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国征文

2024-05-24

平安中国征文(精选10篇)

篇1:平安中国征文

平安小城——太和

我的家乡太和县是皖北的一个小县城,它没有大城市的喧闹,有的是宁静祥和。可在前几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使我们的家乡笼罩上了一层阴霾。我曾亲眼目睹在三桥桥头转弯处一名高中生骑着自行车被货车撞飞,无法救治而身亡,这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训,使我们痛心、难过。

如今,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建起了许多安全措施,三桥桥头十字交叉路口处建起了红绿灯,让交通变得井然有序,事故也明显减少,把道路改宽,原来狭窄的道路也变得畅通无阻,设置了许多护栏,保证了我们的安全。家乡的变化还不止这些,衬托着高楼大厦的,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沙颍河了,沙河两岸新建了湿地公园。原有生态环境保持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湿地周边历史遗迹众多,文化久远,内涵丰富。区域内河流、沟渠、沼泽集中连片,相互连通,水生、湿生、沙生物种多样,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复合湿地系统。河边筑有一排排平台,供人们钓鱼、散步、乘凉等休闲活动;河岸两旁还有绚丽多彩的夜景彩灯,夜晚彩灯倒映在水里,犹如给这条河穿上了美丽的衣裳……

均衡发展以来,学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教学楼。门岗室配有保安,24小时执勤。教室里是崭新的桌椅,体育器材、各功能室一应俱全。师生关系融洽,学校还经常组织一些消防演练,邀请了消防员开着消防车来到我们的校园,让学生参观,通过消防员讲解、教孩子使用消防工具,让学生明白以后怎样避免受到伤害,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再来看看我们的小区,我住的地方是个宁静、清洁的小区,每栋楼前都有一块小草坪。在小区的东北处有一个小花园,小区的居民每天在这里散步、聊天、泡茶、下棋等,这里是人们休闲娱乐、交流情感的最佳场所,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小区里有专门的物业,安保人员,小区主干道路的两旁有专门的停车位,在小区的每个楼道里,都安装好电子监控设施,电梯中也贴有规定不能超载宣传图片。这些设施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保护着我们的人生安全,我们的生活安全指数也在逐步的提高。

希望我们的家乡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太和县大新镇王大小学:袁娟 1 3866238864)

篇2:平安中国征文

在这个高考、中考等考试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就来谈谈考生的心境,谈谈该如何来创造心境的平安。

我先来讲述一个发生在我高考那年的故事。

当年高考前夕,学校有同学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为了养精蓄锐应付第二天考试,他们找到了老师,希望能够求来一两颗安眠药。老师居然也没有反对,干脆地将安眠药递给了失眠的同学。吃下药丸后,失眠真的远离了他们。

然而,等到高考结束,老师却笑着告诉我们,其实那不是安眠药,只是维生素罢了。

那为什么维生素也有安眠的效果呢?它能替代安眠药吗?

其实,面对人生的重要大事,如高考,紧张是在所难免的。就算平时多从容,此时也可能会或多或少有些别扭。但如何让自己求得心境的平安,无需所谓的“安眠药”来帮忙,则是嘴上容易行动困难的一件事了。

众所周知,维生素之所以能安眠,是由于考生认准了安眠药可以尽快入睡这个特点,将它当做安眠药吃下去后,心里的不安就得到了缓解,从而释放了紧张情绪,让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得到放松,最终很快地就睡着了。

像考生这样的心境同样也发生在更多人的身上。如我们去面试、参加比赛时等。在此时,我们全都变成了考生。心境的从容淡然历来为人所称道,如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态度,也如白居易晚年看尽尘世留下的“云卷云舒”……

怎么才能让考生的心境平安呢?

责备应藏心里。在考试前夕,对孩子的不满应该委婉地提出来,若是觉得会影响孩子的心情的,与高考也甚关联的不满,则应藏在心里,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紧张”态度。

关怀应露脸上。欲求考生心境的平和,则应让他们处在一个和谐的、受到关爱的环境中。我们不要过分关心他们会不会考得好,而应关心他们的一日三餐,关心其考试准备是否齐全,关心他们心底里的需求。此时的孩子,绝对不愿意听到你总是询问他们有没有信心,一两次就够了,别过分。

准备应该齐全。很多家长不明白这点,其实,如果你能告诉即将考试的孩子说,他所需要的笔、橡皮擦乃至饮水、纸巾,甚至预防中暑的药水等都已经准备齐全,不需要他担心时,他心中的紧张会有所消退的。这正是平和的感染力,看似微小,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篇3:平安,中国

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 要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 需要从建设平安中国的“大安全”概念着手。而大安全, 意指“人生存发展的良好状态”。

近日, 央视前知名记者柴静带着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复出, 引起轰动, 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次, 被狂赞6万多次。公众的反映理所当然, 谁都希望有“生存发展的良好状态”, 过上时常能看到蓝天的平安生活。其实, 雾霾的危害不限于身体健康, 它还容易提高金属表面相对湿度, 其含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后皆呈酸性, 这些都会加快金属的腐蚀, 而腐蚀对安全生产的危害, 不言而喻。据了解, 腐蚀造成的总损失占到我国GDP的4%左右, 以2014年数据计算就是2.5万亿元。可见, 安全生产明显受制于大环境的优劣, 甚g至是一片雾霾。

当然, 大环境还包括社会秩序、文化、经济、制度等。在本期“‘防腐’计划”专题中,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晓刚就说, 大部分因腐蚀发生的事故都是没用好现有技术造成的, 体现出深层次的管理问题, 浅显地说就是我国文化科技的整体水平落后。

整体水平落后的不止科技文化。2015年2月21日凌晨, 迪拜336 m高的“玛丽娜火炬”大厦从中部发生火灾并迅速蔓延, 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零伤亡”的背后, 是每户家庭强制配置消防装备和防护用品;每扇防火门耐火时间必须超过2小时;在其中居住的公司职员和居民, 必须每年接受“逃生”培训和消防演习。对比国内一些类似火灾大相径庭的结局, 这是安全文化上的差距。

当然, 局部也影响着整体, 尤其安全生产的一些专业经验, 对公共领域有较强的借鉴性。像去年“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看上去是公众安全问题, 却被专家指出, 有关部门“取消户外开放活动 (地点改为封闭的外滩源) ”应被视为工业上的“变更管理”, 果真如此对待, 事件后果就不会这样惨重。

安全生产本身越来越偏重于“大安全”视角, 是有章可循的。比如新《安全生产法》“以人为本, 坚持安全发展”的基本理念, 被公认为是修订后的最大亮点。

回到“大环境”, 今年两会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谈及“蓝天指数”时说, 不能只靠借东风!事在人为。

篇4:中国平安:越改革越平安

2008年,中国平安成长中的第二十个年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一直在行业中扮演创新、探索者角色的平安,这次也难免受到了影响。不过,尽管受到了投资富通的重大损失,但集团的各项主营业务依然稳健,其传奇存在的根基并未动摇。

这一切,始自20年前的5月27日,蛇口招商路上的声声炮响。

那天,来自深圳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蛇口工业区等机构的领导和几家媒体齐聚在面积不足400平方米的平安保险公司办公区前,共同见证这家仅有13位员工和4500万资产的公司的诞生。

那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第十个年头,那是属于蛇口的时代,“中国改革看深圳,深圳改革看蛇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口号令人耳目一新,国贸大厦日进一层的“深圳速度”更是传遍全国。

蛇口的对面就是香港的元朗,相隔只有六里,晴天还能看到那边的高楼。高楼及其背后的繁荣让蛇口的创建者们在羡慕的同时,更加意识到他们与国外的现代企业还有多大的差距。

在羡慕和危机中,创建者们开始构造属于自己的梦想,此后,在这里崛起了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企业,中集、招商银行、中国平安……

诞生于这块沃土之上,平安是幸运的,而平安保险公司的正式对外营业,则标志着中国有了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出生于夹缝里,定位于“服务于深圳的外向型经济”才获得批准,成为中国人。保之外的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

在大者恒大、强者愈强的保险产业里,利基化生存是危险而且无法持久的。因此,非国有背景的平安有着远远超出常人的危机感。如果无法体现出“特别的价值”,它随时可能失去存在的理由。董事长兼CEO马明哲曾经连续五年在干部年度大会上发表标题同为《我们别无选择》的演讲,根深蒂固的危机感为平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变革与创新激情。“做改革的产物而非改革的对象”更是成为了平安高管们的座右铭。

改革的产物

“平安”得名于21年前。

1987年9月,时任蛇口社会保险公司副经理的马明哲授命全面负责筹备一家新的保险公司。两个月后,他到香港参加当地的一个保险研讨会,在收到的一叠名片中,香港太平、民安两家保险公司的名字触发了他的灵感。“以后要成立的保险公司就以‘平安’命名”,这个想法就此镌刻马明哲的心中。

名字取好了,可就是迟迟等不来“准生证”。早在1986年,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报告就递至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案前,但又多次因“时机暂不成熟”等原因被驳回。

中国保险业在1979年11月才正式复业,1986年之前,市场上只有中国人保一家保险公司。提出设立保险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这个“想法”也让时任招商局副董事长兼蛇口工业区创办人的袁庚怦然心动。他给当时的国务院财经小组副组长张劲夫、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副行长刘鸿儒写信,详述成立一家新商业保险公司的必要性:“……一百一十年后,招商局再秉轮船招商,传继富民强国的信念,望能重振旧业,一可为蛇口工业区的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又可突破中国金融体制的计划限制,探索股份制保险公司的道路,拟设立社会主义股份制保险公司,将业务拓展至社会……”

1988年3月21日,陈慕华、刘鸿儒正式签发批文(银复[1988]113号文),同意由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分别出资49%和51%,合资成立“平安保险公司”。“三年怀胎”,平安终于艰难“出世”。

“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本不曾出现,因此内部机制明显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在建立新机制上,平安先走了一步。”当年以中国人保系统最年轻局级干部身份加盟平安的孙建一称,股份制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从高管到员工各层都有压力,尤其管理层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股东、投资人和董事会,用人机制完全不同于国有企业,无功就是过,如果没有业绩,就会面临淘汰。

转眼间20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30年的大背景之下,2008年5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成立二十周年的纪念日,原定的庆典活动因汶川大地震而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次特殊的晨会,以最简单的方式回顾平安20年的成长历程。

起于深圳蛇口的平安,用这样的方式印证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年的幡然巨变:从13名创业者到约31.5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及7万余名正式雇员,从早期单一财产险发展到保险、银行、资产管理、年金、证券等综合金融业务,从一家小门店延展到超过3000家营业机构,从4500万元资产总额剧增到近7000亿元的规模,全球第6大金融保险集团公司,在福布斯全球2000强中排列第293位,进入《财富》全球500强,排名462位……

可以说,平安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大多数跨国金融巨头的百年道路。马明哲在那天的展会上用一句话概括了中国平安保险“不平凡”的原因:“这一奇迹的核心,在于‘蛇口精神’赋予平安人的特有基因,那就是‘开拓进取,不怕挑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平安的象征,是平安的生命,是平安人的灵魂。”婚姻与恋爱

在平安的骨子里,有着大量的“不安分”基因,正是这种“不安分”,才创造了它的“不平凡”。

在中国保险企业还不懂什么是精算的时候,平安就已经说服见多识广的摩根和高盛——它将成为世界领先的保险企业;上世界90年代,西方刚刚完成从专业运营到大金融模式的探索,仅有十年历史的平安便制定了第二个十年规划,将目标从世界级领先的保险企业,升级到了世界级的综合金融集团。“创新要成功,必须勇敢地付出代价,坚韧地经受不理解和痛苦。任何在改革中甘当开路先锋,创新发展的企业,都要克服大量不可预知的困难,包括体制、文化和社会认同上的阻力……作为金融保险业改革的先行者,平安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改革和发展,经历了特定时期下的诸多不理解和不支持,也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刻骨铭心的磨砺。”马明哲说。

中国平安保险在业界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第一个引入外资的金融企业,第一个在中国大陆推行寿险个人营销业务;第一个聘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采用国际标准检验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一个引入“保险精算”概念,聘请国际精算师事务所参与业务流程控制;第一个建立“两核制”,即核保核赔制度;第一个引进“公司内涵价值”理念……

而回顾平安20年的成长之路,每一步都与大型融资密不可分,中国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喜欢用“婚姻与恋爱”比喻历史上两次吸引外资的过程。这位被平安人称为“最早引进的一位副局级干部”,从进入平安起就担当起“集资大使”的职

责。从最初获得摩高(摩根士丹利一高盛)财团4亿元人民币,到引进汇丰集团6亿美元注资,他一直担当首席谈判官的角色。

平安保险公司创立之初,保费规模还不及中国人保深圳分公司蛇口支公司的规模,根本无法和中国人保“对话”。不过,作为改革的一个试点,每年中央都有考察组来调查,看看中国第二家保险公司究竟做得怎么样。虽然平安所处环境艰难,但还是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1992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国办函[1992]93号)批准平安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并同意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办理法定保险和国营企业、三资企业的保险业务以及各种外币保险和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安成为一家真正的全国性保险公司。

1994年,两家国际著名的投行——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以超过每股净资产6倍的价格取得平安13.7%的股份,平安由此进入摩高时代。对国际投行来说,以如此高的溢价去投资一个项目,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谈判过程非常难,整整谈了两年,嘴皮子都磨破了”,孙建一回忆说,“每一项条款几乎都是吵架吵出来的,最艰难的是合同的最后一条:如果双方就合同条款产生异议,将交由谁来仲裁。”

当时中国政府有“死命令”,不管外资还是合资企业,任何纠纷都必须在中国外贸促进会下的仲裁委员会解决;而对方则希望能够在纽约大法院或第三方国家仲裁。政策所限,平安无法退让。某日凌晨五点,谈判已接近破裂,孙建一用一个比喻挽救了危局:“在美国,青年男女结婚前要财产公证,而在中国,双方结婚前都会信誓旦旦,绝对不会去做婚姻存续期的财产分配。先结婚再谈恋爱,还是先谈恋爱再结婚?这是两国文化差异决定的,也是我们谈不拢的关键。”入乡随俗——摩高谈判代表顿时有所领悟,谈判峰回路转。平安成为第一家外资参股的国内保险企业,资本国际化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2002年10月8日,在《费加罗的婚礼》乐曲中,137岁的“汇丰”以6亿美元认购了14岁的“平安”10%股权。汇丰银行(HSBC)在诞生之初同平安一样也是服务于当时的“外向型经济”。平安从不讳言,汇丰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标杆。在业内,这是一位老师与一个学生的拥抱,也是一对未来对手的拥抱。孙建一介绍说,“和8年前和摩高谈判不同,这次与汇丰的谈判要顺利许多。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平安的吸引力也在大增,主动向平安示好的有汇丰、花旗和慕尼黑再保险。三者中,以汇丰出价最高、也很有诚意,双方10个月的谈判基本上在波澜不惊中顺利结束。”

“空瓶心态”与“拿来主义”

不仅仅是如何消化吸收“外资”(国外资金)策略,在“外体”(国外管理方法)和“外脑”(海外高管)方面,平安更是盛名在外。

1996年,平安发现粗放式的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管理层意识到公司在快速发展中,管理滞后的危机可能带给企业的隐患,必须重新打造企业才能持续发展。1997年,麦肯锡的到来,则帮助平安在制度上、流程上正式走上了国际化标准之路。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麦肯锡公司的合作一直被赞为“经典”,当时平安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却还要找一家管理咨询公司来对公司进行诊断,孙建一对此解释道:“外资进入后,我们意识到,公司快速发展中,管理滞后的危机可能带来隐患,于是便有了和麦肯锡的合作。”

作为“企业医生”的角色,麦肯锡首先针对中国平安的投资体系进行了诊治,建议公司把投资分成战略资产分配、战术性资产分配、投资风险控制三个部分;公司的资金统一使用,将投资权限集中到总部,成立结算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停止放贷和实业投资,所有资金投向国债,信托转向清理资产、回收投放到非金融领域的贷款。

这些建议中,仅投资国债一项就使中国平安获益甚丰。而全面清收资金之举,使中国平安回避了当时经济过热接近尾声时的高风险。这些都让中国平安认识到高手的价值。

之后,麦肯锡又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上帮助中国平安确定了以寿险为核心的发展方向,为此设计了完善的投资架构和工作流程。它又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制来体现导向,令中国平安理解、接受了国际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

最后,令麦肯锡的顾问都感到吃惊的是,平安对他们提出的建议竟然“照单全收”,为了毫不走样地执行下去,还将咨询小组的核心成员都挖了过来。如今,平安在几乎每个重要环节上都有外籍人才,总数达到几百人,最高决策层中10个人里有6位都来自海外。如此多的“外脑”能够将自身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的行动——而非仅仅影响到企业的行动。正是基于平安这种面对新事物的“空瓶心态”,而在对弱项进行精准定位后能够大胆引入“外体”,则归功于平安勇于实践“拿来主义”。

别无选择的未来

马明哲也许不会料到,在中国金融产品进入品牌竞争的21世纪,他当年的偶得将为平安的品牌资产带来多么可观的价值。对于未来,平安真的是别无选择,在公司成立20周年那天的展会上,平安已提出,未来10年进入全球金融前10强。

篇5:平安丹凤平安校园征文

校园,充满了我们快乐的身影,到处洋溢着我们欢乐的笑声,校园里虽然丰富多彩,但还是有一些不良的安全隐患。

平安的校园,从我们做起。我们与同学发生争执时,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轻轻地对他说一声“对不起。”矛盾就会化解。当发现地上有纸片时,我们要及时捡起扔到垃圾桶里。捡到丢失的物品时,要上交老师并归还失主。我们还要爱护公物,发现垃圾桶等公物被撞翻时,要把公物扶起来并放好。

平安校园,从大家做起,从自己做起!

篇6:平安泉州平安校园征文

下课了,大家正准备跑出教室活动时,总会有广播中那“下楼时不要追逐打闹”的话语。下楼时,会有那几位牺牲自己休息时间的监督岗提醒大家“不要扶扶手”“不要在走廊里打闹”的一些提醒的话语,是同学们在玩耍时多了一层安全的保障。

要放假了,老师也不忘叮嘱几句:“不要玩火、玩电、玩水,不要在马路上追逐,12岁以下的同学不能骑自行车。”是同学们放假时也不忘安全的重要性。

手工课上,老师也会提醒大家剪刀等危险物品要小心使用;去植树造林是,一句“铁锹不要砸到别的同学”也使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开学时,总会去听安全知识普及讲座,是大家树立安全意识;班会课上,会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大家的警惕……

篇7:平安校园征文

指导教师:马秀丽

学校:寿光市羊口镇初级中学

班级:七年级五班

“平安校园

健康成长”征文

为了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我平安、我成长、我快乐”的教育目标,我校以“安全伴我成长”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很多保护少年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活动。通过少年警校、社区假日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来发挥团队组织的教育优势和活动优势,深入宣传,讲明道理,学习交通知识。在活动中培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一、强化安全意识,健全管理机制。

每年学校都将制订具体详实的安全教育工作计划,结合“安全教育日”,成立安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利用每周一升旗的时间和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手册》,学校通过班会、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形式,介绍创建平安校园的目的意义、目标措施、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要求全体教师必须经常把安全教育记在心上、挂在口上、落实在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二、加强常规管理,增强安全意识。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扎实开展“平安行动”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1、每年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羊口中学“安全教育周”时期,学校德育室总是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交通法规。开辟“安全行动”教育专栏,精心主办图片展,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并发动学生充当安全义务宣传员,对家庭、邻里进行安全知识宣传,一个学生带动了一片区域,安全知识在社会得到普及,构筑起了解情况安全网络。

2、狠抓“导行”训练,规范学生行为。不管学校工作有多繁忙,都坚持每周由值周教师统一集队放学,宣讲行车安全及注意事项。团支部也组织了青年教师成立放学志愿者队伍,每天在学校东西两侧的交叉路口值勤,风雨无阻。

3、学校把学生安全文明教育的“知行”训练穿插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各班积极开展主题为“做安全小卫士”的班队会和其它教育活动,做到学生安全法规受教育率达到100%,知晓率95%以上。

4、积极开展青少年“自护自救”教育。学校及时收集《自护自救安全知识》并及时下发给每一位班主任,要求利用晨会课向学生作宣传教育;学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自护安全教育》、《青少年自救自护》等相关录象片。

5、全面加强学生放学路队教育,认真落实路队检查制度,维持学生放学的路队秩序,并加强路队管理,路队长佩带标志并携带路队队旗。并对乘坐公交车的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

6、每年节假日,学校总是向全校学生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明确有关注意事项,包括学生外出乘车、过马路,始终作为班主任放假前的一项重要事宜来抓。

三、以“警校”为载体,营造教育氛围。

篇8:平安中国征文

一、平安的公共关系危机

2008年的平安很不平安。先是融资门。1月21日, 有消息传出, 平安将在A股市场进行再融资, 根据当时的价格水平, 融资总额高达1600亿, 这个数字创造了A股市场再融资的新纪录。消息立即引起了市场恐慌性大跌。当日, 中国平安 (sh.601318) 跌停, 上证指数大跌5.14%。一片谴责之声指向了平安。遭受投资损失的众多中小证券投资者愤怒地指责平安, 在网络上,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 说平安的融资是狮子大开口, 是粗暴的圈钱行动。3月5日, 平安股东大会召开, 再融资计划在公众的高度关注下, 以高票通过。然而, 中小投资者对股东大会的过程, 对投票的结果非常愤怒, 并在网络上发表了大量批评平安的言论。平安股价在2008年的大跌中, 从年初的105跌到了26。

接着是薪酬门。3月17日, 平安公司公布年报, 公司董事长马明哲以6600万元的天价薪酬, 排名A股上市公司收入第一。有3位董事高管的薪酬超过4000万元。1055名车主联名上市保监会, 质疑交强险过多地分摊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要求对平安进行审计调查。平安对此做出回应, 称公司“相关财务报告均经过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 并且严格按照保监会的相关规定核算。从业务构成来看, 交强险在平安产险业务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但是, 网络上对平安高管的薪酬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不断。

其后, 又有所谓的“富通门”, 即平安投资海外造成巨额亏损达200亿以上, 亏损幅度高达95%以上。这无疑给平安再融资收购海外优质资产的说法来了一记耳光。

二、舆论领袖与平安的危机

“舆论领袖”由卡茨、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中提出, 是传播学经典概念之一。他们有如下几个特征: (1) 人数少, 但影响力大; (2) 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对相关问题有深刻的见解; (3) 拥有一批追随者, 获得他们的信任; (4) 具有相当的声望。就平安的案例而言, 舆论领袖应该是在金融领域有声望的专家, 影响力大, 有大批追随者。

就平安的公共关系危机而言, 最主要的传播领域是互联网。首先, 平安再融资的流言最早是从网络上穿出来的。其次, 在危机中, 网络大众媒介、论坛、博客的信息传播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第三, 网络是危机中舆论的主要阵地。关注平安再融资、高管薪酬问题的主导力量、活跃分子, 以及普通受众, 主要是利用网络这个平台, 获取信息, 发表意见, 相互沟通。最后, 传统媒体的信息, 大部分都在网络上得到了转载。

因此, 平安公共关系危机案例中的舆论领袖, 主要的活动领域是在网络上。本文采取如下方法筛选出舆论领袖:考察其个人影响力, 文章影响力, 个人声望, 认同值, 响应值, 正响应值, 负响应值, 然后经过计算, 得分居前者即为舆论领袖。其中, 个人影响力考察其专业成就, 追随者数量, 反对者数量。文章影响力, 主要指标有点击率, 文章数, 转载次数, 引用次数。个人声望, 主要指标有专业人士评价, 普通读者评价。认同值, 计算方法是正响应值与负响应值的数学和, 公式为∑Ag+∑Dg。响应值, 为响应数之和。正响应值, 是获得支持的总数, 公式为∑Ag。负响应值, 为所得反对数之和, 公式为∑Dg。专业成就的考察, 使用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估法, 合格者可以入选, 不合格者则筛除。专业成就的考察指标有学术成就, 职业成就。追随者数量, 反对者数量, 点击率, 文章数, 转载次数, 引用次数, 专业人士评价, 普通读者评价, 认同值, 响应值, 正响应值, 负响应值采用折算后打分的方法计算。其中, 认同值, ∑Ag+∑Dg必须大于1。舆论领袖的筛选范围如下:入选财经博客百强的博主, 网络主流财经媒体的资深撰稿人, 财经类论坛高度活跃的知名ID。

以此方法, 最后选出10位舆论领袖。他们中八位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 其中两位是第一流的经济学家, 其中两位是资深媒体人士。有两位身份不详, 只以昵称示人, 但影响力很大。

本文拟选择博客这种媒介, 研究这10位舆论领袖影响力和声望相关的一些数据。之所以选择博客, 是基于以下理由: (1) 博客已经成为影响舆论的重要媒介。据统计, 在我国, 博客的数量已经超过1亿。 (2) 博客的低门槛使其具有充分的自由度。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大众媒体, 博客给与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更大的自由。在这里, 舆论领袖和追随者、普通公众可以更充分的发表见解, 不受监管和控制。 (3) 博客具有很好的互动性。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 可以便利地互动, 这为研究舆论领袖的影响力和声望提供了资料。 (4) 博客的更新速度快。舆论领袖可以更好地展示其影响力, 受众也能更便捷地进行反馈。他们的一些情况统计如下:

(说明:表中点击率精确到万, 文章数精确到个位数, 响应值精确到千)

其中, 点击率计算的是其两个主要博客的点击率, 其余博客文章、转载文章的点击率, 因为统计的困难而略去。文章数计算的是其两个主要博客的文章数, 加上报刊索引上可以查到的文章数, 学术性文章因为影响圈主要局限于专业人士, 而不是普通公众, 所以不在统计之列。响应值取的是单篇文章的平均点击率。

这10位舆论领袖对再融资与薪酬问题的意见如下:

赞成平安再融资的理由有:这是正常的融资, 于法于理都没有问题, 只是有点贪心罢了。批评的意见则非常激烈, 反对的理由有:说平安是唯恐天下不乱, 说它的社会责任感丧失殆尽, 说它贪婪地抢劫社会财富, 说它制造市场恐慌, 说它恶意圈钱, 说它蔑视规则, 说它没有风险控制能力, 说它不具备海外投资能力, 说它是暴发户心态, 说它缺乏信托责任, 说它没有融资后的如何使用的计划, 可能是一场阴谋等。

在平安高管薪酬问题上, 舆论领袖中没有明确表示赞同的, 但有4人对此未作评论, 批评的有6人, 批评意见如下:这是缺乏信托责任的恶劣行为, 缺乏社会责任感, 抢劫社会财富, 贪婪等。

总之, 舆论领袖们的意见主流是反对平安的再融资方案, 反对平安高管们的天价薪酬。

在新浪网对接近7万人进行的调查中, 92.74%的网友高举反对旗帜。在和讯网推出的“抵制中国平安再融资是否理智”的辩论中, 74.7%的网友认为应该抵制中国平安再融资。

网络上持反对意见公众的理由是:平安在恶意圈钱, 趁火打劫, 祸害人, 没有融资后的如何使用的计划, 没有道德感, 是一场阴谋, 是为汇丰在次贷中的损失买单, 威胁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国家经济安全, 卖国行为, 侵占国有资产等。有网友主张在行动上抵制平安, 要求国家相关结构彻底调查平安。

持赞成意见者较少, 他们的理由主要是:平安是一家告诉发展的优秀公司, 次贷危机为平安提供了海外低价收购优质资产的良机。

我们从舆论领袖的影响力、声望, 从他们的博客点击率和认同值等数据, 从公众舆论使用的一些主要言论上,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舆论领袖们在平安的危机中主导了舆论的导向, 决定了舆论的方向。平安在舆论争夺中成为了公众的敌人, 它的努力被舆论抛弃。

三、信任:决定舆论方向的因素

查尔斯·格润的提出的信任方程式表述如下: (C+R+I) /S。其中, C=可信任性 (Credibility) , 与之相关的是语言的可信度和真实性;R=可依赖性 (Reliability) , 与之相关的是行动的可预测性和熟悉性;I=亲密性 (Intimacy) , 与之相关的是安全可靠与诚实;S=自我意识 (Self-orientation) , 与之相关的是关心和态度, 高程度的自我意识会损害信任, 它可能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如自私自利性、自我敏感性和自我迷恋性等。在这四个要素中, 第四个要素, 自我意识, 比其它三个要素的能量大。高度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不真诚、缺乏关爱、奸诈等。

运用格润的方程式, 我们可以成功地解释为何舆论领袖们获得了信任, 而平安则失去了信任。我们可以用表格表述如下:

从四个要素中最有能量的S来看, 平安自我意识很强, 其言谈和意识中首要的考虑是公司的利益, 对于公众、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损害基本不予考虑, 而且态度傲慢, 不与公众、中小投资者进行坦诚沟通, 给公众以自私自利和自我陶醉的印象。舆论领袖们的自我意识则很弱, 他们的言谈和意识首要的考虑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是众多投资者的利益, 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利益。从C来看, 平安是为自身利益说话, 因而丧失了可信度和真实性, 公众对平安关于再融资和高管薪酬的反应证实了这一点;舆论领袖们则具有社会责任感, 没有个人利益参杂其中, 而且他们具有专业上的优势, 或者是经济学家, 或者是知名学者, 或者是投资领域的资深人士, 所以他们的言论具可靠性和真实性。从R来看, 平安的行动出乎公众意料而又在意料之中, 出乎意料的是平安的再融资和高管薪酬数额都大得惊人, 意料之中的是平安其后的行动与其先前的做法保持了一贯性, 固执而强势;舆论领袖们的行动可预测性和熟悉性都很高, 公众已经熟悉了他们的立场, 尤其对于那些追随者而言更是如此。从I来说, 平安的行动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让他们觉得不安全可靠, 是危险的举动, 其股东大会更是让他们质疑平安是不诚实的, 在高管薪酬问题上, 更是对平安高管的人品产生严重怀疑;舆论领袖们则长期在网络上与公众进行平等沟通, 被追随者和相当一部分公众认为是安全可靠和诚实的。因此, 舆论领袖获得了公众和中小投资者的信任, 而平安则失去了信任。

因此, 在危机中, 舆论领袖们主导了危机的舆论导向, 而平安则在危机中丧失了舆论主导权, 陷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四、结论

在2008年平安的危机中, 舆论领袖们发挥了主导作用, 而平安则失去了舆论的主导权, 陷于被动局面, 其中根本的原因在于, 舆论领袖们赢得了公众和中小投资者的信任, 而平安则失去了这中宝贵的信任。

参考文献

[1]余红: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筛选模型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2) :66-75

[2]季明:从传播学角度看博客的现实意义[J].青年记者, 2008, (9) :75

[3]李隽琼:逾七成网友认为应该抵制中国平安再融资[N].北京晨报, 2008-03-06

篇9:遏制“中国平安”

与进入2008年初时的乐观情绪相比,近期市场有些悲情弥漫,由一极走向另一极,只用了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联结这两极的关键语,人们似乎更愿意将其归结为有关“巨额增发”的虚实传闻。

1月20日,中国平安刚宣布了增发新股公告,1月22日,沪指就开始暴跌,当日跌幅创下半年来纪录,并引发了2006年以来的最大一轮调整;2月20日早盘,浦发银行关于增发的传闻甫一发出,反弹不久的大盘便应声而跌,此后几天,大盘一直低迷不振。从市场暴跌可以看到,巨额增发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资金面的对冲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

增发“寒流”突袭A股

1月20日,中国平安宣布,集团董事会已审议通过相关A股再融资议案,拟申请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股票及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12亿元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有专家预计,假设A股增发价为每股90元,那么总融资额将达到1492亿元。此次融资是A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融资计划。如果增发A股完成发行,中国平安A股比例将由65.17%增至70.06%,H股比例则由34.83%摊薄至29.94%。

此消息出台后,立即引发了市场暴跌,在权重股带领下,在短短14个交易日中,股指从5522点一度探低4195点,跌幅达到了24%,市场一片肃杀,空头完全占据上风。直到管理层连连推出利好,市场才开始逐步回暖,人气慢慢汇拢。

然而好景不长,当大盘人气初涨,正以小幅盘上的步伐拾阶而上的关键时刻,有关浦发银行巨额增发的消息再度引发了恐慌性抛盘。市场传言,浦发银行准备在近期公开增发新股,将融资400亿元人民币,这一方案超出行业分析人士对该行再融资额度的普遍预期。传言再度引发了大量抛盘,沪指掉头而下,直逼前期低点4195点,市场信心再受重挫。

对于市场的激烈反应,西部证券高级分析师樊少杰向《小康》记者指出,这两轮大跌基本是出于投资者对于未来资金面的担忧。目前市场资金面基本处于一种供过于求的状态,在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背景下,市场面临着巨量的“大小非”解禁以及原有的IPO发行。在市场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下,一时间推出如此巨量的增发融资,市场肯定是排斥的心态。

增发信息不透明

中国平安于2007年3月1日在A股上市(此前已于2004年6月24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上市前凈资产总规模不到400亿元,在A股上市后达到1000亿元。然而就在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公司又抛出了逾千亿的公开增发和分离交易可转债联合再融资计划,融资频率之高,融资额之大,比较罕见。

而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公司推出了规模如此宏大的融资计划,却在募集资金具体投向说明上语焉不详。平安在再融资公告中声称: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营运资金以及/或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从公告中,投资者看不到任何有关募集资金使用投向的信息。

“这种信息的不透明实际上反应了一种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态度,投资者理应知道我的钱到底花在哪了,会不会给我带来收入的预期。”樊少杰评价道。

对于类似的言论,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毛炜则认为,平安公司之所以会有这样巨大的融资计划,其后肯定会有大的动作,如果提前将它公诸于众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下一步战略的执行。

当下,市场正在传言,中国平安趁美国次债危机之后,可能会借机并购英国的保险机构——保诚集团和英杰华集团,不排除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联手并购保诚部分股权的可能。而英杰华一年来股价一路下跌,目前也是一个物美价廉的潜在并购目标,天量融资正是为此准备。

尽管此传言已经尽人皆知,但公司一直缄默不语。2月22日,为证实传言的真实性,记者致电中国平安公司,但证券部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就算是为了商业机密的顾虑,不便透露详细的信息,但至少也应该说明资金投向的大概方向,这也是对投资者的一个尊重和交待,”一位业内人士向《小康》记者表示,“公告出台后,一些机构率先减持,就反映出了机构投资者在消息不明朗条件下的一种抗拒心理。”

如果有人认为,平安巨额融资的不透明性只是一个偶然事件的话,那么接下来,浦发增发事件则更加让人预感到形势的不妙。

2月20日早盘时间,某网站传出浦发银行欲增发筹集400亿元与高层变动的消息。闻此风声,大盘立即变脸,随即掉头急转而下,当日跌幅就达到了2.09%。

当天,浦发银行就此发布了澄清公告,称公司根据战略规划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正在研究以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补充核心资本。目前,具体方案尚未确定,公司将在近期召开的董事会审议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公告出台后,市场一片哗然。公告至少已经在一定程度证实,有关公司融资的市场传言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而是具有相关真实度的信息。那么,问题随之而来,如果真有增发其事,公司何以不广而告之,而任其通过某种不正常渠道成为市场传言?而在某种程度上说,传言有时比真实的信息更具杀伤力。

“接连两次巨额增发的问题,实际上显示出两家上市公司在推出如此重大的计划过程中都未做好周密的准备,而且也根本未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只考虑公司利益,显得过于仓促。”樊少杰指出。尽管两家公司或许都有正当的增发理由,但市场有关“圈钱”之说还是不胫而走。

对于中国平安的增发,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指出:“《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应当保留投资者及时、充分、公平地获得法定披露的信息。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平安对于融资事件态度傲慢,始终没有透露融资的具体去向,不能不令投资者对其动机生疑。”

实际上,历史上有关上市公司利用增发、配股恶意“圈钱”的事件始终不绝于耳,对于平安、浦发巨额增发的真实意图,市场也有颇多的猜测,总体来看,投资者的抗拒心理比较浓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激动地表示:“这是一种近乎于失去理性的融资,近乎于疯狂的扩张,令常人无法理解!”

据记者了解,浦发银行自1999年上市以来,已提出了三次增发计划,前两次都已顺利实施。

巨额融资的恐惧效应

“平安和浦发的融资需求或许也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但这种巨额增发的方式可能会对其他上市公司形成示范效应,无意中会助长上市公司的‘圈钱’冲动。”一位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向《小康》记者表示。

事实上,这种担忧并非多余。数据显示,平安公布增发方案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共有23家上市公司密集出台再融资方案,涉及资金2043亿元。“(现在)这么高的股价,这样好的有利时机,任何一个有条件的上市公司都会考虑增发融资。”渤海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秦洪向《小康》记者如是说。

对于近期上市公司的增发冲动,吴晓求认为,企业怀有做大做强的理想是没有错的,但是落实到实际上还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今天平安募集1400亿元,明天工行、人寿再募个2000亿,那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是就垮了么?

从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出于对资金面的担忧,巨量增发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资料显示,08年扩容问题将会是很长时间内市场的现实压力之一。常规扩容规模已经不可小视,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信息,08年存在上市传闻或已经进入上市程序的公司高达179家,中国再保险、中国人保、中移动、国开行、南方电网都榜上有名。这些大盘股的融资规模难以预估。而这还不包括创业板推出后的融资需求,按照市场普遍预期,创业板打包上市的方式将可能为08年市场带来近200家上市公司。

更重要的是,股改后的“大小非”、首发上市后的各类法人股已经逐步进入解禁高潮。统计数据显示,08年将有1300多亿股各类限售股进入流通,他们带来的市值增量超过3.01万亿元人民币,而目前两市A股流通市值总额仅有8.99万亿元的规模。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新的动作,各类解禁股就将使08年市场自行扩容30%。

“在2008年强大的资金面压力下,任何过量抽离资金的行为都会引发股市‘地震’,严重挫伤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理念。”樊少杰强调。

此外,有专家提醒,一旦增发形成气候,肯定会助长一些上市公司重圈钱、轻经营的思想。目前上市公司出现了“资金饥渴症”现象,增发新股条件的低门槛吸引了一些没有好的投资项目、不需要资金的上市公司来凑热闹,有的上市公司刚发行完新股就准备配股,接着又制定增发新股计划,而上市公司资金来得容易,往往不知珍惜。事实上,增发后就变脸的公司已经产生,像吉林化工、深康佳等, 增发完新股的当年即报亏损。

股市不能成为“提款机”

对于当前的增发潮,吴晓求建议,进一步完善审批制度。他指出,我国IPO的审批历来是很严格的,但是再融资方面的审批也一定要从严,要考虑到融资行为的合理性和市场的承受能力。

还有专家呼吁,不能让证券市场成为资本滥用的平台,要进一步提高增发门槛,有关增发的条款需要进一步修改,从而让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顺利融到资金。

而有些专家则对增发这一融资方式产生了质疑,要求叫停增发。叶檀公开建议,用配股取代公开增发。另外,要把上市公司再融资与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密切结合起来,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再融资金额不得超过前次公开融资以来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回报金额的两倍。

篇10:大学平安校园征文

是健康,平安,幸福;是阳光,空气,和水。人的一生只有安全,才能知道明天的彩虹是多么绚烂。

身处校园的我们,正是花季,美丽却也脆弱。而安全,之于我们正是一个至关重要,为生命保驾护航的条件。留意身边的种种,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让安全之花尽情绽放。

小打小闹终成大事

年少轻狂,我们总是不知轻重随心所欲,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很是常见,时不时用小打小闹“增进”一下感情,小事儿一桩嘛。这种态度绝不可取!全国各地的踩踏事件还少吗?最近的昆明小学踩踏事件6死26伤,而每年踩踏事件失去生命的未成年人占总数的46%以上,一个个数字伴随着的是一条条血的教训,还不警醒吗。对此,除了校方应加宽楼梯宽度,我们自身也应当规范好行为,“轻声,慢步,右行”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在这溢满书香的校园里,我们岂不应该自觉遵守秩序不争不抢?要知道,安全才是知识的基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潮流风尚和成长有时候也是会被误解的,例如有的人会觉得像成年人一样抽烟喝酒就是长大了,于是在校园里些许隐秘的角落,时不时会看到几粒若隐若现的星火,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烟草味,昭示着有人在这儿抽过烟。而随处可见的纸屑垃圾草木枯叶又是火星的亲密伙伴,只需一个巧合,大火便会蔓延整个校园。

在这文明圣洁的校园里,我们岂不应该摒弃不良习惯崇尚高雅情趣?要知道,安全才是生命的根本!

逃避挫折或酿苦果

也许青春的拼搏大多一帆风顺,可完整的人生又怎能少了挫折的陪伴。就像频频在新闻头条中亮相的“某名牌大学生因就业压力大而跳楼自杀”、“某大学毕业生面试未果而投江求亡”,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之差,要如何走向社会,至此校园安全又岂是能够保证的呢?

在这积极向上的校园里,我们岂不应该提升心理素质加强道德修养?要知道,安全才是生活的支柱!

上一篇:探险的作文:夜晚探险下一篇:环境污染污染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