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909春季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2024-04-19

C2909春季小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2篇)

篇1:C2909春季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仁怀市有德小学

2008-2009学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在深化教育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全校教师的同心同德,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学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我校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标准》,构建新课程理念,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件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新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备课、上课、听课、作业、课后反思、评课等开展,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写课后反思和书面评课,常练“三笔”字及简笔画等教学基本功。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定期检查,切实地加强对实施新课程的指导。

2、加强培训,立足校本教研,全员参与。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同时结合教师继续教育读本,各学科教师结合自己任教学科的特点学习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教研组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为了正常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掌握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方法,学习先进学校教师的先进经验及教学方法,本学期学校除了经常安排教师在校内进行教研活动外,还参加了片区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活动开阔教师的视野,收获不小,并将所学的知识结合本班本学科实际有效地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以及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整体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抓教学常规,重务实,重实效

1、我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教导处定于每周三组织教师正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重点研究教师应当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单纯依赖教参,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备课应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创新教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扩展思路,加强课改认识,本学期各教研组按计划组织校内教研课。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与学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比如低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学习习惯,如正确的坐姿、执笔的方法等,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4、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教师要认真的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每课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的练习。坚持写教后记,即授课后及时记载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

5、重点做好课堂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做好小结,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次是校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工作的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提出整改意见。

6、学校教导处加强对教师的备课教案及学生的作业进行督促检查,并记入教师的教学档案。要求并督促教师认真组织学科的单元、期中、期末检测工作,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要使各类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7、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根据各班统计情况,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分批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说心理话,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组织教师学习教育专家李镇西的手记,“与顽童打交道”、“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他们——我对后进生的认识及转化”等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交流感想以及自己在实际工作的体会,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三、积极开展师生活动

1、学校注重利用好图书室,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中午休息时间开放图书室让学生借阅图书,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经典书目,如:名人名言、书海絮语、小小书本剧等,向学生宣传读书的好处,培养了学生爱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通过组织学生读书,在班级、学校开展读书讲故事活动。

2、结合“4.22”世界地球日,以“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主题,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结合本镇发生的40多例手足口病病例,联合政府领导及村委干部、村医务人员,组织全校师生及村民代表,进行了一次安全卫生专题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全校师生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及预防措施。

4、结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智力。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乒乓球、篮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集体主义精神。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特别要学好学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学科要求,掌握新课程指导下的各学科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切实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加强领导听课检查的力度,促进教师间相互听课次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加强教师基本功练习。教师要练好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简笔画、写作、阅读等基本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年轻教师要求学会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

4、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教研组要针对本组本学科的薄弱点开展教研活动,力求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并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各学科的比赛等活动,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

总之,本学期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应看到不足,如: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科研意识等方面。展望未来面临挑战,充满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齐心合力,与时俱进,努力拼搏,使我校教科工作有较大的提高。

仁怀市有德小学 2009年5月29日

篇2:C2909春季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新课程实验专项工作总结

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学校始终坚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创造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这一理念,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变革为主线,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依托,以师生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注重校本培训,强化校本研究;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反思,边反思边调整,边调整边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在改革中发展,积极推进新课程实施,扎实开展新课程实验。

一、抓住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课改实验的主力军,其理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程度决定了课改的成败。为实现“谁最先掌握规则,谁就能领跑”的目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我们明确了“以校本培训促进观念转变,以校本研究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一)注重校本培训,提升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指南,是实践的先导,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课程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理念的支撑,离不开教师对原有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和对新课程的深刻理解。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和关键,实现观念的转变基础是培训。我校拓展培训途径,以“走进新课程” 为主题,以“四项结合”(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相结合,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学历进修与业务进修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综合学习相结合)为实施策略,以“科研论坛”为载体,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新课改培训学习,为教师重塑课程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强化校本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教学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是当今世界教学研究发展的共同趋势。因此,我们以强化校本研究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健全校本教研组织制度,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促进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

(1)构建校本教研组织制度。

在学期初,学校根据新课改要求进一步调整了教研组,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在新课程实验教师的安排中,采用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策略,在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安排上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形成了“兼而不散”,便于合作的格局。为促使教师新课改理念的形成,促进教师适应新课改,我们围绕新课程实验,构建了“集体备课”与“综合教研”相结合的常规校本教研模式,单周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重点是对教材的钻研、教学的设计和实践的反思。双周为教研组集中综合活动,重点是专业引领,理论学习,课例观摩,问题探讨。组织制度的落实保证了校本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2)构建过程管理制度。

在新课程实验中,我校实施了“随堂听课——个别反馈——发展性评价”的过程管理制度。随堂听课及常规调研由学校教导处牵头,学校领导、相关学科组长、教研组长共同参与;随堂听课由领导深入,听课人员认真作好听课笔记并填写好随堂听课记录本,并在两天内将随堂听课及常规调研情况向有关教师交流与反馈,并进行个性化、发展性的评价。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对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和过程评价。

(3)构建新课改校本教研活动参与的考评机制。

我们将教师在新课改中参与教研活动的数量及质量,与教师奖励、年度考核及教师职务晋升挂钩。考评内容包括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参与及实绩,在“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教学反思评比活动中的表现等。

2、实施“集体备课——个性化教学”的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实现教育创新与管理创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与个体优势,促进每位教师的提高与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我校自本学期起实施了“集体备课——个性化教学”的教研模式。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为: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专业引领——拟订“共享资源”——个性化修改——课前精心准备——因材施教——课后反思——总结探讨。具体以“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的方式开展活动,以确保活动的常规化。要求各备课组内的各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促进组内每位成员共同提高。学校领导、县市级学科带头人定期参加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的活动,适时指导和开展活动质量的考评。“集体备课——个性化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节省了各教师书写教案的时间,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间的合作,扩大了我校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了备课质量,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3、与教育科研同行,构建课题研究式校本教研活动。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现象,我们实施课题带动策略,把课改实验建立在教育科研基础上,以“新课改实践中的问题”为科研起点,开展科研、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课题研究模式,引导每一位实验教师进入研究状态,不断研究和解决课改实验中的问题。实现了理论灌输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转变,实现被动培训向自觉行为的转变,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4、搭建交流展示平台,焕发校本教研活动的生机与活力。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以片区为单位组织的送课下村校活动。活动中,我校教师人人参与,体现群体与个体教学理念的交融。通过评析与交流,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并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课,通过交流与点评进一步强化了新教师的课程观、教育观与学生观。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的教师不但要具有新课程理念,而且必须具有与教学理念相一致的教学行为。我校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努力实现教师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二、把握重点,倡导学习方式转变

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来体现,再好的教学改革设想也必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和完善,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立足课堂,通过改变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民主、平等的新课堂。

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课改实验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新教师汇报课、教研课以及随堂听课中,我们看到了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们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再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努力尝试着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合作、互动的新课堂。

在新课程观下,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国家级实验区形成的“生成——探究”式教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在“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合作探究——产生新疑”的课堂教学尝试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我们看到也体验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性是新的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与传统学习方式中的被动性构成鲜明的对比,两种方式在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中分别表现为“我要学”与“要我学”。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多方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内动力。

●开展有探究意义的学习活动——变“教我学”为“我能学”。老师引导学生开展有探究意义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例如,汉语拼音的学习一直是学生入学以后遇到的语文学习的第一个难题,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难。但在今年的拼音教学中,我们把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发音要领,不计其数遍地带读,学生枯燥地听、机械地跟读这样一种拼音教学转化为学生主动发现尝试、自主探究的学习,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学习过程。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变“个体学”为“同伴学”。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开展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同伴之间集思广益、协同努力、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三、我们的收获与困惑

(一)新课程实施半年以来,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比较扎实,进展情况良好,主要体现在:

1、理念得以更新。通过广泛的宣传,深入地培训和积极的实践,有效地更新了全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对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行为的转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的教师正在从理念走向实践。

2、教师正在成长。教师普遍认同新课程,课改实验热情高,自我反思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强了,教师间合作交流的现象经常出现了,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正在成长。

3、课堂更趋活跃。课堂正由封闭走向开放,从重教案到重生成,从重传授知识到重学生发展,从重教学结果到重活动过程和情感态度,从重文本到重生本,师生关系更趋和谐,学生主体更显突出。

4、学生兴趣浓厚。课程改革中教材的变化、教法的改变、学法的更新,使实验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情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实践体验让学习走向生活,合作学习使学生分享学习的快乐,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尝试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二)在课改实施中,我们也碰到不少问题,主要有:

1、管理层面:课程改革的新思想与教育管理的旧制度之间的矛盾;如何建设与新课程相符的学校评价、教师评价等。

2、教师方面: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实的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教师与教师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新理念的高要求与教师工作量较大之间的矛盾等。

3、教学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和追求个性化学习之间的矛盾;大班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个性化教学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基础与创新的关系;课堂活跃与课堂常规之间的矛盾;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自主的发现学习之间的有机融合等。

新课程实验需要我们热情地迎接,积极地实施,科学地探究,稳妥地推进,理性地思考。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上一篇:党的先进性的内涵下一篇:与水长存1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