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阅读理解

2024-04-21

江村阅读理解(精选12篇)

篇1:江村阅读理解

13. 渔翁夜钓归来不想系船,渔翁随即让渔船在水上随风漂荡。此时, 夜已深,月亮也落下去了,人也疲倦了,正是酣睡之时。(2分,意思对即可。)

14. “闲适”“宁静”“自由处在”“无拘无束”等。(2分,意思对即可。)

拓展阅读:《江村即事》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这就引出了下文: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

这首小诗善于以个别反映一般,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刻画江村情事,由小见大,就比泛泛描写江村的表面景象要显得生动新巧,别具一格。诗在申明“不系船”的原因时,不是直笔到底,一览无余,而是巧用“纵然”“只在”等关联词,以退为进,深入一步,使诗意更见曲折深蕴,笔法更显腾挪跌宕。诗的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谐。

篇2:江村阅读理解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题目中的“事”在全诗中指的是什么?(2分)

答:本诗的事指“江上钓鱼者”“归来不系船”这件事及由此勾起的心事。(意合即可,2分。)

(2)请简述这首诗歌营造了这样的意境。(2分)

答: “恬静优美”之意即可

(3)有人说“不系船”是全诗关键,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因为“不系船”三字领起后面三句(2分):每二句上承该句点名船停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1分)。但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三四两句给与了明确的回答(1分)。(共2个得分点:作用2分,具体分析言之成理2分。)

13.一、二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篇3:《江村小景》拓展阅读——在柏林

“一, 二, 三”, 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 那位头发灰白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 开口了。

“小姐, ”他说, “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 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 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 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 静得可怕。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名篇鉴赏》, 程均、金逸人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有改动) 鉴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 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 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作为小说情节的核心, 隐去所有的背景, 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面前, 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小说篇幅极短, 不足400字, 情节简单, 却直击人的心灵, 发人深省。

鉴赏空间

[读有所思]

读了文章中后备役老兵的话, 你有什么感想?

篇4:解读皖南旌德江村

江村的金鳌江氏,据《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记载,“系出颛顼帝玄孙伯益子玄仲,受封于江,今信阳东南有安阳故城,即其地也”。鲁文公四年(前623年)江国灭于楚,民遂以国为氏,改为江姓,举族避居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至第60世江玄又迁居临淄(今山东淄博),始称济阳江氏临淄派。东汉时江氏第71世江革,以事母至孝,举孝廉为郎,任五官中郎将、谏议大夫,所生三子俱同朝为官,其巨孝的家声和显赫的地位,赢得族人尊重,被后来历代《济阳江氏宗谱》尊为一世祖。自江革以后,因各种原因,江氏迁居各地的人逐渐增多,形成同祖多宗派的格局。江革第16世孙,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江淹,历仕宋、齐、梁三代,于齐明帝初年(494年),出任宣城太守。他的次子江荃,随父官宣城,乃留居宣城东门,是为宣城派。江淹的五世孙江韶,游山玩水,来到旌德西乡金鳌山下,“见旌西金鳌山峰回合,山水清明,环绕双溪,别成一境,有蓬勃不可遏之气,”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很快就将全家迁居金鳌山下,并将这里命名为江村。

江氏宗族从第60世至69世统一采用“洪图绍世泽,丕显振家声”的班辈排行,从第70世到100世统一采用“承祖训,锡嘉名,勖尔作奇英。学道希贤圣,经邦颂泰平。文明昌国祚,上达乃光荣”的班辈排行。清咸丰年间,清军镇压太平军造成旌德十年战乱,同治二年冬(1863年11月)战乱平息时,全县人口已不足3万,很多金鳌江氏后人弃家逃难流落他乡。1926年江氏新谱印成,各地江氏族人纷纷回江村领谱祭祖。扬州的江氏也回江村祭祖领谱,谱号为“辛字第十五号”,这说明扬州江氏和旌德江村的血脉亲情。扬州江氏家族的第60世至69世也是按“洪图绍世泽,丕显振家声”的班辈排行,属金鳌江氏一族。

记录江村江氏世系的江村宗谱,曾被奉为中国三大宗谱之一。20世纪20年代,在巴拿马万国谱牒大会上,中国仅举荐了曲阜孔氏、清皇族爱新觉罗氏和旌德金鳌江氏三族宗谱。旌德《金鳖江氏宗谱》始源于宋,至民国间共修撰6次。第六次修谱是清末翰林编修江志伊主持的。江志伊前后花了十年时间重新编修了《金鳌江氏宗谱》,总计22册。1926年新谱由芜湖的石印局主人瞿奇化印成545套。第1册为谱序、宗规、祖像、先人训言、祭仪、乐章、祖墓图、联名百世图、江村图。第2册为江姓源起、远祖世系、江国世系、济阳世系、临淄世系、宣城世系、金鳌世系、从厚公支世系。第3册至第18册为世系繁衍详录。第19册为艺文、志传、家传、墓志表。第20册为序记、仕宦表、科名表、孝义表、节孝表。第21册为传像、封诰、杂记、诗赋。第22册为领谱清册、修谱同人录、勘误表、收支征信录。宗谱中还收录了祖像54幅,新旧谱序十余篇。

江村从地形上来看,形似一把太师椅,村后的金鳌山似椅背,村左的狮山和村右的象山,形似青狮白象把门,形成椅的两把扶手。狮山上庙(妈祖庙)堂肃立,象山下宝塔(文昌塔)高耸,村的前方正对着黄山主峰光明顶。江村村口数十亩碧波荡漾的聚秀湖像个聚宝盆,又似一颗灿烂的明珠嵌在路旁。从金鳌山飞泻而下的两条溪流,常年淙淙地注入聚秀湖。湖水又出口入渠,“丁”字型渠道设计,创造出一个奇特的水景:流水出湖入渠,突遇转折,顿时便被涌浪推复回头。这种人为的回水现象,蕴藏着丰厚的风水、伦理观念和处世哲理。“有出有回”,表示“财气不外流”:“有出有回”,寄语游子“树高千丈不忘落叶归根”,“有出有回”,昭示着人生处世要做到有进有退。进入村中,沿着江村老街,踏着弯曲的青石板路,仿佛走进一个古色古香的幽秘世界。村中的石板路曲折纵横,400米长的明清古街串起村中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名人故居,有江氏总祠、溥公祠、明孝祠、妈祖庙,黯然别墅、笃修堂、茂承堂、进修堂、江冬秀故居、江泽涵故居等十几幢设计巧妙精雅的明清建筑,极具徽派建筑特色,成为一种历史性的固体文化,供人们观赏。与之相对应的是“黄峰晓日”,“箬岭B青雪”、“羊岗夕照”、“金鳌飞瀑”、“豸顶桃花”、“天都耸翠”、“茆龙红叶”、“聚秀荷风”、“双溪夜月”、“狮山暮雨”等十景。

江村确实是一个风景胜地,江村古建筑更是遐迩闻名。

江氏总祠位于村北,始建于明代,系江氏宗族的大祠。原为四进两厢两明塘三天井,两次毁于大火,又两次重建。第一次是清咸丰年间,毁于清军镇压太平军的战火之中。第二次毁于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的国民党乡丁在祠堂的夹壁墙内存放大量枪支弹药,一时间,爆炸声隆隆四起,子弹横飞,整座祠堂又一次化为灰烬,1935年再度修复。该祠堂汇聚了古徽州砖雕、木雕、石雕三大艺术,方梁圆柱,飞檐重阁,气势恢宏,精致无比,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溥公祠位于村东,建于明代,俗称“三分祠”。祠主江溥,明代进士,江氏第48世。江溥一生轻财重义,乐善好施。传说明代官封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土,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的歙县许国,少年时因家贫无计,曾卖身于江溥家做书童,后来江溥发现他的才干,退还了他的卖身文书,并资助他求学,使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江溥还和江南才子唐伯虎有同科之谊,唐伯虎曾为江溥夫妇三人画像,此画虽已有五百多年,但至今仍光彩如新。溥公祠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面阔五间,三进两天井,整座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呈现显著的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祠内木雕构件中镂空、浮雕、凸雕等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砖雕、石雕亦颇具特色,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孝子江文昌公祠位于村东,修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为纪念明孝子江文昌修建。江文昌是江溥的次子,他天资聪慧,饱读诗书,但不肯做官,只在家竭尽全力孝敬父母。他的孝行深得世人崇敬,并被载入当时的县志、府志。该祠坐北朝南,前中后三进,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民宅风格,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冬秀(胡适的夫人)故居位于江氏总祠东侧,系清代建筑,三间两进楼房,屋中间有天井,上有绣楼。东西厢房窗棂各种花纹图案雕刻细致,富有立体感和韵律感。特别是堂前横梁与木柱直角衔接处,以木雕花托相衬,花托上的麒麟和牡丹等图案栩栩如生,既牢固榫缝,又美观大方,堪称一绝。在江冬秀的闺房中,有一道后门,门外有一道石台,通到上面的小花园。

黯然别墅位于村中,坐东朝西,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皖南民居,建于1927年,是民国安徽省省长江绍杰的故居。它是江村民居中惟一没有天井的住宅,但在楼上的内走廊上设有美人靠,并最先将徽州古民居中的透窗改为玻璃窗。黯然别墅地处村中最高处,倚廊而眺即可一睹黄山天都峰的神韵。黯然别墅的主体建筑呈方形,门顶内外两侧各有青砖砖雕狮子一对,形态逼真。木雕斜撑,工艺讲究。院门朝外,圆形门额上题有“黯然别墅”四字,正屋大门有“吾爱吾庐”砖刻,风格与其它建筑迥然不同。

父子进士坊位于村中,是为表彰金鳌江氏第48代江汉和第49代江文敏父子而树立。江汉为明代旌德学子中第一名进士,官授户部郎中,担任过湖广宝庆府知府等职。江文敏明弘治元年(1488年)进士,官授松藩兵备道。父子进土坊的父坊建于弘治初年,高8米,两柱净跨3.3米,为二柱三楼石质牌坊,石雕精致,整个石坊基本完好。子坊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高8米,两柱净跨3.2米,为二柱三楼石质牌坊,横额上书有“青云直上”石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村人“重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人人读书,户户藏书。后来建书屋、办学馆、兴文会,文风昌盛。清末民初,几位名土和乡绅创办了江村书屋,最初族人捐献大量藏书,使其成为初具规模的书屋,后来安徽省省长江绍杰又向书屋捐赠了万余册。江村的文会不仅接收在外做官、经商族人捐赠的大量图书,而且还专门派人到外地购买各种书刊。书屋分藏书室和阅览室,拥有书架200多个,书橱36顶,收藏各类图书数万册,其中有《万有文库》,《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四部备要》、《二十四史》等珍本善本图书数千册,本村人或外村人都可借阅。旌德县的不少名流学者,从中受益匪浅。抗战期间,1937年,原设在皖南宣城县的宁属联立中学,由宣城迁至江村。当时交通不便,购书困难,教师就利用“江村书屋”藏书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学校还借用江村韵安和堂、韶公祠、溥公祠、养正学堂作为生活办公和教学场所。近千名学生,给江村带来蓬勃朝气。不少学生投笔从戎,到前线去抗日,有的投奔皖南断四军,有的参加地方游击队。学生还在进步教师的带领下,组织抗日宣传队,利用假日到周围乡镇去画抗日漫画,写抗日标语,演抗日街头小剧,以唤起民众的爱国抗日热情。

江村历来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明清时期,江村族人考取进土、文武举人、明经计126人,仅民国初的十年间就出博士、学土17人。“父子进土”(江汉、江文敏)、“兄弟博士”(江绍铨、江绍源)更是传为佳话,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侍御史江全铭,明顺天府推官江文中,清二晶顶戴翰林院编修江树昀,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品顶戴江麟瑞。在近代还有清末翰林院编修江志伊,在海内外颇具名声的“人痘接种法”的发明者、医学家江希舜,辛亥革命元老,早年加入同盟会的老教育家江辛,跟随孙中山先生、为国捐躯的海军肇和舰将领江泽澍,民国初年的代总理、北京特别市市长江朝宗,芜湖道尹、民国安徽省省长江绍杰,曾被列宁接见、被美国总统威尔逊亲授博士之衔的中国社会党领袖江绍铨,鲁迅的挚友、五四运动骨干,民俗家江绍源,“数学泰斗”江泽涵……

江村是一个人杰地灵充满希望的地方,它不仅风光优美,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江村的“江氏之源,伟人故里”更是名不虚传。1997年已被旌德县人民政府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现在已经引起世人的瞩目。江村作为一个深藏在山里的偏僻村落,何以会英才辈出?它厚实的中华文化积淀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地域文化有何自身特色?这一连串的问题值得人们去探讨。

篇5:江村杜甫阅读题答案

作者: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相关试题及答案

注:公元760年春。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间草房,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一家在此度过了近5年比较安稳的生活,此诗就作于这一时期。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3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既然是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3分)

【答案】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事事幽统摄全诗,幽,僻静、安闲之意。如何表现这一特点,就涉及到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二三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的铺叙手法,用描写角度来说,也可说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第三联,写妻子画纸,稚子敲针,属细节描写;第二联属环境描写,第三联是人物描写,以环境的安闲衬托人物的安闲,用的是衬托手法。反之也成立,所以可以说是互相衬托或映衬。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案】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分)

【解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情感总的来说是安闲的,为什么尾联转为凄清。要探求作者的思想情感,需要扣住文本,还要联系作者身世。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但有,只要有。只要有老朋友的接济,就能过上安闲的日子,心愿已足,不复他求,由此可见生活的窘迫凄苦。为何这样?联系诗后注解,可知诗人漂泊他乡,经济窘迫。

(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诗眼是幽。颔联景物幽自在和谐,颈联人事幽闲适恬淡,尾联心情幽自得其乐。

(5)后人评价这首诗照应紧凑,结构严谨,试作具体分析。(4分)

答:照应:①后三联紧扣幽,②中间两联分别扣题目中的江村。

对仗:①中间两联对仗工整,②颔联除上下联对仗外,还当句自对,自去对自来,相亲对相近。

严谨:全诗由景物人情,结构严谨,天衣无缝。

(以上三点答对任意两点即给4分)

6.这首诗中的哪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6分)

答.幽字。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江曲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趣: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诗人的内心享受着难得的安闲悠然,首联幽字正是这种心境的体现。可谓一字经纬,统摄全篇。(意对即可)

7.有人说,诗的尾联所流露的情感似是欣喜实含悲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具体说明。(5分)

答:同意这种看法。环境优美,生活安定,得享天伦,拥有这些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来说,自然是欣喜和满足的。但是,这一切却是建立在亲友资助的基础上的,是不牢靠的,并且杜甫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怎会满足于独善其身。说微躯此外更何求其实是一种无奈之语,自慰之词。所以说,这首诗的欣喜之音中透露着悲苦之调。

阅读练习二: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2)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3分)

(3)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3分)

(4)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4分)

5、事事幽体现在哪里?请简要作答。(2分)

6.尾联两句,有人说是幸词,有人说是苦情。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全诗作分析。(4分)

阅读答案:

1、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2)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3)【参考答案】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

(4)【参考答案】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分)

5.燕子自在飞,鸥鸟相亲近;老妻画棋盘,稚子作钓钩。(2分,各1分)

6.认同幸词,因为诗人在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后,终于获得了一个安居的休闲栖身之所,物情幽静,人事幽趣,又有亲友古旧的资助,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和满足。认同苦情,因为诗人虽居悠闲之地,过着闲适的生活,但这毕竟依靠旧友的支助,但有不能保证必有,更何求正说明有所求,依人而活的一代诗宗,吐露的是悲酸的情感。(4分,观点1分,分析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阅读练习三:

1.这首诗的诗眼是 ; 诗中的二、三两联处处与 啮合照应。(2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答案】幽;江村(题目)

【解析】颔联写景物之幽,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 颈联写人事之幽,棋局属村正承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评分标准2分,各1分。)

2.【答案】尾联表面上是喜兴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结尾处假设连着反问,但有不能保证必有,更何求正说明有所求。诗人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都谈不上了。所以结尾两句表达了依人而活的一代诗宗所吐露的悲酸之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此前 ,诗 人经过四年的流离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尚 未遭到战乱骚扰的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 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建成;饱尝颠沛流离 之苦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时值 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翠,一派恬静幽 雅的田园景象 。 诗人因之借《江村》诗题,放笔咏怀。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统领全篇。中间四句,紧紧扣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 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亲相近。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不仅美好夏景让人 陶醉,家中的恬静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 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 弥觉可爱。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隐含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 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 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 一旦分禄赐米不存在了,一切就都谈不到了 。所以, 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 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 然后,在结句上,以此外更何求一句,承合 事事幽,收煞了一篇主题。

《江村》一诗,在艺术处理上,也有独特之处。 一是复字不犯复。首联的两句中,江字、村 字都出现过两次。按一般律诗的要求,颔、颈两联同 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 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这里用一对复字反 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这情况, 很象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复字也 要用复字来弥补。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 字 事事 ,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 就完全没有支撑之感了。

二是全诗前后照应紧凑 。梁上燕 属村, 水中鸥属江;棋局正承长夏,钓钩 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两 自 字,两相字,当句自对; 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 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畅。颈联两句皆以朴直的语气, 最能表达夫妻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的意境。 三是结句,忽转凄婉,是杜甫咏怀诗一贯的特色。

篇6:江村阅读理解

江村

作者:黄景仁朝代:清 江水绕孤村,芳菲在何处?

篇7:江村阅读理解

春日江村五首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贱生理,飘泊到如今。

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

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履穿。藩篱无限景,恣意买江天。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

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

扶病垂朱绂,归休步紫苔。郊扉存晚计,幕府愧群材。

燕外晴丝卷,鸥边水叶开。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篇8:江村阅读理解

悲剧的命运

1927年, 那是一个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时代, 尤其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造成了革命局势的混乱。

龙潭江边某农家, 有两子一女。长子宗佑自小爱看把戏, 12岁时被耍把戏的拐走。十六年后, 宗佑参加了孙传芳的队伍, 要攻打南京, 借这机会, 他凭记忆找回了家。母子俩见面后, 喜极而泣。母亲看到宗佑穿着北兵的军衣, 害怕他被南兵逮捕, 就急急忙忙出门帮儿子借衣服。这时候, 出去买菜的妹妹回来了。宗佑离家时, 妹妹并没有出生, 所以他们彼此并不认识。长期的军队生活使宗佑养成了兵痞习气, 看到年轻姑娘就想调戏。恰在此时, 次子宗成回来了, 见到有个北兵调戏妹妹, 火冒三丈, 最终导致了兄弟相残。

妹妹心中思念的大哥, 母亲口中能干的大儿子回来了, 可是他却调戏了妹妹, 这一幕不禁令人心酸。更让人感到悲伤的是, 兄弟间的互相残杀, 以及母亲回来后看到倒在血泊中的两个儿子, 悲痛欲绝, 哭倒在地。战争让离家在外的宗佑进入军阀队伍, 养成了流氓习气;宗成为了生活, 也去当了一个小兵。军阀混战让他们变得不辨事理, 不问青红皂白, “你这孙传芳的狗”“你这蒋介石的狗”, 最终酿成了悲剧。老母亲的哭号“天哪!我生了两个儿子, 一个也不能送我的终, 我倒送了他们的终了”, 震颤人的心灵。

扭曲的灵魂

宗佑离家十六年, 还是想着寻找回家的机会;他回到家看到母亲, 激动得热泪盈眶, 可以看出他本来是一个善良、淳朴的人。离开家的那些年, 他曾经被一个姓赵的老人收留, 也规规矩矩地跟着老人种了几年地, 可见他也是勤劳、务实的人。但命运和生活却使他走上了当兵这条路。当兵过程中, 他脸上留下了疤, 手指头被打掉了, 这种替人卖命的生活扭曲了他的灵魂, 使他变得不分好坏, 没有是非, 谁给粮吃就帮谁打仗。

军队生活也使宗佑养成了一身的土匪习气和兵痞气, 如“钟老太太在家吗”, 听来彬彬有礼, 却没有丝毫的质朴与善良, 有的只是兵痞子的油滑;他把升官发财的希望寄托在打进南京, 因而对与他毫无仇恨的“南兵”恨之入骨, 动辄“一枪就干掉他”;他见到年轻的女子就兽性大发, 想要调戏。可以说, 扭曲的性格也是导致宗佑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而其性格的扭曲, 又要归咎于当时极度混乱的社会。

破灭的理想

这出独幕剧在突出表现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同时, 对母女俩的生活追求也进行了一定的描述。

女儿显然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有追求的女孩子。她不满足于母亲为她设计的“找一家好一点的婆家, 也就可以快活地过一辈子”的生活, 而是希望通过进城读书改变命运, 过一种新的生活。但是最终, 面对自相残杀而倒在血泊中的两个哥哥, 她只能含泪答应母亲不再离开。她的理想破灭了。

母亲呢?她的理想很简单, 一是为儿子宗成娶一房亲, 接续香火;二是死的时候能有儿子为自己送终。这是那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最有代表性的理想。可是, 即使这样简单的理想, 最终也破灭了。

篇9:江村八十年

当时,广西省政府设有特种民族研究课题,需合适人选。吴文藻设法接通路径,为费孝通争取到机会,参与“广西省人种及特种民族社会组织及其他文化特性研究计划”。费孝通于当年十月赴广西,进瑶山,在其计划推进到百多天时遇险受伤,这次田野调查被迫中断。

一九三六年夏,费孝通回家乡江苏吴江养伤,准备留学。其姐费达生建议他到开弦弓村小住一段时间,休息、养伤之余,顺便了解村里丝厂情况。该村位于吴江境内,苏州南部,太湖附近,是个水乡。村中丝厂属于开弦弓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是费达生等在一九二九年帮助村民创办的,旨在改良丝业生产,提升技术水准,复兴传统产业。

费孝通并非一开始就想定,养伤时间可成调查时间。刚住下时,也没有立即想到要做调查。他串门入户,闲话家常,敏锐觉察到村民生活正发生历史性变化—现代工业开始进入中国农村,养蚕女开动缫丝机器。费孝通整个心思被强烈吸引,意识到眼前场面大有意义,应如实记录,做出分析,他说:

开弦弓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因此,可以把这个村子作为在中国工业变迁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主要变化是工厂代替了家庭手工业系统,并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但至今没有任何人在全面了解农村社会组织的同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此外,在过去十年中,开弦弓曾经进行蚕丝业改革的实验。社会改革活动对于中国的社会变迁是息息相关的;应该以客观的态度仔细分析各种社会变迁。通过这样的分析,有可能揭示或发现某些重要的但迄今未被注意到的问题。

一村农民生活之变,可作一国社会变迁晴雨表。这种自觉,当时学界或不多见。费孝通“从毫末辨流向”的意识和本领,此时已相当显豁。他随即展开对开弦弓村农民生活状况的实地观察和记录。“一九三六”因此成为中国人类学者起步之初即进入国际人类学前沿地带的时间标志。

人类学自萌芽至成型初期,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一直有“文野”鸿沟。不少学者认为, 民族志方法只适合研究文化比较简单的“野蛮”社区,不适合研究自身所处“文明”社区。故,当时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多在“化外之地”。

费孝通则认为,事实本身无所谓“野蛮”或“文明”。称“野蛮”,无非表露出主观蔑视心理,在学科意义上则不能成立。一个学者研究自身所处的文化,欲持守客观立场固然不易,却非不能。经过相当训练的学者,研究自身文化或有优势,如语言、地理、机会、观察、访谈等方面,都比外地人更方便。他希望用事实证明,民族志方法也适合研究所谓文明社区。他在开弦弓村的调查,就是“用研究花篮瑶时所用的方法去研究一个本国乡村”的自觉实践。

“我在去伦敦经济学院之前就是一个功能主义者”—这是费孝通的一句自白。结束开弦弓村调查后,他带着瑶山的稿子和开弦弓的资料赴英留学,在将近一个月的海路途中,写出了描述、分析开弦弓农民生活的大纲。这个大纲为他的英国导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准备了一份莫大欣喜。

作为人类学功能学派的领军人物,马林诺夫斯基曾因该学派独步一时获得足够声望,也因其逐步趋向于“过分标准”的职业化状态而“感到不耐烦,厌烦它的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他曾主导了人类学研究从“摇椅”向“田野”的重要转折。当他主张人类学者“离开对所谓未开化状态的研究,……对印度人、中国农民、西印度群岛黑人、脱离部落的哈姆勒非洲人同样关注”的时候,费孝通带着中国江苏开弦弓村农民生活的调查资料,到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他门下报到。

费孝通敏锐地记录开弦弓村民生活因机器下乡发生的变化。马林诺夫斯基敏锐地借助费孝通的调查素材蕴含的学科发展活力。师徒之缘,酿出人类学史上又一次历史性转折。

马林诺夫斯基把这一转折的意义写进费孝通博士论文出版序文—“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 《中国农民的生活》(又名《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书有一些杰出的优点,每一点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本书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作者并不是一个外来人,在异国的土地上猎奇而写作的;本书的内容包含着一个公民对自己的人民进行观察的结果。……此书的某些段落确实可以被看作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宪章。”

为雕刻这块“里程碑”,马林诺夫斯基以独特方式指导这位中国学生。他帮助费孝通融入英国市民生活,嘱咐费孝通留意浸润学术空气,请费孝通参与自己著作的修改过程。到论文撰写阶段,他时常躺在床上,用白布蒙着眼,听费孝通逐段逐句念自己的博士文稿。听到某处,他会“突然从床上跳了起来”,说哪一段写得不够,哪一句说得不对头,严厉中裹着诙谐,无妨谈笑风生。他还把费孝通的论文拿到其主持的“今天的人类学”研讨班上,宣读、讨论、修改乃至重写,以确保“宪章”文字的应有水准。

经由这一过程,费孝通经历了严格、充分的学术训练,拿下学术前沿成果;开弦弓在其论文中获得学名“江村”,从此和费孝通一起名扬天下。

《江村经济》以一九三六年为时间节点,如实描述了开弦弓村的土地制度、人口、家庭、婚姻、伦理、亲属关系、农业、蚕丝业、副业、工业、贸易、教育、医疗等方面实况,内容远远超出“经济”概念。对此,马林诺夫斯基“不无嫉妒”地说,该书“对农村生活、农民生活资料、村民的典型职业的描述以及完美的节气农历和土地占有的准确定义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确实的资料,这在任何有关的中国文献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因其“完美”“准确”“深入”“罕见”,江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更多人士观察、了解、研究中国农民生活的一个窗口。

格迪斯(W. R. Geddes)是费孝通在LSE的低年级校友,对《江村经济》及其描述的村庄或多些亲近感。他后来掌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人类学系,教学中一直使用《江村经济》,并关注一九三六年后的江村变化,颇想实地造访。

nlc202309091317

一九五六年,机会降临。新中国成立数年,治理成效显著,《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中共的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一九四九年以来的一段时期。”自己回顾之余,也想请西方人来看看,改善对新中国的印象。新西兰文化代表团受邀访问中国,格迪斯作为该团成员,据说是经周恩来认可,得以走进江村,做了短期调查。后来,这位“第一个到这个村子来访问的欧洲人”写出《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副题:对开弦弓村的再调查)。

格迪斯在“结论”中说:“一九三六年的开弦弓和一九五六年的开弦弓,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今天开弦弓的人民,看来确实比二十年前,在物质上要富裕得多,而且他们有了更大的安全感。”

费孝通称许格迪斯的调查和成果,说是“好的工作”,“相当好的书”。他被格迪斯所激励,“安排重访江村”。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五月十六日,他带着中科院经济研究所选派的助手,到江村住了二十天。

要弄清楚江村二十年里的主要变化事实和数据,调查工作十分紧张,夜以继日。打算盘,摇计算机,每晚平均用掉一斤灯油。

费孝通敏锐依旧,感慨乡村巨变,也发现“问题就是一大堆”,如“粮食有点紧张”、“哪里有钱念书”、蚕业衰落、缫丝不再等等。结果是,“农业增产了百分之六十,而还是有人感觉到日子没有二十一年前好过”。

“问题出在副业上”,这是费孝通的看法。历史上,因人多地少,江村农民吃饭靠种田,花钱靠副业,故副业发达。一九三六年前后,村民年收入中, 四成半来自副业。费孝通重访江村时,限于当时政策,“农业社只搞农业,所有加工性质的生产活动,都要交到其他系统的部门,集中到城镇里去做。甚至向砻糠加工这样的事情都不准在农业社里进行。……以蚕茧说,烘茧过程也要划归商业部门去做”。蚕农靠缫丝挣钱的门路不通了,只能卖蚕茧,收入自然减少,念书的钱也成了问题。

在费孝通眼里,农民生活有难处,国家利益也受损。他写《重访江村》时说:“看来国家遭受损失事小,逾越清规却事大。我希望在农业社经营范围这个基本问题上,是否可以放开来争鸣一下,多从实际研究研究,农业和工业之间究竟怎样配合联系,才最有利于我们在这个人多地少的具体情况中发展社会主义?”

有人认为,这是在批评当时农村政策,属于犯上。反右运动随后到来,费孝通未能幸免。正在《新观察》连载的《重访江村》遂遭腰斩。

从反右到“文革”结束,费孝通的学术工作中断二十多年。一九八○年六月,其被错划“右派”问题得到“改正”。费孝通在座谈中表示,有两笔欠账要还,第一笔就是关于江村历史变迁的追踪记录。

一九八一年十月,费孝通第三次访问江村,看到“农民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还有了钱花”。究其原因,是恢复传统副业,重建缫丝厂,新建丝织厂和豆腐坊。据此实证,费孝通重提当年话题并做扩展—“乡村工业的发展使这个农村集体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见微知著。费孝通在《三访江村》一文中说:“在开弦弓村所见到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在中国并不是个别的特殊现象。即使不能说中国几十万个农村都已发生这样的变化,但是可以说这是中国农村的共同趋势。”

后来的事实一再证明费孝通的判断。称谓上,从“乡村工业”到“乡镇企业”;状态上,从“星星之火”到“异军突起”;地位上,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半壁江山”,再到“三分天下有其二”;功能上,用费孝通的话说:“乡镇企业帮了中国的大忙!”

从三访江村开始,费孝通热切追踪这一历史过程。一年一次,一年两次,积累资料,深化认识。当初看重的是“草根工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后来看出了一条中国工业化的独特道路。一九八五年八月,他在《九访江村》中写道—

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相对照,草根工业无疑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他们有力量冲破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初期的老框框,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去改变工业的性质,让工业发展来适应自己。在草根工业中,农民表现出了充分的主动性,这不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么?

一九八一年十月十八日,费孝通三访江村之后,远赴英伦,到母校LSE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纪念奖章。在领奖演说中,他当众许愿,到一九八六年,将根据江村五十年变迁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江村经济》的续篇,即设想中的《江村五十年》,“在那个时候送到在座的朋友们的手上”。遗憾的是,由于大量调查资料被某“年轻的研究工作者”带走不归,其郑重许愿竟至无奈落空。

转眼已近江村六十年。为筹划费孝通江村调查暨学术活动六十周年纪念事,吴江、庙港、开弦弓村三级领导都认为村容不能让人满意,准备“大搞一下”。费孝通听后说:“这个事顺其自然,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能为开弦弓开小灶。你们条件不错,名声不小,现在还是中等偏下的水平。老是中不溜溜地混日子,不行啊!人家都可以更好,你们为什么不可以搞得更好?”

六十年里,费孝通一直都期待江村乡亲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却从未借自己的名望、地位为江村争取特殊待遇和条件。这个村庄闻名中外六十年,从没有因其名声而大红大紫,也没有大起大落,一直是自然生长,寻常状态,也因此保持了观察中国农民生活变迁的样本价值。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日,“中国文化对世界未来发展的贡献研讨会暨贺费孝通教授学术活动六十周年”会议开幕。费孝通说:“六十年前,带我到开弦弓做调查的人,是我的姐姐。我带着调查的材料去英国学人类学,写了博士论文,出版了《江村经济》,向关心中国的读者讲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开弦弓的问题,是文化接触问题。当时村子里的工厂,是文化接触的产物。……我们看人家怎样生活,实际上是研究文化的变迁。……假如我能活到九十岁还能写文章的话,我希望能写一篇我们这个时代在我身上表现出来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

二○○二年九月,费孝通第二十六次走进江村,访问了第十三村民组周文昌家。这是费孝通一生最后一次江村之行。这次家访的照片,收录于《开弦弓村志》,也陈列于“费孝通江村纪念馆”。

该馆落成于二○一○年,是费孝通百年诞辰的年份。馆中一块展板上,“二十六访江村”历次时间表旁,有一段文字—“初访江村是我这一生学术道路上值得纪念的历程界标。从这里开始,我一直在这一方家乡的土地上吸收我生命的滋养,受用了一生。……我的祖祖辈辈在家乡养育了我,我虽则已由老而衰,但我没有忘记家乡,有生之日总想为家乡这片土地上多加上一点肥料,能长出比我这一代更有出息的子子孙孙。生命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

这是费孝通《吴江的昨天、 今天、 明天》一文中的一段,读之眼熟。那年有幸参与这篇文章的起草,当时情景还记得。时光忽忽,江村调查六十年转瞬已延为八十年。如今江村什么样?多年暌违,今春重访。

游走小清河边、村中公路,传统民居已不多见,零星夹在别墅小楼之间,隐于在建新楼之后。有该村“农民教授”姚富坤引路,才得见残余的清朝建筑,找到当年丝厂水池遗址。在姚富坤的帮助下,还见到了一九三六年费孝通初访江村那幅三人合影中站在中间的小男孩、现年近九旬的沈宝法;见到了费达生的学生、村中第一代缫丝女工周亥金,今年九十九岁。

两位老人家都坐在自家门前的春日阳光中, 干净, 安详。接谈间,沈的儿子在旁劳作,敦实、憨厚;周的孙辈聚谈,欢笑。见来客举相机,指着院落一角说:拍拍这边吧,过去种桑树,现在改草坪啦!

费孝通曾用“有祖宗,有后人”描述中国文化特点。面前这老人健在、儿孙绕膝的生活场景,实在可做江村八十年来农民生活变迁的生动写照。

篇10:江村阅读理解

江村乱后

作者:顾况朝代:唐体裁:七绝 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

篇11:江村阅读理解

江村题壁

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体裁:五律 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

篇12:《江村小景》 3

《江 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部独幕剧揭露的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及其对军阀混战罪行的控诉。

2、学习本文精练通俗、思想内容丰富的语言。

教学过程与方法:

1、对本课的教学,教者可根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

学习本文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

2、难点

对于本文主题的理解与两个儿子形象的理解。

3、教学突破

本课的课堂教学要坚持“以读为主,以讲为辅,读练结合”的原则。讲课时,以讨论为主,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和见解,重点讲清学生理解不透彻、含糊的地方。

充分利用话剧的特点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课本剧的表演能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大家也许听说过著名的作词

家田汉先生吧,他是现代著名的话剧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部独幕剧――《江村小景》。

首先请同学们听我介绍一下这部话剧的主要思想内容:

这部独幕剧的主题是揭露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行。主题通过三个方面加以表现:一是弟兄之间互相枪杀的故事情节,二是弟兄俩,尤其是长子的人性扭曲,三是母女俩生活理想的破灭。

请大家思考:这篇课文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自由思考并讨论,后交流)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全文,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浏览课文,思考)

2、指名同学回答。

(参考答案: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老母依旧在做活”,主要写母女对白,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必要的铺垫和交代,同时也表现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追求。第二部分从“已而闻叩门声”到“不,孩子……这些日子这儿查得很严”,写长子回家,母子相逢,长子叙述在外的.经历。第三部分是剩下的部分,写兄弟互相残杀。

3、教师分析讲解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通过母女的对白为后面的情节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和铺垫。先是由女儿要进城读书引出二哥这个人物,然后再由母亲对女儿命运的慨叹引出大哥这个人物,女儿的联想表达了妹妹对哥哥的思念,也是后文情节暗示。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说无一闲笔,人物的每一句台词都和下文的情节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必不可少的交代和铺垫。

问:请大家思考――我能说说女儿的性格如何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思考、交流)

(参考答案:女儿的性格较为鲜明,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女孩子。在那些日子里,她一心想着要进城去读书,外界的思想丝毫不能改变她的想法,表现出她对新生活追求的执著。)

4、女儿是这样的一个人,很值得人们同情,那母亲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母亲的形象代表了当时更为普遍的广大群众。她最大的理想是让儿子结婚,传宗接代,这样的理想在当时是很普通的理想,但最后也破灭了。)

5、指导学生联系全文,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的戏剧气氛。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这一部分在气氛上和第三部分不同。尽管是**年代,但母女的对白还洋溢着温馨的气氛,这和第三部分兄弟互相残杀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用古人评论的话来说,是以喜写悲,愈见其悲。

6、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一段对白。

三、分析第二部分

1、请大家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这一部分的情节,揣摩长子的性格,并思考:长子的性格是天生如此吗?如果不是,又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长子的当兵经历扭曲了他的灵魂,使他不分好歹,不知是非,养成了一种土匪习气和兵痞性格。他的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酿造了兄弟相互残杀的悲剧。他即使不是死在弟弟的枪口之下,也很快会莫名其妙地死在不知什么地方的战场上。。

2、请几名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一情节。

(学生揣摩,表演)

四、分析第三部分

1、请大家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课文的第三部分内容并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这一部分先写长子对妹妹的调戏,然后写兄弟之间的冲突,最后写母亲的哭诉。)

2、引导学生思考:兄弟俩矛盾的导火线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长子的流氓习性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又最终使兄弟俩的矛盾激化。)

3、引导学生思考:长子如果没有这种种陋习,那么兄弟俩也不会相互残杀。那么母亲的哭诉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母亲的哭诉,揭示了主题,即老百姓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出路的。)

4、教师小结:

上一篇:过马路左右看教案设计下一篇:在全县招商引资工作集中办公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