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职业论文

2022-05-1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大学生理想职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职业理想是个体对理想职业的憧憬和追求.艺术职业院校在学校德育方面应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成为有理想的文艺工作者,为国家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本文从艺术高职学院现在学校德育的状况出发,提出了从三个方面和四种途径来加强艺术类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第一篇:大学生理想职业论文

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道德

摘要:职业高中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不仅要注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而且要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促使其能够以健全的人格进入职场,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从职业道德培养的角度对提升职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职业理想;德育;人格健全

德育教学工作作为职业高中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引导教学的过程中既需要做好显性的教育工作,同时也需要做好隐性的影响工作,促使职业高中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进而使其能够以健全地人格迈向社会。以下将对同时职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路径进行分析:

一、教师需要发挥道德模范作用

教师的言行举止将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思想以及观念也将在授课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教师就需要坚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素养,將爱岗敬业的精神凸显在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解程度,对其自身行为规范提供参照范本。再比如,教师在上课时需要严格地把控时间,尤其在上课时不应出现上课不及时,下课早退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时间观念将难以得到健康形成。因此,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行为作出严格规范,使得核心价值观念得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中体现。同时在上课时通过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使教师的亲切友善的品质体现出来。当学生平时遇到问题需要辅导,或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辅导员、班主任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应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把德育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之中,形成对学生全面的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多元化资源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形成

职业高中为落实德育工作,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要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对职业高中各类教师的思政教育,提高教师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师队伍中还要强调,作为教师不能只教学生学知识,还应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职业高中可以通过组织创新创业竞赛以及团体性比赛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就业以及职场竞争激烈程度,同时在竞赛中通过与同伴、教师的交流和合作,也能够使其集体意识得到提升,进而为促进其形成崇高的职业素养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职业高中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可以开设一个关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公众号,可以在微博上开设一个微博账号,与学生互动。而在线下,职业高中可制作像报纸这样的纸质读物,并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维护和管理,进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理解德育的内涵,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良好基础。

校园文化活动与情感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存在极为紧密的逻辑联系,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其职业高中学生能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活动。教师则需要积极践行寓教于乐的育人理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之中逐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三、构建“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以人为本”理念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内心情感的关怀,教师需要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为核心,不断优化教学以及教育引导方式,使其能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感知职业高中管理模式的人性化,进而为优化自身心理感知奠定良好基础。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需要使学生从思想深处改变自己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而把他们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职业生涯的研究与学习中,进而促使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价值观念得到提升优化,同时有利于为社会打造一个人格健全、技能熟练、双管齐下的三好学生,为后续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明确指向。“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需要以温和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的陋习,并且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现状的不满,才能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堕落的学习态度,进而更好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就职业高中而言,许多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前,就已经开始与企业合作,向企业输送本校实习生。职高思政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要求职高生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思政教育。职业高中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要求企业既要对学生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又要加强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素质方面的教育。它要求职业高中在安排学生实习前,选择与之相比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这种企业还将重点关注员工的素质教育,从而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职业高中与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合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企业文化氛围的渲染,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职业高中而言,其也需要做好道德教育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基于对职场的认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理想奠定良好基础。而德育工作作为一项持续性工作,在引导教育的过程中将需要充分将多方面资源充分整合起来,进而为构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杰.浅谈职业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福建茶叶,2019,41(10):159.

[2]马岩.试析职业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77.

作者:曾春胜

第二篇:加强艺术高职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考

摘要:职业理想是个体对理想职业的憧憬和追求.艺术职业院校在学校德育方面应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成为有理想的文艺工作者,为国家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本文从艺术高职学院现在学校德育的状况出发,提出了从三个方面和四种途径来加强艺术类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关键词:德育理想教育艺术类学生职业性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人的理想包括生活理想、事业(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等。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有了职业理想,职业才可能转化为对于个体生命有神圣意义的“事业”,才可能真正具有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培养了大批的基层工作人才。艺术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批文艺人才,对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艺术高职院校还停留于传统教育思维中,把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第一的位置,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和职业理想等发展要素,严重影响了学生个人的身心修养和发展。很多学生缺乏服从意识、敬业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职业理念缺失、职业道德淡薄、团队意识较差,有的学生在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或走上工作岗位后时经常出现随意旷工,不遵守用人单位纪律,甚至随意离职等等问题,影响着他们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其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艺术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职业理想。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增强敬业的精神,发展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可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同时有利于提高艺术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般高职院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等。其中,道德教育是核心和主要内容。虽然高职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发展及进步,在德育体系、德育方法、德育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都有突破性的成果,但是大都注重于德育的普遍内容,而忽略将职业特点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例如,在笔者所就职的艺术高职院校中,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与同层次的普通院校基本一致。并没有根据艺术生的特点来进行。德育工作的展开应该密切联系其专业学习的特征,结合专业内容,渗透职业思想,从德育方法和德育内容方面来凸显其职业性;应在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同时,结合学生的人生目标,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从而指导其职业生涯的有序发展。

笔者认为,以下三点是对学生展开职业理想教育的基础: 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就是要全面的了解和评价自身的条件,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自己的能力水平、知识结构及身体条件出发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艺术类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先天条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不盲目自信,不妄自菲薄,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认识职业,就是要了解自身专业的特点及将来准备从事的职业对能力的要求,要了解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和行业要求,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能力,为着职业理想的实施准备条件; 艺术之路是异常残酷的,能成名成家的只能是万里挑一,大部分的艺术生毕业后只能成为普通的文艺工作者或者艺术教育者。而艺术类就业流动性比较大,往往学生会认为自己的职业不具有稳定性,类似于自由职业者,因此,对自我的要求也比较低,往往随意的换工作,也缺乏对自己职业前景的规划,总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工作缺乏积极性,更谈不上有职业理想。因此,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进一步树立职业理想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进一步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认识社会,就是要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竞争系数和职业发展趋势,加强对社会职业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了解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情况,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

一、 学校德育课程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理想教育,其中职业理想教育因其切近学生的真实需要,往往能够成为理想教育的重要切入点。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在德育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不要照本宣科,要熟悉学生的专业特点,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将其融合在德育课程教学里面。让授课教师熟悉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穿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将艺术类专业所需的特殊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在教学中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种专业背景与职业道德知识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具体详细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殊职业道德要求。如此“徳”“智”统一两教配合的教学方法正是在共性的前提下应对了特性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更加具体详细的了解、理解并应用自己所学专业的特殊职业要求。另外在教学方法上,要摈弃以往呆板的枯燥无趣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引用学生熟悉的行业内杰出人物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展开讨论。艺术类学生非常感性,也很有激情,用鲜活的事例可以带给学生们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动, 引发其共鸣, 从而对职业道德规范产生更深刻的思考。 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方式更为直观,易于接受和理解,让学生很自然的了解职业道德规范,并为树立良好职业理想奠定基础。

二、 各科教学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艺术高职院校除开设专业课程外还有文化基础课程。各科教师都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实施理想教育看作是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寓教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中。在日常教学中,各科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和道德品格。各科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挖掘教材、教法中的思想性内容。在各科目教师中,专业课老师在学生整个职业理想培养过程中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他们是学生职业理想确立的牵引者和培育者。在艺术类学生的眼中,他们的专业老师,特别是主课老师,就如同父母一样重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把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自然科学与人文素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扩充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指导学生成长成才,使学生从教师熟练的实践教学中体验到职业的崇高和乐趣,从而加速学生职业理想的定位与形成。

三、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承载者,是学校工作的桥梁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班主任,除了要扮演教师角色以外,还要对学生的诸多方面全面负责,理想教育也不例外。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岁月,开始摆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开拓,他们的理想具有形象具体、与兴趣爱好相联系、不稳定等特点,对理想充满美好的憧憬,但对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困难和曲折认识不足。同时,他们的职业理想是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和确立的,非一朝一夕也非猛然之间就会确立的,这就需要师长全方位的、因地制宜的帮助和指导。班主任由于其特殊的角色,可以通过家长会、专业汇报等系列活动来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系,协调教育影响,和家长一起,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帮助。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班主任要引导他们确立奋斗目标,并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理想的火花,当兴趣、爱好、特长与志向趋于一致时,就会形成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人生理想。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只有以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

冲破艰难和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成功,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周到细致的理想教育工作。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树立典型,让榜样的力量增强我们的教育力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仿他人的言行是人皆有之的心理活动,青少年尤为突出。因此,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从小事做起,再结合大众熟知的典型人物的先进模范事迹,配以适时的职业理想教育,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占了专业学习很大的比例。这是学校办学方向和用人单位要求的结果。每一名学生最终都会走向社会, 因此在职业实践中切身感受和锻炼,能够刺激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

1)案例教育活动

请用人单位、 知名校友或优秀毕业生来校给学生做讲座或研讨会,将他们自己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大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摆正职业理想,逐渐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职业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今后走向社会打好心理基础。

2)社会调查活动

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在校生自愿的走访调查已经毕业在职的校友,通过两者的交流,使在校生了解社会对人才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要求,认识到自己职业个性与各行业职业要求的差别,从而通过思考对自己准确定位,进行总结和自我教育。

3)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

建立并使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在校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其职业意识的同时,将职业道德规范渗透其中,明确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给学生未来的职业人生奠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将理论更好的转化为真实的体验和经验。通过实践过程中的严格要求,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其提前养成一个良好的遵守规范习惯,把外在的职业道德规范理论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自身职业修养。艺术类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课堂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以运用,只有在舞台的摸爬滚打中才能获得成长。实习实训,能让学生们提前体验到走入社会的感觉,体验到真正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要求,让他们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更加从容更加自信。也让他们提前在实习实训历练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德育原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孙俊三,雷小波. 教育原理[M].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3]朱有明.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理想教育途径研究[J].黑河学刊,2012(2).

[4]张瑞莲.浅谈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2(12).

作者:杨蕊

第三篇:从“职业理想”到“不死之神”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闻客观性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对新闻客观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笔者将现有的对新闻客观性的研究分为三类:其一是从新闻理论(部分是从哲学角度)角度思考新闻客观性的问题;其二是从新闻业务实践上对新闻客观性的应用的思考;其三是对西方新闻客观性理论的介绍和思考。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综述

研究新闻理论,有一个话题始终绕不过去,那就是新闻客观性问题。可以这样说,这一问题自从被提出,并作为新闻行业的准则或者说是理念之后,就没有逃避掉被攻击的命运。但是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无论怎样攻攻击,新闻客观性似乎是“不死之神”。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新闻客观性虽然存有瑕疵,但是,在它历经了自我完善之后,它已经内化为新闻界的理念、信条和规范化的操作指导,已经成为记者的职业准则。我们是否还可以这样认为,不仅新闻界需要新闻客观性,而且受众也需要新闻客观性,而且,新闻客观性已经成为他们判断新闻好坏的一条准绳。

新闻客观性:

理论层面的思考与激辩

黄旦、孙藜文以三个问题的方式对新闻客观性进行了总体的思考。在回答什么是新闻客观性时,该文从历史的角度考量:“现在可以对什么是客观性做这样的回答:客观性是指意识到新闻报道中的‘主观’,从而要求事实与价值分开的一种专业信念和道德准则,它产生于1920年代。从便士报开始的不偏不倚、事实与意见分开,乃至到19世纪后期,相信事实就是真相,是美国新闻业职业化历程中的各种操作与观念的变迁。它们是客观性历史链条中的环节,但并不就是客观性。”在回答为什么会产生新闻客观性时,他们则认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性,同时也为了在怀疑中寻找出路,在无法逆转的社会发展中捍卫新闻媒介组织的合法地位,已经拥有自己独特工作方式、规则和职业文化的报刊,终于打出了“新闻客观性”的旗号。新闻客观性的这一历程,以舒登声的表述,是一个因应社会状况的发展历史,是1920和1930年代对民主市场危机的一种回应。在对新闻客观性为何攻而不倒的回答,他们认为:“知识类型、职业特点的分析,也许不足以完全说明新闻客观性的合理性,但至少能使我们清醒,避免以一种普泛的、僵硬的、先定的框框来套一切。其实穷追猛打之中,有哪一个学科、职业或知识是完美无缺从而没有局限乃至“死穴”?不是说新闻客观性无需批评。相反,通过批评可以让记者不至于对新闻客观性盲目自信;借助批评,也可以让受众们不至于盲从。肖娅曼在《新闻价值论:关于新闻客观性问题的哲学思考》一文中,从新闻价值论角度,来揭示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的倾向性之间内在的一致性。她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一直面临一个巨大的困惑,那就是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的倾向性之间的冲突。“新闻不是它所反映的事物本身,它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每条新闻中都包含有‘真理’问题和‘价值’问题。‘真实性’就是以客体为尺度的客体性客观性,‘客观性’就是以主体为尺度的主体性客观性。新闻价值的这种主体性客观性,决定了不同的主体对同一新闻事实的不同立场、观点和态度。非常明显,新闻的客观性和倾向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二者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统一于新闻价值之中。”田荣、尹维在《新闻客观性的辩证思考》一文中和肖文的角度相同,都是从新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入手,他指出:“纯倾向性的新闻观,从本质上否定了新闻事实的客观存在,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新闻观。……新闻客观性是传者反映对象的客观性、是传者反映客观事实的结果,新闻客观性是认识论的范畴,是第二性的。”同样,王雪漫在《新闻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四要》中也是从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入手,但是她同时指出:“新闻报道只有遵从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统一,才会有尊重事实、态度严肃、讲规律、有品位的新闻报道。要实现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以下四要是关键:一是尊重客观事实;二是选好新闻视角;三是升华报道主题;四是善用新闻语言。”武鸿鸣在《新闻客观性与新闻涵化》一文则是从新闻涵化这一理论入手,对新闻客观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但客观事实并不等于新闻,因为还没有经过‘报道’的转化。这与哲学源自同一个认识结果:事实虽然均属存在,但存在却并不一定是事实。新闻的涵化不仅仅表述了从客观事实到新闻的这一转化过程,而且表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潜在变化,而这个变化又描述报道者主观意识的渗入。任何形式的新闻不可能不经过采集、写作、拍摄等方式的介入,不同介入的人肯定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这种主观意识不可避免地将渗入到采集、写作、拍摄的过程中。”新闻的涵化理论的实质是承认新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新闻客观性:

业务上的“例”与“弊”

除以上提到的对新闻客观性的研究之外,许多学者把研究的视野落在了案例研究和具体的实践中操作上。如崔清活在《新闻客观性及媒体责任——“黄健翔专题报道”引发的思考》中,从2006年某报对原央视足球解说员黄健翔的辞职进行了专题报道,但是当事人对报道不满,认为“记者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把一篇未完成的采访稿子发了”从而引起了双方的口水战。作者从新闻客观性一直谈到媒体的责任,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详尽分析,作者一句话道出其中原委:“迫于不漏发新闻的压力,不经核实,甚至根本没有采访就转发新闻的现象,在今天媒体竞争激烈特别是网络媒体发达的情况下尤显突出。”

在对具体的案例分析中还有李启咏的《从一则失误的教育报道谈新闻的客观性》。作者对2002年某报刊发的关于广西某高校女生怀孕被开除事件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该报不但反应慢,而且该报所报道的不但不遵循新闻客观性,且内容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倾向性,最后作者感慨到:“新闻的生命在于客观、真实。”除此之外,还有对新闻语言、新闻标题、新闻主播等的新闻客观性的考量。如胡范铸的《新闻语言客观性问题的言语行为分析》一文对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做了分析:“新闻言语行为的客观性并不仅仅是不编造假新闻的问题,其中包括知识传达、符号可能、接受心理三方面,‘知识传达’意味着是否‘说的是客观的,不说不客观的,客观的重要事实就一定要说’;‘符号可能’意味着世界的动态性、无限性、完整性与语言相对的静态性、有限性、抽象性的矛盾;‘接受心理’意味着在听话者的认知心理中存在着权威即客观、亲近即客观、常规即客观、重复即客观、一致即客观、细节即客观、数据即客观、画面即客观、说法既客观、直引即客观、干脆即客观、及时即客观的问题。”还有学者借用新闻客观性这一理论工具具体分析了中西方国家在相互报道中的客观性问题。如郭可《从新闻客观性看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一文从总体形象,报道内容,报道手法一一分析,得出中美两国对新闻客观性的理解有所不同,并由此产生了在报道方法上的不同。因此,他指出:“在新闻实践中,由于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真实的整体形象与媒体所描绘的形象总是有一定的差距,不可能一模一样,只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新闻的客观性、在某种程度上,不可能是纯客观,只是其客观的程度和角度不同而已。”

新闻客观性:

西方的沿革与思考

《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一书从哲学、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播社会学、新闻史、新闻文本分析等角度剖析客观性这一新闻现象,追溯了客观性在启蒙话语中的哲学渊源,分析客观性与党派新闻、劳工新闻和便士新闻的历史关系,以及客观性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定义和重新定义、被挑战和被重新肯定。并且作者把“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制度和新闻文化的形式来理解”,作者认为“它(新闻客观性)不仅根植于北美传媒制度中深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而且作为广泛的文化和政治资源在规范与协调新闻与公众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西方新闻客观性的演进方面的梳理主要有陆晔的《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历史演进》和戴雨果的《英语国家新闻观念中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问题》。陆晔在文中主要梳理了美国从19世纪30年代以前:报道事实的新闻标准在政党纷争中沦丧,到19世纪30年代到世纪末:以“事实”为基础的客观报道原则——客观性法则的雏形初具,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对主观性的认识与作为职业理想的“客观性法则”的确立,到最后的20世纪40年代以后,处在批判文化思潮外部挑战与内部矛盾下的“客观性法则”。而戴雨果一文则主要对英国的新闻客观性的产生进行了梳理,并基于此在三个层面上对新闻客观性给予了关注,其一对新闻客观性的批判;其二对新闻“倾向性”观点的批评;其三目前记者如何为“客观性”辩护。他认为“新闻客观性的争论还将继续,以我之见,尽管马丁·贝尔极力推崇‘倾向性新闻’,但它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真实性与客观性的需要,而是少了真实与客观,新闻行业存在的必要性也就没有了。”同时,还有学者对西方新闻客观性的存在产生了忧思。高金萍在《西方新闻客观性的陷阱与未来》一文中在论述“新闻媒体代表的是‘第四种权力’,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职责,发挥着信息功能与监督功能;新闻从业者是肩负社会责任感的‘无冕之王’,犹如站在船桥上的瞭望者,为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规避一切浅滩暗礁时刻警醒着。新闻职业对社会民主化所承载的责任,与其坚持的客观性原则有着直接的关系。”后就指出:“新闻客观性本身是没有错的, 但是如果一味任由商业主义的肆意扩张、大型媒体的急剧膨胀, 在利润动机驱动下的新闻传媒, 也将走向客观性的反面。”

除此外,还有学者提出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如单波就认为:“新闻客观性的重建不仅是对人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一个对人的精神交往需要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淮晨报社)

责编:姚少宝

作者:汪 雷

上一篇:中小学心理教育论文下一篇:土木专业英语论文