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专题片《基石》有感

2024-05-02

观专题片《基石》有感(通用13篇)

篇1:观专题片《基石》有感

观专题片《基石》有感

2014年2月21日,我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由省委组织部制作的专题片《基石》。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基石》讲的是新中国在取得今天伟大成就的过程中,是无数的中华儿女的奉献精神和无数先烈血肉之躯的付出,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为新中国的诞

生奠定了基石。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我的工作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是要从思想上教育和

影响学生,教育下一代时刻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强国

之基。教师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每当在课堂上看到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与

追求时,我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国家的安定、繁荣与富强,需要一代又一

代人有着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和意识,这些思想意识的形成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也有过迷茫,也会犯错误,对于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难免会有情绪产生。事后我经常后悔和自责,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在工作中

改正自我,虚心接受其他老师和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教育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如今的社会充满了浮躁,对金钱、名利的追求成为许多年轻者的奋斗目标,攀比的心里吞噬着人们的心灵,享受、索取成为理所当然,腐败的作风在社会中

依然存在„„所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尤为重要。每当看到街上穿

着“红马甲”的义工在指挥行人过马路时,我由衷的敬佩他们。而想想自己,便

觉得羞愧不已。我也是一名义工,我为自己所在的城市做了多少贡献?为自己所

在的学校服务过什么呢?顿时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人生的价值和信仰早已不知去

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积极努力,在群众中起带头作用,真心诚意的为校

为生为家长服务,提高我校办学质量,维护我校荣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对该专题片的收看使我受益匪浅,片中反映的先进事迹都是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学习,坚定理想

信念,以实际行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14年2月26日

篇2:观专题片《基石》有感

2月20日上午,2月23日下午,我收看了由省委组织部制作的在广东卫视首播的专题片《基石》。

该专题片《基石》内容选自广东在抗日战争年代和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率领广东人民进行顽强的抗日斗争和英勇的国内革命斗争生动事迹,展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同广东人民为了革命胜利的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该队全体党员深受教育,红七军与梅花人民的生死情谊,东江革命纵队、中山五桂花山抗日游击队、南雄油山等抗日斗争,以及澎湃在海丰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植地桩保卫战等,一曲曲悲壮的革命事迹、一幅幅气吞山河的革命画卷,深深地感染了我,教育了我,充分展现了党在取得革命事业和国家建设道路上的伟大胜利,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的结果,人民群众做出了大无畏的牺牲,人民群众为党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所以,党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必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目前,正值我党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活动热潮,全国上下,都在进行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作风问题,重温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我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这部专题片的播放,让我真正明白了我党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成就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群众路线是我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只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党的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

篇3:观专题片《基石》有感

影片讲述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为了完成对已逝儿子的承诺, 而去寻找伊莎贝拉;一个小女孩为渴望得到母亲的爱, 而去寻找伊莎贝拉。在寻找过程中, 他们却发现了自己真正所要寻找的不是伊莎贝拉, 而是对亲情和美好人生的追寻。

我为老人高尚的人格而感动, 他不轻言放弃, 对家人的许诺重于泰山, 他宁愿用秘鲁的稀有蝴蝶换取博物馆中仅存的雄性伊莎贝拉标本, 宁愿远离巴黎跋涉山水来到渺无人烟的高原之巅。反观现实, 一些人总是用虚假来对自己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他们靠自己编织的一个又一个虚假的承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真诚、信用、无私这些人性的美德在他们的心间不复存在。我要说:朋友啊!请重拾起这些美德吧, 它们是你构建人生大厦的基石!

我为小女孩质朴的人格而感动, 她没有了爸爸, 而妈妈却因为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她。在找不到妈妈, 又怕被送到孤儿院时, 她决定跟邻居爷爷去找寻伊莎贝拉。在沿途中她总爱思考并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我被小女孩对亲人那真挚的感情, 天真、淳朴的本性和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的精神打动。反观现实, 我们的一些中学生朋友, 他们在生活中随意使性,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从不顾及家人和朋友的感受, 使人性中“真挚”这一美的光芒在自己身上黯然失色, 他们刻意地去追赶潮流、沉迷于流行元素从而失去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天真淳朴的本性美;他们在学习生活中, 只会一味地接受而少了一颗探寻进取的心。我要说:朋友啊!请留住一份真挚, 一份淳朴, 一份好奇心吧, 它是我们通向成功的阶梯。

我为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而被发现而感动。影片最后讲述了在经过重重误会后, 老人与小女孩成为了好朋友, 他们惊奇地发现, 原来“伊莎贝拉”就在他们家里, 就在他们身边。他们自豪, 他们兴奋, 因为他们没让美好的事物从他们身边悄然溜走, 他们一起等待蝴蝶的破蛹而出———毛毛虫蜕变成最美的伊莎贝拉的瞬间。

篇4:观讲座有感

对有些企业来说,亏损也好,赢利也罢,都与搞没搞学习型组织不搭界。比如江淮汽车,曾经连年亏损,后来“盈利”,其实是政策的问题,计划经济下,安排你得给首钢100台车,不给钱你也得给。如果汽车政策不放开,你的车卖给谁?卖出去又找谁要钱去?

上海大众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什么理论,不用学习、不用创新,十几年来他的车就没愁卖过,卖一辆车的利润可以翻一番,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眼珠都红了,想都不敢想,这就是政策。同样,政策放开了,中国彩电又把帝国主义们的眼珠给整红了……这样的价格还是彩电吗?这也是政策。

好多年前,我们的商业系统要定期给营业员办班,是关于如何提高服务态度,如何对顾客热情,但有用吗?后来,政策放开,出现了个体户,也就出现了竞争,营业员的服务态度问题还用组织学习吗?现在上商店,我都离柜台两米以上,用眼睛看商品的价格,实在是不敢靠前被缠住,当然,这也是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你如果组织学习,同样没有用,得他们自己发现,靠这种方式卖不出去商品,他们就会自动改变的。

在国外,它应该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总结,而在我国,它被当成了一种教材、一种不切合国情的教材、一种学完后用不上的教材,就象我们的电脑,很多人在许多年前就学过,但由于一直没有电脑而用不上,而电脑在发展,造成脱节,形成浪费。

发达国家在用电脑做研究,而我们在研究电脑是如何使用。我们在研究“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发达国家在用这种理论管理企业,他们不是曾经或已经学习过电脑或者“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是直接就在用,或者充其量是边学边用,而我们是在走形式。如果没有开放的政策,则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空谈,就是走形式,就是领导们的面子工程。即使有了好的创意,也可能过不了领导关,因为企业不是他们的,只是走形式而已,企业盈利,是政策好,亏损,则怨没有好的政策就可以了,而如果采用了你的创意,出了岔子,那谁来承担责任呢?

篇5:观《基石》有感

3月3日下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集体观看了由广东省组织部制作的专题片《基石》,该专题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南粤儿女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动人故事,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

专题片中,一曲曲悲壮的革命事迹,一幅幅气吞山河的革命画卷,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名字:亲自送七个子女投身抗日队伍,其中三个儿子牺牲,自己也为革命献身的“革命母亲”李淑桓;被赞叹“为党献一生,为国献三子”的“红军阿姆”李梨英;有宁死不屈,在“刑场上的婚礼”英勇就义的陈铁军、周文雍;出生于工商地主家庭,却从事农民起义的“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彭湃;为了不泄露革命队伍行踪而失手捂死才一个月小儿子的革命群众何丽清„„这些无不深深感动着我。

生动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只有永远与人民群众在一起,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党的事业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党的事业才会有坚不可摧的强大基石。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党员,不仅要学习先烈革命事迹,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发挥基层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带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勤奋工作;还要做到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篇6:观《基石》有感

———观《基石》有感

为配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公司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聚集一堂观看了由省委组织部制作的专题片《基石》。该片通过生动讲述了南粤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人生死相依、血脉相连的动人故事,诠释了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的基石,没有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通过观看学习,我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正确性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使我真正在思想上受到触动、精神上得到洗礼。让我明白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如何重要。

如“革命母亲”李淑恒,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送回来参加革命,并先后牺牲;受人民群众自发保护的何瑛,那种革命者与群众的情怀是多么的真诚,对我们党的拥护是那样坚决。苏区镇“血田”惨剧,正是“青天挥血泪,黄土柒腥红。”为让东纵战士不被敌人发现,母亲何丽清硬生生地掩着未满月的小儿子的口,以至小儿子窒息而死。还有大埔的红色交通线,还有南雄的油山,还有解放海南的战役等等。那一段段都是发生在广东的史实,正是“一曲悲歌。气吞山河。”这些史实都非常感人,让人在观看之中心灵产生震撼,我们革命事业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专题片写了纯朴、善良的老百姓对我们党,对我们党的革命事业的拥护,写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纯真之情。也在述说着我们的党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是在为人民谋利益。

烈士李卡就义前写下的诗篇,是这样惊天地,泣鬼神!“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众基础裂!”是这样大义凛然,感人肺腑。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 “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这是因为不管任何时代人民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一个个牢固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走向和平年代,从落后走向富強。

作为一名党员,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央八项规定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学习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等。我认为还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努力:

(一)加强政治理论及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牢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工作作风上,要深入实际联系基层工作人员,努力解决基层人员所存在的问题,所遇到的困难。

(三)要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

(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们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对于关系基层员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一定要全力以赴,尽量为基层工作人员创造条件,力争让群众满意。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篇7:国·家 观《基石》有感

——观《基石》有感

作者:吴汉耿

没有国 哪有家 一曲壮歌道出了 革命之人 博大胸襟 坚定信仰

我们这一代就是 施肥的一代 太阳 情愿留在漆黑的夜 多么朴实的语言 心中呐喊 光辉旭沟壑

大树参天为后人

凤凰山下 红军阿姆 出家不入家

我走的是革命路平凡而高尚的母亲

无愧忠贞 纤弱的身躯

摇曳在

血雨腥风的

革命年代

青山埋忠骨 大海铸英魂 先烈鲜血倾注 光明的道路 我们一起迈步

青天挥血泪 黄土染腥红

无数生命挣扎与抗争换来了 天安门城楼上 震撼天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了

大树扎根于沃土 高楼立身于基石

密切联系群众

一切为了人民

敬畏之心 感恩之情生命之本 力量源泉心连心 同呼吸 为民务实清廉 群众拥护爱戴

我是医务工作者 要以宽阔的胸襟 饱满的热情 自信自觉自强 愿医患和谐 共同奏响 党群之歌 中华民族追求幸福的

篇8:观马戏有感

最近的气候总是让人摸不透,忽冷忽热。今晚,我的心情亦如此,或许是看了马戏的缘故吧。

初入戏棚,但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空气中弥漫着动物身上所散发出的异味,可许多人竟若无其事地在大吃大嚼,嗑瓜子的声音似乎比夏天的蛙鸣还密,这景象让我近乎窒息。我和妹妹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便从工作人员手中取过两把塑料椅,靠着铁丝网坐了下来。哈哈,没想到能找到如此“雅座”!

在漫长的等待中,广播里总算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请欣赏第一个节目——狮虎大战!”印象中的东北虎凶猛残暴,非洲狮坚牙利齿,可是当它们迈出铁笼的那一刹那,我怔住了:这哪里是虎和狮啊?它们如猫狗一样温驯,丝毫不及狐狸的威风。

老虎和狮子在场地上溜达着,它们的眼神里写满了无奈和乞求。再看那锯断的牙齿,那被切除的“利爪”,那残缺的尾巴,我的心灵再次被震颤了:它们本应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可現在却身陷囹圄,在那根带电的鞭子下,驯服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它们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呢?它们撼天动地的力量呢?它们火炬般的眼睛呢?它们桀骜不驯的性情呢?一切都荡然无存。可是,在它们心灵的最深处,一定有那茂密的丛林,一定有那广袤的草原,一定有那峻峭的山岗!

马戏仍在继续,观众仍在哄笑,我仍在沉思……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二(20)班

点评:

这是一篇有感而发的文章,写的是观看一场马戏的“感受”。文章运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写自己最近的心情“忽冷忽热”,并点明心情如此或许是看了马戏的缘故,进而引出了对那场马戏的回忆。初入戏棚时的场面描写,展现了“让我近乎窒息”的景象;老虎和狮子出笼的一刹那,颠覆了“我”意识中的威风形象;狮虎表演时“无奈和乞求”的眼神,引起了“我”的沉思。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比的运用更能表现出“我”内心深处与众不同的感受。

篇9:观《小王子》有感专题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都说我们要永远保持十八岁的内心,可当生活的担子越来越重的时候,却没有谁还可以保持那一份童真。《小王子》讲的是来自一个很小很小的星球的一个略带忧郁的小人儿,在偶然的机会与作者在撒哈拉沙漠相遇,他们一点一点心灵交汇,一点一点熟悉彼此、了解彼此的故事。

有人说《小王子》是一部属于成年人的童话,我觉得确切地来说是属于每一个有过童心的成年人的童话。它教会了我们很多我们慢慢遗忘的东西。

“人不会再有时间去了解任何东西的。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购买现成的东西。因为世界上还没有购买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狐狸

“那么多人,他们往快车里拥挤,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要寻找什么。于是他们就忙忙碌碌,来回转圈子。”——小王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我们像蛇一样,褪掉了属于孩子的“皮囊”,也失去了属于孩子的内心。生活重担的不断增加,让我们开始追逐财富,追逐名利,我们再也记不得我们曾经也只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小王子来到地球之前所游历的六个星球上的六种不同的人,正是现实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六种人。他们有的狂妄自大,有的爱慕虚荣;他们或者不停地沉迷在数理化的无尽计算中,渴望着通过这种方法来获得更多的财富,或者沉浸在对与错的漩涡中而终日里无所事事;他们遵从命令,服从规矩却不懂变通,他们自负学识渊博,殊不知那只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人们不停地忙碌,忘记了享受生活,忘记的交朋友,可在孩子的眼里,也许不过是一场搞笑的闹剧。大人们不懂孩子的世界,正如孩子们不了解大人们一样。其实,我们不如偶尔放慢生活的脚步,重温孩子的时光,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干净纯洁,也许正是我们心灵的洗涤剂,擦亮我们的眼睛,擦亮我们的心。

同时,《小王子》也教会了我看待事物是需要了解它的表面与内在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狐狸。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事物的本质,这让我们迷茫,不知所措。

篇10:舞蹈鉴赏 观云南印象有感专题

说到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便是这其中当之无愧的代表。这部由享有“舞神”美誉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主创、编导并领衔打造的艺术精品曾获得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的盛誉。全剧以叙述人类的历史为主线,除序-混沌初开和尾声-雀之灵外,大致可分为:“太阳,月亮”、“大地”、“家园”、“祭火”、“朝圣”五场歌舞,充分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整场表演弥漫着农业文明的一种诗意和浪漫。

《云南印象》全长120分钟,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这短短两个小时的演绎,倾注了杨丽萍的全部心血。为了创作《云南映象》,她用一年时间在云南各族的田间地头采风寻觅,观看了无数民间舞蹈,再从其中将精彩的动作“剪辑”下来,浓缩在歌舞集中。舞蹈中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元素,其中75﹪的舞蹈演员是那些山寨里土生土长的村民,其中包括一个只有五岁的小姑娘。对此她解释道:“这些山民、族人们舞蹈是为了表达对万物的感情。因为他们相信万物是有灵性的,需要去沟通,因而跳舞是在和天地对话,这才是与生俱来的舞蹈的本质,也是她坚持起用这些质朴淳厚的舞者的原因。”让身体随着音乐去表现来自内心的最原始的萌动,没有夸张的动作和技巧,不带丝毫矫揉造作和虚假,释放出内心最质朴的对自然的向往。

除了舞蹈演员的选择颇为用心外,音乐也不例外。傣族的音乐,歌唱似水柔情;藏族的音乐,歌唱似冰山雪峰的狂风暴雪;佤族的音乐,歌唱似木咚咚;白族的音乐,歌唱似百灵轻盈跳跃;彝族的音乐,似山林长鸣,猿啼呼啸。各民族的原生态音乐交织融合,经过人类的吟唱,被各自赋予了不同的感情。如“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太阳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么,火塘会熄掉呢„”这其中的“人性味”,质朴的一塌糊涂,它让人仿佛听到了来自母系社会的一声又一声历史的回音,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真实感。

再来看看服饰和服装。《云南印象》充分展现了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具有本民族人文文化与审美趋向的服饰、服装。例如:白族的风花雪月,纳西族的披星戴月,彝族的莲花图案,火图案等,都是原始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心灵感应。这种心灵感应无不出自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形成了各民族的人文文化和审美意象。

最后再说说道具和舞美。对于一台大型舞蹈来说,道具和舞美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像《云南印象》将民族民间的原始道具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确属罕见。如:佤族的木鼓、太阳鼓、牛头;哈尼族的芒鼓;彝族的铜鼓及藏族的转经筒等,都是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蕴含着各少数民族最原始、最古老的文化传承和精神。

篇11:观专题片《基石》有感

——观《卧虎藏龙》有感

班级:10新闻 学号:10523090 姓名:刘璐

《卧虎藏龙》这部影片堪称是中国武侠电影的经典之作。它成就了李安,也成就了中国电影,因为《卧虎藏龙》,世界开始慢慢知晓中国电影,了解中国文化,而它的成功,也掀起了国人对于武侠电影的喜爱和推崇。

初中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过这部电影,影片中精彩的打斗场面着实吸引了我,飞檐走壁,蜻蜓点水,屋顶追逐,刀光剑影,飞刀暗器,树上决斗.....这些精彩刺激的片段看起来确实非常过瘾。那时候,《卧虎藏龙》带给我的,更多的是视听上的享受。

多年后,当我在大学课堂上再度欣赏到这部影片的时候,感受却已经截然不同。因为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不断丰富,此时再看《卧虎藏龙》,它在带给我视听享受的同时,带给我更多的则是心灵上的震撼和自我反省。

影片片尾俞秀莲对玉娇龙说:“答应我,不论你对此生的决定为何,一定要真诚地对待自己。”这句话给我了很大的震撼,这是俞秀莲对玉娇龙的期望,也是她这一生的遗憾,她直到挚爱李慕白死在她怀中的时候,才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真诚地对待自己,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极难,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在这个聒噪浮华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常常觉得人与人在交往中,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真诚,可是我们何时想过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对待自己,是否真诚?

回想影片,俞秀莲这一生的悲情之处,就在于她始终在压抑自己的内心,压抑自己对李慕白的感情。俞秀莲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她虽是江湖中人,却时刻以道德礼数观念约束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隐藏自己对于李慕白的爱慕之情。她曾对玉娇龙说,我虽然不是出身于你们这样的官宦人家的,可是一个女人一生该服从的道德和礼数并不少于你们。她时刻以这样的观念约束着自己,所以即使贝勒爷、吴妈这些局外人有意撮合,李慕白也战胜自己的内心向她明确表露出想和她在一起的意愿时,她都没有给李慕白一个坚定的回应。她太过于小心翼翼,以 1 致于把自己的情感压抑得太深。她为别人,考虑得是那样周全,她维护玉娇龙和玉府,关心镖局中的每一个人,可是,她却没有真诚地对待自己。直到李慕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最后一口气对她说我一直深爱着你的时候,她才真正地打开了自己的心,接受了李慕白的感情,两人深情地拥吻在一起。俞秀莲在爱情上的悲剧,正是源于她对于自我的不真诚。

比起俞秀莲的顾全大局和坚毅隐忍,我更欣赏玉娇龙。她是故事矛盾的起点和终点,她激化了一切矛盾,扰乱了一切,毁灭了一切,也成就了一切。虽然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玉娇龙的骨子里却充满了不安分。她不甘于接受父母安排好的婚姻和生活,她追求自由洒脱,渴望摆脱束缚,向往自在的江湖生活。所以当俞秀莲劝导她先回北京再商量的时候,她会立刻翻脸。她一直视俞秀莲为姐姐,为知己,其实她更羡慕的,是俞秀莲的江湖身份,她觉得俞秀莲的江湖生活正是她所日夜渴望的。所以当俞秀莲劝慰她回京城过安稳日子的时候,她才会反应那么强烈。她逃掉了和鲁俊佩的婚礼,扮成男郎游走江湖,去实现她所谓的江湖梦,这是她一直渴望的生活,她渴望在江湖上行走,渴望当大侠,渴望那种潇洒人间一剑仙的人生境界。有人说玉娇龙太过于骄纵叛逆,太过于任性,最后李慕白也是间接被她害死。但我觉得玉娇龙身上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她够真,她自我,她忠于自己的内心,她把“自己”看得最高,她绝不会为了爹爹的前途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她也不会为了所谓的伦理纲常嫁给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男人。她始终遵循的是自由伦理而不是道德伦理。她曾经向俞秀莲说起过自己的感情观,“自由自在地生活,选择自己心爱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才是真正的幸福。”她确实是自私的这一点没有错,很多时候,她想到的只是自己,而不会为身边的人去多考虑一点,可是起码她对得起自己,她对自己真诚。玉娇龙做的那些“恶事”,以李慕白和俞秀莲的功夫,合力对付她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他们终究是下不去手。他们不忍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玉娇龙做到了他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影片开头俞秀莲和玉娇龙在王府交谈的时候,俞秀莲曾说:“你说的自由自在,我也渴望,但从来没有尝试过。”因为受到太多伦理纲常的束缚,俞秀莲已经失去了玉娇龙的那种勇气和“冲”劲儿。而李慕白呢,更是从玉娇龙身上找到了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那个真实的,不被压抑和克制的自我,所以李慕白才会执意要收玉娇龙为徒。有人分析说李慕白最后爱上了玉娇龙,这一观点 2 我倒不是十分赞同,我认为李慕白此生的挚爱依然是俞秀莲,不过对于他对于玉娇龙确实是一种比较奇妙的感情,更多的是欣赏吧。

篇12:观北大红楼有感

升入中学,我去过好几次北大红楼。听着讲解员为我们讲述北大红楼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我深有感触,并且对北大红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于是我报名参加了义务讲解活动,能成为一名北大红楼的义务讲解员,我感到非常自豪与骄傲。

一般来讲,外地人或外国人到北京来旅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定会去看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等地。比较时尚的,会去鸟巢、中华世纪坛等地。喜爱休闲购物的,会去王府井步行街、前门、西单商业街等地。对北京小吃感兴趣的,一定会去便宜坊、全聚德等地。但很少有游客专门跑到北大红楼去参观。很多人认为:北大红楼有什么好看的?既不宏伟壮丽,也不舒适怡人,年代也不久远,去那里参观实属浪费时间。我却认为,北大红楼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浓厚的爱国气息,足以让它与任何名胜古迹相媲美。

新文化运动的孕育,让沉睡的中国睁开了双眼,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新青年》杂志诞生在这里,它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力。这座而今默默无闻的北大红楼,见证了这一热血沸腾的时刻,它所承载的创新精神之于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说起故宫、天安门这些景观,外国人几乎都知道。而走在外国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知道北大红楼吗?他也许会回,不知道,甚至还会疑惑地反问,北大红楼?是英国的还是美国的?我认为,北大红楼比起故宫,更有历史意义;比起承德避暑山庄,更显其独特魅力;比起万里长城,更显国人的内敛之美。年轻的北大红楼古朴而典雅,它让中华民族自强、独立的精神传遍了五洲四海,它庄重地将爱国写进了每个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人的心中,它秉承了古老中国最坚韧的精神,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增添了一笔新的华章。

一个世纪过去了,原在时代滚滚潮流中的北大红楼,如今静静地讲述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它深沉中的坚毅让人不由得回望过去。走进北大红楼,触摸着熟悉的历史,不禁放慢脚步,抬眼看到朝阳中的北大红楼熠熠生辉。

篇13:观专题片《基石》有感

2019《榜样4》最新观后感一

《榜样4》专题节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鲜活的、立体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故事,以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本色英雄”张富清、“吃亏”书记李连成、“绚烂夏花”黄文秀、“大湖鸿雁”唐真亚、环卫“天使”李萌、扶贫“硬汉”隋耀达和揽月“天团”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一个个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无不震撼人心、感人故事无不直抵灵魂。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永葆“榜样之态”、写就“榜样故事”,更好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永葆“榜样姿态”,写就榜样般的“担当故事”。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也是我们党能够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重要原因。“本色英雄”张富清等榜样人物无不是敢于担当的“时代先锋”。他们始终主动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职责,在伟大实践中用“担当铁肩”扛起“时代责任”,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用平凡的人生抒写着不平凡的“担当故事”。总书记强调:“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以“本色英雄”张富清等榜样人物为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意志,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化成为个人履责、担责、尽责的奋斗目标,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坚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让人人争相担当作为在新时代蔚然成风。

永葆“榜样状态”,写就榜样般的“敬业故事”。专心致志以敬其业,是薪火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众所周知,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工作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本色英雄”张富清等榜样人物无不是爱岗敬业的“时代楷模”。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把爱岗敬业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可以实现的,尤须吾辈爱岗敬业,作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爱岗敬业,最要紧的就是要像“本色英雄”张富清等榜样人物那样,对党有坚定不移的忠诚态度、对人民的事业有持之以恒的责任意识、对岗位职责有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情,把爱岗敬业作为毕生的追求,把“凡事思敬”作为对待一切工作的总要求,始终保持一种对待事业、使命、职责的敬畏态度和负责精神,始终保持勇于拼搏的劲头和勇于吃苦的境界,一心一意谋事业、心无旁骛干工作,真正把工作任务完成好,在爱岗敬业中享受为党尽责、为民造福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永葆“榜样心态”,写就榜样般的“奉献故事”。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特质,无私奉献更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本色英雄”张富清等榜样人物无不是无私奉献的“时代典范”。他们不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升华着无私奉献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生活始终做到无私奉献,并将无私奉献精神染成自己的人生底色,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和最高目标。“忘身为国尘氛尽,荡产轻金粪土挥。”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像“本色英雄”张富清等榜样人物那样始终做到无私私奉献,特别是要经常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冷暖、了解群众的疾苦,以无私奉献精神着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以无私奉献追求人生价值,在无私奉献中书写精彩人生,以无私奉献精神凝聚起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让新时代党的伟大事业无往而不胜。

2019《榜样4》最新观后感二

树高千尺,必有根基;水流万里,定有源泉。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人的一生是由一个个选择构成,过去的选择决定了现在,现在的选择影响着将来。择何处立、向何处行,蕴含着价值取向,折射出人生追求。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历览前贤,感念当下,尽管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总有一些人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走上了逆行而上的艰难道路。这看似“格格不入”的逆行者,恰恰是值得尊崇与敬仰的先锋榜样。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榜样4》专题节目的播出,让我们看到了榜样们放弃了安逸稳定,放弃了世间繁华,选择了最苦、最难却最伟大的事业,至此一世执着一生坚守,为党履职尽责,为民担当奉献,虽逆行而上,却光芒万丈。

弘扬榜样正能量,争当时代逆行者。共产党人入党时境遇各异、条件不同,但有一点绝对相同,那就是对党忠诚的坚定信仰。“无言英雄”张富清深藏六十功与名,“吃亏书记”李连成任劳任怨带民富,“时代楷模”黄文秀坚守誓言谱赞歌,正是有了信仰的力量,使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他们用忠诚燃烧赤诚之焰,以信仰攒聚迎难之力,以执着坚守诠释逆行源于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人民科学家”叶培建、“嫦娥”总师孙泽洲、“太空新尖兵”刘适,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背后,有着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员,他们把职责当成服务人民的平台,将岗位视作造福百姓的舞台,舍小家为大家,舍小利为大义,以实干品行演绎逆行寓于情怀。平时看得出来,关键冲得上去,是共产党员的担当。华灯都市很精彩,多彩生活很惬意,但“大湖鸿雁”唐真亚20年划出30万公里水上暖心邮路,“巾帼传祥”李萌八年如一日践行“宁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精神,“扶贫老兵”隋耀达“举家”落户小山村冲在扶贫最前线……一个又一个榜样不论“值不值”、只讲“该不该”,以无我奉献成就“人间四月天”,以美好年华书写逆行见于担当。

榜样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力量。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榜样的力量。榜样的道理是深刻的,榜样的借鉴是科学的。榜样是人生坐标,给了我们蓬勃的朝气与昂扬的激情,榜样是成功向导,给了我们必胜的信念和不竭的动力。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止。榜样力量已化作春雨,滋润了大地万物;榜样精神已化作不朽丰碑,奋进了万千党员;榜样事迹已化作逆行灯塔,照亮了使命方向。因此,我们当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在“赶考”路上,守好初心,扛起责任,笃定前行不停步,勇于逆行不惜力,筑梦圆梦,久久为功。

2019《榜样4》最新观后感三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砥砺前行。也总有一些人心怀大爱、满腹情怀,用深藏血汗的“简单数字”书写纯粹伟大的不凡人生,带给我们前行的动力。

1年2个月20天,23%下降到2.719%,88户418名贫困群众,1.5公里硬化路,4座水池,47盏路灯。这些数字都与一个年轻姑娘有关。她是“绚烂夏花”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纵使,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年轻的30岁。斯人已去,精神长存。党员干部要甘于奉献,找准工作定位,主动融入大局,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难而怕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情怀,勇挑重担、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把服务嵌到群众的心坎上、烙在群众的口碑中,让生命为初心燃烧,让人生因奉献而精彩。

1只皮箱、1床铺盖、1个脸盘、1个搪瓷缸,扎根深山30年。简单的几个“1”,刻画了一位英雄不简单的人生。他是本色英雄张富清。“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从战争战场到攻坚战场,张富清秉持“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的信仰,践行着“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的誓言,始终坚守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六十多年深藏功与名,在部队,他保家卫,到地方,他为民造福。总书记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坚如磐石”的信仰根基,忠于党、忠于组织、忠于人民,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强化理论学习,把“政治信仰”挺在前面,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党性之魂”,点亮“信念之灯”。

1人、1船、20年、30公里、5000多处火宅隐患、10多万份信件、100多万份报刊。一串了不起的数字,让一个人感动了一个国。他是“大湖鸿雁”唐真亚。邮递员、采购员、宣讲员、消防员,多重身份的他,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穿行在洪泽湖,让一条平凡的邮递路,成为感动中国的七大特色油路之一。“踏实工作,服务好老子山渔民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唐真亚一次次将党的声音、致富信息、亲人问候送至湖区滩头。党员干部传承榜样精神,就是要牢记为民宗旨,时刻不忘“我是谁”,自觉地把人民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解民所需,把群众冷暖疾苦放心间,全心全意当好人民公仆,为群众送去春风。

8年、20余斤的井盖、17斤重的抽粪管、20个不等的粪井、12吨粪、0存在感。简单的数字,繁重的工作,彰显了任劳任怨的朴素情感。她是“环卫天使李萌”。身为岗位能手的她,带领“三八女子抽粪班”,负责东城区南片160余座公厕的粪便抽运,每天穿梭在胡同中,抱着抽满粪便将近六七十斤重的粪管来回晃动,把粪井的粪便抽运干净。她用八年的时间证明了“干一行,就得用心干好。”榜样是旗帜,更是镜子。党员干部要对标先进、接续奋斗,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从祖国发展、从事业成功出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任。

书文尽而心未绝,冰弦断而余有音。奔涌向前的历史长河,总有一些沉淀标记来路。党员干部要不断擦拭自己的坚守和初心,乘着榜样的力量,成就长青的人民事业。

2019《榜样4》最新观后感四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与选择相关,选择与余地不同,不同就在于作出取舍的价值标尺有大有小。近日,《榜样4》播出后获得了大众一致好评和认可,榜样们的鲜活故事和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广大中华儿女。

初心台上悟初心,誓词声中有使命。榜样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既平凡普通,又活得有血有肉,既能丈量脚下之路,也能指引心之所向。在《榜样4》中,这些正能量满满的故事捕捉住了这一帧帧“舍得”亦“值得”的感动瞬间。

舍得“牺牲”值得“平凡”

张富清老人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大大小小的军功章成为了他深藏功与名的“铁证”。对于我们而言,他是带着丰功伟绩、赫赫战功的真英雄、老战士。但对于他而言,却是带着“愧疚”和“遗憾”生活的平凡人。作为“敢死队”一员的突击战士,枪林弹雨都不怕,更何惧生死,怕的是身边出生入死的战友倒在了沙场,而自己却要带着那份孤独和思念继续下去。正因如此,在转业时,他选择了不给党和人民“提要求”,自觉主动来到偏远县城,沉默的他没有怨言。军人的使命感告诉他,哪里有困难,哪里就需要他。对于张富清而言,“牺牲”很舍得,“平凡”很值得。

舍得“付出”值得“吃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连成就成为了西辛庄“首富”。那时没有人会把这个“首富”与“吃亏”联系起来。对于他而言,个人富不是真的福,大家富才是真的福。“当干部就应该吃亏”成为了他的座右铭,然承诺虽轻巧,践诺却不易,这条致富之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自己添钱让地搞产业,引进企业谋发展,倡导文明兴民生。大事小事他都参与,难事苦事他都敢啃。心里装着党,记挂着人民,吃点苦、吃点亏都不是事儿,发展才是让人“上瘾”的事。对于李连成而言,付出很“舍得”,“吃亏”很值得。

舍得“回来”值得“奉献”

百色的天是晴朗的天,百色的花是艳丽的花。对青春最好的诠释莫过于奋斗在最需要拼搏的战场上。脱贫攻坚是场硬仗,奋战在一线的黄文秀却无惧困苦、逆流而上。一个贫困地区想要留住人才很难,要忍受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匮乏,还有长期“付出与得到不相匹配”的现实。明知而之,知难而进。建设家乡,贡献力量,这是黄文秀的宣言,她走得出去,就一定能够回来。把扶贫之路看作长征路,自己就是秉承红军意志的开路先锋。被称为“民情地图”的她,与老百姓的感情也与日俱增。是故赤子之心才会化作鲜艳的扶贫之花,鼓励着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们要立起担当、砥砺奋进。对于黄文秀而言,“回来”很舍得,“奉献”很值得。

舍得“坚持”值得“坚守”

世界是流变的,要想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坚守一个平凡岗位更是难上加难。作为一名投递员,唐真亚可谓是“平凡至极”。但作为“大湖鸿雁”,他却是实至名归。一个人,一艘船,40多里的邮路,报刊、信件百万份,服务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一连串经由时间刻度保存下的数字诞生了这样一个投递差错率为零的记录。他说,及时准确投递是职责所在,他说,帮助他人是满满幸福。真实质朴的他把岗位职责看得比命还重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行动去落实。这条路上,他看到过很多故事,也见识了很多天气,他是个普通业务员,更是一名高尚的共产党员。从讲桌到“水上邮路”,他把传递知识变成了传递感情。对于唐真亚而言,“坚持”很舍得,“坚守”很值得。

舍得“用心”值得“干好”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真诚的人会充分发挥其本性,这份善性能笃定自我、浸染他人。一个20岁的姑娘,未来理应有无限可能。但她却选择了“万万没想到”的粪便清运工作。对于这份工作,不少人闻所未闻,即使听闻后也可能敬而远之,甚至还有人会白眼相看、嗤之以鼻。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李萌将军人天性展现得简单且极致,一不怕苦累,二不怕脏乱。她也遇到过许多不理解,甚至是阻挠和谩骂,但总是选择任劳任怨,耐住性子埋头苦干,用真情实意感化他人。她认为,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遂用一份价值认定加一份用心实干诠释了何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对于李萌而言,“用心”很舍得,“干好”很值得。

舍得“出力”值得“留下”

既谓之为“硬汉”,则少不了冲锋在前的觉悟和流血流汗的担当。20多万的“第一书记”冲锋在火线战场,隋耀达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更是一个典型。同样是一名军人,他骨子里不习惯安于享乐,血液里流淌着战斗因子。身患大病却仍要冲锋陷阵,他认为这是责任、是必须;难寻致富之路却仍要申请留下,他认为这是义务、是应该。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他最诚挚的愿望,为党分忧、为民尽忠是他矢志不移的理想追求。扶贫路上有这样的铁血硬汉,又何惧大业难成。当群众的贴心人,做致富的领头人,对于隋耀达而言,“出力”很舍得,“留下”很值得。

舍得“追光”值得“逐梦”

一个民族的复兴少不了锐意进取,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推动。中华民族是敢于追梦、勇于奋斗的民族,而揽月“天团”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则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代言者。自2016年立项以来,嫦娥四号任务就面临着重重挑战,但团队在关键时刻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贡献才智,既要承受“危楼高百尺”的巨大考验,又要完成“手可摘星辰”的壮志之举。随处可见的忙碌身影,伤病不下火线的理想觉悟,让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精神在这里体现得淋漓精致。凝聚人心,精诚团结,要“低头”做,才能“抬头”看。凭借扎实的理论水平,精湛的实战技艺,自强不息的揽月誓言在他们手中得到了履行。对于嫦娥四号“天团”而言,“追光”很舍得,“逐梦”很值得。

名言讲:“每一种选择都是另一种放弃”。同样,一种舍得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值得。在榜样身上,这份选择就是党和人民,这种舍得寓于小我,也成就了大我,在看似普通平凡的日子中激扬出了一段段令人肃然起敬的“值得”佳话。

2019《榜样4》最新观后感五

亲爱的24岁的你:

今天的你已经整整24岁了,你是不是因未完成的工作而烦忧?亦或是因未能给予家人足够的陪伴而默默愧疚?不要急躁、不要难过,我有话想要对你说。

《榜样4》在万众瞩目中如期而至,褪去华美的外衣,留下的仍是直击心灵的触动,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故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对标这两年来的工作,有些话想对你说说。

第一,要不忘来路,永葆初心。还记得2017年9月,拖着一个超大号的皮箱,来到西苏旗,看到来接站的领导、想到即将奋战的一线岗位,激动得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当时的我22岁,清楚、明白的知道,为了什么而来?为了让基层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让大家的脸上满溢笑容。现在的你,24岁了,还会经常问自己为了什么而来吗?是不是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已经开始疲惫、开始抱怨。直到《榜样4》中黄文秀、隋耀达的出现,点醒了迷茫中的我,师姐黄文秀可以为了脱贫攻坚献出自己的生命,隋耀达可以一身迷彩、一双胶鞋带领村民走出致富之路。他们或是不惜牺牲生命,或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他们对入党时那份初心的保持。24岁的你,现在明白了吗?

第二,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榜样4》中的李萌,22岁的年纪,有着自己的坚守、自己的使命,退役后的她毅然干起来别人不愿干的抽粪的活,她说“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被尊敬,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大湖鸿雁”唐真亚,用一艘摇摇晃晃的木船将每一封信件送到渔民手中,架起暖心桥;而95岁高龄的张富清,用一生坚守了初心,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今天的你24岁了,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22岁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否还记得入党申请书上写下的初心,我相信,你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党员,不会忘记共产党员的使命,虽然也会因工作而烦躁,因家庭而分心。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永远不会忘。24岁的你,还能忘记吗?

第三,要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对于新时代的我们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既有“吃亏”书记李连成这样的好干部,又有嫦娥四号的科学家们,是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日日如此的付出,造就了今天样样领先的中国,使得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面对如此优渥的环境,24岁的你,你又当做些什么呢?你要以榜样为目标,坚定理想信念,从身边事做起,不畏艰难险阻、不怕艰难困苦,为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4岁的你,晓得了吗?

24岁的你,以上是我看完《榜样4》之后的所感所悟,希望我们不断向榜样学习,让自己更接近榜样,最终成为榜样。

看完《榜样4》的自己

上一篇:允许农民工子女在闽高考下一篇:[介绍信]体育工作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