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的生活作文600字

2024-04-26

个性的生活作文600字(通用16篇)

篇1:个性的生活作文600字

我班是个极其普通的班。我们班没有驰骋赛场的运动健将,也没有令人尊敬的年级第一。看那班级的序号也在别人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号码上。我班就是一个普通的班,但仍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古人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对求知的渴望,我班一直保持着。来到我班,你可以经常看见老师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往往只有预备铃响了,同学们才会回归座位。慢慢地,这种不懂就问、刨根问底成了我们班的一种个性。

古人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班就有这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特别精神。这点特别体现在数学等理科上。一次,我在经过苦思冥想,将一道中考数学压轴题完成之后,在班上得意洋洋地讲解。自以为台下是一群羡慕的眼光,但定睛一看,已有多个手举起,一种种不同的解法纷纷而出。这就是我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古人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错,我班的各性在于自信。我想到了校运动会。篮球比赛上,我班不幸抽签与最强的七班对抗。赛前其他班同学都说:“这次七班又要顺利进级了。”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我班队员毫不在乎。比赛开始后,面对七班队员的疯狂进攻,防守端的拼命包夹,我班同学毫不畏惧。突破、传球、三分!一个个好球在场上出现。最终,不可一世的七班败下阵来。面对观众的惊讶,我班队员声色平静,毫无兴奋。这就是我班,“舍我其谁”的霸气是我班的标志。

“求知、创新、自信”这就是我班的个性,陪伴我三年一路走来。三年的一切艰难险阻,都被这六个字突破。感谢我班,感谢我班的个性。

★ 我的个性老师作文600字

★ 我的个性老师作文600字

★ 他是一位有个性的人作文600字

★ 小议个性作文

★ 个性三站三年级作文

★ 关于个性的作文精选优秀

★ 作文 QQ个性签名

★ 家乡的个性的作文

★ 青春涌动个性作文

★ 个性签名网

篇2:个性的生活作文600字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阵旋风。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高达1400万日圆。

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小田村夫的预言没有实现。20年过去了。一些小田村夫预言时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一年的九州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了这位小时侯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的作品之后,只见每一个字潇洒清秀。小田村夫却仰天长叹,竭力说了这么一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啊。”

右军是谁?右军就是一千六百年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小田村夫为什么说这位书法大家毁了天才呢?

原来,王羲之自从有了书圣的名号,日本同时掀起一股狂热的模仿王羲之字体的风暴,他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20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打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的字比较起来,已经能够达到乱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东西呢,一丝都找不到。在鉴赏家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另人厌恶的仿制品。

篇3:个性的生活作文600字

一、关注生活, 提升水平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 语言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学语文, 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阅读、口语交际、习作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 在作文教学中, 应渗透学生的生活, 以生活的情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学中,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观察生活, 丰富作文内容

学生写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言之无物”, 即缺乏生活的积累, 缺乏语言的积累。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 去观察自己熟悉的生活, 加强生活阅读的积累。

我要求学生回家帮父母做家务, 和父母谈心, 去商店购物, 与他人聊天……让学生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去观察、感受生活中的小题材, 并学习生活的技能, 将自己参与生活的感受记录下来。

2. 再现生活, 激发写作欲望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 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也为他们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但是要让学生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 还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1)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如结合阅读进行补写、续写、改写训练。现行语文教材具有很多激发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潜在素材, 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安排一些趣味作文训练, 就能开拓学生的想象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根据课文可以拟出《于勒回国》《镇关西晤会鲁提辖》等作文题。再如学了《愚公移山》后, 我要求学生改写, 有位学生发挥想象, 运用时空变迁, 改写得很成功。这样既帮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中心及内涵,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如家庭、学校、社区所发生的一些新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前不久学校举行了一次运动会, 我让学生尝试扮演一个记者的角色, 深入到运动员或观众中去, 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发现, 然后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结果我发现了许多有独特视角和见解的文章。

(2) 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现生活。学生的作文应走向真实的生活, 脱离了生活的作文犹如无病呻吟, 怎能展现真实的生活情景, 流露鲜活率真的少年之心呢?记得我让学生写写自己的亲人, 结果一个班几十位学生的作文竟像同一张底片印出的照片, 千篇一律, 都是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每日辛勤地劳作, 又是如何如何地关心自己……虽然学生们在文中“直抒胸臆”:啊, 他 (她) 是多么的伟大啊!但总给人情不真、意不切之感。后来, 我利用九九重阳节的机会,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亲或周围的人如何对待老人, 并将自己最深的感受写下来。结果, 几十篇作文虽然角度各异, 但无一不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1) 《妈妈, 你也会做奶奶》的作者通过对妈妈不赡养奶奶的言行描写, 对天下所有这样的妈妈发出呼吁:“妈妈, 您也会老, 您也会成为奶奶, 难道您希望儿子将来也这样对待您吗?” (2) 《妈妈, 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儿子》这篇文章的作者年幼丧父, 柔弱的母亲肩负起了父亲的重担, 含辛茹苦地抚养小作者;更感人的是, 文中的妈妈并没有因为丈夫的去世而“放弃”赡养老人的义务, 相反, 对待公婆她比亲闺女还贴心!文章表达了对妈妈真挚的爱。 (3) 《外婆、奶奶都是妈》, 这篇文章作者叙述了自己的妈妈对待外婆和奶奶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揭示出了农村中普遍存在的赡养老人的问题, 发人深省。

二、释放心灵, 抒写个性

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作文要以情感人, 必须从说真话开始, 理想中的学生写作状况应是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可是, 很多教师为应考而教, 过多注重作文的结构形式, 忽略了作文内容是否客观真实, 也使得学生在写作时畏手畏脚, 言不由衷。所以, 作文教学应释放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能敞开心扉抒写个性。

1. 敞开心扉, 鼓励自由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所以, 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明白, 他们应能用笔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 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作文, 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基于此, 教师应先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然后去放大, 鼓励学生按照他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 并不是非要按照老师的喜好加以纠正不可。试想, 教师如以自己成人的眼光或世俗的眼光来看待那些稚嫩的习作, 手舞大刀, 将其“砍”得体无完肤, 让学生觉得灰头土脸、了无生趣, 长此以往, 他们写作积极性怎么可能不受到打击乃至重创呢?

2. 崇尚个性, 展示个性

崇尚个性, 这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是时代的呼唤。《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所以, 作文教学应该是学生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的舞台。所以, 倡导作文个性化, 即鼓励创造性思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任何创新都是对前人观点的否定和超越。文章的创新首先是立意的创新, 要使文章主题新颖、深刻, 就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人人皆知的题材或事件, 鼓励学生提出与传统不同的观点, 挖掘新意。比如蜡烛, 既可以作为奉献精神的象征, 也可以理解为“经不起烈火考验的软骨头”。又如愚公愚还是不愚, 完全可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总之, 见多才能识广,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只有回归生活, 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自由驰骋, 释放心灵, 抒写个性,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发展学生的个性, 使之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篇4:体悟生活本真 彰显作文个性

个性化写作就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为目的,鼓励学生真实的表达,形成自己的作文特色的作文教学。它要求教师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带领、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真实,并表达出来。通过个性化作文教学让学生在创作中张扬个性,形成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

一、回归生活本真

作文的实质就是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叶圣陶在《文章例话》里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就是作文个性的源泉。有的学生没有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对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作文脱离生活成了无源之水,只好乱编应付,凑一些名句,搜集几个古人,下笔必谈屈原,事例必用李白,内容干瘪,感情苍白,失去了作文的要义。人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对生活中的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家庭生活、邻里生活、社会生活都是学生写作的基础,“生活的外延即是语文的外延”。作文就要反映新鲜的生活,这样才有生气。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培养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生活。在平时要学会真实记录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自然界景物的变化、家庭的亲情、社会的冷暖,能够发现其中新奇的、不同寻常的事物,写作时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加工提炼。观察时特别要学会观察细节,在细节中发现真情,用细节来写人物的性格,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真实的感受。

如一名学生写自己高考落榜,家庭经济困难,复习费用对父亲来说是个太大的难题,他写道:“爸爸吸着烟,一支,一支,吸,吐,屋里充满呛人的烟味。我望着爸爸憔悴的脸,我是不是错了,我是不是不应该?就在我要开口说的时候,只见爸爸把吸了半截的烟狠狠地往地上一摁,用脚一踩,站起来,拍拍手说:‘小桥,你不要为难,你去复习吧,钱的事,你不用管,我会想办法的。’我望着父亲的眼睛:眼窝深陷,眼角皱纹密布,但看我的眼光是那样的慈祥,又透出一种坚决。”这样抓住父亲做决定的细节来写,父亲的性格就很鲜明,文章也有个性。

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辨别假丑恶,真正做到让作文回归本真,回归生活,在本真中凸显个性,拓展写作的内容,实现个性化的写作。如在一次写母亲的作文中,课堂上有一位女生直到下课也没动笔,笔者问她怎么不写,她说她家里经济情况不好,母亲只是天天干活,没什么好写的。请她想想母亲有什么特点,她说母亲的手粗糙,母亲干活回家还爱带束野花回来,插在家里的瓶子里。笔者引导她对这两方面进行挖掘,通过对母亲粗糙的手进行细节描写,体现母亲的辛劳,通过对母亲带花来家的细节描写,显现母亲在艰辛的生活中朴素的爱美之情,表现出她的乐观精神,最终,文章写得朴实真诚。

二、体悟生活真谛

有人认为学生作文缺少对生活的体悟,感情苍白,是因为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接触社会少。其实不然,学生虽然生活的圈子相对较小,但教师只要恰当引导,他们是能体会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情与理,去感受生活中的有情、有义以及感到困惑的事的。学生只是习惯了模式化的立意,缺少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因此写起作文来只好人云亦云。

特级教师李镇西说:“每一位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一个同学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写出来的东西就应该是自己心灵的轨迹和生活的镜子!实践证明,只有还给儿童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解放孩子的身、解放孩子的脑、解放孩子的心,才能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说,无拘无束地写,让作文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写作成为孩子们最快乐的事!”

新课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写“我的经历”“我的体验”“我的情感”,这一切都是从个体的“我”身上反映出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的作文才是独一无二的“我”,在个性中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叶圣陶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他认为:“作文课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模仿不是好办法,抄袭是自己骗自己。”“个人的性情,其实就是这个人与别人的不同处。”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处”,体验“不同处”,学生把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喜怒哀乐这些独特的生命体验表达出来,因为感受的独特,作文也就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样写出的文章有生活味道,也就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如学生作文《眼光》:“父亲看着我试卷上可怜的分数,过了一会抬起头看我,那眼光里没有我预想的暴怒,也没有以往的指责,那是怎样的眼光呀,一种期望破灭后的失落,一种无奈,这眼光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感觉比骂我一顿还难受,我还要让父亲在繁重的力气活之后失落多久?我还要贪玩到什么时候?我的心第一次感到了痛。”文章写出了父亲的眼光,并写出其中的感情和自己的感受,真实感人。

同时,文章反映的作者对生活的体悟、独特的生命体验既可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能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感受他人的生命体验,去感受社会生活,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既有个性特点又具有超越自我的精神。比如写的人或事,不一定是我们都经历的,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体验去感受,这样的文章,同样具有生命的质感,也是独特的。

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不善于思考,思维僵化,这是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根源。没有对事物的辩证分析,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的深刻意识。有的学生只看到表面的事情,缺少分析事情成因的能力,缺少追根溯源的思维,写出的文章缺少思考,思想肤浅。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发现其中蕴含的道理。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包含的生活智慧,“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理,进一步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让学生学习一点哲学的辩证知识,作文才有理性的思考。

鼓励学生走出求同思维的模式,着力培养创造性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作文写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大胆创新。要教会学生突破习惯思维的模式,学会“反弹琵琶”,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如谈到生活中“班门弄斧”一类的事情,学生的惯常思维是“要谦虚,不要班门弄斧,不自量力”。笔者引导学生: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学生得出了“‘弄斧’就要到‘班门’,要不怕在行家面前出丑,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取得进步”,“‘班门弄斧’体现了后学者的一种勇气,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学生打开思路,有独到的见解,也就凸显出作文的个性化。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在作文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材料仔细辨析,对问题进行周密思考,让思维尽情发散。比如写《我的老师》,大多数学生会写老师怎样爱护学生,怎样认真备课,自己犯了错误,老师耐心批评等。这固然符合题意,但显得太俗套,缺少新意。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有意识地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让思维开阔一些:人家都写老师,我能不能再想开一点,我的老师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老师,还可以是父母、邻居、同桌,还可以是书籍、自然界的事物,只要给我教育,教我知识的都可以是我的老师。这样文章立意就从局限中走出来。

对待一件事,教会学生先问几个问题:这件事蕴含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下去产生的后果是什么?这样让思考达到哲学的层面。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对事物要做一分为二的分析,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不仅要看到光明的一面,还要看到不足,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文章就有理性思考的深度,不落俗套,在思辨的层面上彰显个性的魅力。如2010年江苏卷《绿色生活》,大多数学生都写“要低碳生活,在生活中要有环境保护意识”,立意千篇一律,缺少新意。如果我们能再问个“为什么”,思考就会深入:“绿色”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没有污染、低碳”还有什么意义?有追求的、思想健康的生活不也是“绿色生活”吗?这样一追问,写出来的文章就显现出思考的深度,更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四、提高艺术感受力

写作,其实质是思想表达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活动。教师、学生的素养提高了,学生就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学生作文就有丰富的美学价值。要想实现高中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就要突破作文教学的局限,多方面提高教师、学生的艺术素养。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绘画、戏曲等艺术,增强师生的艺术感受力。

比如,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感受中华民族那种不屈的精神,懂得在苦难面前要坚强;欣赏罗立中的油画《父亲》,体会父亲的艰辛与沧桑;欣赏戏剧《白毛女》,理解喜儿的辛酸和痛苦,感悟她生命中的顽强与坚韧。从作品中感受美、体会美,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写作时也能以审美的目光审视现实生活,感悟社会上的人和事,作文在做到有个性的同时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和净化,作文的境界得到提高,避免庸俗化。

吕叔湘先生对作文教学有过精辟的论述:“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发自内心,用真心来感受、体悟生活,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地抒写自己,才是一切写作之本,才能抒发独特的生命体验,文章才是独一无二的“我”,作文才能闪耀个性的光芒。

篇5:个性作文600字

既然个性一不小心就要影响到命运前途,那么,我们还要不要保持个性?其实,在当下社会中,谈个性已经很奢侈,要保持个性更是不合时宜的说法,那要张扬个性,就只有两条归宿:一个你牺牲了,成了时代的牺牲品;另一个你成功了,时代实在无法泯灭你积极的飞扬的个性,只好顺水推舟,助你一臂之力。

其实我一直想喊一声―张扬!我的个性!可是到现在已经说不出口。个性和理想到底还要顺应社会和历史,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实事求是的说,我算是一个很“个性”的人,这是别人的说法。我自己的解释是“率真”。我很庆幸有“率真”这样一个词,可以为个性开脱。可是,真的不是开脱,我深藏在骨子里的东西应该叫率真。我的个性叫“刺猬”,是我的武器,可以适当的时候一用,刺向别人,然后,我看到人家身在痛,而我自己则是心在痛。但我会“若无其事”。在某些人的`心中,个性就是偶尔拿出一用的―伤口。

篇6:个性作文600字

于是,朋友就开始讲了:“那是一堂作文课一项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诚同学推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心想:老师今天怎么了,陈诚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我们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谁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头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诚吗?”“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诚今天穿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式的服装?脚上穿什么样的鞋呢?”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教室里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诚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身穿一件天蓝色的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解放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叫仔细观察。”接着又绘声绘色地讲了几个仔细观察的小故事,我们都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然后去观察校园的花圃。这次我们看得可清楚了,对花圃的每一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都进行了深入的观察,那堂作文课写得相当成功!”

我想:朋友的老师真好,既慈眉善目,有通情达理,真是了不起。我也十分地敬佩那位老师,别的老师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融汇贯通,而陈老师却是用通过观察衣着的颜色于样式来告诉大家要“仔细观察”,等同学们都领会了什么叫仔细观察后,再深入地去思考。陈老师真是有个性。

篇7:个性作文600字

浓眉大眼,深藏了他多少故事;挺拔的鼻子,诠释着他耿直的性格;青春时尚的打扮,精神焕发,让人一见就顿生爱慕之心。

说起他的课,也太“随心所欲”了吧!他不带教案,他的“教案”有时是一本课外书,有时是一篇好文章,有时是一枝郁金香,不可思议吧!但是,我们全班最喜欢上的课就是他的语文课了。轻松的氛围,生动的讲解,特别是他的语言幽默风趣,很有创意,常常逗得全班同学捧腹大笑,他的脸上也会露出不易觉察的微笑。若是同学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时,他就会信手拈来一则笑话或是故事,把大家吸引过去,然后再开始讲新课。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在年级里从来都是稳居第一。有一回期中测试,90分以上的同学竟然有四十个,考到96分才能进入前十名。而让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课上的知识抢答、脑筋急转弯和智力问答。每个同学都争先恐后,答对了有奖品,答错了继续抢答。还别说,这种上课方式尤其受欢迎。家长们都说,自从进了他得班,孩子爱看课外书了,学习有兴趣了,成绩也提高了。

下课了,你看到的他又是另一番模样。篮球场上,他身手敏捷,运球、上篮一气呵成;乒乓球桌前,他挥洒自如,推挡扣削,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他玩起排球,更是小菜一碟,垫扣传托,相当到位。好些男同学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运动热情高涨,都成了球场好手,纷纷入选了学校篮球队、排球队。假日里,他更是我们的“孩子王”,登水南塔、逛黄华山公园、建溪河滩烧烤、满江红酒楼聚餐……只要是我们正当的要求,只要他能安排出时间,他一定会满足我们的。

篇8:个性的生活作文600字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1.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写作

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是其作文写作热情的不竭源泉。为什么要写作文呢?这一点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 教师要改变他们的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考试的思想, 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懂得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 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因此, 教师要利用情境来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通过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 集中利用课堂体现。教师要以这样的教学情境来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共鸣, 并激发其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情境中寻找写作的切入口, 恰到好处地导入写作的灵感和震撼, 捕捉好“闪光点”, 把握住作文的灵魂。比如,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我国是一个礼仪之国, 孝敬母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母亲节将至, 同学们回家给母亲说声“我爱你”。课堂顿时沸腾了, 有学生面露难色说:“这哪好意思呀。”第二天, 笔者一上课就问:“昨天的作文题完成得如何?”学生窃窃私语, 回答莫衷一是。片刻后笔者要求他们用作文的形式写出自己完成或没完成任务的理由, 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此时, 写作文就成了一件轻松的事, 许多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起了笔。

教师可针对某作文话题, 引入多媒体。如在写“人生之美”这篇话题作文时, 笔者把事先从电脑上下载的《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 使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经大忠、金晶、神七航天员、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等人物的事迹呈现在学生面前, 在此同时播放汪峰的励志歌曲《怒放的生命》, 让学生从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然后让他们畅谈最受感动的地方有哪些, 最后进行写作。这节作文课自始至终都吸引着学生, 调动着他们的内在情绪, 激发着他们写作的欲望。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金晶, 你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 你用美丽的微笑, 传递力量。你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李桂林老师、陆建芬老师, 你们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 你们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 你们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 沉淀为精神的沃土, 让希望发芽”。

2. 启发学生作发散性构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 以激发其兴趣点, 让他们在讨论、争辩中得到提高。如在一次命题作文训练中, 笔者在拟好的多组题目中选择了一组“多想回家啊, 我!”和“真不想回家啊, 我!”。这一组题目看似相反, 但同学们却写出了同一的主题, 写“多想回家啊, 我!”是为了既能在节假日有限的时间里帮父母操持家务, 又能从长辈的辛劳中获得拼搏向上的动力;写“不想回家啊, 我!”既表达了十分想念父母, 又惧怕向父母汇报不理想学习成绩的烦恼和苦闷。学生在描述矛盾心理中对自己“逃避父母的责备, 逃避自己的反悔”, “不敢面对现实、面对父母”的心绪作了反思。

二、充分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1. 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凭主观想象、信手拈来、随意性大这三点是当前教师命题的现状, 这样的题目既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又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得学生无话可说, 更无话想说、要说。于是只好瞎编乱造、东拼西凑、多方“借鉴”。即使是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也很难体现出饱满的情感与鲜明的个性, 缺少真实的生活, 缺乏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的体悟, 这也许就是学生“惧怕”与“讨厌”作文和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由选择写作素材, 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品味生活, 并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 把有深刻感受, 有深远影响, 有独到见解的人、物、事、情、理写下来。在实践中进行“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随笔训练,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任意尽情倾诉的平台, 真正体现学生作文“我手写我心”的真义。

2. 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作文课上喜欢大讲特讲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是当前一些教师的爱好, 很多教师不厌其烦, 乐此不疲, 其中“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开头结尾如何写好、过渡照应怎样布局等面面俱到。更有甚者, 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时“循规蹈矩”, 如在中考作文时, 不能随意别出心裁, 要按套路写, 如此既稳又能得高分。于是学生按部就班, 按照套路“亦步亦趋”, 唯恐“越雷池半步”, 戴着“脚镣”艰难地跳舞。这样保稳的“作文指导”不仅捆住了学生思维的翅膀, 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学生在作文后记中写道:“小学高年级阶段我灵性比较足, 作文写得很好。现在初中了, 字词掌握得越来越多, 然而奇怪的是文章却写得越来越差了, 文中很难再有小学时那种充满纯真的文字了, 根本原因在于作文教学用死框子套住了。”由此可见,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要把学生自由而且快乐地作文作为教学的主旋律, 让学生要写、乐写、自由写, 不宜框死写作体裁, 让学生以自己最擅长的体裁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 写出他们的个性。

3. 让学生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词不达意、语言啰嗦、拖泥带水是不少中学生作文存在的毛病之一。究其原因, 与学生片面追求长篇大论有关。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后进生的作文不能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内容充实, 人物丰满, 情感丰富, 认识深刻, 说理透辟的目标。欲速则不达, 教师首先要使学生爱上写作文, 学好写作文, 写出好作文, 然后在写出高质量的基础上逐渐加大篇幅。“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只要学生的作文题材新颖, 内容充实, 结构完整, 语言活泼精练, 那就是一篇好文章。

三、科学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

对于自己的作文, 学生很想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怀有一种成功感, 从而使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持久而稳定。

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情况要建立档案。笔者尝试了分层打分的原则, 将全班学生的作文情况分成A、B、C三个能力层次。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对于A类学生, 重点在于促使他们向着自己行文的风格和特点的方向深入发展。对于他们的作文要在选材、构思、结构、语言等方面有新意、有突破。对于B类学生, 重点在于提高他们写作达标能力, 使他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作文水平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明白自己所要克服的问题所在。对于部分学生因为非智力因素而影响写作的, 笔者则用鼓励和适当增压的办法促其提高。对于C类学生, 重点是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鼓励他们大胆写, 写的作文只要达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就算达标了。实践证明, 采取分层打分的方法评价学生的作文, 可以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给自己习作提高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正确定位, 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的信心。

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 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勇于创新, 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 使他们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 学生才会有主题鲜明、结构新颖、个性突出、思想丰富、词语优美的作文涌现。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真、善、美, 并尽一切可能使课堂回归现实生活,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拓展写作空间, 丰富写作材料, 改革评价方法,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彰显个性

参考文献

[1]方范智, 赵志伟.走进初中语文课堂[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9:生活——个性化作文之源泉

关键词:生活 作文 个性化

如何改变“学生怕作文,教师愁作文”的负面局面呢?我认为,应该用生活的理念指导小学作文教学,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从生活和写作的结合上,探索有效的指导途径,构建一个“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创新为主题,贴近生活、张扬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爱上作文、会写作文。为此,我进行了“小学作文个性化之研究”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就该课题实施操作情况谈一些我的初浅的体会。

一、引导学生习作描绘生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叶圣陶也说过:“生活犹

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1、让学生走进生活。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是封闭型的,重课堂轻课外,为分数,为应试,为升学;作文内容与生活脱节,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习作教师评,致使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在研究中,我努力建立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围绕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选题。我在作文训练时,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题材中选题(如:下象棋,养小猫,学武术,踢足球……)只要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

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训练时,我们不妨把富有儿童情趣的生活画面、活泼场景搬入课堂。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激烈的小竞赛、活生生的小动物……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获得写作素材,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2、让生活走进作文。学生有了生活,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会获取和选择恰切、典型的材料。他们还会感到“没啥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叶老的“思”和“感”,就是指对客观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因此,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我通过优化教学训练过程,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强化感受。如在写春景的习作前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去写生,会摄影的学生去照相,喜欢古诗文的学生收集描写春的古诗、名篇,让他们去野外观赏一番明媚的春色,以增加直觉感受。接着让孩子们去咏春、话春、品春,以促进生活体验的内化。最后才进行写作,可谓“水到渠成”。

二、教导学生习作抒写真情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读读孩子们的作文,总觉得感受不到那淳朴的童真、真诚的童趣。有感于此,我的个性化作文实验,倡导“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事情”。

1、用我手写我心。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生活作文资料袋,平时把自己满意的习作放进去,把同学老师的评价放进去,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放进去,并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习作强调让学生有感而发、不虚构,不抄袭,表达形式自由活泼,只要写真事、吐真情就好。学生的写作得到了激发,也培养了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2、用我心抒我情。在写作训练中,我很少搞命题作文,鼓励学生自由作文,不限题材,不拘字数,实行自主命题,自选内容,自拟形式,自由表达。由于不受老师指导的束缚,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深刻意义”、“思想健康”的作文价值取向,因而学生们非但不再怕作文,而且经常产生写作的冲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种种看法,抒发自己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师生先交流学文后的感受,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真情涌动,有的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地球妈妈的哭诉》,有的发出倡议《请保护地球》,有的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去写,畅快地书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真

情释放于学生的每一篇习作中。

三、指导学生习作个性飞扬

作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将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变成机械、枯燥、虚假的训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针对传统作文中过分强调共性,压抑学生个性的倾向,在生活作文个性化实践中,我十分重视个性化作文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1、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让作文教学向生活开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鼓励学生参加兴趣活动,充实学生的个人生活。利用节日、队日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并经常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见闻、感受,为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作文打好基础。

2、鼓励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在传统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首先要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如写反映家庭生活的习作,许多学生都是选取亲身经历的事,写真实的感受,如《被打之后……》中的片段,“……顿时,我的膀子感到火辣辣的。我大哭起来:‘为了这一点点小事,就打我,难道你真是我的继母吗? ’弹完钢琴,我晃晃悠悠的上了床,好半天都没有睡着,心里的怨恨丝毫没有消减。这时,熟悉的脚步声在床前嘎然而止,随后有人轻轻地坐在我的身边,慢慢地从被窝里抽出我被打的膀子。我偷偷用睁开一条细缝的眼睛一看,原来是你,妈妈。你抚摸着我挨打的膀子,眼泪顺着脸颊不停的滚落着。此时的抱怨顿时化作一股暖流充满了我的鼻子、眼睛,我哭了!原来疼在我的膀子上,更疼在妈妈的心里呀。渐渐的我睡着了,妈妈,你在我身边究竟坐了多久……”没有编造和拼凑,那一份份同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动。

3、指导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是作文呈现个性化的基础。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对生活的体验必然不同。指导学生作文,要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性,用自己的声音和性格说话,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感悟。如同样记一次春游活动,可以写景,可以写春游的快乐,也可以写春游中发生的事。允许学生对同一题材,有不同的立意;同一中心,有不同的题材;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表达。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局面。

通过两年的实验,学生的习作兴趣被调动起来,习作能力已明显提高,且有十几名学生的作文在各级各类征文中获奖。有九篇作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实践证明,让我们的孩子沐浴着生活的阳光,在生活实践中写作,才能充分展现自我,作文自有特色,为人自有个性。

参考文献:

《山东教育》2006年第5、6期

《新课程课堂教学论》朱林海、丁德海主编

《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7月版

篇10:个性作文600字

第一件事,那是一个周三,我们外出刚刚回来,正在四班上晚自习。我们都在写作业,他却闲着没事干,想玩牌,可老师不让。突然,他灵机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打开书包,拿出文件夹来,装作学习的样子,又让我看看能不能看出来。在得到我的“很安全”的回答后,便拿出PSP,玩了起来。随后他又跟我说:“老师来了,提醒我!”“成!”我随口回应。

过了几分钟,老师来了。我提醒他,他却没有反应,仍不慌不忙、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地玩着。我装作系鞋带,小声对他说了一句:“别玩了,老师已经来了!”他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收起PSP――无奈老师已经发现。小明没有回天乏术,他的PSP就这样被老师没收啦。简直是丢了西瓜也没捡到芝麻呀!在小明再三对老师软磨硬泡之后,老师终于答应下周还他,但要求他晚自习时不能再折腾了。就这样,小明才消停了几个晚自习。

第二件事是在一个周五,老师告诉我们说要进行语文单元测试。我们都想办法说服老师下周一再考试,一个个都用甜言蜜语讨好老师,却都怏怏而归。这时的小明如同消防员救火一般华丽登场,老师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终于,他用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和软磨硬泡的“艳丽姿态”,说服了老师下周再考。我们私下都觉得:“班里没有小明,有时候还真是不行啊!”

篇11:描写个性作文600字

从古至今,有千千万万的人因坚持自己的个性,所以他们获得了具有令人信服的巨大力量。

一位享誉世界、一生创造470部著作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他放弃了自己的教授职位,有人认为:“他自我膨胀得像纽约帝国大厦。”他只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毫不谦虚。但他对此说道:“除非有人证明我说的仿佛很自负的事情不属实,否则我就拒绝接受所谓自负的指责。”但事实上,他坚持自己狂妄自大的个性,具有巨大的令人信服的力量。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所折腰,他坚持自己“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的个性赢得世人对他的称赞——“靖节先生”。

吉鸿昌,一位历史性的风云人物,他在监狱里被严刑拷打,不被敌人的“糖衣炮弹”所诱惑,坚决不愿意透露一丁点儿关于党的机关秘密,敌人用尽各种卑鄙的手段都不能使他坚强的躯体屈服。最终敌人无奈之下只得枪毙他,但他在临死时依然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他曾经向敌人这样要求过:“我要站着死,并且你们要在我的前方开枪,我要亲眼目睹你们是怎样残害中国人的!”死后,他仍然像一座泰山屹立在原地纹丝未动。吉鸿昌坚持了自已“宁死不屈,不怕牺牲,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个性,赢得一世英名,载入历史的史册。

不仅只有历史人物坚持自己的个性,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个性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魏青刚就是这样的一个楷模。

在水势凶猛的情况下,他奋不顾身地三次跳入水中救起溺水的人。而他就是坚持自己“见义勇为,视死如归”的个性获得了最高荣誉,受到人们的敬仰。

篇12:描写个性作文600字

拥有个性的人不一定有多么出色,但人们一定会欣赏他的真率真纯,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那个被礼洁约束的年代,阮藉遵寻着自己的内心,做了一些另旁人无法理解的事:他的嫂子要回娘家了,他亲自去与他告辊,别人嘲笑他,他说:“礼恺为我设邪!”他对喜欢的人青眼相等,对看不惯的人白眼相加这是一种多么豪爽的性格,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多么的让人羡慕。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放弃了自己的官位,毅然归隐深山,虽然他这样做显然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但他做了,并县义无反顾,他独自耕种豆田时,是否会觉得自己很幸福呢?虽然穿着破衣服,但内心的那位满足怕是锦衣玉食也不换。

和不拘礼法的阮籍,性本爱丘山的陶潜相反,有一些人为了讨得他人的喜欢,磨去了身上的棱角,违心地做着自己,别人也许会说某某很不错,很招人喜欢,但有一点请相信,你并不是为了虽人而活,别人的看法或好或坏,都与自己无关,看看那些平庸的人,不都被时间的长河淹没了吗?

个生同样是成功的法定之一,当年名不见经传的ladyGaGa,硬是凭着自己的独特红遍全球,什么米妮头,纽扣头,白色长发,电工眼镜等都被她信手拈来。当然也坏得不承认她的确有自己的实力,如果没有音乐方面的造指,她的张扬或许会被其他人说成是哗众取宠。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人之间都有不同,而我们要帮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个性,活出精彩!

篇13:回归生活凸现个性

一、贴近实际, 数学内容走向生活化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 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 又到生活中去,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学习“百分率”, 教师不应把教科书上的发芽率、成活率等例题搬到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 而是在课前先让学生进行一项社会调查, 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百分数, 是怎样用的, 让学生搜集到大量资料:及格率、优秀率、出勤率、工厂产品的合格率、种子的发芽率……并深入到社会中去询问这些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课堂上, 学生面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 感受着自己调查的乐趣而喷发出无穷的求知欲望, 只要我们善加引导, 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信息和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再自动探究数学活动, 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当数学与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 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使“枯燥”的百分率这一内容生活化, 学生一旦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困惑或问题, 不仅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习的信心, 还会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保持极大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差异, 教学策略走向个性化

新课程指出, 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各不相同, 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应正视这一现实,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把学生“个体”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珍惜、去开发, 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课堂教学, 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个性化。如学习计算23-7时, 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 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看哪个小组方法多?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主动去探索多种个性化的算法, 结果, 学生有的摆小棒, 有的借助计算器, 有的列竖式, 有的用各种口算, 还有的同学用做减加的方法16+7=23, 所以23-7=16, 更有一种奇特的算法是:有一位学生说, 先算7-3=4, 然后20-4=16, 虽然得数相等, 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 可让他说算理时, 没想到他竟说得有理有据:23减7, 个位3个1减7个1, 差4个1不够减, 就从20里减去4就是16。“说得多好呀!”如果这课堂上稍纵即逝的一瞬, 也许会永远地烙在他的心中, 让他永生难忘。这也启示了我们, 在数学课堂上, 对个体的关注, 对学生独特感受与见解的欣赏和保护, 就是尊重了学生, 就是我们所不断强调———学生要有独特的见解。正如新课程所说的, 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

三、基于发展, 学生评价走向多元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变数学课堂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在乎学生的“对”与“错”, 为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激励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评价同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 实现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与重组。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 耐心倾听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 善于发现学生积极的、有创意的见解, 及时对学生予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努力以真诚的语调、鼓励的语言、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过程, 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 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进一步学习的自信, 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打下有力的基础。

不同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待后进生要采用激励性的评价, 寻找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 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 坚持高标准, 严要求, 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 不断超越自己。例如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学生回答, 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对优生, 教师可以简单的一句话“很好”, “不错”予以肯定就行了, 对于学习困难儿童就不能吝啬了, 要针对其进步多加赞赏与鼓励, 或者来个全班掌声以激励。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更重要的是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

篇14:个性的生活作文600字

关键词:高考作文;个性化;生活化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永康先生说:“文章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对写作水平一般的考生来说,要获得高于基础等级的分数,需要教师在备考复习时给予一定的作文升格指导。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积累,笔者以为,高考作文的升格指导可从个性化与生活化两个维度入手。

一、个性化

(一)心有所思,情有所感——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微博、微信的不断刷屏就是很好的说明。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懂得书写真我风采。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评卷要求极力反对无病呻吟、堆砌各种材料的空话、套话作文,注重考查学生观察、思考、体验和感悟世界、社会、人生、自然的能力。2015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轻嗅文骨的芬芳》就是很好的证明,在下面这个片段中,作者从父亲、自己写起,情意浓浓!

父亲曾笑谈,年轻的夜晚,躺在床上浑身颤栗,想到什么,半夜摸黑点起蜡烛,光着膀子抓起笔就写。我从小便“雄心勃勃”想成为作家,每当获得师长的肯定,外面的嘉奖,父亲总要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拿出季羡林研究吐火罗文的真挚,陈寅恪力挽史澜的魄力,感化他人,圆满自身,所以说是“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二)独特思考,独立见解——写出自己的生活阅历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必须剔除那些普普通通的材料,单把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写进去。剔除得越干净,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成分越多,那越是成功的东西。”这里所说的“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己的生活阅历。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家庭氛围等都是不同的,写出的文章自然也迥异,文章中应该呈现与众不同的“我”。请看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且以作品论英雄》的片段: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考生从“言为心声”出发,说明作品本身定然有个人人品的渗透,即“郁结乎心而发乎声”,接着笔锋一转,引用美学家蒋勋的话阐述“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的观点。

(三)语言准确,创意表达——写出自己的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写作者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一个人价值取向的关键。当下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是考生是否具备理性思辨能力。理性精神是当下多元价值观下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怀疑能力,这种能力,其实质就是自己的审美价值。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提出要“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请看2015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笔下的真实与真心》片段:

真正领悟艺术的人,定会懂得真情实感之于艺术的价值,也了悟自己的生命体验是何其珍贵。艺术是一种反映,一种途径,让我们窥见作者心内涌动的波澜和曾经历的悲欢。

违背心志写下、画下的“成品”,是手的产品,而非心的创造。因此,从一开始,没有情感没有体验的“成品”,就不能算是艺术。

请在你爱的时候,用心写下、画下一些东西,不论是停泊于温柔港湾的细沙,还是清朗高远的明月。要知道,你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在未来便成了你心境志趣的证据。

考生从真正领悟艺术的人出发,以自我的视角解读了对艺术的理解,并用诗化的语言给以提升。文章在说理的过程中显得典雅、脱俗,可谓语言准确、表达有创意。

二、生活化

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离不开生活实践。学生生活的核心区域就是学校,而学校活动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所以,语文课堂就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生活阵地,而语文教材便是指导手册。

高中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每一个活动计划都是精心编制的,内容充实。如果认真实施,定会对作文的备考大有益处。我们不妨将浙江省2015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和语文教材的活动要求对比一下。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的课后练习】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法国作家布丰又说:“风格即人。”本专题中一些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艺术风格,都与作者的人生和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请选择本专题中两篇诗文,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身世与时代背景,并结合孟子和布丰的观点,理解这些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得到启示: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就是最好的高考储备!

当然,除了重视语文教材之外,作文的备考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动情的细节,思考细节背后蕴含的哲理,进而彰显生活细节丰富的内涵。

(一)情动于中——回放学习生活中动情的细节

生活是写作之源。能在文章中呈现的事情,必然是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也往往是令作者动情的事情。在教学中,学生总说没有东西可写,其实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把令自己情动的生活细节写出,就已经离成功不远了!

(二)理蕴于思——思考细节背后蕴含的哲理

在鼓励学生写出了动情的生活细节后,教师还须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细节背后所蕴含的哲理。思考是提升作文档次的关键,有思考的文章才更耐人揣摩、回味。正如叔本华所说的那样:“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化掉,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神行于文——彰显生活细节丰富的内涵

情动于中、理蕴于思后,关键是神行于文。作文在讲求规范的基础上,要富有文采,就必须通过能彰显丰富生活内涵的语言来表达。作文的语言就如同一个人的血肉,没有血肉,人会面目可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也就是要求文章要讲究辞藻,具有文采!

篇15:个性的生活作文600字

个人能力决定成就的下限,而个性往往决定成就的上限。

人从呱呱坠地到入土为安的过程,看似长短不一,但目的只有一个:修行。让我们死去的灵魂变得更加高尚。

修行是自我斗争、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我们得学习自己控制自己的自私自利,学习控制情绪,学习扼杀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私欲。简而言之,修行是为了形成慈悲。

谋大计、行大义、成大器。明治维新时期的西乡隆盛是一位很受人爱戴的民族英雄。他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的正是我们所缺的-----谦卑。越成功,越谦虚是他的做事准则。

个性在人生上所反映出来的是人的情商高低。成就的高低取决于智商和情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个人能力高却个性欠佳的人,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个人能力中等但个性优异的人,他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与赞赏,个人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个性就像是指向标,指向不同,其被指向人所到达的.目的地就不同。

西乡隆盛曾说:“小人尽其用,不可任其大职,非则后患无穷。”这里的“小人”指的是个人能力很高但道德水平低下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人事运用至关重要,不仅要用好“君子”,还要用好“小人”。西乡指出要让小人担任合适的职位,充分发挥他的才干,但绝不可以让小人担任重要职务,否则一定危害组织发展,后患无穷。“小人”正是因为品行欠佳而阻碍他自身的发展。

篇16:个性的生活作文6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600字:有个性的春姑娘

眼看着春天一天天临近,冬爷爷就要把寒冷的冬帅哥带走,春姑娘很快就要赶来了。每逢这时,老师们总会教我们歌颂春天、赞美春天,可我对春姑娘还真有些看法。这是个很有个性的春姑娘,其实她一直是这样的特别,只是我小时候没有感觉到而已。今年我发现春姑娘有这样几个特点:脾气坏、爱哭、爱打扮。首先,我想大家解释春姑娘为什么脾气坏吧。一向温文尔雅的春姑娘刚刚走上任,也许是烦心事太多了,她处理不过来,便十分急躁。有时可能实在忍不下去了,她便会大吼几声——这声音就成了震耳欲聋的春雷。一声预告春姑娘以抵达的春雷刚过,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春雨。细如牛毛的雨点不是别的东西,那是春姑娘一滴滴晶莹的泪珠。由于春姑娘人生地不熟,迷路了,因而哭了起来,可这一场“泪”却唤醒了万物:小草抬起了头,花儿露出了久违的可爱脸蛋,小虫、小鸟们唱起了动听的歌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也表明了她有爱哭的坏脾气。好不容易找到“归宿”的春姑娘,现在就要开始她的“必修课”了:打扮。没打扮的春姑娘已经很美了,但打扮一下会更增添几分姿色:眉笔画到小草,小草变得嫩绿嫩绿的;口红抹到花儿,花儿变得火红火红的;粉饼搽到小树,小树枝上的冰雪便融化了,抽出了新芽;唇线笔勾到了小河,河水立即细流涓涓了,小鱼儿争先恐后地往上跳;睫毛膏涂到了天空,天空变得更蓝,引来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对了,我忘了记说了,春姑娘可是孙悟空的嫡传弟子!

孙悟空会传播瞌睡,春姑娘也会。夜深人静时,她就开始传播瞌睡虫,于是人们在早上就“春眠不觉晓”了。因此,教室门外又多了几个迟到的同学。这就是有个性的春姑娘,你说呢?

上一篇:国家认同调查问卷下一篇:我的一位数学老师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