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前言课程总结

2022-08-28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联网前言课程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物联网前言课程总结

物联网课程小结

生活中,感觉物联网的应用无处不在!但是,自己对其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怀着对物联网的兴趣与探索精神,我选了这门看似高端的“走进物联网”课程。希望在这门课的学习中,对一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做一些了解,扩展自己的认识层面!

在开始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把整体的教学大纲说了一下!我顿时感觉有了无限的兴趣!课程内容大概有: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同学们讨论与观点碰撞,另外,有时间的话,会组织参观物联网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当然,由于时间和一些其他原因,这个并没有实现,稍微有些遗憾),然后就是教我们做科学调研、报告的一些方法与书面表达!当时,我就觉得,之前听说选修课都是水课这样的观念瞬间就被颠覆了,这个课能交给我们这么多,并且还能学到理论课程之外的东西,当时就觉得,这个课的档次就上去了。虽然安排在周六,但是,这样更好,免得自己在周末就散掉了!

课程内容,老师讲的很好,虽然涉及技术层面的讲的不是很深,或许讲了以我们现在的水平,还不足以接受,所以,就只讲了一些基础知识理论与在生活中的应用!其实,我记得的并不多,虽然每次上课都去了,基本没缺过课,但是,由于我个人的原因,慢慢的,发现对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并不是那么感兴趣,感觉老师讲的很多,虽然自己不知道,但是如果想知道的话,也不难,在网上都能自己找到,自己学习!所以,除了刚开始的几节课,之后都没有认真的听。但是,我比较喜欢的,是每次课之后的小组讨论,因为每到这个环节,自己的各种不适都没有了。当然,这也不是说我喜欢大家一起讨论,只是觉得,同学之间交流的,或许我会更有兴趣!在交流中,我就发现,有的同学确实很厉害,懂得多,且说气话来头头是道,引经据典,让我心生羡慕啊!可我呢,到我说话的时候,感觉说的都是自己准备在头脑中的,不能随口就说出一些东西,这或许是我知识不够和缺少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吧!虽然课堂的理论教学方面,对我没多大收获,但是,在小组讨论中,都能结识一些朋友和一些语言表达上的提高!总之,这门课,也是不错的,再说就是最后课小组调研了,要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方案设计和演讲交流,虽然,知道这是科学探索的必要流程,而且看起来也不是很难,但是,在真正落实每一步的过程中,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其实,这门课,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但是,我收获了其他的东西!并发现,如果课程内容全是老师一味的讲,确实没什么意思!至少对我来说是的,多一些小组讨论和个人发挥的机会,也是不错的!还有,如果课堂讲解上,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和一些时下热门的内容,那样的话,或许同学会更有兴趣听课的!

任东

第二篇: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物联网的论文内容吧。

引言

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预计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转型是物联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得所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局面,企业需要及时获取世界各地对产品的销售情况和需求信息,为全球的采购、生产制定合理的计划,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行业,以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美、日、韩、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物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

在中国,工信部于2012年2月正式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的发布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物联网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目前,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国家电网、机场安保、现代物流、医疗卫生领域、数字农林、环境保护、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从产业规模来看,据工信部预测,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级,预计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颁布,中国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知识密集度高、成长潜力大、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巨型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没有人才的支撑,这个行业就不能兴旺繁荣,人才的培养是产业发展的基石。物联网领域人才需求的大量增长,给高校专业的发展与改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1年,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0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0]4号)中,新增批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25所,传感器技术专业2所。两年来共获批准的专业64个,涉及高等院校59所。除了本科院校设置物联网专业外,目前,多所高职高专院校设置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从无锡职业学院周志德教授对无锡物联网创新示范区中的30多所企业的调研报告及其中的人才需求分析表(表1)可以看出,高职学生除了在研发、设计、测试岗位中,从事测试与辅助设计工作外,可以作为物联网设备维护、解决方案撰写、项目实施管理、售后服务与维保、项目与产品市场营销等多种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

一、增设物联网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物联网技术既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又立足于传统的学科之上,物联网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其中,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的技术架构被公认有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及时地获取物体的信息;网络层则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应用层是利用云计算,数据存储与数据挖掘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由于新增物联网专业需要较长时间的论证和审批,而基于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目前就业市场对物联网方向人才的岗位需求,优化并调整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适当地增加物联网方向的专业课程,既可以补充学生在信息技术前沿领域的技能,又可拓宽毕业生在物联网方向的就业市场。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络安全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与工程实施,C语言软件开发,网络存储规划与实施,网络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等,这些课程已经涵盖了物联网的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大部分技术要点,但是对于感知层的技术的学习相对较少。由于目前学生的学时较紧张,建议在高职的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开设一门物联网基础课程,一方面用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作为网络技术专业的后续物联网课程设置研究的试点。

二、物联网课程建设的构想

2.1课程定位

根据调研,目前物联网方向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设计、研发和测试,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以及物理网的应用等。各相关企业也列举了从事物联网相关职位的职责信息(表2)。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增设《物联网技术》课程,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所面向的企业职业岗位要求而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基于物联网相关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企业和劳动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从事物联网设计、管理与维护的核心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设计、部署中小型企业物联网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服务,维护网络安全,监控网络性能,具备管理物联网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和能力基础。

2.2课程内容开

发《物联网技术》课程既是一门物联网方向的基础课程,又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技术综合性强的课程,它涉及了物联网的概念、架构、设计、组建、维护、应用等各个领域,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的项目教学法进行设计,课程的开设将促进高职学生对新技术的理解与学习,又将在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等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物联网技术》课程按照学习领域认知、项目教学和综合实训的思路共设计了6个项目,18个任务,56个子任务,涵盖了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物联网的架构与技术体验,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应用,无线传感网的组建与维护,现场总线网络的组建与维护,远程网络传输与多网络融合,小型物联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等内容。在每个项目中又提炼出各项关键技术的重要内容来设计成多个学习任务,例如在无线传感网的组建与维护项目中,包含了:感受短距离通信网和无线传感网,基于WiFi技术的传感网络,基于ZigBee的自组织网络,基于蓝牙技术的传输网络,无线传感网应用等任务,基本涵盖了无线传感网的重要知识点。图1为本课程的项目及任务,其中项目6中的四个任务为任选其一即可。

2.3教材开发

在对多家物联网企业进行调研和对人才需求的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物联网人才的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由学校和公司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模式的校企合作教材。

2.4师资培养

由于《物联网技术》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广,涉及到无线传感网络(WSN)、传感器的应用与检测、无线射频技术(RFID)、现场总线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的设计与应用等多种技术,教师可能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入的把握各项技术的内涵,可以请企业的专家与学校的教师共同讲述该课程,来培养教师的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技能。学校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培训、项目合作开发,做到教学信息和市场同步。

2.5实训室建设

物联网技术实训室的建设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根据教学项目模块,采用先进的物联网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它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也可以开展对外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三、结论及展望

本课程方案主要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大专生,通过该课程建设可以拓宽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及相关技术的掌握,为学生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随着物联网技术课程的开设,学生将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就业市场,也为其它的物联网课程的开设及物联网专业的申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第三篇:《物联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物联网概论

2、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Internet of Things

二、学时

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授24学时 ,实验8学时

三、开课学期

第1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

考试(期终考试成绩中卷面成绩占70%,实践环节成绩占30%)

五、课程概述

《物联网概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特征与本质,熟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各环节的关键技术,明确物联网的知识结构,并为学习后续物联网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适用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一 概述

(一)课程内容

1、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2、物联网的理论基础

3、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

4、核心技术

5、物联网的体系标准

6、应用前景

(二)基本要求

了解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掌握物联网的相关概念;掌握物联网的理论基础,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体系标准;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物联网的概念、体系结构和核心技术。难点是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

(四)建议学时 2学时 二 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 (-)课程内容

- 1技术。

(四)建议学时 2学时 五 智能信息设备

(-)课程内容

1、智能设备概述

2、智能设备运行平台

3、智能设备发展新趋势

(二)基本要求

了解智能设备产生的背景、传统智能设备和新时代的智能设备;掌握智能设备运行平台的特点;了解智能设备发展新趋势。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智能设备的特点和运行平台。难点是智能设备的运行平台。

(四)建议学时 2学时 六 互联网原理

(-)课程内容

1、互联网概述

2、应用层

3、传输层

4、网络层

5、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二)基本要求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掌握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如OSI七层结构和TCP/IP的四层结构;掌握TCP/IP各层的主要协议和主要服务;了解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演变趋势。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各层的主要协议和服务,难点是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各层的主要协议和服务。

(四)建议学时 2学时

七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

(-)课程内容

1、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体系

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标准

5、多传感器网络的信息融合

6、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7、3G通信技术和标准

8、移动互联网

(二)基本要求

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知识,体系结构和发展;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体系,如自组网技术、节点定位技术、时间同步技术和安全技术;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和MAC协议;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标准,IEEE 802.15.4标准和ZigBee协议规范;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的常用技术。掌握3G通信技术和标准,TD-SCDMA,

- 3

2、智能交通

3、智能物流

4、智能绿色建筑

5、环境监测

(二)基本要求

掌握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绿色建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领域的应用。

(四)建议学时 2学时

八、教材主要参考资料

1、《物联网导论》,刘云浩编著,科学出版社

2、《物联网原理与应用技术》,刘幺和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3.《物联网核心技术》,黄玉兰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4.《物联网工程概论》,王志良、王粉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5.《The Internet of things: from RFID to the next-Generation pervasive networked systems》, edited by Lu Yan, Yan Zhang, Laurence T. Yang

第四篇:物联网培训总结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非常感谢学院能够给我这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在2013年2月23日至2月26日,我全程参加了为期4天的2013物联网技术与教学研讨交流会及物联网应用技术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原来物联网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随着2009年8 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启动及逐步展开,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据有关消息称,其中智能电网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四川也提出了“智慧成都”的概念。

通过学习后,我才了解到,原来物联网并不是以技术为先导的产业,早期已经在应用、在创新,目前仍处于初创阶段,一些相关的配套政策需要根据物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科学家发现世界,工程师创造世界。无疑,我们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应是创造世界的工程师。同时,他在《微处理器体系与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演讲中对互联网、嵌入式系统、物联网这3个名词进行了比较:互联网(Internet),实质上就是Internet of Machines,用于将PC机、手机、智能TV、数码相机等连接起来的网络;嵌入式系统(Embeded System)实质上就是“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即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中 用到的设备就是“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涉及的技术包含“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

所以,从技术上理解,物联网就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从应用上理解,物联网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连接到一个网络中,形成“物联网”,然后“物联网”又与现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实现比如说对猪肉的溯源,从而知道这块猪肉有没有被打过瘦肉精;又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五粮液酒的溯源,了解到这瓶酒是否是真酒,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对物联网的应用来实现。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这些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尚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实现。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的《多学科融合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中,他明确谈到物联网由3个核心体系组成: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可靠传递(即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而目前全国各高校关于物联网专业的建设仍然属于摸索期,电子科大更偏向于信息传递方面,西安交大则更偏向于数据处理方面。而且,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西安交大重点加强了实验方面的投入,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西安交大基于物联网的层次架构,设置了3个专业实验室,主要依托现有的计算机、通信和自控化专业的核心实验室,新增了“传感与检测实验室”、“综合专业实验室”、“短距离无线通信与路由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光子与通信研究中心的教授则提出应该融合感知层、传输网络层、信息平台应用层三方面的技术建出物联网专业的特色,而不应偏重于某个方面。不过他也提出,目前关于西南交大关于物联网专业的具体建设仍在探索中,但是他认为大学课程最关键的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会思考,会学习,会自己“物联”。他提出在西南交大的物联网工程实训基地的大致思路是:整合传感器、传感网、通信网、高性能计算等研究对象,辅之以现有的信息专业实验室和筹建的RFID实验室等,完善整个物联网专业实验体系。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关于《物联网教学体系建设设想》的报告中,他进行的我国物联网的产业现状分析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出了5个方面的现状及各自所存在的问题,这5个方面分别是:信息获取与识别、网络与传输、信息处理、安全与政策、整体架构与基础资源管理;其中网络与传输方面在我国部署情况的基础较好,而整体架构与基础资源管理方面则有待研究,尚未部署。他提出物联网涉及的技术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机电技术和信息安全等;而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在于信息感知部件的开发、大量信息源的组网和传输、海量数据的有效融合和使用等方面;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则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环保、军事、交通、家居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物联网教学的思考及实践》的报告中根据他们学院的发展提出了高职教育在物联网产业中具有的重要位置和定位,他提出高职学生可以参与的物联网技术领域包括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研发、产品化设计、生产制造、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使用维护等多个方面,当然最主要的是面向物联网应用的三类人才:市场营销人才(进行市场营销、客户沟通、实现客户对产品与系统的理解等工作)、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工程设计、应用软件开发、工程施工、现场调试、维护等工作)、应用研发人才(进行文档写作及阅读、电子产品设计、实物改造等工作)。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我对无线传感器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有了一定的了解,图1是一个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图:

图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图

西普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SXIOT-WSN实验箱作为此次培训的选定产品,  以其一体化设计,便于实验室管理,同时WSN节点亦可独立使用。  实验多为实际操作实验,可培养学生多方面动手能力及工程能力  开放实训扩展区,使实验效果更贴近现实工业项目,更灵活适应现代多元化教学需求。

 实验设计与实际工程应用挂钩,使实验效果更贴近现实工业项目,更灵活适应现代多元化教学需求。

 嵌入式网关作为衔接无线传感器网络及3G网络的桥梁,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数据通过WIFI、GPRS、3G、以太网等方式发送至指定服务器。 等诸方面特性,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了物联网的特性及技术关键 这几天的培训就是通过程序烧写器套件和多个Zigbee开发板分别实现节点、传感器节点和基站,然后与我们的PC机相结合实现如图1所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当然传感器可以是光照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验,我对物联网应用才有了理解基础。

来自西普的工程师还为我们讲解了他们的实训解决方案,这套物联网应用开发实训系统主要面向有相关师资背景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以教学开发实训为目的,以相关行业应用为技术背景,满足有开发,运维等培养方向的院校的相关需求。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对物联网体系架构内的技术的理解与实操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本系统将按照相关软硬件实训的国家标准,提供完整的应用开发实训文档,以供参考。 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认为物联网的教学不能局限在教室里,也不能只满足在实验室内对照实验箱进行简单的实验,更要走到真实的应用中,在一个完善的技术体系中去学习,应用,成长。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的学院领导和系领导能够给我这次让我受益匪浅的学习机会,感谢您们的大力支持。

第五篇:暑期物联网培训总结

为期五个周的暑假小学期物联网培训已经临近尾声,回顾这一个多月的培训感觉收获良多,现在将这次的培训总结如下。

这次的物联网知识培训是从7月11日开始的,总共是150个课时。每周五天,每天六个课时,主要内容有:linux操作系统、QT编程、嵌入式系统、zigbee、RFID以及综合实训。学院这次特地从大连的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聘请的两位物联网方面的专家--张老师和张老师来给我们讲课。张老师主要负责嵌入式系统部分,张老师主要负责ZigBee和RFID的部分。

东软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软件提供商,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目前,公司开发的各种软件已被广泛运用于工程、电力、电信、房地产、工厂设计等行业,东软集团的软件商品化率是国内最高的,并且东软集团在物联网方面的应用技术也发展的非常好。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2009年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自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热门产业。他的应用广泛,包括:智能电力、 智能安防、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智能建筑、智能水务、商业智能。 物联网专业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继续深造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未来对于人才的一个需求是非常非常大的。据分析,物联网人才市场供给不足,每年缺口在50万左右。

本次培训,前三周由张立群老师为我们讲授,第一天和第二天先是回顾了C语言;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学习了Linux使用,主要内容有:Linux下的文本编辑器vi,C语言编译器gcc,Makefile,自动化工具,调试器gdb,讲解Linux下通过C语言进行文件操作和目录操作的方法,Linux下的signal信号和sigaction信号机制、进程概念、进程操作以及进程间通信的方法,线程操作,用C语言进行网络编程、Linux多线程编程,以及Linux下的ARM接口编程等。第二周讲的是QT编程系统,主要内容有:讲解Qt Creator开发环境的使用和QT知识点的应用,内容包括QT的基本应用(窗体部件、对话框、按钮等部件的使用);应用程序窗口的处理(主窗口框架、富文本及拖放操作);事件系统的处理(鼠标事件、键盘事件、事件过滤与发送等);对象模型和容器类的使用(元对象系统、遍历器、通用算法、正则表达式)等。第三周讲的是ARM体系结构与接口编程,主要内容有:ARM体系结构、ARM程序设计模型、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RM指令集、ARM存储系统及其配置、ARM开发环境构建、ARM C语言程序设计、ARM接口电路,重点讲解ARM接口程序设计,系统控制模块、LCD、UART、SD卡驱动、usb等。在最后一周还给我们发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板给我们做各种实验。

第四周是张春杰老师为我们上课,一开始他现就物联网的概念和定义进行了介绍,让我们观看了未来家居和未来超市的视频,让我们对物联网这个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接下来的内容是无线传感网络,主要内容有: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量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电容传感器、传感器接口电路、传感器应用)、传感器网络通信与组网技术、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ZigBee协议栈及其使用。其中重点是ZigBee协议栈及其使用。接下来的内容是RFID技术,主要内容有: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产业链及发展;物联网典型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与网传输技术。讲解射频识别技术,包括RFID系统架构、RFID工作原理、ISO14443协议解析等,并结合大量物联网RFID应用实例深入理解RFID技术。 第五周是张立群老师带领我们做综合的项目实训,给我们出了一些项目,让我们自己完成,老师也在旁边指导。通过做综合的实验项目,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本次的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暑假上课非常的辛苦,但是老师和学生们都很认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这样的培训。

上一篇:网络广告的发展前景下一篇: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