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两基汇报材料

2024-05-14

乡镇新两基汇报材料(共4篇)

篇1:乡镇新两基汇报材料

乡镇“新两基”汇报材料

篇一:小雅镇”新两基“工作汇报材料

小雅镇 “新两基”工作

汇报材料

“普九”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将教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落实教育科学发展战略,切实履行教育职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巩固“两基”成果,加快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程,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小雅镇位于正安县城西南63公里。地处东经107°8′--11′,北纬28°15′--34′。东与和溪镇相接,西南和绥阳县为邻,西接庙塘镇木耳村,北连庙塘镇和桴焉乡。总面积162.17平方公里,最高黄沙岩海拔1837.8米,最低海拔竹园坝550米,镇政府所在地海拔600米,是一个由十岩十坝五垭装点的魅力乡镇。

全镇辖8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37686人;201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820元。全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其中寄宿制学校4所;2015年秋小学在校学生1679人,在校初中学生961人。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 先安排教育发展。一是将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纳入镇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范畴,通过下发文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与村委会、镇属相关部门签订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等,切实肩负起党委政府作为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了解学校实际工作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及时帮助解决;二是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小雅镇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小雅镇党政领导联系学校责任制》和《控辍保学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和方案,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教育氛围。

三、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形成“三校一园”的教育格局

我镇根据镇域实情,科学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规模,形成了学校布局合理、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学的校点布局。

(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1、强势推进学校硬件改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作,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摸查,现场办公,逐一落实扩容建设工作。近年来,多渠道筹措和争取教育项目资金2600余万元,实施了7间学校的教师公租房,5间学校的学生宿舍、10间学校的学生食堂等,中心小学教学楼和综合楼等项目已纳入2016年5月全面改薄计划,目前征地工作已全面完成。全镇中小学校园面积达到15479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到43899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6230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 积小学达5.2平方米,初中达5.8平方米;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面积29448平方米,生均活动场所面积小学达10.56平方米,初中达12.13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使我镇校园环境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2、重视学校的设备设施建设。近年来,学校内部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中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教学仪器装备建设进程。目前,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值255.28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达714.7元,初中达1407.7元;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06台,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小学达到4.4台,初中达到13.7台;中小学共有图书60785册,小学生均17.2册,初中生均33.25册。中小学实现班班通多媒体教学学校2间。

四、坚持贯彻落实教育法规,“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在工作中,我们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有效巩固了我镇“两基”成果。全镇2015-2016学适龄儿童1753人,入学1739人,入学率99.2%;适龄少年1091人,进入初中就读1046人,尚在小学就读14人,适龄少年入学率97.16%。其中7—15岁残疾儿童6人,入学6人,入学率100%;达到法定入学年龄的女童全部入学,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就学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五、强化安全管理,着力构建平安校园

为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我镇制定了《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意见》,着力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一是镇、村和学校均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逐级签订的安全责任书;二是积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确保学校教学秩序不受外界干扰;三是每月至少对全镇中、小学校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四是聘请司法、公安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适时开展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六、重视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我们知道:一个好班子可以带出一支好队伍的道理。为此,首先从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入手,狠抓学校班子建设。并多次推荐相关人员参加各类提高、研修培训,领导班子精干、务实、高效、廉洁。实现了学校领导班子德才兼备的目标。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让全镇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价值观,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形成了“敬业、严谨、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

3、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学校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进程中,有效整合资源,通过组织教师 参加国培、指导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等多形式多举措引领全镇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目前,全镇有教职工213人,其中小学123人,初中90人;全镇专任教师200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13人,在校学生1679人,师生比1:14.86;初中专任教师87人,在校学生961人,师生比1:11.05;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96人,占84.96%,中师学历17人,学历合格率100%;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81人,专科学历6人,学历合格率100%。

七、创新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镇中小学不断创新管理模

式。一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修订学校制度和办学章程;二是以人为本,积极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三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四是深化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镇中小学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中心小学食堂工作精细化管理走在全县前列,“和雅”特色校园文化的打造正有序实施,被评为正安县特色学校打造先进单位,2014年正安县教育系统综合目标考核中学获得一奖等,中心小学获二等奖等。2015年教育系统综合目标考核中心小学获得一奖等,中学获二等奖等。近三年来有叶东、骆锐、李永波、易军、冯泽帮等30余人被评为正安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及先进教育工作育等。2016年5月6日

篇二:赤水市新两基汇报材料(长期镇)巩固成果 提高水平

——长期镇“新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长期镇人民政府

(2016年4月)

尊敬的验收团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长期镇位于赤水市东部中心位置,东与四川省合江县福宝镇相接,西与葫市镇相连,南与官渡镇接壤,北与长沙镇毗邻。208省道马合公路纵穿全境13公里,习水河如一道天堑将长期镇划为东西两岸。全镇地处半高山和高山地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镇内最低海拔230米,最高海拔1368米,年日照率为28-30%,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平均气温18.70C,地域面积117.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286亩,森林9万余亩,有竹资源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辖10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2.83万人。

多年来,历届镇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我镇学校先后获得如下荣誉:长期中学荣获2011年赤水市中考教学质量三等奖,2014年赤水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团体第四名,2014赤水市共青团考核三等奖,2015年赤水市首届中小学球类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团体第三名,2015年赤水市学校目标考核二等奖;长期小学荣获2011、2012赤水市教学质量一等奖,2013年赤水市教学质量二等奖,2014年赤水市教学质量三等奖,2015年赤水市学校目标 考核一等奖;长期幼儿园荣获2013赤水市综合评估二等奖,2014赤水市督导评估先进单位,2015年赤水市三八红旗集体。

全镇所辖一间中学---长期中学,一间小学---长期小学,一个幼儿园—--长期幼儿园。长期小学为乡镇中心小学,现所辖完小2间,教学点4个。全镇现有在校学生2852人,其中幼儿园学生535人,小学学生1596人,中学学生721人。全镇70个教学班,学前教育15班,小学40班,中学15班。全镇共有教职工175人,其中专任教师167人,学历合格率为99%;学前教育专任教师21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专任教师91人,学历合格率为95.6%;初中专任教师55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二、主要做法

(一)体现教育优先发展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重教。办好教育不仅是给每个孩子创造,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是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举。

1、坚持尊师重教,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和条件,为教师办了实事、解了难题。2012年由政府出面协调强保障。镇党委政府尊重教师、尊重人才,要为教师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土地,修建了教师公租房70套,2450平方米,解决了异地教师的住宿问题,为教师安心工作提供了生活保障。每年教师节,评选优秀教师,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氛围。

2、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在镇域经济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优先满足教育教育,加快标准化 学校建设。学前教育承载着每个家庭望子成龙的希望。2012年新建了长期幼儿园,大幅提升软硬件建设水平,去年8月份还通过 验收,被评为二类幼儿园。长期中学新建了校门,美化了校园、添置了班班通设备、计算机、塑胶运动场。今年预计维修、更换“办公室的门窗”、美化教室、办公楼、修建长期小学标准化食堂。总体上讲,对我镇教育的投资是“逐年增加的”。

3、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各项惠民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近年来,筹措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真办好营养餐,保证学生吃饱吃好,营养餐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4元,受益学生达2317名。

4、大力实施教师培养“十二五”规划,足额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抓好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特岗计划”实施力度,2012年以来,向我镇补充了小学补充了16名特岗教师,初中补充了9名特岗教师。

(二)体现了学校均衡发展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2011年以来投入学校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幼儿园1620平方米,改扩建中学2000平方米,改扩建小学1200平方米。以融资租赁方式融资100多万元实施标准化建设,配备“班班通”设备37套,计算机180台,新建塑胶运动场5000平方米,标准化实验室4间。

2、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

普及十五年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镇在教育局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确保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确保每一个初中学生毕业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为原则,领导广大教师齐心协力,勤奋工作。一是学前教育基本普及,2015年全镇在园幼儿660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57.8%。二是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2015年小学入学率达到了100%,辍学率0.1%;初中入学率100%,辍学率 1.2%;初中毕业升学率达85%以上。

小学六年巩固率为 81.6%,初中三年巩固率为104.5%,义务教育阶段九年巩固率为83.6%。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加强

一是教师数量不断充实,2011年以来补充教师50余名,平均每年补充教师10名。二是队伍结构不断改善。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幼儿园100%,小学95.6%,初中100%。教师职称结构合理。三是师德建设不断加强,人才素质不断提升。2015年有遵义市级优秀教师2人,赤水市级优秀教师21人;赤水市优秀班主任8人,赤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赤水市师德标兵1人;赤水名师 1 人;赤水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遵义市级骨干教师 1人,赤水市级骨干教师 4人,省培专家1人。

4、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一是小学毕业检测成绩名列前茅。2015年小学毕业检测获同类学校第2名,英语学科平均分获全市第1名。二是中考成绩稳步上升,升学率95%。

5、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现。长期小学的目标教学法,长期中学的“266”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形成了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小组学习”为主体,以“展示交流”为主导,自评他评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2011年长期中学承办了赤水市教研现场会。二是学校特色逐步显现。大课间活动、少年宫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确保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长期中学的幸福教育,长期小学的兰德教育已经融入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三)体现学校特色发展

1、注重特色学校内涵发展

特色学校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长期小学确定“养君子之兰,修君子之德”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主题。我校本着“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办学宗旨。根据实际提炼出一训三风: 校风:识君子之兰 修君子之德

校训:自强不息 团结奋进

学风:善学乐学 德行高雅

教风:善教乐教 淡泊明志

围绕特色学校建设,长期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课篇三:两基工作汇报材料最新

两基工作汇报材料(最新)夯实基础求发展 深化改革创佳绩

——盘县徐霞客小学“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各方面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战略布署,切实做好“两基”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现将我校近几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徐霞客小学系盘县教育局三所直属小学之一,坐落于盘县城关镇南郊,与风景秀丽的碧云公园毗邻。学校于1991年为了解决原政府机关子女就近入学而创建,1993年9月1日开班,原名“碧云小学”,开班时更名为“盘县特区第二实验小学”,1994年8月又恢复为“盘县特区碧云小学”。1998年,中国徐霞客学术研讨会在盘县召开,为了弘扬徐霞客的爱国主义精神,由县人民政府将校名改为“盘县徐霞客小学”,并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亲笔题写了校名。现有教职工 人,其中工人3人,中共党员10人,小学高级教师 人;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 人,其中小学班级13个,学生 人,幼儿班2个,学生人。学校占地6757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862.12平方米,教学用房1818平方米,固定资产达250余万元。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开展教研教改,推进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始终坚持“以改革求发展,向质量要办学效益”的学校管理理念,开展校本教研,出台校本教研制度,使教研教改工作制度化,走科研兴校的办学道路。

1994年,我校在全县率先进行了“三算”结合教学实验,在一至三年级的数学课中引入了珠心算教学,并培训了一批珠心算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我校的学生通过珠心算教学,智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数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在对我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凡在我校接受过珠心算训练的学生,在中学数学成绩皆较为优秀。几年来,我校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珠心算选手。学校多次受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奖励。经过近10年的努力,珠心算教学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XX年,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我校“脑功能开发实验研究”课题被列为子课题。XX年春季,我校又在幼儿班中开展了幼儿快速识字的课题实验,让幼儿在不同的语境里认识汉字,积累语言文字材料,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通过3年来的努力,现已初见成效。在我校就读的幼儿,大部分皆能在一学期内认识400个汉字,为幼儿在小学的各科学习中打下了基础,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从XX起,我校在各年级实行长短课时制,满足了不同学科的实际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篇2:乡镇新两基汇报材料

---XX乡“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XX乡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县城南3公里处,东临XX镇,西连XX乡、XX,南接XX乡,北与XX镇相接。交通便利,两大公路穿境而过。全乡面积92.3平方公里,全乡辖13个村、59个合作社,3350户,总人口14864人;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480元。

现有各类学校12所,其中独立初中1所,九年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0所,幼儿园1所。共有在校学生1409名,其中小学生710名,中学生594名,学前幼儿105名,共有教师111名,其中,中学教师 人,小学教师 人,全乡适龄儿童 人,适龄少年 人。

1997年全乡实现“两基”目标,1998年普及实验教学,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乡”。

一、“两基”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一)普及程度

2011-2012学,全乡小学适龄儿童677人,已入学677人,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634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577人,入学率109.94%,初中适龄在校学生577人,净入学率99.1%。小学年巩固率100%;15周岁人口226人,已完成初等义务教育226人,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189人,已完成初级中等义

务教育181人,完成率95.8%。15周岁人口非文盲率100%。

(二)师资队伍建设

全乡现有小学专任教师62人,学历合格率96.72%。初中专任教师49人,学历合格率95.35%。2001年以来补充的小学专任教师12人,初中专任教师5名,均达合格学历,未产生新的代课人员。全乡2名初中校长参加了市级岗位培训,10名小学校长参加了县级岗位培训,均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100%。

(三)办学条件

全乡小学校舍总面积12137㎡,生均校舍面积9.7㎡。初中校舍总面积5586㎡,生均校舍面积9.68㎡。义务教育阶段学校D级危房已全部消除,拥有图书24784册,小学生均15册,初中生均20册。装配电脑80余台,多媒体教室2个,4所学校接通互联网,拥有卫星接收设备近11套,中学理化生标准实验室4个,小学科学标准实验室1个。

(四)教育教学质量

全乡中小学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取消了留级制度;积极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步伐;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效果良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98.8%,体育达标率99.6%;小学毕业生100%升入初中就读,初中毕业率98.15%,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数的86.44%。四年来,中小学校集体累计获县级表彰 次、市级 次;个人获奖市级 人次,县级 人

次。

(五)学校安全管理

我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校长作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乡上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每学期即要求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课,开学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教育学生注意交通、饮食、消防、森林防火安全和教育学生未成年人不得外出打工等等。每学期乡上分管教育的副乡长带领司法、民政、公安和学校的相关人员都深入到各学校排查安全隐患,填写好安全台账。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全乡师生安全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近四年来,我乡中小学从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六)扫盲程度。全县现有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6457人,非文盲人口 6450人,非文盲率99.89%,自2008年以来全乡办扫盲班点17处,先后投入2.3万元扫盲经费,脱盲88人,脱盲后巩固88人,巩固率为100%。全乡13个村均办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扫盲班点,办学面100%,年培训2135人次。

二、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两基”达标验收及复查合格后,我乡始终把发展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调整充实“两基”

机构,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鱼跃,乡长柴永平为第一责任人的“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我乡根据省、市、县“两基”迎“国检”会议精神,明确了 “两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次召开办公会,听取“两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两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乡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有全乡和村干、中小学校长参加的“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和“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对我乡“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举全乡之力,扎实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的要求。

为强化“两基”巩固提高攻坚意识,增强责任感,乡人民政府与各站、所、办、各中小学签订了“两基”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职责任务。实行各村、学校定期向乡政府汇报“两基”工作的制度,将巩固提高效果列入对各股站所及村两委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两基”工作中,我们还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过程督导。按《X县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日程》的进度,先后进行了“两基”资料滚动,学校图书配备使用、实验教学设施配备、实验教学管理、控辍工作等专项评估检查。为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乡政府对文化户口和“两基”的各种数据张榜公示。由于政府行为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有力地推动了我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两基”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2、充分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中小学校舍修建资金的筹措,主要由县政府负责。建设用地和“三通一平”原则上由乡、村负责。几年来,本乡共投入19.1万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为落实分级管理目标,乡政府负责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进行监管,村委会充分实施对村级小学和教学点的监管权。

3、各部门、单位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农村学校完善办学条件。在“两基”巩固提高期间,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资助学校 2.4万元,用于完善校园设施、添臵教学设备和扶助贫困生入学。

4、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发达地区和海外人士资助建校资金。三年共获得县外赞助学校修建项目 个。

(二)群策群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校容校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投资650万元异地新建的梁村学校已投入使用,投资45万元新建的柳林小学教学楼、投资21万元新建的高楼小学教学楼、投资12万元新建的李坝小学教学楼、投资90万元新建的明德小学教学楼、投资10万元新建的峪山小学教师宿舍均投入使用,各校全部消除了危房、学区自筹资金20多万元硬化、美化、绿化了校园。2011年,XX乡明德小学装备科学实验室1个,XX乡初中装备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室、多

媒体教室、微机室各1个,梁村学校装备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各1个。

(三)依法治教,切实抓好“保学控辍”

“保学控辍”是“两基”巩固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1997年“两基”复查合格后,我们“保学控辍”力度不减,乡政府多召开了村、校两级“保学控辍”专题会,强化对“保学控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首先是加强宣传,成立了义务教育宣传队和执法队,通过宣传《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增强依法送子女入学意识。二是明确责任。通过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 “保学控辍”工作职责。坚持“保学控辍”工作“四包六到位”,即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包片、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动员工作到位、执法到位。三是建立流失生报告制。四是实行学校承诺制,减少学校因素的辍学。学校向社会承诺: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何借口迫使学生退学、转学,不歧视后进生,不乱收费。五是在全县实行“控辍三步走”方针,(即:第一步,学校派教师进村入户对辍学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第二步是强制入学,由乡政府对非贫困生家长采取缴纳义务教育保证金等办法,增强学生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责任感,第三步是扶助贫困生入学,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缓政策。),以达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走”的目标。乡政府“一把手”

亲自带领干部教师深入农户家中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复学。对有能力供读又不愿送子女入学的,依法实行处罚。乡民政、派出所等部门主动把好各种办证和福利审批关,规劝学生返校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号召全社会都来救助贫困生,保证学生不能因贫困而辍学。由于“保学控辍”措施有力,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辍学现象。

(四)扫除剩余文盲,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1997年以来,我乡根据剩余青壮年文盲少、居住分散的实际,认真研究扫盲工作,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是稳定成教队伍,保证成教工作的连续性,乡成教专干坚持三年不变更。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抚军烈属,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宣传《扫盲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采取集中上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的扫盲办法。利用农闲时间,在所在地的学校集中开办扫盲班,学校负责上文化课,乡农技部门负责讲授农技知识,实行识字、农技“共进餐”,借助学校的教学设施实行“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办学方式,具体落实“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措施,使学习文化知识与农科技培训的有机地结合,达到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和初三毕业生的劳动技能培训。我乡根据地域性、季节性和推广优良品种的需要,由农技

部门通过集中传授、现场示范、分散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对农民开展农科技培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稻田养鱼、反季节蔬菜、高产农作物、水果栽培、沼气利用等多种项目的农科技培训。在城乡普遍进行生殖健康、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三年来,全乡参加各种农科技培训达5000多人次。从而涌现出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和示范户、专业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五)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1997年“两基”复查合格后,我们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按照教育局印发的《X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以规范学校管理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进一步落实2006年中共X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从人事制度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安全及德育工作、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我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7年,乡教育辅导站撤销后,由乡中心小学管理全乡小学教育教学。乡中心校评定教育教学质量,不再以单个的学校为单位,而是把中心校和片区中心校与他们直接管理的所有学校作综合评定。乡中心校对全乡村校、教学点的作息时间也作了规范管理,保证学生在校时间达6小时以上。

几年来,我乡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撤并了部分生源

少、办学效益差的村校和教学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小由原来的13多所降至现在的4所,辞退了所有代课教师,逐步向规模办学的目标迈进。

我乡初中和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虽然已达到规定的要求,但总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乡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乡的“继教”工作得县级肯定,2005年“小继教”工作经县评估验收评定为优秀。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保学控辍难度大

虽然我乡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国检指标以内,但是受打工潮等影响,部分家长对子女入学读书缺乏足够的热情,一些初中生在思想上还无法抵制外出打工的诱惑,控辍保学的难度较大。

(二)教育资源配臵不尽合理

边远山区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学校规模小,生源少,实行多级复式教学,教师配臵超过编制标准,且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缺乏,造成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随着人民群众对送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我乡农村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仍需改善,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尚有差距。

(四)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我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横向与同类乡镇相比,仍存在差距,需要继续强化措施,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今后的打算和努力方向

篇3:乡镇长两基汇报材料

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汇报

**乡人民政府乡长***

(2011年*月*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我乡对“两基”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希望你们对我乡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下面,我就本乡三年来“两基”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乡是**的一个边远乡镇,距县城50公里,幅员面积58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全乡总人口2792人,其中农业人口2155人,是一个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乡。至去年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895元。

自2008年“两基”工作开展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乡有九义校1所、村校2所,小学教学点3个,全乡小学在校生379,入学率100%,初中在校生719人,入学率97%。全乡共25个教学班;小学附设学前班一个,在班人数50人。全乡共有在职教职工33人(代课教师5人,特岗教师10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两基”达标验收及复查合格后,我乡始终把发展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调整充实“两基”机构,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及各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 “两基”工作领导小组。九义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根据省、市、县“两基”迎“国检”会议精-1-

神,明确了 “两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次召开办公会,听取“两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两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乡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有全体乡村干部、学校负责人参加的“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和“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对我乡“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举全乡之力,扎实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的要求。

2、为强化“两基”巩固提高攻坚意识,增强责任感,乡人民政府与各单位、村(居)委会、中小学签订了“两基”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实行各单位、村、学校定期向乡政府汇报“两基”工作的制度。在“两基”工作中,我们还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过程督导。从而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由于政府行为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有力地推动了我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两基”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二)依法治教,切实抓好“保学控辍”

“保学控辍”是“两基”巩固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2008年“两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保学控辍”力度不减,政府多次召开了村委会、学校 “保学控辍”专题会,强化对“保学控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首先是加强宣传,成立了义务教育宣传队和执法队,通过宣传《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增强依法送子女入学意识。二是明确责任。通过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 “保学控辍”工作职责。坚持“保学控辍”工作“四包六到位”,即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包片、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动员工作到位、执法到位。三是建立流失生报告制。四是实行学校承诺制,减少学校因素的辍学。学校向社会承诺: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

何借口迫使学生退学、转学,不歧视后进生,不乱收费。五是在全乡实行“控辍三步走”方针,以达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走”的目标。政府“一把手”亲自带领干部教师深入农户家中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复学。对有能力供读又不愿送子女入学的,依法实行处罚。乡民政、派出所等部门主动把好各种办证和福利审批关,规劝学生返校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号召全社会都来救助贫困生,保证学生不能因贫困而辍学。由于“保学控辍”措施有力,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辍学现象。

(三)扫除剩余文盲,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2008年以来,我乡根据剩余青壮年文盲少、居住分散的实际,认真研究扫盲工作,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是稳定成教队伍,保证成教工作的连续性,乡上成教专干坚持三年不变更。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抚军烈属,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宣传《扫盲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采取集中上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的扫盲办法。利用农闲时间,在乡所在地的学校或片区中心校集中开办扫盲班,教育部门负责上文化课,农技部门负责讲授农技知识,实行识字、农技“共进餐”,借助学校的教学设施实行“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办学方式,具体落实“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措施,使学习文化知识与农业科技培训的有机地结合,达到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和初三毕业生的劳动技能培训。我镇根据地域性、季节性和推广优良品种的需要,由农技部门通过集中传授、现场示范、分散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对农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种养殖业、反季节蔬菜、高产农作物、水果栽培、等多种项目的农业科技培训。在全乡普遍进行生殖健康、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三年来,全乡参加各种农业科技培训达2000多人次。从而涌现出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和示范户、专业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四)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自“两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按照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严格规范学校管理,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进一步落实2009年中共**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从人事制度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安全及德育工作、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我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几年来,我乡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撤并了部分生源少、办学效益差的村校和教学点。逐步向规模办学的目标迈进。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我乡财力薄弱,一直是负债建设,自灾后重建结束,仅学校欠债累计已达20多万余元。

2、我乡九义校教师编制数是45人,实际在编教职工36人。其中小学教师编制数是15人,实际在编9人。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偏低,中专学历6人,专科学历3人。初中教师编制数30人,实际在编27人。

3、流动人口子女进校读书,随意性大,给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带来了困难。

4、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九义校教学仪器要不断更新和补充,还需要不断地投入经费,由于教师编制不足,配备专职实验人员存在困难,这是今后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两基”工作迎接督导检查后,我们将坚持从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统揽教育工作,坚持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这一观念不动摇,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把“保学控辍”工作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手段,把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作为“科教兴乡”的重要举措,把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农技培训作为富民裕乡的基础工程。

篇4:乡镇新两基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把“两基”工作作为全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两基”任务的各项目标均到达上级要求,2010年10月,我校的“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给全县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我校今年迎接“国检”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我校“两基“迎“国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以藏族为主、藏语文为主和寄宿制为主的“三为主”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35个,在校学生1710(其中女789人),现有132名教职工,女教职工58名。专任教师100名,其中初中专任教师55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平均年龄为33岁。研究生3名;本科学历48名,占任课教师的45%;中学高级教师1名;中学一级教师17名。其中初中共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5(其中女578人)初一在校生476(其中女221人);初二在校生391(其中女189人);初三在校生338(其中女168人)。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学生的毕业率、残疾学生入学率都有所提高:2007-2008学,初中毕业班学生148人,实际毕业148人(121人升入高中,20人考入中专,7人考入合作藏中),毕业率为100%;2008-2009学,毕业班学生222人,实际毕业222人(159人升入高中,50人考入中专,13人考入合作藏中),毕业率为100%;2009-2010学,毕业班学生306人,实际毕业306人(217人考入高中,70人考入中专,13人考入合作藏中),毕业率为100%。2010-2011学,毕

业班学生338人,实际毕业338人,毕业率为100%。2008-2011四学,各类适龄残疾少年入学16人。目前,我校“两基”的主要指标均能保持在控制线以内。学校占地面积面积52800平方米,生均30.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17377平方米,生均10.2平方米。建有2幢教学楼、2幢学生宿舍楼、1幢实验楼、1幢多功能餐厅。有1个比较标准化的运动场(标准的400米跑道)。

二、加强领导,全面进入“两基”迎“国检”

认真贯彻落实省州“两基”迎国检会议精神,正确认识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面临的形势,严格按照《甘南州“两基”迎国检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全面开展“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

(一)巩固“两基”成果,健全组织机构,“两基”攻坚通过省级验收以后,根据全县召开的“两基”验收反馈会议,就“两基”评估团给予的意见,及时做了巩固及整理,查缺补漏,对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严格按照《碌曲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两基”领导小组,健全了组织机构。

(二)年初学校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全县“两基”迎“国检”启动大会,并与县上及教育主管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我校在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召开了碌曲县藏族中学“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对学校各项工作作了周密部署,将“两基”迎“国检”纳入学校计划当中,就2011年我校两基工作做了责任分配与适度调整。

三、义务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规范工作程序

按照县人民政府要求,为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全校义务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成立了义务教育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学校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研究部署开展义务教育工作。针对我校普及初等义务

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办学条件、普及程度、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确保资金的投入,规范平时的统计、资料积累工作,使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工作落实在平时,形成工作规范。

(二)强化管理,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

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主义公德的意识集体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健康的心理以及具备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

办学形式:1982年5月,甘南州人民政府批复成立“碌曲县藏族中学”,并指示“办学形式以寄宿为主,课程设置以藏语文为主,主要招收藏族学生,学制为初高中各三年”。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为藏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和英文,使用安多语和普通话。

校训:“尊师爱生、勤教苦学”;校风是:“爱、严、净、实、悦”;教风:“求实求新、求精求活”;学风:“团结向上、苦学勤练”; 领导作风:“锐意改革、廉洁奉公”。

办学目标:建校初的“树万代学风 育民族英才”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的精神,创建藏区的优质教育,即全新的设施,全优的质量,精良的师资,人本的管理,攀升的待遇,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创办成“甘肃民族地区的一所样板学校”(此目标是1994年原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同志来我校视察时的题词)。

管理目标:“以师生为本”管理理念下“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即以现代化管理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并注意把严格的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进行有机结合,力求达到最佳 的管理实效。

学校培养目标:“合格+特长”。即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又具有一定特长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人才。

(三)不断投入,改善条件,追求办学条件的现代化

按照办学条件标准化的要求,近两年学校加大了对硬件设施投入,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总投入了127.6多万元:2007年,投入20多万元,校园进行了扩建(修建围墙、看台和厕所);投入15万元购置了一辆公务用车;投入3万多元,购置6台电脑、2台打印机,补充了各处室的办公条件;投入6万多元,购置了音箱设备和舞蹈服装。2008年,投入5万多元,建立了教师电子备课室(6台电脑),对接上了宽带,满足教师备课、制作课件的需要;投入13万多元,装修了大小会议室两个,并配备了2万多元的桌椅;投入12万元,修建了两个标准篮球场(配备了两付高级篮球架);投入36万元(欠帐20多万元),修建了标准的田径运动场;投入5.6万多元,购置了一台复印一体机、20个实验柜、40个多用柜和30个文件柜;投入4万多元,购置了一台摄像机和照相机;校园文化建设上投入近16万元。

学校多方筹资折合人民币共计51.7万元,其中8303部队捐赠电脑41台、电脑桌椅41套和120张课桌凳,总价值达12万多元,建立了校园网络室;武警甘肃省“八六七三”部队捐赠电脑20台,总价值达8万多元。教职工捐资助学(资金+劳动力)折合人民币2.5万元,修建篮球场和平整操场;07届毕业班学生捐资助学(资金+劳动力)折合人民币1万元,修建篮球场和平整操场;08届毕业班学生捐资助学(资金+劳动力)折合人民币6千元,平整田径场;其它班级参加大量的义务劳动折合人民币2万元;“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福彩助学”等共捐资3.6万多元;各类贫困生捐资16万元(07年阿贡**资助13.7万元);县直各帮扶单

位捐资共6万元(发改委捐资5万元、电信局捐资1万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已有的教师图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学习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藏文图书缺的比较多,为此,学校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投入1万多元,到各民族出版社购买了一大批藏文书籍,2011年争取甘肃省民族出版社图书340册,截至目前为止共计约有图书25140册,初中生均20.86册。同时订阅了6500多元的报刊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建立了阅览室,实行了专人管理。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我们采取了设立班级图书角,建立学生自助读书等办法,使学生能自主选择,自由阅读。学校还与中央民族出版社建立联系,把我校签订为中央民族出版社的阅读基地,拓宽孩子们的阅读面,提高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水平

一是抓规范,学校制订《碌曲藏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碌曲藏中“百分制”评价制度》、《高三任课教师评价办法》等,做到事事有章可依;二是抓落实,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把新教师、高三任课教师作为听课重点,进行综合评估;三是抓督促检查,对教师五个环节定期进行检查,教导处做好督促、检查、评比、总结等;四是抓学生反馈,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教与学的意见,形成学生参与教学环节管理的格局;五是抓考风考纪,我校制订《监考员守则》、《考场纪律》、《考试管理制度》等,贯彻“严密组织、严格考试、严肃考纪、从严改卷”的考试管理制度;六是认真落实国家和省课程计划,按规定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信息技术课,最大限度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和校园网络设备,提高师生的信息接受量,促进教学跨越式发展。

(五)、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教学质量,富有成效地实践“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路

子,铸就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关键。2011年3月初,我校举行了首届汉语文教师岗位竞聘活动。为此,我们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更重视巩固和培养人才,始终不忘造就一支学识渊博、师德高、会教书、善育人的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 1.抓岗位培训

一方面立足校本培训。学习中心和电教中心长期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电脑操作、课件制作等培训,要求被培训教师自主制作一个课件, 并能上一节多媒体课就让其结业。如今,学校有近八成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计算机,有一半以上教师能够自制课件。同时还给双语类教师开设了每周2节“汉语辅导课”,对汉语水平比较差的教师上汉语语法和写作课,效果显著。加强校内校外交流。2006年10月,为了开发校本课程《初中藏语文辅助教材》和召开“藏中首届藏语文教学研讨会”找资料学经验,学校领导亲自带领全体藏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去“热加学校”考察学习取经,12月初顺利召开了“藏中首届藏语文教学研讨会”。2007年10月19日召开了首届“碌曲藏中汉语文教学经验交流会”,促进了汉语文课堂教学改革。2008年12月18日召开首届“碌曲藏中理科教学经验交流会”,2009年召开“碌曲藏中政史地教学经验交流会”,2010年召开“碌曲藏中英语、音体美教学经验交流会”。还每年派高三全体任课教师到兰州参加高考分析会。另一方面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座。2007年暑假邀请著名藏语言文学专家青海师范大学吉合塔教授来校进行了15天的语法讲座。2008年元月邀请著名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和著名藏族相声演员曼拉加到学校与教师进行了座谈。2008年5月邀请西北民族大学范忠雄教授来校给高三毕业班学生指导藏数学。2009年10月初由校长带队高中年级组教师到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观摩考察。还有我校的各学科老师们跟《藏族教育》、《章恰尔》、《刚坚少年报》等编辑部的编辑人员和五省协编教材的编委们

进行了多次座谈。同时我校也已成为碌曲县的文化传播中心。

2.抓科研兴校

学校在2008年迎来了校报《知识火花》发行100期和校刊《浪涛》的成功发行,校报《知识火花》汇集了师生几千篇作品,从2007年4月校报板面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板面大小为4开。好作品推荐给《刚坚少年报》、《章恰尔》和《甘南报》等报刊,现已发表作品二百余篇。校刊《浪涛》的稿件来源于全县干部职工和文学爱好者,这也是给全县干部职工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学校大力提倡师生写文章,每学年开展“优秀作者”评选活动,同时把教师发表的文学作品和教学论文纳入到教师的考核聘任、评优评职上来,激发全体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此外,学校不时选派一些青年教师参加省、州教学研讨,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可喜地看到,近五年来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6篇,校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6篇,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学者型中学教师”成为我校绝大部分教师的志向。为提高学生科技制作水平,学校开展“元旦灯笼制作”、“3月风筝制作”等评比制作活动。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初步打造成功。近五年来,有一位教师被评为“甘肃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有一位教师被评为“甘南州先进教育工作者”,有1位教师被评为“州级骨干教师”,有16人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如今,还有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六)、学生管理和宿舍管理

一是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及按照学校的管理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力求达到最佳的管理实效。在寄宿生不断增多、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有研究、有创新,并研究探索出

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继承和发扬“三全管理”的精神实质,初步落实了“全员管理”的灵魂作用,使全校各处室、教研组都参与到了学生管理工作和学校财产管理工作之中。形成了一种“人人都有育人的职责,人人都要努力去育人”的浓厚氛围和“爱校如家”的精神氛围,“三全管理”初步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同时大力提倡和落实家庭教育,每学年开学时,首先召开高三家长会和新生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和认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具体要求,督促他们与学校联合教育学生。第二学期期中后召开全校家长会。

制定了碌曲藏中学生管理“三年三步规划”的发展目标。一是建立和健全关于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科学规范班级管理系统化,创建特色班级(班训有特色、班规有特色、班风有特色)”。三是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生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氛围”。为促使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全校师生为期4天在野外搭建帐篷、住宿、自己做饭,并参加各种运动项目(大象拔河、举沙袋、草地赛跑、集体拔河、草地足球赛和爬山等),这也是传统与现代(夏令营)相结合的运动会,学校现已举办了三届“民俗运动会”效果显著。

多年来我校始终将校园安全、维稳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并把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学校维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保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党支部与党员教师之间、党员与非党员之间、领导班子与教师之间、年级组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面对面”的谈心活动;举行升旗仪式及“国旗下感言”活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净化校园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利

用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在校园广播里播放爱国主义歌曲,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七)、办学效益

建校29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求同存异、开拓创新,带领全体师生团结向上、勤教苦学,为碌曲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一批批合格人才,截止目前高中累计毕业884名学生,考入大专院校的有747名,其中本科239名,专科239名,升学率为84.9%。1998年、2001年和2003年获得民族类高考全州第一名,2004、2009年取得全州民族类文科第二名,州教育局给予表彰奖励。2008年有一名学生赴古巴留学深造。前后向民族类最高学府中央民族大学输送了13名优秀学生。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原省委书记阎海旺、原副省长张学忠、原副省长崔正华以及省州各界领导相继到学校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州县领导多次到学校参观指导,对学校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重视。同时学校相继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国家教委民委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5年又被甘南州委州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今年又被甘南州州政府授予“两基攻坚先进集体”,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好评和赞誉。

四、存在问题

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两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的专业结构还不太合理。

二是信息技术教育硬件建设还有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高中实验仪器和药品还需要补充。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总结我校“两基”攻坚以来的成绩和经验同时,扎实安排、部署“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确保“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把实现“两基”迎国检目标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学校领导为“迎国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做到“认识到位”、“思想到位”。

二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极少数教师的教育观念依然落后,教育教学方法单

一、陈旧,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新课程的启动实施后,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三是强抓管理,树立藏中品牌意识。牢固树立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法制观念,规范办学行为。结合我校实际,更新管理理念,创建藏中自己的特色,树立藏中在藏区学校中的品牌意识。

我们将以这次“两基”迎“国检”为新的动力、新的起点,思想不松、措施不丢、力度不减,常抓不懈,再接再厉,打好“两基”持久战,努力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一篇:金榜题名谢师宴主持词下一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