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培训总结

2024-04-19

物联网培训总结(通用7篇)

篇1:物联网培训总结

物联网技术培训总结

虽然为期四周的物联网培训已经结束,但是心情却难以平静,在这四周中,我感受到了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也深刻体会到了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原来物联网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随着2009年8 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启动及逐步展开,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据有关消息称,其中智能电网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

这四周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联网基础、物联网应用、嵌入式开发基础、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嵌入式开发基础及Ubuntu使用、嵌入式Linux内核裁剪与编译等内容,通过开发板与程序烧写器套件分别实现SINK节点、传感器节点和ROUTER节点,然后与PC机相结合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当然传感器可以是光照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验,我对物联网应用才有了理解基础。通过学习后,我才了解到,原来物联网并不是以技术为先导的产业,早期已经在应用、在创新,目前仍处于初创阶段,一些相关的配套政策需要根据物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完善。曾经有一位教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科学家发现世界,工程师创造世界。无疑,我们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应是创造世界的工程师。互联网、嵌入式系统、物联网这三个名词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Internet),实质上就是Internet of Machines,用于将PC机、手机、智能TV、数码相机等连接起来的网络;嵌入式系统(Embeded System)实质上就是“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即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中 用到的设备就是“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涉及的技术包含“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

所以,从技术上理解,物联网就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从应用上理解,物联网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连接到一个网络中,形成“物联网”,然后“物联网”又与现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

式管理生产和生活。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实现比如说对猪肉的溯源,从而知道这块猪肉有没有被打过瘦肉精;又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五粮液酒的溯源,了解到这瓶酒是否是真酒,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对物联网的应用来实现。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这些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尚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实现。

物联网由3个核心体系组成: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可靠传递(即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而目前全国各高校关于物联网专业的建设仍然属于摸索期,有些学校偏向于信息传递方面,而有些学校则更偏向于数据处理方面。

物联网涉及的技术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机电技术和信息安全等;而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在于信息感知部件的开发、大量信息源的组网和传输、海量数据的有效融合和使用等方面;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则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环保、军事、交通、家居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

高职学生可以参与的物联网技术领域包括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研发、产品化设计、生产制造、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使用维护等多个方面,当然最主要的是面向物联网应用的三类人才:市场营销人才(进行市场营销、客户沟通、实现客户对产品与系统的理解等工作)、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工程设计、应用软件开发、工程施工、现场调试、维护等工作)、应用研发人才(进行文档写作及阅读、电子产品设计、实物改造等工作)。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学院领导和系领导能够给我这次让我受益匪浅的学习机会,同时也非常感谢来自企业一线的老师们,你们的讲课方式和内容非常精彩,让我学到了在学校无法获得的知识与实践经验,期待着以后会有更多类似的培训机会。

篇2:物联网培训总结

非常感谢学院能够给我这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在2013年2月23日至2月26日,我全程参加了为期4天的2013物联网技术与教学研讨交流会及物联网应用技术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原来物联网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随着2009年8 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启动及逐步展开,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据有关消息称,其中智能电网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四川也提出了“智慧成都”的概念。

通过学习后,我才了解到,原来物联网并不是以技术为先导的产业,早期已经在应用、在创新,目前仍处于初创阶段,一些相关的配套政策需要根据物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科学家发现世界,工程师创造世界。无疑,我们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应是创造世界的工程师。同时,他在《微处理器体系与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演讲中对互联网、嵌入式系统、物联网这3个名词进行了比较:互联网(Internet),实质上就是Internet of Machines,用于将PC机、手机、智能TV、数码相机等连接起来的网络;嵌入式系统(Embeded System)实质上就是“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即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中 用到的设备就是“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涉及的技术包含“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

所以,从技术上理解,物联网就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从应用上理解,物联网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连接到一个网络中,形成“物联网”,然后“物联网”又与现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实现比如说对猪肉的溯源,从而知道这块猪肉有没有被打过瘦肉精;又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五粮液酒的溯源,了解到这瓶酒是否是真酒,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对物联网的应用来实现。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这些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尚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实现。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的《多学科融合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中,他明确谈到物联网由3个核心体系组成: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可靠传递(即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而目前全国各高校关于物联网专业的建设仍然属于摸索期,电子科大更偏向于信息传递方面,西安交大则更偏向于数据处理方面。而且,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西安交大重点加强了实验方面的投入,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西安交大基于物联网的层次架构,设置了3个专业实验室,主要依托现有的计算机、通信和自控化专业的核心实验室,新增了“传感与检测实验室”、“综合专业实验室”、“短距离无线通信与路由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光子与通信研究中心的教授则提出应该融合感知层、传输网络层、信息平台应用层三方面的技术建出物联网专业的特色,而不应偏重于某个方面。不过他也提出,目前关于西南交大关于物联网专业的具体建设仍在探索中,但是他认为大学课程最关键的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会思考,会学习,会自己“物联”。他提出在西南交大的物联网工程实训基地的大致思路是:整合传感器、传感网、通信网、高性能计算等研究对象,辅之以现有的信息专业实验室和筹建的RFID实验室等,完善整个物联网专业实验体系。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关于《物联网教学体系建设设想》的报告中,他进行的我国物联网的产业现状分析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出了5个方面的现状及各自所存在的问题,这5个方面分别是:信息获取与识别、网络与传输、信息处理、安全与政策、整体架构与基础资源管理;其中网络与传输方面在我国部署情况的基础较好,而整体架构与基础资源管理方面则有待研究,尚未部署。他提出物联网涉及的技术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机电技术和信息安全等;而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在于信息感知部件的开发、大量信息源的组网和传输、海量数据的有效融合和使用等方面;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则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环保、军事、交通、家居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物联网教学的思考及实践》的报告中根据他们学院的发展提出了高职教育在物联网产业中具有的重要位置和定位,他提出高职学生可以参与的物联网技术领域包括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研发、产品化设计、生产制造、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使用维护等多个方面,当然最主要的是面向物联网应用的三类人才:市场营销人才(进行市场营销、客户沟通、实现客户对产品与系统的理解等工作)、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工程设计、应用软件开发、工程施工、现场调试、维护等工作)、应用研发人才(进行文档写作及阅读、电子产品设计、实物改造等工作)。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我对无线传感器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有了一定的了解,图1是一个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图:

图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图

西普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SXIOT-WSN实验箱作为此次培训的选定产品, 以其一体化设计,便于实验室管理,同时WSN节点亦可独立使用。 实验多为实际操作实验,可培养学生多方面动手能力及工程能力  开放实训扩展区,使实验效果更贴近现实工业项目,更灵活适应现代多元化教学需求。

 实验设计与实际工程应用挂钩,使实验效果更贴近现实工业项目,更灵活适应现代多元化教学需求。

 嵌入式网关作为衔接无线传感器网络及3G网络的桥梁,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数据通过WIFI、GPRS、3G、以太网等方式发送至指定服务器。等诸方面特性,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了物联网的特性及技术关键 这几天的培训就是通过程序烧写器套件和多个Zigbee开发板分别实现节点、传感器节点和基站,然后与我们的PC机相结合实现如图1所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当然传感器可以是光照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验,我对物联网应用才有了理解基础。

篇3:物联网培训总结

采用“分散控制, 集中管理”的C/S架构方式, 通过异构平台在感知云会议系统进行信息发布即时性增强, 更好满足信息发布即时性的要求, 而且管理方便性及方式多样化, 客户端通过自动安装控件, 无需特定客户端安装, 便于维护与管理。

0、感知云远程医疗诊断物联网技术平台:

提供检查诊断会诊与临床会诊,

(1) 可视远程门诊化会诊模式;

(2) 远程可视交互操作模式;

(3) 实现同时多方会诊模式;

(4) 远程医疗终端设备物联网流畅对接模式。

远程会诊服务管理系统包含:会诊申请、会诊管理、远程会诊、虚拟医院、双向转诊、医护管理、共享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管理共九个部分。

远程会诊云块技术方案五大优势:分散部署, 集中管理、远程托管, 数据隔离、一个窗口, 多个桌面、远程接入, 虚拟医院、分布存储, 资源共享。

本系统是一套基于IHCT技术的, 云块接入、广播、访问。云块包含PACS/RIS/LIS联动块、电子病历块远程PACS, 医生工作站块、护士工作站块、心电监护中心块等等。云块必须是应用程序构成 (不能是B/S结构) , 还可以基于因特网在任何地方进行调用, 实现远程诊断, 为创建区域医疗会诊平台提供了基础保障, 既有传输速度快、影像清晰等优点。

感知云物联网平台核心技术:三大核心技术 (云接入+云桌面+云服务) , 即 (工业自动化控制+云桌面+云块调入与广播) 三位一体服务于用户异构通讯技术 (IHCT) , 实现远程数据采集、数据传播、数据发布、远程设备监控与通讯。将Paa S桌面服务 (Platform as a Service) , Saa S软件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 , Tn S终端服务 (Terminal network as aservice) , Caa S组态服务 (Configuration as a service) 有机结合在一起。

例如:Paa S+Tn S+Caa S云块登录发布, 不受时间、空间约束, 登录PACS浏览工作站。

1、建立虚拟化医院

1.1 专科云接入

1) 建立电子病历工作站云、影像工作站云、心电工作站云、病理检查化验工作站云等, 可以实现远程异地访问与诊断; (核心技术, 国际国内领先)

2) 建立全国联网医疗信息查询;

3) 建立社区医疗护理监护云; (核心技术, 国际国内领先)

1.2 会议云接入

建立江西省远程医疗会诊诊断系统, 平台架构 (电信级) , 感知云平台采用分布式集群式架构, 支持南北互通、多网互通, 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网络分流能力;采用服务器热备、负载均衡、不停机扩容策略。采用冗余技术, 一旦其中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 将自动切换到其他节点, 可保证系统7*24小时的稳定运行。

网路层采用无风险Saa S独享租用服务器方案, 在Saa S平台 (软件及服务) 模式为各医院独立划分服务器、带宽, 各医院在物理上隔离运行。

应用层设在会诊管理中心, 确保医疗信息保密性, 模板的异构性。设备层在应用层的可控制性。远程会诊中心为三甲中心医院, 按区域划分建立远程会诊站为县、区三级、二级医院。再以会诊站为中心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网络 (包含健康信息网) 。

1.3 虚拟化检测中心

小到家庭医院检测设备;大到中心医院多种检测设备;专家可以在异地通过虚拟化检测中心实时监察病人的体征情况。

要求在虚拟化检测中心实现“望、闻、问、切”, 完成检查、触摸、叩听基本过程;如同专家与病人面对面就诊一样。

下图点击心电检查系统:云平台发布给授权的用户进行远程观察。

同理:点击病理检查系统调用“病理诊断云”; (案例为远程异地病理库调用)

点击影像检查系统调用“PACS云”; (案例为云南元江民族医院PACS)

点击体征检查系统调用“多参数检测云”; (案例为正在会诊病人使用的基于WIFI便携式多参数检测)

1.4云会诊室网络

云会议系统一个以SAAS模式的视讯运营平台, 支持多服务器动态集群部署, 并提供多台高性能服务器, 采用大规模的万人级云系统架构, 采取电信级的的双线MCU集群服务器遍布全球多个区域, 彻底解决南北网络差异问题。完美兼容专网、局域网、ADSL宽带、WIFI、LAN、3G等多种网络, 只要进入了互联网就能进行视讯沟通。

亮点一:SAAS租用模式:

在云会议时代, 数据的传输、处理、存储全部由云会议厂家的计算机资源处理, 在国内有近10G的骨干网节点带宽, 并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实时监控, 用户完全无需再购置昂贵的硬件和安装繁琐的软件, 无需进行复杂的服务器集群管理, 无需考虑上层设备更新, 只需考虑如何搞好自身的应用, 只需打开浏览器, 登录相应界面, 就能进行高效的远程会议。使用云会议服务将极大的减少您的初始投入和维护成本, 同时也减少今后的升级改造成本。

亮点二:多功能会议模式:

云会议支持720P/1080P高清会议, 不仅仅只是用来开会, 它还可以用作远程培训、网络监控、视频直播、远程面试、远程协同工作等很多方面。采用江西群星云块接入、云块访问、云块广播技术, 可以进行远程医疗 (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运程采集和信息共享、虚拟档案馆管理) , 多元化应用为不同行业的视频通信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亮点三:虚拟会议模式:

云会议已经突破了会议室的限制, 同时支持会议室、PC计算机、笔记本、上网本、PAD、平板、智能手机等多个终端接入, 无论是哪种终端只要接入网络, 都可以通过好视通云会议跨终端的无缝对接进行远程视频沟通。具有的软件双显功能, 可将数据, 视频分开两个屏幕显示, 提升会议档次;具有媒体播放功能, 无需上传即时播放;采用先进的H.264&MPEG4视频算法, 真正在互联网上实现720P高清传输;采用单端口传输机制, 所有数据可从一个端口传输, 同时支持SOCKS代理等机制联网 (正常接入与穿透接入两种模式) 。

亮点四:三网融合模式:

基于TCP/IP协议结合RTP/RTCP和自主的Qo S传输策略而成的IP网络传输协议FVCP, FVCP为跨平台应用协议, 可以在多种硬件和软件平台上运行, 将以往在MCU端处理的工作, 如视频混合、音频混合等, 均放至终端进行处理, 让MCU去处理连接、Qo S、管理、异常处理等事务, 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增强系统的总体性能。国际领先的语音编码技术能在丢包率高达15%的恶劣环境下提供流畅清晰的通话质量, 具有强大的数据系统功能如常见文档格式共享, 屏幕共享, 媒体播放, 文字交流等, 支持3G手机接入的云会议, 客户只需要配备普通电脑, 摄像头, 耳麦, 使用普通家用ADSL, 就可以轻松在互联网上参加各种会议。

亮点五:简单安全模式:

自适应各种网络条件。平台内置256位数据加密, 并提供多种保护机制, 多种身份与权限设置, 保证会议的安全性, 多服务器集群技术, 多服务器自动热备技术, 确保整个平台具备电信级的可靠性, 能支持数万人同时参加会议。同时方便与传统视频会议对接。

2、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定位

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改善“小散远”群众就医不便的突出问题;实现全国范围所有医院单位方便互联互通;让医疗实力较弱的基层医院单位通过网络医疗服务平台, 能够享受到所有有实力的中心医院先进医疗服务, 同时提高基层医院单位的医疗水平。

1.1远程医疗会诊诊断与管理:

1) 可视远程门诊化会诊模式

2) 远程可视操作模式

3) 实现同时多方会诊模式

4) 远程医疗终端设备物联网流畅对接模式

1.2远程医疗服务:

1) 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平台

2) 远程医学会议平台

3) 医护人员可视化协同办公

1.3

提供解决目前中小基层医院医疗困境

1.4 远程会诊给老百姓真正获得实惠

花最少的钱就能得到最优秀的医疗资源提供的诊疗服务, 充分利用远程医疗网内大型医院及专家医疗资源, 实现社会医疗资源的共享最大化;

1.5 远程会诊使医生真实获得临床感受

传统的临床诊断过程是医生通过近身的望、闻、问、切 (即视、触、叩、嗅、听等方式) 以及必要的检验设施, 从而得出诊断结果。在远程医疗模式下, 医生如何获得等同于现场的诊断数据便成为了关键。要求感知云台要实现以声音、实时画面、文档、文字、问答等多维度的互动手段, 使医生真实获得临床感受。

3、远程医疗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

远程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 用户在使用远程医疗设备、远程会诊, 更多的是物联交互式的服务。远程医疗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医患关系联合起来的一种医疗模式, 不仅是医生、护士和患者被迁移到互联网络中, 而且将医疗设备和结算模式、应用程序都移植到了互联网络中, 国内外远程医疗尚缺乏物联网商业模式。

我们可以用以下模型表示远程医疗的服务关系与产业链关系:

目前在公共服务、行业需求的商业模式是比较完善, 但在提升服务商业模式还没有, 主要在技术层面没有形成。目前物联网平台局限于Web型平台, 云块开发与应用属于空白。

在物联网应用必须是由三种商业模式的结合:物联网公共服务模式、物联网提升服务模式、行业需求模式形成有机的产业链。江西群星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在提升服务进行近8年产业化的实践与探讨, 成功开发物联网平台与云块定制研究与应用, 将公共服务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构成真正的物联网系统。

参考文献

[1]物联网与无线传感网技术研究及应用, 王中庆、陈慧江西通讯科技2012年第01期.P28—33

[2]王昊.王中庆RIC-DNC数控设备远程异构通讯物联网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0年第07期P21-15

[3]王昊.王中庆数控设备RIC-DNC物联网建设创新工作研究—搭建数字化远程异地网络化制造协同平台[J]价值工程2010年第10期P150-152

篇4:物联网培训总结

技术短板:集成电路芯片、高端传感器、超高频RFID

虽然我国已经掌握了传感器、RFID技术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但大部分的核心技术,如芯片等仍然依靠进口。国内工业一旦用上“外围芯”将会形成长期依赖,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方面继续落后。在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力、污水处理、制药、化工、矿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我国使用的芯片大多被国外芯片垄断。“关键控制数据有可能被篡改或丧失,造成环境灾难,人员伤亡,甚至危及公众生活及国家安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缪向水表示,国外芯片制造厂商有可能通过在芯片面板某一程序上植入木马来窃取商业数据或机密,也可以通过病毒、恶意软件来操控工厂控制系统,导致工厂停工,发生安全事故等。

国内众多厂商也渐渐认识到芯片才是核心,如果没有自己的芯片而是依靠进口,就等于在日后的成本、供应等方面埋下了安全隐患。为了占领市场先机,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企业家投入血本加码芯片的应用开发,如中航微电子、光迅科技、厦门乃尔电子等一大批内地企业兴起,加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崛地而起。

在9月3日召开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凋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指出,传感器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基础与核心,其发展滞后于物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高端产能不足、低端同质竞争”已成为我国传感器产业的短板。一是传感器尤其是高端传感器自主创新能力还较低。部分多功能、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多数企业都是引用国外的芯片加工,甚至仅停留在代理国外产品的水平上。二是射频识别(RFID)芯片技术、工艺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在超高频、微波产业链中,目前从事芯片设计的企业为数不多,芯片技术能力、工艺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较火差距。总的来说,高端传感器制造,以及超高频、微波射频识别(RFID)芯片制造仍是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技术短板。

是什么制约了中国物联网?

在日前举办的2014第五届物联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这样形容物联网:论物联网的发展阶段,目前尚处于婴儿期,从概念炒作到现实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邬贺铨认为,现在的物联网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包括标识问题、体系模型和语音交互、数据挖掘和安全隐私、商业模式、行业的进入门槛对成本的影响等;也有很多技术需要攻克,体系技术软件的服务、硬件等怎么做到低成本,还有数据信号处理,发现与搜索引擎,关系网络,电源与能量存储等等。峰论坛上,中国企联会长王忠禹提到:“2014世界500强中,在IT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领域内,我国大企业明显处于弱势,甚至是空白。国内企业要紧紧抓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带来的发展机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中精力在高端制造领域抢得先机和实现赶超。”

尽管物联网技术在国外被视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可在国内的应用还处于试验和示范性探索阶段。而阻碍物联网在国内快速发展的障碍,主要是传感器、RFID(无线射频识别)等关键技术。

工信部5月30日发布的新版《物联网白皮书》中提到,我国物联网近几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整体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传感器产业突破1200亿元,RFID产业突破3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逐步成为发展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近日,惠普旗下应用安全部门Fortify对10款高人气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安全审时发现,这些设备竟然存在250个不同程度的安全漏洞,平均每款25个,这些设备包括电视、网络摄像头、自动调温器、遥控电源、喷水灭火器、门锁、家用报警器、体重秤、车库开关以及家用多设备控制器等。

截至2020年接入互联网的物联网设备会有多少? Gartner预测会有260亿个物联网设备,而IDC预测会有2120亿个物联网设备。无论是260亿还是2120亿,随着大量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入侵网络的方式必定会比现在多得多。智能仪表、设备维护与监测传感器、工业机器人、资产追踪系统、智能零售货架、工厂控制系统乃至可穿戴设备等,都有可能成为黑客入侵攻击的对象。

由此看来,除了技术短板,安全问题也是阻碍国内物联网发展的“拦路石”。物联网的安全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那么大数据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商业机密甚至国家、军事秘密,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旦我们能突破技术瓶颈,解决好安全问题,物联网必将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大惊喜。

篇5:物联网培训总结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苏加强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更深入应用的新一轮信息化浪潮。发展物联网产业,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两化融合的迫切需要;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一)发展现状

1、国际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产业发展和应用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纷纷将物联网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其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加快推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美国提出《美国创新战略》,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确立优势的关键战略;欧盟发布了下一代全欧移动宽带长期演进与超越以及ICT研发与创新战略,并制定物联网行动方案,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动计划。日本提出“U-Japan”和“I-Japan”战略并将物联网作为发展重点,还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项目ICT鸠山计划行动大纲。韩国出台《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重点提出构建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营造物联网扩散环境等四大领域。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也加快部署了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步伐。

在技术标准方面:目前,国际上物联网核心技术尚不成熟,标准体系尚在建立。中国、美国、德国和韩国是世界物联网领域标准的重要制定国。ISO/IEC在传感器网络、ITU-T在泛在网络、ETSI在物联网、IEEE在近距离无线、IETF在IPv6的应用、3GPP在M2M等方面纷纷启动了相关标准研究工作,但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标准和协议尚未统一。

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方面,产业上初步形成了传感器与RFID等感知制造、网络设备及终端、嵌入式系统等基础支撑产业在内的物联网制造业,以及通信网络服务、云计算等应用基础设施服务、软件与集成服务和应用服务在内的物联网服务业。其中,传感器、RFID等关键领域已经形成一定产业规模。2009年,全球传感器产业规模接近600亿美元。其中,美国、德国、日本的需求量最大,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市场规模最大。全球RFID产业规模接近60亿美元。另一方面,产业关键领域竞争较激烈。美国、欧洲、日本等国意图通过掌控传感器节点核心芯片、微操作系统及智能计算等关键环节,主导物联网产业发展。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控制核心技术、并购扩大规模、加强产业链整合,不断巩固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例如,飞利浦、西门子、ST、TI等半导体厂商基本垄断了RFID芯片市场;IBM、HP、微软、SAP、Sybase、Sun等国际巨头抢占了RFID中间件、系统集成研究的有利位置;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福克斯波罗(Foxboro)公司、恩德福克公司(Endevco)公司、英国贝灵巧(Bell&Howell)公司、荷兰飞利浦、日本索尼、俄罗斯热工仪表所等美欧日俄厂商在传感器市场实力较强。

在应用服务方面:全球各国已经在一些领域加快应用推广,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交通物流、工业控制、环境监控、智能安防等行业领域,移动通信运营企业纷纷开发物联网业务与应用,但面向大众的应用服务刚刚起步,大多仍处于试验阶段。

2、我国发展现状

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关注和推进。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关于“重要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部分均有涉及物联网的内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日在向首都科技界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时明确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201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北京、上海、天津、无锡、深圳、成都、江苏、浙江等省市积极开展物联网规划和建设,研究制订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态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物联网产业起步良好,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

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和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一方面,我国为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提供巨大支持,一是建立了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传感器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和产业化基地。二是成立了由全国11个部委下属的19个标准工作组共同组成的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组织各成员单位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共同开展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例如:闪联IGRS国际标准已被ISO采用,重点支持构建智能家居系统;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重点研究制定智能传感器标准框架。另一方面,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基金、计划的重点支持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了科研和产业化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一定话语权。目前,我国在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同处理、智能计算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取得初步成果,RFID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传感网标准工作开始启动。

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领域正在初创阶段,物联网相关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产业保持快速发展,部分领域已经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一是RFID产业从无到有,产生了包括远望谷、东信和平、上海贝岭、同方微电子、大唐微电子、厦门信达、航天信息、新大陆等上市公司在内的过百家企业,形成了涵盖标签、读写器、系统集成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年年均增长超过20%。2009年,RFID产业规模达到85亿人民币。其中,在低频和高频领域,企业较为集中,产品精度和性能稳定上均已达到国际水平,发展比较成熟;在超高频领域,企业为数不多,成熟产品开始出现,制造工艺在不断提升和改进,发展处于逐渐成熟阶段;在微波领域,企业多处于研发阶段,成熟产品和批量化产品比较少,与国外差距比较大,发展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二是传感感应方面建立起敏感原件与传感器产业,我国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工业传感器等领域掌握了专利,包括长电科技、华东科技、华工科技、大立科技、歌尔声学和大华股份等上市公司在内的一批传感器相关企业迅速发展。2009年,我国传感器产业规模接近600亿人民币。三是物联网服务业正在起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纷纷积极推广多种物联网业务与应用,M2M服务高速增长。

在应用服务方面:物联网示范应用初步展开,目前物联网已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国防军事等领域得到应用,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成功案例包括第二代身份证、奥运门票、世博门票、货物通关等。RFID成为全球第三大应用市场。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但仍处在产业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系列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

1、商业模式有待探索

物联网应用成本较高,物联网的应用需求有待于进一步引导。目前物联网应用主要集中在城市应急管理、机场边界入侵等公共投资领域,多属政府投资推动。除交通、物流、电力等行业外,面向其他行业应用领域的成功案例很少,基于消费领域的需求尚未形成。行业和消费市场作为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其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2、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创新体系尚不完善。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如超高频RFID、新型传感器、低功耗传感网核心芯片及片上系统、中高速传感网节点基带和射频芯片、专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协同感知、应用优化、支持物联网应用的中间件平台研发等领域。

3、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从全球看,目前各国在标识、频谱等关键资源和核心标准上竞争激烈,造成相关标准比较分散、体系还不完善。就我国看,物品编码标准体系尚未统一,加上每个应用领域争相制定各自领域的相关标准,进一步造成物联网标准体系的混乱。

4、产业化能力还不高

我国物联网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企业能力较弱,如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90%以上为小型企业。整体看,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但产业化能力还不高,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优势。

5、安全隐私面临挑战

物联网承载着大量的国家经济社会活动和战略性资源,如果一旦网络和技术出现问题,如遭到病毒攻击等,也许就会出现工厂停产,社会秩序混乱,给社会带来恐慌,甚至于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另外,更多企业和个人信息都放在物联网上,隐私权也得不到保护。如果物联网核心技术、关键产品以及互联网根服务器始终被国外企业掌控,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和隐私侵犯。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抓住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出发点,以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为落脚点,以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为根本点,坚持“规划先行、技术突破、应用引领、产业跟进”的原则,着力制订好产业发展规划,优化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着力鼓励技术创新,攻克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着力引导物联网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着力制订产业标准,规范产业发展;着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打造完善的产业链。着力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促进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推进两化融合,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一)制订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站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分步实施的要求,明确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战略定位、阶段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路线图,逐步放开市场,并逐步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产权的物联网企业,确保产业安全。基于各地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认定一批物联网产业基地,合理规划产业区域布局,促进各地物联网产业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增强区域间的协同能力。

(二)鼓励技术创新,攻克核心技术

鼓励技术创新,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增强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等多方面资源和优势,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以攻破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加快物联网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信息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

(三)推动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

发挥典型应用示范的带动作用,引领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先导应用和典型应用为引领,大力推动物联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积极推进工业、农业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通过大规模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四)制订产业标准,规范产业发展

篇6:物联网培训总结

【一】培训目标

本次授课立足于有限元的核心技术,以及与有限元软件的深度应用实例紧密结合。先以静力学基础理论入手,讲解有限元软件的编程原理及内部构架;随后全面讲授结构力学有限元、板壳力学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温度场及热机耦合分析、屈曲分析、非线性分析、流固耦合分析及疲劳分析等问题。并针对工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和专题研讨,通过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员解决大型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

各省市、自治区从事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土木建筑、电子电器,国防军工、材料加工、车辆船舶、石油石化、交通通信、生物医疗、风电能源、电机电磁等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人员及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相关人员。

【三】主讲专家

主讲专家来自中科院及高校等科研机构的高级专家,拥有丰富的科研及工程技术经验,长期从事有限元分析领域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具有资深的技术底蕴和专业背景。

【四】培训方式

(一)课程讲座

(二)上机操作

(二)专题小组研讨与案例讲解分析结合【五】培训内容

(一)有限元法简介

(二)有限单元法基础:线弹性力学问题的基本原理

(三)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求解步骤

(四)有限元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五)有限元软件的各种分析功能和工程算例

(六)研讨与答疑

【六】培训费用:

每人3600元(含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考试认证费、午餐费),住宿可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老师电 话:010-52857887

传真: 010-69360659E_mail:1499303396@qq.com

网址:

篇7:物联网网关总结

一、物联网网关概述...............................................................2

二、物联网网关相关技术.......................................................2

三、物联网网关功能分析.......................................................3

四、综合物联网网关实现.......................................................4

五、物联网网关发展前景.......................................................5

一、物联网网关概述

物联网网关,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将成为连接感知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的纽带。作为网关设备,物联网网关可以实现感知网络与通信网络,以及不同类型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此外物联网网关还需要具备设备管理功能,运营商通过物联网网关设备可以管理底层的各感知节点,了解各节点的相关信息,并实现远程控制。

二、物联网网关相关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就如移动语音是相对于固定电话而言,移动互联网是相对固定互联网而言的。虽然目前业界对移动互联网并没有一个统一定义,但对其概念却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从网络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V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用户行为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采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访问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业务,这里对于移动终端的理解既可以认为是手机也可以认为是包括手机在内的上网本、PDA、数据卡方式的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类型,其中前者是对移动互联网的狭义理解,后者是对移动互联网的广义理解。

从层次上看,移动互联网可分为:终端设备层、接入网络层和应用业务层。其最大的特点是应用和业务种类的多样性(继承了互联网的特点),对应的通信模式和服务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在接入层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模式,但在网络层以IP协议为主;终端种类繁多,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一个终端上通常会同时运行多种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有时设计人员把这两种软件组合在一起。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与硬件的交互作用;而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EMPU),其在汽车、个人数字助理(PDA)甚至是家用电器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嵌入式微处理器一般具备4个特点:  对实时和多任务有很强的支持能力。 具有功能很强的存储区保护功能。 可扩展的处理器结构。

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功耗必须很低。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有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

传感器属于物联网的神经末梢,成为人类全面感知自然的最核心元件,各类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是构成物联网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对应不同的应用我们提供不同的传感器,覆盖范围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安保、智能家居、智能运输、智能医疗等等。

三、物联网网关功能分析

广泛的接入能力

目前用于近程通信的技术标准很多,仅常见的WSNs技术就包括Lonworks、ZigBee、6LowPAN、RUBEE等。各类技术主要针对某一应用展开,之间缺乏兼容性和体系规划。现在国内、外已经在展开针对物联网网关进行标准化工作,如3GPP、传感器工作组,实现各种通信技术标准的互联互通。可管理能力

强大的管理能力,对于任何大型网络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对网关进行管理,如注册管理、权限管理、状态监管等。网关实现子网内的节点的管理,如获取节点的标识、状态、属性、能量等,以及远程实现唤醒、控制、诊断、升级和维护等。由于子网的技术标准不同,协议的复杂性不同,所以网关具有的管理性能力不同。提出基于模块化物联网网关方式来管理不同的感知网络、不同的应用,保证能够使用统一的管理接口技术对末梢网络节点进行统一管理。协议转换能力

从不同的感知网络到接入网络的协议转换、将下层的标准格式的数据统一封装、保证不同的感知网络的协议能够变成统一的数据和信令;将上层下发的数据包解析成感知层协议可以识别的信令和控制指令。

四、综合物联网网关实现

SemitARM9200 开发板实物图及接口示意图

网关与单片机间的通信---Zigbee Zigbee是IEEE802.15.4协议的代名词。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所要实现的通讯功能为:无线自足网络、点对多点无线通讯和点对点无线通讯。智能网关与单片机之间通信的建立都需要无线自组网络、建立连接、鉴权、通信几个过程。

开发板上的DEBUG COM与PC的串口1相连(串口线为公母线)。开发板上的ttys4与zigbee的主模块的串口相连(串口线为双公线)。

开发板接7.5V电源,zigbee主从模块都接7.5V电源给zigbee模块上电。

网关与服务器间的通讯---socket 网关与服务器间的通讯靠socket通讯来实现,通信双方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通信采用TCP协议,通信软件流程如图所示。服务器端Socket客户端SocketbindbindlistenAcceptconnectRecv/recvfromSend/sendtoSend/sendtoRecv/recvfromcloseclose 程序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其中服务器首先建立起socket,然后本地端口绑定,接着就开始与客户端建立联系,并向客户端发送消息。客户端则在建立socket之后调用connect函数来建立连接。在运行时先启动服务器端,再启动客户端。

网关与WLAN终端设备间的通讯---IEEE802.11b/g 通过嵌入式主机上的802.11b/g无线模块向100米范围内的WLAN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功能,并与WLAN终端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目前,3Com等公司都有基于该标准的无线网卡。由于802.11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两个新标准。三者之间技术上的主要差别在于MAC子层和物理层。

可以通过脚本实现wifi连接。linux脚本有一些固定格式。程序必须以#!/bin/sh开始(必须方在文件的第一行),以#开头的句子表示注释。脚本中的某些命令执行需要一些时间,在该命令之后要加上sleep num(s例如sleep 5即等待5s)。根据这些规则直接将命令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使用wifi网卡的脚本。

五、物联网网关发展前景

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的崛起掀起了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中连接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技术即物联网网关。在物联网时代中,物联网网关将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智能家居网关

智能家居模型 如图,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电设备。门禁、烟雾探测器、摄像头等安防设备,台灯、吊灯、电动窗帘等采光照明设备等,通过集成特定的通信模块,分别构成各自的自组网子系统。而在家庭物联网网关设备内部,集成了几套常用自组网通信协议,能够同时与使用不同协议的设备或子系统进行通信。用户只需对网关进行操作。便可以控制家里所有连接到网关的智能设备。车联网网关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应用做得比较好的行业之一,被国内学术界认为是第一个切实可行的物联网系统,已经通过国家专家组论证,预计投入2000个亿。上海辰汉电子CARMAN系统即多功能的车载终端与车联网网关二合一的产品。CARMAN系统基于国GB-T19056-2003/国家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的要求,集合数字化视频压缩存储和3G无线传输技术(Digital Video Record),结合GPS定位监控,汽车行驶记录仪,SD卡大容量存储,驾驶员IC卡身份识别,公交报站器,多路数据接口,车载蓝牙免提语音通话功能,倒车监控,WIFI热点,更有乘客舒适娱乐的车载MP3/MP4,车载影音,车载功放。3G视频传输技术,双码流传输,速率可调,传输更快,视频更清晰流畅。通过WCDMA或CDMA可以上传抓拍和报警图片。实现移动目标实时监控,做到实时传输监控视频和图像。系统自带的多媒体行驶记录分析软件可以实现4路图像同步回放,条件回放、剪辑存储、字符叠加、地理信息和行驶记录叠加、事件分析和记录提取功能。一体化结构极大的压缩了产品体积扩展了产品的性能,符合未来车联网网关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年不作为问题清单整改报告下一篇:【精品】扬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