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2024-05-16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共9篇)

篇1: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考点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古代诗歌里形象的主体应该是由是个里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的。其中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有畏难情绪,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思维又具有跳跃性,所以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到位,答题也不够规范,所以应对学生做必要的鉴赏指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人物形象题型的重要性,学习相应的答题模式。(2)学会用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精神。

(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提升诗歌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意 识和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规范答题步骤(2)全面答题内容(3)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高考《考纲》要求,重在方法、技巧地点拨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点之一。但是每次考试下来,同学们得分率比较低的题就是诗歌题,认为难的也是诗歌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查缺补漏,增分突破。

二、(ppt展示教学目标)

三、回顾答题步骤

答案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①点特点:概括形象特征。

②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特点

③明作用: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感情的作用

四、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说)说出同学存在的问题 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五、积累(读)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武艺不凡英勇善战、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淡泊名利、悠闲自得、漂泊零落、热爱山川活泼娇媚、天真纯洁哀叹昔盛今衰、孤独、寂寞、自由、闲适、洒脱、孤傲、清高、高雅、高洁等。

六、合作探究

虞美人 李煜①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李煜,世称南唐后主,974年,宋兵攻下金陵,975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虏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作此词,为绝笔之作。

②了:完结。

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1、塑造了一个思念故国和宫廷生活却又不能实现的无可奈何又非常哀怨的亡国之君的形象。

2、此词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春花秋月”“小楼”“雕栏玉砌”都是宫廷生活的事物,而“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就表现出了物是人非和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愁苦。末句的“”更是将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3、通过这样的手法,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限哀怨表现的淋漓尽致。

1、塑造了一个思念故国和宫廷生活却又不能实现的无可奈何又非常哀怨的亡国之君的形象。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写出了词人的往事之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体现出了词人的亡国之恨;“雕栏玉砌应犹在”写出了词人的离家之痛,思乡之苦,种种愁绪愁绪凝结在一起,像一江春水绵延不绝。

3、词人通过今昔对比,化抽象为具体,让我们体味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限哀怨。

七、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写)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①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①袜刬(chǎn):踩着袜子走路。1.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答案】①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情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八、总结

请一个同学起来总结我们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九、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浪漫的学科,文学也是诗的文学。我希望同学们在做题拿分之余,又重新走进诗歌:让美充满诗的心灵,让诗的心灵充满美

十、作业

2010年至2015年全国二卷诗歌真题练习。

篇2: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高三语文组

张晓东

2011.12.21

一、【解题指导】

这类题目一般设计为“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析这首诗的人物形象”。我们如何把握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呢?(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解答这类问题的答题思路是:(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二、【答题示例】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答: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闲适孤傲的形象。

三、【常见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贯,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贯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箱、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1 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1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四、【分类指导】

1、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答案】(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规律总结】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课堂演练】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咏他人——咏自己)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答案】(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例

2、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这首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 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规律总结】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课堂演练】简析这首诗的人物形象

冬 歌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答案】(1)塑造了一个心忧丈夫、紧张劳作的思妇形象。(2)诗的前两句写这位妇人听得明朝送征衣的驿使就要出发而慌忙连夜为远在边关的丈夫絮缝征袍的情景,心理上蕴含着对驿使的埋怨。第三、四句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她不顾寒冷,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征袍。最后两句表现了她从自己的冷想到“临洮”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3)全诗通过既怨驿使走得急、又盼驿使早日到临洮的矛盾心理,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温柔多情的思妇形象。例

3、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生机、高雅,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规律总结】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课堂演练】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答案】(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附】字形

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惨淡 元宵 暖洋洋 左右逢援 B.渲泄 腾空 挤牙膏 稍纵即逝 C.添置 监察 首影式 卑躬屈膝 D.告竣 廓清 硬着陆 泾渭分明

解析:D 本题重点考查同音字。A项中“援”应为“源”;B项中“渲”应为“宣”;C项中“影”应为“映”。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诋毁 想当然 韬光养晦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销赃 敲边鼓 自行其是 风生鹤唳,草木皆兵 C.炫耀 讲意气 怦然心动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洽谈 破天荒 先发治人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解析:A 本题重点考查同音字。B.“生”应为“声”;C.“意”应为“义”;D.“治”应为“制”。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怄气

和事老

指手画脚

苦思冥想 B.坐阵 绩优股 礼义廉耻 涣然冰释 C.表率 黄梁梦 千古之谜 弥天大谎 D.通缉 急就章 钟灵毓秀 额首称庆

解析:A 本题重点考查同音字。B.阵—镇;C.梁—粱;D.首—手。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络 里程碑 顶顶大名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 百叶窗 戳力同心 疾风知劲草 C.词藻 实名制 仗义直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 众生相 融会贯通 口惠而实不至

解析:D 本题重点考查同音字。A.鼎鼎大名;B.戮力同心;C.仗义执言。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肇事

擀面杖

旁证博引

弃之如敝履 B.诡秘 吊书袋 煞有介事 吃一堑,长一智 C.玷污 杀风景 并行不悖 口惠而实不至 D.辐射 忘年交 棉里藏针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解析:C 本题重点考查形近字。A项中“证”为“征”;B项“吊”为“掉”;D项“棉”“溪”分别为“绵”“蹊”。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砥砺

蕴含

标新立异

细至入微 B.禁锢 诡秘 精神焕散 冥顽不化 C.翌日 赧然 朝暾夕月 一筹莫展 D.瞋怒 窒息 生辰八字 卑躬屈膝

篇3: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一、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 (1) 诗中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的自我形象。 (2) 作品中描写的人物。

例1:秦韬玉《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 (2) 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 (3) , 为他人作嫁衣裳。”

描写了一位惆怅的贫女形象。她风采优雅、针线刺绣精巧, 但生于蓬门陋户, 伤叹无媒人可托, 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借她表达了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方法探究】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从三个方面着手:⑴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⑵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⑶形象的意义是什么?鉴赏时, 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 尤其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1) 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 (2) 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 (3)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二、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 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主要有景物描写 (季节、时令、地域等) , 场面描写 (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 色彩描写。

例2:宋词《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2)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 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这初春傍晚的树林, 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思路方法】第一步:从诗句中找出所描写的景物, 并描摹诗歌形象。

第二步:概括形象特点。对这些景物所表现的特征进行提炼, 概括出特点。

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考虑景物怎样组合, 总特色如何, 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从而确定景物所显现的情感。

三、事物形象

诗歌的事物形象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对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的, 故多为咏物诗, 托物言志。

例3:宋词《昭君怨》“道是花来春未, 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 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 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 一般开。”

这是一首咏物词, 吟诵的对象是梅花, 上片写了开花的时间, 花的色香, 生长的环境。词人通过栽于竹篱茅舍之梅, 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的对比, 写梅花所处环境虽不同, 花开则无异, 表现了词人坚持操守, 不因际遇而改变操守的情怀。

【方法探究】咏物诗鉴赏指津:⑴分析思路:捕捉描写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 情发何端。⑵注意事项: (1)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2) 一般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运用象征手法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

四、意象·意境

“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 “象”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意象”即融入了诗人情思的事物。而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就叫意境。“意”仍是作者的主观情感, “境”则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 即鲜明的生活图画。

例4:诗《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 (其一) 》“江上青山山外江, 远帆片片点归 (1) 。横空老鹤南飞去, 带得钟声到海幢 (2) 。”

诗中体现了归艭、钟声体现了“晚”的意象;江、青山、远帆、空、老鹤体现了“望”的意象。

【思路方法】第一步, 找到相关诗句, 识别诗歌意象, 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第二步, 结合诗的主旨, 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第三步, 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例5: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给我们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

【规律探究】意境型诗歌鉴赏题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解答分析:诗词的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思路分析: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客观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要用相关术语来进行表达,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主观题的形式测试考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要求考生占有丰富的材料。因此, 鉴赏诗歌的形象, 首先要知人论世, 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 就人物形象来说,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对于物象来说, 分析诗中描写了物体的哪些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最后联系作者创作的背景, 进行有关人物的品质或理想方面的深层分析。

(编辑:刘婷婷)

摘要:诗歌中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意境。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景物形象时的思路, 咏物诗鉴赏注意事项, 对意象、意境的区别, 是本文浅析的主要内容。

篇4:鉴赏诗歌中人物的形象

一、慧眼识人,辨明身份

一般诗歌中的人物身份是单一化的,如《邶风•静女》中的静女,其身份是一个热恋中的少女。然而有些诗中的人物就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寄托自身理想或情感的身份,另一个则是作者自己的身份。例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中的主人公身份是一位新婚妻子。然而从诗题中的“近试”二字来解读,可知作者是一位应考士子。诗人运用了借喻手法,把自己比作一个精心打扮、准备去拜见公婆的新妇,把张籍比作新郎官,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概括这类诗的形象,应将本体和喻体两种身份都概括出来。答题时,我们可以这样拟写答案:作者是一个“待考士子”(本体身份),在诗中他将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妇”(喻体身份)。

要认准人物的真实身份,就要注意诗的题目、注释和暗示身份的词语等。如果诗歌不是简单的叙事诗,就要看看诗人是否在借他人自况。

二、歌哭颦笑,彰显个性

要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必须找准诗中描写人物最有力的词汇,特别是直接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词。如毛泽东《咏梅》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句,只一“笑”字便显出抒情主人公的乐观与坚强。又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人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着装进行了详细描写,用“叠、度、懒、迟、照、贴”来描绘闺中女子“起床、画眉、梳妆、簪花、照镜、穿衣”的生活情态。然而这组词中“懒、迟”二字最见性情。慢条斯理中既见人物之稳重,又见其心事重重,多愁善感。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除了直接描写,间接地利用环境或他人来衬托人物也是常见的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如柳宗元的《江雪》,用“千山、万径”来衬“孤舟、独钓”的蓑笠翁,天地万千气象之中,更能显现人物胸襟的宽广。人物虽孤独却不悲观,氛围冷寂却不绝望。在这种环境中依旧保持独立人格,更显示出人物的清高孤傲、豪迈卓绝。

紧扣关键词和主要意象,是把握人物的关键。正如《围炉诗话》所说:“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

三、人以群分,情随象显

诗歌的情感,可以从人物类型上直接判定。如温庭筠的《菩萨蛮》,作者写闺中女子,遵循闺怨传统。其情就离不开怀人思乡、慕君盼仕的范围了。对于“思妇、游子、将士、渔父”等特殊身份的类型人物,因其寄寓的情感有固定的意思,我们可以提前整理归类。然而有些形象,不容易归类。这种情况有个共性特征,就是诗人运用了特殊手法来障眼。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一诗,诗人用了借喻之法;又如曹雪芹刻画宝玉的的《西江月》一词,属反语正说。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要披文入情,抓住关键意象,结合所有可用信息来综合推断了。

总之,人物形象题可用“个性特征+身份+寄寓的情感、理想”的模式来解答。一共三个得分要点,如果分值大于4分,则可能会有多个特征,或者双重身份,亦或是有几层感情。解题时只要贴着人物解答,多写要点胜过少写。

【牛刀小试】

题春江渔父图

杨维桢

一片青云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鳊。

注:槎头缩颈鯿,此处借指上等鲜美之鱼。

1. 请赏析渔父的形象。

北里

倪 瓒

舍北舍南来往少,自无人觅野夫家。

鸠鸣桑上还催种,人语烟中始焙茶。

池水云笼芳草气,井床露净碧桐花。

练衣挂石生幽梦,睡起行吟到日斜。

2. 请简要赏析诗中“野夫”的形象。

梦游西湖

杨 基

采莲女郎莲花腮,藕丝衣轻难剪裁。

瞥然一见唱歌去,荷花满湖风雨来。

3.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田舍夜春

高 启

新妇舂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早行人要早炊。

4.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石潭即事

李 贽

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

年来寂寞从人谩,只有疏狂一老身。

5.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形象。

【参考答案】

1.诗中描绘了一个敦厚质朴、自得其乐(特征)的渔父(身份)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闲适安逸的世俗生活的向往(理想)。(首先,明确身份,本题人物身份在题干中已经给出,是一位渔父;其次,明确特征,一般渔父形象多为文士所托,文人笔下的渔父多为隐士,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然而本诗描绘的只是渔家人的生活,渔父新捕鲜鱼,唤儿换酒,快然自足,足见其乐天质朴的个性;最后,分析感情,诗人在此并非以渔父自况,以寄所感,而是站在局外,品味人生,对渔家人那种宁静安详、无拘无束的生活充满渴望)

2. 野夫是一位寄情于自然之中酣恬安稳、闲适恬淡(特征)的隐逸之士(身份),可以看作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作者借野夫形象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淡泊和厌倦(理想)。(首先,明确身份,野夫就是作者本人,诗中描写他在北里村一天的生活,显然,这样的人是一位隐逸之士;其次,明确特征,野夫与邻人不通往来,只关心鸠鸣、焙茶之事,行吟山野,挂衣而卧,自在一天,诗中隐者闲适恬淡的特征一目了然;最后,分析情感,诗人以野夫自称,自是不流于俗,寄情于自然之中,隔离于尘世之外,所取的应是内心的宁静,所弃的是世俗的名利)

3.作者描绘了一位美艳善歌、纯情活泼(特征)的采莲女(身份)形象。作者借写采莲女的美来盛赞西湖之美,表达自己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情感)。(首先,明确身份,本诗写了一位在西湖采莲的女郎;其次,明确特征,采莲女含羞一瞥,踏歌而去,既写出女子的娇怯,又透出其纯情与活泼;最后,分析情感,本诗写的是“梦游西湖”的情景,作者明写尽采莲女子之貌,实则胜赞西湖之美,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4. 本诗塑造了一个任劳任怨、勤劳善良(特征)的劳动妇女(身份)形象。诗人借这一形象表达自己对广大劳动妇女的崇敬之情(情感)。(首先,明确身份,诗中的新妇有两个身份,既是小孩的母亲,又是当家者;其次,明确特征,新妇任劳任怨,夜寒雨注时分,深夜舂粮,为明早出行的人舂米并安抚孩子的啼哭;最后,分析情感,诗中汩汩流出的深厚人情味,令人对新妇肃然起敬,作者写此诗无疑是对劳动女性的歌颂)

篇5: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 教学难点:

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仅唐代就留存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名篇佳作历久不衰。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诗圣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先生之弃官遁世,怡情田园。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

(1)什么是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李煜《虞美人》。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区分下列诗句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还是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客观人物形象

2、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客观人物形象

3、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抒情主人公形象

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抒情主人公形象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客观人物形象

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杜甫

抒情主人公形象

三、高考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诗句概括出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并加以归纳整理。

1、如杜甫《春望》中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2、如苏轼《定**》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3、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4、如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罢了,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5、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表现了他们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孤傲高洁、坚持操守、蔑视权贵的形象

6、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7、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说明诗人安贫乐道,对田园的喜爱;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8、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9、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10、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

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

【知识积累·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四、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例题解析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5分)【方法点拨】鉴赏人物形象要注意四点:

1、作品的情节对人物的刻画。

2、抓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4、诗中作者的评论。(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引出重难点】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

(2)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手法?

(结合小说里面塑造为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衬等。(3)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例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什么形象

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形象的特征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步骤三)形象意义

【技巧总结】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五、真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解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一: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二: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意义)

2、(2005年全国)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步骤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步骤三)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 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步骤一)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步骤二)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步骤三)

4、简析下面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答案】

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惊喜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2湖北卷)(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步骤一)诗中刻画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形象。(什么形象)(步骤二)通过刻画细节描写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债台高筑,只好卖剑偿还,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抵不住透骨寒风。客居边镇听号角报晓,深居简出,向往宁静生活等形象特点。(形象的特征)(步骤三)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形象意义)

六、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以意逆志,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附板书: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抒情主人公形象所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方法四点:

1、作品的情节对人物的刻画。

2、抓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4、诗中作者的评论。答题步骤三点:

(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2)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手法?(3)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七、作业:

1、归纳整理诗歌人物形象类型;

篇6: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方法复习教案

执教班级:高二(13)班 教师:陈祥贤

教学目标:

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导语: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是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许多考生惧怕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失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读不懂诗歌;二是不了解诗歌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做点探讨。

二.例题分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三、方法总结

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烘托、对比等。解答这类题目,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①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②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③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④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四、拓展训练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所列问题。鹧鸪天①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1)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篇7: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 ②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能力目标: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②学会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题型。 情感目标:体会人物形象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答。 三、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四、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仅唐代就留存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名篇佳作历久不衰。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知诗圣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之弃官遁世,怡情田园。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什么是诗歌的人物形象? 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三)、课本回顾: 例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物形象: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例2.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中一系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3.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堪,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四)读诗词,观形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游子形象。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少女形象。杜牧《赠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士形象。王翰的《凉州词》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妇形象。王昌龄的 《闺怨》 (五)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答案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七)例题引路: 1.阅读下面这首诗,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析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分析】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渔翁形象正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是作简要分析。 答案: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聪明(机灵),天真可爱;分析:“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摇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八)小试牛刀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通过人物语言,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通过人物肖像及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九)跟踪练习: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做简要赏析。 答案: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上阙借景抒情,透过幅幅画面,能隐隐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阙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闲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十)试做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录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湖北卷)。 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案: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十一)答题技巧回顾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答案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十二)拓展引申 作者为什么要刻画人物形象?

篇8: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对人物的直接或间接描写,对环境的描写和情节的设置等多方面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从人物描写方面鉴赏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的方法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从正面刻画人物,因此又叫做正面描写;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指通过侧面烘托来表现人物特点。有时我们也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人物。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服饰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等。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前后三次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第一次祥林嫂初到鲁镇“脸色青黄,但脸颊还是红的”;第二次,祥林嫂再到鲁镇时却是“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第三次描写的是祥林嫂临死前的样貌“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三次描写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联系,是随着人物的境遇变化而逐渐发展的。祥林嫂从一开始朴实、善良、温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状态到最后变得麻木、绝望和神经质的过程通过作者对其外貌的描写就表露无疑,将祥林嫂的一生在小小的相貌中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通过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来鉴赏人物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或交代故事背景,更重要的是作者往往会在环境的描写中暗藏故事的发展线索或为人物之后的命运埋下伏笔。因为生活或社会环境或多或少会影响人物的性格特点,相对的,人物性格也对环境起到一定的反作用。这一点在鲁迅《祝福》一文中也颇有体现。整篇小说的背景放在鲁迅先生所熟悉的鲁镇中,而祥林嫂具体的生活环境则是具有浓重的封建地主式的家族。而且文中多次提到“阴沉的天”“飘着雪”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因此,人物的形象与命运往往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小说形成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间的交际关系对进一步深化对人物性格的鉴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通过情节设置鉴赏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情节设置的巧妙艺术往往能激化人物间的矛盾,不动声色地推动故事的发展,甚至串联故事的始终。情节为人物的性格所决定,由人物的行动所组成。所以,剖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利于把握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在故事情节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更能突出其形象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现实,更丰富饱满并具有可信性。小说《祝福》中作者匠心独具,从未直接描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从别人的只字片语和与祥林嫂为数不多的见面中推断祥林嫂的命运,更加震撼人心。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祥林嫂的半生事迹,就是祥林嫂性格的历史。例如,丈夫死了,祥林嫂不甘忍受严厉的婆婆的折磨,逃到鲁镇做女工。她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这样的生活她就很满足,渐渐地有了笑影。这些情节都是她的性格使然。又如婆婆把她卖到了贺家墺,她一路嚎、骂,拜不成天地,一头撞到香案角上,这些情节也是她思想性格使然。

四、从小说整体的发展过程综合分析人物形象

篇9: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解题格式:

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身份

(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3)形象的意义。——情感 简答题答案也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2.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常见思路:

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4、人物描写的方法:

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表现人物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性格,使形

心理描写

象血肉丰满

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

环境

侧面描写

社会环境

托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注释】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试析这首诗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迁移训练】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之景物形象赏析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步骤】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例析】

西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迁移训练】

1.(2011·海口市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水孤舟 梁 栋①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 ①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2011·宁夏银川一中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过岳阳楼作①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 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若:一种芳草。

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3.(2011·银川市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上一篇:全年工作、生活计划下一篇:房地产置业顾问个人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