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过年习俗

2024-04-17

东北过年习俗(共8篇)

篇1:东北过年习俗

过年的习俗过年的来历

简述:过年的习俗过年的来历【过年的来历】俗话说:“有钱没钱,团聚过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过年”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过年是怎样形成的呢?“年”,原不是节日,而是一种动物。传说在远古时候,这种动物非常„„

过年的习俗过年的来历

【过年的来历】俗话说:“有钱没钱,团聚过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过年”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

过年是怎样形成的呢?“年”,原不是节日,而是一种动物。传说在远古时候,这种动物非常凶残。它们聚集在一起,一出动,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每到严冬,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种动物就要遭殃。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虎豹熊罴和几十个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争,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个洞穴中多达百人。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年虽凶恶性残暴,但它最怕火,一见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呐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赶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们早早起来,互相问好。如果大家都平安无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贺。小孩子还要跪下给大人嗑头,感谢大人保护他们小一辈。以后,便逐渐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头互相拜年的习俗。

黄帝统一各部落后,带领群民抵抗各种自然灾害。为了彻底解除年对人们的巨大威胁,黄帝与应龙、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议采取什么办法。有人主张迁居,有人主张捕杀。最后根据黄帝的意见,大家都同意采取彻底消灭的办法。于是,当严冬来临时,各部落都组织一支百人的队伍去捕杀年群,经过十几个严冬的不断捕杀,年越来越少,成群结队的年再也看不到了。

可是,年并不甘心就这样绝种,传说它又变成了一只九头鸟,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飞出来用鼻子闻各家各户飘出的香肉味,闻着闻着,嘴里就流出来带血的涎水。这种带血的涎水掉到谁家院里,谁家第二年就要倒霉。后来,人们发现九头鸟最怕烧柏树叶的烟味。所以每到冬天,人们就采集柏树叶,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把柏树叶烧起来,升起滚滚浓烟,吓得九头鸟再也不敢飞出来了。从此后,每逢过年三十晚上,烧香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那么,过年前后都有哪些习俗?老洛阳人都是怎样过年的呢?近日,记者走访洛阳市民俗专家和市民,听他们讲述记忆中的春节习俗。

腊八:

与数百人一起吃“福粥”

【民俗专家】有童谣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老洛阳人做腊八粥很有讲究,在锅内下大米、小米、红薯、蔓菁、枣、柿饼、红豆、绿豆、花生、核桃仁,熬成一锅粥。腊月初八当早饭,全家食用,从腊八起,过节的准备工作陆陆续续就开始了。

孩子对充满年味儿的火红的“中国结”、烫金“福字”挂穗爱不释手

【市民讲述】“每一年腊八的时候,我都会早早起床,赶到洛阳市东的白马寺,吃一碗腊八粥,那里会有施粥活动。”84岁的邢大爷家住洛阳市老城区,说起腊八,邢大爷记忆深刻。

每年腊八当天早上6点钟,外面还是漆黑一片,邢大爷穿戴好,带着太空杯就出门了,他要乘坐第一趟公交车前往白马寺。到了白马寺,天刚蒙蒙亮,斋堂院子里吃粥的人已经排成了长队。邢大爷从僧人那里领取碗筷,也加入了领粥的行列。

从僧人手里接过一碗热腾腾的八宝粥,邢大爷就顺着人流来到院子里,自己找个地方喝粥。院子里到处都是人,邢大爷与大家肩碰肩、肘挨肘,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数百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说着、笑着,品味着香甜美味的腊八粥,祈求新年平安顺利。

临走前,邢大爷会用随身携带的杯子装一杯粥,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喝。“家里每年腊八也会熬粥,但来到白马寺与那么多人一起喝粥,别有风味,只要明年腊八走得动,我还会选择到白马寺吃粥。”

腊月二十三:

老师与同学们一起“祭灶”

【民俗专家】腊月二十三又称为“小年”。洛阳人请来灶君像并不在当天贴,而要留到除夕。祭拜的时候还是对着被烟熏火燎了一整年的旧像叩拜。给灶君敬的供品包括红枣、核桃、柿饼、花生、灶糖、自制灶饼等。

【市民讲述】今年25岁的宋瑾目前在洛阳市涧西区一家国企上班,2002年春节前,她正好上初中毕业班,那一年,她和班主任老师以及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小年。

“周围都是鞭炮声,同学们坐在教室心里都痒痒的。”宋瑾说,当年腊月二十三的时候,除了毕业班,学校其他年级都已经放假了,毕业班不仅不能放假,还要上晚自习,整栋楼只有顶层亮着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周围的居民们都开始放鞭炮,很有几分过年的意味,同学们人虽然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等待上晚自习,心却呆不住了。“今天是小年,按照风俗得吃芝麻糖跟火烧馍!”有个同学提起话头,大家都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正说得高兴,班主任老师推门进来了,同学们都吓了一跳。”宋瑾笑着说,没想到老师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从包里掏出几袋芝麻糖,让小组长领下去,给同学们发芝麻糖吃。

同学们吃着糖,老师就给大家讲小年“祭灶”的习俗,希望大家学习之余也能够在过年的时候稍微放松一下。宋瑾说:“那一年的芝麻糖格外好吃,特别甜。”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扫出500块钱

【民俗专家】俗话说,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四这天称为“扫尘日”,洛阳市民会全家大小齐上阵,把平时打扫卫生不会注意到的“死角”统统打扫一遍,迎接新年。

【市民讲述】家住洛龙区的小刘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对“扫房子”记忆犹新。小刘说,记得小时候快过年时,一定有一次全家的“大扫除”,那时候极不情愿地被妈妈唤来唤去地干活,现在想想过去一家人一起动手把屋子整得焕然一新,觉得很有意思。“记得有一年,我们在打扫房子的过程中居然扫出了500块钱,真是意外惊喜啊!”

涧西区的王先生说,现在工作比较忙,一年下来屋子很少彻底打扫一番,所以一直保持着年末“扫房子”的习惯。“也不一定非得是腊月二十四那天,年前一有空闲,肯定把屋子打扫一番,也是为了迎接新年有个新气象嘛!”

备新年:

每一天都忙忙碌碌

【民俗专家】“二十四,扫房子”之后就要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过年准备了,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出供剃头;二十八,做菜走油货;二十九,贴春联,三十守岁闹一宿。

据介绍,二十五这天,人们会将白粉蒸成圆馍,顶上打上红点,分外醒目,同时还要做甜豆包、咸菜包,往大笸箩内一放,盖上“气死猫”盖子,贮存起来,往往要吃过“破五”。二十七是男孩子们剃精精儿的黄道吉日;腊月二十八该做菜了,杀鸡宰羊,做燕菜、丸子、松鱼,走油货,出凉菜,均要在这一天完成,忙得很;到二十九,主副食均已做齐,准备擦桌椅板凳,买鞭炮、香烛和贴春联、贴年画。

年三十叫“岁除”,又名“除夕”。除夕之夜,守岁熬年成为我国民俗,到了午夜,鞭炮齐鸣,院子内点燃柏枝,焚香烧纸叩头,贴灶王爷像,接神开始。如今除夕,全家团聚包饺子看春节文艺晚会。子时一到,电话响个不止,短信响个不停,亲友之间互相祝福,呈现一派辞旧迎新的欢乐景象。

【市民讲述】“过了二十四,家里就开始忙着采购各种年货,蒸枣花馍、煮肉、炸丸子等等,为过年做准备,每一天都忙忙碌碌的。”老家在宜阳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过去农村没有冰箱,所以要把买来的肉煮熟,这样能够存放的时间更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需要费这么大事儿了。

王女士说,现在春节期间的很多习俗都只有村里的一些老人们清楚,大部分人都不太明白了。“咱这有往大门上插柏枝的习俗,具体为啥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是图个吉祥呗!”

“小的时候,除夕晚上会吃饺子、熬夜、听大人们围着火炉聊天,疯足了玩够了,钻进被窝里,妈妈会把早已缝好的新衣服套好,盖在我们身上。”网友“爱心寄语”说,躺在床上,会激动地翻来覆去睡不着,盼着天快点明!那个高兴,那个美呀„„

大年初一:

饺子连续吃到撑

【民俗专家】大年初一老洛阳叫“年下”,现在都说“春节”,它是岁始、月始、日始、时始“四始”的日子,具体说应该在除夕夜子时(12点)过后便开始了。正月初一,黎明即起,人们更新衣帽,吃了饺子,一家人要先到“祖先堂”给祖先拜年,之后按长幼辈分互拜,领取压岁钱,接着走出家门给邻里亲友拜年,街上爆竹纸屑满地,但大年初一禁忌扫除,让它摆着以后清除。

【市民讲述】“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我活了30岁,每年这一天的早饭都没有换过!”洛阳市民叶女士笑呵呵地说,除夕夜里就是吃饺子,第二天早上又是饺子,很容易吃撑了。饺子里还会包上硬币,谁吃到谁有福,但“有福人”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会被硬币崩了牙。

叶女士说,大年初一早上还必须穿新衣服,先放上一挂几千响的鞭炮,鞭炮点燃时就开始往锅里下饺子,在爆竹响声中除旧迎新。小时候饺子煮好后,要先端上几碗,插上香先祭拜祖先,祭拜完祖先后,小孩子们会给长辈们磕头,讨要压岁钱。

正月初二:

压岁钱提升幸福指数

【民俗专家】大年初

二、初

三、初四是串亲戚的日子,在过去的农村,不少人会把蒸好的红点馒头,炸好的红烧肉、丸子、油条等盛满一篮子,盖上花手绢,当做串门子的礼物。

【市民讲述】“小时候对串亲戚记忆尤深,初二奶奶家,初三外婆家,”网友“馒头”说,整年不见的亲戚们都回到老家,大人都围在厨房做好吃的,小孩子就围在门外墙根晒太阳、吃零食、玩气球,偶尔为争一块糖打打架,有趣得很。吃完中午饭就是领压岁钱的时候,崭新的压岁钱拿在手里,幸福指数非常高。

“上世纪90年代初,亲戚一般会给十块、二十块,”网友“馒头”说,有的家里经济条件好,甚至会给一百块,但他记忆最深的一次压岁钱是5张1角面值的。那天,他和兄弟姐妹们都在门外玩耍,年迈多病的五爷把大家叫到一起,颤巍巍地说要给大家发压岁钱,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沓1角面值的钱,一人5张。“五爷年纪大了,生活很艰苦,但他不忘给我们发压岁钱,虽然很少,但我却十分珍惜。”

正月十五:

骑在爸爸脖子上看花灯

【民俗专家】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晚上吃过元宵,孩子们便提上灯笼在大人的带领下到街上看社火。洛阳的社火名目真不少,诸如老士官、旱船、蛤蚌、踩高跷、舞龙灯、舞狮子等。

【市民讲述】“80后”张峰家住洛阳市涧西区,他对小时候正月十五洛阳市各大厂矿的灯展记忆犹新。当时的拖厂、矿山厂、轴承厂等均会于这天在街上举办大型灯展,有传统的八仙过海、西游记;还有童话故事中的白雪公主、葫芦娃;路边挂的还有小型花灯,让大家猜灯谜娱乐。“可惜现在各大企业都已退出花灯制作行列,如今是再也见不到了。”

“当时的小孩儿都盼着过正月十五,提前几天都去街上挑好自己喜欢的款式,”张峰说,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小孩们提着花灯,跟在大人屁股后上街凑热闹,那份热情,有时候甚至连汤圆都顾不得吃。

“印象最深就是五岁那年去西苑公园看花灯,人太多,爸爸就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我指挥着爸爸往哪里走,看哪个灯。”回忆起来,张峰一脸幸福。

篇2:东北过年习俗

清末民初的童谣里也形容满族饮食习俗为“粘面饼子小米粥,酸菜粉条炖猪肉”。酸菜炖白肉是过年的菜品,排骨炖豆角是夏天的时令,鲶鱼炖茄子是江边的鲜味,小鸡炖蘑菇是款待姑爷上门的佳肴,这就是东北“四大炖”。一直怀疑“乱炖”是“烂炖”的讹音,穷苦人家随手收集易得的食材,多半是豆角、土豆、红薯粉条,混在一起炖得烂熟,汁水融汇,半羹半菜,平日吃厌了的寻常食材不仅更易入口,还混搭互补出更加圆满的味道。这道平易近人的菜当仁不让地将之列为东北风的代名词。

大酱是山东人“闯关东”时带到关外的,众多的山东人后裔在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上种植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豆,并把山东人爱吃的大葱蘸大酱的习俗发扬光大,不仅蘸大葱,白箩卜、香菜、辣椒、土豆、白菜„„无所不蘸、生吃熟吃无所不能。近年传入东北的南方蔬菜名目繁多,但东北人雷打不动的吃法就是:蘸酱。就象山西人家家储备一缸老陈醋一样,东北的农家必定有一缸的大酱。农村人家中的大酱是有专人照看的,晴天时要暴哂翻搅,雨天时要加盖,还要及时加纱网防虫蝇。正宗的农家大酱香气扑鼻,还汪着一层亮晶晶的油,摘一把地头的新鲜蔬菜蘸上大酱咬一口,那才叫爽脆香甜。由次,东北人又发明了一种吃法,就是干豆腐 卷大葱„„。

东北结婚的习俗

一、出发前准备

1、四彩礼:离娘肉(2根肋条),鱼2条,大葱4棵,粉条4把。

2、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3、接亲人员佩戴嘉宾花,新郎新娘胸花、主婚人胸花暂时不戴。

4、接送亲人员不算新郎新娘应为双数(一般8人、10人、12人)。

5、接亲车队总数(录像车除外)应为双(一般6台、8台、10 台)。

二、到娘家

1、敲门:新郎敲门喊妈开门、爸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为难新郎一下,不给开门,但时间不宜过长)。

2、认亲: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接亲亲属(从长辈开始),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或甜甜嘴)。

3、求婚: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4、互戴胸花: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并合影留念。

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善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6、吃面条: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

http://

7、换踩堂鞋: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来,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8、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四彩礼除离娘肉外,其他物品带回一半)。

三、新房:

1、认亲:新郎父母站在门口迎接娘家贵宾,新娘把娘家送亲亲属一一向公公、婆婆介绍,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坐,新郎父母及男方亲属负责招待娘家贵宾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

2、新娘改口:新郎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娘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娘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娘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儿媳),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娘向公公婆婆保证夫妻和睦相处,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3、挂钟:一般由新娘弟弟完成(没有弟弟其他同辈或晚辈代替完成),挂钟后新郎赏弟弟挂钟钱,钟盒由弟弟负责带回娘家(钟盒不能空,放一个红包或喜烟喜糖均可)。

4、装箱:一般由新娘哥哥完成(没有哥哥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也可),准备一元、五角硬币若干,由主持人安排怎样装箱。

5、叠被:一般由双方嫂子完成(没有嫂子其他同辈或长辈亲属代替也可),男方被口朝外,女方被口朝里,交替叠好,叠完被双方嫂子握手合影留念。

6、坐福:准备坐福垫或红布一块,放在床中间由主持人安排怎样坐福。

7、合影:新郎新娘同双方亲属在新房合影留念。

四、结婚典礼:

1、主持人开场白,奏婚礼进行曲,新郎新娘入常

2、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一般安排介绍人或单位领导完成)。

本文来源于百分网(http:// 送书子 也叫“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男方备好“定亲礼(衣料、首饰、现金等)”馈赠女方。书子上要写明男女年龄、家长和媒人姓名,双方交换,作为联姻依据。又称“传柬”、“过红子”。

送日子 根据男女双方的命相,查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俗称“送日子”。将新娘的冠笄、坐帐及上下轿的面向、男女送客的属相等事宜皆书其上。双方各自通知亲友,亲友便以钱物为礼品相赠,男方称“送礼”,女方称“送填箱”。

本文来源于百分网(http:///),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谢谢!结婚 也叫“娶媳妇”。结婚前几天选择吉日,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送些新娘嫁衣、鱼、肉、鸡等物名曰“送催妆”,以示结婚日期将到,要按时发嫁。男方热闹非凡,布置新房,张贴对联和“双喜”,请厨师办酒菜。新娘发嫁有尽早之俗,一般有两个男大客,又称“送客”;陪嫁女客一名,又称“看轿的”或“称车的”,多是新娘的嫂子或姐妹。新娘穿嫁衣,戴花冠,头脸盖着“蒙头红”,下轿后,被两名架媳妇的妇女扶着,男前女后系红绸子,名曰“领红”,踏红毡或红席入门庭,拜天地,入洞房。撒栗子枣,寓意为“早立子”。撒栗子和大枣者边撒边说:“先撒栗子后撒枣,大的领着小的跑。”意多生儿女。新郎踩床后,要大口吃鸡蛋,旁白:“大口咬着黄,日子过的强。”夜间新郎、新娘同吃“宽心面”,喝“合婚酒”。邻里男女不分老少入洞房“闹房”。洞房内通宵达旦不熄灯,谓之“长明(命)灯”。新郎新娘合房前,由男方的弟弟到洞房送“尿盆”,边送边说:“我为哥嫂送尿盆,嫂子为我早生侄。”新郎新娘入睡后,还有人在房外偷听里边的动静,谓之“听房”.东北结婚习俗

⑴东北人是要坐车的。自己没有车,租车,租轿车,一长溜的,从街这头排到街那头,以此来纪念古代的轿子。

⑵千年的唢呐还在吹,现代的音响也隆隆地播放,不放秧歌调,放婚礼进行曲。

⑶吃福寿面,这似乎该是满人的习俗;穿婚纱,⑷到了婚礼上,双方的家长是都要讲话的。⑸证婚人是要有的。证婚人把两张结婚证书一字不落地读上一遍。这是应该的,这证明这对新人的婚姻关系是经过有关部门允许了的。

⑹结婚礼物是要交换的。新郎小心翼翼地从一只小盒子里拿出来,新娘也小心翼翼地从另一只小盒子里拿出来,拿出来的是什么呢?是两个金属的小圈,黄澄澄,或是白亮亮的,彼此套在对方的手指头上。

⑺交杯酒也是要喝的。酒是红的,红色和这喜庆气氛相配。

⑻饮过交杯酒之后,是鞠躬。向双方家长,向证婚人、介绍人、向所有的来宾,一律三鞠躬,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⑼凡婚礼,都必得有一个司仪,现在叫主持人。主持人有两种,简单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共入洞房,就可以了。复杂的,就要一面主持着仪式进行,一面插科打诨,幽默调侃,总有许多饶舌,让新人窘,让来宾笑

本文来源于百分网(http:///),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谢谢!⑽在东北,当新郎到女方家接新娘,从端“聚宝盆”,挂窗帘,一直到坐床,婚礼从那时就开始了。

⑾婚礼进行下一项,是所有来宾秃鹫般进餐。这时候,新郎穿着一身烫得发板的西装,新娘穿着一身大红的衣裙,顶着一脑袋碎花,开始挨桌敬酒。这一时刻大概是新郎新娘一辈子最团结的时候,他们肩并肩,背靠背.⑿东北人的婚礼和天下最一致的地方是闹房。闹房,是许多人热衷的。据说,过去是文闹,现在,已上升为武闹了。

篇3:东北过年习俗

关键词:满族,睡扁头习俗,摇车

辛亥革命的时候, 通过摸后脑勺去区分满汉族。《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有载, “故辛亥之役, 摸脑骨以别满、汉, 以满人平直而汉人硬起也”。军阀混战之时, 还流行一句顺口溜:“头戴狗皮帽, 腰挎盒子炮;后脑勺子是护照, 妈了巴子是免票。”说的是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的奉军战胜了吴佩孚的直军, 由东北人组成的奉军一直打到了上海。后一句话说东北人没有后脑勺, 他们坐火车不买票, 如果有人敢查票, 他们就把狗皮帽子或大檐帽摘下来, 摸一下后脑勺子, 然后骂一句:“他妈了巴子的, 你没长眼睛那!”这时乘务员就知道这帮人是奉军兵痞, 惹不得。大扁头成了东北人的“护照”!

这些现象都跟一种习俗有关, 它就是睡扁头。那么, 什么叫睡扁头?睡扁头习俗是如何起源的?如何才能做到睡扁头?该习俗对于人体的利弊如何?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1 睡扁头习俗起源

关于睡扁头的习俗。《中国民俗辞典》说:

小儿出生后, 让其枕着装有小米之类囊物的枕头, 仰面睡觉, 使其头骨变得扁平。这一习俗源于满族的先人。《满洲源流考》载:“国朝旧俗, 儿生数月, 置卧具, 令儿仰寝其中, 久而脑骨自平, 头形似匾, 厮乃习而自然, 无足为异。”

对于该习俗的起源, 上述资料说“源于满族的先人”。其实, 人工改造头形 (其手段也可能包括“睡”) 并非满洲一家独有, 考古发掘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证据。“在我国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的一个女性头骨, 有明显的人工变形。”而山东大汶口组的头骨畸形, “出现率几乎100%”。从中可以知道, 我们的远祖已经懂得人工改变头形, 不管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世界范围内, 人工畸形头的分布几遍于全世界。南美洲的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地;中美墨西哥, 美国印第安人;大洋洲如新几内亚、新卡里多与新赫布里底 (New Hebrides) 亦有分布;小亚细亚、高加索、亚美尼亚、中非、印度也有其分布;欧洲的法国、荷兰等;在苏联境内, 古代人工变形的头骨曾发现于克里米亚、高加索、中亚细亚与伏尔加河流域等墓地中。

在中国古籍中, 最早记载扁头的是《后汉书·东夷列传·韩》, 内中说辰韩, “儿生欲令其头扁, 皆押之以石”。这可称之为压扁头, 而非睡扁头了。

考古发掘和古籍并没有明确解答该习俗的起源问题。我们只好从文献记录去找寻蛛丝马迹。

2 怎样才能睡扁头

随着这些满族先民定居下来, 这个育儿工具也进入家庭。吊在树枝上的摇车变身悬挂梁柁下的摇车。关于摇车的形制, 《中华全国风俗志》有详细描述:

生子满月下摇车, 如内地之摇篮。其制以筛板圈做两头, 每头两孔, 以长皮条穿孔内, 外用彩画, 并悬响铃之类, 内垫薄板, 悬于梁上, 离地三四尺。用带缚定小儿, 使不得动, 哭则乳之, 不已则摇之, 口念“巴不力”, 意即哄其睡也。

进入居室的摇车 (又称悠车) , 它要挂在屋内的悠车椽子上, 俗称“子孙椽子”。或者称之曰“摇车杆子”或“子孙杆子”。在宁古塔和新宾地区, 民间有“卖房不卖子孙杆子”的说法, 可见极其重视摇车。满族有谚语说“养活孩子吊起来”, 即言此。

定居时代的摇车有个必不可少的设备, 那就是前文述及的“内垫薄板”, 即睡板。因为小孩睡觉是栓在睡板上而不是直接放于摇车上, 用睡板才更加方便栓稳孩子, 以避免他们手脚乱动。而且使用摇车仅在夏、秋两季, 春冬两季则将小孩绑于睡板放在炕上。所以小孩躺在睡板上的时间比摇车的时间长得多。宋兆麟先生认为, “摇车对扁头的形成并没有多大作用, 影响较大的是睡板”。睡板长于小儿, 多为整块木板, 较薄, 略呈梯形, 上宽下窄。

睡板上面有三种设备, 对于形成扁头也功不可没, 即枕头、夹被和带卡子。《中华全国民俗志》云:“枕以硬枕 (枕实以豆) , 务平其后脑骨”。当然, 枕芯除“实以豆”外, 还有小米、高粱等粮食, 意为头枕粮仓。夹被是用来包裹小孩的。裹好小孩后, 再用布带将婴儿臂肘、两膝、脚踝捆扎, 俗呼“带卡子”。如此这般, 小孩就被笔直地固定在睡板上, 动弹不得, 翻身更不可能。

因此, 在中国或者世界范围内, 人工改造头形的历史非常悠久。这些远古人类改造头形的手段仍不十分清楚。但东北满族睡扁头的习俗, 很可能出现在渔猎经济时代进入农业经济时代, 即满族开始定居后才出现的。因为对睡扁头起决定性作用的睡板, 乃定居后出现的, 以便于捆绑婴儿。

3 睡扁头的利与弊

关于睡扁头的好处, 普遍的看法是:满人以后脑勺扁平为美。同时也使得背部扁平宽板, 利于躯体、内脏健美, 利于拉弓射箭, 不至形成窄鬓角、南北头, 可避免让孩子睡出罗圈腿, 即“O”型腿。婴儿仰卧睡头时, 两个太阳穴不久便凸起来。眉宇间的印堂也凸起来。这就使面容增长, 令人感到丰满。老年人认为, “天庭饱满, 地阁方圆”的方脸是“官相”“福相”。这就是满族老人说的“睡好了后脑勺, 成全了‘前门脸儿’”。如果其母没有为孩子做好睡扁头这项工作, 则会被耻笑为“不会伺候孩子”, “那孩子脑袋睡的, 锛儿娄瓦块地。”如果哪家的姑娘枕骨部没有睡扁, 就被认为是“丑闺女”。

至于其弊端。首先从形体方面, 过犹不及。“大扁头”确实难看, 好像砍了一刀似的。有个流传在辽宁省岫岩满族曹氏中的传说:祖上有一个人, 因头扁, 帽子都撑不起来, 去省城参加考试, 考官认为他脑袋有毛病, 赶出考场。第二年再去考试时, 他在后脑勺塞上纸团, 这样才把帽子撑起来, 方许入考场, 结果考中了举人。

睡扁头这一习俗究竟给颅骨发育带来什么样的内在益处或者害处尚不明确, 但睡扁头的同时将身躯肩部腿部平直, 有利于拉弓射箭。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处, 该习俗显示出它的坚韧和辐射力。“近燕鲁流寓者, 亦多染此习”, 从山东一带来的人也在东北染上这种习俗。“满族入关后, 宫中仍保留了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此习俗还被带入宫廷。东北的汉族也吸收了这种习俗。

4 几点思考

4.1 睡扁头习俗究竟出现于何时?

前面进行了大胆推测, 即“东北满族睡扁头的习俗, 很可能出现在渔猎经济时代进入农业经济时代, 即满族开始定居后才出现的。”理由是对睡扁头起决定性作用的睡板出现于定居后。

4.2 为什么今天睡扁头习俗逐渐式微呢?

“现在除个别乡村外, 已经很少有人采用这种方式”。这可能是因为, 其一, 审美观的变化;其二, 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其三, 家庭子女数量已经锐减, 以往是“中下等人家, 躬操井臼, 无力雇乳媪者, 恒用此法”, 现在形势发生大变化。大多的城镇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照料孩子。

4.3 满汉民族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除了满族, 汉族也注意塑造婴儿的头形。不过他们认为, 久仰卧容易扁头, 长招风耳, 还认为“扁头”为“笨头”, 长大以后不聪明。而经常侧卧也不好, 会使头过窄, 同样不好看。当地主张小孩头要圆乎乎的, 有点后脑勺最好。他们的枕头属软枕, 枕芯有灯心草、蒲绒、茶叶、芥麦皮等等。双方可以在睡好身板的同时, 也可把小孩的头睡好。毕竟好身板不仅仅是拉弓射箭才需要的。S

参考文献

[1]胡朴安, 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

[2]刁书仁, 编著.满族生活掠影[M].沈阳出版社, 2002.

篇4:中国过年的习俗

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吃年夜饭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 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有的人家是父母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老人家逢此情景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祭祖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團拜”。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礼物虽薄,但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摘自饭菜网)

篇5:东北春节习俗

1、泡腊八蒜

在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就会一天赛过一天,腊八可以说是过年序曲的一个开头。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虽然简单,却有讲究!

蒜得用紫皮蒜,因为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醋要选米醋,因为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过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口感较差,尤其是熏醋,略带糊味。

腌制的时候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如同翡翠碧玉。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不仅味道独特,爽口味美,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

2、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并不是东北地区春节特有的.习俗。腊八粥传说来自印度天竺,但现在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而是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腊八粥”以谷类作为主要原料,又以豆类、果仁等作为配料,不仅是习俗和美食,更是养生佳品。

3、杀猪菜

在农村,过了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用。谁家杀猪都要用酸菜和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杀猪菜”。

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

过去,在农村杀年猪是一件大事,无论哪家杀年猪都必定要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来吃杀猪菜,这后腰腿的都是好东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么吃?这就有了杀猪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肠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齐了。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腻,要切成片放进过锅里煮了过油,然后和酸菜、血肠一起炖。

篇6:东北各地春节习俗

杀猪菜 在农村,过了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用。谁家杀猪都要用酸菜和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 “杀猪菜”。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杀猪菜不怎么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的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水,放上盐,然后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盘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

办年货 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过年之前采购工作称为“办年货”。

年货一般包括鞭炮、对子(春联)、灯笼、冻梨、冻柿子等。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给小孩买件新衣服,这是规矩。在农村置办年货多选择赶集,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大集上要把香蜡、纸码、鞭炮、年画、红纸、白糖、烟茶、糖果、佐料等买回家。

黏豆包 黏豆包是一种满族食品,满族人传统上喜欢黏性的食品。目前仍是东北地区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黏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天然冰箱)中保存过冬。制作方法是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捣成豆沙酱,放入细砂糖,攥成核头大的馅团。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放入波罗叶(苏子叶)的屉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吃的时候可蘸白糖,吃其香甜黏;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

贴春联、贴窗花、挂年画 过年家家都要贴对子(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养猪的要在猪圈上贴上“肥猪满圈”,粮囤子上要贴上“粮食满仓”,马车和拖拉机上要贴上“出入平安”的字样。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农历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夜饭 东北人过年最为讲究的要数大年三十(除夕夜)的年夜饭了,这可能是年迈父母一年最大的盼头。家人团圆,欢聚一堂,有说有笑。东北人非常重视年夜饭的质量,通常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这四样菜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吃完年夜饭,开始吃冻梨、冻柿子。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冻秋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硬邦邦的,砸到地上,也不会有丝毫损伤。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三十饺子 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饺子包好煮好,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了。之后初一、初五、十五的早晨饭前也要要放爆竹。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就是拿红包红包。

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天要包饺子煮 “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

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正月十五上元节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三十不关灯、初一初二不扫地 在东北,三十晚上要彻夜亮灯,到正月十五前要挂红灯笼,一宿不关,意味益寿延年,香火不断。初一初二不扫地,好运财气都留住。“初五”一定吃饺子,也称“破五”,寓意将不吉利的事破坏,驱灾避邪。过年啃过猪爪,会“挠”出财运。

正月不剪头 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民间流传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高跷和秧歌 高跷和秧歌向来都是东北人的挚爱,虽然城市中的表演已不再像往日那样红红火火,但一到过年还是会让这一传统项目得到最大频率的曝光,生长在黑土地的人们那热辣豪爽的性格全都在这热情洋溢的大秧歌中挥洒出来,让你体验到的不只是过年的喜庆,更多的还是来年的好兆头。

篇7:家乡过年习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

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就能让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的“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

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须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长得葱葱绿绿的,保证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牲畜的时候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须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时光,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的了,只能吃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的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作过程更加热闹了!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你的呢?

篇8:各地过年习俗

每年的元宵节,邯郸地区大地上生活的人们,还有荡秋千的习惯。一过正月初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一阵子,其中十四、十五两天是高潮。人们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在秋千上荡上几下。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荡秋千高手,有时还要进行表演比赛,这比赛的日子,也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

土家人

每年一进腊月,土家人就开始漫山遍野地寻找埋在土里的树蔸。油茶树蔸最好,杂木树蔸次一点,蔸蔸越大越好。年三十夜,人们把火坑中一年都没移动过的三脚郑重地端出来,然后,在火坑上架起大大的树蔸,全家人围坐在火坑边,边烧边祝福。这夜全家人都不睡,边讲吉利话边观旺火。火苗烧得旺象征财气好,这叫烧年火蔸蔸。年火蔸蔸烧得时间越长人们越高兴,有的几天几夜不熄。

南昌

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挂灯。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闹到通宵,一直闹到正月十六。

澳门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除夕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开富贵,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春节(大年初一)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

哈尔滨

流传于哈尔滨的汉民族。元宵节这天,家家用面团做成各种形状灯,不同颜色的灯,还有玻璃灯、冰灯,做好后,先送到祖宗灵牌位上,祈求祖宗保佑,再送到天地、灶神以求神仙赐福;又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等处,以求五谷满仓,牛肥马壮,打水平安;然后送到大路,祈求出入平安,家迎四方客;最后由家长把灯送到祖坟上,为祖宗灵魂上天照好路。

北京

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饭。正月初七日称“人日”、“人胜节”,或曰“七元”。春节期间,北京人爱逛庙会,大钟寺庙可以敲永乐大钟,白云观庙会可以摸石猴、打金钱眼,厂甸庙会可饱览古玩、字画、字帖、珠宝、翡翠等稀奇玩意儿和高跷、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等花会表演。

上海

上海腊月廿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腊月廿五为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廿六至廿九,家家户户开始磨粉、包汤圆、制年糕,准备新的衣帽鞋,并且买春联、年画和“门神”。除夕之夜,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故名“合家欢”。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

台湾

台湾称除夕为“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橘、甜米果(年糕)、“春饭(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压岁钱”等。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香港

香港除夕,家家户户在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的多数菜名都含有吉利的意思。吃过团年饭后,人们通常会到年宵市场去逛花市。大年初一,人们开始正式庆祝新年,贴春联(挥春)、年画,舞龙,舞狮等,还会走亲友拜年。

上一篇:祝您教师节快乐的初三作文900字下一篇:特困家庭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