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

2024-05-22

零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精选8篇)

篇1:零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

儿童零食消费调查报告:九成孩子每天吃零食

作者:时间: 2012-11-22 14:59:16来源: 扬州时报

儿童零食消费调查报告:九成孩子每天吃零食

知道多数零食不健康,但仍喜欢吃;膨化油炸食品吃得多,而一日三餐吃得少……由广陵工商部门开展的小学生零食消费调查报告昨出炉。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对一所学校750名二到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昨天,苏北医院营养科主任蒋放在了解报告数据后惊呼,孩子们所选择的零食绝大多数都是垃圾食品,家长们真的要好好重视了,让孩子们远离垃圾零食。

[调查结果]

孩子最爱吃薯条、炸鸡柳和糖果

此次调查,在每个年级选取了150人(一年级除外),750份问卷全部有效回收。在孩子们最爱吃、经常买的零食中,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薯条、薯片等膨化食品;羊肉串、炸鸡柳等油炸食品;糖果蜜饯类;熟食类。孩子们最喜欢喝的饮料依次为:碳酸饮料;奶茶酸奶;果蔬饮料。在回答“根据什么挑选零食”时,原因依次为“广告推荐”、“同学推荐”、“食品颜色、造型、包装吸引”、“附带玩具好玩、好看”。

[专家观点]

零食应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

苏北医院营养科主任蒋放表示,她得知这份报告后很担心,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零食中,除酸奶和果蔬饮料外,其它几乎都是限制级零食。

蒋主任说,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有所选择,不过量,不单一。对小学生来说,把水果作为零食,就是很好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来源。她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吃一些新鲜、天然的零食,每天不超过3次,每次进食要与正餐间隔1.5至2小时为宜。

[调查结果]

2/3孩子不爱主食,超9成孩子每天吃零食

参加调查的孩子中,有9成以上的孩子每天吃零食,吃零食已成为普遍现象。在这些小学生中,不喜欢吃主食的学生占总数的65%。在回答“为什么课间

和放学后要买零食吃”时,选择“肚子饿”的占42%;选择“同学买,我也买”的占30%;选择“零食味道好”的占18%。

[专家观点]

饮食不均衡易导致营养不良

蒋放主任表示,从近年来一些小学生的体检资料统计分析,不少学生都出现营养不良,如营养过剩的“小胖墩”,挑食偏食的“豆芽菜”;许多孩子还存在着微量元素的缺乏。

“导致小学生营养偏差的主要因素,跟吃有很大关系。”蒋主任介绍,现在的孩子每天零食吃得太多,胃就那么大,哪能再撑下一日三餐。另外,长期饮食不洁,常吃小摊上的东西,还有挑食偏食,只吃肉不吃菜等,都会造成营养偏差。

[调查结果]

大部分孩子都不了解营养常识

问卷中有3道题是关于营养常识的,分别是:三大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由肉代替;膨化食品、油炸食品营养高。答错的孩子分别占的比例为:75%、67%;65%。调查中,8成孩子想要更多地了解营养知识。再看看孩子们零食花费情况,根据调查数字初略测算,一个小学生平均每人每天用于购买零食的零用钱为3元,小学6年算下来,可吃掉6570元;一个班以50人为基准计算,6年可吃掉32.85万元。这个数据相当惊人。

[专家观点]

营养健康教育需学校家长配合负责此次调查的工商人员发现,学生们对营养健康的认识非常有限,而学生们对这块又很有兴趣。因此,工商部门认为学校应该行动起来,通过给学生们头脑中输入“营养知识”来培养他们的自我营养管理能力。

蒋放认为,很多孩子的营养知识来源于家长,家长也要好好上上营养健康课。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少吃零食,少吃垃圾食品的生活习惯。

【专家建议】

避免孩子不良饮食,家长应做到“三禁”

蒋放主任提醒,生活中家长要避免孩子的一些不良饮食,需做到“三禁”:

一、禁止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小摊小贩上的食物如烧烤等,这些食物卫生无法保证,吃多了有害无益。

二、家里厨房少煎炸烤,烹饪调料尽量少。学生的饮食,最好是低油、清淡、新鲜。如超市里冷冻的面食、饺子等,以及一些罐头产品也少让孩子接触。

三、不要将洋快餐作为对孩子的奖励。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

【新闻附件】

零食的“三个级别”,你知道吗

2007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三级,并针对3至17岁儿童青少年,提出指导意见。

一、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低脂、低盐、低糖类。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豆浆、牛奶、蒸或烤制的红薯、不加糖的鲜榨果汁、各类新鲜水果等。

二、适当食用的零食(每周1-2次):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如:巧克力、牛肉片、火腿肠、果汁含量30%的果(蔬)饮料等。

三、限制食用的零食(每周不超1次):高糖、高盐、高脂肪类。如:棉花糖、糖果、炸鸡块、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奶油蛋糕、方便面、罐头、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等。

篇2:零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

一、休闲食品的市场状况分析

(一)、市场状况分析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俨然已经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相关资料显示,美味零食能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并能帮助使用者缓解自身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日常开支中,美味休闲类零食的开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使在深受经济危机的这几年里,休闲食品收到的冲击依然很小,国人对休闲食品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减反增的势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休闲食品的市场前景还算不错,消费市场也在飞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消费水平、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休闲食品的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目前,我国休闲食品市场呈现出如下特点:休闲食品企业众多,呈现小而散的局面;行业集中度较低;在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以及渠道建设等方面,本土企业均落后于外资品牌,无法跟上市场的发展步伐,多集中在低端休闲食品市场;中高端休闲食品市场一直被外资垄断,外资、合资企业占据了休闲食品市场的绝对优势。

我国休闲食品市场已呈现出区域化趋势,各地特色休闲食品纷纷在市场上出现,并且深受大众喜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各地区旅游业,休闲食品业的的快速发展,受到广大民众和旅客的喜爱。

由此可见,我国休闲食品市场现状良好,并且呈现增长趋势,休闲食品的市场潜力还有待深入开发。

(二)、市场规模分析

如今的休闲食品市场主要是超市销售、商店零售、专卖店的销售方式,规模不大,相对较分散。近几年,富有地方特色的休闲食品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

但是,大多数的商家还是局限于开实体店,但是实体店又受到地理位置、租金高低、周边消费人群多少以及其他商家的竞争等各方各面的影响。于是,有一部分商家看到了网络这个平台,借助电子商务,开起了网店,不仅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而且省去了租金的费用,受到很多商家和消费者的亲睐,开拓了休闲食品销售的新渠道。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食品的要求也从填饱肚子转变成了健康饮食、营养饮食,商家们看中了这个巨大的商机,纷纷打出健康休闲食品的牌子,这对于现在暴饮暴食的青年人又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不仅满足了对休闲的需求,而且还健康,一举两得。现在我们食用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来自大棚或者工厂,真正原生态的食品少之又少,而且价格昂贵,所以,一些用粗粮为原料的休闲食品更加受欢迎,市场前景相当不错,开发潜力也很大。另外现在的消费者大多喜欢肉类、海味制品、辣味食品、膨化食品。

休闲食品也可根据地区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改进,喜欢吃辣的地区就主营辣味休闲食品,口味清淡的。地区就主营一些味道不那么刺激的休闲食品,既有特色,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得到了转变,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也有着它的消费观,这次我们调查的是大学生在零食方面的消费。当代大学生和以往的大学生不一样,他们的生活是很幸福的,每天不仅有一日三餐,还有很多的零食消费。大学生在零食上的消费甚至超过他们吃正餐的花销,大家都知道,零食的营养成分很低,长期吃零食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我们这次的调查目的就是要详细的了解大学生在零食上的消费比重,在零食上的消费偏好、消费频率、数量、种类、档次等要素,从而分析出零食吃的多的坏处,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最重要的是分析出大学生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这次调查活动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调查我们要告诉大学生零食吃的多的害处,以及从中可以了解大学生在零食上的消费行为,这对于分析消费者行为有很重要的意义。最后针对我们调查的结果,我们分析其原因并且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在这次调查当中,我们利用网上收集资料的方法、自己观察的方法、以及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得出了大学生零食消费的心理,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的零食消费的种类、档次、消费频率等基本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 零食消费 消费调查 消费分析

引言:民以食为天”,顾名思义吃是很重要的,不但要吃得饱更重要是吃得好,然而大学生这个肩负着国家未来的群体,对于自己饮食却很不重视,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正餐吃得少而买零食严重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很多零食没有营养价值,而且部分零食含有有害的物质,不卫生、含有致癌物质等等。大学生吃零食的习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为此我们进行了大学生零食消费调查分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购买零食的行为很普遍。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如现在的女孩都爱美,正餐吃得很少相反都用零食来打发时间,达到减肥目的。还有就是现在的零食种类多,口味多样,这吸引着大学生前去消费。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涉及到的`内容有,调查大学生零食消费的种类,频率。分析大学生零食消费所占比重,大学生零食消费行为,并且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

二、零食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调查

(1)政治环境

回顾零食的发展历史,在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平稳、稳定增长的大环境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国家有关部门在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出台新的、有利于食品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有效地引导和扶持食品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法律环境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对零食的生产工艺和卫生安全作了更严格的限制,提高了行业门槛。如出台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相关法规有《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散装食品

卫生管理规范》等。

2、人口环境的调查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和收入条件接近的情况下,人口的多少直接决定市场的潜在容量。市人口计生委透露,重庆市常住人口288

4.62万人,其中合川区占人口129.30万人,而且合川区还是此次办学点的所在地,大学生在零食的消费中占了很大比重。市场=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学生消费能力弱,可是消费频繁,消费量大。老师也是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的女性老师,更是零食的爱好者。

3、经济环境分析

人的需求只有在具备购买能力才是现实的市场需求。所以,经济环境直接影响顾客的需求。在人口环境既定的条件下,社会购买力与市场需求规模呈正比。中国加入WTO后,零食不仅面临产品本身的升级问题,而且意味着竞争状态的改变,区域之间的同质化将逐步改善,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民族的产品,促进新行业的产生或发展。

4、自然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分析 自然地理的优势对市场营销有明显影响。自然环境市场经营活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物质内容的不同,对市场需求也各有差异。城市的分布状况以及交通工具的选择等,对市场营销也有很大影响。假如交通与自然条件恶劣,不但影响到商品的运输时间与效率,同时影响产品的损坏率。以重庆市为例,虽地理环境处于山区,但重庆作为直辖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无论是水运还是陆运亦或是航运。

5、科技技术环境分析

科技发展速度快慢对市场经营起着显著的、多方面的影响。可以说,对人类生活最有影响力的是科学技术,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改革,都会改变着社会经济生活。每一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出现,也都会给企业造成新的市场营销机会。同时,产生的新兴技术与行业,必然给旧技术与行业带来巨大环境威胁,使其受到冲击,甚至最终淘汰。 技术的进步带动了质量的提高,零食整体质量水平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一些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品牌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严格,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放心。目前,我国零食销量在200-300 亿元左右,估计未来几年每年增幅在15%左右。 二、零食市场微观环境调查

1、消费者调查

(1)市场需求量调查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日渐重视,饮食是人们首先关注的。而零食作为一种被人们曾经当做不健康饮食的消费品,现在因为人们对健康概念更深入的理解,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处于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家庭供给,大多大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一般对于零食需求女生比较大,有的甚至用零食代替正常的三餐。

(2)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调查

消费者在购买零食的时候会受到产品、价格、地点、促销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刺激的影响。消费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受到个体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行为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购买零食种类是否是自己爱吃的,零食的包装是否可以买足购买者的审美需求,甚至是零食的具体形象设计是否可爱这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购买。现在零食的种类比较齐全价格比较参差不齐,一帮来说处于中低位价格的零食比较受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本身吴经济来源,太昂贵的里零食消费频率不会太高,价格的高低会影响大学生零食消费的购买频率。零食的购买场所也是影响大学生够买的影响因素之一,场所规模的大小种类的齐全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次数、购买种类与购买数量。对于离宿舍比较近的小卖部,大多数情况小不会一次购买很多,所购买的品种也比较单一,所购买产品的价格比较便宜,多属于牛奶、面包、泡面之类的快餐零食,大学生不会在小卖部购买储存零食。

(4)宣传手段和广告策略

学校超市的宣传手段一般是实物宣传或促销,周边的个体户一般是发放小广告单或是以会员积分兑换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大型超市有自己广告宣传栏所以比较占优势。对于宣传手段和广告策略学校超市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5)潜在竞争者

晚上7点到10点学校的夜市比较繁荣,这是学校超市的潜在竞争者,所卖的小吃比较丰富价格便宜,还符合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快餐小吃店也是超市的潜在竞争者之一,多样的油炸食品还是很收大学生的欢迎的。手推车小吃受时间的限制一般在早上8点之前晚上7点之后才出现,所以竞争力度有限,但是独特的口味还是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做为早晚餐。

3、经销商调查

(1)经销商经营范围调查

学校超市有经营的范围比较广泛,除了食品以外还有很多生活日用品,经营范围比较广泛种类比较齐全。

(2)经销商储存及设施调查

有自己的储存室,所储存货物充足,货物供给补足及时,基本不存在货物短缺,储存设施齐全,对于冷冻藏品有较好的储存。

(3)经销商网络调查

学校小卖部属于学校超市所用,发布学校个宿舍区,分布比较合理,给学生的购买带来了方便。

(4)销售人员的调查

销售人员多是全职者,有部分学生兼职,销售人员的素质不高,没有销售热情,很少起到引导购买。

三、市场营销活动调查

1、产品调查

(1)产品品牌调查

学校超市零食品牌比较齐全,德芙、雀巢、徐福记、上好佳、好吃点、冠

生园、好丽友等多个品牌。这一些品牌都是大学生比较受欢迎的,价格比价实惠,口味较好。

(2)产品实体调查

不同种类是产品实体相差比较大,同种类的食品多数是类似。统一特点实物和包装差别较大。

(3)产品包装调查

产品包装各有特色,但也有部分类似包装,包装对于初次购买的影响较大,但是对于重复购买和忠实购买的影响较小,产品的包装对于促销哟一定的影响。

(4)产品生命周期调查

零食的生命周期都比较长,学校超市出现新品零食的机率不太高,多数是大学生比较熟悉的且经常购买的产品,产品的生命周期对与大学生零食消费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调查

(1)产品定价的合理性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之一,超市价格较贵的主要是巧克力累的产品 ,这类零食在特殊节期是比较受欢迎的,其它的饼干、肉干、果脯、薯片等各品牌的差价不大,除肉干外相对都比较适中也比较受欢迎。

(2)消费者对什么样的产品容易接受

大部分学生在饮食观念上还是比较关心安全和健康问题,所以健康的零食受欢迎。现在的大学生在零食方面比较注重口味,而且比较多样化,所以商家应该丰富零食的品种,提供足够多的选择空间。合适地调整不同类别零食销售的结构,在保证零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些口感较好的零食并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奶制品。对各种食品分不同规格包装销售,不同学生、不同时候对某种零食的数量需求都有区别,因此零食分大中小规格包装销售将会受欢迎。 对于零食的包装设计应该新颖独特,适合现在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大学生喜爱的零食多是方便携带,口味独特价格便宜,包装简单。

(3)产品的成本与盈利

超市的产品的成本应该是产品本身的成本加上超市的人工成本和店面租金之和,超市的产品成本和租金成本是固定的,人工成本是根据超市的大小决定的,

所以超市的盈利应以薄利多销为主,提高销售量以增加成。

3、促销调查

(1)广告调查

学校超市的广告要及时更新,设计适合主推产品的广告,人员促销和网络广告同时进行。学校超市广告属于薄弱环节,现有的广告只有人员促销再无其他。超市可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广告或是实现校内网购送货上门。

(2)人员推销调查

人员的推销可以为产品做到很好的宣传,特别是新产品,可以通过人员的推销告知新零食的口味特点,使产品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学校的人员推销比较差,只有零星的饮料在做,很少有其他产品的推销而且所做推销的活动场地有限。

后记

本次市场调查课程设计共经历 ,以调查问卷为依据展开,共派发5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份,采取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直接调查为直接派发问卷表给周边同学室友,间接调查采取网上调查,收集调查信息后最终总结数据分析成为报告。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合作,我们小组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了不少,经过讨论研究设计方案,然后分工,各自分散进行,这样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效率,使我们各自的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小组合作中,大家各抒己见,为我们方案设计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根据我们对大学生消费与对手机的了解还有掌握的相关资料,在我们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做出了课程设计报告,在合作期间我们对彼此更加了解,对于团结的力量身有体会,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更加深了我们对该门课程的理论认识,为以后从事营销方面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分工通过小组抽签决定,具体个人分工如下:

张xx:摘要,引言,背景,市场调查宏观环境分析,市场调查微观

环境分析,市场调查活动环境分析,后记,参考文献,问卷调查表设计

xxx: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3:零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及时了解儿童零食消费行为及其变化,可以为引导儿童均衡营养、平衡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1998年和2008年在广州等4城市开展的儿童饮食行为数据,分析我国城市儿童零食消费行为的变化,为有关部门制定儿童饮食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使用1998年开展的“儿童少年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现况调查”和2008年开展的“大城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儿童少年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现况调查”于1998年3-5月在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4城市3~14岁儿童少年中开展。该调查的抽样方法为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首先将4城市的城区分为市区和近郊区2层,每层随机抽取1个区,然后从被抽中的区中各随机抽取4~6所幼儿园和4~6所中小学校,最后从抽中的幼儿园和学校每个年级再随机抽取1~2个班,抽中班的学生及其家长全体入选。“大城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于2008年5-7月在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西安、成都和北京7城市的6~17岁儿童中开展,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每个调查城市城区抽取1个市区,每个区选取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从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不包括初三年级)中随机选择班级,选中班级的学生及其家长全体入选,每个年级分别抽取120~150人。本研究将2次调查都包含的8~14岁年龄段市区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合计6 189名。1998年样本量为3 094名(男1 509名,女1 585名),8~12岁2 105人,13~14岁989人;2008年样本量为3 095名(男1 560名,女1 535名),8~12岁2 171人,13~14岁924人。2次调查儿童的性别、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8.6,P值均>0.05)。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问卷均为自行设计,且经过专家审阅和预实验。问卷收集了儿童是否食用零食、最常食用的零食种类(膨化食品、糖果类、谷类、冷饮、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类、肉蛋类及海产品、油炸类及薯类共计八大类)、饮料的人均日饮用量、饮用饮料种类等相关信息。

2次调查中,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填写,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在调查员讲解后,当场自行填写。所有家庭或家长问卷均由学生带回家中,家长填写完整后次日交回。

2次调查均实施了严格的项目培训、统一问卷调查的询问及填写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进行抽查督导。

1.3 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02进行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以保证录入的准确性。数据经核对和清理后,用SAS 8.0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报告率描述零食消费行为10 a前后的变化。采用χ2检验10 a前后2次调查的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吃零食比例的变化

2次调查中儿童吃零食的比例一直很高,均在98%以上。2008年儿童吃零食的比例为98.9%,显著高于1998年的98.2%(χ2=5.95,P<0.05)。女生吃零食的比例(99.2%)高于男生(9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岁年龄组10 a后儿童吃零食的比例尽管有所升高,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13~14岁年龄组10 a后吃零食的比例显著提高(χ2=4.47,P<0.05),见表1。

2.2 零食种类的变化

新鲜水果蔬菜类、谷类和冷饮一直是儿童最常食用零食种类的前3位。10 a后,冷饮、油炸类及薯类、肉蛋类及海产品、坚果类4类零食的食用比例均显著上升。其中,冷饮类食用比例上升幅度最大,从1998年的59.5%上升到2008年的75.7%。而新鲜水果蔬菜、谷类和膨化食品在10 a后食用比例显著下降,新鲜水果蔬菜的食用比例下降幅度最大,从1998年的85.1%下降到了2008年的74.5%。见表2。

2.3 饮料人均日饮用量及经常饮用的饮料种类变化

1998年儿童的饮料人均日饮用量的平均值为(329.1±107.3)mL,2008年达到(528.8±72.9)mL。

牛奶和酸奶一直是儿童最常饮用的饮品,但10 a来有下降的趋势,饮用比例从1998年的81.5%下降到2008年的66.7%。碳酸饮料饮用比例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1998年的78.5%下降到57.1%;而其他含糖饮料的饮用比例则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25.7%上升到2008年的60.5%。经检验,每种饮料儿童饮用比例10 a前后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注:儿童饮用该种类饮料的人数比例10年变化,a在年龄别性别层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不分性别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吃零食早已是我国儿童的普遍行为。分析结果显示,1998年和2008年的调查结果零食食用率均达到98%以上,10 a后儿童吃零食的比例还略有上升。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适当食用零食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另外,吃零食时还可得到一定的享受,因此不能简单地杜绝吃零食,而应该正确引导,让儿童掌握好如何吃零食以及如何选择零食。

不同零食的营养价值有所不同,冷饮类、油炸类及薯类、糖果类、膨化食品类等都是高能量、低营养素的食物,要少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由于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益,应该鼓励多吃,谷类、肉蛋类及海产品和坚果类零食可在一定情况下适时适量食用。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与1992年相比,我国居民平均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有所下降[5]。本次调查也显示,尽管新鲜蔬菜水果类和谷类10 a来一直位于儿童最常食用零食种类的前3位,但常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谷类的儿童所占比例却显著下降。因此,建议鼓励儿童及其家长在选择零食时要多考虑食用蔬菜水果。另外,虽然冷饮类零食也一直位于儿童最常食用零食种类的前3位,但食用比例却显著上升,到2008年跃居到了第一位。冷饮以冰凉甜滑的口感获得了广大儿童热爱,但由于冷饮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性,同时高能量、几乎不含营养素等特点,只能增加能量的摄入,应尽量少吃。为此,在日后的宣传教育中,各类零食的特点应成为宣传重点,使儿童了解各种零食的营养成分及构成,合理选择有营养的零食。饮料作为零食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已有许多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用饮料特别是软饮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饮食行为。饮料消费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在过去的20 a中,美国的软饮料消费增长了3倍,56%~85%的在校学生每天至少消费1瓶软饮料[6]。在“2000年全球饮料工业形势回顾”中提到,在5 a中,西欧软饮料市场增长了14%,消费量增长了1亿升[7]。笔者的研究结果也发现,城市儿童平均每年饮料饮用量从1998年的330 mL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500 mL。另外,牛奶和酸奶的饮用比例有所下降,而固体饮料、功能饮料、含乳饮料等在内的含糖饮料和茶饮料的饮用比例10 a后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含糖饮料消费的提高可能与近些年来饮料的种类日益更新和不断增多有关。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可能造成儿童身材矮小[8]、骨折[9]、龋齿、增加发生肥胖的危险性[6,8,9]等,还可能与儿童成人之后罹患慢性病相关[10]。10 a后,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人数比例虽然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仍有57.1%的儿童经常饮用碳酸饮料。提示仍需加强碳酸饮料相关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儿童及其家长尽量选择牛奶和酸奶作为饮料,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综上所述,10 a来我国城市儿童吃零食的习惯变化不大,但选择蔬菜水果等营养价值高的零食的比例却有所下降,选择冷饮等营养价值低的零食的比例上升;饮料的消费量也有所上升。因此,应针对儿童及其家长、学校甚至全人群实施零食相关知识的营养教育和干预,以改善儿童不健康的零食消费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志谢 感谢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998年和2008年2次调查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被调查对象及工作人员。

摘要:目的 分析1998-2008年中国部分城市8~14岁儿童零食消费行为变化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1998年和2008年在广州等市开展的儿童饮食行为数据进行分析。2次调查均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8~14岁的儿童6 189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零食消费行为。结果 2次调查中城市儿童零食消费比例始终在98%以上,最常食用零食种类选择冷饮类的比例从59.5%上升到75.7%;新鲜蔬菜水果类从85.1%下降到74.5%;饮料的人均日饮用量从1998年的329.1 mL上升到528.8 mL,碳酸饮料饮用比例从1998年的78.5%下降到57.1%,其他含糖饮料饮用比例则从1998年的25.7%上升到60.5%。结论 儿童吃零食的比例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饮料的饮用量有所上升,零食种类的选择有所变化。应加强儿童及其家长营养知识教育和干预,培养健康的零食消费习惯。

关键词:饮食习惯,进食,饮料,儿童,青少年,城市

参考文献

[1]刘爱玲,李艳平,郝利楠,等.我国7城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9,25(9):650-667.

[2]SARAH MP,LINDA GB,ELENA NN,et al.Energy dense snackfood intake in adolescence: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 to weight and fat-ness.Obes Res,2004,12(3):461-472.

[3]KREBS NF,HIMES JH,JACOBSON D,et al.Assessment of childand adolescent overweight and obesity.Pediatrics,2007,120(Suppl4):S193-S228.

[4]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5]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6]HARRINGTON S.The role of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in adolescent obesit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Sch Nurs,2008,24(1):3-12.

[7]德国威尔德公司.2000年全球饮料工业形势回顾.饮料工业,2001,4(2):48-49.

[8]DENNISON BA,ROCKWELL HL,BAKER SL.Excess fruit juiceconsumption by preschool-aged children is associated with short statureand obesity.Pediatrics,1997,99:15-22.

[9]WYSHAK G.Teenaged girls,carbonated beverage consumption,andbone fractures.Arch Pediatr Adoles Med,2000,154:610-613.

篇4:零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

“电商”成为继连锁化经营之后越来越主流的休闲食品售卖模式。

三只松鼠2.66亿元,百草味1.56亿元,良品铺子1.23亿元,这是排名前三的零食电商品牌2015年双十一线上全渠道的销售额。短短一天,三家零食电商的销售额就突破了5.45亿元的规模。日渐兴起的零食电商,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掠夺着休闲食品这座大金矿。

“以前买零食总是去超市,但现在我更喜欢在网上买,很方便,而且一般都去固定的那家。”一位大学生表示。其实她只是万千网购零食人群中的一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有了新的零食消费观。

井喷的市场不仅带来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还有竞争的加剧。近两年来,三只松鼠、百草味和良品铺子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他们在渠道、物流、营销等方面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拉锯战,双十一更是上演了“明星”对垒的戏码,各自都请来明星助阵。

商业领域常有的规律是,“老大和老二竞争,老三不见了”。这个规律同样适合零食电商,这三家品牌的激烈竞争,让他们迅速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据淘宝天猫数据魔方显示,2015年天猫零食坚果月度“热销品牌排行”中,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基本稳居该排行榜第一、二、三名。

如果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在排名前十的品牌中,除了成立于2012年的三只松鼠是纯粹的电商品牌之外,其他的品牌基本是从传统渠道转型而来。以第一阵营的百草味为例,它成立于2003年,在2010年全面转型线上之前已经在休闲食品行业深耕了10年。线下渠道的积累加上线上运营的快速决断,让它成了传统转型电商的最成功案例。

竞争迫使三只松鼠、百草味和良品铺子引领了休闲食品行业的创新。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们正在改变国人的休闲食品消费习惯。

篇5:大学生零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零食消费状况调查

组员:刘根、马宏伟、范承玉、江勇樾、宋杭

一、调查背景:

由于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再加上学校及寝室周围零食店众多,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零食消费习惯。(2)针对大学生的这些消费行为,对卖零食的店家提出改进性建议。

三、研究时间:2011-1

2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调查地点:校内、学生公寓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五、小组分工:

组长:刘根(负责书面报告及汇报)

组员:范承玉、江勇樾(负责问卷调查)马宏伟、宋杭(负责总结材料及PPT的制作)

六、研究问题:

1. 大学生的零食消费行为及习惯

七、问卷调查

(1)你经常吃零食吗?

A.经常吃 B.偶尔吃 C.很少吃D.没有吃过

(2)你一般什么时候吃零食?

A.饭前吃 B.饭后吃C.想吃就吃

(3)你有定期买零食的习惯吗?

A.一周两次B.一周一次 C.两周以上一次D.没有定期购买习惯

(4)你每个月零食花费多少?

A.50以下 B.50-100 C.100-150D.150-200 E.200以上

(5)你购买零食一般都通过哪些途径?

A.附近超市 B.连锁超市 C.小卖部D.专门卖零食的地方 E.其他方式

(6)你购买零食更注重哪方面的内容?

A.食品安全B.合理的价格C.良好的口碑D.带来的功效E.生产日期F.漂亮的包装G.其他方面

(7)你每个月的生活费多少?

A.700-800 B.800-900C.900-1000D.1000-2000E.2000以上

(8)你喜欢吃什么类型的零食?

A.果冻B.巧克力C.饼干D.饮料E.膨化食品F.坚果G.凉果(话梅、芒果等)H.其他

八、统计分析:

第1题、有42.9%的人经常吃零食;有49%的偶尔吃零食;还有

8.2%的人很少吃零食,没有没吃过零食的人。

大多数的人都有零食消费习惯,说明零食在大多数人的眼 中还是具有诱惑性的。

第2题、接受调查的所有人对于零食都是想吃就此,没有固定的消费时间限定。表明大学生吃零食都是很随性的,与吃没吃过饭无关。

第3题、调查中有16.3%的人一周买两次零食;一周一次及两周一次的分别为6.1﹪和4.1﹪;73.5﹪的人没有定期购买习惯 说明多数人没有固定买零食的习惯,都是想吃就买,没有一定计划。

第4题、有34.7%的人每月零食花费50以下;有

32.7%的人零食花费50-100;有16.3%的在100-150之间,8.2%的处于150-200;剩下的8.2%在200以上

看来大部分的人都每月的零食花费在0-100之间,平均每天的零食花费在3.3元。

第5题、有61.2%的人通过附近超市购买零食;有28.6%和28.6%的在连锁超市和小卖部买零食;22.4%在专门卖零食的地方买;剩下的6.1%通过其他方式。

这说明大学生买零食大多以就近为主,越接近学生的地方就越有机会促成学生购买零食。

第6题、有59.2%的人注重零食的质量和安全;有24.5%的人注重合理的价格;有69.2%的人注重良好的口碑。4.1%的人注重带来的功效;16.3%的人注重生产日期;10.2%的人注重漂亮的外观及其他方面。

看来除了良好的口感之外,大部分的同学对零食质量和安全还是很注意的,并且良好的口碑也是吸引学生的又一重大因素。

第7题、有12.2%的人每月生活费在700-800;有16.3%的人每月生活费在800-900;有30.6%的人每月生活费在900-100;有40.8%的人每月生活费在1000-2000;有2%的人每月生活费在2000以上。

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钱在1000-2000之间,因此商家还有很大的空间吸引学生提高每月的零食消费额。

第8题、26.3%的人喜欢果冻零食;30.6%的人喜欢巧克力零食;32.7%的人喜欢饼干零食;38.8%的人喜欢饮料类零食;36.7%的人喜欢膨化食品;40.8%的人喜欢坚果;26.5%的人喜欢凉果类零食;32.7%的人喜欢其他零食;

大学生对于这几种零食的偏好程度基本相同,因此店家在店内的铺货量应该差不多。

五、我们的建议:

• 店家要不定期搞一些促销活动,来激起学生的购物欲望,以促进消费。

• 店家销售的零食应该以0-4元左右的小零食为主,辅助一些4元以上的进行搭配销售。

• 店家要想吸引学生购物就必须选方便的地点——寝室周围、校内。

• 店家不仅要注意所卖零食的口感,更要重视食品质量安全。• 要恰当运用口碑营销。

篇6:零食消费

最后自己还是去超市买了一点东西,但是消费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吧,因为之前还是有人可以说看一下哪条河就一开始第一目的就是种植二两去了,但是最后就是第一刀拿的东西就是他的邋遢方式,后来好像就放弃了,跟我逛了一圈之后去拿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拿完之后第1次想继续尝试,应该去记一下他的不能成功了。毕竟自己身上对自己的这些皮肤什么的身体状况,有什么事呢?自我感觉比较满意的,但是最后自己就去践踏自己,然后我以后后悔就真的没急了,就像我跟他说的时候,其实信号就是他一直在三叮嘱叮嘱自己说一定要按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的.皮肤并不是说你下去下去,然后对自己的身体没有造成影响,根本就不会造成影响的,就是他们觉得是一种潜移默化然后自己越来的吧。

后来就是买了泡芙是相对来说比较令自己开心了,现在就是去宿舍里面我和大家一起吃,因为前几天的话他们也是买了那个蛋糕,他当时买的就更贵了一些,他买的是12块钱一盒的东西,10多块钱余姚一共有4个,然后他就和我们宿舍里面的人一起分了嘛,但是这刚才买的那个泡芙好像就只需要7块钱赚着。虽然说这种觉得里面的多少好像不一定是上今晚上给我但是进来的那一刻就其实也不多不少,好像是5个人来找,其实是刚刚好和宿舍的人分完之后自己就会吃两个,这样子也得到了自己的特殊对待,自己就会觉得很开心。

篇7:零食调查报告

零食调查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校园里,刚打扫完的地面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食品的包装袋、冰糕棍或是瓜子皮等垃圾,不仅使我们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且严重影响了我们学校的环境卫生。那是因为我们许多同学买零食吃,所以地上有很多的垃圾。

我们学校里也有一个小卖部,我发现,每当下课铃敲响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争先恐后的跑去买零食吃,这时,小卖部就挤得水泄不通的。有的同学害怕上课了,就抓起零食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上课铃敲响的时候就一边嚼着零食一边不紧不慢的走回教室,回到教室的时候,嘴巴里的零食就消失啦! 学校里虽然一再强调不准吃零食,家长也不允许孩子经常吃小零食,可他们为什么还要去买去吃呢?也许是被小食品的花哨的外观所吸引,也许是对小食品的良好的口感所吸引,也许是对经常吃小食品对身体的危害不了解,才趋驱使那么多的同学对小食品那么钟情。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小食品的保质期,小食品的营养成分,并且引导他们不过多的吃小食品,特做了如下题目的调查。

调查问卷

1.你很喜欢吃零食吗

A. 很喜欢B. 较喜欢C. 不喜欢

2. 你买零食时是否考虑到零食的质量问题()

A. 经常 B. 偶尔C. 从不

3. 你买零食时会先看零食的商标吗()

A.经常 B. 偶尔 C.从不

4.平时购买食品,你是否会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A. 每件食品都会看B. 贵重的才看 C.从不

5. 如果事先知道是“三无食品”你会吃吗

(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A.经常 B. 偶尔 C. 从不

6. 你有过因吃零食而导致拉肚子的现象吗()

A. 经常 B. 偶尔 C.从不

7. 你平时是否会关注生活中的食品危害问题()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

8.平时购买食物时,你是否会先了解食物的成份()

A.经常B. 偶尔 C.从不

9 .你每月用于零食的金钱大约是多少()

A. 小于10元 B. 10-30元 C. 30-50元 D. 50元以上

二、调查数据情况及分析

这次共调查了我们班50个同学。

第一个题目选A的35人,选B的10人,选C的5人,从这个调查的结果分析,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吃小零食,这也正符合了小同学的年龄特点。但还有些同学不太喜欢吃,大多是男生。

第二个题目有10个同学考虑食品质量,偶尔考虑的占了15个,还有25个同学是不考虑食品质量的,就不管自己吃的什么。

第三个题目,选A的8人,还是有不少的同学在买小食品的时候还是看看他买的什么东西的,但是还有30个同学只是偶尔看食品的商标,这说明还是有不少的同学连看都不看的就去买了要吃的。

第四个问题的结果是10个同学经常会看的,还有20个偶尔看生产日期,还有20个是不看这个问题的,太可怕了。

第五个问题的结果是选A的有10个,选B的有24个,选C的16个,这个结果说明有的同学明明知道是三无食品可还要吃,这说

明他们太喜欢吃零食了,通过这个调查,希望同学们明白以后要注意食品的质量问题。

第六个问题的结果是有3个同学经常导致身体不舒服,15个同学偶尔有身体不舒服,这说明有不少的同学曾经受小食品的伤害。

第七个题目的调查结果是选A的0个,选B的15个,选C的35个,这个数据说明了同学们对于小食品的安全隐患完全不知道。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提醒孩子们注意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第八个题目的结果是调查同学们是否了解食物的成分,选A的同学只占5个,选B占12个,选C的占33个,有这么多的同学是不了解食品的成分。

第九题的结果是选A的有13个,选B的20个,说明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零食占据了零花钱的绝大部分,也说明我们的同学节俭意识还不够强。

调查的结果是非常令人吃惊的,同学们对于小食品的了解,以及吃小食品对自己的危害了解得如此少!足够让所有人重视!

三、小学生爱吃零食的原因

1、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绝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我们虽然是农村学校,但家家户户都靠种棚发了财,因此孩子要是找他们要钱,说什么要买本子、笔、橡皮什么的,家长一般不会拒绝,给个几块钱很正常。每逢春节,小孩子都能获得很多的“压岁钱”。 “压岁钱”上千元都很正常。

2、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人们随意地啃食零食,而且随意地乱扔果皮、垃圾,孩子们看到眼里,记在心里。

3、家长溺爱。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家长们尤其是爷爷奶奶都溺爱自己的独苗,很多父母忙于种棚赚钱,每天早出晚归,对孩子的照顾不够,为了能弥补自己心里的愧疚,常常以金钱的方式来表达。

4、电视广告的影响。同学们常常受广告、电视食品宣传影响,看什么包装希奇,色彩鲜艳就选购什么,电视广告什么就要买什么。

5、同学们自身贪玩好吃。他们整天关注的事情,除了玩就是吃零食了。

6、受身边同学的影响。很多同学见到别人吃零食,很爱去凑热闹,过过嘴瘾。一旦觉得好吃就会效仿,买来一饱口福。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上几点原因。同学们吃零食究竟存在多大的危害呢?

四、吃零食存在的危害

1、影响食欲,影响生长发育。有些同学经常吃零食,如以饼干、方便面等替代一日三餐。零食中的酸、甜、咸、辣等各种味道都非常的强烈刺激,经常吃,会造成味觉的破坏,进而对一般的饮食根本不能引起食欲,影响其生长发育。

2、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吃零食常常是不分时间和场合的,如在公路边,大街上,边走边吃。这样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还会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生病。

3、影响身体健康。人的身体器官都有它活动的规律,到了一定的时候,会产生饥饿的感觉。经常吃零食,常常就强力打破这种规律,必然就会对身体器官产生危害。经常吃零食还会加重人的胃肠负担,使胃肠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得不到休息,因而会减弱消化器官的工作能力,引起消化不良症。

4、对环境形成污染。绝大多数吃零食者,都爱把零食包装随意扔掉,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少数同学把零食尤其是辣皮之类的带到教室,在教室里形成了一股怪味并且影响了他人的学习。

5、浪费金钱。经常吃零食,容易造成浪费,不利于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

既然吃零食的危害这么多,怎样解决同学们爱吃乱吃零食这一难题呢?

五、解决小学生爱吃零食的办法

1、家校结合,加强教育,使其认识危害,正确对待零食。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生理、心理阶段,有必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生理、心理的知识教育,让他们正确对待“零食”,认识经常吃零食对身体的危害性。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人的习惯不是生来具有的,是受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家长和老师可以教育学生以良好的饮食习惯替代不良习惯。

3、控制零花钱,教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家长要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做到不该买的不买,不该吃的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同学们吃零食。

4、老师和家长要有正确的对待态度。面对学生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不必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不要一看见学生吃零食就大发雷霆,大声喝斥。如果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得不偿失。

5、定时定量吃零食。吃零食的现象既然一时无法消除,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引导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零食,最好是在正餐前一至二小时,供给量不要太多,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这样既减少了同学们随意吃零食的坏习惯,也对同学们身体健康有益。 以上就这次调查的结果。我在调查过程中收获不小,不仅知道了应该注意小零食的质量,还知道了吃小零食的危害,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有帮助。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大家以后少买一些零食吧!

零食调查报告2

调查的背景: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日渐重视,饮食是人们首先关注的。而零食作为一种被人们曾经当做不健康饮食的消费品,现在因为人们对健康概念更深入的理解,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处于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家庭供给,大多大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有94%以上都有吃零食的习惯,全国百万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大学生零食消费占大学生生活消费很大一部分,零食消费对其它生活消费是否产生影响,零食又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为此我们针对大学生零食消费情况做了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达84.5%。零食消费情况,大致包括零食消费的类型、数量、费用、偏好等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分析研究大学生在零食消费方面的习惯和费用,以及大学生对进口食品的态度,希望对零食消费水平没有统计的同学和销售零食的销售商有所帮助。

调查样本特征:

参与调查的的样本性别比例。(A男生B女生)。

此次的问卷调查,在年级上的分布比例,可以说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年级比例分别是40.24%,57.40%和2.37%。在年级的分布上,主要是以大一大二为主体,这基本上是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大三的学生,由于忙着各自前程,并且毕业在即,较难实施调查。 调查数据分析:

1.每个月的零食花费。

有31.36%的大学生零食消费在100元以下,这部分人多零食的消费不算高,也不会刻意去追求,只是随着自己的爱好。50.30%的大学生的零食消费在100-3000元之间,这部分人买零食的频率稍高,处于中等水平。他们会偶尔去追求一些自己比较心仪的好一点的零食。16.57%的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是300-500元,这对于一般生活水平的大学生来说,是比较高的。有1.78%的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水平,在500元以上,这种在学生中占少量比例,说明零食虽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能代表主食,且这类同学平时的生活消费水平也随之增高。

2.零食对身体的影响

31.36%的大学生说不清楚零食对身体是好或者是坏,认为零食对人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影响,48.52%的大学生认为零食对身体没有好处,甚至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只有20.12%的大学生认为零食对身体有好处。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大部分人认为正常的生活里还是需要一定的零食。

3.每周购买零食的次数。

8.28%的大学生是经常性的吃零食,每周购买零食的次数高达10次左右,这些大学生对零食的需求量大,而且会形成特定的零食消费习惯。零食对于这些人对于这些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生活品了。60.36%的大学生消费零食的程度不高,只能说是正常水准,这和大众消费程度差不多。25.44%的大学生是经常性的消费零食,他们对零食的需求性较高,具有有一定的消费量。只有5.92%的大学生不吃零食,这些人大多数只占了极少的比例,但也有一些原因。综述,大部分大学生都会消费零食,可以说大学生零食市场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4买零食的地方

调查显示,有34.59%的大学生经常去大型的连锁超市买零食,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等。这些人可能是生活习惯的原因,他们买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愿意去大型超市,或者超市的商品种类更多,选择性更大的原因。以至于他们买零食也愿意去超市。有44.65%的大学生在学校超市购买零食,大部分超市的种类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给学校的超市有了很大的商机,他们应该加强零食方面的管理,吸引跟多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商店。还有14.47%的同学喜欢网购,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重要购物方式,且现代大多数青年人喜欢宅居在家,网购刚好满足他们不出家门的需求,同时,现代运输的发展,是的物流速度不断提升,未来网购将会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零食的网购正慢慢的将壮大。 剩下6.29%的同学,购买零食的途径则是其他。

5.吃零食的原因

45.83%的大学生吃零食,是应为零食的特殊的和不同的口味,大家觉得好吃,所以选择吃零食。12.5%的大学生吃零食是因为身边的人吃的原因,对自己有诱惑而吃零食。41.67%的大学生吃零食是因为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无聊,看电影,朋友聊天等。

只有少部分人是因为诱惑而吃零食,绝大部分是别的原因。所以,零食生产者对零食的种类、样式、口味等各方面加以研究,这样可以促进零食的销售。

6.喜欢的零食(多选项)

20.49%的大学生比较喜欢膨化类的食品,11.36%的`大学生喜欢冷冻食品,16.02%的大学生喜欢果仁类的食品,16.02%的大学生喜欢糖果类的食品,8.72%的大学生喜欢速食类,10.75%的大学生喜欢糕点,13.39%的大学生喜欢流质品类的食品饮料,还有一些其他的食品也受大学生的喜爱。各种种类的食品受喜爱的程度相差无几,每种零食都占有差不多的市场。这就给商家有了经营的选择性,可以选择某一种或多种销售。

购买时注重质量、口感、价格的大学生占了90%以上的比例,只有少数人会注重品牌之类的。这也是大所数人在选择零食类时看重的方面。

7.进口零食的看法

54.17%的大学生会去购买进口零食,45.83%的大学生不会去消费进口零食。会去消费进口零食的大学生中,43.52%的是因为觉得进口的东西比较新奇送礼够档次;51.29%是喜欢进口零食,觉得口味好;5.19%的人是因为朋友、同学的介绍。

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喜欢进口零食,他们觉得进口零食比我们国产的好,这和好多人比较喜欢进口的东西一样。而不去买进口的人一部分是因为比较贵。

调查结果:

1.大学生普遍有吃零食的习惯。其中有15.38%的学生非常喜欢吃,有47.34%的大学生经常吃零食,31.95%的大学生吃零食的程度一般,有5.33%的学生几乎不吃零。

2.大部分大学生平均每周都会去购买零食,且用于购买零食的金额在10—50元之间居多(其中有41.67%的学生一周用于购买零食的金额在21-50之间)。

3.大学生的口味偏好不一,有很多学生比较偏爱甜味和辣味的零食,还有些口味比较好的膨化食品等。

4.大学生购买零食主要是出于个人习惯。而且他们比较关注的是零食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和零食的口感诱人。

5.大多大学生主要是采取就近原则,主要是在校内的超市和商店购买零食。

我们的建议

对于商家:

1.大部分大学生在饮食观念上还是比较关心安全和健康问题,所以零食商家应特别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2.现在的大学生在零食方面比较注重口味,且比较多样化,所以商家应该丰富零食的品种,提供足够多的选择空间。

3.应合理制定零食价格。对于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薄利多销”不失为一个盈利的好方法。

4.合适地调整不同类别零食销售的结构,在保证零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些口感较好的零食并适当增加新鲜水果。

5.对各种零食分不同规格包装销售,不同学生、不同时候对某种零食的数量需求都有区别,因此零食分大中小规格包装销售将会受欢迎。

6.对于零食的包装设计应该新颖独特,适合现在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7.现在有很多学生上网比较多,喜欢宅宿舍,建议商家可以根据情况提供电话及网络订购的销售方式。

8. 店家要不定期搞一些促销活动,来激起学生的购物欲望,以促进消费。

9. 店家要想吸引学生购物就必须选方便的地点——寝室周围、校内。

10. 要恰当运用口碑营销(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同学、朋友的影响)。

对于学生 :

适度的零食消费有利于调节生活,过度的零食消费不仅有害身体健康,而且也使生活消费相对付出较多,不利于在校的学生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零食调查报告3

学校一向说不能带零食或是在校门买零食进入校园,可是我们班上许多的同学一放学就往小卖部的方向直奔,去买零食吃。大家都喜欢吃什么?为什么喜欢吃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好还是坏?我带着这大大小小的问题,踏上了调查之路。

我通过对全班同学、家人进行询问和查找资料,找到了我想要的结果。

女孩子普遍喜欢吃奶糖、巧克力、饼干、布丁等甜食。而男孩子喜欢吃薯片、饼干、和辣条。看来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口味都各不相同啊!

我不仅知道了同学各喜欢吃什么,通过调查和查找资料,我还知道了以下的原因:女孩子喜欢吃奶糖、巧克力、蛋糕,是因为它们的包装精美,口感细腻,香味更是浓郁;而男孩子喜欢吃薯片,辣条等,是因为它们的口感很刺激,挑战味蕾,激发食欲,有时甚至辣得人大汗淋漓,格外过瘾。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想对爱吃零食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提出几点建议:

1.不要吃太辣的食品,因为辛辣的食物对肠胃的刺激性很大,容易造成不适。

2.少吃甜食,这样能减少蛀牙和肥胖的风险,小朋友如果吃太多的甜食,会导致近视,发育缓慢。

3.荤素搭配,这样才能营养均衡

4.多吃水果,这样可以让营养更全面,也可以让皮肤变得水灵灵的。

看了我的这份关于零食的调查报告,你是不是也应该马上告诉你的亲朋好友要少吃一点零食呢!

零食调查报告4

如果你从学校经过,你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尽管学校三令五申让同学们注意食品安全,拒绝零食,可是放学后,大部分同学还是如饿虎般地朝学校门口的小商店冲去,去买各式各样的小食品,导致马路上拥挤不堪,果皮和纸屑随处可见。

为什么大家对小食品那么钟情呢?我特意对我校学生的吃零食现象进行了调查。

调 查

通过观察,我发现每到放学的时间,对着校门的马路两侧就会冒出很多流动的摊位,小贩的吆喝声吸引了饥肠辘辘的同学,把小摊围个水泄不通。我数了数,三年级四班一共57名同学,走出校门后,只有18名同学径直回家,或被家长接走。其余39名同学都被吸引了过去,约占总数的70%;。

我又对32位同学进行了调查,其中经常吃零食的19人,占59%;偶尔吃零食的10人,占31%;从未在校门口买过零食的仅有3人,还不到10%。 可见吃零食的同学还不在少数,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吃小零食,难以抵挡它的诱惑。

分 析

1. 零食基本上都是包装简单,色彩鲜艳的三无产品,很不卫生但价格低廉,一般在1-3元,学生都能承受。

2. 零食大部分为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还有一些甜食和饮料,热量高又没营养。为了增加口感,加了许多添加剂,对身体都发育非常不利,但很合孩子们的胃口。

3. 绝大多数吃零食者,都爱把零食包装随意扔掉,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少数学生把零食带到教室,影响大家学习。

结 论

小学生喜欢买零食吃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家长都溺爱孩子,让孩子兜里装着零花钱,大手大脚地花。

2.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 容易被五花八门的零食包装、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香气所吸引。

3、商家为了挣钱,采用抽奖、赠送小礼物等各种促销方式,欺骗吸引孩子们消费。

4、一些同学不吃早饭,到放学时早已饥肠辘辘,难以抵挡美食诱惑。

建 议

小学生乱买零食,浪费金钱、影响健康、污染环境,危害非常大,为了帮助大家拒绝零食,还校园洁净,还身体健康,我给老师和家长以下建议:

1、控制零花钱。使学生兜里没钱,不得不远离零食。

2、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教育,使其认识危害,正确对待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保证早餐质量,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保证营养,不给零食可乘之机。

4.联合工商管理部门,治理周边小商小贩,让三无产品远离校园。

零食调查报告5

一、调查背景: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一日三餐主食外,零食也是其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们就在校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情况展开一次市场调研。

二、调查目的:1.调查了解大学生的零食消费习惯2.针对大学生对于零食消费行为,得出结果,以此对卖零食的店家提出改进性建议。

三、研究时间:20xx年6月

四、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有效问卷:64份(其中男性23份,女性41份)

五、调查问卷内容

1.受访者所在年级分布图

由图可看出受访者大多数为大一大二,占访问总人数的70.32%。大三大四的占29.78%。

2.受访者对零食的喜爱程度

由图可看出占接近受访者90%的人都喜欢吃零食,可见零食产品在大学生范围内深受喜爱。

3.受访者吃零食的频率

由图中可看出受访者吃零食的频率很高,而从来不吃零食的人数只占受访者总人数

的4.69%,可见大学生对零食的需求量较高。

4.受访者一般购买食品单价

由图看出受访者一般购买价格在1元以下占总人数的71.88%,11—20元占20.31%,20元以上则占7.82%,所以零食产品在大学生范围以低价格的食品更为受欢迎。

5.受访者每星期在零食上的花费

由图可看出受访者中每星期花费16—25元的占40.63%,而15元以下占34.38%,31—100占20.32%,100元以上仅占4.69%,零食食品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属于中低档消费。

6.受访者喜欢食品的类型

由于此题为多选题,可看出大多数受访者喜欢吃的零食类有膨化食品类,果脯类,饼干类,肉脯类,坚果类。其中坚果类受访者由56.25%选择。各类商品店开发大学生零食市场时可多为注重这几类零食产品

7.受访者购买食品更倾向于的包装类型

由图可以看出,小袋装较为受欢迎,占35.94%,盒装占23.44%,大袋与散装分别同样占20.31%,可见小份包装的零食产品更为容易携带,也容易被大家选择。

8.受访者购买食品最在意方面

由图可看出,受访者中67.19%的人选择了味道,21.88%的人选择了品质,剩下的人则分别选择了价格,外观与功能。可见对于零食产品来说,味道与品质依然是重中之重。

9.受访者购买以前没购买过的零食或品种因素

此题为多选题,受访者中有59.38%的选择了口味风格。48.44%的选择了他人介绍。42.19%的选择了外观包装。37.5%的选择了没见过,好奇心理。34.38%的选择了广告宣传。23.444%选择了价格。可见口味,广告宣传,外观包装对一件新的零食产品的推出均占有重要因素。

10.受访者购买食品途径

此题为多选题,受访者中84.38%的选择了就近超市,46.88%的选择了大型连锁超市,小卖店占45.31%,而网上购物与专卖店分别占25%与21.88%。受访者购买零食产品基本上采取就近原则,在大学附近的超市与小卖店较受欢迎。

六、总结

总体来说,零食产品在大学生范围内广受欢迎,有较高的需求量,这些对于商家与零食售卖商具有重大的商业意义。

建议:

1. 店家要不定期搞一些促销活动,来激起学生的购物欲望,以促进消费。

2. 店家销售的零食应该以0-10元左右的小零食为主,辅助一些10元以上的进行搭配销售。

3. 店家要想吸引学生购物就必须选方便的地点进行售卖如:寝室周围、校内小卖部或就近的超市。

4. 店家要注意所卖零食的口感,但同时也要重视食品质量安全。

5. 对于各类零食,店家在店内的铺货量应该差不多。坚果类,饼干类果脯类零食略微多些。

6. 对于食品包装,进行小包装类较好

7. 为更好推出新产品,首推味道然后做好宣传与外观包装

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大家来说,零食还是少吃一点为好。

零食调查报告6

在当今社会上,零食受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喜爱,于是我今天对我们私营城的几家小店进行了一次调查。

当我跨入一家小店的门,只见顾客稀少,可小店的老板却非常高兴。

我跨上前一步问:“叔叔,顾客这么少,你怎么会高兴呢?”

叔叔愣了一下说:“那倒不是,再过一个小时,顾客就多了?”

“那叔叔打扰了,我是来调查关于零食的销售数量的?”我有礼貌的说。

“好的,那你就随便问吧!”叔叔说。

“好,叔叔您生意最好的是几点到几点?”我问。

“生意最好的是几点到几点?好我告诉你,我一点到三点的顾客最多,我都快忙不过来了!”叔叔边笑边说。

“那您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呀?”我仰起头又问。

叔叔抓抓头说:“最少有六百块。”

“那最长来的顾客是谁?”我又问。

“一般是小孩!”叔叔说。

“那好叔叔,谢谢您的回答,我要先走了,再见!”我向那叔叔挥挥手,告别了他。

然而我又去了几家小店,信息基本相同,在店里消费最多的是小孩。

拜访了我们私营城的几家小店我觉得还不够,因此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些信息,从此得出了几个结论

一、购买零食的人大多数都是小孩;

二、消费金额很可观

三、如果暴吃零食的话就会引发厌食症,肥胖症等现象

四、不过吃零食也会有好处,可以防止低血糖,但是要重要的是要适当的吃

以上就是我的研究成果,;希望广大中小学生和成年人要时刻记住这些零食带来的危害,并利用自己的意志去克服这些坏习惯。同时此也感谢学校开展了这次活动:让我走进社会,感受社会的光彩!

零食调查报告7

一、调查背景: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日渐重视,饮食是人们首先关注的。而零食作为一种被人们曾经当做不健康饮食的消费品,现在因为人们对健康概念更深入的理解,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处于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家庭供给,大多大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

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一日三餐主食外,零食也是其生活的重要部分,本次调研就在校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情况展开一次市场调研。零食消费情况,大致包括零食消费的类型、数量、费用、偏好等有关内容。本次调查采用在线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然后加以分析研究。 调查过程中, 数据分析因问卷回收率以及被调查者配合程度不同,有少量误差,剔除了少部分没用的问卷,但对整体呈现的结果影响很小。

二、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分析研究大学生在零食消费方面的习惯和费用,以及大学生对进口食品的态度。有助于了解零食消费品市场。

三、调查时间:20xx年12月

四、调查方法:在线调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样本特征:

参与调查的的样本性别比例。

六、调查数据分析:

1、大学生月生活费:

由于调查样本偏向于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所以样本中大学生的的生活费水平属于中等偏下的。25.53%的大学生生活费在所在的城市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这类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比较少,他们跟注重满足生活所需。60%以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属于中等,这类大学生的数量所占的比例很大。他们满足基本生活后,还有部分钱余下,他们是普通零食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偶尔也会光顾进口食品市场和高档食品市场。只有6%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比较高,这也能满足他们对零食消费的更高要求。

所以,对于校园内的零食市场更多的消费者还是中等生活水平的大学生。因此,大学校园内的零食应更注重一般的零食,而想发展高端零食和进口零食,则比较难,消费者数量会比较少。

2、大学生吃零食的程度

21.28%的大学生是经常性的吃零食,这些大学生对零食的需求量大,而且会形成特定的零食消费习惯。零食对于这些人对于这些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生活品了。51.06%的大学生消费零食的程度不高,只能说是正常水准,这和大众消费程度差不多。25.53%的大学生是偶尔性的消费零食,他们对零食的需求性不高,但也有一定的消费量。只有2.13%的大学生不吃零食,这些人大多数只占了极少的比例,但也有一些原因。综述,大部分大学生都会消费零食,可以说大学生零食市场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3、买零食的地方

调查显示,有8.33%的大学生经常去大型的连锁超市买零食,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等。这些人可能是生活习惯的原因,他们买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愿意去大型超市,或者超市的商品种类更多,选择性更大的原因。以至于他们买零食也愿意去超市。有87.5%的大学生在就近的超市购买零食,大部分超市的种类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给一般的商店有了很大的商机,他们应该加强零食方面的管理,吸引跟多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商店。只有4.17%的大学生去专门的零食店买零食,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专门卖零食的店铺,这些店的零食种类丰富,但人流量不多,大学校园内部也有专门卖零食的店。这就需要这些店去加强宣传、普及,促使更多的人选择去专门的零食店铺。

4、零食的价位

有79%以上的大学生选择零食的价位在10元以下,这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能力有关系。并且由于大学生还是花钱的人,很少是挣钱的,他们在零食方面不会去追求高档的享受。16%以上的大学生的零食价位在15元左右,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稍高,很大的可能是城市来的学生。有2.08%的大学生零食价位是21-25元,这部分人和前面那部分人有很大的相似。只有2.08%的大学生零食价位在30元以上,这些学生平常会去追求一些高档的零食和一些新出的、新奇的零食。比如,哈根达斯等。这部分人可能跟多的去校外买零食,因为校内的零食可能满足不了他们追求高档的需求。

5、每个星期的零食花费

有39.58%的大学生零食消费在20元以下,这部分人多零食的消费不算高,也不会刻意去追求,只是随着自己的爱好。41.67%的大学生的零食消费在21-50元之间,这部分人买零食的频率稍高,处于中等水平。他们会偶尔去追求一些自己比较心仪的好一点的零食。10.42%的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是50-100元,这对于一般生活水平的大学生来说,是比较高的。有8.33%的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水平,在100元以上。

6、学校的零食是否能满足需求?

有22.92%的大学生认为一般大学校园内的零食课一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有64.58%认为大学校园的零食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有12.5%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内的零食不能满足平常的生活需求。

根据现在大学生的总体生活水平,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一部分稍微高一点的水准,少数一部分属于高等生活水平。而现在一所大学内的学生生活水平分布也基本上符合上述数据。再根据上面4、5、6三个题目的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的零食消费主要是在中低档的零食消费,也就是我们说的市场上的普通零食。只有少数大学生会去追求高档点的零食消费,比如,一些生活水平高的、有钱的大学生,还有一些恋爱中的大学生也或多或少会去追求一些“小资”消费。所以,大学校园的零食还是应以一般的零食市场为主,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就足以应付学生这个市场的需求。而稍微高档点的零食进驻校园内,会面临消费者比较少的局面,这对管理者是个几乎无解的情况,因为这不是自身产品和营销的问题,而是没有相应的消费群体。

7、吃零食的原因

45.83%的大学生吃零食,是应为零食的特殊的和不同的口味,大家觉得好吃,所以选择吃零食。12.5%的大学生吃零食是因为身边的人吃的原因,对自己有诱惑而吃零食。41.67%的大学生吃零食是因为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无聊,看电影,朋友聊天等。

只有少部分人是因为诱惑而吃零食,绝大部分是别的原因。所以,零食生产者对零食的种类、样式、口味等各方面加以研究,这样可以促进零食的销售。

8、班级(宿舍)敕令现象

10.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班级(宿舍)吃零食的现象普遍。3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班级(宿舍)吃零食的显现比较普遍。43.75%大学生班级(宿舍)吃零食现象一般。只有8.33%的大学生班级(宿舍)几乎不吃零食。

由数据可知,大学生对零售的消费是个很大的量,这个零食生产商来说是个很好的现象。只要占有了大学生零食消费市场中的一定份额,就可以保证良好的经营。

9、零食代替早餐

6.25%的大学生经常用零食代替早餐。27.08%的大学生会偶尔性的用零食代替早餐。45.83%的大学生很少会用零食代替早餐。20.83%的大学生不会用零食代替早餐。

只有少数大学生会用零食代替早餐,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是很紧迫,有足够的时间去吃早餐;二是大学生对身体方面的健康更加重视。所以,碎玉零食生产者来说,适合 代替早餐类的零食可以适当的生产就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10、喜欢的零食(多选项)

33.33%的大学生比较喜欢膨化类的食品,31.25%的大学生喜欢巧克力类的食品,54.17%的大学生喜欢果仁类的食品,35.42%的大学生喜欢糖果类的食品,45.83%的大学生喜欢饼干,45.83%的大学生喜欢卤制品类的食品,47.92%的大学生喜欢流质品类的食品,还有一些其他的食品也受大学生的喜爱。

各种种类的食品受喜爱的程度相差无几,每种零食都占有差不多的市场。这就给商家有了经营的选择性,可以选择某一种或多种销售。

11、购买新的零食的原因(多选项)

31.25%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因为特殊的包装,62.5%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价格合理,37.5%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因为商家的宣传广告,45.83%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朋友介绍,52.08%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由于好奇心。

促使大学生尝试新的零食,有各种原因。这样生产者在每生产一种新的零食时,为了能够更好的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的份额,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考虑零食的口味、包装、营销方式等。

12、吃零食时的情绪和时间

25%的大学生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吃零食,16.67%的大学生在情绪失落的时候吃零食,来缓解情绪的低落,58.33%的大学生认为吃零食和情绪无关。

25%的大学生有空就会吃零食,这属于“吃货”类,33.33%的大学生平时饿了会选择零食来填肚子,41.67%的大学生零食根据自己当时的意愿。这可以给零食生产者一些提示。

13、购买时注重质量、口感、价格的大学生占了90%以上的比例,只有少数人会注重品牌之类的。这也是大所数人在选择零食类时看重的方面。

14、零食口味

33.33%的大学生偏向于甜的零食,47.92%的大学生喜欢辣味的零食,只有12.5%和6.25%的大学生喜欢咸的和酸的零食。这是大多数人的口味选择。

15、进口零食的看法

54.17%的大学生会去购买进口零食,45.83%的大学生不会去消费进口零食。会去消费进口零食的大学生中,66.67%的是因为觉得进口的东西比较新奇;29.17%是喜欢进口零食,觉得口味好;4.17%的人是因为朋友、同学的介绍。

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喜欢进口零食,他们觉得进口零食比我们国产的好,这和好多人比较喜欢进口的东西一样。而不去买进口的人一部分是因为比较贵。

16、不吃零食担心。。。

25%的大学生是因为怕身体长胖而不吃零食,20.83%的大学生是觉得零食消费高,20.83%担心零食存在质量问题,33.33%的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不吃零食。

这可以使我们想到一些家长在谈论孩子吃零食时,考虑的也基本上是这些东西。零食的质量、高卡路里等。这就对我们的零食生产者提出了考验。该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17、上课吃零食

有2.08%的大学生经常在上课时吃零食,70%以上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在上课时吃过零食,22.92%的大学生从不在上课时吃零食。

零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生活的便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需要我们正确的看待。

18、零食对身体

50%的大学生说不清楚零食对身体是好或者是坏,35.42%的大学生认为零食对身体没有好处,甚至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只有14.58%的大学生认为零食对身体有好处。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大部分人认为正常的生活里还是需要一定的零食。

七、调查结果:

1. 大学生普遍有吃零食的习惯。其中有21.28%的大学生经常吃零食,51.06%的大学生吃零食的程度一般,25.53%的学生偶尔会吃,有2.13%的学生几乎不吃零。

2. 大部分大学生平均每周都会去购买零食,且用于购买零食的金额在10—50元之间居多(其中有41.67%的学生一周用于购买零食的金额在21-50之间)。

3. 大学生的口味偏好不一,有很多学生比较偏爱甜味和辣味的零食,还有些口味比较好的膨化食品等。

4. 大学生购买零食主要是出于个人习惯。而且他们比较关注的是零食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和零食的口感诱人。

5. 大多大学生主要是采取就近原则,主要是在校内的超市和商店购买零食。

6. 大多数大学生不会用零食代替正餐。

八、建议:

1. 大部分大学生在饮食观念上还是比较关心安全和健康问题,所以零食商家应特别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2. 现在的大学生在零食方面比较注重口味,且比较多样化,所以商家应该丰富零食的品种,提供足够多的选择空间。

3. 应合理制定零食价格。对于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薄利多销”不失为一个盈利的好方法。

4. 合适地调整不同类别零食销售的结构,在保证零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些口感较好的零食并适当增加新鲜水果。

5. 对各种零食分不同规格包装销售,不同学生、不同时候对某种零食的数量需求都有区别,因此零食分大中小规格包装销售将会受欢迎。

6. 对于零食的包装设计应该新颖独特,适合现在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7. 现在有很多学生上网比较多,喜欢宅宿舍,建议商家可以根据情况提供电话及网络订购的销售方式。

8. 店家要不定期搞一些促销活动,来激起学生的购物欲望,以促进消费。

9. 店家要想吸引学生购物就必须选方便的地点——寝室周围、校内。

10. 要恰当运用口碑营销(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同学、朋友的影响)。

零食调查报告8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在社会中城市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老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以前的西部现在已经变成了华的城市,当然小学生的生活也更加好,大家在家不愁吃不愁穿,甚至除了一天的一日三餐,还有许许多多的零食,等着我们将它们消灭。而正是因为那么多零食,所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胖,有更多的疾病来威胁我们生命,所以我决定做一次调查我要同学们所有喜欢吃零食。

二 、调查方法

1、阅读关于吃零食的利与害,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零食的来源。

2、走访各有关部门了解零食的分布量较多的地方。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的渠道

牵涉的方面,

具体的内容

网上搜集的资料

小店的热门度,以及每天的收益。

小店生意一般来说是在1点到3点的时候,十分热门,每天至少可以赚600块钱。

小店老板的讲述

每天是谁来买这些东西。

大多数是儿童和老年人。

爷爷那儿听说的

以前和现在对比。

以前买一包a4纸大小的零食,只要五毛,我现在买至少要3块以上。

……

……

……

四、结论

现在的小店比以前的小店收入是好多了,买的人多多了,钱比以前好赚多了,但是比以前贵很多,但是好像人们比以前钱更容易了,人也买得更多,从这小店的买卖中我们看出了我们生活正在改变,中国也在不断进步,但是零食有些好有些坏,所以我们吃零食前,要看看零食里面的营养成分,在抓起零食往嘴巴里塞,不然的话,在不知情况的时候,万一吃的中零食有害的物质,那真的是不得了的事情。希望大家多多爱惜我们的身体。

零食调查报告9

一、现状

现在,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有一些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据调查表明,我校200多名学生里98.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65.73%。仅有3.37%的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二、危害

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青少年最喜欢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学生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油炸类,会引致青少年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和热量供给充足,脂肪和食盐过多,而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膳食纤维供给不足。因此,应适当减少肪供给,如炸薯片、薯条、炸鸡翅、炸羊肉串、锅巴以及油炸方便面等食物应少吃;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类食品都应该少吃。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

第二,高糖食品。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这样孩子还处在似饱非饱的饥饿状态,所需营养不足,阻碍了正党生长。

第三,冷饮。许多青少年吃冷饮成癖,无论春夏秋冬,一有机会就大吃冷饮。大量吃冷饮会使胃肠道温度骤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还可能诱发经常性的轻微腹痛,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第四,洋快餐充当零食。一些洋快餐脂肪含量太高,营养不均衡,对儿童体格发育不利。美国曾刊登一幅画着热狗、汉堡包、薯条和雪糕的图片,上面写着“我们害死的美国人和烟草一样多”。洋快餐的故乡美国人都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国青少年有什么理由如此爱好洋快餐呢?

三、原因

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零食,使孩子的胃肠负担加重,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降低食欲,到吃饭的时候都吃不香了。饭不想吃了以后,肚子就会越来越饿,有的家长又过分娇惯孩子,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站着也吃,所以他们就大肆的吃零食,结果吃得越来越多,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也就越来越饿,饿了就更会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矫正

1、晓之以理

家长要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不要吃零食,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在全校学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学生谈话。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里的饮食情况,然后提出具体要求,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不能吃零食。过几天后,教师要询问学生的饮食改变情况,发现有进步,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三是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

2、定时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饭前不可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像吃零食了。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学告诉我们:同一刺激经常反复作用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系统(即动力定型),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后,孩子无需一直努力就能按时吃饭。每当接近吃饭时,他们就会出现饥饿感,产生条件反射,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时蠕动,这样就使孩子吃饭香甜,易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因此可以说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其他品质。

3、调剂饭菜

为了增进食欲,使孩子好好吃饭,家长要尽量把饭菜做得好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味俱全,再取个好听的菜名。

4、防止偏食

要使孩子得到足够营养,最好给与平衡的饮食,防止偏食。每样食物都不要吃得过多,因为几乎每一种事务中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某种营养。但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如果某一类食物吃得过多,别的一些食物量自然会相对减少,那么,就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

5、控制零花钱

现在有许多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给自己孩子零花钱,这就为孩子买零食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向家长所要吃零食的钱,而家长也应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学生做到不该买得不买,不该吃得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学生吃零食。当然,这些小食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关键是要适量适时。饭后用些水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

零食调查报告10

近来,有不少同学经常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零食,导致同学们放学后经常在校外逗留。我对零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调查一下。

为了调查清楚,我特意到校门口的小卖部走了一遭,结果发现,小卖部的零食主要分成几类:1、油辣棒类;2、煎炸类;3、薯片类等。其中有五毛的和一元的,其中五毛的最多,但十分不卫生,特别是油辣棒,抓一包在手上都有许多油渗透出来,再仔细一看,每根油辣棒上都有许多细盐。就算这样,也有许多同学围在校门口买这买那。据统计,我班有1/5的同学买零食,买的这些零食还有两类:糖类和饼干类。糖类是最干净的了,可同学不太喜欢糖,自己知道这些零食有害身体健康,还“偏向虎山行”。有的同学几乎每天都能在小卖部看到他的身影。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不要再外面的小卖部买那些来路不明的零食,爱护自己吧,别以自己的生命做赌,去赌一场不可能赢的游戏吧!

零食调查报告11

一、提出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油炸食品作为中国传统的特色食品一直得到广大人们的青睐、我们学校的许多小胖子多是油炸食品的爱好者。油炸食品是属于健康食品吗?为什么那么多的小胖子表面上看起来很壮、身体却是虚弱致极、稍微运动两圈就喘不过气来呢?

二、分析问题:

油炸食品是一种传统的方便食品、利用油脂作为热交换介质、使被炸食品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水分以蒸汽形式逸出、使食品具有酥脆的特殊的口感。采用油炸的烹调方法、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延长食品的保存期、改善食品的风味、增强食品营养成分的消化性、因此油炸食品在国内外都倍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油炸食品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丙烯酰胺是已知的人类可能致癌物、其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

三、科学依据:

油在高温烹调时某些分解和聚合的产物对人体是有毒的。在煎炸食品过程中、当温度达到250~300℃时、同一分子甘油脂的脂肪酸之间或不同分子甘油酯的脂肪酸之间会发生聚合、使油脂粘稠度增大均可生成如环状单聚体、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等。由于环状单聚体能被人体吸收、故毒性较强、把属于环状单聚体的已二烯环状化合物分离出来、按20%比例掺入基础饲料喂大鼠、3~4d就死亡;以5%~10%比例掺入测大鼠、出现脂肪肝及肝肿大。二聚体可使动物生长缓慢、肝肿大、生育功能出现障碍。三聚体以上因分子太大、不易被人体吸收、故无毒。此外、油煎腌制的鱼、肉类可形成致癌物亚硝基吡咯烷、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健康。

四、研究结果:

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危险食品、且不论油脂中的维生素a、e等营养在高温下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单在油炸过程中、就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五、我的建议:

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你想健康成长的话、我建议大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肉、蛋以及米和面、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我们生长必须的营养、是健康的食物。

零食调查报告12

1.调查目的:

我们青少年正需要长身体,应该补补身体,但是,零食都是我们小学生喜爱的零食对身体有很多危害,如果多吃零食会扰乱正常消化规律,造成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影响正常进食后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孩子的饮食。所以,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吃零食情况,我们利用国庆假期对小区里的同学进行了吃零食情况调查,建议大家多吃绿色食品、讲究卫生。

2.调查者:

组长:苗敏组员:苑航

3.调查对象:

小区里1到6年级学生。

4.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采访

5.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4日、10月5日

6.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收回48份,其中有效问卷47份,在小区里采访了23位同学,有高年级的,有低年级的。其中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也有35人,高年级同学25人,低年级同学45人。从调查情况看,低年级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85%,这是因为他们年龄小,喜欢吃零食,大人不会阻拦;高年级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55%,这是因为家长不让学生吃零食或者学生自己对零食不感兴趣。男同学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男同学总数的75%;女同学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女同学总数的60%。可见,同学们都把零食当做了自己的“好朋友”。

零食调查报告13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和市场发展迅速,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已上升为第一位(据《imi20xx年消费行为年鉴》)。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儿童饮食的关注重点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儿童及家长在消费儿童食品时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对此进行了系列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

调查背景资料及市场潜力分析

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于20xx年8~9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济南、长沙、成都、西安、浙江湖州、安徽芜湖、山西运城等11城市展开此项调研。由于本次研究所具有的样本的特殊性,使得研究时在一户城市家庭需要访问两个样本,即孩子样本和成年家庭成员样本。夸克公司对孩子年龄在6岁以下的家庭,访问其成年家庭成员;对孩子年龄在7~12岁的家庭,则访问家庭中的孩子。此次调研全部样本量为4048个,采取入户访问的方式;同时每个城市还附带进行对孩子样本的7类食品(糖果、果冻、蜜饯等)的口味测试;在上海、广州、湖州、山西运城等地还进行每城市67个商店的样本调查。

调查中发现,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类排在第一位,达到44.5%,其他依次为:日用品及其他类35%,衣着类11.1%,居住类9.4%。可见,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例很大。中国有3亿左右的少年儿童,每年新生儿有1342万人,通过调查发现(本次调查的少年儿童年龄在3~12岁间),上海、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小孩的家庭年平均零食消费额为1400元左右,因而儿童食品的市场潜力实在很大!

购买决策者不单一,消费心理、行为及购买习惯区别大

孩子重包装,家长重营养

少年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是少年儿童,但是家庭的父母亲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有时是决策者。在调查中,0~6岁的孩子零食购买决策80 %由家长决定,但6~14岁小孩70%自己决定购买,因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就有两个:孩子和家长。这两者的消费心理差异性较大,图一、图二所示,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由此可见儿童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则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最常购买地点:生活区或学校附近的杂货点

从图三看出:消费者最常购买儿童食品的地点以“生活区/学校附近的杂货点”为主,累计占80%以上;超市、自选商场居第三位置,为17%。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产品信息,希望迅速得到实现,学校周围的杂货店便成为其最迅速的实现地点;对于没有购买决策权(能力)的儿童,回家以后,在家长的带领下,即在生活区周围的杂货店得到满足;至于超市和自选商场,从数据分析来看,主要是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购物时的附带消费。

在此次研究中,夸克公司还对以上购物场所作了简单调查,从难易程度及费用上看,学校附近的杂货店最方便和省钱,生活区附近次之,超市和自选商场成本较高并比较难以进入。

儿童食品种类、规格单一,口味少,包装陈旧,因而留下很多的市场空白点

此次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儿童食品市场有营养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等,但产品种类和规格比较单一,产品口味选择较少,包装陈旧。以汽水市场为例,现在市场中产品大多数以水果类为主,口味以甜味为主;但在夸克公司进行的糖果、果冻类产品口味测试中,60%消费者不喜欢太甜,而是喜欢略带酸味,同时有些消费者希望产品中含钙、维生素、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市场的空白点还很多。

对厂家的促销建议

最大限度吸引孩子好奇心,最大程度让家长对营养和卫生放心

由图一、图二中分析得出儿童消费心理是一种“感性消费”,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最重要;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结合两种不同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对产品开发做如下整合:

1.对儿童来说产品包装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在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和颜色图案等方面深下功夫,突出“新奇”,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将产品形状设计成各种动物或小孩的智力玩具,包装上采用卡通人物等等,争取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2.对家长来说,产品是否具有营养最重要,所以在产品中要加入一些维生素、钙、锌等元素,同时加重产品营养的宣传,详细说明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在产品包装上要显示出非常干净卫生。

3.在产品口味上,不要纯甜,添加一点酸味,或者是添加一些水果原体。

广告促销既迎合家长的理性消费,又不忽视儿童感性心理

1.中国企业的广告存在“非左即右”的问题,儿童食品企业也是如此,要不就是简单的功能阐述,要不就是纯粹的精神诉求。广告主要是针对家长的,在针对家长的广告和促销方面,要依据家长“理性消费,非常关注产品营养性”的消费心理特点,在产品诉求方面,强调“有营养”,这一点在婴幼儿奶粉广告中应用较多。但有些广告不知所云,产品诉求模糊,一味强调孩子高兴,母亲自豪,因而无法打动消费者。

因此,广告要善于抓住家长的消费心理,诉求点清晰明确,突出营养、卫生、高品质的产品形象。

2.儿童的消费特点是“感性、从众”。对于新奇的,旁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只要好玩,就马上会传遍整个城市;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也要有;别的小朋友在谈论什么话题,自己也决不能落伍。浙江“农夫山泉”曾经推出的小瓶装“对对碰”,在包装上标上十二生肖及其对应性格等内容,在其经典的广告配合下,在广大的中小学校内收集、谈论农夫山泉“对对碰”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

所以,在儿童食品广告和促销方面,厂家应牢牢地抓住儿童心理特点来进行策划,充分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和追求新奇的特点,通过某些手段,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儿童业余生活的时尚话题、道具。

对厂家的产品开发建议

在本次研究中,夸克站在行业研究的高度,站在宏观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除了以上一些发现外,夸克公司还希望能就以下一些话题和广大企业界人士探讨,以揭示中国未来儿童食品发展方面的重要问题。

1. 儿童食品不仅仅是吃,而且还包括娱乐、智力开发等附加值,儿童食品营销要朝引导“儿童时尚”的高度发展。

2. 开发绿色环保食品,不仅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能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

3. 需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行儿童食品深加工,不能停留在初级原始产品加工上。

4. 由于儿童食品给予消费者“营养、卫生”等观念,儿童食品可以向青年和老年人的食品领域进行渗透,比如果冻食品等。

5. 及时了解和跟踪儿童及青少年生活形态,因为了解“新新人类”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越来越重要,他们正逐渐成为时尚的追随者。

零食调查报告14

一、立题起因:

现在全国得“紫癜”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真想知道为什么得“紫癜”的小朋友会越来越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原来问题出在零食上。

二、观察调查:

我们班共有50人,吃零食的情况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吃零食的小朋友很多,有的小朋友不停地吃零食,那么,吃零食对小朋友的危害有哪些呢?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调查和访问。

三、调查访问:

1、对科学老师的调查:

我们对科学老师进行了调查。老师说:“小朋友如果吃零食太多,会影响正常吃饭,这样,小朋友就不能健康成长。”

2、对医生的调查:

我们问医生吃零食不当会得什么病。医生说:“小朋友如果

吃了过期、变质、不卫生的零食,就会引起肠胃疾病。而且,小朋友如果吃零食不当,还会得一种叫‘紫癜’的病。得这种病的小朋友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失去生命。就算治好了,也不能像正常的小朋友那样,可以在操场上欢蹦乱跳。因为得这种病的小朋友是绝对不能出汗的,如果一出汗,治好的病就很有可能复发。这样,又耽误学习,又让亲人担心。”

四、实地调查:

1、小卖铺,调查零食卫生状况和生产日期。

有一次,我们看见一个小朋友在一个小卖铺买袋装零食,小朋友说:“生产日期在哪里?”卖者说:“边上一个一个数字就是生产日期。”只见上面是这样标注的:1、10、20、30、40、50依次排列。小朋友说:“可我不知道这代表什么呀,你告诉我好吗?”卖者想了想说:“哦,对了,这是今天刚刚进回来的。”小朋友便买上走了。第二天,小朋友的家长过来痛骂了一顿那个老板。原来昨天那个小朋友吃了从这里买的零食后,一晚上又吐又泻,肚子痛了整整一个晚上。经过一番调查,原来零食是老板自己做的。零食放在一个房里,周围苍蝇飞来飞去,屋里又脏又臭。难怪小朋友吃了以后会闹肚子。

2、调查小型食品加工厂。

我们对西河村的一个零食加工场进行了调查。只见工厂院里垃圾成堆,厂房里地面脏脏的。有一包零食掉在了地上,可是工人捡起来擦也不擦,就包装了。在零食袋上,写着:生产日期:

标于包装袋上。可是我们左找右找还是没有找到。我们希望以后在零食袋上一定要标上生产日期。

五、对策建议: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倡议要少吃零食。如果太想吃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店、超市去买,小朋友们,你们记住了吗?

零食调查报告15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选择从网上购买食品。研究表明,线上购买食品的行业整体平均水平高于实体店的平均水平,而且这个数据近几年来是持续增长的。

随着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费者对吃也是越来越讲究,线上进口食品的消费热情不断地被挖掘。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线上进口食品的市场不仅成交量直线上升,市场渗透率也不断扩大。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在购买零食比例中,女性占总比例的68%,男性占总比例的32%,购买人数超过男性的2倍多。而且她们对于新鲜零食产品的探索欲望极强由此可见,女性是零食市场上最大的主力军。其中以90后到95后的女生为消费主流,饼干、糕点、蜜饯果干以及坚果类食品为主。糖果、巧克力等的销售占比有所下降,说明高糖分食品正在被替代,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正向健康化转移。

休闲零食销售也会受季节和节日影响很强,往往年后进入淡季,9月和10月走入旺季并在年底迎来高峰。受到市场,坚果类休闲零食作为年货非常受欢迎。由于供应链因素,巧克力易融化在夏季不宜储存运输。

从地域方面来看,一二线城市是购买零食的主要引领地,其中以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以及北上广的人数最多。其中二线城市以接近50%的分布占据了休闲零食消费的主力地位。三四线消费格局来看,其空间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休闲零食行业进入移动趋势时代,移动端销售额迅速增长。

从20xx年起,一系列跨境电商政策开启了海淘阳光化时代,跨境电商迅猛发展,预计未来3--5年仍将保持高速发展趋势,加速了线上零食行业的发展。

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20xx年中国将成为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线上进口食品中,休闲零食占比成为最高,接近40%。

篇8:零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于2013年,在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不同供餐模式,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校。当某种供餐模式不足2所小学或2所初中时,则抽取该供餐模式下所有学校作为重点监测学校。在每个学校按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1 ~ 2个班,确保每个年级达到40人左右,要求男女生基本各半。共抽取学生29 317名,其中男生14 811名,女生14 506名;小学生16 730名,初中生12 587名;寄宿生12 810名,非寄宿生16 507名;食堂供餐15 023名,企业供餐9 145名,混合供餐5 149名( “混合供餐”指兼有学校食堂和企业2种供餐方式的模式)。

1. 2方法调查使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生调查表”(以下简称“学生调查表”),收集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零食消费情况。该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设计,并经专家研讨会讨论及预调查后修订。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详细介绍该问卷的填写方法后,学生当场完成并收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对各省和重点监测县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各省再对省内各监测县进行二级培训。所有调查员均经培训合格后进行正式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对每一份问卷都进行核查,如发现填写错误或漏填等立即让调查对象补充。

1. 3统计方法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进行录入和上报,上报数据采用SAS 9. 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组间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零食消费频率、品种、花费79. 7% 的学生每天吃1次以上的零食,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吃1次以上零食的比例分别为79. 5% 和80. 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生选择零食前3位依次为蔬菜水果(54. 3% )、饼干面包(45. 5% )和方便面(41. 7% );其中初中生和小学生选择零食前2位种类相同,第3位有所不同,小学生为坚果(39. 7% ),初中生为方便面(46. 8% )。初中生(24. 2% )通常每天花费0. 5元以下买零食的比例低于小学生(38. 5% ),但他们通常每天花2元钱买零食的比例(42. 8% )高于小学生(22. 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见表1。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 为秩和检验。部分调查项目结果存在缺项。

寄宿生、非寄宿生平均每天吃3次以上零食的比例分别为16. 3% ,12. 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寄宿生每天花0. 5元以下及1元左右买零食比例低于非寄宿生,但寄宿生每天花2元钱的比例(46.0% ) 高于非寄宿生(30. 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1 ) ;寄宿生和非寄宿生选择零食品种无组间差别。

2. 2不同供餐模式学校学生的零食消费频率、品种和花费吃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混合供餐的学生平均每天吃1次零食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1. 0% ,79. 1%及77. 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但选择零食品种无组间差别。吃企业供餐学生通常每天花0. 5元买零食的比例(38. 7% ) 高于吃学校食堂供餐的学生(29. 1% ),每天花1元买零食的比例在3种供餐模式中相似,吃学校食堂供餐的学生每天花2元用于零食的比例最高(34. 7% ),高于采用混合供餐(30. 8% )和企业供餐的学生(24. 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见表2。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 为秩和检验。部分调查项目结果存在缺项。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零食已成为不少中小学生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多摄入零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能量代谢,并影响正餐的摄入,改变饮食结构,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7]。

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农村3 ~17岁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率为29. 6%[8]。本次调查发现,试点地区 学生吃零 食的现象 比较普遍,有79. 7% 的学生每天吃1次以上的零食,食用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混合供餐的学生平均每天吃1次以上零食的比例分别为81. 0% ,79. 1% 及77. 2% ,与刘爱玲等[9]在2009年发表的一项7城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农村儿童的零食消费行为近年来有明显增高且越来越普遍,应对他们加强零食与健康相关的宣传教育,纠正不良零食行为,通过合理零食消费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建议,零食的选择要多选奶类、水果蔬菜类和坚果类的新鲜食物[1]。但本次调查发现,有40% 学生选择膨化食品和方便面作为零食,其原因是这类食品口味多样、口感舒适、容易获得、食用方便,而它们大多是高能量、低营养素密度的食物[10];同时,这类食品中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添加剂,食物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经常食用极可能导致肥胖[11]、高血压[12]、糖尿病等[13]。为此,在对相关人群进行零食与健康方面的宣传时,要侧重如何合理选择零食的教育。

本次调查还发现,有近1 /3的学生每天花至少2元钱购买零食,其中初中 生 (42. 8% ) 高于小学 生(22. 0% )、寄宿生(46. 0% ) 高于非寄宿生(30. 6% )。表明部分学生在享受“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贴3元的同时,每天仍花费2元钱购买零食。一方面提示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和寄宿生能自由支配的零用钱较多,可以自由购买零食;另一方面提示在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过度吃零食的危害,才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保障“计划”实施的效果。因此,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层面联合起来对学生加强营养健康教育,特别是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寄宿学生的教育。此外可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在我国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等。1954年,日本国会通过《学校供食法》,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与促进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让“食育”成为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14]。2008年韩国出台的儿童饮食生活安全管理特别法中规定,学校食堂和食品食堂周围200 m为绿色食品区域,禁止出售 影响儿童 健康饮食 行为的食物[15]。

另外,此次调查还发现,吃学校食堂供餐的学生每天至少花2元钱购买零食的比例(34. 7% ) 高于吃企业供餐学生(24. 7% )和吃混合供餐学生(30. 8% )。前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食堂营养师和厨师的专业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学生餐的营养质量、感官和学生摄入营养等[16]。即使在硬件设施合格的食堂,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或素质不高也是制约学校食堂供餐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在农村学校更为普遍和突出。此外,企业供餐具备盈利性,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注重饭菜口味来迎合学生口味多样化的需求;而食堂提供的饭菜品种单一,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忽略了口味的多样化。提示今后在进一步落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学校食堂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校领导及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科学配餐和烹调的指导,把营养和美味结合起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零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相关文章:

零食消费调查问卷05-13

零食店调查报告05-23

零食的调查报告05-07

实践调查 小零食05-02

校园零食市场调查报告05-27

关于零食的调查问卷09-29

零食店可行性研究报告04-16

买零食周记04-19

买零食作文04-21

零食世界初中作文04-22

上一篇:乡镇精准扶贫会议简报下一篇:英文优美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