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重要性

2024-04-17

教材的重要性(共8篇)

篇1:教材的重要性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对教材讲解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进行作业。

篇2:教材的重要性

南郑县城关小学 杨宝珠

受学校教导处刘主任的委托,我来谈谈自己近年来在学校校本研修的蓝图下进行个人研修的感受和点滴收获。当然了,在咱们城关小学这个优秀的集体里,我的这些认识都还是比较浅薄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对我的浅见陋识多多包涵,多多指导,不吝赐教。

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新课改推进至今,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营造高效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追求。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环节有很多,方法也多样。要说的方面实在太多,我在这三四十分钟里可能连皮毛都说不到。所以,思来想去,就说其中一个点吧。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就是扎扎实实研读教材。大家都知道,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凭借,我们只有深入的理解教材,精准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光闪现,新意不断,也才能使孩子们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言意兼得,不断提升个人素养。那么,如何解读教材,我们才能从传统观念的重围里成功突破,展现自己鲜明的个性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一、用心,解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1、学会纯净地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常会听到身边的老师抱怨“我的课怎么就没有亮点呢?怎么就缺乏新意呢?”和大家进行一番交谈后,联系到自己前几年的想法和做法,我找到了答案:之前的我上课前做的第一件事常常不是静静地读课文,独立钻研教材,而是急匆匆地翻看教参或者各种各样的教案集,第一时间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或教学案例。常常是已经走进了课堂,课文还不曾读上三五遍。说到这儿,想起前几年赵校长第一次听我的课后,问我你能将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吗?我当时顾左右而言他,因为自然是背不出来的。赵校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一定要讲执教的每一篇课文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后来,听其他老师说赵校长上课时从来不用翻书,因为她胸有成竹。我的敬意之情油然而生,便也试着背诵课文。不过,每一次死记硬背后在课堂上并未感受到其中带来不同体验。所以,再后来就没有讲背课文放在心上了。这几年里,赵校长又关切地询问了我几次关于课文的熟记程度,每一次,我都支支吾吾。于是乎,东拼西凑,自以为集结了多个名师的设计精华必然成就精彩的课堂,不承想收获的常常是失败。邯郸学步怎一个“惨”字了得!如此解读教材自然会“性格”多重,个性不鲜明。活在别人的“阴影”中,哪来的个性和创造性?

近一两年终于明白了赵校长要求背课文的深刻含义,不是要我们死记硬背,而是要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能读出它的意蕴,甚至将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读出它的内涵,慢慢品读,深入骨髓。因此,解读教材时,教师要学会纯净的读,沉下心来读,一字不漏的读,不参考任何资料,不受他人思想的影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当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后,再去看看别人对教材的解读,了解相关的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来,教材解读就会体现个性,充满新意。

2、要善于广泛地读,读懂背后的含义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其中不少节选或改编自名家名作,含义深刻。如果教师孤立地就课文来解读课文、教课文,就难免会走向单薄肤浅,甚至会断章取义,误读了作者的意图。怎样才能让这“沧海一粟”永葆生命力呢?我们唯有将它放回“母亲”的怀抱,用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教材。

为了精准地解读一篇课文,有时需要去读原著,了解背后的含义。解读《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课文,我们不能孤立地只读这一篇文章,而应该把它放进原著中读,将课文读得更“厚”一些。有了足够的厚度,教师的教材解读也就有了高度。

有时,我们还需多读一些相关的文章,体会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有不少难以理解的语句,比如课文中对“碰壁”内容的描写,如果就文读文我们恐怕很难理解作者语言的秘妙所在。但当我们读了《“碰壁”之后》《“碰壁”之余》等文章后,我们便能够透过这谈笑风生的场景,看到这风趣、幽默的语言背后,那个饱经沧桑、坚持不懈、不怕艰险的鲁迅。

有时,我们还可以将相关的文章比较着读。有比较才有鉴别,解读教材,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内容,联系相关作品,在比较中鉴赏出文字独有的魅力。比如解读柳宗元的古诗《江雪》时,就可以联系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来读。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同样是在江上,同样是一个人在钓鱼,但心情截然不同:前者官场失意,凄楚苦命;后者官场得意,怡然自在。前者蕴含着一种“傲气”,后者则包含着一种“霸气”。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联系相关内容,我们才能将文本解读得更深入,读出其间蕴含的深刻意蕴来。

潜心细读,虚心泛读,用心思考,相信每位教师都能够用阅读的厚度成就解读得高度,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二、准确把握课程本质,有效进行教学设计

每一门课程都肩负着自己独有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准确的把握其基本特征,才能够正确地解读文本,合理地设计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既不能只注重工具性,也不能一味的追求人文性。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应该让扎实的文字教学展现魅力,另一方面应该让无痕的情感熏陶彰显智慧。

1、文字教学,扎实展现魅力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所传达的内容,还要让学生透过内容,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紧扣字、词、句、段、篇,通过听、说、读、写等途径达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还记得今年六月参加省教学能手大赛的情景。当时,我抽到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少年王勃》一课。面对对教材完全陌生的三年级的孩子,我该怎样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呢?反复研读文本,在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解后,我站在小学中段语文的角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思考:生字是小学低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对刚刚从低段升入中段的三年级学生该怎样进行扎实的生字教学呢?该怎样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每天至少要有十分钟的写字教学指导”这一要求呢?这篇课文仅要会写的生字有9个,到底该抓住哪些生字进行教学呢?经过一番仔细的分析后,我发现“督”“”两个生字是学生认识、书写的难点。于是,我决定这节课上指导学生掌握这两个字的写法,让这一节课,有扎扎实实的这“一得”。

词句教学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孩子们能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情感有更深层次的体验。面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个比较陌生难懂的诗句,如何设计教学让学生既能理解语句,又能掌握学法呢?我试图教给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画面来理解词句的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思考,了解词语大意;再通过语言渲染和反复诵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当时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通过角色体验,把自己当作是王勃体会当时看到壮观美景的心情,追问“此时的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赞美这样的美景呢?”,巧妙地将诗句的理解与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的学习有效结合;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插图深入体会,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文中内容进行体验式讲解。这样就能使语句的理解、学法的渗透以及情感的体验有机的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情感熏陶,无痕彰显智慧

如果说语文学科的 “工具性”是看得见的显性因素,那么“人文性”就是看不见的隐性因素。“人文性”一旦堂而皇之的“显山露水”,就极可能沦落到“贴标签”的下场,甚至让语文课“思品化”,改变语文学科的特性。因此,情感的激发,态度的指引,都应该力求无痕,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如随风潜入夜的春夜喜雨一样。

我省教学能手、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林波老师曾经这样执教了《燕子专列》公开课,在这堂课上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这篇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分别从面和点两个角度写了瑞士居民们救燕子的感人场面,设计教学时,他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层层推进,深入理解。一读抓“料峭”,通过想象等多种手法体会气候的恶劣;二读抓“冒着”“顶着”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居民们的热心,感受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三读抓“四处”“纷纷”,进一步体会居民的爱心。学习第四自然段时他用深情的语言来进行巧妙的引导,回环叩击,多次引读第三自然段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深刻地感受到恶劣的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情动辞发,真情流露,这时还可以设计让学生给贝蒂写想说的话的环节,这样就能让生命与生命对话,心灵与心灵交融。这样的设计使情感的激发、爱心的培养与语文能力的提升水乳交融,了无痕迹。

三、文本阅读,有“度”才有效

准确的文本解读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签条,我们只有认真阅读文本,并且经历将其读厚,再读薄的历程,才能使课堂教学既有适当的深度,又有一定的温度,才能让孩子们真正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 语文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曾经有一段时间里,我陷入了一种盲目追求深度的误区,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公开课上,仿佛如果自己对教材挖掘没有足够的深度,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没有足够的厚度,就展示不了自己的魅力。于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把课讲得玄之又玄,而学生或茫然或无动于衷的课堂表现也常常让我心急如焚甚至火冒三丈。这时候常常想起听过的一些公开课——惊叹于执教老师对教材如此高深的解读,仰慕与人家如此丰厚的文学底蕴,甚至心中还有几分“嫉妒”与自责,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那一段时间里,我感到无比的挫败,但也倔强的不想认输。我将之前的听课手册无论学科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再琢磨,所上的每一节课都进行精心设计扎实实践;常常连续几小时坐在电脑前通过网络来观摩、揣摩现代教育名家——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教学课堂。我深深地被窦桂梅老师的课堂风采所折服。她激情飞扬地在课堂上的旁征博引似乎是信手拈来,她对学生的关注不仅在课文中、课堂上,透过一个又一个问题,她一直在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她对教材的解读让我汗颜:特别是《再见了,亲人》一课,相比之下,自己是如此的才疏学浅,自己也教过这一课,也同样费了不少工夫,显然,自己的文本解读是如此的粗浅。

平复激动的心情后,心中也常常会疑云一片:小学的语文教学,需要如此高深的解读吗?小学的孩子们到底该如何阅读文本呢?面对教师精心而高深的教学设计,孩子们能否领会这其中的奥妙呢?再仔细品味窦老师的课堂,惊讶的发现常常只有那么一两个孩子在与老师互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再深入学习窦老师的教学随笔、教学札记等等,发现窦桂梅老师自2012年以后的教学反思中提到了自己之前课堂上存在的种种不足,尤其对教材解读提出了这样的见解——她说: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本阅读,需要怎样的阅读教学?需要的是教师风采的完美展现,还是课堂上孩子们的灵动表现?我们的课堂可以没有充满景仰之情的屏息倾听,因为太过专注的目光缺乏灵气,但我们的课堂不能容忍听不到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见解的声音。孩子们的课堂上,唯有孩子们发出的声音才是最动人的。

记得去年听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一开始紧扣文本进行教学,特别是抓住“看了看”“笑了笑”等重点词语引导孩子们角色体验、表达晏子当时的内心活动,课堂上还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那种生生交流、生本交流、师生思想交融的感觉真好。但很快,教师开始将教学引向深处——开始迈入文学的领域,最终更是拓展到了文化的高度。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令人钦佩的文学功底和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孩子们的缄默与之前的活跃形成的强烈的对比给我们产生了强烈的触动。又想到今年听了县上一位老师在赛教时执教的《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被她行云流水的教学流程感染了,特别是在30分钟课快要结束时,这位老师连珠炮似的噼里啪啦背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说实话,自己之前也有背过,但仍然被震惊了,心中暗自惊叹:这得有多丰厚的教学功底?没想到,过后听到一些专家点评,说她只适合教中学语文,我一脸茫然,这几位专家又说,你没发现当老师开口说这些的时候,孩子们不知所云吗?联想到自己有时的课堂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停地反思:课堂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是深度,还是广度?或许,我们的课堂更需要的是适度。

今年赛教前夕,赵校长和刘主任来给我反复听课、评课,她们一再强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度的把握

是的,语文学科有着极强的综合性,任何一篇课文如果就文教文,势必会走进死胡同,遭遇尴尬的局面。肤浅的课堂就如同一颗干瘪了的种子,要想萌发出生命的活力是何等的艰难!孤立独行,常常会让教师步入歧途,甚至走向断章取义的危险境地。语文教学关乎“工具性”,同时也关乎“人文性”,要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焕发出生命力,就需要我们以必要的拓展阅读和一定的背景资料为根基,传送适合孩子们吸收的养分,让他们既不会因为营养缺乏而面色憔悴,也不会因为营养过剩而难以消化。

引导学生们阅读文本,首先让教师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切勿孤立地解读文本。同时,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深度、高度和广度,揠苗未必能真正助其生长。一切皆需适度,只有适合孩子们接受水平的文化养分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生命,激活他们的潜能。

因此,准确的解读教材,才能精准的进行教学设计。那么,如何做到这一基准要求呢?那就必须对《语文课程标准》了然于胸。

四、认真研读《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案例式解读》这两本书。

语文教师不仅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更要明确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相关的实施建议。只有这样,在进行每一课的教学准备时,才能找到本课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的大致的教学坐标,教学目标确定的方位才可能相对准确。比如,曾经听一位一年级的老师上课,他首先就让学生默读课文后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学生都答不上来,而新课标中第二学段“阅读”中的第二条指出“初步学会默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段对默读的要求仅仅是“学习默读”,这种盲目拔高、超越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做法显然是低效的、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在每学期对全册教材进行整体备课时,要思考课程标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各部分学段目标在本册教材中是怎么体现的,编者是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各单元内容设计的,以便在单元备课时抓住教学 重点和课文内容及训练之间的联系,备课时才能目标明确、胸有全局、有的放矢,既不拔苗助长,也不降低要求,步步扎扎实实。

《案例式解读》

这本书是用鲜活翔实的案例对课标进行了详细地剖析解读,举例98页,讲了如何利用教材插图,小学生对课文插图的兴趣往往比文字更强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结合插图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的理解课文,让他们从色彩鲜艳的图画中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烘托艺术形象、渲染课文情境、强化情感体悟,还能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上《白杨》这一课时,让学生结合插图去想象大戈壁恶劣的环境,可能有沙尘暴,可能狂风骤雨,为什么这里只有白杨?其他植物呢?白杨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假如没有白杨会大戈壁又会是什么景象?再比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书上仅仅写了志愿军对大娘、大嫂、小金花说的话,图上也只能看见送别时志愿军战士的表情动作,看不见朝鲜人民的表情,课文的留白给我们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和送别的朝鲜人民的表情,想象他们可能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使课文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这本书从教学理念、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都会给我们一些精妙的指导。

最后,用现代教育名师薛法根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推进实践。潜心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思考点亮课堂,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篇3:教材的重要性

1 高职院校使用教材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从开发人员的组成形式上来划分, 主要有由高职院校教师独立开发、企业人员独立开发、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三种类型。

1.1 高职院校教师开发的教材

由高职院校教师开发的教材, 其内容的选取比较灵活且具有前瞻性, 内容的呈现比较全面和系统, 内容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局限性, 开发的教材仍存在很多的不足。

1.1.1 教材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考虑较少

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 在普通高等院校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多是学科体系的教材, 更多地是进行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造成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更擅长于理论知识讲授, 也习惯于按学科体系展开教学。所以, 由高职院校教师开发的教材往往更注重学科知识的全面化、系统化, 侧重理论表达而缺少对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描述。这种教材使高职学生难以在学科知识与所要从事的职业之间建立联系, 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1.2 教材严重滞后于职业岗位的实际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带来了社会需求剧烈变化,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 企业中职业岗位的设置、岗位的工作内容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这些都会对高职院校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或调研的时间是有限的, 对职业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的更新程度了解不足, 开发的教材往往会出现知识滞后, 或者与企业实际脱节等情况。

1.1.3 教材编写的必要性和实际使用效果无法正确评价

高职院校教师开发教材时, 对教材开发必要性的判断基本上取决于是否设置有相应的课程, 对知识和技能深度的把握更多地取决于教与学的难易性, 对教材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开发的教材多局限于高职院校自身使用, 对教材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实际作用无法做出正确的评价。

1.2 企业人员开发的教材

有很多的企业为规范员工培训, 汇集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 结合自身实际需求, 编写员工培训教材, 其中一部分也被高职院校所采用。由于这种教材的编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企业的第一手资料, 有明确的培训目标, 教材的可实践性很强。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中选用这种教材, 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是如果在高职院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均采用这种教材, 将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这主要是因为:

1.2.1 教材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不符

由于这类教材主要是用于本企业员工的培训, 教材的主要使用对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员工, 而不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所以企业编者选取的内容主要为岗位标准、工作流程、作业方法和规章制度等, 内容的组织一般也是按照具体的工作过程来设计。这种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方式, 没有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认知规律, 所以学生一般很难接受。

1.2.2 对学科知识的呈现不足

企业人员开发的教材多是按照企业当前的实际需求来选定和设计教材内容。这种教材主要是培训员工在现有技术、工艺和设备条件下的专业能力, 解决的是企业当前存在的某一些技术或管理问题, 一般不太考虑未来较长时间内该行业的发展情况, 对专业知识的呈现模块化较多, 全面性不够, 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1.2.3 综合能力培养不足

企业人员开发的教材主要是对专业技能型知识的呈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但是对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不足,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1.3 由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的教材

目前, 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校企双方的合作基本上都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校方聘请企业人员担当兼职教师等较低的层面。很多教材尽管是由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 但企业人员真正参与教材开发的程度参差不齐, 有的仅仅是挂名, 有的是提供了教材编写的素材, 有的是对教材编写提供了一些建议, 有的是编写了教材的一部分内容, 有的是参与了教材的审定。由于企业人员没有实质性参与教材开发的全过程, 所以这种教材与由高职院校教师独立开发的教材并没有太多本质的差别。

2 校企一体开发教材的重要性

校企一体开发教材是建立在校企双方全方位深度合作的基础上, 按照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全程参与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材开发计划和人员分工、完成对参与人员的培训、进行教材内容的选定和组织、编写和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评价、修订和完善的整个过程这个思路开发出来的教材。这种校企一体开发的教材在适应职业岗位变化、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加强专业建设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1 教材的职业性更强

在合作开发教材的过程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共同参与教材开发计划的制订、确定教材内容和编写模式以及教材的编写, 以这种模式开发出来的教材职业性更强, 更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2 教材的使用面更广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非常了解, 企业人员也非常清楚企业员工培训的实际需求, 所以开发出的教材更好地兼顾了高职院校日常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这两个方面的需求, 使教材的使用面更广。

2.3 教材的实用性更强

企业人员的全程参与保证了教材内容能够及时跟进职业岗位及其工作内容的变化, 使教材与职业岗位需求实现及时有效地对接, 开发的教材更加实用。

2.4 课程体系更加合理

校企一体开发教材必须建立在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参与者依据高职教育理念、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以学习者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会更加科学与合理。

3 结束语

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面前, 职业院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创立和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 紧扣市场经济发展的脉搏, 校企一体开发教材, 培养出适应于企业需求、职业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实用型人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能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为了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深入推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深化高职教材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三种类型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校企一体开发教材的思路, 明确了校企一体开发教材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教材,职业能力,校企合作,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G].

[2]“校企一体开发教材的新机制”试点方案[G].

[3]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5 (10) :111-113.

[4]张诗华.浅谈高职校本教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 2009, 12 (2) :44-46.

篇4:教学回归教材的重要性

关键词 回归教材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087-01

研究近几年的化学高考题发现:知识点越来越回归教材。私下里和其他科目的老师交流之后,发现各科都有这种现象。就我而言,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次备课之前都会认真阅读课文,但不会全部看。带完一届高中毕业班之后,发现教材的用途远远比我利用的空间大。几年下来,现在我在教学时更注重回归教材。

一、教材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不难看出教材的重要性。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回归课本的目的就是要寻“源”。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遵循化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制的,是大纲的细化和具体体现,是一个体系,每个设计都有他固有的意义,是通过众多的课程理论专家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而编订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任何教辅资料都不能替代的。无论是什么科目,每一道高考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源头,不然就没有“源”,也就是我们说的超纲。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教材的趋势。在各年高考试题中不少让学生感到生疏的题目,都是在课本原题的基础上变形而来的。贫困地区的学生几乎没什么参考书,可是他们往往能借助课本考出非常优异的成绩,就是因为他们真正做到了“吃透教材”,抓住了“课本”这一高考考题的根源。

二、如何做到回归教材

1.阅读教材

在老师上课之前,让学生利用5分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上的课时背景、体现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实验设计、资料卡片、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甚至是图片。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会有适度的思考,教师在讲授和拓展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而接受得更好,或者依据教师的讲授来解答他读书时的疑问。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每节新课之前阅读课本的习惯。

2.运用教材的实验设计,增强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在历届化学高考中实验都占据它不可动摇的地位。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对知识点的推导、验证和说明。化学实验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价值观的最好的载体之一。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此,化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重视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正确认识化学实验的多种教育教学功能,对于深化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化学教材中的每个实验都有他的目的性,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一起探索。

3.思考与交流

“思考与交流”栏目中的大多数问题设置在主干化学知识上,其特点是紧扣教材、突出重点、引发思考,栏目中的一些问题,设问巧妙、情景新颖,富有想象空间,我们的很多典型题和课外练习题都来源于思考与讨论部分的问题变换,如溶液的配置问题、氯气等等,在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要多思考、多联系,回顾自己在前几轮复习当中有哪些题型跟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題有关联,哪些题型是如何改变条件演变而来的,有必要把这些题目都找出来进行比较,这样通过一个问题可以把很多关联内容串起来,利用这个栏目可以使学生的联系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4.挖掘教材中的隐形知识

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我们往往只关注教材中正文的内容,而忽视了科学探究的实验设计、资料卡片、学与问、思考与交流和图片等部分内容。其实好多源自教材的高考题都是改编于这些“不起眼”的知识点。如2003年的第6、14、33题分值36分,2004年的第6、27题分值21分,2005年的第9、11、26题分值27分,2012年全国卷的第2题,2013年江苏卷的第2题等等都来源于教材,且期间不乏正文之外的内容。所以不能忽视教材中出现的任何知识模块。

课本始终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情在书外,理在书内”,对能力的考查离不开课本知识。高考无论考查什么题,其知识点都是在课本内,如果“吃透教材”,遇到高考题,只须对掌握的课本知识点进行思维加工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篇5:教材的重要性

摘 要:教师在备物理教材时,既要超越教材,更要钻研教材。备物理教材,首先要通看或通读教材,直到把握课程框架结构。要细读教材,要精读教材。只有把自己变成了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字:备课 教材 内在 逻辑

由于提倡教学现代技术化,现在很流行备课就是上网找课件,幻灯片,或动画,然后不加修改或略加修改。上课时主要就是放电影一样,自己在旁边加点配音。这样,备课轻松,上课也很轻松,学生听课也轻松,仅得到眼睛观看的快感,但效果却不好,而逻辑思维和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备课中教材的重要性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备物理课程标准

物理课程标准对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具有

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

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要把握模块中各条“标准”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模块对各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的教师不但没有很好的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又由于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惯性作用,个别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不严守课程标准,本来课程标准中,不要求讲授的学习内容,还在课堂上还要当做重点,详细地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授。例如:物理课程标准对“运动的描述”的要求是: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即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描述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注意不要在此设置难题或偏题,用公式描述匀变速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抽象、准确等特点,感受数学方法的奇妙,认识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会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认识图象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即与数学公式相比,图象法显得直观、形象、生动,在解决物理问题中让人一目了然。

二、备物理教材

备物理教材,首先要通看或通读教材,直到把握课程框架结构。高中物理共同必修课程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如《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两个模块,共同必修模块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一)备物理教材,要细读教材,确定“五点”。

(1)知识点,即教材中物理知识的要点。教材的每自然段(包括阅读材料)乃至每句话都表达一定的意思或知识。总之,一般每段都是知识点。

(2)重点,指课文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很多语言和材料是为了说明和突破重点,重点是这节课的精华和高潮,是值得每个人为之陶醉和欢呼雀跃的。

(3)难点,指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容易出错、混淆或思想难以接受的内容。比如,新教材中的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就是难点。应该在备课中把易混淆的知识对比和辨析,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越辩越明。

(4)能力点,指教材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时所体现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材高度重视的部分。培养能力是我们物理教师的目标和追求,就在我们的每节教材和每节课堂中。

(5)思想点,指课文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能提高思想认识、升华价值观的内容,使人的情感得到交流、满足和升华,是人区别动物根本所在。

(二)备物理教材,要精读教材,处理好“八个”关系。

(1)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这是我特别感悟和要强调的。教材中的每自然段表达了一个意思,但每段之间必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是现象,紧接着到理论;有的是归纳,有的演绎,等等。强调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就听得思路清晰,条理性强。不注意知识的逻辑关系就会简单的知识罗列,谈不上思维的提升。学生解答物理问题往往不按照一定的程序去想,而是形成死记结论,死套公式的习惯。

(2)物理事实和物理原理的关系。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事实材料和物理基本原理,它们是统一的。在教学中,做到物理原理统率物理事实材料,物理事实说明物理原理,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对于物理原理或规律阐述中,要强调其条件、内涵和外延。有时只强调到其内涵而不注意其外延,这会使学生在应用该原理或规律时容易产生错误。

(3)课文、实验的关系。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科学探究也是学生完成物理课程所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对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各探究要素意义的认识,都是一个系统学习和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

(4)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非重点,全面而又重点地进行教学;能分清轻重,并能做到轻重缓急。

(5)适度与非适度的关系。即教学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广度、深度和一定的高度,做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法和学法的关系。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会学”“想学”,会思考,会做人。

(7)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即知识目标、能力培养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结合起来。三个目标溶为一体,水到渠成。

(8)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与陶冶情操的关系。即要以传递知识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重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篇6:教材的重要性

摘要: 藏汉双语教育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教学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笔者在任教十多年生涯中发现:藏汉双语教材中涉及的民族文化知识偏少,由此导致了一些教育教学中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及时、科学、合理地加以改进和适当的修正,使其更加符合藏汉双语教育现实,更加有效地提升藏汉双语教育品质。

关键词: 藏汉双语;教材;民族文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41-01

1.简要表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中的“语言文化”本人认为以往在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重点提及的是语言文字,而对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往往容易忽视,这种做法对民族双语教育而言显然是不对的,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解释很多,本人在此不一一详述。但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后继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关于文化的定义也很多,这里主要指与儿童语言学习相关的“文化”,主要包括外在的,可见的物质文化与内在的,可感的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文化三个方面。在这里本人试图从“语言-文化-行为-心理”这样一种整体化和情景化的语境出发来理解和解释甘南藏汉双语教育。正如:“民族文化提供了一种整体的生存和行为模式、价值观念,规范着民族群体成员价值取向、思维和行为,以禁忌的方式警戒着对社会的越轨行为,通过这些,来实现群体的凝聚,调整成员之间、成员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民族群体中的个体成员,民族文化从深层上塑造理想人格,通过提供价值取向、趣味偏好,为个体提供面对环境压力的心理依托。遵循文化传统,在民族文化传统中去表现、创造,获得民族社会的认同,并获得心理满足,获得幸福。相反,如果犯了禁忌,则会感到恐惧,丧失安宁感。……人的心理及认知模式,往往对人的心理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就是在民族的现实条件下,为个体提供一种心理与认知模式,以协调与外在的环境关系,从而实现心理的安宁。” 在以母文化为背景的图式中,这四个方面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对这种一致性,我们应该谨慎对待,在儿童双语教育的初期尽量使其保持原有的一致性和共通性,必然有助于儿童有效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美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J.Herry 在研究学校教育时就十分注重文化情境,如他在分析Hopi 印第安儿童的学习过程时,指出Hopi 印第安人习惯于“目标寻求”及“扩散式教学”,这与其社会结构有密切的关系,而教学则是使这些学习形式得以顺利运作的程序。他认为教与学、文化的传递和获得,是通过其所镶嵌的文化母体来互动的,因而其成就表现也需放在这个文化母体的参考架构中来看待。这些研究为民族文化融入现代教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下面我就以藏汉双语教材为例,通过一写事例来呈现民族文化在教材的重要性。

2.藏汉双语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对民族教育给予了全面的重视和扶持,民族教育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政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所有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由于在现代化及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在推进民族教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一体化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民族教育的特殊性,这个问题反映在民汉双语教材中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双语单文化问题--也即是教材内容反映民族文化的内容偏少。以现行双语教材为例,要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接受知识,举一些藏族学生特别熟悉的,无论在生活当中,在一般的教学当中,已经接受了藏族本身有关的东西,在思想思维上容易接受,他有一种亲切感,我觉得这个就是打开的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无论是一类模式还是二类模式都是如此,以“民”为主类的书面语言为民族语,可内容基本是从汉语教材翻译过来的。这样的教材导致了如下问题:

2.1 课程内容脱离民族学生的认知经验,生活情境。统编教材部分内容脱离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众所周知,教材的知识结构是由一定的感性材料、基本原理及应用材料有机组成的。其中感性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意义,即新的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存在着合理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民族地区学校教学中普遍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2.2 双语教育的目标应是通过传授母语使得民族的语言文化得以延续下来,同时,民族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信息也得以在双语教育中传承下来;而目前的现状是民族文化在教材中很少,根本无力担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单一文化所造成的课程不适应性在当前的民族双语教育中是主要的。

2.3 对学生个体而言,单一的文化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等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差异,致使课程文化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出现割裂与断层,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实际的情况是民族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后大多数人变成了所谓的“文化边缘人”――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根源,也难于找到新的文化认同。民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所接受的双语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知识和本土文化的感情与兴趣,同时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以及长期以来的经济和教育落后情况的影响,他们又很难能够融入到主流的社会文化中去,很难参与到主流社会的社会改革、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中。这对受教育者个体而言是一种被分裂的痛苦的过程,也不利于维系稳定的社区环境。有学者指出:“在对民族教育的概念、政策和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思考后发现,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教育并没有或很少对本民族文化进行选择和传递,民族教育其实成为民族地区的现代性教育。裴娣娜教授指出,”我们过于强调文化大传统而忽视了族群性文化的权利诉求。“多民族融合后的趋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失”。因此,尊重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尊重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在民族教育,尤其是双语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民族教育中,要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更要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发展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在民族教育中必须面对这些事实。而这些正是当前民族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藏汉双语教材中体现民族文化内容新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出台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觉得在此必须提及,甘南藏族中小学双语教材必须充分考虑这两个层面的问题:(1)对语言文字层面上的适应与学习。(2)对语言背后文化层面上的适应、接纳与吸收。这样的考量出于民族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也是出于对教育规律的充分尊重。第一个层面现在已全面落实,母语及文字已广泛用于甘南藏区民族双语教材之中。笔者认为,在当前藏汉双语教育中对部分教材应该加以适当的改进:加入适量的藏族文化知识,在教材开发中应该注意吸收和接纳藏族文化知识,在原有的教材文化知识和藏族文化知识之间达到一种协调和平衡,找准切入点。一方面更加有助于学习主体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品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藏族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发展,体现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格局下各民族“个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国家民族理念。

参考文献:

[1] 钱民辉:《民族教育三疑三议》,西北民族研究,2004,(3).[2]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4期。

[3] 钱理群:关于乡土教材编写的断想,《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探讨》,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

[4] 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两种危险和文化可能作当的贡献》,《文艺报》2001年8月28

篇7:教材的重要性

——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策略

汪冬祥

新课改以来,教师们努力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进入教材,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少有教师拿着设计得很精细的教案对教材进行像外科手术般细致的剖析了,很少有教师还以语文学科的知识为体系,进行孤立的线性的科学化的讲解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教学中,课文还是一篇一篇地学习,作文还是孤立地训练,口语交际还是独立于其他各项学习内容且侧重于技巧的训练,综合性学习还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以主题为单元的编写意图,并没有能够真正由“人的发展”这一大的目标出发,所以这样的课改还是零散的浅层的,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比如阅读教学,我们经常看到的模式是“初步感知,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体会感悟,拓展延伸”,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粗粗读过一遍后就让学生提出问题,此时学生对文本只有大略的感知,当然很难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问题本来就没有深度,那么第二个环节互动对话式的“合作解决问题”就会流于形式,最后导致“体会感悟,拓展延伸”形同虚设。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基本模式都是如此。对教材中相互有关联的文章仍然孤立地学习,缺少整体的把握。学生虽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拓展了,但仔细分析,课堂中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假如仅仅是一种形式,那学生最终将难以学会学习,也无法促进自我发展。如何使这种理念变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呢?

一些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线性的,教学时需分层递进,逐步上升,而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具有交叉、相隔的整体块状结构。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者建立了网络式的立体体系,按主题单元编写,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三个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之中。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是否可以合理利用这种编排体系,既解决当前语文课改中存在的目标体系相对割裂、知识能力不能协调发展的现状,又能真正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尝试不再以一篇课文来组织教学,不再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割裂开来,而是以单元为一个教学整体,把各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由整体着眼,自主感知学习材料,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再结合单元学习的目标和已有知识背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教师在组织单元教学时,也由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引导学生主动进入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从而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

那么,如何整合?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有效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比如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每单元的课文内容基本围绕一个主题,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也与主题基本相符。但现在的教学没有合理利用这种组合,仍然一篇一篇地学习课文,仍然单独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仍然依据写作的要求单纯地进行写作,使这种优势被消解。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已经进行整合的学科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再进行横向的整合,达到优势互补,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那么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整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把单元内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结合性学习各项内容进行整合。比如人教版中语教材七(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所选课文都是表现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写作是对人物刻画的训练;口语交际“学做小记者”也是采访自己设定的对象„„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领会编者的意图,进行单元整合学习。比如阅读教学,可以不再单一地一篇一篇地教,应该根据单元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形成阅读探究的主题,把一篇篇课文作为研究探讨问题的范例。

2、把课内和课外打通,对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比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课外阅读内容与数量的要求,许多老师觉得很难在课堂上实现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评价。进行阅读教学整合后,摒弃了繁琐的分析,节约的课时就可以进行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的阅读指导与阅读评价,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以把本单元所学到的一些阅读策略用到课外阅读中,这样的整合就沟通了课内外学习。

篇8:教材的重要性

钢琴来自西方,而在当今的中国掀起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钢琴学习热潮,幼儿学习钢琴的人数剧增,这现象一跃成为了社会的焦点,也形成了当代颇具影响的社会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钢琴属于欧洲外来乐器,如何让中国众多琴童,在学习钢琴的启蒙阶段通过对这门外来乐器的学习,将幼儿的音乐启蒙素养得到充分的挖掘,而这与启蒙教材密不可分,所以中国的幼儿钢琴启蒙教材也在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正如周广仁先生举办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时讲到的那样:“外国的钢琴文献有300年的历史,他们积累了宝贵的音乐财富,如果我们把钢琴艺术真正地继承过来,是需要我们长久的努力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的钢琴家,我们也一定要把自己本民族的东西学好,哪怕我们现阶段还暂时没出现像国外的一些高水平的作品,但我们的确有这个责任来发展我们民族的艺术。重视中国本民族的钢琴音乐,要从小孩子的教材做起。当初引进《小汤普森》这套教材,就是想通过学这套教材去学它的技术,特别是学它的音乐。但是,时代在发展,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国钢琴教育也应该随之获得发展”。《小汤普森》固然有它的科学性,但我们还需要有中国民族色彩的音乐。”因此,研究中国幼儿钢琴启蒙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钢琴启蒙教程》内容分析

《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的入门学习与《新思路钢琴系列教程》的入门方式都是“先实践、后理论”开始,分为两个部分:(1)基本常识;(2)感受键盘,然后识谱。

(一)基本常识

由于幼儿在初步接触钢琴时,是没有任何弹钢琴应有概念,例如:姿势、五线谱、音名、手指的指法、钢琴常识等等,所以为了避免日后学习中出现不规范姿势等等问题,在入门阶段应该明确规范正确姿势等等的基本要求,教材将基本知识配意图时加以说明,让幼儿有更直接的感官认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视觉认知.据心理学分析,对幼儿来说,视觉认知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例如:此教材把姿势划分为两类:坐的姿势与手的姿势。并配以图示,让幼儿将自身对照图片进行思考。(见图示1)图示对幼儿学习有极好的帮助,但由于幼儿的直观性,因此图式的标识要清晰明了,当图示表达不了清楚地信息时,要配以文字的形象说明,也就用“看图说话”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所要知晓的知识。

(二)基本技巧学习

该教材在进行基本弹奏技巧学习时,将前面学习过的音束、拍子、休止符、简单的力度要求,用儿童语言进行说明,并将要求融入具有童趣音乐特征的练习中,使幼儿在技能练习的同时将前期已学的知识加以运用,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第8课“小蜜蜂”,首先在五线谱的图示上分别标示左右手的“音束”——让幼儿自然结合运用在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此曲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如何正确进行断奏练习,配上与形象相符的歌词,并在曲谱的下配以文字说明——在歌词中,蜂、喔、懒、工,都是用同一指弹奏,并都是两拍,所以要注意手在琴键上停留后,离键时要掌握好由手臂带动手腕、手指的抬手动作。同时为了让幼儿直观的知道弹奏此曲正确的手型,在该曲的上方附以手型的图片。可以肯定的说,作者在如何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怎样避免丧失学习兴趣,可谓是颇费苦心。(参见谱例1)

(三)乐理知识学习

此本教材的乐理学习主要是基础调性。调性包括:a自然小调、a旋律小调、a和声小调、A大调、降B大调、降E大调、降A大调、E大调。本人将此教材与相关同类教材相比较,发现在调式训练安排上,该教材有两个特征:

1、在学习新调式音阶中,没有使用传统意义上双手同时弹奏的音阶,而是将其新调式音阶用左右手承接的形式加以编排,使之成为略显趣味性儿童”音阶”。

2、非常注重其他调式的训练,并没有将C大调作为启蒙教材调式中的重要调式,而是本着向幼儿传达钢琴是有很多不同调性的音乐为原则,让幼儿在启蒙阶段不受调式的限制,队友而今后音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石。例如:下册第5课“牧笛”这是一首g自然小调的曲目,整首曲子其实是g自然小调的音阶,谢耿先生将音阶进行拆分、组合,使音阶很好的融化曲目中,同时也符合曲目的音乐形象,这种方法对幼儿自然地接受多种调性有很大的帮助。

(四)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这本教材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用一个课题放在该教材的后期,为更有效地巩固和深化幼儿所学的知识,激发其创造欲望,特地安插了“旋律发展”、“音型织体变化”、“编配和声”等创作实践,促进知识朝智能方向转化;这本教材主要是从旋律对幼儿进行创新的教育与培养,并引导幼儿在创造中找到一定的旋律基本规律,例如:引导孩子在创造时理解问句与答句的音乐形象。

三、结语

上一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案例下一篇:26部经典名著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