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3专升本)2018成考试题及答案

2024-05-25

大学英语(3专升本)2018成考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

篇1:大学英语(3专升本)2018成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号的货号内。

第1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荷锄(者)有菜色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B.国家建者(于)北

徘徊(于)斗牛之间

C.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D.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答案:C

第2题 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A.契诃夫B.泰戈尔C.屠格涅夫D.伏尔泰

答案:A

第3题 下列诗句出自闻一多的《发现》的是()

A.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B.啊,我年青的女郎!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答案:A

第4题 “分崩离析”、“贻笑大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B.《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C.《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D.《陈情表》、《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A

第5题 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

A.对理想的追求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

C.对不幸者的哀悼D.对故居的留恋

答案:B

第6题 《氓》是一首()

A.寓言诗 B.叙事诗 C.哲理诗 D.抒情诗

答案:B

第7题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A.叙述和抒情B.议论C.叙述和议论D.叙述

答案:C

第8题 《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对比的种树方法是()

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B.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C.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答案:A

第9题 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

A.《抗战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蚀三部曲》

答案:C

第10题 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译文:赵襄子围攻晋阳,解围之后奖励有功人员五人,高赫被列为首功。

B.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译文:群臣没有人不存在骄恣轻慢的心理,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的礼节。

C.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

译文:齐国人三十二岁以后在道路上不拾取丢失的东西。

D.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

译文: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车子坏了,右边的人丢了马,被野人捉住。

答案:D

第11题 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食饮得无衰乎

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B.沛公则置车骑

译文:沛公就放弃车马。

C.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译文:我所拜访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个贤能的人。

D.圣人无常师

译文:圣人没有平常的老师。

答案:D

第12题 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A.墨子B.庄子C.韩非子D.孟子

答案:B

第13题 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B.文学研究会C.语丝社D.创造社

答案:A

第14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A.《五代史伶官传序》B.《答李翊书》C.《陈情表》D.《答司马谏议书》

答案:D

第15题 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译文: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很难吗?

B.函梁君臣之首

译文: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

C.久不见若影

译文:很长时间看不见你的身影。

D.古之学者必有师

译文: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

答案:D

第16题 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

A.予是焉河伯欣然自喜。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答案:C

第17题 下列哪位作家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

A.辛弃疾B.柳永C.李清照D.苏轼

答案:C

第18题 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A.兵强则士勇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D.既来之,则安之

答案:B

第19题 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抒情方法是()

A.借典故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景抒情

答案:B

第20题 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B.韩愈C.柳宗元D.欧阳修

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阅读曹操《短歌行》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21题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共建功业的心情。

第22题 哪几句用了比喻手法?

答案: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喻贤才寻找明主,后两句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

第23题 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中的典故。

答案: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用周公礼贤下士的典故,表示自己要像周公那样,招揽人才。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试题。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第24题 作者揭露“弃城图存者”和“擅兵坐观者”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揭露“弃城图存者”和“擅兵坐观者”可以与张、许的爱国行为构成对比,从而驳斥了那些小人不批评坏人而专门指责君子的卑劣用心。

第25题 这段文字是怎样概括张、许的守城功绩的?

答案:“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滋之师,蔽遮江淮,阻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第26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逆:

就:

滋:

淫辞:

答案:逆:事先转移。就:接近。滋:增多。淫辞:夸大失实的邪说。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

冉有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第27题 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驳斥冉有为攻打颛臾寻找借口,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第28题 这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

答案:驳中有立,驳立结合,通过立论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第29题 将“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

答案:“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啊!”

指出季氏伐颛臾的危害:季氏专权,又要扩张势力范围,这必然激化与鲁君的矛盾,发动不义之战,授鲁君以柄,后必有灾,这才是季氏真正的忧患之所在。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

第30题 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故乡人民过着与世隔绝、麻木不仁的日子,他们对历史毫无担负,只把狂热和热情释放在娱乐上。他们这种活法近乎延存自然生命。

第31题 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前者是与自然妥协的人,后者是与自然毫不妥协的人。

他们根本的区别是前者对历史没有责任感、使命感,不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后者是对自然不妥协,想方设法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历史有使命感。前者指的是乡民,后者指的是革命者,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靠的是这些革命者。

第32题 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答案:希望湘西人民精神觉醒,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舟的精神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自己的新生活。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赏鉴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第33题 这段文字突出描写的场面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昔日“香市”热闹的景象,属于场面描写,这与下文所描写的今日“香市”的萧条、冷清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作品的主题。

第34题 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表现了作者对昔日中国江南农村自然经济下的田园生活的怀念,这也是作者不满于20世纪30年代动荡现实的一种情绪反映。

第35题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写昔日“香市”热闹的场面以及给作者幼时留下的难忘记忆。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晚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大风的时候……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地在怒涛上驱走……下雨的时候……落泪了……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

第36题 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答案:拟人手法。

第37题 在作品中,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描绘与赞美了海的女神,表达作者对海的深情。

第38题 从这段片段上看,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答案:海的女神形象,这是一个妩媚、飘逸、威严的女神形象。

四、作文(50分)

第39题 题目:业精于勤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略。

试卷来源:厚学网

篇2:大学英语(3专升本)2018成考试题及答案

来源:Thea 更新:2011/5/6 编辑:静子

41.Television broadcasts are ________ to an area that is within sight of the sending station of its relay.A.prohibited B.bounded C.limited D.restricted

42.Many things ________ impossible in the past are common today.A.to consider B.being considered C.considering D.considered

43.My parents wanted _______ me.A.make a scientist B.to make a scientist

C.make a scientist of D.to make a scientist of

44.He has a bad habit of ________ others when they are speaking.A.involving B.investigating C.interfering D.interrupting

45.I like that new watch very much, but I can’t ________it.A.cost B.offer C.pay D.spend

46.Tom arrived at the office and discovered that he had _______ his door key.A.lent B.borrowed C.lost D.no

47.The beautiful scene left a deep _______ on the foreign visitors.A.thought B.idea C.thinking D.impression

48.The room is a little small;_______ it is so hot.A.in addition B.in addition to C.additional D.adding

49.I wish I ______ her address yesterday.A.know B.had known C.would known D.knew

50.It ______ yesterday.The ground is still wet now.A.must have rained B.was raining C.rained D.had rained

Ⅲ.Cloze(20 points)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given below and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is most suitable and mark your answer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Insure means to protect _51_ a loss of money.Most people can budget their money so that their income will cover expected expenses _52_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public services.But, there is no way to know _53_ who will suffer a crisis(危机)such as a serious illness, fire, flood, or a car accident.Such crises usually _54_ great expense.Even if people could predict crises, it would be hard to save enough money to _55_ the expenses.Insurance is a system _56_ a company collects money from many individuals and then pays certain expenses whenever one of those insured individuals is faced with a certain crisis.An insurance policy _57_ how much the insurance costs and how much the company will pay when a policy holder is faced with a certain crisis.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insurance, _58_ hospital, motor-car and fire.Insurance can be rather expensive but most people buy insurance of some kind.Insurance is something _59_ people buy and hope they will _60_ need.51.A.for B.from C.against D.with

52.A.such as B.for example C.that D.the same as 53.A.predict B.ahead C.in advance D.earlier 54.A.result from B.make C.take D.result in 55.A.cover B.pay back C.fill D.make full 56.A.that B.by which C.what D.where 57.A.said B.agree C.make sure D.states 58.A.include B.including C.as well as D.also 59.A.which B.that C.as D.like

60.A.never B.ever C.sometimes D.often Ⅳ.Reading Comprehension(60 points)

Directions:

There are four reading passages in this part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five questions.For each question there are four suggested answer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one best answer and blacken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Passage One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REM(rapid eye movement)sleep is important to human beings.This type of sleep generally occurs four or five times during one night of sleep lasting five minutes to forty minutes for each occurrence.The deeper a person’s sleep becomes, the longer the periods of rapid eye movement.There are physical charges in the body to show that a person has changed from NREM(non-rapid eye movement)to REM sleep.Breathing becomes faster, the heart rate increases, and, as the name implies, the eyes begin to move quickly.Accompanying these physical changes in the body is a very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REM sleep.It is during REM sleep that a person dreams.61.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how often does REM sleep occur in one night?

A.Once B.Twice C.Four of five times D.Forty times

62.The word “deeper” in paragraph 1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heavier.B.louder.C.stronger.D.happier.6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at a person is NOT dreaming in his sleep?

A.His eyes begin to move.B.His breathing becomes faster.C.His heart rate increases.D.His eyes stop moving.64.The subject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A.why people sleep B.the human need for REM sleep

C.the characteristic of REM sleep D.physical changes in the human body

6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article?

A.REM Sleep B.Two Types of Sleep C.Sleepers D.What Happens to Sleepers

Passage Two

The Mother Goose Stories, so well known to children all over the word, are commonly said to have been written by a little old woman for her grandchildren.According to some people, she lived in Boston, and her real name was Elizabeth Vergoose.Her son-in-law, a printer named Thomas Fleet, was supposed to have published the famous stories and poems for small children in 1719.However, no copy of this book has ever been found, and most scholars doubt the truth of this story—and doubt, moreover, that Mother Goose was ever a real person.They point out that the name is a direct translation of the French “Mere I’ Oye.” In 1697 the Frenchman Charles Perrault published the first book in which this name was used.The collection contains eight tales, including “Sleeping Beauty,” “Cinderella,” and “Puss in Boots.” But Perrault did not originate these stories;they were already quite popular in his day, and he only collected them.66.What is suppssed to have happened in 1719?

Elizabeth Vergoose wrote the first Mother Goose Stories.Thomas Fleet published the Mother Goose Stories.The Mother Goose Stories were translated into French.Charles Perrault published the first Mother Goose Stories.67.Most scholars consider Mother Goose to be _________.A.a real person B.a book written by a little old woman

C.a collection by Elizabeth Vergoose D.a translation from French

68.When Perrault published the first book in 1679, _______.no story of the book had been known to people

some stories of the book were already well known

few people were interested in the stories of the book

stories like “Sleeping Beauty” and “Cinderella” became popular

69.The name used in the first book published in 1679 is supposed to have been _______.A.Mother Goose B.Mere I’ Oye C.Elizabeth Vergoose D.Charles Perrault

70.On the basis of this passage, what may be concluded about the real origin of stories “Sleeping Beauty” and “Cinderella”?

篇3:大学英语(3专升本)2018成考试题及答案

1.“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A.战国时代 B.秦代 C.汉代 D.三国时代 答案:C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A.论点、论据、结论 B.引论、论据、结论 C.立论、驳论、正论 D.论点、论据、论证 答案:D 3.《**》、《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A.鲁迅、契诃夫、老舍 B.契诃夫、鲁迅、老舍 C.鲁迅、老舍、契诃夫 D.契诃夫、老舍、鲁迅 答案:C 4.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A.不忍登高临远 B.叹年来踪迹 C.渐霜风凄紧 D.是处红衰翠减 答案:A

5.《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B.“你可都改了罢!”

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一”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

答案:C

6.《诗经》中的《氓》属于()A.颂 B.大雅 C.小雅 D.风 答案:D

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A.七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七言排律 D.七言绝句 答案:B

8.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自居易《杜陵叟》 B.屈原《国殇》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陶渊明《饮酒》(其五)答案:A 9.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篇作品的是()A.沙子龙、赵七爷 B.王三胜、七斤 C.姚纳、德拉 D.黄省

三、李石清 答案:D 10.“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鲶”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依次是()A.孟光、季鹰、伊尹 B.孟光、伊尹、季鹰 C.伊尹、孟光、季鹰 D.季鹰、伊尹、孟光 答案:B 11.“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答案:C 12.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的是()A.《论学问》——培根——英国 B.《麦琪的礼物》——欧·享利——德国

C.《米龙老爹》——屠格涅夫——俄国 D.《门槛》——莫泊桑——法国

答案:A

1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

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羡”、“建筑的美”

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

答案:C

14.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 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 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 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答案:D

15.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答案:B 16.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钱。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

答案:A 17.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A.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菜汤。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顾:照顾。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D.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答案:D 18.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A.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B.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D.(马伶)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

答案:B 19.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曾巩 答案:B

20.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马致远 B.王实甫 C.关汉卿 D.白朴 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侯方域《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日:“予,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日:“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侯方城日: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21.“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一句影射了什么?(2分)

答案:影射当朝宰相与严嵩是一丘之貉。(2分)

22.这段文字赞扬了马伶怎样的从艺精神?(4分)

答案:不甘失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4分)23.“分宜”指的是谁?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分宜”指的是严嵩。(2分)借代(2分)(二)阅读陆游《关山月》一诗,然后回答24~26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戌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24.诗人是怎样将三个场景联系在一起的?(2分)答案:通过“今宵”二字将三个场景都置于同一月夜,并以“月”为线索,贯穿全篇(只答“以月,为线索”也算对)。(2分)25.统领全诗的是哪一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4分)答案:和戎诏下十五年。(2分)揭霸南宋统治者的投降主义路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2分)26.这道诗写了哪三个场景?(4分)答案:第一个场景写统治阶级醉生梦死,不思战备。

第二个场景写戍边战士壮志难酬,老死疆场。

第三个场景写中原沦陷区人民切望恢复,对月垂泪。(4分)(三)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然后回答27—29小题。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②,世罕其比。恺以

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日:“不是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注:①石崇:东晋时的富豪。王恺:晋武帝的舅舅。②扶疏:繁茂分披的样子。27.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2分)

答案:为突出石崇的豪富作铺垫。(2分)28.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比: 讫: 疾: 恨:

答案:比:并列;同等。讫:终于;完毕。疾:妒忌。恨:懊悔;后悔。(4分)29.这篇小说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最能表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个细节?(4分)

答案:骄横跋扈,不可一世。(2分)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粱实秋《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钱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所以淮南子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我们幼时,谁没有作过“惜阴说”之类的课艺?可是谁又能趁早体会到时间之“难得而易失”?我小的时候,家里请了一位教师,书房桌上有一座钟,我和我的姊姊常乘教师不注意的时候把时针往前拨快半个钟头,以便提早放学,后来被老师觉察了,他用朱笔在窗户纸上的太阳阴影划一痕记,作为放学的时刻,这才息了逃学的念头。

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30.文中所引淮南子的话属于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2分)答案:理论论据。(2分)31.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大意。(4分)答案:时间难得而易失,应当珍惜时间。(4分)32.作者举出自己幼年逃学的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4.分)答案:“时间难得而易失”的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理解并不容易。(4分)(二)阅读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题。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

涵说:“假如有位海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讲?”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说:“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

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的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的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

涵道,“姊姊,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

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33.这段文字是采用何种手法来描绘大海风姿的?(2分)

答案:拟人化手法。(2分)

34.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赞美了在海怎样的品格?(4分)

答案: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而广博。(4分)

35.作者赞美大海的意图是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表达方式?(4分)

答案:以大海的美德来象征人的品德,号召我们做一个“海化”的青年。(2分)托物言志。(2分)

(三)阅读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一文,然后回答36~38小题。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神,不是造石像。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①、米开朗基②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竞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③(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着,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④,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土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罗丹说:“忍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往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注:①现译为菲秋亚斯。⑦现译为米开朗基罗。③现译为帕斯卡。④即慧能。36.作者为什么说生路是要用勇气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2分)答案:因为创造生路要有勇气,而且要有智慧、信念和意志。(2分)

37.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怎样的教育思想?(4分)答案:倡导创造精神(或“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2分)教育家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2分)38.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的好处在哪里?(4分)

答案:例证法(或“举例说明”)。(2分)事实胜于雄辩。(2分)

四、作文:(50分)

39.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下半壶水了!”而另一个却高兴地说:“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篇4:大学英语(3专升本)2018成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甲向乙购买临街铺面房一间,成交后未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随后,甲以该房屋作为出资,与乙共同创办了一家合伙商店。1年后,甲因私人债务与丙签订合同,将此房屋抵押于丙。乙提出异议。对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伙企业成立和房屋抵押合同均为无效

B.合伙企业成立有效,房屋抵押合同无效

C.合伙企业成立和房屋抵押合同均为有效

D.合伙企业成立无效,房屋抵押合同有效

答案:A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抵押合同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为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在本案中,房屋产权并未转移,所以甲并未实际出资,所以合伙企业成立无效。同样道理,其签订的抵押合同也无效。.第2题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哪个部门办理登记()

A.公安部门

B.民政部门

C.财政部门

D.专门的收养登记部门

答案:B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办理收养登记部门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收养法》第15条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第3题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从什么时候开始()

A.遗产分割时

B.遗产执行时

C.被继承人死亡时

D.订立遗嘱时

答案:C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继承开始时间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4题 没有公证遗嘱的数份遗嘱中,如果内容相抵触的,以哪个遗嘱为准().A.口头遗嘱

B.自书遗嘱

C.代书遗嘱

D.最后所立的遗嘱

答案:D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遗嘱的效力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公证遗嘱优先于非公证遗嘱,非公证遗嘱之间,后成立者优先于先成立者,因此应选D项.第5题 下列组织,属于法人的是()

A.股份有限公司

B.某大学的法律系

C.某公司的分公司

D.某厂的车间

答案:A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法人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A项是法人,B、D两项是法人的内设机构,不是法人,C项是法人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第6题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权人丧失了()

A.起诉权

B.债权

C.请求债务人履行的权利

D.胜诉权

答案:D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诉讼时效的效力的知识点.【应试指导】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的起诉权并不消灭,实体权利本身也不消灭,仍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是其丧失了胜诉权。

第7题 支配权和请求权的划分,是按照()

A.权利人的不同

B.权利的客体不同

C.法律的具体规定

D.权利的作用不同

答案:D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民事权利分类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根据权利的作用不同,权利分为支配权、求权、抗辩权、形成权。所以,应选D项。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上的物的是()

A.票据

B.金银

C.债券

D.日月星辰

答案:D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物的范围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A、B、C三项是物,D项不是民法意义上的物,成为民法上的物其中一个特征是能被人支配与控制。

第9题 18岁的小王与25岁的张某伪造虚假证明办理了结婚登记,则其婚姻()

A.有效

B.无效

C.可撤销

D.构成事实婚姻

答案:B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婚姻无效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所以小王结婚时没有达到法定婚龄。根据《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未达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无效。

第10题 甲遗失一部相机,乙拾得后放在办公室抽屉内。丙盗走该相机,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丁出质于戊。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

B.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

C.丁对相机的占有属于自主占有

D.戊对相机的占有属于直接占有

答案:B

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占有的分类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依占有的不同状态,.可以将占有分为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这是以占有人的意思为标准进行的分类。自主占有是指以物属于自己所有的占有:无所有的意思.仅于某种特点关系之配伍的意思的占有是他主占有。本案中乙、戊是他主占用丙、丁是自主占有。故B项错误。

上一篇:二级医院科设置标准下一篇:采访校友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