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带来的好消息与坏消息电商论文

2024-05-24

Intel带来的好消息与坏消息电商论文(共3篇)

篇1:Intel带来的好消息与坏消息电商论文

Intel带来的好消息与坏消息

Intel正在致力于把“在‘通信’领域续写‘计算’领域的辉煌”的战略构想付诸实践,对老牌手机芯片生产商们来说,这不是个好消息

5月Intel首席执行官贝瑞特访华时说,“长远来看,我们在网络通信方面的增长率会高于计算产品”。现在,Intel正在致力于把“在‘通信’领域续写‘计算’领域的辉煌”的战略构想付诸实践。

高端切入

继1月9日在全球发布移动新品牌“迅驰”(Centrino)之后,Intel于2月13日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采用先进的“单芯片无线互联网”技术生产的手机处理器。这款PXA800F手机处理器被Intel视为其PCA架构(个人互联网用户端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PCA架构是Intel针对集成语音通信和互联网接入功能的无线手持通讯设备的发展蓝图。

Intel宣称PXA800F对于传统手机芯片具有革命性的改进。PXA800F采用业内领先的0.13微米的制造工艺,在一个流程内将处理器、闪存和通信设备等不同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而传统的技术要实现这些功能手机中需要内置至少两个芯片。

与其在PC上取得的成就一样,这次Intel也希望自己的芯片成为未来主流手机上的事实标准,“将中央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和闪存集于一身,不仅使得手机的三个主要功能的标准化问题迈进了一大步,而且还能节约电池损耗,这将给主流手机市场产品增添更强大的功能、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更多的创新手机设计”。

Intel对未来一两年“主流”手机市场的判断是:以语音为主的手机增长将放平缓,而兼具数据通信能力的手机到将占到八至九成的市场份额。基于这样的判断,Intel此款处理器瞄准的是的主流手机市场。Intel希望PXA800F及其换代产品有助于促成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廉的`新款手机的诞生,除了语音通话功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PXA800F将利于手机厂商开发能够让用户无线访问互联网、播放MP3以及运行在线游戏的“智能手机”。

PXA800F手机处理器目前已可提供样品,预计第三季度开始量产。使用新处理器的手机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年初上市,每10000枚批量采购的建议单价为35美元。

Intel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经有8家亚洲手机制造企业同意研发安装该处理器的手机。其中包括中国的波导、联想、TCL以及北京首创公司,相信很快就有安装PXA800F的中国国产手机上市。另外4家企业分别是在香港上市的MobiconGroup、韩国的MaxonTelecom、中国台湾的MitacInternational以及InventecApplication。不过,相对于其在电脑芯片市场的一呼百应,这次手机制造商们的反应还是显得局部了些。据悉,Intel目前正积极与五家世界手机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西门子和索尼爱立信接触,但还没有一家正式表示会采用Intel的芯片。分析认为,由于Intel新款手机处理器突出的数据业务是一项高端服务,因此争取到一贯推崇高端应用服务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公司的支持对Intel显得至为重要。

通信“芯”路历程

PC芯片业老大Intel正在逐步由计算领域巨头向计算及通讯领域巨头转型。当“Intelinside”已经出现在全球多数PC上时,同它的伙伴微软一样,芯片巨人Intel也遇到了PC市场饱和带来的增长放缓的窘境。去年,奔腾4并没有带给Intel预期的收入,而对Intel来说,手机芯片巨大的市场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在IT业的一片萧条中,Intel出击通信领域,提出了“计算与通信的融合”,贝瑞特将通讯芯片业务作为公司未来成长的关键,并希望通信业务收入能在5年内超过PC处理器业务收入。

为了使公司保持快速增长,Intel从开始收购了一些通信芯片公司。9月,Intel推出了PCA平台(个人用户端架构),这一平台同时具备的处理、通信和存储(闪存)模块技术是手机芯片技术的全部。为了更好地推广PCA,Intel还建立了PCA开发商盟,这个联盟中的公司将得到Intel在芯片方面的支持。202月,Intel和微软公布了结成手机技术开发联盟的计划。年2月25日,Intel推出基于Xscale微架构的,面向多媒体手机、掌上电脑、车载(信息通讯)系统的处理器PXA250和PXA210,被认为是Intel全面进军手机市场的前奏。2002年9月,Intel决定投资100亿美元发展融合计算与通信功能的第三代芯片。2002年11月,由29家亚太地区无线手持设计公司组成的IntelPCA无线手持设备设计协作计划成立。

Intel曾明确表示,其未来的目标不仅仅占据PC芯片的绝对主导地位,而且还要在通信、互联网以及其它相关领域的芯片应用上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如果几年之后Intel成功的实现这一转型宏图,PXA800F无疑会成为Intel一步步确立在自己移动通信领域地位的道路上的重要功臣。

“对手是自己”

Intel发言人曾说过,Intel在手机芯片领域的对手是Intel自己,但也许这句话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毕竟在手机芯片领域,德州仪器已经取得了类似Intel在PC芯片领域的市场地位。有意思的是,德州仪器首席执行长汤姆・安吉伯斯最近接受采访时也否认会与Intel成为对手:“谈到无线通讯领域,我认为Intel不会成为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而在德州仪器亚洲区总裁程天纵看来,“Intel代表PC时代,德州仪器代表信息时代。”

针对Intel称PXA800F是“全球第一款”采用先进的单芯片无线互联网技术的手机处理器的说法,在Intel发布的第二天,德州仪器公司即表示该公司早已经研发出了类似的集成无线芯片OMAP,并已将其应用在了智能电话以及PDA设备中,OMAP芯片同样集成了数字信号处理器、SDRAM内存以及微处理器。德州仪器还计划将无线电频率和模拟设备组件集成在这款芯片当中,使它的功能更加强大,这种应用新型集成芯片的手机将于明年问世,届时将与PXA800F一争高下。德州仪器自信的认为OMAP芯片将比PXA800F更强大,该公司的移动芯片部门负责人穆特里西说,“我们远在Intel公司前面。”IDC公司半导体业务部门的副总裁马里奥也发表评论说,Intel在一块硅片上实现二个芯片的技术并不新颖,从20起,德州仪器公司已经开始发售集成有CPU、DSP的OMAP芯片,摩托罗拉公司也在其i250和i300芯片使用了相似的技术。

就在德州仪

器与Intel争着耗费大量精力在研制芯片整合技术的时候,世界第二大手机芯片制造商摩托罗拉一直没有参与到单芯片手机的研制中来。摩托罗拉考虑到巨额的开发成本,认为单芯片或双芯片手机设计并不是最经济的一种解决方案。

舆论普遍认为,Intel、AMD等“新军”的入局对老牌的手机芯片生产商德州仪器、摩托罗拉来说会形成巨大的挑战。但不管怎么说,在芯片业,竞争对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总没有多少坏处,德州仪器和其它生产商要想保持住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快推进手机芯片的升级换代。正如分析人士所说:“这很像是一场赛马活动,最后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挽救移动电话产业。”

篇2:黄金周的好消息与坏消息

老板娘正斜倚坐在门前的圆凳上,紧盯着门外路过的各色行者。

我刚满意地哼唧着吃了第一口,就听到老板娘干巴巴地咕哝了句什么。

“你说什么?”

“经济不好。”

一个卖刀削面的老板娘居然谈论起经济,我当然很有兴趣聆听。

老板娘叹了口气,说:“你也是老主顾了,你是知道的,前些年就算过了饭点,我店里也经常人多到坐不下。可是现在呢?经济不好了。”

是么?2014年的国庆长假过去,意味着今年只剩下不到一个季度了。吃着面的我,也不免胡乱思忖起来……

好消息是,“硬着陆”至少到目前,仍没有出现在中国经济的风景线中。其实,“中国经济硬着陆”从几年前就一直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目光中,各种媒体来来回回从选题上翻炒了几回,以至于很多付费读者都觉得有些无趣了。然而,经济学界从未对此掉以轻心。毕竟,从2011年四季度至今,中国GDP的同比增幅从8.9%一路下滑下来,到现在已经是略低于7.5%了。说一句“触目惊心”,可能并不为过。

一些具有神奇预言能力的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硬着陆”这一问题上都败下阵来,譬如曾经成功预言美国次贷危机会如何一步一步地演化成一场世界金融灾难而声名鹊起的努里尔·鲁比尼博士。他曾经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低于8%,通货膨胀率持续一年高于5%,中国经济就会出现硬着陆。鲁比尼甚至自信地给出了时间表,他认为中国硬着陆的时间很可能会是在2013年。不过我们现在的日历已经翻到了2014年10月,美英经济学家们的硬着陆预言并没有一语成谶。

我们当然不能盲目乐观和放松警惕,外国专家们的“失灵”,并不意味着他们术业不精,更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远离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忧患。事实上,我们在谈论时政的时候,经常会代入“中国特色”,而在经济领域,“中国特色”照样适用。

对于世界银行最新的报告,其实我并没有当做“坏消息”来看:世界银行在10月6日发布报告指出,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微降至7.4%,而明年的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这份报告告诉我们,除了中国以外,东亚国家明年的经济增长都将加速。不过在我看来,如果一衣带水的四邻都在加速增长的话,那么中国的放缓就有些难以理解了,很难说这不是“唱衰论”的惯性使然。我们深知,周边某些国家部分领域的增长,其实还是非常依赖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无疑将影响到很多向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国家。因此,假如周边国家都保持加速的增长,那么我个人很难现在就给来年的中国经济戴上“进一步放缓”的帽子。

坏消息是,在花钱的途径上,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目前我们的手段仍显单一。

以这个国庆节为例,日本和刚刚举办过亚运会的韩国,都为中国游客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日本成田机场将免税店由19家提升到38家,各家店铺成倍雇佣懂中文的店员,酒店专门放置中文手册。韩国则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国游客潮,一家韩国商场由于彭丽媛女士早前的造访,更是成为中国游客新的聚集地。

10月6日,中国安邦保险集团以19.5亿美元收购了纽约著名的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看起来成交金额并不是很大,但是这一交易仍是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BBC等外媒迅速跟进报道,反倒是国内媒体没有更多的反应。其实,保监会在2012年发布规定,允许保险公司增加在发达国家大城市商业房地产的投资,以求资金的保险与稳定后,各个保险公司就没有停止过尝试。今年2月,保监会更是把保险公司投资于房地产的资产比例上限定为30%,这就为中国保险企业投资美国大城市的房地产腾出了空间。我们清楚的是,当前的中国其实并不只是保险行业在找寻资金的走向,然而现在的投资通道还很难说通畅。

中国游客和企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地的“金主”。全球各地的奢侈品专卖店里,很难看到中国人以外的面孔;来自中国的企业和富豪们,购买了大通曼哈顿大厦、纽约布鲁克林区大西洋场项目、通用汽车大楼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这却令我们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因为这一幕似乎有些眼熟:30年前的日本,岂不是就经历过?

篇3:十年后,好消息与坏消息

这个问题不仅对于那些眼下投资亚洲的人至关重要,对于范围更大的全球市场亦是如此。因为当全球投资者步履蹒跚地走出此次金融危机之际,许多人坚信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繁荣,是这个冰冷世界中的一线希望之光。

问题在于,历史经验表明,这种乐观看法很大程度上可能选错了对象。

中国经济:在劫难逃?

金融市场有这样一种习惯:当经济迅速发展时让自身陷入狂热,结果导致灾难。这最终宣告了市场的总体无效。问题是,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极端乐观与流动性泛滥独特地结合在一起。

经济发展会催生非同一般的乐观情绪——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看着经济蛋糕不断变大那样,呈现出人类的动物精神。因此,购买股票等风险资产,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乐观看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问题在于,市场竞争往往会压低资本回报率,并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奉子员工和消费者,而非投资者。资产价格高企促使企业过度投资,这将压低资本回报率。这正是投资者之所以往往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战绩不佳的原因。

较低的收入基数和有利的人口统计学状况,有助于推动经济成功地增长。由于收入增加部分的高储蓄率,上述两个因素往往会造成流动性过剩。在城市化进程中,尽管生产率正从农业水平转向工业水平,但消费习惯仍然带有农村性质——也就是说,必需品之外的东西仍被视为奢侈品,并被减至最低水平。劳动生产率上升和消费偏好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会导致流动性过剩,从而催生泡沫。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最大的人口红利,但可能会让中国成为当代最容易产生泡沫的国家。中国地方政府的收入依赖于房地产市场,这使得形势更为严峻。每隔大约5年时间进行换届选举的地方政府官员,在活跃房地产市场,从而将地方政府收入最大化方面有着强大的动机。这种政治动机为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埋下了种子。

同样,中国股市仍将处于估值过高的状况,尽管在出现恐慌和暂时流动性短缺时,股市估值水平有时会有所下降。较低的资本回报率加之股价高企,意味着企业会转而通过股市、而非消费者获取利润。

然而,当企业通过股市获得利润,而不是为股市创造利润时,这就变成了一个负和游戏(negative sum game)。它需要持续不断的流动性流入作为支撑。这就是高增长和高储蓄率之所以至关重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这种市场实质上为资本形成提供了补贴。资本补贴会导致产能过剩和资本回报率低下。正因如此,低盈利能力、高资产价格和高经济增长率能够共存。实际上,它们也必须共存。

无疑,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成为未来一二十年最为重要的经济事件。但这种半永久性的泡沫局面,使得金融投资者参与其中的难度极大。

“买入并持有”的做法根本行不通。价值投资之所以行不通,是因为价值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基础,是市盈率和市净率降至某个水平之下。

中国股市从未达到过这样的水平。如果你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那么你可以制造自己的泡沫。他去年买入了抱负远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的部分股权。此后该股已上涨8倍。如果你不是沃伦·巴菲特,那么我建议你“低吸高抛”。问题是要找出何处是高位,何处是低位。

当经济高速增长最终难以为继时,灾难就将来临。当有利的入口统计学趋势恶化,或城市化进程结束时,都可能出现这种局面。当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之一、或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流动性或储蓄不再增长。到那个时候,股市就再也得不到补贴。

中国距离最后的灾难时刻可能还有十年时间。到那时,生于1950年至1978年婴儿潮时期的中国人中,有一半已经退休。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将约为目前的一半。好的消息是,到那时,中国将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而坏消息是,到时候中国不再会有廉价资金,来支撑被高估的资产价格。

发展中国家的困境

有着健康银行系统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采取了刺激政策应对出口下降,其房地产市场将出现膨胀。中国内地、印度、韩国和中国香港,尽管它们经济增长速度都已放缓,但是,房地产泡沫还是涨了起来。房地产泡沫与脆弱的经济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导致其政策逶迤前行。

由于中国占新兴经济体中三分之一份额,并在其他新兴经济体依赖的大宗商品价格上,影响颇深,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有着重大影响。在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货币刺激政策,造成了资金不成比例地流入房地产、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国有部门出于政策原因,而非盈利性考虑,进行大量投资。因此,中国正在经历实体经济相对薄弱、资产市场却十分红火的时期。政府的政策正面临两难:冷却资产泡沫将使经济进一步降温,而不冷却泡沫,可能会导致未来的灾难。货币政策的曲折,取决于哪种考虑占据上风。

限制信贷增长似乎是当前的政策重点。但是,如果经济在本季度和明年进一步出现疲软的迹象,政策可能会还原为宽松的银行放贷。当中国的贷款与存款比率足够高,即增加贷款将提高存款利率的时候,迂回前行也就停止了。

当我们梳理世界各地的独特的因素和体制偏好的时候,发现不同经济体的刺激政策退出机制将会十分不同。美国和英国,欧元区和日本,中国和印度三大板块,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并将以不同的方式退出。

大多数分析家认为,刺激政策退出的基准是经济强劲复苏。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泡沫形成过程中供需失衡,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使经济强劲增长,供求重新匹配需要时间。没有刺激政策可以带来快速的解决方案。无论是通过负实际利率,还是通过收入增长,抑或两者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旨在加快去杠杆化进程。防止通胀预期失控,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制约因素。一个关键的变量是石油价格,它对通胀预期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石油价格再次飙升,可能将导致美联储比预期中更快提高利率。

上一篇:进修学校回头看对照检查材料2014051下一篇:园林树木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