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去亦是归来散文随笔

2024-04-20

离去亦是归来散文随笔(共8篇)

篇1:离去亦是归来散文随笔

紫燕归来你离去散文

这是儿时母亲哄我入睡时的一首童谣。我常常会睁开眼睛问母亲:“妈妈,那只飞不动的小燕子会不会饿死?”

母亲摇摇头说:“不会的,燕子妈妈把那几只能飞远的小燕子,带出去三四天后,它又飞回来,喂养那只飞不动的小燕子。就像我喂养你一样,直到它的翅膀能飞得很远很远。”

“妈妈,我长大了飞得很远很远,那时候你去哪儿呢?”

“我哪里都不去,就在这儿等你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来看我。”母亲说完,在我的额头亲一下,然后轻轻地拍着我,我便慢慢地进入梦乡。

醒来的时候,我常常盼望着快点长出翅膀,像小燕子一样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带着很多礼物飞回母亲的身边,不管那时她有多老,都一定会等我。

长翅膀的过程,我几乎消耗了母亲所有的精力和心血。夏天母亲去庄稼地里除草时,我哭着闹着要跟她到山里去。她说山里太阳很毒,还有很多虫子。不管她如何解释,我就是不肯待在家里。无奈之下,她只好在我的哭声里妥协。

母亲找来两个玻璃瓶,灌满温开水,装进一个花布做成的小袋子,然后再装上两块不同面粉的烙饼,连同我一起,小心翼翼地放进背篓,出了村口,越过一段小路,向山上爬。火辣辣的阳光下,汗水渗透了她的面颊和脊背。隔着背篓,我感觉到空隙里挤进来一股股潮湿。母亲喘着粗气,借着一个田埂,她很小心地靠上去。背篓里的我探出小脑袋问母亲:“妈妈怎么不走了?”

“宝贝儿,妈妈稍微歇息一下,我们继续走。”过了两三分钟,母亲的呼吸稍微平缓一些,她又开始一步一步攀爬。

到了田野,她在地头找一块没有青苗的空地,脱下自己被汗水浸湿的外衣铺好,取出背篓里的烙饼和水,将背篓倒立遮住太阳,让我坐在她的外衣上。我玩累了的时候母亲也累了。她拍拍手上的泥土,从花布袋子里拿出水和烙饼。她把小麦粉烙饼给我吃,自己则大口大口地吃着玉米面烙饼。看着玉米面烙饼让母亲吃得很这么香,我误以为玉米面烙饼比小麦面烙饼好吃得多,便闹着跟母亲要了一小块。我的玉米饼刚一放进嘴里,就立刻用舌尖顶了出来。母亲连忙拿过其中的一个玻璃瓶,打开,将盖子小心地递到我的嘴边,接住我吐出来的烙饼,仰起头倒进自己口里。

吃完烙饼,母亲继续去除草,我拿着没有吃完的烙饼,一边逗草丛里的蚂蚁,一边心不在焉地再咬一口烙饼。

夕阳斜到天边,母亲很小心地从青苗的空隙里抱出杂草,抖掉须根上的泥土,装进背篓,然后倒掉水瓶里没有喝完的清水,把空着的瓶子装进花布小袋子,挎在我的肩头。她再把背篓挪到田埂的边缘,跳下田埂用力背起背篓的同时,负重的脚步生怕踩倒田间的青苗。

我就像童话里的小白兔,在母亲前面蹦蹦跳地走,回头再看看,她已经落下很远了,我停下奔跑的双脚,得意洋洋地冲母亲喊:“妈妈快点,你怎么走得那么慢?”

母亲喘着粗气说:“宝贝儿,妈妈走不快,你先上前面走,在那棵白杨树下等我。”

到了白杨树下,她轻轻地靠在一个小土丘上,稍作停顿,又背起背篓慢慢向家行走。就这样,她一路喘息一路小歇。到了家里,已经是掌灯时分,她把背篓靠在院墙的角落,来不及歇口气就迈进厨房,很快锅台上的热气伴着碗筷的声响缭绕。

并不丰盛的餐桌上,一家人有说有笑,我常常刚吃到一半,就被一种叫荞麦笼的昆虫吸引到院子的灯光里。那种昆虫体型很大,深棕色的翅膀上有很多银白色的小点,它的叫声很微弱,也很动听。大概是体型过大的原因,它躺在地上翻不过身,只有很微弱很动听的声音一直继续着。我很喜欢那种昆虫,看它几只脚乱蹬时,圆滚滚的`身子笨拙地转着圈儿,我很好奇。现在想起来它仰面朝天的时候,也就是它的末日了。

我捧着装有十几只荞麦笼的小玻璃瓶,回到饭桌上,母亲把我碗里凉透了的饭菜倒进她的碗里,然后让姐姐们给我去锅里盛热的。就这样,我一直在母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起来。

记得那年隆冬的一个深夜,熟睡中的我突然被肚子钻心疼痛搅醒。我一边在土炕上翻滚,一边不停地哭喊。三姐赶紧穿好衣服,从另一个房间叫来父母。灯光照着父亲焦急的脸庞,母亲一把拨开父亲爬上炕头,把我揽进她瘦弱的怀抱。她解开我的睡衣,用手轻揉我的腹部时,她心疼得直掉眼泪。那个寒冷与疼痛交织的夜晚,我在母亲的怀抱里感觉很温暖。

醒来时天快亮了,母亲仍旧紧紧地抱着我,她的脸颊上挂满晶莹的泪珠。从那以后,母亲搬到了我们姐妹的房间,每晚她都会让我躺在她的身边。很多时候,她会像我小时候一样搂着我睡。直到我真的长出了翅膀,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初到江南,荷花怒放,白墙黛瓦掩映青山秀水之中,拱桥下穿梭的小舟荡出一圈圈涟漪,波动盛夏的潋滟,加上时代快节奏的发展,整个地域宛若人间天堂,而这一切并未消减我对母亲的思念,常常刚一拨通电话,我就泣不成声了。母亲在另一端努力安慰我,但我还是明显听出了她的声音很哽咽。

那年三月,南国杨柳依依,烟雨婆娑。我的身影顶着油纸伞,在青石板上种下一行行希冀。每周除了星期天有一点空闲,其余时间都忙于工作。然而,那个播撒希望的春天,也给我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那天早晨我刚刚起床,就接到二哥打来的长途电话,说母亲病危。

匆匆请了假,简单收拾一下,我便踏上了北归的列车。一路细雨敲窗,伴着我忐忑不安的心,穿越千山万水。

铁轨上的速度,最终没有追赶上病魔的利爪,当我回到那个熟悉的院落,母亲已经长眠在青山脚下。

昔日温暖的屋檐下,刚刚归来的几只紫燕悠悠回旋,窗棂上似乎还尚存着一些残冬的足迹。

父亲愣愣地站在院子当中,他用干涩的眼神迎接风尘仆仆的我,至今不记得浑身发凉的我,是如何跨进老屋门槛的。

妈妈,你第一次用热吻撩开我朦胧的睡眼,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女儿,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你在我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也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如今,你默默地去了天堂,没有给女儿尽孝的机会,就连最后一面也错过了!谁能疗治我心头滴血的伤口?

山泉汩汩,旷野苍凉。几个嫂子流着眼泪将我拽出坟茔。

三月的北方,杨柳吐青的河岸,一个人踯躅行走,思绪沉沉,幻觉中,有个熟悉的声音随行。我默默地蹲下身,努力聆听身后,那声音是否在呼喊我的名字。时间一秒一秒被清澈的河水带走,耳边除了偶尔掠过的微风伴着丝丝凉意,没有任何响动。

母亲出生在物质匮的乏年代,加之家庭贫寒,她的童年没有充足的衣物和饮食。浸泡在饥寒交迫中的她,身为外公和外婆的长女,十岁起就与外公外婆,一起承担起他们风雨中飘摇的家。

还好,上天给她一副非常俏丽的面孔,这是曾祖母很喜欢她的原因。母亲娇小可爱,又很懂事,曾祖母对她倍加疼爱。她刚满十七岁那年由曾祖母做主,与比她年长三岁的父亲成婚。从此,她和父亲开始了几十年风雨同舟的人生。每当她和父亲跟我们讲起这些的时候,我常常会取笑母亲说她是曾祖母眼里的“林黛玉。”

同为长子的父亲,虽然对家庭有着很重的责任心,但他常年在外承接工程。那时爷爷去世很早,家里还有两个尚未成家的叔叔。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农村的婚姻少不了彩礼。父亲便掏光自己的腰包,托媒人送到叔母的娘家。母亲不但不反对,还为叔叔的婚礼与祖母一道围着锅台转悠。

堂哥堂姐出生后,母亲便让祖母去照看两个叔叔的家,她却默默承担着我们的家庭。母亲出殡那天,三叔跪在她的灵柩前久久不肯起来,这些都是后来叔母和堂嫂一边抹眼泪一边告诉我的。多年后,叔母每每提起母亲时,她们的情绪和我们一样伤感。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个疼我爱我的母亲,她们失去了一个像姐姐一样,热情贤惠的嫂子。每当我们去母亲坟头时,叔母和叔叔都争着要去。阡陌的黄土隆起一堆哭声,在香烟里缭绕,叔母的哭声比我们更加凄楚。

母亲对父亲的所做一向很理解。父亲的建筑技术颇有名气,三零九国道兰宜公路有他亲手负责修建的桥段。而他并不像周围人想象中的那样赚钱谋利,而是经常与普通工人平分秋色,有时还拿自己的工资补贴那些贫困工人,使得我们家庭生活有些拮据。母亲从来不埋怨父亲,她晴天在田野里忙碌,阴雨天里坐在窗口下用心刺绣或织毛衣。为了灶膛里能有充足的柴火,她常常抛下吃奶的婴儿,踩着月光到十几里外的山中去砍柴。有时邻居家操办红白喜事,她会跑前跑后忙个不停。

踩着岁月的棱角,一步步爬上平坦的大道。当儿女劳燕分飞,各自找到停靠的码头时,也到了物质充足的时代。她本应安享清福了,可她的生命却跌落在早春的枯草丛中,再也没有醒来,黄土一天天吞并着她的尸骨。

又到一年秋风掠过山岗,黄叶飘零,紫燕南飞的季节,站在喧嚣的街头眺望故乡,流逝的光阴里,再也打捞不起她的背影和容颜。唯有夜夜的梦里,我依然靠在她瘦弱的怀抱,那梦那景平添了我对她的思念。

篇2:离去亦是归来散文随笔

你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我说,留君语音,等到白头。

寒风吹过的尘土,想停留却被无奈的吹走,一颗颗剩下的哀愁,洒落在时间转动的轮盘上,或许定格的那一刻最美,它却不掉下,这样天天的守护那刻最美的`时光,尽管凄凉。

三千弱水早已结冰成块,我空有一瓢却又有何用,冰面折射的一缕缕光线,没有温暖,格外的冷,冷的让人心生退意,却还在那里等,等着这万里的冰化了,饮它一瓢,痴醉于中,别无他求。

求佛,求到了十世的痴儿,看见的目目凄凉,等待那夜你说过的白头,你还未归,是否迷了路,我在黄泉路上,忘川河中,孟婆亭上,三生石旁做好的标记,你是否会寻着找到我,孟婆汤,我喝不下,你也不能喝下,所以我毁了它,这样无论你是否讨厌我,我也要和你在一起。

喧闹的路途,我行走其中,看着路上各色各样的行人,笑着,哭着,我穿梭着,很远很远,回头眺望,却发现寻找到的懂,却又少的可怜,我笑了,笑的那样的凄惨,或许只有自己一个人,慢慢的静下来,想着一个人,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我爱你,还需要什么。

篇3:离去亦是归来散文随笔

一、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文革后, 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正发生激烈的变革。个体在自身领域里的探求正处于探索时期, 人生理想的实现, 自我价值的追求正在激烈的分化和冲突之中。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颇具新意和深度的人物形象, 高加林的身份经历了三次变化, 高中毕业后回村做了“民办教师”, 这个对他来说充满希望的职业后来也灰飞烟灭了, 村长利用自己的职权让自己的儿子做了民办教师, 高加林只能像他的父亲一样在黄土地上作一名农民。生活在一瞬间都可能发生转折, 高加林的叔叔从部队转业回来当了劳动局局长, 马战胜曾经参与让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 为了巴结讨好领导, 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阴差阳错把高加林活动到县里做了一名通讯干事, 这对高加林来说是自己生命真正的开始, 他的理想和价值都急于得以实现, 正当他在工作上如鱼得水的时候, 生活又给他开了个玩笑, 他的走后门事情被揭发了, 梦想一下子跌落, 他只能卷起铺盖卷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了。他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才华、有现代文明意识和理想追求的农村的青年, 他不甘心听任命运的摆布, 力求实现自我价值, 走出一条与父辈不同的人生之路来。但由于时代政策的局限, 他想改变自身的命运, 突破限制农村青年实现理想的铁律又是谈何容易?

《人生》既有转型期城乡差别, 也有社会上和党内不正之风引发起的新的矛盾。恩格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2) 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 高加林几乎不能把握自己的明天, 显得非常无奈。从农村到城市, 再从城市回到农村, 一切仿佛有一种宗教意味, 充满着宿命色彩。但静下心来细想, 高加林的无奈又显得很正常。在当时大多数眼中,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个人和社会资本, 无论你有多有多优秀, 你始终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农民,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在当时, 对于高加林而言, 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 个人和社会条件都不是十分充分, 时机不是十分成熟, 。高加林命运的几次突转折射了丰富斑驳的社会生活内容。当时社会肌体的腐败, 选拔人才制度的不健全, 很难使高加林作为一个农家子弟, 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进入到政治文化机关, 他无法逃脱环境的制约表现出悲剧命运的怪圈。

二、爱情道路上注定的悲剧

路遥引用柳青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 有些岔道口, 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 事业上的岔道口, 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 你走错一步, 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 也可以影响一生。” (3) 这或许正是对高加林人生的最佳注解。在爱情观上, 路遥惯于给我们展示城乡差距下的爱情观念。巧珍对于加林, 更多的是人生失意后的情感慰藉。高加林和巧珍好了之后, 他有时会表现出懊悔, 自己怎么就和农村一个不识字的姑娘恋爱了, 他认为自己简直是一种堕落消沉的表现, 他们两个在一起也感到像吞了一口难咽的中药。高加林内心的欲望无限膨胀, 个人主义也非常明显;“为了远大前程, 必须作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些。”高加林在情感选择上, 淡化了人间真情和责任, 选择了未来和前途。于是他抛弃了良心和道德意识, 美丽、淳朴、善良的巧珍的悲剧在开始的时候就预示了他的必然性。他偏离了正常的道德准则而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道德选择, 道德选择的偏差使他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黄亚萍真诚地爱高加林, 但她也真诚地不情愿高加林是个农民, 如有有一个方面的坚定选择, 她也就不会如此痛苦了。从落后到先进转化的背景下, 社会因素对爱情结局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叔本华的悲剧理论里说到:“就是普通人由于在彼此地位环境条件下的不同这类关系上的差别所造成的矛盾和冲突, 以致给人与人之间造成了伤害和不幸, 而造成这种伤害和不幸又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简单人的任何一方。在这种悲剧的形成过程中, 没有恶毒的人物参与, 只是那些道德上平平常常的人的互相对立所造成的不幸。” (4) 这种矛盾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是无法解决的, 因而必然导致人物的失败和死亡。看到他的悲剧, 我想我们大家也不仅仅只停留在对他个人行为的道德谴责上, 引起我们思考的则是社会历史层面上。

三、遁回黄土地

路遥的作品字里行间处处浸透着浓郁的乡土情结—对生养自己的黄土地的浓重深厚的难以化解的乡土之情。在他的笔下, 土地已经不仅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寄托着农民全部的生活希望和人生梦想。

“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 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点。” (5) 正是这样的人生观使得路遥作品中的人物都有了类似的结局——回归自我。高加林是黄土地上的一个离异的灵魂, 是一个逃离黄土地的人, 他的命运的转折也是因为不正当的关系, 靠的是改革开放时期党内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庇护。路遥曾经说过“我最爱劳动者, 最恨不劳而获的人。” (6) 在命运面前的安排下, 高加林只能无奈的再次回到了黄土地, 高加林的先赋地位是农民, 高加林对土地逃离, 本质上是人们在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巨大落差在人们心灵上刻下的烙痕。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冲突, 使他徘徊在人生的岔路口。“作为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 不论在什么时候, 都永远不应该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生活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只有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 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劳动有所价值。历史用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离开大地和人民, 任何人也不会成功。” (7) 小说的结局高加林被重重地摔倒了黄土地, 这似乎暗示着背叛黄土地的下场, 但黄土地最终还是以它的宽厚接纳了这个不肖的子孙。高加林手握黄土直喊亲人

文明史课程与当代大学生历史文化素质的培养

黄志强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文明史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挖掘文明史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深化文明史课程改革, 探索培育大学生历史文化素质的新途径, 将有利于发挥文明史课程在培育当代大学生历史文化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可以成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文明史文化素质改革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项引起广泛重视和关注的课题。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项关系到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大问题。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应该加快文明史课程改革, 充分发挥文明史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结合文明史的课堂与实践教学, 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文明史课程在培育大学生历史文化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摆在各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 全国很多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很多高校都把文明史课程作为全校公选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开设, 并对如何使文明史课程更好的发挥培育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平台作用, 如何开展文明史教学和改革了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

文明史课程以其独特的全球视角审视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产生演进的过程、社会历史沿革和规律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断代史、一般国别通史或研究专题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完备的课程体系、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蕴含着大量价值观念、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素质教育的因素。所以无论是伯里克利的《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的演说》, 亚历山大的《对马其顿士兵的演说》等名人演说、历史演讲;还是政治家梭伦、亚历山大, 凯撒、查士丁尼、大流士、阿育王等人的人物传记、生平故事;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中国的长城、印度的阿育王石柱等文化景观、历史遗迹;还是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穆罕默德、释迦牟尼等先圣贤者的名人名言、思想观点等文明史课程所包含的资源, 都能成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素质教育的生动教材。

文明史课程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可以包容人类历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思想的方方面面。可以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全方位的资料。而且文明史具有形象性, 它对大学生的教育不是抽象的教条, 而是形象生动的人物和事例。对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文明史可以引发思考。可以提供借鉴。从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的角度来说, 我们应该看到文明史教学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的道德素养这一忏悔的动作表明了土地的神圣和庄严。但如此的结局, 却不能不引起人们更多的深思:说到底, 高加林是想走出土地却终究没能走出去, 诚然, 这又是社会和个人的双重原因, 但作者中流露出的土地的神圣和庄严以及作者对土地的那份近乎宗教般的虔诚让人不敢完全苟同。作者有意识地让高加林离开土地后处于精神流浪与灵魂失重的状态, 而当他再次回到土地时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支点与归宿。

《人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 既写出旧的生活方式已无法范围当代青年的新的追求, 又写出在追求新的生活前景时不能超越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无论何时, 都要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中, 扎根在人民的土壤中“。

方面的重要功能。具有其他人文素质类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所以说, 重视历史教育, 发挥文明史课程在培育大学生历史文化素质方面的

积极作用, 可以成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平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三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文明史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 达到实现升华人格、提高境界和振奋精神的目的;二是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 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三是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1)

二、深化文明史课程改革, 探索培育大学生历史文化素质的新途径

秉承素质教育的要求,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发挥文明史课程在培育大学生历史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 必须深化文明史课程改革, 探索培育大学生历史文化素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教学中, 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文明史课程建设和改革。

(一) 挖掘影视文化资源, 加强历史文化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 已成为其他任何艺术无法比拟的最现代化、最有影响的综合性艺术。也可以成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 电影电视兼容了语言、音乐、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的多种艺术的特性, 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自己的形态之中, 使其在运动的影像中, 得到更突出的发挥。 (2) 充分利用电影艺术的这种兼容性、传播的迅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 在文明史教学中, 挖掘反映人类文明史上事件、人物的影片深刻的思想内涵, 利用、发挥影视文化资源在教育、认识、审美、娱乐和信息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把文明史教学和影视文化欣赏想联系, 是推进文明史课程改革, 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培育大学生历史文化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3)

经典的影视作品作为对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与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浓缩之后演绎出的精华, 有对人类文明史上历史事件的再现与反思;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讴歌;更有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概括与总结。可以说, 影视文化艺术涉及人类文明和历史的方方面面, 如讲到希伯来文明, 影片《十诫》《埃及王子》讲述的就是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记”的故事。关于基督教文明,

(2) 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403页

(3) 路遥:《人生》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10月

(4) 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

(5)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路遥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6) 陈思广理解路遥——重读《路遥文集》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9年 (7) 路遥路遥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摘要:路遥的小说《人生》通过高加林这个人物形象折射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乡土情结,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爱情道路上注定的悲剧、遁回黄土地来理解作者在这个人物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意蕴。

关键词:高加林,悲剧,黄土地,乡土情结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239页

[2]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403页

[3]路遥:《人生》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10月

[4]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

[5]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路遥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6]陈思广理解路遥——重读《路遥文集》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9年

篇4:司徒雷登,离去与归来

“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11月17日,浙江杭州半山安贤陵园,低沉的音乐响起,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骨灰被安放在他出生的这片土地上。这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据司徒雷登的遗愿,他最大心愿是葬在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校园内)妻子的墓地旁。但在几经波折后,司徒雷登的助手傅泾波之子、美籍华人傅履仁还是决定,在杭州落土为安。

没有提司徒雷登的大使身份,大抵是为了回避政治的敏感性。一甲子之前,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的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启程返美,为他在华数十年划上句点的是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从此,他作为“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留在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记忆里。

另一种记忆也在慢慢复生。坐落在杭州市天水桥耶稣堂弄的司徒雷登故居,3年前已对公众开放。时间再往前推,1985年,这里就被政府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司徒雷登,作为一个政治符号,已在中国日渐脱敏。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1980年代中期,因为毛泽东文章的缘故,大家还都不太敢触碰司徒雷登这个人,但敏感度已逐渐降低,她的一个学生即写了一篇比较肯定司徒雷登办学的论文。在此前后,吴青的母亲冰心与雷洁琼、黄华等人,也签署联名信,呼吁将司徒雷登的骨灰安放在燕园,但最终没有成功。“他非常好,非常爱中国。”吴青举例说,司徒雷登担任校长的燕京大学,是当时国内少有的对中外教员采用同等工资标准的高等学府。

教育家、大使和传教士,这是司徒雷登一生最重要的3个身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国所所长邵玉铭教授所著司徒雷登传记,曾被哈佛大学出版社提名参加“费正清学术著作奖”,这本英文书的中译本,即以《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为题。历史尘埃落去,一度被高度政治化的司徒雷登,如今正以日渐多元、清晰的面容重回中国。

“挟起皮包走路”

以1949年4月24日为界限,司徒雷登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身份开始在南京模糊了起来。最后一批国民党官员刚刚乘飞机离开,解放军在前一晚渡过长江,占领了国民政府的首都。时间大概刚过凌晨6点半,正在使馆内卧室里睡觉的司徒雷登,被房门打开的声音惊醒,睁开眼看见几名武装士兵走了进来。

在几年后出版的回忆录《在华五十年》中,当时受到惊吓的司徒雷登说,这些士兵“根本不懂得外交豁免权,他们被灌输了一些未经消化的概念,这可以从其中一名士兵对(使馆)一个佣人讲的话看出。大意是说,所有这一切都是中国人民的,而且很快就会归还他们。”

面对新的胜利者,司徒雷登失去了自己正式的外交官身份。他也意识到在新的舆论宣传中,自己已从一个“美国自由主义和对中国亲善的代表”,快速转变为“扶助和纵容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而绝望的封建制度的主要代理人”。

他还记得1946年7月,在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时,虽然做好了被欢迎的准备,但舆论众口一词的拥护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如《大公报》社评即称他为“中国之良友”,认为“这样一个人物此时出任美国驻华使节,真是最适合理想的人选了”。

从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向美国国务院的推荐电文中也可以看出,选择已经70岁的司徒雷登担任此一要职,是因为他“能够立即在谈判双方产生一种高度的信任感”。司徒雷登本人也自认,从担任大使之日起,他的主要精力就应集中在和平谈判上。但事实证明,司徒雷登的作用是被过高估计了。美国参与其中的国共谈判充满曲折,内战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台湾学者林立树在其所著的《司徒雷登调解国共冲突之理念与实践》一书中认为:司徒雷登对国共间冲突所持的基本理念在1948年前后有显著的不同。1948年以前,他支持蒋介石,推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改革,维持中国的安定。但1948年后,因中共军事上的胜利、蒋介石受周边保守主义人士的影响停滞了改革的步调,以及苏俄欲插手调停国共问题,司徒雷登改变了原先态度,转而倾向中共。

在南京解放之前,司徒雷登曾向美国国务院去电,请求准许他与中共高级领导接触、会谈。“6月24日是司徒雷登的生日,他想回北平,并通过管道和毛泽东、周恩来联络,毛、周也同意和他见面。”台湾学者邵玉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看到国民党大势已去,司徒雷登有和新政权建立外交关系的想法,但杜鲁门总统不准他去北平,当时美国国内的政治气氛也不允许他们承认中共。

司徒雷登不得不做回国的打算。在经过几次推延之后,他终在1949年8月2日搭乘美国驻华使馆的飞机离开南京。虽然已不被承认大使身份,但他还是受到了一定的礼遇:行李免检(这意味着他可以携带机密文件)和免于担保。美国政府的“白皮书”——《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着重1944~1949年时期》,刻意选在司徒雷登离开中国之后发表。这激起了毛泽东的愤慨,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这里所谓的“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指的就是司徒雷登抛弃国民党,想与中共谋和。白宫的反对,更加固了毛泽东向苏联“一边倒”的取向,而司徒雷登遂成为新中国发泄反美情绪的一个对象。

遭冷遇、受批判、被遗忘

蒋介石对司徒雷登1949年试图“开新店”亦耿耿于怀。“蒋介石和司徒雷登原是一生的朋友,关系非常好,两人见面是讲宁波话的,蒋介石的‘西安蒙难记也是司徒雷登给写的序。”邵玉铭说,但在1949年初,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后,司徒雷登知道美国白宫已对蒋介石没有任何期望,他认为属于蒋介石的时代结束了,于是转而支持李宗仁。后来蒋介石又发现司徒雷登想和中共建交,蒋介石对传教士出身的司徒雷登与无神论的中共暗通款曲,一直无法原谅。

1950年6月24日是司徒雷登的75岁寿辰,获邀参加庆祝茶会的国民党“驻美大使”顾维钧在请示蒋介石是否送束鲜花时,蒋的回答是不必了。司徒雷登的“大使”职务保留到1952年,不过,在“失去中国”的这3年间,他明显受到了国民党方面的冷遇。

邵玉铭认为,司徒雷登在大使任内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兼持自由派与民族主义派扩张主义的做法,他的美式自由主义使他疏离了国民党,而他的美式民族主义又激怒了中共,结果各方面都排斥他。邵玉铭对司徒雷登另两个身份的评价是:他是基督教宣教运动“社会福音派”的一个典型,也可算作该教派在华传教者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而他对20世纪中国最具体的影响,则是他在燕京大学从事的教育工作,“中美教育交流以来,贡献最大的就是司徒雷登。”

在中国大陆,司徒雷登的大使、传教士和教育家身份都受到了批判。查阅当年的《人民日报》,有关司徒雷登的文章无一是正面的。1951年1月28日,署名龚理嘉、卢念高的《美帝在燕大进行的文化侵略》一文,称“燕京大学托事部”每年花二十多万美金,“通过阴险狡诈的司徒雷登来作它在燕大实行文化侵略的主持人。”同年4月1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谢兴尧的《帝国主义怎样利用宗教侵略中国》,内称:“前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在中国伪装宗教家教育家多少年,表面上作出非常同情中国的样子,实际上他是美国侵略中国一个最重要的特务,是集过去的伯驾、丁韪良、李提摩太等之大成。后来索性揭开假面具露出他的本来面目,作美国驻华大使,执行侵略中国的任务。”

在政治运动中,与司徒雷登过从甚密的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如罗隆基、叶笃义的罪状中,也牵涉到司徒雷登。这中间还包括曾在燕大教书的冰心,冰心的女儿吴青说,冰心当年被指控为“司徒雷登的干女儿”。

而在司徒雷登的祖国美国,他却是一个被过分忽视的人物。甚至于连他的《在华五十年》回忆录的出版,也是反响寥寥。以至于美国人雷和布鲁尔编辑的司徒雷登1946~1949驻华报告,用的书名就是《被遗忘的大使》。

返乡

自中国返美后不久,司徒雷登即中风卧床。1955年8月1日,他立了遗嘱:“我指令将我的遗体火化,如有可能我的骨灰应安葬于中国北平燕京大学之墓地,与吾妻遗体为邻;我并指令,如果此种安葬证实不可能,则上述骨灰可安葬于任何其他地方,此种决定及变更之选择由我的朋友和同事菲力傅及其妻子作出。”

这里所说的“菲力傅”是他长期的助手傅泾波。在司徒雷登1962年9月19日在华盛顿去世之后,因中美尚未建交,故骨灰安葬的事只能悬置一边。1971年,中美因“乒乓外交”而启动交流,两年后,傅泾波访问北京,提出将司徒雷登骨灰回葬燕园的请求,未获答复。1984年他再次访问北京时,亦未获突破。

在傅泾波第二次去北京之前,1982年,司徒雷登的《在华五十年》中译本已在北京出版社以“内部参考”方式出版,虽然内容经过一些删减,“译者的话”中也特别声明,司徒雷登这位“中国人民的瘟神”,“对中国事务的种种叙述几乎都是片面的、歪曲的,因而十分反动”,但还是基本清晰表达了他的各种观点。

待到1986年,转机出现。据林孟熹在《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中讲述,这一年的9月,傅泾波向他展示了一封北京大学的公函,大意是:兹奉有关上级指示,同意司徒雷登之骨灰以原燕京大学校长名义安葬于临湖轩。傅泾波原打算次年五四前往北京举行安葬仪式,未料节外生枝。

燕京大学毕业生、时在国家教委任职的国仲元曾看到中央领导同意将司徒雷登骨灰安葬在燕园的批示,但后来遭到一些燕京大学老校友的反对。“虽然他们未必位高权重,但写信给中央,也产生了影响。”国仲元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某中央领导人因此就要求将此事“暂缓”。1987年4月,借调到中国驻美大使馆教育处的国仲元将这一消息通知了傅泾波。第二年,傅泾波离世。骨灰安葬的任务落在傅泾波的儿子傅履仁身上。1999年时,骨灰回葬燕园的事曾再次出现希望,但旋因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而搁浅。

后来大家多次奔走,但仍没有实质进展。“傅履仁也74岁了。”国仲元说,“大家说,别等了,等我们这代人不在了,就没人办这事了。”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傅履仁与杭州方面达成了共识,作为一个次优选择,司徒雷登的遗愿还是在他生活了五十年的国度上落地了。

篇5:凉薄亦是深情随笔散文

屋檐上挂着秋雨,一滴二滴三滴,点点滴滴在诗中。树枝上摇着秋风,吹乱了额前的发丝,吹凉了清词层层。桂花碎碎念了一地香如故,独自在雨中清欢,曲终,无声。落叶经过雨水的深情,透着股子晶莹可爱,瞬间生动起来,不再有半点离愁,别情。我独做小窗,心一下子也被清澈成明月清风,想不到这凉薄亦能如此深情。

这季节经过夏的热情,奔放,经过这一场又一场的争奇斗艳,终于在秋风里安静,少了冲动,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沉淀。我从来不认为繁花落尽是枯萎,而认为那是一种必然的修行。

看到女儿的家长群里今天有人抱怨,老师让穿校服,忘记提醒孩子,孩子忘记穿了,正上班呢,还要请假去送衣服。明天孩子的书忘记拿了,也要请家里的爷爷奶奶送去,这份累。我不禁窃喜,女儿就不会如此,因为从小我就告知小丫头,自己的事要自己来打理,她每每想偷懒时,我会提醒她如果出了错,后果自负。自此,丫头养成了每天作业自己检查,每天主动看家校信息,晚上准备好明天所需要的一切,我再无需操心,她也很少出错。一天,丫头说:老妈,你不给我检查作业,我养成了仔细做作业的习惯,准确率倒是很高,看来我要谢谢你了。我回头一笑说:你明白就好。丫头又说:以前,我总觉得你太心狠,别人的妈妈多柔情,天天帮着检查作业,准备东西,现在看来老妈你是看似无情却有情。这样看来尽管看似凉薄,亦是一种最深情的关心。

记得我的闺蜜说:养孩子象养花一样,关心太多,反而养不好,该放手的就放手反而能生机勃勃。这似乎恰合了我的心意。我们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多数都象夏天一样热情有余,其实适当的凉薄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那才是对孩子最深情的关爱。

这种情怀,不经意间把我又一次拉回了故乡,拉回了那春花微雨小院。我拿着试卷满头大汗的跑进门,递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小心的接过,看到那红红的一百分,脸上立刻羡满笑意,眼睛里充满希望,回头却对我凉凉地说:这只能说明你前一段时间学习努力,以后还要好好努力!我嘴巴一嘟,转身走了心想:父亲就是个冷漠的人。我下次还要考的更好给你看看。可就是这句话伴我一路走上工作岗位。人生的`路上每每沾沾自喜时总能想起父亲给予我的那句忠告。多年后我发现正因为这句话,我才有了今天的工作和生活,父亲当年那看似凉薄的话语,谁又能知寄托了他对女儿多么深情的关心与爱护。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要想优秀仍需努力,成了我人生的主题。

记得那时的天总会在不经意间落雨,放学了,别人家都会有人送伞雨衣,鞋子,我却从来都没有过,我必须自己想办法回家,或与同学结伴,或把外套脱了顶在头上,一路与水欢歌跑回家,多年后,我养成了遇事自己面对,不退避,不抱怨。凡自己能解决的,决不麻烦别人。

林微因说: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是啊,当父母离开我的那一天,以后的路都要我自已走,也正因为从小父母给了我看似凉薄的深情,人生的路上我学会了一个人行走。

窗外的雨,在枝间雀跃,在浓绿间深情,如泣如诉,似在念光阴里的初心,又似在恋夏花的醉,一缕秋的凉薄绕在字间,来也是情,去也是情,一杯菊花茶,香悠淡淡,暖而悠长。一对情侣在伞下嬉戏忘却了时光,我不禁感叹多美的光阴,多好的佳人相伴。近了,看清了女孩的容颜,好面熟,象极了我的那个美丽同窗。

我和她是同窗又是同事,她有着娇好的容貌和不错的家庭环境,上班后又有了全医院女孩公认的男神作为男伴,她们的爱情轰动了整个医院,那叫一个羡煞人也!她与男友出双入对,好一副只羡鸳鸯不羡仙。可我一直认为她重色轻友的,记得有一次,我在她宿舍楼下正和她聊天,刚好她男朋友来找她,她立刻随男朋友而去,扔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立在那里,从此我就认定她重色轻友,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那时我也认识了我的老公,也是正在恋爱中。每次我和她相聚,她都是一脸的桃花,说他男朋友如何的细心,比如见他的耳环掉了一只,会立刻到街买一只一模一样的回来,哄她开心,夜班时给她送点心,生日时送惊喜,还会不停说她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浪漫。。。想想我的那位从来没有夸过我一句,和他一起去玩,鞋子坏了,他说买一双吧?我说不用他竟然让我一瘸一拐的跑了一天。只怕我饿着,不停买东买西的,并没有半句花语,只能是个实惠型。相比较而言,我的爱情相对凉薄了许多。

在我结婚的第二年,她也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的油盐酱醋中,我总是磕磕绊绊,而她总能被老公呵护,我总觉得我嫁了个糊涂人。那一年,流行病暴发我们科室收住了大量的病人,每天忙的不知日月,他知道后专门从天津买中药回来给我,怕我被传染,在我最危险的日子里每天给我熬药,陪伴着我。再后来她老公考上了研究生,医院里都说:她一定会是飞鸽牌的,过不了多久就会随老公去大城市。一年后她还未离开,我就远走了他乡。

记得那也是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接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电话说她要离婚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对金童玉女,一对全院公认的碧人,当年那热情似火的爱情,就这样香消玉殒了,可惜了,电话的另一头却说:是可惜,只是这几年她们夫妻聚少离多,都觉得自己委屈,开始是吵闹,后来就是动手,这几年一直这样,她婆婆还到医院大闹了一场,离婚是铁定的了。后来又听说离婚时男方孩子一个都不要,两个女儿全归她。那些当年对她的好都成了烟云。从一百度一下变成了冰点。

其实这么多年来,有时我无理取闹,老公总是默默让着我,不安慰也不伤害,陪着我,急了就会说一句:除了我,谁能这样忍你。其实他的凉薄一直都在我眼里,而他的深情却住进了我的心里。

许多年后,我发现:家常才是最深情的,再轰轰烈烈的爱情亦抵不过长长久久的陪伴。

篇6:离去的父亲散文

父亲走了不知不觉有半年了,这半年里,我是空落落的,做什么事都好像不上心一样,每天的日子,就好像在打酱油一样,心无所定,任意逐流。每当同事问起,今天又怎么了,我不言语,他们也不好追问了,我只能抱歉地说,请谅解我的任性。

父亲走后,我就想写篇缅怀父亲的文章,可是在夜深人寂我提起笔时,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唯一的表情,是眼睛里不停地落泪。到了闲暇的白班,又何尝不是,静静的小屋里,阳光如媚,布满了小屋,就像蜘蛛撒下的一张大网,而在这个无形的网里,我只看到了那双忧伤又呆弱的目光。

父亲走后,对我们一家人着实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母亲变得易发动怒了,稍有不顺的`,就发起了脾气了,但过后又很懊悔起来;姐姐也变得沉默多了,说起话来也像失去了味觉了;我是越发得呆板了,迟钝的目光落到哪,哪都是迟钝的了。

父亲走的那个傍晚,我还在广州的火车站里等车,接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里是一片哭声。这时天空已变黑了,玻璃顶外都是漆黑一片了,一颗闪烁的星星若隐若现的,像电视剧里的流星一样划落,心里一念,父亲真是走了,然后是一阵扎心的痛,直到深夜赶回家里跪在父亲面前,我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父亲走后的那天早晨天才灰灰亮,天空夹着寒气。家里是通火明亮,看着好心的乡亲进进出出的,都在帮着忙父亲的后事,再看到大厅里放着一束漆红的棺材,年过半百的父亲就躺在了这口小小棺材里,我这才反应过来,父亲是真走了。

母亲说起父亲走的那一刻,还在念叨着我,说希望能看我最后一眼,还说不怪我,只要我能赶回来送他上山就好了。说着说她便哭了,办丧日的这段时间,母亲是整日以泪洗脸,只要一坐在父亲身边,她就不自觉地落泪了,待到办完父亲的丧事,母亲也老了许多了。

我父亲属牛,属于那种务实的实干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至少有三百六十天都在忙碌着。闲暇,对他来说就是在虚度了。

父亲走后,我很不能解,一个这么勤奋的人就这么早就走了,我真感觉老天是不公平的,不该这么早就带走了父亲。

对父亲,我也是满载的遗憾,父亲是一个不多言的人,打小懂事起到出来谋生,我与父亲的交谈都是甚少的。每每看到电视里的父子对饮的场景,就非常疚愧。我父亲话虽不多,可为了这个家,付出了他的所有,本想晚年还能让他过上几年安详的日子,谁料定就这样走了。

父亲的脾气,虽然有些暴烈,是一个不太合群的人,但他为人诚实,做事也有责任心。在大雨纷飞的那天傍晚,看着络绎不绝的乡亲来给父亲烧香,我知道,父亲在乡亲们心里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父亲走了,就像春天的一阵轻风。

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许是从一开始,我就欠着父亲的,这让我愧疚一生,如何能弥补过来?

篇7:离去,才明白散文

——题记

带着诗情画意的憧憬,行走在尘世,与光阴来一次别样的深情幽会。我曾淡忘无数次决胜美景,但,这一次的花开盛放,使我铭记于心。我铭记的不是它绽放时的娇艳,而是它娇艳下那不为人知的腐烂。

人总是被外表的璀璨所吸引,被短暂的美禁锢脚步,将心囚禁在此处,每天闻着浅淡的芬芳,都觉得生活甚是美好幸福。而不曾被吸引的人,总会轻易发现丑陋,哪怕花瓣有一丝缺口。

无数人都说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亦是如此。当你深陷于你认为的美好时,总不会相信身边诋毁你心中美好的人,哪怕只是一句忠告。只因在你的心里是完美无缺的,是白玉无瑕的。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开始他的一切都是那么多夸姣,由而使你沉沦,使你沉浸在他的世界无法自拔。当有天被伤害,都会觉得这不是他的本意,欺骗着自己选择原谅,甚至把自己低入尘埃,却呵护这份感情,不让它凋零。

而在他人眼里,早已看清本色,却无可奈何,静静的目睹,不做言语。只因再多的劝说,都会变成忠言逆耳。就像你一直呵护着某心爱的事物,即使有天它变的满目疮痍,在你心中依旧是最珍爱的,当有人说:“这么破烂的还当宝贝,赶紧扔了”,这时,心里总会升腾起一股股怒火,会反驳道:“它一直陪伴着我,是我最重要的”。因此,忠言逆耳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当有天真正失去时,回过头,才会掀开雾帘,看清一切。此时,早已是诉不尽的感慨,言不尽的世态炎凉。原来人事沧桑,是沾染了尘世的悲凉,那些璀璨,总会迷乱你的心房。当有天挣脱时,才是感伤的开始。

只因这份感伤是来自于懊悔,还有对时间不负责的羞愧。在那一刻,多么希望时间倒流,去听取他人的看法,让自己变得没那么卑微与可笑。让自己有天回望流年时可以风轻云淡,让故事变得完整,而不是选择遗忘。

但这一切都已来不及。最初的色彩和芬芳,注定会伫立于时光的岸边,带着经年落花的记忆,在生命里风起云涌,惊扰这一生安睡的往事。或许,唯有遗忘,才能安放曾淡然的心绪。

篇8:离去亦是归来散文随笔

一、“离去”之“难归”

《边城》的故事叙述颇简单, 主要的人物也无非是翠翠、老船夫、傩送和天保。在这个如桃花源般的湘西世界里, 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命运的揭示, 大致是围绕着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而展开的。因此, 两者之间的爱情结局更能使读者保持强烈的期待欲望。但沈从文于结尾处“悬崖勒马式”的收尾, 无疑将读者迫切的期待视野击得粉碎。当然, 《边城》收获了艺术表现力上的巨大成功。我们暂且收起这艺术的“外衣”, 仅从文本内部观察, 将这未完成的故事接着说下去。“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就回来”。在笔者看来, “这个人”回来的可能性并不大。

文中的“这个人”便是茶峒的美丽少年, 人称之为“岳云”的二老傩送。他与自己的哥哥天保, 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按照湘西的习俗, 求婚有走“车路”和 “马路”两种方式。大老天保选择了“车路”, 但迟迟未得到翠翠的回应。而后兄弟二人又欲以唱情歌的方式来向心爱的人求爱, 傩送的歌声无疑融入到了翠翠的美好梦镜, 而天保自知不是弟弟的对手, 便下水远行, 无奈大老到茨滩出了事。傩送心生愧疚, 坐船下桃源去了。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翠翠唯一的依靠祖父突然逝去, 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在渡船上孤独的守望。翠翠与傩送二人皆互生情愫, 但最后的结局无疑掺杂着一缕哀伤。

首先, 从感情的双方来看, 两人虽心眷彼此, 但于内心深处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就傩送而言, 哥哥天保的死归因于两方面。一是老船夫的优柔寡断, “为人弯弯曲曲, 不索利, 大老是它弄死的。”[1]二是傩送心里难以释怀的自我负罪感。相对于前一个原因, 老船夫的去世固然可以消解他们之间因误会而造成的矛盾。而对于傩送本身来言, 哥哥的去世多半是由于兄弟二人“争”翠翠而直接造成的, 这是他内心拂不平的伤。换句话说, 把大老的死归因于老船夫的扭捏、做作, 不过是傩送借以对外宣泄的幌子, 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造成天保离去的“罪魁祸首”。倘使兄弟二人活生生地在一起, 无论翠翠答应哪一方, 兄弟二人也不会心存任何芥蒂。但当血浓于水的兄弟二人, 一方因此而不慎去世, 那种因亲情和自我负罪感而造成的心里创伤则是很难愈合的。很大程度上, 傩送无论是在“离去”之前还是“离去”之后, 一直活在这种痛苦的阴影之下。他找不到解脱的方法, 最终选择的只能是“离去”。至于“翠翠”, 这个“在风日里长养着”, “触目为青山绿水”, “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的十三四岁的少女,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原生态的自然气息。她没有上过学、没有读过书, 更没有与外界的人或物有过多的接触。她对于爱情的朦胧感觉仅仅是来自于祖父给她讲的故事和生理上的反应。她对于爱情没有认知, 所以她对傩送的感觉说不清楚, 以致当傩送和他家的长工来渡船时, “翠翠大吃一惊, 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 回头便向单竹林跑掉了”[2]翠翠内心渴望得到爱情, 希望得到二老傩送的爱, 却于不自觉中将自己的真实内心隐藏了。而这在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傩送对翠翠的误解。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傩送和翠翠的爱情, 他们两个可谓是情投意合。但是作为局中人的傩送要想真正猜透翠翠的内心恐并不那么容易。

其次, 从时间的跨度上来看, 傩送归来的可能性也不大。从文本中的时间来推算, 傩送下桃源大约是在七月中旬。而在小说的最后, 作者这样写道:“可是到了冬天, 那个坍圮了的白塔, 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 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青年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3]可见, 傩送离去已经接近半年的时间了, 而以往的外出大多是隔不了多久就会回来一次。另外文中有讲到二老人在辰州, 辰州即现在的怀化市沅陵县, 大致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而茶峒地处湘、黔、川三省交界处, 即湘西地带。二者实际上相隔并不远, 即使是走水路, 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况且, 在傩送离去的这一段时间里, 老船夫已经去世, 翠翠一个人孤独地守着渡船, 傩送的父亲顺顺也已预备将翠翠接到家中, 这些事情傩送不可能不知道, 也没有理由不知道, 但是仍没有任何迹象表露出二老将要归来。有一种很大的可能, 即这个小小的边城在傩送的心中俨然已成为一座伤心之城, 与其说是一种逃避, 不如说是一种回避, 甚至是“离去”的自我救赎。

最后, 我们再来审视一下《边城》中这句富含深意的结束语:“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就回来”。如果按照固有的思维来解读, 这是一个模糊性结尾, 其中蕴含着两种可能性, 而可能性的取向则完全交由读者。但如果我们从细微处分析, 或许会发现另一种可能性。“‘明天’”一词在文中是以双引号的形式进行处理的, 那么会不会存在着一种可能性, 这个“‘明天’”可能是否定式的“明天”。因为从符号修辞学的角度来看, 不乏存在这种可能。假使这种猜测成立的话, 那么这一结尾可能就暗含着这样一层意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后一句仅是对前一句的重复, 以表现沈从文对傩送“离去”之“难归”的叹息!

从上述分析来看, 《边城》中傩送归来并与翠翠相聚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 这并不是说笔者在刻意地渲染这部小说的悲剧色彩。实际上, 强行去回答一个似乎连作者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并非明智之举, 但如果我们因探究小说的结尾而引起新的思考与认识, 进而延伸至作者当时的创作心境, 或许不无裨益。

二、现实与理想的冲突造成的难以选择的尴尬窘境

除了基于一种叙事艺术技巧的处理之外, 是否还会有其它的原因促使着沈从文创设这样一个具有“暧昧性”的结尾呢?如果联系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或许会发现某些端倪。

《边城》全文原分11 次发表于1934 年1 月1 日—21 日, 3 月12 日-4 月23 日《国闻周报》第十一卷第1-4 期, 第10-16 期。1934 年10 月由上海生活书店最先出版。其新题记曾这样写到:“九月至平结婚, 即在达子营住处小院中, 用小方桌在树荫下写第一章。在《国闻周报》发表。入冬返湘看望母亲, 来回四十天, 在家乡三天, 回到北平续写。二十三年母亲死去, 书出版时心中充满悲伤。”[4]据此, 推断其创作时间大致是在1933 年的秋季到1934 年的春季, 且中间因回湘探望母亲, 中断了一段时间的写作。这也难怪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边城》后面一部分的情感色彩略显悲凉。不容否认的是母亲的突然离世,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沈从文的创作心境, 作者难以继续前期的温情, 使这田园牧歌式的湘西世界笼罩上一丝忧伤。

再者, 沈从文的这次回乡使他美好湘西世界的理想梦境彻底破灭。沈从文是一个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的作家, 他前期的创作受周作人、郁达夫、废名等影响, 多写些怀乡忆旧之作, 寄托对乡土的愁思, “凸现湘西世界蛮荒自然状态和原始初民的神性、强力、元气以及旺盛的情欲, 让读者领略湘西世界的奇幻和浪漫, 原始初民的自在与强健”[5]。像《龙朱》、《神巫之爱》、《月下小景》、《凤子》都有浓郁的湘西风味。那没有被世俗污染的美好的湘西世界, 一直是沈从文守护的梦。但这次回乡的印象却让他震惊, “清党”大开杀戒、税吏敲诈勒索, 村民世俗丑陋。曾经美好恬静的“湘西世界”已被现代文明冲击的支离破碎。

或许现实的湘西与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存在着的太多的矛盾和隔膜, 他无法说服自己将《边城》里的梦强加给正在遭受现实重担的湘西。沈从文理想中的湘西世界是一片净土, 是他拿来与丑陋都市、庸俗社会进行比照的一面镜子, 但当这仅存的一片净土也正逐渐被现代文明所侵蚀时, 他难以掩饰自己的哀伤, 进而将自己的这种情感带入到文本中, 收笔之处则会有所显现。由此, 我们也可以推测一下沈从文当时的创作心境。自湘返京之后, 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 目睹了不堪想象的湘西现状, 他的内心再难以平复下来, 充满着痛苦与纠结, 他开始为湘西的未来而担忧, 为自己理想的破灭而伤心。而在创作中前期的那种明快与轻松感觉早已不复存在, 他要在《边城》的后半部分将这种哀伤、担忧的心境表现出来。当涉及到《边城》的结尾时, 作者有些犹豫, 如果直接将结尾定性为“这个人永远也不会来了”或者“这个人终将回来”, 都难以将作者当时的心境切实地表现出来。沈从文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之中陷入到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最终他选择了这样一个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就回来”。用一种模糊甚至于“暧昧”式的结尾, 将想象的权利交给他的读者。

结语: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赞赏《边城》可称之为“牧歌式”的, 有“田园气息”的作品。[6]而实际上“牧歌”这一词语并不仅仅是一种浪漫情调, 它还夹杂着一层悲凉意味。在早期的“牧歌”中, 牧羊人经常面对各种挫折, 像失败的爱情、残暴的主人、死去的朋友等, 牧羊人对同伴倾诉忧伤, 感怀身世。《边城》中也处处弥漫着这种哀伤的情调。结尾处欲言又止的人物命运结局, 无疑使这种“牧歌”情调得到了升华。本文对傩送“离去”还是“归来”的探讨, 目的不在去解答连作者都难以回答的无奈, 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 恐怕也只有故事里的人物才知道。笔者回归到小说文本中来分析傩送“离去”还是“归来”的可能性, 希望能够以此扩大和丰富小说结尾的内涵。毕竟, 这一结尾留下的将是无尽的思考和长久的回味。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美丽编织, 其艺术成就所达到的高度自是无需赘言。《边城》结尾所遗留的“离去”还是“归来”的疑问, 不仅仅是读者的疑惑, 更是作者基于现实和理想的冲突而造成的难以选择的无奈。立足于文本, 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结局做一种可能性分析, 进而窥探沈从文的创作心境, 有利于引起一种新的思考。

关键词:《边城》,结尾,离去,创作心境

参考文献

[1][2][3][4]沈从文.边城[M].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102, 107, 122, 9.

[5]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J].文学评论, 2002 (2) :73.

上一篇:运通汽车校园招聘常见面试问题及答案下一篇:(8月网评)转变作风办实事化解难题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