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

2024-04-08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精选6篇)

篇1: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1

微凉的午后,我静坐庭院,脚边放着一摞厚厚的书本,我拾起一本,轻轻拍去书面上的薄灰,原来是小学时的课本,上方两个浓墨重彩的大字映入双眼——语文。我用手轻抚着这两个字,从语到文,饱含了太多的情感与时光的沉淀,在这个午后,终于觅见踪迹,我翻开课本,隐约回到了初入学堂的时候,颈上系着红领巾端正地坐在课桌前,咿咿呀呀用漏风的嘴一本正经地跟着我最爱的语文启蒙老师郭丽雯读着“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课本里有我一笔一划写下的方块字,有标错了降标的拼音,还有乱七八糟的涂鸦,那里满是我对语文的爱。

经过六年的沉淀,我又爱上了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明媚与生机,爱上了小桥,流水,人家,亦爱上那西风瘦马,书中是我对未来的展望与对自己的鼓励,我离语文更近了写,

初中,在唧唧复唧唧的机纫声中,我望见了滚滚沙场,万马奔腾,爱上手中的笔纸上述说那晨钟暮鼓,潮起潮落,那里有比水彩还清瀚的青空,那里的玫瑰不曾刺向页莺,那里的十里长街灯花微凉,那里有最纯粹的文字,不再满足于书中的故事,我终于开始用文字去编织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我是如此爱它。

语文,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字,不觉间便带上了温度,带上了愁慕,我爱上了语文,从前、现在、将来,永不改变。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2

踏着沉积着五千年历史的土地,我从远方走来,怀着一种崇拜和赞美,我读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悲涌于胸.于是,诗人纵身于大江,荡起的涟漪是历史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枝节,在江畔上,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思念.

我的世界里,因而多了几分精忠,少了几分自哀.

“力拔山兮气盖世,”乌江渡口,一代枭雄项羽拔剑而起,在寒风中任衣带飘扬.心在流血,英雄热泪.无奈中,任虞姬的红裳飘落成泥,任乌雅马一声悲鸣.天下大乱,在四面楚歌中,霸王从容地用剑划过自己的咽喉,让殷红的血汩汩而出,染红江东一片土地.

我的世界里,因而多了几分豪情,少了几分阿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心怀大义的文臣文天祥,于狱中依旧坚定.国已破,家已亡,既不能挽回江山,又何必苟且?零丁洋上,拒绝了元朝也就拒绝了现实.头颅不惜,生与宋长于宋,他就把自己投入了不复存在的南宋.浩然历史,为之感动.

我的世界里,因而多了几分正气,少了几分哀怨.

我的世界里,是语文的世界,拨动了历史深处的沧桑和痛苦,因美丽而多情!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3

语文是一门由语言和文字构成的学科,语文是一门学问,它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探之不尽,索之不竭。

一手秀丽的方块字代表着语文的字正;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代表着语文的腔圆。字正腔圆成文语文的基本规范。

谈到语文,四大名著享誉国内外。语文是《三国》里豪杰的忠胆;语文是《西游》里旅途的奇幻;语文是《水浒》里好汉的情义;语文是《红楼》里佳丽的柔美。

语文是一种气质。语文是陶渊明隐逸桃源的悠然;语文是李白咏叹胸臆的浪漫;语文是唐后主李煜的哀伤;语文是辛弃疾豪情壮志的奔放;语文是马致远秋思的情怀。

语文是古老文明的积淀,从《诗经》之唱《楚辞》之思到秦文汉赋的博大,唐诗宋词的精简,再到元曲、明清小说的传奇,以及现代文学的风骚,语文串联着五千年中国文学的历史。

语文是精神审美的支柱。学习了《论语》懂得了学习和修身之道;学习了《理想》让我们拥有了梦想;学习了《背影》使我们懂得了亲人的重要。秦始皇统一大业的`决心;唐太宗勤政爱民的态度;毛主席解放中国的胜利,让我们知道了成功事在人为,关键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拥有抱负。

漫游语文世界,语文让我们领略了四季的美妙;语文让我们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语文让我们游赏了历史的长河。

语文是中国的象征,漫游语文世界,让我们感觉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4

走在小路上,我看见语文是前面的路标;飞在白云间,我看见语文是云底的鸿雁;荡在碧水里,我看见语文是醉柳的倒影;行在黑夜中,我看见语文是模糊的足音。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注解。

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语文是与对手辩论时,智慧的应对;语文是和他人聊天时,得体的话语。

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语文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语文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

语文,就是说铿锵有力中国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书洋洋洒洒中国文,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5

我原来认为,语文语文,顾名思义,就是只有在语文课上学到的东西,那才叫做语文,

我问妈妈:“是不是生活处处都有语文呢?”妈妈的回答很富有诗意:“语文如蒲公英的种子,遍布了全世界,也钻进了你的生活。也就是说,生活处处有语文。”我听了妈妈的话,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语文是我们中国的国语,也就是说语文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东西,语文不仅仅是用来说话的工具,也是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换的桥梁。语文就自然而然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当你读书看报时,你想没想过语文在帮你进行心灵的传递;当你和别人谈话时,你想没想过语文在帮你表达你的意思;当你写日记或作文时,你想没想过语文在帮你传递你的感情?

语文好似因特网一般,它用一条条细长的丝线把生活的细节串起来,它则是主要指挥着生活的大脑。因此,生活需要语文,生活中就处处有语文了。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在21世纪的今天,学好语文更是重要,语文是坚实的基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源泉,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把汉字写的熟练,美观,这样还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道德文化,何况练字可以培养的人的兴趣,陶冶人的情操。学好语文,不仅是要学好汉字,练一手好字,还要加深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处世方法。学好语文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6

小时候,我特别爱看电视,瞧我的眼镜胖了一圈又一圈,就是不见得减肥,都300度了。可有些电视节目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比如说东方儿童,大风车,蓝猫3000问,幸运52等等。实话告诉你吧:我第一次学习(接触)语文,就是从电视节目里学到的!

记得我刚刚学会走路时,爸爸妈妈商量着买了一台电视机,从此,我便成了“电视迷”。有一天,我刚打开电视,就看到了“月亮姐姐”正在教小朋友拼音呢,“a”月亮姐姐说着张大了嘴巴,我看着那动作再也熟悉不过了,这不就医生给你看喉咙时的动作吗,我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巴;接下来我学习了“O”这个音,这声音怎么那么像大公鸡的啼鸣声呀!才学了两个汉语拼音,我就对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切地想学第三个汉语拼音了;第三个学的是“e”,这不由得让人想到白鹅“游泳”时喉咙里发出的“鹅鹅鹅”声;最后,我又学习了“i,u,”这两个音,掌握了发音规则,虽然发音不标准,但基本上已经学会了。我就这样学会了“a”“o”“e”,当我步入学校大门后,再在书本上见到它们时就不在陌生了。

我会永远记住第一次在电视里学汉语拼音时那种强烈感觉:语文世界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勃勃生机。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7

语文,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从我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开始上语文课,这一上就上了快六年了。

语文刚接触时就是写日记,每天就把自己发生的一切写在一个小本子上面,然后交给老师,当老师给我的评价是优时,我就会非常的开心,老师就会说某某同学的日记写得很好,他用的某个词语很生动,语文的世界里就是我们对某个词语用得很到位,很生动。小的时候懂礼貌的小孩子见着了大人都会有礼貌的叫声叔叔阿姨好,这也是语文的魅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每说一个字都与语文有关。等着我们上学年级高了后,就每天都会写一篇作文,当我们的语文词汇越来越丰富后,我们写的作文写就越来越好,一人沟通起来就越来越顺畅。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作文比赛,因为我词汇用得多,用得体贴到位,拿到第一名,可开心了,从那以后我就越来越喜欢语文了。就想漫游语方世界,喜欢上了看书,喜欢上了写作文,写文章。

语文是中国的文化,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不断积累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沟通与生活才能通畅。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8

踏着沉积着五千年历史的土地,我从远方走来,怀着一种崇拜和赞美,我读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悲涌于胸。于是,诗人纵身于大江,荡起的涟漪是历史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枝节,在江畔上,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思念。

我的世界里,因而多了几分精忠,少了几分自哀。

“力拔山兮气盖世,”乌江渡口,一代枭雄项羽拔剑而起,在寒风中任衣带飘扬。心在流血,英雄热泪。无奈中,任虞姬的红裳飘落成泥,任乌雅马一声悲鸣。天下大乱,在四面楚歌中,霸王从容地用剑划过自己的咽喉,让殷红的血汩汩而出,染红江东一片土地。

我的世界里,因而多了几分豪情,少了几分阿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心怀大义的文臣文天祥,于狱中依旧坚定。国已破,家已亡,既不能挽回江山,又何必苟且?零丁洋上,拒绝了元朝也就拒绝了现实。头颅不惜,生与宋长于宋,他就把自己投入了不复存在的南宋。浩然历史,为之感动。

我的世界里,因而多了几分正气,少了几分哀怨。

我的世界里,是语文的世界,拨动了历史深处的沧桑和痛苦,因美丽而多情!

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9

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不管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马路上的广告词和宣传语,又或是生活中美丽的事物,其实都有语文的体现。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生活中品位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你一定可以感受到语文的无限魅力。

有时候人们就以为语文就只是书面上的那点东西,其实不是的,在语数外三个主科里,语文是包含的知识面最广范围最广的一门学科。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中体现着语文的魅力,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有的时候说错一个字或者是说错两个词的顺序,就很有可能导致听话者的误会,中国文字有时候也会有一语双关的时候。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广告语上面也会有许多提现语文的地方,有些广告语利用一语双关来吸引人,有些则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拟人来吸引人,这些都体现了语文的丰富性。

我们上课时候所说的语文大多数指的是语文的课文语法等知识,其实大自然中也有语文的体现,大自然中美丽的景色体现着语文,生动活泼小动物们的形象通过语言也可以描写的非常逼真。

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只要我们仔细的观察,仔细的去感受,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语文,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存在,学好语文,不仅能让我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也能让我们的性格更加开朗活泼,能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充实,语文无处不在,让我们尽情的漫游在语文的世界吧。

篇2: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

我走进语文的世界,置身自然,追求唯美浪漫,惊羡于一代书圣的如云行水,寄情于春意阑珊的山巅水畔。

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已是蓬蒿人”超然脱俗,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万丈豪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幽怨重重,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豪迈奔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多忧愁,林黛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万般无奈……我在语文的世界中,感受无尽的.或喜或忧,仰望刻在江南小舟茂林修竹间的历史碑文。

我成长在语文的世界,心怀世事,感叹世态炎凉,追求上善若水的哲人境界,品味红尘世俗的几度沧桑。

我们能为盛唐天子的雄才大略慨叹,就不得不惊叹深宫后妃的美艳睿智;我们能为戴望舒的悠悠雨巷倾心,就不得不聆听大观园的恩怨情仇;我们能佩服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就不得不感叹三国纷争狼烟四起的战乱连绵;我们能为鲁迅的文采震惊,就不得不了解那段历史的屈辱悲惨。一叶知秋,语文通过华丽、凄凉或犀利的文字,不仅反映了事物的美好,人物的情感,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败笔。

我陶醉于语文的世界,那在潜移默化中净化的、因忙碌而疲倦的心灵,充实了时间缝隙里飞扬的思绪。

简?爱的执着不渝,《呼啸山庄》的恩怨纠葛,《巴黎圣母院》的宏伟壮丽,爱丝美拉达的悲惨命运,卡西魔多丑陋外壳下的高大灵魂,阿廖沙苦难童年的成长历程,贝多芬的坚强刚毅,保尔钢铁般的伟大精神……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语文中向我走来,让我瞻仰他们不同凡响的灵魂,回忆**四起的欧洲历史,还有那历史大潮中的闪光而平凡的人物。

篇3:携手插图, 漫游语文世界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古诗文,利用插图

新课程标准认为, 语文教学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材中的插图就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可惜的是,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由于赶教学进度, 过度重视语言文字的研磨, 忽视了插图的存在。其实, 我们有时应该停下匆忙的步伐, 看看插图, 议议插图, 这不也是一次合作、交流、探讨的过程吗?不也是与作者对话、与画家对话的过程吗?不也是视觉享受、陶冶情操的轻松一刻吗?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的现有插图, 特别是古诗文的插图, 让其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做到图为文用、文为我心, 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让插图带着我们一起漫游语文世界。

一、利用插图, 激发兴趣, 拓展知识

阅读研究心理表明, 阅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期待的水平和驾驭期待的技巧。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拿到新课本后都会津津有味地翻看插图, 可见, 插图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契机, 从课文的插图入手, 去诱导、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每一册的前几页都有印刷精美、色彩鲜明的插图, 关系到古诗文的大概有这么几类:一种是有关诗人的生活场景, 比如孔子讲学、陈子昂登幽州台等, 不仅穿越时空, 再现了若干年前作者的生活图景, 而且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 身临其境, 心灵相通。一种是课文所要涉及的景物, 比如莲、桃花源等自然景观, 也有有关诸葛亮的“古隆中三顾堂”等人文景观, 让我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能够欣赏到景物的同时, 更让我们能够理解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清远脱俗以及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博大情怀。还有一种是书法欣赏, 梁鼎光书写的《水调歌头》, 岳飞写的《前出师表》等, 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书法大家的风采, 更让我们拓宽了知识面, 感受到语文世界的浩瀚无垠。

二、利用插图, 加深理解, 拓宽思维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王国维评价为:“纯是天籁, 仿佛唐人绝句。”整首词描写了秋天的九种景物来渲染漂泊在外的游子孤寂、愁苦之情。一幅插图不可能把这九种景物都涵盖在里面, 否则感觉很冗杂, 所以书上的插图就选了“古道西风瘦马”这三种景物。鄞州实验中学的华悦华教师在讲授这首元曲的时候, 让学生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来说说书上插图好在哪, 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学生都认为这幅插图总体还是不错的, 这首元曲主要体现游子的孤寂, 所以插图取名“古道西风瘦马”能够体现它的主旨, 况且古道和瘦马都画得不错, 只是西风好像没体现出来。教师就顺势引导:如何在图画中表现西风呢?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 各抒己见, 有的说可以借用树和草的飘动, 有的说可以通过马的鬃毛和主人公的披风来表现。通过这样的分析, 不仅把语文知识和绘画联系在了一起, 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学会了写作中的侧面描写。当有些景物不能直观地表现出来的时候, 可以借助其他景物加以表现, 学生的思维逐渐拓宽,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插图, 培养习惯, 提高能力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书本上的知识要大胆地提出疑问, 如果只读书不思考, 那和“书橱”有什么两样?孔子也教导我们: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来培养学生的“问疑揣摩”的习惯。余姚子陵中学的沈玲玲教师在教授晋代著名诗人陶潜的《五柳先生传》时, 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她先让学生自学, 归纳容易读错的字, 容易写错的字, 有困难的词句以及发现文中有些可以提炼的成语;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角度给这篇文章换一幅插图, 可以大胆地对教材中的插图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普遍认为, 陶渊明的面前放着锄头和一篮花草, 文中的插图和文章的内容没什么联系, 所以他们对这幅插图做了大胆的改进, 依据课文中陶渊明的“好读书, 不求甚解”和“性嗜酒”的特点, 画了一幅这样的画:陶渊明手里拿着一本书, 桌上放着一瓶酒。另一组学生依据课文中陶渊明“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认为陶渊明的衣服应该是有补丁的, 神情应该是安然自若的, 所以他们的图画是:陶渊明身穿打着补丁的衣服, 神情悠闲。可以说“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五柳先生”。这样在对课文插图的大胆质疑和讨论中, 这幅插图日臻完善, 而且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了。久而久之, 学生的“问疑揣摩”的习惯逐渐养成, 阅读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处世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 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用好古诗文中的插图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 充分挖掘它的内涵, 或赞同或否定, 让插图走近学生, 走进我们的课堂, 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携手插图, 漫游语文世界。语文是一片浩瀚的海洋, 让我们在其中遨游;语文是一片广阔的天空, 让我们在其中飞翔;语文是一片大地, 让我们在其中流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4:漫游语文世界初一作文

【关键词】和谐;语文课堂;宽松平等;兴趣;多角度阅读

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新世纪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为人类带来效益、带来福音。语文教学作为我国的母语教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漫游在精彩的语文的世界中。

一、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诱发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的喜怒哀乐等表情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带微笑创造一个无拘无束、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和谐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共振,教师应时刻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共鸣,他们已经习惯了与我的平等交流,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而且是他们的可亲可近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所以说,教学的过程应该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课堂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共鸣。在这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语文知识。

二、兴趣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催化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给学生提供感兴趣的话题,我经常从富有情趣的导语入手,在每一节的教学中都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如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舞蹈《千手观音》,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有效地把学生带入课堂学习之中,这样,学生就更易于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让学生愉快学习,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三、多角度阅读,尊重个体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生成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在教《羚羊木雕》时,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中的“我”和“父母”怎样处理事情才妥当。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我”有以下几种的看法:1、羚羊木雕是“我”和朋友友谊的象征,友谊无价。2、对朋友要讲信用,不能反悔。3、写一封信塞在万芳的书包里,说明原因。对“父母”的看法:1、物品贵重,不该送。2、送前要商量。3、仿造一个赝品去换回贵重的羚羊木雕。4、搜索有关此艺术品的资料,发一封电子邮件给万芳,让其主动退回。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个体思考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尽相同。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思想、个性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尽量做到多元解读,他们就会从文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特殊感悟,表述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放手,尽可能地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每个学生成长的乐园。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语文教学始终要把学生当成主体看待,教师应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创造和谐、平等、自主的语文课堂,让他们由情入境,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放飞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他们漫游在精彩的语文世界中。

篇5:初一漫游语文世界作文600字

我们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你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我们是学生,学生就要学习,学习就一定要听、说、读、写,那你听的、说的、读的、写的又是什么呢?听的是语言,说的是语言,读的是文字,写的也是文字,它们都是语文的一部分.由此看来,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巨大就显而易见了.总之,生活是离不开语文的,语文在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在生活中不仅仅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更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一个人心浮气躁时,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个人情绪低落时,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一个人茫茫然、终日无所事事时,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使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再庸庸碌碌地生活.语文带给生活的影响是无法比拟的.

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十分热爱语文,尤其热爱语文带给我的那种震撼,特别是诗词,她无穷的魅力使我如痴如醉.诗词有豪放的,有婉约的,有幻想的,有写实的,凡此种种,各有千秋.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曾无数次打动我的心灵,陶冶我的性情,使我沉醉其中,感受到诗人们的悲与欢、爱与恨.诗歌不仅是一道精神上的珍馐佳肴,也是一剂强心剂.读了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你怎能再得过且过,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读了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怎能再无动于衷,坐以待毙?我的心情有点激动了,我已开始为我自己所写的文章所鼓舞,我觉得我的手已无法停止.这就是语文对我的心灵的震撼.

篇6:漫游语文世界作文

可是往往有很多的人语文不及格,还有一些人,他明明其他科都很优秀,但是唯独语文和别人落下了很大的差距,所以有很多的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因为语文是学霸之间落下差距的一个科目。

有很多的人不重视语文,不知道语文怎么学习,我认为语文是我们生活当中最接近的了,对于语文,我觉得对他很亲切,不需要刻意的去专研,只是凭着感觉,去一点一点的感受他。

当你漫游在语文世界当中,你会觉得原来语文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你能够学习很多很多其他学科当中学不到的东西,语文是基础,如果你语文学不好的话,你数学做题的时候,你可能就不会读懂题意,你就没有办法做题,因为理科的东西并不是仅仅需要思维,更多的是因为你懂,所以你才会有思路。而语文就是这个前提。

我喜欢语文,喜欢漫游在语文世界之中,开心快乐。

上一篇:雪野,寻觅不到你走过的痕迹诗歌下一篇:婚宴策划《夏日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