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四教学建议

2024-04-09

人教版选修四教学建议(精选6篇)

篇1:人教版选修四教学建议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理解方山子之”异”的内涵,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会本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和奇特。

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因势利导 理解方山子的个性及其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深层理解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2课时。

1.同学们看过香港电影《河东狮吼》吗?影片讲述了风流才子陈季常和他的妻子柳氏之间的故事。传说苏东坡和陈季常是好朋友,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饮酒聊天。他们在饮酒时,喜欢请来美女歌舞助兴,可陈季常的夫人柳月娥很爱吃醋,常常用木杖敲家里的墙壁,宾客面面相觑,只能尴尬离场。为此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说河东狮子,是因为柳月娥老家是河东人。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这个成语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由此陈季常成为了怕老婆的典型代表。那么,在苏东坡的文章里,陈季常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呢?今天我们走进《方山子传》,一起来了解了解他。2.方山子,即宋代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邱先生。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和其相识。

3.传:文体的一种。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一种文章。本文是元丰四年(1081)苏轼被贬在黄州时为他的好友陈慥所作的一篇出色的别传。

通常人物传记写作常规:介绍人物姓氏﹑籍贯生卒年月﹑世系﹑生平行事等,通常采纳平铺直叙的写法。

二﹑循序渐进

要求: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解决下面的问题。1.通假字。

①前十有九年:”有”通”又”。②犹见于眉间:”见”通”现”,显现。③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2.词类活用。

①余既耸然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②岁得帛千匹:岁,名词作状语,每一年。③见方山子从两骑:从,使动用法,使……跟从。④庵居蔬食:名词作动词;以庵为居,以蔬菜为食。⑤鹊起于前:名词作状语,像鹊一样。3.一词多义。

之:①而岂山中之人哉(的,结构助词)

②余既耸然异之(他,代词)

③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鹊,代词)

闻:①庵居蔬食,不和世相闻(相闻,此指往来)

②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名声,名望,名词)使:①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假使,连词)

②使骑逐而射之(派,让,动词)4.古今异义。

①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古义:流传下来的样子。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

②折节读书。(古义:改变作风,志趣。今义:为两个不同的词。)③使从事于其间。(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④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妻子和女儿。今义:妻子。)5.重点字词。

和公侯等。(等同,相似)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神色)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名声远播)此岂无得而然哉。(这样)见其所著帽。(戴)6.文言句式。

①徒步往来山中。(省略句)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判断句)③何为而在此?(宾语前置句)

④呼余宿其家。(状语后置句﹑省略句)⑤鹊起于前。(状语后置句)⑥岁得帛千匹。(定语后置句)⑦然终不遇。(被动句,不被提拔重用)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方山子逐渐长大成人以后,就一改往昔所为而专心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赏识重用的机会。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这难道是古代方山冠流传下来的样子吗? ③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这些离现在才多长时间啊,那精明勇敢的神色仍然隐隐出现在眉宇之间,又怎么会是通常的山中隐士呢!④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然而方山子出生于累世都有功劳的门第,应该得到官位,假如让他从事政事,到现在早就有显赫的声名了。

⑤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但他都舍弃而不取,独独到这穷山中隐居,这岂是无缘无故而能如此的呢?

三﹑析毫剖釐

1.指名朗读课文,了解内容:方山子名字由来;方山子现状;方山子往事;方山子家世;方山子和光﹑黄间异人的不同。2.给方山子建档案(对传主形象有初步了解)

名:陈慥 字:季常 号:方山子

号的来历:其所著帽,方耸而高,似”古方山冠” 住址:光﹑黄一带的岐亭 职业:自由职业者

经济状况:赤贫(徒步往来山中,庵居蔬食,环堵萧然)

家庭背景:富二代﹑官二代(世有勋阀,当得官。园宅壮丽,和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生平简历: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方山子怒马射鹊,和余立刻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晚年(今时)——遁于光﹑黄间,居岐亭,不和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人莫识也。显闻富贵,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3.探究:从鉴赏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陈季常有用世之志: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陈季常有用世之才:”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和余立刻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陈季常有”显闻”“富乐”的条件:”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和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陈季常来此后的态度: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不和世相闻,人莫识也。

方山子的”异”表现在: 人生道路: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生活态度: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精神面貌: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人生境遇:文武全才而终生不遇。4.方山子”异”的内涵实质。

方山子”异”在皆弃不取,享受所得。

世道浑浊,人生不遇,方山子不甘逐其流,不屑扬起波,于是毅然弃俗世中熙熙攘攘的显闻﹑富乐,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生活,回归生命本身。这份生命取向惊世骇俗,这是方山子之”异”第一层含义——世道浑浊,人生不遇,弃富贵荣华;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生命取向让人惊异!

做出一份弃富贵守清贫的选择对于通俗意义上的人生已不容易,而能在清贫中活得怡然自乐﹑活得通脱则更不容易。方山子之”异”的第二层含义——他安贫乐道,活出了一种人生意境!不悔选择,安贫乐道,活出一份云淡风轻的人生意境,让人惊叹!5.作者描写方山子的方法。

正面描写: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正面衬托: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反面衬托: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四﹑疑义共析

1.苏轼和方山子有共同遭遇吗?

明确:怀才不遇。

2.苏轼为什么会来到黄州?(引出创作背景)

明确: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当团练副使,对官场心灰意冷的苏轼,在黄州纵情山水,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在黄州,遇到了老朋友陈季常,他乡遇故知,自然要相互打听近况,苏轼于是将原因告诉了陈季常。3.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这是一次很生动传神的人物细节刻画。俯仰之间是一份人生况味,是一种人生姿态!不答是因为不遇的人生悲苦痛楚本不可答,然亦不必答,同是天涯人落沦;继而仰天一笑,那是方山子对待生命态度,笑对人生,放下沧桑,不以物伤性,自得人生!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所以笑过之后邀请作者住宿在自己破旧的家里,让作者自己感受远离政治的安宁。

4.第四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5.文章主旨:赞赏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藉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

五﹑引伸触类

1.”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请问此文是怎样打破平淡,塑造丰满形象的?

明确:

⑴把叙事﹑描写﹑议论融为一体。⑵奇妙的构思。

叙述:概述方山子→他乡遇故知→倒叙→补叙→对方山子之赞颂。从结构上看没有像通常传记,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而是”随物赋形”极其切合隐士的身份,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⑶奇妙的语言。

大师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含感情,细节描写﹑形象描写独具匠心,故有言简意丰的艺术效果。

如:当得知作者被贬黄州的原因后,这位作为故人的隐士,竟一点也没有同情或安慰的表示,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在这里,作者再度向读者渲染了隐士的特点,不仅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其神态,而且也蕴涵了多少人生的沧桑和感慨!⑷隐约的折射。

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的不遇,又写自己的诗文被祸,不直言,于是隐约其辞,语多委婉。

2.课堂结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当代中学生不仅应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锲而不舍”的恒心,”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壮心;还应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态度。苏轼对照方山子,找到了人生失意时的生命抉择,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像方山子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守生命的清白和达观。

篇2:人教版选修四教学建议

史世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迁塑造人物的“多维透视”法,培养学生立足“多维透视”法解读文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维透视”法自由品读文本,师生共同研读、探究司马迁如何运用多维透视法塑造项羽这一英雄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读司马迁笔下项人物魅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史记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立足“多维透视”法,自由品读司马迁笔下的项羽。

2、难点:体味司马迁“多维透视”法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思路

(一)以史入文:引项羽

郑板桥曾言:“《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有此数段耳。” 垓下之围记述了西楚霸王人生最后的历程,也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在司马迁的文字中走近项羽。(板书课题)

1、古人读书很讲究,曾有这样的说法:“花前赏《红楼》,月下品《聊斋》,风中诵楚辞,雨中吟唐诗;《汉书》伴茶,《史记》下酒。”可见,《史记》是必须用酒来读的。宋代名士苏舜钦,读至《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在博浪沙用大铁锤暗杀秦始皇,误中副车,猛击案道“惜乎,不中!”于是便浮一大白,就是执杯痛饮一口;读至《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于是又浮一大白,大呼“ 壮哉,英雄!”。(以小事例说明读《史记》要与史事同呼吸,与古人相沟通,用真心去感知,以情感去共鸣,人物才会鲜活呈现于眼前。)

(二)多维透视:品项羽

清代“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曾说:“天下可告人者,唯法也。”读《史记》品人物,亦须有法,司马迁写人物,不止把笔下的人物作为历史的人,也把他们作为人性的人来看,为了展示他们的丰富性、复杂性,司马迁采用多维透视之法(板书),多侧面、多角度的展示人物精神风貌,“不虚美,不隐恶”,使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血肉俱全,丰满立体。而项羽恰恰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下面大家自由朗读,感受司马迁是如何运用多维透视法为我们呈现一个真实、鲜活的项羽?

(自由朗读后,学生可分组讨论,自由发言。要求:依托文句,有观点,有阐释。)

1、霸王别姬中的项羽:

(项羽人生的最后一幕,是从垓下拉开的,在这里有我们熟知的四面楚歌,更有动人情肠的霸王别姬。在这一部分中,司马迁的多维透视之法是怎样体现的?)

①开篇以“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为渲染英雄末路提供外在环境和客观场景。

(以渲染之法,点染外围环境,烘托人物!)

②面对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独白式的语言,四面楚歌起,人心已不齐。楚军将士长年征战在外,突然听到这样的歌谣,自然是人人思归,无心恋战,导致军心涣散。

(独白语言揭示人物内心,加之一问一叹,突出项羽当时疑惑、叹息的矛盾心理其,实项羽的心理更是将士的心理。在这里以点及面,以小见大。)③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写出了项羽被围垓下,兵困粮绝。楚歌四起,英雄末路失意、伤感、悲愁、无可奈何当中。连续用了五个动词,文气连贯,一气呵成。尤其“泣”字,值得深味。

(阿·托尔斯泰:“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五个动词,为我们灵活、真实再现出了项羽。)

④这一“泣”字,怎么理解?

项羽征战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他从来没有流过泪,符合他硬汉的性格,但离别虞姬时,真动了情,“项王泣数行”,感染周围的人也都哭了,“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场面感人。

(项羽是《史记》中一个感人的悲剧英雄形象,司马迁在描写时,可谓惜墨如金。这里司马迁以简洁的文字,使一个真实英雄,一个真情英雄便跃然纸上。)

⑤项王乃悲歌慷慨,一首《垓下歌》唱出了英雄的末路悲歌。引导学生诵读项羽的《垓下歌》,并延伸比较刘邦的《大风歌》)

《垓下歌》有一种悲壮之气:英雄悲壮、儿女情长——写尽的是帝王之衰。《大风歌》有一种豪迈之气:踌躇满志、心忧天下——写尽的是帝王之兴!

刘邦与项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帝王本纪中的双绝,一个是一代王者,威加四海;一个是一世英雄,气盖寰宇。

(比之而言,刘邦的豪迈固然令人敬佩,但毕竟是人生的得志、得势;而项羽在人生失势,人生的低谷,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武、豪气和柔情,更令人敬畏,而其深情的流露,悲壮之中,更令我们感动。)

教师总结:霸王别姬中司马迁为我们塑造了情者项羽,这里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为我们上演了人世间最令人悲痛的一幕,那就是生离死别,悲歌唱和之中演绎着英雄与美人的最后一次道别,最后一次歌舞,那酒中分明有霸王的眼泪,那战火中纷飞中有乌骓马的悲鸣!

2、东城快战中的项羽:

①文中的军事力量对比,开始“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对比描写,以数字说话,兵力反差极大,这里以反差对比,透视深陷绝境的项羽,落差越大,瀑布越壮观,反差越大,故事越动人。)

②本文还运用次要人物对比描写,透视项羽。一个是田父,一个是亭长,“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说明项羽失民心。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说明项羽得民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失有得”,司马迁为我们呈现一个真实的项羽。)

③我们还需注意的是,在第二段中项羽对其二十八骑的对话独白占据段落一半,谁能为我们读出来,这其中暗含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

(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暗示项羽不醒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从中也看出司马迁态度全面,中肯并带批评之意。)

④本部分精彩在于东城快战,何为快战?为何快战?快战如何?(引导学生用原文的话回答。)

项羽许诺要突围、斩将、刈旗,这三者在古时交战中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情。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快战中的三次行动,司马迁从不同的角度正面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

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文中项羽一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暗示了项羽自负和不醒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这里也能看出司马迁的批评的态度,全面中肯写人态度。)

但在此处,司马迁在写的时候还是有所保留,有一个细节——刈旗,项羽做到了么?文中并没有交代,难道是司马迁漏掉了么?旗是什么的象征?一个军队灵魂的象征,旗在,军队气势在,旗倒,军队气势衰。当时何等形势?项羽再勇武,又怎么能轻易做到?(这一细节中要看出司马迁要为我呈现的一个神勇而真实的项羽。)

⑤“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从这几句,我们能看出什么?

(项羽的军事才华,虽身陷重围,临大敌而不乱,指挥若定,司马迁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静定的英雄项羽。)

教师解读:

《史记》创作于汉王朝鼎盛时期,但司马迁并不受封建统治者“成王败寇”观点所局限,来大写项羽。垓下之围剩下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自度不得脱”的项羽,表现的极为静定,“愿为诸君快战”,要做三件事“溃围、斩将、刈旗”。溃围,就是冲出重围,可以逃命,倒是可以理解,而斩将、刈旗中,一个人可以把杀出重围看做不重要,但要把斩掉对方将领,拔了对方的旗子看作很重要,这是一种英雄的功勋,我们能看出项羽要的不是自己的逃命,而是精神上摧垮敌人,这实际上是一种英雄式的抉择,彰显的是一种英雄的勇武精神,这正是司马迁以快战正面描写英雄,赋予项羽静定、勇武的内涵。

3、乌江自刎中的项羽:

①文学大师沈从文说过“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司马迁又是怎样多维透视乌江自刎的项羽?

(找同学为大家来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品味人物。)②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在这里司马迁,以对话描写,在对比中,表现了亭长的恳切,项羽拒渡的坚决。对话描写是司马迁在多维透视中,为我们呈现人物的一种主要方式。)

本部分大家在关注对话的同时,还要看到一个字,恰恰是这个字表现了项羽的矛盾心理。指出“欲”字,俗字巧用。(这里能看出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当然更是项羽绝不在人格上屈辱自己,所以又决定不渡乌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人格不屈。)

在本段对话中,像这样以关键字透视项羽内心的地方还有,你找到了么?引出“笑”字。人们常说“好汉不哭,英雄难笑”,而司马迁却在“一泣一笑”中写英雄项羽,那么作为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项羽,又为何在此一笑?

(在《项羽本纪》中项羽大多时候是大怒,很少笑。这人生最后一笑,活现出项羽当时的神态,高傲、自负。为了尊严,我不回去。下定决心拒渡乌江,坚守自己的尊严、人格、血性。当然,也有无可奈何,天要亡我之意;也是歉意的笑。)

③大家体会思考项羽想不想渡乌江?能不能渡乌江?项羽想不想渡乌江?想,原文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能不能渡乌江?能,用书上的话说“乌江亭长舣船待”“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为什么又不渡了呢?用项羽的话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形象是立体的,是丰富的,也是矛盾的。)④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赠马这一细节,乌骓是项羽勇武的符号,精神的象征,对乌骓英雄式的赞美,情感上的保护,更见项羽之性格,更显其悲壮。)

⑤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细节处见精彩,再现人物的心理,场景真实人物鲜活),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从一开始,太史公都是从悲剧角度写项羽,整个《项羽本纪》无时无刻不笼罩着浓郁的悲剧氛围。英雄不可一世,英雄顶天立地,英雄叱咤风云,英雄又瞬间走向死亡。)

随着乌江渡口的那一道长剑血光,项羽的悲剧命运划上了一个令人遗撼的句号。古人评《史记》“意到处言不到,言尽处意不尽。”对于自刎前“宝马赠亭长,头颅送送故人”,你又怎么看呢?

(引导学生以细节入手,思考发言)教师解读:

有一种英雄,就是挫折、苦难乃至于死亡都不能剥夺他的骄傲和从容。项羽在能够用他的武功、战绩,证明他的生命一定可以逃脱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很潇洒的处理自己的生命,这是人格的不屈与悲壮,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以被别人取走,但可以自己处置,这就是项羽,这就是司马迁笔下的悲剧英雄。

(三)史家之言:评项羽

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找同学读)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阅读这段文字,引导学生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司马迁认为项羽是个悲剧英雄。一方面,“政由羽出,号为霸王”,“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另一方面,又由于“自矜攻伐”,不觉悟,不自责,而导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对项羽生平业绩的概括,又有对其失败的评价;既有赞叹,又有惋惜、批评。司马迁这种写人物、写史的方法,对班固《汉书》等后世史书产生积极的影响。)、(四)真心英雄:说项羽 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楚汉已经成为永远的楚汉,霸王也已经成为永远的霸王,对于项羽,司马迁饱蘸笔墨,多维透视,以史实和文字为我们呈现一个真实的项羽、一个鲜活的项羽、一个永远的英雄!

1、那么你心中的项羽又是什么样的?下面大家看大屏幕,感性认知并理性解读,选出你心中的项羽,以关键词解读。

(学生自由发言,随机点评)

篇3:人教版选修四教学建议

专题一: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在进行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如酵母菌的代谢特点,为什么果酒发酵过程中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繁殖? 规范实验操作,强调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安全。实验中需要的榨汁机、发酵瓶以及灭菌锅等,可以用75% 的酒精对手和发酵瓶进行消毒,用手代替榨汁机,玻璃瓶、矿泉水瓶等可以作发酵瓶( 未开封)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将葡萄捏碎一些,瓶盖不应旋紧,以便发酵时排出CO2,加入少量活化的酵母菌使效果明显。制作完成,学生带回教室,每天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待有酒味后,自选几组拧开瓶盖,盖上无菌纱布,制作果醋。最后进行展示交流,分析实验成败与得失。

专题二:

课题1. 微生物的培养与运用

在进行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时,首先结合教材插图,让学生对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有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关于无菌技术则在学生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如何防止杂菌污染的基础上,理解消毒与灭菌的区别,并了解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学生可以操作倒平板、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结合微生物分布的普遍性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每时每刻每处都存在着微生物,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将某种微生物引入到培养物中,从而深刻理解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再比如,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这节实验课时,先要进行菌株筛选,然后再统计菌落的数量,可以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然后设置对照。进行土壤取样时,比较方便,可以就近去公园或者郊区的农田获取土壤。

专题三: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在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这节实验时,步骤如下: 先制备MS固体培养基,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常用4℃保存的培养基母液来进行制备; 然后选取菊花茎段,要选择成长比较旺盛的嫩枝,然后在无菌水里进行清洗消毒;接下来就是进行接种工作,接种时要特别注意消毒,每瓶应该接种6 - 8块外植体; 接种完成后就放在无菌箱中进行培养,每天应该确保12小时的光照; 待生出根后将其移栽到土壤中,每天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并做记录。由于这个实验所花的时间比较长,对于课堂上来说,可以运用交互式白板,向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并进行讲解。

专题四: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在果汁的生产中,经常会出现果肉出汁率低以及果汁黏度较高的问题,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关于酶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果胶酶的特性及其作用。

进行实验之前,应该先回顾必修一“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此时自变量是温度或者PH,可以设置相应的温度梯度或者PH梯度;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在淀粉酶与淀粉混合之前应处于相应的温度下5MIN;而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用体积分数为0. 1% 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节反应液中的p H; 而因变量酶的活性则是通过测定果汁量来定量分析的。还探究了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专题五: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蛋白质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在大量的事物里都含有蛋白质成分,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学习初步的蛋白质分离法。

首先要进行取样,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猪或兔的血液来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经过对红细胞的洗涤、蛋白质的释放、透析等步骤,将蛋白质液收集起来; 接下来进行凝胶色谱操作。对于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凝胶色谱柱。这样既节省成本,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完成后,要进行凝胶色谱柱的装填工作,装填要按照步骤进行,且确保柱内不能有气泡产生。装填完成后,就要进行样品的加入和洗脱。加入时,应该使用吸管把1毫升透析之后的样品添加到色谱柱的顶部,确保样品不能渗透到凝胶床内。待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然后就进行洗脱。最后等到蛋白质接近色谱柱的顶部时,就用试管收集留出的液体。

专题六: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本课题是必修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深化,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胡萝卜素的提取技术和纸层析的操作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就能较好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难点在于胡萝卜素的提取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首先要选择萃取剂,应该选择溶解度大、沸点高且与水不相容的萃取剂,如四氯化碳等,另外还要考虑影响的萃取的因素,比如,颗粒物的大小、含水量以及萃取的温度等; 胡萝卜应先处理成细小的颗粒,这样干燥时易除去多余的水分,然后再彻底粉碎; 萃取和浓缩时要注意先开冷凝水,再开酒精灯,操作时要确保安全,将获得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进行验证,看是否出现胡萝卜素层析带。

篇4:人教版选修四教学建议

一、突出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1.针对学科特点,突出应用价值

选修5从科学层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反映灾害学的内容;从教育层面看,是基于素质教育中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从实用价值层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决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进一步应对非常的、突发事件能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同时,应针对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把握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地理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同时将灾害系统化,即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灾情和减灾五个子系统与地理理论、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条件、经济损失和人类反应相对展开。

2.联系身边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在强调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表达上应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啸等纪录片、实景照片、插图、遥感影像、动态变化系列图;灾害影片,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讯息“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域、马航失联客机海洋搜寻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搜寻中的应用等。借助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从而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1.理清教学思路,适度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树立防灾减灾观是学习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由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推测自然灾害的分布、危害特点,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通过了解世界的自然灾害为学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因此,可将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整合,然后再讲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讲第二节四大类自然灾害的时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逻辑顺序,并将第二章中国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灾害与之相联一并学习。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再归纳世界两大灾害带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样整合既体现了从世界到中国由大到小的顺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来覆去讲四大类自然灾害,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将地理选修5与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选修地理的桥梁,是学习选修的基础,选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识和必修地理藕断丝连。因此,在学习选修5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和联系必修地理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地震的时候,应涉及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图、内力作用、“3S”技术等知识;生物灾害涉及中国和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的分布;气象灾害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人口城市、工农业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将选修5的内容与必修地理有效对接,一边学习一边复习,尤其要注意系统地理区域化,提高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思维模式,重视案例开发

1.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式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重点问题的思维模式。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作用(内、外力作用)、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气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应从空间分布(整体分布状况、地区差异、与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关性、变化大小趋势、局部异常和极值等)和时间分布(短期与长期的变化、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波动及变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频率高低、峰值及对应时间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应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台风、寒潮、雪灾等;危害类问题主要从人员伤亡、社会稳定、财产损失(建筑、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三大产业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防灾减灾的措施从监测预报、非工程措施(规划、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自救与互救方面分析;灾情大小程度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受灾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经济水平、资产密度、防灾减灾能力,受灾体的自身特性和易损性等方面分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选择主要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且辐射广泛互不重叠)、灾发地与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距离、通讯网络、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人员和设备、地租与经济水平、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等方面考虑。当然,建立答题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因时、因地、因灾种、因具体材料、信息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同一类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区或国家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在建立思维模式的同时,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强调自主学习及案例的开发

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课堂为学堂。对于每一类自然灾害学习,教师只需讲其中一种或两种灾害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气象灾害,教师只需交给学生学习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干旱、寒潮、浓雾、沙尘暴、雷电、雪灾、低温冻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这样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典型的案例和例题进行训练。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局限性,把课本书当作案例学习,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终跳出课本。例如,学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可提供美国自然灾害的图文信息,让学生描述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为美国划分自然灾害带;学习了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后,让学生谈谈2013年冬季“极地旋涡”冰冻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哪些自然灾害有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开发新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灾害地理的方法。

四、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要求

1.地理选修5的高考考纲要点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过程;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2.地理选修5的课标要求

(1)列举和举例类: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1、2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方法或应对措施。

(2)简述类:简述自然灾害及其主要特点;简述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简述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3)运用资料结合实例类: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用地图指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篇5:人教版选修四教学建议

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目的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单元设计了四个问题: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按照四部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介绍了我国古典典籍的发展情况,并且介绍了各部的代表作品;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这一部分,以时间为序,纵向展开,介绍了我国从先秦到晚清中国文化经典不同的时代特点和思想风貌;

三是论述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中国文化经典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鲜明的包容性,也表现了对自然的亲和态度等等。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四是介绍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在相关读物这个栏目里,编者选择了两篇文章:刘梦溪的《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朱光潜先生的《读<经典常谈>》,都是名家的随笔,可以说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引领我们走进古典文化,我们对这两篇文主要学生自读为主.“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知识链接”栏目,介绍了“古代典籍”、“《四库全书》”“常用文史工具书”三个知识,提供给学生积累;“常用文史工具书”的介绍,启示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学会好好利用工具书,培养自我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这个单元的学习,建议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

教学时数: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概况;

2、把握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了。”

阅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试做简要分析。

材料运用对比的手法,精辟地概括了当前我们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列举了现代人文化关注上的“五多五少”趋向:“多”内容比较分散,与演艺明星、金钱财富和爱情相关;“五少”内容则相对集中,主要是作家和文学形象。可见材料重点是要揭示人们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忽略以及文化审美的时尚化和世俗化。我们可以做如下思考:

①是人们“重时尚、轻经典”,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②是阅读传统名著在建构人的精神家园、滋养人的灵魂操守、提高人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重时尚、轻经典”有什么危害;

③是如何扭转“重时尚、轻经典”的不良现象,引导人们关注和了解传统经典文化,提升国民人文素质。何谓“经典”?

“经”,即指织物上纵向的纱或线,横的就叫纬线,织布的经线比纬线要重要; “典”,是个象形字,形状像竹简类的书籍放在几案上。后来就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了。对“国学热”的思考:

何谓“国学” ?“国学”这个概念产生于是上个世纪初“西学东渐”之时,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1、“国学”曾经的遗失

“百年中国的文化断裂”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废除科举后,作为儒家价值体系最高形式的载体----“经学”,在新式学堂中失去了主导地位,成为与英语、美术、数学、物理平等的专门学科。

1912年1月19日,中华民国第一人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同年五月,再次下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

1923年,教育部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下令:“中小学采用统一的语文体、注音符号和国音。从此,以“十三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经典,从中小学课堂上消失。

2、“国学”如今的回归

胡塞尔:“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在废除科举制度整整一百年之后,我国又迎来了“国学“复兴的曙光:

国内:200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挂牌授课,11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乾元国学教室”开办国学班。随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也先后开设“国学班”,学员定位在民营企业的老板阶层,收费高昂。05年苏州第一个“现代私塾“----菊斋私塾挂起孔子像开馆。武汉出现首家蒙学馆。随后全国各地的“现代私塾”2006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今日各大媒体报导“成都一小学发明全国首套“国学操”,边“做操”边朗诵。”

国外:2004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办提出“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目前已成全面开花之势。思考:

。美国历史学家余英时曾经1在西方国家旅馆房间的床头,常摆放着一部《圣经》就此提出过一个很实际的建议:中国旅馆的每个房间都应该放一部“四书”,就像日本人放佛经,西方人放圣经一样。他在接受某次采访时说:“摆一本四书总有人会翻两句,得一句有一句的好处。” 2、1907年章太炎先生在《国学讲习会序》中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亡,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章太炎先生刻意强调国学为立国之本,甚至提出可以没有国家但不可没有国学,提出如果没有国学,国家便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

3、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4、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

5、方文山说我们做“有质感的民族”,没有质感的民众就是豆腐渣,而没有质感的民族就像一个豆腐渣工程,金玉其表,败絮其里,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我想“国学热”的风气能够持续下去,就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渐渐地内化成每个中国人内心的规范,那我们的社会风气便会大有好转。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热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继续阅读经典,阅读传统。

但阅读经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

一、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

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到“古国”“古”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在殖民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辩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并不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指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

一、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

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著作?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对于今天所处的时代,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今天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我认为不应当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也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我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三、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遥在四千多年前,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四书包括那些著作?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其它问题探讨: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前四史”为《史记》体”、“编年体”等。“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

4、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四.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例表格,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纵向梳理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发展,也基本把握全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时期 文

景 文化经典代表作品 对应单元 专题

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西周以来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哲学一 春秋战国

汉 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出现了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朝史格局的纪传体通史。《尚书》《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史学

西

汉 中国古代重视礼法,礼书在历史上也层出不穷。《礼记》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哲学二 两

唐 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百喻经》《坛经》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哲学与宗教 唐

代 与历史著作的发达相关,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它们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对研究其他相关学术,也有启发意义。《史通》《文史通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史学

代 唐代社会空前繁荣,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时期又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号称“贞观之治”。《贞观政要》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政治学

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从文化上看,中唐以后禅宗的盛行、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学的兴起,构成了文化的新动向。《朱子语类》 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 哲学三

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潮。《焚书》 先

代 在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自成体系,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也产生了科技类著作。明代则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水经注》《齐民要术》《九章算术》《伤寒论》《营造法式》《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 第八单元

科技之光 科技

明清之际 明清易代,社会剧变,促使了早期启蒙思潮向纵深发展,一是出现对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一是提倡“经世致用”成为学界思潮。《明夷待访录》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政治学

《日知录》《文史通义》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学术

思想

代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期。在文化领域,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西方理论的引进,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结合起来,是这一转型期突出的任务。《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摩罗诗力说》《人境庐诗草》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文学

思想

四、课后作业

1、梳理初高中所学习的文化经典,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列出你自己的阅读书目。,可以用做眉批或标注的2、课后阅读相关读物之《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形式,写下你的思考与感悟。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2、思考学习本书的学习方法。导入

问题导入:“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板书),孟子几千年前对梁惠王说的话,流传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教学过程

五.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学生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有什么意义?”

1、以学生自学本部分内容为主,然后完成下列表格,掌握本部分主要内容: 要点 相关论述 现代意义

现实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然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民本

思想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 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包容性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这个“和”包含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人认为,自由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对自然 的亲和

态度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其他 ……

对道德的提倡,读科学规律的提倡,对艺术审美的探究等等。

要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二、拓展延伸:

问题设计:下面引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一些名句,对其所体现的思想做一评价。

①“劳心者治人,劳力这治于人。”

《孟子》 ②“窃钩者诛,窃国这诸侯。”

《庄子》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⑤存天理,灭人欲

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清林则徐对联)

⑧苟利国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清郑燮诗)

⑨些小吾曹官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吕狮春秋》)⑩世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明确:

以上名句,反映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深邃性和多样性,其中有的名句所体现的思想,还很有争议,可以引起我们多方面的思考,把他们提供出来,供学生争鸣,应该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初步形成对待古典文化的正确态度。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强调答案的开放性,教师相机引导。

五.怎样学习本书?

1、要点:让学生把握本书的编辑思路、结构框架,明确学习本书的一些方法。

2、结合前面必修一到必修五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各自的学习方法是什么?面临着那些困惑? 明确:

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让学生归纳学习经典的可行方法。可以列举的经典阅读方法:A、咬文嚼字。(结合朱光潜先生的散文《咬文嚼字》);B、观其大略,不求甚解。(陶渊明之读书法)

四、课后作业:

《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

1、准备文化经典学习的主要工具书:

篇6:人教版选修四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 学习过程

1.引入: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①C(s)+1/2O2(g)==CO(g)

ΔH1=? ②CO(g)+1/2O2(g)== CO2(g)ΔH2=-283.0kJ/mol ③C(s)+O2(g)==CO2(g)

ΔH3=-393.5kJ/mol① + ② = ③,则 ΔH1 + ΔH2 =ΔH3所以,ΔH1=ΔH3-ΔH2 ΔH1=-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 2.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3.如何理解盖斯定律?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盖斯定律。2)盖斯定律有哪些用途? 4.例题

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B)A.H2(g)+Cl2(g)=2HCl(g);△H=-Q1/2H2(g)+1/2Cl2(g)=HCl(g);△H =-Q2 B.C(s)+1/2O2(g)=CO(g);△H=-Q1

C(s)+O2(g)=CO2(g);△H=-Q2 C.2H2(g)+O2(g)=2H2O(l);△H=-Q1

2H2(g)+O2(g)=2H2O(g);△H=-Q2 D.S(g)+O2(g)=SO2(g);△H=-Q1

S(s)+O2(g)=SO2(g);△H=-Q2 2、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38kJ/mol。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反应热计算相关内容。

[例1] 在 101 kPa时,1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 890 kJ的热量,CH4 的燃烧热为多少? 1000 L CH4(标准状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在 101 kPa时,1mol CH4 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 CO2(g)+ 2H2O(l);ΔH=-890 kJ/mol

即CH4 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1000 L CH4(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 n(CH4)=V(CH4)/ V m=1000L / 22.4L·mol-1 = 44.6mol 1mol CH4 完全燃烧放出 890 kJ的热量,44.6 molCH4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4.6 mol×890 kJ/mol=3.97×104kJ 答:CH4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1000 L CH4(标准状况)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3.97×104kJ。

[例2] 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 6CO2(g)+6H2O(l); ΔH=-2 800 kJ/mol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计算 100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解] 根据题意,葡萄糖的燃烧热为2800kJ/mol。100 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n(C6H12O6)= m(C6H12O6)/M(C6H12O6)=100g/180g·mol-1=0.556mol。1mol C6H12O6完全燃烧放出 2 800 kJ的热量,0.556 mol C6H12O6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0.556 mol×2800 kJ/mol=1560 kJ。答:100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产生1560 kJ的热量。巩固练习

1.1 g炭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 kJ的热量,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D)

A.C+H2O=CO+H2 ; ΔH=+10.9 kJ/ mol B.C(s)+H2O(g)=CO(g)+H2(g);ΔH=+10.94 kJ/ mol C.C(s)+H2O(g)=CO(g)+H2(g);

ΔH=+131.28 kJ/ mol D.1/2C(s)+ 1/2H2O(g)= 1/2CO(g)+ 1/2H2(g); ΔH=+65.64 kJ/ mol 2.已知1mol白磷转化成1mol红磷,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P4(白,s)+5O

2= 2P2O5(s)ΔH1,4P(红,s)+5O2

= 2P2O5(s)Δ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B)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

[解析] 设想P4(白)转化为P(红),由题意第一个反应放的热量大于第二个反应,故ΔH1<ΔH2。

3.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

ΔH=a kJ/ mol H2(g)+1/2O2(g)=H2O(l);

ΔH=b kJ/ mol 2H2(g)+O2(g)=2H2O(l);ΔH=c kJ/ 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a=b

D.2b=c [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规定知,氢燃烧放热,其ΔH应为负值,故A、B错;再据相同物质的反应,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可判断a≠b,C错;第三对相同反应,反应热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可判断2b=c。[答案]D。

[解题回顾]反应放热则ΔH为负值,方程式前的计量数为物质的量,而不是粒子个数。

4、某短跑运动员的体重为72 kg,起跑时能以1/7s冲出1m远。能量全部由消耗体内的葡萄糖提供,则该运动员起跑时冲出1m远将消耗多少克葡萄糖?(已知葡萄糖缓慢氧化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 6CO2(g)+6H2O(l); ΔH=-2 804 kJ/mol)

[解析]该运动员该时段的加速度为a=2S/t2=98m/s2,故1/7s时的速度:v1=v0+at=0+98m/s2×1/7s=14m/s这段时间消耗的能量

E=1/2mv

2=7056J=7.056kJ,于是m(C6H12O6)=7.056kJ/2804kJ.mol-1×180g.mol-1=0.45g。[答案]0.45g。[解题回顾]这是一道理化综合题,注意两科间能量的联系。[作业] P13 7、8、9、10、11

(第三课时)

二、反应热的计算

1、例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例3:盖斯定律的应用

注意:

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准确、规范;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的概念;

2、进行有关燃烧热的计算时,规定以1 mol纯物质为标准,故 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H相对 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以分数形式出现)。例题

1、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2983.2 kJ/mol 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738.5 kJ/mol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38kJ/mol。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是什么。巩固练习

1.1 g炭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 kJ的热量,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D)A.C+H2O=CO+H2 ; ΔH=+10.9 kJ/ mol B.C(s)+H2O(g)=CO(g)+H2(g);ΔH=+10.94 kJ/ mol

C.C(s)+H2O(g)=CO(g)+H2(g);

ΔH=+131.28 kJ/ mol D.1/2C(s)+ 1/2H2O(g)= 1/2CO(g)+ 1/2H2(g); ΔH=+65.64 kJ/ mol 2.已知1mol白磷转化成1mol红磷,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P4(白,s)+5O

2= 2P2O5(s)ΔH1,4P(红,s)+5O2

= 2P2O5(s)Δ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B)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

[解析] 设想P4(白)转化为P(红),由题意第一个反应放的热量大于第二个反应,故ΔH1<ΔH2。

3.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

ΔH=a kJ/ mol H2(g)+1/2O2(g)=H2O(l);

ΔH=b kJ/ mol 2H2(g)+O2(g)=2H2O(l);ΔH=c kJ/ 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C.a=b

B.a、b和c均为正值

D.2b=c [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规定知,氢燃烧放热,其ΔH应为负值,故A、B错;再据相同物质的反应,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可判断a≠b,C错;第三对相同反应,反应热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可判断2b=c。[答案]D。

[解题回顾]反应放热则ΔH为负值,方程式前的计量数为物质的量,而不是粒子个数。

4、某短跑运动员的体重为72 kg,起跑时能以1/7s冲出1m远。能量全部由消耗体内的葡萄糖提供,则该运动员起跑时冲出1m远将消耗多少克葡萄糖?(已知葡萄糖缓慢氧化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 6CO2(g)+6H2O(l); ΔH=-2 804 kJ/mol)

[解析]该运动员该时段的加速度为a=2S/t2=98m/s2,故1/7s时的速度:v1=v0+at=0+98m/s2×1/7s=14m/s这段时间消耗的能量

E=1/2mv

2=7056J=7.056kJ,于是m(C6H12O6)=7.056kJ/2804kJ.mol-1×180g.mol-1=0.45g。[答案]0.45g。

上一篇:学生对班主任的寄语大全下一篇:爱很简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