识不足

虽然广大高校教师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主体,但由于学校未能提供教师自我评价的培训和指导,很多非师范毕业的教师缺少自我评价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的目的。即使学校有自评的手段和方法,大多教师也会把自评看成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认为评价结果肯定与自己的利益挂钩,于是谁也不会给自己打低分,造成教师自评中“马虎草率、图形式走过场、过高或过低评价”等不正常的现象出现,自评的真正意义并没有体现出来。

三、教师自我评价的管理策略

教师自评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是教师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出发点是让教师喜欢被评价,而不是畏惧评价。不强调鉴定与选拔,与奖惩脱钩是必要前提。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自评的意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教师自评工作是可以尝试纳入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体系的。

烟台大学自2007年开始尝试开展“教师自评”这项工作,试图在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达到“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加强教师管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来说,这切实起到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内部师资培训的某些缺失。教师自评这项工作尽管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分析和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来逐步解决和完善。此外,教师自评的主观留言,反映了教师的心态和教师队伍的现状,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一)建立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评价的依据,也是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导向。指标体系在使用前应组织专家和教师代表充分讨论,切实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自评的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客观评价应与主观评价相结合,除客观评价等级外,教师还应对本学期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同时学校应征求教师对教学工作评价体系的建设性意见,以不断改进。

(二)宣传与动员

教师自评可以通过召开动员会,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动员会一般分为学校级动员和院(部)级动员两种形式。学校级的动员会由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组织,主管校领导主持,与会人员为各院(部)主管教学领导。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教师自评的重要意义,应注意的问题,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介绍教师自评的方法等。院(部)级的动员会本院(部)的全体教师应该参加,会议除了传达校级动员会的精神以外,还应该根据本院(部)实际,结合学校的安排,对本院(系、部)的教师自评工作做好宣传与详细部署工作。

(三)实施过程

1.建立网上教师自评系统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网络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采用调查问卷的手工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网上自评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教师网上自评刚刚起步,市场上还没有教师自评系统,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发适合于自己的教师自评系统。教师根据账号与密码登录系统,按指标进行自我评价。烟台大学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基于B / S的教师自评系统。

2.教师自评过程的监控

为了使教师自评活动能顺利地进行,应该加强教师自评过程的监控,及时通报参评进度,将教师自评的参评率纳入院(部)教学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这有利于调动院(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教师密码的查询、管理平台,能为教师的自评工作做好保障。

(四)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教师自评的结果与学生评教、院(部)综合评教等成绩通过网络一起反馈给教师本人及院(部)主管教学领导。1.把教师自评的评价成绩直接纳入综合成绩。这种方法是将教师的评价成绩与最终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成绩相联系,这种方式也是理想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应该建立在教师对教师自评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对最终教学评价结果不存在功利思想的基础上。2.自评的成绩与他评的成绩相比对,通过符合度而形成教师最终的自评成绩。这种方法似乎比第一种方法更客观一些,但由于教师担心自评和他评的不一致,在进行自评时总会有不同的疑虑。具体表现为过低自评——害怕自评高于他评,害怕别人说“没有自知之明”;过高自评——认为自评既然是他评的基础,在自评时抬高自评就可以抬高他评的起点;模糊自评——为了避免自评和他评的不一致从而招致非议,在自评时含糊其辞。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自评的偏差,从而形成了一种“为了他评而自评”的倾向。

显然,在现阶段,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对教师自评活动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应该首先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自评活动为目的,使教师真正认识自评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摆脱功利主义的不良影响。

烟台大学自2007年开始开展教师自评活动,并尝试把教师自评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占有10%的比重。也就是说,在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有10%的权重是教师进行的自评。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自评成绩的处理方法是只要教师参与教师自评活动就得到10%的权重,不参与得零分。这样教师参与自评没有压力,且能在教学评价结果中占有一定权重,又有一定动力,能在比较平和的环境中开展自我评价。很多教师在开展自评的同时,不断对学校的自评工作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如教师在反馈意见中提到:“开展评教工作富有意义!评教工作使我本人能找到目标,督促自己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教学水平,追求进步,做一个学生满意的教师”、“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坚持的措施”、“学校评教工作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评教可以让教师认识到授课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同时这也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督促。通过学生评教以及教师评学和自评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评教工作能够更好地督促我们的教学,也同时为我们创建了与学生的沟通平台”、“这项工作很好,能及时沟通师生,交流教学意见,相互促进。同时,这也反映出贵单位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和内行。很满意,一定积极配合”、“督导评价系统为师生建立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共同进步。若能在网络评价的基础上,辅助举行多种形式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效会更好”、“应评与改,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特别是加大对年轻教师的扶持指导力度”、“评教能促进教学,怀疑者应该是那些不认真教书的人”。这些都说明该方法确实起到了鼓励教师参与,促使教师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作用,而且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

四、结语

纵观评价制度的发展,“奖惩性”与“发展性”两种评价制度已形成各自较为完善的体系,各自的“利”与“弊”鲜明,似乎难以相容。笔者经过8年的实践探索认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管理”为目的,以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结合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在两种评价制度之间寻求平衡点,建立有特色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能产生适度压力,这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注 释 ]

[1] 颜浩.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6).

[2] 施秋奕.教师的专业自我与教师专业发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

[3] 罗玉萍,等.高校内部的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实践探索[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篇5:本科生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平时)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心中偶像是周恩来,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但身高上缺乏自信心,且害怕别人在背后评论自己。

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经常锻炼,增强体质,以弥补海拔不够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工程和英语两方面发展。围绕这两个方面,本人特对未来五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1、2011-2012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具体规划见后)。

2、2012-2015年,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完成主要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从本科走向研究生,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拿优秀、普通话过级,且拿到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等。

3、2012年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

结束语

篇6:自我评价本科生

大学三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三年,是收获的三年,是不断汲取养分的三年,是成长的三年,是值得记忆的三年。

大学三年,我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大学三年,我明白了该如何看待事物,学会了如何思考,懂得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大学三年,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找到了我的人生信念,明确了我的人生方向。

篇7:本科生自我评价

能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及班级举办的各项活动,有较强的活动组织策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较强的团队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注重合作精神和集体观。

凭着年轻,我会不懈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给我一个舞台,我会给你满意的表现。相信年轻,相信自己!您的信任与我的实力将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成功!

虽然我经验不足,但我潜力无限,我缺的只是历练,但我多的是时间。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我相信只要肯学习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想做。如果选择我,会让你觉得物有所值。

篇8:本科生实习自我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我院临床本科带教教师64名和在我院实习的2011级本科护生96名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护生均为高考统招生;完成在校理论学习;实习满8个月;知情同意并愿意参加研究;教师均有5年以上带教经历, 护师及以上职称。排除标准:有重大躯体或精神疾病者;不愿意参与研究。教师均为女性, 年龄28岁~39岁 (34.28岁±1.23岁) ;护生中女生83名, 男生13名, 年龄19岁~23岁 (21.31岁±1.50岁) 。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及方法

对护生临床实习情况进行调查, 工具为两份调查问卷:高等护理教育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情况调查表———教师和高等护理教育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情况调查表———护生。2份问卷的内容基本相同, 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该量表由吕岩[2]编制, 包括教学计划 (4项) 、临床教师的带教 (30项) 、学生的参与与实践 (31项) 、护士长的监督和管理 (10项) 、效果及评价 (8项) 5个维度。问卷的“教学计划”维度采用2分制计分, 1分和2分别表示否和是, 其余4个维度采用5分制计分, 1分、2分、3分、4分、5分别表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 低于4分的项目为存在问题的项目。其中临床教师的带教分为“教学能力”“人际关系”和“人格特质”3个方面。本研究对量表作了文字修改和检验, 对20名护生进行预调查后重测Cronbach’sα系数为0.985。共发放教师问卷64份, 回收有效问卷64份, 有效回收率100%;共发放护生问卷96份, 回收有效问卷96份, 有效回收率100%。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师生对各维度评价结果 (见表1)

教师对“教学计划”“护士长的监督和管理”和“临床教师的带教”的评价高于护生, 而“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和“效果及评价”低于护生, 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师生对“教学计划”各条目的评价结果 (见表2)

教师与护生对“本科室有明确的实习目标”和“实习科室有系统的体现科室特色的实习计划”的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人 (%)

3 讨论

3.1 师生对“教学计划”评价的比较

“教学计划”是医院结合实习大纲要求和临床实际情况制定的, 用以统一、指导师生的教学活动。表1、表2显示, 教师对“教学计划”总体评分高于护生;师生对“本科室有明确的实习目标”和“实习科室有系统的体现科室特色的实习计划”的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且教师认为“科室教学内容有效衔接, 具有先进性, 能反映本专科护理发展前沿”的比例高于护生。与徐翠荣[3]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近年来我院与护理学院密切合作, 制定较为周密、系统的总体实习计划与目标。带教科室根据总体实习计划和目标, 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出各自的实习计划与目标, 组织带教老师认真学习, 并贯穿在带教工作中, 所以教师对本科室的实习计划和目标较熟悉。但是各科室在突显本专科的特色外, 缺乏与其他科室有效沟通、相互协调, 导致总体教学计划和内容欠完整、连续和合理, 且护生关注的是整个临床实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再次, 部分护生未明确科室实习计划、内容与目的, 实习中充满盲目性与随意性。所以, 两者的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今后管理者应从整体上进行调控, 使整个实习过程目标明确, 内容有效衔接, 并反映专科前沿知识;加强护生的入科岗前培训, 强调本科室的教学计划、内容和要求, 使整个带教过程中有目标性、计划性, 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2 教师自评与护生评价的比较

表1显示, 教师认为自身教学能力较高, 人格特质较佳, 人际关系中等;护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中等, 人格特质较佳, 人际关系中等;对“临床教师的带教”方面, 教师自评高于护生评价 (P<0.01) 。原因可能是我院临床教师已接受过学院的培训与指导, 理论上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自身认为已具备临床教学的能力与素质。但是由于临床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影响, 其教学能力未完全落实在带教工作中;师生双方沟通欠佳, 护生无法理解、认同教师的教学工作;护生掌握的知识较丰富, 对带教老师各方面能力的期望值较高。所以临床上应配足护士, 保证带教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临床教学工作中;缩小教师与护生在学历层次、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加强师生沟通;同时院校联合, 加强临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并将理论落到实处, 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构建师生双赢的局面。

3.3 教师评价与护生自评的比较

国外研究显示, 本科护生自我评价要高于教师评价。可能与国外灌输学生“我是最棒的、最好的”的教育思想有关[4]。表1结果显示,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与实践”评价低于护生自评 (P<0.01) 。原因可能是教师在承担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又要兼职带教, 没有充分的时间对护生的临床实践深入了解, 只是从护生外在的临床表现推测其部分临床行为, 且评价标准较高;另一方面可能是“90后”护生表现较自信, 自我感觉较好, 导致教师评价低于护生自评。有研究表明, 自我评价的技巧对于终生学习和在实践中体现临床能力是必需的, 参与到自我评价中可以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激励的能力[5]。且Arthur[6]认为自我评价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必要的、有帮助的, 通过护生的自我评价, 可以使临床教师的客观观察更加全面、准确。所以我院今后应多开展护生自评活动, 真实客观地反映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 使护生获得可靠的有关自身特征的信息, 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向着目标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促使护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促进专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教师应多与护生沟通, 引导护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多观察护生的临床实践参与意识与实习表现, 了解护生的内心, 以给出正确的评价;加强护生的参与实践和推理能力, 做好心理、情感引导。最后, 通过教学双向评定、师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双方的情况,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4师生对“教学活动”整体评价的比较

表1显示, 教师对“护士长的监督和管理”评分高于护生, 而“效果及评价”评分低于护生。教师认为护生总体实习效果中等, 护生认为自身总体实习效果较佳。原因可能是护士长除了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发挥着监督、管理、承上启下的作用外, 还要负责病区的管理、护理质量控制等工作。所以护士长常选择与带教老师联系、沟通, 从宏观上监督、管理教学工作, 而对细节投入较少, 缺乏与护生互动, 出现护生对护士长的教学工作不满意的现象。另外, 护生经过10个月的临床实践, 成功地从学校过渡到临床, 很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及加深对护理专业的理性认识, 认为整体实习效果较理想, 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今后护士长应和护生加强临床教学沟通, 密切两者关系, 让护生感到被重视、被接受;同时定期召开会议, 及时反馈评价信息, 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调整, 促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

4 小结

本次调查研究得出, 我院师生对护生临床实习情况各个维度的评价均存在差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 双方共同参与到临床教学工作中, 改善护生的临床学习环境和支持学生的实践学习;结合实习大纲制定有效、可行的实习计划, 从宏观上进行调控, 使整个实习过程目标明确、内容能有效衔接;加强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加强护士长、带教老师和护生间的互动, 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正确、客观评价护生的参与与实践, 完善双向评价活动;最终达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本研究由于样本量有限, 对象较为集中。若后续研究增加样本量, 扩大研究对象, 则可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数据, 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提供充分的依据。

摘要:[目的]调查师生对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情况的评价, 找出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2份高等护理教育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情况调查表分别对64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和9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带教教师对“教学计划”“临床教师的带教”和“护士长的监督和管理”的评价高于护生 (P<0.01) ;而对“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和“效果及评价”的评价低于护生 (P<0.01) 。[结论]师生对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情况的评价存在差异性, 临床教学存在不足, 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继续加强教学医院与护理院校的合作, 完善双向评价活动, 达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教师,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横断面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雁平, 李春芳, 刘彦慧, 等.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 2010, 7 (3) :143-145.

[2]吕岩.我校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情况调查分析[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 2004:1.

[3]徐翠荣.本、专科实习护生临床实习过程调查分析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09:1.

[4]Gibbons SW, Adamo G, Paddend D, 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in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education:Us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health assessment[J].J Nurs Educ, 2002, 41 (5) :215-221.

[5]Chambers MA.Some iss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clinical practic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Clin Nurs, 1998, 7 (3) :201-208.

篇9:本科生实习自我评价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 校外实习 教学效果评价

物流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校外实习是目前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形式之一,对于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校外实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可以分散到全国各地,不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之下,校外实习考核一直是一个难题。为了保证校外实习的质量,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是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的主要形式

从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出发,目前各高校的校外实习主要设置有社会调查、参观实习及顶岗实习三种类型。社会调查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走入社会了解物流领域的相关问题,收集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利于学生形成对物流现状的总体认识。社会调查活动可以穿插于课程教学中,分主题多次进行。参观实习一般采用集中的形式进行,由指导老师联系有代表性的实习单位,带领学生集体参观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及作业流程,使学生形成对物流相关工作的初步印象,一般在学生接触专业知识之初的大二阶段进行。顶岗实习则出现在大三或大四,在学生已学习了较丰富的物流理论知识后开展,学生需要进入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进行实际的操作,进入真实的工作状态。三种形式的校外实习活动相辅相成,逐步深入,形成了一个较合理的实习体系。

二、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性

实习成绩评定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环节,它的评价考核应充分体现甄别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实用功能[1]。校外实习作为物流管理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施效果对于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影响非常大。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考核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把关手段,也能促进实习工作的不断优化。

1.检验校外实习的真实效果。由于各种现实条件限制,社会调查及顶岗实习往往不能采用集中实习的形式进行,这导致学生不会全程处于老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如果不对实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考核,校外实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实习质量得不到控制。

2.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校外实习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对实习活动投入一定的热情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公平有效的考核方式是一种激励制度,往往能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实习活动。反之,若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学生很容易丧失对实习的兴趣,无法端正实习态度。

3.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校外实习的考核工作,能有效评价实习的真实效果,考量学生、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在实习中的参与度及工作成效,同时也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推动校外实习工作的改革,使实习效果不断得到优化。

4.加强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联系。校外实习考核可以邀请实习单位参与其中,从实习单位的角度来了解实习实施的具体情况,将使考核结果更为真实有效,也将有助于学校与实习单位维持较好的合作关系,利于实习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的难点与问题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校外实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持续时间也较长,其考核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难点。一方面是考核依据难以搜集。当校外实习采用分散的方式进行时,指导老师不能跟在每一个学生身边,也就不能了解学生实习的所有真实情况,对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很难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是考核指标很难制订。社会调查、参观实习与顶岗实习的实习程度与内容均不同,其考核指标也应不同。同时,对实习的合理考核应该是综合评价学生的实习态度、实际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等等,如何设置合适的指标并赋予恰当的权值来正确衡量学生的综合表现就成为一个难题。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办学时间还不长,各高校校外实习的考核机制并不完善,尚处于不断摸索之中。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考核主体不足。据了解,很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习的成绩都是由指导教师单方面给出,有些进行了办公室综合合议,大部分却没有,仅凭指导老师的独断,这明显不太合理。校外实习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人员,他们都对实习工作的真实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都应该对实习情况作出判断,只有综合各方意见的评价才应该是最合理的、最贴近实际的。

2.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一般仅凭学生出勤情况、实习中的大体表现以及最后提交的材料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考核内容简单,没有与相关实习的内容及特点相结合,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在校外实习中,实习报告能一定程度上再现学生的实习表现,却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等,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工作能力。

3.考核手段缺乏。以实习报告为依据进行考核主要通过学生的文字表达来传达实习中的相关信息,这种手段是有效的,因为社会实际工作中对文字功底都有一定的要求,很多方案、建议及总结都需要通过书面报告来表达,这能一定程度上考查并锻炼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但校外实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很多东西可能光通过文字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需要借助语言、图像等其他工具进行阐释,考核手段应该多样化。

4.考核制度不完善。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物流管理尚属于新专业,有许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和发展,校外实习的考核成了被忽略的部分,学校缺乏健全的校外实习考核制度和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致使考核的随意性很大,考核的积极意义也就难以发挥。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若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遗憾的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习考核方面可以作为标榜的制度与系统还很少。

四、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创新

正因为存在难点与问题,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的教学效果评价亟待创新。从校外实习的形式及专业特点来看,可以同时从考核制度、内容和方式三方面进行。

1.考核制度创新。实习教学效果评价的质量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因此在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应逐步建立起合理完善的校外实习考核制度。首先是要编制专门的校外实习考核大纲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考核大纲将实习考核的目的、形式和指标等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整个实习考核工作的指导。在实习动员大会上,指导老师应将大纲内容郑重告知学生,使其在实习之前即明确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或实习单位严格按照考核大纲进行相关项目的考核,并在实习结束之后进行最终成绩评定,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及学生分别以总结报告的形式反映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其次,考核工作应形成反馈机制。实习成绩评定后并不代表实习工作的结束,指导老师需将考核成绩公开并与学生交流,老师应指出学生实习中的不足或可改进的地方,学生有疑问也可以直接咨询老师,避免产生实习遗留问题。另外,为发挥实习考核的积极作用,应引入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学生而言,若实习成绩优异应该获得一定的奖励,形式可以是学分奖励、与奖学金评定挂钩等;指导老师方面,对于那些能积极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公平公正进行实习成绩评定并善于总结,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老师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对于积极支持学校实习考核工作的实习单位,学校也要以向其输送优秀人才、提供决策咨询等方式支持其发展,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

2.考核内容创新。实习态度是目前校外实习考核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看学生有没有按时参加实习,有无遵守实习单位纪律,在实习中有没有抱着谦虚的态度,这无疑是学生实习中的重要表现,是考核的重中之重。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东西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是关于实习工作内容的考核。因为校外实习中学生散布于社会各个工作岗位,老师考核每个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校就忽略了这一部分考核。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能学到一些新知识或新技能,这是他们在实习结束时最想表现和得到肯定的东西,尤其是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老师应在实习单位的配合下,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展示其实习内容和实际工作能力,如在实习将结束时到实习单位实际考察或模拟有关情境测试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等,让学生具有认同感和荣誉感的同时,也让自己收集到更多的评价依据。另一方面是创新能力的考核。在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共同的目标。校外实习让学生开始融入社会工作,是最能体现其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表现在能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向实习单位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或建议,也可以表现在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创意。这都是在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当然,校外实习不仅是一项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活动,更应该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等都是评价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应该通过考核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考核方式创新。为保证考核的真实效果,不同的校外实习类型应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社会调查活动往往采用小组的形式开展,因此应该采用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习成绩的最终评定。教师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实习日志、调查报告等书面材料判断小组成员能否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能否设计出一份合格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总结能力如何等等;而小组成员互评则可以发现在调查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及各方面的真实表现;若能在调查活动结束之后举办全专业的调查报告会,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发现调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能收集到更多真实的信息。认知实习一般是集中进行,考核工作相对简单一些,但也可以灵活采用讨论会、辩论会或方案设计大赛等形式进行。在集体参观和学习完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或有关工艺流程后,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往往能更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生在实习中的参与度及创新意识。顶岗实习是校外实习中最复杂的,也是考核难度最大的,应该要综合采用多种考核方法。从考核主体来说,老师、实习单位工作人员及学生都应该参与进来;从考核手段来说,文字、语言、音像文件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载体。除了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和实习单位开出的实习鉴定表等文字材料外,还可以采用答辩会的形式由学生汇报实习情况,也可以举办各种规模的交流会,在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传授于其他同学的过程中了解其实习表现。

对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而言,校外实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其教学效果评价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具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校外实习考核工作,并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具体的、更先进合理的方法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叔新.教育实习评价考核功能的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2007,29(5).

[2]丛昕,刘金琪,魏昭辉.本科专业实验及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4).

上一篇:党校信息下一篇:学习最美基层民警人物事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