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个世界

2024-04-16

在另一个世界(精选12篇)

篇1:在另一个世界

书,被很多人称为“另一个世界”。这个说法很真实。比如我一读书,我的整个人都融入其中。

美丽的花朵,小鸟美妙的歌喉,清澈见底的小溪,还有小溪里欢闹的鱼儿,太美了。这可是我在书的世界里发现的。在记忆的心扉中,孩童时读书生活,真实好玩,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我最早的读物是个故事卡片。那是几张正面印画,背面印字的卡片。遇到朋友买了这本书,我就去给朋友助威。因为买了这个故事卡片的人,就去比赛谁知道的多。那时候我就为朋友呐喊助威,为的是在朋友手里饱览那本精彩的故事卡片,这也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卡片。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这也开启了我读书的里程。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载卡片故事。我看得如此如醉――《灰姑娘》让我黯然伤神,《恐龙世界》引得我惊叹不已,《卖火柴的小女孩》使我泪如雨下……后来,爸爸给我买了几册小书:《老人与海》、《数学王国》……。只要有书,我就忘记了一切,进入书的世界里。

渐渐地,卡片故事这类书已不能满足我如饥似渴的欲望了。这时我发现一个秘密――爸爸经常关闭的房间里,竟有好多好看的书!此后的一段日子,我“藏”在书中,“浏览”的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是人物和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嗜书如命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赏――那便是我的习作都被老师当做例文读。

记得一次,老师让写一篇关于风景的习作,同学们的作文千篇 一律,我却把助人为乐写成一道极其独特的风景。只要你一打开窗户,就能看见那道美景――助人自助,和谐文明!

老师在文中圈圈点点,写出一段很棒的评语,又给了满星。这让我很高兴,又让我悟出一点道理:作文,要构思完整,写出“别出心裁”的句子,更要与众不同。因为读书的缘故,我写作文总有用不完的好词佳句,平时在书上看到的词语句子像酵母似的尽情发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的海洋里,我快乐的畅游。像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篇2:在另一个世界

工厂里的人们,停下你们手中的活儿,堵住那排污口的嘴,别再让恶心的口水往外流。来吧!和我一起通往另一个世界!

森林中的伐木者,关闭你们那嗡嗡作响的锯子,放下那沾满罪恶的斧头,别再盯着森林里的无辜者看了。来吧!和我一起通往另一个世界!

丛林间的猎人,收起你们那可怕的长枪,扔掉那令人窒息的刺刀,别再恶狠狠地窥着可爱的动物们了。来吧!和我一起通往另一个世界!

城市里的市民们,放下你们那乱扔垃圾的手,停下那在草坪上奔走的脚步,别再喂河流吃恶心的东西了!来吧!和我一起通往另一个世界!

被我邀请来的客人呐,请你们好好参观这个与你们那儿不同的世界。

看啊,这儿没有那浑浊的污染物,也没有工厂里嘈杂的声音,这里是安静的、纯洁的;这儿的树木茂盛,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参天大树随处可见,这里没有雾霾,有的只是甜美的空气;瞧啊,这儿的丛林生机勃勃,猴子与你嬉闹,鹿儿与你问好,蝴蝶萦绕在你身边,它们与人类是多么的亲切、和谐;这儿的河流是那样干净,没有一点污浊,你再也不会从这儿看见从远处有垃圾漂来,对你们来说罕见的河鱼,在这是很寻常的,站在河边俯视水底,便可看见成群的鱼儿在水下灵活地窜动;这儿的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垢、无形、无秽;这儿的山,从山脚望到山顶,都被绿色覆盖得毫无缝隙……

这儿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我尊敬的客人啊,这儿与你们那个世界相比,简直犹如仙境一般,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很神往这种生活,都想立刻在这住下来,但是,对不起,我是不会同意你们在这安居乐业的.!

你们问我为什么?因为你们太贪婪了,我不会让这儿再重蹈覆辙,我不会再让这儿变得像你们那儿那样外丰内竭。愚昧的人类啊,如果能收起你们那贪婪的眼神,不用我将这个世界拱手相让给你们,你们也会得到它。人类啊,别再沉浸在欲望的深渊中了,好好看看你们的世界吧,它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篇3:一个更好的世界

环境保护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每个人都应为之贡献自己的小小力量。

Once man did not have to think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re were few people on the earth,and natural resources seemed to be unlimited.

Today things are different.The world has become too crowded.We are using up our natural resources and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with dangerous chemicals.If we continue to do this,human life on earth will not last long.

We realize that if too many fish are taken from the sea,there will soon be none left.Yet,with modern fishing methods,more and more fish are caught.

We know that if too many trees are cut down,forests will disappear.Yet,we continue to use powerful machines to cut down more and more trees.

We see that if rivers are polluted with waste products,we will die.Yet,waste products are still put into rivers.

We know that if the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rise at present rate,in a few years,there won’t be enough food.Yet,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still increasing rapidly.

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f we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less meat,there will be more food available.Land for crops feeds five times more people than land where animals are kept.

Our natural resources will last longer if we learn to recycle them.

The world population will not rise so quickly if people use modern methods of birth control.

Finally,if we educate people to think about the problems,we shall have a better and cleaner planet in the future.

【词汇量】

【读懂了吗】

请仔细阅读短文,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单词或短语。

Today,we use1to catch fish.We use2to cut down trees.We3into rivers.If we want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we should eat more4and less5.We should learn to6natural resources.We should use modern methods of7.

篇4:在另一个世界开花

俞洁:这实际上是在叙述自己所遭受和承受的东西,因为当时我做了一个手术,这是我一生当中第一次做手术,它让我感觉像是一不留神被某个东西击中了。至于那个发射子弹的亭子,我只是想把这个事情弄的比较可爱一些,就画了一个中式的亭子,亭子上面有尖角,在我的想象中,每一个尖角都是有能量的。

罗玛:对于这个中式的亭子,你当时有没有考虑过它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俞洁:没有。我只是觉得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我不想把事情说得那么直白,所以就像游戏一样设了一个谜局。

罗玛:这个蒙面人似乎始终有你的影子?为什么是蒙面的?

俞洁:我不想以真面目示人,因为表情是最泄露秘密的。

罗玛:所以你做了一个遮挡,其实你派了一个替身去你想经历或者是已经经历过的事情。

俞洁:对,去经历我想经历的、已经经历过的,或者是没有经历过的,那个蒙面人可以说是我指派的一个角色,而我是导演。

罗玛:你的作品里确实有一种戏剧化的成分。

俞洁:有的,当时那批作品的戏剧感是很强的,这来源于生活中很多事情,包括周遭朋友所经历的事情,包括我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我突然间明白了人生如戏的说法。

罗玛:那个时期的作品—应该是2007年吧?

俞洁:对,当时做了个个展,叫《入侵》。

罗玛:那个阶段的作品人物有玩偶的成分,提线玩偶。

俞洁:对,其实就是被控制的成分,以及虚假的成分。因为戏里很多东西都是假的,其实生活里面很多东西也是假的,就看你想演成什么样子,你希望的结局什么,或者中途退场也可以。

罗玛:那你这些戏,当时的主题是什么?

俞洁:主题就是—努力让自己觉得这就是一场戏。

罗玛:这是否意味着,你的焦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转移了?

俞洁:对,缓解了。努力把自己变成局外人,一个观看者。

罗玛:也就是说,你通过这种方式把现实中的自己分离出去,变成一个被看的他者?

俞洁:我重新看我在生活里面的状态。

罗玛:理论上来说,“看”与“被看”是一对主客体的关系,伯格在他的《观看之道》里认为“观看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女性主义者们也一再论及“看”作为主体意识对于女性地位的重要性。你的绘画多少触及了这个问题,对此你是怎么考虑的?

俞洁:其实不管是看自己,还是看他人,当你看的时候就像一个主导者,就会把情绪上的东西放开,而且,处在这样的位置就会发现很多事情的本质,哪怕是自己的活动轨迹都会看出一个相对本质的趋向。这个方法挺好的,很容易把事情搞清楚。

罗玛:把什么事情搞清楚?

俞洁:就是很多谜局,或者是迷宫,你身在其中的时候是不清楚的,但是你站高一点就全都看清楚了。这跟性别没有关系,我只是想把我自己搞清楚,而不带有任何性别的因素。如果我是一个男的,我还是这样,我还是把自己看清楚。看是主导性的,有快感的,当一个事情一再被看,并且把它放在一个戏剧化的场景里去看的时候,其中的虚假成分就会越来越清楚。

罗玛:说到性别,我觉得你那个时期的蒙面人是有女性特征的,并且有相当强的对抗意识,比如《截机》这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抗情绪。但是在这之后的人物似乎就慢慢变得中性了,不再对抗什么了。这种“去性别化”的过程你是有意为之吗?

俞洁:对。因为当你把对抗本身去掉的时候,就已经把需要对抗的那个部分同时也弱化了,这样就可以寻求一个人存在的本质,或者关注事情的本质,这个会有意思一点,而且会变得更广阔一些。

罗玛:能具体说说这个对抗的东西吗?是一种男权?强权?还是集权?

俞洁:跟社会没有关系。是指某种强势。

罗玛:具体是什么?是某种压迫感吗?

俞洁:就是所有东西加在一起形成那样一个点。我的画之所以后来跟宗教有关系,也是来源于这个。因为宗教里面第一并没有规定你作为一个男的或女的应该承受什么,第二宗教里面认为所有的承受你也可以不承受。当你决定不承受的时候,所有的压迫感就没有了。

罗玛: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当你决定不承受的时候,你的人物就自然而然的“去性别”了。

俞洁:有一种说法是一个男的或者女的,都是一半的人,一定要找到另外一半才能圆满。但是,当一个人决定自我圆满的时候,另外一半就不需要去找了,他会自我完善。一旦一个人能够自我完善的时候,旁边的东西就不会构成太多的对抗、压迫了。我努力想让自己达到一个整圆,再去看这个世界。不带有任何情绪地去看这个世界。这或许就是我心理转变的一个原因。2008年之后的作品,再去看的时候已经把自己虚化了,不再那么关注自我了,而是看外面的世界了。不仅要看整个世界,还想要看到宇宙上面的空间,因为有一段时间我有一个想法,我突然觉得整个地球在宇宙里面是很小的体系,那么广阔的空间,一个人小小的思维放在里面根本什么都不是。

罗玛:这里面有一个转折点我很想听你展开。你刚才一下子视野变得很大,仿佛从一个高空看这个世界,甚至是看这个世界以外的东西。这里面有一个转折,你的目光是怎么跳转开的?

俞洁:还是从看自己开始的,或者说,通过让画中人去演自己,从而把自己看清楚,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受到的干扰是什么。把这个搞明白了以后就会一下子开阔了,真是这样子的。

罗玛:《入侵》那个阶段之后,你的创作似乎中断了一两年?

俞洁:中断了一年半,因为生孩子。

罗玛:通常认为女性在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说结婚了,生子了,家庭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了,这些都会对她们造成影响。在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一些很不错的女艺术家过了几年就销声匿迹了,甚至不再做艺术了。所以我问你,生孩子的过程对你的艺术创作有没有产生影响?固然它像通过一场考试。

nlc202309022215

俞洁:影响是有一点,生了一个小孩就好像有了一个亲人,一个极其稳固亲人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确实很温暖。这个温暖产生之后,可能创作的东西更加镇定一点,不慌张。少了更多对抗的东西。对抗是一个比较弱势的表现。因为小孩是纯真的,所以画里面就出现了一些更加纯真的眼神。

罗玛: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想到过会放弃绘画?

俞洁:从未想过,我觉得我对艺术应该做到死那一刻差不多。因为我是有好奇心的,老想探究一些新的东西出来。我有表达的欲望。绘画对我来说有一点像做游戏,或者像一个探险,我有探险的心理,这就是我一直会做下去的原因。

罗玛:这之后你的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不再那么激烈了,变得似乎更加游离于现实之外,甚至是超现实的,这些作品大多汇集在你2012年的个展里,这个展览的名字《仪式》多少一点宗教感,这个你是怎么考虑的?

俞洁:我相信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存在,因为我们只看到自然里面很小很小一部分,包括日常所经历的事情也只是你所能感触到的极小一部分。对于另外一个空间的想象,以及对于时间的重新感知,更能激起我的兴趣,因为我觉得时间是一个催化剂。

罗玛:具体谈谈?

俞洁:我以前其实没有觉得时间这两个字很神奇,后来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观察,突然觉得时间有空间在里面,也有厚度在里面,甚至于是可见的。当你没有把时间加进去的时候很多东西是薄片,一旦加入时间以后就变成一个立体的,而且就像一个魔方似的,或者是像一个化学反应。甚至于可以把这个时间划分成很多个方式来看,千年是一个方式,百年是一个方式,可能万年又是一个感觉,亿万年又是一个感觉。再回看我们存在空间的时候,顿时觉得这是个可看、可不看的瞬间。

罗玛:所以你画面里人物的眼神有一种漫不经心?

俞洁:对,就是可看,可不看,有什么重要的?当然,政治事件我也关注,但是一旦把这些事情全部划到时间格子里面的时候,顿时所有的东西都有它变化的一面,有它戏剧的一面,有它必然产生和必然消亡的一面。

罗玛:也就是说,你觉得这种文化干预、社会干预都是无意义的。

俞洁:自然会产生,自然会进行,就像这个东西要发酵似的。

罗玛:能谈谈宗教对你的影响吗?

俞洁:我觉得我是受了宗教里面看待事物方式的影响。应该说更多是来源于佛教里面的,一个是“空有”观念,就是“看空不空”,从容面对日常生活里遇到的所有事情,还有一个就是“幻”的概念,这个对我是有影响的。幻象以各种方式呈现,对应到日常用词可能就是跟戏剧有关系的词。

罗玛:你的绘画在《入侵》之前那个阶段带有更大的随意性和片断性,语言也相对的轻松和自由,带有涂鸦感。这之后你在技术的层面上似乎做了更多的考量,开始注重画面的质感,处理得越来越细致。这个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俞洁:这跟时间有一点关系,因为我觉得绘画创作其实分两种,一种是从空中一抓而来的,另一种是你坐在那里像禅定一样,把时间放在里面自然会显现出另外一种力量,我后来的创作倾向于第二种方式。

罗玛:画面品质要求越高,处理得越细,越要求你注入时间。但时间这个东西又是相对空泛的概念,它呈现在画面上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一个问题:画面看上去品质好,似乎也有某种禅意,但是也存在空洞无物的危险。在这个问题上你是怎么样考虑的?

俞洁:前一段时间我去上海看了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展,我看完以后顿时明白了时间的概念,我发现当时的艺术实际上加入的精力是很多的。为什么现在的国画架不住看?因为耐心不在里面了,而以前是加入了无比的耐心在一件作品里面。不管画的是什么,情感是隐喻在里面了,那时的艺术我发现是不表现什么政治的,画得更多的是日常的生活:吃的什么,坐在什么样的凳子上面……但是这种日常是把他的想法一点一点像纹身一样纹到绘画里面,所以显得很厚实。

罗玛:对应到你自己的作品,你觉得这种时间的注入是有效的。

俞洁:非常有效。时间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取代的。我以前的绘画是很狂放,很随性的。后来有一天突然想安静的、不闹腾的把一个东西画出来,不要带太多情绪在里面的,只是表达一个想法,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罗玛: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有哪些?

俞洁:我很喜欢卡特兰(Cattelan),就是意大利做装置的艺术家,还有艾敏(Emin),达明﹒赫斯特(Damienhirst)我也很喜欢,特别欣赏他作品里冷酷和直接的一面。中国古代艺术家我喜欢的还不少,像马远、梁楷、王冕、夏圭、宋徽宗等等,这些都挺喜欢的。

罗玛:对你产生影响比较大的艺术家有没有?

俞洁:没有。好像也很难说受到什么人的影响,看完就会忘掉,可能隐约留下来影子,影子可能在某一个时候会翻出来,但是具体的好像没有。

罗玛:如果把你的创作轨迹用一个比较简单的线条梳理一下,从最初那种自然率性的表达,到社会性的、带有对抗情绪的表达,到后来慢慢开始变成和世界讲和,甚至是放弃,你是否觉得现阶段已经到达了一个可以回头远观的位置?

俞洁:有一点。我甚至于想把这个阶段放在千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看,我觉得这些东西会灰飞烟灭全部消失,最后在茫茫宇宙里面一丝痕迹都不留,这就更像是幻象,曾经存在的一缕烟。

罗玛:幻象这个概念,在你的绘画中有什么样具体的表达?

俞洁:幻象可能是在2007年左右表达更多一点,最近我更关心和时间、流逝有关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在流逝。其实这也是幻象的一部分吧,应该是上一个阶段的延续性表达。我的创作,我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幻象和戏剧之间的对应,一个阶段是幻象和时间以及流逝感的对应。

罗玛:时间、流逝这些概念都是很大的意象,跳开现实去看待现实,甚至站在千万年之外回看今天,这些确实能够给画面带来一些异样的感觉,这也是你作品的个人气质之所在。但这同时也存在对问题大而化之的危险,这个你考虑过吗?

俞洁:没有,我还没有考虑到这个程度呢。哪一天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就会考虑了。

罗玛:这里面是不是也意味着你对现实有意的回避?

俞洁:没有。就是因为不回避所以才这样的。这里面存在现实和非现实的问题。所有幻象都有一个现实的刺点,就好像这一针扎过去会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面开花。换个角度说,一般我们谈到女性的时候必然会谈到男性,但是谈到男性的时候很少有人谈到女性。这个问题固然跟多年以来的习惯和两性之间的差别有关系,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可以把这个性别抹平,抹平到什么程度呢?抹平到把一个人变成一个整圆,那个世界就是充满的。

篇5:在另一个世界_

它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我最喜爱的一本外国自传性小说。它的作者是来自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它享年不到四十岁。在他的后半生里,日子的艰苦就如小说中的保尔・柯察金一样。

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又有人说书像一块难啃的食物,可我却认为书是另一个世界。打开书本就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位位鲜活的人物,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一件件扣人心弦的故事。打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战争中的苏联。一座城镇一夜之间的毁灭,给人们带来了那一份对战争残酷的厌恶与对和平美好的向往。

我读到这里,窗外的秋风吹入了书房中,这秋风就如夹杂着刀片向我吹来,在我的皮肤上切开一个个裂痕,一次次地越来越靠近心脏。

书中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他生活贫苦,出生于工人家庭,亲人只剩下了哥哥。他四次遭遇苦难却四次死里逃生,书中的文字写得略带有运气的成分。可这真的只是运气吗?不,还有他的那一份勇气,那一份顽强和那一份革命必胜的信念。就算是再好的煤、炭也有燃尽的那一天。保尔瘫痪,无法用身体上的对抗去革命,他就以笔当做武器写下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书,还仅仅只是一本书吗?当你打开它时,你就应该明白:我要进入另一个世界了。这是苏联战争的世界。作者那一代人就如钢铁的铸成的一样,不断磨练,保卫家园。穿越时空,穿越到红军抗日之时,他们也是像这样一样去革命,去奋斗,去抗争。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也因如此。

篇6:在另一个世界

日子过的平淡才是真。我不要求要多有钱,只要能凑合着过就行,我和我老伴过得并不富裕,若是在平常还好,可是如今我这个做爷爷的不幸患上了癌症,孙女还被放到这里,让我们老两口帮忙看孩子,这个家庭的支出忽然变多了,有些力不从心了。老伴很贤惠,每次我对她诉苦总是能在身边认真地听着,教育孙女,做饭,还有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来做的。我们两个人的退休金加起来一个月也不到三千块钱,对于如此严重的病症就算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也不够治疗几天的。干脆,我从医院搬到了家里,想在家里多呆几天。

孙女年纪不大,有的时候话也说不利索。不过她身上好像有些灵气,若是她在我们老两口从来没有不开心过。她的父母都忙啊,现在的年轻人还不都是忙东忙西的不顾家,说是为了赚钱其实就是没有那个本事,还要老的帮这个帮那个。不知什么时候他们有了孙子,该会是谁来照顾呢。

老伴把晚上饭做好了,今天做的是孙女最爱吃的糖醋鱼。这个小家伙看到热腾腾的鱼端上来就好像看到爸妈一样亲…一个劲的喊

“奶奶我要七鱼!”

“好好好奶奶给你摘刺儿啊…嗯好不好吃啊?”

“好七!”

我从床上缓缓下来,拿起拐杖往客厅里走。其实有时候我再想,若是我不在了,老伴一个人能不能照顾好这个孩子;若是我不在了,是不是就不用惦记着拿出一笔钱来买药吃;若是我不在了,孙女会怎么认为呢……或许会问她奶奶爷爷去哪儿了,或者爷爷怎么了。哎想起来我就舍不得啊。

不过我意已决。

孙女看到爷爷来了,赶快从座位上下来说“爷爷您坐。”这都是老伴教育的好啊,尊老爱幼。餐桌是圆的,不论我坐在那里都处于他们两个中间。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孙女期盼我带她出去玩的眼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老伴对我的百般顺从。我了了吃下了饭,把碗筷放下,提议孙女晚上出去玩一会儿。她听到要出去玩可开心了,笑得特别甜。她问我

“爷爷我们今天晚上去哪里啊?”

“嗯…去广场上怎么样,那里有好多和你一样大的人,还有许多好吃的呢!”

“嗯嗯爷爷带我去七好七的!”

“不过爷爷今天晚上腿脚有些不利索,奶奶和你一起出去玩怎么样?”

“哼爷爷骗人,爷爷不带我去七好七的!”

“…那你就和你奶奶去吧?怎么样?那里很漂亮的。”

“爷爷不带我去我和奶奶去,爷爷不如奶奶好!”

我和老伴心领神会般的笑了。

她奶奶和孙女出去了。临走之前老伴还嘱咐我在家里别乱动,躺在床上好好休息。

“乖孙女,和爷爷说再见?”

“也也不带我出去玩我不和他说再见。”

她真是个开心果。

老伴和孙女都出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其实平常嘴上说“我都治不好了干嘛还留着我”,若真是要离开自己心爱的人的时候不禁有些不舍。我回到了房间里,打开放在床头上的那包老鼠药,那是血红色的颗粒,是生命的终结。我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呢?

――老伴我舍不得你,孙女我舍不得你,儿子我也舍不得你。

――钱啊不能再花了,日子得接着过啊,要靠什么养活这个“三口之家”啊。

孙女原谅我的自私,我恐怕以后不能带你出去玩了,爷爷不如奶奶好,不过你记得下次见到爷爷的时候要说再见的,不然以后你就没有机会和爷爷说再见了。乖孙女,让奶奶给你做好七的。

老伴你不能怪我,这肿瘤也不是我让他长上去的,花了这么多钱了吃了这么多药了,哪种药会比这一包老鼠药痛快?我在外面也没有什么人脉,老头老太太的我也不认识,你就让我去吧啊,孙女你一个人若是拉扯不了的话让儿子找个人帮你,记得给她做好吃的。

吞下这包药需要的时间是如此的短,却足以跨越了两个世界,红色的颗粒一部分洒在了地上,那是血的颜色,那是血液般鲜红的药,那是用来结束我的痛苦的药,结束生命的药。

我看到了一座桥,桥边有个叫做孟婆的人在煮汤。她对我说若是想要过这座桥的话必须从她这里喝一碗汤。于是我端起来一碗,正打算喝的时候,水面上突然泛起光芒……

――是你么,老伴?

你现在是不是还在和孙女一起在广场上玩耍,开心的不得了呢。若是孙女以后缠着你要你陪她出去玩你可得多准备点钱呢,我替你答应她了要买好吃的。别担心钱不够,以后钱会够用的。孙女在身边肯定了翻了天吧,她要是问我干什么去了你就说爷爷趁着你和奶奶出去玩的时候自己出去玩了,爷爷真坏。你不能怪我把你扔下啊,我这也是想通了嘛,早晚不都是这样么。孙女有人照顾,儿子儿媳妇过着小日子甜甜蜜蜜的,我呆在家里还有个累赘,你又为何放不下呢。

――是你么,孙女?

你在广场玩的可好?有没有看到和你一样大的朋友,他们有没有上前和你打招呼,你有没有交到新朋友?奶奶给你买好七的了么?告诉我,要是没买我去说你奶奶去。实在不行爷爷给你买~你知道么我趁着你出去的时候自己出去玩来着,我碰到好多好玩的好多好七的`,你下次记得要和我说再见啊,不然不给你买……

――是你么,儿子?

你说你这个混蛋,老子都是要死的人了你竟然还一个劲的跟我说孙女放在我这里不放心。你就知道你的孩子,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当爹的!现在好了你想见也见不着我了,你后悔不后悔我不知道反正你是见不到了!还有,我和你妈一心一意的帮你们两口子拉扯这个孩子,若是我不在了你得帮你妈教育好她!你妈年纪也挺大了,你就不能找个人来帮帮她?按说我们这个年纪都是享清福的时候了,若是不看你们不会拉扯孩子谁帮你们干这个!趁着你娘还在世的时候好好孝敬孝敬她,别后悔一辈子!整天就知道在外面干活挣钱,你的心呢,啊?这可是生你养你的父母啊!

篇7:在另一个世界

女儿: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一位孤独症患者父母的心灵告白

对每个家庭来说,有一个患孤独症的`孩子,也是一种不幸. 孤独,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症候群.在中国,孤独症患者的最保守估计也要达到180万人.这是一个被封闭了的世界,而且没人知道这病的起因.

作 者:王封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医药指南 英文刊名:CHINA MEDICINE GUIDE 年,卷(期):2003 “”(8) 分类号: 关键词: 

篇8:斐式浪漫,送你一个世界

当理科生开始玩浪漫,他送给你的礼物可能是一整个世界。

用数字建造一座花园

意大利的数学家斐波那契可以算的上是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科学家之一了,他用一个数列统治了整个世界,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甚至是一场战场,他都能用他独特的“斐式情书”写给你看,算给你听。

他的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来解释花儿们的花瓣是如何生长的。梅花、李花是5片花瓣, 鸢尾、百合看上去是6片,实际上是两套3片,即3片花瓣,许多翠雀属植物的花瓣是8片,万寿菊的花瓣有13片,紫菀属植物的花有21瓣,大多数菊花有34、55、89片花瓣。这些花瓣数字在植物界很常见,而其他数字的就相对很少。

如果我们把这些数字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就是3、5、8、13、21、34、55、89……在这组数列中,前两个之和正好等于第三个,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如果用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去除以它后面的数字,数字越大,结果就越趋近于0.618,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金比例。

不仅花,自然界中植物们的叶、枝条、果实、种子等等的形态特征中都能发现斐波纳契数列。叶序是指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最常见的是互生叶序,即在每个节上只生1片叶子,交互而生。任意取一个叶子做为起点, 向上用线连接各个叶子的着生点,可以发现这是一条螺旋线, 盘旋而上,直到上方另一片叶子的着生点恰好与起点叶的着生点重合,做为终点。从起点叶到终点叶之间的螺旋线绕茎周数,称为叶序周。不同种植物的叶序周可能不同,之间的叶数也可能不同。但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90%植物的叶序生长是由斐波纳契数组成的。

博学又“给吃的”,才是真爱

《来自星星的你》中的女主角千颂伊说有句经典台词:“古今中外,只要给吃的,那都是真爱。”没错,斐波那契的浪漫可不仅给你一座花园,还体贴入微地关照到了吃货们的那点小心思。

葵花籽、苹果、松子、李子、菠萝……向日葵本身的花瓣数一般是21片,你仔细往被花瓣包围的花盘看,里面还有很多小花,它们最终会变成葵花籽。这些小花的排列呈现两组相向的螺旋形线条,一组是顺时针旋转, 一组是逆时针旋转。而如果你再仔细数数这些螺线,你会发现, 顺时针的螺线有34条,逆时针的螺线有55条。而根据不同的向日葵品种,你可能还会得到55和89,89和144等数字,全部都遵循斐波那契数列。除了向日葵, 当下的时令水果菠萝的纹路上的 “方块盔甲”和松果外表也都遵循这一规律,它们的螺线大多数是8 (顺时针)和13 (逆时针)。

除了植物界,广博的斐波那契数所蕴含的“黄金理论”还能解释什么?海螺是最典型的符合斐波那契“黄金分割”精髓的例子。当海螺被切成两半,它内腔壁的形状是最完美的“黄金螺旋”形状。人类耳朵的形状也符合“黄金螺旋”的形状,这种形状的构造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得接收音波,增强人类听觉。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它们的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完全符合1:0.618,就连弦乐器的琴弓放在琴弦的0.168处,即能使琴声更加柔美……

浪漫背后有玄机,较真你就输了

事实上,斐波那契发现这个数列时,并不知道植物也遵循这个数列,但后世的科学家无意中发现植物竟然也“懂”这个数列。为什么植物也知道这个数列?真的只是巧合吗?人造之物带有主观性,我们暂且不谈,这里我们只从大自然的杰作入手,谈谈这些惊人的“巧合”。

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植物在长期生存中,不断适应和进化的结果。植物们之所以偏爱斐波纳契数,是在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作用下进化而来的。

植物是从种子和嫩芽生长起来的。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叶子、萼片、花瓣、小花等的顶端中央有一个圆形的组织叫“尖点”,而在尖点的周围,有一个接一个的微小隆起,这些隆起称为“原基”。隆起的原基会长成叶子、花瓣、萼片等,每个原基都希望它所生长出的花、蕊或叶片以后能够获得最大的生长空间。例如叶片希望得到充足的阳光,根部则希望得到充足的水分,花瓣或花蕊则希望能有充分的空间展示自己以吸引昆虫来传粉。因此,原基与原基之间就需要隔开一定空间以保证将来长出的叶片或花瓣能有效生长。但因为不断有新的原基产生,原来的原基就会不断被往外挤,那么怎么排列才能使得将来的叶片和花瓣都能有效地伸展自己呢?

科学家发现一条规律,就是当两个相继(先后)出现的原基以137.5°的发散角生长时,将来它们的后代就会充分吸收阳光和雨露,即使新生成的原基会把这些旧的原基往外挤,但只要相继的两个原基角度不变,就不会受到影响。而按照这样的生长轨迹生长,最后就出现了我们肉眼看到的左右螺线(即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螺旋)。

关键点就在这个137.5°上,在数学上,137.5°被称为黄金角。所谓黄金角,即一个圆被分成的两个圆弧的长度比例正好是黄金比例,那么较小圆弧所对应的角就叫黄金角,只有黄金角构成的角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填满整个空间。这种叶面空间的配制结构,极有利于对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叶片按这个角度生长,既不浪费空间又能充分利用光照。

篇9:活在另一个世界的“天使”

2014年7月,母亲因迷信算命而认为6岁的旗旗与自己八字不合,对孩子痛下毒手,导致旗旗身上多处残疾性骨折;6月28日,小婷被后妈拉入厨房剁下右手;1月,寻找妻子未果的丈夫在酒精作用下,在街头毒打儿子小涛,还把他扔在了垃圾桶……

據调查,中国约四成的儿童曾遭受过不同形式的虐待。2014上半年,仅媒体曝光的虐童事件中,情节严重的就超过100例,40%以上是受父母虐待。目前,家庭暴力仍是我国法律的灰色地带。(腾讯网)

“天使”何以过早蒙尘

很多人震惊的同时也许会痛斥这些“虐童”的罪魁祸首,但也仅限于痛斥罢了。但是,如此令人发指的恶行,在面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时,他们又如何能下得去手?那样澄澈的眼眸,他们又是怎么狠得下心摧残?

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奔波于各个领域的人们在生活、工作上的压力愈发沉重,加之互联网的信息爆炸传递,世界思想文化融合交汇,难免杂乱纷呈、鱼目混珠,引入某些负面的文化思想。这就很可能导致某些人不良想法的滋生,而未成年人属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遭受伤害便很难避免。有些由于孩子自身残疾被父母当做负担而遭受虐待;有些则是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穷困或吸毒、酗酒而致精神恍惚、人格有缺陷,将孩子当做发泄替代品;还有一部分人却是自身曾遭受虐待而将怨恨转嫁至孩子身上等。

但不论如何,父母既然给了他们生命,就有责任与义务作为孩子们人生的领路人,教导他们是非黑白、美丽丑恶,而不是以自身的压力为借口,暴力的将所有负面情绪发泄在无辜的孩童身上。更何况,生活存在的本身就像攻克一个个阻碍发展的难题,有压力的境况下就会有前进的动力。人生路上,有时充满了困惑、难题、悲伤与凝重,但纯真美丽的孩子们即便不曾言语,也会坚定的在爸爸妈妈身后跟随着。

爱是最需要的教育

幸福和美丽有时候就像一对姐妹,当所有的事物带上美丽的色彩,幸福就会不期而遇。就像天真纯净的孩子,美丽炫耀的如同一尾灵动的鱼儿来到我们已经蒙尘带土的生活里,他们的笑和哭让平淡如水的日子泛起波光闪闪的璀璨涟漪。对于这样美好的承载体,我们应该满怀感恩,而不是毫无规章将已被渲染的混杂世界带入孩子懵懂纯白的画布中。

但让人们扼腕叹息的却是,遭受虐待的孩子恐怕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生都要活在回忆中,忍受曾经的噩梦。曾听朋友说她在车窗中看过这样一个镜头,着装时尚靓丽的女人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个小孩子,头发蓬乱,分不清是小女孩还是小男孩,女人边走边回头不耐烦的呵斥孩子。孩子小心的看一眼前面的女人,仍慢慢的跟着。突然,女人拿下耳边的电话,急躁的回过身来,抬手就打孩子......

孩子们的心总是最敏感透彻的,而且也容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一句淡淡的赞扬也许会让他们高兴一整天,而一声极短的呵斥,也能让他们伤心一整天。跟在女人后面的小孩或许就不知道什么是爱,这样缺乏温情的成长环境很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对于孩子,人之初,性本善,耐心的导引需要爱的维系,孩子们有理由在有爱的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健康的成长。而这就需要家长做好榜样,以正面、积极、阳光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信任、分享、无私等,并将这样的品德发扬传递;社会学校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能够让孩子们接受到健康的知识,让他们知道何为大义、信念、仁德等,并在以后的人生中正确抉择。

社会保障同样重要

迄今,这样令人痛心的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今年3月24日,李某因5岁女儿阳阳(化名)不听话、不爱学习,对其施以拳脚,虐待殴打成重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发时,阳阳的身上有很多新旧叠加的淤伤。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告人李某虐待家庭成员,手段残忍,致使被害人死亡,其行为已经构成虐待罪,被告人李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故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五年,考虑到李某仍有一子需要哺乳,暂予监外执行,一审宣判后,李某没有上诉。(中国吉林网)

大多数情况下,受害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能力有限,受到伤害不敢言说的有之,遭受暴打默默承受的有之,如果伤痕会说话,那一定是最让人声泪俱下的控诉。对于受虐的儿童,我国针对虐童的定罪须由受虐一方或代理人提起诉讼才能成立,施暴人即使承担律法责任、医疗责任,但是孩子们的心理创伤又如何承担?即便是剥夺了监护权,长期受害的小孩脱离了魔掌,但他们之后的生活又该如何安排?

篇10:《在另一种生命里》初中读后感

“感动”是我在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东西,乔纳森的感动从未消失,因为他的诺言——永远不要停止感动,他完好的保留着这一种感动的能力!有多少成年人如今已经忘却了这种美好的感情,或许就在晚上的一抹夜色,在陌生人的微笑里,落日夕阳,相逢的瞬间,某一季节的味道,孩子的眼神,长者的手势,或者是平时那些能够滋养人心的琐碎小事。

他的爱情跨越时空,只为与克拉拉邂逅,紧张又慢慢地情感流动,滞重而又轻盈的心情,任何也没能阻挡住感情,在另外一个身体里重复,而又不同的进行着命运!

或许,在另外一个空间里,另一个维度下,某一地,某一刻的我也进行着另外一种人生,既相同又不同轨迹的人生!在我心深处,或许还停留的记忆碎片,也曾星星点点的出现,例如出现过多次的房子,找寻的过程,清晰的名字,这一切未曾是一场梦。

篇11:给孩子们一个童话的世界

一、让童话成为孩子语言积淀的宝库

丰富语言积累是人一生的学习过程, 我们努力将童话故事带到孩子们身边。

1. 环境用起来

我园利用橱窗、墙壁、班报等多重阵地, 向家长宣传读书功效, 介绍读书方法, 推介优秀书目;各班级在门前“家长告知”栏介绍本班的每周一个童话故事;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家庭读书氛围营造方法;配合社区共同开展“书香社区”活动。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处处有童话故事的环境之中。

2. 图书多起来

幼儿园藏书按类别、依年级直接分发到学生手中, 保证园内图书资源的合理利用;各班设立不低于50册的图书角, 动员学生把家中的童话书带到班级, 确保每名幼儿在一学期内童话书籍流动量不低于十册;同时, 积极搞好幼儿画报等报刊的征订工作, 达到每两名幼儿订一份刊物。解决书源的问题, 保证孩子们长期与新书为伴。

3. 时间定下来

每天下午课前20分钟, 利用等待孩子进园时间, 由老师根据读书计划, 组织开展课前故事会, 以讲童话故事或观看童话故事卡通片相结合的形式, 保证孩子们能够有系统地接受童话故事的熏陶。

二、让童话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之中

从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他们所喜爱的童话故事, 让他们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感知语言之美、发展语言能力。

1. 合老师之力

我们要求所有老师都要至少会讲20个童话故事, 在日常的保教活动中学会使用编演童话的形式开展工作, 比如孩子们熟悉的《小白兔》的故事就经常被老师们用于晨检工作, 每日由一名孩子扮演“兔妈妈”, 检查每日“兔宝宝”的个人卫生, 既富有趣味, 更具有实效。

2. 借家庭之力

我园在正常的家访过程中, 为儿童建立在家中的父子 (女) 、母子 (女) 、爷孙、兄妹交流制度, 根据具体家庭成员情况, 为孩子在家中确定比较固定的童话故事交流对象;同时, 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推荐交流主题, 介绍幼儿语言训练形式;在教师与家长的互访过程中, 及时了解、反馈儿童发展情况, 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宜语言发展的家庭空间。

3. 择传媒之力

现代社会, 孩子们时刻都能接触到各类媒体, 有传媒就有语言的东西。我们十分重视媒体对孩子的冲击力, 各类媒体良莠不齐, 我们针对影视节目、报纸杂志、网络信息、文艺展演、广告宣传等各类传媒内容, 列出拒看、可看、必看三类, 向家长推介优秀的儿童节目, 让家长陪孩子一起观看优秀的童话故事影片, 这样选择性地借媒体之力, 使之服务于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三、让童话成为语言发展的载体

1. 激发兴趣

语言课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将口语知识包装成礼物送给孩子的过程, 它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应尽可能地引发孩子的好奇心, 刺激他们的兴奋点, 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

2. 锻炼胆识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语言训练的重要任务,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讲童话故事活动, 活动形式由组内接龙说、片段讲述, 逐步向指定幼儿讲述过渡, 每次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机会, 由一句话、一段话逐步训练语言能力, 在活动中逐步树立学生表达的信心和勇气。

3. 尝试创造

篇12: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相会

孔祥瑛祖籍山东滕县,是孔子第75代孙。1934年,她考取清华大学文学院,并担任清华大学校刊《清华周刊》文艺部编辑,是朱自清先生比较钟爱的弟子。孔祥瑛的多才多艺让钱伟长非常欣赏,他们相互鼓励,经常一起到图书馆看书。学习之余,两人还在学校的林阴小道上谈古论今,时间一长,爱情在这对年轻人心中潜滋暗长。

但此时“七七”事变爆发,清华大学被迫南迁昆明。孔祥瑛跟随学校一路南行,钱伟长却因为没有盘缠,只得到天津市耀华中学当了名物理教师。一年后,钱伟长与孔祥瑛才在昆明西南联大会合。

1939年8月1日,在钱伟长的导师吴有训先生的主持下,钱伟长、孔祥瑛喜结连理,拉开了他们长达61载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涯。

1940年夏,钱伟长告别身怀六甲的妻子,从上海启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

钱伟长在国外争分夺秒潜心求学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国内的妻儿。孔祥瑛在接到丈夫饱含深情富有文采的家信的同时,也总能收到他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外汇。

由于钱伟长的出色成果,多伦多大学于1942年授予他博士学位。同年,他来到美国,在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

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探亲为由回国,孔祥瑛带着6岁的儿子元凯来接丈夫,一家人紧紧相拥。孔祥瑛当晚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久别七年重相聚,自有一番凄苦与欢乐。”

新中國成立后,钱伟长和孔祥瑛怀着满腔热情,一起参与了清华大学的复兴。钱伟长进入了他学术上的第二个丰收期,孔祥瑛也担任了清华大学附中的校长。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钱伟长雄心勃勃地攀登新高峰的时候,一场历时二十余年的苦难落到了他的头上。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极不合理的待遇。孔祥瑛因为不能与当清华大学校长的“右派”丈夫划清界限,不能再担任附中校长,只是担任地理老师。对此,她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关心呵护着丈夫。看到钱伟长情绪有些低落,她就柔声鼓励丈夫,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国家将在不久之后走向正轨。

在妻子的激励下,每天改造回来,钱伟长都把窗户蒙上,一个人埋头苦学,孔祥瑛默默地做着家务,还不忘给丈夫添茶续水。忙完杂事儿,她也会埋首书卷。静静的家里,外边的喧嚣与他们无关,钱伟长很陶醉这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钱伟长以非凡的毅力,推导了一万二千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其中不少很有实用价值,也是前人所未知的。

1966年“文革”风云初起,孔祥瑛也受到了红卫兵的猛烈冲击,她甚至被剃成“阴阳头”游街示众。面对人身侮辱,孔祥瑛痛不欲生,自身难保的钱伟长怕妻子出意外,除了对妻子的行动格外留心外,还经常和妻子谈心:“别跟那些学生娃娃计较,他们受人愚弄了,横行霸道的人没有好下场的!”

可到了后来,作为“反动学术权威”的钱伟长受到了更大冲击,终日受到批斗谩骂、进行劳动改造。在外边批斗了一天,钱伟长只剩下一个温暖的“港湾”——他那个虽历经风雨却坚如磐石的家。

但是,很快他们一家五口被勒令搬出原来的住所,搬进了两个阴暗潮湿的房间。为了给大批书籍留下安身之地,他们被迫变卖了一些家具。

不久,红卫兵的两派打起了“内战”,钱伟长一家所居住的照澜院16号成了造反派的“武斗战场”,不时传来枪弹的呼啸声。邻居纷纷搬离,但红卫兵却不允许钱家搬走。

在如此恐怖的氛围中,钱伟长和妻子相互安慰,在人生的逆境中,他俩就像失去了泉水的两条鱼,用各自有限的唾沫润泽着对方。

“文革”结束后,年近七旬的钱伟长感到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到来了。他更加争分夺秒、日以继夜地工作。

此时,孔祥瑛已经退休,她几乎承担起全部家务。为了不打扰丈夫的工作,她连电视机都没有买。

每当钱老工作累了,孔祥瑛就拉着他到外边散步,打打羽毛球,锻炼一下四肢的灵活度。钱老空闲时,二人还就文学、历史、艺术作深入的探讨。

钱老是个资深足球迷,只要赶上世界杯,他不但场场必看,而且对各国主力球员的位置、打法了如指掌,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记得一清二楚。孔祥瑛没有阻止钱老半夜爬起来看球,只是提醒他白天一定要把觉补过来,还买来各种营养补品,让钱老保持旺盛精力。

1982年底,钱老以70岁高龄出任上海大学校长,孔祥瑛成了钱老的生活秘书,随时照料他的饮食起居。钱老在家也经常伏案工作,柴米油盐一概不管,甚至不大会花钱。

在孔祥瑛眼里,钱老性情率真得像个孩子,时时需要她的呵护。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没想到孔祥瑛身体先出了状况,需要长住医院治疗,钱老以九旬高龄之身,依然忙于学校的公务。

有一次,钱老赴京开会,突患小中风,被送进一家医院治疗。哪知他闹着要回上海治疗,医院无奈,派医生护送钱老坐飞机回到上海,并入住华东医院。他的主治医生责怪道:“你这么大年龄,还敢坐飞机回来,真是不要命了!”

这时,钱老才说出了他的“小算盘”,他不想在北京治病的原因,是放不下正在住院的白发老妻。钱老的病稍有减轻,他便坚持去看望病榻上的老伴。一对相伴60载的白发老人执手相看,互相叮咛,那种场面感人至深。

然而,上苍无情,钱老的一腔深情没能挽留住妻子,她还是先他而去了。整整三年,钱老没有从丧妻之痛中恢复过来,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如今,钱老也驾鹤西去,到另一个世界和爱妻相聚。

上一篇:自考视觉传达专业历年非笔试考题(精心总结)下一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