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亭诗歌赏析

2024-04-22

劳劳亭诗歌赏析(精选6篇)

篇1:劳劳亭诗歌赏析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翻译赏析

《劳劳亭·天下伤心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处,不遣柳条青。

【前言】

《劳劳亭》,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其所作年代殆已不可切考,似为作者漫游金陵时作。诗中虽有送别之意,却无送别之人、之事,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此诗前两句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将送别诗意推到了高峰;后两句则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两句,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另辟诗境,别翻新意,从而振起全篇。

【注释】

⑴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景定建康志》: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吴置亭在劳劳山上,今顾家寨大路东即其所。《江南通志》:劳劳亭,在江宁府治西南。

⑵知:理解。

⑶遣:让。

【翻译】

天下最让人伤心的地方,是那行人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知道离别的痛苦,不肯让柳条生长出嫩芽。

【鉴赏】

劳劳亭的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是古时的送别之所。李白另有一首《劳劳亭歌》,从其中的“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四句,可以想见亭周围的秋季景色;而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却不是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它除了在语言、风格上显示出了李白作品的明快自然、清新俊逸的艺术美外,其妙处在造意新巧,落想奇特。

此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单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楚辞之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别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却非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指出天下伤心之地是离亭,也就是说天下伤心之事莫过于离别,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别翻新意,另辟诗境。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之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王之涣的《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也是从杨柳生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因古时有杨柳送别习俗,就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而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了一起。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篇2:劳劳亭诗歌赏析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赏析:《劳劳亭》是一首遣兴之作,并不是真的因为去劳劳亭送别友人才写的诗,所以诗中当然也就没有送别的具体场景。劳劳亭据说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还曾写过一首古体的《劳劳亭歌》,诗中写道:“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劳劳亭建在大道之旁,流水之畔,行客至此,或登车,或上船,挥手告别,很是方便。不过李白这天来到此地,却不为送客,而信马由缰,游玩流连,神使鬼差地来到了这个久负盛名的送客“劳劳亭”,看到这间古往今来送走了无数游子的所在,李白便提笔写下了“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离别最是伤心事,历来文人最关情,屈原有 “悲莫悲兮生别离”(《楚辞·少司命》)的感叹,江淹则写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这一不知打动多少迁客骚人的千古名句。不过,李白并不想再写前人写过的老套,而且此时,他也没有送人或者告别,所以用不着写得那样低回婉转,愁肠百结。只不过是好似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客的劳劳亭了,这一联一笔两到,既表明了作为一个长年浪迹他乡的游子对离别的深切体会,又巧妙地提到,劳劳亭无疑又是送往迎来之中最著名的地方了。所以尽管不送客,走到这里,也忍不住会想到别离,想到感伤。要在不分别的时候表现离别之情,要是常人也许会无所措手足,但李白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切入点,他环望四周的`景色,当时正值早春二月,江南虽说春早,但是身边还看不到一丝春意,连柳条也没有泛青。没想到,正是这不见春意的柳枝,唤醒了李白的创作灵感,一句谁也未曾想到的佳句,在刹那间,就跳了出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篇3:诗歌《补墙》赏析

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大都以新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 描写当地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人情。每年的二月二十三日是新英格兰一年一度的修墙节 (Terminalia) , 这一天, 邻居们都会来到墙边, 摆放鲜花、祭品来祭奠边界神 (Terminus) , 诗歌《补墙》就是诗人弗罗斯特就此风俗写的一首抑扬格无韵体诗歌。全诗45行, 诗中有描述, 有诗人的内心独白, 有和邻居的对话。它描述了春天里, 邻里之间补墙时的景象, 以及叙述者和邻居态度的分歧。处于二十世纪美国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代, 弗罗斯特总能用质朴简单的话语传递复杂深邃的情感而无需借助于新颖的诗歌技巧, 而且诗歌主题也毫不例外地关注人性异化和孤独, 诗人的诗风完全不同于以T.S艾略特和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的, 他深受爱默生和梭罗的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坚持运用传统的创作手法、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自大自然的意象, 反映最纯真朴实的情感。《补墙》就是这样一首看似简单, 实则蕴涵着丰富内涵的诗歌。

“墙”有着保护和隔离的双重作用, 那么搁在两家之间的墙是好还是坏?诗人用了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整个事件, 这样的使用让诗歌读起来更像一篇独白, 让读者对诗歌内容产生联想。“我”一开始就说:“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ove a wall”, 来表明有种东西不喜欢墙, 它使墙基松动, 墙块脱落, 墙体破损。之后通过对比“hunters”对墙的破坏行为, 显示这种未知的力量的可怕, 因为人为破坏是可知的, 可修复的, 但是叙述者和邻居之间的墙的破损却是无声无息的, 正如:“no one has seen them made or heard them made”。之后又说“Spring is the mischief in me”, 春天本是生机盎然、万物复数、给人带来生机的季节, 为什么却是“我”心中的痛?因为尽管墙被这些力量破坏了, 但是到了春天就要被修补, 这是“我”不愿意做的。叙述者进一步阐述两家种的东西各不相同, 一家是松树, 一家是苹果树, 就更没有修墙的需要了。但是邻居坚持“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 结果叙述者尝试说服邻居未果陷入痛苦的沉思之中。可见补墙隐含着拆墙之意。如果认为这首诗歌的表意只是这么一件乡间小事就大错特错了, 弗罗斯特认为, 不论他的诗多深刻, 必须给人以思考的余地, 引出有关深刻或肤浅的疑问, 诗应该“始于愉悦, 终于智慧”。他的诗是寓深刻于平凡之中, 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揭示人性主题。所以“补墙”的意义不止如此。“如果仅仅认为弗罗斯特的诗只是提供了简单的日常生活哲理和美国式的智慧, 那就再愚蠢不过了;同样, 如果他的诗觉易读而觉得浅显, 也是个错误, 即使是那些描写普通乡村风景的诗……也可能极为深奥, 复杂” (1) 。

冷漠的人际关系是这首诗的主题之一。墙在这首诗中重复出现多达九次, 在其表面意义之下一定蕴藏着更深的含义。诗人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描述了邻里之间补墙的行为, 从叙述者和邻居之间的互动可以看出此时的墙还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叙述者从开始猜测是某种力量 (不论是人为还是自然) 导致了墙体的破损, 之后想象猎人追逐兔子的情形, 但是没有人知道墙是怎么开裂的。这使之前所有的推测成为不可能。既不是某种魔力又不是猎人, 那到底是什么使墙破损就成了一个谜。可见邻里之间平常交流甚少, 只是到了每年春天补墙的时候才会碰上一面。“And on a day we meet to walk the line.And set the wall between us once again.And keep the wall between us as we go.”这三句更是语意双关, 虽然是要修补作为界限的墙, 给邻里创造见面的机会, 但是这样就在彼此之间设立了一道屏障, 更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其中“and”的几次出现让读者体会到叙述者对每年重复的补墙怀有一种厌倦的感觉, 甚至这一年一次的见面机会他都不想参与。叙述者和邻居对补墙持不同的态度, 但是他们彼此的直接交谈很少。在诗中, 叙述者始终没有开诚布公地和邻居谈论自己不希望补墙的想法, 总是用很隐晦的方式向邻居暗示自己的想法。“那边种松木这边种苹果树, 我的苹果树永远不会越过这一屏障, 跑到他松树下去把松果尝”, 但是邻居却未能领会其中隐含的意思, 仍然坚持补墙。可见邻里双方交流受阻。叙述者很想让邻居思考补墙的必要性, 到底“我要把什么来防”。但是他不敢确定能否让邻居理解自己的用意, 只是陷入自己的思绪之中。“In each hand, like an old-stone savage armed.”“he moves in darkness as it seems to me, Not of woods only and the shade of trees.”之中叙述者将自己的邻居形容成石器时代武装的野蛮人就是邻里关系不畅的表现, 他把自己放在高于邻居的位置, 认为自己才是讲道理的文明人。邻居慢慢地走入黑暗当中, 这里的“黑暗”有着深层含义即依循守旧、顽固不化等保守的性格阴暗面。最后, “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ove a wall.”墙被“某种自然的力量”推倒了。“自然”可以是花草虫鱼这种物化的世界, 也可以指人的天性, 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 人有着和他人沟通的需要, 而墙却是阻碍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的障碍, 所以渴望沟通的天性使人们不希望有墙的存在, 叙述者就是一个渴望沟通的人。但是“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ur”这样一句从祖上传下来的谚语却根植在邻居的脑海中, 视其为言行举止应该遵守的教条。从这两句形成的反差可以看出邻里双方不可协调的矛盾。墙既是邻里之间有形的隔阂, 又是人们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所产生的无形的隔阂。

除此之外, 这首诗还反映出现代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叙述者被塑造成一个渴望交流、语言诙谐幽默、善于思考的人, 他不喜欢挡在邻里之间的这堵墙, 他分析了是否有必要补墙, 他试图给邻居讲道理, 结果却是徒劳。读完全诗可以看出叙述者的心理和行为是矛盾的, 他不希望补墙的态度是不坚决的。明明不喜欢墙, 可是每到万物复苏的春天, 却是“我”来通知街坊邻居来补墙 (I let my neighbor know beyond the hill) 。不想补墙, 却和邻居一起劳动, 哪怕是磨破了手指。“我”希望能够冲破壁垒, 但是又犹豫不决。如“I wonder”, “if I could...”, “I could say”等可以看出叙述者缺乏信心。“我”心中的意愿, 却只能用“somgthing”, “Elves”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间接地表达。很想有个好邻居, 却对邻居冷嘲热讽, 笑他恪守古训, 顽固不化。如此种种可以看出“我”的言行是多么不一致。叙述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显而易见。

最后, 诗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模式与人生信念。诗中的“我”代表了现代人渴望沟通、渴望交流的理想和愿望, “我”从自然的力量破坏了墙的现象顿悟生活, 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畅通无阻地交流, 心中要不设防。诗中复杂的句式和故弄玄虚的内容表现了叙事者迂回间接的叙事方式, 彰显了他想象力丰富、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滚落的石头从墙上滑落, “我”用魔术把他们放稳, 这不仅表现了叙述者的诙谐语言, 还反映出了他的思维方式和个性, 缺乏实干的精神。“to whom I was like to give offence”巧妙地运用了“offence”和“a fence”的相似点来传递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谁也不冒犯谁, 谁也不防范谁。而邻居自始至终只有一句话, “好篱笆会促成好邻居”, 这句话直截了当地反映了没有商量余地的坚决态度。邻居用富有智慧的谚语来作答, 比起叙述者复杂冗长、迂回间接的语言表达, 一方面显示了邻居严肃认真的态度, 另一方面显示了他恪守传统、不知变通的思维范式。

现代派诗人以其摒弃诗歌传统和在诗歌形式上的新奇而名噪一时, 但是弗罗斯特却无意于诗歌形式上的标新立异, 而是坚持以传统诗歌韵律、清新自然的日常生活语言来作诗。《补墙》这首诗通俗易懂, 却有着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自身的矛盾和困惑、人的不同的思维模式的深切关怀。弗罗斯特将自己的语言风格运用于诗歌, 透过诗歌题材的表征, 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本质。这首诗发人深省, 让我们意识到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墙, 比如邻里之间互不相识、都市人的抑郁等。我们需要沟通, 相互理解, 以便造就和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罗斌.季节忧郁的构建——从意象的建构功能谈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季节意象,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2) .

[2]李红霞.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补墙》中的二元对立,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8) .

[3]刘瑞英.弗罗斯特“意义之音”的理论探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4) .

[4]王冰.英文诗歌赏析, 中国校外教育, 2011 (7) .

[5]赵彤, 罗伯特.弗罗斯特:传统诗歌的守望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12) .

篇4:劳劳亭诗歌赏析

她与我共同拥有彼此的青春,从十三岁到二十三岁,整整十年。

而现在,我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秃顶大叔亲吻她、为她戴上戒指。

戴戒指的时候她一直看着我,一直看,因为,这本应该是属于我们的幸福。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全都被我的母亲粗暴地撕碎了。

我的母亲出身将门,是正经的大家闺秀。但时局动荡,大家闺秀应有的琴棋书画她一无所精,却留得一身小姐脾气。只要是她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按照她的想法去办,别人说什么都没用。

22岁生日刚过,我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初恋女友婷婷回了家。婷婷一进门,母亲便眉开眼笑:婷婷的长相和身段都很合她的心意。可当母亲听到婷婷的父母在她初中时便已离异时,立即耷拉下来脸,冷言冷语地将不知所措的婷婷赶出了家门。婷婷前脚刚出门,连门都没关严实,母亲转身就对我破口大骂,什么“白养你二十几年你就领回这么个没爹的”、“娶这么个累赘将来还不够她们家索易(济南方言,麻烦事不断)的”、“这种从小家就不全的家伙长大都心理变态”,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心理变态?心理变态的是你吧!你可以不接受人家,但也用不著这样羞辱人家吧?我跟婷婷在一起十年,身心都像一个人一样,母亲的每一句咒骂都如同在羞辱我。我血顶脑门,摔门而走,谁知一出门,婷婷就站在门口,泪流满面。我想都没想,拉起婷婷就奔她家去。这个家实在是待不了了,我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粗鲁的母亲?

在婷婷家待了三天。这三天里,我跟母亲打了无数的电话,吵了无数的架。我跟她讲婷婷的温淑贤良,她跟我说门不当户不对,俩人根本就谈不到一块去。到了后来,连“名字太土”都成了母亲攻击的理由。到了第三天下午,婷婷的妈妈慌慌张张地从店里打来电话,原来是我舅舅带着一票人去堵了婷婷妈妈的店。等我和婷婷火急火燎地赶到,远远就见到一群手持棍棒的小伙子围着婷婷妈这个弱女子,一副要砸店的架势。婷婷妈妈死死拽着舅舅的衣袖,满脸的哀求。我气得大喊住手,婷婷妈远远见到我,慌忙撇下舅舅,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两腿一软就要跪下,我慌忙搀住她。看着怀中惊恐流涕的婷婷妈妈,再看看得意洋洋的舅舅,我是既愤怒又无奈,以我妈的性格,真可以闹得婷婷家里鸡犬不宁。

就这样,我的第一段感情在母亲的暴力干预下终结了。从此,我对待喜欢的女孩都是发乎情止乎礼,因为我不想再让她们为我受伤。

直到,我遇到了她,小汘。她就像她的名字一般,潺潺地流入我的心田。

她长得并不算漂亮,但她的一颦一笑,总带着江南水乡姑娘淡淡的轻柔。她为我做点心,为我搭配衣着,像个古代的小娘子一般,倾心把夫君包裹在自己的温柔乡中。我们在一起,就像是古时执手绘丹青的眷侣,和谐甜蜜。

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我精心做好了打算。毫无疑问,如果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一定要摆脱母亲的控制。我在城南租了房子,如果家里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我就搬出去住。我第一次发现,世人鄙视的奉子成婚,或许是特殊环境下非常有效的救命稻草。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小汘突然垂着眼哀伤地对我说:“如果因为我,使得你跟家里关系不好,我现在就离开。”

听到这话,我的脑袋瞬间“嗡”地一声。毫无疑问,我的母亲又介入了。这边刚安慰好小汘,那边母亲就发来了通牒:即刻分手。

一切来得突然却并不意外,因为这个结果是我早就料想到的。跟母亲讲理是行不通的,因为她根本就不讲理,她能找出一万条有的没的理由来反对。如果家族的其他人都同意我和小汘在一起,母亲再执拗也毫无办法。于是我带着小汘分别请哥哥嫂嫂和姐姐姐夫吃了饭,先把年轻一辈团结起来。之后我又约见了两个姑姑,而当我带着小汘去见爷爷奶奶时,我的母亲出现在了门口。

“赶快让她回去吧,你舅舅他们快到地方了。她不走的话,他们可就动手了。”一句话,顿时使我的心中又凉又怒又无可奈何。又来这一套?你能再无耻一点么?

我只得让小汘先回去,避免她家里出情况。转过身来,母亲又冷笑道:“别以为靠人多就能压倒我。只要是不合我意的,就算过了门,我也不会让她好过。”

多泼皮嘴脸!最可悲的是我相信她绝对说得出做得到。把别人的生活搅得鸡犬不宁,是她最擅长的!

接下来在爷爷奶奶面前的辩论毫无悬念,母亲更知道老人愿意听什么。哥哥姐姐并没有帮我说话,而是保持沉默,哥哥满脸歉疚地用眼神努了努我的母亲,我顿时明白,一定又是她从中作梗。最后,一族之长的爷爷得出结论:这姑娘确实不符合咱家媳妇的标准。

此事便再无回旋余地。母亲得意地看着我,与当年舅舅的眼神如出一辙。

篇5:劳劳亭诗歌赏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写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六十四岁时,被召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这以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执掌大权的韩侂胄。因为那时蒙古已经崛起在金政权的后方,金政权日益衰败,并且起了内乱。韩侂胄要立一场伐金的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在那时濒临抗战前线。辛弃疾初到镇江,努力作北伐的准备。他明确断言金政权必乱必亡。他又认为:南宋要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曾对宋宁宗和韩侂胄提出了这些意见,并建议应把对金用兵这件大事委托给元老重臣。这无疑是包括辛弃疾在内的。可是韩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纳,反而有所疑忌不满,他们借口一件小事故,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开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来,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开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挤,现在又遭到韩侂胄一伙人的打击,他那施展雄才大略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这首词题为“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以一开头就从镇江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说起。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仲谋(即孙权),只是现在已无处可寻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谓孙仲谋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现已无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字。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平定叛乱。“想当年”三句,颂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作者借这些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几句也是用历史事实。“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的北伐之策,打无准备之仗,结果一败涂地。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辛弃疾用宋文帝“草草”(草率的意思)北伐终于惨败的历史事实,来作为对当时伐金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的深切鉴戒。“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韩侂胄于开禧二年北伐战败,次年被诛,正中了辛弃疾的“赢得仓皇北顾”的预言。

“四十三年”三句,由今忆昔,有屈赋的“美人迟暮”的感慨。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至开禧元年在京口任上写这首《永遇乐》词,正好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两句,是说在京口北固亭北望,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路”是宋朝的行政区域名,扬州属淮南东路。)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过了四十三年,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使辛弃疾感到惊心,长江北岸瓜步山上有个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留下的历史遗迹。拓跋焘小字佛狸,属鲜卑族。他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率追兵直达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这就是后来的佛狸祠。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神鸦”是吃祭品的乌鸦,“社鼓”是祭神的鼓声。辛弃疾写“佛狸祠下”三句,表示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的话,民俗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这正和陆游的《北望》诗所谓:“中原堕胡尘,北望但榛莽。耆年死已尽,童稚日夜长。羊裘左其衽,宁复记畴曩。”彼此意思相同。

辛弃疾这首词最后用廉颇事作结,是作者到老而爱国之心不衰的明证。廉颇虽老,还想为赵王所用。他在赵王使者面前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作的饭、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辛弃疾在这词末了以廉颇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

篇6:诗歌赏析例谈

一、抓住形象, 探寻意蕴

诗歌的形象是诗的最大特点, 诗人在反映社会生活时, 讲究形象思维, 即通过具体形象抒发内心感受, “言在此而意在彼”, 因此, 欣赏诗歌就要从诗歌的具体形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找出它暗示和启迪读者的意蕴。一般来说, 诗歌的形象性通过意象与意境表现出来,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传递思想情感的具体物象, 意境则是多个景物构成的画面所营造的氛围或情调。欣赏诗歌时, 如果能找准意象或意境, 再从全诗的整体出发, 体味诗歌的情感流向、思想情绪、志向追求, 那么理解诗歌的内涵也就相对容易了。

诗中把抽象的乡愁化作具体可感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达了亲人难聚, 愁绪绵绵的思恋之情。内在情感随时间推移而渐次加深, 把个人的遭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诗意得到升华, 情感也更显深沉。

二、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是诗歌创作的常用方法, 借景抒情是寓情于景, 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 抒发的是情感, 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 所以他有喜、怒、哀、乐、愁, 但绝不是思想。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达心迹, 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世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征来表明自己的志, 所以此“物”非“景”, 咏物不是写景,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赏析诗歌要从具体的景入手, 调动视、听、触、味等器官感受景物营造的氛围, 体味其中的情绪, 揣摩由此引发的感情。托物言志的关键是找准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精神上的共通之处, 这些相似之点, 正是探究诗人内心世界的重要依据, 也是赏析所言之“志”具体指向的钥匙。

这是一个大写景的场面, 一个“望”字将千里北国, 长城内外的风物尽收眼底, 冰封、雪飘、银装, 蜡象, 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壮阔雄奇, 玉砌银装的世界,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和为之奉献的豪情, 从中让我们体会到作者作为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三、揣摩词句, 品味语言

欣赏诗歌重在揣摩词句的妙用, 诗歌的语言凝练、准确、深邃,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常常是一词或引领全诗、或激活意境、或点明主旨、或牵引线索, 这种“提纲挈领”的作用, 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意图, 感受作者的情感, 品味炼字炼句的精妙。

全诗紧扣一个“幽”字来写, 第一句写住所位置的幽静, 第二句写居所的幽寂, 第三句写住所附近的幽美, 第四句写诗人的幽情。其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一句中“敲”与“推”的选择更是文学史上传为炼字的佳话。一个“敲”字, 动、静、声、色皆备, 可谓意境全出, 以响声反衬寂静, 更显其清冷幽寂, 隐隐约约地传达出诗人甘于淡泊寂寞, 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读诗对诗中的字、词、句的反复推敲是十分必要的。第一要把这些字、词、句放到整首诗的语言背景中去综合考虑;第二要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这些重点字、词重现诗中的意境;第三学会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去领悟诗人使用这些字、词的企图和表达目的、感情;第四要懂得所有的字、词在一定语境中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 他们在使用范围、词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字、词、句的实指性值得我们仔细揣摩、猜度。

四、解析辞格、体悟诗情

诗歌的形象性以及语言的特殊要求, 决定诗歌中大量使用修辞手法, 它既能使诗句形象生动优美, 避免抽象繁复的表述, 又能起到强化诗情, 突出诗旨的作用。

把乡愁比作“清远的笛”、“模糊的怅惘”、“没有年轮的树”, 三个比喻, 三个画面, 意境深远, 把诗人挥之不去的感受, 通过凄清的氛围, 无法言说的惆怅, 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小诗意象单纯, 主体是两个海员富于形象的对话, 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意象组成:起锚与抛锚。深刻地揭示了海员的情怀:盼望战斗与胜利。让人感受到海员乐观、豪迈、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思想感情。

比喻、象征、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常用, 其它如:反复、借代、排比、夸张、双关、反语、对偶、层递等也不鲜见, 学会在诗歌中辨明和区分不同的修辞手法, 这对了解诗意, 体会诗情, 理解诗的主题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五、感受声韵、吟咏得体

诗歌不仅是拿来阅读, 也是拿来吟唱的, 古人有“诗合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之说。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显著特点, 也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征。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在它的声韵、节奏和音调上。诗的押韵指韵尾的主要元音相同, 韵头可以不计。其作用是通过韵脚的串联, 关上粘下, 有助于把跳跃式的各诗行构成一个整体, 加强结构和形象的完整性, 因情赋声, 以声传情, 加强抒情的强烈性, 使诗歌具有和谐统一、流畅回环的韵律美。诗的节奏从力度方面指声音的强弱, 即重读与轻读的安排, 从时间方面指声音的长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轻读与重读, 大致安排音组 (字词组成的音节) , 就构成了诗的节奏感。节奏的强烈均匀与诗句的整齐与否密切相联, 行与行, 节与节的大致对称;音组的多少, 诗句的长短大致相等, 使诗歌读起来铿锵和鸣、激扬蹈厉。音调, 这里主要指字调的四声, 即“平声柔而长、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 现代汉语读阴平、阳平的字属“平”, 读上声、去声的字属“仄”。平仄协调, 相重相向, 有助于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美。

对于初中生反复吟诵、博闻强记一些诗词歌赋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意自现”,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它可以强化对诗不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丰厚人文知识, 增强语感, 提高审美能力, 享受语言魅力, 借鉴语言表达, 这对提高对诗的欣赏水平有明显效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劳劳亭诗歌赏析】相关文章:

《题柳》诗歌赏析04-11

凯风诗歌赏析04-16

思乡诗歌赏析04-21

顾城诗歌赏析04-29

《春怨》诗歌赏析05-14

诗歌赏析好范文05-21

春雪诗歌赏析范文05-24

错误诗歌赏析范文05-24

古代诗歌赏析范文05-26

海子诗歌赏析范文05-27

上一篇:带天的名言下一篇:2024年度选矿厂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