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宗教人士工作 促进宗教和睦和谐

2024-05-07

做好宗教人士工作 促进宗教和睦和谐(共5篇)

篇1:做好宗教人士工作 促进宗教和睦和谐

做好宗教人士工作

促进宗教和睦和谐

5月19日,***工作队与***村7名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了座谈,通过贯彻学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把正常宗教活动与宗教极端、暴恐和民族分裂区别开来,引导鼓励宗教人士发声亮剑,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宗教人士在信教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驻村工作队积极做好宗教人士工作,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把正信和极端区分开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通过与宗教人士座谈,宣传党的宗教政策,逐渐打开他们啥都不敢讲的心结,通过宗教人士发声,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作用,引导他们把伊斯兰教主张的爱国、和平、团结、中道、宽容等教义贯穿到讲经解经活动中,达到团结广大信教群众的目的。宗教人士***通过与驻村工作队干部座谈,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脸上露出了喜色,他说,“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对我们宗教人士这么关心,我也不能不再发声了,我们维吾尔族也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我要用伊斯兰教义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适应的宗教知识,来教育和正确引导信教群众。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帮助村里办了这么多好事实事,作为宗教人士不能无动于衷,我要结合教义,向信教群众大胆讲解遵守国家法律、团结友爱规范人的行为准则、讲究卫生、计划生育、勤劳致富、关爱别人促进社会和谐等,而这些都在古兰经教义里都有依据。只要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符合新疆稳定发展社会和谐,我都会大胆地讲,做一名坚定跟党走的宗教人士。”***shi一个年轻的宗教人士,今年三十五岁。他说,他一定把伊斯兰教主张的爱国、和平、团结、中道、宽容、善行的教义讲经解经,教育广大信教群众确立正信、抵制极端,教育信教群众勤劳致富,教育群众做维护社会稳定的参与者。这位宗教人士家还积极投入生产,勤劳致富,做致富的带头人。他家养了70只羊,进行育肥,一年可收入几万元。今年他还准备盖富民安居房。他说,“党的政策现在这么好,我一定在群众中,结合古兰经教义,在信教群众中宣传党的好政策,为新疆社会稳定尽一份力。”

篇2:做好宗教人士工作 促进宗教和睦和谐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寺庙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把广大僧尼作为普通公民和基本群众,把僧尼工作作为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不断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拨付专项资金,实现了在编僧尼医疗、养老、低保全覆盖,免费为在编僧尼开展健康体检,免费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保险。同时,加快了寺院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的进程,提高了寺庙的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展现了区党委、政府对广大僧尼的特殊关怀和爱护,受到广大僧尼的欢迎。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自治区将认真落实创新寺庙管理的各项措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认真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维护正常宗教活动秩序,积极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正在召开的自治区两会上,广大宗教界委员们在接受采访时,纷纷结合各自实际,畅谈对党的利寺惠僧政策的认识。

“自治区结合寺庙实际,实施了寺庙„六个一‟活动和„九有‟工程,这些政策为我们学经、生活等各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各项利寺惠僧政策拉近了党和政府同僧尼心与心的距离,使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享受到团结、发展、稳定的成果,对此大家无不心存感激。”自治区政协委员、扎什伦布寺管委会副主任加孜·念扎说,“我们将倍加珍惜和维护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为西藏和谐繁荣做出积极努力。目前,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萨迦寺都建立了佛学分院,希望自治区能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爱国爱教僧尼。”

在自治区组织开展的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评选活动中,先进僧尼积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在广大僧俗信众中扬爱国正气,压制分裂邪气,教育广大僧尼遵纪守法、爱国爱教、专心修行,深入讲解党的利寺惠僧相关政策,引导僧尼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和守法意识,积极创建和谐模范寺庙,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广大僧尼中营造“人人争当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发挥了积极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界人士典范。

自治区政协委员、拉萨清真大寺教长亚古曾荣获“自治区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荣誉称号,他说:“拉萨清真大寺一直是拉萨当地伊斯兰教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还是部分外省区进藏的伊斯兰教信众的宗教场所。作为这里的教长,我不会辜负自治区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这份殊荣,再接再厉,逐步使拉萨清真大寺管理迈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更好地满足和服务伊斯兰教信众的信仰需求,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和谐稳定与团结进步,发挥好应有的积极作用。”

自治区政协委员、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珠康·土登克珠指出,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宗教界的政协委员提出了殷切希望。各寺庙代表要加强寺庙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积极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争做爱国爱教、遵规守法、提高造诣、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五好僧尼”,切实维护“宗教和睦、佛事和顺”的良好局面。

筑牢僧尼爱国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系列评论之十三本报评论员

着力抓好对寺庙僧尼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我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僧尼深刻认识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区广大僧尼正确的祖国观念、法律意识和公民责任感,筑牢他们爱国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使寺庙僧尼和信教群众与全区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我区目前有1700多处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寺庙僧尼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信教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历来是境内外分裂主义势力与我争夺的重点。长期以来,**集团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怂恿支持下,利用藏传佛教在西藏社会的广泛影响和**的特殊身份,不断进行分裂渗透和破坏活动,与我争夺寺庙领导权,企图使藏传佛教成为他们争夺群众、争夺人心的工具,使寺庙成为其从事分裂破坏活动的策源地。因此,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不仅是我区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性工作,是巩固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成果、开创寺庙工作新局面的需要,也是我区反分裂斗争的需要,是维护西藏稳定的根本措施。

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关键在于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找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与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寺庙法制宣传教育的结合点,紧密联系僧尼的思想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切实筑牢僧尼爱国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要结合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寺庙法制宣传教育,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反对分裂、抵御渗透为重点,大力普及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知识,引导广大僧尼深刻认识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转第三版)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系列评论之十三

本报评论员

(紧接第一版)要始终把反分裂斗争教育放在首位,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僧尼彻底认清**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抵御**集团和支持他们的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

要充分发挥宗教界爱国人士的作用,组织宗教界爱国人士,把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到寺庙和信教群众之中。要通过宗教界爱国人士言传身教,把实现西藏和平解放,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开辟西藏历史新纪元讲明白;把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最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讲清楚;把确立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西藏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伟大实践讲透彻;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在我们党的西藏工作历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讲充分;把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十分关心西藏各族人民,全国人民无私支援西藏,特别是以孔繁森为代表的广大援藏干部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真心实意为西藏各族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加强民族团结,努力做民族团结的楷模,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颂歌讲全面。

要充分挖掘藏传佛教倡导团结和谐的内容,组织有影响力的宗教界人士举办《弘扬团结和谐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专题讲座,编写和发放好《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行为规范》。要进一步充实学习教材,丰富学习内容,健全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僧尼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和“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僧尼的祖国观念、法制观念、政府观念和公民意识。

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的紧迫工作。我们一定要从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的高度,把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紧抓实,引导广大僧尼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切实筑牢广大僧尼爱国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僧尼教育显成效江达县主

题教育

2014-03-13 10:35编辑:admin来源:未知 评论:点击:91 “江达县深入开展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来,驻寺工作组向广大我们寺庙的广大僧尼交心谈心,宣讲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教育引导我们爱国爱教,多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通过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我充分认识到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同普乡宗玛寺民管会主任洛加表示,作为寺管会负责人,我要做出表率,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服从党的安排,维护社会稳定,依法管理好寺庙。

自江达县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各驻寺工作组与广大僧尼同吃同住、交心谈心、交朋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僧尼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全面了解寺庙的基本情况、僧尼的思想动态。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稳定是福等,提高了僧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了僧人爱国爱教的思想,树立了正确的宗教观。

在瓦拉、东多、宗玛、觉普、德登寺等各工作组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了寺庙爱国主义和法制宣传教育教育活动,做到了党的政策进寺庙、规章制度进寺庙、法律法规进寺庙、综合管理进寺庙等,帮助各寺庙逐步步入法制化、正规化的管理轨道。切实增强了广大僧尼的爱国爱教意识,增强了广大僧尼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驻同普乡瓦拉寺主题教育工作组深入瓦拉寺五明佛学院走访该院堪布、执法僧及学经班学员,深入开展面对面的交心谈心活动,调查了解该院管理层和学院的人员结构及思想动态。工作组在该院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要求学经班全体学员必须全过程参与主题教育,推进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回头看”工作;瓦拉寺寺管会和该院管理层要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学员集中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切实增强法律意识、祖国观念,严禁寺庙干预司法、行政、教育;工作组帮助该院建立和落实学员入学审批制,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完善管理办法,规范学经班管理,坚决防止学经班脱离主寺、自立门户、一寺变两寺等问题的发生;该院管理层要积极配合工作组清理劝退学经班中的外省区僧人、未成年僧人、有违法行为的僧人、非法出入境僧人、“回流”僧人和闲杂人员,进一步纯洁学员队伍。

驻德登乡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紧紧围绕乡情、寺情、民情实际,集思广益,专题研究部署寺庙法制宣传“回头看”工作,细化具体工作方案,把寺庙作为重中之重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扎实稳健推进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回头看”工作。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由工作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责任人,对3座重点寺庙和4个重点行政村实行分片包干,全权负责到底。强化、落实属地管理原则,确定乡党委书记为该乡寺庙管理第一责任人,乡党委政府8名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联系1座寺庙,切实敢管、真管、善管,把工作做在日常和平时。

通过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江达县各寺庙僧人纷纷表示:“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我们在寺庙民管会的带领下,更加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好寺庙的正常秩序,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伟大旗帜,一如既往地支持党和政府工作,积极发挥寺庙中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特殊作用,争当和谐寺庙。”

札达召开寺庙僧尼及驻寺干部 “藏汉双语”

学习动员大会

发布时间: 2015-02-09 18:22:51 作者:札达县委宣传部 来源: 《阿里网》编辑部 浏

览次数: 我要评论()摘要: 2月5日,札达县组织召开全县寺庙僧尼、驻寺干部“藏汉双语”学习动员大会。

2月5日,札达县组织召开全县寺庙僧尼、驻寺干部“藏汉双语”学习动员大会。县委常委、政协主席、统战部长石确旺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增亮,县人大副主任何世举出席会议,各寺管会、特派机构负责人,统战民宗干部、托林寺全体僧尼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利用五年时间以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僧尼自学、开展测试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僧尼运用“双语”能力,做好僧尼每日学习笔记和每月撰写学习心得、制定学习计划等工作。驻寺干部要把僧尼“藏汉双语”学习活动列入重要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强化督促,建立健全每日工作台账、结对帮扶学习台账、僧尼学习考勤表等工作制度机制,确保学习“双语”工作全覆盖,实现“藏汉双语”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会议要求,要认真办好寺庙僧尼“藏汉双语”各项学习活动,做好教材选取、配好教学力量、强化学习制度保障和学习成果转化等工作,把学习持之以恒地抓好。

本报日喀则12月2日电(记者 陈志强)今年以来,吉隆县不断加强寺庙管理力度,完善僧尼管理服务机制,促进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建立制度。建立驻寺干部包僧尼制度,指定1名驻寺干部联系负责三至四名僧尼,做到日走访、周谈心。建立僧尼联保体月例制度,定期组织联保僧尼交流讨论。建立联合会议制度,寺管会每月组织寺庙所在村委会、僧尼家属所在村委会等召开一次联合会议。

抓好结合。利用代办制、“连心卡”等载体,抓好寺庙管理与寺庙“六个一”活动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抓好寺庙管理与寺庙法制宣传活动的结合。做好僧尼藏汉双语培训工作,抓好寺庙管理与“双语”培训的结合。

建强队伍。组建寺情僧意信息员队伍,通过举办依法管理寺庙、藏传佛教历史专题培训班,提高驻寺干部业务水平。推荐自治区级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在寺管会、政协、佛协等任职,积极引导自治区级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在寺庙管理、维护稳定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建立台账。加强对僧尼持有移动终端的检查,建立僧尼微信、微博、QQ台账。为僧尼及其家人和社会关系人建立详细的档案,建立僧尼档案台账。详细记录僧尼外出念经的审批手续情况,建立僧尼日常动态登记备案台账。

篇3:积极引导宗教促进社会和谐

一、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宗教管理人才

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这一过程的引导者和执行者必然是广大党员干部。可以说,广大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宗教政策执行的好坏。从总体看,虽然我国宗教管理人才队伍虽然在不断扩大,但素质仍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1)是党的组织生活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展。良好的组织生活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识,提升自身素质的保证。只有在日常的党组织生活中,广大党员干部才能把自己在宗教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提出来,并就这一疑惑组织讨论,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讨论过程中消除疑惑,扩展眼界,增强对各种宗教问题的认识,形成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点。但在许多地方,党的组织生活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一位新疆南疆的地委书记曾经说过:“宗教群众一天过五次乃玛孜,而我们有的组织却五个月不过一次组织活动,长此以往,谁听谁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某些与宗教相关的领域中出现的疑惑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以至于越积越多,在浓厚的宗教氛围的影响下,其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立场不自觉地发生偏移,表现在遇到相关宗教问题时,往往畏首畏脚,常常采取绕着走或无作为的态度,以至于党的相关宗教政策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对宗教事务管理不力,导致出现了许多破坏社会和谐的宗教问题,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2)是专业的宗教管理人才队伍没有建立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的“五性”(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宗教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力度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光凭以往那种领导干部短时间内聚集起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然后靠其管理宗教事务的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由于是非专业人士,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功底不深厚,对党的各种宗教理论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体系,对当前的宗教形势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的时候,难免出现失误。如把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视为宗教迷信,强行禁止;在宗教问题上使用暴力等。只有建立专业的宗教管理人才队伍,这部分领导干部才能以雄厚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功底为支撑,研究现实的各种宗教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处理相关宗教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到勇于面对,依法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有理、有节、有序,防止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宗教行为的发生,从而保证宗教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

二、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

宗教界人士是广大信教群众的领路人,在信教群众中有重要影响,发挥着特殊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数宗教教职人员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爱国爱教,在宗教界进行民主改革和适应社会进步变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要想实现宗教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必须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宗教界人士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

1)是积极引导和推动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解释。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解释,对于维护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大信教群众对本宗教教义的理解和认识基本上都来自于宗教教职人员的宣讲和解释。教职人员讲的好,讲的正面、积极,教徒就朝着积极有益的方向去做,反之,就会走向反面,甚至走向极端。如伊斯兰教的“圣战”一词,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同个人的私欲作斗争, 第二层含义指在正义和正直的战争中努力奋斗),并不是民族分裂份子所主张的宗教极端活动和恐怖分子所鼓吹的暴力恐怖活动。通过伊斯兰教界人士用正确的“圣战”观念,向穆斯林群众进行宣传、解释,指引他们的宗教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正面和积极的影响。2)是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帮助广大信教群众形成和睦共处的心理氛围。1998年1月23日,李瑞环同志在与宗教团体负责人谈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时就曾指出:“我国各大宗教教义中的许多内容,比如伦理道德方面的一些要求,与现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我们所倡导的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宗教界对这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群的内容,要加以挖掘,加以整理,加以强调。”宗教教义中有许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的内容。如我国各宗教倡导的伦理道德都有弃恶从善的内容。佛教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基督教的‘荣神益人’、道教的‘慈爱和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再如,我国各宗教都具有爱国的传统。佛教倡导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坚持的‘护国爱民’、伊斯兰教的‘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天主教的‘爱国爱教都是天主的诫命’、基督教强调的‘一个好基督教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个基督徒的本分’,都主张坚定不移的走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道路。因此,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宗教界人士要深入挖掘符合时代要求的宗教教义思想,加强在信教群众中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信教群众对宗教教义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宗教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3)是教育和引导宗教界人士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抵御境外宗教渗透,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社会环境。近年来,随着外国宗教势力对我国的宗教渗透力度的加强和我国封建宗教特权思想的沉渣泛起,一些宗教界人士深受其影响,在宣传宗教思想,传播宗教福音的过程中,披着宗教外衣,打着宗教的旗号,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分裂破坏活动,严重扰乱我国正常的宗教秩序,破坏了宗教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教育和引导宗教界人士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宗教活动,宗教界人士才能站稳政治立场,才能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出发,高举“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旗帜,自觉抵制腐朽的宗教特权思想的侵蚀,抵御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从而营造良好的宗教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提高信教群众的认识水平,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共同促进社会和谐

信教群众具有两重身份:一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二是信教者。二者有先后之分。信教群众,作为社会的公民,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然后才是信教者。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教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不信教群众一起,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信教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广大信教群众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其价值理念往往处于懵懂状态,还不甚清晰。如果没有合理价值理念的引导,很容易失去了自己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在信仰宗教过程中,往往被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他们反对党和国家的武器,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信教群众,用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他们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他们规范自己的宗教行为,自主支配自己的宗教行为;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他们接受社会主义的先进理念,自觉去除宗教中的一些腐朽落后成分,做到理智的信仰宗教;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待人和睦,团结友爱,从而为实现宗教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2)是教育和引导信教群众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宗教信仰自由并不等于宗教自由。不受任何约束的“宗教自由”是不存在的,是违背人民利益的,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要求的。为此,200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要求广大信教群众所从事的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范围之内。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宗教工作部门要引领信教群众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真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促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之间、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之间相互理解、互相尊重、互不歧视,保持和谐顺畅的关系,共同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摘要: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 因此,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宗教的进步。和谐社会建设更是如此。社会要想实现和谐, 必须加强对宗教的引导, 充分发挥宗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这也是我国当前宗教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党员干部,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

参考文献

[1]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1982.

[2]龚学增主编.宗教问题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

篇4:做好宗教人士工作 促进宗教和睦和谐

关键词:高校敌对宗教势力宗教渗透对策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一定地影响。作为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高校也应积极采取主动措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渗透本质,增强分辩能力,对于抵制敌对宗教势力对高校的渗透意义重大。

1.正确认识宗教渗透的本质内涵

1.1宗教渗透的概念

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宗教组织或者打着宗教旗号的其他社会势力,对我国实行的以颠覆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国统一和稳定为目的的反动政治活动,绝不是宗教方面的友好往来。宗教渗透的实质是政治渗透,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和颠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的区别

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这些活动是以宗教自身作为媒介开展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双方友谊、加深相互理解的宗教间文化友好性活动。宗教渗透却是在宗教的名义下进行的政治破坏活动,它的目的不在于争取到多少信仰者,而是通过传教最终达到控制整个民族的邪恶目的。

2.高校宗教渗透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而敌对势力对高校进行宗教渗透,会给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个人信仰、成长环境等带来严重消极作用,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2.1制约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定力不强,无论是理想信念的确立、思想品德的培养,还是文明习惯的养成、美好心灵的塑造,都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敌对宗教势力披着“友善”的外衣,容易捕获青年学生的“芳心”,给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2.2动摇大学生坚定的科学信仰

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科学精神是其矢志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是每一位有着远大理想、抱负大学生的必然选择。而敌对宗教势力的核心是有神论,宣扬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封建迷信歪理,与科学相违背,大学生一旦被洗脑,科学知识教育就变的举步维艰。

2.3扰乱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和谐校园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养成有着积极的熏陶作用。然而宗教渗透势力时常暗地里进行宗教集会、朗诵经书,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秩序,给教学、安全保卫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3.敌对宗教势力向高校渗透的主要方法及手段

3.1外籍人员通过课堂或学术交流

为了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很多大学生都乐意与外教接触交流,共同探讨生活、学习、旅游、习俗等方面的问题。随着交流的增多,一些外教宗教徒便开始向他们灌输宗教理念,宣扬宗教功能,在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宗教渗透。

3.2利用协会、社团、老乡会、慈善组织

高校里各种社团、协会、老乡会林立,尤其对于大一新生,怀着对新学校的好奇,抱着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的心态,会积极主动加入各种社团、组织。可是一些敌对势力隐藏在这些组织的名义下,趁机进行宗教思想传播。另外,一些宗教组织在校内成立扶贫、助残等慈善小组,积极向经济困难或身有残疾的学生援助,利用学生的感恩心理,趁机进行宗教宣传、拉拢其加入宗教组织。

3.3利用宣传资料

通过在校园内散发书籍、传单、光碟等方式,向同学们传递宗教知识,这些宣传资料一般制作精美。一些同学总是抱着看一看、听一听无所谓的态度,阅读甚至收藏,长期耳濡目染之后就信以为真了。

3.4利用互联网、电子通讯设备

互联网因其快捷、方便、低成本而为广大学生所青睐,成为其学习、娱乐、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据中国民意网调查,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两小时,且有进一步发展之势。与此同时,敌对势力也看好了这条“快船”,据统计当前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中文网站就达1500多个,其中不乏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之举。

4.高校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的主要对策分析

4.1加大马克思主义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高度的实践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利用课堂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使大学生掌握国家关于宗教的法律法规和党的宗教政策,可以增强其对唯物论和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辨别能力,帮助大学生认清宗教的本质、根源及危害,使其对反宗教渗透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

4.2加强外籍人员管理,明确我国宗教政策

随着我国的国际化发展,高校中外教、留学生不断增多,其中个别别有用心者趁机进行宗教渗透,这就要求学校要严格外籍教师审查管理,经常与其沟通、交流,使其明白我国我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等政策法规。并建立实施监管机制,确保高效的教育稳定、人员可控。

4.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对困难学生人文关怀

高校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积极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动手和思维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从而使违法的宗教活动无空可钻。

4.4健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环境

高校应按照“高度警惕、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协调联动、依法依规、务求实效”的要求,联合学校的统战部、宣传部、保卫部、教务部、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建立健全多联动机制。最终实现“禁止宗教活动进校园、禁止宗教行为进校园、禁止宗教言论进校园、禁止宗教服饰进校园、禁止宗教思想进校园、禁止宗教信仰进校园”六项禁止的目标,确保校园环境和谐稳定、安全健康,引导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8条.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 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Z]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194-195.

[4] 吴静,宗教渗透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篇5:做好宗教人士工作 促进宗教和睦和谐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采取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把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由干部拓宽到各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由乡村干部拓宽到阿訇、乡佬和场所负责人,由成人拓宽到青少年,并将学习政策法律法规与开展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一是把民族宗教工作内容列入县委党校定期举办的科级干部培训班教学课程。每年举办一至两次全县乡(镇)、村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班,使基层干部全面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会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的矛盾和纠纷。

二是协助县伊协连续20年每年举办一期全县清真寺阿訇、寺管会主任培训班。邀请县、乡(镇)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关部门领导或专职人员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当前形势政策;基督教、佛道教则采取定期培训或以会代训的方式,引导教育本教骨干信徒学习宗教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情况,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基督教每年定期召开全县传道员学习培训班,佛、道教每双月召开一次场所负责人和教务主持人培训例会。

强化制度建设 健全完善民族宗教工作的长效机制

我们始终把民族宗教工作制度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常抓不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民族宗教工作制度。如对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的培训制度、不安定因素排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县领导与民族宗教上层人士交友联系制度、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制度、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例会等10多项工作制度。

从2003年起,叶县实行了民族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县政府都与各乡(镇)签订“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书”,把民族宗教工作任务具体到各个乡(镇),明确属地管理责任。

2005年,叶县又进一步把民族宗教工作列入“2005社会事业及社会稳定目标”;始终把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建立了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和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坚持周排查和月汇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深入现场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各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为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全面情况,印制了《民族宗教工作不稳定因素排查表》,通过排查,切实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以开展大型活动为载体,营造民族宗教良好工作格局

为切实提高全县宗教工作干部、宗教界人士及广大信教群众的政策理论素质、法制观念、科技水平和形象意识,自2002年以来,我们在宗教界深入开展了“三学一树”(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树立新形象)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信教群众消除了思想上存在的“只管信教修行,不涉俗世”的糊涂认识,思想觉悟明显提高,进一步知法、懂法、用法,形成了一种比学习、比致富、比守法、比贡献的良好社会风气,涌现出了一大批勤劳致富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先进典型,达到了信教群众思想受教育、经济得实惠、社会保稳定的目的。

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全县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五比五争”活动,即:比协作服务,争做支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比稳定发展,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镇);比团结合作,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比文明守法,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比互助友爱,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民族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民族界上层人士的作用 妥善处理民族纠纷事件

县伊协成员、清真寺阿訇、乡佬及回族知名人士在回族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回族群众,在引导教育回族群众、处理涉及民族纠纷等问题时方法灵活,措施得当,能够起到党委、政府和穆斯林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是我们民族工作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因此,我们平时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与沟通,每逢春节、节假日和回族群众的节日,都会到他们那里表示祝贺,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时刻关心他们的工作、生产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政治上给荣誉(如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树立先进典型等),经济上给实惠,使他们经常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一旦党和政府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利用自己在回族群众中的影响力、感召力,愿意站出来为党委、政府说话。比如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他们往往能够发挥出党和政府有时难以替代的作用。

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依法抵御宗教渗透

上一篇:圣诞晚会活动下一篇:有关大学开学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