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缥缈录推荐

2024-04-24

九州缥缈录推荐(通用5篇)

篇1:九州缥缈录推荐

看小说总还是比其他书要快,大概是还是因为有情节吧。

看江南从《上海堡垒》开始,然后是《此间的少年》,很久之后无聊看了《龙族》。然而九州系列是一开始就听说但不太敢碰的,原因也很简单,名声在外的有生之年嘛,而我无论看文还是番,都更喜欢等完结。一个故事尘埃落定,总会免去很多挂念和想象。算是带我入坑的学长说,《捭阖录》出完他就看《缥缈录》,我觉得我的态度差不多。然而年初微博上看到“今年会有捭阖录”几个字,还是不得幸免跳坑了。

用了好几个星期天看完,直到阿苏勒万人出城,谢圭十人十骊冲下高地,息衍在天启城拔出古剑静都向辰月宣战,羽然振翅飞向寂静之座,翼天瞻如流星逆剑雨而下……感觉大概只能用“坑”来形容,这根本不能算结局,更像是放在故事开篇用来吸引读者的。就应了书最后那句“历史对于某些人已经结束,而对于另一些人,只是刚刚开始”。我觉得如果没有这句话,民众的愤怒值大概会更高的,哈哈。

不过对书算是喜欢了。

书里的世界很大,故事也很大,有时候会有“中二”的感觉,但其实人物们的征途很艰难,有失败有无奈,也就不排斥了。像是过了中二的年纪来看,也不会觉得傻,反倒感动于他们的拼杀。大人物小人物很多,当然说不上都喜欢,但多少也能理解他们,包括反派,这个印象也很好。戳人的小细节很多很多,其实最早看《上海堡垒》,就觉得细节的刻画和心理的表现最为抓心。情节上最精彩恢弘的算是殇阳关一战了吧,对立和冲突的开端,看得是真揪心且心痛啊。还有其他的战争场面也是,真的有浩荡的感觉。

人物最喜欢阿苏勒,从第一卷第一章开始,或许我也是个“懦弱”的人吧。记得看完第一卷《蛮荒》后(当然那时姬野和羽然还没有登场),偶然看到一句摘抄叫做“后来她才看清楚,在那半明半昧的光影里,他坐的是白骨成堆,守的是浩浩山河”,出自墨宝非宝的《十二年,故人戏》,当时就想到了阿苏勒,他从来不是一个为自己的人,就记着一句“我会保护你的”,少年面对了太多。他想得很少,牵挂的又很多。虽然吧,他这种性格,一方面淡然得很,不关心那些功名啊天下啊,但另一方面又注定会去承担。姬野是为乱世而生的,吕归尘其实不太算,但乱世会让他更有光芒。他身上这样矛盾的点还蛮多的,内心柔软又坚韧。这个少年让人敬佩又心疼。说起心疼不得不提他和羽然告别那几段,从父亲去世,到指婚,到关押处刑的变故,他什么都不说,和羽然道别,买玉环,在衣服上写遗书,法场上死念退散。我就想说,我也知道羽然喜欢姬野啊,可是他也喜欢羽然啊。莫名其妙想起了苏茜。羽然一定是会喜欢姬野那种的,就像面瘫一定是会喜欢夏弥的,一登场就能看出来。可是……也没那么多可是了。(后来意犹未尽忍不住瞄了一眼《最后的姬武神》,看到那句“我昭武的理想,已经留在了七年前的火雷原上”,只想说还好是废稿,虽然废不废这条线也不会变)

比较在意的还有息辕这个角色,聪明而不是很聪明的人物,其实更贴近普通人吧,他莽撞,他嗦,他不那么出众,他不是那种所有人一看都觉得“哇少年我觉得你骨骼惊奇天赋异禀”,他不能立即领悟叔叔的话……但他诚然又算是很优秀,无论作为将领还是朋友,真实得可爱。

当然啦,姬野羽然也是浓墨重彩写得很鲜明,只是没有那么戳我的点。素月墨羽也都是真英杰啊,离公也算枭雄,姓谢的好几个人都不错啊(真的好多姓谢的……),一闪而过的项空月、西门和龙襄大概只能算彩蛋吧。

细节说起来就太多啦,苏舜卿还息衍一个背影,白毅送舟月离开,雷云伯烈短刀出鞘一尺而收回,青阳战士在大雪里拼杀……甚至是山碧空跋涉到朱提山的必死之心和帕苏尔家王子间的争斗,就算很想冲进去打人,更多也是无奈和唏嘘。要真说讨厌大概还是雷碧城的尸武士屠殇阳关那段了,是真的想打人了,我反正不接受,但对于真正有那种信仰的人来说,他们也挺悲剧的吧。纯反面角色也不是没有吧,不过就不提了。

噢,最后提一嘴电视剧,听闻要拍剧时非常担心,虽然那时还没看书。(尤其是喜欢吕归尘的时候都不能认出刘昊然的脸,当即觉得凉了,后来在姐姐的成功安利下发现刘昊然同志还是很赞的,于是也就不那么排斥剧了)。本想说等电视剧播出前看完书就行,没想到看得如此快。大概每一个原著粉听说喜欢的书要翻拍时都是忧喜参半的,我还是偏向期待吧,演员阵容至少算很强了,强大的配角团。不过估计还是当成新的故事看比较有利身心健康。对改编的一点期待是,或许能稍微填一下坑?毕竟电视剧留像书一样留坑,观众不买账亏得比较大吧哈哈哈哈哈。

总之,都入坑了除了等《捭阖录》还能说什么呢。

嗯,依然在。

篇2:九州缥缈录推荐

这让我想起《缥缈录》中青阳部里那个孱弱的少主―――阿苏勒―吕归尘。驰骋天下的雄浑挥洒,金戈铁马,热线沙河,也许只是为了守护梦里几个缥缈的身影。他的出生伴随芒星的坠落,这是草原的厄星,生命的大忌。草原的孩子生长得比东陆的贵族少年还苍白羸弱,造化如此弄人,他如何担当起草原上青阳的大旗?

但,他举起刀为保卫儿时的玩伴对抗自己权倾沙场的叔父,他练刀练到血甍,他在地底的密牢里应对着超越生死的一切,他在雪夜杀狼救父;为了青阳部,他远赴东陆;他将自己的身子做弓将剑狠狠地射入敌人的心脏――最不可琢磨的是天意,最孱弱的肩膀担起最沉重的责任,支撑一切的只是爱和希望,羸弱的身体好像风一吹就能飘向天际,但是,的依旧在天边执着地舞蹈。

因为害怕,所以才会更勇敢;因为担心失去,所以才会牢牢紧攥;因为不甘,所以才会拼命成长。

还是最喜欢那句话,“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夺人心魄,是因为那是铁雨血的交响。”云端上的舞蹈亦如此。

一生的拼搏、跳跃、追逐、奋斗,只因为一个梦,哪怕这个梦是如此缥缈,没有边际。“我以我血荐轩辕。”知道他人幸福,我便已经很幸福。

战斗亦是为了和平,嗜血也是为了光明。刀尖上有血,有泪,还有梦。

漂泊是为流浪,流浪也是为了生存。流浪也是一种舞蹈,灵魂的宣泄与寄托。

逐水而居的生命,是一种肆意与张扬。于天地之间,万物皆是我亲人,看得到的,看不到的,生命就是为了书写张扬。

漫步云端是一种昂扬的生命姿态,是一种敢于攀登的架势,是一种遨游天际的人生狂舞!

篇3:从《九州·缥缈录》到《龙族》

从《缥缈录》到《龙族》的一系列变化,不仅仅是江南的个人转变,也是近年来纸媒类型小说(特别是幻想类小说)普遍的转型方向,如玄色、藤萍、丽端、唐缺等作者都经历了相似的转型过程(从叙事中心到人物中心,叙事技巧简单化,语言风格轻松化,人物形象由写实主义的塑造转变为“萌要素”的组合,从着重强调故事的吸引力转向着重强调人物的陪伴感和代入感)。

以往的类型小说评论大多以“商业化”作为这一系列变化的根本原因,并在“精英”与“通俗”的二项对立之中将《缥缈录》为代表的作品视为具有“精英倾向”的作品,而将《龙族》为代表的作品视为彻底“商业化”之后的、失去精英向度的、更为通俗和肤浅的作品(参见王恺文《九州:夹缝中的精英奇幻》和汤哲声《论新类型小说和文学消费主义》等评论文章,分别载于《文学报》2015年4月9日和《文艺争鸣》2012年03期)。但这样的归因既不能解释为何类型小说读者的阅读趣味和作者的创作倾向整体性地转向《龙族》式的作品,也不利于发掘当下类型小说中新的创作模式、审美心理与评价标准。

如果说2000年代及之前的主流类型小说仍在追求一种现代主义的深度模式,希望通过世界设定和复杂叙事构筑“内涵”,传达“意义”,那么2010年代之后的主流类型小说则越来越体现出后现代特征,非叙事化、去深度化,以“拟像”复制的方式达成一种“超真实”的情感共鸣。仍以《缥缈录》和《龙族》为例,少年孤独是这两部小说中男主人公一以贯之的情感特征,然而在《缥缈录》中,男主人公吕归尘的孤独是由其身份和种种历史际遇叠加造成的,在《龙族》中,这种孤独则被化约为“血之哀”——一种身为人、龙混血种的不可逆转的宿命。当所有的历史与情景都被压缩成为“宿命”二字,孤独也就成为了一种无须理据而自然成立的“萌要素”,它没有纵深和因果,无法消弭也无须化解,只需要读者沉浸其中,获得共鸣和感动。除“孤独”以外,“羁绊”与“基情”也是《龙族》之中重要的情感程式:

所谓“羁绊”,来源于日语词汇“絆(きずな)”,是指“人与人之间难以断绝的情感连接”,“羁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友情”或“亲情”概念“所能完全覆盖”,“这种情感联结往往同时还承载着某种‘世界之意志’所‘选召’的‘使命感’,叠加有某种被‘因缘的纽带’所牵引的‘命运感’”(林品:《“二次元”、“羁绊”与“有爱”》,《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10月)。在《龙族》中,当属路明非与绘梨衣之间的羁绊最为动人,他们素不相识、非亲非故,彼此立场也有抵牾,甚至绘梨衣从来都不知道路明非的真名,但同为混血种“小怪兽”的宿命将他们紧紧连接,以至于当绘梨衣死去时,路明非甘愿放弃四分之一的生命为她复仇。所谓“基情”,则是指男性之间高于友情的亲密关系,《龙族》中路明非、楚子航与凯撒三人间闲时互相“吐槽”,危急时生死与共的情感早已超出了普通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再加上作者刻意书写的三人之间的一些暧昧桥段,让许多女性读者看到了浓浓的“基情”。

有趣的是,“孤独”、“羁绊”与“基情”,这些情感要素都在遵循着一种齐泽克式的犬儒主义公式(指齐泽克所说的意识形态自我曝露的条件下,人们面对意识形态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他们依旧坦然为之”,见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41页)发挥作用,读者“明知道绘梨衣的死是作者为了赚眼泪而设置的,但依然很感动”,“明知道路明非、凯撒、楚子航之间的暧昧是作者刻意‘卖腐’的结果,但依然很满足”。如果说是过度的商业化导致作者一味地迎合读者喜好而煽情或者“卖腐”,那么又该如何解释读者在对作者的所有“伎俩”都一清二楚的情况下,仍旧心甘情愿“被骗”?问题的关键在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究竟建立在何种契约的基础上,或者说读者究竟在类型小说中消费了什么。

通常而言,当我们判定一篇小说中的情感描写“好”时,往往意味着这一情感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人性独特而真切的感悟,它遵从一种深度模式,并最终指向某种关于人的终极命题——或者说,宏大叙事。然而对于《龙族》这样的小说而言,其中的情感模式恰恰是非个人性的,和去深度化的,它最终指向的是作者与读者所共知的一个庞大“资料库”,而非任何宏大叙事。东浩纪在《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大鸿艺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6月)一书中为解释日本动漫和游戏的生产和消费状况提出了“资料库消费”模型。东浩纪认为,在大叙事全面消解的后现代境遇之下,故事永久性的失去了完整的世界观(大叙事)的支持,“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已经无力于在叙事中呈现“真实”。因此,由诸多“设定”出来的“萌要素”所构成的庞大“资料库”取代了大叙事的位置。受众在消费这些基于“资料库”的文艺作品时,实际上消费的是由各种“萌要素”所编织出来的“拟像”的“超真实”。这一模型同样适用于以《龙族》为代表的新式类型小说。如前所说,龙族中那些无由无果却令人感动的情感模式,实际上都是“萌要素”化的:它们无须因果,因为它们的合法性是先在地由“资料库”提供的;它们无比强烈,因为它们必须比现实更加“真实”;它们遵循齐泽克式的犬儒主义公式而得以畅通无阻,因为它们在被写进书中之前就已经是作者和读者“共谋”的结果。从《缥缈录》到《龙族》的转变,绝不仅仅是商业化刺激下的“堕落”,同时也是应对于后现代新场景而产生的新文学现象和新创作方式。

nlc202309081840

从《缥缈录》到《龙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江南对于大叙事“遗迹”之处理的变化轨迹。《缥缈录》所具有的精英倾向,实际上便在于它试图在虚拟世界之中构筑庄重严肃的大历史,并尝试处理人与历史的关系问题。《缥缈录》与唐缺的《九州·英雄》(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3月)在这一意义上恰好可以成为一对互补的作品,前者书写英雄面对历史的无力感,而后者则演绎了一出平凡的小人物无意间改变历史的荒诞剧。在《缥缈录》中,江南充分地展现了对于以宏大的世界观设定再现历史叙事的渴望,而2009年的《涿鹿》(江南著,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5月)却被江南自己定义为一部“解构主义”的历史小说,“吐槽”成为了这部小说中的重要元素,故事虽然以重述蚩尤神话为主要线索,但无处不在的“吐槽”却不停地以少年主人公变动不居的个人意识消解着历史(神话)事件的严肃性,不同时代历史碎片的随机插入,以及故事结局时的“读档”(游戏术语,与存档相对应。存档指在游戏的某一时刻将当前的游戏状态全部保存,而读档则是读取存档,回到存档时的游戏状态重新进行游戏)重来,都在有意识地打碎历史的时间性和纵深感。自此,“吐槽”也成为了江南的相当有标志性的个人风格之一,在《龙族》中,“吐槽”被进一步充分利用,成为男主角路明非最重要的性格特质之一。然而,如果说《涿鹿》确实是一部自觉地反叛大叙事、消解大叙事的作品,那么在《龙族》中,“吐槽”便只是营造了一种“似乎正在消解着什么”的错觉,唯一被消解的只有无可消解这一事实本身。《龙族》是一个在类现实的世界中展开的故事,涉及中、日、美、意等国家,参引了大量历史文化资料(如苏联解体、日本八岐大蛇传说等),并虚构了“龙族”的古老文明,然而这一切都以碎片的形态漂浮于故事之中,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在空间维度上都极度缺乏连续性,也不构成任何建构或者解构的意图。《缥缈录》中整体化的历史图景至此已经彻底解离,对于喜爱《缥缈录》中的宏大叙事和深度结构的读者而言,《龙族》无疑代表了一种背叛,这也是这部作品引起巨大争议的原因所在了。而其他很多同样经历转型的类型小说作者(特别是女性作者),则从一开始就没有这种建构大叙事的强烈欲望,因而在转型之后所遭受的反弹也就轻得多。

那么,在那些喜爱《龙族》的读者那里,对于大叙事的需求真的彻底消失了么?恐怕并不尽然,甚至恰恰相反,《龙族》的目标受众群体(熟悉日本动漫文化的初高中生,特别是女生)正在经历着一场民族主义(典型的宏大叙事)的热潮,这一点,从国产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以下简称《那兔》,是由国内军迷网友逆光飞行所创作的爱国主义题材漫画,2011年出品)所受到的热捧便可见一斑。但正如《那兔》式的民族主义是在很大程度上甩脱了历史纵深之后建基于萌化的动画形象(拟像的中华)和简洁的口号之上一样,《龙族》中对于大叙事的渴望同样被平面化和非历史化为“资料库”中的一个“萌要素”——燃(来自日语词“燃え”,只少年冒险等能够让受众热血沸腾的情节元素)。在《龙族》中,无论是少年友谊还是生死战斗都能够极大满足读者对于“燃”的需求,也只有在这个部分,所有的行动才统一于“屠龙”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意义,构建起一种线性的时间感和超越的可能性。但“屠龙”这一标的,却恰恰是被“血之哀”的宿命所决定,从而强制性地规避掉了历史与因果的一种文本设定,其本身并不能容纳任何深度结构。换言之,“燃”这一“萌要素”之中所蕴含的,只是从“故事消费”(参见东浩纪:《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褚炫初译,大鸿艺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6月)模式中退行而来的对大叙事之残影的渴望。

类型小说正在切实地发生着朝向后现代的转变,仅仅以商业化、日本动漫文化以及电子游戏等新媒介文艺形态的影响来解释这一转变是不够的,毋宁说商业化、动漫文化的流行、新媒介的兴起与类型小说的转变同样都是后现代趋向的表征和后果;仅仅以现代主义的文学标准评判新的类型小说,批评它缺乏独创性、缺乏思想深度和过度迎合读者是不够的,毋宁说人物形象和情感的公共性而非独创性、排斥深度与拟像真实之间的张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识共创才是新的类型小说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王玉玊,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主要从事网络文学与大众文艺研究,相关文章见于《南方文坛》《文艺报》等各个报纸杂志。

篇4:关于《九州缥缈录》读后感(共)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九州缥缈录》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州缥缈录》读后感1

“华美亦能使生命臻于完美——即使它落脚于云端,漫步于长空。”

这让我想起<<缥缈录>>中青阳部里那个孱弱的少主-——阿苏勒-吕归尘。驰骋天下的雄浑挥洒,金戈铁马,热线沙河,也许只是为了守护梦里几个缥缈的身影。他的出生伴随芒星的坠落,这是草原的厄星,生命的大忌。草原的孩子生长得比东陆的贵族少年还苍白羸弱,造化如此弄人,他如何担当起草原上青阳的大旗?

但,他举起刀为保卫儿时的玩伴对抗自己权倾沙场的叔父,他练刀练到血甍,他在地底的密牢里应对着超越生死的一切,他在雪夜杀狼救父;为了青阳部,他远赴东陆;他将自己的身子做弓将剑狠狠地射入敌人的心脏------最不可琢磨的是天意,最孱弱的肩膀担起最沉重的责任,支撑一切的只是爱和希望,羸弱的身体好像风一吹就能飘向天际,但是,的依旧在天边执着地舞蹈。

因为害怕,所以才会更勇敢;因为担心失去,所以才会牢牢紧攥;因为不甘,所以才会拼命成长。

还是最喜欢那句话,“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夺人心魄,是因为那是铁雨血的交响。”云端上的舞蹈亦如此。

一生的拼搏、跳跃、追逐、奋斗,只因为一个梦,哪怕这个梦是如此缥缈,没有边际。“我以我血荐轩辕。”知道他人幸福,我便已经很幸福。

战斗亦是为了和平,嗜血也是为了光明。刀尖上有血,有泪,还有梦。

漂泊是为流浪,流浪也是为了生存。流浪也是一种舞蹈,灵魂的宣泄与寄托。

逐水而居的生命,是一种肆意与张扬。于天地之间,万物皆是我亲人,看得到的,看不到的,生命就是为了书写张扬。

漫步云端是一种昂扬的生命姿态,是一种敢于攀登的架势,是一种遨游天际的人生狂舞!

宝剑出鞘,强弓离弦,用生命的舞蹈在天际奏出人生的最强音!肆意妄为一次又何妨!

《九州缥缈录》读后感2

大概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看完了这套书。我记得以前高中的`时候貌似看过,不记得了。但是以前在大学的图书馆借过这套书中的几本看过,这次看,发现几乎完全不记得以前到底我看过哪几本了。所以再一次警醒自己一定要坚持写读后感啊,要不然前面看的后面就忘,看了也跟没看一样。

觉得现在的自己确实还是比以前要成熟一点了。我还记得以前看《武侠》《奇幻》类的作品都是深深着迷于那种文学风格,那种叙事手法。但是现在看《九州缥缈录》,却觉得作者江南的描写有那么一点小幼稚,或者说有点做作吧。我渐渐不太喜欢这种为了突出人物而刻意去描写周遭环境或者直白表现作者内心的写法。这也是我不太喜欢看古龙小说的原因,觉得写得太刻意了。怎么形容呢,我在看这套书的一些情节的时候,可以想象出作者设想的情景。看他描写的场面,可以想象出一幅画来。以前的我觉得看这幅画觉得非常感人,现在的我看这幅画觉得画的还是太稚嫩,细节上不完善,而且人物也不够饱满。哈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的文学鉴赏能力有提高呢。

《九州缥缈录》主要讲了两个孩子的故事。九州其实主要是“四陆”和四种人:蛮人——住在北陆的牧民,东陆人,羽人和河洛——会制造精巧物品的种族,书中的情节由两条线串联起来,一条是北陆世子吕归尘的成长之路;另一条是没落世族姬谦正的庶出长子姬野的人生。同时穿插了两个宗教团体辰月和天驱的斗争。

吕归尘是北陆大君的第五子,从小被送去另一个部落当人质。他身体不好,但继承了祖辈的青铜之血,并在机缘巧合下学会了祖辈传下的大辟之刀。虽然北陆的习惯是最小的儿子继承王位,但因吕归尘身体不好、性格较软弱且长期在外做人质,很少人真正看重吕归尘。与此同时,大君的长子和三子明里暗里争夺继承权。后来北陆和东陆结盟后,吕归尘被送到东陆当人质。并在东陆认识了姬野,两人成为了朋友。

姬野是姬谦正的庶出长子。姬野的母亲已经去世了,父亲又不喜欢他,因为父亲非常比较喜欢嫡出的幼子。直到姬野认识羽族公主羽然,他的生活一直是灰暗的。姬野在一场比武大赛中出人意料的胜出,成为下唐国息衍将军的弟子后来在太子府因吕归尘出手相救姬野,两人成为朋友。两人同时喜欢上羽然,但是两人都没有得到羽然。在此期间,吕归尘和姬野都学得了一身的本领,并成为了天驱中的一员(我觉得“铁甲依然在,依然在”这句誓言弱爆了)。我认为羽然是喜欢吕归尘多一点的。但是也许也有不同意见的人吧。最后羽然因为羽族有人叛乱,不得不离开东陆,回到宁州去保卫羽族生存的森林了。

北陆大君临死之际被迫传位给长子比莫干。吕归尘回到北陆时,他的大哥已经是北陆大君。而他小时候的红颜苏玛也成了他的大嫂。之后他的外公带着白狼团袭击北都城,因即位不久立足未稳,同时力量对比悬殊,比莫干领导的青陆大军惨败于白狼团。最后比莫干被其他人阴谋害死。吕归尘的三哥夺得君位,但也没有办法抵抗白狼团的进攻,同时因害死比莫干被吕归尘杀死。吕归尘终于成为了北陆的大君。他的外公破北都城之后,并未称君,在北都城呆了一年后离开了北都城。

基本所有的战争都是由辰月在背后推动的,因为辰月派相信神创造世人就是让世人打仗的。天驱派则作为对抗辰月的力量存在,但是他们保护到世人了吗,好像也没有。回想到这里,我觉得这套书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突出的矛盾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就算是作者想好好渲染的殇阳关大战,冲突也不够白热化。看完之后觉得太平淡了点。这套书的最后一本,更像是为了给这个故事一个结局而结局,我猜想,大概作者碰到了和《诛仙》作者一样的问题,就是开始写的太广,给出的线索太多,最后没有办法收拢到一起了吧。草草结尾,并没有给书中规划的吕归尘和姬野的大业指出一条明朗的道路。事实上,看到最后,我觉得很多故事发展都和前面预想的不一样。我能理解这种感觉,但是我想,这应该就是在写之前没有一个很完善的规划的原因。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因为写作的同时心境也在改变,所以最后的结局和开始的预想就不可能重叠。这也反映在书中一些逻辑的小问题上。我想,这大概是大部分网络写手不可避免的难题吧。

今天开始看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发现金庸先生的小说也只剩这一本我没看过的了。很期待。

《九州缥缈录》读后感3

《九州缥缈录》是中国奇幻小说作家江南创作的长篇架空历史小说。也是《九州捭阖录》时间线之前的故事。

江南是我认为中国非常优秀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总是有着大量的现实知识和历史储备做支撑,所以看他的书就像是在看一部真正的历史故事一样。

他所写的《龙族》被誉为中国版的《哈利波特》。他所写的《九州缥缈录》被誉为中国版的《魔戒》。

我认为,他的世界观和魔戒一样庞大,虽然不像魔戒一样为不同的种族创造了一系列的语言,但是,在整个世界的架构上严谨而充满激情。

我选择这部书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江南写在书前的一段话。这部书从起稿到成型再到上市几经转载,它伴随着江南从北大的未名湖畔漂洋过海到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又接着海风从大洋彼岸回到了魔都上海,最后,在北国的京城终于问世出版。

也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的起起伏伏,让江南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人的一生真的会精彩非常,如果我能够去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从少年的热血轻狂,到中年的雄霸天下,再到老年的英雄迟暮,那该是怎样一个美妙的事情啊,于是,《九州缥缈录》诞生了。这部书以“九州”世界为背景,徐徐展开一轴腥风血雨的乱世长卷。当这个世界就要崩溃,当星辰和阳光也将熄灭,沉默已久的乱世之轮重新开始运转,英雄们即将相遇,伟大的创造,就此开始。

这是一个悲哀的年代,英雄们刚刚诞生在钢铁的摇篮中,世界在动荡和战火中挣扎。乱世诸名将和未来的帝王们整备了盔甲,立起标志着各家徽记的大旗,去向不知结局的战场。

最后,我思索了很久,想从《九州缥缈录》里找到一句最能代表他的话。不得不说,这真的很困难。因为他的语录里,每一句都显得那么的弥足珍贵。

篇5:九州采食录

福冈最热闹的大街上其实也没什么,该有的名牌店一应俱全大商店大酒店比比皆是,正值选区换届,各路党派的宣传车左右开弓打着旗子在街上拉风,人民群众全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出租车司机开着电台收听当晚福冈棒球队的季决赛,和东京相比,这里的出租车价格每公里便宜一百日元,人们的衣着也不像新宿街头那么盛装,生活压力不大,人就随便些,如同成都和上海相比,人活着连骨头都酥好几倍。

车开到小吃街,这条街一百米长,两边全是小摊档,各种口味的拉面,烧烤和海鲜,卫生程度比北京的鬼街要好很多,当然规模远远不及,学生和上班族花上千把日元就可以吃一餐,算是惠而不费。有个卖拉面的大叔以扭屁股闻名,边扭边捞出面来颠上颠下,还和女徒弟玩抛接,玩够了才给你盛到碗里,大家图个开心。

在离福冈一小时路程的久留米市吃葡萄,甜而不腻,个个大得像to double,像水质的坚果和白米和可可混合而成做的肉质的淡酒味道,此地靠山多雾,大米出名的好,所以叫久留米。路很窄,清清净净没有车,农家的房子全是白身黑屋檐,一户一幢像新盖好的一样。此地人均岁入四万美元左右,因为近年经济景况不太好,也有年收入三万多的。所以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新闻联播和NHK用的不是一个标准。

南下经过阿苏高原往熊本去,车子全在森林、雾和小雨中行驶,牛在半山草场上看着,肥得像唐朝人画的牛。阿苏高原顶上天光壮丽,雨不见了,只有云在眼前疾走,远方山峦尽处,开出绿缦平野,被浓烈的阳光染成金色。阿苏山是度假胜地,温泉就快要到了。

温泉住宿其实很便宜的,淡季的话只要两千日元一晚。午餐是全副武装的豆腐饭,各种烧法、冷食、煎炸、煮物、加料,白米香甜,清酒味甘,豆腐本身就是清淡之物,吃的是个工艺而已。温泉镇出产黑蜂蜜和陶器,路边有温泉脚池冒着热汽,可以随便停下来泡脚,山涧就在身旁峡谷中流过,四面高处全是森林偷天蔽日。

晚间到了熊本县,饭店有铁板牛肉,切方寸块直接在铁板上烧,蘸酱汁吃,其味无穷,不可言传,有工夫自己去吃吧。

从熊本往南一路都在高山深峡中前行,雨水充沛,植被繁盛,直到出了山区,热带风景忽现,阳光之下有了高大的棕榈树,海风形成的雾气盘绕山间,宫崎到了。海边岩礁成群,风高浪急,据说这里也是有名的冲浪胜地,木村拓哉每年夏天都要来冲上几天的。宫崎的雨很有意思,前五分钟这片云在这条街上下,往走一个红绿灯就没雨了,再转一条街另一块云又开始下。

在鸡男店吃到当地最有名的鸡肉刺身。肝、肾、心、腿肉,不知用什么方法去掉血,生切了蘸酱油,口感很鲜嫩,也许用特别的佐料泡制过吧。当然最好还是配以清酒或烧酒,因为生食不化,酒可以解生食之毒。

到了九州最南端,鹿儿岛,樱岛火山冒出巨大的烟团,从早到晚不息。这里的生活情态更加悠闲,在不远的唐船峡可以吃到泉水挂面,当地人在泉眼上方接通水管,通到每一张桌上,用可转动的装置让水旋转,投入煮好的挂面,然后用筷子像捕鱼一样捞着吃,这种吃法本身的游戏性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全世界盖无第二家吧。

上一篇:霜降节气文艺文案下一篇:学二胡作文6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