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我的故事

2024-05-22

一个我的故事(精选6篇)

篇1:一个我的故事

一个名字,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薛安琪,那时我呱呱坠地时,妈妈精心为我取的。

我出生于1997年12月25日,据《圣经》上所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投生人间,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的互相帮助。〝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时刻。尽管耶稣诞生的确切生日并不清楚,但是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领导人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的生日。所以我和耶稣诞生的日期是同样的,我的姓和爸爸的性一样是“薛”,“安”是爸爸妈妈希望我能一生平安,名字末尾的“琪”是爸爸妈妈希望我能温和漂亮,而名字中的“安琪”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天使的意思。很快我的英文名字就这样诞生了——Angel。

天使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我有时就躺在床上,奇思妙想起来:假如我真的是一位天使,那我一定会来到四川小朋友的身边。我用小手轻轻一点,压在他们身上的废墟化为乌有,他们立刻就能轻轻松松的站起来。看着四川小朋友伤痕累累,我用小手轻轻抚过,柔柔的,软软的,顿时,他们的伤口痊愈了。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在回忆那触目惊心的大地震,我会为他们唱一支欢快的歌,各他们跳一支优美的舞蹈,画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片,写一首动听的诗歌,使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我还会为他们重建家园,我撒下有魔法的粉末,空地上立刻竖起了一幢幢梦寐以求的高楼大厦.门前有花园,花园里有小鸟为他们歌唱,蝴蝶为他们舞蹈,从此他们不再有痛苦和烦恼„„

我喜欢我的名字,她给我带来了欢乐。

篇2:一个我的故事

我在和男子篮球队员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他们明天要比赛了,主力们个个都很兴奋,脸上洋溢着微笑,准备明天大展身手,老师也准许我去观战,我感到很荣幸。可是练说明天早晨有事,所以早上的比赛不能来,要和教练董老师请假。我一开始认为这是正常的请假,老师不会在意的。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董老师一听,脸色大变,马上丢出一句让所有人一下子闷住的话“明天比赛取消!”话音刚落,他就打电话给组委会了。这下把我和队员们急的呀!哪有比赛打到一半就弃权的道理呀?我们赶紧把练推出去,让他去收回那句话。练出去了一会儿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我们问他怎么样了,他摇了摇头说:“弃权了!”顿时,这句话让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些在篮球场上英姿飒爽的大男孩们眼睛都红了,大家赶紧奔到体育馆找董老师。

一进体育馆就碰到了我们要找的人。“老师,练已经和他妈妈说过了,明天能来的,能不能……”话还没说完,董老师就绷着一张脸,严肃地说:“比赛我已经和组委会说过了,我们弃权,你们不要再说了。”这个老师真怪,自己培养的球员辛辛苦苦打到复赛居然要弃权,把学校的脸面往哪放!拿在我手里的衣服被我攥得紧紧的。董老师继续说:“比赛报名的时候我报了12个人的名字上去,并且这12个人都说比赛一定会到的,但初赛的时候来的人10个都没到。比赛那天徐老师和我打电话时我就窝火,想让你们当场弃权。明天的比赛又有人要请假,那你们当初的承诺算什么!”听到这里,队员们都低下了头,泪珠在眼眶中打转着,却硬是不让它滴下来。“如果当时报名时你们和我说明情况我一点都不会怨你们,既然你们答应了,就一定要遵守,这是诚信问题!”这时,我的手慢慢松开了,一点还嘴的余力都没有,弃权已成定局……

离开体育馆后,我们无力地瘫坐在小楼梯上。我的心里空荡荡的,说不出一句话,非常地无奈。不一会儿,主力们把头埋在双膝间,哭出了声。周围的同年级的同学们都愣住了,这些高大帅气的男孩儿们竟会如此狼狈!但是这种无奈和不甘心是我们无法体会的。后来,队长发话了:“都别哭了,起来!”队员们哽咽着,似乎在用尽全力站起来,唯独练还在指责自己,不愿站起来。队长跑过去把他架起来说:“你听着,这次我们不会怪你,我们要努力,冠军是我们的目标,你们说对不对!”“对!”他们肩膀驾着肩膀围成一个圈,响亮地说出了他们的目标,重新振作了起来……

篇3:一个护士的故事

过了春节, 预示着岚姐的退休已经进入倒计时, 实打实的说也就不满一百天了。人都说游子归家近乡情怯, 现在岚姐的心情很像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 几分忐忑, 几分情怯。感觉上, 现在这时间快得就像长出了翅膀的飞鸟, 都来不及细数细看, 眼睛一闭一睁, 一天天就连着、串着地飞走了。

也许是感叹年岁的日暮黄昏近, 也许是漫漫三十多年的护士生涯给了岚姐太多的难忘并让她有一种多少事欲说还休的感慨, 站在退休的这道门坎前, 抚摸着流岁的缨络, 岚姐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浓浓空寂和失落。这就好像自己的心被人抽丝剥茧般慢慢掏空了又把心壁皱褶叠加成了涩涩粘粘的块垒, 让她不能舒舒坦坦微笑, 更让她不能天马行空般喘气。

有人说, 记忆的门坐落在岁月的深处, 只要逆着时光的方向攀爬, 你就能够清晰地看到曾经的一切。

2

那一年, 岚姐卫校毕业了。刚刚二十岁的她, 扎着两条粗黑的麻花辫, 背着一只军用挎包, 包里放着报到证到医院的护理部报到, 护理部主任问:“小姑娘, 要工作了, 说说你的感觉?”那一刻, 她扬起阳光般的笑, 一脸豪情, 带着诗性的语言说, 请主任放心, 我们是南丁格尔的衣钵传人, 我们是白衣天使, 我们身负的是为健康保驾护航的重任。从今以后, 我会用天使的翅膀驼起病人的希望, 用青春和热血换病人春暖花开的明天。主任语重心长地说, 护士工作与浪漫无缘, 与风光无关, 是要用平凡、细致而琐碎的工作串起希望的驼铃的。县医院还不同于一般的医院, 病种杂乱, 病人和家属要求高, 工作压力大, 你要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她笑着道, 请领导放心, 我年轻, 有的是力气, 我会好好学, 好好干的。

报到的第二天, 她和另外一个同学分配到了二病区, 那是一个集消化、血液、神经诸病种的大科。病房的忙乱嘈杂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想, 长长的走道两侧一个个鸽笼样的昏暗病房里住满了哼哼唧唧、各具形态的病人, 有神志不清的、有被病痛折磨得失声大叫的、有压抑得不愿言语的。男的、女的、老的, 每一个人都是满脸的阴霾、焦躁和不安。

第一天, 她挂着微笑上阵, 轻言细语, 跟着带教老师几乎脚不点地的忙碌了整整的一天, 先是晨间护理、肌肉注射, 接着推着输液车去一张张病床前核对、补液, 静脉注射, 融温馨服务于细微之处。第一个回合刚刚结束不久, 换液体的, 处理临时医嘱的, 接待新病人, 处理特发情况的, 又赶着堆儿似地来了。不过直到下班, 她还是兴奋满满的, 青春勃发的年龄, 踌躇满志的开端, 吃苦算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啊。下班后, 草草的去食堂打发了晚饭, 她便兴冲冲地和对面床上的分在一病区的萍历数了一天工作的成效:为病人补液近20个, 其中几个是一针见血的, 几个是打了第二针甚至第三针的, 插了一个胃管, 导了一个尿, 静脉注射16次、肌肉注射三十多次, 完了她对萍说, “照这个工作量计算的话, 成为一个熟练的护士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记得那一天萍的兴奋也是溢于言表的, 还说跟着老师抢救了一位咯血病人呢。

3

理想与实践碰撞的第一个回合是她独立工作的第一个小夜班。那时候, 她跟班已经一月左右, 每天穿梭在病房里, 熏染在浓浓的消毒水味道里, 周而复始的做着打针发药、铺床叠被等护理工作。庸常、琐碎又缺乏冲力的一切很快冲淡了起步阶段的新鲜, 纠结的病房、无助的眼神在不知不觉中麻木了她那颗驿动的雄心, 磨去了她对理想的远大憧憬。这时候她才惊觉原来做一个护士是如此的不尽人意, 不但苦累, 而且还脏乱, 更难堪的是很多时候还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支持, 更有许多时候还得充当病人和家属的出气筒。

那一夜, 是她独立夜班的第一夜。带着无助胆怯、心慌意乱, 上班前她先去了原先带教老师的家, 想寻求一点力量和依附。老师安慰说没事, 她会提前来接班, 要她在独立工作的时候一定做好三查七对, 对病人态度要和蔼, 病房里多巡视, 多注意重危病人。

也许是冥冥中的考验, 那个夜班还特别的忙乱, 接班不久先是送走了一个脑溢血的老人, 接着又有一个白血病病人病情出现变化。她根据带教老师先前的方法, 见缝插针先做好病房里常规治疗, 然后把抢救车推到了那位危重病人的床边守望。在抢救病人的时候, 她的同情、着急、紧张填满了整个的胸腔, 那么年轻的一个病人, 从心里说她好想经过她和医生的手让他继续活下去。在医生的嘱咐下, 她准备了抢救药物、复述口头医嘱、给病人吸氧、吸痰、静脉注射、增加静脉通道、人工呼吸, 她都做得还行。后来病人开始了抽搐, 医生要她当心病人舌后坠, 要她把压舌板撑开了牙缝, 然后把舌头拉出并保护好, 结果, 她累了一身的汗还是没有做好这件事情。再后来, 病人接连不断的抽搐、一阵阵的昏死, 到最后, 尽管她和值班医生尽了全力还是没有救回那个病人。躺在床上, 她的眼前还是那个病人惨然的面容, 她的耳畔还依稀响着病人家属不绝如缕的哭泣声:救救他, 救救他。也就从那一夜开始, 她真正感悟了生命的脆弱, 更感悟了作为一个临床第一线的护士该有着怎样的担当和操守, 该有着怎样过硬的技术本领。

4

大概是在工作的第三年, 她转战来到了妇产科。那时候的妇产科, 确切的说是各种分子交杂成的集中营, 满空间的血腥、热烘烘、潮润润的气息, 与其说是病房, 不如说是连呼吸都要憋着的尴尬去处。虽然说, 单就治疗工作来说妇产科不如内科的繁重, 但是妇产科的特色更具急迫性, 突变性。

记得那是个大年三十的晚上, 下着雪, 气温低得让人心悸。这一夜该是她产假上班后的第三个夜班吧。六个多月大的儿子已经发热三四天了, 用了药并不见明显好转还是咳嗽, 她本想与同事调换了夜班, 想了几次到最后还是把话咽进了肚子里。大年三十, 那是过年啊!辛苦了一年, 成家的都希望在这一天陪着家人孩子热热闹闹守岁, 单身的正好可以在父母身边过个完美圆满的年, 为此, 早在年前一两个月, 科室的姐妹们就在掐着指头预算这一天的班次。此时此刻, 她又如何开得了这个口?那几天里, 老公也不止一次的抱怨, “过年都没有自由身, 这是什么职业?孩子又不舒服, 你就这么好面子不能和护士长说说?我算是知道了自己今生做的最错的一件事, 就是娶了一个护士做了老婆。看看, 这算过的什么年?萧瑟寂寥, 了无情趣。唉, 男人娶妻千万莫娶护士!”老公的这些话, 她当时也曾十二万分恼怒地与老公争辩过:“护士怎么啦?社会要没有护士, 医院就得关门, 疾病疾病,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生的方案都得通过护士的手才能让病情改观。就你我而言, 要不是有我这个护士不齿下嫁, 恐怕这个世界又会多一个光棍汉。从大里说社会因我的博大仁爱少了一个不安定因素, 从小里说, 我给了你一个家, 你不说感恩戴德竟然还说出如此的话来。再说到眼下的春节, 人心都同, 谁不希望在这样的时候阖家团聚和和美美, 我怎么好意思把自己的夜班推给别人?”

老公的埋怨, 孩子的发热, 使得那个大年三十的夜班, 未上班已经带上了说不出的纠结和郁闷。发泄了一通之后, 她对老公嘱咐了有关儿子服药的事宜便匆匆扒拉了几口饭, 把年的滋味嚼得意兴阑珊。等到进入科室, 穿上白大褂, 带上护士帽的时候, 她忘记了刚刚的不快。护士工作是与病人的生命直接对话的工作, 假如带着情绪的话就很有可能打错针、发错药, 那样的话其后果不敢想象。

话说这个夜班, 她与另一位也是刚刚做了母亲不久的医生燕当值。接班不久, 天还没有黑透, 就来了一个宫外孕的病人, 来的时候面色苍白, 血压为零, 病人的生命系于一发。燕为其后穹隆穿刺为不凝固血之后就带着病人紧急进了手术室。这期间, 岚姐先一路小跑着把病房里的常规护理事务做了阶段性了结, 又为几个刚刚生产不久的产妇按压了宫底观察了恶露情况, 再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病人测了血压和体温, 并询问了病况, 还有几个正在输液的病人也是需要重点留心的。刚忙完常规性的事务, 第二个病人又来了, 又是个宫外孕!于是, 她再电话联络备班医生, 准备床单位、病历, 安顿病人并为其测量血压, 建立静脉通道。这个病人的情况比起第一例来稍好, 备班医生已经赶来, 她可以稍稍放下心。不久, 外面咋咋呼呼又来了一位临产的孕妇, 阵阵腹痛使得孕妇的喊叫和家属的催促如声声紧逼的擂鼓, 看着孕妇的腹痛已经基本没有了间隙, 她知道, 情况已经迫在眉睫, 便急急忙忙拉出了产车帮着把人送进了产房。随后, 没有丝毫的喘息, 从产房出来的她再为新病人铺好了床铺, 办好了住院手续, 准备了入院病历。等到一应巨细搞定, 第一个宫外孕病人已经从手术室返房, 于是再为返房的病人观察生命体征、处理术后医嘱、输血。那时候, 采血、输血属于一体性操作, 等到她从献血者的血管里抽出血液再输入病人体内的时候, 外面走廊里又响起了手术室车子咕噜噜的转动声, 第二位宫外孕病人安返病房, 于是陀螺似的忙碌再一次重复。

晚上十点, 当医生燕回到病房擦着满脸的汗滴说这下该歇歇了的时候, 岚姐的忙碌正如火如荼。这时, 一位产后大出血的病人又被几个家属慌慌张张的推了进来, 病人几近休克, 病情如山又如火, 来不及喘息, 顾不得抱怨, 她和燕合力把病人推进了产房。“快, 宫底注射缩宫素20单位, 备血、输液、加止血芳酸, 准备输血!速度要快!替我按摩子宫!”声声急、步步赶, 医生燕一边说, 一边戴起了胶皮手套, 做起了清宫, 而她又连着替病人准备了两条静脉通道, 血压还是不升, 怎么办?燕说, “加压。”输血的调节开关已经打到最大, 高度也已达极限, 还是不行, 她拿出石蜡油涂抹在输血皮条外面, 双手交替往下小心抹着。忙乱的时候更要脑袋清晰, 千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这时候的她汗流如雨、全神贯注, 这一刻, 她忘记了家, 忘记了发热的儿子, 忘记了过年, 忘记了与工作无关的一切。最后, 病人终于转危为安。病人笑了, 家属笑了, 她和燕也笑着舒了长长的一口气。

午夜的钟声终于敲响了年的序曲, 窗外是欢庆的海:鞭炮齐鸣、烟花繁盛、笑声如铃, 喜庆的乐章带着浓浓的年味已经渗透到了每一寸的空气里。这一刻, 她与医生燕却哭了。两个流泪人相对的时候, 她擦着眼泪问燕:“这是高兴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哭呀?”燕说:“我也不知道, 眼泪就那样不受自主的流出来了。也许是哭别人都在家里守岁而我和你却忙乱成这个样子;也许是喜极而泣, 用流泪的欢快庆幸我们救回了三条生命, 又迎接了新生命的来。”

擦掉泪, 她破啼一笑说:“我想应该是一种感慨的发泄抑或是对生命回归的感动。”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 像这样的忙碌在岚姐三十多年的护士生涯里又覆盖了多少年、多少个月里的多少个白天黑夜?要说苦还真的是苦;要说累, 哪一回不是累得脖子酸疼、汗流浃背、大腿抽筋, 恨不得生出四手四脚, 脚底长出风火轮。可是, 也正是无数这样的苦和累换来了无数病人的安康, 换来了无数家庭的幸福美满啊。

5

记得那一年的冬天, 儿子刚刚四岁, 岚姐的老公突患急性肝炎了。更不巧的是彼时医院的传染科刚刚拆除, 在一片瓦砾地里, 再竖起传染科的大楼该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万般无奈之下, 岚姐把老公送到了离县城数公里远的乡医院, 好在自己医院的医生会轮流着每天去那里查房驻扎看病, 这多少还是让岚姐安心了点。安顿了老公, 还得安顿孩子和后勤, 那时候, 已是冬天, 万般无奈之下, 她打了电话请老婆婆前来帮忙。

整整的一个多月里, 老公、孩子、菜市场、上班, 她真恨不得在自己的脚底按上旋转的轮子:逢夜班时间还相对宽裕, 大不了把孩子带去上夜班, 早晨直接送幼儿园, 整个白天虽然辛苦却好利用。每逢日班, 那就忙乱了, 她早晨先得买好了菜, 再把儿子送进幼儿园, 然后去上班, 那时手机还是极稀罕物, 联络并不简便, 早晨老公的情况她只能在心里默念着、牵挂着、祷告着。中午下班了, 先急急赶往家里, 拿了婆婆为老公准备的饭菜然后骑车赶往老公住的医院。这时候老公早已翘首以盼了, 来不及多话, 她先看一眼老公的气色, 再问几句紧要的, 随后安顿了老公吃的, 再把需要处理的事务比如配药什么的搞定, 等到老公吃完, 她替其善后, 稍作停顿便再赶回家吃饭、上班。每个傍晚该是她相对清闲的时间, 这时候, 孩子可以交给年老婆婆照应了, 然后, 她去买一些水果什么的骑上车子再去医院陪上老公一阵, 为老公洗一洗衣服, 削上一个苹果, 陪着说说话, 补偿几分温馨和关爱。

现在回想起那段岁月, 还真的充满了艰辛里的浪漫, 每天总是在暮色笼罩的昏暗里, 在老公反反复复的催赶下, 她才依依不舍的走出医院, 而每每这时, 老公就期期艾艾地跟在她的车子后面, 送过一程又一程, 然后在异口同声的明天见里, 一个说着早点睡, 一个说着路上小心, 明天早点来, 再挥手作别。其实那也是岚姐深感歉疚的一段时间, 每每夜深人静, 躺在床上的她都会对自己说:做了护士老公的人真的苦, 即使病了, 老婆也不能有多少的时间陪着伴着。可是每次也只能心里想着, 真正想改变却无能为力。很多的不得已都有其特定的职业属性, 每个护士都是病区不可或缺的螺丝, 每一颗螺丝都有着相对应的位置, 要调休吗?三两天还行, 时间长了班次就会像生了锈的轴承转不动了。所以, 科室里的每一个护士有了尴尬不到万不得已都是自己咬紧了牙挺住的。

有一次, 岚姐在推着儿子横穿马路的时候, 忙乱中竟把一个女人给撞了一下, 那个女人纠缠不休, 一定要讨个说法, 而这一刻, 心慌意乱的她离上班只有短短的三分钟了, 来不及安抚大哭的儿子, 她说了许多对不起, 那个女人就是拽着车龙头不松手, 好在后来来了个医院的男同事解了围。记得那天, 她第一次含着眼泪带着惶恐把迟到了二十分钟的原因给护士长说的时候, 护士长拍着她的肩膀说, 这是特殊情况, 有什么为难处你说出来, 我们大家可以帮着你的。

那天婆婆为老公熬了浓浓的黑鱼汤, 大中午的, 她下班匆匆赶回家, 婆婆说:“天气太冷, 今天你先吃好了再去送吧。”她说还是先送, 他每天这个时候都会等我。嘴里说着, 她就拿起保温桶骑着车子走了。谁知道, 就在距离目的地不远的马路上, 一辆拖拉机碰翻了她的自行车, 那一刻, 她唯恐那只保温桶被颠覆, 跌倒了的她忙不迭地捧起保温桶, 可惜, 那一罐浓浓的汤汁已经荡然无存, 好在鱼块尚好。当她不无懊恼地告诉老公鱼汤没有了的时候, 老公着急地说, 只要人没有伤着就行, 接着又笑着安慰她营养都在鱼块里, 汤是什么呀?不就是水吗?

也就是从那场肝炎之后, 老公真的理解了她工作的平凡可贵和辛苦。出院后的他满脸愧疚地对她说, 这一次住院, 我亲眼目睹并感悟了你们护士的苦和累, 做护士真的不容易, 尤其是你, 这一段时间忙碌到了极限, 辛苦到了极限, 真的对不起了。假如以前我对你的工作有过微词, 那么今天我郑重道歉, 相信我, 以后, 那些混帐话我再也不会说了。

6

往事依稀历历在记忆的门内逶迤, 细浪翻卷, 每一朵浪花都是一段难忘, 每一朵浪花里都浸透了辛苦又甘冽的芬芳。一晃眼三十多年过去了, 不知不觉中, 护士帽内沧海桑田、风云更迭, 岚姐从青春朝气的女孩子变成了两鬓染霜的妇人;曾经满怀理想的姑娘如今成了被岁月的风吹净了浮夸杂质的内敛而满怀仁心的老护士。多年的职业生涯教会了岚姐尊重爱护病人、时刻把病人的疾苦放在心里是护士的天职;告诉了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是比天大的事情;职业也让她深深的明白了天使的蕴意:用心、用情勾勒出病人心目中的美丽和希望, 为病人塑无数春天的神话。

这一天, 科室的几个小年轻在叽叽喳喳的讨论, 有人说岚姐的身上凝聚了老一代护士姐妹吃苦耐劳, 平实克己的优秀品质, 正是有了无数像岚姐这样的前辈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姐妹们树起了榜样的标杆, 我们这个队伍才能一代代发扬光大不断前进的;又有人说, 可以说岚姐为医院贡献了整个的青春和壮年, 一直以来她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在这临近退休的时候我们该给她一个标志性的说法, 这也算是为岚姐三十几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更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岚姐三十多年的工作是值得以最后一次的先进为圆满来结束的, 而且, 岚姐也是当之无愧的。

篇4:一个我的故事

[关键词]自由 希望 向往 绝望

一、引言

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是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短短的一千多字的文字浓缩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在作者简短经济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女人从漫长无边、毫无自由的婚姻生活到经受不期而至的突然狂喜,最后因绝望无助而死去的悲剧性的故事。

二、无奈的过去:缺乏自由,无力抗争

对于Mrs.Mallard的以前的生活,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但我们可以从描写她心理活动的片言只语中得到一些了解。在婚姻生活中,Mrs.Mallard毫无自己的地位,丈夫才是家庭的主人,拥有完完全全的统治支配地位,而她却是地地道道地处于从属附庸地位。这种没有人格,缺乏自由的家庭地位引起了Mrs.Mallard对生活的强烈不满,以至于她在得知丈夫的死讯时不仅没有悲伤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脱。在没有解读她的心理感受之前,读者会有很大的困惑:丈夫死了,应该悲伤才对,怎么会高兴呢?难道是她的丈夫粗暴野蛮,虐待她了吗?但是我们却分明注意到小说中描述她的丈夫的双手时所用的词语是“kind,tenderhands”(Kate Chopin,1894)。显然丈夫对她是温柔的,丈夫那双温柔的双手不会握成暴力的铁拳。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她对丈夫如此地怨恨,以致丈夫的死会让她感到感到万分庆幸呢?待读到下面,我们才明白就里,原来Mrs.Mallard怨恨的不是丈夫的身体或言语的粗暴,而是丈夫的意识——唯我独尊、不可违抗的强大的意志力。作者运用了强烈的言辞来表达Mrs.Mallard对丈夫的统治地位的不满:“blind persistence”,“im-pose”,“crime”(Kate Chopin,1894)。丈夫的强势简直就是一种罪行让她痛苦不堪。她痛恨丈夫的这种强大的意志力。这种痛恨已经让她觉得无法容忍。已经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漫长难熬。“Itwasonlyyesterday she had thought with a shudderthat life might be long,”(Kate Chopin,1894)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对她来说是一种煎熬,一想到这可怕的、漫长的煎熬她禁不住浑身发抖。

Mrs.Mallard虽然痛恨这种生活,但她却缺乏抗争的勇气,没有任何斗争的行动。相反,她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软弱无力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这也是她的悲剧性的命运的根源所在。我们注意到小说中描写她的手时用的是“two whiteslender hands”、“powerless”(Kate Chop-in,1894)等字眼,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她也许只是像个宠物似地被关在家里,无力地充当丈夫生活的陪衬点缀,就像易卜生的戏剧中的娜拉一样。她那双无力的双手象征着她的内心的软弱,暗示了她的无可奈何。拥有如此软弱的双手怎可抗衡丈夫那强大的意志呢?于是,只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这种被动,缺乏抗争的举动也就注定了她的命运的悲剧性。我们可以设想,或许作者在此想表明一种观点:只有斗争才能赢得自己的幸福,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否则,只能做命运的奴隶,即便是偶尔受到命运的青睐,那也只是昙花一现。

三、有望的现在:向往自由,渴望新生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因此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她对自由的向往。Mrs.Mallard对拥有自由的向往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Mrs.Mallard哭过之后,眺望窗外的世界,朦胧地意识到了有某种东西在内心蠢蠢欲动,但究竟是什么,她不知道。然后,她感觉到这种东西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她靠近,她试图用她的意愿加以抵抗,但她的抵抗是如此的无力,正如她那双无力的手一样。终于,那种东西从她的心底进发出来:“free,free,free”(Kate Chopin,1894)这种向往自由的欲望愈来愈强烈以致于她的脉搏加速,血液奔腾,最后转换成一种巨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快乐以致于她一直不断地喃喃低语:“Free!Body andsoul free!”(Kate Chopin,1894)。

作者这种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循序渐进的刻画使得人物的塑造逐渐丰满可信,在作者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层层剥离中,读者逐渐领悟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为了使得描写更加生动,作者还使用了以下几种写作修辞手法来加以刻画。

1、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很善于利用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作者描写景物时赋予了其特殊的象征意义。Mrs.Mallard把自己独自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时的一段景物描写就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窗外代表外面的世界,春天代表着希望,蓝天象征着乌云过去,晴天的来临等等。这些景物的描写似乎都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象征着苦难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

另外,主人公的姓名也具有象征意义。Mallard的意思是野鸭,作者的命名别有用意,象征着主人公的性格,暗示了我们的主人公是一只适宜于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畅游的野鸭,而不是一只被关在笼里的,没有自由的家禽。

2、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景物描写中,作者不仅采用象征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窗外的世界和屋内的景象进行了对比,外面的世界自由自在,生机勃勃;屋内的生活却如同囚牢,死气沉沉:封锁在压抑的小屋,服从丈夫的意志,承受无数的传统制约。这种对比勾画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激起了我们对她的同情,更加深切地理会了她对自由的憧憬。

文章中,还有其他地方也采用了对比这种手法。如当Mrs.Mallard听到丈夫的死讯时,她的反应和其他妇女的反应形成了对比。通常情况下,妻子听到丈夫的死讯后会瘫软在地而且拒绝承认现实。而Mrs.Mallard却立刻接受了现实。这种对比刻画出了Mrs.Mallard不同于当时的一般妇女的独特性格。在Mrs.Mallard那柔弱的外表下,却掩藏着一颗痛恨女性的附庸地位、向往自由平等的不平常之心。这种对比衬托了她的那种不甘于被动地位的叛逆性格。

3、讽刺的运用

除了对比的应用以外,作者还运用了讽刺的表现手法。当Mrs.Mallard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时,人们都以为她伤心过度。可事实上她的眼泪却是在庆祝她的解脱,庆祝她的新生。这种讽刺的运用更加衬托出她对自由的渴望。丈夫的死自然是她所不愿看到的,可要是丈夫

的死能够换来她的自由,那么她宁愿选择失去丈夫。由此可见她那种追求自由的愿望是何等的强烈。

4、比喻的运用

小说中在描写她的抽泣时说她就象个孩子入睡前那样一直抽泣不断直到入梦。这里,作者想借此比喻她象个孩子那样期望在梦中得到那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自由。而孩子的梦想往往是单纯的,是幼稚的,是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作者也在此也暗示了她的梦想的虚幻。

四、悲惨的结局:自由无望,绝望而死

正当Mrs.Mallard庆幸自己获得了自由之时,作者笔锋陡然一转,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丈夫并未死去,却突然回来了。这种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令主人公无法承受。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出现的接二连三的戏剧性的变化让她于绝望中看到一线希望,而后希望却突然破灭。这种大喜大悲最终超出了她的极限而导致了她的死亡。

乍一看,这种死亡似乎略显突然。但作者其实在文章的开头就介绍过Mrs.Mallard患有心脏病,这为故事的结局的合理性埋下了伏笔:医生说她因过度惊喜,心脏病发作而死。这种结局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我们知道Mrs.Mallard并非如医生所说因得知丈夫仍然活着欣喜若狂、高兴过度而死,而是由于希望的破灭导致彻底的绝望而死。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们的诠释,作者并未直接陈述原因。作者在此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或许在当时的背景下,一心想要摆脱丈夫的控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必将遭受上帝的惩罚?抑或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被压抑的女人要想挣脱男性的枷锁而获取自由,唯有通过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否则只有死路一条?或者作者认为与其继续充当丈夫的奴隶,倒不如选择死亡而获取永久的新生?所有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有待读者自己去猜测,自己去推理。这也是这篇小说的魅力所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五、结论

篇5:一个诺言,一个故事作文450字

他们说等到了暑假的时候就买火车过来找我玩儿,可是这周就都只是一个约定,一个诺言而已的时候,究竟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都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我去找那个时候我们借了和读书都向着拿回来看,可是到后来都是忘记了的,把自己的书放在了图书馆里,自己的手都忘记了拿回来。

我们一直都像这样自己变得更优秀,可是面对失败的`时候,却总是觉得自己不堪一击。

所以我们要提升的东西,其实有很多。

所以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够理解,这些对于我们来讲都有着不一样的心情吧。

也许只不过是因为你和他们之间没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所以就是在看电影的时候,你也根本就不懂他们所说的那种文化背景,和你的生活环境到底有什么不同。

所以你总是不愿意看那些外国的电影,我总是沉迷于自己国家创造的这些东西来看。

所以在你看来就是这个样子吧。

篇6:告诉你一个我的故事作文

“好了,好了,下面的我会了。”我说。

妈妈应声道:“小心点哦。”

“知道啦!”我回答道。

我左炒右炒,突然一股香气飘进了我的鼻子,我自言自语道:“好了。”

我打开橱柜,拿出盐和鸡精(味精也可以)每个洒一小勺。在炒一炒,把锅盖盖上。把火开到最大,顿时,锅里的声音越来越大了,我怕得把火开到最小,把锅盖打开,一股香气又飘进了我的鼻子。我又翻炒了几下,把锅盖盖上,又把火开到最大。

这次,我有了经验,不在怕了。好了,我把火关了,把黄瓜盛到盘子里。

有了这次经验,接下来就容易多了,三两下就炒好了。

我把菜端到餐桌上,大声喊:“爸爸,妈妈,吃饭了!”

爸爸妈妈尝了尝说:“味道真不错,我们的儿子会做饭了,以后谁做饭就不用愁了,哈哈!”

听了,比吃了蜜还甜。

通过这次做饭,我懂得了自己的是自己干,要学着帮父母做些事,减轻父母的负担。

告诉你一个我的故事作文(三)

说起“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许这个故事会与别人的有些相似,但那始终都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

“故事”大家都知道,那属于我的“故事”呢?嘿嘿,想必大家都不知道吧!想知道吗?(应该没人会想知道吧。)别着急,我来慢慢讲给大家听。

从出生那刻起,我的故事便开始了。

快一岁时,和妈妈一起住在姑姑家。

那时候,刚学会走路,便整天摇摇晃晃地跟在哥哥身后,哥哥做什么,我变跟着做什么。

一岁多时,哥哥上了小学,()每每哥哥放学后,我都会跟在他身后,看他读书、写作业。那是哥哥刚学拼音,嘴里每天都念着“a,o,e……”于是,我听着听着,便“学会”了。“a,o,e……”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妈妈的笑声了。

再大一点,和妈妈一起住在姨姥姥家。那时,我又整天缠着爷爷。有一次,跟爷爷一起回家,便让爷爷抱着我。旁边的婶婶怕累着爷爷,便决定他来抱我。我立刻不干了,哭着喊着要爷爷抱。那时,我使出吃奶得劲儿想要喊出“爷爷”二字,出口的却是“yi……yi……”,逗笑了身旁的所有人。于是,我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就这样,在数不清的日子里,伴着这数不清的趣事,我七岁了。我在家附近的一所小学升入了一年级。这时,我开始了这既漫长又短暂的小学生涯。

八岁,姨姥姥的孙子(我称他作哥哥)转到我们学校上六年级。哥哥本应有做哥哥的样子,他应该让着我才对。(至少在我当时的认知里是这样的。)可他却不是这样的。他有着一股子调皮劲儿,很快便与弟弟打成了一片。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八岁人生在“凄惨”的哭声中度过了。

时间一晃便又过了四年,我升入了六年级。在六年级里,我从“乖乖女”变成了“淘气包”。我学会了骂人,学会了打架。那时,我有点儿理解那个哥哥的感受了。但我却又懂得了友谊,懂得了离别,懂得了忧愁。

今年,我十四岁,我升入了八年级。我,长大了。在我们这个青春飞扬的八(4)班,我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体会到了更多的快乐和温暖!

上一篇:《梁祝》随想下一篇:小学最后一个暑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