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理的文章

2024-05-10

中国哲理的文章(共9篇)

篇1:中国哲理的文章

悠然的尘世间,用青翠的季节之火,烹煮一壶碧绿的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芬芳,无须细品,沾唇即醉 。袅袅茶烟,流淌着过往的醇香,旖旎而安稳的过往,需细细珍藏;如梦的人生,应煮诗烹茶,徜徉清风,醉卧白云,抒就禅意人生的传奇!

诗意禅茶,风情而潇洒,婉约成一幅清新动人的画,宛如一位妙龄少女,醉人风姿,豆蔻年华 。历经四季更迭,尝尽风霜雨雪,经年过后,又是否还能寻见从前红楼绿窗的繁华?浅行红尘,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五味陈杂中持一份恬淡,觅一世安然,悟静好人生 。

“一向年华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 轻吟晏殊的《浣溪沙》,心中的柔软平添一分 。年华易老,生命易逝,应珍惜可以握住的美好光阴,怜取眼前人与事 。春光易逝,盛年转眼不见,满目河山空念远,当知得失随缘 。倘若于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以同一种姿态看着对方,这又何尝不是看过沧海桑田依旧容颜不改的绿水青山?放鹤亭中,一曲悠扬长笛,吹彻千年诗韵 。煮诗烹茶,参禅论文,悟静好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期许?

人生有缘弥可贵,岁月无期当自珍 。漫长的人生之旅中,将如烟的茶事浅斟慢酌,暖香中的清苦,宛若生命的味道 。阵阵茶香,从半掩的窗扉溢出,汪洋了红袖添香 。踏雪飞鸿,将阁楼落红安放心间,以静落芳华的姿态仰望苍穹 。

焙一壶好茶,品一盏香茗,于诗茶之中激荡流年 。人生难免有风雨飘摇季,人散离合期,秋霜会染白双鬓,但袅袅茶烟便可将你前世今生的记忆唤醒 。人生,多少崎岖坎坷途,多少向晚垂夜幕,最后因种种原因忘记了自己本应前行的路,日暮江上又多了一只怅惘的孤鹭 。原本挥斥方遒,意气风发,誓与风共舞,可在有些时候却显得那么彷徨无助,如美人迟暮,青春花季,浪漫人生不再有 。从此,放生的白狐,恋上了一支充满忧伤的舞 。

烹煮一壶碧绿的新茶,于诗酒中趁年华,观世间百态,品人生百转千回 。淡然心性,不再被这俗世的尘埃遮蔽双眸,丢失了自我 。每每看到,听到他人一路向“钱” 、向“权”。在荒芜的红尘中走丢了躯壳,这难道不是人性的一种悲哀吗?这难道不是一种惨淡而悲戚的人生吗?

茶韵,酿就了一壶清音,于松涛的背景,溢出了石壁,循着人生的轨迹,流入情田,幻化成一片碧海情天,抒就着别样的洞天,美妙情缘 。抬眸望去,泪眼朦胧,一壶好茶,氤氲着一生的盛宴;如黑暗中的火焰,引导我们,照亮心田,也照亮生活在黑暗之中的另一个自己,告别黑暗,走向光明 。

人生是美好的 。冬天时结满冰凌,镶嵌着银色的世界;夏天时蓄满鸟鸣,点缀着生活的花园 。袅袅的茶烟,将我们带入蓬莱仙境,做个灵山仙客 。时常奢侈地想象着,做回墨客雅士,品茗悟人生,淡然心性,仙风道骨,给自己的心灵一个出路,盈花香满袖 。

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之旅中,给自己一点闲暇时光,暂忘尘世间的纷繁复杂,煮诗烹茶,去聆听茶的心事,找回纯真质朴的自我,释放自己的心灵 。漫游天地间,饮一壶好茶,便可安行天下,哪管权钱落谁家 。

篇2:中国哲理的文章

静坐在石阶之上,放松,任躯体空澈,渐大,渐空,我的体内出现了草原、蓝天、白云、奔驰的骏马和悠闲的羊群,还有辽阔的海洋,高峻的喜马拉雅雪山,随风舞动的经幡,澄碧的湖泊。再大一点,体内就是繁星点点,最后身体消失,我成了虚空。

我知道,我既是众生,也是佛。我的体外世界与体内世界已融为一体,我看见的就是我自己心内的一切。我可以在净土和尘世来回穿梭,这就是所谓的穿越吧。从净土到尘世,一念。行遍整个宇宙也只一念,其实有限就是无限,刹那就是永恒。

为了忘记爱情,我连自己也忘了,忘了过去,忘了未来,现在也忘了。对我来说,没有了时空,也没有了矛盾。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净土,心是莲花开,你已是莲花的一部分了,再也分不出你我。

篇3:中国哲理的文章

一、历史常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 也常常以峰回路转写下绚丽篇章。

2009年, 国际金融危机巨浪滔天, 世界经济跌宕起伏, 中国经济险象环生。

2009年, 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 是对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 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风雨中走过, 风暴中挺立。大考之年, 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二、这是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答卷。

2009年初, 曾有外国媒体如此预言, “中国已经开始经济衰落, 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 “中国难以继续奇迹”, 它“只是个身陷囹圄的大国”。

7个月之后, 这家杂志刊登题为“中国能否拯救世界”的封面文章, 封面上一只熊猫正拿着气筒给瘪了的地球打气。那时, 中国上半年7.1%的增速, “几乎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2009年末, 还是这家杂志将“中国工人”评为年度人物。原因是:尽管一年前许多人认为“保八”是一个梦想, 但是中国做到了。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使得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 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

从否定到肯定, 从当初的疑虑到后来的赞誉, 一年时光, 很多人颠覆了对中国的认识。但在看法不断校正、结论不断修改中, 一个更大的疑问是———“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危机袭来, 世界经济一片肃杀。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各国政府或奋力自救, 或联手反击, 但大都收效有限, 许多经济体步履沉重。中国如何能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漩涡中“风景这边独好”?

为什么是中国?外贸依存度60%以上, 中国本应成为金融危机席卷下的重灾区。在外部需求骤然减少、出口增幅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下, 中国又如何能越过激流险滩, 成为“2009年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

在2009年末的中国答卷上, 写着这样的数字———这一年,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这是二战以来全球首次出现的经济新格局。在新的世界经济版图中, 这份答卷标注着沉甸甸的“中国分量”。

是什么让中国经济将“不可能的奇迹”继续下去?是什么让中国人民在危机袭来之际奋发前行?是什么让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 书写了难以置信的“中国答卷”?

三、在外人眼里, “中国经济的复

苏故事堪称神奇”, 而在中国人看来, 这“神奇的故事”始于党中央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

早在2007年8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 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 增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当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总书记再次强调, 要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 做到未雨绸缪, 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及早制定预案, 妥善应对, 趋利避害。2008年2月, 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又提出, 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蔓延等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这种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 审时度势的深刻认识, 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赢得了时间, 争取了主动。

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2008年11月党中央作出三个重要判断———

第一, 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第二,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第三, 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关口, 大智慧。回头再看, 在不进则退的险峻形势下, 党中央的三个重要判断, 无疑是一年来中国决胜千里的信心之源。这个判断, 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 打消了疑惧, 稳定了人心, 鼓舞了士气, 明确了方向。

局面豁然开朗。

因为这个判断, 我们有了见事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党中央、国务院打破常规, 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个月, 及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政策措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成为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重中之重。

因为这个判断, 我们有了出拳重、措施实、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加大投资, 刺激消费, 给经济“输血”, 帮企业闯关。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 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 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到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一系列“组合拳”, 力度之大, 配套之全, 前所未有。

因为这个判断, 我们有了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的“中国主张”———“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 变压力为动力, 化挑战为机遇”,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 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 “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应对之策忙而不乱, 既解近忧又谋长远。

还可以从另一个视角, 把握“中国故事”的脉络。2009年1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旦讲话中强调“必胜信心”;3月的全国两会上, 在江苏、广东代表团解析“机遇”, 鼓劲打气;4月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 提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月底在山东, 勉励大家“拧成一股绳”;6月在黑龙江重申“增强信心”;7月云南调研提出“危中求进, 化危为机”;8月新疆考察强调“改革发展, 团结稳定”;9月在第六十四届联大倡导“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共同应对各种挑战”;10月考察山东, 提出“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12月考察广东, 强调“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生命”……

这一年, 所有中央领导同志都风尘仆仆, 深入实际, 身临一线, 调研指导。中央领导同志一年的足迹, 凸显了三个主题词:信心, 变革, 合作。它清晰地传递着应对冲击的“中国思路”, 呈现了坚定的意志、开阔的视野和大国的责任。国际舆论评价:“中国领导人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慧。”

四、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高低, 体现其“国家能力”的强弱。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对危急情况的应对水平, 往往更能直观地呈现“国家能力”的高下。

2008年9月15日,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 金融危机自华尔街决堤而出, 席卷全球:美国季度GDP创下27年来的最大降幅, 道琼斯指数暴跌近半;日本、欧元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反映国际贸易的领先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高台跳水, 短短6个月便从11689点下探至663点……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在此后充满煎熬的一年内, 面对经济急剧下滑的颓势, 很多国家危讯不断, 中国经济也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罕有的巨大困难。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 中国经济就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 交出了一份全球瞩目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10.6%、10.1%、9%、6.8%、6.1%、7.9%、8.9%, 将2008年以来近七个季度的GDP增幅连成一条曲线, 是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昂首回升, “保八”已无悬念。

这是一份“关于质量”的答卷。2009年的中国生动诠释了“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扩大内需, 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 开始转向依靠“三驾马车”并头齐驱。以发展方式之变应对外部环境之变, 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八项区域发展规划、十一个重大科技专项陆续启动, 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 “4万亿”源源流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增长更有质量, 发展更有后劲。

这是一份“关于温度”的答卷。“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 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中国没有简单地搬用“凯恩斯式刺激”, 也没有“撒胡椒面”, 而是将一揽子计划重点锁定民生领域。200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超过1100万人,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改革稳健推进。GDP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 都紧系着最广大民众的福祉。

这是一份“关于责任”的答卷。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 把自己的事办好, 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 中国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 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危机爆发之初, 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 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

在这份应对冲击的“中国答卷”上, 我们看到执政党对形势的判断有了丰富的现实依托, 看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国家目标得以实现, 看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理念得到践行, 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国家能力”的最好注脚。

五、强大的“国家能力”, 让中华民

族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 团结更加紧密, 信心更加坚定, 应对更加主动。“国家能力”的背后, 是执政党的决策能力、制度的保障能力、理论的指导能力。

有了执政党的决策, 才能第一时间形成国家意志, 确定导向鲜明的国家目标。有了制度的支撑, 才能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 保证国家意志付诸实践。有了理论的引领, 才能把握规律, 立足长远谋划未来。

没有党中央在严峻形势下的准确判断, 没有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国家决策”, 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主动性;没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没有全国一盘棋的社会机制, 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战斗力;没有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没有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视野, 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创造性。

或许外界的目光, 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能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彭斯判断, 中国应对危机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 应对危机的时间选择正确, 延迟几个月就可能错失良机。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评价, 在经济困难时期, 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联合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 中国出台的刺激措施是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战略转折点。

六、当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

济模式走入死胡同, 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暴露无遗, 被推到“十字路口”的中国, 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印证了迎战危机的“国家能力”。

这一制度优势, 使我们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铸就迎难而上的“中国力量”。从南方到北方, 从沿海到腹地, 从城市到乡村, 从政府到企业, 全国一盘棋, 决策顺畅, 执行高效。从中央到地方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个中华民族同心同德, 共御艰辛的严冬, 迎接发展的春天。

这一制度优势, 使我们能用多种手段推动发展, 保证有序有力的“中国效率”。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提高科学性、预见性, 灵活把握“政府之手”的高效;一方面坚持推进改革,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之手”的神妙, 激发民间的创造力。既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有效弥补市场经济的自身不足, 确保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高低, 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适合本国国情、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基础。正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使中国越是处于危急关头, 越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七、纵观历史, 每次大的经济危机

都曾重创世界经济, 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 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我们从传统模式之“危”中, 看到科学发展之“机”, 奠定了化危为机“国家能力”的理论基础。

危机面前,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标本兼治、远近结合, 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 把统筹兼顾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根本方法, 兼顾长期与短期, 协调内需与外需, 统一民生与国计, 既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眼前之急”, 又通过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谋得“长远之功”。

危机面前, 我们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 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 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 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 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 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大强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大力度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 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做到了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 各地奋力突围, 抢抓机遇。广东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积极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天津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高地, 锻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 许多省区市强劲增长、力撑大局, 中国经济新的强大引擎已在轰鸣。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 各地高度重视培育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产业, 高度重视打造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市场主体。国内高技术产业“抗压力”增强、增长势头迅猛, 文化产业发挥“反周期调节”的特点,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逆势上扬, 撑起一片新天地,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科学发展这一总揽全局、把握未来的清晰思路, 奠定了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的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 迎来了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

八、几百年来, 中国从未抵达这样的位置。

当国际舆论感慨“中国方舟拯救了世界经济”, 当外国政要确信“中国缺席的谈判没有任何意义”, 当世人惊叹“2009年的年度大事就是中国突然跻身世界外交和经济舞台最前沿”, 我们看到, 金融危机重塑了世界经济版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 造就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声音被世界认真倾听,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力量”举世瞩目。

这样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有学者提出, 中国近代的衰落, 并非完全源于经济与科技的落后, 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GDP仍占全球的1/3。老大帝国实力不衰, 余威仍在, 却终至山河破碎、备受凌辱, 最重要的原因, 是“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当政者对人民凝聚力的丧失、国家对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衰退, 让偌大的中国一盘散沙, 这才会在列强环伺中一触即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60年, 改革开放30年, 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 锻造出坚不可摧的“国家能力”。

这种能力, 曾在抗击“5·12”特大地震中震撼世界;这种能力, 曾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大放异彩, 如今又在应战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展现威力。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证明了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九、走过激流, 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 又一个甲子的开启;也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又一次崭新的开局。

一年前,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前进的道路, 总是越过一岭又一峰, 闯过一关又一坎”。一年后,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提出“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 共同迎接奋发有为的2010年”。

我们将继续书写答卷。

我们会再次获得成功。

篇4:让你的文章充满哲理味

【关键词】 双“读” 微博 文学评点 写作 深刻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江苏省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先生说:“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二锅头”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金花,浑身发热。而“碧螺春”则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都是喝不出什么滋味的。这就是说,高考作文不像平时作文,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教师在一瞬间被吸引、被打动。对于记叙文这一文体而言,文章选材的真切而动人,感情的炽烈而集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笔者认为,思想的思辨和深入性更是体现一名高中生独立思想意识地根本所在。

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学生依然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事件的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学生如果能有意识地让事件承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必因其“深刻”的见识而卓然于同类。

那么,在高中阶段,该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深度,让他们的作文充满哲理味呢?

一、“居要”之言来警策

陆机《文赋》有言曰:“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一“居要”之言,往往借助哲理表达来实现,用意味深长含有哲理的“警策”之语来收束全文,能使文章立意高远。古往今来,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居要”之言历经时间的淘洗,长久地镌刻在了我们的心中,永久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台湾当代作家龙应台先生在她的《目送》一文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细腻的场景,素淡的文字,暗涌的激流,深刻的人生感悟,所有的这些无不令人动容、明悟。

一次布置学生寫半命题作文《曾经错过的——》,某同学写到了自己有一次因为沉溺于电子游戏中而误了时间,结果因为匆忙赶路而狠狠地摔了一跤的事情。文中对于自己匆忙赶车的心理变化描写得比较细腻,但是如果文章就此结束,那么只能称得上是将事件过程叙述完整而已,但作者在文末加上了这样一句话:“人生便是这样,有时候被一颗小石子绊倒了,便不再前进。错过一班车,总安慰自己下一班车一定会来的。殊不知,时间就在这一次次的错过中流逝,当你发现错过了末班车时,时间便不会再给你机会上车了。”这样一种由事及理的方法,显然就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这样一来文章的境界全出,立意陡然就升高了。

二、时尚微博进课堂

要在作文中将这种能警策全文的“居要”之言运用自如,自然非一日之功,结合当前高中生学业繁重的实际,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训练方法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是借助“文学评点”这样一种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式,我国有大量的诗评、曲评、小说评点存世。仅以小说来说,毛宗岗父子之于《三国演义》、金圣叹之于《水浒传》、张竹坡之于《金瓶梅》、脂砚斋之于《红楼梦》,都有精彩、独到的评点。这些充满真知灼见的文字,迄今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引导学生写好文学评点,养成写文学评点的习惯,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形成创新能力。

其次,我给这种崭新的读书笔记披上了一件时尚的外衣——“微博”。即要求每天的读书笔记的字数要求仿照“微博”的要求——每篇无须超过140个字。这在结合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学业繁重无暇顾及语文学科的具体情况之后,也在字数上保障了学生在行文的过程中能尽量减少一些正确的废话,做到言简意赅。

我相信,这是一条阅读、感受、积累、思考、顿悟、运用之路,是一条最终会引领学生的写作走向“深刻”的道路。

三、“双读”要求明方向

脱离生活,对社会和生活缺乏深度的认识;浅读文本,对文本阅读缺乏“沉浸”的精神。长此以往,写出的文章就只是作浅斟吟唱,制造虚假真诚,这样的文章经不起琢磨,更经不起推敲,剥开层层伪装,其内核只是一盘散沙。

为了让“微博”训练做到有的放矢,我明确提出“双读”要求:即读美文和读生活。也就是要求学生一日一文或一日一事,无论是读书,还是生活,作为一名高中生都要有一种洞察力,能发现其中的不平凡点。

在为期一年的读书笔记训练中,学生已逐步养成了自己在读美文和读生活过程中思考的习惯,写出来的读书笔记质量逐日提高,笔者遴选了如下几篇读书笔记:

有一些人,痛苦的时候依旧豁达开朗,仿佛不曾痛苦过,似是将痛苦投入了湖泊,一湖之水虽然加入了痛苦,但生活依旧如湖水一般甘甜。不管你在意或不在意,痛苦都在那里,所以,要学会用生活的水将痛苦稀释,生活才会有滋有味,不至于被痛苦的味道淹没(陈亦凯《你把痛苦放在哪里》)。

当丑的变成美的,老的变成少的,错误的变成正确的,你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三人成虎的道理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真实都是真实,也并非所有的虚幻都是谬误,在口口相传中我们丧失了判断能力,而偶尔有一两个坚持真理之士也在“异类”的唏嘘声中狼狈不堪 (陶歆楠《地球上的王家庄》)。

笔者愈益发现:在我们平日的作文训练中,如能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让他们的作文充满哲理的味道,不失为能起到“先声夺人”作用的良策!

篇5:中国最后真龙现身哲理文章

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诡异的事情,1934年,辽宁营口坠龙事件,震惊全国,传言那是中国最后一条真龙,这到底是真是假?而真龙现身又代表什么,是福是祸?这件事对中国近代历史,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自诩是龙的传人,奉龙为文化图腾,不过你真的以为龙只是古人凭空编撰出来的神秘生物吗?

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世界上真有龙这种生物存在,不过在八十多年前,却有一件震惊国内外的大事发生,并且很有可能改写众人对中国龙文化的认知!

今天跟大家讲的就是八十二年前,发生在辽宁营口的一起真实事件,史称营口坠龙事件。

1934年7月初,有农民下田干活,在营口的田庄台发现了一个神秘生物,只见它身躯十几米,周身都是墨绿色鳞片,身下生有四足,足有四爪,嘴生长须,眼大如牛,并且头上还生有双角。

据当时亲历的村民讲述,那就是一条龙,而且还是活龙,连夜暴雨之后,不知何故落在了农田里。

当时人们用苇席给那条龙搭了一个凉棚,并且挑水浇灌在它身上,怕它干涸而死。

这件事当即传的街头巷尾全知,大家伙全都争相驻足,而且还有寺庙僧侣在一边为其做法超度。

没人知道这条龙为什么会落在这里,就当大家伙竞相牵强附会描绘这件事时,那条龙却突然凭空消失。

如果说之前可能是农民群众出于某种别有用心目的,可能对事实进行了夸大渲染,但之后又发生的坠龙事件,则确实确凿可信。

同年8月初,有民众又在营口地区见到真龙现身,很多人都曾目睹,一只龙从天空坠落下来,先是掀翻了三条停靠在河里的小船,又一尾巴扫塌了岸边的一处工厂房子,造成九人死亡。

而这件事,当时是有《盛京时报》跟进的,并且进行了长达数天的追踪报道,题目是“龙降酿灾”,文字与图片资料相当详实。

第二次真龙现身的时候,不仅造成9人死亡,甚至撞翻了一辆停在车站的火车。

而后,那条真龙钻进了当地一望无际的芦苇丛里,十天之后,人们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了一具巨大的尸体,与之前所见的那条龙一模一样,只是腥臭味扑鼻,显然已经死好多天了。

真龙现身的说法不胫而走,瞬间传遍全国各地,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留下了很多照片证据,证实当年此事确实真实发生过。

而且还有农民在周边捡了好多龙鳞,手掌大小,足有十几筐。

龙尸彻底腐烂之后,当时的伪营口第六警察署,甚至将龙骨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轰动一时。

据传,想要围观龙骨的游人络绎不绝,导致去营口的火车票一度涨价。

而那副保存完整的龙骨骨架,最后留存在营口一个师范学校,不过后来因为战乱频发,龙骨遗失,至今下落不明。

篇6:有哲理的文章

幸福都是比较级的。就如一瓶普通的矿泉水,你第一次喝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和其他的一样,但是当你尝过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之后,再来喝一口那个矿泉水,你会感慨,这就是幸福的感觉。幸福很简单,你一开始就拥有,而你并不知道,等到你走过很远之后,回头发现,幸福很简单,只是一瓶矿泉水的味道。

不要认为后面还有更好的,因为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因为距离太远而放弃,爱情可以和你一起远行;不要因为对方不富裕而放弃,勤劳可以让你们富裕;不要因为父母反对而放弃,你会发现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的爱情,将是你一生的悔恨。——其实对于爱情,越单纯越幸福。

篇7:理想的哲理文章

不过小男孩儿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梦想,他对语文课的态度也没有变,直到有一位叫弗里格的先生担任了他的语文老师。一天,弗里格先生发给学生们一张家庭作业表,上面列满了-想象作文题,要大家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小男孩儿发现这个老师好像很不一样,于是他开始选择题目,他看了几行-想象作文的标题,都觉得没意思,一点写作的欲望也没有。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吃意大利通心粉的艺术”这个题目上,生动的记忆便从他脑海中倾泻出来:那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夜晚,窗外圆月高挂,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庭院,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静静地等着姑姑端来意大利通心粉;虽然这是姑姑第一次做通心粉,味道怪怪的,可是全家人吃得很认真,还不停地赞美和鼓励姑姑,其乐融融,乐在其中,整个屋子里充满了银铃般的笑声。

男孩立即把它写下来,当然他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写,而将学校里学的那些-想象作文技巧和语法规则统统抛在了脑后。几乎是一笔呵成,男孩儿觉得浑身舒畅,那是从来没有的写作经历,他也几乎忘了自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想象作文交上去之后,男孩儿并不报期望会受到表扬,因为这种事从来都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可出乎男孩的意料,他的文章竟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而同学们也都在认真地听着他的文章,教室里只有老师浑厚好听的声音在回荡。老师读完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的掌声。

后来,男孩长大了,在一家地方报当上了记者,由于写作和选材敏感超人被主编派驻白宫,后又受聘于《纽约时报》,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

他就是罗素贝克,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后来又担任了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委,他的理想真的实现了。

人生感悟:

篇8:中国哲理的文章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形成于不同时期, 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 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 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百废待兴的中国到底是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路线, 还是破除“左”的思想束缚, 走出一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 是摆在我们党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 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好制度, 但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过去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不是完全清楚的。因此, 从新时期一开始, 我们党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紧紧围绕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索, 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1982年9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 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方向。

从1978年到1992年, 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 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问题”;根据中国国情, 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 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现中国现代化关键在人才, 基础在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 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现实国情, 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根据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要求, 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根据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 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 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 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 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 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 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 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报告还把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若干理论新观点概括为13条, 这些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92年,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概括。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进行了概括, 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 党的十五大又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 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并作为指导思想载入党章。

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党的十三大以后,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东欧剧变、90年代初发生了苏联解体。这些震惊世界的事件, 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来遇到的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在国内, 我们的改革发展也遇到了新的困难, 政治上发生了政治风波;经济上发生了经济过热, 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体制改革上, 国有企业的改革没有重大突破, 国家的税制改革、金融体制和价格改革的滞后, 形成了双重体制长期共存、摩擦很大、漏洞很多的状况。形势是十分严峻的。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如何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是摆在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强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 一是要坚定不移, 毫不动摇;二是要全面执行, 一以贯之。江泽民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 邓小平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文章做好。在做好这篇文章的过程中, 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观点, 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指出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 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根据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 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新形势, 提出要紧紧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 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根据冷战结束后世界新形势, 提出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主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等种种严峻考验, 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并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 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 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思想, 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党明确提出,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 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此, 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围绕发展这个中心问题, 我们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 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篇9:开掘中国戏剧的艺术哲理

特点之一,是注重对中国戏剧学独特体系的研究。

中国古代戏剧学的内容有理论性的,有评论性的,有技法性的,有史料性的,有戏剧哲学的探讨,也有戏剧史观的表述。现存的古代戏剧学史料,记实、评戏、述史、论理、授法,往往浑为一体,构成了中国戏剧学的多层次性,表现了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如果沿袭“言必称希腊”的作风,把欧洲的悲剧喜剧的理论和对西洋戏剧流派的认识,套用到中国戏剧学的研究上,则往往会隔靴搔痒,甚至会得出中国戏剧学理论“贫乏”或“无系统”的错误结论。

本书可贵之处,在于能遵循中国戏剧理论特有的逻辑思维途径,努力开掘中国戏剧的艺术哲理。诸如虚实、风神、本色、当行、情理、音律等等,都是中国古代戏剧学习用的术语,标志着特定的范畴。《中国戏剧学史稿》努力发掘其哲理因素,并使之系统化。例如,对“虚实论”的评述,便是贯穿本书始终的内容之一。作者从王骥德的《曲律》中虚实论的研究出发,广泛探讨,认为“虚实论”是关系到题材处理、表现手法,和如何理解艺术真实、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的重大问题。作者把“虚实论”与中国哲学史联系起来,认为“虚实论”来自儒道思想的结合。并举出大量有关的论述,阐明“虚实论”是关乎个别与一般,思想与形象,有限与无限,以及显隐、形神、有无等哲学范畴,揭示了“虚实论”在中国流行的哲学渊源。在作中国戏剧学史的阐述时,则极其注意“虚实论”在戏剧理论发展中的深远影响。对第一流的剧论家如汤显祖、王骥德、李渔诸家的研究,更是强调了他们有关“虚实”理论的重大意义,并进而联系到清代诸家的理论。充分肯定了袁于令所云“天下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金圣叹所云“自古至今,无限妙文必无一字是实写”的言论的美学意义。

在对“戏曲”这一概念进行探讨时,作者提出“如果说,西方传统戏剧论是由以剧诗为中心的讨论发展而成,中国的戏剧论则是由以音乐为本位的乐论展开的。这也就是何以西方古代戏剧学长期间以剧诗论或剧本论压倒一切,而中国古代戏剧学却以演唱声律论贯穿始终的原因。”正是以这个认识为纲,作者对“本色论”、“当行论”以及“文采派”、“本色派”等戏剧学的观念,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在论及各家剧论中有关这些观念时,作者瞻前顾后,注意从史的观点出发,探索其来龙去脉,并注意从戏剧本身的两重性——舞台性和文学性两个方面来比较和斟酌。从而使本书成为具有中国民族色彩的戏剧理论批评史和戏剧理论史纲。

《中国戏剧学史稿》在驾驭和引用史料时非常注重史料的全面性。古代剧论中虽然有系统的理论批评的宏篇巨帙,然而更多的却散见于文人笔记、杂说、序跋和剧本评点之中。检拾出来,确实要费很大的气力。作者对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的大量资料下了工夫,作出细心的选择,凡具理论价值的一并拿来,以中国戏曲发展史为脉络加以梳理,从而总结出各个时期戏剧学的特色。作者认为“明代中晚期的戏剧学特色在于‘大’,清代初中期的戏剧学特色则在于‘深’;明代的曲学精神贵在‘辨’,清代的曲学精神则在‘思’。”这些看法之所以非常具有说服力,就因为它是以确实的材料为依据的。

《中国戏剧学史稿》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论述也力求公允持平。比如,明代剧坛上对沈和汤显祖的不同评价,是戏曲史上不同的美学思潮和流派的辩论。半个多世纪以来,戏曲史界曾提出过与此有关的“格律派”、“文采派”、“吴江派”、“临川派”等派流说。本书作者充分地肯定了沈憬曲学的成就,认为沈憬订定南曲谱的积极意义,是可以使更多的作者很快地掌握曲牌的特点。但同时指出沈憬曲谱中表示出相当浓厚的返古情绪,对于发展曲牌音乐是不利的。在探讨流派时,作者认为,“本色派”与“文采派”有不同的创作追求,都曾产生过杰出的人物,如果偏于一端,完全无视戏剧的舞台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性,就可能产生极端的片面性,而影响了戏曲的创作。文采派的极端,则为骈绮派,如明后期的昆山派;本色派的极端,则为音律派,如明后期的吴江派末流。在文采派与本色派的争论中,出现了越中以王骥德和吕天成为代表的“双美”派。《中国戏剧学史稿》肯定了“双美”派的观点,认为他们在理论上取得了更为重要的突破,是积极的艺术探索与学术论争带来的成果。这种结论是切合戏曲发展史的事实的。

《中国戏剧学史稿》把数十年来中国戏剧理论研究的一小块一小块的园地,联成一片,清晰地勾划出中国戏剧学史的全貌,具有拓荒的意义。但读完书后,也会感到,在作者拓荒者的视野和气魄中,还缺少精耕细作的耐心。或许作者把这些留给了今后更加求精入微的专著。我们期待着。

上一篇:教师节表彰大会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七七事变的作文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