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政策如何彰显公共利益-MPA公共管理课程作业

2024-05-20

房价政策如何彰显公共利益-MPA公共管理课程作业(通用4篇)

篇1:房价政策如何彰显公共利益-MPA公共管理课程作业

公共管理课程作业

房价政策如何彰显公共利益

班级: 姓名:

房价政策如何彰显公共利益

房地产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在社会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房地产作为商品同任何商品一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房价(房地产价格)是指建筑物连同其占用土地在特定时间段内房产的市场价值,即房价: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是房地产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房价的价格定位由多种因素构成。为突出研讨的针对性,避免全面论述造成离题万里,本文所指的房价政策仅仅从城市商品房的房价作为论述对象,浅谈房价政策体现了公共利益的几个方面。

一、房价政策和公共利益的基本定义

房价政策全称应该就是指房价调控的政策,房价调控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稳定市场房价。公众在对房市走势和房价预期观望的同时,也对政府的调控行为和调控效果予以观望。

公共利益是指共同体内的利益,是相对于共同体内的少数人而言的,客体对共同体内的大多数人的主客观统一的意义。房价政策中所追求的公共利益是谁的利益,广义的说是包括了房地产行业产业链的各种利益团体、以居住为购房目的地刚性需求人群、以投资为目的地的投资人群。狭义的说其追求的公共利益应该是以以居住为购房目的地刚性需求人群。简单的说应该是指符合绝大部分公众的购买水平,以不影响到绝大部分公众日常生活

质量的房价水平,且这种房价水平能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健康和谐发展。

二、房价政策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市场供求不平衡矛盾比较突出。虽然,近年来国家针对房价过快上涨采取了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控制二次购房与投机性购房、控制拆迁规模等宏观调控的方式。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房地产市场供求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地价、建筑材料、商品房品质提高所带来的开发成本增加,未来2—3年我国房地产价格仍将保持较快的上升趋势。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已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且先后采取了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手段。具体而言,目前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主要有:

一是采取直接限购等行政手段。限购就是限制购买,规定购买的数量,是指商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得到很好的销售业绩而采取的一系列促销手段,往往是一些特价和降价的产品,为了防止其他商业伙伴以及同行业恶意抢购所采取的一种商业手段。限制购买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炒房者的直接投资行为。

二是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

三是提高住房交易相关费税,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但从目前情况看,并不一定能抑制购房需求,所有 的费用最终都要加到房价上,反而直接推高了房价。

四是采取加息措施。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通过加息,可以使对房地产投资作为目的的投资人的资金链受到打击,从而抑制房地产行业中过分的投资行为,但是同样也会加重中产阶级的刚需人群的承受能力,是一把双刃剑。

三、房价政策彰显公共利益要实现惠民

(一)房价政策在微观层面如何体现惠民

对于房价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的新要求,深化城镇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不能无限期拖下去,需要制定时间表。房价政策要彰显公众利益,就是要针对以居住为目的的大部分人群为对象,真正做到惠民。房子不是普通的商品,是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必须品,是关系到人的基本生活条件。也就是以前计划经济时代所说的属于国家控制的商品。国家就有责任来调节住房差距和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住房。

目前中国住房价格飞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超过大部分一般家庭收入的水平,很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不是一个国土资源部、一个城乡建设部可以解决的。应该由国家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来给予解决。

要以法律规定土地制度、住房制度,保证解决住房问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除了满足住房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用地需要保障,如农业、工业、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等等,都很需要有一定的用地比例。现在国家控制18亿万亩农田,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吃饭问题。所以必须要用法律来调节各种用地关系,限制乱占滥占土地。要用法律来调剂住房的不均等,保证低收入者有房可住。要用法律来遏制炒房谋取暴利,抑制建房获取暴利。就当前来看,国家在土地源头遏制房价高涨,不是抓住房价飞涨的要害。本来按照规定,购买土地就应该付全款,分期建设的,可以分期征用土地,分期付款,分期建设。造成现在这样的原因,还是利益集团所造成的。若按法律规定,2年没有建设的土地应该无偿收回,超期的按土地成交价15%收取滞纳金。这一点能够做到的话,开发商囤积土地的现在肯定会减少。要从根本上解决房价高涨的问题,要综合改革供地政策,平衡住房供地问题。就是将住房供地在一定时间内按比例出让,同时将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比例按实际情况适当调节。

要用税收政策来调节建房、遏制炒房和抑制过度拥有住房。税收调节建房暴利,就是要根据当时的住房开发力度,当开发商的利润超过一定比例的时候采取阶梯式收税,使开发商自觉控制楼房价格。税收调节炒房的获利,就是在当前住房还有很大缺口的情况,遏制过度炒房谋取暴利。税收调节过度拥有住房,就是要利用税收调节有房人与无房人的社会利益均衡,把有能力住大房子的,调剂出部分资金,统筹建设廉租房。

现在国家建立住房信息库是可行的。住房登记都已经实行实名制。只要把全国的住房情况统一起来,就有可能使用税收来调

节住房建设,就有可能遏制恶性炒房和抑制过度拥有住房。

一是基本家庭以户籍登记为准,同一户籍拥有一套住房,就以一套住房/户籍人的平均数计算。同一户籍内多人拥有多套住房的,以多套加以平均计税。一个人拥有多套住房的以一个人拥有多套住房计税。

二是多套住房的计税方法可以用加权平均法。因为一个拥有2套住房的面积可能在同户籍内人平均不足30平方米。人均不足30平方米的,不计税。超30平方米部分计税。30平方米的基数可以按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逐步增加,最高不超60平方米。

多套住房计税以累进计法。人均30以上—40以下平方米,按低税率或者免税。人均住房面积超40—60平方米的一个税率。60—80平方米的一个税率。人均100平方米的和别墅的税率加一倍,以后每增加50平方米税率翻番。

因为就国家目前住房状况,人民住房水平保障在人均30平方米的话,三口之家就有2居室1厅1卫1厨房。人均40平方米就可以做很好的布局,住房设计好的话,还可以有小书房。超50平方米的住房就很宽敞了。人均100平方米住房是属于奢侈消费了。特别是国家土地资源有限,在特大城市的土地资源更是寸土寸金,有必要限制过高的住房消费。同时将调节消费的税费用于建设低收入者保障住房。

三是出租房税收的扣减点同样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住房标准来设立。租房税不再加征收物业税,由租金税收直接调节。也

是防止双重征税,增加租房者负担。

四是人们的住房情况完全可以建立全国统一信息库,住房登记采用实名制,身份证是个人的唯一识别码。建立全国统一住房征税系统,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为各地都有房地产登记系统,把数据集中起来,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全国购房购地情况。同时加强纳税管理,建立要求个人申报制度,一部分没有进入房地产登记的,由个人申报。故意隐瞒的,一经发现按同级最高税率加倍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同时按有关刑法处置。

五是合理的房地产投资是应该得到保护的。但是,就当前中国的住房状况,首先是需要解决无房住的问题,特别是在土地供给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更需要去积极住房难的问题。其次才是物业投资。住房物业投资控制在一个时间内实际控制两套住房,一个时间内总量超过两套的,就得加税。一年内总成交超过3套的增加所得税,或者成交面积超600平方米的增加所得税。

六是物业税的征收比例应该以套数和面积的加权作为纳税依据。起点就如以上所说的作为物业税起征基点。以后按照全国住房状况和土地供给总量状况调整。但总原则还是取高补低,严格控制个人拥有大面积住房。

七是以假名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炒房,一经发现,给予高额课税,情况特别严重的刑法处置。所以在第四条当中就要求个人申报物业情况。为此税法应该做出更加严厉的处罚规定,让作假者不敢冒险。

八是远郊住房和中心城区的住房问题,可以参照土地定级范围确定纳税比例基数。现在全国各城市都有土地价格评估,对各区位、地类都有较为详细的评价。所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困难的。至于农村宅基地则用各地规定的土地面积做基准,一般情况不纳税。有经营性的则应该交税。

(二)房价政策在宏观层面如何体现惠民

根据国外房地产的发展经验来看,房价并非不可控。面对国内房价疯涨带来的经济泡沫和广大普通市民买不起住房的不和谐局面,政府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唯一职能机构,应该着重强化政府的行政职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抑制房价。

一是加快住房保障法制建设,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住房的准公共物品性质以及地方政府的责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面对我国房价持续上涨,中央政府连续调控,但是

都未能很好地阻挡住其上涨的步伐,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越调控涨速越快的情况。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对住房的准公共物品性质的认识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未能以法律的形

式强化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责任,因而也就没有触动开发商的垄断地位以及官商勾结的灰色利益链条。根据国际经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功之处在于立法明确、法制健全,法律明确规定政府对住房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是全面反思开发商模式,强化政府的行政职能,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商人天生具有逐利性,把住房这种特

殊商品的保障寄托在商人身上是不现实的。尽管商品房

是规模生产,由于开发商建房和售房的垄断地位,这种规模生产虽然带来了建房成本的边际成本递减效应,但是住房的房价却不降反升。国外经验表明: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担负着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的职责,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体现。

三是推动地方政府 GDP 增长观念的积极转变,强化调控政策的贯彻力度。地方政府必须要转变观念,明确房地产行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它是一项具有民生性的过程,而不是政府

盲目追求 GDP 政绩的工具。从房地产市场化的历程来看,它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技术革新和资本增值,因而也就无法成为支撑起各地区产业体系的支柱性产业。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从观念上进行积极的转变,控制房价以减少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来刺激消费市场,推动 GDP的健康增长。

四是完善各项宏观调控手段,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在土地政策上,进一步改革住房用地的审批与拍卖制度,在不影响居民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前提下,削减商品房的审

批面积,大幅度提高经适房、廉租房的用地供给,以保障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求。同时,对从事经适房、廉租房建设的开发商给予各种政策上的优惠,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开发商投入到经适房、廉租房的建设中来,以满足广大城市中低层收入者的住房需

求。在信贷政策上,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的

信贷支持力度,在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的同时,注意保护和支持居民自住的购房需求。信贷部门应加强房贷资格审批和监管,控制房贷风险,打击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在税收政策

上,积极地改变思路,变“抑制供给、抑制消费”为“增加供给、引导消费”,同时开征物业税,使拥有多套住房和高档豪华住房的消费者承担高额税金。

结 语

房子不是普通的商品,是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必须品,是关系到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房价政策要彰显公共利益,是要充分体现惠民利民,既通过行政、税费、调息、限购等调控手段去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稳定市场房价,从而使以居住为目的的大部分刚性需求人群能够有能力购买和消费,使房地产行业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当然,房价政策的规划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到实践的过程,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尤其显得难度重重,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有力调控下,房地产一定能够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发展轨道,真正彰显狭义但却是大众的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公共利益 2.百度百科 房价调控

3.宁伟 程中华 中国房价调控目的及手段浅析 《中国市场》 2011年第52期

4.王 军,兰 旋 国外房价调控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年 9 月

5.时寒冰.应对房地产开发商模式进行全面反思[N].上海证券报,2007-3-29.6.蔡立宇 浅谈十八大报告惠民政策温暖人心 百度文库 7.张永胜;左祥;;2009年房价上涨因素分析及2010年房价走势预测[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0期

8.陶新桂;;房价飙升的原因分析[J];中国市场;2010年22期 9.王耀林;吴福进;;被忽略的房价上涨因素——谈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规范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5期

篇2:房价政策如何彰显公共利益-MPA公共管理课程作业

关键词: 《公共政策研究》;双语教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62—03

2008年初,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在多年开展研究生课程精品建设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选定了20门课程深入建设,其中行政管理专业确立双语教学的《公共政策研究》作为精品课程。2009年9月,它获得江苏省优秀课程称号。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建设经验和问题得到较好地总结与概括,故以此文与同行探讨。

一、课程建设的意义

首先,在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公共政策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基础性地位,如《公共政策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全国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南京理工大学(下称我校)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科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就突出体现了以政府及其公共政策作为研究对象的特色。所以,《公共政策研究》课程作为我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位置。

其次,从人才培养目标看。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管理者,也为公共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培养具有扎实理论根基、具备一定研究方法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者和研究者。在知识传授方面,政府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的政策活动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行政学领域的学术动态和前沿理论,具有较强的政策问题分析能力,具有相当的专业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最后,从起源和发展看,公共政策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美国社会开始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与社会问题。此外,二战后国际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使各国公共政策的研究,以及制度、宗教、意识形态等对公共政策影响的研究,成为公共行政学理论与实践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使公共政策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研究领域而得到广泛接受 [1]。就此,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并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我国公共政策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但大多研究成果是将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运用于中国的成果。从学科缘起的社会背景、思想体系和学科构成的基本内容看都是英语国家话语体系的。无论是基本概念、理论体系还是研究路径、方法还是最新发展都带着英语思维和西方文化的特征,因此对于国内公共政策学科而言,无论是研究还是教学都不得不面对学东渐过程中“舶来”和“跟进”境况,而要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回到其发生、发展的语言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综上,无论从学科地位、培养目标还是学科的“舶来”及相对落后的属性看,要使研究生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获得较强的政策分析能力,并具备相当的专业外语听说读写水平,选择能够为经济的繁荣和政府提高政策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决策工具、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应用性极强、具有独立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公共政策学科,尽可能地回到学科发生和发展的母语语境,对于教学主体和对象能够追踪当前世界性政府改革中最新的政策发展,把握公共政策的本质,掌握科学分析方法和民主政策程序,提高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我校确立《公共政策研究》以双语教学的形式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二、建设途径与教学手段

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公共政策研究》双语精品课程采用外文教材或讲义、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课时达到所开课程总课时50%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它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对公共政策学科知识的中英文不同表述进行比较学习,了解基本专业外语,促成公共政策学科及教学双方概念形成和学术发展。通过双语教学,使硕士研究生对公共政策有相当程度的理性认识和见解,能运用原理分析、反思现行重要政策,掌握制定、执行政策的常用方法与技术,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质量,为本专业其他专业选修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学生的专业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知识理解政策现象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体的建设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中除使用中文外,50%以上的时间使用英语,使用英文PPT和外文教材进行教学,使师生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中获得知识;(2)关注时势政策,师生共同进行调研和分析,做出政策评估,使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培养现实关注和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和思维习惯;(3)关注典型案例,师生共同进行资料收集和政策应对讨论,做出口头的和书面的案例分析,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利用公共政策领域较为前沿的原文专业材料,通过翻译、背景资料收集、关键术语解析和讲台讲解和小组辩论等形式,使学生直接接触课程领域的前沿知识,提升专业英语阅读、理解和交流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5)注重实践环节,邀请实务部门领导及有关专家进行讲座,也走出课堂参观访谈,深入社会实际;(6)组织具有较好英语水平和丰富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学团队,以教师组方式由两或三位教师共同完成课程计三个学分、四十八个学时的教学任务。

经过两轮教学积累,《公共政策研究》课程形成了授课和课外讲座相结合、现实案例制作和分组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外文材料分组研讨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多模式课程教学格局。在传统的由教师讲授介绍课程基本框架和理论之外,采用了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和网络交流等教学形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授课。由教师采取板书授课和多媒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整个授课过程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板书为辅。在我校《公共政策研究》的课程中,教师自己制作、积累了近300张教学用英文PPT用于课堂演示,并收集了教学用案例近200个,积累了500页教学文档。在教学方式上,公共政策研究双语教学引进了第二种教学语言,使本来就属于舶来知识体系的课程回归到英语情境,使得学科发展历史、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在本原的语境中得到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外语的把握程度。同时,课堂讲授前,指定了国外比较成熟的教材,每次上课时都布置学生课后研读教材的指定部分与一些相关的期刊文章,鼓励他们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心得和体会。另外,教师还十分注意将专业学术前沿的优秀成果吸取、充实到教学中,介绍给学生,以确保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

其次,案例分析和讨论。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穿插性的由教师结合时势提出本地性、可接触的案例(如2009南京市旅游券发放政策的评估),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社会,对政策案例进行评估分析,进行课堂演讲并与其他组成员交流辩论,由教师现场点评,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课堂讨论中,教师听取学生的讨论并共同参与,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既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丰富和更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与扩展,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独立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进行的交流辩论,对于学生沟通、合作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再次,英文专业文章的研讨。由教师提供专业领域较为前沿的英文学术文章,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原文翻译、文章结构介绍、背景知识综述、关键术语深究、读后文章评价等环节逐个展开,再与教师及其他小组同学交流互动。这要求学生在课后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查找大量相关文献并深入研读,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既学习了专业英语,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英文资料的能力,通过小组组长分配,同学能够各自根据自己的任务完成作业,进行课外的讨论,课堂上各组组员相互提问,相互了解学习情况,同学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互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性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较好的研究性学习和科研训练方式。

最后,是课外讲座、网络交流与不同的课程考核形式。任课教师密切关注并注意收集院系及周边高校与课程领域相关的学术讲座信息,组织学生参加。《公共政策研究》课程的特点是学科信息量较大,如何利用课下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课程建设期间,教师和学生申请了课程专属的网络交流平台,共享各种相关的学术资源,并定期更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在这个平台上同教师探讨,很好地利用了网络进行教学,给学生的信息量加大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提高了效率。课堂上布置的原版教材和参考书目、文章的任务,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的交谈定期抽查。此外,课程采取了与其他课程不同的考核方式,即除将考勤记入总成绩(10%)保证出勤率外,还以形式灵活的平时作业(30%)和非命题式的结课论文(60%)等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在保证基本的教学秩序的同时注意学生个性发展。

此外,课程建设还加强了教学管理的环节。一方面,采取授课组方式进行教学,所有任课教师按照研究生院相关规章制度组织教学,由主讲教师负责课程总体协调和安排,授课组内部实行所有教学文档共享和交流。另一方面,由我校研究生院牵头,联系课程所在单位的督导小组,组织经验丰富和教师定期听课,并在学期中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以座谈和书面形式对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做出总体评价。之后再举行专门的教师研讨,针对学生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认真研究,特别是对其中的建设性意见进行了汇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和改革。

三、课程建设特色与存在的问题

我校《公共政策研究》的课程建设努力保持特色、凸显优势。

首先,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公共政策概念、理论和方法阐述。《公共政策研究》是我校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采取双语教学的形式既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又有利于双语教学自身的不断发展。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双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运用外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以中文为辅助手段来传授学科知识。通过课堂授课和材料阅读讨论等形式的课程信息转播的角度看,双语教学形式以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基本目的,以培养新一代研究队伍为长远目标,通过使用外文原版图书,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把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现引入教学,不仅可以较扎实地传授书本知识,还能够关注学科最新动态和理论前沿并将这些内容反映到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学科专业方向。

其次,采用教师组形式完成共三个学分的授课任务,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师授课形式,教师之间合理分工,密切合作,由不同学缘和专业教师带给学生不同背景知识和新鲜感觉。课程组的教师来自具有不同学术传统的高校,知识结构互补,极大地完善了课程的知识体系。他们分工明确,侧重点各不相同,或者进行理论分析,或者进行案例讨论,或者引导外文专业论文研讨,有效合作,保证了课程质量。课程教师组成员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总体比较年轻,已获博士学位的成员比例为80%,中级以上职称比例达100%,结题和在研的国家、省、部、校级课题有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达40余篇,均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读说写能力。教师组成员均从事《公共政策》相关课程二年以上,在公共政策课程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学术资源。同时,教师均为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双语教学体系的骨干教师,在双语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积累,能够在不同层次、不同课程穿插回游,相互促进。

再次,课程着重于书本和社会现实、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着力于能力培养,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开放式互动教学格局。第一,在课堂讲授(总计15学时,占总学时的30%)过程中随机提出理论性问题,学生以数分钟的思考时间参与讨论,能够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和语言组织能力;第二,采用了案例分析、讨论和辩论等教学形式(总计15学时,占总学时的30%),增强了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三,以较近期的英文原文期刊学术文章为材料,让学生进行分组解读和讨论(总计15学时,占总学时的30%),学生通过独立查阅,并围绕某一论题收集、整理、综合资料,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在整体结构上把握全文,弄清原文材料的观点层次并进行宣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当然,我校《公共政策研究》课程建设在努力形成自身特色的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建设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逐年积累的基础上逐步解决。其中最棘手的是如何确定双语教学中的英语使用度的问题。教育界取得共识的双语教学有三种状态[2:其一是“过渡型”双语教学,适用于学科教学的早期阶段;其二是“保持型”双语教学,适用于学科教学的中期阶段及科学科目的;其三是“浸入型”双语教学,适用于学科教学的后期阶段及以英语及其文化为背景的科学科目。在研究生层面开展双语教学,应该运用“浸入型”模式,但是,由于生源限制,研究生们一般在阅读、理解方面能力较强,但在听、说、翻译等方面较为薄弱,要让他们在课堂上完全听懂外语讲授的专业内容比较困难,这就使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境地:不使用一定比例的外语不行,但如果过分追求外语讲授比例,则可能造成对学科教学的忽视。因此,我们本着“量力而行,尊重实际”的原则,采取的是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并部分使用汉语讲解,但PPT全部用英文,主要专业语汇与汉语对照,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陈述、讨论。就此而言,需要继续探索新的适合于师生英语水平的教学途径和手段,逐步提高英语的使用程度。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科学: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篇3:智库如何做好公共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评估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于公共政策评估的准确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根据我们的理解,公共政策评估就是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对政策体系、政策过程和政策结果的质量、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或判断的系列活动。其目的是改进公共政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可实践性,促进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早在20世纪初,公共政策评估就随着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而在社会研究和政策研究中得以运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开展了广泛的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性日渐突显。

首先,公共政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进行公共政策评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总规模显著扩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按2005年不变价),1995年全球经济总量达到34.4万亿美元,2013年则达到56.5万亿美元。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全球经济规模扩大了60%以上。在经济规模显著扩大的同时,政府公共支出的比重也明显上升。OECD国家用于社会领域的公共支出在1990年占GDP的17.5%,而在2013年则占到了GDP的21.7%。1990年,中国公共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为16.5%,2013年,这一比重达到24.6%。这些变化说明,公共政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强。一项正确的公共政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大,一项错误的公共政策所起到的消极作用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制订公共政策所要面临的利益格局日益复杂。一方面,日益深入的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使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大城市,聚居了不同国家或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另一方面,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并日益成为全球性现象。国际知名的发展和救援组织联盟乐施会(Oxfam)在2015年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世界财富总量的48.2%,并且这一数字还很有可能在2016年突破50%大关。在这样的社会利益格局之下,公共政策制定者需要更清醒地认识到公共政策对于不同群体的影响,需要通过政策评估推出正确的公共政策,避免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激化,促进社会包容、可持续发展。

第二,随着经济分工和社会形态日益复杂,公共政策决策的难度不断上升,要通过评估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持续推进的工业化使人类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信息技术革命则使全球形成了联系密切的网络化社会。这些变化使得公共政策议题越来越广泛,除了经济增长、社会建设、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环境治理等传统政策问题外,气候变化、网络犯罪、恐怖主义、文化冲突、食品安全、虚拟社会管理等新的挑战也纷至沓来。同时,制订公共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面临的制约也更加复杂多样:既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因素,也包括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因素;既包括全球性因素,也包括区域性因素;既包括社会整体性因素,也包括各类群体各自的特殊性因素。因此,制订正确的公共政策,不能仅凭决策者的历史经验和主观判断,还要通过专业机构的深入研究和系统评估,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

第三,有效落实公共政策,必须进行政策评估。制订正确的公共政策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正确的公共政策落到实处。在很多情况下,政策实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不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政策不能很好地得到执行的问题。公共政策是由行政机构来执行的,但行政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往往拥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这使得行政机构可能会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驱使下,对政策进行选择性执行,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引入政策评估,来消除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弊端,确保公共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第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离不开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评估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且要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的积极作用。通过政策评估,可以使参与国家治理的社会各主体充分表达意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平衡利益,消除分歧,形成治理合力。还要看到,政策评估也会反过来促进公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政府智库在政策评估中的明显优势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及其所触及利益格局的复杂性决定了政策评估主体的多元性。评估机构不仅包括政府部门、立法司法机关,也包括各类智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其中,政府智库作为一类特殊的机构有许多优势,在政策评估中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府智库既贴近决策层,又独立于其他政府部门,其评估具有信息充分与相对客观性的优势。与其他智库相比,政府智库往往更加了解政策制订的初衷和过程,特别是了解政策制订过程中的各种考量和权衡。与行政部门相比,政府智库既不制订政策,也不是执行政策的责任机构,由中央政府或综合管理部门授权开展第三方评估,既能保持超脱的地位,又不会陷入具体事务,既能够从全局和战略的视角分析问题,也能够从现实和可操作性的角度评估政策。这些都有助于其更加客观公允地开展政策评估。

第二,政府智库受托于国家,由公共财政提供资金支持,所做的评估更能体现社会责任感和公正性。政策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历较复杂的分析研究和评估过程,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在评估实践中,不同的经费来源往往会对评估的公正性产生影响。非官方智库会常常面临着经费不足和保持公正性的两难困境。如2014年,《纽约时报》报道了美国学者布鲁克?威廉姆斯关于智库透明性的一系列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大西洋理事会等华盛顿十余家重要研究机构近年来接受了外国政府数千万美元的资助。这些捐助使得自我标榜为独立、客观的智库日益沦为捐助国的游说机构。与民间智库相比,政府智库受托于国家,与所评估的项目没有直接的利益纠葛,有公共财政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保障;政府智库也更具有服务于国家利益的责任感,更容易摆脱社会利益集团的影响,使政策评估更加公正。

第三,政府智库具有沟通渠道和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其评估更加准确。拥有充分而准确的信息,是做好政策评估的必备前提。在实际评估工作中,获取全面的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其他智库相比,政府智库一方面与政府部门有良好的沟通渠道,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权威信息;另一方面,政府智库更具社会公信力,也更容易了解民意、汇聚民意。这有助于其获取更加充分的评估信息,促使评估更加准确。

当然,政府智库作为政府的组成部分,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其领导人受命于政府,在做政策评估时如何排除强势权力部门的干扰,是政府智库面临的切实的挑战。

专业、科学和开放,做好政策评估

中国的公共政策评估起步较晚,目前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新一届中央政府组成以来,基于对发展的科学分析和判断,高度重视公共政策评估工作,并逐步将公共政策评估纳入机制化轨道。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将“风险评估”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的重要环节,明确提出“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

近年来,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等为代表的中国政府智库,按照中央政府的安排,承担了许多公共政策评估工作,包括重大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公共政策评估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与政策评估的要求相比,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要做好政策评估工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政府智库要做好政策评估工作,实现评估的客观、公正和准确,就必须坚持专业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理念。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站在公众的立场进行政策评估。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事关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体现广大公众的意志。但公众是由不同的利益群体组成的,其诉求是多元化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不能使所有人都受益。这决定了政府智库不能站在某一个特定群体的立场上评估政策,而必须以公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作为政策评估的出发点。政府智库要主动与不同的利益群体进行广泛沟通,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将公众的意愿、多数人的合理利益反映到政策的制订和完善之中。

第二,要做好专家储备和人才培养工作。公共政策评估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评估的难度大、时效性强、专业化要求高。做好政策评估工作,需要有理论素养深厚、政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为此,政府智库既要在内部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高、国际化视野广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也要聘任一批熟悉政策脉络、实践知识丰富、社会威望高的政府官员;还要从大学、研究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中选聘那些理论素养高、社会关系广泛的外部学者,充实专家队伍。

第三,要把政策评估和政策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有句古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能够很好地形容政策评估和政策研究之间的关系。只有加强对于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不断夯实政策研究的基础,政府智库才能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点上,优质高效地完成重大政策的评估任务。而只有认真做好政策评估,才能发现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政策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政策评估和政策研究的有机结合,一要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领域的理论研究,形成高质量的思想创新成果,为政策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二要及时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苗头性、趋势性的重大问题,加以科学分析和综合研判,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为政策评估提供实践依据;三要对政策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偏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优化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第四,要不断学习、运用新的研究和评估技术方法。公共政策评估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只有综合运用先进、实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才能提高评估的准确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政府智库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有效拓展公共政策评估的调查网络和信息渠道,准确把握复杂经济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科学评估公共政策的利弊得失。

第五,要保持评估的开放性,加强与有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坚持公共政策评估的开放性,提高评估过程的参与度、透明度,是保证评估结论客观公正的必然要求。政府智库开展公共政策评估,需要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要打开门来“从善如流”,不能关在屋里“闭门造车”。要建立健全政策评估的信息系统,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可公开的评估内容,接受公众评议,汇集各方意见。要依据政策评估内容,加强与从事政策研究的高校、民间智库等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来提高政策评估的质量和水平。还需强调的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公共政策有可能会对相关国家乃至全球产生较大影响,评估公共政策不能不考虑各国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公共政策的相互影响。政府智库应建立广泛的国际交流平台,通过加强对话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政策评估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最后,开展公共政策评估时,还要特别注意防范各种不良倾向。一是要避免报喜不报忧。政府智库要客观、公正地评估公共政策,既要肯定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政策的不足之处及其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为完善公共政策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二是要避免疏于深入调研、信息不全。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领域是广泛的、牵扯的利益是多元的、作用的机制是复杂的,因此,评估必须开展深入的调研,掌握充分的第一手信息和数据。否则,即使运用科学的分析和推理方法,也有可能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评估结果。三是要避免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在政策评估中,要利用专家们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但是,主观先验性的判断不能完全替代客观实证性的研究。在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环境和条件下,政策评估必须依据客观的现实,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和科学的方法。四是避免片面性。政策评估的片面性是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在政策评估过程中,应广泛地听取意见,扎实深入地调研,透彻系统地进行利弊分析。

总之,随着“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不断推进,公共政策评估的任务愈加艰巨,我国政府智库的“担子”愈加沉重。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担当,加强理论和方法学习,积极投入政策评估实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政策评估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篇4:房价政策如何彰显公共利益-MPA公共管理课程作业

[关键词]公共政策案例教学案例质量教学能力课堂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15-02

一、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的概念与作用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现实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该学科在美国产生后,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具有如下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性。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将学生引入某一情景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个体的思考或群体的协作,认知、分析和解决某一政策问题。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拓展学生思路。相对于传统理论教学,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答案。一方面,学生个人的思维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发挥自己的思考与想象。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能大大拓展学生的思路。最终,学生依据理论分析实践,根据个人和合作团队的理解给出相应的分析和解释,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应用能力。案例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个体或团体合作的方式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之间增进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水平;而另一方面,通过持续不断的案例教学,学生能提高对类似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障碍

公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近年来该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断增加,但其发展仍面临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缺乏高质量的国内案例

我国公共政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引进国外相关教材与著作为主,因此,课程相关的理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多来自于国外,多数案例也是引用国外发生的事件,而缺乏高质量的本土案例。随着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发展,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开始使用本土案例,但多数情况下,案例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比如,有些案例代表性不够,或有代表性而丧失时效性等。

导致公共政策课程高质量案例缺乏的原因如下:一是我国公共政策学处于起步阶段,积累的本土案例较少;二是高质量的案例制作成本较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金钱与精力。高校教师忙于教学与科研,往往无暇顾及案例制作;三是因为案例制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研究组织。在国外,公共政策案例往往由思想库或政策研究组织来制作。这些思想库拥有人才、资金、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当前我国思想库或其他专业性社会组织还不够发达与完善,缺乏专业的案例制作组织。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内容更丰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传统教学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相关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而案例教学过程包括前期案例制作、课堂案例讲授与讨论、案例分析总结与评价。教师要在掌握和熟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精选案例;课堂上要讲授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学生的分析讨论进行评价与总结。因此,教师除了要具备传统教学所需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案例选择、案例讲授、引导与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互动等课堂技能。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这方面能力有限。

制约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的因素在于:一是一些老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快速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他们停留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愿意改变。二是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案例教学需要随时更新素材,即便有些教师努力进行案例教学,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教学能力的提升可能也并不理想。三是一些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误解造成的。一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台上举例子。教师列举大量例子,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的分析,更重要的是缺乏学生的讨论与互动。这不是案例教学,实际上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上。

(三)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不高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关知识的储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积极主动精神等要求较高。可以说,学生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2]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而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的前提是学生要有相关的知识积累以及有参与的热情。然而,当前,公共政策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的原因有:成绩评价体系不科学,课堂讨论占成绩的百分比不高,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发表言论;案例选择不当,致使学生没有兴趣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对案例教学参与能力不高的原因在于:学生前期知识积累不够,另外还包括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等。公共政策学需要有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背景,一般应放在这些课程学习之后才能开设。如果把公共政策课程置于这些课程之前开设,客观上会造成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课堂参与能力不高。

三、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成效的改进

(一)注重案例制作工作

鉴于公共政策案例制作是一项成本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进行大量的案例制作。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研究人员制作相关案例,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保证案例制作有专人负责,有专项经费。国外一些大学在案例制作方面往往邀请一些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的人员参与。这样,一方面能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及时性,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接近实际。因此,我国的一些高校也可以聘请一些公共组织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制作案例,并和学生定期交流。[3]

在确保案例制作专业化,提高案例制作质量的同时,要确保精选教学案例。一方面,案例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必须是为了解释某一理论、某一政策实践才选择某一案例,而案例应该能很好地说明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案例要具有时效性。有些案例是经典案例,在解释某一理论和问题时可反复使用。有些案例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在选择案例时尤其要注意。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案例类型要尽量全面,既要有国外的,也要有国内或本地的;既要有正面的,也要有反面的。

(二)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对教师而言,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要认识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将 “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教师的任务在于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学用理论分析实践,并启发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总之,教师不再是中心和权威,教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教师应正确认识案例教学,认真做好案例教学的各项工作,提高案例教学能力。案例教学不是简单地举例子或介绍例子,教师应认真准备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课前,做好案例选择工作,精心挑选具有针对性的案例;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分析、辩论;课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案例分析一般答案要多元化,教师在总结时尽量从多种角度去分析与概括。另外,公共政策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教师自身应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从而增强教学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能力

针对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加大案例分析讨论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所占的分值比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时应对一些性格内向、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发言的学生多一些引导与鼓励,增强其参与的热情与自信。教师也要精心挑选案例,通过优质的案例吸引学生参与。

对学生参与能力不高的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造成的这类问题,学校应通过教学体系改革,完善课程设置。将公共政策置于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等课程学习之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知识积累。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学课程应设在本科三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过早或过晚开设相关课程,其教学包括案例教学效果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小劳伦斯·E·列恩.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刘红燕. 浅谈案例教学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3]李勇.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障碍及解决对策[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责任编辑:钟岚]

上一篇:母亲节感谢母亲的一封信下一篇:机房工程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