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计划书

2024-05-19

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计划书(通用14篇)

篇1: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计划书

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计划书

(注:工作室的老师一并参与此项目)

一、指导思想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同样,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如果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大脑的话,对教师而言,投资大脑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合宜的专业阅读。适时的不间断的不懈怠的读书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为此学校开展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

二、项目目标

1.开展教师专业阅读培训项目,让教师在读书活动中找到更多的职业乐趣,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赋予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把读书当成人生发展的一种方式和状态。

2.通过专业阅读培训活动,使教师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进程,构筑合宜的大脑,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3.通过读书交流会的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的凝聚以及相互碰撞。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提升。

三、项目实施

1.主题“月”读

一个学期读好一本书,按月推进阅读,每月一主题。

阅读前:月初书先发,思考主题随书本一起布置。

阅读中:倡导教师随时将阅读体会、感受以“微言大义”的方式(不超过140字的方式随时记录),在交流之前汇总上传到相应文件夹内。

阅读后:在月末“相约周二”举行读书交流会。以小组的方式开展交流。每个小组围绕阅读前的任务将小组成员的反馈意见呈现在白板上。每个小组选发言人来汇报交流。每个组的白板上的作品都要“拍照留影”纪念。

每月的读书交流会以“个性”+“常规”两部分组成。个性(围绕交流主题进行主题发言、朗诵会、图片欣赏以及影视片段赏析等);常规(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注:组内汇报交流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如果是在书上作批注的,可以根据书上的批注进行交流。根据书上是否留下了“痕迹”来决定这本书的去向。(如果书籍崭新,没有留下任何圈圈点点,画线批注,那此书将收回图书室。)

2.底线+榜样

专业阅读面对的是全体教师,教师专业阅读中需落实:“底线+榜样”。底线即必读书目,榜样即必读书目+推荐书目+自选书目,在底线完成的基础上涌现出来的优秀者或最大程度超越底线的人即为学校专业阅读榜样教师。

类别

必读书目

推荐书目(学年)

(根据阅读速度和消化力,自行选择)

自选书目

阅读

进度

统计

青年教师

《孩子们,你们好》

《优秀是教出来的》

《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麦田里的守望者》

《沉默的大多数》

《病隙碎笔》

《小王子》

《夏洛的网》

学年培训结束时,学员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培训结束,根据阅读的情况自行统计阅读的本数。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班主任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孩子们,你们好》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麦田里的守望者》

《沉默的大多数》

《病隙碎笔》

《夏洛的网》

《小王子》

语文教师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语文:表现与存在》

《麦田里的守望者》

《沉默的大多数》

《病隙碎笔》

《小王子》

《夏洛的网》

其他任课教师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迷恋人的成长》

《麦田里的守望者》

《沉默的大多数》

《病隙碎笔》

《小王子》

《夏洛的网》

三、项目成员分工以及考评

项目组组长:毛园丽

负责项目计划、方案制订;合理确定成员培养目标;定期组织召开读书交流会;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指导督促落实各项活动的开展;负责年终考核评价等。

项目组副组长:徐进 王华君 姜玲 周海燕

协助组长进行项目管理,负责活动策划及协调组织等。每个人负责相对应的一个主题月的阅读活动。

当月的负责人负责组织主持本月的读书交流会(并事先安排通知一两个主讲人);组员1负责考勤登记以及活动通知场地布置;组员2负责记录小组典型发言、拍照(给每组作品);组员3负责活动小结以及宣传报道。

每个月的活动以此类推,团队协作分工完成。每个人每个岗位轮流一次体验。

项目组统计负责人:周海金

根据每次活动签到次数和发言记录的次数以及上传资料的篇数来计算学时。

考评方式:

1.参加集中次数四次以上,发言一次以上,上传资料一篇以上即全部得分。缺席一次,事先请假的可以不扣分。缺席两次以上的或者作业没有上交的都要扣分。

2.每学年进行一次“我最喜爱的书评投票活动。获得票数最多的前十名教师可得附加分。

3.根据推荐书目和自选书目的阅读量(阅读自我总结)计算附加分。

4.根据最终统计,得分最高的前12名为优秀学员,奖励校长签名书籍若干本。

2014.02

篇2: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计划书

对设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思考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把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视为情境化的,是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因此,设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需要进行教育与教学情境调查,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来设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内容,选择由诸多个体组成的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者,教师专业发展评估需要关注后续活动.

作 者:周钧 ZHOU Jun  作者单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刊 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ELEMENTARY EDUCATION EDITION) 年,卷(期): 10(4) 分类号:G451.1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项目   教师学习 

篇3: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计划书

教科研如何走出现实困境, 真正亲近每位教师?一方面, 我们要考虑到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 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进行艰巨的理论建构;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 正规的课题研究, 一般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立项, 研究周期长, 所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多, 不适宜教师“单兵作战”。因此, 降低教育科研的重心, 在一线教师中间实施校本研究项目不啻为上佳之选。它以“短、平、快”的研究形态使教师更快地进入教科研的“殿堂”, 让教科研烙上自我的印记, 从而实现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领。

一、校本研究项目的性质与特点

众所周知, 中小学教师的优势在于他们是教育过程的当事人、教育活动的直接实践者, 他们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第一手资料并需要总结和升华, 他们面临着大量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而且责无旁贷地要加以解决。这就决定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特点是“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 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科研的起点应是“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

校本研究项目所追求的正是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它的研究有别于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假设性验证, 不同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 而是侧重于应用研究、实践研究和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 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它具有如下特点:从研究内容看, 项目由教师个人自己选择, 研究内容切合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 切入口小, 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从研究方法看, 教师项目主要采取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从研究成果看, 研究成果往往是微观、具体和适用的。

二、实施校本研究项目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曾经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单调的义务和程序, 那您就要引导每一位教师都走上从事科研这条路。”因此, 进行教育科研是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校本研究项目是为自己而研究, 为行动而研究, 教师就少了“评审”的压力和“功利”的劳累, 多了主动的探索与真情的表白, 最终收获的是职业生命的幸福成长。

2.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根植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 是体现诀别“教书匠”角色的新时代教师的品位和境界。谁参与教育科研, 谁就可以掌握教学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并产生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教师开展校本项目研究的主要意义和基本功用不是去建构新的理论, 更不是去刻意包装几个“成果”当花瓶用, 而是遵循“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 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 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3. 有利于建构学校的研究型文化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 (L.Stenhouse) 曾明确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 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 与专业人员的研究有着质的区别。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 并非要求他们都成为博学大师、书斋学者, 而是强调能够养成一种研究习惯。校本研究项目是以课堂为现场, 以教学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战为目的的, 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 有利于教师激发出反思性的智慧和情境的机智, 在实践中以正确的、良好的、恰当的方式从事教育活动。

三、校本研究项目的实施要点

1. 加强组织引导, 注重过程管理

项目研究必须经过个人申请、开题答辩、中期评估、结题考评这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 教师思维将处于激活和开放状态, 对教育问题表现出深刻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对教育理论表现出强烈的理解力和认同感, 并主动吸纳最新研究成果, 把握当代教育发展动态, 追踪现代教育发展前沿, 使自己不断充实、提升和发展。学校应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 对项目负责人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进行全面审核, 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 充分发挥咨询和动力作用。项目选题不限, 但研究内容要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或管理相联系, 与学校具体实际相结合, 对促进教改、提高教育质量有一定的价值, 注重过程和实效;项目研究周期不宜过长, 一般以学年为单位;每个项目自实施之日起, 每半学期项目负责人须写出该项目的阶段研究情况报告和下阶段研究的工作计划, 报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备查;若项目实施过程中, 因故需调整方案、增减项目组成员或要终止项目研究的, 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 说明理由, 报经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审批。

2. 提倡团队合作, 营造研究氛围

“水尝无华, 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教师之间互相交流, 进行思维碰撞, 实现信息共享, 能促进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观点, 努力理解他人的看法。老师之间进行合作, 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有利于课程整合和教师的自我成长。为了更好地发挥校本项目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提倡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领衔人的项目组。项目组需要接受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的全程管理, 包括计划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成果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等。项目组把有相同志趣的老师凝聚起来, 在共同的话语空间进行团队协作,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整体功能。项目组的规模不宜过大, 原则上由2至5人组成, 可以跨学科、跨年级, 各项目组之间人员一般不交叉;项目组负责人最好带1至2名青年教师作助手。这样, 通过学校研究型文化的建构,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广大教师共同学习、探讨、交流, 形成良好的研究效应, 催生一批研究成果, 使得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3. 完善考评制度, 彰显激励功能

为调动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教改的积极性, 保证项目的扎实开展, 需要建立教师参与研究项目的考核制度, 奖励成果并注意成果推广。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教师校本研究项目成果评奖活动;学校对项目实施中取得成绩的教师应在评优、职评、晋级等方面予以优先。所有项目应在研究工作完成后接受鉴定和验收。由项目负责人向项目管理领导小组提出结题申请, 并备齐研究报告、论文、图表、软件等资料, 由项目管理领导小组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 组成评审组, 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项目研究的成果形式不限, 可以是论文、教案、案例、经验总结、调查报告、学习笔记、教育教学技术软件等。评审组本着科学的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对照项目申请书中有关预期达到的目标, 对研究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通过考评和激励机制, 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使教师在研究中感受到自身专业价值的提升。

教育科研是教师的成才之路。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是实施校本研究项目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真正承担好教师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 不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还要通过教学实践的真实感受, 不断追问实践、质疑解难, 完成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对教育教学实践理解的建构和再建构。教师多开展“贴身式”的校本项目研究, 不仅可以快速提升自己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 使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好地收到实效。

教师校本研究项目本质上是对自己实践的一种省察和反思。它强调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 以问题为中心, 着眼于问题解决, 成本和规模小, 追求以较“小”投入获取较高回报。这使得全方位推进基于问题的校本研究成为可能。可以说, 教师校本研究项目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点, 也是基础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走势。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究项目既是事业的需要, 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充分发挥校本项目的内聚力、引导力、开发力和提升力, 让教师在研究中增长教育机智、收获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吴惠青.中小学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中国教育学刊, 2003 (4) .

[2]齐桂莲.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力.当代教育科学, 2003 (13) .

[3]陈晓力.教师专业化:提升教师职业品位的分水岭.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2) .

[4]阮望兴.以教育科研为内动力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上海教育科研, 2004 (1) .

篇4:让阅读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于此,唯有学习才能成就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唯有阅读才能拓展我们经验触及的层面和视野,进而在感性的探索和理性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人格,重塑专业的境界。因此,我们希望每个教师都成为一名学习者,每个教师都成为一名阅读者。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信仰,让读书与快乐伴随教师的生命成长。

阅读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乃至教育专家的必经之路,阅读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生命提升的重要捷径。

阅读和思考一样,属于一种生活习惯,它远不是传统意义上人生某一阶段的学校集中教育,它是一种穿透岁月的蛮荒与文明的美好性灵,它是一种坚守,一种革新,一种引领,一条流经人类文明的永不枯竭的清清河水。新课程的变革是时代所致,是发展所需,它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必须发生深刻的改变。否则就难逃落后甚至淘汰的结局和命运。而这,只有阅读思考才可能拯救我们,让我们明白更多的义理,才可能让我们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才不至于给学生成长带上镣铐套上枷锁。其实,教育就是一场革命,它需要的是开阔的眼光和阅读的大视野。

过去的教育,使得我们习惯于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知识与个人生命意义的关系变得薄弱。我们也常忘记自省,忽视对实践的感悟,或许是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形成,或许是阅读能力过于低下。而今,面对教育复杂形势的严峻挑战,我们唯一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将自己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下,去学习,去阅读,去思考。

为此,一方面,学校要从阅读管理的角度,为教师提供一方阅读的平台,打造阅读工程,着力构建书香校园,并采取多渠道措施,如:营造校园阅读气氛,建立教师阅读机制,开展教师阅读活动,搭建成果交流平台等。

另一方面,从阅读主体的角度看,教师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加强专业知识和人格素养的阅读,让阅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与专业境界。

一、加强“学科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的阅读

教师的学科性知识,也可称为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是每个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最为切近的一块。但它不仅仅是几本教材和教参,而应包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学科前沿知识、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学科教育史和学科教育理念等。虽然丰富的学科性知识并不是成为有魅力教师的唯一条件,但是优秀的教师都会自觉地充实更新自已的本体性知识,关心它们的最新发展动态。比如,语文教师关注语言学、修辞学、写作学和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关注当代作家的新作品新思潮新动态。数学教师关注数形结合、数理推衍和数学建模等等。

二、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的阅读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学、教育哲学、学生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原本是教师的特征性标识性知识,然而眼下又正是教师所缺乏的。究其主要原因,则是当代中国教育学的贫困所致。纵观新中国的基础教育,由于“赫尔巴特—凯洛夫”教育学体系长期以来被我国教育界钦定一尊,客观上阻隔了世界优秀教育思想和理论的传播,也封杀了本土教育理论的探索空间。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广为流布,但在一个极度功利的心态驱使下,我们真正学到的却大多是皮毛而已。近几年正在日益推广的新课程理念不可谓不重要,但这种自上而下的近乎行政主义的推广方法实际上已经让新课程推向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实质上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艺术。条件性知识丰富的教师,他可以用学生可以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自主创新地发展。

一位外国教师的教学事例非常有趣,记得有一次他去上课,教室里人声鼎沸。他走上讲台一句话也不说,便从西服兜里摸出一张照片,让大家看。照片上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他讲“This is my daughter.”(这是我的女儿),讲完话,学生开始安静,目光集中照片。这时,他又伸手摸出第二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三四岁的女孩:“This is my second daughter.”(这是我的第二个女儿)。学生笑声不断,好奇地对两张照片进行比较。此刻,只见他再次把手伸进兜里,但半天没往外掏。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他那只掏兜的手上,只见他仍然是那么安安静静地慢慢摸出一张更小的小孩照片。没等他讲话,早有同学喊了起来“This is my third daughter.”(这是我的第三个女儿)。他轻轻地讲:“很好!你们讲的英语单词发音和语法都正确,但内容讲错了,这不是我女儿。”大家哄堂大笑,他不露声色地指着第一、二张照片讲“这是我的女儿”,再指着第三张照片讲“那是我的儿子”。话音未落,全班大笑了起来。这位老师摸出3张照片仅用了3分钟,但他连续3次介绍了同一个重要句型,并且变换了代词和人称。这实际上是一次精彩的句型示范教学活动。他出示的照片是真实的,创设的英语教学的语言情景也是生动的。他既介绍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又示范讲解了重要的英语句型。可以说,这位外国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运用得恰到好处。

三、拓展“人类文化视野”——加强背景性知识的阅读

教师的人类文化视野,也可称之为背景性知识,就是其学科以外的相关知识,如哲学、文学、史学、美学等。从本质上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际是一个文化渗透过程。文化及人文精神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文化是精神生活的守护神。文化追求人的情感与精神的和谐发展,追求一切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追求生活的质量与人性的完美。文化看重的是对过程的体验,情感的交流,精神的充实。教育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只是位置的移动、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人类文化大视野的支撑,没有对文、史、哲、法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了解,而仅仅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便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事实上,不仅教师如此,就是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也无不具有广阔而深厚的人类文化大视野。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写道:“我不辞辛苦重读了我所能得到的哲学著作,看看在天体运行方面有没有跟数学不同的假说。”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说:“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它像宝石的光芒一样,不断照亮我40年来的研究工作。”于是,可以这样认为,从某个角度看,教师读书的宽度将决定自身生命的高度,教师生命的高度将决定自身工作的高度,教师工作的高度将决定学生发展的高度,学生发展的高度将决定祖国和他们个人未来的高度。

大凡优秀的教师他们一生都在博览,都在积淀、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如四川特级教师李镇西可算是成就不菲,可他一直勤学不已,追求不止,每天坚持读一定数量的书,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即使外出也不例外,在近几年他还攻读完了苏州大学的哲学博士。夏丏尊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夏丏尊先生所赞赏的正是李叔同所拥有的广博的背景性知识。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广阔无垠深不可测的“阅读”殿堂吧!多读一点专业类的书,让我们变得更有底气;多读一点哲学类的书,让我们变得更加大气;多读一点人文类的书,让我们变得更有灵气!

(作者单位:四川华蓥市双河二中)

篇5: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书

1、个人优势分析:

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教学富有情怀,热爱这一份平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虚心努力学习:平时愿意去学,向同事,向身边的人,向名师们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积累了些许经验: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对语文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个人不足剖析:

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不够:阅读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书籍少,平时阅读量小。

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平时上课还是比较随性,没有更多的去规范要求自己精致地去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没有明确的规划,随意性大。

二、三年发展自我规划

1、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有属于自己的灵动,多实践,多尝试。

2、教育科研:及时小结,适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每一次值得思索处。

3、自身素养:阅读更多教育教学书籍,以便更好地借鉴于自身教学。多阅读文学等其他书籍,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三、具体目标

1、每学期至少上一堂校级公开课,争取在更大舞台上呈现自己的教学,以便更好的促进自己进步提升。

2、每学期至少撰写2篇及以上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等,以便及时总结、反思自身教学。

3、平时用心上好每一堂家常课,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出发点进行探究实践反思。

篇6: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书

1、个人优势分析:

(1)热爱学生、热爱职业。在我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

(2)热爱学习、渴望求新。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修,努力提高个人教师素养。

(3)锲而不舍、韧性十足。在教育教学的竞技场上,我可能不是最先冲出起跑线的,但我会默默地跑,不停着跑,虽然步子不大,虽然不能猛一下冲在前头,我依然一步步朝着目的地前进着。

2、个人不足剖析:

(1)理论知识不够系统。碎片化知识较多,不成系统,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自己的课堂风格,发挥不稳定。

(2)缺乏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对于教育科研的目标、途径方法等都只停留在感知层面,缺乏深入研究的能力。

二、三年发展自我规划

总目标:凝练教学风格。

三、具体目标

关注一个教学研究方向: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1、阅读学习活动、学生思维发展的专业书籍

2、围绕主题做课例研究

3、写一篇与此相关的案例、论文

篇7: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书

王颖杰指导老师:张友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在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并积极

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

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现状分析:

1.教的分析:本认为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有很多的不

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自我探索。在教学上,我发现自己

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如:不知道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使学

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等等。

2.学的分析本人刚刚从大学的校园,迈入教师的工作岗位。我还

年轻,所以我可以学习的空间还很大,我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我应该多多学习一些班级管理方面的指示,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吸取他

人的教学经验来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本学年具体目标

1、师德目标: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荣辱观,团结同

事,热心教育。

2、教学方面的目标:认真学习新课表,并以新的理念指导学生,使其主动参与,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3、教育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目标:用“爱满班级”的管理理念来管理班级。

4、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力争尽快由技能型教师向科研型转变。

实施办法

1、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教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等方式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

3、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并做到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霞客,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多关注学困生,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做到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篇8: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计划书

贵州省2012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以下简称“国培计划”) 引入招投标机制, 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来承担贵州省的培训任务, 总投入达4 000万元。“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 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期望他们在参加“国培计划” (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 之后, 能够带动区域内教师的整体发展。其中,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以下简称骨干教师) 。

由于各种因素,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对进展缓慢。但在整个基础义务教育体系中,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非常庞大的, 对于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贵州省为例, 截至2010年, 农村小学教师136 035人, 占小学教师总数的68.73%;农村初中教师42 711人, 占初中教师总数的39.03%。[1]贵州省山多地广, 教学点分散, 教学设备极差, 农村教师相对人员富余却素质薄弱。因而, 农村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提高其教育实践能力就尤为重要。为此, 2010~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 [2]这表明国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重视。“国培计划”实施三年来, 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本研究基于教师培训评估的视角分析贵州省“国培计划”实施对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以便“国培计划”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实施。

二、研究内容

笔者认为教师培训评估可以包含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培计划”的投入评估, 本研究以培训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来进行评价 (包括培训体系、培训内容、物质支持、方案实施等) ;二是“国培计划”的产出评估, 本研究中对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计划之后产生的效果了进行评价 (骨干教师认为哪些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 。从教师培训评估的角度探讨“国培计划”对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国培计划”的实施并形成完善的体制, 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培训机构的不同而导致培训内容、培训体系和培训要求的随意性, 从而为“国培计划”的培训质量和深入开展提供保障。

本研究主要对参加2012年“国培计划”的中学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627份, 收回有效问卷603份, 有效率96.17%。问卷采用Likert五点量表, 分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很不符合五个层面, 分别赋分为5, 4, 3, 2, 1, 让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切实看法给予赋值。采集的数据输入SPSS13.0处理。

三、结论

1.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服务质量的评价

本研究从经济领域中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角度出发, 探讨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服务质量的评价。经济学上, 服务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满意度”来衡量的, 所谓满意度 (S) , 就是顾客期望 (E) 与顾客实际感知 (K) 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异, 即S=f (E-K) , 两者差异越小, 则满意度越高, 否则, 满意度就低。

本研究对骨干教师关于“国培计划”服务质量满意度情况的评价, 主要从其对培训的期望与感知两个方面以及“国培计划”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和关怀性五个维度来进行, [3]其中每个方面的五个维度又分为25个具体小项来进行测量。

“2012年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国培计划”围绕培养造就高规格、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 通过贵州师范大学与贵阳市优质中、小学联合培训的方式, 选派四年级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 置换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到高师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105天的脱产研修。培训分为三个阶段, 见表1。

由表1可知, 贵州省“国培计划”的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第一、第二阶段。因为骨干教师对这两个阶段的满意度情况决定了其对“国培计划”的参与度, 而骨干教师的高满意度可以使得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事业表现和同伴互动, 对骨干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以及发挥其“种子”效应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 这两个阶段也是决定“国培计划”成效的关键所在。故本研究集中于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前两个阶段的满意度研究。

(1) 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满意度的总体情况。

由表2可知, 在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期望方面, 各维度均分在3.93~4.57之间, 排在首位的是可靠性, 其他依次是关怀性、反应性、保证性和有形性。在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期望的具体因素排序中,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培训师资水平高 (均分4.59) 、培训单位耐心周到的服务 (均分4.58) 、课堂氛围平等民主和授课教师和蔼可亲、一视同仁 (均分4.56) , 说明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的期望不仅是提高其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和智能, 也期望培训学校和授课教师对其关心和尊重。而对辅导员为其提供专业帮助 (均分2.59) 、帮助其制定学习目标 (均分3.21) 以及住宿环境 (均分3.23) 等期望较不高, 这说明骨干教师追求其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及学习的选择性, 不喜欢拘束的环境和别人对其专业引导。一方面, 这反映了教师职业的个人取向特征, 但这事实上也是一把“双刃剑”, 即可以促进骨干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 但也易滋生部分骨干教师学习的惰性。

在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服务质量感知方面, 各维度均分在3.88~4.21之间。排在首位的是“可靠性”, 其余依次为反应性、保证性、有形性和关怀性。在各维度具体因素中,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培训师资水平高 (均分4.54) , 培训单位耐心、周到的服务 (均分4.53) , 发放生活补助 (均分4.52) 。这表明骨干教师认可“国培计划”的高规格、高水平, 同时也说明在欠发达地区, 教师的生存状态非常需要得到关注。而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合理安排 (均分2.72) 、相关的行政人员关心我的生活 (均分3.12) 、辅导员帮助我制定学习目标 (均分3.14) 等方面满意性相对低, 这表明较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培训的体系结构以及培训机构没有充分地给予其人文关怀。

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的满意度较高 (均分0.18) 。在这五个维度上, 骨干教师的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有形性 (均分0.03) →保证性 (均分0.04) →反应性 (均分0.12) →可靠性 (均分0.36) →关怀性 (均分0.38) , 总体上满意度较高。这表明, 在总体上骨干教师能够认可“国培计划”对其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由表2也可看出, 骨干教师在维度上高满意度是建立在低期望水平上的。如有形性维度, 期望均分3.93, 感知均分3.90, 满意性位列五个维度中第四位。但由于骨干教师对此期望低 (在五个维度中位列第五) , 所以满意度最高。这说明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的认知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因而, “国培计划”的培训宗旨、培训内容、培训要求和目标以及培训机构提供的物质和技术支持等, 还需要加大力度宣传。

(2) 骨干教师对国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的差异分析。

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的差异体现了“国培计划”提供给骨干教师的服务质量是否切合骨干教师现实需求的程度。结果见表3。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下同。

由表3可知, 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的期望和感知有显著性差异, 这表明“国培计划”的服务质量还具有显著的改善空间。就各维度而言, 骨干教师在可靠性、有形性和保证性这三个维度上的期望和感知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培训机构能够为骨干教师提供满意的设施、环境和资讯, 培训机构能够胜任“国培计划”所承载的任务, 以及能够履行相关的承诺。但是, 在反应性和关怀性方面, 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的服务质量感知与期望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 说明培训机构没有充分地考虑到骨干教师可能遇到的困难, 也没有及时应对骨干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3) 骨干教师对国培阶段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由表4可知, “国培计划”第一阶段提供的服务要优于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实施过程中, 骨干教师对其满意度的分值均高于第一阶段 (分值愈高, 则满意度愈低) 。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的阶段性服务质量在可靠性和保证性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骨干教师对这两个阶段的培训任务实施能够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以及培训机构能够完成任务的能力大体上都是认同的, 因而满意度也较高。

另一方面, 骨干教师对这两个阶段的服务质量在反应性、有形性以及关怀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骨干教师对培训机构的服务环境、培训设施、及时应对骨干教师的问题, 特别是同情和理解骨干教师的处境和困难, 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表4也表明, 骨干教师对第二阶段的反应性 (均分0.61) 、有形性 (均分0.62) 和关怀性 (均分0.93) 满意度较低。

2.“国培计划”对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效果的评价

(1) 骨干教师认为“国培计划”对自己的能力在教育教学各领域提高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 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后, 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总体上都有较大的程度的提高 (职称均分3.95>2.5) , 各项提高比较均衡 (因素均分在3.81~4.15之间) 。

注:其他指刚入职的、由小学调入职称尚未定的教师、非教学人员等, 下同。

其中, 中学高级职称与中学一级职称的教师除了在信息技术领域提高的程度相对较低 (均分分别为3.79, 3.95) , 其他各项均超过4分, 而中学二级和其他教师认为自己在各领域提高的程度较前两者低 (除中学二级教师在信息技术领域得分为4.04外) 。可能的原因:一方面, 课程改革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而年龄较大、从业时间较长的教师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和教育理念, 所以认为“国培计划”充实了其在课程内容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 在西部农村地区, 由于办学条件所限, 教学设施简陋, 许多农村中、小学至今没有配备电脑, 这就导致他们对信息技术关注不够;而中学二级教师在除了信息技术 (均分为4.04) 以外的其他领域提高上明显低于中学高级教师和中学一级教师, 可能的原因是其在高校的环境中易于接触电脑和多媒体技术, 加之从业时间较短, 所以在这方面掌握相对好些。

(2) 骨干教师认为自己教育实践知识的提高情况。

通过“国培计划”, 骨干教师在教学各领域的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然而骨干教师要能够真正掌控复杂的课堂文化, 还需要具备高深的专业实践知识。

由表6可知, 骨干教师认为“国培计划”使自己专业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因素均分4.20>2.5) 。不同职称的骨干教师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提高的程度不同, 职称越高, 教育专业实践知识提高的程度就越高。表6也表明, 参加“国培计划”的骨干教师需要做好选派工作。因为, 相对于低职称的教师来说, 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的理解更透彻、贯彻更到位, 更易于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3) 骨干教师认为自己实际可承担的任务。

“国培计划”实施的目的是培养骨干教师, 发挥“种子效应”, 在实践中能够帮助本校或本地区其他教师开展校本研究, 在整体上推进本校或本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 从而践行课改理念,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那么, 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后, 能承担什么样的任务?

从表7可以看出, 中学高级和中学一级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胜任的任务要优于中学二级和其他。骨干教师认为此次“国培计划”后, 普遍认为自己“课程教材设计和解读”能力提高了, 该项得分最高 (均分为4.41) , 其次是“传递课改理念” (均分4.31) , “提升教育质量” (均分4.27) , 这反映了“国培计划”对骨干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确实有明显的作用。

总之, 本研究表明, “国培计划”对于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确实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国培计划”无论是其提供的服务质量, 还是对于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都体现了其高质量、高规格和高水平的特点。但在“国培计划”投入上, 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具体做法见文中分析) , 而在产出上, 除了要加强骨干教师个人专业实践知识和能力以外, 还需要在工作交流、团体运作以及经验推广等方面做进一步系统的、整体的规划, 以期发挥骨干教师的“种子效应”。

参考文献

[1]贵州年鉴 (教育部分) 2010年[OB/L].http://www.gzsjyt.gov.cn/gzjyt/73469366967992320/20111116/6012.html.2012-11-22.

[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取得显著成效[OB/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645/201105/120285.html.2012-04-08.

篇9:如何让阅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师;专业发展

一、开展阅读活动的必要性

首先,教育报刊、教育著作具有专业性强,信息容量大、反馈快的优点。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新的知识方面,阅读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阅读教育报刊、教育名著是提高教师素质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法。

其次,阅读能够帮助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瓶颈。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然而知识结构的老化、知识的陈旧和知识面的狭窄,已经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在新课程之中,广大教师遇到了凭经验无法解释和解决的诸多问题,遇到了无法深入、自身无力研究的尴尬,遇到了所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堪,严峻的现实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读书来实现一般性知识的持续补充和厚重积淀。只有当实践性知识不断更新与提升后,教师才能随心所欲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才能行进于新课程实践之中。

最后,“给学生一碗水,你就要有一桶水,给学生一桶水,你就要有一缸水”。教师是未来一代的启蒙者,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功底,才会有影响力,才能教好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由衷地产生敬佩感。所以,只有坚持终身学习,坚持阅读,才会成为一个知识丰富且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二、开展阅读活动的书籍种类

教师读书的深度和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从而也制约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1.要读教育专著

学高为师,教师要生成专业智慧,需要手捧经典,与智者对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是教育大家们为教育事业积累的宝贵财富,每一本都像一座金矿,等待教师去开采,然后消化吸收。教师在阅读这些教育专著中,能聆听智者的声音,领略大师的风采。先进的教育理念、前沿的教育思想、优秀的教学方法,会给教师带来无穷的智慧,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引领教师的为师之路越走越宽,走向理想的教育境界。教育专著的阅读、领会、运用,对于解决教师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疑惑会有裨益。

2.要读教育报刊

由于教育报刊专业性强,信息容量大、反馈快,文章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代表性、指导性,能帮助教师用相对少的时间获得相对多的信息,对教育教学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多读一些专业报刊,能开阔视野、活化思维,从中受到启迪和帮助就能提升自身专业修养,促进专业发展,增长职业智慧。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理论文章更新自己的观念,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完善自己的工作,还可以通过反思他人的创新之举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学少走弯路,教育学生立竿见影。

3.要广泛涉猎

教师仅仅局限于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要阅读文学、艺术类等多领域的书籍,博采众长。博览群书才能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兴趣盎然。读万卷书,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教师站得高,才能把生命读得开阔、乐观、豁达。教师读得多,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世界的多样与神奇,世事的无端与诡秘,传授给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学子。

三、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与对策

1.进一步明确教师阅读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一个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在新课改呼唤新型教师的今天,充分的教育专业化阅读是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前提。对教师来说,阅读教育报刊、教育名著无疑是教师终身教育最常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也是一项基本功。一本有思想的杂志,一篇有思想的文章,足以让教师感受到先进教育思想的召唤。所以,教师要从心理上、行动上真正重视教育报刊、教育名著阅读,要“让阅读成为习惯”。通过阅读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与时俱进。

2.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

适宜的阅读环境是生长阅读兴趣的土壤。只有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阅读才能兴致勃勃,乐此不彼。

一是学校领导要带头阅读,发挥自己的引领功能和示范作用。二是学校要建立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阅读。三是学校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些有利于教师阅读的条件,如多订购与专业有关的杂志,购买相关书籍,同时也鼓励教师订阅教育报刊,促进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促进学校成为学习型学校。

3.搭建交流平台

“对于阅读体验来说,个体独自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抱慰。两三个人谈论阅读是一种精神的依偎,而学习共同体的读书研讨活动室一种生命的欢会。”因而,交流更能促进读书。学校应积极建立教育博客等相关平台,交流分享读书经验,从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教师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同时学校定期开展多种阅读实践活动,如举办读书讲座、读书征文等,尽量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使教师感受阅读的快乐以及阅读带来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维青.读教育名著,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成才之路,2011(5):76.

[2]林高明.“悦”读“越”读“业”读[J].福建教育,2012(3):60.

[3]徐卫东.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2):33-34.

篇10: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教师应积极行动,转变教育理念,和全国素质教育精神接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旨,精心备课,精心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教法,向40分钟要质量。

1.明确评价目标。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教师。利用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调整、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确立评价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和发展人置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努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坚持过程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体现公平与公正,促进成长与发展。

3.确立评价内容。

(1)教师的师德水平。首先是对学生的热爱,爱生如子;对工作的热爱,扎实肯干、兢兢业业。

(2)教师的业务能力。能够应对新世纪、新课改中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同时有渊博的知识,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胜任多种角色,圆满完成工作量。胜任班主任工作、承担科研课题、开设校本课程、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等。

(4)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师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不仅是教学业绩,还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

二、加强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层次

多渠道开拓校本培训资源,试行校际资源共享,提高研训层次,注重学校校本培训,学校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渠道。

1.现代教育理论培训。通过教师的自学、讲座、报告、研讨交流等形式,让教师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其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2.学科教学能力培训。一是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使所有青年老师都能达到规定水平;二是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老教师的作用;三是实践练兵,通过举办汇报课、研究课、评优课和观摩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课题引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提升教师科研素质,从而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教学实践的问题,是我们基础教育科研的真谛。

4.借助外力。对教师个体而言,学校创造的一切条件都是外因。对学校而言,学校以外的一切可利用资源也是外因。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捷径,通过中国教育学会这一平台的引领,让更多的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来学校作报告,开办讲座,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有较大提升。使得他山之石唯我所用是成功之良策。

5.开阔教师视野。学校想方设法,让老师们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还要适时适当组织一些外出参观、考察名校活动。同时,提供和创造学习培训机会,学校尽最大可能确保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接受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让教师到外出培训,让教师们享受到学习和培训的快乐。

6.以集备为杠杆,提高教研质量。落实“三维目标”,推行“先行课”制度,日集备制度,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优质课比赛、教学能手比赛等活动,引领教师在相互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7.对照三年读书计划。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既要阅经典的教育理论书籍,也要阅读本专业的著作,每年写一万字的读书心得。

8.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爱心和责任心为本。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并强化家教联系和社区教育的重要性,每月进行一至两次家访,并经常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正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9.建立个人成长资料袋。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在总结、反思中促进自身的不断成长。

三 学校应加快教师梯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完善教师的学历结构,达到超过省规的要求。

1.新增青年教师学历全部达到专科水平,并有部分具有本科学历。

2.鼓励骨干教师进行高一层次学历的进修。

(二)制定教师个人的“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书,逐步完善教师业绩档案。

1.每位教师制定成长里程表。从青年教师——校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区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市级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各个层面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和学历提升、专业技术职称提升计划,并结合教师业务考绩档案,形成相应的教师业务发展档案。

2.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比赛,不断的磨练,不断纠正自己、完善自己。同时,通过揣摩、借鉴、吸收、升华,让教师在教学模式、方法、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教师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完善教师梯队建设。

1.规范骨干教师的选拔、考评制度,完善骨干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好

骨干教师、党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引领和辐射作用,带领更多的教师成为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团队。

2.加大对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做好“新老教师结伴行”带教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岗位、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明星教坛的一支生力军。

3.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计划。更好的关注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丰富青年教师的业余生活,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校园生活的生命质量。

四 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探索个性化的教师多元评价

1.每位教师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师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要求他们脚踏实地认真履行好三年规划,完成相应的内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专业化发展档案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归档的范围和内容:教师的发言、交流材料;学习笔记;教学反思;教学案列;教后记;公开课教案、课案、学案;课题研究和论文;带教指导;开设讲座与研究性学习;获奖情况等12项内容的材料。每学年举办一次“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展示活动。

3.制定好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项工作。要初步制定好教师多元发展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隆昌县黄家镇复兴小学

篇11: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计划

4、注重理论总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

三、研修内容: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订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把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研读《数学课程标准》,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钻研本学段教材,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并进行交流探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数学教材。

3、数学专业理论学习和教材教法学习。研读数学专业高级教材及教材教法,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拓宽自己知识视野,丰富自己各方面知识。

4、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实践。设计一节本学段研讨课,在区域或组内进行教研活动交流;虚心向同行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向网络等优秀教学资源学习,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研修期内听课不得少于20节。教学实施中,要认真制订学科教学计划,用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心得,每学期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各一篇。

四、研修目标:

1、熟悉教育政策法规,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信念。

2、通过系统的业务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适应当代越来越高的小学文化教育的需要,满足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高要求,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系统的学习当代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借鉴他人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反思、提高,使自身的教学理念与当代前沿教学思想接轨,教学实践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高效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撰写教研论文,使自己的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提高。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的学习、实践、提高,力争使所带班级的学生分数名列前茅,上好教学汇报课、研讨课。

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教研目标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结合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小学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问题研究”,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提高教师用教材的能力。

3、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每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4、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业务水平,同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不断反思,使自己在学习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收获成功。

三、教研措施

(一)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本学期,我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目,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近期内,我计划精读《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二)多听课,虚心向同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将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虚心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结合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小学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问题研究”,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争取每学期都能有两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同时,还要坚持每天都有点滴收获,每月都能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一如既往地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四)具体实施办法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本学期听课绝不少于20节。 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勤动手、善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1)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用心备课、上课要有激情、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2)积极主动地上好研究课,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或教育科研论文,争取有质有量。

篇12: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一、人格

本人性格有些内向,平常比较喜欢画画、看书、书法等等,还喜欢和孩子们打交道。因为孩子们的纯真能让人毫无戒心、展现真我。本人心理素质比较稳定,能经常进行自我调适。在美术教学中,经验还不足,希望能找到一个好师傅引领。

二、价值观

我为什么想当教师呢?

我要当教师因为教学永远是一个变化无穷的工作。我的教材是同样的,我总是改变着教学方法,然而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总是在变化。

我要当教师因为我喜欢学习。确实,我之所以感到我的教师生涯还颇有活力,是因为我总是不断地学习。

老师大多平凡,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但“我是老师”却是都说过的。说出这句话,既是一份自豪的流露,更是一种责任、使命的警醒和提示,是对自己勉励的心语。教学给了我前进的步伐,多变的人生和挑战以及不断学习的机会。

如今已是新的世纪、新的时代,于是,在尊师重教的同时,咱们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我们的课本、我们的育才思路也必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过去延用了几十年的老教材,也该让其“退休”一部分,让新鲜、活泼的、富有时代感的新内容、新教材“上岗”执教。过去是“吃粉笔灰的人”,如今也使用“电化教学”了。

教师,是育人的人,育人先育德。树立师德,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咱们要培养青少年从小学会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将来做一个对党和国家人民有奉献的人!咱教书的人,才是一个永远受人尊敬的人。

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本人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还很肤浅。仅在此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遵循语文规律,培养感悟能力。

语文学习重在感悟,语文教学过程就是逐步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第一,情的激发。“情”是联接教师、教材、学生等因素的纽带,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催化剂。

第二,美的熏陶。语文教育的过程正是寓教于乐,感染陶冶,从悦人到怡人到感人到育人的过程。

(二)探索改革途径,落实小组讨论。

教学需要不断创造,只有不断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因此,要落实课改精神,实现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互动、探究、实践的能力,首先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高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育是事业,事业需要无私奉献,只有对事业负责,对学生负责才不会愧对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今后,我会在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关怀、帮助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篇13: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计划书

学前儿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教育教学技能, 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由于受专业理论知识的限制, 对当前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只是一知半解, 个别的农村幼儿教师儿童心理学知识匮乏, 否定幼儿的独立人格, 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 以“老实听话”、“遵守纪律”、“不调皮捣乱”等作为判断好孩子的标准。

重庆师范大学博士魏勇刚的《幼儿学习品质与我们的教育选择》讲座告诉笔者:“在当前新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对幼教的基本要求不是给予幼儿许多知识, 而是要让幼儿知道怎样去汲取知识。这就必然要求幼教老师自身就应具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的综合能力。”同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基本理念之一“终身学习”, 更让笔者知道:“不学习, 不‘终身学习’, 就不能不断提高专业知识, 最终将无法胜任新课程改革所赋予教师的重任;无法应对教师专业化时代的挑战。”

二、国培提升了幼儿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 提高了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

个别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则还停留在以成人经验灌输, 忽视幼儿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教师缺乏建构园本课程本土化意识, 只知道“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在内江师院班“国培计划”中, 来自川内外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 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做出分析, 并从多方面、多角度诠释了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价值, 让农村幼儿教师知道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的提升不仅仅是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还表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组织、设计、实施、引导、支持、评价能力的掌控。

三、国培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主动促成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

国培让笔者知道教师的反思能力指的是教师对自己教育理念及行动行为的认知、调节、监控, 这种能力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自主理性, 使得教师对于教育实践活动有更多的自我意识或者想法;更有利于教师积极发展专业和主动地教授, 使自身的教授方式始终维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型态。因而, 反思是幼教增长自我发展成长经验的有效途径。听了西南大学杨晓萍教授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的解读, 笔者认识到新时期下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化, 这不仅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 也是幼儿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必须。笔者在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麻烦时, 常常会体验到一种对自身专业技能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其实, 正确的态度是应当反思问题, 努力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力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才是农村幼儿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 才是农村幼儿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基础。

李季湄教育家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里说“幼儿园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是了解幼儿、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这些更要求农村幼儿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反思意识, 要意识到自身的专业技能系统和教育教学行为有改善的必要;要虚心倾听更多人的意见;要有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坚持自觉反思, 关注影响幼儿的方法,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各种教育情景,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四、国培构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氛围, 促成农村幼儿教师群专业成长的大环境

“国培内江师院班”的专家学者为我们农村幼儿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多个专题的学习, 从国家政策到幼儿教育政法解读, 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再转变到教学重、难点的解决, 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尤其是在幼儿园的跟岗学习, 让笔者更直观的明白了什么叫“学前教育改革”。走进内江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映入眼帘的是优美的环境、活泼可爱的孩子, 开展教学活动的老师们亲切和蔼、多才多艺, 每个教室的区域环创布置得美丽精致, 其中丰富多彩的主题墙和幼儿作品展示区更是让笔者开拓了眼界、触动了思维。

就笔者而言, 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后, 要结合本园实际, 利用区域教研集中学习或同仁需要帮助的时机,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不断开发理论的现实意义。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达到学习成果辐射的效果, 引领本园农村幼儿教师互帮互助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不断提升各自的专业水平, 并针对我园的薄弱环节———建构园本课程本土化意识缺乏, 结合学到的理念进行分析, 试着列举能解决这一问题的详细措施和策略。

透过“国培计划”这个窗口, 不仅让笔者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美好前景, 更让笔者深刻体会到:教育理念的更新、专业技能的提升、自我发展的觉醒、引领作用的构建, 这些国培所带来的专业成长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它的价值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 将如钻石一样闪闪发亮。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受所处环境影响受到一定的制约, 这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幼儿的成长。“国培计划”不仅更新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幼儿教育理念、拓宽了教育视野, 还提升了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技巧和方法, 也提高了农村幼儿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和主动成长积极性, 更是构建了幼教专业的成长氛围, 促近成了农村幼教群体成长的大环境。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小红.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基于农村幼教“国培计划”[J].幼儿教学研究, 2013 (3) :37-39

[2]卢红博.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关于幼儿教师国培计划 (2011) 实施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6)

[3]龙海霞.“影子教师”培训在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价值与反思[J].农村幼儿教育研究, 2013 (5) :16-20

[4]周雪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5)

篇14: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发展项目计划书

【关键词】 主题阅读;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期待着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需要教师站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养。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刘宪华校长说过,在主题阅读的研究中,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些老师的成长;我们也着实的在主题阅读的课堂上看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变化与发展;我们也可以骄傲地说,很多学校因为主题阅读而名闻天下。而身为这几万名参加“主题阅读”的教师,也着实因为主题阅读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一、主题阅读,提高了教师的语文素养

1、主题阅读,扩大了教师的阅读面。

陆恕校长说过,教师的专业化核心能力是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第三种能力是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三种能力的前提就是教师的读书能力。我们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教师的阅读底子厚实了,语文积累丰富了,阅读世界广泛深层了,才更加有利于驾驭课堂,才能在课堂上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读书。唐朝著名的大散文家韩愈曾经说过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人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仅仅说是传授道理,解除疑惑,传授道业。这还不在它的真正的内涵方面,为什么这样说呢?他的“传道”更应该在完善人格方面;“授业解惑”也不但但是一般的授业和解除疑惑,它是帶有一种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因此,我们应当授业解惑;而授业解惑,就应当拥有文化。教师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在阅读中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使我们教育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而主题阅读使用一主两翼教材,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每个单元的22篇文章,而且主题阅读倡导学生进一步读整本的书,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畅游书海。很多教师走出大学校门已经很少进行系统性的阅读了,实行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以来,广泛阅读成为了教师的首要任务。以前没看过的书籍要马上看,一些已经看过的书籍已经在记忆里模糊了,也马上行动起来重新拿起来看。都说“教学相长”,其实就是“读教相长”;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也可以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主题阅读,扩大了教师的阅读面,让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2、主题阅读,提高了教师的朗读能力。

主题阅读主推情感诵读,主题阅读呼唤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诵读,少一点提问,多一些阅读,少一点模式训练,多一些文化建构。当前的语文教学,读得不够,《主题式经典诵读》主推情感式诵读,用情感阅读将诵读引向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呼唤着教师朗读水平的相应提高,没有教师的较高的朗读水平,何来对学生的指导呢?主题阅读的课堂推崇以读带讲,以读代讲,教师的朗读引领着学生的朗读,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在教师面前,就是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主题阅读课题组为了帮助我们广大的教师提高朗读水平,举行了系列的朗读培训,王鸣艺老师就亲临我们学校多次指导我们的朗读,我们凭着一股热情,掀起了教师之间的比赛朗读的热潮。

3、主题阅读,提高了教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题阅读的各种课型都需要教师精妙的语言的引领,我们所听的主题阅读的公开课上,都可以听到老师用深厚的语言功力和充满韵味的情景创设引导孩子走进文学经典,为学生打开一扇扇书香的大门,陆恕老师特别推崇在课堂上,教师要精练语言,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对于学生的读不需冗长的评,只需精练的一两句话的点睛,长期的课堂实践下来,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了,做到了出口成章,这是教师长期研读文本,和学生一起做批注式阅读,致力精练课堂语言的成果。

二、主题阅读,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陆恕校长说,教学观的转变是教改的前提和关键。主题阅读的研究倡导,能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课才是好课,自主阅读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课要引领学生从知识走向文化。主题阅读把语文教学推向了新的阶段,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语文教学了。主题阅读创设了5种课型,每种课型都有各自的目标与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处理两翼教材,合理地创设课堂氛围,最优化地组合课堂结构,处理好14课时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个人才华和发掘学生聪明才智,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主题阅读,促进了教师的的深度备课

主题阅读提出以儿童为根据,以教材为起点,在深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把大量的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趋于合力,使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教师深入拓展,包括对课文,两翼教材,甚至对相关的评论、课文的原著、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同题材的相关作品的拓展阅读。还要深入研究,在深度拓展之后对教学深度有所把握,预设好课堂流程,实现儿童学习过程的深入浅出。教师还要深刻反思,教学结束后要基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反思,从中提炼宝贵的思想闪光点,并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教师就是在不断的拓展、研究、反思中提高了备课能力,达到了深度备课的境界。

四、主题阅读,让教师在分享中加强了交流,扩大了交际圈

主题阅读,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专业发展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包括科组内的同事、家长、甚至更大的范围,我们通过主题阅读的各级的公开课,研讨会分享了经验,通过这样的分享,弘扬了思想的声音,分享者与吸收者都获得了体验,继而走出属于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我们学校开展了主题阅读的实验以来,组织了各项的、各级的学习活动,我们到深圳等地观摩学习,校内也推选老师上示范课,邀请专家指导,我们还积极参加主题阅读网上备课,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们感受一种成长的幸福和满足。也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积极交流,认识了新朋友,获得了新知。可以说,一次成功的教学研讨就是教师行业的良性交流的过程。

在实施主题阅读后,孩子们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变化的不仅是孩子,教师也在成长,随着主题阅读试验的深入,教师走向了专业的深处,不论是教育思想,专业能力还是教育智慧都在成长,主题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一大法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

3.刘宪华于永正陆恕:主题阅读三人行开明出版社(2010)

4.王晓春:语文课如何是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5.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上一篇:请示报告格式和下一篇:大自然的音乐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