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演讲稿

2024-04-29

美国人演讲稿(精选6篇)

篇1:美国人演讲稿

汽车文化篇:

关键词: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汽车外形设计文化、汽车对于美国家庭的意义、汽车文化及北美车展、汽车与好莱坞

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诚挚的感谢武汉中央文化区的邀请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美国的汽车文化。从社会学、文学、还是美国200年的历史来看,汽车包含了一种永不改变内涵: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并为之奋斗,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像一个无法离开的朋友、伙伴、家人或者是自己最钟爱的情人。加拿大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就这样评说美国的汽车文化“”美国是一个坐在汽车上的国家”汽车更像人生成长的标志。在这里希望可以带给让大家一个最真实,最美国的汽车公路文化。

OK!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史。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工业生产开始处于世界前列,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创造了条件。1908年,福特汽车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种售价不足500美元的汽车使得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用一年工资就可以购买到。福特的T型车战略使汽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汽车,这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美国随即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

汽车外形设计文化

传统的美国本土品牌汽车都是又高又大,个性张扬,极尽奢华,彪悍如悍马,狂野如JEEP,奢华如凯迪拉克,气派如林肯,这些鲜明风格的形成,代表着来自于最纯正的美国汽车设计理念。美国汽车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文化,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广阔而富饶的国土,造就了美国人豪迈、自由和奔放的性格。美国人历来认为,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迁徙和移居的历史,美国历史发展进程重要的原动力就是来 自于大规模的垦荒和流动,从最早东岸的定居点到后来西部大开发,概莫如此。不难想象,对于粗犷张扬、崇尚自由的西部牛仔来说,高大张扬的汽车自然成为他门的最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汽车工业迅速恢复生产,大车身、大发动机、多附件、高车速都是典型的美国车标志性符号。拿它们在朋友面前显摆也是一种功能—炫耀财富。石油危机后,美国消费者的本性又恢复如前,依然迷恋那些大气缸车和豪华车。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美国汽车越来越重视汽车的设计和制造理念上更要重视环保、节能方向的发展。汽车对于美国家庭的意义

汽车几乎与美国人的一生相伴,从十几岁起,大多数的美国人就学会了驾车。在美国,一本驾照、一张信用卡,记录了个人的详细信息。人们每天驾车去上班,周末驱车去旅行、度假;年轻人的谈情说爱也要借助汽车空间,有的美国人就是在汽车后座上呱呱落地,降 临到人间的。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是朋友、伙伴、家人,或者就是情人。许多人更新的汽车是一辆比一辆大,动力也是一辆比一辆强。看看美国的停车位,比欧洲最大的这位还要大上一号。许多人家的住宅,往往最大的地方都是让给汽车的。因此在美国到处都是大型车。而且,美国人还特别喜欢开车,在火车、飞机、汽车三种交通工具中,汽车通常是外出旅行的首选。因此每到夏天,就是美国人开始开着汽车周游美国享受夏季假期的美好时光。在美国平均每个家庭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96辆,加州的汽车数量甚至超过了该州人口总数。

汽车文化及北美车展

美国著名车展北美车展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当今国际五大车展之一,也是美 国创办历史最长的车展之一。由底特律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办。创办于1907 年,起先叫做“ 底特律车展”,是世界最早的汽车展览之一,1957年,欧洲车厂加入车展,首次出现了沃尔沃、奔驰、保时捷的身影,获得了美国民众的高度重视,底特律车展的“王旗”正式树起。从1965年起,展览转到Cobo会议展览中心。1989年底特律车展更名为“北美国际汽车展”,简称北美车展,每年一月办展。北美车展上所展产品大都是各种新颖、离奇、古怪的概念车。概念车体现的是厂家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成了厂家理念和意识的“风向标”。

汽车与好莱坞

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如果在一部美国出品的电影中没有汽车出现,就失去了起码的真实性。汽车在美国电影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好莱坞商业电影中,外形俊朗的男主角身边总有一辆与之相配的爱车,就美国的类型片而言,以汽车本身作为题材的电影并不少,其中不乏精品,如史泰隆的《生死极速》和近来风头正劲的《汽车总动员》、《疯狂金龟车》等,它们的主题包含着叛逆、成长和传承。当然其中最为人知的当属《速度与激情》系列,这部典型的汽车题材电影街头风格十足,充满了张扬的个性,纯净的雄性魅力、强劲的引擎轰鸣,肆无忌惮地宣泄着男性对机械力量的顶礼膜拜,无不刺激着人们的肾上腺素不断分泌。与非主流的汽车题材相比,汽车更适合做配角,尤其是在警匪片中,只是主题中去掉了许多说教。在这些弘扬英雄主义的影片中,汽车是决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汽车,我们的英雄如何救美?如何凸显他们正义凛然的宽广胸怀,让美女死心塌地?与当今日趋精致、小品般的香港警匪片相比,没有宏大的汽车追逐场面就构不成美国的警匪片。《绝地战警》中惊世骇俗的汽车追逐场面的壮观,《偷天换日》中的minicooper在下水道中躲闪腾挪的精巧,让人怀疑美国每年生产几百万部汽车的目的就是为了毁坏它们,男主角只要坐进汽车就变成了“破坏之王”。汽车在影像中往往成为男性的图腾,在警匪片中能够从满是弹孔、伤痕累累的汽车中走下的才是真正的百战英雄。这也说明美国制造是值得大家信赖的。

人文地理篇:

关键词:66号公路、汽车与文学

66号公路

说到美国的汽车文化,那么66号公路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66号公路横穿三个时区、八州是美国第一条串联起美国东西海岸的公路。1926年开始建设,直到1938年才宣告完工,1985年消失在公路地图上,宣布退役。1990年以历史66号公路的名义回归地图。见证着美国西部开拓历史。其历史价值不只是段公路史,也成为美国现代化的缩影。拥有浓厚美国文化气息的66号公路有着无数的传奇故事。66号公路的起点是芝加哥终点至洛杉矶。沿途有很多美丽的特色景点,如圣路易斯西进之门,黄石国家地理公园、俄克拉荷马红土地、石华林公园、新墨西哥州的特色印第安小店、参观66号公路博物馆领略美国西部自由、奔放、刚毅的牛仔文化。

汽车与文学

在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中,这条公路被称作“母亲路”。于是这个名字就被沿用了。最后,66号公路在1952年又被美国66号公路组织非正式地命名为The Will Rogers Highway。向这位幽默作家致敬的牌子至今还竖立在在加州的圣莫尼卡。

由迪士尼动画公司的动画片「汽车总动员」,描述在一个拟人化的世界里,所有汽车都会说话、思考,有喜怒哀乐,主角「闪电麦坤」是个赛车界的新秀,想要在即将到来、于加州举行的匹斯托杯大赛中一展身手,不料因为一场意外,误打误撞地来到位在「66号公路」上的没落小镇「油车水」(Radiator Springs),开启了「闪电麦坤」奇异的生命旅程。汽车总动员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功能,不仅让观众思考繁忙生活中的生命意义,也因这部电影 的上映,再度唤醒了世界对于66号公路的向往。

篇2:美国人演讲稿

The speech delivery style of Europeans and Asians tends to be very formal.Speakers of these cultures often read oral presentations from carefully retain manual scripts.On the other hand, American speakers are generally more informal relative to speakers and other cultures.American audiences prefer natural, spontaneous delivery that conveys a lively sense of communication.They don’t relay well to speakers who read from a manual script.If you use an outline of your ideas instead of a prepare text, your speech will not only sound more natural, but you will also be able to establish better relationship with your listeners and keep their attention.The language and style you use when making an oral presentation should not be the same as the language in style you use when writing.Well retain information, that is meant to be read, does not work as well when it is heard.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for you to adapt retain texts or outlines for presentations.Good speakers are much more informal when speaking than when writing.They also use their own words and develop their own speaking styles.Whenever possible, they use short words.Listeners are appreciated when speakers use simple, everyday words in a presentation.One advantage is that it is much easier for speakers to pronounce short words correctly.Another is that long and sophisticated vocabulary choices make listening more difficult.我来帮他解答

满意回答

2013-02-07 18:30

篇3:美国人演讲稿

越南战争对当代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学者关于越战文学的研究百花齐放,但他们却忽略了在越战中及战后均被遗忘的一群人——美越混血儿,即在越战期间(大约在1955-1975之间),由美国士兵及其他驻越人员和越南妇女所生的孩子。托马斯·A·巴斯的《越南美国人》作为越战文学的一部分,讲述的正是这群混血儿的故事。论文的标题“越南美国人=越南人+美国人”从字面上看正确无误,但作者在结尾处加上了问号,暗示疑问与否定,也传达出尽管《越南美国人》中的主角们有着美国大兵父亲和越南母亲,但他们并没有跟随其父母而拥有美国身份和越南身份,反而被两个国家所抛弃和边缘化,成为一群身份焦虑的流浪儿。因此,该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书中由越战创伤造成的美越混血儿的身份问题,尝试从历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解释美越混血儿无家可归以及其身份定位不明等悲剧的原因,由此控诉越南战争对美越混血儿这一越战“遗产”人群造成的创伤。

1 越南的无“母”儿

尽管《越南美国人》并没有像其他越战作品那样讲述关于越战的政治和军事历史,但是它反映了这段历史对于美越混血儿的影响。出生在一个阶级意识强、思想传统、又长期遭受殖民的越南,许多美越混血儿从出生起即遭到亲身母亲的抛弃和越南祖国“母亲”的排斥,使得他们在越南成为了无“母”儿。

在《越南美国人》中,书中涉及的美越混血儿,约五分之二声称他们是孤儿;另外五分之二的人是与亲戚和“购买”他们的家庭一起长大;还有五分之一的混血儿尽管与母亲共同生活,但是未对外声称是亲生母亲。如果排除最后一部分美越人,读者仍然能看出,《越南美国人》中有近五分之四美越混血儿被亲身母亲抛弃。有些被直接抛弃到孤儿院,如查理·布朗,书中出现的第一个美越混血儿,他曾说“我从不知道他(父亲)和母亲,她把我抛弃了”,他六岁前一直生活在孤儿院(Bass,1996:9)。更糟糕的是,许多美越混血儿在青年或是成年时仍被亲生母亲当货物卖掉。Trinh,一个身材魁梧有着棕色卷发的二十岁男孩在九岁时被母亲卖给别人去种豆子和咖啡,他说在“有序离境计划”(Orderly Departure Program)开始前,美越混血儿就像大街上的流浪狗一样(Bass,1996:100)。这些由暴力和冷酷的养父母带大的孩子,毫无疑问更容易滑入越南社会的边缘,加入犯罪团伙,在街头犯案,被逮捕,然后被监禁,成为“生命的尘埃(bui doi in Vietnamese;dust of life in English)”。

但是,除了这些在生理上和文化上被剥夺了成为母亲孩子这一权力的美越混血儿外,那些没有被抛弃的孩子,大多也被母亲和家人视作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出气筒”,因这些母亲及家人都深受越战的煎熬。Tay Thi,书中的白人美越混血儿说“我的母亲为我感到羞愧,每当见到我,她便回想起我的父亲和我们悲惨的过去,并开始责骂我”,“她责骂我,还用椅子砸我,直到我开始流血”(Bass,1996:105)。一般情况下,女性美越混血儿更容易成为受害者。Le Ha一直被母亲鞭笞,有一次她的头骨裂开,而另一次她的前额上留下了疤痕(Bass,1996:181)。作为越战的“活遗产”,美越混血儿总让人们想起他们想要忘却的事实—战争、轰炸、杀戮和苦难等,因此,不难理解他们会成为母亲和家人的“出气筒”。

与此同时,美越混血儿还遭受到祖国“母亲”—越南所排斥,一方面他们根据血统主义(jus anguinis)否认美越混血儿的公民身份;另一方面,美越混血儿一直被当做贱民。在人种大体一致的越南,混血意味着强烈的耻辱(Debonis,2005:5)。血统主义指的是将公民身份基于孩子出生时父亲的国籍(Bass,1996:39)。正是由于越南人对血统主义的认可,越南人否认美越混血儿是越南人,并且在《美越混血儿回家法》开始后,越南政府公开声称美越混血儿并非难民而是美国公民。此外,许多美越混血儿还指出越南政府剥夺了美越混血儿和其他“叛国者”孩子上大学的权力(McKelvey,1999:3)。此外,许多美越混血儿为了更好的融入越南社会,默许了公众对其身份的否认。Phuong Thao,《越南美国人》中的一个美越混血儿电影演员,尽管有着典型的美越混血儿的特征,但许多娱乐杂志却否认其为越美混血儿。虽然Phuong Thao最终承认她是美越混血儿,但却从未驳斥公众否认她是美越混血儿的事实。美越混血儿在越南被刻板化为“生命的尘埃”,公众不愿意接受美越混血儿—敌人的孩子—成了他们的偶像。

再者,美越混血儿一直以贱民的身份生活在越南的,尽管种族偏见和歧视存在于每个角落,但在越南尤其严重。如果一个越南女子同美国人结婚,越南人会认为她在用猴子的基因染指上帝的选民(Bass,1996:91)。此外,越南人注重家庭的统一,“有污点”的美越混血后代不仅玷污了他们自身的形象,还会让家族的祖先及未出生的后代蒙羞。因此,美越混血儿几乎不能被家人接受,且一直被排斥在家庭的最底层。在1975年西贡沦陷之后,新的越南政府为了消除南越城市人口的膨胀,他们将人口驱逐到被称为“新经济特区“的荒野之地,而带有美越混血儿的家庭就首当其冲成了众矢之的,而他们大多生活在城市,不能适应粗重的农活和艰苦的环境,成了“最穷的穷人”。再者,美越混血儿还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排斥。越南人鄙视他们,并禁止孩子同他们交往,而大多数美越混血儿因不能承受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奚落很早便退学。Tay Thi曾说道:“我是学校里唯一的美越混血儿,他们诅咒我,甚至包括老师,而孩子们在街上打我;除了上下学外,我几乎不敢出门”(Bass,1996:104)。而黑人越美混血儿受到的虐待和奚落更多,他们不仅受到来自越南人的排斥,而且受到来自白人美越混血儿的排斥;再者,他们大都因自身的黑皮肤而自卑和羞愧。因此,越美混血儿一直被排斥到越南社会的最边缘,从事着最低下的工作,暗无天日。

2 在美国的无“父”儿

在《越南美国人》中,美越混血儿最终被“空运”到了美国,但是过程却并不顺利。当他们经历千辛万苦抵达美国后,正如巴斯在书中展示的,他们再一次被亲生父亲和祖国“父亲”—美国—所抛弃。一方面,他们的生父拒绝承认自己是他们的父亲;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美国政府和社会的阻挠,他们的美国公民身份受到了否认,而且被当做难民,边缘化到特定的“保护区”,最终使他们在美国成了无“父”儿。

“父亲”一词在美越混血儿的生活中一直充满了负担和悲伤,父亲几乎没在美越混血儿生活中出现,甚至于在《越南美国人》中,尽管书中充斥这各类美越混血儿及其母亲的故事,却只提及到两个父亲的故事。美越混血儿之所以被亲身父亲抛弃,一方面是由于父亲对孩子身份无意识的否认,而另一方面则是因美国越战老兵有意的回绝。首先,许多美越混血儿是因卖淫和强暴才出生,而父亲们并不知道孩子的存在;其次,大多数越战老兵都经受着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沉浸于战争的梦魇中,甚至不关注自身的生活,又如何注意他们都不知其存在的孩子。Yankevich,一个美越混血儿的父亲,他与正常社会唯一的联系即是在租房里看电视,每当有关于越南的消息出现,他都会换台或是离开房间(Bass,1996;194)。

再者,从美国州政府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愿将美越混血儿“运到”美国,并且官方地拒绝向美越混血儿提供父亲的信息。通过强调越战老兵的隐私和机密,美国政府成功地阻止了美越混血儿和父亲们的团圆。

尽管诸多美越混血儿是被父亲无意识的否认,但事实上,大多数却是被父亲刻意的拒绝。大多数美越混血儿的父亲在美国已经有了妻子和孩子,他们只将越南妇女当做一时的玩物,从未想过将她们带回美国,更别说接受这群混血儿。此外,孩子们的母亲大多是妓女并且有多个性伴侣,因此,父亲们不能确保自己是孩子的父亲。Tay Thi曾说她的母亲在父亲离开越南时怀孕了,当母亲写信告知父亲后,他回信说他根本不相信Tay Thi是自己的女儿并且责怪母亲同其他人睡觉(Bass,1996:103)。尽管美越混血儿因不同的原因被父亲抛弃,但它们蕴含着巴斯在文中传达的意义即越战对美越混血儿的创伤,以及作者本身对战争的谴责。即使在巴斯发表《越南美国人》时,被空运到美国的近25,000美越混血儿,只有不到1,200人找到了父亲。

尽管美越混血儿被空运到了美国,但因有限的学历、贫穷、无父和受歧视等背景,他们在美国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被父亲无视后,他们也受到了祖国“父亲”—美国—的排斥。美越混血儿在1991年左右才被大批“空运”到美国,大多数美越混血儿都已经二十五岁左右,有些甚至超过了三十。而造成“空运”滞后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美国人坚持的出生地主义(jus soli)—即将孩子的公民身份基于出生的地域,而不管父母的国籍。从一开始,美国政府即对美越混血儿视而不见,他们认为将美越混血儿空运出越南不是美国的任务(Bass,1996:39)。更糟糕的是,美国国务院不仅不给予援助,反而试着阻止美国人同越南政府的接触。Micheal,在战争结束时因为缺少签证不得不将美越混血儿子滞留在了越南,他向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和移民局的请愿都无疾而终(Bass,1996:36)。当然,无论美国国务院如何阻拦,美越混血儿最终还是通过“有序离境计划”抵达了美国,但过程也并不顺利。而该计划本身也帮助美国国务院阻拦了诸多美越混血儿进入。Nyetnik,“有序离境计划”的主要负责人认为宁可拒绝一个真实的美越混血儿家庭,也不让任何一个伪造的家庭进入美国,而大多数美越混血儿的命运是由一个简短的面试决定。“Nyetnik带着男孩来到走廊,带他进入一个个办公室,里面的其他五个工作人竖起或是竖下大拇指来决定他是否通过。‘他可能是个菲律宾人’她说,而Sambuno和他的家人被拒绝了(Bass,1996:58)。事实上,倘若读者仔细的思量,单凭美越混血儿的外貌就使他们具有了抵达美国的资格,正是由于美国人根深蒂固的出生地主义思想,使得他们根本不愿意接受美越混血儿。在2003年,美国众议员Zoe Lofgren发起了美越混血儿归化法案,让每个由美国士兵和越南妇女在越战期间所生的孩子直接拥有美国国籍,但是该法案并没有被上议院通过(陈文,2011:89)。

除此之外,美越混血儿是以难民的身份抵达美国,并被剥夺了部分的权利,最终也被边缘化到美国社会的底层。他们穿越了半个地球,最终发现自己讽刺地进入了在美国的另一个小“西贡”,并且不可能为主流社会所接受。大多数美越混血儿都是以“自由户”的身份进入美国,即没有任何亲人和朋友为其提供支助。因此,这群美越混血儿被安置在“聚集区”,事实上,大多数美越混血儿都生活在加利福利亚,越南流散人群的首都,而越南社区的商业中心是橘子郡。而在《越南美国人》中,巴斯选择了尤蒂卡作为书中的美越混血人聚集区,该区域不仅为他所熟知,此处美越混血儿的生活要比加利福利亚的更糟。尤蒂卡被选作美越混血儿聚集区也因它如美越混血儿一样在美国被边缘化。尤蒂卡曾经是湄公河上游有成千上万人居住的繁荣城市,但如今却破旧不堪。

由于学历和语言的限制,大多数美越混血儿只能选择最低下的职业,有些甚至对身体有害,“我们(Le He和她母亲)长时间的焊接彩色玻璃灯,而从焊接中溅出的火花最终会让我们失明(Bass,1996:133)”。再者,尤蒂卡的大多数美越混血儿都有心理健康问题,他们有很严重的失落感和不良的自我形象,但是为了维持好的公众形象,主管尤蒂卡难民中心的Rose Marie否认他们的心理疾病并拒绝雇佣心理医生。Nguyen在1992-94年间对美越混血儿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大都有着很严重的身份问题,自卑并感觉在美国大陆上“陌生人”的身份从未淡化过,而在1994年后的一项调查中,他们显得比较自信和淡定,而原因则是他们已经强迫自己接受不能融入美国社会的这一事实(Yarborough,2005:194)。由于父亲的自私和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他们注定不能为美国社会所接受,从而成为美国的无“父”儿。

3 美越混血儿的“呐喊”

作为越战战争双方的后代,美越混血儿被亲身父母冷漠的抛弃,由于越南人的血统主义和美国人的出生地主义,他们陷入了一个盲区,不仅未被双方认可,反而被排斥于边缘。但美越混血儿并没有简单的接受现状,反而努力地抗争与“呐喊”,期待能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让自身被接受。但是作为越战的“活遗产”,他们的抗争注定会失败。

正如第一章中已探讨过的,作为越南人“敌人的孩子”,美越混血儿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亲生母亲的抛弃,同时也被祖国“母亲”越南所排斥,但他们仍然努力去承担家庭责任,并对越南怀着一种复杂的归属感。一方面,许多美越混血儿以德报怨,在被生母卖掉后仍尽全力回到母亲身边。在“有序离境计划”开始后,为了暂时缓解家庭的贫困,诸多美越混血儿同意将自己卖给那些想要去美国的伪造家庭,坚守自身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由于认识到自身给家庭带来的羞辱和恐怖的回忆,许多美越混血儿会责备自身的外来血统,并选择用沉默来承受来自家庭的虐待。Le Ha的阿姨认为她让整个家族蒙羞,因此经常用棍子或是辐鳍鱼尾鞭打她,有时候她鞭打得太厉害以至于棍子都裂开了,但是Le Ha却一言不发(Bass,1996:181)。

再者,尽管越美混血儿在越南受到了严重的歧视和虐待,在“有序离境计划”开始后,他们大都选择离开越南,但是他们仍然对越南有着复杂的归属感。一方面他们谴责越南人和越南对他们的恶意,另一方面仍然对越南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首先,大多数美越混血儿认为他们更像越南人而非美国人。在美国审计总署的一次调查中,44%的美越人认为他们是越南人,5%美国人,50%“其他”(GAO,1994:75)。大部分美越混血儿期待越南人能公正的对待并接纳他们,有些人甚至于在有机会去美国时选择拒绝。Tay Thi在被准许去美国后选择留在越南,她说她并不喜欢越南政府和越南的政策,但这片美丽的土地是她的家园,而且她信佛(Bass,1996:105)。但作为一个有外国血统的妓女,她很难被一个人种大体一致的越南接受,并获得幸福。她的境况并没因她对越南的归属感而改进,反而会如她的名字“西施”一样悲情。而那些最终被空运到了美国的美越混血儿,仍然心系越南。每当想起从小生活的街道、工作和受难的地方,Le Ha都会忍不住哭泣;她想念越南的食物和市场,它们是如此的温馨和美好(Bass,1996:182)。但是归属感并不能让他们改变现状,他们在越南一直是无“母”儿,也终将继续无“母”,这种归属感只会让他们与越南更加疏离,因为它总能揭开他们在越南留下的“伤疤”。

同样,美越混血儿选择离开出生和成长的国家,前往一片未知大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希望能远离歧视和贫穷,找到父亲并被其接受。但作为少数族裔,而且学历受限、语言不通,他们融入美国的路途显得格外的遥远,抗争也异常的艰难。

大多数美越混血儿对未来的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期待,他们从小被越南人贴上了“美国人”的标签,因此他们也自我标榜为“美国人”,但在美国,他们发现自己除了外貌,在文化和语言上都是地道的越南人,这让他们对本已模糊的身份更加地困惑。Thang,一个同性恋美越混血儿舞男抱怨说他认为自己是越南人,越南人认为他是美国人,美国人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而他自己也开始忘记他是谁了(Bass,1996:240)。除了身份问题,他们在美国最大难题是如何生存。他们穿从666号布利克街地下室捡来的衣服(Bass,1996:148),从事最卑微甚至是对身体有危害的职业。当巴斯问在同志酒吧做舞男的Thang是否担心自己染上艾滋时,Thang回答说比起艾滋,他更怕饥饿。在生存的压迫下,许多美越混血儿甚至加入了街头黑帮,成为“入室行窃”的主导者,最终入狱。当然,无论他们的行为是如何的荒唐和不可理喻,他们为了在美国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

再者,大多数美越混血儿对美国不切实际的期盼让他们变得抑郁和悲观,许多人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以此反抗,期待关注和被接纳。自残是美越混血儿最怪异也最寻常的行为。手臂和腿上的香烟烙印和刀疤以及手指的残缺广泛是大多数美越混血儿的标志,而其中一些伤痕是美越混血儿尝试自杀留下的。斯蒂芬·德博尼斯在《敌人的孩子》中指出美越混血儿的自残行为是对越南下层贫民的效仿,是为了向人们显露他们有自杀倾向的沮丧。在尤蒂卡,有许多美越混血儿因缺少爱和不被接纳而选择自杀,“他们并不是真的想死,只是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痛苦。我们因缺少爱而自杀(Bass,1996:180)”。这些美越混血儿通过自残和自杀来获取公众的关注与同情,期待因此而被接纳。但是,这些行为只会将他们置于危险并为人不齿的境地。此外,有一些美越混血儿为了融入美国社会而更改名字或是不断迁移,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黑人美越混血儿An Dung在被克拉伦斯·泰勒收养他为教子后,将其名字正式更改为克拉伦斯·泰勒三世,但他仍不为人所接受(Bass,1996:158)。尽管美越混血儿竭尽所能以求为美国社会接受,但作为越南战争的“活遗产”,他们注定会被边缘化,成为一直漂泊无家的美越混血儿。

4 结束语

作为二十世纪美国历史上最长且最不受欢迎的战争,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而越战文学也成为美国文学流派上的一个重要分支。巴斯在《越南美国人》中第一次触及了越南战争的“活遗产”—美越混血儿,期待引起人们对这群被忽视的一代人的关注和对越南战争的反思;而为了完成他的美越混血儿故事,巴斯也曾两次前往越南取材(Gan,unpublished)。该文通过对文中美越混血儿身份的探讨,探寻越南战争对美越混血儿造成的创伤。此外,该文仅限于对文章主题的探讨,而书中巴斯所使用的写作技巧也值得读者推敲。作为一本新闻体书籍,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并且情节不时在美国和越南间交叉,而文中所引用的电影、诗歌、小说等也使读者能从互文性的角度解读该作。

摘要:作为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战争之一,越南战争对当代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学者关于越战文学的研究百花齐放,但却忽略了在越战中及战后均被遗忘的一群人——美越混血儿。托马斯·A·巴斯的《越南美国人》作为越战文学的一部分,讲述的正是这群混血儿的故事。该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书中由越战创伤造成的美越混血儿的身份问题,尝试从历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解释美越混血儿无家可归以及其身份定位不明等悲剧的原因,由此控诉越南战争对越美混血儿这一特定的人群造成的创伤。

关键词:托马斯·A·巴斯,《越南美国人》,美越混血儿,身份,创伤

参考文献

[1]Robert S,McKelvey.The Dust of Life:America’s ChildrenA bandoned in Vietnam[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P ress,1999.

[2]DeBonis S.Children of the Enemy:Oral Histories of Vietname se Amerasians and Their Mothers[M].North California:McFarl and&Co.,1994.

[3]The 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GAO).Vietname se Amerasian Resettlement[J].Washington,D.C.,1994.

[4]Thomas A·Bass.Vietnamerica:The War Come Home[M].NewY ork:Soho Press,1996.

[5]Trin Yarborough.Surviving Twice:Amerasian Children of theV ietnam War[M].Washington D C.:Potomac Books,2005.

[6]Wenping Gan.On Robert Stone and Tim O’Brien:AmericanF iction of the Vietnam War Within and Beyond[M].Xiamen:X iamen University Press,2004.

[7]Wenping Gan.A Writer’s Awareness of Writing Vietnam WarL iterature——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Thomas Bass byv isiting Chinese scholar Gan Wenping.Unpublished,2010.

[8]陈文.越美混血儿:越南战争的悲情遗产[J].世界民族,2011(3).

篇4:美国人的选择,美国人的命运

6月12日,高大健壮的阿富汗裔美国公民奥马尔·马丁在给“911”( 美国报警电话)打了一个包含祷告、效忠IS和杀戮理由等敏感信息的电话后,走进奥兰多的一家同性恋酒吧,一边大笑一边用熟练的点射杀死了49名他眼中的“坏人”,另有53人受伤倒地。

一时间,哀号四起,流血有声,自9·11事件后美国本土最惨烈的独狼式恐怖袭击就此震撼世界。面对杀戮,人们恐慌、恐惧、忧伤,这都不意外。而每个熟悉了美国式枪击案套路的人也都大概能总结出悲剧发生的逻辑:“充满仇恨、精神不太稳定的青年,边缘化的人生轨迹与极端化的信仰,轻松地拿到枪支,短时间内的重大伤亡,高官与政客们争着站队、相互指责……然后,什么都没改变,等待下一次枪击的发生。”

如此用惯常的套路总结杀戮、反思美国,给了公众以理解上的方便。但其导向可能并不准确,同时在价值观层面也可能存在问题。

谁是独狼谁不是独狼

奥兰多枪击事件还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的。首先,与宗教极端主义及恐怖主义挂钩,枪手在枪击事件之前打电话时还承认自己已经效忠IS;第二,枪手是阿富汗裔美国人,这就和移民问题挂钩;第三,枪手射击时间极短但杀伤极大,又是犯案前新买的枪械,这就和敏感的控枪问题相关;第四,枪手袭击的是同性恋聚集场所,其父也证实同性恋者在他和他孩子面前接吻刺激了枪手,这又和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纠缠在一起。

一起枪击事件涉及四个焦点,以至于连美国政坛人士的反应都有些难以聚焦。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表示自己是同性恋人群的同盟军,并誓言绝不让恐怖主义分子拿到枪;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则痛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希拉里讳言“极端伊斯兰” 的字眼;得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则干脆“说话不过脑子”地进行暗示:“上帝不会被戏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用文字游戏表明自己的反同性恋决心。

无疑,恐怖主义、移民、同性恋和控枪问题是美国社会撕裂的几大痛点,因此主流媒体都使用了“集中反映”“撕裂加剧”等词语,试图把奥兰多枪案与美国社会综合病灶联系起来。这个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几大社会争议焦点与枪案之间的直接联系则很可能是想象出来的、似是而非的。

第一个想象,独狼式恐怖袭击频现是不是美国国土安全与反恐战略失败的征兆?必须明确的是,枪击事件是美国社会的公害,但枪击事件并不都是独狼式恐怖袭击,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刑事案件。因此,枪击事件频发和恐怖袭击频发并不是一个意思。而且,谁是独狼谁不是独狼,在美国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

独狼通常特指那些长期居住或出生于美国,后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受到极端原教旨思想教唆而独立发动恐怖袭击的罪犯。美国并不愿意承认美国本土的文化或宗教也会成为孕育恐怖主义的土壤。为此,此次奥兰多枪击事件中的马丁可以被列为独狼,2013年4月15日制造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察尔纳耶夫兄弟也可以被列为独狼,但2015年6月18日在南卡罗来纳州黑人教堂点名式枪决的白人至上极端分子洛夫,还有2015年10月在乌姆普夸社区学院先问学生宗教信仰再枪杀无辜者的莫瑟尔,美国政府则没有把他们划定在独狼范畴之中。

就本次枪击事件而言,马丁是不是独狼美国政府目前并未下出定论。因为马丁跟察尔纳耶夫兄弟还是有着显著不同的,他在推特里喜欢分享美女照,其前妻女友也没发现他有坚定的极端宗教信仰。他并不是那种去了两次沙特后就让妻子包在黑袍里、自己蓄须的男子。

更重要的是,如果单纯从美国反恐战略的目标及效果评估,独狼式袭击的发生其实证明美国反恐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美国主导下的国际反恐网打击跨境伊斯兰极端组织、教派武装、跨国洗钱与武器走私集团,还有美国认定的独裁者战争贩子,其核心目标在于摧毁这些极端组织的组织架构、组织活力,对其组织中坚成员的逮捕或杀伤反倒不是其最主要的业务——当然,击毙本·拉登那样的巨枭另当别论。

自9·11事件以后,在严厉的防控和打击下,美国本土组织化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未发生,这与欧洲今天的反恐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毕竟,成组织的恐怖分子具备持续培养骨干、连续发动袭击和袭击后掩护有生力量撤退的能力,这些组织给一个国家造成的伤害不是一次性的。而独狼式袭击者则基本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杀完人顺利跑路、继续战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还有其他选择的话,即便是独狼自己,也是不愿意从事这样注定有来无回的任务的。因此,我们在抨击美国防范恐袭不力的时候,需要明确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对独狼式袭击能够拿出有效的办法。能够阻止组织化的恐怖主义,迫使极端分子选择独狼式袭击,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反恐能力的体现。

“谁夺了谁的饭碗”

才是移民政策的核心问题

第二个想象,奥兰多枪击事件是不是说明美国移民政策与多元主义族裔关系走向失败?特朗普希望通过枪案证明其限制穆斯林移民进入、对其进行甄别的主张是对的,但他有意忽视了枪手马丁是正儿八经在美国长大的美国公民。枪手不是移民,他父亲才是。任何特朗普想象中的严格甄别,都管不了移民肚子里尚未出生的宝宝未来会长成什么样。

如果干脆按照特朗普所说不让伊斯兰移民进入美国,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美国境内已经有500万公民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不都是中东血统,他们有可能是华裔、墨西哥裔,甚至标准的盎格鲁裔。那种把他们视为特殊人群、审查其信仰、监听其言行、限制其流动的举动,只能让500万人变成被歧视和仇恨包围的孤岛。

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个国家的大门也不可能再关起来了。统计数据显示,到2042年,少数族裔将占美国总人口的 55%,非洲裔、拉丁美洲裔白人持续占据舞台中心的局面已不可持续。除非特朗普能把移民的大门无差别地关上,否则针对任何特定族群移民的政策都是公然的散布仇恨,生产恐怖主义,而非抑制恐怖主义。

一个真的问题是:仇恨和杀戮与美国多元化的族裔关系有直接关系吗?按照数据统计,近些年来,美国因枪击事件死亡的人数年均约1.7万人,但刨除枪击事件发生那一刻人们对犯罪问题的特殊关注外,犯罪问题从来都没能成为美国移民政策的核心焦点。

美国历次大选的关于移民问题的辩论,第一核心的话题往往是关于“谁夺了谁的饭碗”的问题而非其他。特朗普的拥护者是那些觉得自己工作被低薪的非法移民抢了的人,希拉里的拥护者则是那些抱怨“你们剥削了我们反过来却埋怨我们让你们剥削”的少数族裔。共和党、民主党在两院内、府院间政策争锋的焦点是边境安全、非法移民遣返、非法移民的合法化和入籍问题。这些争论的后果就是号称反移民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修了边境高墙,号称亲移民的奥巴马任内共遣返了100多万非法入境移民,这比小布什时期要多得多,非法移民要获得绿卡必须先交纳罚款、补缴税金。

从小布什时期开始,过去的近16年里,美国移民政策斗争的核心从来与反恐、极端宗教信仰无关,只和美国民众的钱包相关。

关于移民问题的另一个争论热点是移民过多导致“盎格鲁 —新教 ”传统消退的问题。在引发了“文明冲突”话题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笔下,新移民对美国最大的冲击体现在价值层面,那些不信仰新教的新美国人要按照自己的意见建设一个想象中的美利坚,这必将和老美国人形成巨大的对冲,社会因此可能出现失序。他进一步警告,美国已经在某些方面陷入失序。特朗普可能没读过亨廷顿的书,但他的某些言论就是粗俗些的文明冲突论而已。

可以承认,无论是就业冲突还是文明冲突,都会诱发不同族裔间的敌视和对抗。但是,请注意,没人能证明这些对抗就一定会激烈到奥兰多枪案这种程度。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无论争夺就业机会,还是弱化美利坚精神,拉丁美洲裔都是其中的中坚和先锋力量:小布什修边界墙拦的是他们,奥巴马遣返的也是他们,特朗普诟骂的也是他们,甚至学术大师亨廷顿所警告的“盎格鲁 —新教 ”传统最大敌人还是他们。

奇怪的是,这个族群与美国主流社会矛盾最激烈,但他们既未被发现或被指责因为受到歧视所以有搞极端主义的倾向,也从未被当作任何恐怖袭击的指向目标。因此,可以说,美国的多元族裔关系确实面临着深刻的挑战,但它所诱发的矛盾、歧视和暴力之间,并不存在着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清晰明了的线性关系。

奥巴马开不出

解决枪案频发难题的药方

第三个想象,奥兰多枪击案是美国枪支管理失控这一社会病灶的周期性爆发。这个想象是有道理的,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一个人想在一首歌的时间里制造如此巨大的杀伤,没枪是不行的。但是,这个想象又是模糊的,马丁行凶和枪支管理有关系吗?他有两个合法持枪证,他在G4S保安公司做拿枪的工作,他没有犯罪记录,他平时无极端主义的言行,他有法律大专文凭,他有资格报考警察。

马丁能拿到枪和奥巴马控枪行政命令的杯葛没一毛钱关系。就算奥巴马的控枪行政令被严格执行了,马丁也一样可以拿到持枪证,买到枪支。事实上,对比美、德、加、澳、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控枪政策,除了在日本,马丁可以在任何一个国家获得枪支。不能否认,在3亿国民3亿枪的美国,枪支管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奥兰多枪击案实在不算一个好的例子。

更进一步说,枪支管理不严到底是一个问题,还是一种社会病症?在我们用倾向性的态度指责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绑架美国枪支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两个基本前提:第一,持枪合法是1789年通过的十条美国宪法修正案(著名的“权利法案”)赋予美国人民的宪法权利。奥巴马以及其他相同立场的政治家,要做的是控枪而非禁枪;第二, NRA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但他只有400万会员,而且内部还分为温和派和强硬派。夸大NRA的作用其实是否认美国一般民众对于拥有枪支的普遍支持态度。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所遇到的三教九流,无论是民主党、共和党,抑或茶党、佛教徒,几乎没有一个是主张禁止拥有枪支的,他们最多只是希望严格管理枪支而已。

这样一来,恶性枪击事件尤其是独狼式袭击究竟是不是枪支管理不严导致的呢?奥兰多枪击事件的马丁、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察尔纳耶夫兄弟、南卡罗来纳州黑人教堂案的洛夫、乌姆普夸社区学院案的莫瑟尔,全部都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枪支,即便是实现了奥巴马严格管理枪支的政策,他们仍然是能够获得枪支的。独狼们没有案底,这可能才是问题的关键。

与想象相反的是,美国反控枪群体的辩护声音其实更能说服美国民众。他们的基本观点如下:第一,统计数字证明,美国职业罪犯使用的枪械更多是走私和偷盗而来,从购买环节严管没用;第二,恶性枪击案的罪犯基本上是首次犯案,身家清白,严管也没用;第三,美国枪支管理并非奥巴马描述的那样松懈,而且奥巴马的严格管理所要解决的是“由枪能追到人”的问题,而非不许危险人士买枪的问题。

一句话,奥巴马开出的药方不能解决枪案频发的问题。

而宪法规定的持枪权又是美国人公认的正当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枪击事件其实是美国人选择“捍卫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就像吃药有副作用但你不能说这种副作用是一种病一样。

枪手马丁的愤怒是非典型的

第四种想象,奥兰多枪击案是美国同性恋与反同性恋运动矛盾激化的产物。迄今为止,人民对奥马尔杀人动机的揣测,最具可能性的就是“痛恨”同性恋这一点。但是,美国国内媒体对该案件的报道事实上都隐晦地回避了马丁与美国反同性恋思潮的关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美国国内,伊斯兰社区和社团几乎从未介入过有关同性恋问题的争论,他们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非常低调回避的态度。

在美国国内,长期高举反同性恋大旗的,在社会层面有以基督教联盟(the Christian Coalition)、“关注家庭”组织(Fo-cus on the Family)及其家庭研究理事会(Family Research Council)等基督教保守派组织为代表的一般教众,在政党层面则是共和党右派和独立派保守人士。这些人群的反对立场受到同性恋人群权利意识觉醒的刺激,在新世纪日益变得激进。

2007年美国基督教基要派领袖杰瑞·法威尔(Jerry Falwell)甚至发起了一场荒唐的反天线宝宝运动,中国人熟知的动画片《天线宝宝》因为有一个宝宝的头上造型有个三角形,他就谴责这是在暗示支持同性恋。2008年,加利福利亚福音派基督徒还举行了为期40 天的绝食抗议要求废除同性婚姻。

201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以5:4的微弱优势裁定同性婚姻合法,更是在美国社会引发轩然大波。民调显示,美国人对此裁定的支持率刚刚超过50% 。其实从那一刻起,美国互联网上就不停有人煽动要采取行动对抗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趋势。

真正让人尴尬的是,站出来采取极端行动的不是基督教右翼狂热信徒而是伊斯兰教徒,而美国基督教又一直标榜自己和伊斯兰天差地别。这意味着,马丁的愤怒可能是真实的,但他的愤怒在美国社会中却是非典型的。

美国人的社会病灶?

一一罗列了外界对奥兰多枪击事件背后的四种想象后,不难发现,凭借任何单一要素对奥兰多枪击事件的发生、对马丁的残忍加以合理的解释,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那么,奥兰多枪击事件是不是这些要素叠加而成结出的恶果呢?这种理解简单有说服力,但也片面。

总体而言,无论多元融合、族裔冲突、极端宗教思想渗透、还是同性婚姻的社会宽容问题,都是全人类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所有国家都试图找到最大公约数但往往又找不到的共性问题。美国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些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有些可能走得相对慢一些,但是相比较来说并不是反面的典型。即便是被常常诟病的枪支问题,美国宪法和民意既然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起码在程序上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说它就是恶政。

可是,仍然有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问题摆在世界面前,为什么这个实力强大、社会活跃的国度总是表现得如此缺乏安全感、社会永远处于激烈的张力当中呢?仔细观察美国社会,这个国家独特的运作方式和运转哲学其实才是这种紧张状态的根源。

美国的社会交往密度远低于其他西方国家,这种密度差异既是地理又是社会心理层面的。广阔的国土、先民桀骜不驯的新教伦理,与欧洲大陆分隔造成的草根精神,使美国自立国之初就高度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优先性。美国梦的核心其实就是个人奋斗与个人成功的思维与生活模式。

美国梦是有其魅力的,因为重视个体,承认个体的选择自由,所以美国社会先天就是多元的,它容忍人们相信各种思潮,主张各种乱七八糟相互冲突的权利。在这个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并以此为荣。自由民权分子vs军工利益集团,白人至上vs黑豹党,基督教基要派vs极端穆斯林,堕胎vs 反堕胎,同性婚姻者vs反同性婚姻者……在美国社会中,敢主张、能战斗才能出头。

美国梦就是这样的,美国式的激烈冲突也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个人主义推崇到极致,才会产生巴菲特、盖茨、乔布斯这样的英雄,才会产生小布什、特朗普这样的狂人,也会产生马丁、洛夫那样的独狼凶徒。在美国人看来,这跟有枪再控枪的矛盾一样,都是自由的副产品而已。自由既然造就了美国高度的活力,那美国人也必须容忍斗争带来的黑暗一面,大部分美国人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当然,一个社会想存在下去,就必须把冲突限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如果每天来一个奥兰多枪击事件,那所谓自由就成为不受约束的动乱了。美国人的欧洲表亲几百年前也有过类似的青春期,彼时欲望膨胀、个性冲动的欧洲人先是靠向世界殖民转移内部的矛盾,后来才靠社会建设、族群调和解决矛盾。这对于在狭窄公共空间里生活了近千年的欧洲人来说虽然很艰难,但毕竟是能做到的。

在当今的美国,政治社会空间陷于停滞,不同群体之间、群体内部的矛盾激化,矛盾重重的不同群体看不到对未来的长远预期,必然要拿周围的对立面出气,这几乎成为一个铁律。于是考不上警察的马丁“痛恨”自己天天看见同性恋,察尔纳耶夫兄弟觉得伊斯兰世界被美国毁掉,宅男洛夫觉得白人的生存空间遭到有色人种挑战,最后一一酿成血案。

通过这次枪击案,美国人确切地感受到了社会的这种躁动不安。也许这会成为一次契机,让美国人对自己的命运和选择作更深度的思考。但无论如何,美国的命运的好与坏,不应也不可能通过某一个极端的案例来轻易下定论。

篇5:美国人名字

2、John 约翰 Hayden 海顿 Liam 利亚姆 Jesus 杰西斯 Ian 伊恩 Tristan 特里斯坦 Bryan 特里斯坦 Sean 肖恩 Cole 科尔

3、Thomas 托马斯 Cameron 卡梅伦 Hunter 亨特 Austin 奥斯汀 Adrian 艾德里安 Connor 康纳 Owen 欧文

4、Eric 埃里克 Brian 布赖恩 Jaden 杰登 Carson 卡森 Blake 布莱克 Ayden 艾登 Cooper库珀

5、Christopher 克里斯托弗 Jayden 杰顿 Andrew 安德鲁 Joseph 约瑟夫 David 大卫 Noad 诺阿 Aiden 艾丹

6、Justin 贾斯可 Lucas 卢卡斯 Zachary 扎克里 Jordan 乔丹 Robert 罗伯特 Aaron 艾伦 Brayden 布雷登

7、Chase 蔡斯 Diego 迪格 Jeremiah 杰里迈亚 Brody 布罗迪 Zavier 泽维尔 Adam 亚当 Carlos 塞巴斯蒂安

8、Dominic 多米尼克 Brady 布雷迪 Caden 凯登 Josiah 乔塞亚 Kyle 凯尔 Colton 克尔顿 Kaden 凯登 Eli 伊莱

9、Angel 安吉尔 Isaac 艾萨克 Evan 埃文 Jack 杰克 Kevin 凯文 Jose 乔斯 Isaiah 艾塞亚 Luke 卢克 Landon 兰登

10、Jacob 雅各布 Michael 迈克尔 Ethan 伊桑 Joshua 乔舒亚 Alexander 亚历山大 Anthony 安东尼 William 威廉

11、Benjamin 本杰明 Jonathan 乔纳森 Tyler 泰勒 Samuel 塞缪尔 Nicholas 尼古拉斯 Gavin 加文 Dylan 迪兰

12、Aidan 艾丹 Jason 贾森 Julian 朱利安 Wyatt 怀亚特 Charles 查尔斯 Luis 路易斯 Carter 卡特 Juan 胡安

篇6:美国人名字

1。KEN

是KEN结尾的字的简称,KEN被描L绘成高挑英俊的金发男人,受欢迎,又风趣。

2。JOHNNY

同JOHN。JOHNNY被看做黑发,高壮,稚气未的美国男孩,通常不是安静赖着他*的男孩就是静不下来的捣蛋鬼。 让人联想到清爽聪明的男子,个性坚强独立。 JOSHUA (希伯来)意为获得上帝帮忙的人。

3。KENNY

是Kenneth的简称,人们把kenny当做是一般的美国男孩,年轻的足球英雄而且心地善良,成年后也是个肯为家庭投注心力的好男人。

4。KEVIN

(爱尔兰)温和,可爱的,KEVIN被描绘为年轻喜好运动的美国男孩,心地好,有点固獭

5。LEE

(古英语)来自牧场之人。LEE这个名字结合了两大形象:一是强壮,肌肉强健,充满自信的牛仔或是文静,保守的世故者。

6。LARRY

LAWRENCE的简称。大部份人认为LARRY是随和友善的-所到之处无不充满笑声。有人则认为LARRY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商。

7。LANCE

(老式德语)”大地“,Lance被形容为感情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英俊,有男子气慨,富有,也是厉害的花花公子。

8。LEO

(拉丁)”狮子“,为Leander,Leonard,Leopold的简称。大部份人认为Leo是强壮且温和的。他被形容为热情的背叛者,总以一付艺术家或捍卫和平的面貌出F。

9。LORI

源为拉丁文Laurentium,是从Laurentium(荣誉之城)或(月桂渲域)变淼摹K淙唬这个字的词根“Laurel”意为月桂。在古代,“月桂”是作为胜利和荣誉的象徵。同Lauren、Laurent、Loren、Lorin、Larry、Laurence、Lorry。

10。LUKE

”路加尼亚的人“同LUCIUS,LUKE不是被看做强壮,结实,忠实,就是风趣,友善,吵闹的人。

女孩:

11、Addy

Addy是美国女孩洋娃娃的名称,所以给人感觉更像一个可爱小女孩的名字。同时Addyye 给人清新和个性的感觉。

12、Bellerose

贝勒罗斯是一种漂亮的玫瑰,而贝勒在意大利语中意思是美女。所以用它作为一个漂亮小女孩的名字再适宜但是了。

13、Corinne

Corinne来源于希腊,意思是少女。

14、Cicely

Cicely是由一个典型的,可爱的英国词Cecilia演变而来的词汇,意思是完全的,你能够联想到完全的爱或者完全的信任。

15、Brisa

Brisa来源于西班牙,听起来又新鲜又酷,还有一些异域风情。比如布里莎,意思是凉爽的微风。

16、Elodie

艾洛蒂Elodie和“韵律”Melody拼写上十分相似,仅少了前面的M。听起来真的是十分优雅,且个性十足。然而,这一名字真正来源是希腊语Alodia,是中世纪一位圣人的名字,听起来悦耳,又有诗意。

17、Fauna

Fauna来源于拉丁裔,意思是一种特定地区的动物,它只是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魔法,让生活变的更好。永远不要放下梦想,这是福娜名字背后的意思。

18、Larissa

Larissa的意思是城堡Citadel,是这一词的简化演变版。原本是一个希腊名字,拉里萨在期望神话里是飞马的女儿。她是一个仙女,之后一个海王星卫星名字用它命名。对于期望自我拥有漂亮的宝贝女孩的父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取。

19、Jordyn

Jordyn适用于直到出生前不想明白孩子性别的父母,是一个中性名字,来源于Jordan(乔丹)这一希伯来语,意思是流淌。历史上,这一名字用在神圣乔丹河里受洗的孩子。乔丁是这一词汇的演变,比原先的词更受到欢迎。因为这一名字揭示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而又探索未来的意愿,很有吸引力。

20、Isolde

上一篇:气象站岗位实习报告下一篇:父亲正能量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