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高中生的读书笔记

2024-04-21

《镜花缘》高中生的读书笔记(共16篇)

篇1:《镜花缘》高中生的读书笔记

对“才女”一词最好的诠释是什么?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魔幻小说——《镜花缘》给出了答案。读罢此书,既如沐春风,又若醍醐灌顶。

从成书形式上看,《镜花缘》和我暑假读过的《西游记》一样,也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从写作内容上来看,《镜花缘》类似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主人公涉足到很多奇异的地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凭借着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借“镜”“花”二字展开全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瑰丽多姿的神仙世界,讲述了百位花仙子翩然入凡世后发生的神奇故事。前五十回向读者讲述了男主人公唐敖跟随妹夫林之洋游历各国访“花”遇到的奇人异事,后五十回写的是一百位被贬下凡的花仙子同考女试,重新聚首的情节。作者在书中流露出他对男女平等、婚姻、世族、官场等方面的独特看法,同时文中婉转地表现出有关命运的感悟——人在尘世,不过如镜中虚影,水中之月,终将如花般凋零谢世,消失在尘烟中。

回望书中人物,才女们对琴棋书画无一精通。尤其是百花仙子转世的唐小山,她文武双全,算得上是“才女”的集大成者了。作为一介女子不惜踏上征途,远赴万里寻找游历在外的父亲,这也反映出她对亲情的渴望与执着,是中国传统美德孝道的精彩展现。最终她听从父命返回国土得中女试,又再次展露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自强本性。尽管唐敖确为作品的主人公,但是唐小山更值得令我钦佩,就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唐小山堪称实力派兼偶像派才女主人公!

篇2:《镜花缘》高中生的读书笔记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武则天霸气的告示命令百花在冬季齐放。这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若要发生,百花仙子将违背誓言被贬凡间,不巧的是,在仙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百花不敢违背武后,竟在冬天群芳争艳,但是百花仙子没有辩解和抱怨,勇于承担,甘愿被贬,转世为人。此时故事正式揭开序幕。

唐敖本是探花郎,因政治斗争被降为秀才,已年过半百,遂看破红尘,开始寻仙问道,经梦神点化,海外出游救助散落在外的各位仙子。书中着重描写了唐敖与多九公一行人乘船在君子国、女儿国、淑士国、两面国等地的奇妙经历,君子国的人谦让不争,每个人都老实厚道,国家一片祥和;女儿国女尊男卑,与我们当时的社会制度正好相反,男人需要裹小脚打耳洞,被女王封妃;淑士国人人举止斯文,满口“之乎者也”,行事却斤斤计较,十分吝啬,假斯文的酸腐气暴露无遗;两面国就顾名思义了,他们都戴着浩然巾,然而将浩然巾揭开却看到一张鼠眼鹰鼻,极为凶狠的脸。他们巡游海外各国,各种奇花异草,各种奇装异服,各种奇风异俗,有值得赞赏的,也有需要讽刺的。更重要的是,唐敖不惜代价,救助了很多名字带“花”的女子,而这些女子正是随百花仙子下凡的小仙们。唐敖一番游历,所见所闻,无奇不有,自己也抱着一颗向善之心,终于功德圆满,抛却俗念,修道成仙,留在了“小蓬莱”仙山。

篇3: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 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 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 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同学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 完善自我

篇4:《镜花缘》高中生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 读书笔记 高中生英语学习 促进作用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或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而做的笔记。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却仍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这样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记下来。可见写读书笔记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好的学习习惯。写英语读书笔记是促进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训练学生书写英语读书笔记,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拓展学生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和速度,还能使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

1.关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顾名思义,就是在读书过程中和之后所做的笔记,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就会随时随地地把它写下来。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

2.读书笔记的类型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式、简缩式、评论式和心得式。

2.1摘录式

摘要式读书笔记非常常见,也便于学生操作,是在读书时把一些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具体来讲,就是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好的有用的词汇、短语、精彩精辟的语句,以及重要观点或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拓展词汇、丰富表达、积累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储备。

摘录原文后最好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页码等,便于日后查证。

2.2简缩式

简缩式读书笔记,其实就是对原文的缩写,是一个在读完文章并且在深刻理解之后的输出过程。在学生读完一些比较好的文章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缩写,也就是以笔头的形式retell。

2.3评注式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的主要观点和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读书笔记常用方法是文中批注,也可用提纲方法把文章中的一些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或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文中批注,是一种最简易最直观的读书笔记做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可以对书中的内容加深理解,而且可以为日后查找提供方便。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评注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做评注笔记。

2.4心得式

心得式读书笔记,即读后感,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常用方法有: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心得,也叫读后感,是指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进行支持或反驳。写这种笔记,一般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读书笔记的表现形式

3.1剪报

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3.2书签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记在书签上,夹在书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背一背,记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3.3笔记本

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4.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用来书写读书笔记的素材不仅可以来源于杂志、报纸或书籍,还可以来源于课本。高中生英语课本的每个模块每个单元都包含三篇阅读篇章(包括work book),这些文章老师都可以在预习阶段或课后回顾巩固阶段拿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比如在预习阶段,可以写摘录式或评注式的读书笔记,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做简缩式或心得式的读书笔记。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完成一个单元往往需要八到十个课时,也就是一周半的时间。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三篇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生需要大量地阅读课外英语书籍,这就为书写英语读书笔记提供沃土,而书写英语读书笔记又会反过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

4.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文章、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时都会出现词汇贫乏的问题,影响学生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和语言表达上的准确性、得体性,尤其是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英语习语或谚语,由于文化的差异和积累上的不足而无法理解。阅读英文篇章、摘录其中的一些好的词和短语,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4.2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学生在高中阶段所接触的英语语篇主要是课本里每个单元的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总共8册书80篇文章,平时在做阅读理解时所读的篇章只是为做题而读,功利性和目的性太强,忽略语言本身的美和文章所传递给读者的异国思想、文化、传统习俗等人文知识。学生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可以对文章有一个更细致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4.3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课外所阅读的许多文章,都含有或励志的、或富含哲理的、或引发心灵共鸣的、或引起读者思考的故事或道理,这些能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正确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情操和价值观,这些是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缺乏的,却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4.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选择高考试卷上的文章时,命题组要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从英美国家杂志或网站上寻找文章,并适当改造成难度和长度都合适的文章,作为阅读理解题或完形填空题的语言材料。而这些文章中的表达都非常地道,跟学生在日常的课本当中学来的表达有一些区别,这就使得习惯了中式思维和中式英语表达的学生在面对一些地道的英语篇章时似懂非懂,影响答题。鉴于此,通过布置学生定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接触到许多不同内容、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文章,学生的见多识广进而会帮助他们比较自如地面对考卷上的语篇。

4.5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书写读书笔记,读是过程,结果要以写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不管是摘录,还是随想,或是读后感,都在点点滴滴上时刻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会出现他们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积累下的使表意更为恰当的词语、更精彩的句子及更地道的表达。

5.结语

本文从读书笔记的类型、表现形式、写法及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书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写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充分认识到动手阅读的重要性,不但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更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更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曾立伟,张乐慧.读书报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用分析.中国西部科技,2013(12).

[2]王红昌.浅析读书报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期刊读与学(教育教学刊).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5:镜花缘读书笔记

一、归尘。

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聚首还须回首忆,蓬莱顶上是家乡。她是不卑不亢的百花仙子,她是远渡蓬莱寻父的孝女小山,那一夜闲敲棋子之间,忽闻武后令繁花齐放,无奈之下,繁花点点,忧思缕缕,竟一时忘却当年宴上所约。当年宴上斗句风采翩翩,谁知今朝如此光景?

滴泪也罢,悔恨也罢,她不屈,她情愿堕落红尘受孽海无边之苦,但她不会向嫦娥低头请罪!被谴下红尘,她降生为秀才之女,历经万苦命还多舛,但她永远不会屈服于命运,她注定要在主世之间掀起波涛立足于世。这,便是闺臣。归尘矣,将复及!

二、若花。

弃国甘尝荠,来王愿托葵。沥诚遥献表,抒悃密辞。她是身份高贵的女儿国小国主,她是纵观大局才华惊人的牡丹仙子。一夜风花雪月,她与众花一并下凡降生。生为女儿国天子却深困深宫,无奈父王心狠手辣,只待繁花落净终无烟信。喜遇恩人,她被救出宫与闺臣红尘又遇,还了女装,便知恩图报护闺臣渡重洋寻父。

不屈于命运是她的本性,重情重义是她的个性。她有若花容颜,朱唇粉面眉似远山眼含秋水;她又有若花品性,北风潇潇动不了她的根基。还好,她终与闺臣重遇,感叹红尘又大百花又聚。武后烧毁她的花枝招展,她却浴火重生。这,便是若花。若花颜,烈女心!

三、百卉。

金陵暮雨丝丝,聊吉彻彻入心。自矛长恨归月,秋蝶巧思难溪。一百名花,一百种姿态,一百种品性,却是同样的心。百花下凡,开遍人间四处,红尘飘零,水自流。历尽人间心酸别离欢聚。红文馆一聚,轻启朱唇,笑谈之间小楼尽芳,执杯对月,只叹此世此生,此恨何时了!

微风摇曳细雨彷徨,此复今年,不知来岁春来时,天宫又见?这,便是一百名花。百卉愁,红尘怨!

镜花水月,泣红传书,仙猿逢面,不知古今多少事,都付流水中。花漂水上,缘尽使人愁。

★ 读镜花缘有感800字

★ 镜花缘读后感

★ 《镜花缘》读后感

★ 读书笔记800字

★ 《镜花缘》读书心得

★ 镜花缘读书心得

★ 《镜花缘》心得体会1200字

★ 红楼梦读书笔记800字

★ 鲁滨孙读书笔记800字

篇6:镜花缘读书笔记

浩瀚书海,好书是永远读不完的。其中有一些好书能够历经时代的考验,不断启发影响我们,成为经典的好书。

以镜花缘来说,我读了之后,感受很深,它是清代的一部著名的白话传奇小说,先写的是秀才唐敖、林之洋和多久公三人便游海外,畅游各种奇幻国度的经历,以及百花仙子化身的唐小山,不畏艰难险阻海外寻亲的过程,后面讲的是在古代游艺花色及文字音韵游戏的主旨下,从各种角度细腻描写了才女们的令人赞叹的`才华。作者利用夸张有趣的一系列故事,向我们呈现了一面又一面的镜子,有的是正面,有的是反面,正如唐太宗所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这本书的精华之处我觉得在于作者在古代就知道倡导民主思想,论人的价值不是以财富来评价,不是以身份的高低来比较,而是以人的品质好坏来衡量,充满了民主意识,这在那时候的思想是很进步的。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来说,非常有教育意义,这是我读完这本书所感受最深的,也是要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的主要原因。

篇7:镜花缘读书笔记

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和其他十二名花仙子被玉帝贬到人间,她投胎到了一个叫唐敖的人家,自己被取名为“小山”。突然有一天,小山的爸爸唐敖偶然来到了一个叫“梦神观”的地方,在那里,一位老仙告诉唐敖:“你只要找到十二名花就能成仙。”于是唐敖就开始了找花的旅途,一路上,他经过了许多国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也碰到了“十二名花”。也就在这时,人间的皇帝武则天建立了女子的考试,于是,小山也参加了比赛。后来,小山在一个农村人那里收到了爸爸写给自己的信,原来自己考上了!并成为了当时的才女,于是他就和父亲一样开始旅游,后来因为自己是才女,于是自己就慢慢富裕起来,自己也不贪图享乐,最后返回了仙界。

而在小山的父亲唐敖找十二名花的时候我感触最深,还记得唐敖在找十二名花的时候经过了许多国家。那就拿“黑齿国”和“白民国”这两个国家来做个对比吧。黑齿国人黑皮肤,黑牙齿,外表显得有些丑陋。而白民国的人皮肤白,相貌好。如果有人问:“哪个国家的人更有学问?”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几乎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白民国,黑人通常都是很粗鲁的!”可是,有时并非你想象的那样!

黑齿国人虽然相貌不好,但他们却十分讲究,那里的男人都在路右边走,女人都在路左边走,走路时也是专心致志,不东张西望,吵吵闹闹,反而十分有秩序。除此之外,那里不管男女,都可以上学,不像天国(就是唐朝)只许男人上学。而白民国呢?一个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其实根本没什么学问,反而让人感觉有些别扭。这么一比,道理便出来了,那就是:不能以貌取人。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有时并非你想象的那样!”

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一些生活实际,就像一些人看起来厉害,有学问,不禁让人啧啧称赞,其实,真正厉害,有学问的人反而十分低调,不会去做伪君子,装成有学问的样子来欺骗众人雪亮的眼睛。就像古代的孔子,孟子等有大学问的人,他们有学问的同时也很谦虚,低调,不也和书中的黑齿国人很像吗?

篇8:浅谈初中生怎样写读书笔记

一、读书笔记的种类

徐特立老师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可见读书笔记的重要。课外阅读笔记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 摘抄。

这是最简单最易做的笔记方法。即将书本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 为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记得多, 自然词汇就丰富了, 写作就有所借鉴, 写作技巧就会不断提高。

2. 编写故事梗概。

读完一部作品后, 把书合起来, 对作品的故事情节进行思考、回忆, 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故事情节写出来, 边写边回味。编写的故事是一种形象的再创造, 是对作品进行再欣赏, 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力的提高。

3. 批注。

这种笔记方式不单是摘录, 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析。常用的方法有:书头批注, 即在书中重要的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 折页作记号;写提纲的方法, 即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摘要式的方法, 即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例如: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这部书中, 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注就有12100多字, 这就反映了毛泽东的严谨的治学精神与刻苦的攻读精神。

4. 写心得体会。

也就是写读后感。即读书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综合观点、见解, 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记录下来, 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5. 记群芳谱。

就是给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写小传。如三国英雄谱、水浒英雄谱、红岩英雄谱、民族英雄谱等等。小传要抓住人物英雄性格的主要特点和贡献来写, 简明扼要, 写出个性。读完一本书, 建立一个英雄谱, 创建一个精神文明的园地, 为学生树立众多的学习榜样, 有利于品德修养的培养。

6. 每书一得感悟。

读完一部作品, 用诗歌体或格言写一段话, 表述自己阅读的收获和感悟, 这些感悟语, 要给人一种思想的启迪, 或表现出对美的境界的探索。

二、记载方式

1. 笔记本:整本笔记可以用来抄原文, 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便于保存。

2. 活页本: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的笔记。便于查阅。

3. 卡片:篇幅小, 便于分类, 节省纸张。

4. 剪报: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 可加评注, 也可分类张贴, 注明出处, 便于使用。

三、读书笔记的实例

例一:咏月的诗句: (1) 床前明月光 (2) 月落乌啼霜满天 (3) 明月照高楼 (4) 月皎疑非夜 (5) 海上生明月 (6) 皎皎空中孤月轮

例二:精彩警辟语句

[实例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 在临死的时候, 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 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实例二]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聪明的,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匆匆》)

可以说, 语文知识犹如汪洋大海, 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 如何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 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综上所述, 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勤写, 注意分类整理, 依照范例题材练习写读书笔记。

篇9:浅谈初中生怎样写读书笔记

一、读书笔记的种类

徐特立老师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可见读书笔记的重要。课外阅读笔记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摘抄。这是最简单最易做的笔记方法。即将书本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记得多,自然词汇就丰富了,写作就有所借鉴,写作技巧就会不断提高。

2.编写故事梗概。读完一部作品后,把书合起来,对作品的故事情节进行思考、回忆,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故事情节写出来,边写边回味。编写的故事是一种形象的再创造,是对作品进行再欣赏,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力的提高。

3.批注。这种笔记方式不单是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析。常用的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的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写提纲的方法,即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摘要式的方法,即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例如: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这部书中,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注就有12100多字,这就反映了毛泽东的严谨的治学精神与刻苦的攻读精神。

4.写心得体会。也就是写读后感。即读书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5.记群芳谱。就是给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写小传。如三国英雄谱、水浒英雄谱、红岩英雄谱、民族英雄谱等等。小传要抓住人物英雄性格的主要特点和贡献来写,简明扼要,写出个性。读完一本书,建立一个英雄谱,创建一个精神文明的园地,为学生树立众多的学习榜样,有利于品德修养的培养。

6.每书一得感悟。读完一部作品,用诗歌体或格言写一段话,表述自己阅读的收获和感悟,这些感悟语,要给人一种思想的启迪,或表现出对美的境界的探索。

二、记载方式

1.笔记本:整本笔记可以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便于保存。

2.活页本: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的笔记。便于查阅。

3.卡片:篇幅小,便于分类,节省纸张。

4.剪报: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注明出处,便于使用。

三、读书笔记的实例

例一:咏月的诗句:①床前明月光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 ③明月照高楼 ④月皎疑非夜 ⑤海上生明月

⑥皎皎空中孤月轮

例二:精彩警辟语句

[实例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实例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匆匆》)

可以说,语文知识犹如汪洋大海,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如何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综上所述,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勤写,注意分类整理,依照范例题材练习写读书笔记。

徐特立老师的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强调写读书笔记的意义。引导学生勤记读书笔记,可用前面所列举的多种方法,如摘抄重要的句子段落,标画自己认为美好的词语,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等等。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经常进行练笔,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等。其实写笔记就是一种写作,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着直接意义。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鼓励他们多记读书笔记。对学生的要求不必高,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所读文章的实际,写下自己想说的话。他们只要记了,不管怎么写,也不管写得是详还是略,总会有益处的。

篇10:看镜花缘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看镜花缘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看镜花缘读书笔记1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写的,讲的是一位百花仙子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得罪了嫦娥仙子,被嫦娥和心月狐设计陷害,百花仙子被贬到人间受苦。唐小山便是百花仙子,她跟着林之洋寻父,直到小蓬莱山。尊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嘲讽了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儒生,并批评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极尽讽刺挖苦之事。而与之相对的是,作品颂扬女性的才学,充分女子的社会地位,批判了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

在《镜花缘》中,嫦娥虽然美丽漂亮,但她心胸狭隘,报复心重。百花仙子却是相反的,她耿直、善良、单纯,做事认真,讲原则。最终她之氢能够成功返回仙界,是因为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自己即便身在纷杂的红尘之中,也不会迷失自己的本性和初心。

你们知道吗,在繁盛的唐朝,有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可不是一处景区哟,而是唐朝历史上的才女们。虽然唐朝的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不如男性,但是比起其他时代就相当高了,所以说,唐朝是才女辈出的时代。徐惠、上官婉儿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们也要多学些知训,才能够成为才女!

同学们,看完我的读后感,你们是不是也想看《镜花缘》!想看就来吧!

看镜花缘读书笔记2

自古以来,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才女。可在这本书中,却是百名才女一同欢聚,一片盛世景象。

这本神怪的《镜花缘》主要讲了一百位花神被贬红尘,成为才女的事。却先写了唐敖、林之祥与多九公出海游览的故事,在海外各式各样奇艺的国度中游玩。作者却运用讽刺手法,将白民国教书先生口中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改成“切吾切,以反人之切”,令人嗟叹他的不学无术,却也警示着世人。

而后五十回的才女齐聚一堂的内容更加使人惊叹,涉及吟诗作赋、琴棋书画、三传四课、斗草对花、猜灯谜,可谓是妙趣横生。其中我记忆深刻的人是紫芝,她口齿伶俐,反应极快,说话幽默还带着书卷气,真实作者所谓的“个中人”了。

《镜花缘》全书阐述了衣蛾主旨:男女平等。在女儿国,男女衣装调换,地位身份也调换了,反映出作者对女人同男人能有同等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

讽刺的手法在全书中随处可见。淑士国的穷酸书生,翼民国人好听奉承。最淋漓尽致的是两面国,UI儒巾绸衫者和颜悦色,对破旧衣衫者则话无半句,人们一旦揭开面纱,就能看见那张丑陋的面容。充分讽刺了当今世人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以及两面三刀的特点。

本书经过作者丰富的想象与幽默的笔调,创造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镜花缘》。

看镜花缘读书笔记3

今天,我读了一本李汝珍的名著《镜花缘》。

里面讲的.是:百花开放本来有四季更换的时序,这是玉帝定下的天规。可是因为百花仙子的一时疏忽,一夜间,普天之下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百花因此被贬下凡,揭开了一段镜中花、水中月,为了寻找被无辜贬下凡尘、飘零到海外的十二个花仙,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走进了一个个国度。来到淑士国,这里的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连酒保也不例外。到了神奇的女儿国,林之洋成了天朝夫人,在国王的万般宠爱下,他像女人一样涂脂抹粉、缠足、穿耳洞,后来,多情的国王,竟然要娶他为妃子。他们一行到了小蓬莱,唐敖收拾行李,上山成仙。

读完这本书,回想起充満奇闻异事的国度,感觉就象身临其境;再回想起淑士国,可不敢随便去,一定要精通古代文言,要不去了之后,别人骂你你都以为在表扬你呢,后果不堪设想;还有长人国,别以为我说的是无稽之谈,那里的人最低也有十二丈高呢!还有一个相反的小人国,也叫靖人国,此处的人最无情,所说的话处处相反,甜的非说成苦的,咸偏说是淡的,叫人着摸不透,真伤脑筋;还有一片一望无垠的大桑林,里面住着许多妖艳的夫人,她们都以丝绵缠身,有的吃着桑叶,有的嘴里吐着丝,让人惊叹不已。

以后我要多看书,多学习知识,万一哪天我奇迹般的到了那里,可不能像唐敖一些人出丑哦!

看镜花缘读书笔记4

泣红亭寂寂,流翠浦澌澌。秘篆偏全识,真诠许暗窥。拂苔名已改,拾果路仍歧。花开花委此时矣,月缺月圆千秋意。繁花落定,哪知来日,转眼逝,愁思满面夕阳落去?只望缘定三生,千载之后,你我花缘再续。

一、归尘。

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聚首还须回首忆,蓬莱顶上是家乡。她是不卑不亢的百花仙子,她是远渡蓬莱寻父的孝女小山,那一夜闲敲棋子之间,忽闻武后令繁花齐放,无奈之下,繁花点点,忧思缕缕,竟一时忘却当年宴上所约。当年宴上斗句风采翩翩,谁知今朝如此光景?

滴泪也罢,悔恨也罢,她不屈,她情愿堕落红尘受孽海无边之苦,但她不会向嫦娥低头请罪!被谴下红尘,她降生为秀才之女,历经万苦命还多舛,但她永远不会屈服于命运,她注定要在主世之间掀起波涛立足于世。这,便是闺臣。归尘矣,将复及!

二、若花。

弃国甘尝荠,来王愿托葵。沥诚遥献表,抒悃密辞。她是身份高贵的女儿国小国主,她是纵观大局才华惊人的牡丹仙子。一夜风花雪月,她与众花一并下凡降生。生为女儿国天子却深困深宫,无奈父王心狠手辣,只待繁花落净终无烟信。喜遇恩人,她被救出宫与闺臣红尘又遇,还了女装,便知恩图报护闺臣渡重洋寻父。

不屈于命运是她的本性,重情重义是她的个性。她有若花容颜,朱唇粉面眉似远山眼含秋水;她又有若花品性,北风潇潇动不了她的根基。还好,她终与闺臣重遇,感叹红尘又大百花又聚。武后烧毁她的花枝招展,她却浴火重生。这,便是若花。若花颜,烈女心!

三、百卉。

金陵暮雨丝丝,聊吉彻彻入心。自矛长恨归月,秋蝶巧思难溪。一百名花,一百种姿态,一百种品性,却是同样的心。百花下凡,开遍人间四处,红尘飘零,水自流。历尽人间心酸别离欢聚。红文馆一聚,轻启朱唇,笑谈之间小楼尽芳,执杯对月,只叹此世此生,此恨何时了!

微风摇曳细雨彷徨,此复今年,不知来岁春来时,天宫又见?这,便是一百名花。百卉愁,红尘怨!

镜花水月,泣红传书,仙猿逢面,不知古今多少事,都付流水中。花漂水上,缘尽使人愁。

看镜花缘读书笔记5

全书一百回,唐敖随妻弟林之洋出海游历是《镜花缘》一书的精彩部分,作品对两面国,无肠国、翼民国等虚幻国度的描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和种种恶俗的不满与憎恶。作者通过对五光十色的海外世界的描写,特别是对“君子国”、“大人国”的描写,表现了封建社会末世中先进的人们试图向海外寻求出路的思想。在关于“君子国”的描写里,李汝珍展示了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的蓝图:在这里,人们诚实无欺,好让不争,把“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买卖原则来了一个完全颠倒,这里不仅有和谐的社会制度,良好的社会风气,而且有勤谨俭朴的官吏和开明礼贤的国君。在关于“大人国”的描写里,李汝珍虚构了“胸襟光明正大”的人“脚下登彩云”而“满腔奸私暗昧”的人“足下自生黑云”的奇特情节,并且宜称:“所以富贵之人,往往竟登黑云;贫贱之人,反登彩云。”这就是说,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他的身份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他的如质的好坏。这种以人的品质而不是从财富地位来衡量人的观点,是与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相抵牾的,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这些情节,都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彩。有一定的进步思想。

此外《镜花缘》的进步思想倾向还表现在对妇女的尊重和反对男尊女卑上。在作者所描写的“女儿国”中,“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同情妇女、尊重女权的思想感情溢于言表,作者笔下的一百个女子都是巾帼英雄,她们或才情敏捷,或侠肠义胆,或深通医理,或长于数字,……对她们的热情歌颂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论的否定。在写作上,由于作者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运用奇异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进行创作,因而形成《镜花缘》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篇11:李汝珍《镜花缘》读书笔记

话说入目第一章的内容里有句话让我颇有感触,那是百花仙子与百草仙子无意交谈间出现的。“不知小仙与这玉碑可能有缘?可惜我们虽成正果,究系女身,将来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载,设或具是儒生,无一闺秀,我辈岂不减色?”就这句话,可能是文中最不出彩的一句话,却让我影响颇深,我辈岂不减色?真的是女性无用吗,还是时代没给她们机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贯彻那男尊女卑时代的名言。无数才女若非武则天开放女科,一身才华可能就要被泯灭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除此之外,嫦娥这号人物的设定也让我彻底对她的好影响翻篇,那个传说中性格淡漠,却又十分善良,只可远观不可亵渎的女子。在这里却是咄咄逼人,蛮不讲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还是凡事物皆有双面性?就不从而知了。

而武则天醉酒后逆天而行誓要让百花在冬日齐放,也算是文章精彩内容的开端了。百花应惧怕责罚,不分天道事理,竟真在冬日齐齐开放,让我也感到颇为不屑,只因怕得罪权贵,放下自身原则,实在让人无法尊敬。而后百花仙子甘愿坠入凡尘也不愿承认自己未干的事去广寒殿扫落花三年,着实令我十分敬佩。这是坚守,尊敬自己的表现,值得让人去敬佩,去学习!

坠入凡尘后也写了百花仙子(唐小山)的父亲唐敖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的种种经历,体现了人情冷暖,世间善恶……

篇12:李汝珍的《镜花缘》读书笔记

翻开一个个故事,就能体会到各个国家别样的风土人情:大人国的民众们争先恐后地做好事;黑齿国好学的百姓、白民国一无所知的学者的反差告诉我们,决不能以貌取人;淑士国人们举止斯文,却斤斤计较告诉我们,不光学识,品行也很重要;穿胸国人胸前的大洞警示我们,千万不能行为不正;两面国的阴阳两面,告诉我们要真诚待人……

但在这其中,使我最有感悟的便是君子国门前的“为善为宝”。这个四字词语,值得细细品味。就如我思考的,什么是真正的宝贝。君子国就把善良作为了他们的珍宝:随处可见降价的商人,抬价的买者;君子国人热情地招呼外地的访客……无不体现他们的善良。而且重要的一点,这不是在强迫下养成的习惯,而是君子国人发自内心的善良。且善良,促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物价低,说明这里的经济也很景气。开始,君子国因为善良有如此的变化,和我们现在的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现在的年轻人,无不想着飞黄腾达,但在有伟大理想的同时,有多少人会追求善良呢?多少人渴望穿著名牌,带着首饰,住着豪宅,这就是他们心中所谓的“珍宝”?但他们遇到机会就抓小便宜。你连善良都做不到,谈何飞黄腾达?只有抵挡住眼前的诱惑,善良地对待他人,才算做到了第一步。在日常的生活中,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总是对的。

篇13:浅析《镜花缘》的思想内容

一、尊重妇女地位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的一部比较优秀的长篇古典小说,它的人物众多,而本书的主要人物是“远离夫权的少女群像”。它所假托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由女皇帝统治的时代。书中关于女子之论很多,胡适认为这“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这足以表明作者尊重女性的思想,本书中尊重妇女地位的思想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的。

(一)妇女才学超群

在《镜花缘》中,没有提倡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普遍思想。有才学的女子充斥着整个小说。从贯穿全文的主人公唐小山来说,她出生的时候便不同凡响,“异香满室,三日之中,时刻变换,竟有百种香气”;到了四五岁时,便能过目不忘 ;胆量极大,不但喜文,并且好武。长大以后,更是才学超群,在武则天举行的女试中名列前茅。

除了唐小山,小说还出现了由百花转世的一百个才女,她们不仅文采非凡,其中有些人还具有特殊的技能。黑齿国的亭亭和红红,小小年纪竟能把满腹才学的多九公问得“汗如雨下”,“抓耳搔腮”,“满面青红,恨无地缝可钻”颜紫绡就像女中剑侠,飞檐走壁,神出鬼没,枝兰音、林婉如精通音韵,米兰芬俨然是位数学家。在朝中,上官婉儿“学问非凡”,“才情敏捷”,“胸罗锦绣,口吐珠玑”,作诗又快又好,朝臣无不拜服。而且在《镜花缘》中,作者所写的男子的数量远远少于女子的数量。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把女子地位抬得很高。

(二)女性有受教育,参加科举的权利

作者把《镜花缘》的时代背景假托在唐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女性皇帝掌权的时期。这样的时代背景安排,在男性掌握话语权的时代是有深刻意义的。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女性有受教育与参加科举的权利。唐敖与多九公游历海外时,经过黑齿国,这里的人民通体是黑色,看上去非常丑陋,但是这里的人无论男女,都好读书,书中这样描写 :“他们风俗,无论贫富,都以才学高的为贵,不读书的为贱。就是女人也是这样。到了年纪略大,有了才名,方有人求亲。若无才学,就是出生在大户人家,也无人同他婚配。因此,他们国中,无论男女,自幼都要读书。”。黑齿国寄寓着作者“女性受教育的理想”,这是作者理想中女子教育发达的一个乌托邦。唐敖等人在这里遇上了亭亭和红红二人,小小年纪便把满腹才学的多九公问到无话可答,这样的情节设计让读者对这个提倡教育的国家印象深刻。而且,武则天首开女科,女性也可以参加科举,这种思想在作者当时的时代也是非常先进的。

本书在描写林之洋、唐敖一行路过女儿国时写道 :“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 ;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儿国里都是由女性掌权,这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这与中国千百年来男子占据社会的优势地位相反,是作者关于男女平等思想的佐证,这是一个男人与女人社会地位完全对调的社会,虽然是作者的虚构,但是作者的思想我们一窥便知。

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一)女子缠脚的陋习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子以“小脚”为美,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陋习对于女性身体和心理的残害。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越是爱惜自己的女儿,就越要为自己的女儿缠足。在《镜花缘》中,作者透过林之洋在女儿国被缠足的遭遇表露出自己对于“缠足”这一习俗的看法。林之洋在还未进入女儿国时,就说道 :“闻得他们最喜缠足,无论大家小户,都以小脚为贵。若讲脂粉,更是不能缺的。幸亏俺生天朝,若生这里,也教俺裹脚,那才坑杀人哩!”由林之洋这句话可以看出,“裹脚”这件事在男人看来,也是非常难以忍受的。林之洋被女儿国国王封为王妃,被宫娥强迫,经历了“穿耳”“裹足”之痛。一个男人也经历了一次女子都要经历的痛苦,他也切身体验了作为女子的痛楚。本书这样描写林之洋被“穿耳”:“早有四个宫娥上来,紧紧扶住。那白须宫娥上前,先把右耳用指将那穿针之处碾了几碾,登时一针穿过。林之洋大叫一声“痛杀俺了”,望后一仰。”林之洋被缠足之后的情景更是凄惨 :“林之洋两只金莲被众宫人今日也缠,明日也缠,并用药水薰洗,未及半月,已将脚面弯曲,折作凹段,十指俱已腐烂,日日鲜血淋漓”。这也是作者对于“裹足”这个事情的感受,读来同样也使人心惊,这种情节尖锐地表现了作者对封建恶俗的抗议。

(二)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镜花缘》描写的社会生活的范围极其广泛,其中也写到社会风气。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一行人在路过“君子国”的时候,被君子国的人民“好让不争”的风气所打动,在君子国里“耕者让畔,行者让路。而且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做买卖时,买者并不还价,却要添价。这种现象在作者所处的国度里是鲜有的。“君子国”就像一个远离世俗的“桃花源”,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

这一行人在君子国里遇到了两个老者,吴之祥与吴之和。透过这二位老者的两个问题,也引起读者的思考。一个人是吴之和问到的,关于天朝的丧葬问题,子孙为何往往因为选风水,而置父母之柩多年不能入土?另一个是吴之祥问到的 :天朝有子女三朝满月百日周岁,杀鸡宰羊庆祝的习俗,今上天既然赐予子女与人,为何反而因为子女而宰杀许多生灵?这些都是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表达他对于这些社会习俗的不赞同与批判,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先进性。此外关于风水、送子女入空门、屠宰耕牛、后母等社会问题在本书中都有所体现。

三、作者的学术思想

小说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还有作者的学术思想,全书处处表现着作者的渊博知识。胡适的《< 镜花缘 > 的引论》中说李汝珍 :通音韵之学,撰《李氏音鉴》。定“春满尧天”等三十三字母。征引浩繁,浅学者多为所震。首先,《镜花缘》前一部分写唐敖一行游历海外众多国家时,就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有山水虫鱼,花草鸟兽,星相历法等方面的内容。其次,《镜花缘》用了很大一部分篇章来写众才女相聚在红文馆的情景,小说第六十九回到九十三回,占据了全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在叙写才女们作赋咏诗、抚琴画扇、下棋斗草、辩古音、讨论韵谱。而且往往是整篇文章都在讲述某种学问知识,他把他广博的知识,都编入了这部小说中。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五章名为“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专门提到了李汝珍及其《镜花缘》,鲁迅认为这是一部“才学小说”,认为“雍乾以来,江南人士惕于文字之祸,因避史事不道,折而考证经子以至于小学,若艺术之微,亦所不废 ;惟语必正事,忌为空谈,博识之风,于是亦盛。逮风气既成,小说乃‘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史以为‘无可观’,故亦不屑也 ;然尚有一李汝珍之作《镜花缘》。”

篇14:浅谈《镜花缘》的女性观

关键词:镜花缘;女性意识;男权思想

李汝珍(约1763—约1830)字松石,原籍直隶大兴,早年随其兄移家江苏梅州,长期生活在淮南,淮北一带。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既会经史擅长音韵,又在医书,算学,琴棋书画,灯谜,酒令等领域表现出令人称道的一面。李汝珍自言"消磨了三十年层层心血"[1]才做出了这一本书。

胡适在《<镜花缘>的引论》中对该书极力赞扬"李汝珍所见的是几千年来忽略了的妇女问题,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这个妇女问题的人,他的《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男女应该受到平等的待遇,平等的选举制度"。[2]p424《镜花缘》里面涉及到的女性参政问题,女性教育问题,缠足问题,都有一定的超前性。在李汝珍《镜花缘》里没有将女子和男子区别对待,而是将她们与男子放置在同样的社会视野里。《镜花缘》里的女子不是传统被困于闺阁中的弱女子,而是具有"真性情"的人,她们可以像传统男子一样学武术,可以同猛兽斗争。她们从闺阁中走了出来,到了广阔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镜花缘》被认为是第一次把女性的活动空间从家庭的内场域转移到了社会外场域。[3]p171—179

在《镜花缘》中"凡有能文处女,俱准赴试,以文之优劣,定以等第,或赐才女匾额,或赐冠带荣身,或封其父母或荣及翁姑(十六回)"[4]朝廷出示明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女子顺利参加科举考试,而且也能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男女平等的风气,使女子能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读书识字,准许参加科举,凭才能封官加爵,进而一步步认可女性的地位。如第六回这样写到"武后与群臣赴上苑赏花饮酒,并将九十九种花名,写牙签九十九根,放于筒内。每掣一签,俱照上面花名做诗一首。令上官婉儿与群臣一同作诗。谁知一连做了几首,总是上官婉儿第一交卷。这日共做了五十首诗,上官婉儿就得了五十分赏赐。次日又同群臣做了四十九首诗,上官婉儿得了四十八分半的赏赐。"上官婉儿作为武后的一个宫女,因为文学才能突出备受武后喜爱而被封为昭仪。她能与群臣做诗,输了会受惩罚,赢了也会得到奖赏。《镜花缘》通过上官婉儿才能的表现来肯定女性的才能,来争取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可。这些正是作者超前的女性意识的体现,这是作者在为为女性争取平等地位而呐喊。

李汝珍在女性缠足问题上的见解也是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他在第十二回借吴之和之口说:"小子以为此女或有不肖,其母不忍置之于死,故以此法治之。谁知系为美观而设。若不如此,即不为美?即如西子,王嫱皆绝世佳人,彼时又何尝将其两足削去一半?况细推其由,与造淫具何异?此圣人所以此诛,贤者所不取。"这表明他反对女子缠足,他认为缠足与"造淫具无异,"应该废除这种酷刑。缠足,给女性带来的既有身体上伤害,又有精神上的伤害,作者意识到想要给女性争取社会平等的地位,就得禁止这一酷刑,只有戒缠足才能让她们从家庭的内场域转移到社会的外场域。可以说《镜花缘》"有力地冲击了摧残妇女的缠足陋习,结束了小脚狂的时代,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进化。"[5]p81

吕晴飞认为《镜花缘》是唱给女性解放的一首赞歌。虽然《镜花缘》中有进步的女性解放意识,但是李汝珍对女性的意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一旦进入深层次的分析时,我们会发现李汝珍思想中还残留着封建男权思想。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对武后的双重认识上。《镜花缘》中武则天当皇帝她招贤纳士,选拔得力武将平定兵祸,维护了唐朝的统治。作者在赞扬武则天的丰功伟绩的同时,又流露贬谪意识。作者第一次是这样描写武则天的,“原来这位帝王并非须眉男子,系由太后而等大宝。按天星新月狐临凡。”[7]在这里把武后妖化为狐,从内心深处没有给予女性平等的地位。在之后又写到武则天当皇帝被正义之师推翻,武则天地位回到中宗。这显然是对女性成为君主的否定,从而从根本上否定女性应该享有社会平等地位这一超前的女性意识。女性的参政权利以及社会地位都是依附于男性的。

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表现出来的超前的女性意识,为后代的女性解放起到了启蒙作用,为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提供了思想基础。但是我们在看到它的超前性的同时,也要知道它的时代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李汝珍.镜花缘[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8.440.

[2]胡适.<镜花缘>的引论[A].胡适文存(2集2卷)[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

[3]管仁福,李卿.红楼镜花终虚幻,难忘世间儿女情——红楼梦、镜花缘比照解读[J].红楼梦学刊[C].2003(3).

[4][7]李汝珍.镜花缘[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篇15:初中《镜花缘》优秀笔记

《镜花缘》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的理想社会。但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在艺术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且思想机警和语言幽默风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虚构情节有些分散,人物形象显得单薄;后半部分大谈学问,较为累赘。

书中对酒。色。财。气颇多微词,而参透酒、色、财、气是成仙了道的关键,在小说中,作者还别出心裁地为武后及武氏兄弟设立了名为“自诛阵”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贝(财)、无火(气)四关以对抗勤王诸军,大凡参不透这四关的李唐将士无一幸免,而作为勤王军首领的宋素对这酒、色、财、气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阵而得以毫发无伤。在大军攻破四座大关而大获全胜的时候,不但前来助阵的百果大仙、红孩儿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见,连宋素亦追随五仙而去,而这一结局无疑又一次证明了小说的禁欲主义的修道观。

篇16:民企谨防趋奉式执行的“镜花缘”

从“武后催花”的故事说起

“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其实不是什么新发现, 远的不说, 清代中期思想家李汝珍在《镜花缘》一书中就对此有了形象的揭示。在该书开篇所讲“武后催花”的故事中, 大周天子武则天的专横固然有违天道, 而趋奉式执行所带来的后果也值得人们警醒。

隆冬时节, 武则天赏雪心欢, 酒兴正酣, 朦胧间见庭前有几株腊梅开放, 心想腊梅既来伺候, 园中各花皆应知朕有爱花之癖, 自然也该大放, 即刻备辇携公主往群芳圃赏花。见园中一派枯枝, 便拟旨限百花明天天亮前开放, 即发上林苑张挂。本来花开有序, 下界帝王虽有御诏, 但非为国计民生起见, 且系酒后游戏, 根本不必当回事。谁知众位花仙却当了真, 奔走相告。桃花仙子反应最快:“惟有各司本花前去承旨, 设或逾限, 违了圣旨岂同儿戏。”有8位小花仙子立即响应, 不由分说拉了桃花仙子一同而去。其他仙子稍有犹豫, 只见上林苑土地并值日功曹也来相催, 登时众仙子莫不纷纷前往。牡丹虽然未开, 却经不住武则天下令炭火炙烤, 只好遵命。

武则天令群花齐放, 当属一时心血来潮, 假如除了腊梅、水仙、天竺、迎春等时当绽放, 各花仙子不去理睬, 她也无可奈何。即使“圣天子百灵相助”, 但是帝王代天宣化, 也不能颠倒阴阳。而桃花仙子偏偏相信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正好让武则天看到了倒行逆施的希望之光, 殃及其余。更有甚者, 当武则天醉意稍散, 感觉此举不妥, 正想找个台阶下时, 偏偏有太监曲意奉承, 提出严肃号令的建议, 使得武则天欲收回成命而不能。加上上林苑土地并值日功曹拿着鸡毛当令箭, 在各位仙子面前狐假虎威, 助桀为虐, 终于形成了一场趋奉式执行的闹剧。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或许不足为凭, 而“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理念, 却为我们提供了趋奉式执行的现实版。我们无意否定令行禁止的积极意义, 但是不能不指出, 《没有任何借口》是以西点军校和军中案例为支撑的, 而经商不是操练, 对老板指令的反应决非一个“是”字那样简单。对于一个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企业, 与“没有任何借口”执行理念相对应的, 往往是长官意志的毫无节制。即使老板的指令是善意的, 在没有利益博弈的理想状态下, 有理由要求员工在执行中不讲价钱, 不强调困难, 却不能不讲成本, 而成本不仅仅是老板一个人的事。况且, 企业是有边界的, 在内在资源与外在环境的限制下, “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可能正蕴含着危机。

趋奉式执行成就“黑道”泡影

老板乐见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随之而来的便是趋奉式执行, 反过来又助长了老板的颐指气使。我们无意指责趋赴上林苑各位仙子那样的执行者, 而是要提醒老板: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得到“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并不难;但那是以老板不犯错误为前提。当老板有错甚至违法而又一意孤行时, 趋奉式执行恰恰容易成就“黑道”。老板虽然一时感觉良好, 但最终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趋奉式执行导致治理失效, 可以很容易地使企业偏离健康的经营轨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需要建立公司治理机制, 通过一定的程序纠正错误决策或者败德行为。而“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却建立了老子说了算的直通车, 趋奉式执行又绕开了必要的纠错机制, 使得决策者的一念之差谬之千里。“武后催花”的故事中, 各位花仙子之上本来还有一个洞主“百花仙子”, 各花开放要经过洞主同意才行。洞主办事认真, 深知“上帝于花, 号令极严, 稽查最密。凡下月应开之花, 于上月先呈图册, 其应否增减须瓣, 改换颜色之处, 俱候钦裁。”偏偏在“武后催花”的时候, “百花仙子”外出, 各花仙子找不到洞主, 按说可以婉拒武则天, 但是由于趋奉心理作怪, 绕过“百花仙子”而不顾, 失去了洞主纠错的可能性。

趋奉式执行往往以谁说了算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在利益驱动中很容易扩大事端。趋奉式执行可以在老板面前“没有任何借口”, 但不等于一定没有不同的看法, 只不过执行者担心老板较真, 对自己不利。加上有太监式的人物推波助澜, 不顾原则迁就老板, 当事人往往欲罢不能, 使事态失控。如此一来, 执行队伍中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 坚持原则的会受到料想不到的打击报复。比如在“武后催花”中, 牡丹仙子认为此举仅为个人赏心悦目甚为不妥, 坚持去找洞主商量一个对策。武则天大为不满:“牡丹乃花中之王, 理应遵旨先放。今开在群花之后, 明系玩误。”即将牡丹由京城贬去洛阳。在现实生活中, 其结果就是劣胜优汰, 袍哥队伍形成。

趋奉式执行使得团队文化充满狼性, 在市场角逐中很容易导致信誉的图穷暴力见。老板倡导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当然不是在企业内部自娱, 最终还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但是这样的老板在市场竞争中更相信自己的“实力”, 这个“实力”不是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而是特殊的政府背景和哥们义气。如果说老板在公平竞争的对手面前表现出强势还有些不踏实的话, 趋奉式执行正可以为其扫清“障碍”。一方面, 这样的强势没有市场信誉可言, 只有靠强势维持;另一方面, “有钱能使鬼推磨”, 趋奉式执行在与老板的利益交换中可以“两肋插刀”。当老板正常 (合法) 经营难以为继时, 袍哥团队的“狼性”就有了用武之地。

自觉约束“皇皇圣谕”的幻觉

在过去一年的打黑记录中, 49名涉案民营企业家中不乏身价逾亿元或者涉案金额逾亿元的“富豪”, 也曾得到很高的政治地位和荣誉, 拥有这样那样的头衔和“马甲”。然而随着“黑老大”的牢狱之灾或者命丧黄泉, 昔日辉煌难再。后来者如果想避免重蹈覆辙, 重要的一条是自觉约束自己“皇皇圣谕”的幻觉, 在趋奉式执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民营企业一般是由老板创立起来的, 老板可以视之为“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 情有独钟;但是不能因此认为自己在企业中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必须学会“受制于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民营老板之所以对“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推崇备至, 就是因为把企业连同执行团队当作自己脑与手的关系。实际上,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 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性格, 如同孩子长大有了独立的人格一样。市场上的守法经营是老板应当恪守的底线, 不能心存侥幸;同样不能试图将经营的非法性通过企业内部的执行使之消除, 披上合法外衣。既然企业可以独立于自己而存在, 执行就应该按照自己的规律办事, 真正的“皇皇圣谕”出之于市场。

老板能够创办一个企业, 自然有一段值得称道的经历, 且握有一定的资源, 当他身边聚合着一个团队时, 难免会有些人另有所图。他们不仅言听计从, 而且会进一步投其所好, 满足老板的私欲。当然, 所有的举措都要动用老板的资源, 而且他们还会从中分一杯羹。在这种情况下, 老板的成功感被放大, 甚至认为自己真的具有做强做大的无穷潜力, 铤而走险在所难免。这种任由老板驱使的执行力看起来十分顺手, 实际上已经对老板施加了影响, 只不过是以建言的形式出现罢了, 很难保证没有馊主意。民营老板应当对身边抬轿子的小兄弟保持警惕, 防止被他们迎合自己而出的一些馊主意所误。

上一篇:童话故事小红帽下一篇:春娃娃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