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2024-05-22

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共13篇)

篇1: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是动物性食品安全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污染物.兽药残留不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引起细菌耐药性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还可通过环境和食物链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从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动物性食品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

作 者:刘德炎 Liu Deyan  作者单位:景宁县畜牧兽医局,浙江景宁,323500 刊 名:浙江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ZHEJIANG JOURNAL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34(2) 分类号:S851.4 关键词: 

篇2: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以哈尔滨东农兽药饲料大市场内公司为例

1.最近市场推出低兽药残留性等能提高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兽药产品的情况怎么样?

A推出了很多新产品B推出了一些C很少见

2.低兽药残留性等能提高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兽药产品的价格比其他同类兽药产品的价格能高出多少?

A价格高出大约一成 B高出不太多 C基本差不多

3.因为价格原因而取消购买低兽药残留性等能提高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兽药产品的客户大概占所有客户的多少?

A大部分 B一小部分C很少

4.购买兽药的养殖户是否有滥用兽药或过量购买兽药添加剂的情况?

A经常有很多客户买过多的各种兽药或添加剂,毫无用药规律 B有的客户没有规律的买一些兽药或添加剂 C很少有顾客有这种情况

5.是否还有客户提出要购买违禁药物的情况?

A经常有 B有时有,他们好像不知道这是违禁药物 C很少有

6.国家有关兽药使用标准及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情况怎么样? A颁布了很多 B较少有这样的法律法规 C几乎没有

7.目前国家是否有强化兽药监督管理,加大查处假冒伪劣和违禁兽药力度的措施?

A有非常多,管理力度非常大 B有一些 C基本上没有

8.你对如何避免或减少兽药残留现象有什么意见?

篇3: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1.1 盲目用药

有些小型或散养奶牛养殖场户, 场内没有专业兽医, 一旦发病, 就盲目用药。如发现有发热, 就用抗生素加解热镇痛药治疗, 使用一次药后发现疾病没有好转, 就认为此药效果不理想, 接着就换另一种药。结果导致机体产生抗药性, 药残超标。

1.2 用药量过大

药物在其安全的剂量范围内使用, 能够取得良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但有些养殖户急于求成, 认为药量越大效果越好, 使用时盲目加大用量, 大大增加了用药成本, 并且易导致药物中毒、药残超标。

1.3 不按疗程用药

有的养殖场 (户) 为了省钱, 只要看到症状消失, 就停止用药, 结果是因疗程不足治疗不彻底, 复发现象十分普遍, 导致用药量加大。

1.4 随意配药

有的养殖场 (户) 不注意药物的合理配伍和配伍禁忌, 随便把几种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 造成很大用药风险, 加大了药物残留的机率。

1.5 给药途径错误

有的养殖场 (户) 不按药品说明的给药途径用药, 例如有些养殖户将只适用于肌肉注射的药物口服或静注, 导致药物分解失效或加大药物残留。

1.6 未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个别养殖场户对兽药认识不足, 不了解休药期规定或认识不到位, 未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如用药期间不按规定废弃牛奶, 休药期不足等。

1.7 未严格执行畜产品废弃制度

隐性乳房炎牛奶、接种生物制品或疾病诊疗用药期间的牛奶等畜产品未严格按规定废弃等。

1.8 违规使用人用药或原料药等违禁化合物

个别养殖场户无视国家法律, 存在有违规使用人用药或原料药甚至违禁药物等现象。

1.9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学用药技术知识

部分奶牛养殖户用药技术知识掌握不够, 主要凭传统的饲养经验用药, 不能及时掌握新药、不合格药和国家违禁兽药公布情况。

2 畜产品药残的主要危害

2.1 危害人体健康

奶牛过量使用抗生素后可在体内残留累积, 人类食用含抗生素残留的牛奶可引起过敏反应, 甚至危及生命;食用含抗生素残留的牛奶达到一定量以后, 使敏感菌产生耐药性, 人患病后若使用该抗生素治疗致使无效或药效降低, 威胁人体健康。违规使用违禁化合物导致中毒, 如近几年出现的瘦肉精中毒、三聚氰胺中毒等。激素类药物残留可影响人体正常激素水平和功能, 如雌激素过多导致幼儿性早熟等。

2.2 造成奶牛机体蓄积中毒

如氨基苷类抗生素中的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大量或长期使用时, 可损害前庭耳蜗神经和肾脏。

2.3 引起奶牛机体过敏反应

如青霉素类的过敏反应;服用诺氟沙星后在强光照射下出现的光敏反应等。

2.4 造成奶牛出现二重感染现象

奶牛机体肠道内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同时并存, 若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可将两种菌群同时杀灭, 停药后其他有害菌乘虚而入, 造成二次感染即二重感染现象。如土霉素、四环素类药常用可导致消化道紊乱等。

2.5 损伤奶牛肝肾等机体器官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造成肝、肾器官解毒排泄功能超负, 功能减弱或器官组织损害, 特别是盲目大量重复用药危害更为严重。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提高畜产品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和培训, 让养殖场户不仅要懂得饲养管理技术, 还要进一步增强安全用药用料、畜产品安全意识, 改变传统观念, 自觉接受新技术, 提高养殖业的科技含量, 使奶牛养殖逐步走上无公害饲养、规范化养殖的道路。

3.2 充分发挥执业兽医作用, 合理用药

有条件的养殖场要聘任执业兽医师, 实行执业兽医责任制。发生疾病时, 由执业兽医师正确诊断、开具处方、合理用药, 杜绝乱用药、滥用药现象。

3.3 建立健全免疫用药、休药期, 畜产品废弃及无害化处理制度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根据当地、本场的实际和疫病流行情况, 合理制订免疫用药程序, 不使用人用药、原料药、未经审批药和其他禁用药。严格执行兽药使用休药期制度和畜产品废弃及无害化处理制度。

3.4 加强消毒灭源、预防疫病传播

养殖场户要把切断传播途经, 消灭传染源放在首位, 时刻保持警惕, 高度重视消毒卫生工作并形成制度, 对场内外定期进行消毒, 有效控制病源的散播。

3.5 建立养殖用药用料、牛奶及奶牛销售记录档案, 实现畜产品安全追溯

养殖场户要按要求建立用药用料等项养殖档案, 凭养殖档案监督用药和畜产品安全。建立奶牛及牛奶检验、销售记录档案, 以便畜产品安全溯源, 保证养殖业投入品的安全有效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3.6 加大兽药监督和畜产品安全检查力度

篇4:兽药残留对畜牧业的危害及对策

1 兽药残留对畜牧业的危害

1.1 不利于国内畜产品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尤其是“三聚氰胺”、“苏丹红”等引发的畜产品安全问题遭曝光后,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给畜产品市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多消费者对国产畜产品失去信心,进而有意识地减少了针对国内畜产品的消费行为,转而热衷于购买来自国外市场的产品。部分消费者只认洋牌子,导致国内畜产品消费量直线下降,畜产品市场也进一步萎缩。

1.2 导致国内畜产品外贸出口额下降

当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在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但畜产品外贸出口额却不断下降,这与国内畜产品兽药残留较多有着密切的关系。欧、美、日、韩等国家或地区相继出台了限制或禁止中国畜产品进口的政策,导致国内畜产品出口受阻,可供选择的出口市场不断减少,致使出口创汇效益逐年下降。

1.3 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滥用和误用兽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畜禽疾病的防治效果,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如抗生素长期或过量使用后会降低畜禽的机体免疫力,对疫苗的接种效果也会产生直接影响,还可导致畜禽出现内源性与二重感染,使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以往较少出现的细菌病成为畜禽的主要传染病。另外,耐药菌株增加后进一步加大了控制细菌疫病的难度。总的来说,兽药残留不仅会增加相关行业的产业成本,导致其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下降,还有可能使部分产业类型丧失市场竞争力和生产能力,进而被市场淘汰。

2 防控对策

2.1 对兽药加强监管

规范饲料和药物添加剂市场,杜绝违禁药物用作添加剂、将兽药直接加入饲料中等行为,一经发现即给予严厉查处。对兽药经营户和生产厂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加大查处违禁和假冒伪劣兽药力度,对违法生产或经营兽药者给予严厉打击。制定最高残留限量,防止动物性食品药物中兽药含量超标。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对兽药进行审批,对兽药使用量、给药途径及停药期作出明确规定,禁止使用规定范围以外的兽药药物添加剂。

2.2 制定和完善畜产品安全法规

应组织制定相关规章、法规和办法,在法制管理的框架下对兽药残留进行监督和控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施兽药残留监控,切实保障畜产品安全。

2.3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畜产品食品安全

加大畜产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兽药残留的危害性,自觉进行防范和监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也告诫兽药生产企业,禁止生产和销售违禁以及假冒伪劣药品,进一步提高养殖户对畜产品安全的认识,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等环节中敲响警钟,形成畜产品食品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2.4 加大兽药残留检测力度,努力改进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和方法

随着《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出台,兽药残留有了具体的控制标准和方法,对有效控制和减少兽药残留具有重要意义。但兽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方法尚未完全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兽药残留的控制效果。目前广泛采用的高效液相定量检测方法无法实现快速筛选和确认,国产试剂盒产品也较少,给兽药残留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影响。应在兽药残留检测仪器、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进检测技术,以满足实际检测需要。

2.5 重视兽药开发与研究

篇5: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兽药监管工作,提升兽药质量,降低兽药残留危害,促进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加大假劣兽药和违法案件查办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生产经营秩序;强化兽药和兽药残留监管,兽药产品合格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进一步提高。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

1、禁用兽药(品种见农业部第202号公告、第560号公告)及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

2、假劣兽药(品种见2008年兽药质量通报)及兽药标签组方违规产品;

3、非法企业生产的非法产品;

3、猪、禽、牛奶等动物性产品中禁用药物、抗生素(抗菌剂)类药物残留;

(二)重点单位

1、列入农业部兽药质量通报的重点监控企业、假劣兽药生产企业;

2、非法生产企业;

3、列入农业部兽药质量通报的兽药经营企业;

4、兽药使用单位(动物养殖场[户]、动物诊疗所[医院]);

5、兽药残留被取样单位。

(三)重点区域

1、兽药产品合格率偏低省份;

2、兽药残留问题突出省份;

3、畜牧主产区;

4、动物性产品主要出口地区。

四、整治任务

(一)强化兽药GMp监管。完善兽药GMp检查验收标准,规范检查验收活动,保证兽药GMp质量。加强兽药GMp企业后续监管,加大GMp飞行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巩固兽药GMp成效,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二)组织兽药市场整治。加大兽药市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重点区域非法企业、非法产品;加强兽药重大案件查处、曝光工作,进一步净化兽药市场;建立健全兽药重大案件查办、报告、督办及案件处理信息反馈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三)加大兽药抽检力度。组织实施兽药监督抽检计划,完善兽药监督抽检制度,规范兽药抽检程序,建立兽药产品抽检与执法联动机制,加大假劣产品通报、处罚力度,提高兽药合格率。

(四)加强兽药使用管理。开展兽药安全合理使用政策、技术指导,建立兽药使用制度,完善养殖用药记录,加强安全用药知识普及,提高养殖用药水平。

(五)加强兽药残留监控。组织实施动物性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扩大残留监测品种、范围,完善残留超标追溯制度,降低残留超标率。

五、工作要求

各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细化方案,明确责任,认真组织落实本方案。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省、地、县三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整治工作方案。三要严格执法、组织落实,在整治活动中采取专项检查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交叉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法规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四要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积极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大整治、查处力度。五是突出重点、查处大案要案,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对大案要案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严厉处罚。

六、工作安排

本方案实施时间为2009年2月至12月。

(一)部署阶段

2009年2月,我部制定下达2009年兽药监督抽检计划、2009年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全面部署兽药质量监督检测和残留监控工作重点。

(二)集中整治阶段

1.各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兽药GMp监管、市场整治和安全用药活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及时曝光。

2.各兽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任务承担单位按要求认真完成兽药和兽药残留抽检工作,按时上报检测结果,积极配合兽医行政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3.组织开展兽药市场执法重点检查和交叉互检活动。

4.加强兽药合理使用指导工作,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积极组织兽药法规、安全用药科普宣传报道和资料发放活动。

(三)总结阶段

篇6: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区畜牧发展周密安排部署禽蛋兽药残留及兽药专项整治行动,阶段性成果显著。

一、整体情况

围绕此次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区畜牧局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监督抽查、加强培训指导。截止目前全区禽蛋兽药残留及兽药专项整治行动共开展指导培训30场次、指导培训110人次,检查兽药生产企业、兽药经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养殖场(户)生产经营主体3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70人次,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将监督抽检与检查指导相结合,全区共完成兽药抽样20个,蛋抽样15个,抽样样品送市检测中心检测,截至目前,抽样检测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二、主要措施

1、开展兽药残留监督抽查。重点抽查了辖区规模养殖场(小区)等,严厉打击使用禁用兽药、超剂量超范围兽药、不执行休药期规定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销售兽药残留超标畜禽产品和禽蛋的违法违规行为。

2、加强畜禽用兽药、饲料质量监管。加强了辖区内畜禽用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以生产、经营兽药许可为抓手,充分利用国家兽药追溯体系信息监管平台,强化监督。加大投诉举报信息核查力度,对违法生产假劣兽药行为依法予以严惩。开展畜禽用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筛查兽药非法添加成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兽药企业和制、售假劣兽药。

3、加强安全用药培训指导。在辖区内开展了用药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场(户)质量安全主体意识,督促落实畜禽休药期承诺书管理办法,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合理、安全用药。

4、开展经营者教育和宣传,严格执行兽药、饲料质量管理规范,确保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符合质量安全规定。印制宣传册和告知书,使养殖者依法依规履行主体职责。

三、查处案件

通过监督抽检发现,部分养殖场(户)的用药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以及免疫记录不全,或者没有规范记录。检查人员当场提出了整改要求。无违法案件发生。

四、存在问题

1、禽蛋兽药残留及兽药质量安全监管人力、物力不足。

2、禽蛋兽药残留及兽药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经营单位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质量安全意识差,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篇7: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为加强兽药残留监控,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我部制定了《2014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附件1,以下简称《监控计划》),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实施

我部负责全国兽药残留监控组织实施工作。各省(区、市)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兽药残留监控组织实施工作,在组织完成国家计划的同时,应制定实施辖区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监控数量不得低于国家计划的20%。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省级兽药监察所和我部指定的兽药残留检测机构按照《监控计划》承担检测任务。

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农业部指定的水产品质检机构承担相应检测任务,抽样、检测结果报送及发布、阳性结果查处程序及要求按《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二、抽检要求

(一)抽检活动严格执行《官方取样程序》和《兽药残留抽样检测技术操作要点》(附件2,以下简称《操作要点》),并按要求填报抽样信息(附件4)。

(二)畜禽样品从动物养殖场、屠宰厂抽取。其中,进行鸡、鸡蛋和尿液中禁用药物检测的,从养殖场抽取的样品数量应超过抽样总数的三分之一。牛奶样品从奶牛养殖(户)、生鲜乳收购站抽取。

(三)科学确定抽样方式。全年均匀抽样,不得采取某一时段集中抽样、集中或分期分批检测方式。除后续跟踪抽样外,不应对同一采样点重复抽样。

(四)兽药残留检测按照《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附件3)执行,确证方法按照农业部发布的方法或参照国际公认的方法执行。

各地不得擅自变更检测方法和检测限。确需对本计划已确定的检测限、检测方法进行调整的,应事先向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残留办)提交申请材料,并经核准后再进行检测。

(五)筛选方法采用经我部备案的残留检测试剂盒。对于已发布了确证方法、并以筛选方法或定量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应进一步进行确证检测,以确证检测结果作为上报数据。

(六)各地要严格执行检测结果报告制度,按要求填报检测结果汇总表(附件4)。

(七)各地要严格执行阳性(超标)样品报告制度和阳性(超标)样品追溯制度。在检测出阳性样品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检测报告报送抽样单位、同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启动后续跟踪抽样、检测程序,抽样比例为1:5,即每发现一个阳性样品,对被抽样单位连续跟踪抽样2次,每次5个样品。后续跟踪抽样检测样品数列入辖区残留监控计划。后续追踪检测结果按要求填报表格(附件4)。

三、结果处理

各地要进一步强化超标产品的后续处理,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督办工作,样品来源所在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接到农业系统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反馈的残留超标检测报告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农牧发[1999]8号)启动追溯程序。

(一)根据残留超标样品反馈信息溯源动物养殖场,对养殖场用药情况进行核查,重点检查用药记录和库存兽药产品。

(二)发现养殖用药不规范,未执行休药期等问题要提出改正措施,并监督整改。

(三)发现假劣、违禁兽药要收缴销毁,并通报标称企业所在地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本地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四)对使用违禁兽药的动物及其产品要监督养殖场和屠宰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标称企业所在地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对生产企业组织核查、处理。本地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对进入本辖区的同批产品依法组织清缴。

(六)处理结果报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做好调查处理记录,记录存档2年以上。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残留超标检测报告的处理结果按原渠道及时反馈。

四、工作要求

(一)承担抽样和检测任务的单位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按照《操作要点》的要求完成检测样品的抽样、登记、保存、交接和检测工作。

(二)承担检测任务单位于4月底、6月底、9月20日和11月30日前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填写后的附表

3、附表5和附表6的纸质材料和电子版分次上报残留办。

(三)残留办负责兽药残留检测结果汇总和监控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上报工作。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全年工作总结分别于2014年7月15日和12月10日前上报我部兽医局。

篇8:兽药残留及其危害

1 兽药残留的产生

引起兽药残留的原因很多, 但主要是由于滥用药物、超剂量使用药物和不遵守休药期制度等因素造成。

(1) 滥用药物。 目前, 我国的规模化养殖业水平仍然不高, 特别是粗放型的家庭式饲养模式, 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农牧民, 由于其专业技术知识不足, 滥用、误用兽药的现象经常出现, 致使兽药和药物添加剂的使用量增大, 兽药残留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2) 使用违禁药物。 某些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受利益驱使, 生产、销售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物或含有违禁药物的饲料添加剂, 作为畜禽促生长剂, 由此导致违禁药物事件的发生。

(3) 不按规定使用兽药和兽药添加剂。 在养殖过程中, 普遍存在长期使用药物添加剂或随意使用高效抗生素, 大量使用人用药物等现象。 不遵守停药期和休药期的规定, 把刚刚用过药后的肉、蛋、奶上市销售, 供广大消费者食用, 从而导致兽药残留的存在。

(4) 超剂量使用药物。 假劣兽药的使用, 影响了动物疾病的治疗, 加大了用药量。 部分兽药的成分与名称不符, 或在中成药中添加了化学药品等, 致使养殖户在使用过程中误用的可能性增大。 养殖户重复使用促生长药物也是造成超量用药的原因。

2 兽药残留的危害

(1) 菌群失调。 正常的机体内寄生着大量的菌群, 如果长期与动物性食品中低剂量的抗菌药物残留接触, 就会抑制或者杀灭敏感菌, 造成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 而耐药菌和条件性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 微生物菌群平衡遭到破坏, 使菌群的平衡失调, 从而导致长期的腹泻或引起机体维生素的缺乏。

(2) 细菌耐药性增强。 动物经常反复接触某一种抗菌药物后, 其体内敏感细菌将受到选择性的抑制, 从而使耐药菌株大量增殖, 使疾病治疗变得困难。 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人群、动物群和生态系统中的细菌间互相传递, 由此可导致更多的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从而导致人类和动物感染疾病, 治疗越来越困难。 经常食用含药物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 一方面导致具有耐药性的能引起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可能大量增加, 另一方面带有药物抗性的耐药因子可传递给人类病原菌,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 则会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细菌的耐药性产生得越快, 临床对新药的要求也越快。

(3) 毒性作用。 长期摄入含有兽药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 药物不断在人体内蓄积, 当浓度达到一定量后, 就会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 如磺胺类药物可引起肾损害, 特别是乙酰化磺胺在酸性尿中溶解度降低, 析出结晶后可损害肾脏。

(4) “三致”作用。 有些药物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苯并眯唑类药物, 通过抑制细胞活性来杀灭蠕虫及虫卵, 作用广泛, 但其可持久地残留于肝内, 其抑制细胞活性的作用也成为对人体潜在的危害, 有致畸作用和致突变作用。 砷制剂、喹啉类、硝基呋喃类和硝基眯唑类药物都已证明有“三致”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个别品种已在真核细胞内显示出致突变作用。 链霉素具有潜在的致畸作用, 可引发动物体细胞发生突变, 克球酚、雌激素也有致癌作用。 硫酸庆大霉素长期或超量使用可引起尿毒症, 土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长期使用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5) 过敏反应。 经常食用一些含低剂量抗菌药物残留的食品能使易感的个体出现过敏反应, 这些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 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轻者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皮肤反应, 严重者发生致死的过敏休克。 四环素药物可引起荨麻疹。 呋喃类可引起以周围神经炎、药热和以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为特征的过敏反应。 磺胺类药物残留能破坏人的造血系统, 引起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

(6) 激素样作用。 人们长期食用含低剂量激素的动物源性食品, 激素会蓄积在人体内, 干扰机体的激素分泌机能, 特别是类固醇类残留, 可造成儿童性别畸形、性早熟和肥胖、男性女性化、不育等症状, 有些可诱发乳腺癌、卵巢癌和增加心血管疾病。

(7) 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 影响疫苗的效果, 还容易引起动物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 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加, 使有效控制细菌病的流行变得越来越困难, 不得不使用更大剂量的药物治疗, 增加了治疗费用, 影响畜产品安全。 畜产品不安全了, 人们就减少购买畜产品, 间接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3 减少兽药残留的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养畜户使用兽药的知识, 每年深入农村牧区进行集中培训, 平时多发放宣传材料, 让农牧民多了解兽药残留的危害。 加大监管力度。我国虽然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 但是由于地方财政紧张, 财力不足, 加之监管人员不足, 造成监管力度差。所以要加大监管力度, 加大财力、人力的投入。 从源头上控制假劣兽药或动物禁用药物。 有些兽药经营厂家还有国家禁用药, 如林丹 (丙体六六六) , 一经发现应加重处罚力度, 追究违法主体的刑事责任。

摘要: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但人们对这方面的认知较差, 应提高认识, 加强监管, 尽量减少对人的危害。

篇9: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和贮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包括兽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和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任何可食部分的残留。广义上的兽药残留除了由于防制疾病的药物外,也包括药物饲料添加剂、动物接触或食入的环境中污染物如重金属、霉菌毒素、农药等。目前造成严重威胁的残留兽药主要有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抗球虫类、激素类和驱虫类,由于对人有毒害作用,因此是各国兽药残留监控的重要内容。

2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兽药通常是由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用作饲料添加剂和食品保鲜时造成对食品的污染。兽药残留的产生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①不正确用药,如药的剂量、给药途径及动物种类不符合用药要求。②未执行休药期的规定,在休药期以前屠宰动物。③使用违禁药物即规定不准使用的药物。④动物个体代谢差异也是导致兽药残留超标的原因。由于目前广大农牧民对合理用药知识掌握甚少,用药技术水平较低,用药不规范,没有遵守国家发布的允许使用的兽药品种和停药期规定,容易造成药物的滥用和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

3兽药残留对人的危害

(1)人长期摄入含兽药的动物性食品后,药物不断在人体内蓄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磺胺类药物可引起肾损害,特别是乙酰化磺胺在尿中溶解度低,析出结晶后对肾脏损害更大。经常食用一些含低剂量抗菌药物的食品还能使易感个体出现过敏反应,这些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及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这些药物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菌素抗体,造成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呋喃类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反应和过敏反应,表现在以周围神经炎、发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为特征的过敏反应。磺胺类药物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青霉素引起的变态反应,轻者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皮肤反应,严重者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动物在经常接触某一种抗菌药物后,其体内的敏感菌株将受到选择性的抑制,细菌产生耐药性,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使疾病治疗变得困难。人体经常食用含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动物体内的耐药菌株可传播给人体,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就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延误正常的治疗。人类长期食用低剂量的抗生素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也能引起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世界上一些地区的沙门氏菌、肠道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已经产生抗药性。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存在着耐药基因的传递问题。由于耐药菌株很容易在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转移,从正在或曾与抗生素接触的人中均可发现大量耐药质粒。迄今为止,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通过动物性食品转移到人体内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动物体内外均能产生耐药性,而且当其对一种磺胺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磺胺药物也会产生交叉耐药性。

(2)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人类不得不持续进行抗菌药物的更新换代。在这场人与细菌的“赛跑”中,细菌总是处于“领先地位”,因为人们研制、开发新药物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所以,为防止病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在疫病防治中应尽量少用抗生素。所有抗菌药物应先用于人类,再用于伴侣动物,最后用于食用动物。

(3)兽药残留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在正常条件下,人体肠道内的菌群与人体能相互适应,如某些菌群能抑制其他菌群的过度繁殖,某些菌群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以供机体使用。药物残留会使这种平衡发生紊乱,导致一些有益菌死亡,使菌群的平衡失调,从而引起长期的腹泻或维生素缺乏等反应,对人体造成危害。除以上影响

外,兽药残留还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作用。

4兽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药物进入动物机体后以原形或代谢产物形式随粪、尿等排泄。残留的药物在环境中仍具有活性,会对土壤生物及昆虫等造成影响。据报道,在用动物排泄物施肥的土壤中检查到了金霉素的残留。我国在50年前杀蝗虫所使用的DDT,至今还残留在土壤内。兔子食用从这种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在肉中可检出DDT。近年来人群中肿瘤发生率不断升高,人们怀疑与环境污染及动物食品药物残留有关。雌激素、硝基呋喃类、砷制剂等都已证明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当人们长期食用含有“三致”作用的食品时,这些残留物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一般来说,虽然兽药残留量很低,但由于能够蓄积,所以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远期和累积性的,如致癌、发育毒性、免疫抑制、致敏和诱导耐药菌株等,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十分严重,影响深远。如果兽药残留超标,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增强,还可以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并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的产业,在不公开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条款的前提下,采取比较隐蔽的技术措施,日益筑绿色壁垒的门槛,尽量阻止外国动物产品的进入。因此,药物残留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动物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

篇10:兽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兽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从生产能力、企业数量、新药研发评审等总结了国内外兽药行业的`现状,并对国内兽药生产企业的研发工作提出了展望.

作 者:冯忠武 FENG Zhong-wu 作者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100081刊 名:中国兽药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DRUG年,卷(期):43(11)分类号:S851.66关键词:兽药 现状 展望

篇11:兽药厂家技术员的生存现状与展望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兽药生产厂家不得不在有势力基础的客户派送技术人员。而技术人员能创造的价值区别很大,与很多因素有关系,根据鄙人调查,总结为以下几点:

1、语言沟通的暂时障碍:

初到陌生的地方,人是热情的,但就是有口说不出;

2、生活条件的因素:

可能与饮食以及作息直接影响工作;

3、地区养殖的特异化:

可能以前接触的就是饲养单一的品种,现在突然间需要接受那么多从未了解过的或者了解甚少的,需要有过度期和适应期;

4、地区用药习惯:

同样的疾病根据地区细菌的敏感药物不同,所以导致了地区用药的差异化,直接影响到高手暂时不能顺心应手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5、厂家培训不到位:

未经药物使用方面的培训和考核,直接就下时常让技术员自己摸索去了,这是厂家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做普遍但没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观点;

6、老板对技术员工作的不认可:

总以为他做这也碍眼,做那看着也不顺,这是由于技术人员和经销商之间的沟通不到位所导致的,通常也比较常见;

7、技术人员本人的作风问题:

不注意自己形象或者做事不负责任等

简单概括为以上7点,仅供大家参考。

第二方面谈谈,技术人员生存现状的问题:

许多技术人员前期开展工作都有很大的阻碍,因为客户认可与自己融入都需要有过度期和适应期,时间的长短看技术人员的能力而定,但前期都会遇见意想不到的问题,相信做过技术的朋友,都有这方面的体会和心得。

在基层与兽医抢饭吃,真是不容易啊,因为他们毕竟是本地人,但技术是比不上技术员,但兽医在当地的威信和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都比技术员有优势,这也是技术员暂时干不过兽医的一个原因。

很多技术员,都有过被拒绝或者被骂的经验,但老总是不会管你那么多的,他只看利润和业绩,至于你用什么方法,他不会管,当你被拒绝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呢?他第一次拒绝你了,第二次会不会呢?今天有一个拒绝你或者不认可你,明天、后天都还会遇见同样的问题,你怎样处理,首先是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方法自己想……

最后,技术人员的生存前景展望:

总体来说,发展前途是很光明的,但是受多种原因限制,会有一部分技术人员逐步过度成为业务人员或者从事其他职业,里面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所以技术人员的普遍年龄都在20-25岁之间,当然不排除有例外啊。

技术人员发展的可持续性战略:

首先,厂家在选用人才,宁用愚人、不用小人;

看一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以及能力,不再采用提问试的招聘,让他自己说,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最后决定这样的人是否能为企业创造利润,都说人走茶凉,但你在的时候,公司没有亏待你,为什么还非要在乎人走差凉呢?

其次,厂家的培训力度;

不能刚招过来的新人,直接就派送下市场,首先是公司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培训,其次是公司产品的不同卖点以及临床使用情况,最后是社会经验以及为人处事的经验培训。

一个新的技术员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首先是凭自己的能力让老板接受和认可自己,同时最重要的是让用户接受你以及你的产品。

最后,沟通的问题;

老总与业务员的沟通;

技术部与技术人员的沟通;

业务员与自己辖区里技术人员的沟通;

技术人员与经销商之间的沟通。

篇12:兽药残留的危害及监管措施

兽药残留是“兽药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的简称,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 (FAO/WHO) 食品中兽药残留联合立法委员会的定义, 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 (或) 其代谢物, 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 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兽药生产中所伴生的杂质。

1 兽药残留的危害

1.1 对人体的危害

人长期摄入含兽药的动物性食品后, 药物不断在人体内积蓄, 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 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如磺胺类药物可引起肾脏损害;经常吃一些含低剂量的抗菌药物, 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和某些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食物还能使易感个体出现过敏反应;动物频繁反复接触某一种抗菌药, 其体内的敏感菌株将受到选择性的抑制, 细菌产生耐药性, 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经常食用含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 动物体内的耐药菌株可传播给人体,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 就给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延误正常的治疗;药物过量使用会使肠道菌群平衡发生紊乱, 导致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 使菌群平衡失调, 导致长期腹泻或引起维生素缺乏等反应, 造成对人体的危害;长期食用含低剂量激素的动物源性食品易导致儿童性早熟, 女性男性化和男性女性化;除了上述影响外, 兽药残留还具有致畸, 致癌, 致突变作用。

1.2 对环境危害

动物用药后, 性质稳定的药物随动物的粪便、尿液被排泄到环境中仍然能够稳定存在, 从而使药物残留在环境中。高铜、高锌和其他添加剂的应用, 有机砷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水的污染。

滥用兽药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也不容小视。而且对畜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

2 兽药残留原因分析

兽药的应用, 保证了畜牧业生产、提高效率, 同时也带来了兽药残留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人大范围、过量、不正确的使用, 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严重, 对动物产品的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不合理用药不遵守休药期规定

一些动物养殖企业为了预防阶段性疾病, 如球虫病, 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抗菌、抗球虫病药引起动物体内药物蓄积。一些养殖户长期用药, 却不执行休药期。休药期的长短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率和残留量有关, 而且与动物种类、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国家对于一些兽药尤其是兽药饲料添加剂都规定了休药期, 但部分养殖场 (户) 使用含药物的饲料添加剂时很少根据休药期规定实施。不执行休药期规定是导致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76%的兽药残留超标是不遵守休药期规定造成的。

2.2 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化合物

由于利益驱使, 个别养殖场 (户) 为缩短动物的生长周期, 快速育肥, 饲喂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氯霉素、己烯雌酚、瘦肉精、苏丹红IV等兽药及化合物。

2.3 不遵守有关标签规定

《兽药管理条例》第八条中明确规定, 标签必须写明兽药的主要成分、含量等。一些兽药企业违反规定, 在产品中添加一些违禁化学物质, 但没有在标签中进行说明, 导致用户盲目用药, 造成兽药残留超标。

3 兽药残留的监管措施

兽药残留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减少兽药残留是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的重要工作, 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从动物饲养、兽药饲料生产和研发、监督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确保畜产品安全。

3.1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要尽快制定对兽药安全使用和非法使用兽药的法律法规, 制定国家畜产品安全法规, 以及一系列配套的管理法规和操作规范, 让兽药残留监控进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监测工作法律化, 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加大处罚力度, 从而推动和促进兽药残留监测工作的开展实施, 以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3.2 规范兽药安全生产和合理使用

从源头抓起, 监督兽药生产企业依法生产, 严禁不明成分兽药和与所标注成分不符的兽药流入市场, 加大力度查处违法兽药, 一经发现, 要严厉打击。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控、严禁生产使用农业部明令禁止使用的任何饲料添加剂。养殖环节, 严格规定兽药使用规范, 合理使用兽药, 保证休药期。

3.3 加强宣传与教育

从养殖、屠宰、加工、储存、运输、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来说, 畜产品安全宣传教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宣传, 使全社会认识到的兽药残留的危害, 广泛宣传和介绍合理使用兽药的科学知识, 提高养殖户的科学技术水平, 使他们能自觉的按照规定使用兽药和执行休药期。

3.4 加大监测监管力度

篇13:兽药残留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1 兽药残留的危害

1.1 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兽药残留是人体的“隐形杀手”, 长期食用会破坏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如盐酸克伦特罗会引起心悸、血压升高、肌肉震颤等;促生长类激素可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 出现儿童早熟, 发育异常。

1.2 引起“三致作用”

即致癌、致突变、致畸形。兽药残留可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从而对人类构成潜在危害。研究发现很多药物都具有“三致”作用, 如雌激素、砷制剂、喹恶林类、硝基呋喃类等有致癌作用;丁苯咪唑、丙硫咪唑和苯硫氨脂有致畸作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有致突变作用。

1.3 细菌产生耐药性

对畜禽经常反复使用某种抗菌药物后, 诱导其体内的敏感细菌逐渐变成耐药菌株。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极易产生耐药性。使疫病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 致使畜禽发病和死亡率升高, 挫伤养殖户饲养的积极性, 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4 危害生态环境

畜禽在使用药物治疗后, 其原型或代谢产物通过粪尿排入环境后, 依然具有活性, 进入环境以后, 不仅污染水源、土壤等生态系统, 也会随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 从而危害公共卫生。

2 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2.1 非法使用违禁药品

受经济利益诱惑, 为提高畜禽胴体品质、提高瘦肉率而使用兴奋剂类药物, 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硫酸沙丁胺醇等;为减少畜禽的活动, 促使畜禽增重而使用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药物巴比妥、安定、氯丙嗪等。

2.2 违反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

休药期是指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休药期的长短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率和残留量有关, 而且与动物种类, 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通过休药期这段时间, 畜禽可通过新陈代谢将大多数残留的药物排出体外, 使药物的残留量低于最高残留限量, 从而达到安全浓度。但是部分养殖户不能严格遵守休药期, 导致畜禽产品残留超标。

2.3 滥用药物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 普遍存在阿莫西林、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在畜禽养殖中常被长期、大量使用, 甚至将治疗量当成添加量长期使用。还存在给药途径、用药部位和用药动物种类等用药规定的现象, 造成药物在体内过量积累, 导致兽药残留。

2.4 畜牧兽医监测体系不健全

目前, 我国兽医部门监管的手段和条件还很难满足畜牧业生产链条长、环节多等现实问题。

3 防控兽药残留的应对措施

3.1 遵守法律法规, 加大兽药、饲料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国务院和农业部近年来颁布了《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定》、《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等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兽药生产、经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畜禽饲养者、畜产品加工者都应认真学习、坚决执行。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结合当地工作实际,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途径加大对兽药、饲料监管工作的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知法守法意识, 让兽药、饲料的生产、经营者和养殖户充分认识到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劣兽药饲料的危害性和不良后果, 自觉抵制假劣兽药、饲料。

3.2 建立、健全兽药残留监测体系

完善各级畜牧部门要切实加强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建设, 形成完善的兽药残留检测网络结构, 对兽药、饲料、添加剂、畜产品安全进行统一监控, 各级部门配置兽药残留的检测机构, 必要的检测设备和设施, 设岗定员, 保证工作正常开展。调查了解兽药使用和畜产品产量及质量状况, 积极开展兽用疫苗、抗生素的评价工作, 强化对兽药等不良反应报告收集、工作及控制工作;监督指导养殖场及养殖户建立用药记录制度及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提高兽医队伍建设, 规范兽药使用;制定监控方案, 建立超标产品追溯制度, 定期发布兽药残留状况报告等。

3.3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加强对兽药饲料监管执法人员的培训, 熟练掌握《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业务培训提高行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综合素质, 提高动物防疫人员和兽医执业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 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公平执法, 执法程序合法。

3.4 开展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上一篇:国庆节祝福语短句贺词下一篇:技术中心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