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理想演讲稿

2024-04-22

大学理想演讲稿(共10篇)

篇1:大学理想演讲稿

都说年少如歌,不错,在如歌的岁月中,我们迎来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题记

没有彩排的一场青春歌舞已拉开帷幕。我静坐在时光的漩涡中,思索该如何把握我的青春。活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我们这些新世纪的人又该如何承担中国青年于家于国的责任?我想,我有了答案——

走进校门,似乎此时不是走进校门,而是走向青春。身着校服,立于操场之上,似乎我已不再是我。那嘹亮的国歌声,优美的校歌,篇篇感人的信件……萦绕在耳畔,久久未曾散去。

不得提起那互换信件的环节。曾今在电视上看到过很多类似的节目,当时也就笑笑而过,不曾想,今日自己也面对了。这恍惚间……想出了神,主持人那一句,下面有请家长走到子女身边,互换信件。本就腼腆的我只好送口袋里摸索出信件,硬着头皮,给我的母亲。脑海里曾无数次推演过这个画面,然而,真正发生了,却又不那么害怕了。双手似乎有些颤抖。慢慢地从信封里抽出薄如蝉翼却重如泰山的信纸,待深吸一口气后,仔细阅读那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饱含深情的文字。读得很快,但母亲对我的期望却是读到心里了,那殷切的希望,氤氲在胸,我想,永远也不会散去吧。

望着母亲那日益老去的脸庞,突然想起很久以前,问母亲多大,母亲说,比你爸小几岁,我是知道我爸多大的,自然也就知道母亲的年纪了。如今。母亲也快40了,要步入中年了,再过几年,家里的重担就该落到我那柔弱却也日渐成熟的肩膀上了,这是一份责任,加的责任,或许我现在谈还嫌早,但,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很快他们就要老去了,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真的让人心酸。

光阴荏苒,10几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十几年来父亲,母亲对我的付出又何能以我这给母亲的一个拥抱去偿还?我想这是不够的。很难得有今天这个机会,和母亲聊了很多,虽然不是十分高调的话题,但琐碎的话语间却充斥着爱与关心……望着母亲那离去的背影,不再年轻的背影,曾经对她的厌烦,都渐渐缩小,化成一根针,刺痛了我的心。

感谢你们,我的父母;感谢这十几年来你们的悉心照料,感谢……一切尽在无言中

活动就那么结束了。不过,结束也是一种开始。我正式告别了我的童年时光,走向了青春,带着憧憬,携着期许,担着责任……

师悟心语:充满睿智的语言,“结束也是一种开始。”我们就在一个又一个结束与开始之中成长、感悟、提升。青春没有彩排,人生没有返程票,求学生涯只有精彩搏击过,才了无遗憾。相信你,阳光、执着的男孩,携着父母期许、老师厚望和自我责任前行,向青春问好!

篇2:大学理想演讲稿

“我要当律师,在发明个时空机把窦娥接过来为他澄明冤屈。”

“我要去创业,顺便把比尔.盖茨的软件公司收纳入名下。”

……

十六七岁的我们,总是怀揣着满满的热情,总是确信21世纪是我们的天下,总是冒出许多稀奇古怪,却豪情万丈的理想。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从小内向孤僻被预言为“仲永”的丁俊辉努力地成长,成为亚洲顶尖的斯诺克选手,被英媒体成为“东方之星”;理想是曾靠失业救济金生活的J.K.罗琳写出闻名世界的《哈利.波特》;理想是Choose,Change,Challenge!选择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彻底改变无奈的现状,勇敢的接受挑战。花上自己的一切而铸造出来——理想!

但,理想就占据了你人生的全部,你只靠心中的理想活下去吗?不,有了理想,你就要去实现。而领你实现理想的方向标,叫做执着。

执着,它的限定词是今天,不是明天,也非昨天。

当下的年轻人都活在明天,对属于明天的理想放到今天来憧憬,幻想,而占据了今天奋斗的时光。

项羽屈原等许多古人活在昨天,他们选择放弃生命,因为他们缺少执着,他们不执着于自己的信念,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因而成功并不临幸他们,他们只能以悲壮的经历留名千古。我们呢?活在明天的我们呢?我们缺少实际,更缺少了——执着。高一的新生们,等待我们的是三年艰苦的日子,你若能执着地始终如一日,未来是光明的;高二的学长学姐们,文理分科已划定了你们努力的界限与方向,剩下的唯一需要你的执着;高三的学子们,九个月的辛劳换一生的幸福,执着地去拼搏吗?!

当你把理想的种子播撒在明天的时候,也别忘了要活在今天,笑在今天,呼啸在今天,执着——在今天!

当你迷茫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无所事事时,记住“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最悲哀的。”当你沉浸于理想成真的幻想时,记住“You still have lots more to work on .”(你 还差得远呢。)

用理想作帆,把执着当桨,成功就在不远处的彼岸!

篇3:大学的理想与现实

一、大学理想的进化特征与时代性

大学是时代的产物, 其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231年, 欧洲教皇敕书《学问之母》——巴黎大学的“大宪章”, 它宣布大学有权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决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大学从此获得了教学上的自由和“育人”的自由, 大学成为享有一定自治权的独立王国。但是, 这种早期理想的实现也是有条件的, 它是以大学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为基础的。“在一定意义上说, 构成大学成功的基础, 是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好处, 比方说以法律为专业的通学, 满足了社会需要, 国家和教会两者都迫切需要合格的律师。”[2]

1810年, 洪堡建立柏林大学, 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 大学在承担“育人”功能基础上, 增加了科学研究功能。科学研究的“为学问而学问”精神需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支撑, 在这种背景下, 大学努力构建为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立王国和象牙之塔。大学的这种表现为远离世俗社会倾向的理想在从德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很快有了分化。“19世纪的大学理想是德、美、英等国教育遗产的‘混血儿’。德国重视学科而不注重学生, 英国注重学生在理智上的修养, 美国的特点是着重在学者与公民之间, 或在学术知识与实用知识之间进行对接。”[3] 随着时代的发展, 美国模式的大学理想逐渐成为世界的主流。20世纪60年代,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校长克拉克·科尔明确提出大学的理想应该增加新的内容, 即服务社会, 满足社会的需要。尽管这种观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论, 但最终美国还是通过“威斯康星思想”明确了大学应该承担教学育人、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大学走出象牙塔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为代表, 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已经开始向社会中心移动, 通过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来确立自己的合法地位, 并通过使自己的学科教材与当前的事物相联系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大学不再能够只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不考虑后果, 大学从理性主义哲学转向实用主义哲学, 从纽曼所主张的“大学的理想”转向克尔所说的“大学的用处”。在这种趋势下, 美国产生了“一种大学为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服务的理念所孵化出来的‘学术资本主义’!它的危险是从根本上颠覆‘学术人文主义传统’”[1] 。

大学的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吸纳新的内容, 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把大学比作一种有机体, 大学的发展受遗传与环境的制约。一方面, 大学必须改变自己来适应新的环境, 避免被社会所抛弃;另一方面, 大学的改变不能丧失大学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这样才能保持大学的基因和灵魂。因此, 大学的理想必须不断地吸引时代所赋予的新内涵, 才能使大学具有生命和活力。

二、大学理想的社会特征与功利性

康德认为非功利性是一切终极价值的条件。作为社会补充体的大学所起的社会作用在于积极充当“精神家园”和“文化守护者”的角色, 来引领社会追求真理, 生产新的知识和创造新的文明。对真理的获取需要大学摆脱功利性的干扰, 不是驯服地适应社会, 而是批判性地审视现实生活, 塑造社会精神, 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完善。

今天, 功利主义的繁衍品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技术主义等思潮迅速流行, 并渗透和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大学, 大学正在迅速地世俗化, 并面临滑向庸俗化的危险。从大学诞生起, 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开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并逐渐走上了商业化之路。在这个过程中, 资本的拥有者发现大学所产出的某些知识能够为其带来巨大的利润, 于是, 资本便开始向大学渗透, 并最终控制了大学。在资本的逐利本性的诱导下, 大学逐渐成为急功近利的知识工厂, 大学教师成为“知本家”, 学生成为打工仔。在利益的争夺和竞争中, 大学的精神与理想日益受到冷落。虽然有像哈佛大学这样为数不多的大学能够坚持与这种充满功利主义特征的学术资本主义作斗争, 但是到了20世纪末, 这种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力不从心。

在中国, 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从‘五四’以后, 中国大学始终在振奋民族富强国家的现代性压力之下, 追求社会效益名正言顺地成为大学使命。功能取向、效益原则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的包装下, 成为最有激情的自觉责任, 而坚持学术独立、大学自治的人文学立场, 一再地受到清算批评, 在大学毫无立锥之地, 大学反抗学术资本主义的精神资源早就被彻底解构了。因此, 当市场的力量崛起, 在美国是人文学的争辩抑制, 而在中国却几乎是兴高采烈的喜悦拥抱, 高尚的理想主义立即转化成恶俗的功利主义, 轻而易举, 几无阻挡。”[1]

大学与资本的结合, 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加强了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 提高了科学与知识的价值, 也加快了大学的发展, 但其副作用也非常令人担忧。在急剧世俗化的过程中, 大学的理想逐渐降格, 大学的学术良知和道德水准急剧下降。大学原本对社会特别是对资本的批判变成了对资本的崇拜, 对社会良心的守护变成了对社会责任的漠视。大学远离自身理想的现实值得警醒。

三、大学理想的多维特征与超越性

大学的理想具有多维性, 表现为这样几个层面:就自身的生存权利而言, 大学的理想包括追求自由和独立;就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大学的理想包括服务社会、批判社会和塑造社会;就大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而言, 大学的理想包括培养人才、追寻真理和引导社会向善的内容。大学需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需要用超越性来战胜功利性和庸俗性, 这主要体现于现实生活中对几种关系的处理:

大学与学术研究。大学为社会所尊重的原因在于大学产出高深的学问, 并为社会提供智慧、思想、科技和知识。对社会来说, 大学就应该是矗立于社会的灯塔, 学术就是灯塔的燃料, 没有学术高度, 大学就会沦为社会的一种职业或者教育培训机构, 就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思想来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产出“学术”的基本条件是必要的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艾雪培认为, 在文明的国家里, 学术自由已发展为一种受到特别保护之思想自由的角落。它并不是学术界有些人士所宣称的个人的特权。学术自由是一种工作的条件。大学教师之所以享有学术自由乃是基于一种信念, 即这种自由是学者从事传授与探索他所见到的真理之工作所必需的, 也因为学术自由的气氛是研究最有效的环境。

大学的学术繁荣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超出实用价值动机“为求知而求知”的精神, 它通过对对象的理性考察和逻辑的推演, 形成科学的理论。科学精神是大学“求真”的保障, 人文精神是大学引导社会“向善”的动力, 两者互为支撑。现实的教训是: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使用欲望, 但其因缺乏价值引导会非科学地高度膨胀, 从而使得人的价值体系和认知方式与现实社会生活产生脱节与断裂, 最终导致人和社会道德水准的降低。汤因比指出:“迄今为止, 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很低, 丝毫没有提高。但是, 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 其发展速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之间的鸿沟空前增大, 这不仅是可耻的, 甚至也是致命的。”[6]

大学与政府目标。艾雪培指出, 今天没有一所大学可以期望有完全的自主, 犹如一个独立国家或一个自治的市 (镇) 一样。事实上, 大学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组织, 它是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提供者之一;政府为大学提供资金支持, 大学为国家发展服务。如果说在中世纪, 大学可以被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 无须与社会大众以及国家的命运发生联系, 那么在今天的政府看来, 大学就应该是一个具有先进生产力的不断结出硕果的农场, 国家为大学提供充足的生长条件, 大学必须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大学服务于政府, 为国家发展服务这是新时代大学所应该承担的一个新任务。哈佛大学坚持:“为增长知识和智慧走进来, 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 普林斯顿大学提出“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的口号。但是, 问题的关键是, 在政府面前, 大学并非只是一味地服务和服从, 大学还应该对政府行为进行审思和批判。从哲学的角度看, 物质的发展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至善。就国家而言, 发展并非只谈经济, 而应该包括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 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 大学除了积极服务于经济社会外, 还应该在精神建设中有所担当, 大学应该是文化、社会、政治的批判中心, 而不能成为政府的应声虫;大学应该始终保持一定的自尊和自立精神, 从政府以外的角度来审视问题, 客观、科学地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大学与社会精神。大学的发展需要社会支持, 大学积极回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就能获得更多更大的支持, 自身的发展也就越快, 进而和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社会对大学的需求既表现在现实的物质层面, 如专业教育、职业训练等等, 也体现在社会思想层面, 如道德建设和时代精神等等, 而后者却常常为人们所忽略。“其实, 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内, 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必然是对民族和国家命运有所担当, 对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的精神殿堂, 而不只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超级工厂和传授所。”[7] 当前, 如果大学的理想只定位于诸如围绕就业而进行的技能教育, 这种缺乏思想和灵魂的短视行为, 注定是要走向歧途的。

大学的批判精神是大学构建社会理想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条件。所以, 竺可祯说“大学犹海上之灯塔, 大学是社会之光, 不应随波逐流”。大学需要超越实用主义, 以社会发展为导向, 在批判社会的同时, 主动塑造社会精神, 引导社会良知。

大学对社会精神的守护直接体现于为社会培养具有智慧和先进思想的优秀人才。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校长加伯利埃尔·于杰指出, 不管什么类型的大学, 都存在着一种共性, 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具有创新思维和批判能力的人。人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大学在强调知识训练的同时, 通过智慧的培养和思想的训练, 向社会输送具有智慧和思想的人, 是社会健康、和谐、进步的根本保障, 也是大学取得社会支持的保证。

大学与市场经济。韦伯指出:“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是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利益, 而不是理念。但是由理念所创造出来的世界图像, 常如铁道上的转辙器, 决定了轨道上的方向, 在这轨道上, 利益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的行为。” 如果大学的理念停留在利益上, 那么利益就决定着大学的行为。

市场贪婪的逐利性腐蚀着大学的理想。一旦以市场为导向, 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大学就难以坚守其独立的立场和批判精神, 因而就会逐渐丧失客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变得势利和浮躁。大学不再追求学术自治, 而是急切地向市场推销自己的知识和技术。随之而来的学术资本化和大学公司化使教授们变身为工程师、技术员, 学生们成了这些老板手下的打工仔。于是, 大学越发喧嚣, 急功近利, 心浮气躁, 学术不端、科研造假、德性丧失等等丑闻不断。这种越来越市侩化和庸俗化的价值取向势必使大学逐渐丧失灵魂, 为此, 大学乃至于整个社会都应该猛然警醒, 大学需要回归和重塑理想。

参考文献

[1][4][5]雅克.德里达.理性的原则:学生眼中的大学[A].哈佛燕京社.人文学与大学理念[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110.14.15.

[2][挪]G.希尔贝克, N.伊耶.西方哲学史[M].童世骏, 郁振华, 刘进,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170.

[3][英]埃里克.阿什比.高等教育的危机[A].杨东平.大学二十讲[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285.

[6]汤因比, 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旬春生,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432.

篇4:大学理想演讲稿

关键词 大学课堂 大学理想 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007-02

今天的大学,有学者认为,“是传承人类文明,提升人类精神,守护人类尊严的地方,它的核心价值就是追求真知和真理”。此外,大学也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培养学生追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品质。而大学理想和精神的体现,很大程度在于大学课堂,因为大学教育的各项内容和教学指标不少要通过课堂教学才得以完成。以生为本的大学课堂,有互动,会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满生机活力。但是,目前的大学教学似乎很难摆脱传统课堂的一些缺点,在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一、现今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师生互动

理想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以教师“满堂灌”为主,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教学内容,而讲台下的学生由于不需参与课堂互动,往往较为随意,有的学生将老师的PPT内容从头抄到尾,基本不作自己的思考。有的不做任何笔记,更有少数学生埋头做着自己的事,低头玩手机。即使有的学生边听边思考,产生了疑问,但是受于教学秩序的限制,几乎很难当场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也错过了及时的教学反馈,难以做到有的放矢,使讲授缺少针对性。传统的大学课堂,很少出现学生自己举手提问,师生互相争辩的场面。课堂教学低效化、低质化,教师的启发性不足,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发挥。

(二)未正确发挥教材功能

教材的作用不只是教,更是引导学生自己学。很多学生并未较好地利用教材,如将其作为考试前唯一参考答案,考前死记硬背教材内容。且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教材编写并不合理。如若完全依赖教材,则会误导师生,降低课堂质量。有的学生甚至将教材作为唯一参考资料,不再翻阅和参看原著、第一手资料,于是视野狭窄,知识面也未拓宽,更不要谈创新力和创造力了。

(三)讲课、评价方式单一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讲授比较单一。由于传统课堂对师生关系的限制,对教学秩序的严守,即使出现了一些少数提问,“提问往往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广泛参与,甚至出现‘集体沉默的现象”。单一的授课方式导致压抑沉闷的课堂氛围,课堂互动难以有效开展。这样,教师的讲课热情难以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也难以激发,师生难以平等及时地交流,师生个性都难以张扬。仅有少数课程为英文授课、双语授课,大部分课程还是以中文授课为主。

单一的授课方式也导致了单一的成绩评价标准。如有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课外阅读也未落实、延伸,但是由于考试前的突击,甚至要比平时刻苦努力的同学得到的期末卷面分数更高。因此,一个简单的卷面分数已经不能科学地衡量一名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二、理想的大学课堂模式

(一)师生具有良好的互动

师生互动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课堂主体,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以我校2013级的外国文学史(三)一个课堂为例,此门课程教授在耶鲁大学接受了博士后教育,该教授将耶鲁大学的研讨课方式带入国内课堂。将约一百名学生的大班按需要讲授的小说文本数量分为8个学习小组,以小说文本为经,串起教学课时。小说文本的深入剖析以每个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展示,教师只进行必要的补充。以小说文本细读为纬,对于每本小说,教师会提前提出3到5个问题,课上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课堂之中还会临时抛出新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就需要学生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如阅读小说原文,查找广泛的资料,如相关论著、论文,教材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要求。没有深厚的阅读积累是难以完成课堂讨论的。课堂展示也锻炼了小组的合作分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教师学生的关系基本平等,真正做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甚至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

(二)教材、讲义灵活运用

理想的大学课堂,教材不应成为教学的束缚,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教材,万不可迷信教材。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就曾说过只靠著述来建构文学史是不够的。有的教师就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讲授,甚至会告诉学生所用教材的不足之处。这会给学生提供新颖的理论视角,也会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优秀学术品格。

在我校文学院的某些外国文学、当代文学课堂里,教师还专门设置了公共电子邮箱,将自己授课的PPT、讲义、教材外的推荐书单和其他教学资源等放入其中,每名学生均可进入公邮下载查看相关内容。这就避免了仅仅依托内容极为有限的教材进行授课的缺陷,使师生的学习灵活性、自主性均得以提高。

如在中美共同办学的上海纽约大学的一些上课所用的课程读物“并非现成教材或读本,而是教师选取一些经典名著章节集节成册。著作包括一些将经典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如柏拉图、孔子等,这有助于接触原典,避免概念化和抽象化,提高思想深度。

有的教师也依照自己的讲义来讲解,而非教材,然后将讲义印发给学生,为使学生集中听课注意力,留出随堂自由思考、提问的时间。而教师自备的讲义往往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均得以提高。

(三)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除了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疑难解答等,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如上文提到的设置公共电子邮箱,如我校的云平台,平台上有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网络课堂还可在线讨论,提交课后作业,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借助现代化手段进行学习,适应今后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网络课堂实效性的发挥,只有师生共同认真对待方能达到。

有的优秀网络公开课通过校园网便可获得听课权限,其中不乏名师讲授,全英文授课,满足不同学生的听课需求。

在美国大学的校园网上,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可以了解本课程的大致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等,网络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多样的课堂形式,也为多样的成绩评价标准提供了可能。如学生的成绩可以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共同组成,平时成绩可以再分为出勤、课堂研讨、小组展示以及课后作业等部分,这样,学生不会也不能再为了一个卷面分数而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不会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如我校的有些课堂的平时成绩占到了60%,有些网络课甚至占到了80%,这样学生们往往注重功在平时,而不再抱有“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老观点。我们很难想象一所大学出来的学生,如果都毫无知识积淀,毫无独到见解,毫无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思考方式,我们的大学教育将会变成何种摸样,究竟怎样的机构组织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期待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眭依凡.理性地捍卫大学:高等教育理论的责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篇5:自己的理想大学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放飞理想,点亮人生”。

理想是一艘航船,它承载着我们的憧憬与梦想,驶向幸福的彼岸;理想是一盏明灯,永远在我们心中点燃,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吟诵这句话,我的心就回到那难忘的童年:一年级时,爸爸妈妈为了摆脱家庭的贫困,在距离家四十里的地方承包了养鸡场,带着年幼的弟弟去养鸡,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成了不是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心中那个委屈不能用语言表述,看到同学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我羡慕;听到爸爸妈妈的电话——我流泪。但是最难的是回家后不识字的爷爷奶奶不能听我认字、给我听写。很努力的我,总是因为点点滴滴的错误不能成为班级中的第一,我想争第一,我想当班长。于是我在家当起了小老师,教给奶奶识字,教会奶奶后再给我听写,为了教好奶奶,我在学校努力听老师讲课,把老师教的识字方法带回家教给奶奶。经过这样的努力,我一年级时考了第一名,当上了历时五年的班长。是理想点亮了我暗淡的童年生活。

“理想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老师的话语响在耳边,五年级时,学校要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汇演,我们能比过大我们一年级的六年级大哥哥班吗?我这个班长在想。但我绝不服输,为了迎接挑战,挑选录音带,组织同学编舞蹈,纠正不协调的动作,和老师共同切磋我要表达的舞蹈主题,成了我五月份生活的主弦律。六一儿童节活动表奖的场面我久久不能忘怀,我编导的歌舞——《我要去拉萨》获得了学校师生雷鸣般的掌声,在掌声中我留下了欣喜的泪水。

“理想如晨星,我们不能触到,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一说到演讲,近几年我们学校总是赵瑞夫第一,为了追上他,假期中我努力读书,认真记读书笔记,在开学后的班级读书演讲中我脱颖而出,被推选参加学校的演讲,终于有了和赵瑞夫同台演讲的机会,我更加努力练习,一词一句的停顿、举手投足的动作、轻重音调整,我都要练到位。虽然我以一分之差落后于他,但是我在努力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理想点亮了我精彩的少年生活。

人生的路还很长,我的理想也很大——学好本领,建设家乡,建设祖国,捍卫我们的领土。钓鱼岛的事件引起世界人的关注,也牵动着我们中华少年的心弦。温总理不是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让我们铭记温总理的教导,放飞理想,圆明园的悲剧不会重演;放飞理想,航天梦得以实现;放飞理想,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篇6:大学生理想演讲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能否融入学校教育,能否被当代大学生接受,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境遇,而且关系到未来命运。因此,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和崇高使命。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期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不断上新台阶,就是因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各方面建设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尊重群众首创与顶层设计有机结合,不但从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中汲取动力源泉,同时又统筹兼顾,做好顶层设计;三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有机结合,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四是坚持推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机结合。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才能使大学生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自信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理想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深刻把握和坚定信心;体现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坚持这样的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具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充分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追求。坚持这样的理论自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就是让大学生既能够深切感受到,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保证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高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这个基础工程不放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青年学生理论骨干,通过开展经典研读、理论研讨、理论宣讲、支部读书会、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创新网络学习载体,打造示范性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群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信仰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树立起来的信仰才具有坚定性、持久性。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知行合一,将开展社会实践作为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

篇7:我的理想大学演讲稿

大家好!

我是超越三班的曹佳颖,很荣幸能够站此与大家分享我的理想大学——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中国最美的大学,她是我心目中的圣地,就如同美索不达尼亚之于西亚,古罗马之于欧洲。我醉心于她的浪漫:濒临东湖,环抱珞珈,满园苍翠,桃红樱白,爬山虎爬满青墙,曼珠沙华盛开在樱花树下……我折服于她的才华:文武双全,桃李天下。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再叙三国纵横捭阖;雷军在计算机行业带领小米叱咤风云……我惊叹于她的端庄:古典的中国式建筑,高低冥迷;无牌坊的大门敞开,引人入胜……

在杂花生树的武大校园里,在她〝书藏绝伦画,月赏无声诗〞的情调中,世俗的滔天利欲,眼前的`一切苟且,都同满地荒秽如落叶般纷纷而下,留下的是翰墨词曲的淡香。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着对伊人的思念,现实中,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正处高中,我们的诗和远方,便是拿起奋斗的釜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我将为我的理想大学焚膏继晷,夙夜匪懈,登上高楼,在经历千山万水后望尽天涯路;我将为我的理想大学暴霜斩棘,勇往直前,即使辛苦,也要拥有滚烫的人生,无悔的青春。

舒尔茨曾说过:“理想如星辰,我们也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般,借星光的位置航行。”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踩出走向它的坎坷道路。

最后,愿我们都能有勇气地对自己说:“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相信有常,满怀热忱,拥抱美好的未来!

篇8:现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是,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各种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有些大学生理想信念也呈现出偏向性特征。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物本信仰”倾向。“物本信仰”就是崇尚和追求物质为根本, 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其人格特征是功利、享乐性的。“物本信仰”的实质是人的物质化, 是人的内在精神的缺失与主体性消解。二是“器本信仰”倾向。“器本信仰”就是崇尚技术和手段, 以拥有业务、智能、专长为根本目的;人格特征显示为功用、表现得狭隘。“器本信仰”的实质, 是人的工具化, 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 表现为人的数字化、形式化, 人内在的人文精神、价值目标的缺失, 导致技术性思维强化, 精神动力不足, 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理想信念偏差的原因探究

(一) 社会因素

第一, 市场体制与竞争压力的因素。市场体制的竞争性与激励性, 社会主体与个体之间的直接比较, 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人们为了适应这种竞争, 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数字工程, 轻战略工程、灵魂工程。这一重一轻的价值取向, 使物质的、科技的因素具有价值优位;而思想、道德、政治等因素容易忽视而陷于物本倾向。这种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的价值取向, 往往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 流动强化与风险压力因素。社会各个方面流动易变虽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风险也不期而至。如果遇到一些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因素, 就容易使一些学生形成即时性思维, 即“当下即是”。这种即时性思维, 只认定社会偶然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 不愿去探索必然性与规律性, 因而也会对揭示社会与人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理论产生排斥, 使具有理性特征的理想信念难以形成。

(二) 大学生自身原因

第一, 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中, 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增强, 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身修养, 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确立理想信念。但青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三观正处在形成、稳定的过程中, 因而在形成价值目标时, 或过分相信自己在特定情况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而拒绝思想政治教育, 或过分依赖环境而缺乏价值观确立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前者是对特定环境因素、理论知识不经自己全面、深刻思考的一种依赖, 后者是对变化了的环境依赖, 诸如盲目相信某种片面、错误的思想观点, 盲目追逐所谓时尚的社会思潮, 盲目崇拜某些明星人物等。

第二, 曲折性与反复性较大。处于青年早、中期的大学生, 社会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相对单一, 敏感但缺乏深度, 有激情但难以持久。当今社会不确定因素、偶发性因素日益增多, 使许多学生产生迷惘困惑和发展焦虑。这正是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尚未完全形成、价值判断标准尚未完全确立的主观表达。在这种状况下, 自主比较和选择往往犹豫不决、变动不居, 表现为反复性、曲折性。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视野开阔, 见多识广, 形成了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判断得失、形成观念、选择行为的特点。理想信念的确定不能只依赖外部的灌输, 更要重视自主内化的过程。学校德育只是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外部条件之一, 主要要靠学生自主确立。所以在德育过程中, 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有特点, 给予积极引导, 不能急功近利。大学生由于理想信念尚未形成或稳定, 他们在比较选择中会出现不知所向、不知所选的苦难, 或以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不合理、不规范选择, 因而要针对偏差, 通过综合性教育、比较性教育、引导学生有主体意识, 不产生依赖心理或者逆反心理, 在比较中学会选择。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德育不是一种灌输课, 而是为自己解决疑惑、排除困扰的指导课。

(二) 理想信念教育体现层次性。

理想信念教育体现层次性, 必须做到三个“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心、关怀入手,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寓教于服务中, 针对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问题, 找准症结, 真正把道理讲清楚, 把是非搞明白。重视青年的实际体验和情感教育, 以情感人, 以情育人。把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又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的弊病, 能够大大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 一定要进一步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进一步重视信仰教育规律,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 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真正使当代大学生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世界和平, 并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在此基础上, 把深厚的情感进一步上升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信、挚爱和执着追求。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一般规律, 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篇9:大学应该坚守怎样的理想

在中国2000多所大学里,我认为至少要有1%的学校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如果做到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的人才培养理解为:培养能够引领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社会精英。一流大学一定要坚守这样的理想。

“精英”这个词好像很敏感,因为很多人把它跟“平民”对立起来。我理解的社会精英应该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有高尚的理想,愿意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同时又有过硬的为祖国、为社会服务的本领与才干,并能够脚踏实地,无私地、包容地团结自己周边的每一个人,带领他们共同奋斗去实现理想。

社会精英,他一定是领袖,但不一定是领导。领袖和领导是不一样的概念,作为领袖,他的岗位可以非常平凡,但是他有自己的理想,能够带领周边的人去共同实现理想。我常说的一个例子是:上海一个港口装卸工人包起帆,几十年来一直在进行科技创新,完成了80多项技术革新与创造,成为中国的“抓斗大王”。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而且是带领大家共同为理想而奋斗,这样的人就是“领袖”型的人物,就是社会精英。

如何培养这样的社会精英?很多厦大老校友至今对萨本栋校长的一条管理规定记忆深刻。当年,萨本栋校长定了一条规矩,每年新学期的报到,一到截止时间,报到处就关门,如果晚到一分钟,你就得下个学期再来报到。就是这么严格!萨校长说:“今天我不这么严格要求你,以后就害了你,我今天这么严格要求你,以后就是帮了你。”很多老校友说,经过厦大多年的锻炼、培养和熏陶,养成了很多非常好的习惯。

时至今日,厦大依然传承了这种严格。我认为,只有宽严相济的大爱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因此,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同时也用“守则”来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遵守社会准则,告诉他(她)们,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连碰都不能碰的。

我常在学校一些大会上交流到国外名校的见闻感受。我说,我很羡慕这些学校为学生营造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比如说,一个同学半夜十二点睡不着,突然想做一个小实验,他就能马上从床上翻身而起,把鞋子一穿,迅速跑到实验室里做这个实验。反观中国高校,有几个能做到这样?很多高校的实验室都是“铁将军”把门锁着的。

我希望,厦大哪一天也能做到同学们想进实验室的时候就进得去:或半夜有个奇思妙想,想去捣鼓一下的时候,他(她)就有地方去捣鼓。到那个时候,厦大就有点创新型大学的样子了。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厦大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篇10:理想大学梦演讲稿800字

理想大学梦演讲稿1

青春是一首诗,隽永的字句里流露出理想的渴望。青春是一幅画,斑斓的色彩中描绘着未来的理想。青春是一支歌,律动的节拍间跳动着时代的音符。人人都拥有青春,有人将有,那是希望;有人曾有,那是怀念;有人正拥有,那是财富。——题记望着这波涛汹涌的大海,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尽情畅怀我的青春宣言:青春如火,壮丽而富有动感,剧烈而又不失平静。青春如歌,悠扬而富有温馨,广阔而不失深邃。青春如梦,若隐若现,短暂而充满理想,高阔而让人羡慕。因为拥有青春,我们怀着自信,带着与生俱来的那股闯劲,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总告诉自己,即使跌倒了10次,也要有站起10次的英姿,不要总是让泪水打湿了诗行。青春对于拥有它的人而言是公平的。在每个人的青春期间,只要好好地珍惜它,充实它。在这个期间就一定会干出一番好的事业,青春将永留心中。若是碌碌而庸,那么,青春将会随着时间悄悄地溜走。车尔尼尔夫斯基有一句名言:“一个没有被献知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伟大的事情。”光阴不能空度,青春不能虚掷。为了在生活中体现出人生的价值,我愿意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新世纪。“让激-情闪电澈遍灵空;让梦想舞蹈出张扬自我;让纯真笑出冬日暖阳;让时间飞逝成永恒花朵。”这就是我的青春宣言!

我从青春的年华里打马走过,一步一步,细心的谱写我的青春的变奏曲,待回首时,再去细细品味着那属于我的青春的旋律——有维美,有成长,有青涩,有伤痛,也许,就是因为这份杂味的情感,才让我这么深深的追忆着我未完待续的青春吧!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对青春的理解与感悟,曾经都带着自己的小骄傲,小清高走上青春的道路,也有着自己骄傲的青春宣言。可,末了,总会在现实面前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于是有过不服,有过伤感。可还是会一次一次的站起来,继续着自己的青春之路,也许有点小伤痛吧,但,经过青春的洗礼的人都知道,其实,“痛,是青春必须走的一步”。我相信,有那么一些时候,这种关于青春的伤痛有何尝不会带给我们一些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呢?于是我们可以那么笃信的认为,:“痛,是源于上帝的爱”。吧!

就像我自己,始终相信我的青春我做主。一直是个心比天高的女孩,有过很多骄傲的梦想,有过对未来维美到极至的憧憬,有过很多的小自信,可终会在青春的洗礼中被那么随意而又深刻的打击着,可正是因为这份特别,让我成长,让我收获……

我们都是在理想与期望中长大的孩子,我们曾经都那么执著的相信很多东西,可只有走过青春,才会明白一些东西,理解一些东西,收获一些东西……所以才会对生活有着一步一步的了解,所以退去了自己的年少轻狂开始学会用一颗成熟的心去看待这个缤纷的世界,去收获自己关于生活,关于未来,关于自我的理解,才会更理智的去看待很多生活中的东西,也许只是些微不足道的琐碎,于是,不再那么年轻气盛,不懈一顾了。也许,当我们偶尔不经意的回首时,我们会那么深刻而又清晰的成长与小成熟吧!

理想大学梦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非常荣幸,也非常感谢你们给了我这个机会站在这里为你们做一个简短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青春与理想”!

青春,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而理想,则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追求。理想与青春,仿佛是磁铁的两极,互相吸引,彼此靠近。

高尔基曾说过“青春是一个普通名词,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与磨练。”——那是因为追逐理想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幼年的时候,也许我们就会开始树立理想,可是那时候的理想,并不成熟;中年时期,我们大多忙于事业、忙于家庭,理想这码事,估计也就无暇顾及了;到了老年,就更不用讲了,人生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吧!但是,青春,却可以说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最靠近理想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我们斗志昂扬,我们无所畏惧,不论是披星戴月,还是满路荆棘,我们都会一心向前。当然,以上所述并非绝对,有些人可以终其一生去追逐理想,这样的人着实令人敬佩!可是,你却不可以否认刚刚我所说的,是适用于大部分人的,所以,我想说的是,去追寻理想吧,趁着青春韶华。

处在大学的我们,就是青春的标志和象征,就是青春的代名词。在大学里,你可以干一切你想干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大学里,我们都是一个个追梦人,用各自的方式奔向自己的象牙塔。我们追逐理想,让青春飞扬。我们不畏惧困难,让青春释放光彩。有莘莘学子为了自己的理想在考研这充满荆棘的路上义无反顾地艰难前进;有踌躇满志的毕业生踏上了西部之旅,支援祖国经济建设;有无私奉献的学生加入红十字会,做义工;更有千千万万的充满理想和抱负的大学生投入到了志愿者服务中。美国有8所知名大学被称作常春藤大学。每次看到“常春藤”三个字,我都觉得其实所有的大学都可以被比作常春藤。因为不管这些大学是不是有着顶级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不是出过名人,只要有大学生在的地方,那里都是充满朝气、充满阳光的。我们都将自己青春最美好的时光放在了这里,我们都在这里延续自己的理想,都通过这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里,我们将青春的光芒释放,让大学生涯沉浸在逐梦扬威的氛围里。

最后,在这里,我想用一首诗歌与你们共勉:情思悠然,弹奏出了青春的和弦。

宽广无垠的蓝天,原野般的情怀拓展在我们的胸间。

青春如鸟雀欢跃在森林,如痴如醉。

坦荡的通途将走向何方,追梦青春,畅想未来。

浩荡五彩的世界,演绎了诗意般的激情。

青春的理想徘徊在人生的殿堂。

踌躇的十字路口,要勇敢的向前,走过那片灼人的思念。

慢慢星空,青春难眠,今夜无梦。

难眠赐给了青春无限的诱惑。

追梦,赠予青春的星空无限的孤独。

青春追梦那楔入心底的颤粟。

追梦青春,一路追寻绚丽丰胰的温馨和甜香。

理想大学梦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的站在这个舞台上。在这个舞台上我将为大家带来我的演讲,题目是《大学的青春理想》。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昨天是回不去的,有无意义,看你如何反思;今天是等不得的,有无意义,看你如何珍惜;明天是想不来的,有无着落,看你如何拼搏。我怀着梦想和激情走进大学的校门,开始着一段新的人生之旅,我从一个满怀壮志的高中生,成为一名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活给我们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境地。大学是激情四射的,放飞梦想的舞台,是人生航线的转折点。是我们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光,我们要抓住机会,好好的锻炼自己,让我们的青春尽情的挥洒吧。史蒂芬。霍金二十岁以前,他还是一个无忧无虑且才华横溢的小伙子。一岁的时候,他突然被告知患了肌肉萎缩症医生宣布他只剩两年的生命!这个消息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只意味着绝望和死亡。但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以顽强的意志力和他那颗追寻梦想的心,使生命一直坚持了六十多年。

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时间就像流水,空手抓不住,我们要赶快行动。我怀揣梦想而生活,我喜欢我的生活忙忙碌碌,有着充实的感觉。刚来到这学校,我也迷茫过,因为在大学里我们的空闲时间与高中忙碌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因而觉得失去了方向,时间让我不知所措,还好有美好的梦想唤醒迷失方向的我,梦想成为我生活的动力,使我平淡的生活不再枯燥无味。曾有人说过,要想事业上有所收获就必须先脚踏实地的付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世界的各种诱惑时,要耐得住寂寞。我们要明确努力的方向为了梦想,坚定地走下去,相信路会越走越宽的。

在此,祝愿所有的同学,所有的人,都怀着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理想,并全力以赴为之奋斗吧!

谢谢。

理想大学梦演讲稿4

在我的心中时常唱着: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我一直有一个大学梦。

对它(指大学),我好奇

哇哇坠地之声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的辛勤养育让我一步步长大。我的一步步长大早已让父母心中怀着望女成女之心。在平时,父母总爱叮嘱:你要努力读书,千万别像我们一样字不认识几个。你可要加油啊,只要你将来能考上大学,你的命运和咱家的以后生活条件就能改变。但是,如果你将来考不上大学,那么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浮云。面对大学能改变命运的神奇力量,我心中已怀有一颗好奇之心,我总想把大学之谜解开的冲动。

对它,我开始懂得

大学是高中的上级领导。而高中是大学的勤奋下属。一个下属想要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就必须勤奋、肯努力、有上进心。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我已经考上自己理想高中。我知道:初中的学习生活只是为高中打下基础。而高中的学习生活就像一把梯子,只有勇者才能把握这把梯子才能攀上大学这座高峰。为了我的大学梦,我要努力。

对它,我永不言败

要实现我的大学梦需要经历许多风雨,但是为了我的大学梦,一切的风雨我都不会畏惧。我要做敢于攀登那座大学的高峰的勇者。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加油我相信我就能上我的大学。我的大学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我的大学梦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为了这个梦我要加油、勤奋。

理想大学梦演讲稿5

许多人面对社会,走向社会的方式就是工作,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生的道路。我也拥有过这种经历,不过是一个暑假,但足以成为社会低等打工者的缩影,虽没有在农村的那种劳累,也比在农村时的收入高得多,但没有了在农村时的自由,也更要经常忍受一个人失去尊言和人格的心灵之痛。而我的大学梦也因此更加坚定。

初二的一个暑假我去了东莞,那是父母所在的地方,我和几个同龄人一样,在父母工作的一个分公司打暑假工。那是一份计时的工作,4块钱一个小时。早上8点钟一班,中午12点钟下班,然后1点半又要上班,下午6点钟下班,晚上还要加班,每天至少有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将超声波清洗后的小芯片挂到对应的钓子上。那是一份机械重复的工作,周围全是各种机器发出的噪声,第一天我就工作了12个小时,回到宿舍时全身一阵酸疼。因为第一天,我还没和周围的人怎么熟悉。

我的工作车间是一座层却很宽敞的房子,那里面有二十几台小型模具冲印机,还有一台超声波清洗机,那里遇全是一些二三十岁的工人。在开始的几天中我没出什么差错,还结识了一些工人,他们很友好,从他们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可以看出他们的辛酸。开始的激情让我对这份工作充满期望。

在后来的一天中,我因提前几分钟下班,被正开着奔驰来公司视察的老板看见了,他就将我臭骂了一顿,那种口气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和一个普通的工人并无差别,粗暴的言语我已不忍再想。因为老板给了你钱,你就不能有损他的收入。从那次过后,我就再也没有迟到或早退过。在一周过后吧!我的身边又来了一个人,大概四十多岁吧,是个长得肥胖而难看的女工人,因为做事做不好,老板就经常骂她,其他的工人也嫌弃她,她又不会说普通话或广东话,只能以沉默来面对一切,下班的时候,常能看见她在角落里哭泣,她也常向我倾诉心事,但我对她的话又不能完全听懂,只能在内心为她同情,感叹世态的炎凉。

东莞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大街小巷甚至是每一条路旁都充满了工厂,不计其数的工场让人眼花了乱,大多都是一些加工制造业,没有核心技术,只能付出很多廉价的劳动力,而收获很少的利润。一条百米长的马路旁就分布了十几个公司,真是让人不可思议,有钱人的冷漠无情更让人不可思议。

在两个月中我懂得了很多,我们可以生在农村,我们可能得不到高等教育,但心中只要有一个大学梦,即使是一个普通的保安,也可以和甘相伟一样,在奋斗中成为中国第一学府的学生,我想我应该能和他一样用自已的努力改变自已的命运。不必羡慕城市孩子的乐土,因为我也有自已的花圃,只要用心耕耘,终会有实现大学梦的那天。

上一篇:久违童年的散文下一篇:自争先创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